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资源建设与应用汇总十篇

时间:2023-10-16 10:19:56

课程资源建设与应用

课程资源建设与应用篇(1)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选择和搭建资源平台

课程资源的建设和应用首先得选择一个优秀的资源管理平台,该平台在中学资源建设和应用中应具备这样一些特点:(1)资源平台的技术简易性和可操作性;(2)良好的分类管理和检索功能;(3)资源建设和应用群体的权限设计;(4)资源便利的分离与整合功能。我们这里选择Moodle平台,此平台全球范围内使用广泛,在国内的部分地区和学校有了成功的应用案例。Moodle平台有技术门槛低、代码开源、免费使用和实用效果好等特点。它在资源分类上可以自主创建课程和自由划分资源分类,支持各种类型的资源上传。课程用户权限明晰,不同用户对不同课程及资源权限不一,能有效地对资源进行保护和应用。Moodle平台是一个基于B/S模式的网站程序,资源浏览和应用方便,在中学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实用性强。

2 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及教师必须重视中小学教师教学技术能力培训,将现代教育技术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能够熟练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课堂教学。学校校本培训中应组织开展资源平台(Moodle平台)的专项培训,提高教师对资源平台的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

(1)培训资料准备。选购部分Moodle相关的书籍,如《Moodle网络课程平台(曾棕根)》《Moodle课程设计(黎加厚)》等;整理制作校本Moodle平台教师培训手册;设计开发Moodle信息化课程设计培训教程如:Moodle课程资源设计、交互式课程活动设计、协作式课程活动设计学生评价设计与管理等。

(2)培训方式:培训采取分层、集中、分散的方式。

分层:即先对骨干教师进行集中培训,使之较熟练地掌握Moodle平台的操作使用,并能够达到对一般教师的指导水平。

集中:即对全体教师进行集中培训,使之初步了解Moodle平台的功能,在此基础上,再逐步学习使用该平台。

分散:即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教师在自学时由骨干教师进行辅导,逐步达到较熟练地进行操作使用的水平。

(3)采用教师分组网络探究学习方式,在校园网对Moodle平台进行更进一步的学习和掌握,并及时将学习情况在组内进行总结反馈。

(4)对全员进行集中培训,使学校70%以上老师能利用此平台使用教学资源,并能利用此平台实现交流互动,设计教学方案。

3 新课程资源库建设

3.1 外建教学资源

以教研组为单位,教师按年级分工从已积累的教学资源中筛选高质量、专业性和实用性强的各类教学资源,此外教师还可以从网络上挑选和下载对本专业有用的教学课件、试题库、教学案例、电子期刊、各种视频、网页、文件、素材等资源。这些资源通过Moodle平台到学科的具体章节或知识点。

3.2 自建教学资源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产生一些自建性资源,如教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试题、教学案例,教师的教学反思,学生收集的学习资源、学习心得等,这些资源是教师和学生长期积累下来的宝贵财富,可以把这些自建性资源上传到Moodle平台进行管理,从而实现教学资源的师生共建。

3.3 动态资源库建设

动态教学资源建设主要通过Moodle平台的互动专栏来创建,可以方便师生之间、学习者之间的沟通和问题解决。教学活动是学生知识构建过程中的学习支架,Moodle平台中含有丰富的教学活动,通过这些模块,可以构建任何类型的动态教学资源库,如:作业、测验、专题讨论、聊天室、论坛、词汇表、问卷调查、投票、Wikis和Blog等。同时也可以动态地自由组合各种教学活动,将各种不同的动态教学资源进行有机整合以便满足教学目标。

4 教学资源平台的应用

(1)应用目标:在常规教学活动中,教学资源与教学内容的组织及融合是教学资源应用的关键。依照教学设计理念,将教学信息相关的教学对象、课程标准、教学目标、课程结构和教学资源库进行组织管理,形成教学体系架构,以适应学科教学的需要,便于师生快速搜索和使用资源。根据认知结构及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将现有的教学资源组织为多样化、立体化的多媒体教学方式,包含文字、图片、PPT、动画、教学音频、教学录像等。

(2)教师应用: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引领者,让学生明确目标任务后通过自主学习站点获取基本的知识和方法。教学过程与moodle资源平台的融合,要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可以有选择性地学习,学生可以在讨论中更好地理解知识,生生在互助合作中学会了表达,学会了交流与合作,逐步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3)学生使用:信息技术课程中必须要用一定时间向同学介绍该平台的使用方法,让他们学会用平台,乐于用平台。让Moodle资源平台成为学生离开教室后的第二课堂,并能在信息化学习环境中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体。

(4)应用措施:常规化教学应用让每位教师和学生都拥有平台账号以及相应的课程权限,让平台成为教师教学资源的主要来源,将部分学科或学科部分章节的教学活动转移到平台上进行网络教学探索。

新课标信息化教学技能大赛:通过信息化教学技能大赛提高教师对教学课程资源的自主设计、开发和实施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举办优质Moodle课程包评选活动:Moodle课程包是基于Moodle平台开发学科具体章节网络课程,然后将此课程备份便可以打成一个课程包。此时的包是基于平台的,因此它符合scorm标准,所以再将它直接导入别的平台(符合scorm标准)进行恢复便可以直接使用。

学年度教师教学资源贡献评选:教学资源是相同学科教师共建共享的,因此资源建设必须是“众人拾柴火焰高”。资源贡献评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教师参与资源建设。

5 预期创新成果

课程资源建设与应用篇(2)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Biochemistry Network Teaching

Resources//XIE Ying, XU Chongli, WEN Gang, GE Yakun, YANG Mei

Abstract The significance of network teaching resources construc-tion, selection and integration of network teaching resources content,

the methods of network teaching resources construction, the applica-tion of network teaching resources, etc are elaborated, combined with biochemistry network teaching resource construction, concept for teachers and students common constructed network teaching resource has been put forward, obtained good results in teaching practice.

Key words biochemistry; network teaching; network teaching resources

1 前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也在发生深刻变化,网络教学被更多地引入课堂,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广阔空间。许多高校为适应网络教学的需要,开发了相关课程的网络教学资源[1-6]。但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速度和质量还不能满足网络教学的发展,不适合学生自主学习,学生的使用效率不是很高。因此,如何适应新时代的教育发展方向,加强对网络教学资源的研究与开发,科学合理地应用于教学实践,是广大教师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通过对生物化学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的研究,为高校构建优质网络教学资源提供相关的理论与实践参考。

2 生物化学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目的

网络教学资源是开展网络教学的前提和基础,从网络教学媒体的特点来看,其最大优势就在于网络教学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使学生享受到高水平的优质资源和信息化的学习支持。从学生的特点来看,除了生物类专业外,非生物类的一些专业也开设生物化学课,学生基础、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各不相同。而网络教学的开展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有利于因材施教。从生物化学课程特点来看,内容多,难度大,并且课时有限。网络教学的开放性,使学生从多种渠道获取信息,深入掌握本学科的知识要素,是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的科学选择。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就是配合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开发建设适合学生自身特点的网络教学资源,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建构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

3 生物化学网络教学资源建?O的内容

课程基本教学资源建设 基本教学资源即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所必需的课程教学大纲、授课计划、考核方式与标准、课程信息、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习题、试题等内容,由教师总体设计,开课之前上网。教学资源自主开发的核心内容是教学课件的制作,需要选择合适的模板,运用规范的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图表、动画、视频等媒体形式表达课程内容,合理搭配,优化组合,取得最佳效果。如生物化学反应原理利用动画表达效果更好,有利于学生对生物大分子的认识与理解。

课件内容上要反映学科最新成果,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还要穿插一些应用实例,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课件的制作应系统充实,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艺术性,既考虑教师授课需要,也考虑学生自主学习需要,还能根据学科发展每学期进行补充完善,体现信息技术的优势。

构建网络平台下的课外教学资源库 课外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原则是突出主题,追踪前沿,充分利用互联网海量的资源,按照生物化学教学需要进行筛选、分类、编辑、整理,把与本课程相关的信息资源整合到教学平台,形成具有自己教学特色的资源。课外教学资源库内容包括生物化学研究进展、应用实例、生物领域科学家生平介绍和科学探索故事、生物化学相关网站、相关期刊介绍、考研试题、生物化学精品课和公开视频课网站链接等内容,汇聚最优质的学习资源,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激发学生学习潜力。

