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文明建设综述汇总十篇

时间:2023-07-11 16:49:00

精神文明建设综述

精神文明建设综述篇(1)

文字综述——集团综合治理工作综述(综治、安全、环境、卫生、计划生育、环/安体系建设等) 档案陈列——

精神文明建设综述篇(2)

1982年召开的党的十二大,引人瞩目的内容之一是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阐述。精神文明被界定为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之一,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把精神文明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它突破了过去长时期内偏重于强调文化的配合作用或配角地位的认识与视角,突出了文化或精神文明自身的相对独立性、主动性和由此带来的其在整个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专门作出《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指导思想、主要内容和任务,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性纲领。当然,由于复杂的原因,在实践过程中,物质文明一手硬,精神文明一手软的情况始终存在。1980年代末,邓小平指出,十年最大的失误是教育,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削弱了。在经济飞速发展,人们思想大解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机与活力得到充分展现的同时,社会精神生活方面则出现了理想信念失落、道德失范、文化事业受到消极因素的冲击和侵蚀等严重问题。有鉴于此,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在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精神文明建设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精神文明建设在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战略地位、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方针和主要原则、任务和目标、着重点与具体部署等作出了全面阐述。

十五大以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成为舆论宣传中的热词,并视不同的语境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交替使用

1991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的战略目标,1997年党的十五大加以郑重确认和阐述。十五大的政治报告指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此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成为舆论宣传中的热词,并视不同的语境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交替使用。因为,两者的内涵基本上是相同的,均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文化建设两个方面。区别在于'文化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精神文明相对于物质文明而言。当然,言说精神文明时,偏重于理想信念和道德建设,言说文化建设时更集中于文化事业本身,有时还包括展开言说教育与科技的发展。

进入新世纪后,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共中央对精神文明或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与建设目标不断有与时俱进的新认识,其突出特点是放到经济全球化、科技迅猛发展以及由此导致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背景下,放到世界各民族交往日趋频繁、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时代背景中来看待。十六大报告讲: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要求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任务,主要包括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目标的提出,是我党依据世情国情的深刻变化而作出的战略选择,是文化发展的“新自觉”

正是在上述文化发展战略制定并不断落实的基础上,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也是甚至更重要的是依据世情国情的深刻变化而作出的战略选择。

所谓世情就是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由此带来两个方面的迫切要求:即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要求更加紧迫。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出现新动向,特别是在信息技术、互联网突飞猛进的今天,这种交流交融交锋变得日趋深入和复杂。其中既有不同文明之间的碰撞、又有意识形态之间的交汇与交锋,同时还有文化产业、文化创造与传播方式或技术的相互促进和竞争,等等。在此情况下,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包括价值观层面和技术、制度层面上的任务变得空前重要和艰巨。另―方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实力迅速增长,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贸易国,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与日俱增。而一个真正的大国,既要有经济实力,还要有文化软实力。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在实现民族复兴的道路上更有基础和优势使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

所谓国情,就是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进一步言之,从国家和执政党的角度讲,中国经济一直在快速发展,成就骄人。这就将文化与经济协调发展的任务比以往更为迫切地提了出来。从人民群众的需求角度讲,随着温饱的解决、随着部分地区小康的实现和全面小康的即将实现,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变得日趋重要。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讲,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任务繁重,文化产业作为“绿色产业”、“阳光产业”,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精神文明建设综述篇(3)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普遍感觉《文化生活》第四单元比较杂乱,体系理不清,概念相互混淆,如何变得有条理?如何从“杂乱”中走出一条提高做本单元主观题能力的清晰之道?

