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交互的意义汇总十篇

时间:2023-07-18 17:06:44

网络交互的意义

网络交互的意义篇(1)

生活于今天的人们都能强烈感受到,网络对人类日常社会生活的全面介入和深远影响。网络生活作为人们的一种基本生存方式正变为现实。网络对人类社会带来的深刻变革和社会关系的重构提醒人们,只停留在一般现象与问题的分析层面是不足以解读网络本质的。对此,吴满意教授从网络交往实践是人类实践在网络时代的新延伸、新样态出发,分析了网络人际交往这一以信息交换为主导的社会实践活动的本质特征。

毋庸讳言,判定网络社会的本质属性,要求我们从网络社会的众多属性之中发现并抓住其本质属性来加以分析。事实上,网络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表现了多种属性,如虚拟性、开放性、平等性和流动性等等,尽管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存在诸多差异,但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规律性现象同时也存在于网络社会,从这个意义上讲,网络社会也是基于网络实践活动的人组成的各种活动的共同体,是人们网络社会实践和交往的产物。

为证明网络的实践本质在于人际互动,吴满意教授从网络人际互动的特殊性出发进行了分析:一是交往互动双方所处的环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网络技术环境,而是双方在网络技术环境中架构的价值关系情境,换句话说,这种情境承担着人际互动过程中互动主体的价值关系的建构。二是这种人际交往体现出网民之间的主体间性。为此,论者追述了从哈贝马斯、海德格尔及雅斯贝尔斯等从根本上对人与世界关系的阐释,指出从主体间性的视角来思考网络人际互动本质,是一种更深层次的理论追问和考量。三是互动双方以生存生活生命体验为互动的价值纽带,凝结成一种多维的共生性存在方式。其四是互动双方借助交往实践活动最终完成人的网络社会化目标。也即人们通过网络社会化使得自身将外在的网络社会行为规范和价值体系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标准。因而,无论是从网络人际概念的分析,还是从社会文化角度的阐释,让我们能够更清楚触摸到网络人际互动的这一本质特征,无疑,作者这种分析是令人信服的。

二、以实践本质为基础,概述网络人际互动的结构功能

任何事物都有其存在的结构方式,结构就是表征事物内部各个要素结合方式和组合方式的固有形式。网络人际互动作为人类一种崭新的交往实践形态和活动,自身也是由各种要素架构形成的一种社会系统,具有自身的结构和基本功能。

那么,网络人际互动作为一种人际交往实践系统,其结构由哪些要素组成呢?根据吴满意教授的研究,网络人际互动的结构包括互动主体的角色与行为要素、技术支撑与时空要素、内容要素、互动过程要素及其效果要素等 ,从而呈现出网络人际互动结构的多维性特征,并进行了深入分析。比如网络人际互动的主体要素,作者分析了网民主体的角色特征,根据符号互动论创始人米德的“角色理论”,认为网络主体摆脱了现实社会利益和规则的约束,其表现形态也具有不同于现实社会的特征,更多地体现了匿名状态下的多样、多元和混合性特点,也即存在着规范性的失范性的复合特征。

网络人际互动为何成为网络活动的重要内容,或者说网络人际为何具有如此活力,这是由网络人际互动的动力结构所决定的。吴满意教授对此进行了深入分析,他首先引述恩格斯的话:“就单个人来说,他的行动的一切动力,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换为他的意志的动机,才能使他们行动起来。”因此,网络人际动力主要在于人们寻求交流的意志和动机。同时作者指出这种动力可分为物质性动力和精神性动力,也就是指人们的物质往需求与精神往需求,是推动网络人际交往活动长盛不衰的重要秘诀。作者在这里实际上又回到将网络人际交往作为实践本质的重要议题,提示了网络实践本质中人际交往系统运行的基本秩序和动力所在。

三、从实践到价值,探究网络人际互动的价值属性

网络人际互动的价值属性问题,是网络人际互动研究的一个难点。尽管价值问题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焦点性话题,但是,近年来学界却少有人对互联网人际互动的价值属性进行深入探讨。

网络人际互动的价值何在?作者指出,人本身是一种价值性存在。在网络社会,人的网络人际交往不仅是生活意义的体现,也是个体网络化的价值体现。网络人际互动价值体现在何处?作者借用马克思的论述指出:在社会历史领域中进行活动的人全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的。因而作者认为,“网络人际互动的价值,就是网络个体对自身在互动中的存在、参与的活动、交往对象以及交往结果的认知、评价,它所体现和追求的,即在于交往互动双方的存在、活动本身与互动预期的一致性。”这一表述较为抽象,但作者进一步详解了网络人际互动的价值构成:一是网络人际互动满足网民个体需求的价值属性。可以说,网络人际互动的价值是交往互动双方关系的体现和交往互动意义的确证,是网民满足个体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它具有可体验性、效用性和可信性等价值。其二是网络人际互动满足网络社会需求的价值属性。具有促进网络社会协调发展的价值、满足网络社会关系发展的价值等。作者的分析为我们指出了网络人际互动的意义所在,网络人际互动实际上也构建了人的活动的意义场所,也就是网民的精神和心灵家园。

网络交互的意义篇(2)

交互性是网络媒体的基本特征,交互产生的互动是包括网络艺术在内的新媒体艺术的核心表征。新媒体艺术理论家罗伊•阿斯科特认为“新媒体艺术最鲜明的特质为连结性与互动性”,并认为新媒体艺术创作有五个阶段,即“连结、融入、互动、转化、出现”。互动是新媒体艺术创作的五个关键环节之一,阿斯科特指明了其在新媒体艺术中的核心作用。网络艺术以网络交互为平台,互动在视觉、触觉、信息语言结构等方面产生了动态、多向、非线性的变化,生成了多样、多变、多层面的形式感知和互动审美意识。互动是网络艺术极其重要的语言方式。从交互的参与对象来看,互动有人机互动和人际互动两种形式。前者是人与计算机系统的交互;后者又称人人互动,是以计算机系统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以电子邮件反馈为例,如果用户发出信息的邮件反馈是服务系统自动生成的,这种互动就是人机互动,反之,如果邮件反馈是由人亲自撰写的,该互动行为就是人际互动。两者主体都是自然人,互动对象有所区别,分别为系统和自然人。人机互动所产生的自然体验感取决于系统的人工智能程度,人工智能程度越高,电子邮件的反馈内容接近自然人所撰写,用户的互动体验就越真实、自然。人际互动的自然体验感取决于系统所提供的交互环境和参与人意愿,如果发送或接收邮件的操控环境不佳或反馈人不愿形成互动,就将影响互动的自然体验感。

网络交互的意义篇(3)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8)33-1533-03

Research on Interaction of Online Courseware based on Constructivism

AN Li-na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7,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nline coursewares are well tested and tend to be practical graduall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t consist of contents as follows: interaction, share, open, cooperation and autonomy. Interaction of online courseware affects students' learning quality. Constructivism emphasizes four elements of learning environment, including situation, cooperation, interaction and meaning construction. It is beneficial for the research on interaction of online courseware.

Key words: constructivism; online courseware; interaction

1 引言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依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意义建构获得。因此,‘情境”、“协作”、”交互”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在网络课程中,学习者是通过不同的交互技术来完成与网络课程中所提供的学习环境的交互,从而构建自己的知识、完成学习过程的。那么建构主义关照下的网络课程教学是如何进行的呢?我们把学生、教师、网络课程、网络环境作为网络课程教学的四大因素,它们相互作用、相互联系构成网络课程教学模式的结构图,如图1所示。

图1 建构主义关照下的网络课程教学模式图

显然,网络课程的交互功能,对吸引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引导学习指向、调节学习进程、控制学习深度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网络课程的交互性与学习者的学习质量有着因果关系。下面我们将从不同方面对网络课程中的交互活动做一下介绍,以便帮助教师了解交互,熟悉交互,设计交互,促进教学。

2 网络课程中交互的类别

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可以把网络课程中的交互分为几种不同的类别:

从交互的对象、内容以及知识的获取方式来看,网络教学过程中的交互可以划分为人际交互、与学习系统交互和自我交互。人际交互通常是指教师与学习者、学习者之间的信息交流方式,它是我们经常使用的一种交互方式。在网络教学过程中,交互也包括学习者使用各种工具和技术来存取学习材料和沟通教育者与学习者、学习者相互之间的信息等方面的联系,这种交互我们称为与学习统的交互。知识的获取总是新知识与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结构进行整合或重构产生的,它总是与个人内心思维反应联系在一起,因此称为自我交互。

从交互的时间特性来看,主要有两类交互:同步交互与异步交互。

同步交互的设计与实施是紧紧围绕着远程教学过程的实时性展开的,目的是实现教师的教学活动与学习者的学习活动的同步进行。其最大特点是保证教学信息和情感信息的同步传输,最大限度地减少信息尤其是情感信息的缺失。异步交互能大大方便学习者的自由学习,引起较深层次的讨论和同伴的反应。通过异步交互,学习者可以随时向教师进行提问,最大限度地满足自身学习发展的要求。

从参与交互的人数来看,主要有自主式交互、一时一交互、一时多交互、多对多交互等。

3 网络课程中交互的特点

与其他具有交互性的教育媒体或教学活动相比,基于现代网络技术的远程教学交互具有下面一些新的特点:

3.1 开放性

在网络环境下,学习者几乎不受时空限制,可随时随地与教师和同伴进行信息交互,信息反馈可以实时也可以非实时。这使学习者方便地获得帮助,及时发现自己的进步与不足,按要求调整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3.2 多样性

多样性体现在许多方面。首先是信息形式的多样性,网络交互可以从一切可由网络传播的视、听材料中获得信息。其次是交互内容的多样性,网络交互不仅可以针对教学内容,还可以涉及所有与学习有关的话题。第三是交互手段的多样性,Internet功能各异的信息服务都可以作为传播教学信息的途径。最后是交互对象的多样性,学习者的交互对象不再是有限几个学习者或教师,而是扩大到教师群体和学习者群体,直至其他网络访问者。

3.3 自主性

基于网络的教学使学习者拥有充分的自,可以对交互的速度、时间、地点和交互方式做个性化设定。一方面,学习者可以通过对学习信息和学习活动的着意控制,实现知识建构;另一方面,学习者可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与教师或其他学习者交流观点,分享心得、信息及成果,进行协作学习。

3.4 延迟性

网络交互中文本、语音、视频等交互信息的产生和接收速度均低于课堂中的言语交互。这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对信息的加工、理解和反应。但是,延迟也可以为我们提供帮助。解决一些结构不良的问题,需要用充足的时间来收集信息和深入思考,这时让交互有一定的时间差即进行异步交互是合理的。

