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中的劳动教育汇总十篇

时间:2023-08-09 17:31:34

传统文化中的劳动教育

传统文化中的劳动教育篇(1)

一、中国文化传统与职业教育观念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其中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长期占据着思想领域的统治地位。传统的教育观念对劳动和职业缺乏正确的认识,其所提倡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教育内容都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

1. 中国传统文化对职业教育的轻视。在我国古代,以道德教育为核心的儒家教育占据着封建社会统治地位,而与劳动关系密切的农家和墨家却受到人们的轻视。自春秋战国以来,我国就有“士农工商”的阶层划分,与读书相连的的士排在第一位,表明在古代读书受到人们的重视,其地位胜于与职业教育相连的农工商阶层。“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在封建社会,一个普通人如果想要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也唯有通过读书、做官,而科举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更是进一步将这条道路固定下来。《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其讲到了许多为学、为人、为政的道理,而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劳动受到儒家的轻视。比如,“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每天应该考虑的是能不能学到“道”,而不是通过劳动去获取食物;孔子的弟子樊迟去向孔子请教稼、圃之事而受到冷遇,却被孔子认为是“小人”应该去做的事情。

2. “学而优则仕”教育目标对人才观的影响。受中国儒家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我国封建知识分子大都遵循“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大学》开头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儒家对大学教育目的和为学做人目标的纲领性表达。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更是提出了由平民中培养德才兼备的从政君子的人才培养路线,可称之为“学而优则仕”。孟子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滕文公上》),社会分工有高低贵贱的不同,而体力劳动的人,要受到脑力劳动的人的统指。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教育所要培养的应该是治国安邦的君子,而不是在生产技术和劳动方面具备一技之长的人。这种片面的培养目标不利于以培养生产技术人才和实用人才为目的的职业教育发展。

3. 重伦理轻技艺的学习内容。儒家教育的教学内容侧重于伦理道德,而忽视劳动和生产技术的培养。孔子继承了西周贵族的“六艺”教学内容,虽然对科目有些调整和充实,但仍然是以伦理道德的培养为主,轻视科技与生产劳动。“君子谋道不谋食”,孔子认为社会分工有君子之事,有小人之事。君子与小人职责不同,君子不必参与小人的物质劳动。所以他根本上反对弟子学习生产劳动技术。科举制度的建立之初是以四书五经为考试内容,到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只能从四书五经中命题,“埋首故纸堆”的学习内容也受到经世致用思想的知识分子严重批判。这种侧重理论知识的传授与以实践和劳动为主的职业教育相悖,导致职业教育长期受到忽视。

4. “克己复礼”对个性自由的压制。儒家所提倡的“礼”的思想长期占据着封建社会思想领域的统治地位,也深深影响着教育观念。我国传统文化强调人们的行为方式要符合一定的礼数:孟子说“养心莫过于寡欲”(《孟子?尽心下》),修养身心的方法没有比减少欲望更好的了;朱熹更是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观念,认为要想获得一定的道理,就要去除人内心的本能欲望。这种对自由的压制,不利于个人兴趣的培养。“学而优则仕”教育思想的提出,把学生固定在“读书―做官”这一既定的人生道路上。读书是正道,理应受到人们的尊重,而技艺的学习则是“雕虫小技”。在这种情况下,所有学生不得不遵循整齐划一的培养模式。

二、德国文化传统与职业教育观念

同以儒家占统治地位的中国文化传统相比,德国的文化传统更加多元。他的多样性主要表现在浓厚的宗教信仰、对个性自由的尊重、对劳动的热爱和务实的人才观上。多元的文化传统影响了德国的教育观念,并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1. 德国宗教文化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德国是一个宗教文化十分深厚的国家,宗教思想影响了人们对待职业和工作的态度。西方宗教改革先驱马丁?路德认为,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任何职业不论是教师、工匠还是农民,都只是社会分工的不同,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都是为上帝服务的,人们做好自己的工作就是在履行宗教义务,就是表达对上帝的服从和尊重。在这种“天职观”的影响下,德国人民热爱劳动、尊重职业,工人成为最受人们欢迎的职业。且在工作中他们能够享受到乐趣,精益求精,不断地提高生产的效率。在这种社会风气下,与劳动和工作密切相关的职业教育历来就受到人们的重视。

2. 实用主义造就务实的人才观。实用主义是德国文化传统中又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用主义是从希腊词“行动”派生出来的,从哲学上看是一种行为主义,即注重实践活动与行为效益。受实用主义的影响,以培养应用人才为主的职业教育受到人们的重视。1708年C?泽姆勒与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实科中学“数学和机械实科中学”,到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以实科教学为主的学校纷纷建立,并受到人们的欢迎。正是由于德国人民务实的人才观,使他们并不盲目追求学术人才的培养,职业教育所培养的技术人才同样受到人们的欢迎,并在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3. 德国文化传统历来就重视技艺的学习。德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注重技艺学习的国家,职业教育的发展可以追溯到西罗马时代。从西罗马时代到欧洲中世纪的结束,是著名的动乱时代,战争是这个时代的主流,骑士则在这个主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骑士文化也在这个时期产生了重要影响。战争的不断进行,扩大了人们对武器、工具、日用品的需求,为了满足战争的需求,各种手工作坊应用而生。国家对各类作坊的建立,以及从学徒的培养到师傅的称号册封也都做了相应的规定。在此基础上,又产生了“行会”,由行会来负责作坊的建立、学徒的培养、师傅称号册封。而行会组织本身的职业性和技术性,以及他们产品质量的要求,对敬业乐业、技术秘密的保护鼓励了人们对技术的传授和学习,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形成和发展。

4. 人文主义思想强调对个性自由的追求。人文性是德国文化传统的又一个重要组成。人文性反对宗教主义对人性的束缚,提倡人的价值,尊重自由和理性。反映在教育观念上就是注重人的个性和自由的全面发展。同中国“整齐划一”的教育相比,德国的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独立精神。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是接受普通教育还是职业教育。德国著名的教育家赫尔巴特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他认为“世人厌倦就是教学的最大罪恶”、“只要培养了兴趣,一个人即使走出了学校,兴趣会伴随他一生,使他终身受益。”③人文性对个人兴趣和自由的强调使人们能够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兴趣来选择自己所要接受的教育,而不是盲目地追求在学术方面取得成就。和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不但没有受到排挤,相反却受到人们的欢迎。

三、对我国职业教育观念的反思

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在五千年的历史文明长河中长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但是职业教育却成为德国振兴的秘密武器,在我国却长期受到人们轻视。导致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步履维艰的关键是长久以来的文化传统使人们对职业教育长期缺乏正确的认识。德国职业教育的成功为其他国家发展职业教育提供了一种出色的典范,但是每一种教育模式的成功都是基于自己的文化传统,因此我们借鉴德国职业教育成功的经验要基于自己的文化传统,而不能盲目的照搬德国的经验模式。此外,教育观念的转变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这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协同努力。

1. 走出长久以来文化传统观的误区,对职业教育有一个正确认识。首先,职业教育是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有它独特的地位和作用,而不是普通教育的附属品,更不是高考失败者的选择。德国职业教育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且长期以来就受到人们的重视,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过重大的贡献;其次,我国当前面临的严峻就业形式:一方面大量的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待遇优厚的高级技工无人问津。优秀的技术工人是国家的紧缺资源,而当前“技工荒”的现象也只能由职业教育学校毕业的优秀人才来弥补。

2. 树立全面的人才观,注重劳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首先,父母应该能够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尊重子女的兴趣,从小培养孩子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意识,注重子女的全面发展;其次,学校应该开设一些与实践有关的课程,并组织一些与动手能力有关的实践活动,引进多方面的评价机制,对学生的评价从各方面综合考虑;第三,对于已经步入职业院校的学生应该克服自卑心理,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确立自己的职业目标,充分利用在职业院校短短几年的学习时光,掌握自己未来就业的各种技能。

3. 职业院校自身的调整与改革,增强吸引力和社会认可度。职业院校首先应该明确自己的定位,在大学不断扩招的今天,要能够坚定培养目标,发展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专业,而不是盲目地升本和转型;其次要注重办学质量的提高,吸收国外职业院校优秀的办学经验,改革落后的教学方式,提高人才的质量;最后要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心理品质。在对学生个性进行关怀的基础上,加大学生吃苦耐劳和基本的职业素养的培养,增强学生的职业认可度。因此,转变人们对职业院校的偏见,需要职业院校通过自身的努力。

4. 国家应该做好政策引导和财政支持。首先,对职业院校学生可以采取优惠政策,提高补贴标准,吸引更多的学生报考职业院校,减轻他们的生活压力,使他们能够专心学习;其次,提高职业教育从业者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吸引更多的人从事职业教育,并表彰从事职业教育的先进单位和个人,形成良性的社会循环;第三,多举办技能类的比赛,在全社会形成一股爱动脑、勤动手、热爱发明和创造的社会风气。

注释:

传统文化中的劳动教育篇(2)

统筹城乡发展,是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的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全面、健康、均衡发展的新理念和新要求。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全面系统地提出了“五个统筹”的具体要求,并将“统筹城乡发展”置于首位。党的十七大又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内容。实现城乡统筹发展,需要我们从多方面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石。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今天,教育也就成为全部工作的基础,而且这一点在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想的背景下,显得更为突出。解决城乡统筹问题,教育是切入口,它涉及人的发展,包括观念的更新、素质的提高以及由此带动的生产力其他要素的发展,对于根本改变农村的经济社会面貌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教育在城乡统筹发展中应该具有并发挥其基础作用、引领作用、推动作用、保障作用。