一、突破的第一条路径

把握第四单元的框架结构,可以文化建设为主题或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个核心梳理两条线索。

一是把握三课之间的递进关系。第八课“走进文化生活”,是讲文化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也就是讲为什么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九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第十课“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讲怎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主要内容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谐文化建设、思想道德建设、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的提高。而思想道德建设是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把思想道德建设和两个修养分立为两个课题并安排在全书的结尾,理由至少有三:它们都是讲“怎么办”的题中应有之义;它们提供了国家的文化建设与个人文化生活两个不同的视角;它们凸现了思想道德建设之于国家的文化建设和思想道德修养之于个人文化生活的特别重要的意义。三课都是立足于中国,着眼于当代。在上述三课的递进关系中,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处理教材或知识点的经典的“三么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当我们懂得了隐含在教材中的“三么法”时,也就懂得了对本单元知识考查的命题设问特点,即不管主观题如何设问、如何表述,都难以挥去“三么法”的身影,而且从“为什么、怎么办”的设问角度特别多。比如,2012年高考福建卷第39题第(4)问:根据材料三,从文化生活角度,请你以“弘扬雷锋精神,促进社会文明”为主题向社会发出倡议。显然,这道题的设问是从“怎么办”的角度,也即我们经常讲的“措施类”题型。而2012年高考浙江卷第32题第(1)问(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的有关知识,说明该村开展“一碑两谱五星”活动取得成功的道理)则是从“为什么”的角度考查知识。其实,2012年高考安徽卷第39题和2012年高考山东卷第31题的设问依然体现出这个特点。这就给我们一个教学启示,面对一些新颖、陌生、让学生感到不知从何处着答的设问,其实都可以把它们化归为“为什么、怎么办”,从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二是把握贯穿这三课的两个视角:国家的文化建设和个体的文化生活。观察教材行文方式上的特点,我们会发现,一个是国家,一个是个体。比如第八课,在讲到如何面对有阳光有阴影的文化生活时,像“加强管理和引导”、“发展人民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大众文化”、“文化激荡看主导”这些表述时,明显地感受到“国家”这个视角的影子。而第九课和第十课中的“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思想道德建设”这些关键词依然逃脱不了“国家”这个视角。与此同时,第八课中的“提高眼力,拒绝污染”的表述、第十课中的“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与“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的表述无疑是“个人”这个视角的凸显。在这里,我们不难看出:教材从开篇讲述文化对国家发展和文化对个体成长的意义,到这里讲述国家的思想道德建设和个体的思想道德修养这两个视角是一以贯之的。当然,文化产品生产者与经营者这个视角我们也不能忽略,于是,我们再次发现了在做题(主要是主观题)时,“主体多样化”这个经典的范式,无论是回答“为什么”(包括原因、意义、依据、必要性、重要性这些不同的表达词),还是“怎么办”(包括措施、途径、方法、建议、启示等表达词),只要设问中没有限定主体,就必须具备这三个视角。

基于第一条突破路径,可这样处理本单元知识:

在上述知识框架中,“怎样发展”中的①—⑤点同样是本单元综合探究的内容。这就证明了“综合探究”是本单元的点睛之笔,是本单元的落脚点与归宿。如果本单元作为文化生活的结束部分,是对全书的归纳总结,其中心议题是发展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是整本教材的“浓缩精华版”,那么,本单元的综合探究部分则是“高度浓缩精华版”。

二、突破的第二条路径

淡化概念。本单元出现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大众文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这些概念,概念的众多与相似也是导致该单元感觉比较乱的一个重要原因。既然如此,就可以把上述概念等同,不苛求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淡化概念。此路径也能够在教材的表述中找到依据,比如教材的综合探究部分有这样的表述:“在当代中国,发展什么样的先进文化?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还有这样的表述:“让我们聚拢思绪,共同感悟当代中国先进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内涵。”又比如,在“精神文明建设”这一框题中有这样的表述:“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另外,从必修三教参中也能找到这样的依据,如:“根据以往的经验,我们认为,产生这类难点的一个重要根源,就是那种把‘概念’奉为神圣的思维定势,通过教学,要帮助学生认识的真正对象,不是概念,而是有关概念所反映的客观对象。”(引自必修三教师教学用书的前言)若能这样,针对上述概念的设问,在回答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时,这些答案都可以迁移,形成一种“万花油”的感觉,达到化繁为简的效果,从而减轻学生理解与记忆的负担。

三、突破的第三条路径

综合这几年一些省市在涉及这一单元的模拟题、高考题的主观题答案中,我们发现,不管是问为什么,还是怎么办(其实所有的问题的设计都是在这两个“么”上做文章),都能看到这几个关键词高频率地出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谐文化、文明风尚、社会主义荣辱观、思想道德建设、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比如:

2012年高考安徽卷第39题: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某网站开设“思想道德论坛”,引起网友关注。论坛中呈现的以下话题引发了同学们热议,请你参与探究。网友心声:践行道德不止步追求完美无止境。

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近年来,安徽好人和道德模范已成为引领公民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的指向标,成为道德建设中引起广告关注的“安徽现象”。超越感动,弘扬美德,争做先进人物的“粉丝”是网友的共同心声。

请你从文化传承和思想道德建设的角度,回应“网友心声”。

参考答案: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并与时代精神相结合。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要充分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引领社会风尚。不断提高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投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为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作贡献。在本题设问中的“思想道德建设的角度”显然要考查的知识范围在文化生活第四单元,题型为“措施类题型”,也即“三么法”中的“怎么办”。在答案中,我们不难看到上述的“高频词”,剩下的只需在这些词前加上适当的动词。再看一道从“为什么”的角度来考查本单元知识点的一道高考题:

2012年高考山东卷第31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雷锋精神犹如一座巍然矗立的灯塔,放射着夺目的光芒。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雷锋精神、开展学雷锋活动,要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今天,雷锋勤俭节约的美德可以转化为低碳、节能等环保意识,雷锋助人为乐的品质可以转化为奉献、互助等志愿者精神。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从精神文明建设的角度,分析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意义。

精神文明建设综述篇(4)

【中图分类号】G64

引言:近年来,国家教育部门以及社会各界对高校的素质教育、校园文化建设越来越重视,不仅努力促进高校学生素质教育的提升,同时也不断优化高校的校园文化、校园环境建设。高校学生的素质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之间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两者之间是一个互相影响和促进的依存关系。

1.高校学生的素质教育

1.1素质教育的概念

素质教育的提出已经有很长的一段历史,人们对其的定义也有很多,但是概括来讲,素质教育包括了德育――道德、政治等方面的思想教育,智育――各种类型科学文化知识的技能教育,体育――身、心两方面的健康教育,素质教育是系统的教育工程,在这三者之间,德育是基础,智育是重点,体育是保障。

素质教育的主体是学生,素质教育的加强就是要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从而促进社会文化的发展进步,要德智体全方位教育,让学生自主寻求个人的综合发展。素质教育不是简单传授技能知识,更重要的是因材施教,对学生进行开发式教育,通过各方面的综合教育激发学生提升个人综合素养。

1.2高校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高校学生素质教育的主体是全体学生,其目的是提高学生多方面的综合素质。人才的竞争是所有形式竞争的核心内容,高校作为人才的培养基地,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关系到学生自身的发展,更关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国家、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仅仅是专业技能,更多的是创新能力、奉献精神,这些素养的形成正是高校素质教育的工作重心。所以只有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出一大批具有高水平综合素养的人才,才能使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后继有人。

1.3影响高校学生素质教育的因素

影响高校学生素质教育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主要是制度因素、学校因素和个人因素。其中制度因素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了家庭和社会对学生的评价,高校校园的自然人文环境对学生素质教育的影响也是很重要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不仅需要优雅的校园环境,更需要高水平的教师和教学硬件设施,同时,由于当下学生的个性和独立性很鲜明,这些方面对综合素质的培养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2.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2.1校园文化的含义

校园文化的建设和素质教育一样也有很多不同解释:是一种代表广大师生的群体意识和价值观念体系;是高校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氛围和精神环境;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精英文化;是高校的学生和教职工的教育行为习惯以及心理水平状况的总体形态;是高校在不断的发展中形成的一种精神和物质财富的总和。其中,校园文化的核心是精神文化,载体是物质文化。

2.2校园文化的分类

一般可以将校园文化分为三个层次,第一是物质文化层次,包括了校园的建筑规划与设计、布局、绿化、卫生以及相关设施设备,是校园文化的基础;第二是制度文化层次,科学合理的规范制度是建设良好校园文化的保证,对于形成良好的观念和风气的有重要作用;第三是精神文化层次,是学校不断发展中,逐渐形成的一种文化氛围和精神环境,是校园文化的灵魂。

