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一年级语文知识点汇总十篇

时间:2024-04-12 15:36:12

高中一年级语文知识点

高中一年级语文知识点篇(1)

摘 要:词汇知识广度、深度和词汇流利度是研究学习者产出性词汇能力的三个主要纬度。本研究采用基于语料库的截面研究法从这三个纬度考察了中国英语专业大学英语学习者产出性词汇能力的发展特征,发现学习者产出性词汇能力与英语水平存在密切关系,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高速、过渡和巩固三个阶段。高速阶段,词汇知识广度的各个维度均发展迅速;但知识深度的各个维度发展速度并不均衡,其中,形态―句法知识发展较快而语义知识的发展则出现明显滞后现象;词汇流利度的发展也不甚理想。过渡阶段,词汇知识广度各项指标发展速度轻微下降,词汇知识深度各项指标发展速度明显提高,词汇流利性的发展则降到最低点。巩固阶段,词汇知识广度发展稳中有升,知识深度发展速度明显提高,词汇流利性则出现了爆发式发展趋势。

关键词:大学英语学习者;产出性词汇能力;词汇知识广度;词汇知识深度;词汇流利度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68(2012)05-0133-08

一、引 言

词汇是语言习得和使用的中心问题[1],词汇习得贯穿在语言习得的整个过程之中。由于受结构主义语言学影响,研究者们偏重语法(形态和句法)习得研究,词汇习得研究曾一度成为语言习得研究中被忽视的一个领域[2]。然而,自20世纪80年代始,词汇习得开始引起语言习得领域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并逐渐发展成为一场词汇习得研究的热潮。词汇能力是语言能力的核心,自然成为词汇习得研究的焦点之一。研究者们主要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视角对词汇能力进行探讨。微观论者着眼于个体词项习得,认为词汇能力是学习者所具有的个体单词的各个层面词汇知识(包括形态知识、语义知识、语用知识、策略知识等)的总和;宏观论者则关注词汇整体习得,指出学习者词汇能力是由词汇量、词汇知识广度、词汇知识深度、词汇组织方式等多个维度构建而成的一个动态的连续系统。微观词汇能力是宏观词汇能力的起点和基础,是学习者词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如此,仅围绕微观词汇能力展开词汇研究和词汇教学已无实际意义[3],学习者词汇能力研究应该从微观转向宏观。

宏观词汇能力是一个沿着部分―精确、接受―产出和知识深度三个维度发展的动态连续体[4]。这个动态连续体的起点是接受性词汇能力,终点是产出性词汇能力。前者指在听、读等接受性语言活动中能够正确理解词汇的能力;后者指在说、写等表达性语言行为中能够准确得体地自主使用词汇的能力。接受性词汇能力的获得先于产出性词汇能力,两者之间是动态转化关系:接受性词汇能力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化为产出性词汇能力;词汇能力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由接受性词汇能力向产出性词汇能力转化的动态过程。产出性词汇能力是词汇能力的核心内容,获得类似母语者的强大的产出性词汇能力是语言学习者的最终目标,因此,产出性词汇能力自然成为词汇习得研究的重点内容。

国内外研究者在产出性词汇能力的测量方法及测量工具、产出性词汇与接受性词汇的关系、促进产出性词汇能力发展的手段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索和研究。然而,对二语习得者(尤其是外语学习者),产出性词汇能力发展过程的研究尚未得到足够重视。另外,已有相关研究大多侧重于对产出性词汇能力的某个维度进行选择性研究,无法全面系统地描述二语习得者产出性词汇能力的发展特征。产出性词汇能力研究通常采用测试法和文本分析法。前者采用词汇知识量表、词语联想测试等测试方式诱导出受试的相关词汇知识,适合个案研究或小样本研究,缺陷是“脱离或削弱语境作用、忽视语言交际功能”[5];后者利用语料分析软件和统计软件研究学习者产出性文本语料(口语或者书面语)中词汇的实际使用情况,适合对学习者文本语料进行批量处理,克服了前者的先天性缺陷。基于上述考虑,本文拟采用基于学习者语料库的文本分析法较为全面地考察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产出性词汇能力的发展特征。

二、文献回顾

研究者大多从词汇知识的广度或者深度两个维度研究学习者产出性词汇能力发展路径与特征。词汇知识广度研究主要是从词汇量、词汇分布、复杂性、多样性等几个方面展开。Laufer 采用文本分析方法对47名以色列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作文中词汇使用情况作了为期28周的跟踪调查,发现产出性词汇仅在复杂性上发生了显著变化[6]。Laufer 基于书面文本从词频概貌、复杂性和多样性三个维度考察了48名以色列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在一个学年内产出性词汇广度知识的发展状况,发现学习者在词汇多样性方面取得了明显进步[7]。Laufer以26名10年级和22名11年级以色列高中生为研究对象考察了英语学习者被动性词汇知识、控制主动性词汇知识和自由主动性词汇的发展特征以及相互关系,发现学习者的被动性词汇量显著增加,控制主动性词汇也有所增长,两组受试的被动性词汇量均大于其控制主动性词汇量[8]。Laufer和Paribakht 以79名以色列成人英语学习者和103名加拿大成人英语二语者为受试重复了Laufer 在1998年所做的研究,发现主动性词汇(尤其是自由主动性词汇)比被动性词汇增长缓慢,被动性词汇量均大于控制主动性词汇量和自由主动性词汇量,但是,外语者被动性词汇量与主动性词汇量之间的差异小于二语者[9]。Leko-Szymaska 以100篇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作文和69篇英语专业四年级学生作文为语料调查了学习者主动性词汇的发展状况, 研究表明,受试的主动性词汇在分布和复杂性方面均表现出显著增长[10]。

词汇知识深度研究主要借鉴Nation 的词汇知识框架,包括语言形式(发音和拼写)、句中位置(语法句式和搭配)、使用功能(频率和正确的使用)以及词义(意义及与其他词的关系)[11]。Leko-Szymaska 采用文本分析法研究了测试条件下波兰英语专业学生的词汇知识深度发展状况, 研究表明词汇知识深度的发展与英语水平的提升相关[10]。谭晓晨(2006b)以英语专业1-4年级157名学生在一学期内所写作文为语料研究了8个高频词的词义和搭配知识发展过程,发现不同类型的词汇知识发展速度不同:词义知识增长的速度较为缓慢而搭配知识具有阶段性的发展特点[12]。谭晓晨通过分析英语专业1-4年级学生作文从拼写知识、形态-句法知识和语义知识三个方面较为全面地考察了大学英语学习者产出性词汇知识深度的发展过程,研究发现,词汇知识深度的增长与英语水平的提高密切相关,但各类深度知识呈现出非同步发展的趋势[13]。

近年来,一些研究者开始同时从词汇知识广度和深度两个纬度考察学习者产出性词汇能力的发展过程。谭晓晨从这两个维度入手以157名英语专业1-4年级学生一个学期内所写作文为语料研究学习者产出性词汇发展特征[14]。马桂花通过分析西部某重点高校252名1-4年级大学英语学习者写作语料从五个不同维度横向考察了课堂教学环境下学习者产出性词汇能力的发展路径,发现产出性词汇能力在五个维度上呈现非线性或螺旋性发展趋势,发展过程中伴随高原现象或僵化现象[15]。郭玉婕采用纵向研究法以161名英语专业学生第三、五、七学期期末作文为语料从词类和词族两个方面考察了高水平学习者产出性词汇能力的发展趋势及性别与专业因素对产出性词汇能力习得的影响[16]。

