工商管理专业的特点汇总十篇

时间:2023-11-29 17:15:45

工商管理专业的特点

工商管理专业的特点篇(1)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 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独立学院作为以应用型本科教育为主的新型高校,其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往往沿袭了主办一本二本院校的培养目标设置,这种现象在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表现得尤为突出。大部分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目标的表述都强调“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适应能力强”、“有创新精神”、“有创业意识”、“高级应用型管理人才”等方面,这与学术研究型高校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有着十分惊人的相似。人才培养目标是本专业人才培养的纲领性文件,它界定了本专业人才经过培养所应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将能从事什么领域的工作及人才层次等等。独立学院工商管理本科生由于其自身特点,如入学考分中等偏下、理科基础知识偏弱、英语基础较差、自学能力偏弱,但情商较高等等特点,那么其人才培养目标和层次显然应该与学术研究型院校有较大差别,对其进行准确定位对于提高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大意义。从独立学院工商管理学生实际特点和师资力量状况出发,其人才培养目标应合理定位为以服务地方和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综合素质高,专业基础知识够用,实践动手能力强,具备在工商企业经营管理一线从事实际工作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的应用型人才。这一定位对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的培养类型及培养层次进行了定位和较明确的界定。一是明确了独立学院工商管理本科培养的是应用型或者应用技能型人才,而不是理论研究型及创新型高端工商管理人才,即独立学院工商管理本科人才不是理论工作者而是实际工作者,也不是纯粹的技能型人才,明确与其它类型院校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目标区别开来;二是明确了独立学院工商管理本科培养的人才层次是工商企业管理一线的中基层管理人才,而不是高级管理人才。根据工商企业的实际管理层级一般从高到低的设置是倒金字塔结构,本科生一般作为企业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从事基层管理工作或作为职能部门领导人员的后备力量,有一定工作经历经验后才会从事中层管理工作。独立学院工商管理本科生由于社会对独立学院的认同度,毕业后从事中基层管理工作是企业和毕业生双向选择的理性结果和现实。考虑到独立学院工商管理学科的特点、社会的变化和市场对应用型工商管理人才需求,应当把独立学院工商管理本科人才培养层次定位为中基层管理者,而不是高级管理人员,同时需要加强学生的综合专业技能培养。

只有对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准确定位,明确其人才培养类型和层次,才能有针对性的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合理设置课程体系,有效配置各类教学资源服务于培养中基层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目标准确定位后需要对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特色进行合理定位,这样才能使独立学院培养的工商管理人才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脱颖而出。

2 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特色定位

中国目前有独立学院近300所,大部分独立学院都开设有工商管理专业,因此即使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目标能明确自身定位,但人才培养如果没有自身特色,不能对人才培养特色进行明确定位,并按照特色要求培养工商管理人才,那么其人才培养成效将大打折扣,毕业生将在激烈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

工商管理专业的特点篇(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民办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截至2012年底,我国共有民办本科高等院校390所,其在承担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功能方面发挥了特殊而重要的作用。如何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及民办高校自身办学优势和生源具体特点,探索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并构建有效实现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是我国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重要课题。这一课题的研究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以及满足社会、企业、家长和学生对人才培养的期望,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2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掌握现代管理理论,具有国际化视野、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具有实践能力与沟通技能,能够在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机构从事管理工作或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的应用型、复合中型专业人才”。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在此框架下,要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对商业人才的需求相适应,与民办高校办学优势相适应,与生源的具体特点和职业发展目标相适应。

1.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工商管理人才的数量需求经过了数年的激增后持续稳定在高位,质量需求不断提升。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提出了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发展目标,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这就明确了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对工商管理人才的新需求,更注重人才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因此,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首要目标是,坚持素质教育的基础功能,同时满足创新能力的时代要求。

2.与民办高校的办学优势相适应

我国民办高校仅有20余年的办学历史,办学整体条件和水平较弱,缺乏与公办高校全面抗衡的竞争实力,但具有体制灵活、市场反应速度快的办学优势,应定位于与公办高校错位发展,培养面向服务于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专门人才。比较分析工商管理人才社会需求和高校人才供给的金字塔型结构平衡关系,工商管理硕士应侧重培养具备丰富的管理经验、较高的管理素质与管理能力的高层精英式管理人才;工商管理本科应侧重于培养具备一定的管理素质、较强管理能力的中高层管理人才;工商管理专科应侧重于培养具备较强业务知识与的管理技能的中低层次管理人才。因此,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应定位于,培养服务于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企业中高层基础管理人才。

3.与生源的具体特点相适应。

民办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式教育转入大众化教育阶段,伴随着高校招生规模急剧扩张而产生的,这就导致其生源具有知识基础较弱,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和学习习惯等特点,不具备理论研究基础与素质。但这部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强,具有强烈的社会参与意识与创新创业意识,具备应用型人才的潜质。

二、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与高级应用型商业人才的培养目标相适应,应构建有利于培养学生掌握现代管理理论、具备较高管理素质和较强管理能力的课程体系。以传统的“四层次模块式”课程体系为基础,优化专业理论知识体系的内容;强化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管理技能的实际操作训练模块,突出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并将第二课堂活动纳入学生培养计划,提高学生的综合管理素质。

1.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理论知识课程体系的优化

我国本科专业理论课程体系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以管理学学科基本理论为核心的纯理论研究课程体系阶段,课程设置偏重西方经济学、管理学、管理心理学等理论研究;二是以企业各类岗位职能为核心的实践课程体系阶段,课程设置增加了会计学、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企业各岗位职能的内容。现各高校普遍采用的是与美国“分布必修型课程设置模式”相类似的“四层次模块式”课程体系,即公共基础课程,工商理专业基础课程,工商管理专业核心课程,以及职业迁移模块的选修课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与日益成熟,出现了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物联网企业等诸多新兴热点商业领域。企业经营管理模式日益多样化、个性化,出现了弹性工作制、矩阵式组织结构、虚拟组织等企业新特点。这些变化使工商管理理论知识具有信息量大、更新快等特点。为此,工商管理专业理论知识课程设置既要与时俱进,向学生全面传授前沿管理理论与新兴业态知识,又要避免简单地采取膨胀学时的方式,对理论知识面面俱到、面面不精。

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优化理论知识课程体系的基本思路是:以“四层次模块式”课程体系为基础,重视公共基础课程,强化素质教育;加强工商理专业基础课程,夯实理论基础;精简工商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突出工商管理新趋势;灵活设置专业选修课程,加强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1)重视公共基础课

当前,商业领域的浮躁情绪传导到教育领域,使高校课程设置产生了急功近利的趋势,不断消减公共基础课学时、增加专业课比重。民办高校应充分认识到公共基础课对培养学生基本素质的重要意义,树立“通识教育”理念,同时结合人才培养的专业特点,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加强大学语文课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加强高等数学课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加强大学外语课对学生国际视野的培养,加强计算机基础与应用课程对学生信息化管理与应用能力的培养。

(2)夯实专业基础课

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基础课程要夯实理论基础,培养学生掌握“企业管理之道”——即企业管理的基本规律、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为学生解决企业管理实际问题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3)精简专业核心课

工商管理专业核心课程要适当“瘦身”,减少应用面较窄、专业性过强的专业课程,保证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基本企业管理职能课程有充足的学时。

(4)灵活设置专业选修课

与商业领域热点更换频繁、知识更新快的特点相适应,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要灵活设置专业选修课程,以通过专题讲座的形式,向学生广泛、及时地传递商业前沿理论与动态信息。同时以网络自学的形式,引导学生大量查阅资料,定期交流所获取的信息,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能力培养课程体系的构建

应用型人才,是熟练掌握社会生产或社会活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从事一线生产的技术或专业人才。根据罗伯特·卡茨(Robert L.Katz)《高效管理者的三大技能》提出的“管理技能说”,有效的管理者应当具备三种基本技能:技术性技能、人际性技能和概念性技能。技术技能指使用某一专业领域内有关的工作程序、技术和知识来完成组织任务的能力;人际技能指与处理人际关系有关的技能;概念技能指能够洞察企业与环境相互影响的复杂性,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分析、判断、抽象、概括,并迅速做出决断的能力。三种技能在不同管理层次中的要求不同,概念技能由高层向低层重要性逐步递减,技术技能由高层向低层重要性逐步增加。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能够在企业从事基础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型商业人才”,应侧重对学生管理技术技能的培养,从横向上构建“证书辅修式课程体系”,纵向上构建“从业式实践课程体系”。

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证书辅修式”课程体系,指将与工商管理专业相关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列为专业选修课,实行学分制辅修,以提升学生的管理业务技能和就业竞争力。

从业式实践课程体系是指,遵循“实践一认识一再实践”的学习规律,构建“认知实践+课程实践+专业实习”的实践课程体系。从业式实践课程体系将企业实习纳入学生培养全过程,低年级以公共基础课为主的学习阶段设置企业认知实践,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调研,培养学生建立初步的专业意识与学习目标。中年级以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为主的学习阶段,加大校外内实训实验课程比重,通过专业实习基地熟悉企业运营,加强学生的实操能力。高年级毕业实习阶段,实行学校与企业双导师制,明确毕业论文撰写方向和就业方向。通过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长期追踪分析一个企业的动态发展过程,发展商界与学界的良性互动关系,可以有效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3.第二课堂活动是对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有益补充

