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方针的核心汇总十篇

时间:2023-08-08 17:08:13

教育方针的核心

教育方针的核心篇(1)

关键词 体育教学 核心素养

2014年我国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并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从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出发,把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要求落实到各学科教学之中”。体育教学作为我国学校体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无疑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为了响应《意见》的号召,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切实贯彻落实到学校体育教学之中,本文就针对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问题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一、学生核心素养的概念与内涵

2014年教育部出台的《意见》中虽然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但是却并没有对其做出具体的概念界定。然而,随着我国学术界关于学生核心素养研究的开启,核心素养的概念与内涵也开始逐渐的清晰。概括来说,学生的核心素养,指的应该是涉及学生的知识、技能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多方面能力的要求,是学生个体适应未来社会,实现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最终要落实到各学科的教学之中,离开了学科教学,学生的核心素养就成了无源之水,相应的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也就无从谈起。而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各学科中的具体化实际上就是学科核心素养,由于每个学科的特点和性质不同,不同学科的核心素养也存在一定的差别。具体到体育学科而言,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可以归结为体育情感与体育品格、运动能力与运动习惯以及健康知识与健康行为三个主要的部分。所以,本文在探讨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一问题时,就是从这三个方面入手进行分析的。 二、学生体育情感与体育品格的培养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体育情感主要体现在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和体育学习态度等方面,例如:是否喜欢体育活动、热爱体育运动等等,与此相对应的,学生体育情感的培养就主要是围绕学生的体育兴趣开展的,学生体育情感培养的最终目的是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让学生喜欢体育运动,热爱体育运动;相较于学生的体育情感而言,体育品格则更倾向于体育精神,例如:学生在体育运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坚持不懈、团结协作和奋斗拼搏等均属于体育品格的范畴,学生体育品格的培养就是围绕上述内容开展的。

在体育教学中,要实现学生体育情感和体育品格有效培养,应注意如下问题:一是,要注意根据教学的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例如:在开展趣味性和娱乐性较强的体育教学活动时,可以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在挑战类的项目的教学中,可以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挑战精神;在集体合作类体育运动项目的教学中则可以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二是,要注意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选择适宜的方法来开展学生的体育情感和体育品格的培养工作。例如:针对小学生,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采用情境教学法往往会取得更理想的成效;针对中学生采用竞赛法则更为适宜。 三、学生运动能力与运动习惯的培养

学生运动能力和运动习惯的培养,主要集中在学生基本运动能力的培养、学生专项运动能力的培养和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的培养等三个主要的方面。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实现学生运动能力和运动习惯的有效培养,主要应注意如下几点问题:一是,要注意明确培养目标,并根据培养目标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由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有着不同的运动能力培养目标,因此,要确保体育教学中学生运动能力的有效培养,必须首先要注意明确培养的目标,并根据培养的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二是,要注意构建家校联动的机制,通过学校和家庭之间的配合来切实促进学生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的养成。 四、学生健康知识与健康行为的培养

学生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的培养,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科学的健身方法和有利于健康的行为上。由于在以往的学校教育中,学生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的培养存在不同的缺失。所以,目前我国学生健康知识与健康行为的培养已经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而要在体育教学中实现学生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的有效培养,一是要注意健康知识在体育教学中的渗透。例如:在开展篮球传接球技术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任课教师就可以抓住这一时机向学生介绍篮球运动中手指挫伤的预防知识,让学生了解如何才能够避免手指挫伤问题的出现;再如,在开展正式的练习之前任课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检查场地器材的安全性,让学生了解哪些问题是导致运动伤害的潜在风险以及如何排除等等;二是,在学校情况允许的前提下,应专门开设健康教育课程,以此来促进学生对健康知识的全面掌握和学生健康行为的良好培养。

教育方针的核心篇(2)

中图分类号:G8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5(c)-0131-02

从根本上来讲,我们所称之为的素质教育,主要指的是以全面提升人的综合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同时素质教育也是当前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在我国全面教育领域,高等学校的体育教育是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当前,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也从应试教育转变成为素质教育,特别是在高校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有着特别显著的发展。

1要尽可能结合实际情况,选择与之相对应的体育教学内容开展素质教育

1.1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要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有效服务于素质教育目标

从总体上来看,素质教育涉及3个方面的主要内涵:首先,要面向全体学生。其次,要使学生德智体美实现全面的发展。最后,要体现出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特征。素质教育有着特别显著的基础性、普及性、全面性、个体性、生动性和时代性等方面的特征。在这样的情况下,就要使传统意义上的教学大纲得到有效的突破,使竞技体育的内容和体系得到有效调整和完善,要突破教师教学的固定思维,在教学目标方面也要更有针对性和灵活性,从多元化、全面性、发展性的教学目标着手,高度重视高校在体育知识、兴趣、态度、体育能力和体育价值观等相关方面的培养,并加强培养的力度,使高校体育教育的观念体系和文化价值得到更有效的完善。

1.2体育教学内容要充分体现出高校学生体育学习的合理需要

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使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充分激发,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使学生养成积极健康的体育运动习惯,这就要求在教学大纲的设定和安排方面,要尽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选择与之相对应的、更合理的教材内容,从根本上有效改变传统意义上的刻板教学内容和运动方式,有针对性地结合大学生的个性化特征和身心发展特点选择更有针对性以及趣味性的专项选修课,例如,可以提供多种多样的课程形式,像健美操、体育舞蹈、游泳、太极拳、武术、篮球、足球等相应的体育运动,这样的体育课程更有现代气息,使学生的主动性被充分调动,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满足自身的运动爱好,相应的体育教师为学生选择与之相适应、的科学合理的锻炼方法。

2使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更灵活机动,推进素质教育更有效的实施

2.1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确保体育和德育、智育有效融合

体育是一种健身的教育,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和德育智育充分融合,实现互动和补充,使学生能够全面、健康、完善地发展,体育教学不仅能够使学生的身体得到有效的锻炼,还可以确保学生用健身的原理分析健身的过程,掌握相关方面的运动知识,这样也能够有效培养他们的进取心和自信心,并使学生能够具备不畏困难、坚韧不拔的精神,培养其的团队精神。

2.2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确保体育教学更有层次,实施分层教学

在高校的学生中,其体育起点、条件、需求等相关方面都有着很大的差异,在素质教育过程中要确保体育教学实施分层次教学方法,在最大程度上有效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条件学生的客观需求,并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激发体育学习的兴趣,并感受到对体育课的学习热情。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选择与之相对应的、更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体育教师要深入细致地研究学生的个性化特征,有针对性地结合学生不同的身体条件、体质状况以及场地器材的制约,真正意义上实现因材施教,有效引导和帮助学生分层次,有计划地制定出相应的锻炼流程,并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探究能力,使他们掌握相应的锻炼方法和锻炼技巧,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锻炼观,使他们逐步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2.3实施素质教育,在具体的教学组织环节要积极有效地推进开放式、探究式教学

体育教学组织的过程中,要有效打破班级和专业的界限,使同学之间进行重新的组织,学生可以在同年级、多种教材内进行同步上课,并且有针对性地结合学生之间的不同爱好,自由选择相应的上课内容,教師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切实有效的教学辅导,在可能的情况下,可以针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更新和完善,针对学生的身体反应信息进行有效反馈,使体育课内容更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真正意义上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3进一步有效创新教学考核方法