上述研究从不同角度揭示了学习者产出性词汇能力的发展特征,对于系统研究学习者词汇能力发展过程具有重要价值。但是,这些研究仍然存在些许不足之处,最主要的缺陷有两点:(1)只限于从词汇知识广度和深度两个纬度研究产出性词汇能力的发展路径和特征,而且多数研究仅限于对其中一个纬度的纵向或者横向考察,忽略了产出性词汇流利度这一重要纬度;(2)所用文本语料主要是研究者收集的某些受试群体的书面语篇,语料的数量和代表性均具有一定局限性。鉴于此情,本文基于学习者语料库从词汇知识广度、深度和流利度三个维度考察产出性词汇能力的发展过程。

三、研究设计

(一)变量界定

在本研究中,产出性词汇指学习者在英语作文中所使用的词汇。测量词汇知识广度的常用指标包括词汇分布、词汇复杂性、词汇多样性、词汇新颖性和词汇密度。由于词汇新颖性无法有效测评词汇能力发展[17]而词汇密度无法有效区分不同语言水平学习者的词汇使用情况[18],本研究仅从词汇分布、词汇复杂性和词汇多样性三个维度考察词汇知识广度。词汇分布,即词频广度,指文本中不同词频等级类符的分布比例;词汇复杂性指文本中2 000高频词以外词汇(即本研究中的三级和四级词汇)的使用比例;词汇多样性指文本的类符与形符之比。

词汇知识深度是指学习者对词汇知识了解的质量或程度[19],其测量参数是词汇深度知识,主要包括由拼写知识(增音、减音、音置换、音易位)、形态-句法知识(生造词、一致、时态、数、冗余、省略、句式以及其他各类与语法相关的错误) 和语义知识(词义、搭配和固定词组)三个范畴、共计十五类知识[14]。形态-句法知识和语义知识是词汇深度知识的核心内容,因此,本研究只关注这两类词汇知识。

言语表达的流利度即流利性。一般而言,流利性是指在规定的时间内说出或写出的形符数[20]。本研究所使用语料既有限时作文又有非限时作文,不适合使用此法计算流利性。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21-23], 我们认为,词块使用量(包括频率、多样性、长度等方面)是测量语言产出流利度的重要参数之一。本研究主要从词块频率和多样性两个维度考察产出性词汇流利度。

(二)研究方法

由于意在考察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产出性词汇能力的发展特征,本研究采用基于语料库的截面研究法。研究中所用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语料来自中国学生英语口笔语语料库(SWECCL2.0)[24]笔语语料中的议论文语料。为了保证语料的代表性和研究的可操作性,本研究采用分层等距抽样法从议论文语料中抽取1-4年级学生所写不同题目的作文各60篇,形符数分别是16244、15328、16720和21345。语料体裁一致,具有较高可比性。

本研究以类符为基本计算单位考察产出性词汇分布。根据词频高低, 本研究将词汇分为四个等级:一级词汇、二级词汇、三级词汇和四级词汇,一级词汇使用频率最高,四级词汇则最低。一级词汇是Laufer和Nation词频概貌中的第一个词表, 二级词汇是第二个词表, 三级词汇是第三个词表,四级词汇是第三个词表以外的单词[25]。在分析中,本研究根据语料库统计软件Range自动提取的统计数据定量分析词汇分布的发展变化情况。对于词汇复杂性和多样性发展特征的考察也基于Range自动提取的统计数据。需要强调的是,尽管词汇多样性有多种计算方法[26],由于所使用语料文本长度不一,本研究采用的计算方法是类符数的平方除以形符数。

对产出性词汇知识深度发展变化的考察,本研究采用计算机辅助错误分析法分析形态-句法知识和语义知识的习得发展状况。首先对语料中的形态-句法知识错误(词性、时态、数、冗余和省略)和语义知识错误(词义、搭配和固定词组)赋码,然后利用语料库检索软件AntConc检索出各类错误的频率,最后换算出每一万形符中错误的相对频率,并进行比较分析。

本研究从词块频率和多样性两个角度考察学习者产出性词汇流利度的发展过程。在本研究中,词块是指能够表达某种意义的结构相对完整的具有一定使用频率的连续词语片段[27]。研究中所关注的词块具备两个条件:长度为3词,最低频率是10。词块提取的步骤是先使用语料库检索软件AntConc基于频率自动提取,然后人工剔除结构意义不完整者。词块频率是每一万形符中词块出现的频率;词块多样性则是词块类符数的平方与词块形符数之比。

四、数据分析及讨论

(一)产出性词汇知识广度发展特征

1.词汇分布

如表1所示,四个年级受试一级词汇的使用比例均值分别是82.39、80.23、79.42和78.01,呈现大幅下降趋势;二级词汇的使用比例均值分别是7.32、7.50、7.92和8.07,显示出小幅上升趋势;三级词汇的使用比例均值分别是4.56、5.72、6.13和6.64,呈现小幅增长态势;四级词汇的使用比例均值分别是5.72、6.57、6.52和7.28,整体显现小幅上升趋势,局部有轻微下降。这些数据表明,随着英语水平的逐年提高,四个年级英语学习者对一级词汇的使用比例在显著逐渐减小,而对其他三个级别词汇的使用比例呈现稳步小幅增长趋势(尽管三年级四级词汇的使用比例略微低于二年级)。这说明英语水平与产出性词汇知识广度发展关系密切。

为了发现具体的显著发展时期,我们进行了配对样本t检验。如表2所示,配对样本t检验的结果显示,一年级和二年级受试在二级词汇和四级词汇上的平均值差分别是-0.18(p=0.73)和-0.84(p=0.18),在一级词汇和三级词汇上的平均值差分别是2.16(p=0.02)和-1.15(p=0.01);二年级和三年级受试在四个词汇级别上的平均值差分别是0.82(p=0.41)、-0.43(p=0.27)、-0.42(p=0.49)和0.05(p=0.95);三年级和四年级受试在四个词汇级别上的平均值差分别是1.41(p=0.20)、-0.15(p=0.72)、-0.51(p=0.42)和-0.76(p=0.22)。上述数据表明,一年级和二年级受试二级词汇和四级词汇使用比例没有显著差异,而一级词汇和三级词汇使用比例差异非常显著;二年级和三年级受试四个级别词汇使用比例没有显著差异;三年级和四年级受试四个级别词汇使用比例也没有显著差异。这说明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在一至二年级期间内各级词汇(尤其是一级词汇和三级词汇)得到显著发展,在二至四年级期间各级词汇发展速度平缓。这表明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产出性词汇发展历程不是均速线性增长过程,而是具有一定阶段性特点。同时,这也表明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对不同级别词汇的习得不是匀速和均衡发展,而是具有一定选择性特征。

2.词汇复杂性

四个年级受试使用2 000高频词以外词汇的平均类符百分比分别是10.29、12.28、12.65和13.92 (见表3),说明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产出性词汇复杂性与其英语水平处于同步发展之中。如表4所示,一年级和二年级受试词汇复杂性平均值差是-2.00(p=0.01),二年级和三年级受试词汇复杂性均值差是-0.37(p=0.67),三年级和四年级受试词汇复杂性均值差是-1.26(p=0.18)。这些配对样本t检验数据表明一、二年级受试之间在词汇复杂性上的差异非常显著,而三、四年级受试之间的差异显著性次之,二、三年级受试之间的差异最小。这说明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产出性词汇复杂性在一至二年级期间发展显著,在二至三年级期间发展最缓慢,似乎存在词汇高原现象。

