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民间艺术形式汇总十篇

时间:2023-07-27 16:16:13

民族民间艺术形式

民族民间艺术形式篇(1)

摘 要: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与京剧、越剧、评剧、豫剧并称中国五大剧种,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亮丽的瑰宝.相同的是,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民族共同体文化中剥离与突显出来的一种民族体育文化形式,是我国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运用专家访谈、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据统计等方法,目的首先是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角度对不同阶段黄梅戏的艺术表现形式(具体包括表演形式、表演内容、唱词以及表演动作)进行分析,并且分析黄梅戏为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所起到的作用;其次分析两者精神层面的互通之处,并提出加强对黄梅戏的开发和利用以及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弘扬以及传播.

关键词 :黄梅戏;民族传统体育;关系探究

中图分类号:J825;G812.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1-0193-02

1 前言

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与京剧、越剧、评剧、豫剧并称中国五大剧种,因其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于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被正式列入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黄梅戏作为一个深受观众喜爱的剧种,曾在20世纪50、60年代和80年代两度享誉全国,它的影响甚至还波及到港台、海外,在当时可谓是影响甚远.民族传统体育是一个民族经过历史筛选、沿袭下来的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体育文化特质和体育文化模式,同样也是整个民族社会文化中最活跃、最积极、影响最直接、最广泛和最深远的部分.在民族传统体育研究方面,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和成绩,但大多数研究都着力于在如何开拓竞技性和表演性项目上,其重点在于训练和比赛的成果,而对于体育和艺术之间的联系或是影响却很少涉及.黄梅戏和民族传统体育同为中华文化瑰宝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两者之间又相互联系,密不可分.与此同时,两种文化在不同的领域的发展均遇到了瓶颈.因此,研究黄梅戏和民族传统体育之间的关系就显得十分必要.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本次调查对象为高校体育专业学生150名,高校音乐专业学生150名,高校体育专业教师及领导50名,高校音乐专业教师及领导50名,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92份,有效问卷389份,有效率97.2%;以问卷调查和对黄梅戏专家的访谈,获得了有关黄梅戏发展的真实资料;通过图书馆、中国知网、互联网及相关文献和期刊,广泛搜集黄梅戏与民族传统体育的相关资料,作为本研究的数据支持和理论研究.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体育专业及音乐专业师生对黄梅戏和民族传统体育的认知程度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相关专业师生在日常的学习中,很少涉及到与本课题相关的内容,但凡是与本课题相关的知识,大都一带而过,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相关专业学生大都没有认识到黄梅戏和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性,更没有起到必要的宣传作用.

3.2 黄梅戏萌芽阶段民族传统体育的作用

关于黄梅戏的源流,新中国成立以前,很少有文字记载,现据民间传说和老艺人的回忆,参照有关地方史志资料,介绍一下这个剧种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现在的黄梅戏,在历史上还有过一些别名.顾名思义,往往可以看出它在发展过程中的踪迹.历史上黄梅戏的别名有黄梅调、采茶调或采茶戏、花鼓戏或化谷戏、二高腔、皖剧、徽戏、怀腔或府调、汉剧、弥腔,上述这些都是黄梅戏的别名,从中不难看出黄梅戏与采茶歌、花鼓调有密切关系,并受到青阳腔、汉剧、徽调的影响,后在安徽安庆形成了特色“怀腔”,也就是后来的黄梅戏.在其萌芽阶段,吸收了民族传统体育中舞龙舞狮、放风筝、打秋千、抓子的不少营养,可以说民族传统体育是黄梅戏发展的摇篮和土壤.具体表现为舞龙、舞狮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为黄梅戏的戏词创作提供了大量素材.下面分别举例说明:

(1)舞龙,又名龙舞、玩龙灯,民族传统体育形式之一.在黄梅戏《二姑娘观灯》中于老四接未婚妻张二女看灯,观灯过程中充满了幸福和喜悦,他们最先看的是“龙灯凤灯绣球灯”,于老四和张二女本是黄梅地区的人,所看的龙灯也是黄梅地区在灯节和新春期间每个村庄百龙竞舞的纸龙灯,顿时百龙竞舞,让人目不暇接.《夫妻观灯》中的王小六夫妇, 在北宋著名都城汴梁城的灯会上,兴高采烈地看了舞龙.王妻李蛟蛾唱:“我与当家的街前行,前面来了几班灯.观长的,是龙灯!”有的演出本为:夫妻二人把城进,城内四门都是灯.龙灯,京城作为皇都的龙灯,比民间更是繁荣、美丽万分,街上是千龙竞耍,草龙争辉.正是因为龙灯舞得好,所以观看的人才特别多:不管是男女老少、还是高矮胖瘦都挤到人前看舞龙灯.拥挤十分的街道将胖子挤得大汗淋漓,将瘦子也挤的如面条一般.王的妻子也因只顾看龙灯,被人们挤得踩掉了绣鞋,她却丝毫不知光着脚在那里观看龙灯.唱正月时,《张先生讨学钱》《闺女自叹》等戏也有“一走走到大街心,长的是龙灯”的唱段.

(2)舞狮,舞狮为黄梅民歌提供的素材有《狮子调》中的“花灯本是唐朝起,狮子本是宋朝兴.唐朝天子许大愿,永乐堂上闹花灯.”“狮子来到笑洋洋,滚起绣球下天堂.头顶七星朝北斗,脚踏八卦走四方.”“狮子上门喜洋洋,带来五谷堆满仓.狮来六畜多兴旺,贵府人口多吉祥.”黄梅戏中舞狮的片段也有很多,例如:《有二姑娘观灯》:于老四同张二妹两人兴高采烈地看了狮灯和象灯,《夫妻观灯》中王小六夫妇,在观看了武狮子的舞蹈:狮子灯之后,又看了跳三跳.《卖斗萝》中朱三哥,娶了个光吃不做的老婆,做的衣服粗糙的像狮皮一样:只见他在地下打滚,好像舞狮子一般.《讨学钱》中的张先生,也是在正月看了短的狮子灯,狮子张大嘴等狮舞表演.

3.3 黄梅戏发展阶段民族传统体育的作用

在黄梅戏的发展过程中,踩高跷为黄梅戏的发展增添了新的艺术表现形式,让黄梅戏的表演大放异彩.高跷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安徽、湖北等地普遍流行.高跷,我国著名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每逢灯节的时候,青年男子以三人一组、五人一班的形式,专门受人聘请,经过化妆后踩着高跷,在灯节的时候去街上演唱.他们主要的表演形式是在灯节或赛会期间,由男女青年组成的七至九人小组,身着古装列队跟随灯会表演和巡游.具体表演形式中又分为带唱的高跷,身踩高跷或兼用其他民间歌舞进行演唱,表演形式丰富多彩.有的人打连降,也有人骑竹马,亦或是扭秧歌,还有的采茶扑蝶、拉犟驴、耍蚌壳精.更有技术高超者,踩着高跷表演肩上驮人跳单眼、两腿劈叉、横跨板凳等高难度动作.他们演唱的主要内容有花鼓或小调,如《偷笋》、《唱八仙》、《王母庆寿》、《绣香袋》、《小游春》等;而另外一种表演形式也是以大量的高跷历史人物为原型进行创作.高跷与黄梅戏合二为一,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使名旦练就过硬的本领,从而能提高其表演艺术,踩着六到八寸的低跷进行表演.踩高跷者往往选择反映历代兴亡、忠奸斗争的故事以及广为人知的民间传说,又或者是男女爱情的故事造型.如《梁祝姻缘》、《天女散花》、《孟姜女》、《楚汉相争》、《东吴招亲》、《三顾茅庐》等.踩高跷者手里拿着标志所扮演历史人物的道具,鲜明地阐释了人物特色.按照民俗跷应由美丽动人、落落大方的姑娘去踩,可当时处在在半殖半封的旧中国,有权势和富人的女儿多会把头跷揽入怀中.高跷这一特定的表演为黄梅戏的表演形式增添了新的色彩,更加利于黄梅戏的广泛传播.

