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存管理优化的意义汇总十篇

时间:2023-08-09 17:31:34

库存管理优化的意义

库存管理优化的意义篇(1)

医院的目标是通过各项管理来实现的,作为确保目标实现的物质基础-存量管理,起到了坚强后盾的作用。那么风起云涌的零库存与存量管理是否矛盾呢?两者各具什么优势呢?如何将两者优势互补,提高医院的综合效益,笔者与同仁们一起进行探讨。

1零库存是存量管理的极致

1.1存量管理的涵义及目标 存量管理,是指组织的管理者,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或手段),确保生产经营中所需的存量,带领人们既有效果,又有效率地实现管理目标的过程。对于医院而言,存量管理的目标是安全性、服务性、经济性[1]。其中安全性是开展存量管理取得成效的关键。

1.2零库存的涵义及目标 医院的零库存,并不是指医院的库存数量保持在绝对为零的状态,而是在保证安全性、服务性需要的前提下,利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使医院以少量的仓库存储形式存在,而大部分则处于周转状态的一种库存形式[2-4]。其中目标显著之一,就是最大幅度的降低库存经营中的成本,增加医院的经济效益。

零库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零库存。①从哲学意义上看,零库存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②从库存形式上看,是由单位库存变为社会库存。③从实践上看,目前零库存所占医院物品的份额相对是较少的,而多数物品是需要一定存量的,尤其是应急物品。

从上可见,零库存与存量管理量并不矛盾[5],目标一致,而前者在经济性方面更胜一筹。零库存是存量管理的进一步深化,是精细化管理的具体体现,是存量管理的最高境界[6],是存量管理的极致。

2目标的有机统一

医院存量管理、零库存的目标-安全性、服务性、经济性,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有机统一。

2.1从相互关系上讲,目标是相互影响的 高超的技术手段是医院确保安全的一个重要方面,但高超的技术手段需存量物资作后盾,否则,巧媳妇就难做无米之炊。因此,存量是医院安全性的物质基础,同时,拥有了物质基础,就能提高效率,及时服务,提升医院的服务形象,大大的减少医患纠纷,增强医院的安全性。而安全品牌具有最大的经济性,服务品牌次之,它们将成为医院的无形资产,以几何级地影响吸引患者前来医院就诊,使医院产生很好的社会效益和可观的经济效益[7],又加大了目标的经济性。相反,一味的追求经济性,势必会削弱其安全性、服务性,导致的结果是得不偿失。

2.2从载体上讲,存量管理、零库存工作是安全性、服务性、经济性的载体。其中安全性是最重要的。如果一所医院带给人们的是一种不安全感,人们一定是畏而远之,不来接受服务,产生几何级的负面影响,医院将难以维持生存,甚至倒闭,医院何谈存量管理与零库存工作。

存量管理、零库存目标的有机统一告之我们:存量管理、零库存的目标不是以独立形式存在的,要求我们站在全局的高度全盘筹划,即医院的综合效益(含义有两层,①指社会效益;②指整体的经济效益。)来考虑[8,9]。

3存量管理、零库存各具优势

从保障性上讲,存量管理的存量相对于零库存要充足,安全性、服务性产生的间接经济效益更多,保障性强;而零库存的存量相对于存量管理而少,节约了人力、财力,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更明显,保障性相对弱。

从管理效率看,存量管理由于存量相对充足,掩盖了管理中的问题,不利于提高管理水平;而零库存的存量少,容易暴露管理中的问题,便于改正与提高管理水平[10]。

从实践中看,目前医院内外部环境适宜开展存量管理,综合效益较高,尤其是社会效益,更加贴近医院的宗旨与性质。而从现代化仓储发展趋势与内部条件的逐步具备,零库存安全性也随之提高,获得的直接经济效益会更多。

4优势互补,提高医院综合效益

综上分析,存量管理与零库存各具优势。即:存量管理有一定的经济合理的存量来保证医院的安全性、服务性,产生的社会效益明显,而零库存目前在实现医院宗旨、抗风险方面稍逊于存量管理,但产生的经济效益明显。将两者的优势互补,医院的综合效益就会不断提高。

我院的做法是将直接关系到安全性方面、服务性很强的物资实行存量管理;将大众性使用的物资、季节性物资,能够掌握与控制到什么时间使用与发放的物资,纳入零库存管理。如我院在抢救校园踩踏事件43人受伤者中,动用了库存的呼吸机、氧气瓶减压阀、挤压伤材料、简易担架等,使受伤者得到了及时救治,创造了无一人伤亡的奇迹,受到了市政府的嘉奖,得到了人民群众好的口碑,产生很好的社会效益。再如我院的整体搬迁中,实行零库存管理模式,所有各部门使用的物资直接有供方配送到使用部门的使用地点,节省了仓储场所、搬运费用,减少了损失,院方只需派员验收质量与数量。通过采用存量管理与零库存优势互补的策略实施,使我院获得了两个效益双丰收。在新址医院床位是原址的两倍、建筑面积是原址的三倍,而仓储面积、库存金额、人员不增只减的情况下,并实行了对全院物资的有效供给。医院先后获得江苏省文明单位,泰州市人民满意医院等称号;有6个科室成为泰州市重点专科;业务收入也由2005年1.87亿上升到2013年的5.8亿元。

5发挥两者优势需考虑的主要因素

存量管理、零库存各具优势,要充分发挥它们的优势,对众多的种类(或单种)物品,是选取存量管理、零库存管理,还是两种管理并用,实施优势互补,都应因地制宜、因院制宜,充分考虑以下因素,才能更好地提高医院的综合效益。

5.1综合管理能力 主要包括:学习与创新能力、决策与计划能力、组织与实施能力、沟通与协调能力、监督与控制能力、持续改进能力等。

5.2人的素质 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院长、全国知名医院管理专家易利华在2011年医院精细化管理进展高级研修班讲稿中指出:"人的素质决定着管理最终成效。"这句话告之我们:人的素质在存量管理、零库存工作中的重要性。人的素质提高主要来源于学习与实践两个方面,而学习是提高人的素质最好的捷径。俗话说:知其义(涵义),懂其法(方法),方能行。

5.3信息化水平 利用计算机信息化平台,及时查询与统计库存量,监控仓储存量,进行库存安全量报警,掌握客户与潜在客户信息,了解工作人员效能。

5.4存量管理的基础工作 主要包括人员的工作效能,统计资料完善程度,信息化水平的高低。

5.5吸引力 主要包括市场所占份额、龙头单位、信誉等。

5.6市场的成熟程度 主要考虑市场供求平衡与物流水平。

零库存是存量管理的极致,它们的目标是有机统一的,并且各具优势。我们要根据本院的实际情况,遵循创新规律,充分发挥两者优势,实施优势互补的策略,使库存管理和零库存工作在提高医院综合效益中发挥独特作用。

参考文献:

[1]张亚武,范卫东.医院存量管理之我见[J].中国卫生产生,2014,5(14):184-186.

[2]林芸竹,许群芬,曹幼红,等.实施零库存理念管理模式,优化医院药库工作流程[J].中国药房,2008,19(25):1958-1959.

