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素质教育指导汇总十篇

时间:2023-08-27 15:09:36

儿童素质教育指导

篇(1)

二、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的影响因素

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受多种因素影响,清楚了解这些影响有助于我们更加有效地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目前,影响流动儿童家庭教育主要以下因素。

(一)家庭内部因素

家庭是流动儿童城市化的初始环境,家庭内部因素直接影响家庭教育质量,进而影响流动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流动儿童家长不少为个体经营者、工人、郊区租地农民,从事一些为城市人所轻视脏乱苦的低层次工作。出于对自身的文化水平、职业状况、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的不满意,多数家长都非常重视对子女的教育,把改变命运的期望寄托在子女身上,这种较高的期望易导致亲子矛盾冲突。同时,他们对子女的教育期望也有功利化、现实的一面,对子女的期望值较低,甚至认为孩子只要能认几个字、算个帐就行了。较低的期望导致家长放松甚至放弃对子女的家庭教育。来到城市后,流动儿童比父母更容易接受新事物和新观念。相比之下,父母由于文化水平比较低,又忙于生计,难以跟上孩子在学习、精神上的需求,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权威地位逐渐削弱。同时,由于父母多从事脏苦累活,且劳动时间过长,用于家庭教育的时间相应减少,在家庭教育上付出的精力更加有限,对亲子互动造成严重影响,良好亲子关系难以形成,影响到家庭教育的成效。与城市居民相比,许多流动人口的收入依然偏低,物质条件有限,难以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同时,部分流动人口在事业上非常成功,成为雇主、包工头甚至中高层管理人员,家庭收入比较高,这类家庭在孩子教育问题上普遍存在物质投入有余而精神关怀不足的现象。部分家长在“暴富”之后所显露的重玩乐享受的心态妨碍了孩子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二)社区环境因素

良好的社区环境是家庭教育重要外部条件。流动儿童家庭大多居住在房租低廉或就业方便的城市边缘地区。由于各种原因,这些地区房屋的基本设施比较匮乏,社区环境相对落后,黄赌毒危害较大,生活在其中的流动儿童容易受不良影响。流动人口大多从事低等工作、社会地位低,他们聚居在一起,容易产生社会和心理问题,一旦不能予以及时有力的疏导,就会成为家庭教育的隐患。由于家长职业不稳定,流动性较强,居无定所,流动儿童经常需要适应不同的环境。缺乏相对稳定的社区环境,流动儿童的社会化和城市化过程被多次中断,造成了其子女社会化和城市化的不充分状态,无疑增加了家庭教育的难度,导致家庭教育无法顺利进行。另外,随着父母进入城市后,流动儿童与城市青少年基本隔离,带有极强的边缘色彩。同龄群体的边缘性不利于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的正常交往,加剧了自身地位的边缘化,甚至造成了流动儿童之间不良行为习惯的相互传染。由于家庭的流动性,流动儿童的同龄群体在不断变化,甚至在某段时间根本就不可能建立新的同龄群体,同龄群体呈现出一种衰落的趋势,导致流动儿童心理孤独感的增强,不利于流动儿童的成长和发展,在客观上要求流动家长加强对子女的关心和爱护,发挥家庭教育的正功能。

(三)社会政策因素

流动儿童家庭主要来自农村。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一系列社会政策,使他们被视为二等公民。户籍制度派生的职业排除政策使流动人口只能做本地人不愿干且待遇极低的工作,给流动儿童留下不平等的印象。因为户籍歧视所带来的心理伤害,也影响到父母家庭教育的权威地位。部分流动儿童无法理解户籍制度深刻的社会体制原因,受到城里人特别是城里孩子的歧视时,他们往往迁怒于自己的父母,甚至于看不起自己的父母,拒不接受或不理会父母的教育。既不能融入城市,又难以回归农村,这种边缘化状态,妨碍了流动儿童极其家庭和谐地融入城市生活,也导致了流动儿童家庭教育出现的各种问题。

三、流动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策略

受以上因素影响,流动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着诸多现实问题和困惑。化解这些困惑,需要采取以下措施,有效开展流动儿童家庭教育指导。

(一)加强家长学校建设

流动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离不开学校主渠道教育的推动。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以接受流动人口子弟为主的民办学校通常以“拼教学质量”招揽学生,忽视家庭教育指导,家长学校流于形式,难以计划地开展流动儿童家庭教育指导。在此背景下,需要加强流动人口子弟家长学校建设,提高家长家庭教育素养和教育能力,改善亲子教育行为,从而发挥最大的育人效益。中小学校在举办家长学校、开展家长培训、进行家庭教育指导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学校应该把流动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纳入学校的总体规划,放在重要位置来安排,采用,多种指导和沟通方式,调动家长参与学校事务,有效地组织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

(二)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流动儿童家庭教育指导需要教师有系统的家庭教育知识,掌握专业的技巧和方法。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可以提高家庭教育指导专业能力。教师要突破职业局限,在研究学生的同时,还要研究家长,跳出技巧传授及技术性指导的层面,关注家长的心理健康、个人素质,帮助家长在教养子女的过程中进一步发现自己,与子女一起成长,应该是家庭教育指导的重点。学校可采取请专家辅导、举办专题讲座、组织专题研讨、开展课题研究等形式开展教师的校本培训,还可以提供条件支持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和进修、外出参观考察、参加各类家庭教育学术研讨活动等校外培训,帮助教师突破职业角色的局限,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三)开展分类或个别指导

流动儿童家长文化差异大,素质高地各有不同。家庭教育指导要取得实效,必须考虑到这些特殊差异,采取不同的分类教育指导策略。面向全体家长的辅导解决全体家长带有共性问题,分类指导则解决部分家庭所具有的同类问题。比如,对经济条件较好的经商家长或纯粹打工的家长的分类辅导等。他们有教育观念、教育方法等方面的共性问题。分类辅导要在在集中解决共性问题的基础上展开,使教育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分类辅导在方法上可以运用小组讨论、情景体验、个案分析等多种活动形式,鼓励家长“活学活用”,强化教育效果。“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个别辅导是流动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基本特性。因此,在分类辅导的同时,也要进行个别辅导,尤其需要对一些有特殊需要的家庭制定相应的指导方案,实施个别指导,给予人性关怀。例如,结合家访对学生家庭“因材施教”、请专家预约辅导,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建立“家教辅导室”、开通“家教咨询热线”、开展家庭治疗。

(四)为家庭提供社会支持

我国应完善社会服务,建立家庭教育指导社会工作系统。社区工作直接面对流动儿童及其家长,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可以让流动儿童家长及时、就近得到社会支持和帮助。具体说来,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篇(2)

【中图分类号】 G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8(b)-0163-01

0~3岁不仅是儿童大脑和智力发育的重要时期,更是直接影响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关键阶段。重视对0~3岁儿童大脑潜能的早期发展,为其日后智能发育奠定基础,让孩子拥有一个良好的人生开端,是每个家庭的希望,也是全社会共同的希望,对于提高我国出生人口素质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我国学前社会教育的需求日益增加,作为早期教育主要机构的幼儿园和托儿所,已经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0~3岁儿童早教需求。所以,应将儿童发展与早期教育纳入到社会体系中,融入到社会大环境中,在充分整合家庭、社会、早教机构等资源的基础上,采取多种灵活的教育方式,促进0~3岁儿童健康、全面、科学发育和成长。

1 0~3岁儿童发展与早期教育的特点

1.1 共性与个性差异并存

0~3岁是儿童感官、语言、动作、秩序感、习惯等形成和发展的关键阶段,这也是0~3岁儿童发展拥有的共性特征。在共性特征的影响下,儿童早期教育要立足于儿童各发育阶段的不同水平和要求,面向全体年龄段儿童开展具备普适性的教育活动。与此同时,由于每个儿童受生活环境、遗传基因、家庭教育等因素影响不同,所以致使0~3岁儿童的发展又存在着个体差异性特征,主要表现为能力倾向、学习方式、发展水平以及原有经验差异。因此,针对0~3岁儿童发展共性与个体差异共存的现状,应采取普遍的教养规律适用于每个独特的儿童早期教育中,以发展共性为主、发展个体差异为辅,在教育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实施个别化、小团体指导。