3.词汇多样性

四个年级受试的产出词汇多样性均值分别为69.12、70.79、77.20和83.85 (见表5),呈现明显的上升发展趋势,这表明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的产出性词汇多样性发展路径与其英语水平的发展过程是一致的。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见表6)显示, 一年级和二年级受试之间词汇多样性均值差是-1.67(p=0.60),二年级和三年级受试之间是-6.41(p=0.08),三年级和四年级之间是-6.66(p=0.05)。上述数据表明,在一至二年级期间,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产出性词汇多样性发展平缓;在二至四年级之间,其发展幅度显著增大,其中,三至四年级期间发展最为显著。由此可见,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产出性词汇多样性地发展并非匀速前进,而是具有显著发展区间。

上述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英语水平的提高,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一级词汇的使用比例在明显减小,二至四级词汇的使用比例在逐渐增大,其产出性词汇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呈现明显上升趋势,说明产出性词汇知识广度的发展与英语水平的提高同步前进,关系密切。(2)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产出性词汇知识广度发展速度不均衡,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发展特征。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受试在一至二年级期间词汇分布和词汇复杂性发展显著,但在词汇多样性上发展较为缓慢;受试在二至三年级期间词汇分布和词汇复杂性发展相对缓慢,个别指标甚至出现下降趋势。

(二)产出性词汇知识深度发展特征

1.形态-句法知识

表7中的错误频率统计数据表明,四个年级受试的形态-句法知识很不完备,各个年级都表现出较高的错误频率;但是,高年级受试各种类型错误频率均低于低年级受试,说明形态-句法知识的增长与英语水平的提高是一致的。配对样本t检验的结果显示一年级与二年级受试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4),二年级与三年级受试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2)而三年级与四年级受试之间的差异并不显著(p=0.11),这表明一至三年级期间是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形态-句法知识高速增长期,而三至四年级期间则是缓慢增长期。

2.语义知识

从语义错误频率统计数据(见表8)看,受试的语义错误随着其英语水平的提高逐渐减少,但是,二年级受试的词义错误频率和搭配错误频率及三年级受试的搭配错误频率明显低于一年级受试,这说明语义知识发展是一个非线性复杂的过程。配对样本t检验的结果表明,一年级和二年级受试之间在语义知识错误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p=0.62),而二、三年级受试之间(p=0.01)和三、四年级受试之间(p=0.01)均存在显著性差异,显然在二至四年级期间是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语义知识的显著发展期。

综上所述,整体而言,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产出性词汇知识深度的发展与其英语水平的提高基本保持同步,但是整体水平不高。从局部分析,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产出性知识深度的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点,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显著发展期。

(三)产出性词汇流利度发展特征

1.词块频率

统计数据(见表9)显示,四个年级的词块标准化频率分别是142.23、74.71、27.97和462.57,四年级受试的词块使用频率分别是一、二、三年级受试的3.25倍、6.19倍和16.54倍。从词块频率上分析,四年级受试使用词块的频率最高,远远高于其他三个年级。

2.词块多样性

四个年级受试的词块多样性分别是1.40、0.70、0.34和3.88。由此可见,四年级受试使用的词块类型远多于其他三个年级的受试。这说明四年级受试能够灵活地使用不同词块,而一至三年级受试过于依赖某些词块。另外,四个年级受试的词块类形比分别是0.078、0.078、0.085和0.063,进一步说明四年级受试的词块丰富度远大于其他三个年级。

上述数据表明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产出性词汇流利度的发展具有下列两个特征:(1)产出性词汇流利度的发展与英语水平的提高并非同步。这说明产出性词汇流利度与英语水平之间存在较为复杂的关系,绝非简单的密切相关。(2) 产出性词汇流利度的发展路径不是直线上升过程,而是升降降升的曲线上升过程。这说明产出性词汇流利度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个徘徊不前甚至陡然下降的平台期,跨越这个平台期之后,则学习者的产出性词汇流利度则会高速发展,大幅提升。对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而言,二至三年级期间似乎就是这样一个平台期。

(四)讨论

本研究采用定量分析法探讨了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产出性词汇能力发展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产出性词汇能力与英语水平存在密切关系,其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高速阶段、过渡阶段和巩固阶段,但是产出性词汇知识的各个维度在每个发展阶段的表现并不相同。高速阶段指一、二年级期间。在这个阶段,产出性词汇知识广度的各个维度均发展迅猛;但知识深度的各个维度发展速度并不均衡,其中,形态-句法知识发展较快而语义知识的发展则出现明显滞后现象;词汇流利度的发展也不甚理想。显然,在高速阶段产出性词汇知识广度的发展速度领先于词汇知识深度和词汇流利度。三年级期间是过渡期。在这个时期,产出性词汇知识广度各项指标发展速度轻微下降,词汇知识深度各项指标发展速度明显提高,词汇流利性的发展则降到最低点。巩固阶段是四年级期间。经过长达三年的积累,在巩固阶段学习者产出性词汇知识广度发展稳中有升,知识深度发展速度明显提高,词汇流利性则出现了爆发式发展趋势。

由此可见,学习者产出性词汇能力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渐进过程。中国英语专业学生产出性词汇能力之所以呈现上述发展特征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英语教学环境和课堂环境下外语学习的认知特点。在我国的英语教学环境下,词汇一直是教师和学生都重视的内容,并把教学精力集中在扩大词汇上;而对词汇习得的其他方面,如知识深度和流利度重视严重不够。在英语专业教学中,一、二年级是基础阶段,教师和学生极其重视词汇量的迅速增长,以备战四级考试;三、四年级是专业学习阶段,在专注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学生还要积极准备四年级下半年举行的八级考试。显然,对词汇知识广度的重视一直贯穿在教师和学生长达四年的各种教学活动之中。Jiang指出课堂环境下外语学习具有两个特点:一是缺乏有语境的语言接触,二是存在已有词汇与语义系统[28]。这使学习者在学习外语词汇时将注意力主要放在记忆词的形式上,即拼写与发音。当然,词汇学习也是一个建立语义网络的过程,即Henriksen 所言的语义化过程[4]。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要通过建立网络来重新整理或者改变词汇的储存方式,主要涉及词汇知识深度的各个维度。由于外语词汇能力发展初期与母语共享一个语义概念系统,学习者外语接受性词汇知识深度的各个维度发展迅速,但是,并不能完全转化为产出性知识。在此阶段,学习者主要借助母语知识掌握外语词汇知识。然而,这种借助母语学习外语的方式不利于迅速提高词汇深度知识的掌握和完整语义网络系统的建立。神经语言学相关研究表明,学习者掌握母语后,大脑中的神经语言系统日趋成熟,对如何学习一门新语言产生影响。Skehan指出话语流利产出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是语言知识提取的自动化或语言知识的程序化[29]。因此,对于学习者而言,最为迫切的任务就是在外语词汇和概念表征之间建立直接联系,确立外语表征系统的独立地位。这要求学习者抛弃借助母语学习外语词汇的做法,逐步培养外语思维习惯与模式,从而构建和完善外语语义概念系统,深化词汇知识的接受与产出。

Henriksen认为,语义网络的建立是词汇习得的最终阶段[4]。这似乎表明词汇知识深度各个维度的发展是以词汇知识广度的先期发展为基础。本研究的结果似乎验证了我们的这一推测。我们发现,随着中国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词汇知识广度的逐步发展,其词汇知识深度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特别是在过渡期和巩固期[30]。李晓也发现词汇知识广度和词汇知识深度存在高度正相关(r>0.05)[31]。这说明重视词汇知识广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词汇知识深度的发展与提升。

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是,我们发现中国英语专业学生产出性词汇知识深度呈现直线上升的发展趋势,没有出现明显的“高原”特征。但是,其产出性词汇流利度和产出性词汇知识广度却在过渡期出现发展速度减缓甚至下降的“僵化”现象,造成这种状况的具体原因需要进行进一步探讨。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词汇应用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根据本研究的发现,我们认为应该在一、二年级产出性词汇能力高速发展阶段,帮助英语专业学生采取恰当的语言输入和输出措施,进一步促使其词汇能力的快速发展;同时,关注过渡阶段学习者的词汇学习策略,引导其采用恰当方法提高词汇学习效率,顺利跨越词汇学习高原期。

本研究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本研究仅对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产出性词汇能力发展过程做了量化分析。其次,本研究采用的语料体裁单一,没能包括记叙文、说明文等体裁语料。尽管如此,我们仍希望本研究对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产出性词汇能力发展过程的描述和分析能够为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带来一定的启示。

参考文献:

[1] COADY J,HUCKIN T. Second Language Vocabulary Acquisition[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5.