[3]余琳,文永兰,张燕,等.实施医院药品零库存的探讨[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0,13(4):314-316.

[4][英]斯图尔特・埃米特著;程永生,刘浩华译.卓越仓库管理:成本最小化与利润最大化[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10:46

[5]高峥,范德东,张松青.探讨医院药库推行零库存管理的意义及可行性[J].海峡药学,2008,1:107-108

[6]李卫文.从现代化管理角度探讨医院仓库药品"零库存"[J].中国医药指南,2008,1:109-110(68).

[7]徐萍,阮列敏,陈利勇,等.药库实行"局部零库存"模式的实践[J].中国医院,2009,13(2):77-78.

库存管理优化的意义篇(2)

 

1引言

2008年,由于受到原油价格的影响,我国的中国石油装备企业处于高速增长状态,前11个月工业总产值、销售产值、新产品产值和出口交货值等主要经济指标同比增长幅度实现均在50%以上,达到历史之最.由于金融危机爆发,2009年我国的中国石油装备企业受到了最严重的打击,出口定单几乎全部取消。由于最近一些年来的经济形势转变太快,库存问题对石油装备企业的影响逐步体现出来,造成石油装备企业的损失也比较大。根据外部环境有效的优化供应链,控制库存对石油装备企业来说有重要意义。因此,研究基于供应链的石油装备企业生产与库存控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2做好基于供应链的石油装备企业生产与库存控制的途径

要做好基于供应链的石油装备企业生产与库存控制,必须从原材料的采购开始,通过有效的信息渠道,对当前的情况进行充分了解,准确的分析出未来的走势,通过数学的方法,来进行采购,生产。对国内外的需求变化进行充分及时的了解,在第一时间内调整库存,在遇到经济形势不好的时候,能把石油装备企业的损失降到最低,使石油装备企业的正常生产运转得到保证,在经济形势好的情况下,做到产品及时销售出去,提高资金流的快速正常运转。论文写作,库存控制。现金流转情况对一个企业来说至关重要,一旦没有现金周转,就立刻导致企业窒息。论文写作,库存控制。只有合理的控制生产和库存,达到有效控制供应链,让现金流正常运转,才能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论文写作,库存控制。

3基于供应链的石油装备企业生产库存控制策略

本文将国内外的理论研究成果以及企业的实践经验进行结合,归纳出基于供应链的生产库存控制策略主要有以下四种,下面对它们进行具体的阐述。

(1)供应商管理库存:由石油装备企业供应商在供应方与需求方双方同意的体系架构下管理库存,实现供需双方的互相合作的一种库存管理方法。由于供需双方之间的信息实现了共享,从而对需求更准确的预测能够做出,石油装备企业的订货批量能够进行更准确地确定,从而降低了安全库存的库存量。因此,当供应商管理库存策略的整个供应链的库存减少时,就加快了石油装备企业的资金和物资的周转速度。然而,在供应商管理库存策略的系统中,用户不会担负库存相关的成本、运输花销和发生意外造成的损失,这些花费都是供应商负担的,由此可见,供应商管理库存策略的系统会加大供应商的风险。

由于这种策略能够提高库存周转速度,因此,许多著名的石油装备企业结合实际经济、技术、人员情况,都采用了这种库存控制策略。此种策略的实现需要参与双方的信息共享和彼此合作,这是一个系统的、长期的过程,要求主导方对于新的管理理念和方式必须能够很快接受和掌握,与参与方进行合作共赢,最终使供应商管理库存取得良好效果。

石油装备企业实施供应商管理库存策略之后,会获得下面的效益:

第一,促进石油装备企业库存的合理化,消除牛鞭效应。

第二,使参与双方的库存管理成本都能够获得一定程度的降低。

第三,使石油装备企业的产品服务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

第四,虽然石油装备企业短期的经济效益有可能降低,但是从长远上看,石油装备企业将来能够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

(2)联合管理库存:这种库存控制策略要求石油装备企业供应链中的供应方、采购方、需求方等等全部都要加入进来,由他们联合起来一起商议拟定库存计划,他们都共同参与库存计划的制定,使供应链中各个企业之间的相互协调增加。此种策略与供应商管理库存策略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更加强调在“供应链”中的各环节的协调合作,而不仅局限于供需两方互相合作的一种库存管理方法。在联合管理库存策略的系统中,一种相当于分销部门的职能部门必须存在,这个职能部门一方面可以作为商品的联合库存中心、另一方面也可以作为供需信息的沟通中心,通过这种方式,供应链中的销售企业仅仅储备很少的库存就可以了,而分销企业储备非常多的库存,这样,供应链中的每个销售企业的库存压力得到大大的减轻,进一步使整个供应链的库存量得到减少,从而达到了实现节能降耗的目标,最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论文写作,库存控制。

(3)协同式供应链生产库存控制:这种库存控制策略不仅着眼于供需关系,更将协同合作深入到供应链上各企业管理的各个层面,是对整个石油装备企业供应链中“所有的节点”全面处理的策略,不仅使用业务过程,而且也进行信息的共享,使供应链中的各个节点之间的关系得到改善。论文写作,库存控制。协同式供应链生产库存控制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供应链中的各个节点都能够获利,这种库存控制策略着眼于大局的利益,进行供应链中的全体企业统一业务过程和处理方式的制定。论文写作,库存控制。所以,和上面的几种库存控制策略进行比较,协同式供应链生产库存控制策略更有利于各参与者之间更广泛深入的合作的实现。

(4)多级库存优化与控制:这种库存控制策略能够做到石油装备企业供应链的全局库存控制。这种库存控制策略的方法主要采用集中式的和分布式的策略。所谓分布式的策略,就是供应链的各个节点可以自行确定库存的多少,但是如果各个节点之间的关系不能搞好,那么非常容易导致他们各自为政。集中式的多级优化策略是将核心的节点作为控制焦点,库存控制与协调由核心节点企业进行,所以,该策略的优势就是对于整个供应链的运作,能够较为全面的掌握。

4结束语

总之,相对于其它企业的发展来说,中国石油装备企业的发展所走过的路程是非常特别的。中国石油装备企业的发展速度是惊人的,在技术和产量方面,中国石油装备企业获得了非常大的成就,但是,同时也要看到,很多的发展障碍和不利的外部条件也同样限制着中国石油装备企业的发展。2009年的经济危机,大幅度降低了国外的需求量,导致了一部分管理不力的工厂倒闭。通过基于供应链的石油装备企业生产与库存控制,有利于改善和促进石油装备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牟雪江.石化装备热战冷市场[J].中国石油企业,2009年10期

库存管理优化的意义篇(3)

中图分类号:F259.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10月20日

一、虚拟库存管理技术概述

虚拟库存技术是指将自身在未来生产运营所需的原料、生产要素等建立相关的信息,对其名称、规格、价格、数量等信息进行仔细的统计和整理,在需要时对信息进行筛选,并以这些信息为依据进行原料和生产要素的调动。虚拟库存的特点是不占用实物空间,也就是在仓库内不一定存在这一资源,但是出现资源需要时,社会资源就成为一个大的仓库,因这一仓库储备都是虚拟性的,也因此将这一储备称为虚拟仓库和虚拟库存。

