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教育教学汇总十篇

时间:2023-09-04 16:41:29

中学历史教育教学

中学历史教育教学篇(1)

(一)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中学历史学科教学多元化目标之一

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中学历史教学要教育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精神,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体现了中学历史学科教育功能的全面性、深入性和发展性

古人云:“读史使人明智。”这里的“智”,不仅是指知识能力,更是指做人的准则、处事的经验。长期以来,中学历史学科教学最基本的功能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在诸多方面还存在着不能适应时代要求和国民素质的问题,因此进一步挖掘、发展历史教育的功能,教育学生养成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人文素养,以应对新世纪的挑战已成为历史教育发展的必然,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这一必然的具体体现。

(三)中学历史学科的特色决定了它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历史学科是一门人文科学,它博大精深;那上下五千年的中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和本国反动统治者的斗争所体现出的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气概,世界史那波澜壮阔而又曲折坎坷的历史过程等等,在陶冶学生情操,开发学生心理潜能,健全学生人格,帮助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精神,增强学生承受挫折、适应社会、生活和学习等生存环境能力,预防和矫正各种异常的心理和行为,消除心理和行为障碍等方面有着无比巨大的优势;说服力强,感染力大,立足点高,理性意蕴深,是其他任何学科都无法相比的。历史教材中那丰富的伦理价值内容,众多名人伟人嘉言懿行对促成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形成,更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中学历史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作为中学历史老师,在教学中如何预防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品质呢?

(一)历史教师要有健康的心理,这是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的前提

现代教育要求教师是一个全面发展、和谐发展的高素质的人,一个有着健全个性、健康心理的人。人的健康,不仅是生理健康,还包括更高一层意义的心理健康,尤其对于教师来说,心理健康的价值更大,它直接影响着其他行为的优劣和教育的成败。

绝大多数历史教师受自专业的熏陶,练就了高尚的品德,完善的人格有自己丰富的个性,鲜明的风格,爱岗敬业,默默耕耘,做学生的“经师”,更做学生的“人师”。但历史学科在中学阶段长期以来是一门被忽视的学科,历史教师普遍不被重视,既要容忍社会上的一些偏见,又要承受社会激烈的竞争给老师带来的压力,很容易产生心理疾病,而教师的心理,对青少年学生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青少年学生的向师性,决定了教师心理影响的深刻性、长远性和多面性,只有教师心理健康,才能教育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一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所以在当今历史性的转变时期,历史教师要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保持健康的心理,要性格开朗,乐观,有朝气;要有毅力,有恒心,敢于面对挑战,面对困难和挫折做生活的强者;要有涵养,情绪稳定,不浮躁,不任性,善于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要能自觉防治和克服不良嗜好。

(二)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尊重个性,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这是杜绝产生心理不健康因素的根源

课堂教学是学校中的基本活动,也是一种独特的社会交往方式。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认知和情感的双向交流过程。因此,努力在课堂这个特定的活动环境中营造和谐的心理氛围,不仅是教学成功的保证,也是学生形成积极学习态度、正确学习动机、愉悦的学习情绪的重要途径,是实施学科心理教育的必要前提。

对历史老师来说,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提高有限时间的教育教学效果尤为重要,我认为可以从引发学生兴趣,尊重学生个性、人格、尊严、权利、兴趣、求知愿望,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三个方面着手。

三、积极深入挖掘中学历史课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

中学历史课程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但它不直接向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而是把心理健康教育因素蕴含于历史知识中。因此,要有效的实施中学历史心理健康教育,就必须深入万巨额中学历史课程中的教育资源。课程教育资源的挖掘,需要历史教师有“透视”眼光,能看到历史课程内容深层次暗含着的心理健康教育因《天方夜谭素,充分挖掘历史课程中的“潜台词”,把文章做足。通过多年的历史教学,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

(一)从中学历史课程理念现代化角度挖掘心理健康教育资源

许多传媒都已报导过,青少年自杀的现象在上升,自杀甚至成为青少年的第一大死因。因此,对青少年进行生命教育已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所谓生命教育,就是引导教育青少年理解生命的尊严和意义,认识生命的宝贵,从而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努力发挥生命的价值,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历史学科本身就蕴含着大量的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内容。如司马迁的名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文天祥的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雷锋的名句“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等等。在教学时,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名人名言引导学生认识生命价值的内涵。同样,我们还可以利用历史上伟人的高大形象,给学生树立榜样,帮助学生学会悦纳自我,热爱生活。如斯大林、拿破仑、邓小平等伟人的个子虽不高,但都很成功;爱因斯坦相貌虽丑陋,可全世界的人都仰慕他;通过这些事例,帮助学生认识自我的独特及自己存在的价值,树立和培养“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信念。

此外,还可利用虎门销烟的历史事件,使学生认识是全球性的公害,它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社会的进步,帮助学生增强禁毒意识和自觉抵御的能力。从而达到教育学生珍惜生命,远离的目的。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的历史课程改革提出了许多新颖的现代化理念。例如,认为历史是史学家通过证据建构的知识,这种建构是可以改变的。历史不仅是论述富人、名人和强人的知识,而是包括普通人在内的,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的知识等。如今的中学历史课程注重基础性,突出学术性和探究性,注重运用历史学研究和考古发信啊的最新成果,体现了现代化的课程理论。因此,中学历史教师实施心理教育要从课程理念现代化角度充分挖掘教材资源。一是通过射击学习板块和学习主题等形式,自觉运用大历史观,重组学习内容体系,删繁就简,淘汰艰涩难懂的内容,加重与社会生活相关内容的份量,照应学生的生活基础和兴趣点;而是开发、设计专门的“探究活动”模块,入“寻找历史”、“破解彩陶之谜”、“我走丝绸之路”等,让学生在模块中自主挖掘心理健康教育素材,开展探究活动;三是不断了解史学研究的新成果,适当的将其引入历史课堂,因为这些成果本身就是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批判性、创造性历史思维的好素材。