3.1实施统一性和多样性互相融合的方法

我们所称之为的统一性,主要指的是在具体的教学环节,针对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等相关方面进行统一化的考核。体育统考是目前体育考核过程中的唯一手段,这种考核方法,可以有效检验学生对于基本知识和基础技能的掌握程度,但是如果用统一化的标准去面对所有学生,这样会使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受到严重阻碍。因此,考核制度要进一步创新和完善,考核制度的创新过程中要进一步有效降低知识技术和运动技能的比例,进一步增加素质考核和能力考核,通过统一化与多样性相互融合的方法,进行多种形式的考核。

3.2充分体现出考核的多样性

教育方针的核心篇(3)

中图分类号:D0-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5-000-03

当代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期,多元文化的并存与交锋给新时期的大学生提供了价值选择的多样性和自由空间,但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价值选择的困惑和尴尬。总体看,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主流是积极向上、务实进取的,但也存在一些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等边缘化价值观倾向以及对传统道德的叛逆和人生理想的失落[1]。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十四字”,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既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概括,又是每一位社会公民应培育和践行的价值准则。作为国家和民族未来希望的大学生群体,努力提升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创建科学合理的价值观教育模式不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建设的重要一环,也是社会精神文化建设的重大战略任务和现实要求。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概念和特征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其独特的概念,它是根据核心价值观的总体要求,着眼于大学生的个体层面,针对性地开展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围绕爱国主义、自由平等、民主法治等深入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改造教育[2]。其特征表现在:1.教育的本身不仅是对学生特定技能的培养而是以精神世界的塑造达到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拥有正确的价值观。2.教育的主体间并不是单向性、对立性的教育关系,而是在平等互信的基础上的双向交互式的对等关系。3.教育的实施是一个系统性培养与熏陶的过程,需要长期的养成教育,不能一蹴而就或追求速成。4.教育的方式不局限在灌输和传授,而是需要以渗透、融入等形式发挥学生的自我能动性,经过自我认识自我思考自我感悟自我践行自我完善等步骤,由内而外地表现出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二、现行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和不足

“教育模式就是在教育理论指导下抓住特点,对教育过程的组织方式作简要概括以供教育实践选择;或者是对教育实践经验作概括,抓住特点得到个别的教育模式以丰富教育理论。[3]”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是指在核心价值观教育理论指导下,针对大学生的群体特点,通过理论教育的结构框架和操作可行的实践活动达到培养大学生成为符合社会价值观的人才,以指导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开展。

现行的教育模式主要有“理论灌输”和“实践教育”两种。前者体现在开设以“两课”教学为主、以核心价值观内容的培育为重点的思政教育。后者是指在思政理论教学的基础上,积极拓展校内“第二课堂”和校外“第三课堂”教育。这两种模式实施以来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也出现一些明显的不足,主要表现在:1.教育的定位不准确。内容上,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区别于一般意义的价值观教育,其专业性和针对性更强,是着眼于培养大学生的“三观”,重点应在“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上,即热爱祖国,维护国家利益;爱岗敬业,讲究职业道德;诚实守信,遵守社会公德;为人友善,修炼个人品德。方式上,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方式不应局限于传统形式,应注重方式的创新和大学生的接受力,采取与时俱进、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新方式。2.教育方式方法和载体单一。从以往看,实施核心价值观教育时往往较注重形式而忽略教育实效,未能用“以生为本”的视角去思考问题,强调理论灌输而忽视渗透教育,不能有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自我教育。且在教育载体和平台选择上思维固化,局限于常见而陈旧的几种教育载体,信息化建设尚未发挥作用,网络载体和新媒体未有效利用,教育的实效性难以提高。3.教育效果缺乏有效评估和反馈。对大学生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要让他们在接受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内化自己的思想修养,并外化为核心价值观的实际行动,这是一个漫长且潜移默化的转变过程,是难以显现和不容易考察的,而现行的教育模式正是“多重耕耘少重收获”,缺少对教育实效性的评价与反馈,这样的教育模式很难真正发现和解决问题,也很难进一步修正并完善。

三、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必须坚持的原则

1.教育规律性原则:“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再到实践,这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辩证途径”[4]。任何教育都要遵循“感性认识理性认同实践内化”这个规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也不例外。高校要创新教育理念,以“认知认同践行价值取向”为工作的主要思路,制定以生为本的培养计划,设置符合学生特点又包涵道理的教育内容,以灵活的教学方法、多样的教育载体开展价值观教育,让学生爱学真懂真信真用,逐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自己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2.教育针对性原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意识形态功能很强,有着明显的层次性,需要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体现出层次性和针对性:即所有学生要了解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和基本理论,绝大部分学生认同并内化核心价值观思想,多数学生坚定信念并坚守社会主义信仰,自觉用核心价值观去分析和解决问题。

3.全面渗透性原则。核心价值观虽然只有寥寥数字,但其蕴藏的道理却涵盖和辐射到了思想教育多方面。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全面渗透到大学生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占领高校的一切思想文化阵地。不仅要巧妙地融入思政理论性教育发挥其主渠道作用,还应将相关核心价值观精神融汇到专业教育各环节,发挥专业育人职能,提升学生的职业修养和政治觉悟性。

4.养成发展性原则。教育是一个逐渐渗透并渐渐内化的系统过程,并不是几次教学、几场讲座、几个活动就能达到目标的。教育者要充分认识到当下信息传播的分众化、碎片化的特点,将教育内容转化为贴近学生的小事例、小故事和小段子以渗透到校园文化的各方面,将显性教育转化为隐性教育,单向灌输转化为双向互动,在潜移默化中达到内化和践行的效果。

四、创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维”立体式教育模式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遵循现代教育的核心理念、紧跟时代特征、契合学生特点,在发挥传统教育优势的同时创新思维,把握教化、引导、渗透、体验的四个重要环节,从教育内容、方法、载体、效果等四方面着手,以交互式设计、多重渗透建立“四维”立体式教育模式。

1.明确教育目标,聚焦教育内容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象是青年大学生,教育内容并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思想修养,而是要按照核心价值观体系的总体要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为信息传播内容,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的塑造活动。教育的落脚点应该是建设极强的政治信仰和坚定的理想信念,爱岗敬业的职业观,诚实守信的道德观,真善美相统一的审美观。在内容选择上应注重时效性和新颖性,力求将最新的理论和实践成果、时政热点性问题以及学生所关心的热点现象充实到教育中,尽量缩小理性认知内容与现实感性认知的误差。建议以“百变题材突显大价值”的方式吸引大学生眼球,激发学生对教育内容的新思考。具体体现为:(1)崇高的爱国情怀,有坚定的政治信仰和理想信念。高校要采取各种手段和方式宣传爱国主义,将时事政治、党风党纪以及有关国际民生的重要事件进行多维度传播,引导学生以合理的方式培养爱国情感,建立理国的表达机制,提升政治修为。(2)扎实的职业素养,有高度的敬业精神和工作热情。无论在理论学习还是实践中,除教授学生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外,更要加大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特别是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通过互动交流、体验学习、顶岗实习等方式开展职业素养熏陶,增强大学生的团队意识,培养职业责任感和职业热情,倡导敬业奉献的职业精神。(3)强烈的社会公德,有极高的道德修养和行为操守。学校要更多地报道富有正能量和正面教育意义的事件,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引导,帮助大学生理性、客观地看待社会存在问题,营造良好的社会育人氛围,帮助大学生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4)良好的个人品德,有以诚待人和与人为善的可贵品格。高校应开展“修善”教育,以生活的细节、身边的点滴、真实的案例引导学生设身处地、换位思考,懂得谦敬礼让、帮扶互助,学会关爱他人,为人着想,引导志同道合、携手奋进,逐步形成高尚的人格素质。