1.2 发展与早期教育的全面性

0~3岁儿童的全面发展包括生长发育、语言、动作、情感、认知等领域。然而,长久以来,家长对儿童的早期发育仅仅停留在喂养、身体健康和智力发育层面,而忽视对其他领域的发展,尤其对于情感发育这一领域最为忽略,从而导致儿童早期发展过于片面化、局部化。在此情况下,我们必须认清0~3岁儿童早期保教的目标,即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培养一个完整的儿童。对于早期教育机构而言,更要渗透多领域的教育内容,包括听说环境与互动、身体与动作发展、稳定的情绪情感培养以及感知与思维培育等,促进儿童在多元化领域教育中,得到全脑开发、身心健康发展。

1.3 物质环境与精神环境并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长都十分关注物质条件对儿童发展的影响,他们在为儿童提供充足营养的同时,还为儿童添置各式各样的玩具用品,给儿童创建一个应有尽有的物质环境。事实上,影响儿童发展的外部环境既包括物质环境又包括精神环境,而精神环境为儿童提供的情感满足是发展其他领域的前提和基础。这就要求家长、早教机构要树立以亲为先、以情为主的早期教育理念,给予儿童充分的人为关怀。

2 中国0~3岁儿童发展与早期教育策略

2.1 社区学前教育

学前儿童是社区人口的组成部分,其教育是社区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社区学前教育应是社区内为0~6岁儿童或全体居民设置的教育设施和教育活动,是多层次、多内容、多种类的社会教育。我们要根据他们不同的需要,力图通过多种渠道和多种方式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早教服务,让家长在参与指导的活动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育儿水平,优化家庭教育环境,使家长与儿童共同成长。

2.2 以幼儿园为中心的儿童早期教育

社区内的幼儿园是社区学前教育依托的主体,处于社区学前教育的中心地位。幼儿园具有丰富和完备的人、财、物等教育资源,开展0~3岁儿童早期教育服务的运行成本相对较低。而从目前来看这些建筑场地和设施设备的利用率不高,特别是双休日、寒暑假,大多时间是闲置的。幼儿园应最大限度的开发利用物力资源,深入了解这些现场资源的闲置量和需求量,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适时适度的面向社区0~3岁儿童和居民开放其园地场所、设施玩具等,与社区共享。还可以利用幼儿园的活动室作为家长经验交流和开设讲座的场所或在添设婴幼儿活动设备后作为亲子活动的场所,在节假日、双休日等时间定期面向社区内0~3岁儿童和父母开放,让社区儿童来园共享幼儿园的这些玩具设施等教育资源,并可设专门指导人员进行现场指导。

2.3 亲子园教育

0~3岁亲子园是给家长提供一个如何养育0~3岁儿童的课堂,给0~3岁儿童提供娱乐、游戏的场所,集教育、娱乐于一体的早期教育机构。0~3岁亲子园教育是以社区为依托,以亲子活动为主要组织形式,面向0~3岁散居儿童及其家长进行教育和指导的一种社区早期教育形式。但是0~3岁亲子园作为教育机构,不是游乐园那样的娱乐设施,也不同于幼儿园等正规教育机构。0~3岁亲子园的指导对象、活动设置、时间安排、指导内容和指导形式都具有独特性。0~3岁亲子园不仅把儿童作为教育对象而更强调教师把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教给家长。教育内容的设计不仅针对儿童也重点指向家长,通过对父母的培训和提升来达到对亲子关系的调适,从而更好地促进婴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时间安排更灵活,包括半日早教活动、周末亲子活动等,以满足家长的不同需求。指导形式多种多样,如亲子活动、家长交流、家教讲座、发放指导材料等。

参考文献

[1] 田莉莉.李丽萍.韩玫.早期教育对婴幼儿智能发育状况的干预效果[J].中国临床康复,2005(40).

[2] 彭琦凡.对儿童早期教育与发展的理性思考[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篇(3)

1 小学生的心理卫生工作的重要性及迫切性

全世界范围内,5-16岁的儿童约有12亿[3],他们的健康直接关系到全球人口素质的提高和世界未来的繁荣与发展[4]。据1976年WHO报导,3-35岁的儿童心理社会问题的检出率约为5%-15%[5]。美国报道,14-16岁儿童,约有18.7%患有精神障碍[6]。1993年我国22城市的调查资料显示,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2.97%±2.19%[7]。我国城乡不同类型学校学生的心理障碍,其中,小学高年级9.7%,初中生为13.76%,高中生18.79%,提示年龄越大,心理卫生问题越突出[8]。 lemer认为儿童行为问题不仅影响他们的生长发育和社会化过程,还会导致其成人期的适应不良、违法犯罪和精神疾病[9]。再者,从个体的心理发展来看[10],儿童大脑皮层机能活动的可塑性大,模仿性强,容易建立巩固的动力定型。此阶段是儿童心理偏异最易形成和纠正的时期。因此,儿童心理健康促进工作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2 心理卫生评价工具有研究现状

2.1心理卫生问题的诊断和评估 心理学家认为,在诊断和评价儿童的心理卫生问题时,不仅要考虑到其发展年龄[11]、社会文化背景[12]、问题的情境定位[13]及其严重程度[14],还要考虑到这次诊断对其人格发展、社会适应和别人对他的评价等方面所产生的影响[14]。在诊断工具有使用方面,还应考虑测量主体[15]对测验的理解及态度的差异。Akiskal(1986)提出,一项较完善的评估程度应包括:家庭评估、与教师和家长的语谈、行为的观察和评定、标准化测验以及发展史的检查[16]。

2.2心理卫生问题诊断和评估工具

2.2.1心理测量工具的种类 目前常用的测量工具有以下几类[17,18]:①症状量表,如Achenbach’s行为量表(CBCL)、Conner’s儿童行为评定量表父母问卷(PSQ)、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Zung’s抑郁及自评量表(SDS)、Zung’s焦虑自评量表(SAS)、状态一特质焦虑量表(STA1)等;②人格量表,如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定量表(MMPI)、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卡特尔个性量表(16PF)等;③智力及发展量表,如韦克斯勒智测量表(儿童版)、瑞文推理测验、中国比奈测试手册(SB)、丹佛智力量表(DDST)等;④心理健康评定量表如,学习动机诊断测验量表(MAAT)、问题行为早期发现测验手册(PPCT)、Rutter儿童问卷、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表等。

2.2.2心理测验工具有评价原则 心理测验表的评价应依据[18,19]:①心理测验工具的功效,即能反映要评定的内容特征的能力;②心理测验工具的敏感性,即能测出受评者某种特质或行为上有意义的变化的能力;③心理测验工具的简便性;④心理测验工具的可分析性,即有无常模或描述性标准;⑤信度,即衡量测验工具可靠性和稳定性的程度。信度系数越大,测量结果越可靠。常的信度的指标有:重测信度、分半信度和同质性信度。总之,选择心理测验工具时,应根据研究目的,选择使用广泛、操作简便、省时,而信度较高的测量工具。

3 中小学生心理卫生现状

3.1中小学生心理卫生问题的现状及趋势

3.1.1研究对象较广泛包括一般儿童、超常儿童、独生子女、单新儿童、聋哑儿童、弱智儿童、少数民族儿童、学习不良儿童、失足儿童等。

3.1.2研究方法的多样化 包括横断面调查,病例对照研究[20]、队列研究[21,22]、多因素分析等方法已被应用于心理健康调查的领域中。

3.1.3 测量方法的标准化及多样化调查多采用敏感、高信度的标准化测量工具,而且其使用开始趋向多样化,以期从多角度、多层面反映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