一、教育在城乡统筹发展中具有基础作用

城乡统筹发展的总目标是打破城乡分割体制,缩小城乡差距,构建城乡和谐社会,实现城乡共同富裕。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基础在城乡经济统筹,关键在城乡人才统筹,重点在农村劳动力有效转移。而这些都需要教育发挥基础性作用,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与人才基础。

(一)为城乡统筹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从根本上讲,实现城乡统筹,应筑基在农村人口整体科学文化素质的提升上、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上。因此,在城乡统筹发展中,通过实施城乡教育均衡互动的发展战略,实现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协调发展,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人才支撑和知识贡献。首先是开发人力资源。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力资源开发的重点在农村,教育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统筹城乡教育的发展,提高农村教育的发展水平,实现由人口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大国,为城乡统筹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撑。通过城乡教育的统筹发展,提高劳动者素质,为实践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其次是提供知识贡献。研究表明,推动未来社会发展的生产要素既不是资本和土地,也不是劳动力,而是知识,是人的素质。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将代替农业经济时代的土地、工业经济时代的资本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而知识的获取要靠教育,因此教育是建设未来的重要手段,是使社会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城乡统筹发展中,教育能够为广大城乡劳动者及时更新必要的知识,提供知识贡献。

(二)为城乡统筹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城乡统筹发展,需要大批有知识、有文化、懂技术的各类专门人才。要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着力提高农民的素质。教育则在其中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第一,教育是实现劳动力再生产的主要载体。通过教育,培养各级各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完成潜在形式的生产力向现实的生产力转化,实现劳动力再生产的任务,为城乡统筹发展奠定人才基础。第二,教育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通过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把以体力劳动为主的人较快地培养训练成为以智力和技能劳动为主的人,进而把农村劳动力的数量优势转化为质量优势,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农业现代化对劳动力的新增需求和向非农产业转移的问题,促进农业现代化与城市化,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第三,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主要阵地。城乡统筹发展,需要新的竞争优势,需要新的经济增长点。而新的竞争优势的获取在于人才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教育是培养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主阵地。通过教育,把传授基础知识、技能和培养创造思维、创新意识结合起来,为城乡统筹发展提供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创新人才。

二、教育在城乡统筹发展中具有引领作用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文化是实践的引领。教育是培养公民和谐理念的手段,是传播和谐文化的渠道。在城乡统筹发展中,教育能发挥其引领作用。

(一)在思想观念培育上的先行性

一是促进观念更新。任何一项改革和试验,都需要思想的解放和观念的更新,城乡统筹发展更需要思想的解放和观念的更新。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在改革试验时期的一件很重要的事,就是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城乡统筹发展,需要大胆解放思想、树立全新观念。在城乡统筹的过程中,通过国民教育能为城乡统筹发展营造舆论氛围、推进思想解放、促进观念更新。

二是促进思想认同。国民教育作为一个相对完善的系统,其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直接影响受教育者的科学文化素养和思想认识水平,对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也有直接的影响和塑造作用。一方面,教育能够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另一方面,尤为重要的是,能够提高人的思想认识水平。通过教育,强化国民共同体对城乡统筹发展的信念的认同、心理的认同、行为的认同。其核心和关键在于提高国民的思想认同度。通过思想观念的先行和引领,提高劳动者自我发展的思想意识和能力水平,促使其更加积极主动和有效地参与城乡统筹发展,从根本上确保城乡统筹发展的顺利进行。

(二)在城乡文化融合上的引领性

统筹城乡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重点,而文化的融合又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文化不但成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也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语言、风俗习惯等要素都是影响农村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其深层次的核心是实现城乡文化的统筹。教育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基础,城乡文化的统筹需要教育的引领与导向。第一,传播先进文化。教育的首要功能是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通过教育,维护城乡居民的基本文化权益,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将先进文化传播到城乡各地,尤其是农村。第二,实现城乡文化的融合与传承。通过教育这一纽带,可以将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联结起来,并相互吸收文化营养,实现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平稳磨合、传承与融合。第三,引领文化方向。只有通过教育,不断提高城乡人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才能形成城乡和谐稳定的社会氛围和环境,才能引导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方向和社会优良风气的形成。三、教育在城乡统筹发展中具有推动作用

城乡统筹发展就是要改变当前农业基础薄弱地位,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解决“三农”问题。教育在其中具有直接或间接的推动作用。

(一)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表明,劳动力文化教育水平是制约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受教育程度越高,思维相对开阔,越易于掌握新工种、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越易于接受新事物,适应新的工作和环境,具有更强的自信和更高的收入预期和社会预期以及更多的创新意识和探险精神,越易于实现转移。反之,受教育程度越低,越难实现转移就业。文化层次越高,劳动技能越强,发展潜力越大,劳动报酬也越高,农民转变为市民也就越快。职业教育作为与农民自身素质基础最符合、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联系最直接的教育方式,已成为农民素质提高、向城市化转移就业的重要途径。因此,职业教育已成为提高劳动力技能、技术和智力的重要手段,是农民向市民过渡的“传送带”。

(二)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在城乡统筹中,通过充分发挥高校的科研与科技优势,将高校的人才优势转化为促进农村全面发展的智力资源,将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为加快农业发展步伐的强大生产力,将高校的先进思想文化转化为培育广大农民崭新人文精神的先导力量,从而促进农村科技进步,推进农村现代化,进而有效实现城乡共同发展。

(三)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城乡统筹发展需要改变产业结构,尤其是要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教育不仅有助于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也会促进和拉动农业、工业与建筑业的发展,不仅可以提高劳动者的劳动生产率,还可以促进经济结构中就业结构、城乡经济结构等从低级到高级的不断优化。通过教育推动就业结构的调整,可以改变原有的城乡经济结构,使之趋于合理,以此促进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再如,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教育培训,一方面,可以从根本上减少农民数量;另一方面,使部分农民从农业劳动中解放出来,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第二、三产业中,促进从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优化。

四、教育在城乡统筹发展中具有保障作用

要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就要促进社会公平,以保障城乡统筹目标的实现。教育作为公共服务体系的一部分,对此具有保障作用。受教育者的权利平等是城乡统筹发展的重点。通过实施教育公平,使城乡居民子女享受平等受教育的权利,从而促进城乡权利平等。

(一)促进城乡社会公平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当今社会,教育具有改变人的命运的价值,因而教育公平不仅关涉到当下个体合法权利的实现,而且影响着个体潜在利益的获得;教育涉及千家万户和子孙后代,因而教育公平不仅体现着当下社会正义普遍实现的程度,而且关系着社会全体成员对未来社会的基本信念和主要期待。通过办人民满意教育,促进城乡教育公平,可以为城乡统筹发展奠定社会公平的基础。

传统文化中的劳动教育篇(3)

统筹城乡发展,是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的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全面、健康、均衡发展的新理念和新要求。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全面系统地提出了“五个统筹”的具体要求,并将“统筹城乡发展”置于首位。党的十七大又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内容。实现城乡统筹发展,需要我们从多方面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石。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今天,教育也就成为全部工作的基础,而且这一点在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想的背景下,显得更为突出。解决城乡统筹问题,教育是切入口,它涉及人的发展,包括观念的更新、素质的提高以及由此带动的生产力其他要素的发展,对于根本改变农村的经济社会面貌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教育在城乡统筹发展中应该具有并发挥其基础作用、引领作用、推动作用、保障作用。

一、教育在城乡统筹发展中具有基础作用

城乡统筹发展的总目标是打破城乡分割体制,缩小城乡差距,构建城乡和谐社会,实现城乡共同富裕。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基础在城乡经济统筹,关键在城乡人才统筹,重点在农村劳动力有效转移。而这些都需要教育发挥基础性作用,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与人才基础。

(一)为城乡统筹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从根本上讲,实现城乡统筹,应筑基在农村人口整体科学文化素质的提升上、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上。因此,在城乡统筹发展中,通过实施城乡教育均衡互动的发展战略,实现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协调发展,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人才支撑和知识贡献。首先是开发人力资源。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力资源开发的重点在农村,教育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统筹城乡教育的发展,提高农村教育的发展水平,实现由人口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大国,为城乡统筹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撑。通过城乡教育的统筹发展,提高劳动者素质,为实践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其次是提供知识贡献。研究表明,推动未来社会发展的生产要素既不是资本和土地,也不是劳动力,而是知识,是人的素质。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将代替农业经济时代的土地、工业经济时代的资本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而知识的获取要靠教育,因此教育是建设未来的重要手段,是使社会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城乡统筹发展中,教育能够为广大城乡劳动者及时更新必要的知识,提供知识贡献。

(二)为城乡统筹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城乡统筹发展,需要大批有知识、有文化、懂技术的各类专门人才。要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着力提高农民的素质。教育则在其中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第一,教育是实现劳动力再生产的主要载体。通过教育,培养各级各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完成潜在形式的生产力向现实的生产力转化,实现劳动力再生产的任务,为城乡统筹发展奠定人才基础。第二,教育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通过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把以体力劳动为主的人较快地培养训练成为以智力和技能劳动为主的人,进而把农村劳动力的数量优势转化为质量优势,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农业现代化对劳动力的新增需求和向非农产业转移的问题,促进农业现代化与城市化,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第三,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主要阵地。城乡统筹发展,需要新的竞争优势,需要新的经济增长点。而新的竞争优势的获取在于人才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教育是培养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主阵地。通过教育,把传授基础知识、技能和培养创造思维、创新意识结合起来,为城乡统筹发展提供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创新人才。

二、教育在城乡统筹发展中具有引领作用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文化是实践的引领。教育是培养公民和谐理念的手段,是传播和谐文化的渠道。在城乡统筹发展中,教育能发挥其引领作用。

