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问题汇总十篇

时间:2023-08-09 17:31:34

高中地理教学问题

高中地理教学问题篇(1)

指导学生做好预习。这是实施“问题教学法”的基础和前提。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预习的方法和要求,如通读即将学习的课文内容,明白其表达的意思和知识要点,联系课后的练习要求,自觉尝试运用课文内容的相关知识、方法去解决有关练习问题。在此预习的过程中,有哪些收获、认识和发现,有哪些疑问、困难和问题,要动脑动笔,以便在课堂教学时交流、讨论、探究。

二、预设课堂教学问题

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依据课标的要求,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问题,创设问题情境。设置的问题应具有思维性、层次性、趣味性,才能吸引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维。

(一)思维性

教师设置的问题不能只停留在形式上,让量多质差的“满堂问”几乎成为变相的“满堂灌”。以第一章“恒星日与太阳日”的教学为例。如果教师在展示一系列丰富的图片之后,只能提出“什么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其时间是多少”“太阳日是什么的周期”“太阳日的时间是多长”“这两者会有什么差别”等,这样的问题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能引导学生真正地进行思考与体验,学生的回答也仅仅是固定的答案。反过来,如果教师先给出了太阳日与恒星日的概念差异,然后依次提出“太阳日和恒星日的时间长短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果地球只有自转而没有公转,那太阳日和恒星日两者会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你是怎么理解的”。这样的设问能不断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和积极思维。

(二)层次性

教师设置的问题应有梯度,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环环相扣。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解决问题,而且能使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如必修1第二单元“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教学中,可设置如下问题思维链:北半球低压中心四周水平气流运动有什么规律低压中心四周的空气为什么会向中心辐合近地面气压为什么较低为什么低压中心气流会上升(从地面受热情况分析)低压控制下一般形成怎样的天气”。

三、课堂上实施“问题教学法”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问题为主线组织教学,师生积极互动,合作交流,讨论探究,引导学生在学习和发现中,获取新知识,共同完成教与学的任务。具体实施的步骤如下:

(一)提出问题方式多样

1.教师预设提出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学的预设是必要的,能搭建起一堂课的框架,使教学结构完整,教学环节紧凑,从而达到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以预设的问题作为一根主线,以问题引入,以问题归结,又以新的问题引入新的学习,问题贯穿于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

2.师生即兴提出

教学本身是动态的建构过程,课堂教学千变万化,再好的预设也不可能预见课堂上出现的所有情况。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质疑教学内容,打破教学过程中的预先设定,从而使教学行为随着教学进程中出现的新情况灵活变化。这也是“问题教学法”最大的特色所在。

(二)解决问题方式多种

1.教师直接释疑

有些诸如“什么是……”这类问题,比较简单,教师尽可以用几分钟时间在课堂上直接予以回答;那些比较抽象的,与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很大的差距,学生经过努力,自主得出结论的可能性仍然很小,或者收效甚微的问题,也适宜教师直接讲解。以必修1“地球的圈层结构”为例,教学中,“地震波的概念,横波和纵波的特征”这一部分的教学内容,由教师借助生动的例子,直接进行讲解。

2.师生共同释疑

有些诸如“为什么”“会怎么样”“怎么办”“假设……会……”等类型的问题,这类问题具有探究性、开放性,有些问题甚至没有统一的答案。如果仍然由教师直接释疑,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了一个结论,他们对于这个结论没有直接的感受,既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也体现不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为了改变这种现象,教师应对几个典型问题进行筛选并提炼出来,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活动,予以解决。

3.课外合作探究释疑

高中地理教学问题篇(2)

高中地理教学,作为培养和促进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实践阵地,在当前高中教育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实施为问题导学提供了重要平台,问题导学法,作为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教学方式,是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主线,通过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等一系列教学环节,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教学方式。本文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针对问题导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简要探讨。

一、提出问题

问题导学法的关键就是问题,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究意识,从而顺利完成教学任务。问题导学法并不是简单的提出几个问题,更不是天马行空的随意设置,设置的问题必须是经过深思熟虑、精心设计,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密切,与学生的知识水平相适应,与课程目标相适应。因此,如何选择合理的时机提出问题,设计的问题是否具有可操作性,提出的问题是否能引起学生的兴趣等等都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多年的实践发现,在情境设置环节适时提出问题,学生更容易接受,学习效果更显著。例如,在“人口的素质与环境”一课学习时,教师可以通过讲述蒙古草原由于人为搂发菜、挖甘草,造成草原大面积沙化的事实,并通过多媒体展示我国每年的草原沙漠化的面积的具体数字,在学生看到这些惊心动魄的数字之后,教师适时提出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习的效果更显著。

二、分析问题

问题导学法问题的设计至关重要,如何在提出问题后引导学生以正确的方法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更为重要。问题的提出,为学生探究问题、分析问题提供了学习的目标和方向,在此基础上,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去分析问题,探究问题的实质。在地理教学中分析问题、探究问题的方法主要通过学生自主探究独立分析问题、实验操作、教师点拨、学生小组合作交流等来达到认识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目的。如在学习“地球的运动自转”一课时,教师提出地球上为什么会有日出日落现象?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模拟实验,让学生利用手电筒和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使学生对问题有了答案,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模糊的概念清晰化,加深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三、解决问题

在问题教学法的应用过程中,教师设计的问题肯定不是一个两个,这就需要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哪些问题是重点,哪些问题是难点,要根据问题的重要性和难度采取不同的方法,从而顺利解决问题。例如,在“地球的公转”一课学习时,教师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提出了一组问题:一天中,太阳的高度一样吗?那什么时候高,什么时候低??一年四季中,中午12点时的太阳高度一样吗?哪个季节高?哪个季节低??一年中所有的白天都一样长吗?什么时候最长?什么时候最短?地面的热量与正午太阳高度以及昼夜长短之间有什么关系?这些问题有的简单,属于生活常识,有的有难度,需要学生讨论、查阅资料甚至动手操作演示。因此,在解决这些问题时也要注意重难点突出,把握问题的实质,从而让学生真正理解掌握所学内容。

