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语文教育汇总十篇

时间:2023-09-10 14:58:01

幼儿园语文教育

幼儿园语文教育篇(1)

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主要是教师和幼儿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和幼儿相互作用的主要媒介手段是口头语言,然而幼儿理解语言的能力差,抽象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还处在低级发展阶段,对于直观形象的东西容易理解并感兴趣。如果教师组织教育教学活动仅仅注意有声语言的作用,忽视体态语在交流过程中的影响,就会使教师与幼儿之间本来存在的语言水平差异加大。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口语交流受阻,教师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就会因幼儿不能全部理解其意义而受到影响。因此,在组织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恰当地运用手势、眼神等体态语相辅助。体态语本身具有直观性,是一种外观形式,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能够产生生动的表达效果,它给幼儿的印象十分深刻。与其他学校相比,幼儿教师的体态语运用范围最广,应用率也最高。一般最常用的有手势、面部表情和眼神等。

二、幼儿教师的体态语的形式及运用1.手势。手势是教师向幼儿传情达意的动作姿态,能够增强表达效果,有助于强调教育活动中有声语言的重点,增强说服力,加深语意和语感,使教育教学活动收到更为深刻的效果,这是由手势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首先,手势具有直观形象性,它能将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地呈现在幼儿面前。在讲述教学内容时,幼儿既听又看,这种视听结合的方式更适合幼儿接受的需要,从而促进幼儿形象思维的发展。其次,手势具有象征性,是最直接的体态语,常常用具有象征性的动作代替某种事物引起幼儿的想象。最后,手势较其它身体姿势更易变化、表演和引起幼儿的注意,不需要创设太多的情境,可以随时随地根据需要运用。因此,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所要传递的信息及表达思想,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是由手势来承担的。

2.面部表情。人的面部表情是信息的重要载体之一。人们通过面部色彩的变化,五官在一定限度的位移和面部肌肉的变化,向周围的人传递各种各样的信息。如展眉表示欢欣,皱眉表示愁苦,扬眉表示得意,满面笑容表示高兴等。在一般情况下,教师的表情要受到两种情况的制约:一是对幼儿的态度、情感,二是所表示的言词内容。就对幼儿的态度情感来讲,教师的表情基调应该是微笑。因为微笑是最好的非语言性信号,是一种具有强烈感染力的体态语。若教师面带笑容地组织教育活动,幼儿就会感到亲切,愿意接受老师的教育,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好。据专家调查,经常面带甜美可爱的笑容,举止适度得体,年轻活泼漂亮的教师最受幼儿欢迎。相反,经常“一本正经”,面色阴沉的教师,会使幼儿望而生畏,甚至生厌,自然不喜欢他,直接影响教育效果。教师的微笑是为幼儿学习创造良好心理环境的重要因素,也是使幼儿在保持学习时具有祥和、平静心境的关键所在。就所表示的言辞来讲,教师的表情就不能是单一的微笑了,不同教育内容的言辞表述,应有不同的表情表露,该严肃的不能有笑容,该高兴的也不能绷着脸。

教师的喜怒哀乐,是吸引幼儿注意力、感染幼儿情绪的强刺激物。许多学者发现儿童的特点是首先把注意力集中在人的面部上,这对教师的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是非常重要的。它提醒教师在关键问题上尽量用面部表情帮助自己与幼儿交流。

3.眼神。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的许多实验证实,最能传达感情进行交流的体态语莫过于眼睛的语言。眼睛所传达的感情有时很深邃和玄妙,甚至为有声语言所不及。黑格尔在他的美学一书中说:“不但是身体形状、面容、姿态和姿势,就是行动和事迹、语言和声音以及他们在不同的生活情况中的千变万化,全部由艺术化成眼睛,人们从这眼睛里就可以认识到内在的无穷的自由的心灵。”一身在于脸,一脸在于眼。幼儿教师的眼睛应该是会说话的。幼儿常常能够在教师的眼神中找到某些事情的答案。凡是有经验的教师,都能恰如其分地、巧妙地运用眼神,发挥其独特的传情作用。教师的眼神能够促使幼儿积极思维,引起幼儿爱与恨的情感,其无穷的变化表述着教师的种种思想、情感和希望。特别是在无声的特殊教育环境中,教师的眼神能发挥出无声胜有声的特殊功用。

幼儿园语文教育篇(2)

【关键词】语言发展;幼儿文学

1. 语言文学教育与幼儿的语言发展 (1)向幼儿展示成熟的语言。首先,从语言文学的作品的学习中,幼儿倾听到较之日常生活更为丰富,也更为规范的语言,从而获得模仿的范例。其次,幼儿文学作品为幼儿奉献出作家精心选择的词汇,为幼儿学习形象化的语言提供了机会,如:“稻穗儿一摇一摇地好象在向花点头”等等。这些语言清楚、准确、具体形象为小朋友表达他们对周围世界的认识,提供了模仿的样本。

再者,幼儿文学作品使幼儿有机会倾听不同风格的语言。来自不同国家、民族、区域、阶层的作家所写的作品,在语言上各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构成了语言风格的多样化。从成熟的语言样本——文学作品中,幼儿较易体会到人类语言丰富多彩的面。这也有利于提高他们对多样化语言的适应,理解和运用的能力。

(2)扩展幼儿的词汇量。 从文学作品的学习中,幼儿得到一种特别的机会——通过上下文的语言情景来理解和学习新词,使词汇量有可能迅速增长。如童话《小羊和狼》中,动词运用得很好,踢、咬、抓、摔等动词,幼儿在听故事时根据上下文内容,就能迅速掌握新词的大意,受到幼儿的喜爱。

(3)在学习故事童话和儿歌时,幼儿得到他人如何应用语言结构文的暗示,从而产生进行语言游戏的愿望,激发幼儿学习语言的积极性和愉快的情绪,如《三只羊》、《三只蝴蝶》的人物和情节。幼儿在表演游戏中就反映出不同环境中运用不同的语言。

(4)培养幼儿善于倾听的技能。 乐于倾听,善于倾听是幼儿运用语言进行交往的重要方面,也是幼儿学习语言的前提条件。在幼儿园里,语言文学作品的教学,是与幼儿的听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为培养幼儿有意识的评析性的,欣赏性的倾听技能创造了机会。

全神贯注的听和有目的的听,这是善于倾听的基本要求。幼儿在听一个有趣的童话或故事时,因其内容本身的趣味性,加上教师采用的教学措施,就能逐步培养幼儿有意倾听的能力,在听的过程中,对听的内容作出归纳,判断的评价,教师在教学中向幼儿提出与内容有关的问题,这就促使幼儿不仅注意听话而且更注意听讲些什么,这能据此作出自己的评价。教师对作品内容的赞美态度,也使倾听者在听的时候产生美的愉悦感,从而使幼儿以欣赏者的倾听方式去理解和接受作品。

2. 语言文学教育对幼儿的智力的影响 围绕文学作品开展的活动,幼儿的口语得到了发展,而且发展了幼儿思维。

(1)帮助幼儿形成和掌握概念。 幼儿对于一系列概念的认识是否逐步发展的。幼儿学习了语言才能进行较复杂的思维。在幼儿认识事物的过程中,要靠语言把获得的感性认识表达出来,或铭记在头脑里,加以巩固和积累形成概念。而语言文学作品却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即可供人们反复地听和看,幼儿可以在重复的过程中加深理解和记忆。学了语言,幼儿能间接地认识不能直接感知的事物,才能对已认识的事物概括分类;才能通过抽象思维认识某些简单浅显的道理。所以,发展语言的同时也发展了智力,提高认识能力。

(2)帮助幼儿发展逻辑思维能力。 幼儿园的语言文学教育活动,为幼儿创设了发展逻辑思维能力的各种机会。例如:假设:文学作品给幼儿许多假设的示范。作品中的人物往往是假设的对象,假设他遇上什么事社会怎样了,这是教师经常性命题。童话等幻想色彩浓郁的作品,含有更多的假设。幼儿在尝试编构故事中也发展假设的能力。

推理:文学作品表现的生活都潜藏一定的内在规律,幼儿在大量理解各种作品的基础上,凭借自己的认识尝试运用推理方法,去续编故事、创编故事,由此增强他们的逻辑推理能力。

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就是要求在教师启发下,幼儿不但能记忆、背诵现成的语句,而且能理解其意义;能运用推理,认识并未直接感知的事物;能运用抽象逻辑思维去理解无具体形象的抽象道理。

3. 语言文学教育与幼儿社会性和道德发展 在社会性和道德发展方面,幼儿园文学教育所产生的作用具体为如下几点。

第一,向幼儿提供了社会的榜样。《萝卜回来了》里的小免和其他动物,他们的言行举止为幼儿树立了仿效的榜样,同时教师在教学中通过讨论和鼓励作出判断,使他们更深入地认识和学习正确的社会。