2.突破传统思维,创新教育方法

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方法论就是要突破传统的教育方式,注重渗透教育和养成教育,注重教育的实效和辐射作用。

(1)开展融合教育。建议实行“理论”与“实践”的双驱动教育,将两者科学地结合起来,坚持理论教育作为教育的基础,实践教育作为教育的归宿,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在发挥课堂教育培养作用的前提下,积极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做好课堂理论教育的有效补充和延伸,逐步实现个人与社会的融合。

(2)倡导熏陶教育。在充分认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优劣特点的基础上开展两者的互补配合,加大隐性教育渗透功能的发挥力度,通过设置针对性的教育活动、营造特有的文化氛围使大学生受到环境的感染和熏陶,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核心价值观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升华自己的思想,让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发挥得相得益彰达到最佳的效果。

(3)实施互动教育。摒弃传统单线单向性的教育,即老师向学生的强制式、传授式、灌输式的教育方式,突出学生与教师的位置平等即“亦师亦友”,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通过交互式的教育和平等交流模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发现,自我教育,实现价值观教育向民主式、体验式、主动式的转变,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者”转为主动的“求知者”。

(4)提升针对教育。传统教育中通常以群体性教育或普遍性教育来解决共性的问题,但学生有千差万别,情况有千变万化,要在群体性教育中兼顾个性教育,把针对性教育作为新增加的教育新途径,以针对性教育解决学生个体的特殊问题,充分地体现人本精神。

3.丰富教育载体,搭建多重平台

(1)夯实理论宣传平台。一方面要组建专业性较强的理论宣传团队,加大对教师和管理人员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水平的培养力度,让他们深刻理解其科学内涵和教育规律,不仅能有质量地进行信息的传播和互动,更能深度解答学生感兴趣的重要理论和实际问题,使学生真正理解核心价值观的科学性和时代性,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理论支持和方法指导。另一方面要建设健康的校园文化发挥文化主阵地作用。高校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研究学生的实际需求,结合社会时事热点、党建团建重点、重要仪式活动等将核心价值观内容有机地融入到各项校园文化中,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突出活动主题,强化寓教于乐、师生同行的意识,让大学生在轻松活跃的学习氛围中受到教育和启迪,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

(2)提升管理服务平台。高校很重要的一项职能就是管理和服务学生,要以学生为本,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入学生的行为管理、生活服务、职业指导和心理疏导中,直面并解决学生成长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尤其关注“三困”即家庭困难、学业困难、心理困顿学生的内心需求,最大限度地形成学生的心理价值认同。同时,专业教师、教辅人员、辅导员要共同承担起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的责任和义务。专业教师要把职业精神培养与专业知识技能教育有机结合,精心设计教学内容、缜密编排教学环节促进大学生形成自主创新意识和孜孜以求的探究精神;教辅人员要以一丝不苟、周到细致的工作作风帮助大学生提早建立服务理念和奉献意识;辅导员要以联系学生“第一线人员”的身份,以身作则,感化教育,引导大学生自主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日常行为标准。

(3)设置自我教育平台。教育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双向互动活动,互动传播模式下,核心价值观教育不仅要以灌输式的方式进行,更要根据当下大学生的特点,充分重视并调动大学生的主动性,运用大学生所能接受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开展交互式教育,引导他们科学选择、合理质疑、正确接受各类信息,做信息的主动筛选者和甄别者。高校应积极探索学生的自我教育平台,坚持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第三课堂有机结合,充分利用校内和校外的资源寻求多样的实践载体。同时创新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通过设计一些活动和环节如开展社会调研、服务三农、科技宣传等形式让大学生在实际的组织、协调和管理中去体验、分析、判断和总结,自觉去查找到相关理论的支持,从而发现理论的价值并更坚定后续实践的理论指导,达到自我学习、自我管理、自我提升的效果,实现自我教育。

(4)创新网络传播平台。网络的特殊性让我们看到了其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的巨大作用和无限潜力,积极打造网络育人新平台,创设新媒体数字化模式将更快更有效地推进核心价值观教育。高校要以全新的视角统筹规划,整合资源,积极构建校园新媒体互动平台。一是加强信息的传播和。通过研究大学生的人格特点、内在需求和文化倾向,找准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兴趣切合点,创设满足大学生精神文化和心理需求的网络产品或信息资源。如在校园网上开辟专门的“红色网站”或“特色专栏”,建设校方微博、微信、论坛等互动平台,设置政策解读、主题教育、线上党课、时政速递等内容新颖、设计科学的栏目模块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或渗透到变化多样、寓教于乐的资讯中,及时转发有关核心价值观的最新文件、短评动态或时事热点,同时选取典型意义的新闻事件或贴近大学生生活实际的话题展开网上讨论,使大学生在获取信息时吸收核心价值观的营养。二是将核心价值观纳入网络教学环节。通过安排一定的网络思政课,设置一定的网上学习任务,选择一定意义上的自主学习环节,让学生用学号和密码登陆网上学习主页完成教师事先的学习内容,并用一些组态软件设置学习时间和学习程序,在平台后台进行自主学习的实时记录用以在学习后反馈给教师以便督查和指导。三是将实践环节纳入网络体验。通过QQ群、微信圈、讨论组、校园BBS等网上形式,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选择实践内容和方式,如爱国主义活动、职业预演、志愿服务活动等来贯彻执行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学生实践后可上传实践总结或实时在线互动交流实践体会,分享实践收获。四是拓展手机联动教育。利用手机广泛使用和随身携带的优势扩大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时间和空间跨度。通过网上短信平台第一时间将重大国家政策事件传递给学生。通过网络信息甄别监控中心及时有效地对网络谣言给予准确的辟谣,避免大学生的错误认知和盲从。通过建设手机主题教育网站生动有趣的信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形象化、生动化,避免说教形式的枯燥,使学生乐于接受和宣传核心价值观念。

4.注重效果评估,建立考评机制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构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确保模式的科学、可行、有效就必须考虑到效果的评估。优质的考评机制不仅能为教育内容制定、方法选择与实际应用提供正确的依据,还能成为核心价值观引导的内驱力,起到激励和鞭策作用。

(1)设置多元的评价主体:要摒弃传统教育中的一人一言定终身的做法,坚持公平公正的理念,采取自评和他评相结合的方式。同学、教师、班主任、辅导员、教管人员都应是评价的主体,都应参与到评价中来,另外还可建立样本模型、网上匿名评价等形式,确保评价的科学合理,认同率高。

(2)制定立体的评价方案。制定评价方案要求既周密详细、具可操作性,又要考虑到学生的层次与差别留有一定的弹性空间。建立立体式区别性的评价标准,不能片面追求标准的整齐划一,可以聘请专门机构或专家从事评价标准的制定,并设置试验点和实验组进行不断的推敲和修正,提高评价针对性、可控性和预测性,确保评价方案的科学合理。

(3)设置全面的评价内容。通过设立专项课题,组织开展深入研究,科学设定考评目标和内容全面综合地考查大学生践行政治信仰、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情况的动态评价。通过将学生认识、态度、行为上的表现具体化分层分级确定相应的指标体系,建立大学生诚信行为、志愿奉献、友爱互助等多维度品德档案,开展对每个大学生的思想素质的有效测评,并把测评结果纳入学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作为评优评奖、入党和就业推荐等方面的参考依据,避免进入唯分数论的怪圈。

(4)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评价方法的选择不仅关系到学生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效果衡量,也关系到是否能及时发现教育中的问题并能反馈与修正,以调整和进一步有效指导新的教育活动。评价方法的选择上应考虑实际操作性和动态发展性原则,认识到没有一成不变的、适用万能的方法,要注意评价的定性和定量的两个面,以定性分析教育的质的问题,以定量分析教育的深度问题,综合采用系统分析、模糊判定、数学建模等方法达到符合实际需要,确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效果的真实性。

新时期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承载着现代高校人才培养的重任,必须要有全新的教育理念,具备创新思维和有针对性的思路。在创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应着重在内容体系、方法体系、评价体系这三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与时俱进,不断修正和完善,构建多维立体性的教育新模式,真正实现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参考文献:

[1]刘小新.当代大学生主导价值观研究[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5,4:12-17.