3.2目前中小学中存在的主要心理卫生问题

3.2.1学习困难 国外,有3%-28%的学龄儿童存在某种程度和方式的学习困难[23]。国内学习困难儿童的检出率为17.4%[24]。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造成学习困难的外部因素[25]有:家庭环境不良、父母文化程度低、父母教养不当等;其内部因素[26]有:儿童在智力结构、知识水平、品行障碍、多动症等。

3.2.2个性障碍 在美国,自杀排第3位死因,15岁以下儿童少年自杀身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2.4%[27]。我国有关调查结果显示[28]:有自杀意念者占9.69%,主要原因为父母不和、学习成绩差、不良习惯、不良性心理等。

3.2.3情绪障碍 瑞典Knorring报告10-14岁的儿童精神障碍的发生率[29],男生有3.55%。女生3.4%。国内儿童的精神障碍的发生率为1.05%[30]。病种分析显示,国外过度焦虑患病率为5.9%-12.7%[31]。国内为0.51%[30],国外抑郁症发生率为1%-8.0%[31],国内为0.56%[30]。国内外的资料均表明,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的影响因素主要来自家庭和学校表现等[32,33]。

3.2.4行为障碍 ①多动症是儿童时期常见的精神卫生问题之一[30,34],国外[35]儿童多动症的发生率为1.2%-9.9%,我国为6.04%[30]。②国内资料显示[36],随着年龄的增设和年级的上升学生的吸烟率有上升的趋势,普通学校吸烟率高于重点学校。③儿童行为障碍的发生率在英国和美国鸡为4%-10%[31]。我国发生率为1.55%,资料表明,家庭环境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33]。

3.2.5特殊群体儿童少年的心理卫生问题 有研究表明[37],聋哑儿童青少年行为问题检出率高于普通儿童。单纯性肥胖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低于正常儿童,且有随肥胖加重而降低的趋势[38,39]。

4 中小学生心理卫生问题影响问题

4.1有关儿童行为障碍形成的理论 精神动力学的认为[40],儿童行为障碍起因于对儿童本能的过分限制或过分满足;心理教育学者[31]认为行为障碍源于儿童家庭生活和学校的现实要求间存在的潜在冲突;生态学和社会心理学者[412]认为儿童行为问题是在和成人交往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行为理论者[43]认为不良行为是不恰当的学习反应;社会学习论者认为,凡被奖赏的都会维持下去,不管行为好坏。总之,儿童所处的社会环境、同伴关系、与成人的交流都会影响其行为问题的发生和转归。

4.2儿童心理卫生问题发生的影响因素在儿童成长的不同时期,其行为问题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有所不同。母孕期和围产期以生物学危险因素为主;在婴儿期以后,社会心理因素所起作用愈来愈大。总之,生物学因素决定行为儿童的素质,社会心理因素是行为问题的诱因和调节因素[20]。

4.2.1家庭环境因素有研究表明父母和父母教养不当、社会经济文化阶层低、父母有不良行为习惯及个性特征、寄养或全托、儿童疾病、精神病家族史和母孕期疾病等因素均能增加儿童问题行为发生的危险性[20,44-46]。

4.2.2学校因素包括:学校地理位置、教学质量、教盲目标、教师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学生来源等[10]。

4.2.3社会因素社会制度、社会秩序、价值取向、传统道德、新闻传播媒介、同伴关系、社区氛围等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均会造成一定的影响[10]。

5 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成果

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的转变,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心理卫生防治工作的重要手段。近几年社会各界在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内容、途径、方法、机制等方面做了许多研究,取得一系列的成果。

5.1心理健康教育的定义和目标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根据心理学的规律,采用各种方法与措施,经维持学生的心理健康、优化其心理素质和促进其人格健全发展的一种教育感和目的主体,重视他们的心理发展水平,结合“三育”的特点,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以增进学生的心理功能、充分发挥其心理潜能,促进其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人格的健全发展[47]。

5.2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 心理健康教育应遵循以下操作规程[48]:①运用各种评估与诊断技术发现问题;②确定问题的性质,问题产生的根源与存在的条件;③对潜在的行为变化、学习过程或由问题解决带来的条件变化作出描述;④确定干预的标准或目标;⑤在学校心理服务能力范围内选定最有效的干预方法;⑥对照确立的目标评估干预带来的变化;⑦使干预的结果保持稳定。总之,了解学生是基础,诊断是关键,教育干预是达到辅导目标的手段。

5.3心理健康的方法与途径心理健康教育可分为课堂教学、活动课、个别辅导和集体辅导。其主要形式心理辅导活动课,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依靠团体动力来改变集体中个人的观念与行为。因活动课形式多样,学生得到更多的锻炼,另外,教师以平等角色参加到活动中,能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面临的心理困扰。

对有行为问题的学生进行补救的心理教育,帮助他们摆脱心理困扰,一般有以下方法[49,50]:生拟技术、积极动机内涵技术、积极功能内涵技术、病症规定技术、轰击后门技术、注意例外技术等。对有较为严重的心理障碍者进行心理咨询及必要的心理治疗。

5.4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教材的编写 各地辅导教材基本涉及以下内容[51]:①关于学生所处心理发展阶段的年龄特点、发展任务和应对策略的指导;②学习心理指导,涉及学习规划、智力、创造力培养、应试心理调适策略等;③情感生活教育,培养良好情感品质、指导情绪调适策略等;④人际关系指导,包括同学间、师生、亲子交往的指导等;⑤挫折应对指导,培养与训练耐受挫折力、指导应地技能等;⑥健全人格的培养;⑦自我心理修养与生活规划指导;⑧儿童青少年中常见的特殊心理障碍问题及其防治。

教材内容应依据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原则、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安排,使其接近学生的日常生活。教材形式倾向于‘模块化’,即分小学、初中、高中三个模块,每个模块均有知识篇、自测篇、方法篇和咨询篇四部分,适合学生、教师、家长阅读,这样有利于家庭与学校的共同参与。

6 心理健康教育效果评价的依据

心理学家认为,心理治疗效果的个体评价应依据[52]:①焦虑、抑郁、紧张、恐惧等心理症状;②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③人际行为的适应;④个性、意志力;⑤自我意识、对人对事的看法及排队心理困扰的能力等方面改善的情况来判断。

篇(4)

中图分类号:G619. 文献标识码:A

一、美国早期教育质量的影响因素

(一)政府政策。

首先,美国政府提出要加强启蒙教育支持项目。美国卫生和福利部(HHS)开发了一个旨在评估儿童早期识字、语言和算术能力的新的责任体系。同时,它还培训了大量的从事儿童早期教育的启蒙教师。

其次,各州要加强相互间的合作。美国政府建议在提高儿童早期教育项目的质量方面,联邦和州政府必须加强相互间的合作,同时要求各个州为儿童早期教育制定相应的质量标准 。联邦政府为了帮助各州达到这些标准,允许各州在使用联邦儿童照料资金时具有灵活性。

再次,把最新研究成果和信息及时提供给父母、教师和儿童照料人员。为了使儿童早期教育能够得到最新研究成果,美国教育部需同儿童的父母等有关人员建立其合作关系,以开发儿童早期阅读和语言能力的教育方法,进一步提高早期教育的质量。

(二)早期教育教师。

美国相关研究证明发现,通过对早期教育教师的教育与培训,可提高儿童的早期教育质量,增强对儿童需求的敏感性及回应力。当早期教育教师至少获得与儿童发展相关的肄业证书时,整体教育质量、效果的得分很有可能会提高。 与那些没有受过正规培训的教师相比,接受过正式教育与培训的儿童教师,他们会提供更高质量的学习经验。一般认为,教师的受教育和培训经历反映了教师对儿童发展需要能否准确理解,以及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教师的和善和技能。相关研究(Ashton,1996)证明,那些经过专业教育的教师在促进学龄儿童成绩方面具有优势 ,那些选择儿童教育方面的专业教师,在与儿童的互动中更加积极更加有效(Layzer等,1993) 。