(二)从中学历史课程内容综合化角度挖掘心理健康教育资源

通读《历史新课程标准》,不难发现,它比较注重历史与其他学科知识的有机整合,知识的综合性明显增强。例如,“教学活动建议”就要求“学唱《国际歌》、《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我的祖国》、《英雄赞歌》等歌曲”;“讲述《天方夜谭》中的故事”;“结合所学历史知识,针对当前中东地区发生的重大事件,出一期板报”;“收集反映近代服饰、建筑、交通、习俗等的有关资料,描述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等。类似这样的综合化设计,教材大量引用经典诗歌或歌谣、神话传说、文学名著等内容。教材“自由阅读卡”中还有不少跨学科的材料,如“品种多样的饼食”、“华丽的匈奴妇女头饰”等。中学历史课程内容综合化的趋势带来了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综合化的倾向。为此,历史教师在教学中要整体把握课程的结构和内容,强调历史和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甚至是自然科学的融合与联系,特别注意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且能体现多学科整合的主题开展历史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使学生在多学科的背景下,对社会现象和历史问题进行质疑和反思,从不同的视角探究事物发生的原因、影响和联系,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兴趣和团队精神。利用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历史教材中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内容极其丰富。从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到现代籼型杂交水稻的出现;从哥白尼“日心说”的提出到哥伦布“新大陆”的发现;从瓦特蒸汽机的改良到莱特兄弟飞机的问世;从中国的万里长城到古代埃及的金字塔……这些教材一旦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应用,必然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因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利用教材内容塑造学生美的心灵,历史教材本身就是一座美育的大宝库,如汉魏之文苑,晋之清淡,南北朝以后之书画与雕刻,唐之诗,五代以后之词,元以后之小说与剧本,以及历代著名之建筑与各种美术工艺品,历史学上各时代伟大与儒雅之人物、事迹,无不于智育之中,含美育之原素。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介绍上述内容之时,配以图片、音像等资料进行多媒体教学,让学生欣赏富有感染力的佳作,从中领略其优美、高雅之处,并认识什么是真正的美,从而提高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分辨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的能力,使学生在思想、道德、情操、修养等各方面发生良好的变化,培养他们爱憎分明的道德情感和自觉的道德观念。

(三)从中学历史课程内容生活化角度挖掘心理健康教育资源

对于学生来说,生活的现实社会是他们学习的方向,挑选那些对于现实社会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进行心理教育,更能为学生所认同。“越是现代的历史越应给以关注,而对遥远的古代的选择应以对当解是否产生影响与有利为准绳。”基于此,教师需对历史课程进行取舍,在保留必要的历史线索的基础上,突出历史知识的现实性与借鉴性,使所选取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更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只有这样,中学历史心理健康教育才能真正引导学生不断深入地观察和体验真实的社会生活,积极主动地参与学校、社会的各项活动,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并综合运用整体素质去解决问题,提高自己对社会生活的综合认识水平。也只有这样,中学历史心理健康教育才能真正立足于与社会接触,适应社会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利用教材内容,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有志者事竟成”,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有坚强意志的支持,才能获得成功。意志的培养,除在生活实践中锻炼之外,也可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渗透的方式来培养。历史教材内容中的名人凭借顽强的意志获得成功的事例或史实是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的好素材。如司马迁踏遍全国各地、历尽十年艰辛,终成《史记》;中国第二代领导人邓小平一生中三起三落,以坚强的意志克服令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使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大发明家爱迪生靠着坚忍不拔的意志,排除各种的压力,经无数次的实验,终于发明了电灯泡;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所形成的长征精神、对革命圣地延安的开发所形成的延安精神……通过大量的史实,使学生深刻领悟孟子所说的话:“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开发教材内容让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情感的熏陶,历史是一门既有科学史实,又有人文情感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拥有诸如故宫、长城、敦煌莫高窟、平遥古城等大量的历史文物和历史古迹,同时亦拥有诸如九寨沟、黄龙、张家界等世界自然遗产。这是我国的荣耀,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此外,传统文化中体现忧国忧民思想内容的文章贯穿着我们民族的悠久历史,从屈原《离骚》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到杜甫的“安得广夏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再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及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曲曲回荡千古的民族精神颂歌,与岳飞、戚继光、林则徐、邓稼先……这些人的爱国行为,无不凝聚着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感。在教学中,教师以历史的真实感化学生,以先辈的真情感染学生。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被爱国真情所陶醉,进而产生心灵的共鸣。

其次历史教材中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只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做个有心人,善于发掘这方面的因素,并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就能更好地发挥历史学科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

(四)从中学历史课程设计生动化角度挖掘心理健康教育资源

从现在使用的新课程历史教材来看,比较注重表达形式的生动化,符合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方式。在内容选择、编排设计方面力图突破传统历史课程编写的案臼,使新教材充满时代气息。历史教师应充分利用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的教材培养学生历史学习的乐趣。精美的图片,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关怀;生动化的设计,无形之中拉近了学生与历史、历史与现实的距离,使学生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五)从学生学习方式个性化角度挖掘心理健康教育资源

中学历史教育教学篇(2)

【关键词】

高中历史;价值教育;唯物史观;核心目标

一、前言

高中历史属于人文社会学,其所具备的教育价值是不能忽视的,对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价值教育能提升学生的人格和品质以及社会责任感等。但是,在目前的高中历史教学中仍然面临着很多的困境,导致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得不到提升。所以高中历史教学需找出所面临的困境,并以价值教育的核心目标为基础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最为恰当的方法实施价值教育。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困境

目前,高中历史教学主要面临着以下困境:第一,教师仍将教材作为课堂教学主体。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但是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仍然将教材或教参作为教学主体,过于依赖教材,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不利。第二,教师的教学仍然陷在应试教育中。在教学中,老师教学方式的开展均以教学目标为基础,虽然在新课改下对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但是过于片面的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及历史知识的传授,忽视了人文素质和道德价值的培养,仍然陷在应试教育中。第三,历史教学和现代社会脱节。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虽然有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但是,主要是对历史遗产方面的宣扬,却没有站在现代化角度去引导学生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导致历史教学缺乏前瞻性。

三、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价值教育核心目标

(一)提高人生境界

高中历史教学不仅是传授历史知识的过程,还要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让学生利用辩证思维对历史进行批判与反思,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己去体会历史人物的真善美以及民族精神,并能够在该过程中培养学生对民族和国家的认同感以及坚持不懈的精神,提高学生的人生境界。

(二)提高社会责任感

历史发展中涌现了大量伟大的历史人物,他们是引领时展的先锋人物,他们的自我价值在社会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因此,历史教学中老师应该让学生认识到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性,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意识,引导学生挖掘自身的价值并与历史文化相结合,实现个人理想,将来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三)扩展视野

高中历史教学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的理解能力以及对民族精神和国家发展的认知。对历史文化的理解不仅仅是自己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还需要尊重其他国家和其他民族的历史文化,通过对民族文化的历史发展以及现状的了解,扩展自己的视野,不断提高对自我的认知与责任心。

四、高中历史教学中价值教育的实施

(一)唯物史观教学思维与方式

历史的教学内容具有“实事求是”的特点,在对历史进行求证的过程中求证方法本身便已经具备了对价值的判断与选择,让研究历史的方法与态度也具备了价值意义,已不再局限于研究精神,同时也展现了人类的生活态度。而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利用唯物史观思维与方式为基础进行价值教学,能够在对历史的探索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历史学基本素养,提高实事求是以及创新的精神,让学生能对历史有正确的认知,并让学生的思维能力与价值判断能力得到提升。