4 网络课程交互现状及影响因素

目前大部分网络课程在设计开发过程中都考虑到了交互的重要作用,并且做了不少努力。但是仍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主要体现在:媒体开发片面重视交互技术,忽视网络教育的实际需要;片面追求媒体可操作的交互性,不重视媒体中内容的交互性;媒体的交互功能在实践中不能有效改善教学质量;缺乏对交互活动的科学设计,交互活动未能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真正有意义的帮助。学生有时抱怨网上交互花费了许多时间,但并不总是能够有效促进学习;有的成人学生甚至拒绝参与网上讨论。

为了在网络课程中创建有效交互,下面将着手分析一下影响交互的因素。网络环境中互动与交流活动的有效进行既受学习者主观因素的影响,也受网络环境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具体说来影响学习者互动活动的主要因素包括:

4.1 学习者认知心理因素

在网络学习互动活动中,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体,学习者当前的认知水平与认知需要与学习动机,直接影响到学习者进行交互活动的参与程度。所以在网络教学设计中,让学习者获得新颖详实、满足认知需要的学习内容,自始至终集中注意力参与到整个交互活动过程中是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

4.2 学习者情感因素

学习者参与互动交流活动的兴趣、学习信心也是影响互动活动的重要因素,在基于网络的互动活动中,缺乏人与人面对面交流情感因素的影响,学习者在虚拟环境中进行探索交流,有时会因缺乏兴趣或遇到困难不知所措导致信心不足而主动放弃。

4.3 网页界面以及交互方式是影响交互活动的外部环境因素

良好的学习情境是激发学习者参与探索学习与交流的重要因素,在网络学习环境中,具体体现为网页界面的艺术性、独特性、生动性,网页内容的丰富性,以及给学习者提供的交互方式的灵活多样性。

4.4 网络传输速度是影响交互活动的因素

速度反应了互动活动是否及时,保持互动的顺畅、持续是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信息双方反馈交流困难、不及时性或延迟性是决定互动优劣的关键所在。快速及时的获得所需的信息,会使学习者增强学习信心,提高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5 网络课程交互设计策略

网络教学交互设计必须紧紧围绕学习者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和能力发展来进行。为此,依据网络环境下交互的特征和对其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一些交互设计的策略,希望能对交互的设计有所指导。

5.1 人际交互与内容交互相结合的策略

基于网络的人际交互,给学习者提供了便利地获得同伴和教育者激励性支持的机会,有助于发展他们的判断力和问题解决的能力。人际交互在网络教育中最重要的作用,在于它能传递教育者与学习者的期望。尽管人际交互有助于激发学习者的动机,并对学习的保持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学习者与内容的交互以及对概念的应用才会真正产生学习。内容交互和人际交互的结合将成为网络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

5.2 同步交互与异步交互相结合的策略

同步交互增加了交互场景的真实感和交互信息的时效性,但从网络教学的实际考察,由于学习者的学习时间很难整齐划一,网络教师实行不间断的在线服务也不现实,所以同步交互受到一定的制约。异步交互正好弥补了同步交互的不足,使学习者有足够的时间去消化别人的观点并整理、组织自己的观点,可以引起较深层次的讨论。但是在异步交互中,学习者会因为得不到及时的反馈而减少对讨论主题的兴趣。因此,我们在选择交互方式时应考虑将异步交互与同步交互相结合,扬长避短。

5.3 兼顾交互数量与质量的策略

交互数量的增多“不一定会有教学质量的提高”,过多的交互会有减少学习者关注学习重点的可能,因此在提供足以满足学习需要的交互数量时,必须提高交互的质量。要对学习理论高度重视,使交互过程能促进学习者对信息进行有目的的认知加工和处理。

6 结束语

在基于网络的学习中,技术的支持是实现交互学习的基础和条件,而为了提高交互学习的质量,还必须注意一下问题,例如:学生首先要掌握与其他人进行交互的一些常用技术;其次,由于网络环境下的虚拟学习社区的成员通常是异质的,因此建立共同经验对开展有效交互十分重要,参与交互的双方要有共同的知识基础,如果交互双方在其他方面也具有一致性将对促进双方的交流和合作很有好处;再次减小反馈延时以及在交互信息中加入情感信息将有效提高交互质量;最后在交互的设计过程中为防止迷航现象的发生,教师要及时与学生交流沟通,帮助学习者有效地分配注意力和时间,使学习者能迅速找到所需要的内容并有效地领会。

参考文献:

[1] 张逸军.运用建构主义理论有效实施微格教学[J].教育发展研究,2005(8).

[2] 冯秀琪,库文颖.网络环境中的交互学习[J].中国电化教育,2003(8).

[3] 汪琛.网络教学交互策略研究[J].上海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03(5).

网络交互的意义篇(4)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B【论文编号】1009―8097 (2008) 08―0085―04

美国学者布兰斯福特(1999)认为,许多新技术都具有交互性,可以更容易地创建教学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来学习、获得反馈和不断地改进他们的理解以及建构新知识。以网络和多媒体为基础的网络教学必须而且只有具有丰富的交互机制,才能真正实现网络教学的目标,才能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和动力,才能直观形象地提供学习内容。网络教学平台具有丰富交互性是网络教学的需要,是发挥网络教学有效性的必然要求。如何充分认识和设计网络教学平台的交互机制,已经成为设计、开发和评价网络教学平台的重要内容。目前,对于网络教学平台的交互研究大都集中在从技术角度分析如何设计和开发交互手段,较少从教学应用层面分析网络教学平台交互的含义和特性。本文在结合教学有效性探讨的基础上,从教学主客体关系角度分析网络教学平台交互的涵义、分类和影响因素。

一 网络教学交互的含义和要素分析

1 网络教学交互的含义

国内外有关网络环境下教学交互的研究中,其涵义的解释和描述主要包括:

(1) Merrill,L I & Jones(1990) 认为,学习中的交互是教学系统与学生之间,包括相关信息交换在内的,实时的、动态的、相互的给予――提取过程。

(2) Gilbert和Moore(1998)认为,以计算机为媒体进行教学的交互性Interactivity是指学生和技术之间的信息交换。

(3) Wagner教授认为,交互是在相互影响的个体和群体之间的一种相互影响和信息交换,需要两个主体和两种活动之间的互动。

(4) 北京师范大学远程教育研究中心陈丽认为(2004),教学交互是一种发生在学生和学习环境之间的事件,它包括学生和教师,以及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也包括学生和各种物化的资源之间的相互交流和相互作用。

综合上述描述,可以归纳出网络教学交互的定义:网络教学交互是在网络环境下,为实现网络教学目标,所发生的学生、网络教学资源和教师之间的相互影响的互动事件。既包含作为主体的学生和教师之间的社会交流以及他们与作为客体的网络教学资源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也包括网络教学资源本身的动态变化过程。

2 网络教学交互的要素分析

任何一个教学系统都包括教师、学生和课程资源三大要素,其中课程资源包括教学媒体和教学信息。网络教学系统作为一种特殊教学系统,其要素也可以归纳为三大要素:教师、学生和网络教学平台。网络教学交互其实就是指教师、学生和网络教学平台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关系。如图1表示网络教学交互的各要素关系。

图中,网络教学平台涵盖了网络教学媒体以及承载与其上的教学信息,网络教学交互主要有生机交互、师机交互、生生交互、师生直接交互、师生间接交互和资源内部交互,其中除了师生直接交互与传统教学中面对面交互相似之外,其他所有教学交互形式都与网络教学平台有关。网络教学平台的交互显然成为网络教学交互研究中最重要的课题,如果将师生直接交互排除在网络教学交互范围内的话,网络教学交互从技术上讲就是网络教学平台的交互。

3 网络教学平台交互的概念

网络教学平台交互的定义可以描述为:网络教学过程中,网络教学平台自身教学信息的动态呈现和生成以及与学生和教师之间由于相互作用形成的信息和情感交流活动。具体实现关系如图1。

网络教学平台交互的目的是使学生在网络学习过程中,通过相互交流和相互作用,能改变自身行为,从而实现网络教学目标。当这种交互活动对学生的反应能够使学生的行为朝着教学目标方向发展时,网络教学是有效的。因此,网络教学平台交互重点是关注交互活动如何对学生学习的意义产生作用,如怎样在网络教学平台上设计与现实实验环境相仿的虚拟实验场景和操作步骤;当学生学习过程遇到挫折是如何实时给予帮助和矫正;如何监控学生的学习状况等。

二 基于教学主客体关系的网络教学平台交互要素分析

1 网络教学过程中的教学主客体关系

网络教学是一个有机的社会活动系统,其要素也可以归纳为三大要素:教师、学生和网络教学平台(包含各种技术手段以及运行于其上的教学信息等)。其中教师和学生是系统的主体,网络教学平台是系统客体。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传统教育中师生之间的关系比较紧密,教学交互总是离不开师生交互,总是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作用关系放在同等地位进行研究,而在以“学为中心”的思想影响下,由于网络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联系相对比较“松散”,对于网络教学理论和实践研究的重点和中心很容易偏向与学生,容易忽略教师的主导和参与作用,特别是教师对网络教学资源的整合利用作用。因此,网络教学过程中,只有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网络教学平台的交互,才能真正达到网络教学的和谐发展,才能提高网络教学的有效性。

(1) 师生“双主”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形成主体结构,成为网络教学的动力系统,从而促进和推动网络教学活动的进行。有人认为,网路教学不需要教师,只要有学生和平台就可以实施网络教学。这种想法首先否认了网络教学平台中教学资源的建设问题,其次否认了网络教学的教学设计问题,这两个方面都必须要教师参与才能进行和开展。只有教师设计和维护好网络教学平台才能保证学生能得到丰富而适合的交互内容,网络教学平台的交互内容也只有通过学生的交互才能使之真正发挥作用,达到教学效果。教师和学生之间是和谐平等的。

(2) 主体支配客体,客体制约主体。网络教学的师生主体对教学平台客体的支配作用主要表现在:教师根据需要设计制作网络教学资源,选择教学策略,改变教学内容顺序,对学习内容进行管理等;学生选择学习内容,个性化学习界面,设置学习书签等

(3) 客体是两个主体联系的桥梁。网络环境下,虽然教师和学生都属于主体地位,但与它们出现在统一空间或时间范围内,这是网络教学区别于传统教育最显著的地方。网络环境下,网络教学平台是教师和学生进行交互的中介手段,师生可以通过留言板、BBS、站内短消息、QQ等方法进行练习和对话。

2 基于教学主客体关系的网络教学平台交互要素

根据以上分析,网络教学的交互不仅指学生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平台、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互,还包括教师对教学平台的操作和交互控制作用。网络教学平台的交互要素如图2.