(三)班级规模及师生比例。

史密斯(1999)发现小班教学还与儿童的主动性有关,可以提供机会让教师进一步延伸儿童的语言学习,协调儿童的社会交往,鼓励和支持儿童参与探索和解决问题的活动 。美国国家教育协会(NEA)提出最优化的学前教育机构班级规模普通班为15名儿童,特殊教育班应少于15名儿童。Lambert eta1(2005)指出,班级规模越小对儿童教学和成长越有用。

(四)家长参与。

弗雷德(1998)提出,家长参与早期教育可以增强与孩子的互动,也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孩子,从而开展更有效的课堂教学。 美国相关的实践研究也证明,家长直接参与早期教育,要比单独为家长培训影响更大。可见家长参与早期教育对儿童的早期良好表现影响深刻。因此,家长参与儿童早期教育是提高早期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

二、美国儿童早期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一)政府政策是提高早期教育质量的保障因素。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为保障早期教育质量,颁布与出台了大量的法律法规,其不仅为早期教育立法,而且在教师培养、家长参与方面的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而我国早期教育在法律法规建设方面却相当薄弱。我们既没有制定高层次、高起点的教育法律法规制度,比如《幼儿园管理条例》(1989)、《幼儿园工作规程》(1996年)等,也没有为早期教育教师的培养和家长参与作出相应的规章制度,而缺失的法律法规制度又难以保障儿童早期教育的顺利实施。可见,我国应尽快制定早期教育相关的政策法规,以保障早期教育质量的稳步提升。

(二)早期教育教师是提高早期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

儿童早期接受成人影响最大就是父母和教师,因此早期教育教师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儿童接受早期质量的好坏。可见,提高早期教育质量的关键在于选拔和培养优秀素质的早期教师。首先,要做好早期教师的特有素质培训,要培养教师热爱儿童、善于社交的心理特质。其次,要加强对早期教育教师的培训工作,让其亲自参与他人指导的教学和实习,从指导教师得到指导和反馈信息。

(三)班级人数及师生比是提高早期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

虽然目前没有足够的证据提出早期教育的最佳班级人数,但是小班教学及高师生比却是提高早期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可是,目前全世界能够达到1:7师生比的国家几乎空白。 班级人数多、师生比低是目前全世界普遍存在的不良现象,我国也不例外。因此,减少班级人数、提高师生比是我国早期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要使用闲置校舍改建、扩建幼儿园,增加幼儿园及班级数量,减少班级人数,二要提高早期教师的工资待遇,容纳吸收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加强培训,增加早期教育教师人数,提高师生比。

(四)家长参与是提高早期教育质量不可忽视的因素。

家长参与儿童早期教育不仅能够促进儿童健康和谐发展,而且可以增长家长在科学育儿方面的大量知识。因而,我国也应加强改善家长参与儿童早期教育的措施。一是家长要在家庭内部正确认识自己的主导作用,与早期儿童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尊重孩子,对孩子的期望、要求和奖惩要恰当,在比较民主的教育环境让孩子健康成长。二是幼儿园要定期邀请家长参与早期教育活动,与家长建立一种良性的互动关系以提高早期整体教育质量。

(作者:秦皇岛山海关南园中学,一级语文教师,主要从事中学语文教学方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1]田立新.美国政府对儿童早期教育资助概况.教育导刊,2007,(1)

篇(5)

体质是生命活动和劳动工作能力的物质基础,是指在遗传及后天获得性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及行为的综合相对稳定的特征。随着儿童保健的不断发展,单纯的体格测量已不能满足儿童生长发育的需求,由于儿童的智能发育、运动发育与体质密切相关,因此,儿童的综合体质状况越来越受到家长的重视。从3~6岁,大部分的素质能力增长幅度较大[1],深入了解儿童体质状况,对指导儿童保健工作、促进儿童成长发育,提高国民体质、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3]。为有效开展儿童体质检测、分析与指导服务,本院2010年引进“儿童与青少年体质分析与指导系统”。该系统及相关的设备均由北京医网中心监制,分为运动耐力、柔韧性、爆发力等方面的十几个项目,使用教育部指定的“天康”牌XTCZ-20/40C型体质测试仪器,按照《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的要求进行运动能力检测,根据结果给予单项评价和综合评价,并且给予个体化运动处方,该处方简单易行,儿童乐于接受,对于提高儿童的体质与运动能力大有好处,适合3~18岁儿童青少年的体质检测与分析指导。本院自2011-2013年每年夏季采用该指导系统对本地区23所城区幼儿园的学龄前儿童进行体质检测与指导,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自愿参加为原则,选取2011-2013年本地区23所幼儿园中参加体质检测的4~6岁学龄前儿童共5686人次作为研究对象。

1.2 方法 对每位儿童进行体质分析与指导,测量身高、体重、10 m折返跑、立定跳远、网球掷远、双脚连续跳、坐位体前屈、走平衡木8个项目,除体重身高外,其余项目检测两次取其优的成绩,将8个项目结果数据输入儿童与青少年体质分析与指导系统,系统自动生成结果报告和按照结果给予个体化运动指导方案。

为保证资料的统一性、准确性和可靠性,所有参加测试人员在进行体质测试前均接受统一培训。并在3年的检测中,主要项目负责人员固定不变,尽量减少误差。

1.3 评价标准 对接受测试的儿童依据《北京市3~6岁儿童体质测试标准》进行综合评价,各项指标的评分采用5分制,5分为优秀,4分为良好,3分为及格,2分为中下,1分为差。将每个受试儿童各项指标分别评分后,按各自年龄组的评分标准,换算成分数,并计算出各自的总分,即优秀:>30分,良好:27~29分,及格:21~26分,不及格: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F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当P

2 结果

2.1 4~6岁儿童3年总体成绩 总体成绩逐年上升,体现在不及格率逐年下降;优秀率逐年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 选取2011年4岁儿童组,纵向比较该组儿童3年成绩,结果见表2、表3、图2和图3。男女子组总体成绩都呈现逐年上升,体现在不及格率逐年下降;优秀率逐年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3.1 学龄前儿童运动潜能的开发是孩子长大后高超运动能力和智慧的基础。运动能力强的儿童不仅智能发育好,而且也不容易患病。儿童的良好体质来源于规范化的检测与指导。儿童运动能力的发展有遗传因素的影响,而后天科学、系统的培养,尤其是在运动能力发展关键期的训练更为重要。体质测定是健康体检的一个很好的补充。体质测试包括测试与评定两个方面,其目的不仅是为了单纯的测试,更重要的是为了评估体质发展或改进的程度。本研究通过使用儿童与青少年体质分析与指导系统在幼儿园中开展体质测试与分析指导,针对受试儿童的体质水平,给出科学的个体化的运动指导建议,包括每日运动量、运动项目、如何合理安排等,引起家长和幼儿园对幼儿体格锻炼的重视[4-5]。在部分幼儿园中将此项测试活动纳入了卫生保健工作常规,将测查项目融入教育教学游戏中,让儿童在游戏中增强了体质。同时,因为针对每名测试儿童的测试结果,给出相对应的个体训练方案,指导方案与日常生活联系性强,简洁、可操作性强,家长容易接受。家长了解测试儿童运动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在园外也加强训练,使体质测试不及格率逐年下降,优秀率逐年上升。此项工作对增强儿童体质、提高儿童健康素质、减少家庭医疗开支都有巨大的作用。

3.2 待探讨研究方向 此项测试活动并没有在全区所有幼儿园中普及,这与托幼机构和家长对这项活动重要性的认识不足有关,需要加大宣传力度,同时需要各级政府行政部门和教育部门大力支持和配合,大力宣传开展儿童体质训练的重要性,让幼儿园积极参与。儿童体质训练场所主要是在幼儿园,负责具体实施的是幼儿园老师,只有得到幼儿园的积极配合,通过各种有益活动,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使学生真正地把体育锻炼作为生活内容的一部分[6-7],积极地参与体育锻炼。这项工作才能顺利开展,才能保证效果,切实有效地提高儿童体质发育水平和身体素质。研究表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仍是学校体育工作待解决的问题[8]。身高标准体重是评价人体形态发育水和营养状况及身体匀称度的重要指标[9],目前的《标准》只选择身高、体重作为身体形态指标,显然过于简单。有学者认为体质应包含:身体发育水平、身体机能水平、身体素质及运动能力水平、心理发育水平和适应能力[10]。体能包括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体质包括体能,因此,体质测定包括体能测定。这也是今后深入研讨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杜萍. 2010年甘肃省幼儿体质监测结果与比较[J]. 甘肃科技, 2012,28(17):41-44.

