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武术教育探究

时间:2022-04-30 09:31:20

摘要:武术教育改革是多数从事武术教育工作者长期关注的一个话题,武术教育改革也是武术理论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领域。虽然很多武术理论的研究专家提出了很多改革方案,但是实际实施的效果并不理想,其具体的表现有学习者对武术学习充满希望却最终以失望而终,这种状况始终为得到有效改善。针对这一现状,文章主要从武术独特的任务教育视角,并以武术学以及人文学等为主要的理论依据,从多个角度对武术教育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

中国武术教育探究

现代教育的观念、教育行为以及教育政策都具有明显的科学痕迹,对技术的过度崇尚使得我们生活的世界教育被技术占领,这直接导致教育活动出现了精神退化和道德缺失的问题。如何在青少年的教育过程中能够将科技与人文进行合理的贯彻和执行对我国民族复兴的伟大计划有重大的影响。武术具有非常明显的中华民族的烙印,是我国传统的体育项目之一,武术教育能够促进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为我国目前的武术教育现状并不理想,因此,有必要从学历层面对武术教育进行重新审视。这对民族文化传承和民族精神弘扬都有极大的推动做用,同时也能进一步促进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1对中国武术教育模式进行学理审视的迫切性

随着冷兵器时代的终结,武术的搏杀功能也走出了历史舞台,在时代的变迁下,中国武术教育也随之发生了重大的转折。在当代的武术发展背景下,武术教育承担的历史使命也发生了重大转变,而在当下的时代,社会需要的是能够掌握“高、难、新”技术动作的综合性武术人才,同时还要求武术人才熟练掌握一定的实战技能,同时还需要武术人才对武术的历史文化背景有详细的了解,并能将武术精神转化为爱国情操,这些问题都是的需要我们进行认真思考的问题。随着现代武术教育竞技化的发展,武术教育的文化性也出现了退化现象。在当今社会中比较常见的初级长拳、24式太极拳等都是一些空具架势而没有武术灵魂的展示。在一些专业的武术学校设置国际性的武术竞赛中单一、标准的武术套路成为了武术教育的核心,在武术教育中已经看不到武术文化、武术思想和武术精神的存在,使得以前在武术教育中本来不是问题的问题成为了现代武术教育的缺陷,这也引起了武术界很多学者的关注,诸如“技击是武术的本质吗?”,“武术的本质是单一的还是多元化的?”这样的问题在现代的武术环境中已经逐渐变得模糊。此外,在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情况下,社会中充斥着现实主义、适用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想,这些思想对我国传统文化造成了严重冲击,而武术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重要的一部分,也受到了巨大的影响。而传统武术文化中“礼义仁智信、温良恭俭让”等优良的文化因素也面临着消散的危险,随着日本的空手道、剑道等外国武术文化的引入并形成了规模不小的武术潮流,尤其是一些青少年比较青睐这些异国的文化,对自身的武术文化选择忽视。而在我国成功申办奥运会后,在奥林匹克精神以及团结、友谊、公平竞争等人文理念的下,中国的武术文化也开始面向青少年并争取这一群体的认同感,这即是中国武术文化的机遇,也是一种巨大的挑战。而在我国在武术教育中逐渐呈现出武术体育化的倾向,而这种武术教育的观念一直以来都对我国武术教育的发展形成了巨大的制约作用,甚至在一些专业的武术教育机构中武术的教育评价也大多沿用了体育教育的评价体系,这样的教育体系很难将我国武术教育本身的特色体现出来。

2中国武术教育的现状

2.1家庭式武术教育

家庭教育一直以来都是教育开展的主体,因为家庭教育对人的影响往往能深入骨髓,这种教育的效果是任何教育都无法代替的,家庭教育这种为我国武术文化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教育模式正在逐渐失去效用,这其中的原因非常值得人们深思。现代社会独生子女家庭在不断增加,家庭规模也不能与过去相比,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复杂,以传统的孝道为基础的三世同堂或者四世同堂的大家族结构已经逐渐消失。相关的研究也表明,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很多城市的家庭中超过50%以上的家庭教育都是以祖辈教育孙辈为主,而超过半数的家庭对家庭教育的效果并不满意。这就是市场化经济发展对家庭教育冲击的最直接的表现,家庭关系中以“物”代“人”的现象屡见不鲜。其次,在现代自媒体时代下,人们的价值观念也会受到传媒导向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隔代家庭成员之间,而且同代家庭成员之间存在思想差异的情况也非常常见,武术文化在这样的时代下也不再是一种必须的文化,传统武术甚至在现代社会中到了无处立足的地步,处在了多元化社会的边缘地带。而在我国一些传统的武术之乡,很多家长对孩子练习武术的态度也逐渐转变成充分尊重孩子意愿,不在是强求。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反应出了武术家庭教育正在逐渐弱化,传统武术家庭对武术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低。[1]