(二)现代角度审视历史教育

现代化教育作为新课改背景下的教育本质,它不仅仅是一种教学精神的表现,也能够促进国家的工业化发展。对于历史学的现代化教育而言,其主要关注的是人类的精神与境界,不仅要帮助人类发现自我同时还要实现自我的价值。比如在进行改革开放阶段的历史教学时,不仅需要引导学生去理解顺应历史发展而产生的改革开放的内容,还要进一步的体会这一决策产生的原因并结合现代角度审视该决策对社会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及作用等,进而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弘扬历史文化

历史记载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其涵盖的内容非常丰富,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弘扬历史文化能够提高学生对国家及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认同感。进一步在弘扬历史文化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个人觉悟与社会责任感,让学生了解国家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以及社会地位等,进而有承担国家发展重担的觉悟。

五、结语

历史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而历史学则主要是研究人类的文明发展史。高中历史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深入的了解历史内容和文化所体现的价值,还需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社会责任感以及自我认知,因此,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价值教育是非常重要的。而在进行价值教育时,教师必须清楚了解价值教育的核心,并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正确引导学生的价值观。

作者:易利平 单位:江西省宜春中学

中学历史教育教学篇(3)

国情意识是爱国主义的思想认识基础。“知我中华”才能“爱我中华”。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容,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爱国和反帝反封建斗争联系在一起。今天,爱国同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制度密不可分。因此,爱国主义教育同国情教育的目的是一致的。

什么是国情?“所谓国情,一般是指一个国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最基本的现实状况。任何国家的国情都不能脱离其历史和传统而独立存在”。因此可以说,“国情就是一个国家的历史沿革下来的一些最基本的状况和特点”。

中国的国情与中国的历史密切相关,它具有客观性和相对稳定性。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是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脱胎而来,经过50多年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是历史遗留下来的某些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这是国家制定大政方针、决策的基本依据。“一切从国情出发”就是尊重历史和历史的发展,就是尊重民族传统和民族精神,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国情又具有整体性,举凡政治制度、社会结构、经济体制、文化体系、教育结构、道德传统、民族精神等,都属于国情的范畴。至于国土、森林及耕地面积,人口的发展,生态环境,更不待言。

国情是历史和传统的产物,知国情必先知历史。在一定意义上说,历史与国情的关系,就是历史与现实的关系。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就是使学生知道中国的历史、现实和社会发展的趋向。例如:通过对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农村建立的农民协会;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各革命根据地建立的工农兵代表大会及其执行委员会;抗日战争时期各抗日根据地建立的各级参议会和各级政府;解放战争时期各解放区建立的各级人民代表会议和由它选出的政府委员会等有关史实的介绍,使学生明确了解我国宪法规定的根本政治制度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有其历史根源的,是在中国长期革命斗争中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它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

当前,历史教学的国情教育应以下列内容为重点:

第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中流砥柱。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建立了新中国,这是中国人民的伟大胜利。建国后,人民政府对农业、手工业以及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进而开展了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实行改革开放,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现了新的局面。50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历史与现实在这里交汇,这便是中国的基本国情,谁违背了这一点,谁就会犯根本性的错误。

第二,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华民族结束了受屈辱和被压迫的历史,实现了国家的空前统一和民族独立。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

历史与现实都说明:在中国如果离开社会主义,就不可能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独立,也不可能迅速发展生产力,中国就会沦为资本主义的附庸。

第三,中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祖国的历史。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尽管各族统治者之间发生过战争,但民族团结、各民族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始终是历史的主流。在社会主义大家庭中,各民族一律平等,在团结、进步的旗帜下,共同创造着祖国更加光辉美好的未来。这也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第四,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我国自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以来,尽管朝代不断更替,中间出现过分裂割据的局面,但国家的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特点是社会生产、科学技术、思想文化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无不取决于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和社会的稳定。

历史教学中的国情教育,必须以课堂教学为主,教学设计应对国情教育作通盘考虑,实行历史课堂教学与国情教育的有机结合。不仅《中国历史》能够进行国情教育,《世界历史》同样也可以进行国情教育。这是因为中国历史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环境的作用,同时,中国历史的发展又对世界历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学习世界历史,可以促进和加深学生对本国国情的了解和认识;离开了世界历史的大背景,容易使学生的认识产生片面性,因而收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中学历史教育教学篇(4)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教师未能正确处理传道、授业、解惑三者的辩证关系,教学仅仅局限于让学生理解概念、掌握解题方法和步骤,甚至将历史课本幻化成若干条条款款,学生整日在这些条条款款中打架(因为容易记混),老师整日在教授记忆这些条款的方法。这样,老师已经将历史这样一门人文学科上成了如何得高分的技术课。这样的教学直接影响着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抑制了内在潜能的发挥,也影响了历史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离历史教学目标愈来愈远。当我们的学生进入成人后,那些标语口号、空洞说教已很难在他们的心灵深处留下烙印。因为,影响一个人终生人格的一定是学生时代的记忆和生命印象。

正因如此,我们的历史教育工作者更应重视“情感教学”,通过情感教学,才能让我们的历史教材生动起来,历史人物鲜活起来,才能提高学生学史兴趣,加深对历史印象。只有在情感自己的状态下,我们的思想才能产生共鸣、灵魂得到洗礼、人格得到升华、社会得到净化。因此,我深深呼唤我们的历史老师在历史教学中更多地实行情感教育。

当然,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个点点滴滴不断积累的过程。我们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让学生对历史老师产生情感之情。教育者人格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人格教育的成功与否。老师是学生前进的引路人,是学生智慧的启迪者和挖掘者,更是学生心灵的塑造者和培养者。其言行处世态度都会被学生或多或少地视为自己的榜样,学生“亲其师”才会“信其道”。这就要求历史老师在师生交往过程中要具有严于律己、襟怀坦白、诚实正直、公正无私等优秀品质。只有老师品德高尚,其上课才会充满感染力、征服力、可信度。“其身正,不令而行”,只有老师品德高尚,学生才会在不断学习过程中以老师为榜样,不断矫正自己的思想行为。

第二、教师要自己投入情感,让历史在自己内心深处发酵,让课程内容在自己的语言体态中流动。老师讲述真实的历史的同时,投入的感情也必须是真的。喜怒哀乐爱憎完全是随着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述而真实自然地流露。这容易使学生随着历史的评述,而与老师产生感情的共鸣,以至“感同身受”。学生随着老师的讲述为历史史实发展而喜怒哀乐,在共鸣中使灵魂受到荡涤与洗礼,使思想得到升华和提高。

第三、教师要有广博的历史专业基础知识。历史上下数千年,纵横数万里,囊括了政治、经济、军事、民族、外交、科学、艺术、宗教、民情、风俗等各个方面。我们常讲给学生一瓢水,老师必须有一桶水。唯有掌握较为渊博的历史知识,才可能形成知识综合、知识迁移的能力;才可能深入浅出、旁征博引,使历史史实充满感染力、征服力。才能让学生对老师信服、崇敬,从而在讲述过程中不断启迪学生心智,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中学历史教育教学篇(5)