[2]陈维忠,韩素玲,俞飞,等.不同强度体质训练对学龄前儿童体质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11,23(23):2881-2882.

[3] 张子龙,马军,付连国,等. 中国2010年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分析[J]. 中国学校卫生,2013,34(2):142-146.

[4]王燕,张勇,高彦民,等.960名3~6岁儿童体质测试结果分析[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2,17(5):484-485.

[5]程彩虹.体能训练对昌平地区幼儿园儿童体质影响的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8,16(3):341-343.

[6] 王学良. 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3(4):98-101.

[7]陈敏. 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运动, 2013,7(62):7-8.

[8]李明,杨杰伟.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研究[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1,28(5):126-129.

篇(6)

一.留守儿童的现存教育问题

1.学习方面。家庭教育的缺失,使得儿童在接受学校教育的过程中面临着更多的困难与盲区。一方面是因为留守儿童课后复习得不到家长的有效指导和监督,学生回家后依靠自己的力量可能不能顺利完成作业或者检验课后练习的质量,学习成绩不能稳定增长甚至还会倒退;另一方面,父母离家的一段时间内,留守儿童学习状态较为消沉,不能集中注意力;此外,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生活中的照顾可能不够全面,甚至会出现营养跟不上的情况,而这,亦不利于儿童的成长和学习。

2.心理方面。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与父母交流机会比较少,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迫于生活压力无暇亦或无能力顾及他们的情绪情感变化。学龄期的留守儿童一般对自己的家庭状况会有一个较为清楚的认识,家庭经济、父母身体也会在某种程度上成为留守儿童的压力来源。这些因素导致留守儿童常常情绪消极,精神萎靡,性格古怪,甚至会变成“问题儿童”。

3.人际交往方面。人际交往是指个体通过一定的语言、文字或肢体动作、表情等表达手段将某种信息传递给其他个体的过程。正常的人际交往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小学生心理正常发展、个性保持健康和生活具有幸福感的前提。父母外出打工对孩子的人际交往将会产生重要影响,在日常的人际交往过程中遇到问题时缺少求助对象,使得留守儿童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更容易犯错也更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与此同时,由于父母在家庭中的缺位,留守儿童与父母之间的亲子互动关系面临解组,亲子之间在相互理解方面存在着一定障碍。

二.教师的行为对策

1.坚持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不管是留守儿童还是平常学生,教师都应该认识到他们首先是一个具有独立意义的人,然后才是一个小学生,在日常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学生人格,充分保障学生的权利不受侵犯。留守儿童大多家庭贫困,且父母一方或双方的远离让他们无法享受全面的来自父母的关爱,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给予他们足够的关注与关心。在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在教育态度上应该一视同仁,避免让他们感觉到自己与周围其他学生的差异与落差;在教育方法上需要因材施教,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发展倾向因势利导,最大程度克服留守儿童身上的不利因素,发扬积极因素。

篇(7)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5-0073-02

一、问题提出

精神分析理论是心理学理论,主要强调的是无意识过程,旨在研究精神层次与人格结构等深层次的心理学,主要代表人物是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在儿童教育的研究中,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领域,儿童一般发展的特定阶段,如年龄段的差异和与之对应的精神分析理论对其影响的关系及此理论对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作用,值得我们去深入探讨。儿童的心理健康尤为重要,因为他们正处于成长成型阶段,有极强的可塑性,这一阶段有正确的理论作引导很重要,而精神分析理论又是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心理学家从深层心理学方面所提出的理论,作用在儿童时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会促进人的深层次精神方面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应用。

在儿童教育的研究中,精神分析理论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影响,目的是为了准确把握精神分析法及其理论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所起作用以及如何形成良好衔接关系而展开本研究课题。并且“儿童心理学不但要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或基本规律,而且要研究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具体规律,这些具体规律是通过儿童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表现出来的。”[1]要把握规律,应用相关理论。弗洛伊德做了儿童关于精神分析方面的心理健康发展研究,“儿童的梦很容易被认出是愿望的满足。这些梦均由生活中迫切的躯体需要,如饥、渴、的需要所引起,也就是说,它们是以作为对体内刺激的反应的形式而成为愿望的满足的。”[2]儿童的心理健康尤为重要,他们正处于成长成型阶段且具有极强的可塑性,但不正常的心理现象:孤独冷漠、逆反固执、郁郁寡欢、烦躁发怒、撒谎欺骗等,而这些心理问题的产生,“弗洛伊德认为,一切神经症的核心便是焦虑。都起源于被压抑的童年期精神创伤或心理冲突。”[3]为了避免这些,这一阶段有正确的理论作引导就显得非常紧迫。

由于儿童的可塑性强,环境对儿童心态的影响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人类是社会性动物。婴儿自出生之日起,即开始以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化。对婴儿来说,围绕着他们的社会环境或社会情景是他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条件。”[4]儿童心理状况及人格特征的变化,都会形成与他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影响的心理品质,进而影响儿童的自然成长。要通过研究精神分析理论细化的积极因素作用于儿童的发展,使其形成利于自我成长的优势品质,所以要通过心理教育使儿童扬长避短。

二、研究目的

为了准确把握精神分析法及其理论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所起作用以及如何形成良好衔接关系而展开本研究课题。

在受西方多元文化价值影响下,精神分析理论的影响呈增多的趋势,越来越多的人对精神分析理论与儿童的自我发展关系的相互影响发生了浓厚兴趣,进而开始从事这一方面的研究。由于影响儿童身心发展的因素很多,知识理论结构的发挥能影响发展功能的改善,与儿童的一生完整发展阶段相比,儿童初期的发展更能反映出一些问题,由于儿童初期可塑性强,把精神分析理论的相关因素作用于儿童发展的初期可以说是衔接的着眼点。发挥角色作用和沟通,运用家庭结构中积极因素对儿童的发展会有巨大影响。“家庭是儿童个性实现社会化的主要场所,因为儿童个性的形成,社会行为的获得,其最关键的几年是在家中度过的。每个儿童最初的个性特征或气质类型各不相同,这种特征无疑会影响父母对儿童的态度。”[5]家庭结构,家庭教育和精神分析理论的结合,从人格结构理论对儿童发展的影响说来,本我,自我,超我对研究儿童心理规律,探索实施教育的方法和策略,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按照快乐原则,满足愿望的冲动,即“本我”在青少年期增加了,这些本能冲动向个体的“自我”和“超我”提出了直接的挑战[6]。

三、研究方法

通过研究假设的分析来确定精神分析理论和儿童的发展尤其是早期发展有无关系或是关系如何。

1.理论依据及实施途径

精神分析理论的内容包括意识人格结构学说、人格发展阶段说、本能学说和焦虑说等。通过理论思辨和文献的方法假设精神分析理论对儿童发展的状况有影响而进行深入探讨,试图了解和分析儿童的心理特征。