第二,激励幼儿对文学作品中品德行为进行探讨,幼儿从作品中看到主人如何克服困难完成任务的,通过对照,从中提高自我的能力。无论我们是否有计划在选择作品,语言文学作品中总蕴含着不同层次的道德和伦理问题,学习便使幼儿自己地去思考和讨论。幼儿的模仿能力较强,分析判断能力比较差,童话故事等给幼儿提供正确进行道德判断的“模特”这样做是对的,那样做是不对的,幼儿在学习中道德判断能力得到发展。

幼儿园语文教育篇(3)

一、手势语的分类

指示手语。指示手语指教学中用于组织、指导幼儿学习的手语,一般用于维持教学纪律,引起幼儿注意。指示手语在幼儿园教学中十分必要。学前儿童心理学表明,幼儿时期的记忆以表象记忆为主,教师在传递信息时辅以手势语,可以帮助幼儿在回忆时借助生动形象的手势语来联想有声的语言,从而牢固地记住学习的信息。例如,幼儿年龄小,对许多课堂行为规范尚不了解,如果只凭教师的语言描述,是很难在短时期内让幼儿记住的。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教师使用一些恰当的、固定的指示手语来作为辅助。比如:当教师在提问时总是辅以举手的手势,那么经过一段时间后,孩子们便对教师“举手”———这一手势语非常了解,出现这个动作时就会很自然地作出“举手发言”的反应。

情感手语。情感手语是指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情景和氛围的需要,用以表达情感的手势语言。情感手语能强化教师表达的思想情感,进一步沟通师流,营造积极、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学心理学表明,积极、主动、活泼的课堂心理气氛能使幼儿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易于受到“环境助长作用”的影响,从而更好地接受新知识,并在新知识的基础上联想、综合、分析、推理,进行创造性学习。如:当幼儿答对问题后,教师翘起大拇指,他会感到教师对他的赞赏,因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会大大增加。情感手语是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而运用的,事前没有设计。

幼儿园语文教育篇(4)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2-0022-01

一、问题提出

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特别是当前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全国出现了学英语热。目前,学英浯的年龄趋于低龄化,幼儿英语学习在我国日益受到家长、幼儿园以及社会各界的关注,成为幼儿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

心理学、语言学、神经学的有关研究认为,幼儿阶段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期和敏感期,幼儿具有学习外语的诸多优势。但已有研究同时又指出,幼儿园英语教育模式不同于中小学英语教育模式,必须具备一定条件才具有可行性,特别是对其师资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实际上,有部分幼儿园开展英语教育存在明显的功利性,只为赶时髦和增加收入。而低效甚至负效的英语教育会对幼儿以后的发展造成极其不利的影响。本文对幼儿园英语教育师资现状进行调查,调查如下。

二、调查结果

1.幼儿园英语教育的必要性

78.5%的幼儿园教师和86.6%的幼儿家长认为幼儿园有必要进行英语教育。在回答“您让孩子学习英语的原因”时,43.3%的幼儿家长认为“语言学习越早,学习效果越好”,39.4%的家长认为“英语能力是孩子未来升学和就业的基本保障”。

2.幼儿园英语教育目的

90.3%的幼儿园教师和76.1%的幼儿家长将“培养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作为幼儿园英语教育的首要目的;64.5%的幼儿园教师和41%的幼儿家长认为“丰富幼儿关于世界多元文化的认识”也是幼儿园英语教育的目的;还有34.4%的幼儿园教师和61%的幼儿家长认为幼儿园英语教育还要“培养幼儿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另有近半数的幼儿家长认为幼儿园英语教育的目的还应该包括“引导幼儿掌握一定数量的英语单词、短语、句子及基本语法”(48.9%)和“提高幼儿的竞争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49.4%),这点在教师问卷中反映不明显。

3.幼儿园英语教育内容

调查表明,目前幼儿园使用的英语教材名目繁多,有直接从国外引进的,有国内人士编写的,还有一些幼儿园没有固定教材,由教师自选教学内容。按入选率从高到低排列,幼儿园英语教育的主要内容为:日常英语、英语儿歌和歌曲、单词、字母、句型和故事等。69.9%的幼儿园教师将“教材形式丰富,能引起幼儿的兴趣”作为选择教材的首要依据,59.1%的幼儿园教师认为“教材内容必须和幼儿的生活贴近”,32.3%的幼儿园教师认为“教师指导用书清晰、可操作性强”是教材选择的必要条件。

4.幼儿园英语教学方法

89.1%的幼儿园教师在英语教育中采用游戏教学法,半数幼儿园教师采用听说法(48.4%)和情景教学法(52.7%),30.1%的幼儿园教师使用全身活动教学法(即TPR教学法),22.6%的幼儿园教师使用交际法。调查表明,大多数幼儿园教师认为应该在一堂课中变换使用不同教学方法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但是有些教师设计的游戏活动不科学,目标不明确,容易导致课堂混乱,无法达到预期目的。

5.幼儿园英语教育评价

94.2%的幼儿园教师和81.5%的幼儿园园长以“幼儿的兴趣和课堂表现”作为评价幼儿英语活动的主要依据,仅有50.6%的幼儿家长同意这一观点。这与幼儿园教师、幼儿家长对幼儿园英语教育目的的看法分歧相一致。选择“掌握英语知识”作为幼儿园英语教育评价标准的幼儿家长为5.6%,幼儿园教师为4.2%,幼儿园园长为0。

三、讨论与建议

(一)转变观念,正确认识幼儿园英语教育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要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以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但调查反映出,在目前市场经济下,一些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望子成龙的要求,吸引生源,在不具备师资条件的情况下开设英语课,不仅增加了幼儿的学习负担,还挤占了其他教学和游戏的时间,干扰了正常教学活动的进行,对幼儿全面和谐发展很不利。许多家长也往往只是关心孩子英语知识量的输入,忽视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幼儿园英语教育质量的提高。可见,要真正切实有效地开展幼儿园英语教育,幼儿园和家长必须首先转变教育观念,正确看待幼儿园英语教育从识到师资水平是影响幼儿园英语教育的关键。

(二)加强师资培训

1.拓展培养方式,实行多渠道培养相结合

(1)英语教师幼教化。即对非幼师类的英语教师进行幼教基本知识技能的培训,使之适应并能胜任幼儿英语的教学。这是解决幼儿英语师资短缺的一条有效途径。对这类教师主要是加强幼教技能和幼教专业知识的培训,使其能将英语教学与其他教学相融合。

(2)幼儿教师英教化。指对幼儿园现有的教师进行英语基础知识和英语教学方法方面的专门培训,使之能够适应幼儿英语教学的要求。利用本园教师已有的经验,针对她们存在的不足进行有目的的培训提高,一方面可以确保幼儿与英语教师的充分接触,另一方面可以带动全园学习英语的气氛,有助于幼儿园的整体发展。

(3)幼儿英语师资正规学历教育。这是解决幼儿园英语师资问题的根本举措,需要通过高等院校举办独立的幼儿英语教育专业来完成。这虽是一种根本性途径,但是需要一个长期过程。它的实施不仅需要幼儿园的支持,同时也需要当地有关行政部门、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

2.扩展培训内容,多方面提高教师素质

通过培训,一名合格的幼儿园英语教师应该达到以下标准:第一,首先必须是一名合格的幼儿园教师;第二,英语发音正确、规范,能够比较熟练地运用英语,表达流利;第三,有能力用英语组织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大部分环节;第四,组织英语活动时使用的英语应当是儿童化且符合英语文化特点的;第五,应当善于使用非语言符号与儿童交流和互动。

(三)幼儿园英语教育应规范化

首先,幼儿园要建构科学的、多元化的英语评价体系。无论从评价主体、评价方法还是评价标准来看,都要以幼儿兴趣的培养为核心,以促进教师发展为目的。

其次,有关部门应该出台相应的法规,对幼儿园开展英语教育的条件做出详细规定。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开展英语教育,而暂时无条件的幼儿园则绝不允许开设。这样既保证了英语教育的质量和幼儿的健康发展,同时也可以促使那些不具备条件的幼儿园改进条件,促使教师素质的整体发展,提高办园水平。

参考文献

幼儿园语文教育篇(5)