建立在线答疑、交流系统 实现网络交互式教学的途径有讨论板、电子邮件等功能。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开设专题论坛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每个学生都可以参与讨论、发表观点、得到教师的指导与回应。学生也可以提出问题,发起讨论,得到教师或同学的回应,有机会对自己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进行充分表达,从而达到知识的升华,促进协作学习。教师还可以在线布置作业,学生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完成并提交。

4 生物化学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方法

支撑平台的选择 建设网络教学资源,必须首先选择支撑平台。为了实现统一管理、资源共享,利用吉林化工学院引入的超星泛雅教学平台为支撑,使教师方便快捷地建设网络课程,开展答疑、讨论、作业等互动教学活动。

精心设计教学资源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环境,建立符合生物化学课程特点的教学资源体系,需要教师具备足够的教学设计思想。以提供优质教学资源,促进学生学习为根本目的,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制订具体计划,按照网络课程的规范与要求,精心设计与建设本课程的网络教学资源,并且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充实和更新。

师生共建网络教学资源 网络教学资源建设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充分考虑学生的各种需求,提倡师生共同参与,将资源建设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学生不仅能使用教学资源,还可以将资源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与大家共享。如教师主题,指导学生利用网络自行搜集信息,进行筛选、重组后提交到教学平台,完成主题任务,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完成知识的建构。

5 生物化学网络教学资源的应用

教师辅助教学 教师在网络教学平台登录成功后,可以查看课程资源,进行长期的课程内容循环建设,组织教学互动活动,指导学生自我学习、自主讨论,开展研究性学习。教师还可以建立习题库,根据每章节教学内容,从习题库中抽取适当习题在习题模块中。

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利用网络教学平台登录后,进入生物化学课程空间,查看课程教学资源,在网上完成作业,进行互动交流、主题讨论等学习活动,也可以在网上复习课程内容,解决疑难问题,还可以把自己查到的有关信息上传到网上,与大家共享。

教学评价 教师通过后台可以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表现进行评价,通过学生上网的学习情况、习题完成情况、讨论参加情况、资料上传情况等进行基本的教学统计,分析评价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态度、学习效果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有依据地给出学生平时成绩。学生也可以与教师实时沟通,对教师的教学提出意见和建议,促进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6 生物化学网络教学资源应用效果

实现资源共享 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为学生提供了丰富优质的学习素材,完善了学生的知识结构,拓展了学科视野。师生通过交流彼此的学习资料,使得师生之间、不同年级之间、不同专业之间实现资源共享,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达到最佳学习效果。

课程资源建设与应用篇(3)

基金项目:辽宁对外经贸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5XJJGYBXM21)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我校非计算机专业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同时也是我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第一层次的课程,本课程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核心,面向专业应用,突出实践能力,为学生提供计算机知识、能力与素质方面的教育。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实践操作技能,掌握软硬件配置与使用,能够具备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图文编排、数据处理,获取所需信息的能力,重点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方法和操作能力。突出基础课教学服务专业、服务学生、面向应用的“厚基础,强实践,重应用”的教学特色,以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和谐发展为总体目标,构建以素质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理论课程体系,以应用操作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课程体系。

1 《大学计算机基础》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

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是本科院校教学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环节,教学资源项目的建设对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及校园信息化的进程都有重要影响。我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每学年第一学期新生的选课人数在3000人左右,出现了选课人数多、教学资源不足、师资紧张和师生交流不便等问题。以校园网络为平台,开发《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资源网站,发挥网站在教学中的作用,以此来展示该课程多年来教学研究、教学改革与教学资源建设的成果。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涉及到的知识面广,动手操作能力强。我们应该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研究,除了进行教材建设、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考核方式的改革和师资队伍建设外,还要建设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网络教学资源库,该资源库以网站的形式出现,为教师网上备课、参考、教学和交流提供平台,也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拓展知识提供帮助,更大限度地满足教与学的需要。

2 现状分析

2.1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教学资源的建设体系与理论相对比较成熟,基于网络的教学资源建设发展时间较长,教育资源更加丰富、完善。在国外很多教育机构研究定制了资源开发和管理标准,并以此规划开发了自己的资源门户网站,用户能够使用搜索引擎和链接向导访问所需的资源,有效满足了学习者的需求。国外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目标是提供高效率和高质量的咨询服务,各个教学机构和科研院对所提供的信息服务都有很大程度的依赖,因此对平台所提供教学资源的质量要求都比较高。在教学资源建设过程中面向客户的需求,运营模式多样化。

2.2 国内研究现状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国内各高校的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还存在着教学资源的数量与质量不够、建设水平参差不齐,教学资源缺乏有效的管理,资源难以访问等问题,不足以满足高校教学的需要。近十年来各高校对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给予广泛关注,教学资源建设的理论研究水平进一步提高。出现了一些成功的信息资源管理门户网站和优秀的实践案例,这些实践研究促进了教学资源建设的发展和教学信息化的进程。

3 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原则

3.1 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发挥网络资源优势,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发出丰富的课件资源,为学生提供大学计算机基础相关课程优质的学习资料,拓展学生的视野,使学生的应用能力得以提高。同时可以不受传统课堂的时空限制,不再局限于记忆、背诵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教学网络资源对传统课堂教学起到补充作用。

3.2 选择有价值的资源

网络教学资源不是简单的资源数字化,要明确功能的基础上,赋予特定的教育内涵,要从学生的角度来考虑设计方案,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选择有实践应用价值的资源。案例要有侧重点和针对性,不仅要给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源,还要使得学生能够根据自己实际学习的需要来选取适合自己的信息及资源。

3.3 强化实践环节的设计

大学计算机课程的实践性强,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计算机理论知识,还要灵活应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教学资源建设重点是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网络资源建设过程中应加强实践性环节设计,结合案例教学和模拟训练,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

3.4 加强交流和协助能力

在教学资源的网络环境中,提供多种协作式的学习工具,能够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同步或异步的交流。保证了信息的准确反馈。这种互动性是区别于传统媒介的最大优势,是教学网络资源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功能的体现。有利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4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网络资源平台的构建思路

该平台是基于WEB的B/S结构,架设在校内本地服务器上,基于MYSQL数据库、JSP及SpringMVC及Hibernate框架等相关组件的网络编程技术,设计一个包括课程信息、学习指导、在线学习、经典案例、模拟试题、下载中心、教学讨论栏目的网络教学资源平台,通过一系列工具支持,将相互独立的教学服务子系统集成起来,为学生提供统一的教学服务。同时充分考虑由于在线的并发访问学生人数多所造成的服务器端压力问题,以及如何充分利用校园网带宽资源,提高网络的响应速度和相关的网络安全问题。

具体开发流程:

4.1 需求分析

首先向用户初步了解需求,通过组织师生代表,进行问卷调查、小组讨论等活动,倾听师生的想法和思路,然后用相关的工具软件列出要开发的平台的功能模块,撰写功能需求文档。

4.2 概要设计

教学资源平台的总体设计,包括平台的基本处理流程、系统的组织结构、模块划分、功能分配、接口设计、运行设计、数据结构设计和出错处理设计等,为平台的详细设计提供基础。

4.3 详细设计

在概要设计的基础上,实现教学资源平台各个功能模块的算法、数据结构等,以便进行编码和测试。

4.4 准备服务器的软硬件环境

服务器硬件是配置WEB服务及基础,对于硬件配置的选型也是至关重要的。服务器型号为HP ProLiant DL580 G7,开发系统Red hat Linux,开发服务器软件为Apache。

4.5 素材的采集与制作

采集、制作、整理所需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和动画素材等教学资源、丰富教学素材库。

4.6 编码实现

根据详细设计报告,对教学资源平台中的数据结构、算法分析和模块实现等方面的设计要求,开始具体的编写程序工作,分别实现各模块的功能。

4.7 创建数据库

将课程信息、学习指导、在线学习、经典案例、模拟试题、下载中心等数据录入到数据库中。

4.8 实现互动功能

在线互动讨论和学习体会交流、在线作业上传等。

4.9 网站测试运行

对平台进行测试和试运行,根据师生的使用情况和反馈意见,进行修改、更新和升级。

5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网络教学资源各模块功能

通过开发大学计算机基础网络教学资源共享和学习交流服务平台。并以该平台为依托,为我校学生提供一个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自主学习环境,再结合互动式教学方式,通过网络在线互动讨论,在线作业,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引导学生使其开展自主式和研究式学习。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主要包括课程信息、学习指导、在线学习、教学资源、模拟试题、学习反馈六方面。