通过精神层次和释梦理论,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解决儿童的心理发展,基于家庭教育,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使儿童获得更好的发展:给予儿童更多的温暖和快乐,使其克服消极心理。在儿童发展中期,其重要性在于儿童人格的自我完善。在活动中培养他们健全的个性,掌握适度原则,使心理防御机制理论得到应用,情感得到补偿。基本自理技能得以传授,让儿童自己做,这就是为什么要重视儿童发展的内部动因。改善家庭教育方式,使其合理化,以精神分析论为指导。加强情感沟通以及交往意识,使心理品质从消极向积极转化。

2.实际应用及相应对策

精神分析理论中关于影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征,关键时期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要在儿童性格及内在品质上要根据他的可塑性而制定相应的策略,寻求适合的理论给予指导,并且在儿童以后的成长道路上此理论会起到引导作用。调节儿童情绪也是比较好的手段。“精神分析学家斯皮茨认为,情绪在自我发展和超我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情绪帮助儿童组织自己的行为和调节情绪本身。精神分析学家将主要的注意力集中在儿童早期的情绪上。”[7]也就是说,寻求适当的有针对性的教育对策。比如上面提到的情绪调节策略。由于儿童自身发展会引出这样那样的问题,不能不引起重视。但如何有效的去解决这一问题呢?精神分析理论中,性本能理论所要说明的恰恰是这些原因,人的精神活动的能量来源于本能,本能是推动个体行为的内在动力,分为生本能和死本能。此理论对儿童的发展尤其要讲究方式和方法,要将爱和管教适当结合,使孩子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在基于儿童发展的客观基础上通过分析,做出相应的教育。

四、研究价值及意义

精神分析理论是具有临床性质的,在理论的基础之上是有一定的实际价值的。由于家庭是儿童社会化的主要场所,儿童最早接触的人际关系是家庭关系,他们也是从中学会与人相处而成为社会成员的。因此儿童的家庭教育,还有其学习适应性和环境都会对他们的心理发展有所影响,所以关于研究价值还是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分析。

1.理论价值

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时时刻刻体现着精神分析理论的理论支持,做此项研究有助于把精神分析理论中的某些方面融合到儿童发展的理论指导中,使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揭示出了人性中的非理性成分,并指出潜意识是意识的前提和基础,这对于正确认识儿童、理解儿童是具有积极作用的,因而此研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2.实践价值

精神分析理论之中的各个因素都可以在方方面面引导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及其教育的可行性,所以精神分析理论的各个因素作用于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状况是重中之重。“儿童出于另一种动机才把他的体验转变成一种游戏。通过将这种体验当作一场游戏来重复,尽管这是一种不愉快的体验,他却因此取得了主动的地位。”[8]这样,儿童就获得了主动发展自我意识,对未来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同时,要分析了解儿童发展的现有状况,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衡量儿童的发展认知水平,有目的的做出提高儿童身心发展与精神分析理论结合的方法,在此衔接中正确高效指导实践,促进儿童心理健康成长,使其在正确理论的引导下实施学习行为,因而此研究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3.意义

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时时刻刻体现着精神分析理论的理论支持,从动机上来看,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离不开目的性,即健康的心理是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保证,否则其他无从谈起;从人格来说,健全的人格是健康人的内在基础,人格的健康发展更能体现出儿童健康的心理因素;从社会化来说,人类是具有社会属性的,而人类的社会性是其本质属性,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养成离不开社会化,而良好的外部环境关系到儿童的健康成长;从态度上来讲,积极的态度是培养健康儿童的保证。总之,精神分析理论细化的因素都可以在各个方面引导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及其教育的可行性,所以精神分析理论的各个因素与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状况的衔接问题就是关键。

五、结语

精神分析理论是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心理动力学理论,强调无意识过程,其中精神层次和人格结构能给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上的指导,促进儿童的心理健康在精神层面的健康发展。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又时时刻刻体现着精神分析理论的理论支持,从动机上来看,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离不开目的性;从人格来说,健全的人格是健康人的内在基础,人格的健康发展更能体现出儿童健康的心理因素;从社会化来说,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养成离不开社会化,而良好的外部环境关系到儿童的健康成长;从态度上来讲,积极的态度是培养健康儿童的保证。通过以上的分析及整合,在儿童教育中,心理健康的教育是根本。精神分析理论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起着指导作用。儿童的发展阶段要适合身心发展特征。在发展期内,把握好关键期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策略,适合性格及内在品质的可塑性发展。精神层次和人格结构也能给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上的指导,促使他们在精神层面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智贤.儿童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5.

[2]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M].彭舜,译.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127.

[3]马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认知本质[J].中国临床康复,2005,(4).

[4]孟昭兰.婴儿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85.

[5]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273-274.

篇(8)

图书馆的少儿服务对象是素质教育主体中的最大基础群体――中小学生,图书馆又是基础教育工作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获取课外知识和开展课外活动的场所,是“三尺讲台”以外的补充和延续。实施素质教育要着力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获得,仅靠课堂和学校是大大不够的,因此有必要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充分调动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主动性、独立性。图书馆作为中小学生课外阅读的主要场所,它是中小学生拓宽知识面,提高阅读分析和独立思考能力的主渠道,它既开阔了中小学生的知识面,又陶冶了中小学生的情操,提高了中小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知识的积累,习惯的培养,能力的形成,人格的塑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一点一滴的努力。图书馆以它的教育功能,信息功能,辐射功能,使命功能和多元化功能为中小学生提供健康成长所需要的气候、土壤和养份。学校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就不能忽视图书馆这一重要阵地,应该把图书馆当作素质教育的摇篮。可见,图书馆在素质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地位和重要作用。

二、图书馆在开展素质教育中所具备的特点和优势

图书馆作为少年儿童校外教育的重要阵地,在促进少年儿童的全面发展、培养少年儿童创造性人格、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技能等方面,具有自己的独特优势,能够发挥他人无法替代的作用。

1.图书馆拥有较丰富的藏书,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少年儿童的知识欲求,这对于少年儿童素质教育来说,是首先所必须的。一般说来,每一个图书馆都会有自己内容丰富的藏书体系,能够为少年儿童的全面发展提供广泛的知识营养,这个优势是一般教育单位所不可比拟的。更为重要的是,这里有许多藏书较之学校的课本更具有趣味性、可读性,图文并茂地把动物人格化,把抽象的道理形象化,把深奥的科学知识通俗化。所有这些,都与少年儿童的心理特征更加贴近,使之在轻松愉快中获得大量的知识,既开拓了知识视野,又陶冶了情操。

2.优雅的读书环境,这对于培养少年儿童的读书兴趣和自觉的学习精神是十分有益的。图书馆对于广大少年儿童,既是一个知识的世界,又是一个知识的乐园。喜爱是少年儿童最好的老师,要让少年儿童喜爱读书,图书馆不仅要有丰富的少儿喜爱的优秀书籍,还要拥有优良的环境和优良的服务。目前我馆及整体的阅览环境虽差强人意,但这只是暂时的现像。因为图书馆环境条件的优劣,对吸引小读者到馆阅览有着举足兴重的作用。宽敞、明亮、活泼、整齐的阅览环境,能让小读者感受在学校和家庭中感受不到的读书乐趣,提高他们的读书热情。

3.优化图书馆的服务设施,同样会增强小读者的读书兴趣和培养他们的自学精神。目前我馆的借阅方式,是根据小读者的特点,对书刊实行全开架借阅,让丰富图文并茂的书刊直接呈现在小读者的面前,让他们各取所需,各取所好,自由选读。同时,本人认为,如果有条件,可针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小读者,设立中、小学生阅览室、低幼阅览室,为各层次的小读者提供方便,使图书馆形成一种浓厚的读书求知的氛围,让小读者们互相感染、互相熏陶,逐步养成热爱读书、热爱图书馆的良好习惯。