3.4 黄梅戏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为黄梅戏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黄梅戏的发展同样也促进了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与传承.待到黄梅戏发展到皖西南、鄂东南等地时,作为逃荒手段的部分民族传统体育表演形式,又是它发展、传播的工具和媒介.作为黄梅戏“原产地”湖北黄梅县背依山岗,面临江湖,经常发生水旱灾害,其中以水灾次数最多,危害最大.明清两朝就发生过数十次水灾,真是妻离子散,民不聊生.黄梅人迫于生计,不得不逃到其他地方,除了本省的蕲春、麻城一带,还有江西的九江、湖口以及安庆的宿松、太湖、望江、怀宁等地.除了小部分人出卖劳力,大部分人都以卖唱糊口.黄梅戏早期唱词中就有舞龙、舞狮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发展期间更是运用高跷和黄梅戏相结合,无形之中加大了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宣传力度.后期随着黄梅戏的不断发展,其中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更是深入人心,无疑又是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大力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了民族传统体育,进一步发扬了民族传统体育.

3.5 黄梅戏与民族传统体育精神层面互通之处

黄梅戏作为中国五大剧种之一,不仅仅因为它蕴含了重要的历史价值,其中的文化价值也在极大地影响着人们.黄梅戏作为人们逃荒时糊口的手段,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人们身处颠沛流离之中,向往美好生活的精神状态.而黄梅戏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容纳新的元素,不断丰富其表现形式,这也直接反映了黄梅戏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气度.另一方面,民族传统体育不仅具有很好的健身价值,而且还有较高的艺术审美价值及丰富的娱乐、教育功能.此外,在民族传统体育发展过程中,更是经历了大融合、大交流,才形成了和谐统一的风范.两种不同的文化形式在发展过程中都汲取了各种艺术形式的精华,也都从不同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黄梅戏和民族传统体育同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两种文化形式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对彼此的发展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一方面在黄梅戏的萌芽、发展阶段,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对它产生的作用(主要包括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为黄梅戏的戏词创作提供了大量素材,为黄梅戏增添了新的表现形式).另一方面在黄梅戏发展的过程中,也无形对民族传统体育起到了宣传作用,在黄梅戏的表演形式中大量采用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戏词中也包含了大量信息,为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从精神层面来说,两者都具有兼收并蓄,海纳百川的气度,还从各自的表现形式中反映了人们的精神面貌.

4.2 建议

黄梅戏和民族传统体育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宝贵的精华,两者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与此同时又对社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是通过本研究调查显示,即使是相关专业的师生对此也是了解甚少,所以可以看出目前两种文化的影响正在逐渐减弱,处于瓶颈时期.两种宝贵的文化既然代代相传,那么在我们新一代手中更应该得到传承,更应该得到大力的宣传,使其发扬光大.本人认为:首先应该在高校、社会大力宣传,并且通过高校、社会向其他方面不断扩大影响.其次应该让相关专业学生进行更加深入、更加透彻的学习,对两种文化的传承起到应有的作用.三应该在中小学进行大力宣传,让中小学生对此有一个明确的了解、深刻的认识,对两种文化的传承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延超,饶远,李艳波.符号之缘——黄梅戏中的民族体育文化[J].体育文化导刊,2007(12):92.

民族民间艺术形式篇(2)

关键词:原生态 民族艺术 民族文化 生态保护

在全球经济交往日趋深入的今天,全球文化在不断的交往与碰撞中相互融合。在中国的艺术长廊中,有一种艺术形式被称为原生态民族艺术,这为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带来了别样的生机。 

一、原生态民族艺术与民族文化 

原生态,顾名思义,代表着生命之态、自然之态,是一切生活及艺术的根源。原生态一词最初见于声乐比赛,随后在表演艺术等领域迅速蹿红,成为文化领域的特殊符号。原生态这一概念被引入文化领域之后就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特征存在着。而所谓的原生态民族艺术,多是指一些原始的、原创的、民间的、乡土的艺术形式,其作为一种特殊的民间智慧存在于我们所生活的社会,可以说原生态民族艺术是在特定的原始环境中衍生出来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作为比较原始的民族艺术,原生态民族艺术的素材多源自于对自然的崇拜以及人类的本能,经过不断的融合和发展,逐步形成了一种以原始为基本的奇特的艺术形式。原生态民族艺术所代表的,是民间艺术和民族风俗所组成的一个多元的文化空间,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相融合的产物。 

原生态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在没有被更多的人认识的时候,往往是以一种民间艺术的形式存在。不论何种民间艺术或民族艺术,都有其丰富的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特别是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艺术,其本身就具有特定的精神功能,是整个民族广泛遵守的行为准则和价值标准。原生态民族艺术在未被发掘之初,是只在这个民族内部流传的一种艺术形式,表现的是这个民族所特有的精神生活,往往带有原始文化的特征在里面,会有对自然现象的原始崇拜的现象。也正是因为这种原始的活动及其所代表的文化活动,这种不为人知的民族艺术才能被称为原生态的民族艺术。当某种不为人知的民族艺术及民族文化被众人所接受的时候,带给人们的往往是来自原始文化的冲击,这也许就是为什么这些民族文化为什么被称为原生态民族文化的原因,就是因为其本身所具有的原始的、乡土的甚至是神秘的气息。人们通过原生态的艺术形式,了解这个民族的物质文化生活,甚至可以了解这个民族的起源,这就是原生态民族艺术呈现给世人的来自于非物质文化的整体价值。原生态民族艺术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本身所展示的是一种原生态的生活态度,是这一民族的价值体系、心理认同在艺术文化上的体现。 

民族民间艺术形式篇(3)

关键词:原生态 民族艺术 民族文化 生态保护

在全球经济交往日趋深入的今天,全球文化在不断的交往与碰撞中相互融合。在中国的艺术长廊中,有一种艺术形式被称为原生态民族艺术,这为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带来了别样的生机。 