5.1 课程信息

介绍课程的总体情况,包括课程简介、课程动态、教学进度、教学大纲、课程资料等内容。目的是让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建立初步的认识,掌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和教学进度。便于学生按照预定的教学计划做好课前预习,合理地掌握子的学习进度。

5.2 学习指导

包括学习目标、学习方法、考核方案等内容,目的是使学生明确该课程的教学目的,了解学习方法及期末考核成绩评定方案。

5.3 在线学习

为学生提供教师课前录制好的教学,微视频按章节、知识点分类编辑,每个微视频时长控制在15分钟以内,便于学生课下有针对性地在线观看学习,保证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开展。

5.4 教学资源

为学生提供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电子课件、教案的在线阅读及实践项目素材源文件的下载。

5.5 模拟试题

为学生提供了单元测试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学的情况适当的选择检测单元进行自主测试,检验自学进展及巩固学习效果。同时,在此模块中提供了百科园自主测试平台接口,学生可以登录通用考试客户端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外作业和练习。

5.6 学习反馈

提供了多种交互功能,力求实现无时无刻的师生互动交流。主要的交互功能有:QQ在线指导、微信交互(实时作业)、腾讯微博(讨论、答疑、学习心得体会交流)、在线互动讨论、在线评论、移动学习、学习评教反馈等多种方法。其中,学习评教反馈学生可参与课程教学信息学习评教反馈,帮助老师改善教学内容、教学呈现方式,达到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教学手段的目的。

6 教学效果

目前,《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资源平台的建设工作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成果。学生的学习水平得到普遍提高。我校很多学生团队分别获得了省级、部级计算机设计大赛多个奖项,多个学生的团队项目获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建成后,对学生和教师使用情况做了满意度调查,结果满意度达到90%以上,充分得地得到了师生的认可。

从教学实践可以看到,使用网络教学资源平台的学生对课程的教学大纲、课程性质、教学目的、教学任务与基本要求有了基本的了解,有目的、带着问题来参加课堂的教学活动,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学习模式,形成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探索创新的新型学习模式。

在实验教学方面,由于对实验大纲、内容、任务、素材等课前预习和准备,学生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具体的实验上,实验效果良好。

7 结语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网络教学资源平台的搭建,丰富了教学活动,加深了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和理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了课程的教学改革。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教学,让广大师生充分认可和使用共享资源。因此资源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工程,需要结合教学及学生的使用情况做出适当调整,并做好及时的更新和完善。

参考文献

[1]王兰尊.高等院校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现状与思路[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8.

课程资源建设与应用篇(4)

开放教育是一种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教育形式。而丰富的教学资源是远程开放教育教学的必需,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因此,教学资源建设和应用对于电大开放教育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在开放教育中网上教学是实施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开放教育的特色体现和重要标志。网上教学的实效性应以科学、合理的实施程序和灵活、恰当的策略为保证。因此,在开放教育网上教学活动中,应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真实感受为出发点,考虑到课程教学的特点与要求,努力创建对网上教学有效的资源,并以使这些优秀资源得以应用最大化为教学目标。

一、根据课程特点,以学生为对象组建课程资源

1.按学生不同学习目的来组建课程资源

对于学习《基础会计》的学生主要有以下几种,一种是以会计专业为主的,想从事或正在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另外一种是对会计刚刚接触,处于好奇阶段的学生。针对这两种学生他们是有着不同的学习目的,前一种学生他们的学习目的有两种,一种是会计专业知识已初步具备,想要有更高的要求如:参加初级与中级会计职称的考试,针对这些学生,我们在组建资源时就应当以文本形式为主,而且不能局限于教材,而应与职称考试同步,并随同会计准则的变化随时更新;另一种是刚刚对会计有初步了解,希望能过会计执业资格考试的同学,针对这些学生,我们组建资源时应当以IP课件为主,并辅以文本形式,这样才能通过网络课件的形式使学生根据自己不足来进行自主学习,并能够通过相应的文本资源(如模拟试题等)使其对基础知识与以巩固。对于后一种学生来说,《基础会计》这门课程可能就比较抽象难懂了,所以对于这些对会计一无所知的同学来说,组建资源时要以生动有趣的网络课件为主,而且要尽量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如在对于会计六要素进行讲解时,就可以生活中的实例为课件内容来定义“资产、负债、收入费用、利润”等。这样可以更加生动地唤起他们对于会计的学习兴趣。

2.按学生学习能力来组建课程资源

这里的学习能力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体现在学生是否有自主学习的意识、充足的网上学习时间以及有效的学习策略;二是指学生的信息素养,体现在有效的确定信息、批判性的评价信息,以及创造性的利用信息的能力。对于开放教育的学生来说可以说学习能力不足的占到80%,其原因主要是工作时间的限制,家庭生活的影响,及以前所受教育的限制。

鉴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足的现状,采取了以下一些措施来组建资源。一是在学期初清理课程平台中学习辅导类资源,减少由于资源繁杂累积给学生带来的困扰,之后在学习过程的各个阶段根据学习的进度和教材内容上传相关资源;二是要限制文本资源的篇幅,做到表述精练简洁;三是尽量避免直接链接网页或网站,如果确实需要链接,在链接网址前要对网页或网站中参考的信息作出说明;四是对指令性文件中篇幅超过千字的文本内容,在文件标题下应说明该文件的主要内容、适用对象、建议参看的时间等。 按学生的学习方式来组建课程资源

开放教育以学生自主性学习为主,同时还要培养学生进行协作化学习的能力,因此学生主要采取个别化的学习方式和协作学习的方式。这样网上的课程资源就要根据不同的学习方式来组建。《基础会计》课程适合于个别化学习的资源类型主要有各章知识点、重点难点解析、作业讲评、期末辅导、往届试题、会计资格与职称考试试题等,这些资源按照学习过程的不同阶段及时上传,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对于协作学习主要通过QQ、邮箱及网上论坛等平台进行,这种协作化学习主要是在案例讲解、习题分析时应用。

二、通过科学的网上教学合理利用课程资源

1.关注学生需求

网上教学活动中之所以出现师生间“教”与“学”的孤独,原因之一就在于缺少关注,其实学生作为求学者多数情况下虽然在网上教学中没有回应,但是他是有问题的,是希望得到老师、同学的帮助的,因此,要求教师要仔细了解并认真分析学生的需求,既关注共性的问题,又注意个性需求。比如在教学中如果你问“对于会计六要素的理解还有问题吗?”那么接下来要么是没有回复的帖子,要么就是一连串的“没有”,但如果我们问“请大家思考并举例,你自己都拥有哪些资产?”那么接下来会有几个同学回贴,而且回贴的内容肯定是各种各样,但我们会发现这几个同学的回答中可能是有错误的,可能有不全面的,这时我们再针对问题来讲解,而随着这样聊天式的问答中我们会发现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所以对所要讲的内容进行简单总结,并分几大类,然后针对某一类问题提出一个具体问题,这样结合实际的有所指地设问相信会激发学生上网学习的热情。

2.拓宽学生视野

通过对学生学习目的的调查,我们知道有一半以上的学员是为了提升个人素质,并学有所用的,因此教学过程中单纯的教材搬家或作业讲评、期末辅导是不能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甚至学生会认为自己看教材就足够了,为什么要参与网教。为此要开设“专题讨论”,课前把与主题相关的材料放在相关教学栏目,供其自学,活动过程中通过引导,帮助学员了解相关问题的进展情况,关注学科的发展与前沿,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可能会有许多学生有参加资格证或职称考试的需求,这样如果我们把历年考试真题挂到“教学辅导”区中,相信会有许多同学关注的。

课程资源建设与应用篇(5)

一、应用型本科国际贸易本文由收集整理专业课程资源存在的问题

1.教学模式较为传统,缺乏创新性

虽然我们一直在不断的改变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但始终还没有摸索出一条最适合我们学生的教学模式,既让学生学以致用,又能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在所有教师都想让学生好好听懂重难点时,教师就不自觉的开始了传统的讲授模式。因为我们怕学生单靠自己的力量或团队的力量无法学懂知识,教师放不开,学生很被动,教学效果就会打折扣。