[2]王涛.改革开放30 年来大学生价值观变迁的轨迹及其规律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9,10:8-11.

[3]查有梁.教育模式[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3:4.

[4]列宁.列宁全集(第五十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142.

教育方针的核心篇(4)

    (一)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宣传和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中的重要作用。在教学内容上,我们要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学生的实际、社会的实际联系起来,要善于把学生关注的现实问题,热点问题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联系起来,要用大量有说服力的正面材料来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涵,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在教学方式上,我们要坚持直接和间接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适时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专题讲座,定期开展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知识竞赛和辩论赛,尽可能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潜移默化的方式提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

    (二)要注重理论学习和生活实践相结合

    理论来源于实践,更要指导实践。与实践相脱离的理论必然不能得到我们的认同。我们要坚持“理论学习”和“实践教育”两手抓,在实践活动中深化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的认知。如定期组织劳动教育、社会服务活动、参加革命遗址等活动,一方面有利于受教育者了解社会、认识国情,通过自己的观察、学习和体验,感受人生真谛,验证所学理论,在实践活动中接受价值教育,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另一方面,能够促使学生将所学理论应用于实践,在实中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和践行能力。

    (三)要充分发挥学生中先进分子的榜样作用

    任何一个理论被广泛认可都会经历一个过程,必然从少数先进分子模范人物向大多数人蔓延和扩散拓展,逐渐成为大多数人所认可和接受。榜样就是力量,榜样就是旗帜。榜样的一言一行、所思所想,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起着重要的示范和导向作用。因此,我们首先要加强对学生中的先进分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充分发挥先进分子的榜样作用,用先进带动后进,增强从而全面提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自觉性。

    二、把握路径选择,加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教育

    (一)把握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教育的逻辑起点

    由灌输式为主的方法转换为侧重主体建构的民主方法。灌输式方法是一种视受教育者为单纯接受客体的单边教育方式,忽略了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性和选择性。这种教育方法在人的主体性和自主性不断增强的今天其教育效果正在弱化。积极建构的民主方法是一种主体维度、建设维度以及建构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平等、互动关系。它强调的是“尊重的教育”的人本教育理念,注重发挥大学生群体在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建构中的主体性、选择性作用,鼓励反思与追问,倡导独立思考,立足于建设和培育。强调以更为宽广的视野和民主的方法,促进大学生在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中建功立业,实现人生价值,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这种方法更加符合大学生实际及大学生思想发展规律,使思想政治教育从被动防御转化为主动构建,为学生抵制西方不良思潮和封建思想侵袭提供了有力思想武器,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依据。

    由单一整齐的方法向丰富多元的方法体系转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整体与层次、先进与广泛辩证统一的理论体系。这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既不能因为学生中存在不同层次的思想道德素质而降低甚至否定先进性的要求,也不能不顾现实差异,用完全相同的标准要求所有大学生。这必然引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根本性变化,即由过去为追求整齐划一效果而运用的简单教育方法向针对不同学生个性特点设计实施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方法转换,进一步促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构建起丰富多元的方法向“自下而上”转变,激发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外在牵引向内在驱动转变,促使其自觉运用科学的价值标准,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动力;二是处理好学生表面物质需求和深层自尊需求的关系,要在尊重学生基本物质需求、解决学生实际困难的同时,多角度强化人文关怀,唤醒学生对于社会、国家的情感共鸣,促使学生实现由“受助”到“自助”再到“助人”的精神跨越;三是处理好现时需求和未来需求的关系,既要注重借助鲜活的事实和可操作的方法,在学生成长的时时处处体现价值引导并加以渗透,又要立足长远,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四是处理好个人需求与群体秩序需求的关系,既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鼓励多样化的个性发展,又要坚持学生个人需求的满足必须符合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价值准则,倡导学生将个人需求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实现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

    (二)建立整体教育与分层次教育结合的教育视角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整体性与层次性辩证统一的基本特征规定我们在融入过程的工作实践中要建立整体教育与分层次教育相结合的独特视角和教育方式。一方面,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大学生头脑,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向全体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并一以贯之到学生成长发展的方方面面,为大学生奠定共同的思想价值基础。另一方面,要在坚持一元主导的同时,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根据不同形势和大学生不同群体特征、专业特征与个体特征进行分层次教育。一是因势施教,以重大历史事件为契机,依托广普教育、团体引导、谈心辅导等有效载体,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激发学生作为社会主义未来建设者的荣誉感和使命感;二是因群施教,针对新时期大学生群体分化明显的实际情况,分析不同群体的具体特征及特殊需要,总结归纳不同学生群体的基本类型和发展规律,确立不同的教育目标,开展针对性教育引导;三是因业施教,构建专业特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范式,探索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人才培养有效结合的教书育人新规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四是因人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和知识结构,合理安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不同教育内容,进行跟踪式培养和专业化辅导,搭建学生与教育者深层次沟通的互动平台,实现一对一针对性教育引导。

    (三)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纵向进程

    思想政治教育的纵向进程既包括教育者的施教过程,也包括受教育者的接受过程。从施教的角度出发,“融入全过程”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贯穿教育始终,根据大学生在不同成长发展阶段的思想、心理、行为特征,通过不同方式、方法进行针对性分阶段教育。以大学本科生为例,可在一年级上学期针对学生的适应性问题,侧重行为养成和典范教育;在一年级下学期侧重生涯规划教育和朋辈互助,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念和健康向上的理想信念;在二年级结合学生的专业特长,侧重创新教育和实践体验教育;在三年级侧重成长反思教育,引导学生反思成长历程,明晰发展方向;在四年级上学期,侧重职业价值观教育引导和心理疏导;在四年级下学期,侧重社会责任意识教育,培养学生感恩国家、回馈社会的责任意识。

    另一方面,从受教的角度出发,“融入全过程”就是要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中的感知、内化、外化和固化。具体实践中,要研究把握大学生群体价值观接受的基本规律,注重抓住校园文化的熏染感知、课堂教学的知识内化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外化固化等关键教育环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理论的主观感知内化为大学生群体的普遍价值标准和自觉意识,引导大学生把内化了的价值观念外化为具体的价值行为,将被动、一时的外化行为固化成持续、稳定的自觉行动。

    (四)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横向要素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介体和教育环体。在教育主体方面,要从体制入手,充分调动 “融入全过程”的全员要素,构建教育教学一体化、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主阵地一体化、本科生研究生工作一体化、学团工作一体化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还要抓住核心队伍的关键要素,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高校政工干部队伍以及一线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的认同者、践行者和引领者;在教育客体方面,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层次性和包容性,加强调查研究。准确把握学生成长发展规律,积极探索分层次、分阶段教育模。