一、原生态民族艺术与民族文化 

原生态,顾名思义,代表着生命之态、自然之态,是一切生活及艺术的根源。原生态一词最初见于声乐比赛,随后在表演艺术等领域迅速蹿红,成为文化领域的特殊符号。原生态这一概念被引入文化领域之后就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特征存在着。而所谓的原生态民族艺术,多是指一些原始的、原创的、民间的、乡土的艺术形式,其作为一种特殊的民间智慧存在于我们所生活的社会,可以说原生态民族艺术是在特定的原始环境中衍生出来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作为比较原始的民族艺术,原生态民族艺术的素材多源自于对自然的崇拜以及人类的本能,经过不断的融合和发展,逐步形成了一种以原始为基本的奇特的艺术形式。原生态民族艺术所代表的,是民间艺术和民族风俗所组成的一个多元的文化空间,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相融合的产物。 

原生态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在没有被更多的人认识的时候,往往是以一种民间艺术的形式存在。不论何种民间艺术或民族艺术,都有其丰富的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特别是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艺术,其本身就具有特定的精神功能,是整个民族广泛遵守的行为准则和价值标准。原生态民族艺术在未被发掘之初,是只在这个民族内部流传的一种艺术形式,表现的是这个民族所特有的精神生活,往往带有原始文化的特征在里面,会有对自然现象的原始崇拜的现象。也正是因为这种原始的活动及其所代表的文化活动,这种不为人知的民族艺术才能被称为原生态的民族艺术。当某种不为人知的民族艺术及民族文化被众人所接受的时候,带给人们的往往是来自原始文化的冲击,这也许就是为什么这些民族文化为什么被称为原生态民族文化的原因,就是因为其本身所具有的原始的、乡土的甚至是神秘的气息。人们通过原生态的艺术形式,了解这个民族的物质文化生活,甚至可以了解这个民族的起源,这就是原生态民族艺术呈现给世人的来自于非物质文化的整体价值。原生态民族艺术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本身所展示的是一种原生态的生活态度,是这一民族的价值体系、心理认同在艺术文化上的体现。 

民族民间艺术形式篇(4)

关键词:原生态 民族艺术 民族文化 生态保护

在全球经济交往日趋深入的今天,全球文化在不断的交往与碰撞中相互融合。在中国的艺术长廊中,有一种艺术形式被称为原生态民族艺术,这为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带来了别样的生机。 

一、原生态民族艺术与民族文化 

原生态,顾名思义,代表着生命之态、自然之态,是一切生活及艺术的根源。原生态一词最初见于声乐比赛,随后在表演艺术等领域迅速蹿红,成为文化领域的特殊符号。原生态这一概念被引入文化领域之后就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特征存在着。而所谓的原生态民族艺术,多是指一些原始的、原创的、民间的、乡土的艺术形式,其作为一种特殊的民间智慧存在于我们所生活的社会,可以说原生态民族艺术是在特定的原始环境中衍生出来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作为比较原始的民族艺术,原生态民族艺术的素材多源自于对自然的崇拜以及人类的本能,经过不断的融合和发展,逐步形成了一种以原始为基本的奇特的艺术形式。原生态民族艺术所代表的,是民间艺术和民族风俗所组成的一个多元的文化空间,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相融合的产物。 

原生态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在没有被更多的人认识的时候,往往是以一种民间艺术的形式存在。不论何种民间艺术或民族艺术,都有其丰富的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特别是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艺术,其本身就具有特定的精神功能,是整个民族广泛遵守的行为准则和价值标准。原生态民族艺术在未被发掘之初,是只在这个民族内部流传的一种艺术形式,表现的是这个民族所特有的精神生活,往往带有原始文化的特征在里面,会有对自然现象的原始崇拜的现象。也正是因为这种原始的活动及其所代表的文化活动,这种不为人知的民族艺术才能被称为原生态的民族艺术。当某种不为人知的民族艺术及民族文化被众人所接受的时候,带给人们的往往是来自原始文化的冲击,这也许就是为什么这些民族文化为什么被称为原生态民族文化的原因,就是因为其本身所具有的原始的、乡土的甚至是神秘的气息。人们通过原生态的艺术形式,了解这个民族的物质文化生活,甚至可以了解这个民族的起源,这就是原生态民族艺术呈现给世人的来自于非物质文化的整体价值。原生态民族艺术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本身所展示的是一种原生态的生活态度,是这一民族的价值体系、心理认同在艺术文化上的体现。 

二、原生态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的生态保护 

由于原生态民族艺术及民族文化一直处于被主体文化忽视的边缘地带,所以一直不为众人所知。但其作为一个民族精神生活的总和,一直引导着这一民族的价值取向和心理认同,所以,保护原生态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可以说是保护这一民族的精神核心。美国文化人类学家从研究文化生态变迁的角度提出了文化生态学的概念,其寻求的是阐明不同地域的特定的文化特征。在文化研究,特别是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的研究过程中,应当从原始的、乡土的甚至是神秘的艺术形式和神秘的文化入手,以最自然的方式去了解最原生态的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

在原生态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的生态保护过程中,首先要注重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民族艺术是一个民族的瑰宝,但不同的艺术形式有着其各自的特点,所以不能要求所有的艺术都是一个形式,要尊重不同艺术形式的存在的差异,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原生态民族艺术的丰富多彩。同样,原生态的民族艺术是其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民族艺术并不能代表整体的民族文化,只有尊重民族文化内部存在的差异性,才能更好的促进原生态民族文化的整体发展。其次是要保护原生态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很多原生态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代表的往往是一个整体,在其内部有存在不同的分支和体系,因此保护多样的原生态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种类的多样性,也是原生态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的生态保护中不容忽视的问题。再次要注重保护原生态民族文化的空间和谐性。在原生态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集中的地区,建立相应的文化生态保护区,构建和谐的原生态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空间,尊重其民族存在的各种各样的艺术和文化活动,尊重其变化发展规律,不进行人为的或刻意破坏其和谐性的活动。最后,尊重原生态民族艺术与民族文化的涵盖性和包容性。原生态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作为一个民族所特有的文化体系,有着其独特的、巨大的凝聚力和穿透力,千百年来一直影响着其族人。作为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价值体系,其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涵盖性和包容性,在

[1] [2] 

不断的融合与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改进自身的价值体系。因此,注重原生态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的涵盖性和包容性,对原生态民族文化的发展至关重要。 

民族民间艺术形式篇(5)

在全球经济交往日趋深入的今天,全球文化在不断的交往与碰撞中相互融合。在中国的艺术长廊中,有一种艺术形式被称为原生态民族艺术,这为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带来了别样的生机。 

一、原生态民族艺术与民族文化 

原生态,顾名思义,代表着生命之态、自然之态,是一切生活及艺术的根源。原生态一词最初见于声乐比赛,随后在表演艺术等领域迅速蹿红,成为文化领域的特殊符号。原生态这一概念被引入文化领域之后就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特征存在着。而所谓的原生态民族艺术,多是指一些原始的、原创的、民间的、乡土的艺术形式,其作为一种特殊的民间智慧存在于我们所生活的社会,可以说原生态民族艺术是在特定的原始环境中衍生出来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作为比较原始的民族艺术,原生态民族艺术的素材多源自于对自然的崇拜以及人类的本能,经过不断的融合和发展,逐步形成了一种以原始为基本的奇特的艺术形式。原生态民族艺术所代表的,是民间艺术和民族风俗所组成的一个多元的文化空间,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相融合的产物。 