2.实践学时偏少,实践教学随意性过大

学生没有国际货物买卖的感性认知,对课程的基本概念、进出口贸易的基本环节、各项交易条件、有关的国际贸易惯例和法律规则等都难以深入理解,更谈不上灵活应用。单纯靠课堂理论教学是很难达到国际贸易专业对学生的培养要求的。课程的理论学时偏多,实践学时偏少,占总学时的1/3,在实验教学上更为明显,如安排在大三第二学期的《国际贸易综合模拟》,我校是运用世格软件进行上机模拟操作,实验的随意性较大,会让课程之间的实验环节出现重复。

3.大多教师缺乏企业背景的实战经验

很多教师都是从学校毕业到高校教书,缺乏实战的外贸经验。有些老师虽然有过相关的工作经验,但由于外贸业务流程随着经济的发展在不断变化中,已经很难跟上实践的操作。另一方面,老师们也很想去企业实战,但因为外贸是流程性事务,而且牵涉到公司的业务秘密,想找一家单位难度也很大,这就出现了教一套做一套的现象。

4.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够

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够的另一方面表现为“考试应急,考后忘光”的现象,在学生的脑海中没有呈现一套系统的知识,他们总喜欢把课程之间的联系割断,这样对课程群整合教学资源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二、应用型本科课程群教学资源改革的思路

课程群是指将有内在逻辑关系的单门课程整合而成的系列课程,课程之间有横向的内在联系,又有纵向的连贯关系,但各自又自成体系,树立大课程观的一种理念。

1.国际贸易课程群的构建

面向专业的课程群建设坚持以学生的培养为主线、以课程的逻辑联系为纽带、以教师团队合作为支撑、以质量效益为抓手、以深化教学改革为动力的新型课程建设模式的原则。所以搭建“国际贸易”课程群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

2.专业课的重要性

我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将所有课程分成了两大系列课程,分别是理论课程组合实务课程组。围绕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定位,将实务课程组作为课程建设的重点,根据进出口业务的实际情况,以“国际贸易实务”此门课的教学体系内容为核心展开。

3.结合专业分流方向构建课程群

我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在大二第二学期将选择专业方向,目前主要有国际商务方向、国际货运方向和网络贸易方向,在设置必修的专业课如外贸函电、国际金融等课程的基础上,每个方向又有各自的专业课程。

4.基于企业岗位设置的角度构建课程群

根据我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是面向东北三省区域经济的中小企业,在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基于外贸行业中所涉及的大多数企业所设置的通用岗位种类,考虑专业方向分流的课程,以工作流程为基础构建课程群。

三、课程群建设的探索

1.整合课程资源

根据区域经济的特点,突出港口经济的特色,从大连中小企业的角度重新对课程群中的课程进行梳理,明确课程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划清各课程之间的知识界线,修订教学大纲、授课日历等。为了更好的体现课程的知识连贯性,目前我专业已启动了课程群教材的编写工作。

2.创新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突出“课堂教学、情景模拟、网络实验——三位一体”的创新教学方法。根据传统的教学模式,我们可以在“课堂教学”上进行改革,通过企业对外贸人才在产品上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上引入对具体产品的讲解。基本的思路是: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找自己感兴趣的产品,在上课时跟全班同学分享,以达到学生对很多产品有一定的了解,为以后的就业打下基础。

3.加大实践教学环节

国际贸易专业课程群突出“实务”特点,即应以实践为主,充分利用国际贸易实务实验室、国际商务谈判实验室和国际商务单证实验室,增加开放性实验项目。比如上述的《国际贸易综合模拟》,以“任务驱动”为项目的实验指导书,让学生在局域网条件下能在寝室完成操作。另一方面实践教通过学校校外实习基地让学生去企业实习或观摩操作,或者请一些企业人员进课堂讲授经验,传授实用知识。

4.提高师资队伍素质

课程群的建设需要教师发挥团队精神,在精讲2—3门课程的基础上,实现一人多课,这样可以有效减少课程之间教学知识点的重复性。针对缺乏实战经验的师资情况,通过“走出去”和“引进来”措施,提高师资队伍的素质。

课程资源建设与应用篇(6)

课 题:本文系2015湖南省情与决策咨询研究立项课题(立项编号:2015BZZ208),2016年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湖南省决策咨询课题(立项编号:16JCC064)研究成果。

一、大中型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必要性

目前,PLC的自动化产品在石油、化工、机械制造等各个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以PLC为核心的控制系统更加适合工业生产和市场的需求。基于PLC在控制领域的重要地位,笔者学院电类专业均开设了大中型PLC应用技术课程。因专业的差异性和任课教师的不同,其不同专业虽不同程度地拥有自己的教学资源,但没有从学生和教师的需要来设计教学资源,因此没能得到有效的利用。为了提高办学效益和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和共建共享,笔者学校电气工程学院把大中型应用技术作为本校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之一。

二、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思路

以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为指导,以每个专业的课程标准为依据进行课程资源整合与开发,利用超星泛雅平台,实现该课程的在线学习,为学生学习提供有效、直观的学习条件,促进课程改革,满足高职学生技能的需求,建设思路如下。

第一,成立教学团队。教学团队是教学资源库建设的主力军,团队成员除了知识和技能要互补之外,还要有相互协作能力。本团队的组建成员有行企业技术专家、任本课程的教师、有动画和视频制作能力的教师、各专业教研室主任等。

第二,以项目为教学载体,设计教学整体方案。课程整体方案的设计包含了课程的基本信息、课程定位、课程目标、课程项目的设计、课程进度、课程考核方案及实训条件的要求。

每个项目分为若干个任务,每个任务所包含的知识点和技能点相互独立,不同专业可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选择任务。

第三,以任务为学习单元,开发资源学习包。一个任务为一个学习单元。每个单元视频、动画、图片、题库等资源的数量是根据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资源数量来定。

第四,教学资源的开发与整合。根据学习包所确定的资源数量,设计与开发相应的微课视频及其辅教学资源,并将原有资源及新开发出来的资源进行整合,形成数字化学习资源包。

第五,以应用为导向。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得不到师生的认可就不会被有效地应用。超星泛雅平台的学习界面应该图文并茂、美观大方,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其内容要通俗易懂,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资源包上传要分门别类,便于学习者查找。

第六,评价与总结。课程建设的质量,需要评价衡量。在教学平台上设有评价栏目,教师、学生、社会既可以进行学习,还可对教学资源库程进行评价。根据评价信息的反馈情况来改进资源库建设中存在的不足,使教学资源进一步满足教和学的需求。

三、课程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内容

大中型PLC应用技术课程资源库分为四大模块建设,一是课程标准模块,二是教学资源模块,三是学习指南模块,四是技术资料模块。

课程标准是引导教师对教学环节顺利实施、规范课程教学内容的重要环节。在制定课程标准时,要有企业专家的指导,着力强调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强化PLC应用技术的职业技能训练,贯彻各个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并重的原则。

教学资源是为教师能够有效组织教学而设计的,包括:教案(教学单元设计)、教材、PPT、动画库、视频库、案例库等。本课程设计了四个项目:混料控制系统、停车场车位显示控制系统、停车场车位显示控制系统、交通灯控制系统和某水电站现场控制系统的网络通信四个项目。每个项目下包含若干任务。每个任务为1个教学单元,如项目一分为简易混料控制系统、可定时的混料控制系统、配置液位传感器的混料控制系统3个任务。每个知识点由微课视频、动画、习题等资源具体体现。

学习指南是为了便于学生线上线下学习而设计的,包括项目任务、操作步骤、知识点详解、试题库、任务拓展训练、视频、动画、前沿知识等资源。学生无论是遇到操作问题还是知识点不懂的问题,都可以利用学习指南的资源来进行再学习。

技术资料模块是从PLC厂家、企业或网址上收集的一些技术资料,包括软硬件手册、一些技术常见问题、企业真实项目的技术难点问题等。无论是学生还是社会人士都可以利用该技术资料快捷地查询相关资料。此外,设置了技术疑难的在线解答栏目,把技术难题发帖之后,有教师或企业专家会及时回帖。