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的延伸和补充已经成为高校育人体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第二课堂可以促进学生消化第一课堂的知识,提高素质和能力,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工商管理专业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如举办各类学术报告和专题讲座;组织创业大赛、ERP沙盘模拟对抗赛、电子商务大赛等与专业相关的专业学科竞赛;组建专业科研小组或学术沙龙;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等。通过开展各类第二课堂活动,可以有效拓展学生专业知识的深度与广度,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创新创业能力、沟通组织协调能力、团队精神等专业素养,从而使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特色更加鲜明,实践应用能力与就业能力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

综上所述,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要根据社会需要与自身特点,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系统科学地构建与之相适应的专业理论知识与专业能力培养课程体系,有计划地开展对课程教学体系有益补充的第二课堂活动,培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凤娟.美国大学本科课程设置的模式、特点与发展趋势.教育发展研究.2011/3

工商管理专业的特点篇(3)

(一)工商管理类专业方向性不明显,复合性强

与高校所设置的各专业相比,相当部分的工商管理类专业毕业生觉得大学四年好像学了很多,但好像又什么都没学到。而在校的学生,则对于自己将来能从事什么工作,心里没底。这既说明学生对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缺乏完整了解,又说明了学生也不知道通过学习可以掌握哪些技能,可以为将来的就业做准备。相比金融投资、财务管理、国际贸易等相近专业,工商管理类专业的专业方向性确实不够鲜明,但作为一个高度综合的专业,具有很强的复合性,该专业主要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作为职业经理人的专业素养,强调各经济管理知识的融合应用和实际操作。

(二)能力结构上既强调掌握理论,更强调在实践中的应用能力

在能力结构上,本专业要求掌握现代企业管理、营销管理和市场经济理论等基础理论知识,基本原理和方法。同时,该专业更强调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地说就是动手、动嘴、动笔等实际操作能力。而理论能力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获得,但是实践能力,单单依靠课堂教学难以奏效,而这类能力是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得以发展的关键所在。

(三)所学内容“见效慢”

正是因为以上的两个特点,使得学生学习的效果难以马上体现,往往要在较长的工作中逐渐体会到专业知识的用处,所学的基本原理和技能也需要在较长的时间中体现出来。同时,管理理论方法不是一对一的解决方式,而是一对多或多对多的解决思路,而且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因此学生是在学习各种先进的思维方式,培养现代的企业经营理念。上述工商管理学科的特点导致了目前国内高校在管理类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上,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无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计划。长期以来,实践教学一直处于理论教学的附属地位,实践教学安排也只是作为理论教学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仅仅是验证理论教学内容;二是实践教学内容之间缺乏系统性。由于受实践教学地位的制约,实践教学学时被平均分配在四个学年中,导致实践教学内容零碎,缺乏内在的有机联系,每项教学内容分配学时较少,实践教学存在着过场现象,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作用不明显。

传统型教学模式过分强调专业教育,课程体系过于刻板、僵化,教学内容缺乏综合性,教学形式单一,缺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及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教学方法,考核形式单一。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机会和创新训练严重不足,系统研究的训练也不到位,导致理论知识与实际能力脱节,学生毕业后,要经过2~3年甚至更长时间的磨合才能承担实质性的工商管理工作。其次,现行的工商管理本科阶段培养模式中存在很多的弊端现行工商管理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主要表现在:①共性趋同。不少高校制订的工商管理类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从总体上看大致相同,甚至有些高校的培养目标与教育部颁布的专业介绍中的专业培养目标完全一致,缺少个性和专业特色,难以满足市场多样化、差异化的人才需求。教育管理部门在检查教学工作时,对培养目标本身不进行考察与评价。②培养目标定位偏高。现行工商管理类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大致表述为: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掌握现代工商管理理论的基本知识,具备从事工商管理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较高素质的高级工商管理专门人才。“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这一本质性内涵几十年来始终没有发生变化。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向大众化阶段的转变,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供不应求的局面已经得到根本性缓解,毕业生的工作流向更多地转向了公司、企业等单位。从生源素质和用人单位的现实需求来看,很难定位于“高级专门人才”。③针对性不强。传统的人才培养目标针对性不强,即中专、专科、本科及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没有多大区别,层次性不明显,从而使毕业生特色不鲜明。④适应能力差。短短几年的理论培养不足以使学生可以很好地适应社会工作。各种调查显示,社会对高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满意度普遍偏低,在校大学生对高校现状满意度也偏低,同时,我国高等教育面临普及化、国际化、市场化的挑战,社会对工商管理类人才的需求趋向多样化。因此,急需我们加快工商管理专业教育的系统改造,培养出符合市场需要的、具有独特技能和优势的应用型工商管理人才,提高工商管理本科生的就业情况。上述的这些问题在各个农科类院校中又得到不同程度的放大,一味地与其他综合性高校中工商管理专业课程设置趋同,而放弃了农科类院校自身的一些优势导致了学生在就业时出现不伦不类的尴尬局面。

农科类院校工商管理专业的设置应该有其独特性或者很强的针对性,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在农业各种管理中却是一直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农业正在缓慢地从传统农业向工业农业转变:一、在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缺少和工业或者服务业一样有相应的管理人员进行管理、统筹规划;二、或者虽然有这些管理人员的存在,但是其所学所运用的知识都是以工业和服务业为对象得出的经验,没有很好地结合农业的特点,明显脱离工作实际。而现今农科类院校开始设置工商管理等相关的管理专业正是这一转变的契机,如何让工商管理和农林业有机地结合起来,如何培养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这是我们农科类高校将要面对的重大机遇和挑战。

虽然农林院校与其他类型的院校相比存在很多的不足,但是相比之下,农林院校也有很多别的类型的院校不具有的特点:

(1)高等农业院校一般都是根据本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建设起来的。

(2)他们往往是这个区域唯一的高等农业院校。

(3)高等农业院校非农专业的学科与专业设置往往更倾向于适应地方。

另一方面,虽然农科类院校在非农专业的办学经验与其他院校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但是我国也存在很多将农学与其他专业的特殊结合起来:像农林经济管理,就是将农业与企业的发展结合起来,实现农业产业化的重要学科。但是由于工商管理专业从事的特殊领域---第二产业,使得工商管理在农科类院校的发展受到一定的阻碍,进而影响农科类院校工商管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说,农科类院校的工商管理的课程设计基本都是和我国大部分院校一样重视理论而忽视了管理学科的核心—---实践能力,这就导致了:在外部工商管理招聘需求不理想的状态下,使得农科类院校工商管理就业的更加不利。

工商管理专业的就业领域—第二产业工业,和农业基本上是没有直接相关因素。唯一的连接点就是农业是工业发展的基础。农业为工业提供物质保障,这是农科类院校工商管理实践能力探索的一个很好的突破口。我国的农业发展一直处于较落后的状态,这很大的原因是农业产业化与工业的步伐不一致,导致农业企业发展现状不如预期。而农业产业化与工业的纽带就是半工业的企业也就是农产品加工成工业产品这个产业链。而农业产业的初级联结学科就是农林经济管理。作为农科类院校,拥有丰富的农学知识和学术研究成果,农业企业现在已经成为农业产业化的第一步,那么下一个联结点就可以由农科类院校的工商管理类专业来完成。其特色为:通过将工商管理学科的知识领域中的企业管理知识与半成品农业企业结合起来,相当于做农业企业与工业企业的整合纽带,使得农业企业与工业企业真正的结合起来。而这个纽带所需的知识大部分还是与工商管理专业有关,其主要的能力体现也就是实践能力的体现。那么如何提高工商管理专业特别是文中强调的农科类院校中工商管理专业的实践能力?