三 基于教学主客体关系的网络教学平台交互分类

从系统论角度看,网络教学平台交互的对象可以分为主体和客体两大要素,主体对象包括教师和学生,他们是交互系统的核心部分,客体对象包括网络教学平台以及作用于在其上的交互手段,它们是交互系统的必要条件。

从教学有效性角度看,网络教学平台交互可以看作是网络教学系统的缩影,也可以将这个系统看作是主体和客体的作用关系系统。这种交互可简化为图3。

根据主体和客体之间所建立的交互功能,可将网络教学平台交互分为以下三类。

1 导航类交互

指网络教学平台如何呈现教学内容及其关系,包括前台学生主体如何浏览和选择信息,后台教师主体如何控制教学内容的结构和框架等。这类交互的作用是使学生通过前台快速掌握学习内容的知识结构、学习路径和具体学习内容,教师利用导航清晰的后台快速生成网络学习资源。

2 反馈强化类交互

指网络教学平台与学生主体之间的控制机制,当学生输入某一信息后,系统能根据输入情况作反馈响应。反馈响应可以是显性的,也可以是隐性的。显性响应表现为学生能通过操作界面看到响应结果,如学生测试结果反馈、学习状况反馈等;隐性响应表现为系统将响应结果传输到后台数据库保存或处理,它并不直接操作界面上显现出来,学生不能直接看到响应结果,如学生学习过程跟踪、学习步调和学习内容控制策略等。

3 功能操作类交互

指提供给学生主体操作网络教学平台的方法和操作界面的显示技术交互,使学生熟悉网络学习的基本方法和技术,降低学生计算机操作难度,增强交互界面的友好性。如网络课程中帮助模块、特殊教学资源的播放插件交互下载等。

四 教学主客体对网络教学平台交互的影响

网络教学过程作为一个双向传播的过程,教学主客体的各种因素都会影响教学交互的效果。如师生特征、学习材料类型、网络自身特性、交互内信息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可能出现的种种外界干扰都会影响交互的效果。

1 学生主体的特征

网络教学的交互离不开学生的参与,学生是网络教学交互的主体之一。网络教学交互不是随意设计和制作的,而是依据教学设计的方法和步骤特意地设计到教学中的。学生的学习动机、初始能力、学习风格、个性特征等因素都将直接影响到网络教学平台的交互设计。

(1) 学习动机

所谓动机,就是指引发并维持活动的倾向。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只有积极参与,才能完成知识意义的建构。学习动机与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期望具有直接关系。因此,网络教学平台的交互策略要有利于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交互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学习需要。学生的学习动机因素是网络教学平台交互设计的中心任务。

(2) 初始能力

此处的初始能力包括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虚拟交际能力和计算机操作预备技能。前者指学生在以计算机为主的虚拟世界中进行学习交流、提问、回答和协作的能力,后者指学生在无直接帮助的情况下,与学习资源或学习伙伴进行计算机交互操作和控制网络的能力。

(3) 学习风格

学习风格是个体在一定的生理特性基础上,受社会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在长时期的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威特金的知觉研究将学习风格分为“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场独立性”学生在认知活动中会更多地利用内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他们的自我交互能力较强。对于这类学生,应该提供更多的交互路径和交互工具,使学生能对学习材料根据需要进行重组。场依存性学生则偏好集体学习情境,对于这类学生,要尽量利用网络提供各种人际交互方式,例如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模拟等,提供给他们有明确指导的、结构严密的学习材料。

2 教师主体的特征

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不但没有削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相反,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交互的意识:网络教育要求教师具有现代教育意识。如果教师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上,还没有建立以开放、创新、个性化等为特点的网络交互意识,他就不会有设计网络交互活动的主动性。

(2) 计算机操作能力和媒体设计水平: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教学交互活动,对教师提出一些要求:具有熟练操作网络和多媒体的能力;能灵活组织教学活动,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和融洽的心理氛围,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和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根据交互反馈的情况及时对学生予以恰当的评价,以维持较高水平的交互活动。

3 学习材料的类型

学习材料之所以对交互策略产生影响,是因为不同学习内容对交互提出了不同程度的要求,应采用不同的交互设计策略。要素学习是学生对前人经验的接受,教学有着严密的逻辑结构并通常配有相应数量的练习。此时交互必须提供丰富的资源及对意义建构作出适量的反馈评价。问题解决学习要求学生有效地把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认知结构,以指导自己的认识和实践。应利用多媒体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创设开放性的问题情境、支持查询和收集信息、成立协作小组、实现教师指导与监控,完成总结和互评。探究学习是学生通过自主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应利用网络加强同伴之间的交互,或利用计算机的各种工具,让学生设计各种情境,收集各种信息。

4 网络自身的特性

在设计交互时,网络的软硬件环境是必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设计者首先要考察现有的网络环境是否能够满足学习的需求,如网络传输速率如何、操作系统对交互平台的兼容程度等。如果网络环境不佳,将会挫伤学生交互的积极性和学习耐心,甚至会致使学生放弃交互活动。其次还要考虑软件设计的艺术性,精彩动人的交互界面、良好的导航组织结构和界面规划能给学生艺术享受,无疑会增强学生的交互动机。

五 总结

网络教学平台的交互是教学内容与学生和教师进行发生联系的主要途径,是教学过程实施的主要渠道。在网络教学平台的交互研究和设计中,必须运用系统方法,从交互对象的主客观关系角度全面分析导航类交互、反馈强化类交互和功能操作类交互的设计策略,并充分考虑师生特征、学习材料类型、网络自身特性等影响因素,从而合理运用网络教学平台的交互手段和方法提高网络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Merill,D,Li,Z&Jones, M.Second Instructional Design, J. Educational Technology [J], 1990, 30(2): 16.

[2] 陈丽.远程学习的教学交互模型和教学交互层次塔[J].教育技术通讯.2004,3.

[3] 李艺,张增荣.网络教学中的师生交互及其内涵[J].教育技术通讯.2000,5.

[4] 胡文鹏,冼伟铨.远程网络教学系统中的主客体关系研究――从系统论角度看师生关系[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7(5):6-8.

网络交互的意义篇(5)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4年1月16日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全年新增网民5358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5.8%,较2012年底提升3.7个百分点。[1]互联网的发展已对当今世界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对人们的工作方式、认知方式、生活方式,尤其是价值观念产生了重大影响,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形态。[2]近年来,学界围绕互联网时代条件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机遇、挑战和相应的对策等问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现将各种主要观点综述如下,以期为进一步开展研究提供参考。

一、互联网时代条件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新机遇

互联网络的信息容量大、传播速度快、信息更新及时,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和交互性,作为全球性的信息交流媒介和资源共享平台,互联网为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吴玉荣认为互联网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提供了五大机遇,即:网络传播将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辐射力、吸引力和影响力;网络精神将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观念体系增加新内容或新体现;网络交往将扩大、加强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网络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等将推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创新与发展;网络对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将增强人们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3]张衍前则从执政党意识形态的发展和创新方面指出,互联网扩大和促进了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为执政党意识形态的创新提供了物质条件,增强了执政党意识形态的辐射力和影响力。[4]张骥等认为,互联网给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发展带来的新机遇突出表现在:可以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能够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可以丰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内容。[5]张志辉指出互联网作为一种先进的传播技术,具有虚拟性、交互性、无中心性、开放性、超容量等特征,在促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中发挥着积极作用,扩大和促进了地区间、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增强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辐射力和影响力,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创新提供了物质技术条件,等等。[6]

可见,互联网时代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带来的机遇可归纳如下:一,体现在创新方面,丰富了新的内容和体现,提供了新的传播平台和途径,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二,互联网的开放性、交互性等特点能够使执政党更为广泛、深刻地了解民情、民意,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群众中的辐射力和影响力;三,扩大和促进了地区间、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增进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的认同。然而,对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在互联网时代条件得以增强的观点,学界对此的论述并不充分,如果仅仅注重利用互联网多媒体的新技术,所谓以图片、影视、动画、音乐等形式寓教于乐、生动活泼地来代替此前“干巴巴的说教”,就能极大地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的说法,未免有些过于一厢情愿。笔者认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的增强,要求本段段首归纳的三个方面机遇作为前提能够得以充分保证,吸引力不能简单等同于辐射力和影响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的增强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民群众心悦诚服地认同,如何能够使群众认同并被深深吸引,是互联网时代条件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重大问题。

二、互联网时代条件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新挑战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尽管带来了新的机遇,却也成为了某些国家对其他国家进行意识形态攻击和渗透的工具,这必然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产生重大影响,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面临严峻的挑战。

张静等强调,互联网传播给党的意识形态建设带来的冲击表现在五个方面: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主导地位造成冲击;向党对意识形态的控制能力提出挑战;抑制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防御能力受到冲击;使党的思想政治工作难度增加;使传统的意识形态传播体制、传播手段受到很大冲击。[7]袁其波认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在意识形态防御能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和舆论控制能力这四个方面面临着互联网时代的严峻挑战。[8]干敏敏则认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挑战在于:对我国意识形态防御能力的挑战;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流地位的挑战;对我国意识形态管理能力的挑战;对我国传统意识形态传播方式的挑战。[9]郭明飞指出,网络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严峻形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多样性的消解,舆论调控的弱减,网络文化入侵,和信息“泡沫”泛滥。[10]顾洪英认为,互联网给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带来的挑战主要有:西方国家在信息领域的霸权地位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信息互联网成了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重要工具和武器;互联网意识形态的多元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地位构成严峻挑战;信息网络化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理念受到挑战。[11]杨静娴认为互联网时代我国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危险,她指出:网络的开放性削弱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权优势;西方强势而又隐蔽的网络意识形态冲击着我国的价值领域;我国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网络阵地比较薄弱,被误读或曲解的马克思主义借助于网络迅速传播并玷污了马克思主义的名声;网络聚焦的各种社会问题消解着人们的马克思主义信仰。[12]杨丽敏指出,互联网技术自由性及多元性特点冲击着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互联网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防御及创新能力的挑战。[13]

综上,学界对于互联网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挑战罗列的方面较为全面,却也多有重复。笔者认为挑战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一,互联网信息纷繁芜杂,泥沙俱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我国意识形态防御能力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网络技术优势,处心积虑,变本加厉,意识形态渗透无所不在;三,互联网时代,如何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尚未找到有效途径。