[2] MEARA P M. Vocabulary Acquisition: A Neglected Aspect of Language Acquisition[J]. Language teaching and Linguistic: Abstracts,1980,13(4):221-246.

[3] SINGLETON D.Exploring the second language mental lexicon[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271.

[4] HENRIKSEN B. Three dimensions of vocabulary development[J]. 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1999,21(2):303-317.

[5] 鲍贵. 二语学习者作文词汇丰富性发展多纬度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08(5):38.

[6] LAUFER B. The development of L2 lexis in the expression of advanced language learner[J].Modern Language Journal,1991,75(4):440-448.

[7] LAUFER B. The lexical profile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 Does it change over time[J].RELC Journal,1994,25(2):21-33.

[8] LAUFER B. The development of passive and active vocabulary in a second language: Same or different[J]. Applied Linguistics, 1998,19(2):255-271.

[9] LAUFER B, PARIBAKHT T 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ssive and Active Vocabularies: Effects of Language Learning Context[J]. Language Learning, 1998,48(3):365-391.

[10] LEN'KO-SZYMAN'SKA A. How to trace the growth in learners active vocabulary? A corpus-based study[C]//KETTEMANN B, MORKO G. Teaching and Learning by Doing Corpus Analysis. Amsterdam: Rodopi, 2002:217-230.

[11] NATION I S P. Teaching and learning vocabulary[M].New York: Newburg House,1990:46-89.

[12] 谭晓晨. 英语词汇深度知识习得过程初探――一项基于词义与搭配的研究[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3):50-53.

[13] 谭晓晨. 英语学习者产出性词汇深度知识发展的研究[J]. 外语教学,2007(2):52-56.

[14] 谭晓晨. 中国英语学习者产出性词汇发展研究[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3):202-207.

[15] 马桂花. 课堂教学环境下写作中产出性词汇能力发展研究[D].西安:西北工业大学,2007.

[16] 郭玉婕. 中国英语专业大学生产出性词汇发展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8.

[17] READ J. Assessing Vocabulary[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8.

[18] ENGBER C. The relationship of lexical proficiency to the quality of ESL Composition[J].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1995,4(2):139-155.

[19] READ J. The development of a new measure of L2 vocabulary knowledge[J]. Language Testing,1993,10(3):355-371.

[20] WOLFE-QUINTERO K, INAGAKI S, KIM H. Y. Second language development in writing: Measures of fluency, accuracy, & complexity[M]. Honolulu, HI: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1998:26.

[21] PAWLEY A, SYDER F H. Two puzzles for linguistic theory: Native-like selection and native-like fluency[M]//RICHARDS J, SCHMIDT R. 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 London: Longman,1983:191-225.

[22] NATTINGER J R, DECARRICO J S.Lexical Phrases and Language Teaching[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5-8.

[23] WEINERT R. The role of formulaic languag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 review[J]. Applied Linguistics,1995,16(2):180-205.

[24] 文秋芳, 梁茂成, 晏小琴. 中国学生英语口笔语语料库(2.0版)[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

[25] LAUFER B, NATION P. Vocabulary size and use: Lexical richness in L2 writing production[J]. Applied Linguistics,1995(16):307-322.

[26] 文秋芳. 英语专业学生使用口语―笔语词汇的差异[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7):9-13.

[27] 许家金, 许宗瑞. 中国大学生英语口语中的互动话语词块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6):437-443.

[28] JIANG N. Lexical represent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a second language[J]. Applied Linguistics,2000(21):47-77.

高中一年级语文知识点篇(2)

【中图分类号】G420

一、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特点

小学低年级教育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个时期的儿童刚刚脱离幼儿园教育的环境,从培养兴趣爱好转入了学习知识阶段。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促进儿童认识能力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了学生知识学习的内容。小学低年级教学既不同于幼儿园教育,又不同于初中教育,它需要让学生在快乐的环境中接受教育,汲取知识营养。为此,小学低年级语文教育应具有以下特点。

(一)在低年级学生识字教学中,必须将学生识字与认识事物有机结合起来。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教学生识字,进而教学生学词。低年级学生学习词汇,必须把词和具体事物联系起来,才能理解正确,运用得当。在识字教学中,要通过大量插图,让学生对每一个字和词都有着感性认识。同时,还要把识字教学和加强词句的训练结合起来,只有把字放到语言环境中去,才能反映客观事物,起到表情达意的作用。

(二)必须把培养阅读能力与认识事物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认识事物过程中深刻地理解语言文字。教学中,应使儿童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来掌握课文内容,从而认识新的事物;在认识事物过程中,提高儿童的认识水平,从而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在阅读教学中,儿童理解语言文字和认识具体事物就这样相互结合,不断由已知到新知、由感性到理性、使认识能力逐步得到提高,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三是在说话与写话当中,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说话和写话是小学低年级作文的特有形式,它符合刚入小学不久儿童的语言与思维发展的特点。一年级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已有一定发展,但要说得清楚、完整、流畅、准确,还需进一步训练。特别是受认知发展水平的局限,儿童对事物的认识常常是片面的,简单、肤浅甚至是错误的。说话和写话不仅能提高儿童口头和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而且通过观察、思考、说话、写话,能正确认识事物,从而提高儿童的认识能力。因为无论是说话还是写话,首要的都是要使学生有话可说,都需要材料,这个材料就是生活。

二、“激趣”教学在小学低年给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

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引进“激趣”教学手法,让学生在充满兴趣和快乐中接受新的知识。为此,我们说激趣教学模式对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有着十分重要且非常积极的意义。

学生在进入一年级之前,在幼儿园里并没有什么具体的学习任务,只要整天快乐、安全就行了。然而进入一年级后,学生要按照一些明确的要求来完成学习任务,同时还要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这无疑给低年级的老师们增加了工作的压力。怎样才能让学生由无拘无束、自由天真的状态过渡到有明确的学习任务上来。笔者认为要引用激趣教学模式,将学生带入到一个有趣的意境之中,让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接受教育,这无疑对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在所帮助。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设计时,既要考虑内容的有趣性,又要注重传授方式的新颖性。

热情与兴趣都是学习积极性的心理成分。小学生都具有好动的天性、爱玩、有强烈的求知欲这些潜在的兴趣倾向。在教学中,教师重要的作用就是要因“趣”利导,运用新颖的教学方式、灵活的教学程序、探索性的教学活动,积极把学生潜在的兴趣转化为现实性。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并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

三、激趣教学模式在小学低级年语文教学中的实践

兴趣是求知的内在动力,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充分运用激趣的教学模式,激发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引导和激励学生才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具体可尝试以下激趣方法。

(一)音乐激趣。大家都知道,音乐具有放松心理、调动情绪,促使大脑思维和记忆力的功效。教师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可以根据课文内容选择一些优美的旋律在课前进行播放,借以渲染气氛,创设课文所描述的情景。在学生听音乐的过程中,教师把学生引入教学之中,让学生感其景,体其境,在欣赏音乐的同时学到语文知识,在不知不觉中喜欢上语文课。