2.3校园文化建设的要求

首先要处理好精神文化建设和物质文化建设之间的矛盾。只有处理好两者之间辩证统一的关系,使其协调发展,和谐的校园文化才能最终得以建立。其次是体现学校特色。办学特色蕴含着深厚的校园文化,是学校的外在形象,体现着学校的独特性。另外,品牌化的办学特色又会使校园文化得以更好的积淀。再次是坚持以人为本。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价值观就是以人为本。最后还要发挥教职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校园文化的主体是学生,但其主导却是教职员工,校园文化是两者共同创建的,是师生员工的共同职责。教职员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其主导作用的意义非常重要。

3.校园文化建设对素质教育的影响和促进

3.1提高素质教育主体的认同感

校园文化建设对学校的科研、教学、社会服务以及学生各类活动影响非常大。校园文化建设强调学生和教职员工这一对主体和主导者的作用发挥,培养两者对于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人翁意识,调动他们的参与积极性。在建设的过程中以文化为载体,以精神文化建设为核心,坚持以人为本,直接服务于广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在参与校园文化建设,丰富知识和提高能力的同时,找到自身的主体认同感,自发寻求自身素质的整体提高。

3.2营造良好的校园素质教育环境

校园文化建设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面开展,结合学校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和学生活动,以人为载体,渗入校园的各个角落,具有广泛的影响面;同时,倡导优良的学风和教风建设,建设制度文化,规范学校管理,构建活力、和谐的校园环境;此外,配合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竞赛、服务类的文化和实践活动。校园文化建设旨在提高全体学生素质和引领社会先进文化的高度,通过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和精神文化,营造良好的校园素质教育环境,对学生素质教育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

3.3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校园文化的建设对大学生的德智体各方面综合素质的培养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高校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场所,精神文化建设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灵魂,强调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的教育,注重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融入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并以校园的学术活动和艺术活动来体现,使科学的“真”在艺术文化的“善”与“美”中得以传达,同时对大学生健康素质的养成,有着独特的优势。

4.结语

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的素质教育是一项繁复的系统工程,需要各界的广泛支持以及长期的不断努力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素质教育作用非常大,大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也可以促进校园文化的建设。希望本文的论述对未来的校园文化建设以及高校学生的素质培养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5.参考文献

精神文明建设综述篇(5)

特色理论为引领,志鉴学科创新程。这是《中国现代方志学》的一个新创意的重要学术观点及在学科体系建设中,方志年鉴学说应用理论的拓展与丰富。

[关键词]十理论;方志年鉴文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方志年鉴学

同志在党的十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因此,我们应认真学习研究理论,努力贯彻践行理论,进一步作好地方志工作。

古往朝代编修志,今来国家重用志。中华民族特质的历史传统地方志文化,千百年来一直编修不止,史料应用价值较高,方志之花盛开灿烂。年鉴文化自上世纪初,由欧洲引进中国的“舶来品”,百年来各类年鉴之花开遍华夏。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很重视发展地方志文化,各级党和政府及修志人员积极组织编修与应用方志,同时积极发展年鉴,使社会主义新方志和年鉴文化在国家及各地的经济社会建设中发挥出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特别是2006年国务院颁布《地方志工作条例》、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制定贯彻《细则》,规定编纂与开发利用地方志和地方综合年鉴为地方志工作、地方志资源,使全国各地地方志年鉴事业进入法制化轨道而蓬勃发展、可持续发展。地方志年鉴文化根本的价值在于自身的信息资料属性,主要体现资料的现实性、全面性、连续性、权威性、多维性、规范性等诸方面,进行征集整理、筛选运用。

社会和谐与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中国特色方志年鉴文化是和谐文化,它体现了党的十七大报告要求的“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志鉴文化多年来全面生动地记述全国各地展现出,我国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篇章。

这个重要学术观点,是对方志年鉴文化的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中,《中国现代方志学》的方志应用理论即方志应用学理念的拓展与丰富。