三、互联网时代条件下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对策

面对挑战,如何在互联网条件下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是极端重要的工作。

邱小玲认为,互联网技术条件下意识形态建设的创新路径有:建立宣传主流意识形态的政府主导型网站,确保执政党的意志在上层建筑领域内的优势和导向作用;在互联网技术条件下,正确对待社会意识多元化,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包容性;在世界意识形态舞台上,掌握网上舆论主动权;建立和完善互联网管理体制,保证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安全。[14]陶文昭提出,要搞好网络时代的意识形态建设,需要将主流意识形态以鲜明的内容和鲜活的形式呈现在互联网上,扩大和强化其优势地位;要切实加强对互联网的管理,对破坏和干扰主流意识形态的言论进行控制和约束;要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并在内容和形式上与时俱进。[15]杨永志提出,增强互联网对意识形态的正面影响力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必须建立有利的“互联网舆论机制”;必须建立专门的“互联网监管机构”;必须不断推出丰富多彩的“互联网施教形式”。[16]袁其波建议:加强互联网上马克思主义阵地建设;把握互联网上的舆论控制权;注重网络时代民族文化的保存;大力发展信息产业,提高网络技术水平。[8]关于加强在互联网条件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对策,郭明飞言简意赅地提出:攻守结合,主动出击;疏堵相伴,加强引导;以人为本。[10]从增强互联网舆论引导的角度来看,秦维红提出:及时充分地公开信息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导舆论的重要原则;专家学者型的“舆论领袖”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导舆论的中坚力量;尊重和理解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导舆论的主调。[17]刘忠厚认为,信息互联网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应对策略有:加强互联网文化建设和管理,唱响网上思想文化的主旋律,巩固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建立规范有序的互联网信息传播秩序,切实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积极推进我国的“互联网民主”进程。[18]赵诤认为,要积极建设网络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传播阵地,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网络环境;完善网络管理的保障体系,切实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19]李兴平认为,基于网络的开放性、虚拟性、技术性与意识形态、思想文化的双重性,我们在保护公民网络空间不受侵犯和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基础上,要坚持政府对网络主导权的管理,完善网络法制建设,维护国家安全,用开放包容的科学态度创新网络文化语境中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首先,推动用网络语言表达重塑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宣传教育形象。其次,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社会思潮。第三,增强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发展观的建设和创新。[20]

尽管近年来网络技术飞速发展,日新月异,网络条件下意识形态工作在极短时间内可能就会呈现出新形势、新状况、新问题、新趋势,然而通过近几年的研究可见,学界所提出的对策、观点仍旧大同小异,少有与时俱进、针对性强、可行性强的创新,且强调政府等机构进行监督、管理、教育的措施较多,而保护、满足人民群众需求、以人为本的对策相对较少。

综上所述可知,尽管互联网时代条件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这一课题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学界对互联网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提供的机遇、形成的挑战有了初步的认识,并提出了一些措施和对策,但仍有待进一步深化和拓展。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有:对概念的认识存在分歧,重复性研究较多,对策分析停留于形式,指导意见尚未形成。由于研究的视角和领域不同,学术界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具体内容表述不一,有执政党意识形态、主流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等,对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内容究竟是什么尚无比较明确的认识。此外,尽管网络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网络条件下意识形态工作在极短时间内就会呈现出新形势、新状况、新问题、新趋势,然而从2007年至2013年,学界相关研究大同小异,一些研究成果多停留于口号式的理念或者形式化的实践途径,少有与时俱进、有针对性的创新,少有建设性意见。也因为此,较为成熟的理论观点和较具实效的指导性意见尚未形成。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统计报告(2014年1月),http://.cn.

[2]郑洁.网络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综述[J].新疆社科论坛,2010(5).

[3]吴玉荣.互联网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博士论文,2004.

[4]张衍前.网络时代执政党意识形态危机及对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博士论文,2005.

[5]张骥,方晓强.论网络文化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影响[J].求实,2009(2).

[6]张志辉.网络条件下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南开大学博士论文,2010.

[7]张静,周三胜.论网络传播条件下党的意识形态建设[J].邓小平理论研究,2005(6).

[8]袁其波.互联网时代我国意识形态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社会科学论坛,2008(10)(下).

[9]干敏敏.论网络时代我国的意识形态建设[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9(4).

[10]郭明飞.互联网时代我国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双月刊),2009(6).

[11]顾洪英.信息网络化条件下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J].社会科学家,2009(9).

[12]杨静娴.网络时代我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边缘化及维护[J].理论月刊,2011(7).

[13]杨丽敏.互联网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J]前沿,2013(14).

[14]邱小玲.论执政党在网络技术条件下的意识形态建设[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7(4).

[15]陶文昭.网络时代的意识形态建设[J].思想教育研究,2007(4).

[16]杨永志.增强互联网对我国意识形态正面影响力的思考[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8(11).

[17]秦维红.网络条件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策略和对策[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9(5).

网络交互的意义篇(6)

0引言

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普通外语教师和学生青睐网络外语教学模式。它的兴起和发展使英语学习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因特网具有三个特征:互动性、超文本、和互联性。这些特征使得它与以往帮助记忆信息技术不同,可以超越一切时空的界限。因此,网络也给教育带来了变革,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网络英语教学将成为有潜力的新型外语教学模式。

1网络多媒体交互教学

社会互动理论和社会建构主义理论都认为,学习的发生和发展离不开与他人交互的环境。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其中,“意义建构”是学习的最终目标,“情境”是意义构建的前提,“协作”是意义构建的方式,而“会话”是协作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学习者之间必须通过“会话”分配学习任务,共享思维成果。“会话”主要表现为社会互,因此社会互是网络学习的关键因素,只有通过社会互,学习者才可以实现与教师和同伴的协作,并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共同建构新的知识体系。

交互式教学模式主要体现在主体间的交往交流,即: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是师生共同参与教学的一种互动教学过程。网络多媒体交互教学应基于任务型(教师控制)与交互性(学生、网络媒体、教师)的教学模式。高校的网络化教学环境是一种智慧型教学环境,学习环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教师能够隐形的跟踪学生学习动态从而指导学生学习,而且学生之间也可以自主合作式探究学习,学生与学生可以交互、对话、沟通、协商进行更有效的学习。

2网络交互下学生与学生的互动

2.1个别化学习模式下的生生互动

学生利用各种网络资源进行学习是一种个别化学习模式,这些资源包括信息资源、考试技巧等。网络是实现教学资源的最大配置。网络学习中的个别化学习比传统的个别化学习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可选择性,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在网络上查询各种信息,调用教学软件指导学习,也可以通过E―mail向老师寻求帮助。这样学生就可以通过网络获得其他学习者分享的学习资源、英语考试做题技巧或者重要信息等。

2.2讨论式学习模式下的生生互动

学生可以利用BBS、聊天室、电子邮件和论坛进行讨论式学习。老师可以在这种学习模式中起监控和指导作用,更重要的是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在特定的主题区内发言,并针对别人的意见进行评论。

2.3 发现式学习模式下的生生互动

网络学习中的发现式学习也可称为问题解决式学习模式,当教师设计一些适合学生来解决的问题后,或者当学生在自学、预习时遇到的一些难题后,都可以通过网络和其他学习者通过互动,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与其他学习伙伴的多渠道沟通交流,逐步分析疑问,由表及里探寻事物的本质,综合整理,抽象提炼,反思归纳后获得问题的解决答案。对于一些遇到英语难题的学生,通过校园聊天室或网络QQ等在线交流工具,咨询其他学生,得到及时回复,避免在学习中积攒难题,阻碍英语水平的提高,也体现出互动及时性的特点。

2.4协作式学习模式下的生生互动

协作式学习模式也是网络环境有利于外语教与学的一个重要特色。它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以及多媒体等相关技术,由多个学习者针对同一学习内容彼此交互和合作,已达到对学习内容比较深刻的理解与掌握。协作式学习具有合作性、灵活性、高效性的三个特点。学习伙伴自发的为共同点学习主题制定合作计划、开展讨论、互相启发、共享成果。协作内容可多可少,协作时间可长可短。通过协商和讨论,达成认同,并在此过程中取长补短,相互学习。

3生生互动的启示与存在问题

当今社会,互联网的引入为课堂教学模式带来一场变革。利用网络浏览器,从学生与学生的网络交流来看,在网络环境下,学习者几乎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随时随地同伴进行信息交互,信息反馈可以实时也可以非实时,特别是实时交互,可达到类似面对面交流的效果。同时,我们可以看出网络交互手段的多样性。由于现代化技能的发展,交互手段呈现了用QQ/email/手机上网,网上视频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的学习方便、自由,克服了学生不愿意动笔写东西的状况,激起了他们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树立学习的信心。学生在网络环境下互动学习,可以满足不同学习者的学习风格,同时也可以帮助教师进行有效的教学活动。

虽然网络交换给教学带来了大的改变,但目前情况下利用网络学习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硬件设施的跟不上,在学生学习中常常不能保证网络教室资源的通畅使用,学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解决技术问题;或者操作复杂,注册、登录、验证耗时过长;且大多数学生没有自己的电脑用于网上学习。学生使用QQ/电子邮件等的机会并不多,并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网上教学或交流。学生用计算机网络下载课后练习答案的比较多,这样对课堂教学效果知识掌握的反馈不准确。用英语以E-mail、QQ等交流的学生比例还不高,达不到生生互动预期的效果。

总之,网络多媒体交互教学使学习者拥有充分的学习自。一方面,学习者可以实现知识建构;另一方面,学习者可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与其他学习者交流观点,分享心得、进行协作学习。只要能够不断完善多媒体网络的硬件和软件条件,那么生生互动的合作式学习就一定能够收获良好的学习效果。

网络交互的意义篇(7)

【中图分类号】B036 【文献标识码】A

在网络技术不断普及的今天,我国互联网获得空前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学习和信息传播等方面带来了许多便利,同样也为社会主义正能量的传播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平台。但是,网络中充斥的负面信息同样也对人们的意识形态产生着消极影响。

微信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特性

截止目前,我国微信用户超过了我国总人口的3/5,微信已经成为人们普遍接受和使用的一种信息交流方式。正因为微信有着如此庞大的使用群体,以及网络的全球性、虚拟性、自主性等特点,网络信息控制权和主导权的争夺已成为我国网络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必要任务。