2.2社会武术教育形式呈现多样化,影响较大,但是“育人”的成分不足

社会武术教育是一个庞大的武术教育系统,社会武术本身形式多样,影响力非常大,但很多社会武术教育缺乏了真正“育人”的观念。社会教育就是除了家庭以及学校教育以外的一些社会文化机构以及一些社会团体对自身组织处成员,尤其是青少年开展的教育活动。在我国传统的武术教育中,除武术家族的传承之外,还有在我国古代社会中形成的“师徒传承”,这是两种基本的武术教育体制,在我国宋朝时期,社会中存在“社、堡、寨、勾栏”等多种形式的的习武人员聚集的场所,在当时武术教育的主要价值观念是“扬善惩恶、劫富济贫、保家卫国”,但是在现代社会中,这些武术教育价值已经完全消失。在我国历史上以岳飞、戚继光等武将为主要代表的民族英雄对武术教育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教育价值体现的淋漓尽致。但是,在现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水平发展的状态下,新世纪的人们对社会武术的定位是“修身养性”,对武术的练习也基本上是一种个人兴趣。而只有一些乐于其中个人或者武术组织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武术教育形式。武术教育中的习武之人彼此之间会交流习武心得、相互传授经验,并从武术精神中体会做人的真谛,这样的武术教育的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武术教育。而社会中大部分以盈利为目的武术教育将大部分精力用在了武术的商业运作上,对武术育人的理念较少进行思考。而传统的以“安身立命”为价值观念的民间武术则逐渐被边缘化,而在现代社会中以社区为单位的习武人员也从来不主动向别人讲述习武的好处和经验,对于这种社区武术甚至流传出了“两眼不望周边人、一心只练意中拳”的俗语,而这种俗语也体现出了社会武术“育人”色彩的淡漠。也正是这种原因导致民间武术逐渐消亡在历史的长河中。因此,对于社会武术教育来说,要不断培养的广大武术教育人员育人的基本教育理念,让武术教学的内涵得到提升,并在不断摸索中找到教育影响的途径,不断引导人们正确的认识社会武术,并逐步扩展社会武术的影响力,让真正的民族精神回归本真。

3对中国武术教育的反思

3.1积极确立武术教育在教育领域的地位

我国的传统武术在民国时期一度被誉为是“国术”,而武术教育的在学校中的开展可以将的武术教育提升到“国学”的高度。而国学运动目前在我国方兴未艾,是我国在传统文化回归方面经典的成功案例。而只要具备了正确历史观念的人,都能体会到传统武术在我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做出的巨大贡献,而中国的武术在发展过程中与传统的哲学、艺术、宗教等民族文化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传统武术兴衰也是的一种的国学沉浮的历史。[2]在我国,学校是目前主要的文化传播阵地,因此,学校教育传承和发扬传统民族文化的历史责任是无可推卸的。因此,面对目前日渐衰弱的学校武术教学现状,我们必须要树立起武术教育独立的学科意识,而且这一意识也要始终贯穿武术教育学科设置中,这样才能逐步推进武术教育教学体系的重新构架。

3.2借助国学教育热潮,推动武术教育创新

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使得我国的国际地位也得到了极大提升,国民的民族意识也逐渐兴起,国学教育热潮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形成的,而要不要将武术作为一种文化已经不单单是教育观念的问题,已经成为了一种信念形态的问题。因此,我们首先要明确武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良好载体这一信念,武术绝对称得上中国文化的“瑰宝”这以称号。因此武术教育的良好开展也必将成推动国学教育的复兴。人们在物质文明面前已经逐渐丢弃了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而这些我们祖先遗留下来的文化传统值得我们的好好的继承。近年来国学的兴起从根源来说其实是一种文化的需求,这是一种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因为,随着我国国民整体文化素养的提升,探索文化的本源必然会成为一种潮流。在国学教育热潮中人们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学理以及深层次的文化内涵的渴求非常强烈。而武术教育能抓住国学教育发展的机遇,不断创新武术教育模式关系着未来武术教育未来。而将武术教育提升到国学教育的高度对我国整体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也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3.3加强武术教育资源保护,强化拳中意识

现代的竞技武术本源是传统武术,因此,现代以竞技为主的武术教育离不开传统武术教育资源的支持。而在我国竞技武术与传统武术的冲突由来已久,随着外国武术文化的渗透,很多民族武术文化丧失了生存的空间,尤其是一些传统武术拳师的离开使得很多原本很有代表性的拳技逐渐消失,造成了武术教育资源的巨大缺失。因此,我们要注重对武术资源的保护,不断提高传统武术资源保护的力度,将武术资源作为一种文化来传承,这样才能让武术教育进入更高的文化境界。

4结语

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武术文化蕴含了强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力量。武术教育能否满足现代国民武术教育的实际需求,对武术文化的传承以及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我们要立足传统武术资源,创新武术教育模式,做好武术这一传统文化的传承工作。

参考文献:

[1]王长伟.体育院校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武术套路运动技能考核标准的制定及实证研究[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17.

[2]王雪梅.江苏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方案实施的视域下[D].苏州:苏州大学,2015.

作者:孟治平 单位:浙江省绍兴市武术协会

上一篇: 高校中外建筑史教学改革探讨 下一篇: 云计算下档案信息安全探讨
相关文章
精选范文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