年鉴方志文化 建设小康进程

进入本世纪以来,在全国范围开始了第二轮修志工作,几乎与此同时的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奋斗目标。于是,全国各地编纂方志和年鉴文化的主体的地方综合志和地方综合年鉴,2006年被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称为是“系统记述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情况的资料性文献。”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奋斗目标。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编修的各类地方志和年鉴,目前据不完全统计,一是随着全国统一修志,编纂的省、市、县三级志书就达到6000多部,总字数达到50多亿字。二是据华艺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年鉴概览》记载,全国出版的各种年鉴已有2487种,每年定期出版的年鉴超过千种。目前我国以行政区域性综合年鉴为主体的省、市、县三级综合年鉴,以及各类专业年鉴,并纳入地方志工作范畴,使得今天中国的历史文化主要包括国史、方志、年鉴、谱牒这四种文化之合成。

《地方志工作条例》第一条规定“为了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全面、客观、系统地编纂地方志,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地方志,发挥地方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制定本条例。”可以说,在这10年间,全国各地的各类地方志和年鉴,都在全面系统记述本地区本行业小康社会发展的翔实,并积极促进建设小康社会各个方面发展。真可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于1979年12月6日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首先提出“中国本世纪的目标是实现小康”阐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宏伟战略构想。他指出:“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到本世纪末,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即使达到了某种目标,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水平也还是很低的。要达到第三世界中比较富裕一点的国家的水平,比如国民生产总值人均一千美元,也还得付出很大的努力。就算达到那样的水平,同西方来比,也还是落后的。所以,我只能说,中国到那时也还是一个小康的状况。当然,比现在毕竟要好多了。”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237页)根据邓小平的构想,1982年党的十二大正式提出从1981年起到20世纪末20年里实现全国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达到“小康”水平的战略目标。1984年4月,邓小平在会见英国外交大臣杰佛里时第一次对“小康”之后的发展目标作了设想。他说:“与我们的大目标相比,这几年的发展仅仅是开始”,“我们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到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第二个目标就是要在30年至50年内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这是关于“两步走”的最初表述。把20世纪最后20年的“一步”改为“两步”,再加上20世纪前50年的“一步”,从战略上对中国现代化建设做出分“三步走”的规划和部署,是1987年4月,邓小平在会见西班牙工人党副总书记、政府副首相格拉时提出来的。邓小平的这个战略构想后被党的十三大采纳。2002年召开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指出“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时光到至2007年,召开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指出“我们已经朝着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迈出了坚实步伐,今后要继续努力奋斗,确保到二二年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时光到至2012年,召开党的十报告提出“未来十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的攻坚阶段。”展望未来“到2020年,中国将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将基本实现现代化。”这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梦寐以求的美好愿景和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

【小康】指可以维持中等水平生活的家庭经济状况(《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第1385页)。 在这个新的历史时期,全国各地的党委和政府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每年每册的地方综合年鉴,在开篇的“编辑说明”中都明确阐述本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新信息。例如,《云南小康年鉴》为全国各类年鉴中的首度主题年鉴,可称开创特色年鉴之先河。阅读本年鉴,处处感受到云南全省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辉煌成就和靓丽风采。

记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历史进程

第一,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小康社会经济建设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到二二年比二000年翻两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小康社会实现的根本目标和动力是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推进与科学完善直接影响着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方志年鉴文化有全面客观记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概况的信息,特别在各地的党委和政府工作报告中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给以详尽的论述。既体现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又总结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发展的措施。在地方综合年鉴的众多条目中,重点记述了本地域各个层面的干部带领广大群众,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具体事例。例如,《北京石景山年鉴》(2009年)就有大量的记载:【重大项目建设】、【旅游区建设】、【商务功能区建设】、【价格干预】、【价格监督检查】、【统计调研分析】、【政务信息公开】、【工商市场主体发展情况】、【质量技术监督奥运服务保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完善监管长效机制】等。

面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深化改革,促进生产力发展,现代经济建设。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要求“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要加大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节能环保水平、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要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总之,“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近些年来,全国各地都积极贯彻中央的精神,因地制宜地进行现代化经济建设,并战胜国际金融危机等困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使综合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使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对此,各种方志年鉴都作为重点内容给以记述。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今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持续深化各方面经济体制改革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农村综合改革逐步深化,农业税、牧业税、特产税全部取消,支农惠农政策不断加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国有企业和金融、财税、投资、价格、科技等领域改革取得重大进展。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发展。市场体系不断健全,宏观调控继续改善,政府职能加快转变。例如,至今《山西经济年鉴》已连续出版27期,它“全面、系统、真实地记述全省的经济、社会、技术发展历程,为领导决策提供服务,为积累山西经济史史料”。