西方国家通过利用网络技术方面的优势,使用各种手段对我国进行网络渗透来宣传西方的政治体制制度、意识形态以及价值观念①,对我国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造成很大影响。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有效把握网络革命为我们带来的发展契机、如何利用好新媒体弘扬社会主义正能量、如何基于微信平台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以及如何解决好我们所面临的挑战,迫在眉睫。

基于微信平台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具有以下特性:首先,社会化特性。虽然微信平台是个虚拟的平台,但是这个平台反映的却是现实生活当中真实存在的一些问题,包括了各种社会关系。种种人情往来都真切地反映在了透明的网络平台上,这其中的问题自然会对社会形态、政治体系等产生影响。

其次,主体十分明显。在微信平台的牵动下,个人参与政治的机会也大大提升,公民的发言越来越自由。某人的发言更有可能会引起其他人的重视甚至共鸣,个人的主体意识在这一过程当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最后,多元化特性。在微信平台下,存在着多元化的意识形态,这些不同的意识形态通过网络迅速蔓延,在潜移默化的侵蚀本土主流意识形态。尤其我国是为数不多的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正在严重冲击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这就更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微信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带来的挑战

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手段的挑战。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以及信息传播方式等都随着微信技术的不断发展而产生巨大的变化,微信所具有的即时性和开放性等特点,也对传统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传统的传播模式,由于传播方法单一,互动性差等缺点导致公众的主动参与性降低。而现在,人们不再仅仅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也是信息的创造者、者,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者和公众的角色不再是一成不变,也时常会发生角色转换。

我国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传播模式相较于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显得较为落后。一些意识形态工作者不能熟练运用微信技术,甚至对其缺乏足够了解,也没有相应的超前认识,因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模式转变在微信时代背景下就十分被动。在这样的情况下,传统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模式必然会受到巨大冲击,其宣传效果也不尽人意,在群众中的影响力也将日渐衰退。传统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理念、体制和方法面临空前的挑战②。

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核心地位的挑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价值观就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在我国政治结构中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微信的兴起,再加之人们对既得利益的热衷追求,使得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同时也导致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受到了一定的威胁和挑战。③我国的互联网技术发展滞后,导致我们不得不依附于发达国家的先进网络信息技术,这就为资本主义国家向我国渗透西方社会意识形态提供了便利,西方国家通过微信平台对我国不断进行分化和西化。同时,利用网络大力宣传资产阶级思想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诱使部分思想不够坚定的人们对社会主义道路产生怀疑。网络中出现的新马克思主义甚至伪马克思主义对我国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产生了很大影响,并使其核心地位产生了动摇。

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控制力的挑战。我国的微信技术起步较晚,目前仍处于发展阶段,这就导致了微信中信息的控制力和屏蔽技术相对薄弱,网络安全存在很大漏洞,为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渗透提供了机会,使各种低俗、暴力甚至反动的思想意识形态在网上广泛散布,毒害群众身心,甚至导致公众的价值观扭曲④。通过对信息资源的垄断,西方国家将互联网当作推行霸权主义、进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渗透的重要工具。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互联网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动猛烈攻势,给我国意识形态的防御能力带来了挑战。

微信的兴起,使人们可以以更为便捷的方式了解世界、认识世界,也可以随时获取不同文化、不同种族、不同宗教以及不同地域的大量信息,这使得人们在了解世界的同时接受着不同文化所带来的思想冲击。如何在新形势下有效控制不良信息的获取渠道、坚定我国的社会主义道路,是互联网条件下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控制力的挑战。

微信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带来的契机

为社会主义信念建设提供了新平台。微信即时强大的互动功能,拓展了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手段,形成了一个全新的思想流动体系,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提供了新的平台。全新的思想流动体系打破了传统的地域限制,给全世界的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思想交流都开辟了新的空间。在网络平台普及之前,我国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和交流主要依托传统形式进行传播。互联网出现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之间的交流,只能局限于有报纸、杂志、电视等传统媒介,给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局限性,传统平台并不能够满足发展所需的交流和互动,正是微信平台为社会主义仪式性形态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

以平板电脑和手机等为终端的微信的逐渐兴起,极大丰富了信息的传递形式。同时,微信所具有的平等性、开放性和互动性等特点,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也淡化了种族与国界的区分⑤,突破了人际交往的单项模式,大大提高了人际交往的范围,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者则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即时性、覆盖面以及广大网民对微信的依赖性,创新方式方法,制定可行计划,把弘扬爱国主义、社会主义主核心价值观、我的“中国梦”等相关主题,利用微信的平台向广大群众发送推送信息,也可将国家的政策、方针等信息上传至网络云端,提供即时下载服务,从而实现微信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中的平台化、制定化和可视化。

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注入活力。微信的移动性与即时性特点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工作的途径得以丰富。与传统互联网相比,以手机、平板电脑等为终端的微信更加轻便、易于携带,信息更新更加迅捷。作为一种方便快捷的交流手段,微信通过大量的数据交互实现了大众群体之间信息和思想的实时交流。同时,作为一种新的交流模式,微信已经超出了传统意义上思想和信息交流渠道的范畴,成为一个集思想交流、学习讨论于一体的综合性信息化交流平台。而信息交流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基础,其影响着人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而逐渐普及的微信也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在、解构主义盛行的网络社会,利用新媒体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就显得至关重要。

微信的交互性与扩散性特点,有利于畅通沟通渠道,强化工作的针对性,使意识形态工作者能结合网民的实际情况开展工作,在充分了解网民思想动态的基础上可以有针对性地辨析。同时,由于微信的私密性,意识形态工作者可以利用此特性对其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教育。

总之,微信平台不仅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工作增添了新的途径,也有利于实现网民与意识形态工作者之间的实时互动,充分提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的实效性。

为社会主义信念弘扬开拓了新渠道。传统形式上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工作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信息传播时间、空间以及地点受限,而信息的获取也不能依据个人的闲暇时间传送。微信的兴起,丰富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的方式方法。网络平台的存在,拉近了网民和主流意识形态之间的距离,公民和意识形态工作者之间的沟通和互动更加及时,从而加强了社会主义的凝聚力。同时,互联网的传播机制使得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能够通过网络整合意识思潮,纠正认知偏差,促进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

移动终端的跨媒体性与多功能性还能够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教育方法得以创新,可以通过网页推送、邮件等新形式向广大群众发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相关内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工作者加强了意识形态工作者与群众之间的交流,利用现代新媒体技术,将意识形态的传播方式由被动接受转为网民的自由选择,自由选择和平等交流增强了意识形态的说服力。意识形态工作者利用微信不仅可以传递信息表达见解,更重要的是可以起到媒介作用,及时了解群众思想动态及反应,实现与广大群众的良性互动。同时,可以利用移动网络为广大群众搭建相互学习和交流平台,并通过合理引导,帮助其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微信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实现了现代化,不仅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更加深入,同时也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工作创新提供了平台和渠道。

微信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对策

创新工作方式,提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实效性。第一,开展形式丰富的网上活动。随着微信时代的到来,微信对传统宽带互联网形成了强大冲击。传统的意识形态平台也应与时俱进,进行必要的技术改造以适应新的形势需求。新形势下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好新媒体,基于移动网络构建具有较强互动性的传播平台,实现意识形态传播手段和方法的改进、创新。例如利用微信、微博、QQ等公众平台开展各种互动交流、话题讨论等活动,也可利用移动终端发送文字、图像、视频等要素,或者在借鉴传统教育网站成熟运转的经验基础上,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网站的手机网站。这样既改变了以往单向性的沟通方式,使大众能够真正参与其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者又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信息反馈,把握网民心理动态,丰富和创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方法和手段,提高了工作实效性,增强工作效果。

第二,开发相关应用程序。目前,微信用户上网方式越来越倾向于通过移动应用程序而不是传统网页。据统计,2013年移动应用数量达百万量级规模,各大门户网站及电商网站都竞相开发针对移动终端的应用程序。所以,我国政府应针对微信存在的种种不良信息,根据微信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开发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有帮助的移动应用程序,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紧跟时代潮流,更好地从侧面维护我国网络空间的总体安全及国家现实与长远的根本利益。

重视利用新媒体技术,确保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作为意识形态建设的新领域,微信平台已成为各种意识形态传播争夺的阵地。事实证明,“意识形态领域阵地,马克思主义不去占领,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东西必然会去占领。”⑥

在微信的平台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工作要能够完全适应,并积极争夺网络平台宣传的制高点。因此,在坚持我国大众传播媒介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本原则下,结合微信自身特点,传播弘扬正确、正面的舆论和文化,正确引导微信文化,做好利用微信平台开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工作的整体规划,使广大人民能够保持正确的政治原则,将微信建设为宣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

微信在给人们提供大量有价值、积极向上的信息的同时也潜藏着消极甚至反动的不良信息⑦。面对良莠不齐的信息内容,我们在强化的同时,更要利用新媒体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坚定社会主义道路信念的宣传和教育,从而保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不动摇。

加大监管和投入,发挥微信优势。第一,加强监管力度。为保证对微信的有效利用,我们必须加大对网络信息的审查力度,加强对微信使用环境的净化。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应加强沟通、协作,加强监管力度,尽快建立对微信的长效监管机制。传统的网络管理办法不能简单复制于微信。首先,要加大监控力度,根据微信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积极贯彻落实,严格审核各方面的内容,从源头上加强对微信的管理,保证正确政治方向和原则。其次,要加强微信的日常维护和管理,对网络运营商、终端制造商、应用商以及信息安全监管部门应协同合作,寻找商机,共同营造绿色的微信环境。

第二,加大网络科技投入。利用技术手段,通过安装防火墙等软件对微信中的负面信息进行过滤和屏蔽。并针对我国网络信息建设中的薄弱环节,加大网络科技投入,尽快完成我国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我们在学习国外先进网络技术的基础上,更要鼓励我国的科学家进行深层次研究和探索,加快自主开发的步伐,早日摆脱依靠西方发达国家研究技术的困境。

(作者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互联网时代条件下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4JD710049)

【注释】

①郭擎擎:“网络时代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思考”,《人民论坛》,2013年第6期,第177~179页。

②④程文忠:“手机文化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和对策”,《福州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第108~111页。

③刘音:“网络时代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建设面临的挑战与对策”,《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2期,第85~86页。

⑤熊龙雨:“微信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研究”,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

网络交互的意义篇(8)