虚拟库存发挥自身的效用也需要一定的条件,在固定的经济状态下才能真正出现虚拟仓库和库存的管理意义。首先,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手段是虚拟库存技术的技术基础,在技术的支持和不断拓展中优化虚拟库存技术;其次,需要稳定的市场环境,尤其是买方的市场环境,稳定、有序的市场环境也是虚拟库存实现的重要外部环境;最后,企业自身的组织方法也对虚拟库存管理技术有着更加直接的影响。只有所有条件都具备时,虚拟库存技术才会在企业的生产运营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二、虚拟库存管理技术在国内发展现状和趋势

物流行业在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几年逐步兴起并壮大,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在摸索着逐渐适应市场,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突出贡献。但是,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问题,物流信息系统分散、物流信息共享性比较低、管理标准不一致、基础设施分布不均匀等现象,都能从不同方面体现出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比较薄弱。我国人口数量众多,是一个极具潜力的市场,目前的技术水平还没有完全将物流行业的经济价值激发出来,需要大范围地建立起一个完善、畅通的物流配送系统,改善物流信息传递不及时、运输效率低下的缺点,通过虚拟库存管理、协同配送等组织管理手段,使资源配置更加专业化,在提高效率的基础上,节约时间成本,增强自身的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虚拟库存管理技术与协调物流配送能够实现各环节的流畅运作,实现产业的整体性,为改变物流行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虚拟库存管理及协同物流配送的重要意义

(一)提高物流行业服务质量。物流运输行业从产品上分析属于服务行业,服务的质量是企业和组织体现竞争力和整体水平的关键,在激烈的物流行业竞争中,快捷、安全的特点才能真正使物流行业得到客户的认可。虚拟库存管理以及协同配送能够为企业提供精准的信息,减少组织安排的时间,在保证安全的情况能够更快速进行工作的流程,从而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利用信息技术将运输、配送、储存等多种功能同时发挥,扩大物流运输行业服务领域,让物流运输行业的资源得到优化配置。虚拟库存管理及协同物流配送为物流行业的服务质量提高提供了技术支持,成为拉动整个行业服务质量的动力。

(二)为企业节约生产成本。虚拟库存技术与传统的库存管理技术相比具有突出的优越性,这一优越性表现在多个方面,尤其是减少成本,虚拟的库存只需要借助互联网技术进行操作和控制,并不会真正占用企业的仓库空间,为企业节约了一定的生产成本。其次是产品不会积压、过期,虚拟库存中的资源都有详细的信息登记,在产品的调用过程中,不会出现产品过期的现象,减少资源浪费。同时,对于企业而言,利用虚拟库存管理技术可以规避囤货的风险,减少资金的投入,以整个社会资源为库,在生产过程中根据自身的实际生产需求和周围市场的变化,进行库存产品的调整和交换,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最大限度的利用信息,为企业自身的生产环节节约更多的成本,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更有利于实现企业的经济生产目标。

(三)实现管理模式的调整。虚拟库存管理技术以及协调配送理念的运用和构成,能够促进中国市场经济模式的一体化。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推进和发展,使得原来的配送系统出现质的改变,从原来容易造成积压的各级仓储和运输逐渐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变成网络的虚拟库存,企业的管理者可以通过网络渠道对整个配送过程进行管理和监控,同时也可以通过网络迅速反馈出运营过程中的问题,以便于及时解决和调整,为自身的服务和工作提供时间保障,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在相关产业链条的形成道路上逐渐培养管理者之间相互配合的默契,在竞争与合作中相互提高,从而实现“双赢”,在增加相关企业集成程度的同时,提高各个企业的工作效率,为实现中国市场经济一体化的目标发挥重大作用。

四、结论

虚拟库存管理以及协调配送在新兴的物流行业中产生了非常明显的积极效用,为提高服务质量、工作效率等各个方面都体现出规范化、一体化的引导性作用,为未来的行业集成、相关产业链条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从虚拟库存管理技术的概述、国内发展现状与趋势、虚拟库存管理及协同物流配送的重要意义三方面进行论述,更加细致地了解虚拟库存管理的优越性以及协调配送理念在实现市场一体化中的积极作用。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虚拟库存管理技术与管理工程技术相结合可以为我国的大型物流运输、远航企业、铁路系统、民航服务行业等带来更多的价值体验,这一技术的推广将会为社会的进步发展,以及技术模式创新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田红英,黄远新.基于虚拟库存管理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仓储资源集成优化研究[J].物流技术,2012.8.

库存管理优化的意义篇(4)

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物流管理不仅成为了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更重要的是它直接影响了企业竞争力水平。所以企业要想发展就必须加强物流管理的水平。对我国的中小企业而言,如何提升物流的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其能不能可持续的成长,因此,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对物流管理进行优化。

一、改进物流系统,优化库存管理模式

传统的仓储就是实实在在的仓库储存的意思,因为储存的物品大多以存为主,因此会耗费大量的仓库,再加上管理不善,还会耗费大量的人力,基于这样的运营模式,成本自然会特别高。现代物流发展迅速,传统的仓储系统已经落后了,在寸土寸金的今天,不会有很多仓库,这就要求存储的货物必须动起来。有效利用仓库建筑资源的仓储技术正在得到推广应用;快进快出、整存零取的高效分拣系统是现代仓储技术的发展主流;专业的仓库管理系统能够有效管理库存和各种资源,达到高质、高效、低成本的运营目标;与此同时低碳环保的理念也进入了仓储领域。早在5年前,德国物流研究院就成功研发出单位耗能最低的新型自动化物流系统 MultiShuttle技术。这是一种新型小件自动库系统,具有远远高于传统小件自动库的系统效率与柔性。这种新型自动化物流系统负责搬运的自动穿梭小车Multi-Shuttle的自重仅为传统堆垛机的10%,因此系统出入库的单位能耗远远低于传统立体库。随着中国人力成本的不断提高,自动化仓储系统的应用受到普遍关注。

二、实行一体化物流管理,进行业务流程再造

传统的物流管理是分段的,不能进行统筹管理,如今物流管理必须改善这种状况,一体化是必然的结果,现如今物流越来越受企业重视,有的企业甚至将物流提高到战略高度。物流战略的制定成为企业战略中比较重要的一步,战略的改变使得业务流程的重新建构成为必然,企业内外物流业务流程的再设计必须经过深思熟虑,从而使它更好的服务于企业的战略发展。物流一体化不是说说就能实现的,首先,企业必须对顾客的价值需求有一个比较正确的认识,由此出发,对目前施行的物流的业务流程进行重新审视,对其合理性要勇于质疑,在此基础上才能重新建构起一体化的管理流程;活动冗杂是现行物流管理模式的一大问题,不需要的活动直接取消,内容意义一致的合并,冗杂的简化,顺序不合理的重新排列,减少一切能减少的无用活动,避免造成物流延迟、资源浪费,在物流过程中不能出现断点,尽可能的使增值服务达到最大限度,信息的获取和共享在物流一体化管理中是不可缺少的,处理方式电子化,信息获取技术化,沟通共享快捷化,现代电子信息工程为物流管理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物流快捷迅速地获得物流信息,可以优化流程,为顾客创造更多的价值;顾客就是上帝,企业必须按照顾客的需求改善物流流程,提供最佳物流服务,为了做到这些,就必须重新审视目前物流流程的整体结构并对其做出调整和改变,对流程中物流信息的交流也要进行整改,另外还需要考虑对各种在流程上传递的知识进行改变,建设最佳物流服务流程使得各运营指标方面的绩效得到改善,物流速度加快,服务质量提高,物流成本还降低,企业形象显著改善,顾客自然会愿意同企业合作,此为一举两得之法。