原生态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在没有被更多的人认识的时候,往往是以一种民间艺术的形式存在。不论何种民间艺术或民族艺术,都有其丰富的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特别是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艺术,其本身就具有特定的精神功能,是整个民族广泛遵守的行为准则和价值标准。原生态民族艺术在未被发掘之初,是只在这个民族内部流传的一种艺术形式,表现的是这个民族所特有的精神生活,往往带有原始文化的特征在里面,会有对自然现象的原始崇拜的现象。也正是因为这种原始的活动及其所代表的文化活动,这种不为人知的民族艺术才能被称为原生态的民族艺术。当某种不为人知的民族艺术及民族文化被众人所接受的时候,带给人们的往往是来自原始文化的冲击,这也许就是为什么这些民族文化为什么被称为原生态民族文化的原因,就是因为其本身所具有的原始的、乡土的甚至是神秘的气息。人们通过原生态的艺术形式,了解这个民族的物质文化生活,甚至可以了解这个民族的起源,这就是原生态民族艺术呈现给世人的来自于非物质文化的整体价值。原生态民族艺术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本身所展示的是一种原生态的生活态度,是这一民族的价值体系、心理认同在艺术文化上的体现。 

二、原生态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的生态保护 

由于原生态民族艺术及民族文化一直处于被主体文化忽视的边缘地带,所以一直不为众人所知。但其作为一个民族精神生活的总和,一直引导着这一民族的价值取向和心理认同,所以,保护原生态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可以说是保护这一民族的精神核心。美国文化人类学家从研究文化生态变迁的角度提出了文化生态学的概念,其寻求的是阐明不同地域的特定的文化特征。在文化研究,特别是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的研究过程中,应当从原始的、乡土的甚至是神秘的艺术形式和神秘的文化入手,以最自然的方式去了解最原生态的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 

在原生态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的生态保护过程中,首先要注重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民族艺术是一个民族的瑰宝,但不同的艺术形式有着其各自的特点,所以不能要求所有的艺术都是一个形式,要尊重不同艺术形式的存在的差异,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原生态民族艺术的丰富多彩。同样,原生态的民族艺术是其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民族艺术并不能代表整体的民族文化,只有尊重民族文化内部存在的差异性,才能更好的促进原生态民族文化的整体发展。其次是要保护原生态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很多原生态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代表的往往是一个整体,在其内部有存在不同的分支和体系,因此保护多样的原生态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种类的多样性,也是原生态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的生态保护中不容忽视的问题。再次要注重保护原生态民族文化的空间和谐性。在原生态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集中的地区,建立相应的文化生态保护区,构建和谐的原生态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空间,尊重其民族存在的各种各样的艺术和文化活动,尊重其变化发展规律,不进行人为的或刻意破坏其和谐性的活动。最后,尊重原生态民族艺术与民族文化的涵盖性和包容性。原生态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作为一个民族所特有的文化体系,有着其独特的、巨大的凝聚力和穿透力,千百年来一直影响着其族人。作为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价值体系,其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涵盖性和包容性,在不断的融合与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改进自身的价值体系。因此,注重原生态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的涵盖性和包容性,对原生态民族文化的发展至关重要。 

三、结语 

原生态的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都是民族独特性的体现,以自然的方式对其进行生态保护能够保持原生态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本身的特点,保留二者的整体与差异性,保持文化艺术的多样性,保护空间和谐型,延续涵盖性和包容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态民族艺术是一种不可以商业化的自然状态。但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在文化全球化的时代,如何保护原生态的民族文化和民族艺术,就成为文化发展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民族民间艺术形式篇(6)

    广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边疆省区,有丰富的地上地下文物,多姿多彩的传统文化,以及奇特瑰丽的“喀斯特”地貌,这些,构成了独特的广西民族文化生态。广西地处岭南西部,自古为“百越之地”,属西瓯骆越故地。越文化、滇文化、楚文化、中原汉文化、客家文化、壮族骆越文化均在此交汇,造就了五彩斑斓的广西民族文化,并由此衍生出独具特色的广西民族民间艺术,特点包括:

    1.地域民族性突出广西是多民族的省份,是以壮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地域分布广、交错杂居的分布状况。广西不同民族、不同支系、不同地域,有其不同的文化形式和文化内容。例如民居建筑,有汉族庭院式的民居、园林式的山庄、南洋风格的骑楼,有客家围屋,有少数民族的干栏式建筑,等等。再如服饰,广西12个世居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服饰,同一个民族的不同支系又有各式各样的服饰。另外,战国至东汉的左江岩画,绵延分布在200公里的左江沿岸,规模之大世界罕见,其中着名的宁明花山岩画全幅画长135米,高44米,画有朱红色人物1300多个,最大的高达3米,最小的仅0.3米,间有少量兽类和器具,规模宏大,内容丰富;广西的铜鼓文化习俗仍在许多少数民族地区流行,白裤瑶的打铜鼓和砍牛送葬、壮族的青蛙节打铜鼓和祭蛙求雨仪式等都体现了广西浓郁的地域民族特色。

    2.具备地区国际化特点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处祖国南疆,是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也是中国西部资源型经济与东南开放型经济的结合部,在中国与东南亚的经济交往中占有重要地位。广西周边与广东、湖南、贵州、云南等省接壤。在文化上,广西与越南、泰国、柬埔寨等国家有较长期的民间交往历史,民间习惯、艺术形式上有许多相通之处。

    3.多种民族亚文化并存,既有相对独立性,同时极具兼容性从地域特点来看,以柳州为界,桂北饮食以咸辣为主,其重要民间艺术戏曲——桂剧、彩调剧,与徽剧、汉剧、湘剧、祁剧有密切的历史血缘关系,带有明显的楚文化特点;桂南以粤文化为主要特征,融合了疍家文化、越文化的元素,民间以粤语为主要语言,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各族自治县和宁明等地的天琴表演同时带有壮族文化的特色,粤剧、师公戏、丝弦戏、采茶戏同时并存;桂西以古老壮族的密洛陀文化为主流,是黑衣壮、蓝衣壮等古老壮族聚居区,“蚂拐舞”、红水河沿线的铜鼓文化、壮锦、旧州的绣球等都体现出骆越文化的特点;桂东地区以客家文化和粤文化为主线,舞狮、“舞炮龙”等是粤文化和客家文化遗存的体现。广西各民族长期接触和交往,使各民族的文化一方面具有独特的传统,一方面又有互相渗透、互为兼容的迹象。比如桂北农村壮族、汉族、侗族、苗族的干栏式木楼,大同小异;竹竿舞、抛绣球、斗牛等在广西不同民族的节庆活动中都有也是一个典型的例证。其他如节日、饮食、娱乐等方面,各民族都有一些相近、相同的习俗。