四、应用问题

问题导学法提出的问题在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得以解决、得出结论后,探究活动并没有结束,如何利用得出的结论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把问题探究教学过程向更深层次方向发展是问题导学法的最高境界。高中地理教学内容与我们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知识来源于生活,也将应用于生活。因此,应用问题是问题导学法的最终归宿。如,有的同学在看球赛NBA比赛时提出了疑问,为什么有时是凌晨,有时是上午,但唯独没有晚上。德国世界杯期间我们观看比赛大都是凌晨2:00左右,比赛难道都在晚上举行?在学习了“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产生时差”一课后,通过学习学生明确了不同的地区由于时区不同产生了时差,导致了时间上的差异。从而利用这一结论解决了同学们的疑问。

五、反思问题

反思是问题导学法的重要因素,反思贯穿于问题导学法的每个教学环节。通过反思,能够总结得失,在解决某一个问题后,及时反思问题设计是否合理,探究方法是否得当,学生参与是否积极,与后面的问题是否联系密切,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等等。通过反思活动能够发现探究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纠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通过反思活动也能让学生重新体验知识探究的过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乐于探究、勇于质疑的习惯。因此,反思问题是问题导学法的重要过程,也是问题导学法必不可少的环节。

总之,问题导学法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积极应用问题导学法,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应用问题的意识,养成反思问题的习惯,构造高效的地理课堂。

【参考文献】

[1]张春燕.高中地理“问题导学法”理论与实践研究[D]. 湖南师范大学,2013

高中地理教学问题篇(3)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9-0243-01

1.“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的涵义

“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源自于建构主义心理学家大力提倡的"发现法"教学理论。"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即在教学活动中,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原有的知识为基础,以自主学习为主线,让学生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中,创造性运用多种知识技能,去解决学习中各种实际问题,从而实现学习目标,获得发展与提高的一种心理活动和学习方式。 "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始终以问题为主线,使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自己对问题探索的兴趣和欲望,从而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问题解决式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重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让学生的学习动力来源于自身,而不是由教师强制分配学习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是引导学生自己从实际生产、生活中去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案,这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以致用的平台,缩短了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之间的距离。这样便能使学生感到,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很紧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就能很快地被调动起来,从而尽力地投入到相关理论的学习中去,有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2.课例设计

人教版高中地理中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第一课时。

2.1 教学内容分析。我们采用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1)》中的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进行教学设计。课程教学的标准为"运用图表来说明大气受热的过程"。本课时属于自然地理的基本原理范围,是学生学习和生活必备的基础地理知识,目的认识导致大气运动的原理,为以后的学习全球气候变化和大气环流系统打下基础。

2.2 学生学习情况分析。前面的课程中学生已经了解了地球运动带来的地理意义,掌握了太阳辐射的基本知识,对于自然环境中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运动也有了基本的了解,学生对本课题有了一定的生活体验,这就对理解本课题的知识已经打下了基础。

2.3 设计思想。以建立情景的方式开始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在情景中发现问题,指引学生提出问题,利用学生提出的问题层层递进,并结合图表和补充材料来让学生讨论和交流学习,并从动手实验中引出大气运动的运动规律和基本原理。

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课外收集的材料建立问题的情景,引导学生从资料的叙述中找出新知识点和旧知识点的矛盾,从而发现出问题,提出问题,进入到本节课的学习中。采用"大气受热过程"图及"地球表面和月球表面受热过程对比"图,教师适时的补充和提供相关知识,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交流的方式,推断出大气受热过程及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原理,使学生的发散思维和综合思维能力能够得到提高。试验可以采取学生自主方式,学生可以从实验中得出大气运动的形式热力环流的原理,并把原理运用到日常的生活中,实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目标。

2.4 教学目标

2.4.1 通过建立问题情景,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实验操作的方法,引导学生利用自主学习和交流合作的方式,理解大气受热的基本过程,并能够根据图表来说明大气受热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和分析能力,发展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2.4.2 使学生能够利用图表进行对比分析,并归纳大气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能够把这个原理应用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充分理解大气对地球保温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保护环境和热爱自然的意识。

2.4.3 通过图表、实验说明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并用热力环流和大气受热的原理来解释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强化学生的知识应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课后反思,归纳总结

课后反思,主要指学生对学习的内容和过程进行反思。每上完一次课,都要督促学生进行反思,使学生反思通过一节课的学习,我学到了什么,有哪些问题我掌握得很好,还有哪些问题还需要我进一步地探究。同时,还要反思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主动思考了吗?我与同学和老师们真诚合作了吗?我在哪些方面得到了提高?对于一节课的学习,并不在于记住了多少知识点,而是要在记住知识的同时要学会归纳总结,这样所学习的知识才能成体系,才能联系起来,也才能不断地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尤其是高中地理学科,这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也是一门应用性学科。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更要学会运用地理知识来解释自然界各种各样的自然现象。

总之,"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以探究问题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主体性,使学生拥有了思考的主动权,也使教师从灌输式的课堂中解放出来,能真正使教学过程变成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活动。要提高高中地理的教学效果,就要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完善教学模式,最终实现师生的共同提高。

参考文献:

高中地理教学问题篇(4)

高中地理新教材一改以往的教材设计,设置了许多问题,突出以问题驱动学习,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研究、讨论的学习过程。这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也为我们优化地理课堂教学提问提供了新的契机。