(一)在思想观念培育上的先行性

一是促进观念更新。任何一项改革和试验,都需要思想的解放和观念的更新,城乡统筹发展更需要思想的解放和观念的更新。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在改革试验时期的一件很重要的事,就是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城乡统筹发展,需要大胆解放思想、树立全新观念。在城乡统筹的过程中,通过国民教育能为城乡统筹发展营造舆论氛围、推进思想解放、促进观念更新。

二是促进思想认同。国民教育作为一个相对完善的系统,其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直接影响受教育者的科学文化素养和思想认识水平,对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也有直接的影响和塑造作用。一方面,教育能够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另一方面,尤为重要的是,能够提高人的思想认识水平。通过教育,强化国民共同体对城乡统筹发展的信念的认同、心理的认同、行为的认同。其核心和关键在于提高国民的思想认同度。通过思想观念的先行和引领,提高劳动者自我发展的思想意识和能力水平,促使其更加积极主动和有效地参与城乡统筹发展,从根本上确保城乡统筹发展的顺利进行。

(二)在城乡文化融合上的引领性

统筹城乡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重点,而文化的融合又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文化不但成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也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语言、风俗习惯等要素都是影响农村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其深层次的核心是实现城乡文化的统筹。教育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基础,城乡文化的统筹需要教育的引领与导向。第一,传播先进文化。教育的首要功能是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通过教育,维护城乡居民的基本文化权益,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将先进文化传播到城乡各地,尤其是农村。第二,实现城乡文化的融合与传承。通过教育这一纽带,可以将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联结起来,并相互吸收文化营养,实现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平稳磨合、传承与融合。第三,引领文化方向。只有通过教育,不断提高城乡人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才能形成城乡和谐稳定的社会氛围和环境,才能引导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方向和社会优良风气的形成。

三、教育在城乡统筹发展中具有推动作用

城乡统筹发展就是要改变当前农业基础薄弱地位,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解决“三农”问题。教育在其中具有直接或间接的推动作用。

(一)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表明,劳动力文化教育水平是制约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受教育程度越高,思维相对开阔,越易于掌握新工种、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越易于接受新事物,适应新的工作和环境,具有更强的自信和更高的收入预期和社会预期以及更多的创新意识和探险精神,越易于实现转移。反之,受教育程度越低,越难实现转移就业。文化层次越高,劳动技能越强,发展潜力越大,劳动报酬也越高,农民转变为市民也就越快。职业教育作为与农民自身素质基础最符合、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联系最直接的教育方式,已成为农民素质提高、向城市化转移就业的重要途径。因此,职业教育已成为提高劳动力技能、技术和智力的重要手段,是农民向市民过渡的“传送带”。

(二)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在城乡统筹中,通过充分发挥高校的科研与科技优势,将高校的人才优势转化为促进农村全面发展的智力资源,将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为加快农业发展步伐的强大生产力,将高校的先进思想文化转化为培育广大农民崭新人文精神的先导力量,从而促进农村科技进步,推进农村现代化,进而有效实现城乡共同发展。

(三)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城乡统筹发展需要改变产业结构,尤其是要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教育不仅有助于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也会促进和拉动农业、工业与建筑业的发展,不仅可以提高劳动者的劳动生产率,还可以促进经济结构中就业结构、城乡经济结构等从低级到高级的不断优化。通过教育推动就业结构的调整,可以改变原有的城乡经济结构,使之趋于合理,以此促进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再如,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教育培训,一方面,可以从根本上减少农民数量;另一方面,使部分农民从农业劳动中解放出来,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第二、三产业中,促进从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优化。

四、教育在城乡统筹发展中具有保障作用

要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就要促进社会公平,以保障城乡统筹目标的实现。教育作为公共服务体系的一部分,对此具有保障作用。受教育者的权利平等是城乡统筹发展的重点。通过实施教育公平,使城乡居民子女享受平等受教育的权利,从而促进城乡权利平等。

(一)促进城乡社会公平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当今社会,教育具有改变人的命运的价值,因而教育公平不仅关涉到当下个体合法权利的实现,而且影响着个体潜在利益的获得;教育涉及千家万户和子孙后代,因而教育公平不仅体现着当下社会正义普遍实现的程度,而且关系着社会全体成员对未来社会的基本信念和主要期待。通过办人民满意教育,促进城乡教育公平,可以为城乡统筹发展奠定社会公平的基础。

传统文化中的劳动教育篇(4)

[作者简介]曾繁相(1962- ),男,福建尤溪人,福建省侨兴轻工学校校长、党委书记,高级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学。(福建 福清 350301)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5-0167-02

德国前总理科尔曾说过:“发达的职业教育是德国经济战后崛起的关键。”其先进的“双元制”成为许多国家效仿或复制的职教模式。纵观德国社会发展过程,处处都体现着国民对劳动尊重、对技术严谨、对生活务实的态度。这些良好的民族性,不仅深深地影响德国国民对职业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更是促进了全民重视职业教育价值观的形成。德国职业教育的起源、发展与崛起可归因于如下几个方面。

一、德国职业教育高度发达的历史与现实成因

(一)思辨性的文化传统塑造了德国人重科学的教育价值观

德意志民族的文化源头是古希腊文化。古希腊高度发达的奴隶制和相对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使贵族们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从事纯粹的思辨活动,由此形成了古希腊重思辨的文化氛围。这一传统不但推动了希腊民族思辨精神的发展,也广泛、持续地影响着西方的文化发展。源于古希腊的德意志民族文化,注重思辨也是其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思维方式的重要特征之一,这一品质锻造了这个民族严谨而又深刻的科学思维能力。哲学家康德第一个把教育这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纳入“科学”认识范畴之中,认为教育方法应成为一种科学。哲学、教育学、语言学以及技术、工艺、操作技能、技能训练等一切有系统的知识都是科学,都应该被作为科学问题进行研究、探索和实践。德国人对科学的独到理解,促进了德国职业教育的理论日渐成熟,当19世纪中叶“务实、实证的自然科学观念和方法”得到德国社会普遍接受时,反映职业教育特征的“职业科学”便在德国思辨文化的土壤上得以发芽成长。这种传统的思辨文化使德国人产生了“现世色彩”的教育理念,摆脱了宗教注重“来世”的教育理念的束缚,充分肯定个人自主发展的可能性,坚定了德国青年选择职业教育的信心和勇气,以追求个体人格完善为人生最大目标。“德国职业教育之所以能够顺利发展,与德国人对‘科学’的独特理解不无关系。”①而德国人能够对“科学”一词有独到的理解,与德国文化源头的思辨性传统更有直接关系。

(二)传统的“师傅制”传承了德国人重视“技艺”的教育价值观

德国职业教育的雏形可追溯到西罗马时代。当时各族纷争,族群互斗,战争频发,战乱不断,军旅生活和骑士文化成了社会的主流文化。战争需要消耗武器、粮草及各种生活保障用品。为满足连绵不断的战争需求,各类手工作坊应运而生。“从西罗马帝国到中世纪,受骑士文化影响,国家对各类作坊的建立及从学徒的培养到师傅称号的册封也都做出相应的规定。在此基础上,欧洲也逐渐产生了‘行会’。”②即“手工业行会”。“行会”负责统管各类作坊的建立、学徒的培养及其师傅称号的册封,“行会”成为德国历史上第一个把工作评价作为最高德行的机构。

由于社会重视手工艺和技艺的发展,师傅在社会上享有很高的威望和特权,成为受人尊敬的人物。这一传统成为德国人重视职业教育价值观的基础,影响了德国人独特的人才观念的形成。评价人才不是唯学历、职位,而是依据人们对社会贡献度的大小。培养一名技术精湛的劳动者与造就一个知识广博的博士研究生,对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同等重要意义。因此,从事一线生产劳动的技术工人始终被当作人才来培养和使用。与我国不同,他们不被社会鄙视,也从无低人一等的自卑感觉。这一传统经过社会发展的长期积淀,形成了德国尊重劳动、尊重技术的公共道德和社会精神,人们普遍以自己有过工艺生涯的经历为荣。劳动不仅是人们生存的一种手段,更是一种价值取向。掌握某种职业技能不仅是人们生存最重要的基础,也是实现个人社会价值的重要前提。年轻人选择职业教育不是被某种压力所迫,更不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而是一种自我价值的体现。职业教育是培养技术型人才的教育类别,职业学校是塑造技术型人才的摇篮,理所当然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更不可能被视为末流教育或是无可奈何的选择。

(三)马丁・路德的“天职观”发展了德国人尊重劳动的教育价值观

马丁・路德是欧洲新教宗教改革的发起人,他的宗教改革不仅终止了中世纪天主教教会在欧洲的霸主地位,也对教育带来了重要影响。他是提出政府应实施强迫义务教育观点的第一人。他的“天职观”理论影响了德国人尊重劳动、热爱职业的传统教育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促进了德国人独特的工作观、职业观、人才观的演变和发展。马丁・路德认为,天职具有“世俗性、平等性和神圣性”,并且不限于职业。在他看来,不论是受了圣职的主教、牧师,还是鞋匠、工匠和农民,只是工作内容不同,没有贵贱和高低之分。马丁・路德的“天职观”是德国职业教育兴旺发达的重要因素之一。德国人尊重工作、热爱劳动的良好传统形成于中世纪的“行会”,但对工作和劳动形成的具有浓厚色彩的影响,还是来自于“天职观”。在德语中,“职业”一词具有经济和宗教两层含义。职业不仅是一种工作,一种生存工具,更是上帝对臣民的角色安排。忠于职守就是服从上帝的安排。农夫、工匠、鞋匠等,都把劳动看成是实现自身价值的一种方式,而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劳动因此成为德意志城市文明的一种公共道德和公共精神。