    三、结合对象特点,突破制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的难点

教育方针的核心篇(5)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 04-0050-0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内核及其遵循的根本原则。[2]

引导高职学生自觉学习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既适应了国家经济发展的要求,又适应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要求。对于不断提高高职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 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现状

为响应国家号召,近些年来,高职院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方面迅速行动,调动、协调各方面力量,开展了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使广大高职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了一定的了解,认同度也比较高,取得一定的效果。但由于高职学生自身认识水平、社会负面思想的影响、高职院校在教育过程中存在的缺环等原因,一些高职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和认识存在不全面、不深刻、不彻底的现象,从而导致高职学生不能自觉地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法做到知行统一,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效果。

二 高职院校核心价值观教育现状及存在的缺环

近些年来,高职院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从学校层面看,正在摆脱只注重专业教育,忽视人文素质教育的错误观念,积极响应号召,越来越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从师资情况看,相关部门抽调能力、素质优秀的教师,全面而深刻地学习、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涵,全面负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工作;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方面,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采取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相关主题教育活动、开发主题网站等多种教育形式。

但通过调查发现,高职院校在现实的教育过程中存在着老师按照自己的想法和节奏讲解,忽略学生的接受情况,教育内容照本宣科,从而使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存在走形式的问题。反映出高职院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存在缺环,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 未能及时准确地掌握高职学生的认识水平、思维能力状况

高职学生与本科学生相比,在知识储备、认识水平、思维能力等方面,具有自己的一些特点。[3]然而,我们的教育却采取和本科生一样的教育形式和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从而影响了教育效果。

2 没能在高职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进行有效的衔接教育,导致在教育内容上存在逻辑上的缺环

从高职学生的理解能力、思想现状、认识水平来看,距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内容有一定的差距,直接讲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理解、接受起来有一定困难,需要必要的内容教育进行逻辑上的衔接。如果在教育内容上缺少逻辑上的衔接,势必会导致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距离感,进而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践行。

三 弥补高职院校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缺环之对策

(一)准确掌握高职学生认识水平,采取合适的教育形式与方法

高职学生与本科生相比,文化基础薄弱,认识水平偏低,抽象思维能力、逻辑分析能力、理性认识能力有所欠缺,导致理解能力不强,排斥抽象空洞的理论说教。因此,高职学生更倾向于感性认识,更容易接受感性的、浅显的、具体的事物,对于抽象的、深刻的、复杂的事物接受起来有一定困难。因此,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要针对高职学生认识水平及知识接受特点,更多地采取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的方法,形式上更多采取便于理解、易于接受的教育活动。

同时,高职院校的学生理性思维能力差,还导致判断力、鉴别力差,容易受到负面思想的冲击,进而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效果。所以,要对学生进行理性思维能力训练,提升高职学生理性思维能力,进而提高其思想防御能力。

(二)针对高职学生的思想状况,进行必要的衔接教育、先导教育

1 学生在思想上存在的困惑和错误认识

概况讲来,高职学生在思想上存在的困惑和错误认识包括:希望被爱,不会爱人的问题;希望自由,但缺乏责任感的问题;不能合理控制自己的欲望,人生追求庸俗化,好逸恶劳的问题;不能正确认识自己以及自己和社会关系的问题;不能正确认识人的本质问题;高职学生在思想上存在诸如生活无聊、担心找工作难、什么样的人生才精彩、为什么钱总也不够花、没有学习的动力等等许多困惑的问题;对国家的大事小情不感兴趣,不关心国家的方针政策,国家意识淡漠,民族归属感淡化等问题。[4]

2 对高职学生在思想上存在的困惑和错误认识,增加必要的衔接教育、先导教育

第一,增加情感教育。仁者爱人,情感教育首先要分析高职学生在情感方面希望被爱,不会爱人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让学生认识到这一问题的表现和危害,认识到进行情感教育的必要性。其次,情感教育要让高职学生对情感形成完整认识,要知道情感是诉求和功能的统一体,并明确情感的诉求是希望被关心、被爱,情感的功能是爱人。要教育学生学会爱人、尊重人,做到仁者爱人,成为一个在情感上完整的人。从而摆脱自私自利、个人主义思想的影响,避免在情感方面成为一个片面的人。

第二,增加“自由―责任”教育。“自由―责任”教育首先要对学生追求自由的精神予以肯定,同时让学生认识到在追求自由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其次,要让学生明确自由的科学内涵,了解自由与选择、行为、责任、义务的关系,帮助学生分析缺乏责任感和义务观念的原因,引导学生关心他人和集体,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号召学生关注国家的前途、社会的发展,鼓励学生做一名崇尚自由、勇于承担责任的好学生。

第三,增加情绪、欲望控制教育。情绪、欲望控制教育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不能合理控制自己的情绪、欲望的原因、表现及危害。其次,要让学生清楚情绪的内涵;在学生群体中常见的情绪问题有哪些;教会学生合理控制自己的情绪。再次,让学生了解合理的需求和过分的欲望的区别;认识到合理控制欲望的必要性;如何满足正当的需求;教会学生控制过分的欲望等。

第四,加强爱国的必要性教育。针对高职学生存在的不关心国家前途、方针政策及社会发展的问题,要在已有的爱国主义教育基础上,加强爱国的必要性教育,讲清楚个人与国家的关系问题。首先,要让学生在教育过程中认识到人是权利和义务的统一体,大学生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享有国家赋予的一定的权利,同时也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而爱国是最基本的义务。所以,爱国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其次,爱国是情感的必然要求。情感的功能是关心和爱,人的情感本能地要求他去爱家人、朋友、故乡,人的民族感情、祖国感情本能地要求他去爱自己的民族、自己的国家。再次,个人命运与国家的兴旺发达紧密相连。国家积贫积弱,百姓必然生活困难;国家繁荣富强,百姓安居乐业。所以,我们要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5]

第五,针对高职学生思想中困惑的问题进行疏导教育。 调查表明,很多高职学生在思想上存在或多或少困惑的问题。问题的类别各式各样,因人而异,例如:生活无聊、担心找工作难、什么样的人生才精彩、为什么钱总也不够花、没有学习的动力,等等。面对自己困惑的问题,多数学生不愿意把自己困惑的问题说出来告诉别人,常见的处理方法是憋在心里,找机会通过书籍、资料或者网络寻求解答,但效果不明显,很少一部分会和家人、朋友、老师交流。

高职学生思想上存在的这些困惑的问题,影响学生的学习、生活,更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效果。因此,要进行必要的解惑教育、疏导教育。首先,让学生认识到不解决这些问题的危害及进行问题疏导的必要性。其次,采取合适的方法鼓励学生勇敢说出自己困惑的问题,并做好收集整理,全面了解这些问题。再次,对收集上来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并做认真分析。最后,通过合适的途径给学生以科学的解答。

第六,增加自我认识教育。自我认识教育要让学生对自己有全面、正确的认识,具体包括:对自我优缺点的认识;对自我身心状况的认识;对自我本质的认识;对自我需求的认识;对自我与他人的辩证关系的认识;对自我与社会的辩证关系的认识;对自我与自然的辩证关系的认识;同时教育学生掌握处理上述关系的原则和科学方法。

自我认识教育内容丰富,贴近学生。同时,要通过专题教育,让学生实现自我身心的和谐、个人与他人的和谐、个人与社会的和谐等。

参考文献

[1][2]罗国杰,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教育方针的核心篇(6)