1.巧设问题导入新课,引发学生强烈探究新知识的兴趣

地理学科知识的整体性和联系性很强,各知识之间不是彼此独立的,它们之间有着或多或少的内在联系。一般情况下,课本的设计,上一知识点和下一知识点之间基本上存在一定的联系。因此,在讲授新知识之前,首先应该让学生回忆复习与本课有关的旧知识,从中找准与新知识有关的问题,把学生的思维引进“最近发展区”,启发学生运用旧知识去获取新知识,实现知识的正迁移。这样,便为学生学习新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例如,在“地球风带”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回顾风的形成原理,高空和近地面的成因差异,利用课本的活动导入教学,让学生分析六大风带的成因。这样,既复习了热力环流这部分旧知识,又有利于理解和掌握大气环流等新知识。

2.把握教学目标,注重教材要点,突破重点难点

重点和难点的突破,关系到这节课的教学任务是否完成。因此,在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处,要设计一定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解惑。但如果教师在备课时并未设计问题而是课上即兴提问,这样的问题往往会因为偏离教学内容或限于较低水平而流于形式,因而了解教学内容与目标并设计较高水平的问题成为教师进行有效提问的前提之一。如讲到高中地理“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时,可以设计这样几个问题:明朝时期郑和七次下西洋,他的船队会在一年中的什么时间出发?为什么?船队航行利用了哪方面的气候和洋流规律?这几个问题既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探究兴趣,复习了相关知识,强化了学生的认知,又能提高学生的兴致,拓展他们的思路。

3.注重身边的地理现象,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心理学启示我们,那些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有联系的问题往往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因此在地理课堂教学提问中,联系一些生活常识,尤其是能及时联系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件,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分析回答,可以增加地理教学的感染力。例如:在讲述“影响工业布局的区位因素”时,笔者创设问题情境:为什么我们在夏季常常会闻到腥味?学生因此会联想到学校南面的冷冻厂,从而理解到对大气有污染的工业布局应考虑风向。

二、根据学生的认知心理设计课堂提问

地理课堂提问是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常用的一种相互交流的方式,是联系师生思维活动的纽带,是教师教学的重要手段和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课堂提问是教学得以实施的中介。科学、优秀的设疑和提问方式,可以迅速抓住学生的思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置于知与不知、已有知识与某种新知识、全面认识与片面认识、熟悉事物与陌生事物、现实生活与课本知识等矛盾之中,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产生渴求掌握新知识的欲望。而且心理学也表明,学生的思维活动是从问题开始的。因此地理课堂教学应抓住中学生特有的认知心理个性,诱发其探究问题的欲望,引领他们在创新思维领域发现“别有洞天”的风景。

1.抓住中学生好奇、好胜、挑战欲望强烈的心理特征设计问题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引起学生好奇心的客观材料要有新颖性,才能产生认知上的冲突和不协调,促使学生主动探求问题。设计问题时可充分利用教学内容与学生现有知识经验的反差,让问题富有刺激性和新颖性。如在学习“时区”之前,教师先投影一则材料:离岸金融亦称境外金融。世界离岸金融中心可分为五大集中区域(五大群):西欧群主要包括卢森堡、马恩岛、泽西岛、瑞士、直布罗陀、列支敦士登等;中东群主要包括巴林群岛,主要中心是巴林;加勒比群主要中心包括百慕大群岛、巴哈马群岛、开曼群岛、巴拿马等;东亚群主要包括中国香港和新加坡等;南太平洋群主要包括瑙鲁等。各金融中心的交易时间均为当地区时9时至17时。离岸金融中心的地理分布具有很强的时区性和地缘性。五大离岸金融中心所在的时区前后继起,几乎覆盖了全球所有时区,由此形成了一个全球24小时连续不断进行交易的统一的离岸金融市场。学生对此感到新奇有趣,急欲弄清其中道理,思维一下子活跃起来。

2.抓住中学生喜欢寻根究源的心理设计问题

现在的中学生已经不满足于“知其然”了,还要“知其所以然”。因此教师设疑和提问的角度要新颖并富有艺术性。例如,学习热力环流时,先让学生说一下自己家里的空调的安装位置,学生的答案肯定丰富。在此基础上,投影北方学校学生宿舍,窗户上方挂着制冷的空调,而窗户下方安装的是取暖器。以此进行设问:这样安装合理吗?为什么?这样的问题,与生活现象相结合,能很快活跃课堂气氛,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唤起学生的思维。

3.抓住中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问题

高中地理教学问题篇(5)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04012501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都会采取课堂提问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思考,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及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必须优化问题设计,从而真正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变得活泼主动,善于发言。

一、高中地理课堂提问现状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课堂提问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但是由于传统教学根深蒂固的影响,虽然教师设计了很多的课堂提问,但是学生的参与度不高,经常会出现“教师问,生不动”的现象,故而难以显现出课堂提问的教学优势。许多教师的提问设计要么比较简单,要么难以解答,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问题类型不太符合学生的思考模式,从而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思考学习的积极性。面对学生被动听讲及被动参与课堂答问的现状,优化问题设计工作迫在眉睫。

二、高中地理教学中优化问题设计的策略

1.设计引发式问题,激发学生思考

教师进行新的地理知识讲授时,可以采用引发式提问,优化新知识内容导入环节,带动学生积极思考。例如在“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这一课中,教师可以设计以下问题来活跃课堂气氛:1.同学们喜欢什么样的天气?2.天空中的云在晴天和雨天时有什么不同吗?3.天气预报里播报的天气状况都有哪些?这些问题的设计主要是诱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索心理。这些题的答案不存在对与错,教师可以让学生凭借自己的日常知识储备及大胆猜测来回答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及自己的答案进入到本堂课的内容学习中,加深对重要天气系统的理解,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设计递进式问题,锻炼学生思维