库存管理优化的意义篇(5)

药品;库存管理;管理目标

医疗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药品生产流通的日新月异,药品库存和供应管理成为药品经营的主要问题;药房必须不间断地为患者提供充足的药品和相关服务,同时又要避免库存费用的过分增加,因为库存管理在工作特性上具有医院药学的专业性、药政法规的职能性和药品流通的商品性[1,2]。因此建立清晰的管理目标,并能够合理地管理药品贮备,制定最优的采购计划,保证药品质量,提高医院药品管理的效率与水平。

1 医院药品库存管理的性质和意义

医院药品的库存管理是医院药剂科日常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药品库存占用大量资源,增加了药剂科管理成本的同时,占用了医院的资金、质量和人员成本等,因而加强医院药品库存管理成为药剂科管理的主要内容。如何在保证临床用药需要的前提下,采用有效的库存管理模式来降低药品库存成本,改善医院资金链,保证药品质量,是我国医院药剂科面临的重要问题。

医院药品库存管理首先加强入库验收,确保药品质量;其次要设置分析合理的药品贮备,无形中提升药品资金链效益;此外,合理制定采购计划,合理控制库存。

2 医院药品库存管理的主要问题

2.1 医院药品的采购计划

目前国内医院大多采用药库的数据化管理,与门诊、住院药房系统相连,从能快速反应出临床用药情况和特点变化,采购也脱离了以往凭经验制定计划,计划与变化难协调的问题,或者常导致缺货、断货发生,造成临床应用不便,或造成药品库存积压,增加库存成本;医院内部采购的进步,但医院于外在供货单位的协调问题,往往存在一定问题,尤其有些地区统一招标和供货,往往造成于临床实际需求脱节的情况,造成计划比较清晰明确,但执行往往遇到问题。

2.2 库存管理人员素质和制度

目前国内大多医院库存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薄弱,尤其有些药房管理人员素质较低,各种专业知识缺乏,难以确定科学的库存量,与临床联系不够紧密,很难确定准确的库存量,不能根据外界条件变化,科学及时的调整库存量;此外库存账物不符,有效期管理混乱等问题时常出现。

3 医院药品库存管理的策略

医院药品存货管理和企业存货管理一样,是分析和解决如何以最低成本来达到最佳库存,满足临床科室和生产部门良好运行的需要。但医院药品存货存在不确定性,有些急、常用药品不储备不行,储备了又不一定用。所以,药品存货管理主要有两大特点:一是药品存货成本需最低化,药品存货成本一般包括购置成本、储存成本和订购成本。二是储存药品的品种数量,又称储存结构需最佳化,而最佳存货成本和最优储存结构的结合点就是医院药品存货管理的零库存状态[3]。

医院药品库存管理要达到药品的数量、品种、规格等各方面库存指标既达到最低成本,又能满足临床科室的诊疗需要,要达到这种管理要求需要多方面要素的配合。

首先,药品管理人员要有管理才能的同时,要有一定专业知识,并能恰当了解医药科室特点、临床医师的用药偏好等,与临床医师沟通掌握用药动态,科学地确定最佳库存量,而不是单纯凭经验。

其次,根据外界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库存量,如季节性和流行性疾病等,要适时调整药品的品种和数量,以适应临床需求的变化,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共赢。通过实施零库存的目标管理,可促进药房日常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药品库存管理可逐步过度到数量管理,实耗实消,逐日平帐;同时实施“零库存”的管理方式,可降低成本,减小库存风险,可节省人力,为药剂科工作重心转移到开展全程化的药学服务上提供了可能。实行药品零库存的供应管理,可使许多药品供应环节中的人力将得到缓解。

再次,要严格执行管理制度,有效避免账物不相符的现象。门诊、住院药房等各部门向药库领药时同样要求单随货走,既每药出库时需有出货单随行,不允许无单出库,保证药品账目准确性和及时性。

3 讨论

医院药品的库存管理是一门专业性强、实践性深入的管理项目,其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保证医院临床药品供应水平,在此基础上运用一定管理方法,降低不合理库存量,加速资金周转。医院药库管理的目标最终主要体现在社会目标和经济效益的实现上,故应加强医院药品库存管理,完善各环节的管理措施,提升效益效益同时,也能保证医院药品的安全与完整性。

参 考 文 献

库存管理优化的意义篇(6)

[分类号]G250.7

1 引言

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的能力成熟度理论构建了软件能力的评价框架,提供了软件开发的等级演化机制,对软件开发的评价实践、软件开发质量的改进等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经过20多年的发展,能力成熟度理论不仅在软件行业得到了普遍应用,在其他领域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尤其是在知识管理领域的成功应用,显示出能力成熟度理论应用于非软件评价领域的价值。本项目尝试基于成熟度理论,通过专家调查,并借鉴知识管理成熟度模型构建与应用的经验,构建机构库的综合评价模型。本次专家调查以访谈为主要形式,选择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南京大学图书馆、国家图书馆、嘉兴学院商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嘉兴学院图书馆、嘉兴学院科技处的负责人、教师以及部分博士研究生共25位作为调查对象,访谈的主要内容是听取调查对象对于机构库评价模型等级划分以及评价影响因素等方面的意见,然后结合成熟度理论,得出机构库综合评价模型中的成熟度等级和关键过程域(Key Process Areas,KPA)。

2 机构库评价模型结构

虽然不同学术机构对机构库开发与管理的理解有所差别,在机构库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侧重点也会有所不同,但在建设过程中,会面临一些共同的问题,需经过相类似的阶段。本项目所要构建的基于成熟度视角的机构库评价模型可以看作是学术机构对机构库建设中所面临的普遍问题、所经历的阶段进行明确定义、管理以及控制的框架体系。

机构库的建设过程中会面临一些共同的关键问题,也会经历相似的建设阶段,而这些关键问题和阶段分别成为了评价模型中的关键过程域和成熟度级别。本项目所构建的机构库评价模型以软件能力成熟度为基础,因此评价模型中成熟度等级的划分和级别名称可以与软件能力成熟度相同,专家调查的结果也支持沿用原有名称。据此确定基于成熟度视角的机构库评价模型的级别分别为初始级、可重复级、已定义级、已管理级和优化级,如图1所示:

当然在机构库评价领域,各个级别已有了不同于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的全新内涵,不同成熟度级别反映的是学术机构建设机构库进程中开展的各项活动。