教育指导应当以学习理论为依据,进行科学有效的教学。目前幼儿英语教育理论界对幼儿英语学习规律的研究不足,而现实中幼儿园英语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幼儿的英语学习规律,或是照搬小学英语教学方式,或是借用幼儿园教育其他领域的教育方式,而忽视了研究幼儿园英语教育的领域特殊性,在开展的有效性上存在很大问题。幼儿园英语教育应当首要研究并遵循幼儿英语学习规律,从幼儿英语信息的输入、认知加工、输出,以及情感等方面的特点创设相应的英语语言环境,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尤其应当正确看待幼儿英语学习的“关键期”,提供多种通道的可理解性输入,在英语与汉语的关系上进行正确而恰当的引导,在语言运用中加深理解和表达交流能力,同时应当注重培养幼儿对英语的积极情感,并使之成为长期英语学习的动力。可见,幼儿园英语教育的有效开展首要尊重幼儿英语学习规律,并将其作为教育的根本。

二、幼儿园英语教育应当定位准确

幼儿园英语教育是新时期全球化发展的要求,其兴起和发展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同时也应充分认识到,我国的幼儿英语教育在历史上带有“西方中心”的色彩,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崇洋”性质,时代的变化要求重新审视我国幼儿园英语教育的地位;此外,幼儿期特殊的心理发展特点以及幼儿外语学习机制和规律也决定了幼儿园的英语教育与其他年龄段的英语学习有不同之处。因此,幼儿园英语教育的有效开展应当有准确的定位。首先,对幼儿园英语教育本身应当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我国母语为汉语、并无官方的第二语言使用的情况下,目前幼儿园开展的英语教育实质上是外语教育。遵从母语语境中幼儿的外语学习规律,就应当区分其与生活在多语言背景中幼儿第二语言或双语学习明显差异。认清幼儿园英语教育的性质是对英语教育定位有重大影响。其次,幼儿园英语教育应当有准确的目标。目前实施英语教育的幼儿园在目标定位上千差万别,但其共同的特征是以知识为本位,以此开展“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其中提及有关培养幼儿英语学习兴趣及文化意识等目标要求,在实际运用中也让位于“知识传授”。有效幼儿园英语教育在目标定位上,首先应当将幼儿作为一个全人来考虑,将英语教育作为幼儿园整体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使英语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培养幼儿终身发展受益的品质;应当培养幼儿的多元文化意识和对多种文化开放、宽容的心态,同时能够尊重本民族文化,并以本民族文化为荣。其次才应当关注英语教育的语言层面,培养幼儿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以及英语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应当注意的是,有效的幼儿园英语教育目标定位的两个层面是相互融合的,如具有多元文化的意识也应当首先对英语感兴趣等。只有这样,幼儿园英语教育才不会偏离幼儿健康发展的轨道。

三、幼儿园英语教育在开展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幼儿园英语教育的开展首先应当了解幼儿语言学习的生活性,即幼儿是在生活中接触并了解语言的,而远非仅仅在英语教学活动中完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教育部,2001)强调幼儿教育和课程的生活性本质,布鲁纳在对幼儿语言的研究中也提及幼儿外语在生活中使用的重要性,即幼儿的外语知识和技能只有在真实生活中有用武之地,才能真正转化为有效的活语言。因此,幼儿园英语教育应当注重为幼儿提供在日常生活中学习英语、运用英语的机会,并加强英语教育的生活性,这也是从生活性的高度对幼儿园英语教育的有效开展提出的首要要求。

2、从幼儿园英语教育教与学的主体——教师和幼儿来看,有效的幼儿英语教师首先应当对英语学科知识有充分的了解,并有一定的英语文化素养;其二,教师应当给予幼儿充分、完整而又连贯的英语刺激,可用中文进行必要说明,但信息量不能超过英语,以培养幼儿听英语的习惯;其三,教师应保持相当的热情,给予幼儿正向、积极的评价和反馈,使整个活动充满生机和活力;此外,教师还应在教学活动之前、之中、之后及时反思和自我评价,不断调整和修正教学。同时,进行有效英语学习的幼儿应当具有较高的参与性,能专注地,持续地投入到英语学习中去,并具有一定活动性的。

3、从幼儿园英语教育的内容来看,有效的幼儿英语内容首先应当关注幼儿的已有水平,根据幼儿的英语能力选择不同难度层次;其次应当关注幼儿的日常生活,从日常交际中选取素材,激发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强其语用能力,达到英语学习的真正目的;其三应关注英语教育与幼儿园课程的衔接,如采取与幼儿园学习活动相应的主题内容,中英文配合进行;其四应注重内部的逻辑性,新内容应有一定的重复、巩固和练习,使幼儿的发展循序渐进;最后,有效幼儿英语教学内容还应注重与小学内容的衔接,不能为了一味地按照小学标准提高难度,甚至超过小学水平。这样不仅为幼儿学习增加压力,也因重新教学而浪费了资源。

从幼儿园英语教育的过程来看,有效的英语教育过程应当始自充分的教学准备,即对幼儿水平和发展需要的充分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正确的教育目标和准备教案。教案的设计应当留有充分的余地,使教师能灵活调整;有效的英语教育过程的开展得益于良好的教学策略。策略的选用应当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并具有科学性、灵活性和创造性,能够根据幼儿某阶段的需要和学习程度进行调节;有效的英语教育过程的保证源于有效的师幼互动。教师应创设机会形成互动场景,提问应根据内容和幼儿反应提出有难度层次的问题,同时还应对幼儿的反应给与积极的回馈和评价,使幼儿感受到参与的乐趣,从而更加积极有效地学习。

4、从幼儿园英语教育的时间利用上来看,有效教学时间在总教学时间中的比重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指标。目前幼儿园英语教学时间分配中的突出问题是教学管理时间比重过大,教学准备和分配时间较长,有效教学时间缩短。因此,教师应在教学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以减少教学进程中的准备时间,通过将分配环节变为教学环节来提高分配时间的价值;更重要的是转变观念,教学价值在于质量而非秩序,能够容忍幼儿积极参与形成的“混乱局面”,减少教学管理给幼儿带来的负面情绪,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时间,增大有效教学率。

5、从幼儿园英语教育的环境角度来看,有效的英语教学环境应当是支持性的环境,体现在课堂教学的安全、心理环境的相容等方面。班级中的英语区角应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幼儿在日常活动中也能够关注到英语区角,并利用区角中的英语信息进行活动;有效的英语教学环境还体现在教具的使用上,教具应丰富多样,并尝试与现代多媒体技术,或是采用刺激幼儿多种感官发展的教具;此外,有效的英语教育环境还体现在英语活动的氛围上,应当创设民主、自由、和谐、安全的氛围,教师充分意识到幼儿的主体地位,洋溢着关爱的教学氛围能最大程度上激发幼儿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形成良好的心理环境,有效地促进幼儿英语学习。

四、幼儿园英语教育的创设情景教学法

幼儿处在人一生中语言发展最迅速的时期,在正常的教育情况下,此阶段幼儿词汇量已发展到3000个左右。由于此时幼儿对语言的学习完全凭借听、说来发展提高,这同样为幼儿学习第二种语言提供了可能。因此利用多种渠道,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对幼儿的外语学习十分重要。幼儿英语学习主要途径来自说、交往,但是良好的物质环境,在其发展中起着促进作用。这里所讲的物质环境主要指教师根据幼儿英语的发展水平,有计划、有目的地设置安排一定的情景画面、活动道具和动手材料 ,在观察、操作、游戏中,引发他们对英语的反应和使用。

1.利用墙面布置。墙面布置是幼儿园环境中面积最大,最为醒目的画面。它如同一幅幅大的广告,浓缩 着教育内容和目的,给幼儿以直接的刺激和潜移默化的影响。于是,我们在室内、楼道、盥洗室等地,根据不同的场所设置不同的画面,写上相应的英文句子。如:幼儿饭后在楼道内散步,我们画上几个小脚印,写上 G o for a walk或take a walk(散步);在图书角画有一张嘴,上面竖着一个食指下面写有Please be quiet( 请安静),在洗手池上面画有小朋友洗手和小水滴,水滴上写有Please wash your hands(请你洗手)等等, 这些有趣的画面,幼儿虽然不认识上面的字,却知道是英文,看到时就会引起对英语的反应和使用,画面都在 无声地给幼儿一种英语提示。在有鲜明主题的大墙面上,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水平进行设计。如:小班教育幼儿爱幼儿园,我们分三个阶段教给幼儿,首先是We go to kindergarten(我们去幼儿园),然后是We ar e in the kindergarten(我们在幼儿园),其三是We arehappy(我们快乐)。这样既对幼儿进行了入园、爱 园的教育,又教会幼儿用英语表达清楚画面的意思,发挥了墙面环境的多种教育功能。

幼儿园语文教育篇(6)

“环境是第三位老师”。教育环境作为一种“隐形课程”,在开发幼儿智能、促进幼儿个性和谐发展等方面所发挥出的独特功能和作用,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提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