课堂提问的顺序很重要。为了调动起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教师可采取递进式的提问方式,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度。递进式提问主要要求教师在提问设计中要注意问题由易到难,这样不仅可以引导学生的思考由浅入深,还能够均衡照顾到不同程度的学生,让全体学生都可以参与答问。例如在“交通运输布局”一课中,教师将问题设计为:1.目前的交通运输方式以什么为主?2.在当初设定的4套预选方案中,选定青藏铁路的理由是什么?3.青藏铁路的主要区位因素有哪些?这样的问题设计由地理基础逐渐过渡到地理综合知识分析,引导学生逐渐深化自己的思考深度,这样在锻炼学生思维的同时,也有助于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

3.设计探究式问题,引导合作学习

教学改革提倡探究式教学,高中地理教学问题设计也要注重探究性。探究式的课堂提问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合作学习精神。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地理学习需要,设计探究式问题。例如在“城市发展与城市化”一课中,可以设计以下问题:1.城市化问题的表现有哪些?是如何造成的?2.城市化的危害有哪些?治理措施又有哪些?3.有人提出逆城市化是城市化衰败的表现这一观点,你怎么看?这些问题具有很高的探究价值,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让学生分工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在合作学习中,充分锻炼学生的探究思维能力以及合作学习能力。

高中地理教学问题篇(6)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7-053-02

区域地理内容贯穿了整个初高中阶段的地理教学,是地理问题研究的载体,也是高考和学业水平测试的主要考查内容,但其在高中教学中处境尴尬。首先,初高中教学衔接问题突出,造成学生区域地理基础薄弱,又很难从高中紧张的教学课时中抽出时间复习,造成高中区域地理教学的两难境地。其次,高中区域地理教学方法较为单一,相对固定的讲授流程使得学生易产生倦怠情绪。此外,高中地理必修三是高中主要的区域地理教材,但其往往被复习资料所取代,其重要性被忽视。

高中区域地理教学的关键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必修三为依托,开发出成体系的问题序列,来实现课标要求。通过研究发现,系统训练对学生问题能力培养有明显帮助,本文针对高中区域地理教学中的问题设置方法作一探讨。

一、高中区域地理设问类型

1、区域定位问题

区域位置主要包括: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临接位置、交通位置。该类问题是区域地理研究的前提,同时也是区位理论的核心。这类问题属于初级问题,其突出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对学生的记忆能力和技巧有较高要求。该类问题的题目中一般隐含有解题切入点,考察难度明显降低。

2、区域特征问题

区域特征包括:自然要素(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岩石)、人文要素(产业发展、人口、聚落等),各要素之间可以根据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相互推导。区域的理特征分析是区域地理主要研究方向之一,突出了地带性和非地带性思想。该类问题是区域地理的基本构成问题,主要考察信息提取能力,常设有隐含内容。

3、区域现象分析问题

区域现象分析类问题是高考中最常见的类型,其一般模式是:“创设问题情境(多地理图像语言)――围绕主题设问(并列式或递进式)――运用核心知识、技能和方法作答”。该类问题是区域地理学习中较高层次的问题,突出学生的区域地理因果关系和推理能力。

4、区域发展评价和建议问题

区域发展评价和建议问题要求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去评析区域发展,并根据区域的优势和问题提出区域发展的方向和具体措施。这是区域地理教学中最高层次的问题,突出学生知识迁移能力。

二、高中区域地理教学现状和趋势

1、学生学习特点。

学生对知识的价值判断发生变化,考试导向性仍旧明显,但实用性和趣味性的影响水平上升。特别是文理科学生对区域地理的重视程度相当,表明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学科间的“主副观念”在淡化。

区域地理学习过程中,学生自主研究的积极性较强,但缺乏独立研究学习能力,主要变现是发现和表达问题的欲望较低,有明显的“先知识,后理论”的学习规律。

文理分科后学生特点出现分化。理科学生相对于文科学生:思维更活跃,注重趣味性和实用性,而忽视系统性;问题发现能力较强,问题表达能力较弱;对师生互动的诉求更高。

2、课堂问题情境的效果不佳。

课堂问题情境设置是高中区域地理教学的最大短板,造成高一新生对高中授课方式的不认同,随着高强度的训练和知识系统的完善,学生的问题发现欲望逐渐下降,习惯于接受即成的结论,而忽视研究问题的方法和过程。高中区域地理教学中课堂问题情境设置不佳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

区域地理教学思想老化。传统教学“重知识,轻理论”,造成学生对区域地理学习产生定式,认为记忆风土人情和经典案例是区域地理学习的重点。这显然与高中区域地理考察趋势相违背,记忆类知识考察已淡出高考,区域定位的考察难度也大幅降低。

教学环境的限制。课程改革已经推行多年,相对来说初中比高中开展的更为广泛。主要原因是初中阶段相对来说升学压力较小,且学生形象思维为主,适合活动性教学方式。反观高中阶段,虽然实施了模块化的课程,但深受系统性知识的束缚,所以“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学思想没有得到广泛的推广。

3、高中区域地理教学中问题设置的主要趋势。

从高考和学业水平测试的发展趋势来看,更注重考察学生的地理素养,特别是知识迁移能力,由此我们在教学中要突出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从文理科学生不同表现来看,相对轻松和无序的学习环境有助于问题发现能力的提升,而系统化的知识有助于问题表达能力的提升。

高中采用材料题后,使学生的信息提取能力尤为重要。所以要改变传统区域地理教学中按照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分解讲授的方式,而通过问题研究的方式来提升学生的能力。

三、高中区域地理教学设问策略

1、问题设计优化策略

(1)以课程标准为出发点。《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是整个高中地理教学的依据,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因此课程标准中的理念是这给问题设计出发点和依据。“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问题设计要突出时代性和基础性,以基本原理和方法为内涵,以时事材料为背景。“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求”,问题设计要有层次,先易后难,在保证实现课标要求的前提下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做不同预设。“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问题设置的目的不仅要引导学生发现结论,更要研究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心路历程和顿悟的关键节点,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区域地理核心能力。