1“符号”与“假面”:互动中的语言

网络社会群体(简称网络社群)指的是人们利用互联网进行互动,逐渐发展形成的一种新型社会关系。在网络社群中,人们彼此之间通过网络交互工具进行沟通和联系,并展开一系列活动,由此形成的集合体。而现在,QQ群、微信群、微博热门话题等的普及使网络社群中个体的互动更加频繁。对于这类网络群体而言,用户行为趋同,并且在意识和目标上也都非常相近,通过网络交互渠道实现信息的传递与共享,基于此形成的网络群体。从广义层面分析,社群实质上就是一种社会关系。在这种社会关系中,社群成员彼此联系,人们在社群中的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交往活动构成了整个社群的互动。一般来说,网络社群的互动包括线上互动和线下互动。在社会学的符号互动论中,米德认为人类交流都是通过符号实现的,不断提升自我认识,构建相应的群体乃至社会。人们在对他人的行为进行理解的过程中,也是通过符号实现的,据此对自身行为对他人所形成的影响展开评估。在公共群体互动的条件下,个体的网络我已经消失或隐藏起来,躲在了数量巨大的网络群体背后,个体的网络我通过网络群体的活动来完成其立场、态度、观点或意见的建构与表达。在组成网络文本的主要形式中,网络语言符号是使用的最多、运用的最广、传播的最快的基本信息载体。符号实质上就是信息传递的媒介,所发挥的中介作用,人类以此进行信息的交流与传达,是一种简化意义上对事物认知的手段,具体表现为有意义的代码,并据此形成代码系统。同时,也有人指出,符号是基于联系、类似、习惯等对某种事物进行代表,在对抽象事物进行描述时更为常见。由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戈夫曼提出的“拟剧论”,采用了舞台艺术和戏剧表演的原理,构建出了以“台上”、“台下”、“后台”、“表演者”、“观众”等为核心词汇的新观点。个体在他人面前进行展现时,一般都会投射出一种情境定义,这种针对情境的定义可以是有意识的,也可以是无意识的。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的身份和网上的虚拟身份之间的关系,就可以用戈夫曼的诱导分化理论来进行审视。人们在社会中所饰演的角色和隐藏在社会假象背后的真实身份就是一种体现。人们在网上获取网络身份成为网民,活跃在网络舞台之上,但网民的现实身份却留在台后掩人耳目。有了电子身份的掩护,网民们可以继续自己的角色表演。在网络这个虚拟舞台上,人们都仿佛带着假面,而这张假面就是网络虚拟身份的隐匿性。人们可以更加自由地选择自己喜欢扮演的角色,将自身的才华充分释放,以实现一种最为理想化的“自我”。

2文字、语音与表情包:网络语言的进化

随着时代节奏的加快和互联网技术的日益发展,人们的可利用时间变得零散而破碎,随之而来的是网络语言的零散破碎。在网络社群的沟通中,网络对话的口语性和键盘输入的非口语性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时间差,因此,网民在网络交际中尽量以简省的方式来传递信息。书面语常以简短破碎的文字呈现,其中穿插着病句、错别字、有歧义的语句等非正常语句。作为语言动态系统中最活跃的要素,词汇成为网民自我宣泄、展现自我意识和深层诉求的载体,他们不断创造出妙趣横生的网络新词,这些新的词语非常受网民的喜爱,不仅言简意赅,具有很强的创新性,更重要的是诙谐幽默,有利于促进彼此之间信息传递,甚至影响到网络以外的媒体及社会生活各领域。在微信和QQ的使用中,大部分人习惯于使用语音。据调查显示,微信用户之间聊天时使用语音信息的比例高于使用文字信息的比例。口语中总是存在大量的缺省现象、迟疑现象,包含大量的非书面语。这些非书面语的表现非常复杂,有时反映了说话者的某一思想状况,具有向听话者传递信息的作用;有时并没有任何意义,仅是一种说话者的习惯方式。语音与文字对比起来,更能通过语气变化展现说话者的感情和心态,易于从各个角度把握说话者的说话内容。单纯静止的图片从智能手机普及后就开始风靡。人们觉得图片比文字更加生动,当然,这与网络技术的提高是分不开的。但发送图片并不能代替文字,只是一种具有娱乐性的聊天辅助工具。当图片进化为动图(多为GIF格式的可变化图片),人们开始用它替代一小部分文字。因为一个连续的动图相当于一个小意群,也许时长不过0.5s,却可以表达一份完整的意思,且近年来,图片+文字形成的表情受到广大网民的喜爱。在QQ、微信聊天中,人们使用以同一套表情主体的不同图片构成的表情包进行沟通,在聊天过程中穿插发送表情,不仅显得亲切可爱,更可以化解特定场景的尴尬气氛。配了文字的表情包可以代替文字,既达到了“卖萌”的效果,又可以省去打字的时间,缩短聊天成本,拉近人们的距离。表情包的语用功能增强,既是网络沟通的一种新尝试,也是网络互动演变的新趋势。表情可以更加直观地展现对聊天对象的状态,有利于使使用者实现交流的想法和目的。表情包的出现让网络互动变得更易表达和更有趣味性。真人秀的泛滥使得越来越多的明星的真实生活展现在公众面前,网友将其中富有幽默感的明星表情配上具有调侃意味的文字制作出表情包,于网络,引发网友热捧。随后这些表情迅速出现在微信和QQ的聊天中。通过这些表情,可以掌握当下的流行趋势。当网上对话一次次被此类独特的表情刷屏时,可以说,这一切抽象成了一种文化符号。

3优势与争议:网络语言的影响

网络上的交流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单调的信息交流。这种交流过程中没有声调的变化、语气的强弱,更没有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也缺乏呈现意义的载体,如服饰、空间环境等象征物。这虽然给交流设置了许多障碍,但是网上交流却并没有停下它发展的脚步,人们认为网上沟通具有很多面对面交流所不具备的好处。①网络给人们提供了面具,让人们可以说出在现实世界中不敢说出的真实想法。②交流心态较为放松,不存在难以启齿的言语交流。③由于交流的双方互不相识,没有利害冲突,可以不必太过介意对方的看法。④网上交流可以不受现实世界太多的干扰,比如相貌、嗓音、动作等视觉和听觉的因素,排除这些因素进行纯粹思想和体验上的交流。⑤可以满足人们爱好幻想的天性。文字的表达能力也有局限,恰恰给网友们留下了天马行空的空间。但是,网上交流也存在一些弊端,比如故意“造假”,因为看不见当时的环境与说话者状态。不过大部分网民认为是人就都会有想要隐瞒的东西,不必过多计较,到话不投机时不去理会,也就可以自然地结束沟通。作为一种网络信息传播的技术手段,即时通信工具具有正负两方面的影响是必然的,引起一些负面效应也是可以理解的。除去宏观层面上的管理不谈,就微观个人层面来看,既然是作为网民的第二大网络活动,其存在必然契合了网民网络活动的某些需求和动机。网络语言的鲜活和生动,是吸引广大学生的特点。他们天性愿意接受新鲜的、有表现力的语言风格。对于网络语言冲击了语文教育这一现象,一些人指出,对于网络语言应该从法律法规的层面加以制约,然而无论人们怎样进行评论,网络用户的急剧攀升以及网络语言的平民化、大众化,这种冲击越来越强烈确实是毋庸置疑的。由于输入软件的精确度问题、输入者自身的文化程度问题、输入者主观错误输入等因素,今天汉语网络语言中错别字、生造字和繁体字现象越来越严重。语言的‘脏乱差’现象比比皆是,简直到了不能容忍的地步。③究其原因,第一,一些网络词语格调不高,被用来贬损或者辱骂他人,造成了语言污染。第二,由于通过网络进行交流,很多情况下网名是随时都能够更改的,这也使很多人认为网络上并没有人会认识自己,从而在网络中表现的素质非常低下,甚至使一些不堪入目的脏话充斥网络。在网络论坛中,网民之间相互的地域攻击、人身攻击和无聊的谩骂、语言羞辱等言语暴力行为,严重降低了网络语言的格调和层次,妨碍了网络精神文明建设,给互联网风气带来了非常严重的不利影响。这些现象尤其出现于网络论坛之中。第三,大肆泛滥的网络语言暴力,甚至严重影响到了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和身心健康的发展。第四,带有黄色倾向和格调低俗的语言在网络语言中大行其道,影响恶劣。

4结论

网络社群的出现,突破了现实世界地缘、业缘的限制和血缘关系的纽带,使得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人、相同价值取向的人联结在一起,淡化了虚拟与现实的关系。但是我们又看到,那些通过网络社群在现实中走得比较近的人实际上又是以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联系起来。公共群体互动网络空间提供给网民较大的网络自由活动性。公共群体互动的网络空间能够为大量的网民提供一个可以相对自由活动的网络平台区域。伴随着越来越多的网络互动交流带来的是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加强。社区论坛、QQ群、微信群或者网络游戏群组为了自身的发展,通过对社群关心的议题的策划和组织,为凝聚群体成员对社群的团结和忠诚度,为长久地发展网络社群的建设等也自觉或自发地组织群体成员的现实互动。社群的形式与网民的网络互动紧密相关。有什么样的社会生活,就会有什么样的语言现象,我们透过网络语言,看到的不应该仅仅是网络语言中新奇独特的词语和变异的表达方式,还有网络语言的那种随意和贫乏的文风,而是应该看到导致它们出现和流行的根源,那就是适应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陈建民.中国语言与中国社会[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

[2]刘海燕.网络语言[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

[3]吕明臣,李伟大,曹佳,刘海洋.网络语言研究[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

[4]张颖炜.网络语言研究[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5,12.

[5]安志伟.网络语言的多角度研究[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2,9.