根据布朗芬布伦纳和克劳特对环境的定义,幼儿园的环境指的是幼儿本身以外的,影响幼儿发展或受幼儿发展影响的,幼儿园中的一切外部条件和事情。

南京师范大学周兢教授在《我国早期儿童语言教育的几个新的发展趋向》中指出,重视支持性语言教育环境的创设已经成为国际早期教育界语言教育的三个关注趋向之一。从他对支持性语言教育环境的创设的阐述中,我们可以发现,这里的支持性语言教育环境更多指的是心理环境和情感环境的创设。

华南师大教科院袁爱玲教授所著的《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一书中从理论到实践证明了一个定律——幼儿所处的微观环境即最直接的周围事物对其生长与发展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力。她把语言领域的环境创设作为课程实施的重要途径与手段,更将其作为课程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这里更侧重的是物质环境的创设。

幼儿园可以根据实际,从物质环境、心理环境和情感环境的多元化创设入手,激发和支持幼儿对学习语言和运用语言的兴趣,使幼儿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发展口头语言、学习书面语言,促使儿童语言的整体发展。

幼儿园多元化语言环境是由幼儿园提供的、能有利于激发、支持幼儿语言学习的物质环境(包括幼儿园大环境、班级环境)、心理环境和情感环境。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幼儿园多元化语言环境的创设实践与研究。

一、创设幼儿园整体语言环境

南京师范大学周兢教授在《全语言教育与中国幼儿语言教育的本土化》中指出:儿童的语言学习是自然而然的学习。全语言的提倡者注重儿童语言发展的规律,认为儿童是通过与他人互动的方式学习和使用语言的,主动理解是儿童学习语言的特点,因此,有关教育机构要为幼儿提供各种学习语言的机会和资源,让幼儿被充满语言和文字信息的环境所包围,同时采用“自然学习模式”(即示范、参与、练习或扮演角色、创造表达)进行语言教育。

幼儿园可对外部的物质环境进行综合分析和调整,减少装饰性的环境布置,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语言教育目标的层次,选择适合的语言教育内容,渗透五大领域的相关目标,用绘画、符号、文字、情景创设等形式,对幼儿园的大厅、走廊、楼梯、墙面等进行布置。

幼儿园大厅是所有孩子和家长入园的必经之地,大厅的布置可紧紧跟随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主题和幼儿的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因此可随着春、夏、秋、冬四季更替、重大节日、幼儿园重大活动进行布置。

幼儿园大的墙面可以绘画的形式展示经典文学作品;走廊可展出大班幼儿表现绘本、古诗词、成语等内容的美术作品;楼梯墙面张贴幼儿园重大节日的活动照片,台阶幼儿易看到的地方可贴上符号和文字相结合的儿歌。

在幼儿园的各个转角处可摆放自制的教具、图片等,提供语言练习的场景。

二、创设班级语言环境

幼儿园应分年段研究小、中、大班班级语言环境的创设,主要可分为三大块。

一是要确立“幼儿是环境的主体地位”。在班级环境创设中,考虑幼儿的视角,布置与幼儿相关的内容,将当前开展的主题活动记录在墙面上,以帮助幼儿巩固、拓展相关经验,发展语言能力。要多创设与“听说读写”活动相关的区角。如图书角、倾听角、剪报栏、图书制作区等,提供丰富、适宜的语言学习材料。其他区角也可以放置一些能激发幼儿表达交流欲望的材料。如:在积木区投放一些图片,在角色区提供电话、手偶、表演材料等。

二是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创造各种机会让幼儿听、说、读、写。如:每天的晨间谈话,抓住一个主题让幼儿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多创设幼儿自由讨论的情景,鼓励幼儿表达解决问题的想法。就随机性事件与幼儿进行谈话。设计记录表,让幼儿用文字或图案记录自己观察到的自然现象等。

三是要创设班级良好的心理环境和情感环境。教师要对幼儿怀有真诚的爱,有和蔼可亲的态度,更要有尊重幼儿的教育理念。

教师要主动了解幼儿的兴趣和经验,和幼儿平等沟通,给幼儿充分的反应时间,能使幼儿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爱和尊重,能显得轻松自然,从而能用真实、开放的语言进行师生交流、生生交流。

三、开展提高教师语言教育素养的园本培训

幼儿园要分析教师的语言教育理念、语言素养等状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园本培训。

幼儿园要面向老师组织专门的提高教师语言教育素养的园本培训,每月在业务学习时间进行幼儿故事过关活动;每周安排专门的“阅读时间”,让老师们加强学习,提高语言素养;每月推荐“美文欣赏”等。

近几年,国际国内有关儿童语言的研究结果表明,儿童语言学习的核心内容是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在我们的幼儿园语言教育实际中却普遍存在重视语言形式、忽视语言功能的问题。

因此在对教师的培训上,重点要放在加强教师的语言教育理念的学习上,树立“全语言教育观”,更注重语言交流的功能,为幼儿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

四、开展提高保育员语言素养的园本培训

幼儿园保育员的文化素质普遍不高。我们要分析幼儿园保育员的语言素养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园本培训。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我们可在保育员业务培训别增加普通话培训和语言教育理念的学习,通过这样有针对性的培训,有效提高幼儿园整体语言环境的质量。

面向保育员的培训可坚持在每天的晨会中进行。可由值周老师带领所有保育员进行朗读和普通话练习,内容为幼儿姓名、儿歌、故事,还有就是工作中的常用语,加强保育员普通话学习的同时,提高职业语言的规范运用。

作者简介:黄小青,女,汉族,浙江诸暨人。浙江省诸暨荣怀幼儿园,幼教高级,园长。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幼儿园语文教育篇(7)

一、创设幼儿敢说想说的语言环境

 

《纲要》指出 :“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 ”可见,发展幼儿语言能力,“说”是语言能力的核心,也是幼儿生存、发展、学习的基本手段和工具。

 

笔者所在的乌鲁木齐市红旗幼儿园,处于一个由维、哈、回等少数民族组成的多元文化区域,幼儿园属于一所多民族幼儿同在的双语幼儿园。幼儿园为少数民族幼儿提供可促进其语言发展尤其是第二语言发展的支持性环境。对于少数民族幼儿而言,学好汉语,会运用并表达汉语的前提就是说,而说的前提则是教师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敢说、想说的语言环境。在我园,从双语小班到大班为幼儿配有两教一保,每个班级会配备一名维吾尔族教师,或担任主班教师或担任配班教师或担任保育教师。因为少数民族幼儿学习汉语具有一定的过渡性,维吾尔族教师的配备为幼儿及时翻译他们所不理解的事物,并协助汉族教师为幼儿敢说、想说创造一定的环境。

 

在幼儿园中,我园为幼儿创设多种活动及语言环境,提高幼儿双语表达能力。每学期我们举行少数民族幼儿双语大赛活动(包括讲故事、儿歌、歌曲等),幼儿用维汉两种语言去表达故事、儿歌、歌曲的内容。我园每个年级组都有汉语班和双语班,各个年级组每月会开展一次民族团结活动,主要以节日、民族团结、爱国教育等主题开展年级组活动,例如:古尔邦节活动、迎新年活动、感恩节活动、雷锋日活动等,同时以年级组为单位,组织幼儿开展角色游戏、表演节目、讲故事竞赛等,为幼儿营造语言学习环境,增进幼儿之间的友谊。

 

此外,每周开展友谊班结对子活动(友谊班是指双语班和汉语班结对子),主要开展区域、游戏、集体教学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幼儿在玩和学的过程中相互交流、相互学习,提高双语班幼儿的汉语口语表达能力。另外,在我园使用的园本课程中我们也开展了“相亲相爱一家人”、“新疆瓜果”等主题活动,不仅渗透新疆民族地域特色文化,而且使幼儿在熟悉的话题中大胆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使幼儿想说、敢说。

 

同时,谈话活动是促进少数民族幼儿汉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我园鼓励汉族教师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多与少数民族幼儿进行谈话交流,让教师有意识地激发幼儿想说、敢说的欲望,教师也可组织汉语表达能力好的幼儿建立一个汉语表达的“小环境”,为其他幼儿营造想说的语言环境。

 

二、布置具有特色文化内涵的环境

 

区角活动是幼儿获得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形式,区角活动材料的投入直接影响着幼儿的认知、语言、情感的发展。每个区角材料的投入既是为了完成该区角的任务,也是一所幼儿园或一间教室重要的文化体现。我园设置区角活动的重要理念是:幼儿的发展会受到社会文化的强烈影响。少数民族幼儿的语言学习更离不开本地文化的支持。语言学习的内容、材料并非更新的、城市化的、洋气十足的才是最好的,要让当地民间游戏、歌谣、手工艺等成为语言教育的重要内容。