这种具有明显宗教色彩的劳动观、工作观,与中世纪中期前业已形成的观念相融合,产生了更加强大的自律性,从而形成了“德意志人的工作拜物教,培养出大量的工作狂,许多人视工作为生活的主要内容。这种工作观逐渐渗入德国文化,积淀在德国文化之中,构成德意志传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每个德意志人不断施加影响,输送对劳动和工作的尊重,致使德国人对工作的态度不同于许多民族”③。尊重工作、尊重劳动的最终结果,促进了崇拜劳动技能、崇拜技术的社会风气的形成,使具有特殊工作能力和劳动技能的人成为受人尊重和爱戴的社会阶层。“工作使生活愉快”“工作第一,享受第二”的观念就逐渐进入了德国人的血液。作为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必由之路,职业教育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自然是水到渠成之事。

(四)强烈的民族主义思想观弘扬了德国文化国家观的教育价值观

从历史发展来看,德意志是个多灾多难的国家,到中世纪初期已处于四分五裂状态。为了争夺土地、财富、城市,各路诸侯冲突不断,战火连连。由于长期战乱、饱受异族欺凌,致使德意志人对民族强盛极其渴望。“虔诚爱国”的文化价值观逐步成为德国的主流价值观,并逐步形成了具有强烈民族主义思想的国家。

这种主流价值观念影响了德国人对生活、对工作的态度,以及对职业的选择。他们富于强烈的爱国热情,希望国家尽快强大,民族尽快振兴。对他们而言,职业不仅是谋生手段,更是报效国家的重要途径。他们把生产产品的质量提高到国家强大和民族发展的高度来认识;把个人的技术水平与提高产品质量相挂钩,进而与职业教育相联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成了一片废墟,经济几乎陷入瘫痪状态,国家也被一分为二。尽快恢复工农业生产,恢复国家的运行机制是当时面临的第一要务。德国国内自然资源十分贫乏,恢复生产进而振兴经济只能依靠大量出口成品或半成品。产品的质量关系到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产品质量优劣一般取决于三大因素,即具有娴熟技能的技术工人、先进的生产方式、严格管理和检测制度。人是最重要因素,也是决定性因素。职业教育是培养和造就技术工人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这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更是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因此,职业教育不仅是德国经济迅速恢复的秘密武器,也是振兴民族精神的有力保证,受到重视和厚爱更是无可非议。

教育是文化的过程,文化通过教育使人们产生不同的价值观。因此,不同民族的文化传承,形成了各民族不同的教育价值观。德国的文化和教育发展过程,使德国人对劳动、对人才、对职业形成了不同于其他民族的独到认识,在强烈民族主义思想的感召下,这些认识形成了德国人严谨、务实、敬业、尊重劳动的民族风格,使德国职业教育在这样的土壤上得以根深叶茂,蓬勃发展。

二、德国职业教育高度发达的历史与现实成因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毋庸置疑,职业教育是以培养技能技术型人才为目的的一种类别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从德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历史看,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多种社会因素的支持并形成合力,其中相关社会文化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源头动力,是决定职业教育发展的最根本因素。探究和借鉴他国的职业教育,并非是照搬他国的历史和经验,因为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通过各种不同的教育形式使文化不断传承和延续,形成不同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文化,并传承深深地扎根于人们的头脑和思想观念中,渗透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对现时教育产生着正负两方面的影响。

以本国的国情为基础,研究和借鉴他国职业教育,是改进本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前提。我国具有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儒家文化长期占据着主导地位,“君子不器”“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传统教育价值观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细胞。我国封建社会长达两千多年,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和小农意识长期占统治地位,阻碍了工业经济的发展,使职业教育未能得到社会应有的重视。虽然自20世纪末以来,党和政府相继出台了促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措施,今天的职业教育与过去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发展职业教育不是政府单方面就能包办的事情,国家政策只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之一,不能包治百病。

要进一步提高我国职业教育的质量,首先,学校要遵循教育规律,以质量为前提,加强内涵建设,既要注重职业教育的工具性作用,更要发挥职业教育的教育性作用。要改进学生职业观念,培养学生职业道德,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校传授知识、教会学生做人的作用。其次,企业要把参与职业教育当作事业发展的重要部分,支持、配合、主动介入,为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学生技能培养提供必要的场地、设施和经费的支持。再次,社会要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宽松的环境,营造尊重、关注、鼓励职业教育发展的浓厚氛围,为技能型人才提供更高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最后,政府要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所出台的政策要具权威性、强制性和可操作性,成为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强大靠山。只有政府、社会、企业、教育机构等各界共同发力,进而形成合力,才是我国职业教育蓬勃发展的有效途径。

[注释]

传统文化中的劳动教育篇(5)

《开明国语课本》是民国时期的一套小学语文教材,1932年由叶圣陶主编,丰子恺插画,开明书店出版,一共12册,400来篇课文。《开明国语课本》自出版后,在1949年前共印了四十余版次,时隔七十年后该教材再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引起了专家学者们的关注。由于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出版的课本,教材深受五四文化运动的影响,在现金这个中西方思潮碰撞激烈的时代,教材编者在继承传统蒙学教材思想精华时也在吸收着西方先进的教育思想。

一、科学观

民国新文化运动以后,现代工业社会的一些自然科技知识也从西方得以引进并发展,另一方面也给中国教育的发展打开了新局面。自1915年,任鸿隽在《科学与教育》中讨论了科学之于教育的重要,中国教育界就明确地提出了科学教育的概念。“五四”时期,科学教育思潮高涨,通过借助新文化运动的力量,科学教育思潮得到了极大的弘扬。教育工作者们不光注重科学的传播和普及,同时还注意科学精神的培养。叶圣陶作为一位教育工作者深受科学教育思潮的影响,在编写这一教材时创作了一些传播科学思想,介绍现代工业社会常识的儿童文学作品。如《火车开往北》、《显微镜》、《达尔文》等介绍自然科学知识和科学家的课文。教师在向学生传播新的科学知识的同时,还应注重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科学教育思潮在五四时期开始高涨,成为教育工作者们不可忽视的一大重点,这套教材将这一思想贯彻得十分彻底。

二、传统文化道德观

五四新文化运动喊出了民主与科学的口号,陈独秀提出“废除旧道德,提倡新道德”,一时间社会开始对传统元素进行批判。民国时期的教材一方面吸收着西方的先进自然科学思想和民主思想,另一方面也继承者清末传统蒙学教材编辑的传统文化道德观。《开明国语课本》在教材编写时,编者十分注意对儿童文化道德的教育,但是对传统文化道德进行了筛选。抛开了譬如男尊女卑等一系列的陈旧思想,保留中华传统美德,例如尊师重道、关爱友人、以礼待人等。如开篇课文《先生早》教材从开始就教育学生尊师重道的道理;还有课文《可爱的同学》展现了同学之间的互相关心爱护,教导学生要懂得感恩,学会感恩;还有教导学生以礼待客的文明礼仪,如课文《客人和主人》这一单元。教材继承了传统蒙学教材的精华,注重小学生们道德的修养,为他们的成长打好了一个基础。

三、儿童观

“五四”时期是一个发现“人”的时期,随着1919年杜威来华讲学,“儿童本位”的思想便在中国儿童文学和教育界兴盛起来,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开始用其特有的方式表达对童心的认识和喜爱。叶圣陶先生作为一位作家和教育工作者,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经验让他对儿童的生活和特性有着透彻的了解。在他看来,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就是儿童文学,充满童趣,一切于孩子都是新鲜而奇异的。在教材中,我们就看到了叶圣陶先生极力给孩子们描绘至善至美的世界,纯真的心灵、充满童趣的生活和爱的家园。如课文《太阳》中的“太阳,太阳,你起来得早。昨天晚上,你在什么地方睡觉?”这一句,在儿童的眼里太阳是能够和他对话的,充分展现了最具灵性的儿童。儿童本位是民国时期小学教材编写的一个重要的思想,自民国十年开始,儿童观便在教育界中兴起,很多小学教材编辑者便将儿童观和儿童本位的思想贯彻到教材的编写当中,抛开成人本位,以儿童为本位来关爱儿童,从儿童的视角来观察世界。

四、劳动观

劳动是人类创造最基本的活动,受西方外来劳动观和我国先秦朴素的生产劳动观的影响,二十世纪初期中国无政府主义最先提出“劳动者,神圣也”的口号,将向来被鄙视的体力劳动从被人轻视的地位推上了神圣的历史舞台。中国无政府主义者认为劳动为人之天性,人人应劳动,尊重劳动者。不劳而食是不道德和不平等的。他们还提出了合理劳动构想,“人人执一有益于人之业,以成互助扶住之社会。”《开明国语课本》这套小学语文教材就贯彻了新的劳动观,注重儿童劳动观的培养。教材有许多篇课文都是描写劳动的场景,编者不仅注意培养学生积极的劳动观,教育学生要尊重劳动成果和劳动人民,劳动光荣,如课文《农人种田》;还教导学生不劳而获是不道德的,也是不平等的,如课文《懒惰的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劳动观已经开始融入教材中,教导学生们要懂得珍惜劳动果实,尊重劳动和劳动的工人农民。

叶圣陶作为一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将五四文化思潮的精髓融入小学语文教材中,真正做到了儿童本位,将真善美传达给儿童,即便是时隔七十年,小读者们仍爱不释手。“五四”时期是思想碰撞激烈的时代,各种思潮兴起,将适合小学语文教育的新思想编入教材中是教材编辑者们值得借鉴的地方。

参考文献:

传统文化中的劳动教育篇(6)

向少年儿童提出“三爱”要求,我想这不是偶然的,更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这是我们中华民族、我们党和国家传统价值观的重要内容。表面看来“三爱”要求十分简单,但它却是以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为基础的。