历史教材中有关人格教育的素材很多,如从“卧薪尝胆”的勾践到“东山再起”的谢安;从“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到“粉骨碎身全不惜,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从“还我河山”的岳飞到“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从“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戚继光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从“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到“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维新人士谭嗣同;还有刘胡兰、、、雷锋、焦裕禄、孔繁森等等。教师要多多挖掘,充分发挥其特有而深刻的教育功能,让学生在学习丰富历史知识的同时产生情感的共鸣,接受心灵的洗礼,感悟人格的震撼,从而为学生健康向上的人格形成打下坚实的思想认知基础。

改革教学方法,实践人格体验

在课堂教学中可通过讨论、辩论、答辩、设疑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发现问题并着手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如果没有禁烟运动,鸦片战争会爆发吗?如果太平天国运动真的成功了,你认为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历史的倒退?如果袁世凯不告密,能成功吗?西安事变时,该不该放蒋?再比如在讲述列强侵华战争以及第一、二次世界大战后对战败国处理等问题上,可以让学生采用“模拟法庭”形式组成“审判庭”,列强侵略者一方为“被告”,受侵略方为“原告”,重新整合教材内容,用不同的方式来学习掌握教材内容,让“死”的历史知识真正鲜活起来、生动起来。

另外,还可以根据各校具体情况开展一些活动,如组织学生参观、考察当地一些历史文物古迹;观看电影、录像,听专家学者讲座;编辑史海浪花、历史园地等小报;设计问题如“历史上的今天”等,让学生查找资料;开展研究性学习,撰写历史小论文等等。

提高教师素质,展示人格魅力

中学历史教育教学篇(6)

当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的春风吹到了市区的各个角落,落到了每一所学校,同人们更是:仁者见人,智者见智,中学历史教学焕发了从未有的生机,一种积极向上的教育教学局面形成了。这里有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还有新的教学实践探索,更有新的教学设计……。但也不难发现,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绝大部分历史教师未能正确处理传道、授业、解惑三者的辩证关系,教学仅仅局限于让学生接受具体知识、理解概念、掌握解题方法和步骤。学生的学习情趣呈递减的趋势;学生的学习价值观仅仅是历史学科又不中考,到了考试死记硬背就能得高分;学生的学习体验感受不过是历史无非是原因、经过、意义的综合,没啥意思。是什么原因让历史――一个充满科学性,综合性、人文性的重要学科的处境如此尴尬呢?中学历史教学在现代教育的大嬗变中,应重构具有历史学科特点的素质教育模式,强化创新意识的渗透,加强思想教育的传播,塑造学生积极健康的创新人格与个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与高尚的思想情操,使学生富于创新的实践活动得以成熟和发展。在历史教学中,我想浅谈以下创新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一、历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1.改变模式,激发创新灵感

根据教育的开放性原则,适当改换传统教学模式,开辟宽松的民主教学环境,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推动学生担任学习主角,加强学生的个体间的信息交流。如以讨论、辨析、导演历史小剧等多种形式,诱发学生进入学习的角色中,在激发其自主意识时,刺激他们的创新兴趣。另外,教师还要允许学生对教师讲课提出的见解(观点、结论)提出质疑,并调动学生参与,如引导若干学生支持或反对教师的某一观点,通过有序的积极辩论,使学生各抒己见,想人之所不想,见人之所不见,能人之所不能,从而优化学生的创新心理环境,激发他们想象的冲动、联想的新颖、思路的开阔,有效调动学生的潜意智能,使之成为创新思维的策源地。

创新思维是一种新颖而有价值的、非结论的,具有高度机动性和坚持性,且能清楚地勾划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表现为打破惯常解决问题的程式,重新组合既定的感觉体验,探索规律,得出新思维成果的思维过程。例如某学生一反史学界对方伯谦临阵脱逃、最终伏法的定论,认为“方案”纯属冤狱,并通过旁征博引,自圆其说,得出‘重新认识甲午战争中的方伯谦”这一观念。该过程实际就是由心智到实践,最终演绎出创新思维的过程。可见,在创新思维过程中,学生高度发挥主观能动性,不囿于成规,突破问题的固定反应方式,从史实的现象及本质中,剖析探索,寻找新切口,得出新的思维结论。

2.大胆质疑勇于自省自悟

创新活动可以被看成具有双重作用,它增添和开拓出新领域而使世界更为广阔,同时又由于人的内在心灵能体验到这种新领域而丰富发展了人本身。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出问题是学生思维活动的开始,有利于启迪学生的创新“潜质”。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怀疑,敢于提出不同凡响的见解。“学则须疑”“义理有疑则濯去旧见,以来新意”。孔子也说:“多闻阙疑,多闻阙殆”,主张广闻质疑。学生在进行创新思维中,难免出现错误。教师要引导学生大胆冒险,敢于犯错。尤其要注意引导学生正视自己的探索之误。无错无以自悟和更新,这些思维的“黑匣子”,正是撞开创新大门的金钥匙。教师要善于以“错误案例”催开学生的创新之花,对学生的知识性、结论性、判断性的错误,教师不要马上给予否定评价,要以点拨为主,超过了教师,教师更应虚怀若谷、积极鼓励,协助学生的思维成果日趋成熟。

3.加强实践提供动手机会

思维是动作的内化,动作是思维的外现。教师要有的放矢指导学生参与探索性的实践活动,如实地调查、文物考古、模型制造、古画摹仿等,使学生感官与感知并用,劳心与劳力结合,激发思维创新发展。例如,我指导学生制作“张衡地动仪”的模型时,只提供了一定的数据、原理、外形,学生从自选材料、模具制造到演示,都显示出他们的创意水平。此外,我还让学生制作殷墟龟甲、兽骨模型;临摹《清明上河图》、《步辇图》、《蒙娜丽莎》等;到革命老区调查,并撰写调查报告;编辑刊行油印小报《历史报》。如此等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使学生的多功能思维在实践中得以发挥,促进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发展。

4.扩大信息量,加强“能源补给”

教师要针对学生旺盛的求知欲及创新个性,善于引进大量的课外知识,加强信息量的补充,使学生在丰富的信息中,活跃思维,诱发创新。比如我将多年订阅的《中学历史教学参考》杂志及珍藏的《二十四史》(中华书局版)的有关材料,以及大量其他书刊,组成一个小型历史知识书库,对学生开放。在长期“能源补给”中,学生的创意思维有了明显的进步。有的学生的史学小论文,从他们自拟的题目中可窥其分量。如《对王莽的重新认识》、《唐代的寺院经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中国战场》等。在教学中,我还选编了大量历史材料,充实教学内容,如讲授世界上最早的日食时,我引用古籍中有关最早记录的材料“十月之交,朔日卒卯,日有食之,亦孔之丑”,为学生拓宽知识层面。此外,我还将丰富的原材料按教科书的顺序,以章节为线索,配套设计材料解析题。由于材料解析题是一种综合性较强的题型,知识、方法、思维的含量较高,且在有效信息的取舍中,需要一定强度的思维质量。因此,加大材料的容量,既促进学生实弹实战能力,也刺激学生创新潜意识的觉醒。此外,我还注意学科间的彼此渗透,如政治、地理、语文、美术及有关自然学科,加强学科横向系统的联结,推动学生思维的迁移、融合、借鉴,加大信息贮量,使之为创新思维服务。