第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推进小康社会政治建设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公民政治参与有序扩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深入落实,全社会法制观念进一步增强,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基层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社会主义民主的完善程度是衡量小康社会的重要指标之一。不仅如此,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任务之一,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根本、最重要的保证之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方志年鉴文化要客观记述有关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情况的信息。特别是地方综合年鉴在开始的“特载”或“专文”的当地的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等主要部门的年度工作报告均给以全面概括的阐述。例如,国家权力机关——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有关工作情况,国家行政机关——各级人民政府的有关工作情况等,在每年各地的地方综合年鉴中都有客观翔实准确的记载,这对于进行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在地方综合年鉴的众多条目中,记述了本地域各个层面的干部带领广大群众,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推进小康社会政治建设的具体事例。例如,《北京昌平年鉴》(2010年)就有大量的记载:【优化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结构】、【深入开展干部监督工作】、【开展公开选拔工作】、【推进党内民主建设】、【走访全区离退休干部】、【民盟昌平工委成立】、【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开展行政执法监督工作】、【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情况】、【着力建设服务型工会】、【举办妇女权益法律保护培训班】等。

第三,提高思想道德水平,推进小康社会精神文明建设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适应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可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

【精神文明】人类精神生活的总和(《简明伦理学辞典》第721页)。一方面表现在教育、科学、文化、艺术、卫生、体育等事业的发展规模和发展水平上。这是衡量一个社会的精神文明程度的标志。任何社会制度都要求根据自己的需要建设精神文明,社会主义社会则要求更普遍更迅速地予以发展;另一方面表现在社会政治思想和伦理道德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上。这是由社会制度的性质决定的,并且强烈地反作用于社会制度的性质。重视这方面精神文明的发展,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重大标志。建设高度精神文明必须有高度的物质文明为基础,同时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又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不仅可以通过维护和发展相应的生产关系以促进生产力的提高,而且可以成为人们生产积极性的强大动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的使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增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要求每一个人都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

方志年鉴文化有全面客观记述精神文明建设情况的信息,在地方综合年鉴的众多条目中,记述了本地域各个层面的干部带领广大群众,提高思想道德水平,推进小康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具体事例。例如,《秦皇岛年鉴》(2009年)就有大量的记载:【基础教育】、【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谋划构建科技创新城市】、【年内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项目】、【奥运医疗卫生保障】、【推进计划生育法制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昌黎县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建设】、【电视台事业发展和运营】等。

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精髓地位。爱国主义经过从作为“国民公德”、“道德基本要求”到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旋律”,再到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直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的发展,其内含和外延广为拓展。汶川、玉树两次抗震救灾,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发射神舟飞船和嫦娥月飞行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在大事不断、难事连串的这些年中,我们形成了一系列的鼓舞人心的时代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奥运精神、航天精神……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进一步丰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成为激发全国人民昂扬向上的精神力量。这是我们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克服各种艰难险阻,争取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而谱写的壮丽史诗。这些伟大的成就和崇高的精神,我们可爱的方志年鉴都已经记录在案了。

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提高和普及。按照党中央的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及领导干部非常重视学习革命理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注重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养。将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视为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的同等重要。深化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种规律及特点的认识,提高执政能力和建设本领。

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有六路大军,即党政机关的研究部门、社会科学专门机构、大专院校文科部分、党校行政学院、军队理论教学部门、民营部分。这50多万人的社科大军,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奋力攻关、成果丰硕,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极大地丰富发展各个学科的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同时应用对策研究成果,成为各级领导科学民主决策的思想库和智囊团,起到软科学、软实力、文化生产力的重要作用。积极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走向世界。

社会科学的普及工作广泛深入地开展,自2004年以来阎崇年、易中天、于丹等名家深入浅出地讲述清朝、明朝等历史事件及《论语》、《庄子》等古典传统文化在电视等媒体播出,很受大众欢迎好评。社科知识深入社区、深入农村,面向广大民众,取得很好的效果。