4.多种多样的服务方式。图书馆应开展多种多样的服务方式,如可以开办各种特长培训班、举办各种展览、开办各种讲座等等,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服务活动,既可培养他们的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又可充分挖掘他们的智能潜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小读者们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三、图书馆如何开展素质教育

列宁曾说过:“少年儿童来阅读图书和利用‘图书馆’”,才是“值得公共图书馆骄傲和引以为荣”的标志之一。图书馆开展儿童素质教育,可通过指导阅读、组织形式多样的服务活动等方法。

1.指导阅读。图书馆少年儿童的阅读指导,是根据馆藏图书特点,在充分了解小读者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不同个性心理的特点的基础上,采取多层次的指导措施。指导不是呆板的说教,不是强制的“填鸭”。对低幼儿童,应采用耐心启发,循循善诱,逐渐培养对图书的阅读兴趣;对小学阶段的少儿,在补充他们课堂知识的同时,注意培养其特长意识;对中学生,在引导他们阅读有助于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书籍的同时,注重激发他们的成才意识。少年儿童兴趣广泛,我们可以因势利导,经常开展饶有兴趣、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寓教于乐,启发少年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把他们的好奇心和幻想能力引导到对新知识追求的兴趣上来,从多方面优化少儿的素质结构。重视阅读指导,这有利于提高少年儿童的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审美情操。图书馆的小读者,求知欲强、好奇心重,但认知能力低。他们来图书馆里,读什么书,往往只是兴趣使然,由于对自身的需要和读书的目的认识不清,盲目性很大。而图书馆是小读者们的第二课堂,他们到这里来,通过各种形式的阅读活动,增长更多、更活的、课堂上学不到的科学文化知识,巩固、提高和深化课堂学习成果,同时通过阅读逐步增强自学的能力。因此,对少儿读者的课外阅读活动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适当指导,是十分必要的。我们可以通过导读,对培养小读者的阅读动机,激发小读者阅读兴趣和提高阅读能力,发挥其特殊的作用。如果少年儿童来到图书馆,是到知识的海洋里航行,那么我们就应担当起导航员的使命。

2.组织形式多样的服务活动。

(1)可以帮助少年儿童挖掘时间潜能,使他们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少年儿童平时功课繁重,疲于应付,课余时间、双休日、节假日是他们到图书馆浏览、“充电”的最佳时间,尤其是寒、暑假期,他们一身轻松,能够到图书馆比较从容、比较系统地读一点书。我们可充分利用这些宝贵的时间,加大对小读者们的阅读服务,发挥自己的独特的教育功能。可以通过开展读书征文、读书演讲比赛、各类讲座等等,吸引更多的少年儿童到图书馆来阅读学习,充分利用图书馆的服务设备,结合学生所学知识播放影片、录像等,充实他们多方面的知识,并给他们的创造能力提供施展的天地。

(2)应与学校联合起来,定期、适时地开展有社会效益、开发智力、丰富知识、增长才干的活动。让学生能从图书馆和学校两个渠道的交汇中获益。如我馆少儿部每年都举办讲座及开展一些读者阅读活动等,如举办“未成年人道德法制讲座”、“科普知识讲座”、以及开展“迎六・一快乐阅读”、“知我民族,爱我中华,强我中国”等活动都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对少年儿童进行了道德法制和爱国主义的教育,促进了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另外,在图书馆与学校联合举办的活动中,我深有体会的是,应尽量争取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并扩大在社会上的影响,让人们认识到图书馆少儿工作对学校有着不可缺少的补充作用,引起社会对图书馆少儿工作教育的关注,使我们的工作有效、有力地开展下去,充分发挥图书馆的教育职能。

总之,图书馆的少儿工作对开展儿童的素质教育确实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图书馆的各种功能决定它必须为素质教育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图书馆应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配合学校、家庭、社会促进素质教育,使图书馆真正成为以文育人,以行促人,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素质的文化阵地。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我的图书馆是我心仪的花园”。图书馆的少儿部应当努力成为少年儿童向往的知识花园,使他们能够像蜜蜂一样从中采花酿蜜,得到德的感化、智的充实和美的陶冶,得到创造心性的启迪。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

学前教育;体育游戏课程;教学

学前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是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要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到2020年学前一年毛入院率要达到95%[1]。学前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是在2012年国家教育部特批的试办硕士专业,其目的是要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专业的办学水平和办学实力。鞍山师范学院是教育部特批的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硕士招生单位,近几年我院在学前教育专业的研究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实验,本题目是鞍山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研究》的子项目研究内容。体育游戏作为学前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需要进行科学的研究与定位。体育游戏作为一门课程更是在学前教育专业中提出的一个新的课题。《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对学前儿童的发展有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其中健康是第一位的,健康的目标四中提出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要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与[2]。所以体育游戏课程是实现儿童健康教育的最主要的手段之一,儿童的活动都是在游戏中进行的,我们对儿童的体育游戏的编排与设计,体育游戏的教学与运用等一定要进行专门的研究,科学地指导儿童进行体育活动,才能更好的为儿童服务,使我们的少年儿童能够健康地成长。

一、了解学前儿童体育游戏的编排与设计要求

1、要符合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学前儿童是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身体的各器官、系统、组织都没有发育完全,与成年人之间存在这较大的差异,所以要了解儿童的身体生长发育的特点与规律,才能科学地设计儿童体育游戏。比如学前儿童的呼吸系统的特征是组织娇嫩,呼吸道粘膜容易受到损伤,在粘膜上有血管和淋巴管[3]。在儿童的常见病种,呼吸系统的感染占很大的比重,发病率高,病情严重。所以要让儿童在空气新鲜的户外环境下进行体育活动。不能安排时间长、运动量过大的体育游戏。

2、要符合学前儿童的教育教学特征。学前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儿童全面、健康、和谐、整体的发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第三部分“组织与实施”第二条指出,幼儿园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我们在设计儿童体育游戏的时候,要考虑的不仅是实现了体育活动的目的,更多的是实现了儿童的身心全面的发展,让他们在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让他们在活动中感受到快乐、健康。比如我们设计的一些合作类的体育游戏,孩子们需要配合、合作,进行竞赛的形式。这时他们都希望完成的又快又好,都会全身心地投入。他们会动脑筋,手脚配合,激发了他们的大脑、身体、精神的全部参与,对于他们各方面的发展是非常有益处的。

3、要符合学前儿童的体育运动规律。体育运动是一个身体的活动,在体育运动过程中要符合身体机能的规律,要遵循负荷适应原则、循序渐进原则等体育运动的规律。学前儿童的身体是处在长身体的阶段,运动系统的特点是骨组织不断骨化;骨富于弹性,易变形;关节、韧带较松弛;肌肉力量差,易疲劳。所以在安排体育游戏的时候要考虑运动量、负荷等,以免对儿童造成伤害。体育运动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身体的锻炼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求在安排体育游戏的时候,要有一个长期的、连续的计划和安排,要符合体育运动和儿童身体发展的规律。

二、掌握学前儿童体育游戏的教学原则

1、寓教于乐原则。儿童的神经系统处于高级神经活动抑制过程不够完善,兴奋过程强于抑制过程。表现出自我控制能力差,注意力不易集中,好动而不好静。所以,体育游戏是学前儿童体育活动的主要的内容,我们尽量运用游戏的形式进行体育运动,引起儿童的兴趣和注意力。我们在体育游戏教学中,要能够让孩子在快乐中,感受事物、感受情感、感受技能,这是最基本的原则。同时我们在体育游戏教学中,把一些体育游戏安排的情境性,故事性强一些,让孩子在运动中要动脑、动手、动身体,全面地感受体育游戏的趣味性、教育性。