 

本着文化影响教育的理念,在布置区角活动时,我园要求教师从传递和发展社会文化神圣使命的高度,把少数民族的服饰、工艺、建筑、生活习俗等独特的文化引进区角活动,尤其是在音乐区,我们为幼儿准备维吾尔族的各种乐器做区角材料;在语言区,教师会有意识地引导幼儿用汉语表达维吾尔族的歌谣、寓言故事;在美术区及建构区等,更多地通过材料让幼儿表达对维吾尔族建筑、服饰等特点的认识和理解。让区角环境中渗透的本地文化内涵都为少数民族幼儿双语

 

学习服务。真正做到了在本地文化的背景中去领会、理解汉语,也做到了通过区角活动的环境布置去学习汉语。

 

在区角环境布置中,教师将一些优秀的少数民族艺术文化渗透在区域墙面的装饰中,区域材料的选择主要以民族优秀文学作品、工艺品、民族乐器、民族建筑、民族服饰等为主,将这些少数民族文化艺术有计划、有目的地结合在区域活动中,通过引导幼儿的操作活动,帮助幼儿进一步感受本土文化,为幼儿双语学习提供支持。

 

三、重视双语教育的物质环境创设

 

《纲要》精神在说明幼儿园语言教育发展趋势的同时,极为重视支持性语言教育环境的创设。对于一所双语幼儿园而言,重视双语教育的物质环境创设主要体现在园内环境创设和室内环境创设两方面。

 

《纲要》指出:“幼儿园的空间……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幼儿园的园内及室内环境创设过程是教师新的教育理念、幼儿园语言教育理念构建的过程。我园在物质环境创设方面的整体思路是“为少数民族幼儿的语言发展提供可支持的教育环境”。

 

本着这样的理念,我园从教学楼的外观环境到楼道、班级环境等处,都尽可能体现出少数民族文化特色,如在每个班级主题墙的设计中,我们要求教师既要结合少数民族文化,又要体现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特点。

 

双语中班的室内墙面设计就是以维吾尔族文化艺术展开的,维吾尔族建筑、维吾尔族花纹花边、众所周知的阿凡提大叔、新疆的各种水果等都成了环境布置的要素。

 

在对少数民族幼儿进行语言教育尤其是汉语教育后,进一步结合班级环境实现其对汉语词语的巩固与理解,为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汉语的学习提供了有效的环境支持。

 

环境是幼儿习得语言的重要因素,安全、温馨的人文环境更是少数民族幼儿习得第二语言的重要因素与途径。幼儿园教师之间和谐的人际关系、教师的言行举止应成为幼儿学习的良好榜样。

 

幼儿园语文教育篇(8)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7)05-0022-05

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学者们已经就幼儿园英语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问题达成了一些共识,比如幼儿英语教育的总体目标是“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培养幼儿对英语和英语学习的兴趣”;〔1〕教育者要根据课程的长期、中期和近期目标,统筹安排英语教学活动,使之成为幼儿园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2〕教育者在设计和组织英语活动时要考虑环境对幼儿英语学习的关键作用,为幼儿创设尽可能真实有趣的英语学习情境〔3〕……这些幼儿园英语活动的设计和组织原则既符合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要求,又符合我国汉语儿童英语学习的特点和规律,对教育者实施幼儿园英语教学活动具有指导意义。

幼儿英语学习的效果不仅受幼儿认知发展水平、情感动机以及周围语言环境的影响,〔4〕还与教师的指导思想、英语水平、教育方法等密切相关。幼儿能否主动、有效地参与英语学习活动,能否在实现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习得英语语言技能,实施幼儿园英语教学活动的教师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近些年来,全国各地不少幼儿园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总结了许多经验,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是研究者也发现幼儿园教师在设计和实施幼儿园英语教学活动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着重分析了双语幼儿园的两个英语活动案例,旨在探讨目前幼儿园教师在设计和实施英语教学活动时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案例一:Leaves are falling down(小班)①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感知“1”和“许多”,并能积极参与活动。

2.掌握并表达“one”和“many”。

活动准备:

1.树叶若干,篮子一个。

2.一位教师事先藏在二楼的窗户下,负责扔树叶。

活动过程:

1.“one”和“many”游戏。

教师和幼儿围成半圈坐在教学楼前的空地上,正对教学楼二楼的窗户。

教师出示树叶,对幼儿说:“秋天来了,树叶落下来了。看,一片树叶落下来了。”

教师喊:“one leave.”一片树叶从二楼窗户边落到地上。幼儿欢呼雀跃。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喊:“one leave.”又有一片树叶落下来。幼儿非常开心。

教师捡起几片树叶问幼儿:“How many leaves?”幼儿不明白教师的意思,只是重复教师的话:“How many leaves?”教师说:“让我们数一数。one,two,three,four,five.”

教师喊:“one leave.看!”一片树叶落下来。教师又喊:“many many leaves.”几片树叶一起落下来。幼儿兴奋地伸出双手接树叶。

教师告诉幼儿:“喊one leave,就落下一片树叶;喊many many leaves,就落下许多树叶。”

2.捡树叶游戏。

教师要求每个幼儿捡一片树叶。有的幼儿没有按指令完成任务,捡了两片树叶。

幼儿将捡到的树叶放进教师准备的篮子里。教师问幼儿:“How many leaves?”幼儿没有回答。教师告诉幼儿:“one leave.”只有一两个幼儿模仿教师的回答。

教师请幼儿看收集在篮子里的树叶,问:“有多少树叶?”幼儿没有回答。教师又带领幼儿反复喊:“many many leaves.”

教师捡起一片树叶,问:“How many leaves?”幼儿回答:“one.”教师告诉幼儿:“one leave.”

教师捡起几片树叶,问:“How many leaves?”幼儿回答:“one leave.”教师又举起一片树叶说:“不,这才是一片树叶。How many leaves?”幼儿模仿教师的话:“How many leaves?”

教师捡起一片树叶,问:“有多少树叶?”幼儿没有回答。有的幼儿仍在捡地上的树叶。教师说:“one leave.”幼儿重复:“one leave.”

教师捡起五片树叶,问:“有多少树叶?我们数一数。one,two,three,four,five. five leaves!”

3.树叶落下来游戏。

教师边唱英文歌曲,幼儿边扮演树叶,模仿树叶飘落的动作。当歌声停止时,教师说:“one leave.”幼儿相应地捡起一片树叶;教师说:“many many leaves.”幼儿相应地捡起许多树叶。大部分幼儿没有按指令正确完成任务。

案例一是一个英语与数学整合的教学活动。教师希望幼儿能够“掌握并表达‘one’和‘many’”,然而从活动的实际效果看,幼儿表达的效果不好。例如,在捡树叶游戏中,教师要求每个幼儿只能捡一片树叶,但是有的幼儿捡了两片树叶;每次幼儿捡树叶后,教师问幼儿“捡了多少树叶”,幼儿不能用英语来表达“one”和“many”两个数量,只有在教师提示后才会模仿教师的回答。在本案例中,幼儿并不理解“one”和“many”的真正含义,教师对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不够敏感,制订的目标过高。小班初期的幼儿虽然能背数到50~100,但会背数并不等于已经掌握了数概念。小班初期的幼儿并不理解数的真正意义,不理解“许多”是由许多个“1”组成。要实现本次活动的目标,教师要在之前的数学活动或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进行数知识的学习,作为本次活动的铺垫。没有相关的认知基础,甚至没有掌握“one”和“many”的中文意义,幼儿不可能掌握并表达“one”和“many”。

在案例一中,教师试图创设“喊――树叶落下来”的游戏情境,引导幼儿“感知‘1’和‘许多’”,“掌握并表达‘one’和‘many’”,但是由于教师过于注重活动的外在形式,一味追求活动的新奇性、趣味性,没有强调指导幼儿认知“1”和“许多”,导致本次活动的实际教育意义降低。虽然活动气氛很热烈,幼儿参与了活动,很兴奋地用英语喊出“one leave”和“many many leaves”,但是让幼儿真正感到好奇和兴奋的是“喊――树叶落下来”这一现象,幼儿并没有掌握数学概念“one”和“many”的真正意义,以至于在接下来的游戏中,每当教师问“有多少树叶”时,幼儿都无法作出正确回应。很显然,在本案例中,教师没有恰当处理活动形式与活动意义的关系,没有根据幼儿情况灵活调整活动计划,导致本次活动的实际效果与教师的期望不一致,幼儿的学习是低效甚至无效的。

案例二:Pumpkin and Jack-O-Lantern(大班)

活动目标:

1.使用英语描述南瓜和南瓜灯的特点。

2.体验万圣节的独特气氛,感受节日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在活动室四周的墙壁上装饰南瓜、巫婆、蝙蝠、黑猫、鬼、骷髅、黑蜘蛛等。

2.南瓜形状的纸板每人一个。

3.教师事先用南瓜形状的纸板制作“高兴”“悲伤”“恐惧”“生气”四种不同表情的南瓜灯。

活动过程:

1.学习句型“They are the same”和“They are different”。

教师采用比较的方法,出示大小不同的蝙蝠,引导幼儿学习英语句型“They are the same”。

教师出示“Pumpkin(南瓜)”和“Jack-O-Lantern(南瓜灯)”,引导幼儿学习英语句型“They are different”。

教师引导幼儿区分和表达南瓜和南瓜灯的特点。

2.制作南瓜灯。

教师出示“高兴”“悲伤”“恐惧”“生气”四种不同表情的南瓜灯,请幼儿说出它们的英语词汇。

幼儿制作南瓜灯。教师巡回观察,并问幼儿:“你想做哪种表情的南瓜灯,高兴,悲伤,恐惧,还是生气?”