    4.民族民间艺术保存较完整广西自古远离中原的朝代更迭、战乱纷争,又属经济欠发达地区,加之许多民族的聚居地又相对偏僻,因此许多传统文化得以系统、完整地保留下来。像侗族的民居建筑、瑶族的服饰,还有许多民族的节日、歌谣、技艺等等,都比较完整地流传下来。

    二、广西民族民间艺术的传播现状

    在整合文化艺术资源方面广西有着一定的基础优势:第一,广西相对其他少数民族省份兼容性更高,历史上和中原地区的联系也很紧密。社会发展进程总体上以融合发展为主,进而现在广西民族民间艺术形成了既相对独立,又极具兼容性的特点;第二,经过近几年政府的鼓励推动,各地的节庆活动开展广泛,区内大部分县市每年都有以本地民族特色为重点的节庆活动,在活动开展的同时,各主办方也相互借鉴,这在较大程度上促进了广西民族民间艺术形式的整合;第三,随着“北部湾经济区”确定为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之一,广西作为与东盟国家经济文化交流的桥头堡,有和东盟诸国开展全方位文化交流的必要和需求,为此一个完整的广西文化形象更有利于确立广西的枢纽地位。

    1.民族民间艺术资源已开始发掘,但分散零乱,缺乏整体形象打造然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由于广西是以壮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地域分布广、交错杂居的分布状况,致使当地的民族民间艺术资源分散,桂北的桂剧,桂南的天琴、“碧海丝路”舞剧,桂西的“蚂拐舞”,桂东的舞炮龙、彩架等,虽由当地县市通过节庆活动、外出展演等方式大力打造、宣传,仍不免是“各个山头在唱歌,声大难和”。近几年,广西借助国际民歌艺术节的平台以民歌为“龙头”,整合了民歌资源和壮锦、铜鼓等部分民族民间艺术形式,但仅仅依靠一年一次的国际民歌节和单一的民歌诉求,在大众传播形式多样,信息泛滥的现代社会,广西丰富的地域特色还是无法有效形成整体形象,也不能更好地丰富广西的文化品牌内涵。

    2.在一些项目上,民间资本参与民族民间艺术产业化运营与传播取得了突破,但未全面铺开作为民间资本参与民族民间艺术产业化运营成功的典型“印象刘三姐”大型实景演出是将广西桂林风景、现代声光影技术、民间传说和民间山歌艺术形式有机结合的产业化运营项目,它不仅探索了一条新的文化产业运作模式,更重要的是它为当地的民族民间艺术形式如何和现代主流审美思想相结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到2008年底,《印象?刘三姐》演出近2000场,观众约300万人次,票房收入约6亿元。此外,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工艺品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中也探寻了新的发展模式。广西临桂县五通镇的“三皮画”(树皮画、猪皮画、牛皮画)已初步形成了产业,有500户农户直接参与制作,一年产值达到4000多万元;靖西县旧州村是广西历史悠久的绣球专业村,这里制作绣球的历史有400多年,采用“公司+协会+农户”的生产模式,欧美和国内已经成为主要市场,目前,旧州的绣球年产16万个,年产值达到170万元。这些成功项目都大大推动了广西民族民间艺术的有效传播。然而,对于广西大部分民族民间艺术的产业化运营与传播,民间资本的参与十分有限,大多要么参与比例较少,要么仅仅流于形式,如宾阳的“炮龙节”、武鸣的“三月三歌圩”等。

    3“.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文化传播模式对广西民族民间艺术的传播局限性明显“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模式是国内诸多省份推动民族民间艺术发展的主要原动力,实质是通过构建独特的文化平台,提高知名度、美誉度,吸引投资商,拉动经济增长。广西长期实施了舞台艺术精品战略,一些民族民间艺术得到了传承与发展。壮剧《瓦氏夫人》、民族歌舞诗《漓江诗情》、舞蹈《壮族大歌》等140多个剧目在“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奖”等各类全国性评选和比赛中获奖,实现了舞台艺术整体突破;民族音画《八桂大歌》、壮族舞剧《妈勒访天边》和桂剧《大儒还乡》连续三年分别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广西成为西部14个省市区中唯一获得“三连冠”的省区;传统的歌舞剧《刘三姐》不断加入声部交替咏唱的手法,模仿水波的流动,表现手法进一步创新;特别是已经连续举办七届的“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大大推动了广西民歌品牌的塑造。这一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广西文化形象在全国的传播,但对于传统的民族民间艺术的生存终归是“输血”,而不是“造血”,没有形成其本来应有的大众消费土壤。从2009年由自治区文化部门发起主办的“广西戏剧展演”的惨淡门票销售上即可看出,传统民族民间艺术和主流文化消费理念的契合仍任重道远。

    三、结合地方实际,运用新策略大力推动广西民族民间艺术传播

    文化消费是民族民间艺术得以生存的原生土壤,传统的艺术形式要取得进一步的发展就必须有牢固的本地域或更广阔的文化市场空间,要和主流的文化消费理念相适应。

    1.整合民族民间艺术资源,适应北部湾发展战略

    在对广西民族民间艺术的传播项目中,应采用以壮族“民歌”、“壮锦”和“铜鼓”等民间艺术形式为主体,广泛融合区内各种艺术元素进行整合传播的方式。这主要基于:1、单一的民族民间艺术形式的推广传播容易淹没;2、形式特点各异、资源分散的民族民间艺术创作不利于现代文化产业大生产、大制作、大传播的特点;3、整合传播有益于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将各县市的优秀民族民间艺术元素以大项目的平台整合传播显然比但各县市单独对外宣传更有效率。经过几年来“国际民歌艺术节”的拉动,广西在对外传播的艺术文化项目上已经整合了不少民族民间艺术元素,但还比较简单、粗放,应该由内至外的在各个艺术作品、传播渠道上作进一步的整合。

    2.以项目运作为核心抢占制高点,推动文化品牌向周边地区传播

民族民间艺术形式篇(7)

近年来,我国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进入了新的阶段,对文化和艺术的保护、传承意识越来越强。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新媒体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传播方式。在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和艺术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剪纸艺术作为民族艺术的分支,传承了少数民族上千年的文化艺术,那些深藏于少数民族背后的民俗文化、历史情感、宗教秘俗,展现为剪纸艺术中的喜怒哀乐、宗教仪式、子孙祈福等艺术符号。剪纸艺术借用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传承个性化的艺术语言。近年来,部分少数民族题材的剪纸艺术作品由于缺乏创新,在艺术表现形式、用途上都难以满足现代人的诉求。尤其是步入互联网时代后,大数据科技充斥着现代人的生活,更多的人开始思索传统艺术如何与现代科技、生活接轨,这也是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互动的结果。康定斯基在20世纪曾经预言:“未来的艺术形式将会把各种艺术手段结合成一体,并且会超越所有单一种类的艺术手段,产生出壮丽的综合成果。”