首先,“三爱”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方面。我国传统文化中虽然没有“三爱”这种特定的提法,但崇尚学习、热爱劳动、报效国家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传统文化和传统价值观中的核心内容。《论语》是传统文化最核心的经典,它的第一句话就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孔夫子本人也是好学不倦,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两千多年来,孔子的格言塑造了中国人尊师、重教、爱学习的民族性格。在中国人看来,“学习改变命运”是天经地义的,这实在比“知识就是力量”还要深刻有力。中国学生普遍勤奋好学,有很强的求知欲,得到当今各国教育界的普遍认可,这是与传统文化的熏陶分不开的。爱劳动是我们的传统美德,中国人的勤劳也是世界闻名。在中国人看来,劳动创造财富,勤劳可以发家,是万古不移的真理。在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中,就包含有“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这一很重要的内容,这无疑也是来自我们传统文化的馈赠。至于爱国,那就更不用说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就是爱国,正是这种爱国主义使中华文明绵延不绝,中华民族繁荣昌盛。中国人不论走到哪里,不论落户何方,都在内心深处有对祖国的深深眷恋。

其次,“三爱”是中国共产党人历来所倡导和奉行的观念。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观来自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和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尊重知识、追求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精神传统;尊重劳动、注重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取向。马克思主义是积极进取的学说,它强调人在世界上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可以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而这正是“爱学习”“爱劳动”最深刻的理论依据。“爱学习”体现的是认识世界,“爱劳动”体现的是改造世界。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我们党的领袖人物,都不仅是政治家和革命家,而且是好学深思的思想家和理论家。马克思自称“吃书的机器”,恩格斯被誉为“活的《百科全书》”,列宁在艰苦环境中苦读,终生手不释卷,所有这些,都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马克思主义作为刚健有为的学说,不仅强调认识世界,更强调改造世界,因而它十分注重实践活动,强调劳动实践的意义。恩格斯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认为人类之所以能够从猿类进化脱胎而来,关键的因素是人类的劳动。而正是人类的劳动,特别是物质生产劳动,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进步。正因为如此,共产党人强调劳动的重要,注重保护劳动人民的利益。在爱国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虽然强调国际主义,反对狭隘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但并不反对爱国本身,而是主张把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结合起来,并突出强调热爱社会主义祖国。

再次,“三爱”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所倡导和形成的社会风尚。新中国成立之初,有临时宪法之称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明确提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是全体中国国民的公德。后来这“五爱”正式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国家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五爱”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它提出了全体国民的公德,更在于它标志着建国后中国共产党人话语转换的开始,即从残酷的革命斗争环境中的“恨”的话语,转向和平建设年代的“爱”的话语。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过程中,在阶级解放和民族解放的大搏斗中,“阶级仇”“民族恨”曾是斗争的强大动力。尽管这种“仇”和“恨”作为一种现实压迫的情绪反应不是凭空出现的,而且它背后也反映出人民群众对生命的热爱、对正义的执着。但是在战争环境中我们党毕竟不能一口气连说五个“爱”,而新中国成立后,历史翻开新的一页,我们要生活在和平建设和充满友爱的社会环境中,于是,“五爱”出现了。从这个意义上讲,它体现的正是“爱的伦理”。“五爱”教育对于形成社会主义新风尚是非常重要的,它贯彻在全国各行业的教育中,特别是在学校德育中得到全面体现。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接续上“五爱”的传统,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扬光大。提出的“三爱”,正是体现了社会发展的这一必然要求。“三爱”与“五爱”是相通的,后者包含了前者,而前者是后者的浓缩。

二、“三爱”教育具有鲜明的时代内涵

“三爱”教育的提出,并不是历史的简单翻版,而是根据新的时代条件和需要所提出的新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内涵和时代特征。

首先,“三爱”是在当今时代条件下提出来的,具有新的时代内涵。当今时代,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全球化和信息化成为现实。在这样的时代条件下,学习、劳动、祖国的意义和含义产生了新的变化,学习方式、劳动方式以及爱国方式也发生了大的改变。这些都会在“三爱”及其教育中得到反映和体现。

就学习而言,现在人类的知识呈爆炸式增长,人们已经生活在知识的海洋之中。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人们的学习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和工具,尤其是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已经成为人们学习知识不可缺少的途径,在这样的情况下,学习不仅是吸取知识和积累知识,而是更加注重思考和想象,注重对知识的掌握和驾驭,注重培养自己的创造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少年宫的主题队日活动中,对孩子们说:“想象力、创造力从哪里来?要从刻苦的学习中来。知识越学越多,知识越多越好,你们要像海绵吸水一样学习知识。既勤学书本知识,又多学课外知识,还要勤于思考,多想想,多问问,这样就能培养自己的创造精神。”

强调了劳动的重要。在植物农作区,他观看了孩子们的劳作,并对孩子们说:“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你们从小就要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自己的事自己做,他人的事帮着做,公益的事争着做,通过劳动播种希望、收获果实,也通过劳动磨炼意志、锻炼自己。”这段话可看作是对“爱劳动”的正面阐释。当然,他在这里不可能讲得太深,也不可能展开讲解劳动在当代条件下发生的变化。其实,当今时代人类劳动的方式已经非常多样化,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界限也不像以往那样分明。以前,我们讲劳动时主要指体力劳动,而且是物质生产领域中的体力劳动,即工业劳动和农业劳动。现在我们的视野大多了,看到脑力劳动越来越重要,看到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结合,看到生产劳动之外的家务劳动、管理劳动、服务劳动、公益劳动等劳动形式。当然,也要看到体力劳动在现今时代所具有的新意义,而不因为脑力劳动的发达而鄙薄体力劳动,看不起普通的体力劳动者。尤其对在校的学生来说,参加一定的体力劳动锻炼和体验,于身心的成长是非常有益的。

对于爱祖国,环境变化就更大。现在世界已经进入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全球化趋势对民族国家产生很大的冲击,有一些国家间组织和非政府组织分享了一些国家的传统权力,民族的成员也可以工作和生活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包含现在的一些孩子,将来也可能去国外学习和工作。在这样的情况下,爱国的观念和行为也会发相应的变化,变得更加开放,也变得更加理性。爱国主义不是狭隘的,而是开放的;爱国不是狂热的行为,而是理性的行为,今天的爱国主义要讲这样的道理。当然,也要告诉孩子们,以全球化为借口而完全否定爱国的意义,也是完全错误的。

其次,“三爱”是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提出来的,具有鲜明的改革开放的时代气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和国家一直在强调新时期的爱国主义,强调“讲学习”,强调“尊重劳动”,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就是全国人民不断学习、工作和创新的产物。特别是近年来,我们正在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各种学习型组织不断涌现,而党的建设也提出了学习型政党的目标。同时,我们党也一再强调要尊重劳动,尊重创造。在提出“三爱”之前的一个月,即2013年“五一”节前夕,在全国总工会同全国劳动模范座谈时,对劳动的意义作了全面深刻的阐述。他指出:“必须坚持崇尚劳动、造福劳动者。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劳动创造了中华民族,造就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也必将创造出中华民族的光明未来。‘一勤天下无难事。’必须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让全体人民进一步焕发劳动热情、释放创造潜能,通过劳动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这段话体现了党的新一代领导人的劳动观念,是对“爱劳动”的深刻诠释。这些都凝结在“三爱”教育之中了。

再次,“三爱”教育与当前在全社会弘扬和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是一致的。在“三爱”教育提出的半年后,在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弘扬和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随即在全国开展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在这样的形势下,推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进一步开展“三爱”教育活动,就必须把它与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结合起来。事实上,“三爱”教育并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之外的某种教育活动,而恰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学校教育过程中的生动体现,是向青少年儿童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一部分。从内容上看,“三爱”的要求已明确包含在二十四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述之中。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中,“爱学习”主要包含在“文明”的理念中,“爱劳动”包含在“敬业”的理念中,而“爱祖国”同“爱国”是一回事。可见,在全社会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背景下,开展“三爱”教育具有新的意义和新的要求,它是教育领域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而生动的体现。

三、“三爱”教育体现学校育人特色

从“三爱”的内容来看,它无疑适应于所有的人,也适应于各行各业。但是,“三爱”教育却并不是某种泛化的面向全国所有人的教育活动,而只是在教育领域,特别是在学校进行的教育实践活动。“三爱”教育面向各级各类学校的广大青少年儿童,具有自身鲜明的特色。必须结合青少年儿童的实际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实际,开展“三爱”教育活动。

首先,“三爱”是向全国少年儿童提出的希望和要求。从“三爱”提出的语境来说,是总书记在儿童节前夕向少年儿童提出的。他不仅向孩子们提出了“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的要求,而且在与孩子们互动中,对爱学习和爱劳动作了解释。从“三爱”的内容上看,也具有面向少年儿童的特色。“三爱”的内容是基础性的,是高度简明的,这正是切合了少年儿童的特点。

需要指出的是,提出的“三爱”并不只是三个词而已,而是完整的一句话:“少年儿童从小就要立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长大后做对祖国建设有用的人才。”这句话以“少年儿童”为对象,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要求他们“立志向”“有梦想”,这是基础和前提;二是要求他们“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这是主要内容;三是希望他们“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这是指他们的近期目标;四是希望他们“长大后做对祖国建设有用的人才”,这是他们的远期目标。在开展“三爱”教育时,要注意全面理解的讲话精神和“三爱”的要求。

传统文化中的劳动教育篇(7)