1、明确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要掌握的知识或者学习中需要达到的目标,正如会计或者金融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中知道要掌握如何做财务报表和做出投资分析一样,工商管理专业的知识必须落实到各个小目标上,而不是笼统地掌握一个范围的大致内容,具体到农科类院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可以设定掌握农林方面的知识,农林企业的特色,农林产品的特征等等,结合管理学的原理总结出一套农科类企业管理的理论。

工商管理专业的特点篇(4)

引言:

各高校应当把握市场经济带来的潮流,加强对高素质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整体工商管理专业素质能力,具有较强的经济管理眼光,促使学生能够适应市场竞争,把握经济发展趋势,从而为中国的贸易经济发展做出贡献。[1]

一、新时期中国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新时期中国在经济建设上取得了瞩目成就,包括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市场经济有一个良好的刺激,也加强了企业之间的竞争。人才素质是企业竞争的重要力量,因此一系列的国外留学人员受到了部分企业的重视。而中国培养出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一定程度上被认为竞争力度略逊色于“海归”。目前中国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教育培养上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1.人才培育缺乏明确目标

目前中国部分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缺乏具有本校特色的人才教育培养目标,教育特色不突出,导致了中国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教育模式单一化、机械化,缺乏教育活力,没有树立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教育教学理念没有得到更新。[2]

2.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硬件设施落后

目前中国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的导师配备以及硬件设施等都在国际教育界较为落后,比如说中国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博士点设置不完全,尚有部分高校未能争取到工商管理专业博士点,造成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的情况,不利于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发展,不能满足市场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同时目前市场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3.人才适应能力强

市场企业要求工商管理专业人才能够较好地适应社会,并在较短的时间内熟悉企业内部,掌握企业发展基本状况,从而更好地为企业的经济效益增长做出贡献。[3]

4.具有过硬专业素质

企业对人才有着较强的专业素质能力要求。处理专业素质能力,吃苦耐劳、乐于奉献,能够及时把握市场发展动向从而做出利于企业发展的管理决策,同时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能够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并且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和事业责任感,是企业引进人才的参考标准。

二、浅论我国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素质与培养

站在市场发展的角度,应当对企业工商管理的发展方向做出合理的分析研究,得出较为科学化的人才管理教育模式。目前工商管理行业趋临市场饱和,管理工作囊括了经济学、会计学、管理统计学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对人才整体素质是一个考验。

1.贵州省某高校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素质的培养实例

贵州省该高校在新时期的剧烈市场竞争下,为了提高本校学生的工商管理专业素质能力,加强了对其的重视。贵州省该高校与省内知名企业建立了合作性战略对口,将符合条件的学生送入企业内进行实习,通过实践来提高自身工商管理专业素质能力,积累企业管理经验,从而为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同时贵州省该高校还开设了“工商管理专业人士经典案例选编”的课程,通过对工商管理行业的职业性人才的经典实例进行讲述剖析,为学生树立良好的专业榜样,促使学生对工商管理专业有更加深入的理解,从而提高自身专业素质能力。贵州省该高校还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特点,注重培养中小型企业的管理人才,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专业对口,将学生的学习更加针对化、专业化,加速了人才资源的流通,形成具有该高校自身特点的良好工商管理专业教育模式。

2.对提高中国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素质培养教育力度的相关建议

为了适应市场的发展,使得高校培养的人才能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中国各高校应当加强对工商管理专业的大学生人才培养。通过研究分析,笔者对中国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教育提出几点建议:

2.1明确市场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进行课程设置

高校应当对市场进行充分的研究考察,制定出符合本校学生发展的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为了提高学生对信息的分析处理能力,学校应当设立相关课程,以提高学生对市场数据信息的分析能力,对于数据的敏感程度加强,从而更好地在管理决策的制定上提高科学性。同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工商管理专业能力,高校应当在专业课的开展基础上加以延伸,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工商管理专业素质能力。[4]

2.2创新工商管理专业教育理念

各高校应当针对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进行人性化教学,使每个学生的发展都得到充分的引导,体现了人本教育理论,真正实现现代教育所要求的基本教育宗旨,即“以生为本”,将学生的发展作为工商管理教育的基本目的,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实现学生的工商管理专业素质能力的提高。

2.3加强高校创新改革力度

各高校应当促进高素质教师培养,提高工商管理专业导师能力,高校导师应当从自身做起,不断改善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方式,从而提高工商管理专业的教育能力,加强学生的工商管理专业素质能力。各高校应当深化工商管理专业教育改革,向国际先进的工商管理教学模式学习,进一步扩大教育开放性,实现教育理念的加速发展改革。

三、结语

工商管理专业对于市场经济的加速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中国各高校应当加强对工商管理专业导师素质能力的培养,积极进行工商管理专业教育硬件设施建设投资,合理利用教育资源,从而促进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胡延松.地方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6).

工商管理专业的特点篇(5)

我国本科工商管理专业教育的当前困境,集中体现在:一方面,大量的工商管理专业学生难以在市场上找到满意的工作而且职业发展困难;而另一方面,大量的企业又招不到上手快、适应能力强、满意的管理人才。这一困境引起了理论界和工商企业界对于我国“是否应该”、“应该如何”发展本科阶段的工商管理专业教育的思考。

1.1当前我国本科工商管理专业就业与教育的问题

由于“中国企业系统化管理与国外整整相差一代人,大约70%的企业不具备现代意义上的管理系统”,因此,大批学习发达国际先进管理理论的毕业生去企业后,将发现理论与现实相差太远,而无所适从—即所学的管理学理论往往与企业的个性化管理甚至是运行潜规则狭路相逢。所以,当前在企业中存在“科班生”敌不过“半路出家”的现象,即企业的管理人员几乎都是从生产一线成长起来的。而本科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在刚进入企业时,他们还不知道企业实际为何物,不熟悉企业上中下职员关系与内外部环境;相比一线管理人员,这些“科班生”与企业磨合期会很长,处于市场激烈竞争中的企业在管理人才选择上,自然会倾向于从生产一线成长起来的“半路出家”管理者。实际上,任何企业需要的都是有经验、上手快的管理者,而不仅仅是有知识的、有发展潜力未来管理者。对于帮助学生跨越“实践能力”这道看似无形胜有形的门槛,实现所学理论知识和工商企业要求的“无缝对接”是当前我国的工商管理本科教育面对的现实问题,而且,面对企业对管理人才越来越高的要求,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教育却暴露越来越突出的整体不适应。深究其原因在于两个方面:首先,从教学体系来看,整个课程教学体系反映为传统的单一知识传授的课程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特征表现为:培养出的学生基础知识扎实,但由于理论课程教学中缺少有针对性的实训、实习、实践环节,致使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较低,在实际工作中直接表现为动手能力、提出和解决企业实际问题能力差,并缺乏创新精神。其次,从教学内容来看,学校教授的理论知识主要集中于对西方发达国家管理理论的阐述,往往脱离我国企业实际的国情,且这些专业课程的讲授又仅仅是知识性讲解,缺乏实际应用的针对性。进一步原因则在于,高校对相关实训、实验、实习、实践设施投入严重不足,老师则往往缺少工商企业实践经历,只能“空对空”地给学生讲理论与模式。

1.2理论界和工商企业界对当前我国本科工商管理教育发展的一些看法

针对上述问题,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些企业老总们认为,“企业需要的是有经验的管理者,而不是有“知识”的管理者。”他们直截了当地表示其企业近年招聘的管理人员,全是社会上或同行企业中的专业技术人员,而大学管理类应届毕业生一个都不要。因此,有关专家建议应该“取消”高校中的本科管理类专业,其中比较有代表的观点有两类:其一是“工商管理高级论”;其二是“工商管理通用论”。前者认为:学习管理的“本科生刚刚入校只有十八九岁,没有相应的知识背景,没有一定的阅历,对社会对公司都不甚了解,上来就学这方面的东西确实有点空。”有学者甚至发出了这样的感叹,“经过50年的管理教育实践,我深深感到,从本科培养管理人才是行不通的……。”有这类看法的专家提出,“管理学,在研究生目录中有,但在本科不应该设置”,应该将管理人才的培养全部交给工商管理硕士(MBA)教育和高级企业管理人员进修的EMBA来实现,因此可以称之为“工商管理高级论”。此外,有的专家则认为,仅仅通过现行的工商管理专业本科课程教学可以使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公司,纯属有点理想化。因此,不如突出对“会计”、“营销”、“物流”等针对性强的专业发展,而取代通用性强的本科工商管理专业。这类观点本文则称之为“工商管理通用论”。客观地讲,上述观点,对当前我国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方向和职业前景问题都有一定的把握与认识。但是,两种看法虽然均以“以适应市场需求”为出发点,但都未能正确理解与把握今天中国经济发展对本科工商管理人才的真正要求,前者“选择性忽视”了今天我国经济发展对广大高素质中、基层管理人才急需的现实;而后者则否定了本科工商管理专业培养出来的通用人才具有的强大市场适应力。

2大力发展本科工商管理专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市场需求”和“专业特色”是任何一个专业生存和发展的两个支柱。如果就业市场对本科工商管理专业人才没有需求,那么这个专业就的确没有存在的基础;同时,如果这个专业没有自己的特色,雷同于其他专业,那么这个专业也没有存在的必要。因此,客观地分析人才市场需求并正确地定位本科工商管理专业的特色是本文必须都回答的问题。