网络交互的意义篇(9)

中图分类号:D6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3)011-0029-03

党的十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强网络社会管理,唱响网上主旋律。在网络空间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是唱响网上主旋律的重要内容和迫切任务,同时也为网络社会管理提供了在技术过滤、法律规制之外价值引导的“软途径”。推进网络领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必须深入研究网络空间价值认同的特点和规律,确立网络领域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场域特性,探求适应网络社会价值认同规律、适合网民心理接受特点的科学引导机制。

一、网络空间价值认同的特点

网络行为的背后是价值意义的诉求。网络空间是一个数字化的虚拟世界,身处虚拟空间的网络行为者其意义追寻和价值认同,表现出不同于现实社会认同的诸多特点。

1.拟实性。网络领域具有虚拟性的一面,网络空间、网络行为、网络行为者身份皆是虚拟的。然而,恰是因为网络空间的开放式架构和隐匿式表达,使网上的声音更广泛、更真切地表露了当前人们的情感、心绪、态度和愿望,虚拟的网络行为与真实的心理感受结合在一起。据笔者调查,在网络空间中,“真诚”是网民最赞同的价值观,有43.33%的网民渴望在虚拟空间中真诚交流,起码是“希望别人能以诚待我”,有36.0%的网民表示在网络空间中发表意见是“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可见,网络领域的虚拟性并不意味着它是虚假的。在网络公共空间中,网络参与者的活动及其产生的社会影响都具有真实性,网络舆论和网络民意是现实世界中大众对公共事务意见和观点在网络世界的反映,又会对现实世界中的公共事务产生重要影响。

2.公共性。网络社会认同更多地指向公共性的价值目标,虚拟自我总愿意围绕着社会公共利益诉求而聚集、发声乃至行动。网络领域比现实社会更天生地指向“公共性”,在现实社会中人们更关心自己的私人利益,网络空间中的虚拟自我是符号化、理想型的,其表达的话语只有突破个人呢喃,带有某些“公共性”特征,才能为他者所关注,而且越是“公共性”色彩浓烈,就越能代表众人说话,就越能赢得别人的认同乃至崇拜。当然,这并不是说在网络世界中人们不再关心自己的个人利益,而是表明在虚拟空间中网民只有把个人利益的价值诉求投射到对公共性事件的话语表达中才能产生强大的感召力。网络公共性事件之所以受到众多网民的“围观”、“发声”,恰是因为此事件直接关涉着现实社会中无数个人的利害得失。但网络空间中网民表达话语的价值取向是公共性的,网民们把自己的意愿汇聚到公共表达的洪流之中,希望能借助网络的公共力量改变个人的现实生活。

3.志趣性。由兴趣相合、到情感相依、再到志向相投,强烈的情感趣味始终是网络互动的“黏合剂”。兴趣是网络社区形成发展的动力源。网络社区的形成,依据的是网民们共同的爱好和兴趣,通过一个虚拟平台结交同好者,借此讨论共同的话题,或者因为共同的兴趣爱好采取集体行动。“同声相应、同气相投,是网络社区的一种基本氛围”。[1]150同样,社区的主题是由共同的兴趣爱好演变成网络主体之间的互动和交流。随着这种交流的日常化,一个社区的结构和风格就会逐渐固定下来。可见,网络社区和现实社区存在的基础是不一样的,现实社区的形成往往与地缘、业缘等实在的物质生活和目的联系在一起,而网络社区的产生更强调趣缘、志缘等情感精神的交流。当然,网络空间中这种志趣相投的愉悦感也会萌生出从符号的虚拟空间转移到现实世界的冲动,发展为现实生活的实际交往。

4.交互性。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2次报告统计,目前网民中社交网站使用比例为48.8%,“社交化”作为一种功能元素正在全面融合到各类互联网应用中。网络交流的开放性、平等性、自主性,为“网络人”的价值认同创造了更为广阔、自由、多样的人际互动平台。美国学者克莱·舍基预言,一个“人人时代”即将到来,网络可以使人与人超越传统的种种限制,基于爱、正义、共同的喜好和经历,一起分享、合作乃至展开集体行动。[2]8强大的交互功能,意味着参与活动中网民平等性、自主性的增强,网络提供了海量、多元的信息供参与者进行自主选择,也提供了开放、通畅的平等互动交流平台。然而,过度沉溺于网络社交又会加剧某些方面的社会疏离,“出现对更多规则约束下的现实社交的不适应、不习惯,他们反过来又到网络中去寻求逃避,形成恶性循环”。[3]网络社交的“身体缺席”,催生了人际交往的新变革,也为人们逃避现实社会提供了新空间。

二、网络空间价值认同的规律

网络空间的技术架构、互联网的精神特质以及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的内在关系,使网络行为者的虚拟行动具有某些规律性特征,从而形成网络空间特殊的价值认同机理。

1.网络空间是对现实社会的虚拟性补足。网民利用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实现对现实生活不完美的弥补,既有着对个人压抑本能的释放性认可,又有着对社会公平正义的想象性认同,合“减压阀”与“理想国”于一身。充斥着现实生活的往往是各种实用的、功利的目的,而网络社区则表征着社区成员的精神世界。在这个精神性的虚拟世界中,网民可以“释压”,暂时回避或反驳现实生活中的矛盾与冲突。笔者调查结果表明,半数以上(53.0%)的网民在网络空间发表意见,是“为了发泄一下现实生活中积压的不满”。同时,在这个精神性的虚拟世界中,网民也可以“圆梦”,表达自己对理想境界的永恒追求。人们一旦觉得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所干的事情缺乏一种理想化的意义,就会为了摆脱失落和苦闷而到一些非现实的领域中去寻找这些东西,网络虚拟空间正是这样的“理想之域”,在虚拟空间中网络行为者的意愿会达到最大程度的体现,然而这只是对现实社会的虚拟性补足。

2.网络社会认同以自赋意义的原初认同为基点,以现实社会的公共利益实现为目标,以完美主义的价值理想为动力。美国学者曼纽尔·卡斯特指出,网络社会的意义“是围绕着一种跨越时间和空间而自我维系的原初认同建构起来的”,[4]6这明显地表征在网民的网名上。网民给自己取一个网名,是自赋意义的行为,或是为了引人注目,或是为了表现理想,网民对自己网名的认同以及对网名所蕴含的文化意义的承认就是网络主体的自我认同。有了一个网名之后,通过这个虚拟符号,主体的网络参与真正开始了。参与意味着交流互动,原初的自赋认同开始寻找志同道合的他者,最有普遍性、最具包容性、最引人驻足的议题,当然是以现实社会公共利益为价值取向的公共性话题。广大网民围绕公共议题“围观”、“发声”、“形成公共舆论”,其目标是指向现实社会的公共利益实现,在此过程中使得网络的虚拟性补足变成可以触摸的现实性满足。而推动这一过程的不竭动力,是网民们心中的价值理想,且这一理想在网络社会中是以完美主义而现身的;只要现实社会还存有缺陷,网络社会就显得美好,网民就会把价值理想投射到虚拟空间中,从而虚拟完美的价值理想以促使现实社会作出改变的步伐将永不停歇。

3.网络社会认同表现为从兴趣认同到情感认同再到价值认同的三个递进阶段。笔者调查发现,有11.0%的网民在网络空间中发表意见,是因为“对该话题感兴趣”,即便是“凑凑热闹”,也要驻足看看,顺便说说。网络社会认同表现为对社区话题感兴趣——与社区成员交流情感——主动参与价值创造的过程。是否进入某个网络社区,取决于人们的兴趣爱好。网络认同的第一个阶段是以社区主题发展出来的兴趣为中心,感兴趣的话题是网民聚合的“集结号”。第二个阶段是以网络社区成员的情感交流为中心,通过“交谈”获得情感体验。“在网络交谈中,越是靠近情感类的信息在网络中越受欢迎,越是理性思辨的信息网民们越是不愿意关注,既权威、重要,又交互、趣味的信息在网络中最炙手可热。”[1]35网络社区认同从兴趣相合发展到情感相依,第三个阶段是网络主体主动参与价值创造、努力实现自身价值的价值认同阶段。它是以对特定事物的价值意义所形成的共识为基础,以对某种共同的理想信念的认可、共享、追随、创造为目标,实现自身在网络社区中的价值定位和定向,并形成共同的价值观。

4.网络意见表达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本能性逃逸”。互联网精神与主流意识形态之间存在着内在一致、表层紧张的现实关系。笔者调查结果显示,网民群体偏好“真诚”(43.33%)、“自由”(39.44%)、“平等”(27.78%)的价值观,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精神实质上的一致性。同时,网络文化特点与核心价值观建设之间又有着一定的表面张力,这种张力最明显地表现在“立同”与“求异”的关系上,核心价值观建设力求巩固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而网络虚拟空间更注重个性化的意见表达,因而在网民群体中就存在着“本能性逃逸”现象——还没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初步性认知,就本能地表现出对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不屑、反感、排斥甚至抗拒。在回答调查问卷“在网络领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这一问题时,有44.0%的网民认为“没啥必要,网民对核心价值观不感兴趣”。因此,在当前中国语境下的网络领域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必然伴随着抗拒性认同,其间难免会有网民们的习惯性批评和吐槽式表达,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作出合理规划,善待网络民意,引领网络思潮,既要开放包容、又要积极引导,掌握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

三、网络空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人们网络应用的日益广泛,使得网络领域日益成为现实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多的人、越来越长的时间“生活”在网上;并且,“线上”的情绪、态度、价值观念会影响甚至引发实际的社会行动。因此,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必须正视网民群体、借力网络平台、引导网上舆论,大力加强网络空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1.网络社会的崛起,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提供了崭新空间和现代平台,同时也带来了复杂问题和严峻挑战。随着网络社群和虚拟社区的勃兴,及其他们对社会公共问题的讨论关注,使网络领域的社会影响力空前放大。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2次统计报告,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91亿,巨大的网民群体利用新闻跟帖、QQ群、博客、微博客等网络平台对社会公共价值诉求自主发声,他们在网络虚拟空间搜索信息、交流情感、表达意见、传递思想。网络的多媒体传播方式和即时互动特点,为学习、宣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新的领域和媒介;同时,由于网络架构的去中心化和虚拟交往的匿名性,当前我国网络空间存在着混乱、无序、情绪化、非理性等问题,呈现出个人情绪化表达、群体极化现象突出、社会责任感下降、无政府主义抬头等复杂状况,网络谣言、倾泄私愤、暴力色情、网际欺诈等现象有使网络空间沦为“垃圾场”的危险。因此,“众声喧哗”的网络领域亟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引导,在遵循网络空间价值认同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更加自主、更为亲和、更富成效地推进网络核心价值观建设,凝聚网民群体共识、引领网络社会思潮、壮大网上主流思想舆论,使虚拟的网络空间真正成为当代中国主流价值体系建设的坚强阵地。

2.坚持尊重包容、平等交流、积极引导、凝聚共识的指导原则,唱响网上主旋律。 (下转第44页)(上接第30页)当前社会的价值观念多样、多元、多变,这在网络空间表现得尤为明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当代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理想信念和价值共识,当然也反映了亿万网民的意愿和心声,凝聚了网民的共识和追求,理应成为网络社会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然而,这是一个异中求同、多中立一的价值认同过程,是通过共同价值观的引导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网络社会意识思潮的主导。国家意识形态相对于网络舆论场具有高势能的优势,传统媒体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往往采取高头讲章式的说教,对这种压服式的强控灌输广大网民从心理上是反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塑造当代中国精神灵魂的旗帜,必须探求科学、有效、合理的实现方式,把通达社情民意与营造文明理性表达环境统一起来,在同网民交流互动中形成社会共识,在加强信息服务中开展思想教育。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规范引领功能,积极引导网上思想舆论,在多元中立主导,在交流中谋共识,在变化中定方向,坚持尊重包容、平等交流、积极引导、凝聚共识的指导原则,有力推动形成既有国家统一意志又有网民个人心情舒畅、既包容多样化网络个性色彩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和腐朽思想的生动局面,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唱响网上主旋律。