二、历史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仅仅局限于让学生接受具体知识、理解概念、掌握解题方法和步骤,以期考试得高分,却忽视了对学生思想情感、道德情操的教育,特别不能有效地利用历史科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不能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这种舍本求末的教学现状实在是令人痛心。

1.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我国是人类祖先最早发源地之一,同埃及、印度、巴比伦一起被誉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早在公元前21世纪就已经进入了文明社会。中国有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有世界闻名的四大发明;有伟大的万里长城;也有碧波千里的南北大运河;有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中国文明带着她自己的独特的风格,一个高峰接着一个高峰,直到今天仍是奋斗不息,前进不止!通过向学生进行祖国悠久历史和辉煌灿烂文化传统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再结合我国已确立的社会主义制度,特别是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它将为经济的繁荣,科学文化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前提和保证。从而使学生坚信祖国“四化”一定能够实现,并立志为实现祖国“四化”贡献自己的力量,增强学生的历史历史使命感。

2.爱国情操和民族气节

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只有知之深才能爱之切。孟子提出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可以说是集中地体现了中华民族气节。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为维护祖国的荣誉和民族的尊严,在爱国和气节方面为后人作出了榜样。自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以来,诸如卓有见识的林则徐,血染吴淞口的陈化成,维新被杀的谭嗣同,帝制的孙中山,横眉冷对的鲁迅,抗日献身的张自忠,以及无数为国捐躯的共产党人都体现了这一民族爱国精神,他们是中华民族之魂。浩然正气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历久不衰执着追求的完美的精神气质。“祖国再穷,我也要为她奋斗,为她服务。”这又是一切爱国科学家的心声。新中国刚成立时,一批留学国外科学家纷纷回归祖国,要为新中国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钱学森面对美国方面的关押、软禁、监视,毫不动摇;华罗庚放弃在美国被重金聘用的工作;李四光谢绝英国老师让他攻下博士学位再回国的劝告;钱三强更是冒着生命危险……

以上种种爱国、气节的实例,渗透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她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所在。

但是在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相当一部分中学生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受家长“小太阳”教育的影响,形成以自我为中心,具有自私性、心胸狭窄性,缺乏集体责任感等弱点。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中学生正处于少年期和青年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在对此类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充分利用历史人物的言行,去感染学生的心灵,从而鼓励他们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和崇高的气节。

3.维护统一维护尊严

进行忠于祖国,维护祖国尊严和统一的爱国教育祖国的统一,一直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我国各族人民从古到今都为这一主流和不受外来侵略,进行着长期的英勇卓绝的斗争。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的两千多年的漫长岁月里,统一的约占三分之二的时间。而且愈到后期统一的时间越长,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国家统一对经济、科学文化等各方面都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国共产党人是最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继承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为了民族的彻底解放,自“五四”以来反帝、反封建运动到八年抗日战争付出巨大的牺牲,建立了新中国,解放后党又领导中国人民平定了达赖叛国集团,赢得了维护祖国统一的又一重大胜利,保卫了祖国的神圣领土和。在上我们党一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立场,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以他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胆略,高瞻远瞩地提出对台湾、香港、澳门实行“一国两制”的构想:目前香港、澳门问题基本上得到了解决。我在多年的历史教学实践中,深深地感到:只要有针对性地选取素材,突出重点,是能够通过历史长河五彩缤纷的生动事例给学生以启迪,在他们的心田中播下爱国主义的种子,并引导他们为保卫祖国和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而奋斗。

4.以史为鉴,对学生进行竞争和忧患意识教育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当今随着人们生活条件改善,加上独生子女受家长"小太阳"教育影响,一些学生形成了经不起风雨,不善于与人合作的性格,缺乏竞争意识和忧患意识。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时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对历史进行观察:大凡每一个朝代开国君主都能励精图治,使其统治下的封建王朝出现兴盛局面。其原因在于他们知道江山来之不易,只有励精图治,才能使其统治长治久安。而每一个朝代后期,统治者大都贪图享乐,政治腐败,最终灭亡。学生明白这些道理后,再引导他们思考:21世纪是一个竞争激烈的世纪,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如不具备新形势下的综合素质,不论是国家还是个人,肯定受到淘汰。那么怎样才能避免遭到淘汰呢?学生自然就明白其中的道理了。可见,这对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忧患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中学历史教育教学篇(7)

历史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看到世界各民族的过去,知晓世界的概况,特别是我国的过去和现在,而且应该培养他们热爱祖国,崇尚科学,有创新精神和竞争意识的素质。

一、激发学生深厚的热爱祖国的情感

江总书记讲话指出:“……思想政治素质是最大的素质。”所以,历史教学应把爱国爱民的奉献精神寓于教学之中,把历史知识的传授和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教育结合起来。

(一)突出祖国的可爱之处。

中华民族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之一,进入文明时代的历史也有四五千年了。例如,世界通用语之一――汉语,记载了炎黄子孙灿烂辉煌的文化;举世闻明的四大发明,为世界历史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孔子得到世界许多人民尊崇,其思想影响越来越广泛。在教学中突出每一历史阶段的辉煌成果的地位和意义,并结合电化教学,将这些内容让学生观赏,培养学生审美的眼光。那么,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就会描绘出祖国一幅幅可爱的画面,使学生感到:祖国的确可爱,我作为祖国的一名炎黄子孙无比自豪。

(二)突出爱国志士的光辉形象。

热爱祖国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在教学中,教者要突出爱国志士的光辉形象。通过下面引导,在学生心中形成崇拜的偶象,学习的榜样。

我国著名的爱国志士屈原、陆游、辛弃疾一生念念不忘杀敌报国,他们虽死犹生,永远活在人们心中。苏武、文天祥等面对敌人的功名利禄诱惑,忠于祖国的决心毫不动摇。高级将领杨虎成、张学良为祖国的独立,民族的复兴立下汗马功劳。这些人物虽然时代、身份不同,思想性格各异,但他们都是具有强烈爱国精神的活教材,只要教者引导学生突出他们思想追求和行动的分析,就会使爱国主义思想在学生心理不断得到巩固。