2.1对我国本科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市场需求的新的认识

陈岱孙先生认为经济管理工作是“最古老的行当,而最时新的职业”。从现实需求来看,权威研究表明:对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市场需求“总体来看,意愿仍然较强,91%的单位表示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都会有招聘意愿。经济发达地区的需求意愿更为强烈。”从长期潜在需求来看需求量更大。这是因为随着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发展,民营经济、外资、国企将被彻底激活与裂变,企业总量将呈几何级数增加,对各个层次的工商管理人才的需求也在迅速增加。中国正呼唤着大量工商管理人才,去激活并驾驭这个庞大而又充满机会的新兴市场。其原因在于:首先,中国的CDP保持了30年的快速增长,工商管理的企业数量、质量和管理实践发展迅速,2003年我国的人均GDP就已经达到1000美元,这是整个现代化进程中经济社会结构将发生深刻变化的重要阶段。由于“我国经济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结构不合理,经营方式粗放,经济增长主要靠增加投入、扩大投资规模,资源环境的代价太大”,因此经济的发展模式必须从外延式投资主导型逐渐转变为内涵式管理主导型。内涵式管理主导型发展模式的基础是工商企业的管理水平,而管理水平的高低又取决于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其次,21世纪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将是民营经济的集体起飞。到2006年我国民营经济登记注册的私营企业达494.7万户;全国私营企业从业人员已达6395.5万人。不难看出,民营企业成为解决中国社会就业问题的主体,为社会稳定提供了重要保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当前,绝大多数的民营企业尚处于管理的初级阶段,缺乏现代管理理念指导的中国民营企业面临严峻的挑战。他们要在管理上有质的飞跃,必须引进新型管理人才,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手段。最后,新时期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的发展也将为本科工商管理专业人才提供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型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依法从事下列生产经营活动的,可以申请设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销售、加工、贮藏、运输;农业休闲观光和民俗旅游;农民家庭手工业;农业机械作业服务;农业技术服务等。显然,上述每项经营领域的开发与发展都离不开大量的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支持。本科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在新型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的大舞台上,为我国农村城镇化、“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智力支持。

2.2本科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市场需求主体

众所周知,社会人才的需求层次结构是符合“金字塔”型结构的特点,我国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分布也符合这一特点。首先,具体从工商企业的管理层次看,一般在管理层从高到低的设置是:负责全面工作的总经理、负责专项工作的副总经理、负责一个部门职能的专项工作的部门经理、负责具体工作工作人员。很显然,相应的人员数量配备上是明显的“基础宽厚、上层窄小”层级状态。其次,相关研究也表明,当前我国企业对工商管理人才需求“一般需要”的占51.9%,“较需要”的占23.1%,且市场需求具有稳定、长期的特点。同时,在企业需要的工商管理人员的类型中,“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沟通能力的中层管理人员”占57.7%;“具有娴熟专业知识的操作层的管理人员”占34.6%,以及少数的高层管理人员。总之,工商管理本科教育的培养对象的主体是工商企业中、基层管理人员,这是当今和未来巨大的人才市场需求所决定的。因此,试图将我国的工商管理教育资源全部集中于金字塔尖端的“企业高管”,而对占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中、基层管理人才的培养需要视而不见的看法,就实在是舍本逐末了。

3本科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与专业特色新定位

要从根本上解决本科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工商企业需求不适应这一困局,我们必须根据市场对人才的现实需要,定位本科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要适应工商企业中、基层管理需求,更加突出本科工商管理专业人才“一专多能“的特点。

3.1本科工商管理专业教育目标就是要从青少年开始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未来企业管理人才

人才成长是一个动态过程,本科工商管理教学要为学生提供一个有竞争力的起点,使其胜任将要面对的管理任务,并为其终身学习和持续发展打下稳固的基础。首先,未来中国的企业家(很大部分为自我“创业者”)应该从“青少年时代”开始培养。教育的一般规律告诉我们任何学科的教育都有一个由浅入深的递进式发展过程,完全指望某一专业领域的人才全部或大部分依赖于“半路出家”的形式来供应是不切实际的;恰恰相反,中国经济未来发展所需要的大量管理人才,必须从“青少年时代”开始培养,最佳的专业培养时机当然是本科阶段的学习,世界上的著名大学对本科阶段的管理学教育的高度重视均体现了这一点。如:斯坦福大学商学院本科工商管理人才培养宗旨是“提供学生在优秀教师指导下,参与发现新知识过程的机会。”沃顿商学院对本科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则强调“提供成为未来领导者的基础。并为学生提供把商务与自由相结合的艺术,从而有助于获得人生的成功。”当然,我们并不否认“MBA教育,即大学本科毕业后到企业先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再回来读书”的意义,但是我们也必须认识到的是:第一,今天,工商管理学的基础专业知识是近百年来人类智慧的结晶,对其的充分学习绝对是有利于工作者的实际工作的;甚至可以说,越早了解相关的理论,就越能够在实践中避免不必要的弯路。第二,如管理行为理论,跨文化管理理论等教学内容,如果在学习者工作若干年后才进行“回炉”的话,对于世界观价值观早已定型的成年人而言,其学习效果不会好。第三,工商管理学知识是“创业”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国际上对于“创业教育需要趁早”的观点,早已成为共识。如哈佛商学院、麻省理工、斯坦福大学等著名高校,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纷纷设置本科创业教育课程,以适应社会经济变革对教育的冲击。其次,正确理解“培养高素质的未来企业家与企业管理中坚队伍”中“高”的含义。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向大众化教育阶段的转变,社会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除了一定数量的研究型人才外,毕业生的流向更多是在公司或企业的中、基层部门,而非高层部门。那么如何理解这一“高级”的表述?本文认为这里的“高级”应该是指“高水平、高素质”—即理论方面的“高水平”与实践能力上的“高素质”;而不是理所当然地把这个“高级”误等价为是“高职位”。所以本文认为本科工商管理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为工商企业培养高层次(即高职位)管理人才已经不再适合,需要进行相应调整,把培养目标定位为“具备高水平、高素质的工商企业的中、基层应用型人才和创业人才”。

3.2本科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就是“一专多能”

如果说传统工商企业活动强调的是“专才”教育,那么在现代工商企业管理活动中,“通才”教育的观念则日显突出,这决定了本科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就是宽口径的课程设置。优点在于:首先,有广阔的知识面是每一个工商企业管理者所必备的基本条件。其次,宽知识面的课程设置有利于学生知识转换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为其成长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再次,宽幅的课程设置,对充满求知欲望的可塑性强的大学生是件好事。但是,在为学生“打通学理”,使他们初步具有将销售、财务、物流、人力资源管理等因素整合起来的工商企业决策理念和意识的基础上;我们必须要引导学生从所学的课程中进一步找到自己的真正兴趣,提倡学生从某个自己兴趣所在、相对小而实际的切面入手,集中精力学习相关课程,让学生在毕业前具有某个方面的专长,这样就具备了“一专多能”特色素质。虽然“实际上企业永远认为大学训练出来的人不可能完全符合企业的需求”,但是,通过“一专多能”特色素质的培养,本科工商管理学生宽知识面与精专长的能力结构,可以使他们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适应工作环境,并给企业带来活力。不难看出,工商管理专业相对于“会计”、“营销”、“物流”等培养某方面“专才”的专业来说,它培养的是“一专多能”的具备强大市场适应能力的“通才”。

4对我国本科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建议

要实现本科工商管理专业学生“一专多能”的特色能力素质培养,关键在于本科工商管理教育要改革教育模式,建立以工商企业需求为导向、强化实践教学的教学计划体系。

4.1以工商企业需求为导向的培养“一专多能”人才的教学新体系

从我国高等学校工商管理专业教育的发展和实践来看,我国的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需要进行较大程度的调整,建设新型教学体系。总的原则是,以工商企业需求为向导,建立一套新型的基础饱满、特色突出、实践性强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首先,“以工商企业需求为向导”,根据企业的岗位能力因素需求,要精练核心课程,筛选出学科中与培养应用能力直接有关并且使用频率较高的专业知识内容,配合实践性教育环节,形成一个以综合能力培养为主体,突出技能性、应用性为目的的课程教育体系。其次,这个课程教育体系要“基础饱满、特色突出”,在保证管理学原理、会计学、财务管理、生产管理、战略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核心必修课程教学的前提下,要与其它工商管理的二级学科区别开来,突出企业组织、公司运作、公司治理、战略管理等课程的核心地位;并加强人文素质等方面的培养,增设人际沟通、商业伦理等课程,同时增大选修课比例,给学生更多的选择空间,营造更加开放的学习氛围。整个课程设置体现出“加强基础教学,突出主干课程,注重能力培养、个性发展,提高综合素质”的特色。再次,为了保证“实践性强”的教学效果,课程体系安排上,应该改变目前高校管理类专业四年一贯制的培养模式,变为“3+1”甚至是“2+2”教学模式,即:在学生一、二年级完成基础专业学习后,积极引导学生确定自己的专业兴趣并锁定自己未来的职业目标;要求他们在最后一年选择具体的专业小方向(如:财会),对学生进行专门的课程实习实训,甚至工作实践实习,使他们在走向社会前至少有一年时间积累实践经验。最后,配合课程体系的改革,工商管理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需要有所调整,总体原则就是教学内容必须反映该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反映时代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的形成,未来企业间的竞争必然是全球性竞争,为此,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应该从易到难,从低到高,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步实现国际化。

4.2建立以强化实践能力培养为特色的新型教学模式

工商管理专业的特点篇(6)

目前,国内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都存在诸多问题。高校的教育教学理念仍然坚持以教师、教材和课堂为中心,未能转变到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上来;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课程体系未能与时俱进;教学方法仍以教师的灌输式方法为主;教学内容以理论知识为主,密切联系实践的知识较少。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国内各高校纷纷开展工商管理专业的改革与建设探索工作。