全班幼儿每人制作一个南瓜灯。

3.“trick or treat”游戏。

教师请装扮成妖魔鬼怪的幼儿手提自己制作的南瓜灯,到观摩该教育活动的教师跟前,与他们玩“trick or treat(恶作剧,还是款待)”游戏。一些幼儿对这个游戏感到陌生,只是跟着教师唱“Trick or treat.Smell my feet.Give me some thing good to eat”,但没有按照教师的指令行动。只有部分幼儿到观摩该教育活动的教师跟前玩游戏。游戏在进行1分半钟后结束。

在本案例中,教师不恰当的指导语影响幼儿用英语进行创造性表达。“教师的指导可以避免使学生陷入定势模式,从而为他们带来一定的成功。”〔5〕教师作为幼儿园英语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其指导与建议对幼儿用英语进行创造性表达会产生重大影响。有时因为教师一句不恰当的指导语,幼儿可能会失去思考、创造的机会。在本案例中,制作南瓜灯环节应该是幼儿用英语进行创造性表达的好时机,但是教师不恰当的指导干扰了幼儿用英语进行创造性表达的兴趣。教师在巡回观察时规定了幼儿只能从“高兴”“悲伤”“恐惧”“生气”四种表情中选择一种表情制作南瓜灯,限制了幼儿的创造性表现,不利于幼儿学习用英语表达更多的表情词汇。

在案例二的最后环节,教师组织幼儿玩“trick or treat”游戏。这是幼儿与观摩该教育活动的教师互动的环节,教师希望在模拟真实情景的游戏中让幼儿“体验万圣节的独特气氛,感受节日游戏的乐趣”。但由于一些幼儿对游戏感到陌生,所以他们对教师的要求没有作出积极回应,只是跟在教师身边唱歌,游戏活动仓促结束。这是因为教师在组织活动时忽视了幼儿对隐含在教育活动中的多元文化的感悟,导致幼儿对异国的万圣节活动感到陌生,无法全身心投入活动,体会不到活动的乐趣。

在上述两个案例中,教师虽然具有将英语活动融入幼儿园课程整体的理念,但在将理念转化为实际教育行为方面存在欠缺。案例一中,教师试图整合数学活动与英语活动,但是在制订活动目标、组织活动实施方面存在欠缺,没有制订出适合幼儿发展的活动目标,幼儿在活动中的提高有限;案例二的教师试图将英语活动与主题教育整合,但是未能使幼儿在中文主题课程中获得足以支撑英语学习的经验,限制了幼儿的创造性表现。幼儿园缺少合格的英语教师,缺少英语与中文主题整合的课程教材,教师在组织活动时忽视了对幼儿的多元文化导入等都会导致幼儿园英语教学活动中出现这种事与愿违的情况。只有解决了上述问题,才能提高教师设计与实施幼儿园英语教学活动的质量,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同时提高幼儿的英语学习兴趣和英语运用能力。

一、培养合格的幼儿园英语教师

目前,一些双语幼儿园拥有专职英语教师,但人数不多,这些专职英语教师不得不轮流负责大中小三个年龄班的英语活动,有时难免会顾此失彼,不能根据各个年龄班幼儿的特点科学设计和组织英语活动,无法科学设计和开展整合双语课程。有些幼儿园从园外聘请外籍教师、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培训机构教师等来担任英语教师,这些教师大部分没有接受过学前教育专业训练,很难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设计与组织英语活动,更谈不上开展整合双语课程。他们只是将英语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进行教学,无法胜任幼儿园英语教师的角色。因此,要提高幼儿园英语教学活动质量,迫切需要培养合格的幼儿园英语教师。

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化技能是有效实施教育活动,促进幼儿主动、有效学习的重要保证。幼儿园要对现有的英语教师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化水平。学前教育院校还应该重视幼儿园英语教育后备力量的培养。学前教育英语方向学生是良好的幼儿园英语教育教师资源,他们既具有学前教育专业知识,又有良好的英语技能,是担任幼儿园英语教师的合适人选。学前教育院校应加强对学前教育英语方向学生的培训,加强学生的学前教育专业知识学习和英语专业学习,提供英语教法培训,锻炼学生的幼儿英语与主题活动整合课程的设计与实践能力,为学生们成长为具有专业化水平的幼儿园英语教师提供机会。

二、研发英语与中文主题活动整合的课程教材

一些幼儿园已开始进行英语与中文主题活动整合的尝试,但这种整合正处于起步阶段,要么是整合单词、儿歌、歌曲、对话等不同形式的语言内容,要么是整合各种活动方式,要么是将英语作为其他领域教育活动的一种语言补充,还难以实现科学整合。例如,在计算活动中,教师和幼儿一起用英语数数,“How many children are there in our class?Let’s count!”或者在体育活动中教师用英语发口令,如“Attention! Left, right, left. Turn right!Turn left!”因此,如何将英语活动融入幼儿园课程整体,以同一主题架构中英文课程,使英语教育内容尽可能与当前课程内容相配合,使幼儿在中文主题课程中获得的经验成为他们英语学习的支撑,这成为研发幼儿园英语与中文主题活动整合课程教材急需解决的问题。例如,幼儿园英语教师可以利用幼儿生活经验开发大班的“小小美食家”主题活动,围绕主题开展我喜欢的美食(了解食物的中文名称)、美食的另一个名字(学习食物的英文名称)、我会做美食、开美食中/西餐厅等活动。幼儿不仅可以学习和运用“What would you like?”“I like……”“Here you are.”等简单的英语对话,还可以丰富和推动主题活动的开展,使英语活动和主题教育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然而,对幼儿园教师来说,开发科学的幼儿园英语与中文主题活动整合课程不仅需要研究英语活动与主题活动各领域如何渗透,更要关注英语学习与汉语学习及生活经验的连接,这有一定难度。因此,有关部门应该组织既懂幼儿园课程又懂幼儿英语教育的专家,带领幼儿园英语教师一起研究和开发科学的幼儿园英语与中文主题活动整合课程教材,为幼儿园英语教师设计和实施科学的英语教学活动提供载体。

三、注意必要的文化导入

语言是社会和文化的表现和承载形式,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是不脱离文化而存在的,就是说不脱离社会流传下来的决定我们生活面貌的风俗和信仰的总体。”〔6〕因此,要学好英语,离不开对英语语言所代表和承载的文化的了解。对于外语教学中单纯教语言不教文化的现象,美国社会学家G.R.Tucker 和W.E.Lambet有这样的见解:“我们相信,任何这类企图都会使学生失去兴趣,使他们不仅不想学习语言符号本身,而且也不想了解使用这一符号系统的民族。相反,帮助学生在学习语言时提高对文化的敏感性,就可以利用他们发自内心的想了解其他民族的兴趣和动力……从而提供了学习该民族的语言的基础”。〔7〕

幼儿园英语教师应该注重语言和文化的关系,认识到英语活动中文化导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让幼儿学习语言的同时进行文化知识的同步传授,适时向幼儿介绍与语言学习有关的符合幼儿认知能力和经验水平的文化背景知识,拓展幼儿的视野。在进行文化导入的同时,教师更要注意启发幼儿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因为“成功的双语教育表现在其教育对象拥有一种理想的文化人格,包括对两种文化的协调互补和文化价值的多元宽容”。〔8〕教师应有意识地比较日常生活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启发幼儿发现不同文化之间诸多的相通性和特异性,提高幼儿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适应性,从而提高幼儿理解和运用英语的能力,促进幼儿多元价值观的萌发。

参考文献:

〔1〕〔4〕周兢.学前儿童语言教育〔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60,248-255.