3.构建科学有效的引导机制,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传播,必须遵循网络空间价值认同的特点和规律,构建科学有效的价值引导机制。一是拟实互通机制。虚拟社会并不是虚假的社会,要善于体察网言网语中真实的民情民意、情绪化表达中的合理成分,充分利用网络空间的“反映”功能,通过网络“还原”社会真实的意愿想往,探寻析取社会公众的价值诉求,促进现实社会中公共利益的维护和实现,在网络公共舆论和现实社会治理之间搭建网络沟通的新桥梁。二是重点带动机制。充分发挥“网络意见领袖”的引领带动作用,培养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意见领袖,互联网的思想舆论建设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网络红人”中不断挖掘、塑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典型,宣传扩大先进网民的模范效应;大力开发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名牌网站、特色专栏和网络产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传播。三是情趣引入机制。网络互动的情趣原则,启发我们在网络空间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要善于以情感人、以趣引人、以志励人,通过情趣盎然、积极向上的鲜活事例来感染、鼓舞、激发、引领广大网民的精神志向,探索生动活泼、喜闻乐见、情理交融的网络文化表现形式,运用富有趣味性、感染力强、新颖别致的网络表述话语,艺术性地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孟建,祁林.网络文化论纲[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2][美]克莱·舍基.人人时代[M].胡泳,译.北京:中国人民

大学出版社,2012.

[3]谢新洲.“身体缺席”催生人际交往新变革[N].光明日报,

2010-07-09.

[4][美]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M].曹荣湘,译.北京:

网络交互的意义篇(10)

DOI:10.15938/ki.iper.2017.02.007

中图分类号:D641;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7)02-0032-05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对政治发展和国家稳定起到重要作用。“互联网迅猛发展,深刻改变着舆论生成方式和传播方式,改变着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1]互联网思维就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特性基础上形成的思维方式。网络技术改变了现实社会关系,重新构建网络交往模式,为个体的社会化提供了全新的虚拟环境,带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范式的转变。

一、互联网思维中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转向

1.虚拟符号化环境

意识形态要成为现实物质力量,必须深入考察分析社会环境,并从社会基础出发开展意识形态教育,才能实现意识形态的社会目标。现实环境下的意识形态教育以现实社会关系为基础,教育对象为现实性的人本身,教育活动从现实因素出发,考量教育效果。网络空间中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环境呈现出流动性、不确定性、多变性特点,技术更新代替自然因素,信息传输打破地理距离,网络据点替换居住空间,文化背景重于生活习性,意识形态教育环境实现从现实到虚拟的转换,决定着教育理念的更新节奏。“一切技术都具有点金术的性质”,都倾向于创造一个新的人类环境。[2]互联网思维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既要注重作为主体人的主观能动性,更要重视作为客体人在虚拟环境中的符号化演变,也就是说人在虚拟环境中符号化特质凸显出来,对人的主体性产生反作用。网络空间中人的符号化形式由主体人选择和支配,主体人根据技术水平、个人取向、社会需要等变换自身在虚拟环境中的行动,并通过符号来体现出自己的情绪心理、价值判断、交往倾向等。符号就是主体人意愿和期待的表达,网络空间中的符号轨迹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主体的行为模式,给主体自身带来言行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符号化是将人的现实性存在转变为虚拟性存在的关键,虚拟化的符号实质就是人的存在性分化的开始,由此人以符号为依托从事虚拟实践和虚拟交往,在虚拟环境下的主体活动方式、交往模式与心理体验产生改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环境随之变化。

2.双向度教育理念

在网络空间中,传统意识形态教育遭遇极大的困境和挑战,一方面教育者无法及时掌握受教育者的教育背景和教育效果,教育针对性大大削弱,另一方面受教育者在信息海洋中对意识形态的批判性意识和能力不断提升,教育难度大大增加。要改善网络空间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效果,必须运用互联网思维来进行意识形态教育。互联网思维中的意识形态教育要注重:第一,互动理念。要将价值教育与意识形态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考虑意识形态教育受众的接受度问题,重视意识形态教育形式变换,从单向度灌输为主转向双向互动为主的教育过程。第二,主导理念。网络空间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必须要有坚定的价值坚守,不能放弃植根于自身社会的经济水平、文化传统、政治制度、民众期许等核心价值,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意识形态教育的基本内核。无论网络技术如何变化,不能改变价值内核,失去意识形态方向,否则可能丧失意识形态主导权,危及意识形态安全和国家稳定。第三,发展理念。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多元化是事实性存在,而且多元价值彼此交融、相互渗透。极端的意识形态教育思维难以在网络空间中得到广泛认同,要想不断扩大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社会认同度,必须要对符合社会发展趋势和人民利益的价值范畴进行吸收和改造,使之成为增强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的重要元素。

3.用户型教育模式

互联网思维中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模式要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创设情境、感官体验、互动交流、案例剖析等综合化教育手段,实现教育目标。也就是说,在互联网思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要把人放在中心位置。而且,要意识到网络空间中人的存在不是单一的个体,而是群体性存在的人。网络空间中的信息服务和价值观念面临着用户的选择和判断,要接受用户的挑剔和责难。马克思主义理论要在网络空间中凸显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就要尽可能地吸引和感化用户,需要跨界思考,从用户心理出发输出理论信息,设计理论传播,推销理论观点,在网络空间中重建理论话语权力,才有可能把握主动,占据先机,成为网络空间的理论主导者。互联网思维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模式要学会运用受众接受模式,对受众关注、关心的现实问题及时作出理论阐释和分析,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立场、观点和方法,灵活应对形势变化,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转化为喜闻乐见的生活化语言,特别要充分利用“慕课”、“微课”等适应互联网传播规律的教育平台,[3]整合优秀师资力量、教学案例、教育资源等,塑造互联网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新范式,从而占领虚拟空间中知识普及和思想启蒙的阵地,更好地适应知识教育和价值教育的新方向,进一步释放出马克思主义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价值追求的理论魅力。

二、互联网思维中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关系

1.国家主体

主流意识形态的目的是为政权辩护,提供政权存在的合法性依据。不同性质国家的意识形态在网络空间中争夺话语权,意识形态主体必须要适应网络空间传播规律,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采取合适的教育方式手段,在网络意识形态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国家作为网络空间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主体,其存在形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主要有:第一,国家共同体变化。国家共同体是社会生活发展的产物,有什么样的社会就会产生什么样的国家。在现实社会中,国家共同体建立在生产关系基础之上,但是在网络社会中,不仅有基于现实生产关系的社会基础,也出现了基于网络关系的社会结构,国家共同体构成的关系基础更加复杂多变。第二,国家影响力变化。国家实力基于生产规模和效率,国家实力越强,越有利于开展网络意识形态教育。但是,国家实力并不等同于国家影响力,尤其是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影响力,国家需要将现实实力转换为网络意识形态主导力,才能进一步延伸自身网络话语权。第三,国家治理变化。国家权力行使方式随着网络空间出现而改变,要巩固国家权力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必须要变换治理方式。现实社会治理更多地依赖于纵向权力结构,网络社会治理必须转向横向多元结构,意识形态传播机制发生变化。第四,国家关系的变化。国家关系根本上是由国家利益所决定。网络空间中的国家关系不仅受现实利益所影响,而且受网络空间利益关系所驱动。要打造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必须要协调不同国家在网络空间的利益需求,寻求最大公约数。

2.受众客体

网络空间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客体即受,其与现实社会被教育者之间差异表现在:第一,人数规模扩大。网络空间的无边界性特质将意识形态教育对象迅速扩大,彻底改变了人数的地域局限性。现实社会意识形态教育可以通过对受众人口的精准控制,提升教育的影响力。但是,在网络空间中,人数规模大幅提升意识形态教育难度。第二,人员结构复杂。从教育对象的利益诉求来说,网络空间中的个人利益、群体利益、民族利益、国家利益等交错纵横,不同利益主体都会在虚拟空间中表达主张;从教育对象的社会意识来说,网络空间中的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新左派、新儒家、民粹主义、传统马克思主义、创新马克思主义等诸多社会思潮层出不穷;从教育对象的文化背景来说,网络空间中不同民族文化、国家历史、社会习俗等都可以广泛流传;从教育对象的政治倾向来说,网络空间中政治价值、政治态度和政治信念等都有显著差异,影响着意识形态教育的网络政治生态。第三,人缘关系多变。现实社会关系在一定时期特定区域中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网络空间中的人缘关系不稳定性大大增加,这一方面是由网络社会的技术基础所决定,技术更新改变网络社会关系,另一方面从网缘关系本身来说,主体的匿名性和非现实往隐藏着较大的风险,难以保证交往关系的真实可靠性。

3.传播机制

“网络空间中虚拟主体在交往实践的基础之上形成了主体际意义上的新型的主客体关系”。[4]网络意识形态教育是横向的传播机制,传播主体无法控制所有传播环节,只能在传播技术和交流互动中诠释信息,通过对受众的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施加影响,从而达到转变其思想,认同主流意识形态的过程。在认知上,意识形态教育主体要尽可能利用网络技术充分展现自身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了解网络受众的思想需求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契合点。在情感上,意识形态教育主体要回应网络受众的情绪心理,摆脱意识形态高高在上的单调形象,以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来贴近被教育者,充分考虑民众网络情感表达的个性化,找准情感共鸣点,激发其内在情感动力。在意志上,意识形态教育主体不仅要在网络空间让受众接受思想观点,而且要从内心产生持久地认同和坚持,这是网络意识形态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网络意识形态认同既取决于意识形态本身的价值主张,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受众对意识形态的理解看法所影响,教育者要在网络空间中保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影响力,就要将意识形态与受众的网络生活方式紧密结合起来,持续发挥认同作用。在行为上,意识形态教育主体要通过其网络行为推动意识形态在网络空间的普及化,这是网络意识形态教育的目标和归宿。要将网络意识形态教育与受众的利益需求相互联系,让其在实践意识形态行为中逐渐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从而维护主流意识形态在网络空间的主导权。

三、互联网思维中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话语

1.动态场域

上一篇: 建筑节能一体化 下一篇: 初中高效学习的方法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