一、少数民族题材的剪纸与动画艺术结合

数字时代的到来令新媒体技术迅猛发展,动画艺术也借此东风在各个领域中展现了更多、更新的艺术形式,将传统的动画形式与三维动画等构建成新的动画艺术形式,沿着数字化的方向不断推陈出新,将视觉、听觉、触觉上的感受通过镜头表现得绚丽多姿。少数民族题材剪纸更多的是追求质感和形式上的审美,少数民族题材剪纸与动画艺术的结合,可以从二维动画的角度表现故事情节和地域环境,将不同少数民族题材的剪纸文化通过二维动画传播,利用虚拟空间的维度表现。新媒体传播的主要手法也借助交互形式,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如通过微信、QQ、微博等互联网交互方式进行少数民族题材剪纸艺术的传播,这样不仅可以增强民族间的互动,也可以通过新媒体对艺术进行新的创作和传播。通过与观者的互动和沟通,将剪纸艺术进行新的解析与重构,通过新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创作出新的艺术作品,通过三维动画广泛传播。三维动画艺术与少数民族题材剪纸艺术结合,两者在审美情感的追求上是和谐统一的,对于故事的情节、场景、人物、颜色等符号的安排与虚拟空间的构成应讲究艺术性。少数民族题材的剪纸应原汁原味地传播出去,在二维、三维动画艺术的空间里找寻自己的一席之地,通过独特的地域、民俗题材,将新的创意与传统的民俗剪纸情节脚本交融,生成数字化的三维表现形式。少数民族题材的剪纸形式在动画艺术领域传播,以民族的瑰宝赋予二维、三维动画艺术更丰富的符号语言,通过科技信息数据的不断创新,删繁就简,在视频或平面的后期制作中,借用虚拟科技等手段,将传统难以获得的效果通过技术手段呈现出来,不受时间、空间的局限。将剪纸艺术的技术、故事情节通过镜头语言表现,解放了思想,革新了思维。少数民族题材剪纸融合新媒体技术手段,不仅在创意创新上融入了更多的符号元素,从二维、三维的角度丰富了艺术语言,刺激了大众的审美需求,激发了大众审美对于传统艺术的神往,也是传统文化中文化与民俗的体现。

二、少数民族题材的剪纸与网络传播结合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时代的科技发展,传统媒体受到新媒体的冲击,各媒介间的融合日渐加深,也催生了新媒体艺术的新型审美理念与审美追求。正是新媒体的低门槛,催生出一系列的新艺术表现手法和跨时代的新艺术家。他们根植传统文化,衍生大尺度的探索模式,在大数据时代找寻自己的一席之地,以网媒为中心辐射观者大众。过去一段时期,少数民族题材的剪纸作为展示民间文化艺术的重要力量,却一度受制作流程与地域的限制仅仅在当地流传。改革的浪潮影响着人们对于传统手工艺术的看法。数码产品与互联网充斥于人们的生活,新旧技术的交替必然成为这个时代的主要话题,少数民族题材剪纸艺术也必将搭上网络传播的顺风车,从而将民族的东西推向世界。少数民族题材剪纸和网络传播融合,一方面,网络数字媒介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断推陈出新,为少数民族题材的剪纸艺术带来了技术上的升级与外观上的包装,透过三维空间来加深材料的质感,从静态转换成动态传播也是一个新的突破;另一方面也体现了科技与艺术的融合,立足于传统剪纸艺术的根基,找寻少数民族题材剪纸新的艺术空间,利用新的媒介手段创作出不同的交互性作品。

三、少数民族题材的剪纸与本土文化结合

不同的少数民族题材剪纸在文化上是大相径庭的。不同的少数民族地域环境不同,文化、宗教、艺术的表征也各异。文化上的认同与民族性的认同在倾向性上是一致的,文化中又具有民族性的延伸。剪纸艺术是民族文化的分支之一,民族文化烙印在剪纸艺术的审美构建上,剪纸艺术包含深厚的民族感情。少数民族题材剪纸离不开本土文化的沃土,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情感与文化内因,是少数民族在长期发展与传承的岁月里对于文化和民族的精神需求,是剪纸艺术的心的纽带与诗意的栖居地。少数民族题材的剪纸艺术在民间艺人手中代代相传,是劳动人民集体的艺术结晶,是各少数民族文化的表征,也是少数民族文化的符号印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千年,对于现今和历史都有深刻的意义,保护好、传承好文化遗产是重要的。尤其在打造剪纸艺术这个传统文化产品品牌形象的过程中,本土文化是不可或缺的。文化源自创造,创造不能没了传统,一个民族的发展在艺术上的突破必然离不开本土文化的滋养,它反映了一个民族在日常生活和人文环境下的心理需求与认同感。不论是哪个少数民族题材的剪纸,在艺术形式上对喜怒哀乐、装饰、故事情节等的表现,都植根于本土文化的内涵,肩负着传承、保护、创新的重要使命。当前,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文化艺术传播方式百花齐放,各民族交往密切,便利的交通有利于加深各民族的紧密团结、沟通交流。寻求少数民族题材剪纸艺术的精髓,将民间剪纸艺术传承、推广开来,立足于本土文化,不断求新求变,可以避免各民族丰富的传统技艺与民族文化的消亡。

参考文献:

[1]栾伟丽.动画造型与民间美术.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2]孙立军.中国动画史研究.商务印书馆,2011.

[3]陈竟.中国民俗剪纸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4]王光敏.剪纸文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

民族民间艺术形式篇(8)

从中国美术教育的现状来看,教育教学内容大部分都是在外来教育模式影响下进行的,借鉴的痕迹相当明显,而本国特色重视不够,缺乏本土化和民族性的东西。几十年的美术教育发展,虽然我们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是我们放眼世界就发现仍然缺乏用自己的方式和自己的声音说话的能力。为使我们的美术事业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并蓬勃发展,我国的民族民间艺术就是我们美术教育的最大宝库。

一、高校民族民间美术教育现状

高等学校是指对公民进行高等教育的学校,它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摇篮,高层次的人才素质包括美术等艺术方面的素质。最早提出对民族民间艺术关注的是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张汀先生。他早在二十世纪期间,不断探索着民族化的现代艺术教学模式,提出了重传统、重民间、重实践的美术教学方针,推动了中国美术教育走向新阶段。因此,在全国范围内,大多数的艺术院校和有相关艺术专业院校都纷纷开设了民族民间艺术的相关专业或者相关课程,例如,江南大学“民族艺术考察与研究”课程。自各地开展民族民间美术教育以来,增加了学生们的自我认同感以及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培养了大量从事民族民间艺术的人才。同时,教师通过言传身教的学习,提高的不仅仅是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是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保护民族艺术的责任心。

但也有民族民间艺术教育相对落后的省区,他们的民族民间美术研究还停留在选修课等低层面的形式上。

二、本民族民间美术资源的开发应用

高等学校是知识分子集中的地区,也是培养人才的地方,还是传播文化、知识、思想的阵地。因此,高校应该借助本地优势设置具有本民族文化内涵的艺术专业。比如江苏宜兴陶,云南建水陶,重庆荣昌陶和广西壮锦,这些民族传统产品,古色古香,独具一格。但是有的地方的这些产品的研发现状并不容乐观,大多处于手工半手工生产低层次阶段,人才层次偏低,断层严重,已成为产业发展的瓶颈。由此可见,高校根据本地特色设置相关专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开设民族民间艺术特色的课程需要与当地民族文化相结合,要挖掘当地的民族文化资源。比如剪纸、年画、苗族的蜡染,壮族的铜鼓艺术等,这些艺术研究方向都值得我们高校教育中以课程的形式进行专业的探讨。在课程中,渗透民族民间艺术文化。比如在图案课程上,我们启发学生创造灵感,引导学生用本民族民间图案等元素进行设计。在这样的练习中,不仅提高了美术专业水平,也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了学生保护本民族民间艺术的责任心。