1.转变教育教学理念,使之市场化

教育教学理念是有关教学过程中谁是主体、为谁服务等一系列价值观问题。随着大众化高等教育时代的到来,为学生的学习服务、满足学生的学习与发展需要,将成为高等教育的主旋律。大学日益成为一个服务性机构,大学的教育有必要转变到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创造价值的理念上来。作为服务性机构,大学要像企业尊重顾客的需要一样尊重学生的需要,教育教学应以帮助学生积累人力资本、提高学生的市场价值为导向;作为高等教育服务的直接提供者,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垄断者,他们以自己的优质服务来赢得学生的尊重、满意与认可(郝德永,2006)。国外大学教育主要面向“客户—学生”,为学生服务,教育过程中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而中国大学教育目前主要面向政府,为政府服务,为学生服务的意识较弱(韩玉志,2004)。作为现代大学的三大任务之一的人才培养应该始终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而人才培养的关键是了解社会需求,了解学生的期望,以此为基础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凸显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价值是重中之重。各高校开展的一系列工商管理专业的改革和建设工作都是这一理念的体现。

2.细化人才培养目标,使之个性化

从企业人才需求结构和高校人才供给结构的平衡来看,工商管理专业本科阶段应该培养的是企业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或职能部门领导人员的后备力量;硕士阶段应该培养的是企业职能部门的领导人员,或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后备力量;MBA、博士阶段应该培养的是企业职能部门的领导人员,或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后备力量。越高层次的管理人才更多地侧重于先进管理理念和方法的培养,而越低层次的管理人才更多地侧重业务技能的培养。

东北财经大学明确了工商管理专业各层次的人才培养目标:本科生——实践就业导向,即注重工商管理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硕士生——应用和研究能力,即侧重工商管理研究能力和应用水平的提高;博士生——研究和创新能力,即重点在于工商管理理论研究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激发。南开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在国际化竞争中能够承担和独立承担物流管理、项目管理和创业投资等企业管理中的知识密集性和综合性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同时,培养能够进一步从事工商管理科研工作的研究人才。受名牌大学的挤压和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影响,地方性院校的人才培养必须要走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的道路。如重庆工商管理大学结合重庆作为制造业基地的特点,提出要培养制造型企业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饶莉,2007)。

3.丰富人才培养途径,使之社会化

工商管理专业是一个与市场经济密切联系的专业,它的人才培养不能单纯依靠高校自身。高校必须要敞开校门,引进各种市场资源参与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具体来说,有三点。第一,逐步实现办学主体多元化,办学模式多样化,实行企校联合办学或订单式培养。第二,打造“两栖型”教师,改变“教学型”、“专业型”师资的模式,推动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紧密结合。第三,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交替进行,让学生直接进入市场,做市场调研,打工,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等(范庆瑜,2006)。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实施导师-团队制:由校内的学术导师负责学生学习作风、科学道德养成,部分课题研究的指导;由校外实践导师指导学生进行企业调查与实践。现已联系并落实了江苏大贺国际广告集团公司等11个企业作为学生实习基地,实行产、学、研相结合,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王鲁捷,2003)。

4.明确培养方向,使之特色化

课程体系是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依托,高校必须要紧随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不断更新自己的课程体系,并使之特色化,才能吸引学生报考并为学生创造价值。通过设置“兴趣模块”及模块下的特色课程,明确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方向,削弱工商管理专业“宽泛”的缺点。重庆工商大学设置了制造企业管理、流通企业管理和跨国企业管理三个特色方向课群,天津大学突出“创业”人才的培养,特色课程有创业学导论、创业营销、企业策划与创业计划写作、创业融资与理财、孵化器实务等,南开大学为建设部级工商管理特色专业,准备建设一套以创新管理、创业管理、项目管理、知识管理、商业伦理和知识服务等为特色的课程体系。南京财经大学的工商管理专业开设了企业管理、跨国公司管理二个专业方向,浙江工商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则分别设了服务管理、项目管理和高新技术企业管理三个培养方向,广东商学院则设置了创业方向、房地产方向、物流方向、领导方向,并首创了《危机管理》课程,填补了国内的空白。

5.探索教学方法,使之综合化

管理活动需要的是职业水准而非学术水准,市场需要的管理人才不一定是“知识分子”,但一定是“能力分子”(主要不是“学术研究能力”,而是“动手实践能力”),因而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活动的典型特征是教师不应单纯的传授理论知识,而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密切结合市场实际,开放课堂,让实践知识深入到课堂中来,而不单纯通过学生实习来实现实践教学活动。体现在教学方法方面就是积极探索各种开放性、互动性、实践性的教学方法。自2002年开始,广西大学启动了“新世纪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的重点研究课题之一“工商管理专业主要课程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及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该课题特别强调要打破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学方法之间、课程与课程之间、课内与课外之间、学校与社会之间的边界(王宝荣,2004)。从具体课程教学来说,以中山大学广东省精品课程《公司经济学》为例,该课程在课堂教学方面采用课堂讲授、案例讨论、情景模拟法等现代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贯彻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思想,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研究项目,指导学生参加项目策划,指导学生参加国际企业管理挑战赛等商业模拟竞赛。同时,还多次聘请国内外的著名专家学者和具有博士学位的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就公司经济学某个专题以讲座形式进行探讨,再配合该系的工商管理专题系列讲座。

6.加强师资建设,使之团队化

现各高校都开展了各级精品课程建设,通过精品课程建设来实现师资队伍的团队化。如东北财经大学部级精品课《管理学原理》,共计25名教师,整个教师队伍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年龄结构十分理想,形成了承前启后的师资梯队,学缘结构合理。本教师团队5名教师有留学经历,比例为43%;课程组有非本校毕业教师2人,比例为17%;到国内名校进修1年以上5人,比例为42%;经济学博士4名,比例为22%;管理学博士5人,比例为28%;理学博士1人,比例为6%;其余8名教师分别为企业管理、财务管理、信息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将获管理学博士学位。合理的知识结构有利于教师取长补短,合作进行知识创新;教授为6名,其士生导师4名;副教授为8名;讲师3名;助教为1名。队伍职称结构合理。

湖南工业大学工商管理教学团队以省部级研究基地“湖南省包装经济研究基地”、湖南工业大学“企业管理”校级重点学科、省优秀实习基地“中山张家边企业集团实习基地”、“企业管理”与“管理科学与工程”两个硕士点为依托,主要承担工商管理学科所涵盖的所有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必修和选修课程的教学任务,同时还主要包括企业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两个硕士点的专业课程教学。该校工商管理教学团队具有四大特色:学缘结构多样化、职称和学历结构呈梯度配置、年龄结构合理搭配、学术功底扎实。

7.更新教学内容,使之时代化

在知识经济时代,全球化特征日益明显,与实践密切联系的工商管理专业各门课程必须适应这一趋势,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使之跟上时代潮流。相对稳定的环境需要的是职业经理人,而竞争加剧、技术变革和全球化冲击导致的环境动荡更需要创业者和企业家,因此近年来东北财经大学不仅注重培养学生胜任高层经理的能力,更注重学生创业者素质和企业家精神的培养。中山大学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化新经济时代需要的现代化管理与职业经理人才。要求学生能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掌握电子计算机在管理工作中的基本应用技术;能胜任在各类企业,尤其是在涉外及跨国经营企业以及有关单位的管理工作。它所开设的十门核心课程中,有三门双语教学课程,即生产与运作管理、国际贸易和战略管理;有一门课程直接与计算机有关,即管理信息系统;有三门课程与跨国经营有关,即国际贸易、国际企业管理和国际财务管理。浙江工商大学开设了组织行为学,西方管理理论和企业战略管理三门双语课程,南京财经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甚至开设了跨国公司管理方向,开设了跨国公司组织管理、跨国公司人力资源管理、跨国公司战略管理、国际营销管理、国际商法等课程。

8结论与展望

2007年,一些知名高校的校长建议应该取消管理类专业,引发了设有管理类专业高校的关注,特别是对于工商管理专业来说更是面临巨大挑战。但今年教育部批准了南开大学、天津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中山大学、汕头大学等六所高校建设工商管理特色专业,这说明工商管理专业还将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存在下去。各高校必须要围绕教育教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向、师资建设、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多个方面进行改革和建设,构建一个多层次、特色化、全方位、立体化的工商管理专业改革与建设体系,只有这样工商管理专业才能吸引高质量的生源,培养高质量的毕业生并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郝德永.社会化定位与教学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N].中国教育报,2006-04-12.

[2]韩玉志.我国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培养模式改革取向的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4,(11).

[3]王鲁捷.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型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3,(3).