教育工作者应当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不能只是片面地追求升学率,不能只注重学生的分数,应当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劳动技术课是实现素质教育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它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为社会的发展和国家建设培养创新型人才。我国的劳动技术课是教育教学工作的薄弱环节,没有引起教育工作者的足够重视。受到应试教育传统观念的影响,教师们普遍比较重视学生的分数和升学率,对劳动技术课的教学相对轻视。在教学过程中没有认识到劳动技术课的重要性;选用的教材与实践联系不太密切,不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的培养,教学设备也不完善,具有专业技能的教师相对较少。传统的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已经不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求,应当转变观念,提高对劳动技术课的重视,加强劳动技术教育,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劳动技能。

二、劳动技术课能加强学生的德育培养

在劳动技术课的教学过程中应当以教材为载体,有意识地将德育融入到教学之中。教师应当利用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创设情境,自然地将德育观念传授给同学,增强学生的社会主义责任感和爱国意识。劳动技术课是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实施手段和主要途径,劳动技术教育是把技术理性与社会人文精神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教育形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劳动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劳动技术课将道德教育和科学文化在多元的实践活动中加以深化,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和艰苦朴素的品质。劳动技术课具有实践性和教育性的特点。因此,应当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劳动实践,使学生在劳动过程中接受思想教育,让他们在劳动实践中体会劳动的光荣和艰辛,克服懒惰、散漫的毛病,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劳动观念,培养他们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劳动技术与道德教育相辅相成,在潜移默化之中达到德育的效果,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学习品德,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劳动能力。

劳动技术课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立能力。当今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家长不注重孩子劳动能力的培养,造成许多学生在家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劳动观念不强和动手能力较差。劳动技术课具有广泛的通用性和较强的实践性,通过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比如,在课堂中讲解一下各种衣物面料的特性及不同洗涤剂的功能,同时利用不同的洗涤剂来洗不同面料物品上的污渍,再将实验结果进行比对。让同学们做记录,回家之后自己动手进行洗涤。这样既可以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又可以使学生学以致用,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劳动技术课的形式应当多样化,这样就可以避免枯燥乏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授菜肴烹饪、家用电器的工作原理及宾客礼仪等内容。由于男女学生感兴趣的劳动技能不相同,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要求,适时调整教学重点,有选择、有重点地进行教学。比如,女生重点学习洗涤、烹饪等劳动技能,男生重点学习家电维修等劳动技能。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劳动技术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劳动技术课有利于拓宽学生知识领域劳动技术课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包含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如园艺、工艺美术、家电维修、烹饪、裁剪缝纫等,其中含有化学、物理、生物、几何等多种知识。劳动技术课能够使学生在其他学科中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领域。通过实践,理论知识得以深化和升华,在实际操作中解决各种问题有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提高劳动技术课的教学水平加强劳动技术课教学的基础首先是教材建设,应当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劳动技术课的教学目的,注重选用教材的思想性、先进性、基础性和实践性。教材内容应当包含服务性劳动能力和工农业劳动技能两方面。其次,提高劳动技术课教学的前提条件是教育基地建设,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加大对劳动技术教育的投资力度,建立一个规模较大的劳动技术教育基地,支持学校开展劳动技术教育。最后,应当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劳动技术课教学质量的关键是高素质的师资力量,各个学校应当挑选专业知识扎实,业务能力较高,动手能力较强且热爱劳动技术教学的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建立一支从事劳动技术课教学的专任教师队伍,以保证劳动技术课教学质量的提高。

总之,劳动技术课将知识和实践相结合,具有趣味性和技术性,能够引导学生在追求知识的同时,注重劳动技能的培养。同时,劳动技术课在学生德育、美育和智育的培养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动手能力。劳动技术教育适应了素质教育的人才培养要求,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出创新型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传统文化中的劳动教育篇(8)

Shallow explore China a tradition festival education the morals is to the kid education of influence

Sun Lin-wei

【Abstract】Morals is stability relation, set up harmony society of a kind of guarantee, is spread to accept forerunner culture, set up mankind civilization of a kind of way.But the kid is to inherit with spread to accept China tradition virtue, civilization behavior of emissary, so carry on good morals education to the kid is an essential to have.This text point analysis make use of China tradition festival education carry on to the kid of morals education.

【Key words】China tradition festival education;Kid morals education;Influence

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向人们提出的处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各种关系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所以它是稳定关系、构建和谐社会的一种保障,是传承先进文化,构建人类文明的一种方式。而幼儿是继承和传承中国传统美德、文明行为的使者,所以对幼儿进行良好的道德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有很多种方法,但本文重点分析利用中国传统节日教育对幼儿进行的道德教育。

《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的思想品德教育是向幼儿进行初步的五爱教育,培养幼儿具有优良的品德文明行为和活泼开朗的性格。”所以我们将利用中国传统节日教育对幼儿进行五爱教育、文明行为等优秀道德品质的培养。

孔子曰“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所以我们从小就要把幼儿培养成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人,使各种文明行为成为他们的习惯,使坚强、勇敢、自信、乐观的性格伴随他们成功,只有这样,我们的祖国才能越来越强大、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那么如何培养幼儿具有五爱的意识、文明行为和活泼开朗的性格呢?我园用三年时间尝试了利用中国传统节日教育对幼儿进行的道德教育。

1. 利用各个传统节日传说,培养幼儿热爱祖国的意识 每个中国传统节日都有一个美好传说,这使幼儿不断地感受到中国是一个充满了各种神话传说的,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家,从而萌发幼儿的爱国情感。比如:春节放炮竹、贴春联、门神,让幼儿感受到古代人们是多么希望和平、安详的生活,而今他们生活在没有野兽侵扰的现代是多么地幸福,从而激起他们热爱现在祖国的热情。而“端午节”的传说,“清明节”为革命烈士扫墓更让幼儿深刻了解到一个爱国者是多么地受人尊敬和敬仰,从而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种下国者的志向。

2. 利用传统节日主题活动,培养幼儿热爱劳动的意识 爱劳动是中国民族的传统美德。没有劳动就没有收获,没有劳动就没有现代文明。而身为独生子女的现代孩子在家基本上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为了从小使幼儿养成爱劳动的意识,我们除了日常教育活动之外,还利用传统节日教育培养幼儿爱劳动的意识。比如《春节》主题中“我为幸福来扫尘”、“我为大家包饺子”等活动,使幼儿感受到扫尘、包饺子、贴对联虽然辛苦、劳累,但给家人带来了更多的快乐和幸福,从而使幼儿养成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自己做及尊重家人劳动成果的好习惯。此外只要是在幼儿园期间过的节日,我们都会让幼儿参与教室环境的布置,这样做,一方面可以让幼儿感受到自己是班级的主人翁,另一方面还可以让幼儿切身感受到自己的劳动可以美化环境,从而促使幼儿付出更多的劳动,为家人、教师、同伴带来更多的作品,养成爱劳动、尊重劳动的习惯。

3. 利用传统节日主题活动,培养幼儿尊敬长辈的意识 尊老爱幼是中国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但由于现在独生子女多,一个小宝宝是四位老人的掌上明珠,老人们为了表达对(外)孙子(女)的爱,常常对幼儿的无理要求无条件地满足,逐渐使幼儿养成“我是小皇帝”、“我是小公主”的霸道习惯。有需求时,就对长辈百般顺从,不高兴或无需求时,就爱理不理,甚至拳打脚踢,从来不把长辈作为长辈,而是作为自己的玩偶和撒气桶。为了培养幼儿尊敬长辈的意识,我们利用《春节》主题中的“我给长辈拜个年”,《重阳节》主题中的“我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我爱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谈话活动和《中秋节》主题中的“爷爷为我打月饼”音乐活动,让幼儿讲述自己怎么给长辈拜年,长辈送给了什么礼物,自己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样子、为自己做了哪些事情和自己如何向爷爷奶奶表达爱,让幼儿感受到长辈对自己的爱和关心,从而萌发了他们尊敬、关心、爱护老人的情感。

4. 利用传统节日主题活动,培养幼儿文明礼仪的习惯 人的言行举止是人的整体素质的一个重要表现。为了提高幼儿的整体修养,我园不仅在日常活动教育中注重幼儿文明行为习惯的培养,还利用一切能够利用的教育因素对其进行启发和教导。譬如在《春节》主题“年夜饭”的谈话活动中,让幼儿学会向亲朋好友问好,学会礼貌要菜用语,懂得在餐桌大喊大叫是不礼貌的行为等等文明用餐举止。在《清明节》主题“为革命烈士扫墓”活动中,我们要求中、大班幼儿在去、来的途中不能随手扔垃圾,不能随地吐痰,不能大声喧哗,并让其明白这么做是为了保持陵园的卫生,是为了表示对烈士的敬仰,结果大部分幼儿都能按照要求做。这就说明只要让幼儿明白其中的道理,他们是能够做到的。

5. 利用传统节日主题活动,培养幼儿坚强、乐观、勇敢、持之以恒等的良好性格 有人说“性格决定命运”,而纵观历史长河,任何成功的人都具有坚强、乐观、勇敢、持之以恒等良好的性格。幼儿是社会主义接班人,但在其成长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只有具有坚强、乐观、勇敢等良好的性格,才能敢于面对,才能想方设法找出解决办法,所以我们要从小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性格。养成良好的性格并不是靠一朝一夕所能实现的,但经过无数次的一朝一夕的教育、引导,必定能有所收获。我们教师正是坚信这个信念,不放过每一个引导的机会,时时刻刻呵护着幼儿的良好性格,抵制着低迷、消沉性格的滋长。比如“年”的传说,让幼儿感受到满头白发的矍铄老头面对凶恶“年”时的镇定和勇敢;“元宵节”的来历,让幼儿感受主人公东方朔遇到问题不急不躁、勇敢、乐观的性格。

梁启超先生曾说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其睿智的语句再度提醒世人注重早期教育。而德育是早期教育的一个重组成部分,所以我们要充分发挥幼儿园教育主阵地的优势,对幼儿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其从小具有优秀的道德品质,养成文明行为的习惯。但一方面的力量是薄弱的,所以我们还要积极探索社会性的教育资源,充分利用家园直通车,运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育因素,为幼儿提供一个文明的、和谐的、充满爱的大环境,我们才能真正地拥有美好未来!