(2)注重问题构成要素的完整性。区域地理问题是学生在进行区域地理认知活动时,遇到疑难或障碍而产生的一种欲求而不得的心理状态。问题的类型有很多种,但一个完整表述的问题一般应该由三部分构成,分别是:限定条件、困难和目标。地理问题研究常用的问题要素包括: who、where、when、what、why、how。区域地理问题则应该突出空间分析,所以限定条件必须含有位置信息。

(3)问题质量的关键在于制造认知冲突。设问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学生区域地理学习中的困难,同时也要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所以如何评价问题质量是关键。认知冲突就是当个体意识到个人认知结构与环境或是个人认知结构内部不同成分之间的不一致所形成的状态。教学中所提问题如果产生了认知冲突,学生的学习动机便可以调动,这便产生了良好的教育契机。所以一个高质量的课堂问题的关键在于能否制造认知冲突。而认知冲突的创造要求教师熟悉学生情况,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来寻找刺激材料。当然产生认知冲突只是提供了一个机会,如何衔接和引导便需要系统化的问题设计。

(4)问题设置突出逻辑性,构建问题系统。问题设置不仅要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也强调新内容本身的逻辑结构,所以问题的层次性和相互呼应便显得十分重要。问题设置要从核心问题出发,逐层分解,根据内容特点设计出不同的问题结构,不同结构中各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各不相同。包含、并列、递进、因果等不同的逻辑关系就表现出不同的问题系统形态。以下是四种常见的问题结构模式,等级逐次提高。

问题集:主问题与各子问题之间通常是包含关系,子问题之间是并列关系。

问题链:主问题为出发点,问题间通常是层次关系、递进关系或延伸关系。

问题树:主问题派生出各级子问题系统形成树状结构,即一个多层的问题集。

问题网:通常围绕中心问题放射出很多次级问题,而次级问题之间又存在一定的关系,从而形成一个放射状、纵横交错的网状系统。

高中区域地理教学中主要采用问题网,并充分运用思维导图来降低学生的认知困难。

(5)问题设计的差别化。问题设计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实施差别化教育。首先要考虑不同班级的差异,尤其是文理分科后,地理教学的目标分化。理科班要更多采用发散性的问题集和问题网,而文科班则要采用系统化的问题链和问题树,突出知识系统结构。其次,对同一班级也要在上课前有充分的预设,根据学生不同的反映来及时修正问题。最后,班内不同学生的反应水平也有差异,所以问题设置中问题难度要保持在中上水平,且预留鼓励性的问题。

2、教师提问行为优化策略

(1)民主的环境。课堂民主是学生敢于回答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前提。课堂环境民主的基本表现是共同交流经验,高级阶段的表现是学习共同体的出现。民主建立在秩序之上,只有保证平等表达机会,才有可能共同交流经验。而学习共同体的出现,则需要一个共同的目标,足以感召全体学习者。培养这种民主氛围的关键在于容许学生犯错误。

(2)适当的思考时间。问题抛出后,要留给学生必要的思考时间,但时间长度的把握是关键。一般而言,学生开始思考之后,应接受一定的沉默时间,主要还是观察学生的反应,如果思考时间超过了读题时间,仍没有思路,则需要采取措施。高中区域地理问题的信息量一般比较大,所以要保证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

(3)鼓励相互补充和点评。学生往往不愿意质疑或挑战老师的结论,但学生之间的争论是普遍存在的。所以鼓励学生相互补充和点评,对问题的解决和拓展是非常必要的,同时也激发出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而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可以发现学生清晰的思考轨迹,为之后的教学行为提供依据。高中区域地理问题的答案较为复杂,对学生的表达能力要求较高,所以这种相互补充和点评可以极大提高学生对答题要点的领悟。

(4)必要的支架性帮助。高中区域地理的问题相对来说是比较复杂的,尤其是分析类的主干问题,对学生的推理能力和知识系统是一个挑战,所以,我们要给学生支架性准备的帮助。所谓支架,是用于促进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而为学习者建构一种对知识理解的概念框架。通常采用知识系统图、答题模板或者成功案例等形式来实现。例如:解决流域开发和治理问题时,可提供河流水文水系知识框架,自然地理环境要素分析法,田纳西河和尼罗河流域治理案例为支架。

(5)提问对象的选择。课堂提问对象的选择方式包括:自愿回答、随机抽取,顺序提问、集体提问等。相对来说这几种对象选取方式各有优势,但根据具体情况要有所侧重。相对来说,集体提问与个别回答组合使用更有助于学生发展,也有利于教师控制学习方向。通过集体提问学生相互交流思考,之后根据情况,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来展示。这样的最大好处是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缓冲的机会,也了保证课堂的发言活跃度。

(6)建设性的评价。学生回答完问题之后,必须要有总结,但不可以简单粗暴的以对和不对为判断依据。在评价中要发现学生发言的亮点,同时以期望的角度来给出建议。建设性评价的关键是给学生一个发展的路径指导,而不是一个结局性的表述。高中区域地理问题的回答较为宽泛,但要突出关键词,教师要通过评价来帮助学生矫正一些习惯性的错误。

3、学生提问能力提升策略

(1)明确学习中问题意识的价值。区域地理学习中学生常陷入“重记忆,轻知识”的误区,而高考对学生的推理能力的考察非常突出,所以学生意识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区域地理素养的重要性。若要学生明确问题意识的价值,就必须在课堂讲授和各种考察中都体现出来,通过目标引导来矫正学生错误的学习方法观。