2.1 初始级

在数字化科研时代,任何一个学术机构中都会有成员进行或多或少的开放存取活动,如通过个人网页、博客、BBS等途径将其教学科研成果公开。但处于初始级的学术机构最常见的表现就是这些开放存取活动并没有引起相关管理部门的关注,学术机构也没有对这些活动进行有意识地控制;某些“成功”的开放存取、知识共享活动仅仅是凭借运气,而不是学术机构既定目标和规划实施的结果;部分成员自发的开放存取、学术机构对某些数字资源进行管理等活动并不是有意识地为建设机构库服务;学术机构的绝大部分成员尤其是管理人员尚未清楚认识到机构库对于反映其教学和科研成果、衡量现有研究水平与明确今后发展方向以及对外提高学术机构影响力和知名度的意义。

2.2 可重复级

一旦学术机构已经认识到开放存取与知识共享对于学术机构、机构成员的重要性,就可以确定机构库的建设已从初始级发展到了可重复级。虽然此时学术机构并没有明确提出构建机构库,但是部分业务的开展已经可以看作是机构库建设的准备工作。在个别成员的引导下,个别部门或者部分学术团体已经开始了小规模的知识共享活动,可称为“雏形”的机构库建设。这些小规模的部门或者学术团体所进行的开放存取与知识共享活动可以为以后整个学术机构层面的全面机构库建设活动奠定一定的基础,并且部门和学术团体的开放存取活动是可以重复进行的。

2.3 已定义级

当学术机构不仅认识到了机构库的意义,而且已经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和实际行动对部门与学术团体的开放存取活动提供支持,同时已着手从全局进行机构库建设项目的调研、规划以及系统建设等工作,则表明机构库的建设进入了已定义级。从该成熟度级别开始,学术机构对部门和学术团体的开放存取活动与组织层面的整体机构库建设活动进行整合,相应的活动也均有信息技术提供支持与保障。因此,对处于已定义级的机构库建设项目来说,其相关活动已经被学术机构清楚地识别与定义。处于已定义级的机构库建设活动将成为今后学术机构开放存取与知识共享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2.4 已管理级

完成已定义级中的调研、规划以及系统建设工作之后,机构库即可开始投入使用,通过一定时间的运行,得益于学术机构相关政策的制定以及宣传推广工作的开展,更多的机构成员已经认识到了机构库对于学术机构、机构成员学术研究的重要意义,成为了机构库的资源提交者和用户,以实际行动支持机构库的建设。此时,机构库的建设已进入到已管理级。在这一阶段中,学术机构已安排相应的工作人员对机构库的运转采取了较为标准和规范的管理;机构库的建设已经进入了平稳期,在机构库建设总体目标的指导下,与机构库有关的部门已经开始设立机构库建设的阶段性目标,并进行有计划的测评和宣传推广工作。上述这些活动也能得到学术机构领导及成员的长期支持(包括关键的经费及人员支持),机构库的建设逐步实现了系统-资源-成员等多方面的协调发展。

2.5 优化级

当经过一定时间的系统-资源-成员等多方面协调发展之后,机构库逐渐能够面对学术机构成员等多方不断变化的知识共享要求,而学术机构也在机构库的管理实践中不断积累了经验,并逐步具备了不断适应环境和自身调整的能力,使得机构库的建设一直能够较为平稳地保持现状,机构库建设进入到了平稳发展的成熟期,这个时候即可称机构库建设进入到了优化级。在这一级别中,已经将前一个成熟度级进行的机构库测评和宣传推广工作与机构的其他战略控制工具进行了有机地结合。进入优化级以后,机构库建设需要注意的问题就是,要尽可能地使机构库建设保持在优化级中,并想法设法使学术机构及机构成员可充分享受机构库建设与开放存取所带来的各项益处。

根据成熟度理论和知识管理成熟度模型的构建经验,同时听取部分专家所提出的意见,笔者认为,学术机构在最初开始机构库建设时,应该以当前所处的级别为基础,并以下一个更高级别的成熟度为目标。而要使机构库建设能够从一个成熟度级别往更高地级别发展,就需要关注每一个级别中的所有KPA。因此,

学术机构在从整体上建设机构库之前,应该把重点放在改善相对落后的KPA上,待其改进之后,再考虑机构库的整体建设,然后沿着评价模型中各个级别的顺序逐步推进。

3 机构库评价模型中的KPA分析

与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相类似。除了初始级以外,基于成熟度视角的机构库评价模型中每一个级别都包含了若干个KPA,每个KPA又包含了若干个关键活动。关键活动是对KPA起重要作用的基础工作,只有完成了这些关键活动,才能实现KPA的目标,进而推动机构库的建设进入下一个成熟度级别。

目前不少基于成熟度理论的评价模型都提出了各自的KPAL,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笔者列出了若干个基于成熟度视角的机构库评价模型的备选KPA,然后在访谈中咨询专家意见,最终确定了机构库评价模型的六大KPA,分别是学术机构高层领导、学术机构战略与知识共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学术机构成员、团队合作与组织文化。

学术机构高层领导。此KPA主要指的是学术机构高层领导对于机构库建设的理解与支持,包括学术机构的管理模式以及管理者对机构库的认同感。在机构库的建设活动中,高层领导及管理者除了应该要求机构成员积极参与,并提供必要的支持与激励之外,本身也应该在机构库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学术机构战略与知识共享。此KPA要求的是学术机构能够将机构库的建设与学术机构的长期发展战略相联系,确定机构库的建设有助于保存学术机构的知识产品、促进学术机构教学科研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可以提高学术机构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此基础之上,依据学术机构战略对机构库的发展进行规划,并明确机构库在学术机构中的地位,

信息基础设施。此KPA涵盖了机构库系统的数字资源管理所涉及的多个方面,也包括与机构库管理相关的其他信息基础设施。机构库系统的建设以及数字资源管理流程的设计都应该以学术机构的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和数据流程等现有条件为基础,并与之相适应。尤其是数字资源管理流程的设计,应以方便用户提交资源、保存资源和利用资源作为指导思想,从用户出发进行设计。

建设资金。此KPA要求学术机构能对机构库的建设给予足够的资金支持,除了为开发机构库系统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外,还应对机构库管理以及日常维护提供长期的资金支持。该KPA与“学术机构高层领导”KPA有着密切的联系,一般来说,如果机构库的建设能够得到学术机构高层领导的支持,那么建设资金一般能得到保障。而这也是机构库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

学术机构成员。学术机构成员对机构库的接受度与支持度是机构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此KPA要求学术机构成员能够充分认识和理解建设机构库的意义,能切身感受到机构库给机构成员本人所带来的益处;要求成员能够主动将自己的教学科研成果提交给机构库进行资源共享,同时也作为用户享用其他成员所提交的学术资源。

团队合作与组织文化。此KPA关注的是学术机构在机构库建设中机构层面上的一些“软因素”,如组织文化、成员交流渠道、学术团队结构以及关系结构等。需要注意的是,学术机构的团队合作和组织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受学术机构高层领导影响,因为学术机构内的不少行为准则与规范或多或少是由管理层所制定,而正是这些准则与规范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组织文化。

4 机构库评价模型实施和评价流程

一般来说,应用基于成熟度视角的评价模型对机构库建设进行评价,其流程如图2所示:

库存管理优化的意义篇(7)