〔2〕〔3〕周兢.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394,412.

〔5〕庞丽娟.教师与儿童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68.

幼儿园语文教育篇(9)

从上世纪80年代末,幼儿学习英语已经开始成为一种新的趋势。近年来,幼儿英语教育的蓬勃发展,得到了教师、家长和幼儿园以及教育界管理层的广泛认同。随着社会、家庭对于幼儿学习英语的关注度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幼儿园也将英语教学作为自身的特色进行推广。在江西省赣州市,几乎所有幼儿园都开设了英语课程,而“双语幼儿园”的数量更是有二十余家之多。然而对于幼儿园来说,英语教育是否达到了正规英语教育的水平,相关教育活动开展得是否科学合理尚未可知。本论文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的,主要目标就是研究赣州市幼儿园英语教育现状,根据出现的问题给出一定的建议。

一、幼儿园英语教育理论

幼儿园英语教育是幼儿教育领域的新兴和热门课题。心理学、语言学、神经学有关的研究在理论上支持幼儿学英语,认为幼儿阶段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期和敏感期,幼儿具有掌握母语以外其它语言的优势。幼儿园英语教育的开展也是以多种语言教学理论为基础的,本文主要借鉴的理论如下:

伦内伯格(E.H.Lenneberg)认为,随着儿童的大脑和生理发音器官等生理机能发育到一定阶段,受到适当的外因的刺激,就能使潜在的与语言相关的生理机能转变为实际的语言能力,所以儿童语言能力的获得是由先天遗传因素决定的。后来的大量观察表明,儿童并不仅仅通过模仿获得语言。现代学者更加肯定的是,儿童学习语言是先天和后天共同作用的结果。皮亚杰的认知相互作用论认为,语言是儿童许多符号功能中的一种,认知结构是语言发展的基础,个体的认知结构和认知能力来源于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克拉申的“习得与学得假设”认为,只有“习得”才能直接促进第二语言能力的发展,而对语言结构有意的了解作为“学得”的结果,只能在语言运用中起监控作用,而不能视为语言能力本身的一部分。以上这些理论,对于幼儿园英语教育来说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也是本文提出建议的重要理论基础。

二、幼儿园英语教育现状调查

(一)研究方法及过程

为了进行研究,论文在赣州市范围内进行了问卷调查、访谈以及观察活动。调查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市章贡区和黄金区随机抽取开展英语教育的各级各类幼儿园,并定幼儿园教师,英语教师和部分家长为调查对象,发放问卷;教学活动观察,在调查中进入开设了幼儿英语的幼儿园进行观察并对活动内容!幼儿表现及进行详细文字记录;访谈活动以幼儿园园长和幼儿教师为对象展开。

调查使用的工具为教师、家长问卷调查表各一份,园长和教师访谈提纲各一份,英语教育活动观察提纲一份。本研究所使用的工具主要是在参照李生兰《幼儿园英语教育现状调查》一文,在2013年5-6月在赣州市选取一部分幼儿园进行试测,听取被测教师、家长以及被调查幼儿园园长的意见。

(二)调查研究结果

本次调查活动共发放调查问卷100份,回收问卷数量为97份,其中有效问卷92分,回收率为92%。主要问卷内容以及数据统计如下:

表1 赣州市幼儿英语教学使用教材调查

选择人数 平均值 调查组 X2

以自编教材为主,购买的教材为参考 24.1% 27.3% 1.66

以购买的教材为主,偶尔也用自编教材 30.6% 29.4% 0.96

两种教材同时采用 37.2% 31.9% 1.79

无自编教材 11.1% 12.4% 1.99

(注:*表示P

在对于赣州市幼儿英语教学使用教材调查的数据中可以发现,相对于全国标准的“平均值”,赣州市在幼儿英语教学教材使用上主要以自编教材为主,有采用两种教材和无教材的情况,这说明当地英语教学使用的教材不统一,缺乏系统性。

同样,论文还对英语教育活动设计、幼儿园英语教育活动的模式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赣州市当地的幼儿英语教学者对于幼儿英语教育的活动设计、主要教学模式的评价、使用情况以及选择情况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在幼儿的兴趣、动机和需要以及教学内容的配比上有着比较严重的分歧,这说明当地幼儿英语教学的专业性仍有待提高。

除此之外,论文还对幼儿园英语教育效果的主要评价标准进行了调查,数据显示,有20%的幼儿园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没有进行教学评价,而60%的幼儿园以幼儿写的单词数量、认识的单词数量等硬性标准来进行教学评价,“小学化”特征明显,还有20%的幼儿园教学评价比较灵活,主要以听、说为考核的标准。

结合调查问卷以及访谈,从研究中可以看出,目前赣州市范围内的幼儿英语教学活动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从教材上来看,全市没有形成统一的教学教材体系,赣州市整个市区的幼儿园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材多种多样,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教学体系。教师和幼儿园管理者普遍反映,幼儿园英语教材鱼龙混杂,整体与幼儿英语教材匹配度不高。

其次,从教学内容和方法上看,赣州市的幼儿园英语教学有“教学小学化”的趋势。由于整体教学的专业性不强,小学英语教学的方式和方法被迁移到幼儿园教学中来,对于幼儿自身的特点关注度不够。

最后,从教学评价角度上来看,赣州市幼儿园在英语教学方面都没有形成合理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很多幼儿园教学评价体系缺失,只学不评、评价失当的现象普遍存在。

三、赣州市幼儿园英语教育发展对策

(一)编写统一的优质教材

教材建设是实施幼儿园英语教育的核心。教育研究和管理部门应该加强对各类教材的分析研究和评价,帮助幼儿园把握英语教材的特点和适宜对象,使他们少走弯路。编写统一、优质的教材是赣州市幼儿园英语教学发展的基础和关键。教育研究和管理部门还可以组织幼儿园英语教师、幼教专家和语言学专家,配合幼儿园的不同单元主题,进行幼儿园英语教材研发工作,为幼儿园改善英语教育质量提供帮助。在编写材时,要充分考虑到幼儿对于英语学习的诉求和自身的学习能力,从教学的有效性的角度出发,编辑全市统一的、科学合理的教材内容,从根本上提升整体英语教学的合理性。

(二)确定科学的教学体系

赣州市幼儿园的英语课程还需要确定科学有效的教学体系。这一教学体系要回归幼儿本源,打破“小学化”的教学现状和思维,要将幼儿语言学习的天分激发出来,从兴趣培养的角度进行循序渐进的教学。在教学体系中,还要注重教学内容、教学情感、教学环境之间的密切配合,不断提升教学者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实现教学体系与教学活动的完美契合,全面提升。

(三)形成合理的评价体系

幼儿园英语教学还需要形成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对于幼儿英语学习,要以激励为主,以正面评价为评价的主要内容,以言语激励、情感激励和物质激励为激励的主要方式。要帮助幼儿树立起学习英语的信心,同时又要让幼儿自身的英语学习有一定程度上的实质性的提高。评价体系的建立可以逐渐摸索,但是切不可不设立评价体系。

总的来说,幼儿园英语教学是幼儿教育的发展趋势,这个趋势也是不可逆转的。因此,精心谋划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让幼儿园英语教学能够与幼儿自身的学习特点与习惯相融合,才是幼儿园英语教学的发展之道。通过本次研究了解到,目前赣州市的幼儿英语教育存在的这些问题,教育者必须认清教育规律,一定要结合幼儿自身的学习能力和习惯,采取正确的教育方式,千万不能“拔苗助长”,否则会造成不良的后果。

参考文献

[1] Darry Mcluaghlin.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in Childhood, Vol.l, Preschool Children, Lawrence Erlbaurn Associates, Publishers,1984.

[2] 蒋洁祺.杭州市幼儿园英语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7(05).

[3] 常笑.湖南省农村幼儿园英语教育现状调查研究[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01).

[4] 王华宝.幼儿园英语教育现状及启示―基于泉州地区幼儿园的调查与分析[J].家教世界,2013(14).