(三)树立爱国主义人生观。

只有树立爱国主义人生观,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诸葛亮为了蜀国的利益,冒着九死一生的危险出使东吴,使蜀国得以巩固和发展;孙中山为了祖国的强盛,东奔西跑,用自己的毕生心血终于了腐朽的满清统治;从小就立志“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从诸葛亮到,他们都是把个人利益和祖国利益相结合的典范。相反,秦桧、袁世凯、之流为什么遭历代人的鄙视唾弃?就是因为他们以个人利益为重,不惜损坏国家民族利益。通过典型的例子作对比分析,再引导学生讨论,学生很快悟出:只有树立爱国主义思想,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培养崇尚科学、创新竞争意识

从历史角度看,我国有四大发明的辉煌成就,但我们不能忘记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甲午战争、南京大屠杀,更不能忘记“北约”轰炸我“驻南大使馆”,美国在我国南海横行、撞毁我跟踪飞机的耻辱。改革开放,我国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是我们起步晚,科学技术的发展还未超越世界发达国家。为了在以后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迈入世界先进行列,因此,历史教学还要努力培养学生发奋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勇于创新竞争的思想意识。

(一)认识科技的重要性。

历史告诉我们,中国古代之所以经济繁荣,国家强盛,是因为当时国家拥有大批世界领先的文化科学技术。近代以后,中国之所以沦为列强瓜分的对象,其主要原因是当时我国科技落后的缘故。国家要强大,民族要振兴,社会要发展,科学技术是多么重要啊!在历史教学中,教者应以加强学生科技意识,激发起有志于爱国的青少年奋发学习的热情为己任。

(二)增强创新探索的信心。

科技兴国的关键是要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而这种人才并不是高不可攀。历史告诉我们,这种人才就在平凡的各个工作岗位上。毕异发明了活字印刷术,爱迪生是一个拥有一千多种发明的大科学家……这些人之所以成为杰出的人物,无不是他们善于动脑、勤于动手,不断刻苦钻研,努力探索的结果。在教学中,应启发学生积极主动获取知识,从而不断增强学生创新探索,努力学习的信心。

中学历史教育教学篇(8)

中华民族素以勤劳勇敢著称于世。在五千年文明史中,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传万世而铸人品,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深深扎根于神州大地。传统美德教育是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因为学生是祖国的未来,社会的栋梁,肩负着实现现代化的重任。现代化社会的建设,需要具有现代素质的人来完成,从现代化的素质需要,对学生从小培养、熏陶,在这方面历史学科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特点决定了它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阵地,历史学科具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应该充分重视历史学科的功能,寓传统美德教育于历史教学之中,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得到继承,并发扬光大,为培养新时代需要的“四有”新人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爱国主义的精神教育

我国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富,优秀人物人才辈出,对世界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享誉世界的陶瓷、四大发明、万里长城和秦陵兵马俑,这些遗产,被世界各国人民交口称赞。这些都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几千年来,在国家兴衰民族存亡的紧要关头,无数仁人志士,自觉地承担起挽救中华民族危亡,捍卫国家独立完整的重任。翻开中华民族历史长卷,记载了他们的爱国名言和先进事迹。诸如屈原自沉汩罗,以身“死国”;岳飞“仰天长啸”,屈死风波亭;霍去病的“凶奴未灭,何以为家”;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开眼看世界”的林则徐;血染吴淞口的陈化成;忧国忧民,舍身蹈海的陈天华;“甘愿牺牲自己和家庭的幸福,为天下人谋永福”的林觉民;“革命尚未成功,通志仍需努力”的孙中山;横眉冷对千夫指的鲁迅;誓死抗日,壮烈献身的杨靖宇……无数为国捐躯的共产党人,都体现了民族精神和爱国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之魂!

忠心报国,威武不屈,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经久不衰、执着追求的完美的民族精神。汉朝的苏武牧羊,威武不屈服,时穷节奈在,丁年奉使,皓首而归,历代为之传诵。南宋文天祥,以其皓然正气与南宋朝廷苟且偷安的“邪气”斗,与元朝统治者的威胁利诱“邪气”斗,给后人留下了述志诗《正志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共产主义者要“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为了“青春中华之创造”,大义凛然,牺牲在的屠刀下。著名诗人朱自清为了“建红色的天国于地上”,为“理想完美的中国的到来而执着的追求;临终前虽贫病交加,饿死不领美国救济粮,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的硬骨头精神。

“科学没有国家,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这是每一位爱国科学家的心声,新中国刚成立时,一批留学国外的科学家纷纷回归祖国,要为新中国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彭恒武教授毅然放弃在英国的丰厚待遇,第一个投入祖国的怀抱,当有人问他为什么回国时,他答道:“回国是不需要理由的,不回国倒需要理由!”钱学森面对美国方面的关押、软禁、监视,毫不动摇。华罗庚放弃在美国被重金聘用的工作,“梁园虽好,非久居之乡,归去来兮!”表达了海外中华赤子的心情。李四光谢绝英语教师让他攻下博士学位再回国的劝告;钱三强更是冒着生命危险,辗转回到祖国的怀抱,投身于祖国的建设。

以上爱国爱民,忧国忧民思想之实例,渗透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所在。历史教学中突出爱国主义精神的教育,使学生认识到无论何时、何地、何种情况下作为一名中国人,始终要以祖国和人民的利益为重,尤其要从小立志,是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与祖国最高的利益紧密相连。

二、坚忍不拔,奋发向上的精神教育

中国古代文明,名扬四海。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坚忍不拔、奋发向上、艰苦奋斗,为人民造福的实例举不胜举。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凡是有作为的人,必会遭到大困难,必先艰苦磨练自己,培养百折不挠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意志。明代李时珍,在27年中,查阅了浩如烟海的历史典籍和各种医学著作;为采集标本,他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为弄清药的功效,他经常以身试药,把事业看得高于自己的生命,耗尽一腔心血,终于写成了“东方医药巨典”――《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匠”。东汉张衡创制了地动仪,僧一行在世界上第一次测定了子午线度,成为古代著名的科学家。

以上这些都是为了民族、为了国家、为了事业,敢于面对困难和挫折,坚忍不拔、奋斗努力,最后成就了大业的光辉典范。在历史教学中应注入时代的血液,使学生不断树立起为国家、民族利益而献身的精神。

三、勤俭廉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史书上不乏勤俭廉洁的例子,如诸葛亮说:“君子之行,静一养身,俭以养德,非谵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汉唐“文景之治”“贞观之治”时期,国力强盛,经济的繁荣,勤俭不能不是一个重要原因。中华民族以勤劳的双手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华夏文明,以吃苦耐劳著称于世。如张衡发明的地动仪,马俊发明的翻车,李春建造了赵州桥,黄道婆改良纺织工具等都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的生动例子。墨子、隋文帝、王安石、范仲淹、明成祖、曾国藩等均是节俭的名人。而、、、、陶铸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更是节俭的模范。革命前辈徐特立始终保持廉洁奉公的美德,为世人所崇敬。在延安担任教所长及自然科学院院长时,无任何特殊化。新中国成立后,已逾七十,衣着仍是补了又穿,穿了又补,饮食仍是小米与玉米面为主,家属医疗费及办公用品也是自己花钱,当人大代表所得每月50元补贴,如数退回,体现了一个革命者廉洁奉公的精神。