四、课程教学资源库的应用

大中型PLC应用技术课程资源库建设有一定的规模后,按照资源类别上传到超星泛雅网络教学平台,其教学实施过程如下描述。

教师在网络平台上提前学习任务,包括学习目标,让学生知道通过本次任务所学到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在课堂上组织小组成员讨论分析,通过微课、PPT课件、题库等动静态教学资源的在线使用,引导学生在线互动、交流并探究,推动学生知识的学习。学生在任务实施过程中如果遇到操作上或知识点的问题,可以针对性地利用教学资源进行再学习,直到完成本次任务。这样,教师会有更多的时间来解决课堂上的一些偶然性问题,从而提高了课堂的利用率。在任务检查时,学生可以把自己的作品通过教学平台发给教师,教师再通过平台把学生在作品中的错误或不足反馈给学生。在课后学生可以对本次课自己的学习情况及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发帖反馈。

五、课程资源库建设的应用效果

通过应用情况的反馈可以知道建立资源库不仅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而且优化了课堂教学,减少了教师的重复工作。学生登录课程网站量、资源点击浏览量、互动论坛发帖数、提问回复量较高。这都体现了学生对新的教学模式的认可和对课程学习的热情。

建立高质量教学资源库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息化学习能力,而且提高了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水平。本课程教学团队在参加2015年湖南省信息化实训教学比赛中获第3名二等奖,湖南省微课设计比赛中获三等奖。

六、小结

资源库的建设是职业院校网络学习体系建设的核心,不仅能够为本校师生、兄弟院校服务,而且能够为企业、社会提供学习资源。但现在大中型PLC应用技术课程资源库的建设主要是针对高职院校师生学习的层面而建设的,对企业和社会人士学习的资源建设还不全面,下一步的建设目标是企业和社会人士也可以利用该教学资源库进行全面的学习,实现资源库真正的共建共享,继而推进笔者学校“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参考文献:

[1]张Z.基于微课的“PLC技术”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8,4(30).

课程资源建设与应用篇(7)

在数字化手段日益丰富的今天,传统的网络课程已经不能较好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取而代之的是移动学习、微型学习等非正式学习形式。“微课”作为一种短小精悍的教学资源形式,让学生的自主学习更加便捷,使学习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学习都具有更多的自主性和拥有感,它弥补了现有在线视频课程冗长拖沓的不足,也能更加适应现代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在高职院校,传统的教学方式正悄悄发生着变革,微课资源正开始建设和应用,本文就高职艺术类专业微课程资源建设的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高职艺术类专业微课程资源建设的意义

1、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要求。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不断向前迈进,教育与技术深度融合不断加强,伴随着全球信息化的发展,目前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正如火如荼。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中指出,要通过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来促进教学和管理创新,从教育者自身出发,去解决教育教学中遇到的疑难杂症。微课程资源这种新的形式正越来越受到学习者的青睐,在微课程建设中要结合信息化手段,力求做到简单易学,因此,微课程的设计尤为重要。在信息化环境下开发和建设微课程资源变成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微课程在信息化资源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高职院校发展迅速,其教育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作为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也随着信息化建设的大潮不断发展前进,因此,建设高职艺术类专业微课程资源是教育信息化不断发展的要求。

2、高职变革课堂结构与学习模式的需要。微课程对于变革课堂结构与学习模式意义非凡。对于高职院校来讲,多采用“2+1”或“2.5+0.5”的模式,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时间较短,微课程这种短小精悍的学习资源可以使学习者方便快捷地掌握所授知识点,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遇到困难,通过微课程资源也可以迅速解决。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与学习模式是教师满堂灌,而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的角色由主体变为主导,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微课程这种教学资源将变革高职的课堂结构与学习模式,原因在于它可以高效地传输知识信息,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培养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对于艺术类专业学生来讲,传统的教学模式更难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因此,开发高质量的微课程资源,可以有效激发艺术类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视觉素养和审美情趣。

3、艺术类专业应用微课程资源的适恰性。从高职艺术类专业来讲:对于高职院校而言,本身更为注重学生的职业技能,操作示范类的微课资源更容易使职业院校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点。而这种微课资源本身的属性就具有艺术性,由于微课的主体内容是微视频,微视频作为可视化学习资源,其视频美观性及知识内容的视频表征对于课程资源的可用性是至关重要的,直接影响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效率,艺术类专业课程较为注重创意和审美,以此开发出来的微课资源可视化程度更高,因此,开发高职艺术类专业微课资源,研究高职艺术类专业微课程资源建设与共享对于促进区域资源共享与优化,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是非常有意义和价值的。

二、高职艺术类专业微课程资源建设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1、教学内容缺乏设计。微课程的教学内容的主要特点就是短小、易学,但是微课程又需要具有完整的教学设计环节,包含课程设计、开发、实施、评价等。因此,微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在对参加全国高校教师微课大赛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后发现,认为微课设计与开发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是微课教学内容的百分比远高于其他环节。与此同时,许多教师认为自己没有掌握微课教学的设计方法,而大部分教师还在采取传统的学科性知识点的教授方法来设计微课教学内容,这就导致许多微课程教学资源展现出的效果不佳,不仅教学内容缺乏设计,而且不易于学习者掌握知识点。对于高职艺术类专业来说,微课程资源的建设除了要考虑教学内容设计的合理性还要考虑艺术类学生的审美诉求。

2、视频制作水平欠佳。由于微课程主要通过视频来展现,因此视频的制作质量对于整个微课程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对全国高校教师微课大赛的调查问卷中我们发现,绝大部分教师认为微视频是微课的核心资源。但实际的情况是,由于微课教师来自各自不同的专业,对于视频制作方面毫无基础,导致他们的视频制作水平欠佳,有的可能从未接触过相应的软件,要制作出一个精良的微课视频对于他们来说困难重重。因此,这样的教师制作出的微视频无论是从清晰度、效果运用上,还是表现形式上都不尽如人意,不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习者的有效学习。对于高职艺术类专业来说,微课程视频制作要求更高,其视频美观性及知识内容的视频表征对于课程资源的可用性是至关重要的,直接影响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效率。

3、重建设轻应用。目前各类的微课教学比赛层出不穷,由此产生了大量的微课资源,由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主办的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http:///)到今年为止已经举办了三届,每届参赛和获奖的作品都可以在这个网上观看。来自全国各地各省市的高校都参加了这个比赛,可以说上面的微课资源非常丰富,可据调查统计,每年只有从参赛到评审阶段网上的微课点击量可观,等到结果出来后点击量就急剧下降,一直到第二年要比赛前点击量又开始上升,这种现象体现出了微课建设目前普遍存在的重建设轻应用的现象,一些教师制作的是比赛型微课,而没有考虑微课的应用价值。高职艺术类的课程在网上也有不少,课时点击量也是不尽如人意。

三、高职艺术类专业微课程资源建设对策分析

1、加强高职教师对微课程教学设计的培训。通过调查发现,许多教师认为自己没有掌握微课程教学设计的方法,这就导致制作出的微课程缺乏教学设计,但是微课教学设计是微课程建设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因此,要加强教师培训,重点加强教师对微课教学设计的理念、策略、方法等培训,并要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设计符合学习要求和受众需要的微课程,在形式上要吸引人,能有效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并可以通过任务驱动等多种学习策略促使学习者有效学习。在设计上要勇于创新,针对自己课程的特点开创教学情境,设计出符合教学要求和学生学习需求的高质量微课程教学资源。对于高职艺术类专业而言,学生都是艺术生,具有一定程度的审美能力,因此微课程的教学设计应更为注重创意和审美。

2、加强高职教师对微视频制作技术的培训。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教师认为微视频是微课的核心资源,但部分教师视频制作水平欠佳,对于微视频的制作缺乏信心。因此,要重视对教师视频制作技术的培训,包括前期拍摄以及后期制作技术等。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微课程制作,如课堂拍摄式、录屏式等,可以综合使用多种软件来达到设计目的,培训应主要加强教师视频拍摄、后期编辑、合成输出等视频制作技术的掌握,还可增加对动画、录屏、音频等多媒体软件的教授,力求教师可以独立制作出精美的微课视频。高职艺术类专业开发出来的微课资源可视化程度应更高,更具艺术性和美感,因此对教师的制作要求更高,对于视频制作的质量要求也更高。