2、全面发展原则。这个原则包括两方面的全面,一个是身心全面发展;另一个是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儿童的身心全面发展是指在体育游戏教学中,不仅要发展儿童的身体技能,而且让儿童在体育游戏中学会遵守规则、学会动脑、学会合作等各方面的能力,这也是体育游戏的魅力所在。儿童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是指让儿童在体育游戏中发展走、跑、跳、投等基本的技能,同时要发展速度、力量、耐力、灵敏、平衡、协调等身体素质。在体育游戏的教学中,充分综合运用各类体育游戏,不要只发展某一身体素质,而忽视其他方面的素质。儿童在身体素质的发展方面往往被忽视,其实,儿童期的身体素质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3、安全保障原则。在运动中保障儿童的安全是至关重要的。这里面也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保障儿童身体的安全;二是保障体育游戏场地器材的安全。儿童身体的安全是因为儿童的身体非常娇嫩,不能做过于激烈的、时间较长的运动,以免疲劳受伤。场地器材的安全要注意场地硬度,周围的防护等,儿童的自我防护意识很差,我们要考虑到;还有器材的大小、高低、软硬等都要根据儿童的特点去安排,以免引起不必要的伤害体育游戏作为一门学前教育专业研究生课程是非常必要的,一定要根据教育、体育的规律去研究和设计课程,要根据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去安排课程,这样才能让体育游戏这个课程为学前儿童更好地服务。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R].2010.

篇(10)

我国幼儿教师专业标准现状

随着学前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在不断提高,但对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究竟要达到什么样的标准,目前还没有达成共识。1989年颁布的《幼儿园管理条例》对幼儿园园长和教师的学历要求进行了简单的规定。1995年颁布实施的《幼儿园教师资格条例》中也提到了与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相关的内容。1996年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教师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因材施教、热爱幼儿,面向全体幼儿,进行启发诱导的正面教育,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寓教于乐。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把幼儿教育内容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2011年12月,为促进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幼儿园教师队伍,教育部正式公布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征求意见稿,即《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该《标准》以幼儿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和终身学习为理念,明确了幼儿教师的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三方面要求。

从已有涉及幼儿教师专业标准的文件条例中,笔者发现存在以下问题:首先,已出台的条文对幼儿教师的专业要求较为零散,模糊、笼统,缺乏规范、全面、统一的标准;其次,专业要求涉及的对象不明确、内容不全面,对教师的要求都是原则性的,将教育理念与行为准则相混淆,不足以给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以规范和指导;再次,专业要求的条目之间缺乏清晰的逻辑,不利于幼儿教师的理解和应用;最后,专业要求的内容很难反映现代教育的理念,应对新时期幼教现状与问题的能力略显薄弱。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缺乏统一全面的标准,导致人们对幼儿教师的素质要求认识不够准确,更不能体现专业性,这不仅不利于提高幼儿教师质量,也无法指导幼儿教师的专业化进程,完善我国幼儿教师专业标准体系,是幼儿教师教育与学前教育实践发展的迫切需要。

现代教育理念诠释与启示

教育理念,其实质是从事教育工作的教育观、教学观、质量观、人才观、发展观的全面展现。现代教育理念是建立在教育规律基础之上的一种“远见卓识”,它能正确反映教育的本质和时代的特征,科学地指明教育前进的方向。现代教育理念是人们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教育发展的指向性的理性认识,是教育行动的指导。

1.终身教育理念

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教育思想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其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教育家保尔·朗格朗,他指出:“教育和训练的过程并不随学校学习的结束而结束,而是应该贯穿于生命的全过程。这是使每个人在个性的各方面——身体的、智力的、情感的、社会交往的方面,总之,在创造性方面——最充分地利用其禀赋能力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当前,幼儿教师的主要任务不应是单纯的传授各学科领域的知识,而是努力提高幼儿个性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的成长,今后步入社会奠定好坚实的个性与人格基础。

2.“以儿童为本”的教育理念

“以儿童为本”是指幼儿教师的保教活动等各个方面都要以儿童为中心,专业理论和实践的方方面面都要以儿童为落脚点,要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儿童,为了儿童的一切”。1924年,各国签订了《日内瓦儿童权利宣言》,强调儿童的身心必须得到正常发展,标志着幼儿教育成为各国政府国际合作的开端。1959年颁布《儿童权利公约》,提出了各国儿童应当享有的各项基本权利。1990年,联合国召开的世界首脑会议,通过了《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世界各国开始逐渐关注儿童的基本权利,重视儿童教育。“以儿童为本”的教育理念表明儿童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具有主观能动性,但是其身心发展特征及生活状态又与成年人不一样,具有自己独特的身心发展特征,只有在“理解儿童、尊重儿童、重视儿童”的前提下,才能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3.“合作”的教育理念

随着教育的发展,“合作”的教育理念不断深入幼儿教育。幼儿教育不仅仅是幼儿教师对幼儿的教育,家长和社会因素也是促进幼儿全面学习和发展的关键因素,幼儿教育要开放、要合作已成为各国幼儿教育发展的共识。“合作”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要具有与他人合作的意识,要发展与他人合作的品质。幼儿教师工作具有示范性的特征,只有先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良好合作品质的人,才能培育出乐于与人合作的孩子。在现代教育背景下,“与人合作”已经成为衡量幼儿教师是否合格的基本要素之一。

4.“全纳教育”的理念

“全纳教育”的概念是在1994年举行的“世界特殊教育大会”上提出来的。全纳教育提出了五大原则:“(1)每个人都拥有受教育的基本权利;(2)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特性、兴趣、能力和学习需要;(3)教育必须考虑到这些特性和学习的广泛差异;(4)学校要满足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5)学校要接纳所有儿童,反对歧视”。全纳教育理念并不意味着为每一个人提供完全相同的教育方法和模式,因为个体之间存在差异性,要了解个体特征,因材施教。

现代教育理念融入幼儿教师专业标准制定的策略

首先,幼儿教师专业标准中应重视幼儿教师的专业学习态度与能力的养成。随着国家对幼儿教育的不断重视,幼儿教师的准入门槛越来越高,但幼儿教师入职后的培训和学习还没有引起高度重视。终身教育理念应使幼儿教师认识到他们入职前的教育水平对他们的职业发展来说是不够用的,他们必须在整个生存期间更新和改进自己的知识和技术。因此在制定幼儿专业标准中,应对幼儿教师所需具备的学习能力作出明确规定,包括能够不断地参与合作与学习;善于利用各种专业发展机会和资源,通过各种途径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与技能;具备可持续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等。对幼儿教师专业标准中学习能力的清晰界定对于促使幼儿教师终身学习可起到导向性作用。

其次,幼儿教师专业标准应促使幼儿教师树立“以儿童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与理解儿童,热爱幼教事业。当前,各地一些幼儿教师虐童的个案虽是少数,但也从侧面反映了个别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和素养的缺失。“以儿童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在制定幼儿教师专业标准时明确界定幼儿教师需具备的基本能力,给予教师可操作性的指引,而不是对教师职业道德素养泛泛概括。专业标准中应规定幼儿教师需了解幼儿的发展特点和需求,知道影响儿童发展和学习的多重因素;幼儿教师能够在家庭、社会和文化的背景下理解儿童,知道儿童在健康、安全和营养方面的需求,并具备这些方面的专业知识。能够利用儿童发展的知识为儿童创设健康、尊重、支持性和具有挑战性的学习环境;能够设计适宜儿童学习与发展的物理环境;能够提供适宜儿童理解力的学习材料和资源;能够设立适宜儿童发展水平的学习目标;能够使用多种发展适宜性的教学方法;能够密切关注每个儿童对教学的反应,能够与每个儿童建立积极的关系和进行支持性的互动,使每个儿童都能学到应该学到的东西;能够为儿童创设安全、友好、文化适宜和组织有序的学习环境,能够对每一个儿童进行负责任的评估,促进每个儿童的积极发展。

上一篇: 统计学内容 下一篇: 如何发展公有制经济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