一、供应链库存管理的背景

库存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部分,也是供应链管理的重要环节,其本质上是减少物流对资金流的影响,是两者达到最优化结合,库存管理已逐渐成为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经济利益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在生产过程中,有效的库存管理将起到调节供需余缺,保证生产正常进行,使库存管理费用达到最低效用。供应链管理已经成为当今企业寻求综合优势,提高管理绩效的重要内容。

二、我国企业供应链管理环境下库存管理存在的问题

1.低效率的信息传递系统

在供应链中,各个供应链节点企业之间的需求预测、库存状态、生产计划等都是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数据,这些数据分别在不同的供应链组织之间,要做到有效地快速响应用户需求,必须实时地传递信息。但目前许多企业的信息系统并没有很好地集成起来,当供应商需要了解用户的需求信息时,常常得到的是延迟的信息和不准确的信息,因此也就造成了不准确的交货状态数据。

2.拥有者拥有库存

虽然供应链的整体绩效取决于各个供应链节点企业的绩效,但是各个成员都具有各自的独立利益,有各自独立的目标与使命。有些目标和供应链的整体目标是不相关的,更有可能是冲突的,因此,这种各行其是的山头主义行为必然导致供应链的整体效益低下。

3.供应链中企业间缺乏合作与协调

供应链是一个整体,需要协调各方活动,才能取得最佳的运作效果。协调的目的是使满足一定服务质量要求的信息可以无缝地、流畅地在供应链中传递,从而使整个供应链能够根据用户的要求步调一致,形成更为合理的供需关系,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如果组织间缺乏协调与合作,会导致交货期延迟和服务水平下降,同时库存水平也由此而增加。组织之间存在的障碍有可能使库存控制变得更为困难,因为各自都有不同的目标、绩效评价尺度、不同的仓库,也不愿意去帮助其他部门共享资源。

4.库存控制策略简单化

忽视不确定性对库存的影响很多企业没有认真研究和跟踪其不确定性的来源和影响,错误估计供应链中物料的流动时间(提前期),造成有的物品库存不足的现象。了解和跟踪不确定性状态后,还要利用跟踪到的信息去制定相应的库存控制策略。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为不确定性也在不断地变化。有些供应商在交货与质量方面可靠性好,而有些则相对差些,库存控制策略不能过于简单,必须要能反映这种情况。许多企业对所有的物品采用统一的库存控制策略,物品的分类没有反映供应与需求中的不确定性,因为这种传统的库存控制策略多数是面向单一企业的,其库存控制方法并没有体现供应链管理的思想。

总的来说,我国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水平依然比较低,而其中对库存问题的研究更为薄弱。虽然国内外针对单个企业库存控制模型的研究已经有许多完善、成熟的理论成果,但是对于信息技术的集成化供应链环境下库存问题,这方面的研究并不多见,完善、成熟的理论则更少了。

三、供应链管理环境下库存管理的对策

1.可外包

对供应链中的库存进行外包,使库存管理更加系统化、专业化、规模化。这样企业将有机会将优先的资源集中于自己的核心产业,使得资源得到充分的优化配置,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提高商品的流转速度,从而达到降低库存,降低风险,降低了管理的难度。

2.加强信息建设

(1)建立供应链信息系统。实现库存、需求和销售预测信息的共享。这样各成员企业就可以依据真实的信息进行决策,消除由于决策信息的差异导致供应链库存数量与实际需求有较大出入。

(2)实现联合预测和计划。如果不能进行联合预测和计划,即使各成员企业实现了信息共享,也会由于各成员企业经营策略和计划的不同,导致对未来需求预测结果的差异。

(3)降低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的失真。由于信息在传输过程中会发生失真现象,而且信息经过的环节越多,失真得越厉害,影响库存决策。

3.VMI、JMI管理库存

(1)VMI库存管理VMI是很好的库存管理策略。关于VMI的定义,可表述如下VMI是一种在用户和供应商之间的合作性策略,以对双方来说都是最低的成本来优化产品的可获性,在一个相互同意的目标框架下由供应商管理库存,这样的目标框架被经常性监督和修正,以产生一种连续改进的环境。关于VMI也有其他的不同定义,但归纳起来VMI的主要思想是,供应商在用户的许可下设立库存,确定库存水平和补给策略,拥有库存控制权。

(2)联合管理库存(Jointly Mnaaged Inventory JMI)。基于协调中心JMI从分散和集中型系统得到启发,对现有的供应链库存管理模式进行新的拓展和重构。联合库存管理是解决供应链系统中由于各节点企业的相互独立库存运作模式导致的需求放大现象,是提高供应链同步化程度的一种有效方法。联合库存管理强调供应商和用户共同参与、共同制定库存计划,使供应链过程中的每个库存管理者(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都从相互之间的协调性考虑保持供应链相邻的两个节点之间的库存管理者对需求的预测保持一致,消除了需求变异放大现象。任何相邻节点需求的确定都是供需双方协调的结果,库管理不再是各自为政的独立运作过程,而是供需连接的纽带和协调中心。

四、结语

传统库存控制方法曾在企业管理活动中发挥过应有的作用,但它们仅从企业自身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缺乏整体优化的理念,因而无法适应供应链管理新环境的要求。供应链管理强调企业联盟与系统优化。在这种新的管理环境下,必须实行基于供应链整体的库存控制策略与方法,通过供应链信息的实时共享以及企业间的协作,实现供应链库存管理效果的整体优化。

参考文献:

[1]马谦杰:物流技术[M],1998.4;

库存管理优化的意义篇(8)

现如今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企业与之间的竞争也变得愈发激烈,库存管控是企业管理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为企业进行各项工作提供物资保障。因此加强对库存的控制,是企业管理工作的一大问题,不仅需要保证自身不因原材料短缺造成影响,还需要保证不因大量库存导致资金占用,致使成本增加。基于此,本文对当下生产型企业库存管理控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

一、库存管理的重要性

库存的类型较多,通常为原材料、辅料以及相关产品,具有生产、销售等诸多作用。顾名思义,库存管理便是对上述企业的物品进行有效管理,管理内容繁多,主要为数量管理、内容管理以及质量管理等。企业发展过程中各个部门基于自身工作要求作出相关决定,例如销售部门则需要尽量满足广大客户的要求,保证相关产品以最快的速度送至客户手中,使客户感到满意,有效提高销量。采购部门则需要确保原材料充足,符合生产的要求,同时为了使采购成本进一步下降,可以选择合理的采购方法,如批量方法。财务部门的主要目的为提高资金的使用率,确保信息流的充足,使库存量下降。确保企业在运行过程中,库存量合理,符合各部门的需求,减少存货成本,进而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

二、企业库存管理现状分析

(一)存货管理现状对大多数生产型企业来说,其对于原材料的需求非常大,类型较多。但是因为原材料和产品具有一定的风险,所以对储存的环境具有非常高的要求。因此需要将成品及材料放置在通风、干燥的室内。但是留置数量较多可能会导致企业仓库库位严重不足,同时还会导致流动资金被占用,库存积压的原因包括下述几点。第一,企业经营者决策层面的失误所致,部分项目并没有经过全面分析便进入,盲目进行扩张便是导致库存大量积压的最根本原因。第二,采购的物料与实际生产要求存在严重不符,使库存不得不额外增加。因为采购工作人员对工作存在理解方面的偏差,因此导致物资使用率下降,或者相关部门在选购过程中过于随意和盲目,没有仔细分析,导致损失严重,该类情况多出现在新产品研发方面。