(2)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学生随着学龄的增长,专业系统的学习使得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下降,出现惰性。而高考中的区域地理问题往往是有特殊性的,所以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是必要的。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学会给学生“挖坑”,要让学生注意观察细节,产生不可轻信的审慎治学态度。此外,可以采用一些颠覆性的研究结果作为问题背景材料。

(3)比较法的运用。地域性是区域地理研究的基础,区域之间的差异性也是研究的主要方向。所以在区域地理学习中问题的主要来源便是区域间的比较。通过比较可以更深入得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以及区位理论等重要的理论,为区域地理的学习打开通途。

高中地理教学问题篇(7)

关键词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问题设计;设计策略

传统的教学强调从“认识论”的角度开展教学活动,这给教学活动进行过程带去多种弊端。其只是单纯的将教学过程当成进行知识传递的工具而忽视了关于学生情感的培养、价值观的建设、以及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忽视了教学对学生的发展所应该产生的意义。随着教育的发展,教育界日益显示出对人才的需求,这已促使问题设计成为教学过程中关键的步骤。

1.高中地理课堂教学问题设计的意义

问题的提出促使人对其进行研究、探索并得到解决。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良好问题的提出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自发的对其进行研究,探索、解答,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课堂效率。

1.1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

教育的最初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而学生的主体性是学生素质的主要体现。学生自身的主体性通常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自主性,自主性指的是个体在一个活动中的地位,在特定的条件下,个体可以对自身活动过程进行调控。学生要有个体性的自主意识,有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制定自身特点的学习目标,并且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教材进行清楚的理解,将教材内容转化为自己的财富。这就要求,教师在地理课堂进行的过程中,要注重保护学生的这种自主意识,进行合适的问题设计,从而充分性的挖掘学生自身的潜在能力,启发学生进行积极性的思考,帮助其完成学习目标。其次是能动性,能动性指的是个体与对象进行活动过程中,能够充分性的认识到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并能够对客体进行积极主动地认识和改造。学生能在教育体制的要求下,积极主动的参加学习。并能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表现出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最后是创造性,学生能够在基于教材的理解上,善于运用自己的想象力,能够在遇到问题时及时的做出创造性的解决。

1.2提高高中地理课堂的效率

教学过程是一个持续发展的动态变化过程,而随着教学过程的不断变化,学生、教师与教学活动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剧烈。因此,这就要求师生能够和谐相处,并能在课堂上充分的发挥各自的主动与创造性,进行问题的解决。进行良好的问题设计,可以将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过程密切的结合在一起,从而确保师生间能够和谐相处,进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

2.高中地理课堂教学问题设计的原则

2.1可行性的原则

教师在进行课堂问题设计时,要充分性的了解本班学生的知识基础及思维能力,从而保证设计出的问题,不仅具有一定难度也要符合学生的能力水平。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问题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性的考虑学生的自身特点,从学生的知识水平,学生对教材的理解程度以及学生的生活环境等实际角度出发,从而保证设计出的问题结构分明,难度适中。这个过程不仅符合中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也能够满足因材施教的需求。

2.2渐进性的原则

教师要进行具有层次性、深入性、递进性的问题设计。人进行学习的过程是一个递进的过程,即是由简单到复杂的认识过程,然后再了解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认识它们的内部构造。所以,教师在进行问题设计的过程中要遵循层层递进的原则,使学生能够及时解决教师所提出的问题。

2.3应用性的原则

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地理教材与社会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因此,教师在进行问题的设计过程中,要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与学生自身的知识水平,运用生活中的实例进行教学,同时也要加强课堂中的实践环节,以此来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对地理知识进行应用的意识。

3.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进行问题设计的策略

3.1进行精心的导语设计,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常情况下,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首先吸引他们注意力的是导语。因此,导语设计是进行课堂优化,启发学生思维的重要环节。教师通过精心的导语设计,可以充分的调动起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使其能够主动地参与到对于新知识的探索中去。

3.2进行精心的疑问设计,启发学生的思维

学生在课堂中会遇到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经过特定性的累加,会转变成学生学习的动力。中学生的求知欲都是很大的,而问题的出现正是他们探索真理时的前进动力。在进行问题设计过程中,教师要深挖教材中的问题,并进行精心的设计,促使学生建立起自身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宰者。

3.3进行精心的结尾设计,引起学生的深入思考

教师在进行课堂设计的过程中,通常会忽视结尾处的设计。精心设计的结尾可以起到承上启下、画龙点睛的作用,帮助学生抓住课堂重点,使获得的知识能够在脑中构成一个体系,并激发学生进行课下学习的积极性。

精心设计的问题能够使课堂所提出的问题更加丰富、针对性更明显,能够改善传统课堂中问题随意性的现象,大幅度的提高课堂效率。问题的设计过程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汲取经验、仔细研究并进行创新。此外,教师也要从根本上意识到问题设计的必要性,了解问题设计的意义、原则及目的,在课堂实践中找出自身不足之处,优化问题的设计过程,从而确保设计出最高质量问题。

参考文献

高中地理教学问题篇(8)

1.存在“问题教学即提问”的错误认识。

问题教学的本质,是通过问题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自主探究的意识,所以教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应该有其意义所在,而不是随意地提问,甚至是自问自答。但在实际运用中,有些教育者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对问题教学的片面理解,导致在很多地理课堂上会出现这样尴尬的一幕;教师饶有兴致地提问,学生毫无兴趣地敷衍或者沉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教师缺少实际运用的经验,没有把握问题教学的核心,设置问题时没有将知识与学生的实际水平或能力结合起来,没有将学生放在问题的第一位,所以问题教学的价值没有突显出来。