幼儿园语文教育篇(10)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5 — 0144 — 02

近年来双语教学呈现出低龄化的趋势,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目前已广泛地引入幼儿园教学,成为幼儿园启蒙教育的内容之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幼儿园“要发展幼儿智力,培养正确运用感官和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 〔1〕尽管有许多人反对幼儿园开展双语教学,学术界争论非常热烈,但是,“越来越多的父母要求幼儿园进行双语教学,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开设英语课,很多幼儿园已经把双语教学纳入到该园的课程体系,建成该园的特色。” 〔2〕目前,幼儿园双语课程实施遭遇的瓶颈就是师资问题,教师的教育理念、专业素质、综合能力等因素影响着幼儿双语教学的成败和质量。

一、C市学前双语教育师资现状

为进一步了解C市学前双语教育师资现状,笔者抽取了C市3所双语幼儿园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试图了寻找提高幼儿园双语教师素质的途径和方法。

(一)教师来源多元化

目前幼儿园双语教师来源具有多元化的特点,一部分教师是非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英语专业毕业生或获得国家英语四级的大学本科毕业生),他们通过学前教育理论与技能培训后担任双语教师;有一部分是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由于幼儿园开设双语教学的需要,因而转为双语教师;还有个别幼儿园聘请外籍教师担任双语教师。

(二)培训形式多样化

目前,C市幼儿园双语教师多数人不是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方向)毕业生,而是上岗前参加一些相关的培训后成为幼儿园双语教师。培训形式有幼儿园开展的英语口语培训和学前教育理论集中培训、教师到英语培训机构提高班学习等。但是这种短期培训效果并不明显,仍然有许多教师对双语教学的目的意义、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问题缺乏正确的认识,从而影响了幼儿园双语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教师双语教学素质良莠不齐

调查中发现英语专业的教师双语素质比非英语专业教师的英语素质强,具有良好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素质。而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则存在着英语输入数量不足,自身英语水平不高而不能与幼儿良性互动的问题;英语专业的教师则又缺乏学前教育理论与幼儿教育教学技能,如绘画、手工、舞蹈、弹奏技能等,他们也感到工作吃力,压力较大。

调查结果表明,幼儿双语教师不仅要具有扎实的学前教育学学科知识,还要具有丰富的文化知识:不仅要具有良好的知识素养,还要具备良好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不仅要掌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理论与方法,还要掌握英语教学理论与方法。正是幼儿双语教师的素质要素及结构特征,导致了幼儿双语教师的稀缺,同时也为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学前双语教育师资培养实践基地的建设对策

为解决长三角地区对双语型幼儿教师的需求,自2009年起我校与丹麦VIA大学学院(VIA University College)共同举办学前教育专业国际课程实验班合作项目,2012年2月教育部正式批准我校与丹麦VIA大学学院合作举办学前教育本科教育项目。经过4年的合作办学,我校学前教育专业已形成较为鲜明的双语人才培养特色,并构建出一种易行有效的学前双语教育师资培养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策略。

(一)学前双语教育师资培养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意义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提出幼儿园教师是履行幼儿园教育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需要经过严格的培养与培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同时还要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因此,一名优秀的幼儿园双语教师必须要能够将自己掌握的学前教育理论知识、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幼儿教育技能技巧转化为实践性知识与教育智慧。这就需要学前教育师资培养院校必须提供数量足够的、有助于提高学生实践性知识与教育智慧生成的实习基地。因此,学前双语教育师资培养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既是我校学前教育专业自身建设和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凸显我校双语型幼儿教师培养特色的重要保证。

(二)学前双语教育师资培养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的类型

我校学前教育专业是国内唯一一所中丹合作办学的本科学前教育专业。我们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双语型学前教育本科人才。为实现这一人才培养目标,我们根据不同类型、不同阶段的实践教学需要,选择了常州市哈佛摇篮国际幼儿园、常州市吉的堡双语智优幼儿园和常州市武进区锦绣国际双语幼儿园作为我校学前双语教育师资校外实践基地。并将其分为学前双语教育师资培养合作紧密型校外实践基地和学前双语教育师资培养普通型校外实践基地。

学前双语教育师资培养合作紧密型校外实践基地是指我校选择在常州市办学实力强的武进区锦绣国际双语幼儿园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校外实践基地。这所幼儿园是武进区教育局确定的一体化国际教育试点学校成员之一,有加拿大的浸入式美语教学特色课程,幼儿园设有美语村和外籍英语教师。我们在合作紧密型校外实践基地主要开展专业课程的实践活动和横向课题研究。如组织中外合作办学班级学生到幼儿园教育见习,在《幼儿园英语教学法》课程中组织学生到幼儿园观摩外教教学活动。同时,我校还与幼儿园合作开展了两项研究课题。

学前双语教育师资培养普通型校外实践基地是我校选择常州市哈佛摇篮国际幼儿园与常州市吉的堡双语智优幼儿园作为校外实践基地。主要是委派我校专任教师指导学生在幼儿园开展教育实习活动,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提供毕业实习的场所,让学生了解常州地区双语特色幼儿园的教育状况,提升学生双语教育能力。对于幼儿园来说,也可以在教育实习期间更好地考察学生,并优先录用学生。同时,我校专任教师在两个月的教育实习指导过程中也为基地幼儿园提供教学、科研等方面的服务。

(三)学前双语教育师资培养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的原则

为充分发挥校外实践基地对于学前双语教育师资培养的重要作用,我校在与基地幼儿园合作过程中本着以下几方面原则:

1.互惠互利、双向受益的原则

学前教育专业以学前双语教育师资培养校外实践基地为依托,充分利用实践基地的条件来提高学生的双语教学理论素养、双语教学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师资培养校外实践基地则可以在我校实习学生中优先选择综合素质好的优秀毕业生,同时还可以利用高校的科研与师资资源来开展科学研究与幼儿教师理论素养和专业技能培训等。两者可以优势互补,共同受益。

2.平等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

学前教育专业与校外实践基地的关系是平等的合作关系,坚持基地幼儿园课题研究与人才培养一体化互动发展模式,坚持以课题研究为重要纽带。通过合作研究课题,汇聚形成课题研究和双语型学前教育本科人才培养团队,开创多元教育主体共同参与,多渠道、多形式相互促进的学前教育本科人才培养新格局,使我校学前教育专业与幼儿园教育事业共同发展与进步。

(四)学前双语教育师资培养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内容及措施

构建学前双语教育师资培养校外实践基地是解决目前幼儿园双语师资瓶颈问题和探索学前双语教育师资培养有效途径的重要内容。

1.学前双语教育师资培养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内容

学前双语教育师资培养校外实践基地建设要以幼儿教师教育专业化思想为指导,以培养适应学前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的双语型幼儿教师为宗旨,通过加强校外实践基地内涵建设,推动学校双语型学前教育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促进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学前双语教育师资培养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促进准幼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发挥学前双语教育师资培养校外实践基地的育人功能。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由预备幼儿教师发展到合格幼儿教师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是对学前教育理论的系统体验和实践感受,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形成教师指导、学生参与的实践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教育见习与实习中巩固课堂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对幼儿园双语教学的感性认识,在实践中增强学生双语教学能力。二是促进基地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发挥学前双语教育师资培养校外实践基地的培训功能。依托常州工学院师范学院与丹麦VIA大学学院合作办学的教育资源,针对基地幼儿园在双语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难题,对基地幼儿园教师进行双语专业知识、双语教学能力、幼儿园双语教材教法等方面的培训活动。三是开展学前双语教育师资培养的交流活动,发挥学前双语教育师资培养校外实践基地的研究功能。依托校外实践基地和我校中丹合作办学的平台,组织专家、外籍教师及一线幼儿教师形成研究团队,整合研究资源,定期召开双语教学研究活动,实现双向互动,探寻学前教育双语教师成长、成才的规律,为科学构建职前学前双语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和职后学前双语人才培训模式提供智力支持,全方位提升我校为地方学前教育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2.学前双语教育师资培养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措施

为进一步发挥学前双语教育师资培养校外实践基地的功能,我们注重建章立制,明确校·园合作共同体的权利与义务,保证基地协议的顺利实施。幼儿园教师们恪尽职守,认真指导学生的教育教学活动,确保了实践教学质量,全面提升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双语教学素质。同时,我校教师为基地幼儿园开展了英语教师幼教化和幼儿教师英教化的多种培训活动,提升了基地幼儿园教师的双语教学能力。通过课题研究,我们构建出学前双语教育师资培养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模式,建立了“校·园合作共同体”,即学校专任教师、丹麦VIA大学学院教师和基地幼儿园教师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基于人才培养的共同愿景,共同构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共同制订学前双语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共同实施教学实训项目,共同指导学生见习与实习活动,融“教、学、研”于一体,达“手、脑、心”并用,幼儿园教师全程参与学前双语教师职前培养全过程,实施双方在教学实践领域开展全方位深层次合作,形成了“资源共享、人才共育、校·园共管”三位一体的校·园共同体模式。实现了学校与幼儿园、学校教师与幼儿园教师及学生的共同成长,构建出以双语教学专长引领学生全面发展的幼儿教师教育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形成了我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双语特色。

上一篇: 软件开发行业发展 下一篇: 公共管理现象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