(二)美术激趣。美术对人有一种感染力,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美术的作用和功能,将符合教学内容的插图画成挂图,上课时悬挂在教室里,指导学生欣赏挂图,以此烘托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认知效果,培养学生对文字蕴涵的形象、情感、色彩等内在意蕴的的理解和认识。

(三)媒体激趣。发挥电教的优势,利用现代媒体进行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不能不说是一种有益的探索。现行小学课本中,一些课文距离学生生活实际,,学生对其缺乏感性认识,即使教师课背的很好,教案写的再精彩,课堂设计再科学,学生对课文的学习仍然感到茫然。针对此,教师要充分利用电教手段,让学生随着现代媒体的播发理解课文,认识课文。这样就能缩短学生认识水平与文字内容之间的距离,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认识,从而更加准确地理解和认识课文。

(四)活动激趣。小学生具有天真活泼,好动贪玩,自制力不强的特点,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把握学生的这些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而且这些游戏活动要与教学内容相关联,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从而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在有益的活动中学到知识。

(五)故事激趣。众所周知,少年儿童喜欢听故事,小学生尤其如此。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喜爱听故事的特点,把教学中某些内容编成故事,在课常上以故事形式讲解教学内容,这样就增加了教学诱因,能强化语言文字的感受力,从而达到激发兴趣的目的。

总之,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从多个角度,利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只要我们巧妙地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就能达到巧用“激趣”的效果,达到学好语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倪海霞.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小学时代(教师);2011年08期

高中一年级语文知识点篇(3)

题型结构分析:

历年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单项选择题,30分,占总分的20%;其他题型,包括写作、填空和简答题等,120分,占总分80%。

试题难度分析:

历年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试题难度大致分三个层次:较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较难题,分别占总分的40%,50%和10%。

考试内容分析:

历年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考试内容分四大部分,语言知识运用,出单项选择题,18分;现代文阅读,出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37分;古代诗文阅读和鉴赏,出简答题,25分;写作题,70分。

能力要求分析:

历年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考试能力要求由低到高分为A、B、C三级。A级着重测试记忆辨识能力,B级着重测试理解分析能力,C级着重测试应用表达、鉴赏评价能力。 且高层次要求一般包含低层次要求。

(一)语言知识及运用:要求了解基本的语言知识,目的在于运用。

1、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能力要求:A级;

2、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的字形(以附录《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为准)。能力要求:A级;

3、正确使用常见词语(包括成语),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含义和用法。辨析词语的感情色彩。能力要求:B级;

4、辨识并修改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能力要求:C级;

5、语言运用简明、连贯、得体。能力要求:C级;

6、辨析和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排比、对偶、设问、反问)。能力要求:C级;

(二)现代文阅读:要求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

1、理解文中重要的词语和句子,并解释其含义。能力要求:B级;

2、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能力要求:B级;

3、分析文章结构,掌握主要的表达方法。能力要求:B级;

4、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能力要求:B级;

5、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要求:C级;

6、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现手法。能力要求:C级;

7、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能力要求:C级;

(三)古代诗文阅读和鉴赏:要求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初步鉴赏古代诗歌。

1、理解句子,把握文意。能力要求:B级;

2、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能力要求:B级;

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能力要求:B级;

4、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要求:C级;

5、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现手法。能力要求:C级;

6、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能力要求:C级;

(四)写作

1、掌握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和常用应用文(通知、申请书、感谢信、求职信、启事)的写作要求和基本表达方式。能力要求:C级;

高中一年级语文知识点篇(4)

中图分类号:G623.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3-0104-02

识字教学是当前低年级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由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当前教学方式的影响,识字教学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在今后的低年级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认识到识字教学的重要性,提高小学识字教学水平,促进小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

一、低年级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识字教学是当前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但是由于教学方式的不合理和小学生的特点,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效果并不十分明显。但是识字教学是小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步骤之一,同时也是小学生知识积累的必经过程。当前低年级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方式过于单一。由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知识结构,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应该选择比较丰富的教学方式,这样才能有效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果。但是当前大部分低年级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方式过于单一,导致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难以提高识字教学的效果。当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主要采取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方式,教师向学生介绍生字的读音,笔画以及字义,但是这与小学生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及好动的年龄特点并不十分相符,导致教学的效果并不理想。

2.教学内容枯燥。小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比较短,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往往难以集中小学生的注意力,导致识字教学难以有效地开展。当前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中往往是介绍生字的字义,读音和笔画,但是这种比较枯燥的教学内容难以引起学生的重视和学习兴趣,导致识字教学效果不好。当前小学低年级语文生字教学内容量逐渐增加,针对这一十分艰巨的任务,教师的教学内容和引导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忽视了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导致识字教学难以有序进行。

二、低年级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建议

低年级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就是识字教学,但是由于目前识字教学的方式和内容并不十分合理,导致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效果并不十分理想。由于低年级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全面考虑其影响因素,逐渐提高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水平,促进小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促进小学生的全面成长。

1.识字教学需要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十分复杂,活泼好动是小学生的普遍特点,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比较短,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充分考虑这一因素,争取在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内提高识字教学效果。另外小学生的好奇心比较强,在生字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对汉字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提高小学生的识字水平。

2.识字教学需要丰富教学形式。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教学方式对于小学生的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如果教学形式过于单一,这将会严重影响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影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效果。现有的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导致教学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一方面教师可以采用肢体语言,示范生字。由于小学生比较活跃积极,在生字的学习中可以运用肢体语言演示,使学生理解生字的意义,帮助学生记住字形。比如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往往会学到一些动作示范性很强的词语,比如“拔河”、“跳高”、“跑步”等,这都与动作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教师可以为学生进行动作示范。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采用游戏的方式丰富生字学习的方式。由于小学生对于生字的学习缺少一定的兴趣,教师仅仅是以枯燥的方式教授生字词,往往会引起学生的厌倦,采用做游戏的方式进行生字词的学习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以轻松的方式学习应有的知识。教师可以通过编故事的方式将一些新的字词组成一个简短有趣的小故事讲给学生听,这样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还可以通过编口诀的方法使学生记忆生字词,也可以通过编顺口溜的方式丰富学生的记忆方式,认识和熟悉所学的生字词。

3.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逐渐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在低年级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识字教学。这不仅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还可以丰富教学形式。教师在识字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比如可以通过播放音乐的形式或者是图片的形式认识字音和字形,这样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小学语文低年级中的汉字与小学生的实际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在汉字的学习中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进行识字教学,比如在教授“车”、“汽车”、“火车”、“飞机”的讲授中可以用图片或者是实际例子进行讲解,这样可以有效地区分这些字的概念,加深学生的理解,使学生的学习更加形象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效果。

低年级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的主要教学内容,但是由于低年级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比较短,再加上汉字学习比较枯燥,导致教学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小学识字教学是小学教学的重要基础课程,今后小学语文识字教学需要不断丰富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选择合理的方式和方法,提高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高中一年级语文知识点篇(5)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3-0307-01

在小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全方位的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并将其作为学生培养的根本目标,不断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语文素养的培养归根到底是全面释放学生的潜能,将其培养成为一个健康的主体,为此,就需要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求以及学生未来的发展加强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综合语文素质。

一、目前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误区

1.升学压力导致小学语文高年级教学仍以应试为导向

在很多地区的小学中依然面临着研究的升学压力,这种现象的存在就导致了小学语文教学的效果的评价方式依然采用学生的考试成绩,这个成绩的结果又与教师的年终考核相联系,因此,不断从客观方面还是主观方面看,这些因素的存在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体现在教学方面主要是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点突出语文知识的讲解和传授,而忽视了语文本身的人文性的特点。