2.剥夺了学生自主思考的权利。

为什么要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运用问题教学法?一是通过问题可以简化和突出知识点,给学生以耳目一新的感觉,让他们对所学知识产生深厚的兴趣;二是学生可以在教育者的有效引导下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三是让学生具备一种从问题中发现新问题的能力。但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过于注重问题的预设,而忽略了生成才是题教学的精髓,一旦有学生稍微偏离教师的预设,教师就会想办法来纠正。甚至有些老师害怕学生产生一些“奇思妙想”,认为这是对教学的一种干扰。这样就剥夺了学生自主思考的权利,无形之中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所谓的开放性问题与开放性教学根本无法谈起。

3.没有发挥问题教学中“问题”的核心价值。

“问题”是问题教学的核心内容,问题教学成效的突显全在每一个精心设计的问题上,那么怎样才能发挥这些问题的核心价值,让每一个问题都问到“点”上,让每一个问题都能够成为开启学生地理思维的“火种”?这才是高中地理教师需要深思的问题。

二、教育者转变思想、形式与方法的建议

1.让学生在问题教学中“发光”。

想让问题教学落到实处,就要始终将学生放在问题的核心,要尊重和了解学生的已知,找到新旧知识之间的矛盾点,并将此“幻化”成一个个鲜活的问题,去激发学生的矛盾心理、问题意识,让他们成为一个个“发光体”。例如,在讲到中国气温分布特点时,让学生们分组读图之后,提出问题:冬季与夏季等温线疏密程度有什么不同?通过等温线数值计算能不能比较出冬季的漠河与夏季的海口两个城市存在多少度的温差?我们国家冬季最冷和夏季最热的两个地方在哪?通过过程分析,大家得出怎样的结论?在师生之间一问一答中,伴随问题的不断深入,学生们抽丝剥茧般找到了核心知识点:气温差异受纬度影响,受地形影响。

2.让开放性问题活化学生的地理思维。

问题教学的另一大教育优势在于它能够通过一些开放性问题的设计,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活跃,个性化也会更加突出。所以教育者不要太依赖于问题的预设,要更注重问题应该生成于何处,怎样生成才更精彩、更具有价值。

高中地理教学问题篇(9)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0-232-01

合作学习是高中地理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其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所提问题的质量。高质量的合作类问题能够激发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因此,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设计高质量的合作类问题,有效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为学生搭建思维的跳板,使学生最大程度地参与课堂的思维,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合作类问题是教师针对教学中方法、结果容易出现意见分歧的内容,方法不确定、答案不唯一的开放性内容,以及个人无法完成的复杂内容而设计的问题。

在合作类问题的设计过程中,教师需要经常思考的问题就是:什么样的问题适合合作学习?需要合作学习?合作学习的问题首先应该是学生通过自学解决不了的问题,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能打开思维,互相取长补短;一些重难点问题,个别学生展示或只凭教师点拨,学生的印象不深刻,而通过合作学习,学生能参与进去,主动参与讨论,分析知识的生成过程。因此,那些在教科书上能找到现成答案的、没有思维性的问题,不需要合作学习。

一、合作类问题的设计要明确具体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仔细研读课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贴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问题。如“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一节内容,对“天体的主要特征”这一知识点,若将问题设计为:归纳恒星与行星的区别主要有哪些?恒星与星云的区别有哪些?这样设计的问题不仅明确和具体,贴近学生的思维水平,还有利于学生思考。教师设计的问题不够明确、具体,学生的合作学习就会陷入困境。

二、合作类问题要适度适量

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适合合作学习,对于难度较小的内容或者没有合作学习价值的内容,不必进行合作学习。问题的设计是否合理,问题的“度”和“量”如何把握,对教师是一个挑战。合作类问题太多,课堂多次组织合作学习,教学就会缺乏系统性,课题结构也会变得杂乱无序,主次不分。合作类问题太多太杂,不利于学生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只能流于形式。

三、合作类问题要具有思维价值

高考对地理知识的考查,总是通过设置一定的情境考查学生对地理原理、规律的掌握和运用。合作类导学问题以情境材料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可以有效地训练学生从情境中提取有效的地理信息,分析解决地理问题。

如针对“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一节内容,可以设计的合作类问题有:读“我国太阳辐射总量图”(通过多媒体展示),思考一下,拉萨有“日光城”的称号,重庆的纬度与拉萨基本相同,但有“雾都”之称,为什么?这样,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不仅可以训练学生思考地理问题的能力,也可以训练学生通过问题情境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四、合作类问题要有一定的深度和梯度,能有效化解重难点内容

“地球的运动”这节内容是高中地理的教学难点。其中,针对“地球运动的特点”这部分内容,可设计合作类的问题,如恒星日和太阳日有什么区别,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在不同纬度有什么区别,地球公转速度的快慢与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时间有什么关系等。这几个问题不仅涵盖了本节课的主干知识,而且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能够有意识地培养读图能力及空间思维能力。

针对“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这个知识点,若将合作类问题设计为:黄赤交角如果变大,五带的范围怎样变化?这对高一学生来讲,难度太大,没有梯度。面对这样的问题,学生会不知所措。若将问题进行分解,设计为“绘制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图示”,“指出黄赤交角的度数与五带的划分关系,进而分析黄赤交角的变化与五带范围的关系”,这样为学生设置了梯度,使问题具有层次性,保证接近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降低了难度。

针对“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这个难点,教师设计问题,“偏移方向判断中的左和右是如何确定的?”绘制地球的经纬网图,在南北半球分别绘制向不同运动的物体,要求学生画出偏移方向,从而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归纳得出“左”和“右”的判定规则。因此,对于重难点内容,教师设计的合作类问题要更注重问题的梯度和层次性,这样才能有效地化解难点。

高中地理教学问题篇(10)

高中地理案例教学是通过对一个具体的地理教学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观察、调查、分析、讨论、实践、思考和归纳的一种开放式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不仅包括传授学生“知识”的方法,而且包括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即让学生在学会“知识”的同时学会“学习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教法和学法的有机整合。高中地理教学中已普遍采用案例教学法,并收到较好的效果。但在案例教学中也存在不少的阻碍与问题,有待于理论研究和在实践中探索。