3、正确处理微课的建设和应用的关系。针对目前微课资源重建设轻应用的现象,笔者认为微课资源如果不进行交流与应用,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要正确处理微课的建设和应用的关系,微课资源的建设与应用应形成良性循环的模式。通过建设微课资源促进其在教学中的应用,通过教学应用的实践来指导微课资源建设的进一步发展。为此,可以采取以下的方式:定期组织教研活动等向师生推广优秀的微课作品;开发相应的微课科研专题,供教师讨论和研究;定期开展微课培训,形成微课资源学习的良好氛围。对于高职艺术类专业,授课形式更为灵活,对于微课资源的应用应做的更好。

总结

对于高职院校而言,更强调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微课程资源这种短小精悍的学习资源更有利于技能的习得,而对于艺术类专业而言,学生本身的审美性对于开发高质量的微课资源大有裨益,因此,开发高职艺术类专业微课资源,研究高职艺术类专业微课程资源建设与共享对于促进区域资源共享与优化,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是非常有意义和价值的。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

[2]张静然.微课之综述[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11)

课程资源建设与应用篇(8)

1概述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已经在各个行业和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都离不开互联网。互联网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捷,也带动了各个行业和领域的改革,在教育领域,互联网带来了红利尤为明显。在当前的互联网环境下,与传统的教育模式、教育方式和手段相比,教育模式、教育方式和手段都发生了重大变革。特别是在广播电视大学等远程教育领域,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极大地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进步,当前广播电视大学等远程教育教学的资源建设相对滞后,已经无法有效满足当前远程教育的需求。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特别是随之也教育改革的推进,新课程标准中对计算机基础课程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理论知识,同时要提高实践教学、重视对学生计算机能力的培养。广播电视大学等远程教育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由于其教育模式和方式的特殊性,其课程教学也会有所不同,其课程资源建设和应用也与普通高等院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有所差异。因此,在当前互联网环境下,如何加强广播电视大学教学资源建设,探索教学资源应用,已经成为了广播电视大学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2计算机基础课程资源建设的意义

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广播电视大学的公共基础课程,也是一门必修课程,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基本应用能力,不仅仅是广播电视大学,高职院校和普通高等院校都开设有这门课程。在当前的信息化社会中,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已经成为了最为基本的能力之一,也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学生必须要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

然而,由于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其受教育程度有所不同,每个学生的经济情况也存在差异,这就导致他们的信息化水平不同,计算机水平也千差万别。而且由于广播电视大学学生本身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与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存在差距,这就导致广播电视大学学生在计算机基础课程学习中很难形成计算机应用能力,很多学生在经过计算机基础课程学习之后,其计算机应用水平并没有得到有效提高,有些仍然停留在网吧游戏操作水平这一层次,无法满足用人单位对其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

传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方式已经证明无法有效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考虑到当前信息化发展十分迅速,很多信息技术可以用来建设课程资源,同时,由于广播电视大学学生本身的特点,利用新的信息技术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建设课程资源,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可以有效提高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

在建设计算机基础课程资源时,应该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要以学生感兴趣的方式来构建资源,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教师只是作为信息的提供者,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构建良好的学习情境,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3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资源的建设

3.1建设思路

在当前互联网的环境下,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已经不再拘泥于从纸质文件中获取信息。互联网的普及,让人们可以从网上获取海量的资源,而随着移动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也在逐步改变从以往的PC端获取互联网中的信息,而是可以通过平板、智能手机等智能终端设备获取互联网中海量的信息。因此,广播电视大学的计算机基础课程资源建设应该要紧跟时代潮流,要改变传统的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的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获取教学资源更加方便为原则,以教学效果为导向,加强计算机基础课程资源建设。

广播电视大学的计算机基础课程资源建设,可以构建一个教学资源系统,这个系统由资源网站、微信公共服务平台构成,利用多元化手段提供教学资源。在教学资源中,应该涵盖全部的教学内容,包括课程的要求和标准、教学的安排和计划、课程内容和课件、教学视频、课后的作业和习题以及能力测试试题等。

学生可以通过访问教学资源系统来获取相关信息,资源网站是针对传统的PC端用户来访问的,学生可以利用电脑来进行资源的获取和学习,而微信公共服务平台则是学生可以利用智能终端设备来访问信息和学习,这种方式可以满足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的需求,也是当前移动网络发展带来了便捷。

利用当前的信息技术,让课程资源以更加灵活和多样化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合适的方式进行学习。

3.2创新c

1)增加微课视频

微课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已经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认可。微课视频是一种时长为5-10分钟的教学视频,其内容是以知识点来设计的。与传统的课堂教学视频相比,其时间短,体积小,教学内容只是针对知识点,不再像传统教学视频那样针对的是某一章节。微课视频的出现,让学生可以很方便地利用智能终端设备来进行学习,而且微课视频内容精炼,含金量很足,可以让学生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来进行学习,这也与“把学生当做教学主体,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只是教学资源的提供者”的现代教学理念相符合。这些短小精悍的微课视频,让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有针对性的学习,充分利用了学生的时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2)移动网络技术的应用

广播电视大学的教学方式从传统的纸质教材教学,逐步发展为利用互联网来实现PC端的网络资源教学,而随着移动网络技术的发展,智能终端设备已经得到普及,因此,利用微信等媒介进行教学的条件已经成熟。利用PC端访问教学资源,其访问方式单一,而且对于硬件设备有着一定的要求,不利于学生方便快捷的获取教学资源。然而,随着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智能终端设备的普及,利用微信公共服务平台来为学生提供教学资源,可以让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让学生更为方便快捷的获取教学资源。

3.3特色

1)拥有完整和规范的课程体系,在教学资源中,涵盖了包括课程目标、教学大纲和课程内容等完整内容,同时,还会有教学视频和课后习题以及能力测试等,这些都是非常优质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可以全面和系统的了解整个课程。

2)互联网环境下计算机基础课程资源,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来构建的,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情况,充分重视了学生的学习需求,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首先,利用微信公共服务平台的方式,是考虑到学生人手有一台智能手机的情况,可以让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而不必须要配备一台PC。另外,微课视频,是考虑到学生学习时间的问题,让学生可以利用相对零散的时间进行学习,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3)有效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很少,而在微信公共服务平台上,学生可以与教师进行有效沟通,对于不懂的地方可以随时请教教师,增进了师生之间的了解,也为师生之间搭建了一座沟通的桥梁。

4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资源的应用情况

广播电视大学的计算机基础课程资源是由资源网站和微信公共服务平台两部分组成,资源网站提供全部的课程资源,学生可以利用PC端浏览器来获取资源,而微信公共服务平台则是让学生更为方便快捷的用智能终端设备来获取资源。这两部分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辅相成,互相协助,这是教学手段的创新,也将教学资源的建设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一课程资源的建设,也是充分考虑到广播电视大学学生的特点,包括教育基础相对薄弱,学习时间零碎等来进行设计的。这种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将静态的纸质教材变成了动态的影视资料,学生的学习都是通过多媒体的方式来进行,让相对抽象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变得更加的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记忆,同时,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获取教学资源,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进行学习,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效率。其应用效果,主要有以下几点:

1)转变了教学观念,提高了教育服务意识。传统的教学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而本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资源建设,其指导思想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方便学生学习为原则,教师只是作为一个教育资源的提供者,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同时,针对广播电视大学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行为方式等特点,有针对性的提供教学资源,让学生有着愉悦和良好的学习体验,这样就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乐于接受和使用教学资源。

2)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利用智能终端设备和移动网络,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地获取学习资源,充分利用了学生的零碎时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学生不一定要在教室或家中才可以学习,甚至可以在等公交车的时间进行学习,观看微课视频。另外,在微信公共服务平台,学生可以和教师进行即时互动,让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帮助下解决一些重点和难点问题,而教师也可以通过与学生的沟通及时获取反馈信息,从而改进教学资源。

课程资源建设与应用篇(9)

本课程信息化教学平台利用当前先进成熟的网络软件技术即Apache+PHP+MYSQL,组建了流行的B/S三层软件体系结构:

用户界面层――主要提供用户的操作界面和响应用户的各种操作,用户通过客户端电脑的IE浏览器与系统在用户界面层进行交互。客户端网页采用HTML+CSS+JavaScript技术进行开发;