成功体育是近些年出现的一个新概念,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看法。从广义上来说,成功体育就是指体育教学成功,通过体育教学可以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达成预期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积极成长。而狭义的成功体育就是指通过体育使学生获取成功体验。根据大学体育教学实际而言,成功体育更倾向于广义上的成功体育,即通过体育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功体育不仅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方法,通过成功教学方式,让学生感受到体育的魅力与乐趣,进而全身心地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中,实现全面发展。成功体育下的体育教学,其基本观念是每一个学生都有获取成功的愿望和潜力,即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取得成功。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充分引导,挖掘学生隐藏的潜力,以便能够实现成功,进而使其人生观、世界观发生质的飞跃。

2、大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2.1、教学目的不明

教学目的不明是当前大学体育教学的一大现状,对于大学体育教学发展形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教学目的不明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教学内容缺少针对性。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本应是紧密相连的,但是在大学体育教学的实际过程中,教学内容却缺少针对性,并且还在不断弱化。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就是体育教学目的不明的直接表现。只有明确的目的,才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反之,教学目的不明,教学内容就没有针对性。二是教学手段随意化。教学手段随意化主要表现在大学体育教学手段随意多变,没有完善固定的教学模式。比如在篮球教学中,教师有时让学生进行投篮练习,有时让学生进行分组比赛,就是缺少专门固定的技巧训练,这就导致学生的篮球技巧无法得到实质性的提高。三是考核标准较低。通常来说,考核标准是学生学习体育的方向,也是教学目的的具体体现。但是在大学体育教学中,考核标准普遍较低,要求并不严格。学生上课不论是否认真,不论学习是否到位,最终都能取得不错的分数。这也使得学生对体育课程的重视度不断下降。

2.2、以人为本理念缺失

以人为本是教学活动的根本理念,也是优化教学促进发展的基础。但是在大学体育教学活动中,以人为本理念缺失较为明显,导致教学活动成效不高。以人为本理念缺失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教学内容偏离实际。部分体育课程教学内容设置偏离实际较多,与学生基本情况背离严重,无法取得有效的教学成果。比如野外生存,虽然其具有一定的远见性,但是教学内容设置却对学生毫无帮助,而且主要是在校内展开教学,无法取得明显的教学成果。二是教学手段落后。目前大部分高校的体育教学还是传统办法,即老师示范学生模仿。这一教学方式存在多年,对于学生而言已经无比厌倦,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是教学考核没有根据学生实际制定多重标准,对所有学生都是同一标准,导致体育考核有失公平。

2.3、缺乏成功引导

缺乏成功引导是大学体育教学存在的一大问题,在大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过分强调体育课的目的在于强身健体,忽视了体育原本存在的竞技性。体育本就是充满竞技性的,通过竞技比较获取成功,是经历一系列艰苦锻炼后最好的回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将体育的成功性进行剖析,用其对学生进行引导,强化学生对体育成功性的认识,通过竞争对比提升体育教学成效。

3、大学体育教学改革中成功体育的启示

3.1、树立明确的教学目标

成功体育是具有明确目标的,因此,通过成功体育对大学体育教学进行改革,就应当树立明确的教学目标。首先,加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根据成功体育的相关理念,大学体育教学应当具有明确的目标,在这一目标下,设置极具针对性的教学内容,是实现大学体育教学目标化的关键措施。其次,加强教学手段的针对性。教学手段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途径,不同的教学方式,所获得的教学成果也是不一样的。因此,根据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是十分必要的。最后,提高考核标准。考核标准不仅决定了教学目标层次高低,还能直接改变学生对体育课程的重视程度。所以,在符合教学要求的基础上最大程度提升考核标准,对促进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具有显著效用。比如,在教学足球的时候,教学目标制定就可以分为传球技巧、过人技巧、射门技巧等,教学内容设置也应该以这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贴合教学目标的内容;教学手段也应该加强技巧训练,减少一些用处不大的自由活动环节。教学考核也应该传球、过人和射门三项为主,并且制定合理的考核标准。

3.2、强化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教学活动的不变核心,在大学体育的改革中,也应当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从教学内容设计上来说,其不仅要贴合教学目标,更要贴合学生实际,贴合学生身心特点、贴合学生兴趣爱好等。只有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内容,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体育教学活动中。从教学手段上来说,需要改变传统的示范式教学,采取更加新颖灵活的教学形式,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从教学考核上来说,需要优化考核方式和标准,在成功体育理念下,设置符合成功体育的考核方式,使学生获取成功体验。比如,在篮球教学活动中,考核方式就可以通过投篮比赛进行,即在限定的出手次数下,按照投中数进行排名和打分。这样,学生为了取得较好的排名和分数,势必会努力学习。通过比赛式考核,不仅可以促进体育教学,更可以加强学生的成功体验。

3.3、加强竞技思想引导

竞技是体育的核心属性之一,在儒家思想影响中,我国体育出现过“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观念,其强调了体育竞争要正大光明,不能进行有违体育精神和体育道德的事情,这和竞技体育的思想也是一样的。在大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当加强竞技思想引导,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竞技精神,使其推及到其他学科的学习当中。首先,应该明确体育项目的竞技精神,比如篮球精神、足球精神等。其次,在体育教学中进行竞技精神的渗透。最后,加强学生竞技精神的考察,对存在偏差的学生及时进行纠正。比如,在教学排球时,就应当明确永不言弃的排球精神;在教学活动中设置一系列小的教学目标,将永不言弃的排球精神进行渗透;通过组织小型的排球比赛考察学生的竞技精神。通过竞技精神引导,可以深化成功体育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并且取得理想的成果。

教育方针的核心篇(7)

1 当前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体系存在的问题

1.1 缺乏全员全方位育人的教育体系

全球化冲击下的思想文化多元化为背景的今天,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弊端逐渐显现出来。目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普遍暴露出来的问题是内容僵化,针对性不强等问题。不能够正确的指引学生完成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相联系的教育。

1.2 德育教育手段和方法陈旧

学生的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但高职院校的教育体制并没有根据学生的变化进行改革,校的教育提出缺乏新的思路和新的方式,灌输式的教育导致学生在教育课堂上都没有兴趣,严重影响了教学的效果。同时大部分高职院校和学生关注的还是学生的就业问题,带有很强的功利性,笔者上就业指导课时谈到就业学生所要想到的钱,而不是国家和社会的需要。如果解决不了学生的思想问题,那么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表现出很多非主流、职业素养不够等情况。

1.3 高职教育重才轻德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在教育过程中都重视学生的专业教育,而弱化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高职院校没有建立起一套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相适应的教育系统,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体制仍然是我国高校中最为常见的教育模式,教师在专业教育的过程中跟学生的交流甚少,很多专业教师的认为自己的职责就是教授专业知识,其他都不是那么重要。

2 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体系存在的问题成因分析

2.1 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建设重视程度不够

高职院校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重视程度不够,没上升到为国家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上;导致部分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内容也没有了解充分,甚至都不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内涵。

2.2 没有结合高职学生特点开展针对性教育

高职学生的社会心理能力并没有完全养成,对是非的判断还有待完善,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还不足,生活经验缺失。高职院校在学生的教育上,没有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量体裁衣式的制定教育方案。特别是对于90后的大学生,他们具有鲜明的特点,由于受网络和社会现象的影响,对一些副能量的事件缺乏正确认识。

2.3 社会压力导致家庭教育重成才轻成人

我国社会的竞争压力加大,绝大部分家庭都将学生的成才定义为考好大学找好工作,这就使得家长只重视学生的成绩,而忽视学生的品德的教育,很多高职学生从小备受父母的呵护,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导致了大学生缺乏长远的理念。使学生的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规定不相符,追求利益成为大学生的主要目标,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的理想缺失值。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体系融入高职院校学生培养体系的路径