参考文献

传统文化中的劳动教育篇(9)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9-0162-03

职业教育是在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产生的一种社会现象。职业教育诞生于工业化的社会大生产,由于产业革命的推动和科学技术革命的发生,职业教育与广泛的社会生活特别是人类的经济生活发生了紧密的联系,因此人们往往习惯于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研究职业教育,来研究其价值和作用。但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并不符合经济研究的范式,有自己的特色,很多的问题并不能单纯从经济学角度进行揭示。因而,从文化角度特别是中国文化传统的角度进行解释就显得尤为重要。进而,探寻文化与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深刻的内在联系,寻找我国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的文化动力和方向。

一、文化视野下的职业教育本质

从文化的角度来研究职业教育,首先必须把握文化的概念,但“适用于一切学科的文化概念是不存在的,文化的概念是依据于特定的学科或研究主题的。”无论是英美的实证社会学传统那样从形态学、模式论和结构论的观点来看待文化,或是德国的思辨历史哲学传统那样从发展性和动态性来看待文化都过于片面。“文化的发展在一定的历史断面总是表现为物质化或形态化的形式,即表现为特定历史时间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因此,我们在理解文化概念的时候,就必须同时兼顾到两种哲学传统的观点,既要把握文化的本质,又要注重文化的外部表现形式。

要把握文化的本质,就必须将其同人和劳动联系起来,人是通过劳动而创造文化的。劳动所创造的文化的外部表现形式是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同时,人在创造这些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过程中也创造着自身,丰富着自己本身的力量和发展着自身与社会的各种关系。因此,文化的本质即是“人的本质的展现和形成的原因”。人通过劳动创造了文化、创造了人――发展了的人。但是文化一旦被创造出来,便成为一种独立于人的力量,成为人从事新的文化创造的制约因素,形成了人与文化的矛盾。而造成这种矛盾关系的并不仅仅是人类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而主要是从人类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中分化出来的特殊实践活动――教育实践活动在起作用。因为教育实践活动一方面把前人创造的文化成果传承下来,使人类文化不致中断,并使其作为人们从事新的文化创造的基础;另一方面,它又使人简捷地获得前人的文化成果,发展人的文化创造力。这就是说,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如果没有教育,便不会形成文化与人的矛盾,也不会实现文化与人的统一。因此,“文化―人―教育”构成了一种特殊的关系,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以及教育对文化的选择都是通过人为纽带的,因而教育与文化并不是直接作用的关系,教育是在文化与人的对立统一关系中起作用。

对于职业教育更是如此。职业教育根植于技术哲学,不仅具有教育属性还具有职业属性,因此职业教育不仅是构成教育和文化之间矛盾的因素之一,也是构成技术文化和教育之间矛盾的主要因素,而其作用的展现正是通过对人的影响得以实现的。技术文化对人的深刻影响不仅会限制技术水平的发展,也会限制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教育对人的强力作用不仅会促进技术的提升,也会影响技术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因此,文化视野下职业教育的本质是传承和创造技术文化,促进人的技术技能提升。

二、文化传统与职业教育的相互作用

很多人将影响和制约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文化因素归结为以儒家伦理道德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文化。这种认识中,中国传统文化一语的核心是文化,认为文化造成了对职业教育的直接影响,但文化并不能直接对教育造成影响,而是通过对人的作用间接影响职业教育的发展,具体影响人们对职业教育的选择、对职业教育产品――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认可和对技术技能型工作的关注和理解等。我国著名的文化学者庄锡昌等认为:“文化的基本的核心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传统(即从历史上得到并选择)的思想,一是与他们有关的价值。”那么,影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到底是文化中的传统还是其价值呢?(此处,“价值”并不是指经济学领域的劳动价值或商品价值,而是人类对于自我发展的本质发现、创造与创新的要素本体,包括任意的物质形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价值观”中的价值。)人创造自我世界的一切发展即有价值,价值的核心本质内涵是自由人。所以,文化中的“价值”的核心是人,只能产生对人的影响,而这样的影响的结果也只能限定在人的主观世界中,对社会整体的影响是有限的,因为不同人对价值的主观理解是不同的。因此,影响职业教育的应是文化中内涵的人民选择的文化传统。

在文化传统这个术语中,传统是个中心词,文化是用来限定传统的,即传统是表述某种事物的概念,而不是用来表达时间的概念。由此可以看出文化传统是指在人类的社会文化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作为历史遗产代代传递、积累保存下来,直到现在还在产生影响的文化特质、文化模式和文化要素的结合体。这种传统一经形成,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文化传统强调的是传统文化背后的精神连接,是活在现实中的文化,具有动态流向。美国社会学家希尔斯指出:“它(传统)至少要持续三代人――无论长短――才能成为传统。”文化传统当然存在于传统社会的文化现象中,但它更多的是指这些文化现象所隐含的规则、理念、秩序和所包含的信仰。它们融汇于教育活动过程之中,制约着教育活动的方方面面。正如斯宾格勒所说:“一定社会特有的文化传统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强烈的制约着教育过程的进行和人们养育子女的方式。”

(一)文化传统对职业教育的影响

教育是一种传承与延续文化的活动,文化传统作为人类创造所有文化成果中最具有生命力的文化的精粹,必然要对教育活动及其活动传统的形成产生显著的作用。文化传统对职业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文化传统影响职业教育的价值观。文化传统作为一个民族独特的认识和把握世界的方式,有着自己固定的行为规范与思维方式,体现着独特的民族心理和经验。从广义上说,中国文化传统不但包括以儒家文化为核心并以文字符号所表达的政治、法律、哲学、文学、艺术等意识形态,还包括中国传统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追求。中国几千年的教育重视道德发展和人格完善,轻视主体对物质世界的探求。我国的教育传统是依靠道德的完善使人在社会生活、政治活动诸领域实现自己的主体价值,有才无德是决然难以被接受的。职业教育的价值追求也就更多地注重于职业道德的培养和对职业的归属感。因此,职业教育本应拥有的实利性的价值追求在我国是没有的。

我国传统教育奉行“文以载道”,极少涉及自然现象及科学技术方面的问题,至多只是按照“技进于道”的文化观念教育学生从自然现象与规律中悟出人生之道,而“技”本身不足为道,是“奇技淫巧”。因此,我国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土壤是没有的,我国现代意义上的职业教育完全是照搬西方学制的产物。假使中国没有被西方列强打开国门,一直维系着自身的发展,也不可能从本土诞生出以技艺发展和价值追求为核心的职业教育的。

2.文化传统决定职业教育的内容。一定的社会制度决定着一定的文化基础,而一定文化基础又决定着职业技术教育的内容。科学技术知识和经济价值追求是职业技术教育内容的重要方面,然而在我国的文化传统中,“道”与“术”本来就是相互独立的范畴,“道”中不包括“术”的成分,这样“道”才可以“驭术”。因此传统教育观念重视文化历史和道德伦理方面的知识,而轻视自然科学和生产技术。从汉代的取士制度到隋唐的科举制度,都是注重道德伦理和法律文化方面的理论知识,忽略了科学技术和实际操作。职业教育的内容仍深受这种理念的影响,侧重于向学生传授理论的东西,强调知识的传授,忽视操作技能的培养,而职业教育的显著特点恰恰就是其职业性和实践性。

3.文化传统限定职业教育的方式。中国文化传统中蕴含的思维更多地涉及精神层面的抽象,而不注重那些形式逻辑的辩论。因此,中国文化传统中的思维更多的是一种经验式思维,它倾向于对感性经验作抽象的整体把握,而不是对经验事实作具体的概念分析;它重视对感性经验的直接超越,因而缺少概念的确定性和明晰性,强调直觉思维而不善逻辑性的思维操作。而职业教育作为一门专门的技术技能教育,以实践性操作为主,强调的恰恰是逻辑性的思维操作,因此我国的职业教育不能充分重视操作技能的培养也来源于此。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在其教学组织、教学方法及个性发展等方面都打着我国文化传统的烙印。

4.文化传统影响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中国的文化传统更多的强调教育的选拔功能,通过各种选拔性的考试进行筛选,把人们分配到不同等级的学校、单位甚至赋予不同的社会地位。“学而优则仕”和“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传统观念的影响下,人们通常把科学家、企业家、高级干部、工程师、教授以及医生等称为“人才”,是“劳心”之人;而把普通工人、农民以及营业员等称为“劳动力”,是“劳力”之人。社会上许多用人单位也常以学历、文凭作为选拔、聘用人才的标准,由于学历、文凭的标准要求较高,许多职业院校毕业生参与竞聘时,往往连竞聘工作岗位的“入门证”都难以取得。因此,社会认同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职业院校的生源,从而影响了中国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二)职业教育对文化的作用

文化传统通过作用于人来间接影响教育,教育并不选择和传播文化传统,而是继承了文化的价值,选择并传播创新过了的新的文化。这一切都是通过对人的教育而实现的。一方面,教育使人适应文化,使人得到发展,又使文化适应人,使之不至于成为人发展的障碍。另一方面,教育所培养的人,又创造出更复杂、更高深的文化成果。教育实现了文化与人的双向建构,即用文化完善人,又通过人来丰富文化,从而发展了文化与人的内涵。职业教育根植于技术哲学与技术文化,它使人适应的是实用性的技术文化,发展人的技能水平;同时,又使人通过自身的技术技能创造出新的技术,发展新的技能,更新技术文化。职业教育对文化的具体作用方式主要表现为:选择和批判;传承和传播;适应和创新。