业务逻辑层――主要完成客户端的业务逻辑和服务器端的业务逻辑管理功能。在服务器端响应用户界面层的用户请求,执行任务并从数据层抓取数据,并将必要的数据传送给用户界面层。部署Apache Web服务器软件,采用开源且流行的PHP程序语言来进行业务处理,能够满足至少200学生同时在线学习的响应要求。

数据层――主要负责数据存储、数据检索、数据维护功能,它响应业务逻辑层的请求,访问数据。该层存储了本课程教学所涉及的各种数字资源。部署最流行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MySQL来管理系统的课程相关数据。

(2)创设手机微信订阅号教学平台

为方便学生学习,本课题组还开发了《环保概论》课程手机版微信订阅号,其主要功能包括:“各章节概览”、“群发预告”、“投票”、“在线测试”、“交流互动”、“环保术语自动回复”等,涵括本课程各章主要数字化教学资源,满足学生利用手机终端进行便捷学习的需要。

三、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应用与持续改进

课题组教师开发《环境保护概论》课程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并应用于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复习与测试等各个教学环节,将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开展“以学生为中心”[4]的分层教学,提升本课程的教学效率。

1.课程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应用

(1)课前预习:教师本课程信息化教学资源的教学平台网址、手机订阅号二维码,学生可通过登陆本课程教学平台网址、读取手机二维码进入订阅服务号,获取各章节相关教学资源进行预习。根据各章节教师布置的课前任务,学生可点击“课程教学”栏目了解各章节主要教学内容,还可点击“微课视频”等栏目学习重难点知识。由此,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课堂学习打好基础。

(2)课堂学习:教师导入新课并讲授课程知识,重点利用本课程“虚拟仿真”信息化教学资源,对教学难点问题进一步详细讲解;或者利用本课程制作的现场实训视频,加强学生的感性理解;或者利用本课程制作的小游戏,开展课堂教学互动。由于开展了有效的课前预习,部分班级还可尝试开展“翻转课堂”[5]的教学尝试,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3)课后复习与测试:学生可在课后再次进入本课程教学平台,巩固课程学习内容,在线测试并提交答卷;学有余力的学生还可点击友情链接的常用环保网址,了解学习更多环保资讯,提升学生的环保素养;对于疑难问题,学生可以随时通过网络留言,老师将尽快答疑。

实践教学证明,通过本课程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应用,以生为本,实现分层教学,学生的自主学习度提升约35%,课堂活跃度提升约30%,章节测试学习成绩提升约12%(表1)。

2.教学反馈及持续改进

为实现本课程信息化教学资源的持续改进与建设,课题组设计开放式调查问卷,在教学实践过程收集师生的评价反馈意见,教学反馈调查问卷反映课程信息化建设的核心问题。调查问卷主要包括以下要点:①课程资源的信息化程度交互性(网络版、手机版);②课程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内容代表性;③课程仿真教学资源是否易懂易学;④课程信息化资源用户界面优化性能;⑤课程信息化建设持续改进建议。

在每轮开展课程教学结束后,课题组都将对相关教学的师生开展问卷调查。在分析反馈意见的基础上,课题组将系统总结存在问题,不断完善本课程资源的信息化建设,使其更适应实际教学的需要,以实现课程信息化教学资源的持续改进。

四、结语

通过开展《环境保护概论》课程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突出本校环保专业及“双师型”师资优势,通过自主研发和校企合作的方式,开发独具特色的专业教学资源仿真软件和课件,充分发挥教学信息资源化的优势,实现学生自主学习、教学互动、教学相长,大大提升了专业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张屹,祝智庭.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信息化教育[J].电化教育研究,2002(1).

[2]毛丽娟.人本主义――构建网络教育的哲学基础[J].电化教育研究,2004(1).

课程资源建设与应用篇(10)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中明确指出“重视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不断推进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提高优质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扩大受益面。”

随着信息化教学改革的大力推进与发展,高职各专业都在集结力量整合资源,加强课程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教学资源是为促进教学有效开展所提供的包括教学资料、教学环境及教学支持系统等在内的各种资源,也是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学者与学习者能够利用的一切要素。其中教学资料主要包括教材、教案、课程标准、教学计划、图片、声音、视频、动画、案例等能够创造一定教育价值的课程相关资源,信息教学环境下的教学资源在这方面体现得更充分,需要包含各种电子化形态存在的教学材料,包括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数字化形态的资料。信息化教学环境最主要的特征在于网络教学的互动性与自主性,教学者如何组织学生在网络平台上运用各种教学资源有效开展预习、学习与巩固学习,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探究的能力,是尝试或者正在进行信息化教学改革的高职学院各专业团队需要思考的问题。

本文在社会建构主义教学法理论基础指导下,针对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核心主干课程《商务网站平面美工》的教学现状与特点,在MOODLE(Modular Object-Oriented Dynamic Learning Environment)模块化对象导向动态学习情境平台下建设教学资源库,整合各种电子化资源,将课堂教学与在线教学无缝结合,充分实现教学做为一体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深化信息化教学改革实践性研究,实现适合学生自主学习与终身学习的教学设计或课程创新,并推广到其他课程的教学资源库建设与应用中,最终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一、《商务网站平面美工》课程调研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所的《2013年度中国电子商务人才状况调查报告》显示,目前电商企业最急需的人才类型结构如图1所示:

从图1中,我们可以看到技术型人才需求占到了28.57%。技术型人才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美工人员,电商卖的就是图片和文字,美工人员成为企业标准配置的人员,要求具备视觉营销的思维,设计能力强,并熟悉网页设计技巧;另一类是IT人员,电商企业依靠高度信息化产生的效率取得竞争优势,企业内部各个环节的信息系统的设计和维护是企业的核心能力。通过对湖南省内各大电子商务企业进行人才调研,我们发现,“跨界”人才是电子商务行业的最爱。一个好的电商运营人才必须既精通互联网,又精通营销推广。一个好的电商视觉设计必须既精通设计美学,又精通视觉营销。同时,大部分毕业后自主创业的电子商务专业学生,能够组织或者独立完成产品拍摄、图片处理、店铺装修以及企业网站建设等工作,是他们所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

图1 电商企业最急需的人才类型

二、MOODLE平台概况及与环境搭建

目前,高校建设教学资源库平台主要通过自主开发资源平台、大学城空间平台与免费的教学管理平台三种方式。其中自主开发资源平台,需要团队拥有专业的信息技术开发人员,像电子商务专业团队侧重于商务人才,技术开发人员比较少,前期开发与后期维护管理都将一个大的问题。大学城空间平台是融合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在线教学平台,拥有课程设置、作业等各方面功能,但平台后台代码不开放,有些内容需要进行付费,使用者不能自己注册,需要机构认证付费才能使用,缺乏足够的自主设计与控制权。免费的教学管理平台有很多,其中主要以MOODLE、eFront Learning、Ilias、Dokeos、Sakai、Claroline、Atutor、Olat为代表,它们被越来越多的教学者与教学机构接受与使用,因为它不需要太多的编程能力,即使你是新手也能很好地完成相应的工作。其中MOODLE(Modular Object-Oriented Dynamic Learning Environment)模块化对象导向动态学习情境平台是使用者最多的一个免费开源课程管理系统,也被称之为学习管理系统(LMS),它以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作为设计理论,认为教学应该通过设计问题情境和创设开放性的学习环境以诱发、驱动并支撑学习者的探索、思考、反思,以开拓学生思维、创新与实践的空间。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被看作知识建构过程的积极参与者,要引导学生以自己的独特经验去建构知识,并努力为学生的建构知识提供大量的认知工具,不断开拓学习时空,增强学习能力,使之获得学习的成功。网络信息技术为建构主义学习提供了最理想的认知工具。