第四,发展文化事业,推进小康社会文化建设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突出强调了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极端重要性,对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做出全面部署。这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对当今时展趋势和我国文化发展方位的科学把握,体现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高度文化自觉。

方志年鉴文化全面记述了全国各地认真贯彻中央部署,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采取有力措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第一、认真挖掘和提炼祖国传统文化中的有益思想价值。当前,特别要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传统,天地之间、莫贵于民的民本理念,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和思想,革故鼎新、因势而变的创新精神,富贵不淫、威武不屈的高尚气节,扶正扬善、恪守信义的社会美德等,进行深入研究和阐发,并结合新的实践不断发扬光大。第二、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继承发展”的方针,进一步加强规划,加大资金投入,加大工作力度,切实保护好我们民族的文化瑰宝。第三、运用多种方式宣传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继续完善中华民族始祖的祭奠活动,改造和发展富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民间风俗、礼仪,充分发挥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传承功能,开展丰富多样、健康有益的民间民俗文化活动,使优秀传统文化传统更好地渗透和融入到人们的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之中等。

我们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贵和”,即“以和为贵”、“和衷共济”、“家和万事兴”的“和文化”构成中华民族的美德和传统。在世界三个比较突出的文明中,西方文明崇尚自由,伊斯兰文明崇尚公平,中华文明崇尚上包容,并由此形成了和谐至上的价值观。中国志鉴文化百年来继承并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良传统,全面地记述了中国社会的变迁,尤其记述新中国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致力于建设和谐世界。可以说,中国方志年鉴所展现的“中国和文化”为世界贡献新智慧。因此,中国方志年鉴就是“志鉴和文化”。

坚持公平正义,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党的十六届一中全会第一次提出和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论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任务,它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也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方志年鉴文化应当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或者说,年鉴理论应用过程中,应当如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发挥方志年鉴文化的独特作用?这是值得我们认真深入探讨的问题。

坚持以人为本、公平正义。我们正在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党的十七大报告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因此,方志年鉴学应用理论抓住这二者的精髓,一个是以人为本,一个是公平正义。以人为本是出发点是宗旨,社会相对公平正义是目的是愿望。目前的中国社会广大人民群众的公平正义是好多了,但是距离人民的期待从各方面还有很多矛盾和问题需要解决。例如城乡差距、住房、就业等民生重点问题。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方志年鉴文化全面生动地记述全国各地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成就、经验及存在的问题。第一、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农业、农村、农民这“三农”是我国建设的重中之重,务必加大力量抓紧抓好,不能懈怠。第二、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全国有区域问题,各地亦有区域问题,贫富差距较大,应统筹协调好共同发展。第三、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中国人口最多,就业压力太大。千方百计扩充就业岗位,尽量安置就业人员。第四、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建设现代化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保障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第五、加强医疗卫生服务,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强化政府责任,严格监督管理,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障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廉价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

创造丰富文化产品,提高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一是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形成富有活力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二是加强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三是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培育国有控股骨干文化企业,鼓励非公有资本依法进入文化产业,以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发展,推动集约化经营,提供价格合理、形式多样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增加文化产品国际竞争力。四是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五是加强城乡社区体育设施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高竞技体育水平。

第五,创造良好社会环境,推进小康社会民生生态建设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健全。”小康社会应是一个创造良好社会环境,推进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社会环境建设,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小康社会应是一个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富强、民主、和谐、文明的社会。

年鉴文化有全面客观记述创造良好社会环境情况的信息,在地方综合年鉴的众多条目中,记述了本地域各个层面的干部带领广大群众创造良好社会环境,推进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社会环境建设的具体事例。例如,《北京年鉴》(2005年)就有大量的记载:【社会福利机构工作进一步规范】、【农村低保实现应保尽保】、【加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北京市义务兵家属优待金发放管理办法》出台】、【殡葬执法进一步加强】、【农民生活普遍得到改善】、【食品安全水平提升】、【受理消费者投诉21732件】、【完善养老保障制度】、【残疾人就业工作】等等。