为了研发民族民间艺术,深入进行调查研究是十分必要,这在美术类高校已经形成了传统,这是一个好现象。在考察、调研中收集第一手材料,并虚心地向当地民族民间美术的创作者或民间艺人学习,从而得到创造源泉。只有这样,我们创作或设计出来的美术作品才能保持民族民间的纯朴艺术情趣。

在进行艺术考察、研究的过程中,面对旧有文化和传统技艺的时候,要使艺术教育走向了真正的“传承”,使“死的标本”变成“活的文化”,关键在于民族民间艺术的开发和应用要同时进行。任何一件作品特别是设计作品从来就不是孤立于商品社会而存在的,它是进行整合再创造出来的新作品,是设计者、创作者做好本民族民间文化整合的基础上,使民族民间艺术重获新生。俗话说得好: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为此,有的地方高校在少数民族特色地区建立实训基地,开发了该地区的民族美术,为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比如广西特色的建筑或者园林工程和苏州印象的海报活动就很成功。他们不仅提高了专业人员业务素质,也通过活动提高了整体形象,宣传了本民族特色文化艺术。

民族民间艺术形式篇(9)

地方性本科院校艺术教育是近几年在国内得到大发展的边缘学科,每所院校几乎都设有艺术类专业(美术学、艺术设计、音乐、舞蹈等),其办学思想定位、专业课程设置基本属于近亲繁殖,多共性拷贝,少个性创新,实行的是“拿来主义”。在艺术教育的统一标准模式中,大家都在异口同声说“普通话”,而忘记了最不应该忘记的原生态“地方方言”;一方面不同层次的院校缺乏的是不同层次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和教学特色,其教育思想的滞后性、教学课程的趋同性、教学内容的单一性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已经暴露无遗,艺术教育缺失的是整体对国家民族主体意识和文化基因进行普通性认知教育的功能。而另一方面,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时尚流行文化每天都像沙尘暴一样在侵蚀着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领地,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处于边缘化、荒漠化的危险状况。把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看成是下里巴人庸俗文化,认为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难登大雅之堂的还大有人在,而传统的民族民间艺术传承模式已经不能有效地发挥其传承发展的功能。笔者认为,中国的艺术教育需要国家主体意识和民族文化基因的输血健身,民族民间艺术传承更需要借助艺术教育的传播认识功能来改变自己的生存状态。由此看来,改变地方性本科院校的艺术教育发展现状,改变民族民间艺术传承发展生存现状,建设新的地方性本科院校艺术教育模式势在必行。

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在深化改革中,正在重组创建适合现代社会发展的新兴学科,在更广阔的人类文化背景中整合、发掘民族文化的新资源,以推动全球经济一体化格局下的民族本源文化的可持续发展。”2002年的“世界遗产年”,中国召开了将民间文化艺术作为人类文化遗产引入高等教育的专题会议,促使艺术教育工作者加强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内涵、价值与意义的进一步认识,全社会对艺术教育促进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发展开始予以热烈的人文关怀。构建有自身特点的创造性艺术教育办学特色,成为近年来高校教改的中心议题,重视民族民间艺术资源的挖掘、开发、应用已成为国内外艺术教育发展的趋势。国内各大艺术院校开始将民族民间艺术融入到现代艺术基础教学系统中的改革与探索,在追求现代艺术新浪潮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原创的本土精神。在传承民族文化的同时发展民族的艺术教育事业,重塑具有中国特色和地方特点的现代艺术教育理念,打造符合新时代需求的多层次艺术教育模式。这种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艺术教育体系应该是具有民族文化内涵的全方位、开放性的现代教育体系。它既是世界文化的一部分,对外来优秀文化不具有排他性,又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对本土优秀文化传统善于发扬光大;同时,它也应是现代科技与民间文化传统、东方与西方审美理念完美结合的科学教育模式。

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是我国重要的文化资源,同时也是地方性本科院校艺术教育的重要知识资源,而艺术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是传承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地方本科性院校要以传承发展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为己任,着重发挥主流文化传承教育认知功能,在追求民族文化教育平等的基础上尊重并发展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把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作为一门新学科,并以主动性姿态特征进入专业艺术教育,建立促进民族民间艺术传承发展的多层次艺术教育模式,推动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传承和艺术教育的“和谐发展”。

在艺术教育过程中,艺术教育者既是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者,又是发展者、实践和创造者。地方本科院校在建立新艺术教育模式中应发挥根本作用,要发挥作为知识群体对民族文化传承发展创造的历史作用。把大学的艺术教育课程作为传承弘扬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实施手段,根据不同地域性民族民间艺术资源,确立民族民间艺术在地方性本科院校艺术基础教育中的学科地位,把本土地方性艺术资源运用于艺术教育实践,将现代教育理念与民间艺术资源相结合,寻找民族民间艺术与“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发展的共同脉络,加强对民族艺术表现形式和文化审美心理的感知与理解,注重东方艺术元素与西方现代艺术教育理念的融合。遵循“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实践”的基本办学原则,培养具有良好人文素质的复合实用型艺术人才,实现地方高等院校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特色的总体目标。

中国民族民间艺术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点,民间造型艺术的雄浑、博大、秀丽、丰富,民间表演艺术高亢、辽阔、豪迈、委婉的意境在不同的地域有着丰富多彩的不同表现手段和表现形式。五千年的文化遗产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文化财富,感怀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温暖,带给我们的是不一般的美感和不一般的使命感。就笔者所在的地区来说,湘南五千年的湖湘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民间美术(民间木刻、民间石雕、民间挑花刺绣)、瑶族歌舞(盘王大歌、蝴蝶歌、长鼓舞)等民族民间艺术,资源极其丰富。华夏大地的民族民间艺术更是异彩纷呈。将这些地方民间艺术资源融合进艺术基础教育,是对地方性本科院校艺术教育课程的有益补充,同时也是对艺术教育形式和内容相结合的实践性体验。

民间艺术作为一种历史上形成的艺术形式,启示传播延续着古老文明的智慧光芒,其艺术传统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更具有民族审美广泛认知性和应用的普及性;将民间艺术的实用性、题材的丰富性、形式的多样性融合在艺术基础教育中,并与现代艺术教育学科建设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将拓宽现代艺术教育与本土艺术语言互通、互动、互补的广阔空间,在传统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加以现代教育意义的创造与更新,实现民间艺术教育功能的现代转换。通过田野采风收集的地方性民间艺术原始素材再回到课堂,加以理论化、系统化、学术化、创新化之后来指导教学,使艺术教学讲授的方式多元化、形象化,更富有感染力。民间艺术的历史背景及艺术形象所包含的生活状况、心理背景、形式创造元素将大大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在原始的民间艺术素材中提炼创造出既有民族特点又有鲜明时代感的优秀艺术作品,使之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具有本土化、民族化的教育特点,在历史发展动态中保持艺术教育的民族文化特征。