在高职院校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当前社会价值观教育的要求,随着职业化教育的不断深入,职业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这一研究越发重要。当前,要切实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有效性,就必须在针对性、实效性下功夫。

3.1 加强教师建设,树立全程全员育人的思想

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能否切实到位,建设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就成了首要任务和关键所在,加强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保障。课堂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教育融入全部课程中,每门课程教学中必须确保有一定课时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真正做的全员育人全程育人。

3.2 充分发挥新媒体作用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

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对高职院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为大学生健康成长营造的良好的网络成环境。利用网络这一新兴媒体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针对大学生的兴趣点,着力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的亲和力和吸引力。利用新媒体宣传如微信、微博、飞信、QQ、BBS 等方式加强与学生平等地交流和对话,及时与学生沟通,有针对性的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增强教育的实效性,提高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3.3 以优良的教风、学风感染学生

创设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环境,需要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1)凝练校园精神文化的灵魂――校训。(2)营造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以良好的校风带动教风、学风的形成,以良好的教风、学风促进校风建设。

教育方针的核心篇(8)

在价值取向变化的情况下,高职院校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加强“基础”课教学研究,这不仅因为“基础课”是“05方案”中开设的第一门课,更因为贯穿整个教材的主线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理论基础,是激励大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维系校园和谐的精神纽带。为了切实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使高职生真正成为有技之才、有德之才,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者、传播者、践行着,“基础”课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承担这门课的教师更是责任重大,必须在自觉完善知识结构,改进教学方法的同时,力求体现教学的针对性与艺术性,以求教学的实效性,整体提升教学质量。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提高“基础”课教学的针对性

教学针对性是“基础”课的生命力。所谓的针对性,是指教师在讲授“基础”课的时候,要紧密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生活实际、成长实际,调动学生的内在动力,有的放矢地做其思想教育工作。如果我们的教育缺乏针对性,从一定程度上说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这是由“基础”课的性质决定的。基础课教师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第一,统一思想,树立发展理念。思想政治理论教师要站在育人的战略高度,充分把握与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真信、真懂、真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研究新课程的体系、特点,不断夯实理论基础,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求的重要性认识上来,统一到“05方案”的决策、部署和要求上来,统一到教材的统领精神上来。

第二,以生为本,树立服务意识。恩格斯曾经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有彻底,才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这无疑为我们指明了教学改革的思路,教学的过程总要紧紧围绕学生成长、成才这个中心,深入学生,真正关注学生。为此,教师必须要研究学情,将教学内容与他们的思想实际相结合,晓之以理,动之有情,有目的地做思想教育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体现这门课的思想教育性,才能真正摆正这门课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增强“基础”教学的实效性才有了力量源泉。

第三,寻求路径,推进实践教学。把“基础”课教学内容与大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这是教学具有针对性最基本、最便捷的路径。为此,要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推进实践性教学。比如,在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这章中,教师要循循善诱引导学生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树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师在课堂上并不能只传授一般的书本知识,而是以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为指导,诠释我党领导人民艰苦奋斗、开拓前进的意义价值,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在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这章中,可以对学生进行诚信考试,诚信做人,树立知荣辱的意识,促进大学生在知、情、意、行各方面产生积极的变化,达到教学目的。

实践表明,“基础”课教学越具针对性,越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生活实际,就越生动、越受学生欢迎,也越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们的学生是需要点燃的种子,而不是需要添满的罐子。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修炼“基础”课教学的艺术性

教学艺术性是指将“基础”课课堂教学艺术化,在情景交融、情理相通、形神兼备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审美体验。这能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欣赏到教学的艺术美,保持高昂饱满兴趣,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基础课教师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研究,不断学习,力求教学的艺术性。

第一,锤炼功夫,创造教学魅力。教师不仅要加强基本功的锤炼,而且要不断提升理论水平和职业道德,不断从书本中、实践中汲取丰富的营养,惟其如此才能做到观点正确、内容熟练、口齿清晰,讲解生动。基础课老师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也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精神文明的传播者;既是传授知识的经师,更是善于育人的人师。这就要求基础课教师只有潜心向学,拓宽视野,与时俱进,以广博的知识和经验去打动、感染、激励学生,从而创造出自己的教学艺术魅力,也昭显人格魅力。

第二,敬业爱生,构建亲和力。教师要发自真心视课堂为幸福乐园,视学生为孩子。这种爱业敬业不仅要求教师精心备课,设计问题,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设有悬念,牵动学生神经,这样所传授的内容才可能抵达学生心灵深处,产生影响作用;这种爱业敬业还表现在对学生要时时、事事、处处严格要求。实践证明教师联系自身和社会实际,凸显问题,循循善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行教学更能打动学生,感染学生,获得良好收效,这方面大连舰艇学院的方永刚教授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第三,主动交流,搭建互信平台。“基础”课的性质与使命决定了任课教师不是单纯的良师,更是与学生进行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人生意义交流和沟通的探索者,是他们益友。网络为师生交流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教师在第一节课就要告诉学生邮箱地址等现代通讯联系方式,当然不是只告诉个邮箱地址走走形式而已,重要的是有信必复,而且要回复的有情有理,给学生适时、热心的指导与帮助,自然而然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建立起良好的道德互信平台,从而为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引领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根本指针,为大学生加强自身修养、锤炼优良品德、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动力,明确了途径。“基础”课只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增强教学的针对性与艺术性,才能逐步提升教学质量。基础课教师只有用真心、真爱、真责任,自觉学习、积极传播、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广大学生树立榜样,“基础”课才能成为学生最受欢迎的课程。大学生只有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健康地成长为“四有”新人。

参考文献:

教育方针的核心篇(9)

2014年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并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从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出发,把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要求落实到各学科教学之中”。体育教学作为学校体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无疑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为了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切实贯彻落实到学校体育教学之中,本文针对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

1 学生核心素养的概念与内涵

随着我国学术界关于学生核心素养研究的逐步深入,核心素养的概念与内涵逐渐明晰。概括的讲,学生的核心素养,指的是涉及学生的知识、技能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多方面能力的要求,是学生个体适应未来社会,实现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学科课程学习所形成最基本、最重要的素养,是学生在课程学习和实践活动中养成的具有该学科特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品质和基本经验的综合。由于每个学科的特点和性质不同,不同学科的核心素养也存在一定的差别。具体到体育学科而言,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整合,是以学生发展素养为核心价值追求,具体包括:体育情感与体育品格、运动能力与运动习惯以及健康知识与健康行为三个主要部分。本文在研究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途径与方法这一问题时,就是从这三方面进行探讨的。

2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途径与方法

2.1 学生体育情感与体育品格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体育情感主要围绕学生的体育兴趣来开展,最终目的是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让学生喜欢体育运动,热爱体育运动;培养学生的体育品格则更倾向于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比如:学生在体育运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团队精神、吃苦耐劳、坚持不懈、永不放弃等均属于体育品格的范畴。

培养学生的体育情感和体育品格,在体育教学中应注意如下问题:一是,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比如:在开展趣味性和娱乐性较强的教学活动时,可以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在挑战类项目的教学中,可以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挑战精神;在集体合作类运动项目教学中则可以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二是,结合学生身心特点,选择适宜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体育情感和体育品格。比如:针对中学生采用竞赛法比较合适,而对于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则采用情境教学法更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2.2 学生运动能力与运动习惯的培养