一、高中地理案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师的教育教学和实践能力不足。

采用案例教学法的前提条件是教师自身必须具备较强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较强的教学艺术和组织能力。但由于大多数教师是由“校门”到“校门”,没有实践经验,加上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缺乏对教师实践方面的培训,因而无法有效对案例进行研究、判断、思考学习,导致案例教学只是在课堂教学中穿插某些案例作为教学的补充和说明,案例启发角度比较单一,案例点评不够深入、全面,从而影响案例教学的实际效果。

2.学生适应案例教学的能力不强,积极性不高。

案例教学要取得较好的效果,对学生的要求也比较高,要求学生具有较丰富的社会阅历,从而在案例教学过程中积极展开讨论,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开拓思路。但是,一方面由于长期以来学生受传统灌输式教学方式的影响很深,已经形成被动接受知识的依赖心理。另一方面由于高中学习任务繁重,部分学生没有时间在课前做充分的准备或不做准备,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发言就不积极,课堂气氛较沉闷,部分学生成为被动的听众,几次下来,对案例教学失去热情甚至觉得是一种负担。部分学生尽管课前准备较为充分,但课堂讨论参与积极性不高,比较沉默,被动倾听,不主动发言,导致课堂气氛比较沉闷。

3.使用的教学案例质量不高,缺乏适用的、本土化的教学案例。

案例是案例教学法的基础和依托,是师生、生生交流、互动的平台。案例内容成为师生的知识、能力、经验、阅历甚至品格共同指向的对象,正是通过对案例内容的阅读、思考、交流、辩论,达到思维碰撞、互相启迪。案例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案例教学的质量。

目前地理教材中绝大多数案例仅涉及某一章节的一个或几个知识点,跨知识点、跨章节、跨课程的综合性案例较少。单一知识点案例很少存在讨论、辩论、争论的空间,甚至仅根据案例所处的章节无须思考就能得出确定的答案,这类案例仅能起到帮助理解抽象的概念、理论、规则的作用。另外,目前,我们在教学中使用的案例大多是国外案例。运用国外的案例进行教学,教师无法很好地把握国外案例的内涵,无法与本国的实际情况有效联系。从使用自编的本土案例的情况看,普遍反映质量不高,且与实际应用相脱离,特别是对一些综合性案例的编写,编写者缺乏第一手材料的收集,没有长期扎根基层的实际经验,实战不足导致编写出来的案例无法反映最新的动态,保证内容的鲜活性。所有这些都使学生丧失参与案例学习的兴趣,导致难以达到案例教学应有的效果。

二、改进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的对策

1.采取多种途径,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地理教师要多学习、研究国内地理案例教学法方面的论文,多参与案例教学理论研讨、教学观摩、教学比赛等活动。多学习其他教师的教学经验,多听课、多请教、多思考、多总结,尽快找到适合所任教的课程和学生特点的案例教学程序、步骤,运用于教学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

地理教师要迅速加强专业知识储备。备课力求充分,做好专业知识、教学手段、教学心理等各方面的准备之后,才能进入课堂讨论阶段。在课堂讨论中要明确学生的认知和角色,并为其营造畅所欲言、相互启发、争论的氛围,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教师应对学生的讨论情况及主要观点进行总结与评价。并且要处理好案例教学中的活泼与秩序、激励与约束之间的关系,防止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出现越位和缺位的情形,避免在案例教学中唱独角戏,或者不能接受学生不同意见,一味强调教师个人的权威。课后及时总结,不求多,力求质量,循序渐进。

2.不断提高学生的适应性和参与意识。

案例教学的成功实施,学生是关键因素之一。一方面任课教师要了解班级的基本情况,以及学生知识能力水平上的差异,根据多数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不同难度、不同内容的案例进行教学,另一方面对懒于参加案例讨论的学生,要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来调动其积极性,改变部分学生落后的观念和错误的认识,使其明白案例教学的重要意义。可采用专题的形式给予学生必要的引导和采用新鲜、有趣的案例吸引学生,诱发其讨论兴趣。可采用“头脑风暴法”的形式,让学生兴奋起来,另外,采取各种有效的激励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通过采用勇于发言者给予的平时成绩高等手段,让学生感到压力,使其产生动力和紧迫感,还可采取小组对抗赛、辩论赛来营造积极向上的竞争氛围,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参与意识。

3.要精选案例,并尽可能自编紧扣教学内容的本土化案例。

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收集整理地理案例。教师应当通过案例书籍、网络、报刊、电视节目等途径特别关注地理案例,时时注意、处处留心,保持敏感,发现好的案例立刻记录出处,以备寻找、整理。但是,考虑到地理教师收集案例的能力、精力,适合地理课程案例教学使用的现成案例毕竟数量有限,因此,改编、自编案例就成为更高效的方法。

比之于寻找、收集现成案例,改编、自编案例创造性更强,对教师知识、能力的要求更高。改编案例是以一个或几个现成案例为基础和原型,根据自己的需要,重新设计案情,删除、增加、调整、组合案情,重新设计问题。自编案例难度较大,不是所有教师都能自己编出高水平案例,只能量力而行。

选编案例的基本要求是:案例结论的非显而易见性,案件结论的争议性,案例内容的现实性等,使选编的案例更切合学生实际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真正达到案例教学的最佳效果。

总之,案例教学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还有很多细节有待完善。但随着地理教学改革的深入,案例教学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会逐渐发展成熟,不仅会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而且会促进地理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郑金洲.案例教学指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6).

[2]嘉玛.案例教学及其在国内发展现状.中华读书报,2003,(8).

上一篇: 库存管理优化的意义 下一篇: 城乡社区治理存在问题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