中学历史教育教学篇(9)

原始社会的教育,没有固定的形式,往往是围坐在篝火旁进行的,讲授的内容既有生活经验,也有前辈的英雄业绩。原始社会的教育是历史教育的雏形。随着文字的出现,我国出现了专门的学校,我国古代文献中所记载的最早的学校类型有成均之学和虞痒之学。商代开始设史官,此后,我国朝朝设史官,代代修史书,五千多年绵延至今从未间断。春秋时期,私学兴起,我国的大教育家孔子讲授的内容就是他自己编定的《春秋》、《诗》、《书》、《易》、《礼》。其中,《春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史书,也是我国最早的历史教材;《尚书》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历史文献的汇编。秦汉,政府设立了博古通今的“博士”官。西汉武帝设“太学”,把《春秋》、《诗经》、《尚书》、《易经》、《礼记》尊为“五经”,作为太学的教科书。魏晋南北朝时期,历史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史学。隋唐时期,随着科举制的确立,史学的地位也相应提高,科举以流传下来的“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作为考试范围。清朝时把“二十二史”、“三通”及《资治通鉴纲目》等史书均列为学校教材。

综上所述,从原始社会以来就有了历史教育且从未间断,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越来越规范化、体系化。历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儒家经典为主要的教学内容,而儒家经典则是我国古代选官的重要依据之一,历史教育成为人们通向仕途所必须接受的教育。因此,历史教育在中国古代更多地体现了实用性和传承性的价值,成为封建政府教化百姓的主要工具之一。

2、近代以来的历史教育

近代以来,随着西方的入侵,我国的历史教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904年清廷颁布《奏定中学堂章程》,该章程吸收了西方学制的特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正式颁布且在全国施行的普遍性学制,它根据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等几个阶段的划分,中国中学设置历史课程也是从该章程开始。该章程第一次明确规定:中学学制五年,依次开设中国史、中国史及亚洲各国史、中国本朝史及亚洲各国史、东西洋各国史。清朝灭亡后,民国政府基本承袭清末的学制,在历史教学的内容上也采取中西并重的方法。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重视历史课程的建设,在初中和高中实行双循环制,中外历史均有涉及。50年代中期,在当时的政治形势下,历史课程的大部分被“三史”(家史、村史、厂史)所取代。60年代中期,中国的政治形势进一步恶化,历史课程几乎被砍光。“”开始后,大中小学停课,中学历史课也一度全部停开。“”结束后,历史教育工作逐渐走上正轨。

二、中学历史教育有助于知识的积累和迁移

1、历史教育是丰富的知识来源

历史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向受教育者传授历史学的基础知识。历史学知识在学科网络结构横向联系中举重轻重。对中学生来说,学不好历史课,就不能很好地理解语文、外语、地理、政治等课程。如在地理学科中,讲季风的形成时可以采用学生熟悉的明代郑和下西洋的例子,通过分析郑和出航返航的时间来探究季风的成因;再如在讲城市内部结构时,可运用明清紫禁城,分析其中轴对称性,各个建筑的功能等来引导学生由此及彼,进行知识的迁移。

在许多自然科学的学科中,如数学、物理、化学等,也跟历史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在讲解《勾股定理》时,老师可以创设情境:勾股定理是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发现的,相传在2500年以前,他在朋友家做客时,发现朋友家用的地砖铺成的地面反映了直角三角形的某些特性。中国古代也有关于勾股定理的记载:我国流传至今最早的一部数学、天文学著作《周髀算经》。书中记载有“勾广三,股修四,径隅五。”在汉代的《九章算术》一书中勾股定理得到了更加规范的一般性表达。由此让学生了解勾股定理的历史沿革,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储备,还以此来诱发学生观察、思考,训练学生全方位思维能力,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探索数学发展规律的兴趣。

历史教育不等同于历史教学,它是将历史学知识与众多学科知识相结合、相渗透,历史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几乎蕴含在所有的学科教学当中,对于充实学生知识的储备、能力的培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历史教育的实现知识迁移的有效途径

历史教育既是综合的人类文化“传承者”,又是人类文化的“解释者”。在传承和解释的过程当中,主要是让受教育者实现知识的迁移,更好地感悟悠久的人类文明,并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历史教育与公民教育、生命教育、环境教育相结合,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历史是由人编写并且流传下来的或者是通过后来的考古挖掘推理出来的,所以许多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都不可避免地带有历史学家们个人的、时代的和阶级的局限性。历史教育的独特价值,在于它能够为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提供认识素材。历史学科的知识系统,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和开放性、发散性。所以在实施历史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就要充分挖掘教材中所隐含的具有一定灵活性、新颖性的知识点,让学生在把握历史的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超越历史的时代性即超越历史学家们原有的、固定的认知模式,得出自己的独特的、多维的新结论,从而培养中学生的历史思维。这就是我们历史学科所追求的创新。如在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课本中《中外的交往与冲突》一课中,在讲解完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后可以引导学生回到课题,探讨在当今人与人、国与国之间应当怎样更好的交往,怎样更好的避免冲突。甚至还可以在进一步拓展:人与人、国与国之间在交往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有冲突,那么在冲突的情况下如何交往?通过这样的层层深入,让学生通过了解过去、认识现在,目的是在教他们怎么样把握未来。把史实的传授和科学的历史思维的教育完美地结合起来,从而实现知识迁移,挖掘历史文明,创造时代精神。

随着科技的进步,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发生了极大的改变,过一种什么样的人生,成为当今国民关注的问题。历史是一门基础性的人文学科,它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记录着人类生命发展的历程,蕴涵着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丰富素材,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受教育实现知识的迁移,进而影响到自己的行动。《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培育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是时展和社会前进的需求,也是青少年自身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需要。”在高一的历史课本中有很多篇目适合渗透这样的教育,如讲到西方的政治文明时,可以引导学生回顾古代政治,明白人类在基本生存问题得到解决后,对生命的质量要求日益提上日程,进一步提出民主、自由以及人的各项平等权利;在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再到信息文明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认识人类在社会生产中的创造精神,进而感知到今天这样方便、舒适的生活的来之不易;讲到我国近现代社会习俗变迁时可以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人类生活的不断发展变化,体现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不懈追求。历史教育能够帮助人们有智慧、合乎理智地解释人类的文化真谛,培养人们共同生存、共同发展的态度,涵养关心、宽容、尊重、反省、自主、公正和自由探索的品质。通过历史教育,强化公民意识,渗透道德教育,培育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通过历史教育,教育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珍惜生命,保护生命,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创造积极的生命价值。由此可以看出历史教育也承载着公民教育和生命教育的重任。