培养学生运动能力和运动习惯,主要包括培养学生基本运动能力、培养学生专项运动能力和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等三个主要方面。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运动能力和运动习惯应注意如下问题:一是明确培养目标,根据培养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W生提出了不同的运动能力培养目标,因此,要确保体育教学中学生运动能力的有效培养,必须首先要注意明确培养的目标,并根据培养的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二是构建家校联动的机制,通过学校和家庭之间的配合来切实促进学生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的养成。

2.3 学生健康知识与健康行为的培养

培养学生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科学的健身方法和促进健康的行为养成。学生健康知识的掌握是学生对体育健身知识、运动技能和相关健康知识的获得、转化和评价的能力,伴随着思维、理解和感悟等活动,是自主健身的先决条件。健康行为的养成是学生为完成设定的体育锻炼任务,联系实际采取的有意参与、强化练习、比赛运用和持续健身的决策能力,伴随着动机、态度及价值观取向等活动,是自主健身的实现载体。

培养学生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一是要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健康知识。比如:在篮球传接球技术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就可以抓住这一时机向学生介绍篮球运动中手指挫伤的预防知识,让学生了解如何才能够避免手指挫伤问题的出现;在开展正式的练习之前任课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检查场地器材的安全性,让学生了解哪些问题是导致运动伤害的潜在风险以及如何排除等等;二是,在学校情况允许的前提下,应专门开设健康教育课程,以此来促进学生对健康知识的全面掌握和学生健康行为的良好培养。

在当今的社会大环境下,帮助学生培养其核心素养,让他们在体育活动中能够放松身心,劳逸结合,能够很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基于体育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一直在路上。

教育方针的核心篇(10)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3(a)-0195-01

1 高职院校单独招生的实施状况

2007年,教育部批准了8所部级示范性高职院校进行单独招生试点,计划招生2000人,8所试点院校自主确定入学标准、入学测试及录取名单。近年来教育部将单独招生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到2013年进行单独招生的高职院校包括100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100所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各省级示范高职院校以及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综合实验区所在高职高专院校。在7年的单招实践中,招生对象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普通高中毕业生,扩大到试点院校所在省的报名参加普通高考的应、往届高中毕业生和中专、技校、职中应、往届毕业生以及具有高中或同等学历的复转军人或其他社会考生。高职院校单招制度的实施规模之大、范围之广,深层次的影响到高职院校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及培养模式的变革。因此,本文就高职院校单招生在学习和教育中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针对这些现状提出相应的教学方法、考核评价方式、班级管理及思想教育方面的建议。

2 高职院校单招学生的现状

我院2013年单招生人数是686人,针对单招生庞大的数量及复杂的生源状况,对单招生在学校学习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通过对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学生在校的情况进行总结,发现他们的现状如下。

2.1 基础知识薄弱,缺乏学习的兴趣

从我校录取的单招生来看,由于招生对象多元化,调查发现他们普遍对基础文化知识掌握不牢固,而且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进入大学学习新的专业知识没有达到相应的知识储备。对于单招过来的应届高中生,在高中阶段大多就偏科或者是对所学知识掌握不牢固;对于中专、中职过来的单招生,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相对较强,但是对理论知识的系统掌握不足;对于具有高中同等学历的复转军人及其他社会考生的单招生,他们社会阅历丰富、善于交流,但是他们的基础知识相当的薄弱。但是,他们的情商和智商并不比其他高考入学的学生差,在一些方面表现的比较的突出,比如在说话、做事方面都比较大方成熟。由于某些原因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以致出现厌学情绪等。总体来看,单招生的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动手能力稍强,

2.2 个性化较强,缺乏集体荣誉感

处于青春期的单招生思想都很活跃,他们喜欢彰显自己的个性,喜欢穿着时尚另类的服装,对自己喜欢的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但是,在集体活动、公益活动和服务他人方面表现不足,以自我为中心,没有团结心,缺乏集体荣誉感。

2.3 自控力差,纪律性差

由于高职院校与中学教育在管理和教育方式上有很大的区别,没有了中学教师的督促,加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控力差,单招生经常出现迟到、早退、无故旷课的情况;课堂睡觉、讲话、玩手机的屡见不鲜;课后抄袭作业、沉溺网络游戏的比比皆是。

2.4 学习态度不端正,没有明确的目标

高职单招生对相对宽松的大学学习环境难以适应,缺乏明确的奋斗目标。有的学生因习惯了中学教师“填鸭式”的教学和管理方式,对于高职教育教学内容多、课时少、进度快、需要一定的自学和独立学习的方式感到无所适从;在学习、生活上表现出一定的依附性和懒惰性,处于被动状态。而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具有开放性、独立性。

2.5 存在自卑和不自信心理

大部分单招生不能正确对待现实,认为没有通过高考进入大学“低人一等”,因此,悲观意识较强。对学校、自己没有信心,学习动力不足,还没有学就抱着学不会的心理,进取意识淡薄。

3 高职院校单招生教育及管理探究

单独招生并不仅仅是为了改变招生方式,而是科学合理有效的选拔人才,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高职院校要加强对单招生管理及教育工作的研究,研究一套适合单招生的教学方法、考核评估方式、班级管理及思想教育模式,促进学生个性潜能的充分发展。针对单招生的现状,本文就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究。

3.1 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

针对单招生理论知识薄弱,厌倦对深奥、枯燥的理论知识学习的特点,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层次化教学。在教学中,根据单招生的不同差异,采用最能适应他们的教学计划及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注重技能培养、强化发展学生在专业某些方面的技能和能力。采用新型的教学方法,比如项目化教学,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用新颖的项目,来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让学生体会到项目完成时的喜悦感和成就感,同时又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3.2 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模式

针对单招生的现状,高职院校要改变以闭卷考试为主的考核方式,要突出应用性,操作性,技能性,减少纯记忆理论知识的考查,增加技能性内容的比重,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考核形式多采用过程考核法,适当增加口试,实践能力操作考试,项目设计等方式全面考核学生能力。针对单招生实践能力较强的特点,要激发单招生发展潜能,就该积极探索针对单招生的评价体系。在评价主体要多元化;评价内容要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并重,实践技能不仅包括校外实习实训考核,还应包括各级技能大赛成绩和职业资格证书等级。只有科学的评价考核标准,才能引导单招生朝着适合自己的目标努力,体验成功、绽放希望,激发潜能,不断走向自我实现。

3.3 建立合理的班级管理体制

由于单招生与统招生的基础知识、智能结构、实践能力存在差异,教师在理论知识教学和实践技能训练中不能很好的兼顾,也不利于针对单招生实施的相应的教育教学管理。因此,为提高单招生的培养质量,对单招生和统招生应实行分班教学。

3.4 转变学习观念,树立自信心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转变学习态度;另外,教师应有的放矢地针对单招生的文化基础和智能展开教学,并采取对接性帮扶,在完成任务时进行肯定性评价,让他们感受成功,产生成就动机使单招生在体验成功与实现愿景的过程中树立自信。

单独招生并不仅仅是为了改变招生方式,而是为了科学合理有效的选拔人才,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针对单招生基础知识薄弱,缺乏学习的兴趣;个性化较强,缺乏集体荣誉感;自制力差,纪律性差;学习态度不端正,没有明确的目标;存在自卑和不自信心理这些现状。

本文在教学方法、考核评价模式、合理的班级管理体制、树立学生自信心这四个方面提出了探究性的建议。这对单招生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上一篇: 科学研究的范式 下一篇: 市政工程和土木工程的区别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