2.小学高年级语文课程的设计限制了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的开展

上文中也提出了,现今的小学语文教育受到了主观和客观方面的因素限制,导致了小学语文教学难以正常的开展语文素养教育。同时,传统的课程设有从一个方面限制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一般说来,小学高年级语文教材的内容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是不会发生改变的,这就导致了教师在常年的教学过程中教学模式呆板,一成不变。这种固定化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语文正常教学内容的开展,这就导致了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工作无法正常开展。

二、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素养培养体系构建

1.培养学生的主动性

俗话说的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在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教学中同样适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学的内容应该引入学生会感兴趣的信息,这些信息内容应该与语文教学有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在有限的时间内教师通过问题导向教学模式不断培养学生在语文课堂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2.改变教师的讲授模式

目前,在很多地区的高年级语文教学中,语文教授的内容过于的突出语文知识点的讲解,当然我们不能忽视这些知识点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但是过度的强调语文知识的重要性,会导致语文教学模式缺少亮点,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本着快乐教学快乐学习的理念,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诉求,注重学生的道德和思想情感的培养。

3.构建师生互动关系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构建师生互动关系体现了现代教育的思想,具体到实际的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实践中主要体现在,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有限的时间,在课堂上形成一种师生双向互动沟通交流的关系,以启发学生学习语文主动性为根本宗旨,充分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兴趣和求知的欲望。

三、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的具体途径

1.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就是语文实践。在教学过程中不要刻意的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语文是母语教学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的机会随时都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学生更多的去接触其他的语文材料,不要仅限于教材,学生通过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和运用语文知识。同时我们还应该清楚的考虑到语文课程汉语言文字特点对学生字词、阅读理解、写作以及口语交际等方面的影响,在语文教学中尤其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语文语感和对语文知识整体的把握性。

2.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的设置必须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教学的特点合理的设置,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关注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和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关爱每一位学生,满足每一位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倡导自主、合作式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对学生的评价方法的确定都应有利于这种教学方式的开展。语文自主、合作和探究式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在轻松的教学氛围中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其是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创新的主要途径之一,应该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广泛的应用。

3.努力建设开放的语文课程

语文课程的设置应该立足于现实,面向世界和未来,应该积极的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新领域,注重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使学生在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中相互交叉,相互学习,开阔自己的视野,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获得现代社会多需要的基本语文实践能力。语文课程在设置中应该本着开放的原则进行,应该尽可能的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和不同学生的需求,并根据社会的需求不断的对课程做出调整,积极的推动语文课程的变革和发展。

结语

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语文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采用科学的途径,要注重细节,这样就会使小学生的素养得到提升,那么学生在小学高年级阶段就会拥有良好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卢彦红.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语感及语文素养的培养[J]. 科技创新导报. 2012(33)

[2]孙钦国.浅谈如何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J]. 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2(18)

[3]国秀玲.浅谈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语文素养的培养[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2(12)

高中一年级语文知识点篇(6)

一、高级英语中跨文化教学现状

近年来在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跨文化教学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已是英语教学中不争的共识。跨文化教学的重点应该是“提高意识”而非“认同采纳”。作为英语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高级英语》除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外,还应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特别是提高学生对于不同文化的分析鉴别能力。因此,《高级英语》课程需要注重教学中双向文化认知的导入,创设中西文化的课堂交流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高级英语教学阶段除了对基础阶段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进行巩固和提高之外,更重要的就是文化意识、特别是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因为高级英语阶段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语言技能和知识.而运用语言知识需要对一定的目标语的社会文化,包含历史文化、生活习俗、风土人情等内容的融会贯通。

二、高级英语教学中实施文化教学的障碍

(一)英语教育考试导向及其要求。

刘润清先生在(21世纪的英语教学》一文中不无忧虑地指出.“目前英语的教与更多的是出于商业目的,并不是为了发展什么‘文化’和‘社会’的目的,这正是有识之士所担心的”。各种英语考试多半是对英语语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的考查,这样.英语教学的过程免不了过分强调语言知识的传授,而对其语言所蕴藏的文化却往往忽略。而高级英语教育更是如此。

由于高级英语的语言知识量非常丰富,能力要求绝大多数也停留在英语语言的听说读写译。学生没有太多涉猎到文化的内容,对他们的考试成绩影响不大。2004年修改的《高校英语专业八级考试大纲》加大了对于文化内容的考核,虽然考察的基本上都是常识性的内容,但由于多年来的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师生文化意识淡薄,课堂文化元素难寻,跨文化教学的路依旧艰辛。因此,认真研究跨文化教学,探索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途径,真正提高高级英语教学质量,培养未来社会所需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英语教师的文化素养。

受我国多年应试教育及高校扩招引起的综合教学水平降低的影响。很多年轻高级英语教师本身就缺乏渊博的中外历史、社会文化知识,再加上学生本身的不重视,在高级英语教学中.很多教师只注意教那些考试要求的内容而忽略一定的文化社会背景。这些状况应该引起英语教师的反思。所以,培养跨文化意识的人才呼唤有较高的语言素质和较强的文化素养的教师。

三、高级英语教学中实施跨文化教学的措施

虽然高级英语教学中实施跨文化教学有诸多障碍和困难,但这不是不进行跨文化教学的理由。不管教初级英语还是高级英语,在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都应该有意识地进行文化教学,而且要持之以恒,因为“语言学习者不可能一下子摆脱自己固有的文化而轻易获得另一种文化” (Byram,1994)。那么如何在高级英语教学中实施跨文化教学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一)挖掘教材,顺势拓展。

现行的张汉熙编AdvancedEnglish及杨立民编Con.tempo.r~-’yCollegeEnglish等教材有一个特点是“文化渗入”。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材料。深挖其文化元素并进行适当的拓展,增加学生对文化知识的理解。例如,教师在讲授肯尼迪的就职演说时就可以围绕美国总统选举、任期等内容展开,并可以对比中美两国元首等内容,让学生将相关知识铭记于心。又如“VirginiaWoolf’的“Professionsdorwomen”中有关于英国人不愿吃鸡腿的习惯——吃鸡腿等于“sacriifce”,中国学生对此不理解。这种不解源于中英饮食文化的差异。

(二)词汇教学,彰显文化。

语言中受文化影响最大的是词汇。PeterTrudgill在《社会语言学》一书中指出:“一个社会所用语言中的词汇体现出该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主要差别。”英语中有许多词汇来自神话、寓言、传说或典故。了解这些词背后的文化,有助于学生对词汇的理解和应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英语的兴趣。又如在学动物名称时可以介绍宠物习俗。任何民族都有自己喜爱的动物,因此宠物文化有鲜明的地域性、民族性。例如中英两国的人对狗有不同的传统看法。中国人一般厌恶鄙视这种动物。常常用狗来形容和比喻坏人坏事,诸如“狗仗人势、狗腿子、狗眼看人低”等。但是英国人对狗有好感,认为狗是忠实可靠的朋友。因此,英语中有许多关于狗的习语。例如luckydog。喻指“幸运的人”;bigdog,喻指“大亨、要人、保镖”等。词汇富含文化,只要教师勤于探究和积累,通过词汇教学.可以让学生学到许多课本上没有的各种文化知识,另一方面.学生会更加佩服老师知识的渊博。总之,这是教学相长的好事。

(三)灵活教学,渗透文化。

高中一年级语文知识点篇(7)

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教学同一个班级,教授同一个知识点,接受能力快的孩子听一遍就懂,另一些孩子要听上两三遍,还有一些孩子则要学习四五遍甚至更多遍才能真正领会要掌握的知识点。针对学习效果差异较大的特点,每位老师均要布置相应的课后作业。调查发现:目前作业形式单一是普遍现象之一,由于教师对作业设计的重视程度、备课的充分程度、教学时间的安排等原因,导致低年级语文作业被简单地定义为 “抄写生字词”、“背诵课文”、“按课文内容填空”、“默写”等过于机械枯燥的学习形式,这种单一的作业形式目前已直接导致了学生简单重复、疲劳应战等现象的出现。针对这一问题,如何有效实施作业的分层布置,笔者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经验,作如下探讨:

一、紧跟教学进度,注重学法指导

没有任何知识储备,没有任何学习方法的儿童进入小学校园,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除了教会孩子拼音、识字之外,最重要的是教会孩子学习。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会让孩子终生受益。众所周知,扎实的低年级语文基础将决定了孩子一生中语文学习的兴趣、方法,关系到孩子未来的语文学习成绩。

为培养孩子主动自觉的学习习惯,布置作业可分为预习阶段,掌握阶段和复习阶段。人们常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最紧要的一步是:教会孩子预习。预习的第一步是教会孩子利用已学的拼音知识,自读一类生字、识别二类生字,能按照课后生字的分解笔画学唱生字的笔顺,借助课文中的拼音朗读课文,帮助课文的每一个自然段标注小节号,能识别课文中出现的标点符号。对于孩子存在疑问的地方,则可以请孩子在旁边画上问号,在家请教父母,到校问问老师或同学。孩子按照一定的顺序很快就可以完整地预习整篇课文。既能节省孩子的预习时间,还能在正式上课前,对整篇课文内容迅速了解。

低年级语文教师在上课时如能花大力气加以引导,学生在日后的学习中,语文学习能力将会得到不断提高,学生则会成为具备良好学习习惯和科学学法的人。

二、注重能力差异,巧妙激发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不能把小孩子的精神世界变成单纯学习知识。如果我们力求使儿童的全部精神力量都专注到功课上去,他的生活就会变得不堪忍受。他不仅应该是一个学生,而且首先应该是一个有多方面兴趣、要求和愿望的人。”班级中孩子众多,他们的接受能力和领悟能力更是大相径庭,老师在布置作业时,更应充分考虑到孩子之间的差异,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挑战的乐趣,也要让学困生收获学习的乐趣。一年级语文教学中,语文作业的布置应充分考虑到低年级儿童的特点。

教师分层设计作业,让不同孩子的表现欲得以充分展现,在很大程度上杜绝孩子因题目难或题目无趣而滋生的惰性,有力保障了孩子认真并兴致高昂地完成作业,逐步培养他们学习的毅力,达到中生优化,学困生逐步转化的目的。分层布置作业,就好像是给了孩子们 “PK”的动力,孩子们会在一次又一次挑战高难度的同时,也享受到了学习的快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可以肯定的是分层布置作业,会让每一位孩子觉得语文学习真有趣。

高中一年级语文知识点篇(8)

高等师范院校(简称高师)英语专业以培养胜任义务教育阶段基础英语教育师资为目标,肩负着为国家基础英语教育输送合格教师的重任。英语专业大专层次教育作为高师院校英语学历教育和英语人才培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在教授知识和培养学生职业素质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而且对促进高师院校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构建学术研究平台,都是非常关键的一环。由于大专教育时间短、职业性强,在英语教育实践中,教育工作面临知识传授和职业培养双重压力,使本来就不充足的时间显得愈发紧迫,在此情况下,教学方法就显得尤为重

要。

一、分级教学思想的提出

分级教学是将学生分类分级,根据其具体知识掌握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施教,以期达到最佳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方法。英语专业大专教育中进行分级教学改革是新形势下教学方法改革的必然选择。

原因一:大专制英语教育专业内在要求。高师三年制大专英语专业是为中小学基础英语教育培养合格师资的机构,其教学思路的确立、教学方法的调整都要以中小学基础英语教育的发展为着眼点。由于现阶段我国还没有针对高师院校英语专业的大纲,新版《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又是针对普通大学本科,所以2001年重新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下简称《中学标准》)便成了高师院校英语专业大专教育进行一切教学实践的参照。为适应《中学标准》的变化,教学方法做出一些调整和创新是自然的,分级教学可以有效拉开培养差距,改变培养内容单一的弊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上进心,使优者更优,平者近优,庸者合格。

原因二: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教育是一门高度专业化的职业,高师院校的性质决定了它既是知识的教授者,又是具体技能的培训者;既要同其它高校一样进行大量的知识教学工作,同时又要针对学生未来的工作,进行教育职业的技能培训工作。三年制大专任务重,时间短,在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如果继续采用传统“齐步走,大锅饭”的培养模式,只会造成整体平庸的局面。在此情况下,适时将学生按知识积累的多寡分成高、中、低三个层次,分别进行以基础知识强化为主或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的分级教学就显得非常必要。

二、分级思想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

著名外语教学研究专家罗世平教授认为,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应该是“外语+X”,X为一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变量。(罗世平,2000)不少高师院校地处中西部或经济欠发达地区,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基础设施不强,在高校招生中处于劣势,大专层次相对录取门槛低,生源质量较差且参差不齐,而大专教育又有着很强的知识性和实践性,没有良好的知识积累,以教学工作为职业的师范大专生又如何能更好地提升知识层次,培养高水平的实践能力呢?面对一系列劣势,只有通过分级教学方能有效地解决教学过程中的这类矛盾,避免不同基础的学生出现“齐步走,谁都走不快”的问题。

1.对于大学一年级学生,现阶段的目标是多学知识,增加知识积累。此阶段教学属于基础教学,可按照普通高校英语教学的三个层次: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高要求,对学生实施分类指导、分级教学,以适应立体化、个性化英语学习的实际需要。每个教学层次在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知识、语言运用技能和跨文化交际等能力方面,各有侧重。基础较好的高级班学生要求对英语语言知识和语言通用技能熟练掌握,并适时引导学习本科阶段的课程;基础一般的中级班学生要求对英语语言运用技能良好掌握,重点提高听说译写的能力;基础较差的初级班学生重点以英语语言知识为主,要对英语语法、句法、词汇、写作等英语语言基础知识熟练掌握,这也是高师英语专业大专教育的最基本要求。

实现方法可以进行大小班分别教学,在不打破行政班级的前提下,以全年级为单位实行“教时则分,平时不动”的模式,既便于行政管理,又能促进教学质量。教学分级坚持动态管理,学生成绩落伍的要申请参加低一级英语班学习,英语进步显著的学生可申请高一级英语班学习,要形成一套完善的激励制度,在相互竞争中让更多的人看到了差距,成绩好的学生也不敢懈怠。

2.在经过一年的分级教学后,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要达到预定的目标,分级教学便进入第二阶段。因为大专教育具有职业教育的特性,所以知识学习只是全部教学工作的基础部分,第二阶段教育要实现教授知识与职业培训并重,并逐步将教学重心转到以职业培训为中心的轨道上来的目标。对高级班学生,在语言基础知识和语言技能熟练掌握的前提下,引导其多读英文书刊报纸甚至文学读物,了解英美文化,培养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适当的情况下,要鼓励其报考国家四、六级考试或者其它外语资格考试,增强学习的动力。中级班仍需以提高英语语言运用能力主,全面提高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并从理论上学习教师职业的技能标准、道德规范和国家对基础教育教师职业的要求等,做到人未进,心先进,从心理上适应未来任职的需要。进入第二阶段后,要尽量控制低级班人数,教师要经常进行考核,只要有进步就鼓励其申请更高层次的教学级别。对低级班的教学,除了对英语基础知识抓紧不放外,要重点教授讲课技能和常用教师职业技能,提高其听说读写能力。此时分级教学模式的成绩已初步显现,不仅实现了从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向以学生为中心、更注重培养多层次人才的转变,而且可以实施一些特色培养,使基础各异的学生全面发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打造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发展的平台。