(二)库存管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1、企业库存管控制度有待完善库存管控制度的不完善集中表现在库存管理责任体系有待完善,入库及出库的相关单据不全面,流转过长,入库及入库的验收手续不全面。企业库存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为采购成本、运输成本等。因为库存管控值制度的不完善,所以管理工作的权责不明确,划分不合理,相关数据不具真实性,物料管理不严格,物料质量不佳以及数据的严重缺失等不良情况,对于企业的发展形成一定阻碍。2、不具备库存管理风险意识在企业实际运行的过程中,风险存在于企业运行的全部流程中,对库存管理机械能分析,其中也具有一定的风险,因此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风险防范意识。大多数风险均能够通过制定有效的措施加以预防,但是因为企业工作人员风险防范意识匮乏,不重视相关问题,导致风险问题频发,造成严重经济损失。例如采购环节因为盲目采购导致数量不准确、储存环节因为方法不合理导致货品材料消耗严重。3、缺乏对库存产品数据信息的处理结合现状分析,当下企业库存产品信息数据的处理方式仍为人工处理方式,数据整合处理方式相对落后,处理能力不佳,因此对企业预判市场情况产生影响。4、企业内部库存管理不完善库存管理的流程制定缺乏合理性,流程并不规范,在记录物料出库以及入库方面,记录不完全,不客观,并且没有对其进行及时更新,不具备一定的数据保障,真实性和可靠性不佳,导致其与实际严重脱节,生产过程中很多货物积压严重,或者短缺情况十分明显。5、库存产品结构缺乏合理性企业未能全面分析不同产品在各个流程存在的差异性,不同的产品对库存周期的要求各不相同。采购方案的制定过程中使用的分类方法不正确或者方案不合理,导致产品需求预测精度与实际严重脱节,库存量大幅增加,供应周期持续增加。

(三)库存管理形成问题及原因分析1、企业不具备相应的监控机制因为企业不重视监控体系的建设问题,并且相关人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并且库存绩效考核机制的不完善也导致企业不具备完善的奖惩标准,工作质量优劣都一样,进而导致工作人员对工作缺乏热情,主动性低下。所以需要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进而提高企业库存管控工作质量。2、对库存管控重要性的认知程度较低虽然企业具备全面的内控体系,但是其重心在于生产及经营、销售方面。生产是产品使用价值的实现,经营和销售则是将价值转化为收益的重要方式。但是对库存风险管理缺乏重视,导致原材料受损严重,产品质量性能不佳,造成严重经济损失。3、企业各部门间缺乏有效的交流企业建立信息管理平台有助于提高生产质量及效率,使内部管理结构得以优化,但是也导致部门和部门之间的联系衰弱,为了确保部门考核指标的有效完成,各部门都是独立工作,一些中间区域缺乏人们的重视。库存管理需要多个部门展开,但是如果各部门各自为政则会引发诸多管理问题。

三、企业库存管控优化措施

(一)完善库存管理体系,确保管理人员根据规章制度展开工作企业需要完善库存管理体系,制定管理细则,细化相关工作人员的职责,避免发生重复工作或者工作越界等不良情况。同时工作人员还需要做好采购工作,提高采购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对采购全流程加以监管,管理人员全面记录入库信息,对库存信息进行盘点,有差额存在需要及时查明原因,送至主管部门后处理。健全责任机制,防止因为管理不合理导致物资受损。

(二)使用合理的库存管理方法减少企业现有库存量采取合理的库存管理方法对于提高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中委托管理方法是目前较为常用的一种库存管理方法,效果理想,指的是库存通过委托保管的方式,交予管理水平高的第三方对其实施成本,能够节约大量的成本,如规划成本、建设成本等,有助于企业将精力用在生产经营方面。生产型企业对于材料的需求量较高,所以需要大量的仓库面积储存,通过委托保管法有助于减少成本。还可以使用JIT配送方法,在第一时间便能够将产品送到客户的手中,对于减少库存周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够确保零库存的实现。

(三)促进库存周转,保证资金的合理使用如果库存周期较长会不利于企业资金的周转,影响企业的发展。并且现如今科技发达,产品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产品的更换周期越来越短,长期库存积压则会引发严重经济损失。企业需要减少库存的周转周期,加强对下游市场的分析,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估实施库存管理,防止盲目采购情况的出现。除此之外,还要将一些产品进行及时处理,全面分析滞销的原因,不断提高资金的使用水平。

(四)对不同的库存物料实施合理的分类化管理企业在进行库存管控的过程中可以使用ABC分类库存控制方法,以科学合理的数理统计为基础,对企业库存产品进行分类,分类的依据为产品的价值、类型等,如果极为重要则划分至A类库存,一般重要则划分至B类库存,不太重要则划分至C类库存。对不同类型的库存来说,企业需要使用针对性的管理方法,不可一概而论,这样才能提高管理水平。

库存管理优化的意义篇(9)

中图分类号:THl6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1-000-02

一、前言

在“精益思维”中,要求企业以最小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占用最少的时间和空间,创造出最大的价值,为顾客提供最超值的服务。在物流供应链中,仓储管理效率的提高,是实现精益生产的重要环节。基于“精益思维”,通过对仓储库位进行优化,是提高仓储效率的最有效途径之一。汽车生产装配中的零部件物流体系,因需要对成千上万的零部件按照所生产的汽车型号进行排序,并准确无误地送到目的地(装配工位),实现向生产线边准时供货,以保障汽车装配的正常运行,因此更需要对仓储的库位进行合理布局优化。本文着重就汽车零部件物流的线边库位优化,以上海大众宁波工厂LOC大件库位优化为例进行分析,说明库位优化对提高仓储效率的重要意义。

二、货位优化的必要性

在仓储管理中,货位的布局,将直接影响到出入库效率。据统计,卸货、上架、下架和装车发运等作业占可传统仓库物流作业中40%的时间,其余的大量时间均花在人员的无效行走上。劳动力成本是现代物流企业成本中占比最重的一部分,人员的无效移动,势必降低劳动效率。因此,通过对仓库进行合理规划,对库位进行优化,从而减少人员的无效移动,提高作业效率。

对于配送的仓库或者配送中心,高效的拣货能力是提高物流效率的重要办法。而与拣选作业效率紧密相联系的库位布局是否合理,就变得非常重要。对库位进行管理及合理优化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通过对仓库货物的存储库位进行相关的规划、分配、使用、调整等,其目的在于提高仓库空间利用率及拣选人员作业效率,从而降低相关的仓储运作成本,提升企业物流配送服务的能力。

三、库位优化的目标及原则

1.货物存储目标

货物的存储目标是仓库进行货物的存储时想要达到的效果,或是目的,一般仓库都会以以下所列的几项作为各自仓库的存储目标:

(1)保障存储货物质量

(2)最大化空间利用率

(3)确保货物的有效移动

(4)确保高效的后续作业

(5)便于管理

2.货物的存储策略

(1)定位存储

(2)随机存储

(3)分类存储

(4)分类随机存储

3.库位优化的原则

以下是一些在库位优化中通用的原则。

(1)周转率为基础法则。

(2)货物相关性法则。

(3)货物流动密度法则。

(4)货物同一性法则。

(5)其他法则。

4.库位优化的基本思路

(1)明确影响货物存储的关键因素。

(2)收集所需的基础信息。

(3)确定优化的目标和约束。

(4)实施库位优化。

四、上海大众宁波工厂LOC大件库位优化

1.大件零件库位现状分析

上海大众宁波工厂大件储存区主要有A库、B库、C库、D库和E库,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五个库区组成每个库区所放的零件的量不同,每个库区都有相应的拣货区以及上线的路线。

2.LOC大件库位问题分析

大件库位的划分主要依据零件规格、数量以及零件上线路线等因素,将其划为A库、B库、C库、D库和E库,其中A库设置了隔离区且D库没有零件上线的路线。但是现在所存在的问题就是每次拣货出库的时候都需要跑到别的库去拣货,这样大大的加长了拣货的过程,同时也延误了出库的时间。如洗涤气罐总成这个零件它的出库路线在E库但是它却放在了B库,从而导致E库的拣货员每次需要出库的时候要跑到B库去拣货,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浪费掉了在去B库拣货的来回途中,如果我把这个零件放在E库那么我拣货的时间会大大的减少,从而缩短了出库的时间。

3.LOC大件库位优化

(1)优化目的。为了提高上线的速度,提高出库效率,促使其最大化空间利用率、确保货物的有效移动、确保高效的后续作业、便于管理。以物流总量最小作为库位优化的目标,将零件拣货频次和行走距离作为主要考虑的因素。同时,使员工的分工合理化,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2)库位优化实施根据精益生产原则以及货物相关性原则将每个库位进行小范围的变动优化。

①将A库的隔离区与D库的大件零件区进行调换;同时,将其D库的零件按照上线的路线分配到各个库区。②将各个库区拥有上线路线的零件在别的库区的零件移至本库区。③将原本存货在A库且上线路线在B库的零件移至B库,同时把B库的有限空间合理的应用;④把原有存在B库,上线路线是在E库的零件移至E库,将E库零件储存量不大的零件库位适当的减小。⑤将D库的零件需全部移至A库,同时把D库空出的储存面积用来作为隔离零件存放区,原本隔离零件存放区是在A库。

(4)库位优化后的效果。在库位优化后,如图1中A11区中的空白区域我们将放置原有零件的上线路线在A库且零件放置在别库的零件移至A11区。再如图2和4中的B11区和D2区与D3区进行调换,将D2和D3区域划分为隔离区;同时,将原有零件上线路线在B库且零件放置别库的零件移至B11区。通过库位优化后,仓储效率明显提高,员工的劳动强度大大降低,提高了客户满意度,进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或是带来更多的利润。

五、结论

在仓储管理中,入库和出库操作效率将直接影响着仓储效率。因此,在仓储配送工作流程中,首要考虑的是缩短拣货频次高的货物的出库行走距离,也就是对库位进行优化,进而提高出库效率。本文通过对上海大众宁波工厂LOC大件库位的优化设计,充分说明库位的优化对提高仓储效率是大有裨益的,对物流企业的货位优化可提供有益的参考。

参考文献:

[1]何振彪.提高物流中心作业效率的利器――货位规划与调整[J].物流技术,2002(03).

[2]董千里.高级物流学[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3]陈月婷,何芳.基于遗传算法的自动化立体仓库的货位优化分配[J].物流科技,2008(01).

[4]Daniel T.Jones.精益思想[M].C械工业出版社,2011(5).

[5]顾君.货位布局研究和图形化模拟仓库的实现[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02).

库存管理优化的意义篇(10)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水平的发展,网络和应用技术也发生了重大的变革。网络架构、基础运营系统和信息安全在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必须将其优化作为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重点。企业基础网络是企业信息化建设和运营的基础和关键基础运营系统是适应和满足用户进行数据和信息交换的可操作平台信息安全是为企业数据交换进行安全保护和控制的行为。[1]这三方面都相互影响着企业的基础信息化程度和网络安全,也影响着企业信息化的未来发展方向。所以加强企业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安全管理技术对企业的信息化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下面笔者将从网络数据库安全管理技术的缺陷及其解决方法讨论如何优化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的安全管理技术。

1网络数据库安全管理技术的缺陷

网络数据库安全管理技术已然成为网络安全的重要屏障。将各种用户的信息进行系统化的保存管理是网络数据安全库的主要功能,而这些被存储的信息往往是网络黑客的重点攻击对象。网络的开放性使数据库内信息的可读性更强,因此如果一旦黑客们攻击成功,数据库内的信息将被泄漏,则容易造成数据库的安全得不到保障。这往往是因为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技术的缺陷所导致。网络数据安全管理的技术不足,会使得一些重要私密的信息容易被不法分子窥探和窃取。因此主动防御和保护数据对于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技术的优化有重要影响,但是由于现实技术的局限,防御和保护的技术与想象的情况产生偏差,易造成安全系统漏洞的产生,给不法分子制造了攻击的机会。

1.1外界因素

黑客不断的恶意攻击,使得计算机网络的安全系统漏洞百出,并给黑客侵入数据库制造了方便的途径。而因为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的快速成长,数据库的更新周期渐渐变短,然而关于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的安全管理技术并没有跟上,并且许多程序员的水平也没跟上,所以网络数据库的安全问题一直存在,给企业和用户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如果这方面不及时提升,将对其发展有很大的不利。

1.2网络用户的问题

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计算机得到普及,而用户的数量也急剧上升,许多计算机用户的安全意识不强,对于杀毒软件了解不多,所以在使用计算机时往往缺少应有的防护手段,在黑客的攻击下,来不及修补漏洞和查杀病毒,就容易出现较为严重的计算机系统的安全隐患[2]。

2计算机网络数据的安全管理技术的优化措施

2.1认证用户信息

身份认证技术在最近几年内得到了很好的普及,这项技术对于提高用户的信息安全有很好的推动作用。认证用户信息即对使用计算机的用户进行身份验证查明,利用自主访问控制和强制访问功能,优化普通用户上网时的信息安全的保障。

2.2攻击检测和审计追踪

用户在上网时,系统自身会对使用痕迹进行记录和保存,而相关的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记录的痕迹寻找系统安全问题的来源,对于攻击检测和审计追踪的意义很大。当然,相关的操作效果因人而异,能力水平一般的技术人员偶尔会出现失误现象,所以必须加强计算机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和水平,才有利于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安全管理技术的优化。

2.3信息数据的备份和恢复

顾名思义,这项技术可以将被误删或者被窃取的的信息数据进行恢复。即如果系统遭到攻击导致信息遗失,管理人员可以在短时间内恢复遗失文件或信息。这项技术的主要特点是快捷准确,但由于我国这方面的技术尚未成熟,这种技术的应用智能更偏向于在线日志等备份文件的形式。

2.4数据加密

上一篇: 传统文化中的劳动教育 下一篇: 高中地理教学问题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