工商管理专业的特点篇(7)

二是明确了独立学院工商管理本科培养的人才层次是工商企业管理一线的中基层管理人才,而不是高级管理人才。根据工商企业的实际管理层级一般从高到低的设置是倒金字塔结构,本科生一般作为企业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从事基层管理工作或作为职能部门领导人员的后备力量,有一定工作经历经验后才会从事中层管理工作。独立学院工商管理本科生由于社会对独立学院的认同度,毕业后从事中基层管理工作是企业和毕业生双向选择的理性结果和现实。考虑到独立学院工商管理学科的特点、社会的变化和市场对应用型工商管理人才需求,应当把独立学院工商管理本科人才培养层次定位为中基层管理者,而不是高级管理人员,同时需要加强学生的综合专业技能培养。

只有对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准确定位,明确其人才培养类型和层次,才能有针对性的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合理设置课程体系,有效配置各类教学资源服务于培养中基层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目标准确定位后需要对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特色进行合理定位,这样才能使独立学院培养的工商管理人才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脱颖而出。

2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特色定位

中国目前有独立学院近300所,大部分独立学院都开设有工商管理专业,因此即使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目标能明确自身定位,但人才培养如果没有自身特色,不能对人才培养特色进行明确定位,并按照特色要求培养工商管理人才,那么其人才培养成效将大打折扣,毕业生将在激烈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特色定位应该围绕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展开,独立学院应针对自身特点和优势准确定位,突出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特色,即围绕如何培养社会需要的中基层工商企业管理应用型人才进行特色定位。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特色定位最终落脚点应该体现在理论课程设置、实践教学体系、教学方法和师资力量等方面。传统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容易出现专业不专,缺乏自身特色,其根本原因在于:一是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表现在重理论轻实践,理论课程比例太大太全面,忽视甚至回避实践教学;二是实践教学流于形式,主要表现在虽然教学计划实践教学有一定比例,但在执行中往往流于形式,如工商管理的各类专业实习由于实际条件限制,学校无法安排,经常采用放鸭子形式,即学生自主实习为主,导致实际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同时很多学校不重视工商管理实验室建设,导致实训也流于形式等等;三是教学方法单一,以教师课堂填鸭式教学为主。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的主要是面向企业的应用型管理人才,这要求他们具备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课程设置、教学过程要特别强调其应用性,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侧重点均应该突出“学以致用”;四是双师型教师严重短缺。工商管理专业对教师的知识面要求较高,既要求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又要具备一定的企业实际工作经验及教学技巧。目前来看这种工商管理专业需要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师是制约独立学院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瓶颈。因此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人才培养要体现自身特色进行合理定位必须从以上各方面不足进行突破。一是课程特色定位。即优化课程体系,本着理论知识够用实用原则,对理论课程进行整合优化精简,加大工商管理实际工作中需要专业课程比例;二是实践教学特色定位。通过加强实验室建设、加强校企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校外实践实习基地、通过规范管理强化学生寒暑假实践以及举办各类挑战杯赛、创业大赛、营销策划大赛、商务谈判大赛强化学生实践能力;三是教学方法特色定位。通过案例教学、情景模拟教学、多媒体教学以及讨论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联合使用体现自身人才培养特色。当然以上所有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特色定位最终实施都离不开高水平师资力量,因此通过引进和培养高水平师资是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特色定位能实现的关键所在。

工商管理专业的特点篇(8)

国内的创业教育研究多从创业教育本身的规律、体系、特点来展开,对于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关系涉及不深。在创业教育的实操和模拟阶段中,有关团队建设与人力资源、市场营销与销售、财务管理与融资等,均与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紧密相关。在创业计划书中的相当部分,工商管理类专业知识和技能占了相当大的比重,不可或缺。如此看来,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具有天然的适于创业教育的特点,有直接的构成创业教育的部分,因而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有某种程度的契合。然而,这是表面上的观点,深入探究却未必贴切。更重要的是,在明确了创业教育必须融入专业教育的观点后,二者如何相互融入,成为理论和实践探索的重点。

2 创业教育融入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的困境

已有的诸多研究将创业教育作为专业教育的发展趋势,把二者视为紧密结合、彼此融通和相互渗透的关系[1]。但我们需要分析创业教育关系紧密的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的差异和困境。

(1)内在悖论

各种形式的创业教育正在全世界迅速发展,但对于工商管理类专业开展创业教育的方向和方式的观点却不一致。现有的创业教育经常以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为依托,必定绕不开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的知识。而从理论深层分析,两者有着内在的悖论。

库拉特科认为创业学是商学院的未来,创业学专业的相关教员正转变为领导人角色。商学院教育领域有一个相当有趣的辩证法:控制和创新,即服从于创造,他们是互相矛盾的两种方法,可以归类为不同的思维体系。服从导向的管理学科(如金融、会计)与强调创造和创新的创业学之间存在理念上的巨大分歧。澳大利亚的创业学教授凯文·凯德尔认为创业学教育摆错了位置,它好典型的大学商学院的教育不协调,无论是在教授课程的方式上,还是在评估方式上。新的领域必须拓展到管理学或者工程学领域之外,或许甚至是大学之外。创业学教育家戴维·伯奇认为,商学院教给你的恰恰是创业学的反面;基本上来说,商学院是教你如何为别人工作。欣德尔甚至质疑创业学专业是不是应该在商学院教授,提出创业学属于在任何地方都可教授的课程,只要那里具备了具有创业的天才想法和对待创业的正确态度[2]。

从形式上看,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属于工业时代的产物,细化的分门别类学习,而创业教育具有后工业时代的思维方式特征,强调资源整合、持续发展等。工商管理类专业大致沿着工业时代思维——工具主义——专业细分——显性有边界——传统教育模式——聚集模式的模式进行,而创业教育则是根据后工业时代特点——人本主义——专业融合——隐性无边界——创新教育模式——辐射模式的路线展开。

(2)现实困境

目前的创业教育的课程资源贫乏,内容零散未成体系。加上教材西化的倾向,不能与国情相符合,导致理论单薄,无法支撑创业教育的体系化开展。

首先,创业教育的相关理论已有研究成果从数量上、质量上处于初级阶段,创业教育系统理论薄弱,导致理论研究尚不能对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的教学实践充分发挥指导作用。

其次,高校的创业教育脱离学科专业教育,未能融合于学校的整体教学体系中,与学科专业教育的开展并未形成有机联系,更无法做到以创业教育来统领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如能将创业和创业教育作为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的特色来构建,本来就相当不容易,二者相互有机融入更加艰难。

再次,高校的创业教育多是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创业教育,只注重创业实践活动的开展,误以创业竞赛、创业报告代替创业教育。这种做法的直接后果是创业教育脱离学科专业,从“点”上展开,相应地学生就失去自身专业优势的有利依靠。

必须清醒地看到,创业教育决不能脱离专业教育而孤立进行,因为人的创新思维和创造精神不能如同具体的技能那样传授,而需要通过现代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所内涵的文化精神的熏陶和教化积累才能潜移默化地生成。

3 创业教育的显性开发融入

创业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包括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创业教育至少可从两方面展开,一是在显性层面进行从事事业、企业、商业等规划、活动、过程的教育,二是在隐性层面进行事业心、进取心、探索精神、冒险精神等心理品质的教育。

(1)创业教育的层面

完备的创业教育具有某种层次性的特点,并非在一个点、一条线或一个面上展开。创业教育具有某种纵向的层次性,大致包括创业思维层面(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知识层面(经济学和管理学基础理论、经济法、税务及知识产权等),创业能力层面(企业运营、组织协调、团队管理、组织策划),创业模拟层面(创业设计、沙盘决策模拟等)。每个层面均可由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来体现和落实,亦可提升学生的投入度。

(2)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共性

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均具有明显的外向性,即眼光向外才有效果。这种外向性表现在教师视野和实践的外向性,专业课程体系的开放性,以及学生实践的外向性。美国高校教育创业模式的典型三种模式中的“聚集模式”是传统的创业教育模式,主要面向商学院和管理学院的学生。课程内容表现为高度的系统化和专业化,创业教育的师资培养、经费筹措、课程设置等事宜都商学院和管理学院负责、组织和实施。

(3)工商管理类专业的课程体系优化

创业教育是工商管理类教育的深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在创业教育的创业知识层面和创业能力层面的一部分有共通之处,因而,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可以创业教育为专业支撑,某种程度上可以成为创业教育的载体。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是按照学科门类或技术领域划分的,重在传授工商管理类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进而制定展开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课程评价等。以创业教育为导向,完全可能为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专业特色,反过来塑造专业教育,并按照不同教学阶段强化课程实践。

4 创业教育的隐性渗透融入

创业教育在思维层面呈现出持续性、隐蔽性的特点,学生独立意识和合作精神、创新意识和意志品质无法靠显性的课程知识单独承担。

(1)隐性渗透的内容和方式

隐性渗透的创业教育融入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方式,更加具有现实性。创业教育不只是创业知识、能力,先导性的创业的思维和心理准备必不可少。我们的创业教育首先要强化创业意识、捕捉商业机会的敏锐程度,对创业激情和理性的理性关系的把握,保持创业者必须的好奇心、兴趣、激情、理想,使学生始终保持自我探索,摒弃心态而保持风险意识的底线思维。这些内容可以渗透在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的大部分课程中,以创业教育作为主线,会使得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教学立刻饱满起来。另外,对于创业管理而言,某些行业的知识属于隐性的知识,只有身处那些行业中才可以领得到,因而,隐性渗透的创业教育方式在这些方面更好的作用。