历史教育也是进一步推进全民族生存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在学校中可以让学生通过中学阶段的历史教育去主动接受以达到其汲取有利于自身社会性发展的知识能力,能够进一步判断社会的“美”与“丑”,了解自己应该继承什么,摒弃什么,并通过对历史学科的人文感悟而建立起的历史的理性反思,从而丰富自己的历史观和人生价值观。在这一方面,笔者所在的学校利用区位优势,编写了校本教材《乌山文化》,将历史教育中的乡土历史与其他学科教育相结合,并且通过研究性学习让学生自己搜集关于乡土历史的相关资料,形成一定的观点和看法,整理成论文。这样,让学生通过熟悉家乡的历史、文化,进而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文化传统,诱发他们热爱家乡、自觉为家乡的发展做出贡献的意识。

三、中学历史教育有助于社区活动和社团活动的开展

学校教育中除了课堂教育外,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教育。下面谨以某中学2013-2014第一学期国旗下讲话为例:

从上述的表格可以看出,国旗下讲话在不同的阶段围绕着不同的主题开展。仔细分析会发现,其中纪念历史事件的有:勿忘国耻;传承中国的传统美德的有:守纪、公德教育,节约是美德,让文明成为一种习惯,考风考纪教育,学会感恩,安全守法教育,宽以待人、学会相处等八个;纪念传统节日的有:感谢您,亲爱的老师,国庆安全教育,重阳敬老,元旦致辞等四个;还有的是历史在新时期结合生命教育被赋予了新的内容的:健康运动、热爱生活,我爱美丽的校园,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等三个。在笔者看来,传统美德和传统节日都是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中的精髓,而勿忘国耻和新时期的历史教育则体现了历史教育的延续性。因此国旗下讲话中与历史相关的主题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再从负责部门来看,学校各行政职能部门都参加了国旗下讲话,可见学校对历史文化的重视。由此可以得出,在学校开展的其他课外活动(如主题班会和社团活动,假期开展的社会实践和走进社区活动)中,与历史相关的主题应占有相当的比例,只是表现形式各异,种类繁多。与历史主题相关的学校活动和社区活动,在开展的过程中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还可以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领略中华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他们的探索热情和爱国热情,增强他们的传承意识,这些都对历史文化的内涵赋予了新时代的新意义,进而指引学生更好地处理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这不仅对学生自身有益,还对学校的长足发展有益,更对社会的良性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从内容上看,古代的历史教育主要与儒家经典相结合;近代以来,我国建立并不断完善包括中等教育在内的新学制,历史教育也逐渐与国际接轨,在内容和范围上不再局限于儒家的经典,更着眼于认识世界,课程的安排上包含了中国史和世界史。随着时代的推进,历史教育的内涵和外延也不断发展,历史教育与其他学科紧密结合,成为丰富的知识来源,历史教育还与时俱进,与公民教育、生命教育和环境教育等相结合,实现知识的迁移。

历史具有天然的延续性和广泛的科学性,在学校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历史教育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今天的教育过程是持续人的整个一生的过程,也是一个人的自我概念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历史教育不仅仅是通过课堂教育的方式展现,还广泛渗透在课外活动和社区教育当中。在中学阶段,通过校内外各种教育方式,将历史教育融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引导、帮助学生寻找存在感,感受幸福感,树立使命感,进而推进社会的进步与和谐。

参考文献:

[1]齐健、赵亚夫等著:《历史教育价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赵秀玲主编:《历史教育学》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3]刘柱:《历史学科渗透德育教育的思考》载《教育科学》2012年第3期.

中学历史教育教学篇(10)

历史是一门以历史史实为基础的学科,它有其本身的知识结构,也含有其德育的结构。以史育德,既体现历史教学上的史论结合,又实现了历史在全面发展教育上的德育与智育的统一。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各种途径让学生了解熟悉各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感受各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淳朴民风和崇高气节,学习体现时代精神的先进典型,将民族精神内化为青少年的思想素质和精神品质。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以史为鉴,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

一、在爱国主义情感教育方面

爱国主义历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它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祖国的一种深厚感情,是国家和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长期积累形成的一种道德规范、文化传统。翻开中外历史的书卷,从远古到现代,上下几千年,到处都蕴藏着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从驱逐倭寇的戚继光、收复台湾的郑成功,到虎门销烟的林则徐、血洒疆场的关天培,他们所表现出的忠贞的民族气节;从与舰共存亡的邓世昌、以身殉国的丁汝昌,到甘愿为变法而捐躯的谭嗣同、“为天下人谋永福”而献身的林觉民,他们豪壮的爱国义举;朱自清宁可饿死不吃美国救济粮,京剧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抗战期间毅然留起了胡须,拒绝为侵略者和汉奸演出,他们表现出的崇高的民族气节,都是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教材。在教学中,可以将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有意识地融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使学生通过对教材的学习自觉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比如在讲文化史时,可以运用教材中的有关史料,通过资料的展示和讲解,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绵延五千年的文明,不仅为人类创造了极其灿烂辉煌的文化和科技成就,更向世界展示了其非凡的融合力、凝聚力和强大的生命力,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些内容可以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我们也可以结合历史教育教学内容,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内外活动,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举行国情知识竞赛,组织课外阅读、讨论,观看历史题材电影,比如《林则徐》、《甲午风云》、《开国大典》、开展影视评论,编辑历史小报,举行历史报告会、故事会,组织观看影视录相,展览等等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课外教育活动,可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到德育教育,通过实践激发学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树立报效祖国、建设美好未来的远大志向,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二、在维护民族团结和睦、维护祖国统一的情感教育方面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千百年来,我国历史上涌现了许多为民族进步,为消弥民族战争,为维护祖国统一而努力甚至献出生命的代表人物或典型事例,如昭君出塞、文成公主入藏、康熙平定叛乱、郑成功收复台湾等等。揭示历史上民族英雄的精神世界,对于培养学生的民族气节和民族感情,砥砺他们前赴后继、自强不息的性格是很好的时机。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

三、在培养青少年道德品质方面

道德的养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青少年时期,而不是成年以后。因而,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优秀历史人物和他们的事迹对学生进行品德和道德教育。例如中国历史上的陈胜、吴广发起的大泽乡起义,于谦一心保卫国家“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邓世昌“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谭嗣同喋血街市、唤醒民众;共产党员吉鸿昌“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等等。通过对历史上无数先烈、英模感人事迹的了解,让学生悟出做人的道理。作为一名中学历史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方式去解决:通过讲历史人物的故事,指导学生阅读历史小说,开展历史知识竞赛去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上一篇: 建设工程管理专业 下一篇: 矿山安全管理技术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