3.第三年是大专教育中最后一年,是学生全面实现职业转变的一年。经过两阶段的分级教学,第三阶段的分级教学似乎是自然的。第三阶段对高级班学生除了进行正常的职业技能培训外,可以进行一些面向更高层次学习的教学,比如专升本、第二学历等培训,目的是让更多成绩优秀者能进入更高一级的学习中。低级班和中级班在第三阶段要进行结合,主要对学生进行教师职业培训,让英语专业性与教育职业性完美结合,提高人才实际工作能力的质量,同时,多增加实践的机会。此阶段的分级教学可以以实习为契机进行,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实习实践中相互促进,增强实际工作能力,为不久的工作全面做好准备。

根据对武汉化工学院进行的考查,推行分级教学后,学生考核成绩不再有明显差异,呈现正态分布,一改以往的“多峰分布”,即高分和低分各自形成一个群体的状况。慢班的李同学说,刚被分到慢班时,很不愉快,后来慢慢发现,慢班的教师把基础知识讲得很扎实,很适合自己目前的状况,半年下来,发现自己进步不小。“分级教学”打破了旧的教学框架,学风也焕然一新。

三、分级教学的利弊分析

诚如万物皆有利弊,分级教学有着明显的优势,也存在着不可克服的弊端,这需要我们科学地分析,有针对性地规避其弊,张扬其利。

(一)分级教学的优点

1.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承认个体差异,真正做到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不同水平和学习的不同阶段进行分类,教师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教材做不同的处理,水平近似的学生在一起不至于出现只有优秀学生占主导地位,水平低的学生从头至尾只是旁观者、没机会参与的局面。因此分层次教学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应用语言能力。

2.教师上课更有针对性,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要求。采用混合班制,程度好的学生会吃不饱,而程度差的学生会因为进度快、跟不上而失去学习兴趣。分层次教学不仅激发中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有利于帮助程度差的学生树立起自信心,消除他们的自卑情绪和消极情绪;高层次的学生可为其他班学生树立一个好榜样。

3.分层次教学有利于进行有高师特色的英语教学改革。高师教育自身的特点是进行高师教学改革的根本出发点,职业教育和学历教育的双重任务确定了高师教育的特殊身份,也确定了今后教学改革的方向和目标。针对学生短短三年后第一任职的需要,安排以学生为中心的、适合他们各自程度的教学实践活动,促进了理论学习与任职培养的结合。

(二)分级教学的弊端

1.可能会增加教学管理工作的难度。尤其是在排课、学分管理等方面。解决办法:排课时,将英语课的上课时间统一协调,同系的英语课安排在几个固定的时间进行。

2.在安排教师时,可能由于师资差别,造成课程安排优劣分化。解决办法:低层次的班级也要考虑安排责任心强、教学水平高的教师,使学生没有不公平的感觉。优秀教师在教授高级班课程时,同时也需担任初级班部分课程。

3.低层次学生可能会产生低人一等的思想,有违分级教学之初衷。解决办法:对于中级班和初级班的学生来说,允许他们和高级班的学生一起在第二学期参加高级班组织的四、六级考试及其它一些实践活动,鼓励他们修读其他英语选修课,表现优异者可获得奖励学分。在每学期期末,为初级班的学生单独举行一次英语水平测试,达到一定的分数线可以进入中级班学习。

教育学作为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其特点便是灵活多变、与时俱进,本文所论分级教学只是对教育学之广博内容与高师英语专业大专层次教育相结合的一点浅薄尝试,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各种缺点和遗漏,这需要我们用科学严谨的态度去对待之,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升华。期待着更多更好的教学法出现在教育界。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年3月.

[2]蔡基刚.大学英语教学若干问题思考[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年3月.第2期.

[3] 大学英语教学研究会.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挑战与期望[J].外国语,2003.第三期.

高中一年级语文知识点篇(9)

在新课改的推动下,创新化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活动使现代的教学课堂变得异常丰富而灵活,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是小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新起点和新旅程,作为教师,应该为小学生创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并为语文文化知识的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关注小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培养

小学一年级语文是语文知识的入门教学,更是小学生认识语文和学习语文的基础阶段,老师要将这一内容高度重视起来,加强语文听说读写等基础知识的训练。例如,语文中拼音的读与写,通过朗读或演唱诗歌加深小学生的记忆,加强拼音与汉字的写作训练,为提高小学生的写字质量奠定基础。

二、注重小学生课外知识的培养

面对全新的教学背景,培养学生博学知识要从小抓起,在小学一年级语文的课堂中,老师要加强课外知识的融合与介绍,平时还要鼓励小学生主动看一些课外读物,丰富自己的视野,有利于小学生的未来发展。

三、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小学生教育不仅仅局限于文化知识的教育,思想品德的培养代表着这个学生良好的品质与素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教材或者学生身边的好人好事,为小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标准,从而实现小学生的素质教育。

四、关注小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培养

阅读考验的是小学生掌握发音及拼音识字的能力,通过文章的阅读能够检验小学生掌握语文知识的能力。写作能力的培养关系着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发散性思维的锻炼,语文知识本身就综合了语言结构中的各种模块,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塑造小学生良好的文化素养。

小学一年级是小学生摆脱幼儿园教育的一个新的征程,更是小学生学习生涯中的一个新的起点,在满足新课改要求的基础上,实现对小学生整体能力的培养,才有利于小学生对语文知识及文化素养的整体提升。

高中一年级语文知识点篇(10)

我认为,造成农村高中新生汉语语法知识缺失的原因,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一)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淡化了汉语语法知识教学的要求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P17“教学建议”提出:“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但不必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和修辞知识教学。”

2.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P20“评价建议”提出:“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

(二)教材中语法知识内容简略、单一,且不在显著位置编排,这些内容在教学中容易被忽略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7-9年级《语文》涉及的汉语语法知识较少,只是在课本附录中出现,其布局是:

七年级下册:P270-P271附录《汉语词类表(实词)》

八年级上册:P266附录《汉语词类表(虚词)》

八年级下册:P248-P249附录《短语结构类型表》、《句子成分简表》

九年级上册:P264附录《复句常用关联词语一览表》

(三)各地中考考试大纲(考试说明)命题导向的反作用

因《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有“语法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的要求,各地中考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也相应提出“语法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试题中对汉语知识的考查也只能是隐性的,如辨析病句等。

(四)农村地区应试教育思想根深蒂固

考试命题是指挥棒。师生在教学中的功利性显而易见,汉语语法知识的教学在初中阶段随意性大。

二、农村高中新生汉语语法知识缺失的补救办法

(一)时间安排:高一上学期。

(二)教学目标:通过一个学期的复习和补充,让学生系统掌握语法知识、学会运用语法知识,从而提高语文综合能力和素养。

(三)补救办法

1.印发资料,开设专题讲座,系统复习语法知识。

2.用历年高考真题考查方式引领复习语法知识。

(1)词类应用。从近几年高考命题来看,本考点侧重考实词,虚词考查相对较少,虚词有时与实词结合来考。以客观题为主,也有主观题。题型有“依次填入最恰当的一组词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等。

(2)短语的结构。从近几年高考命题来看,本考点的考查方式有:判断辨析型、填充辨析型、替换辨析型的选择题,填充式的主观题。替换辨析型的选择题中,替换或比较的对象可以是成语,也可以是俗语、谚语、歇后语。

(3)句子成分的划分。从近几年高考命题来看,本考点的考查方式有:辨析并修改语句,扩展语句、压缩语段,选用、仿用、变换句式等。

3.随文而教,系统复习语法知识。

上一篇: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网络教育 下一篇: 学校学历教育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