(2)创业教育目标的实际达成

工商管理类专业培养的学生中,只有少数人能创业,而创业的学生中能有所成就的会更少。因而,不能把创业成功作为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学生受到的创业教育训练首先是创业精神和创业意识的方面的,这是一种思维状态的提升,是对市场环境的把握和机会捕捉的敏锐度训练。需要让学生懂得创业的高风险收益特点,懂得把技术、思想商业化,构建商业模式的方法,创业思想落实到团队中并成为团队文化的运行方式等等。总之,除了培养创业意识之外,更重要的是懂得创业的思路和方式,成为学生专业思维体系的一部分,为整个社会积累创业智力资本的存储量。

5 创业教育融入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的对策

(1)创业教育师资的开拓

事实上,创业教育对教师的要求比普通的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教师要深入而全面,除了较高的文化素质,还要具有强化的收集和处理信息能力、解决企业运营实际问题能力、市场策划能力,才能完成创业教育的教学的任务。创业教育的教师应在具有较高受教育水平和教育教学水平的基础上,具有创业教育的专业关联性,最好是具有创业实践、企业咨询经历,与社会和企业联系的交流能力、对学生的服务意识,乃至某方面的创新能力。简言之,创业教育应具备创业学和创业管理、教育学和教育管理、工商管理类专业的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才能有效地将创业教育融入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中。

从创业管理角度看,创办企业离不开企业管理、市场营销、财务风险控制等因素的制约。有过创业和咨询经历的企业家往往具有正反两方面的环境认知和经验总结,对于创业共性的问题会有贴切的指导。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师在企业管理、运营,财务和风险管理方面具有良好基础,是指导创业和企业经营的导师;对于非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学生,需要加强创业项目的策划运营管理和财务管理、法律等方面的知识传授。因而,创业教育开展的师资,很可能需要由富有经验的校内外指导者构成创业咨询团队。同时,应构建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师进行创业实践的机制,包括培训、激励和创造条件,以鼓励高校教师创业。

(2)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靠岸”

工商管理专业的特点篇(9)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对于各类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的经济法律知识的教育,使之能运用经济法律知识分析和解决工商管理活动中的实际问题,是实现工商管理活动法治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高素质、宽基础、懂经济、知法律、会管理、善创造、能应变”的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1]。正因为如此,各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大多设置了经济法这门课程,都趋向于将经济法课程确定为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专业基础课程。

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大多只是简单地将法学类专业同名课程的基本内容进行移植,很少有人研究基于工商管理类专业特点的经济法课程体系、教育手段和方法,导致目前为工商管理类专业开设的经济法课程的课堂教学效果还不能令人满意。主要存在经济法总论与经济法部门法律制度脱节,经济法具体法律制度与案例教学不能有机结合,教学过程中师生联系不紧密,教师“一言堂”的现象普遍存在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严重影响了工商管理类专业经济法课程的教学质量,也制约了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与法学类专业经济法课程相比较,工商管理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有其独特性,本文拟从工商管理类专业经济法的课程内容设置、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进等教学模式改革方面进行探讨。

一、工商管理类专业经济法课程的特点

法学专业的经济法课程是讲述这一部门法的理论、制度以及规范的法学学科,但工商管理类专业经济法课程与法学类专业经济法学课程的性质和设置目的不同,教学要求和基本内容也不相同。通过与法学专业经济法课程的比较,明确工商管理类专业经济法课程的特点,对于工商管理类专业经济法的课程设计、教学方法与人才培养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课程内容涉及法律范围更广泛和综合

工商管理类专业经济法课程基本内容涵盖经济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部门以及国际民商法等知识。具体来说,工商管理类专业经济法课程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导论,介绍法理学基本知识、民法基本知识、经济法基本知识。第二,市场主体部分,介绍公司法、合伙企业法、个人独资企业法、企业破产法等具体法律制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第三,市场行为规制部分,介绍合同法、证券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障法、知识产权法等具体法律制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第四,宏观调控部分,介绍财政法、税法、价格法等具体法律制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从范围上看,工商管理类专业经济法课程的内容要远远大于法学经济法课程所包含的具体子部门法。因此,相对而言,工商管理类专业经济法课程具有极强的综合性,即它不是一门独立的单一的学科,而是包括多门法学学科专业知识的一门综合性课程。

2.教学重点偏重法律知识的实践应用性

不同专业的学生有不同的特点。课程设计必然根据教学对象原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有针对性地安排相应的教学内容和侧重点。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的法学知识基础较为薄弱,其学习本身强调应用性,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相较于法学经济法对理论性的高度关注,工商管理类专业经济法课程特别注意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辩证关系。课程不宜也没有必要过深地介绍法学专业理论,而是侧重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经济管理工作中所必须的法学基础知识和常用的经济法律法规。

3.教学要求以能力培养为主和通俗易懂

在教学方法上,要注意启发式教学,在介绍必要的教学内容的同时,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注重案例教学,通过案例来示范思维方式和思维特点;注重分析方法的传授,训练学生分析问题的逻辑思维和法学视角,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自我建构知识与拓展能力结构的能力,提高学生自己学习知识并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经济法在教学中要注意适当补充作为非法学专业学习法律所必需的知识,适当介绍各种法律制度制定的理论依据及其意义,并注意避免使用生硬难懂的法律术语。要尽可能将复杂问题使用通俗易懂的一般性语言作深人浅出的分析,以帮助学生理解。

二、工商管理类专业经济法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建议

对于工商管理类专业的经济法课程而言,应该着重研究经济法课程建设如何与应用型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特点相结合,教学模式改革应该以配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出发点,以理论教学为基础,实践教学为导向,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培养应用型工商管理类人才。

1.课程内容设置要体现出实用性和包容性,符合专业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

工商管理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是作为学科基础课设置的,考虑到工商管理类人才未来参与社会工商管理活动对法律知识的需求和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在经济法课开设前并没有学习相应基础法律知识的实际情况,在课程内容安排上,要打破纯粹法学意义上的学科分类,体现课程的实用性与包容性。既要学习法学专业体系中的“经济法”、“商法”,还要学习“民法”中的法人制度、法律行为制度、制度、所有权制度、时效制度等基本法律制度。另外考虑到上述法律知识的实际运用,与之相关的程序法律制度在经济法课程内容范畴中也是不能缺少的。

在课程学习内容安排上,工商管理类专业经济法课程应当以商法制度为主要内容,全面讲解商事主体、商事行为等商法制度;考虑到学生的法律知识状况,有必要先行介绍部分民法知识为学生提供应当具备的基础法律知识,最后再辅之以民事、行政及仲裁等法律知识;同时设置相应的经济法内容,讲解宏观调控法律制度。这几个方面制度内容的设置于内容本身而言彼此具有密切的关联性,是可以彼此相容的;于学生而言应当具有的法律知识体系也是实用的、相对完备的。内容设计上更加丰富,也充分体现了课程开设的目的,完全能够满足相关专业人员对经济法律知识的需要,由此其更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实用性。

2.教学方法应该以范例教学法为主,注意知识讲授的通俗易懂

在教学方法上,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应避免采用,要让学生从原有专业思维方式中跳出来适应法学的理性思维,准确理解掌握法律知识,而且要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综合素质的提高[2]。要改变学生对法学类课程死板枯燥的固有印象,惟有“范例教学法”才是首选的教学方法。经济法范例教学即是将精选出来的示范性、典型性的经济法重点法律制度和案例材料作为教学内容,通过个别来说明一般,使学生能由点到面,从部分到整体来理解和推知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能够产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3]。这种教学能够激发学生思维和热情,鼓励学生根据具体的情景去检测和修正自己的观点,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更能引导学生从重点知识的学习入手掌握相关法律知识的学习特点和方法,为以后更好地学习其他经济法知识奠定基础。应说明的是,在工商管理专业经济法教学中引入范例教学法,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如案例分析、专题讨论、多媒体教学等,让学习者从选择出来的有限的例子中主动地获得本质的、结构性的、原则性的、典型性的东西,借助这些东西理解并解决一些结构相同或类似的单个现象。

另外还应当注意,要将工商管理类专业经济法课程的教学与法学专业经济法的教学区分开来,不仅仅是在内容上的不同,更重要的是在讲授难度、方法上的区别。工商管理类专业经济法课程的讲授,必须立足使学生掌握在未来工商管理活动中应当具备的经济法律知识为教学中心,注重知识点的讲授、注意知识的难易度、讲究讲授知识的通俗性。因此,经济法课程开设的目的在于使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具备相应的经济法律常识,而非成为法学专业人才。

3.教学手段的丰富化和现代化是提高经济法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为了更好地发挥范例教学方法的实际教学效果,必须配合采用丰富多样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中心和主体,教师成为学习过程的策划者、教练、指导者、导师和顾问,课堂教学成为师生双方平等式、对话式、探讨式、互动式教学场所,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具体手段如下:

(1)案例分析:案例分析是教师和学生一起共同参与对实际案例的讨论和研究。以案说法、以案讲法,形象、生动、深刻地讲授经济法律知识,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准确理解与掌握,而且能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为取得高质量的教学效果提供保证。当然,案例教学必须以大量典型的案例为依托,由此经济法课程的教学文件,除了课程体系下的实用教材外,相应的教学案例库或者案例教辅材料也是必备的。

(2)专题讨论:组织学生对经济法中的重点、焦点问题迸行讨论。程序是教师事先拟订讨论题目并将其发给学生,要求学生课下搜集资料、撰写发言稿,讨论时要求学生登台发言,在学生各自表述完他们的观点及论据后,教师再作点评和总结性发言。专题讨论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逻辑思维、文章写作、法律论证等能力,更有利于加深其对经济法律法规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3)多媒体教学:经济法课程应该积极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通过购买教学光盘、制作教学课件、录制电视台播放的“今日说法”、“经济与法”、“庭审现场”等法制节目,编辑整理制作成与课程教学目的相适应的教学视听资料等方式进行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具有形象直观、信息量大、直接再现社会生活的特点,使学生明了法律和现实社会生活的紧密关系,明确学习法律的意义,坚定法律信仰和社会使命感。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使学生注重案件的发展过程,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养成主动思考的习惯,使学生在法官、学者、律师“以案说法”中将使其所学的法律知识融会贯通,增长法律语言和文字的表达能力、法律逻辑思维能力、法律逻辑判断能力、运用经济法原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工商管理专业的特点篇(10)

(1)内在悖论各种形式的创业教育正在全世界迅速发展,但对于工商管理类专业开展创业教育的方向和方式的观点却不一致。现有的创业教育经常以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为依托,必定绕不开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的知识。而从理论深层分析,两者有着内在的悖论。库拉特科认为创业学是商学院的未来,创业学专业的相关教员正转变为领导人角色。商学院教育领域有一个相当有趣的辩证法:控制和创新,即服从于创造,他们是互相矛盾的两种方法,可以归类为不同的思维体系。服从导向的管理学科(如金融、会计)与强调创造和创新的创业学之间存在理念上的巨大分歧。澳大利亚的创业学教授凯文•凯德尔认为创业学教育摆错了位置,它好典型的大学商学院的教育不协调,无论是在教授课程的方式上,还是在评估方式上。新的领域必须拓展到管理学或者工程学领域之外,或许甚至是大学之外。创业学教育家戴维•伯奇认为,商学院教给你的恰恰是创业学的反面;基本上来说,商学院是教你如何为别人工作。欣德尔甚至质疑创业学专业是不是应该在商学院教授,提出创业学属于在任何地方都可教授的课程,只要那里具备了具有创业的天才想法和对待创业的正确态度。从形式上看,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属于工业时代的产物,细化的分门别类学习,而创业教育具有后工业时代的思维方式特征,强调资源整合、持续发展等。工商管理类专业大致沿着工业时代思维——工具主义——专业细分——显性有边界——传统教育模式——聚集模式的模式进行,而创业教育则是根据后工业时代特点——人本主义——专业融合——隐性无边界——创新教育模式——辐射模式的路线展开。

(2)现实困境目前的创业教育的课程资源贫乏,内容零散未成体系。加上教材西化的倾向,不能与国情相符合,导致理论单薄,无法支撑创业教育的体系化开展。首先,创业教育的相关理论已有研究成果从数量上、质量上处于初级阶段,创业教育系统理论薄弱,导致理论研究尚不能对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的教学实践充分发挥指导作用。其次,高校的创业教育脱离学科专业教育,未能融合于学校的整体教学体系中,与学科专业教育的开展并未形成有机联系,更无法做到以创业教育来统领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如能将创业和创业教育作为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的特色来构建,本来就相当不容易,二者相互有机融入更加艰难。再次,高校的创业教育多是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创业教育,只注重创业实践活动的开展,误以创业竞赛、创业报告代替创业教育。这种做法的直接后果是创业教育脱离学科专业,从“点”上展开,相应地学生就失去自身专业优势的有利依靠。必须清醒地看到,创业教育决不能脱离专业教育而孤立进行,因为人的创新思维和创造精神不能如同具体的技能那样传授,而需要通过现代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所内涵的文化精神的熏陶和教化积累才能潜移默化地生成。

2创业教育的显性开发融入

创业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包括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创业教育至少可从两方面展开,一是在显性层面进行从事事业、企业、商业等规划、活动、过程的教育,二是在隐性层面进行事业心、进取心、探索精神、冒险精神等心理品质的教育。

(1)创业教育的层面完备的创业教育具有某种层次性的特点,并非在一个点、一条线或一个面上展开。创业教育具有某种纵向的层次性,大致包括创业思维层面(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知识层面(经济学和管理学基础理论、经济法、税务及知识产权等),创业能力层面(企业运营、组织协调、团队管理、组织策划),创业模拟层面(创业设计、沙盘决策模拟等)。每个层面均可由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来体现和落实,亦可提升学生的投入度。

(2)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共性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均具有明显的外向性,即眼光向外才有效果。这种外向性表现在教师视野和实践的外向性,专业课程体系的开放性,以及学生实践的外向性。美国高校教育创业模式的典型三种模式中的“聚集模式”是传统的创业教育模式,主要面向商学院和管理学院的学生。课程内容表现为高度的系统化和专业化,创业教育的师资培养、经费筹措、课程设置等事宜都商学院和管理学院负责、组织和实施。

(3)工商管理类专业的课程体系优化创业教育是工商管理类教育的深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在创业教育的创业知识层面和创业能力层面的一部分有共通之处,因而,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可以创业教育为专业支撑,某种程度上可以成为创业教育的载体。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是按照学科门类或技术领域划分的,重在传授工商管理类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进而制定展开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课程评价等。以创业教育为导向,完全可能为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专业特色,反过来塑造专业教育,并按照不同教学阶段强化课程实践。

3创业教育的隐性渗透融入

创业教育在思维层面呈现出持续性、隐蔽性的特点,学生独立意识和合作精神、创新意识和意志品质无法靠显性的课程知识单独承担。

(1)隐性渗透的内容和方式隐性渗透的创业教育融入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方式,更加具有现实性。创业教育不只是创业知识、能力,先导性的创业的思维和心理准备必不可少。我们的创业教育首先要强化创业意识、捕捉商业机会的敏锐程度,对创业激情和理性的理性关系的把握,保持创业者必须的好奇心、兴趣、激情、理想,使学生始终保持自我探索,摒弃心态而保持风险意识的底线思维。这些内容可以渗透在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的大部分课程中,以创业教育作为主线,会使得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教学立刻饱满起来。另外,对于创业管理而言,某些行业的知识属于隐性的知识,只有身处那些行业中才可以领得到,因而,隐性渗透的创业教育方式在这些方面更好的作用。

(2)创业教育目标的实际达成工商管理类专业培养的学生中,只有少数人能创业,而创业的学生中能有所成就的会更少。因而,不能把创业成功作为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学生受到的创业教育训练首先是创业精神和创业意识的方面的,这是一种思维状态的提升,是对市场环境的把握和机会捕捉的敏锐度训练。需要让学生懂得创业的高风险收益特点,懂得把技术、思想商业化,构建商业模式的方法,创业思想落实到团队中并成为团队文化的运行方式等等。总之,除了培养创业意识之外,更重要的是懂得创业的思路和方式,成为学生专业思维体系的一部分,为整个社会积累创业智力资本的存储量。

4创业教育融入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的对策

(1)创业教育师资的开拓事实上,创业教育对教师的要求比普通的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教师要深入而全面,除了较高的文化素质,还要具有强化的收集和处理信息能力、解决企业运营实际问题能力、市场策划能力,才能完成创业教育的教学的任务。创业教育的教师应在具有较高受教育水平和教育教学水平的基础上,具有创业教育的专业关联性,最好是具有创业实践、企业咨询经历,与社会和企业联系的交流能力、对学生的服务意识,乃至某方面的创新能力。简言之,创业教育应具备创业学和创业管理、教育学和教育管理、工商管理类专业的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才能有效地将创业教育融入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中。从创业管理角度看,创办企业离不开企业管理、市场营销、财务风险控制等因素的制约。有过创业和咨询经历的企业家往往具有正反两方面的环境认知和经验总结,对于创业共性的问题会有贴切的指导。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师在企业管理、运营,财务和风险管理方面具有良好基础,是指导创业和企业经营的导师;对于非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学生,需要加强创业项目的策划运营管理和财务管理、法律等方面的知识传授。因而,创业教育开展的师资,很可能需要由富有经验的校内外指导者构成创业咨询团队。同时,应构建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师进行创业实践的机制,包括培训、激励和创造条件,以鼓励高校教师创业。

上一篇: 青少年心理素质培养 下一篇: 关于拆迁的法律法规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