1.职业教育对文化的选择和批判。文化选择是文化变迁和文化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表现为对某种文化的自动撷取或排斥。职业教育对文化的选择应是技术性的、实用性的、功利性的;与之对比,普通教育对文化的选择是经验性的、理论性的、非功利性的。简单地说,技术的发展是先有需求再有创新,科学的发展是先有研究再有应用。文化批判则是职业教育按照自身的价值目标和理想追求,对社会现实的文化状况进行分析,做出肯定性或否定性的评价,引导社会文化向健康方向发展。职业教育对文化的选择和批判不仅能够增强技术文化在社会文化中的地位,而且能够设立职业教育发展的文化前提。由于在中国本土并没有诞生自己的职业教育,就缺失了职业教育对社会文化的选择和批判,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完全是“道”的世界,“术”为末次,这样的文化氛围的形成就是由于职业教育的缺位造成的。技术、实用、功利以至经济思想在我国及其匮乏,严重制约着社会发展。

2.职业教育对文化的传承和传播。文化的形成与该地区、民族、国家的文化传统有着紧密的联系,正如鲁迅所分析的:“新的阶级及其文化,并非突然从天而降,大抵是发达于对于旧支配者及其文化的反抗中,亦发达于和旧者的对立中,所以新文化仍然有所承传,于旧文化也仍然有所择取。”职业教育在传递社会文化的过程中,形成了自身关于教育目的、价值、功能和内容选择的基本认识,从而决定了职业教育的不同形态及其在不同地区或国家的不同发展。职业教育在传承文化过程中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简单复制,它可以结合现实和社会需求使文化增殖并加以传播,特别是职业教育对技术文化传播和改造的作用是无法取代的。

3.职业教育对文化的适应和创新。职业教育对社会文化发展的适应,既是一种目标,也是一个过程,是发展过程中的动态适应。就目标意义的适应来说,它是社会文化发展所要求的,也是职业教育所力求达到的,并且在达到阶段性的适应目标后又在新的基础上产生不适应;就作为过程意义的适应来说,在某一历史时期,职业教育往往表现出一定的“时间差”,即职业教育与社会文化的发展保持着一定的距离。教育的文化创造功能在社会文化的形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各类教育都具有一定的文化创造功能,特别是高等教育创造高层次深含义的科学文化的作用是无法被取代的。人类的生活离不开科学技术,但科学是根植于学术体系的,科学的发展是不能发展技术文化的;而技术是根植于工作体系的,技术的发展不仅能够繁荣和促进社会文化的实用性,为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动力,而且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职业教育对社会文化的发展和创新也是其他教育所不能代替的。

中国今天的文化同历史上的文化传统一脉相承,在人们的思维中仍然残留有文化传统中重伦理、轻自然的习惯,职业教育在社会中的地位还未受到应有的重视,社会民众轻视甚至鄙视职业技术教育的心理还很普遍。所以中国职业教育发展需要经历一个艰难的过程,因为其涉及深层的文化因素。

【参考文献】

[1]张应强.文化视野中的高等教育[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庄锡昌等.多维视野中的文化理论[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传统文化中的劳动教育篇(10)

一、马克思主义美育观的特征

(一)马克思主义美育观的概念界定

一个世纪以来,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我国的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关于马克思主义美育观,虽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并没有给其一个完整的定义,但是有大量的文献资料作为理论依据,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体现了美育的雏形。马克思将人的本质与美的本质有机结合起来,指出,人的本性是追求自由自觉的,在这里看似将人的本质进行了抽象的定义,其实他是将人的本质立于劳动生产实践的基础之上。马克思认为:“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固有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是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1〕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既然是劳动创造了美,人又是劳动的主要参与者,这样一来,我们可以将美的本质看作是人的本质属性的对象化过程。探析马克思主义美育观的本质是解释其概念的前提,由此可以看出,所谓马克思主义美育观是指:一切推动社会进步,有利于生产力发展,按照美的规律而进行的世界改造,对客观事物具有审美评价力的根本观点。在人们所创造的直观世界中,所有的生产物都是人类自我的复现,因此马克思主义美育观是美育发展史上,人类逐步为了更好的完美自身的理论手段,并不片面地将美育界定为道德教育、情感教育、艺术教育,一定程度上,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把最大的生产力归结到个人的发展上来,并反作用于劳动力上,阐述美的最本质的内涵,将其作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最大动力来源。

(二)马克思主义美育观的特征

第一,马克思主义美育观具有实践性。劳动实践是一种广泛存在的社会现象,伴随着历史的发展过程,实践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并且作用于外界,也有可能改变了物质的固有属性,它从某种程度上高于认识,是经过大脑思考后得到的判断而从事的一种活动。那么,美的诞生正是因为潜在的意识致使他经过一种判断而作出的美的改造,工人是美的,机器是美的,促进社会进步的各个领域都是美的。认定一个客观存在的物质是不是美的,有的人认为美是主观的,是一种观念;有的人认为美是客观存在的,是事物本身的特有属性;有的人认为美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即使它本身很美,也需要人通过大脑神经传输而得到的一种判断;有的人认为美是社会性的表现,没有人类社会就没有美。由此可以看出,美的性质多种多样,只有实践美育才可以涵盖所有美的争论,从而,马克思主义美育观的实践性是赋予它具有实践美育性的独有特征。

第二,马克思主义美育观具有阶级性。美是一种价值属性,“最美乡村教师”、“最美乡村医生”、“最美大学生村官”、“最美警察”等各种冠以美的名义而涌现的社会各界先进代表,可见美是为形容某一类人而特有的,具有鲜明的阶级性,马克思主义美育观与西方理论相比较,同样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社会生产劳动中人是最根本的参与者,人参与到社会生产劳动中是为了其最根本的生存需要,马克思主义美育观将是改变无产阶级受压迫现象,作为最基本的美育思想的表达,充分展示了追求个人自由的强烈愿望。这种“大美育观”,迥异于表达抽象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而是更加公平和直白的反对阶级的压迫,表达了对美育自由的阶级性的表现。

二、马克思主义美育观的功能

(一)“按照美的规律”应用于劳动生产,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最高人文理想和价值目标就是将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到理论学的高度上,国内外诸多学者认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将是美育培养的最高目标。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2〕从而,人的全面发展就是将人自身的本质素质全面的提高,并做到与社会发展和谐统一起来,充分多角度的发展人的个性,人的全面发展不仅仅是要发展,更是将个性化的发展推到时代的前沿,强调要尊重人的自我价值与人性追求。美源自“劳动”,美育源自劳动的创造与需要,而劳动综述劳动者在一定社会和自然条件制约之下的认识和改造社会的活动,〔3〕从马克思主义美育观的视角来说,其重要的意义就是将人类的生存发展与社会生产劳动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改变了人原来固有的生命存在的方式,而是进一步的阐述人类对于社会的作用价值,将抽象的存在具象化的表现为劳动生产。所以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马克思主义美育观改变了历史继承美育观的特点,通过劳动创造美,并且作用于生产上,将美育观与社会的发展紧密的结合起来。

自由是美的基本品质,是对世界改造的必然认识。恩格斯指出:“意志自由是借助于对事物的认识来作出决定的能力――自由就在于根据对自然界的必然性的认识来支配我们自己和外部自然。”〔4〕马克思主义充分强调自由的追求对于社会发展的贡献力度,更是将自由看作是,必须通过社会劳动力的完成才能实现自身的自由追求,只有进行了劳动才能创造美的价值,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人最根本的社会价值。所以说在马克思主义美育观中,自由的本性并不是天生所赐予,而是在现实实践中的质的变化,获得的新的自由能力与升华,其不受客观条件的制约,是人类感性和理性的完美的结合。因此,在马克思主义美育观的理论精髓中,就要强调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需要人类提高自身的素养,通过建立完善的审美结构和心理知识结构,不断的进行美的教育,完善个人。美育不同于其他的教育,美育是通过感染人的主观情感,使得人类的思想和精神得到升华,促使人类对自己提出更高的审美追求,体现了人具有能动的把握社会的能力。因此我们要加强全社会范围内对于美育的认知,不断进行马克思主义美育观的普及教育,增强其社会感染力。

(二)有利于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和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第一,有助于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从五四运动以后,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传承问题成为了我们社会发展的问题之一。指出:“从历史的角度看,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对中华文明形成并延续发展几千年而从未中断,对形成和维护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对形成和巩固中国多民族和合一体的大家庭,对形成和丰富中华民族精神,对激励中华儿女维护民族独立,反抗外来侵略,对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促进中国社会利益和社会关系平衡,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5〕在西方现代文化的冲击下,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成为了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在美育教育工作中,大学生通过绘画、书法、舞蹈、戏剧的学习加深了对传统艺术的学习,在无形中为传统文化的继承提供了一条有利的路径。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传统的美育文化是在悠长的历史河流中不断沉淀和积累的财富和宝藏,是人类历史实践经验和成果的充分展示,是一种精神力量的结晶,是一种民族文化力量的体现,是一种文明的源泉。所以马克思主义美育观辩证的对待了传统的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的将传统美育文化进行保留,将历史的力量重新的作用于现实的社会之中。马克思主义美育观已经改变了传统美育观的理论作用,充分的处理了马克思美育观的理论与现实社会发展的矛盾,很好的将理论应用到实际发展之中,为当前如何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指明了道路。

上一篇: 房屋建筑结构设计 下一篇: 库存管理优化的意义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