建设地方本科院校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应立足于不同地域性民族民间艺术资源。首先确立民族民间艺术特色课程在地方性高等院校艺术基础教育中的学科地位,开展地方性民族民间艺术教育理论基础研究与应用工作,立足本土文化优势,有重点、有计划地根据民族民间艺术资源特点来调整艺术教育课程设置,修订艺术教学大纲,构建地方本科院校的艺术基础教育的特色课程模块,开设地方性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器乐等特色课程。依托民间艺术特点鲜明的资源优势,在现代性、前沿性的基础上撰写具有民族性和地域性特色的本土民间艺术教材,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地方本科院校艺术教育基础理论体系,在建设地方本科院校艺术教育模式的实践中,实现教学科研的双向良性互动,使地方本科院校艺术基础教育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创新性,从而全面提高地方本科院校艺术教育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质量。

人类创造的多元文化体系带来现代教育理念与教学体系的多元化,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走进艺术教育,将极大地推动本土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将为民族文化和民族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传承发展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人力资源。民族民间艺术与地方性高等艺术教育结合在一起,立足地方文化优势建构起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的地方本科院校艺术教育理念,既达到保护传承发展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目的,又形成有特色的地方本科院校艺术教育模式。提高全民族对民族文化基因的认同,使艺术教育呈现出不同的“地方方言”教育特色;多层次艺术教育模式的建立和发展,将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分享不同的文化经验,支持文化差异的发展,形成文化与教育的多元化,从而加快文化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文化艺术教育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的民族地区的教育公平与平等,实现全球文化与地域文化的价值平衡。在迎接新世纪全球一体化的大挑战的同时,保持增强国家民族的主体意识和文化特征。

参考文献

[1]唐家路,潘鲁生.中国民间美术学导论.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0年.

民族民间艺术形式篇(10)

中图分类号:J722.2;G2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05-0109-01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艺术是最为直接,最生动、最富有感染力的艺术形式,最能够直观清晰的表现出当地民族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以及人民的性格、气质、文化、内涵、生存状态、等等。民族舞蹈在我国文化艺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中国文化艺术丛林中的一颗不可缺少的常青树。

一、中国民族舞蹈文化艺术的传承发展

关于中国民族舞蹈文化艺术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只有原汁原味的民间舞蹈才是中国传统的民族舞蹈,否则就不算是民族民间的舞蹈,只能说是创作舞蹈;另一中说法是只有从民间舞蹈中加以提炼,才能算是民族舞蹈艺术。这两种声音都在不同程度的影响着中国民族舞蹈艺术发展,民间舞蹈需要从生活中走向舞蹈,需要从中加工提炼,以获得更多观众的接受和认可,使之成为演绎性的的舞蹈艺术,过分的强度“原生态”会对民族舞蹈艺术的发展起到负面的阻滞作用;而对于民间舞蹈的提炼过程,也要防范其随意性,民族民间舞蹈需要有其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有其独特的民族风格,突出其独有的特征,才具有存在的价值意义。

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进步是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而改变,在继承与发展的过程中,认真严谨的学习,立足于创造性的发展,保留民族传统,又要有所创新,在发展过程中,不断的丰富和提高。在继承方面,主要有如下几种,首先,要倡导民族舞蹈传统的传承方式,尤其是对于一些涉及宗教仪式的舞蹈,一些没有专门记录方式的特殊舞种,需要上一代亲身将一招一式教授给传人;其次,在民间的娱乐活动中,积极引导传承,在节庆日中,民族舞蹈在自娱自乐的过程中慢慢传递给参与其中的每个人,不需要专门的教,这种以自娱为主的形式,更容易被人接受;再次,将民族民间舞蹈纳入到学校教育中,在课堂上,让更多的学生去了解、接受民族舞蹈文化艺术;对于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艺术需要在传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需要与时俱进,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民族民间舞蹈。民族舞蹈文化艺术处于发展时期,要坚持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其民族性、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民族的审美思维、观念等,需要在真正深刻理解其内涵与本质的基础上,用现代的审美观念去审视,用具有前瞻性的眼光去看待,掌握民族民族舞蹈的民族文化特征,探索其内容与形式,韵律与节奏等的关系,追求深层次的文化意蕴。

二、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发展特征

1.民族民间舞蹈具有群众性、娱乐性。“心中喜乐、口欲歌之,手欲舞之,足欲蹈之”――这是我国古代流传至今的美学观点,这就是说,人们常常是为了表达和体验一种欢乐喜悦的心情,才跳起舞来。我国的民间舞蹈,多半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活动的形式之一,是社会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我们看到,每逢传统的春节至元宵节期间,或者是秋天收获后的农闲季节,人们总是以歌舞表达丰收的喜悦和节日的气氛,她们或跳秧歌、或打腰鼓、或挥龙舞,或耍狮子,千姿百态,热闹非凡,表现出民间舞蹈极大的娱乐性,显示出舞蹈艺术与现实生活的融洽与和谐。

2.浓重的感彩是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发展过程中的显著特征。中国民间民族舞蹈艺术情感色彩主要表现在形象性的情感表达方式,民间舞蹈是现实生活艺术形式的反应,强调其形象的感彩。民族舞蹈艺术是人们群众情感色彩的体现,其内在文化底蕴、精神气质、内容形式、风格特点,都是其民族审美意识以及民族信仰赋予的,是人们群众精神审美的需要,更是人们对未来美好期望的寄托。

3.舞蹈与歌唱结合的艺术形式是民族民间舞蹈艺术的主要特点。载歌载舞的舞蹈形式,自由、活泼、生动,相对一般纯粹的舞蹈来说,更通俗易懂,且所表现的内容更加丰富,是我国各族百姓非常喜爱的舞蹈艺术形式。而且中国的民间舞蹈中,很多都使用了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作为道具,例如,扇子、手帕、花伞,甚至是器皿,像是碗、坛子等等。例如,苗族的民间舞蹈“板凳舞”,是苗族人民自娱性的、寓体育运动于舞蹈的艺术形式,由一人或者是数人,手持板凳相击打为鼓点,众人围在外边起舞,鼓点的节奏欢快、轻松,众人时而聚拢,时而散开,且舞蹈的动作幅度比较大,粗犷、豪放、激情昂扬,表现了苗族人民的热情豪放。

民族民间舞蹈文化艺术的传播,需要秉承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的理念,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伴随着人们的精神生活的提升,审美观念的转变,时代的发展进步,不断的汲取新的生命力,促进民族舞蹈艺术的发展与创新。促使民族舞蹈艺术将民族文化传播给更多的受众,从而带动整个社会对于民族艺术的审美。

参考文献:

上一篇: 城市景观设计论文 下一篇: 劳动教育优秀课例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