与其它课程管理系统相比,MOODLE平台具有很多优点,完全不需要付出任何使用费用,界面操作方便简洁,可以在任何支持PHP的平台上安装使用,拥有很强的在线交互性,能够满足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的各种互动需求,对于有一点编程能力的教师来说,还能进行平台的二次设计与开发。教师可以全面控制课程的所有设置,还可以限制其他教师的访问与操作,可以以星期、主题或者社区讨论的形式进行教学设计与安排,拥有包括论坛、测验、资源、投票、问卷调查、作业、聊天、专题讨论等多种方式进行灵活课堂配置,能够对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与活动进行全面的追踪与关注,快速实现课程包的下载备份与恢复。教师可以在作业模块布置作业,学生可以上传不限文件格式的作业内容到服务器,教师在线批改作业打分评价,教师的反馈会实时显示在每个作业的作业页面,并且有EMAIL反馈信息通知。教师可以自定义考试题库,随机组织试卷供不同的学生与班级使用,同时系统对在线测试题目进行自动评分。同时,还拥有聊天、投票、论坛、问卷调查等功能,最重要的是,MOODLE还拥有超强的资源模块功能,可以支持显示任何类型与格式的WORD文档、PPT、FLASH动画、视频和声音等文件,这为我们顺利开展教学提供了基础。

基于MOODLE种种优点,课程组选择了MOODLE教学管理平台作为教学资源库运载平台。首先选择在学院的局域网的虚拟机下进行网络教学管理平台的搭建试验,通过以下步骤完成了网络教学环境的平台:

第一步:数据库环境搭建

MOODLE平台是基于PHP脚本语言编写的开源程序,它的数据保存在数据库。在安装MOODLE前还需要先建立相应的数据库。我们采用PHP经典组合:Apache、MySQL和PHP来建这个数据库。目前将这三个软件打包一起安装的软件包有很多,比如PhpStudy、XXAMP等。phpStudy是一个PHP调试环境的程序集成包,集成了最新的Apache+PHP+MySQL+phpMyAdmin+ZendOptimizer等各种程序。XAMPP(Apache+MySQL+ PHP+PERL)是一个功能强大的建XAMPP软件站集成软件包,可以在Windows、Linux、Solaris、Mac OS X等多种操作系统下安装使用,支持包括英文、简体中文、繁体中文、韩文、俄文、日文等多种语言。两个软件包安装起来都非常方便,都可实现一次性安装,无须配置即可使用,是非常方便、好用的PHP调试环境。我们选择的是PhpStudy集成程序包进行数据库环境的搭建。

第二步:MOODLE平台的安装

MOODLE官网http://上有各种版本的MOODLE软件,注意MOODLE的版本要与Apache、MySQL、PHP等的版本保持一致,不然互相得不到很好的兼容。将Moodle压缩包解压缩至PHPstudy的安装目录下的WWW子目录中,打开IE浏览器,在其地址栏中输入http://localhost,开始MOODLE系统的安装。为了让MOODLE更好地支持中文,还需下载中文简体的语言包,将其解压后直接放在moodle/lang/下即可。

第三步:平台的访问

管理员添加《商务网站平面美工》课程,管理员可以开放自主注册的权限,也可关闭注册权限。注册成功的教师与学生输入局域网地址即可登录《商务网站平面美工》课程的教学资源库平台,开始进行课程学习、讨论与在线测验等各种任务。

三、《商务务网站平面美工》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情况

课程组研究团队结合企业调研情况与学生未来职业发展需求,将《商务网站平面美工》课程的教学目标定位为要求学生掌握常见的图像图形处理软件PHOTOSHOP,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能力与视觉营销设计能力。

本课程分为四个模块进行展开,分别包括:

模块一:主要让学生完整掌握PHOTOSHOP软件的使用。

模块二:数码相机的使用与产品拍摄的方法,要求学生掌握正确使用数码相机,对常见商品进行拍摄,并对拍摄后的照片进行图片处理。

模块三:网店色彩搭配、布局、装修与设计,要求学生了解网店装修知识的基础上,融合了创意与色彩的运用技巧,并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分析,帮助学生了解商品页面设计的趋势,以及流行的设计技术,主要讲述网店装修所需要的知识,以及店铺页面的布局与视觉元素设计、页面色彩搭配、图片处理、普通店铺的装修和旺铺的装修。

模块四:本模块以典型企业网站为载体,通过商务网页设计导引、商务网页布局与设计、网页效果图制作、静态页面制作、DIV+CSS网页布局五个学习型项目的创设,对商务网页设计与制作的基本原理及实现方法进行了系统介绍及完整展示,让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制作出美观大方且能体现企业商务访求的网站。

根据课程各个模块内容的要求,课程需要整合各种教学并规范课程的教学管理,提供交互方便高效的在线教学平台,开发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的教学资源库。课程组教师采用分工合作的方式,对《商务网站平面美工》课程的教学资源进行分类,主要划分为课程标准、授课计划、岗位需求、文本教案、PPT课件、教学视频、课堂资源、进阶练习、任务扩展、顶岗实训、学生作品、素材等12个类别。以主讲教师负责制的方式,协作开发出12个类别共将近500个教学资源,供教师与学生在线教学使用。探索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对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深化和教学质量的提高的现实意义。

《商务网站平面美工》课程的首页导航如图2所示。

四、《商务网站平面美工》课程在MOODLE平台上的教学研究与实践应用

课程资源库建设好后,课程拥有了丰富的资源,课程组成员进行了各种尝试,不断探索利用MOODLE平台将商务网站平面美工教学与各种课程资源进行整合。

针对课程需要反复实践与MOODLE网络化的特点,我们研究的重点在于针对MOODLE平台在课前预习、课中教学、课后扩展这三块的应用与思考。在实践过程中,采取了传统课堂与在线课堂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尝试与探索,教学的方式也由单一的电脑机房观看教师的实践操作演示讲解,转为课前课中课后相结合的多元化方式。

课程组将《商务网站美工》整个课程划分为了四个模块,每个模块就是一个项目任务,每个项目任务里面有多个子任务,每个子任务就是一个教学主题,我们尝试将每一个教学主题定义为一个教学任务单。

①课程组将教学任务单放入MOODLE平台上供学生在课前了解整个教学主题与任务,并布置课前预习任务,引导学生自主登录网络MOODLE平台进行知识预习,并完成相关练习,使学生提前熟悉教学主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教师通过查看课前预习练习提交的情况,可在课前掌握学生预习的基本情况,从而做为因材施教、因人施教的基础,也更容易抓住教学重点与难点,进一步完善课堂教学任务。

②课堂内教师登录网络平台,打开教学任务单,随机抽取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任务进行评价,引入本次教学任务;课堂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登录教学平台,根据教学任务单的安排,观看教学视频,下载课堂素材,完成作业,并上交作业至平台课堂作业版块,课堂内教师面对面地答疑解惑。

③课后布置课外作业,进行任务扩展。课外作业的设计非常重要,课外作业是对本次教学任务的巩固、梳理与延伸。我们根据每次教学主题的特点与要求,精心构思设计出相应的课外作业,用以补充有限的课堂教学内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索或协作交流,教师扮演好指导者、参与者、咨询者、设计者和调解者的角色,从而对教学任务进行深化理解与掌握。学生完成任务扩展作品后上交至课外扩展作业版块,并在平台上讨论区与论坛区提问,教师在线解答。

④课程在每个模块的教学任务结束后,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检查,我们利用MOODLE平台上的测试板块主观与客观题,让学生在线做答,系统自动评分,以此检测学生阶段性学习效果。同时,对于主观设计题,我们采取人评与机评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团队自评、团队互评与教师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并利用投票版块了解学生对于教学方式、教学手段与教学内容的反馈。

五、结束语

通过为期两年的研究与实践,课程组完成了《商务网站平面美工》课程的教学资源库建设,逐步搭建好MOODLE在线教学平台,精心设计教学模块,对2013级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进行了教学实践,学生反映非常好,着重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让教学更加深入有效。同时,利用网络在线教学,可以形成更多的再生性学习内容与知识点,让自主探究学习达到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Z].2010.

[2] 张洁.基于世界大学城的空间课程《Sql Server数据库基

础》的开发[J].电子世界,2013,(5).

[3] 袁鑫.基于Moodle的高职学院电子商务专业教学资源库建

设的研究[J].科技广场,2013,(8).

[4] 胡彩玲,周静,陈东旭.基于世界大学城的《有机化学》

空间课程教学模式探究[J].广州化工,2012,(11).

[5] 罗治安,,李福胜,曾德昕,隆献.基于世界大学

城网络平台的空间资源课程建设与应用――以《社区康

上一篇: 泌尿外科医学 下一篇: 基本综合素质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