建设生态文明,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党的十七大报告要求“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全国各地都在加强环境治理保护,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第一、以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问题为重点,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第二、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推广清洁生产,节约能源资源,依法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生产能力,从源头上控制环境污染。第三、统筹城乡建设,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治理,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和村容村貌。第四、完善环境保护法规和管理体系,严格环境执法,加强环境监测,定期公布环境状况信息,严肃处罚违法行为。

第六,加强和改善共产党的领导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执政党是领导一切的。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扎实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深入进行。理论创新和理论武装卓有成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重大成果。党内民主不断扩大。领导班子和干部建设特别是干部教育培训取得重要进展,人才工作进一步加强,干部人事制度和组织制度创新不断深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成效显著。

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第一、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着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第二、继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着力建设高素质领导班子。第三、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着力增强党的团结统一。第四、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着力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第五、全面巩固和发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着力加强基层党的建设。第六、切实改进党的作风,着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地方志和年鉴属于历史文化范畴,地方志年鉴学属于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中一级学科历史学的范畴,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中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应用性学科,方志学年鉴学科皆具备哲学社会科学“认识世界、传承文明、理论创新、资政育人、服务社会”的社会功能。中国特色的地方志年鉴文化坚持体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应持续贯彻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关于“开发利用地方志资源”的精神,为建设美丽中国多做贡献。

年鉴方志文化 建成小康社会

党的十报告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在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新的更具明确政策导向、更加针对发展难题、更好顺应人民意愿的新要求,以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发展改革成果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基础的小康社会。

党的十报告从5个方面充实和完善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第一,达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第二,达到人民民主不断扩大;第三,达到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第四,达到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第五,达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党的十报告还明确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制度方面深化改革的目标和要求,

笔者对于方志年鉴文化建设小康社会的关注早已情有独钟,其学术研究已有十余年之久,见于很多理论成果发表于专著、论文中,例如在大型学术专著《中国现代方志学》第二篇中国现代方志学应用理论研究,第一章方志应用理论建设中:第二节记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第三节建设物质文明,第四节建设政治文明,第五节建设精神文明,第六节发挥城市中心作用,第七节开展国外境外学术研讨与交流,第八节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第九节传承方志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等。

现代地方志年鉴文化的综合效益主要体现在,它可以按照党的十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五位一体”建设:即促进产力发展,推进经济建设;发展民主政治,推进政治建设;发展先进文化,推进文化建设;全面改善民生,推进社会建设;保护自然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可见,中国特色地方志年鉴文化,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出日益扩大的积极作用

地方志年鉴文化编纂,全面记述本行政区域建成小康社会的翔实资料,笔者认为在编纂中需要注意的重点,包括内容的重点、资料的收集、述体的撰写等。

第一,连续性。以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目标为基础,保持目标的连续性。发展目标是长期性与阶段性的统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个长期性的总体目标,描绘了到202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宏伟蓝图。党的十坚持在已经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基础上,根据新的情况新的条件变化对一些目标和指标进行调整和深化,提出发展改革的新要求。因此,方志、年鉴的编纂应体现本地区建成小康社会的连续性、整体性,应体现前后书籍中相应内容的衔接与融合,不可出现断裂、分割的记述。

第二,改革性。十报告明确各方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目标与要求,突出改革开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重要战略地位。本世纪第二个10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关键意义的历史阶段,这期间我们不仅要着力解决好经济社会中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更要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与开放迈出实质性步伐,以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同时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动力和制度保障。因此,方志、年鉴的编纂应体现本地区在“五位一体”建设中各项改革与开放的重要举措,特别是着力解决好经济社会中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所取得的明显成效,不可只记流水账、平铺直叙、回避矛盾和问题。

第三,重点性。十报告要求要集中精力重点解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的突出矛盾,使目标更具有针对性。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是“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因此在目标要求的导向上,要把“三不”问题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要着力点。因此,方志、年鉴的编纂应体现本地区把解决“三不”问题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要着力点加以记述,并应指出存在的主要矛盾、问题,不可只记成就不记缺点、失误。

第四,生态性。十报告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和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的目标一起提出,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建设总体布局的要求。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经过多年的实践,各方面一致认为,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总体布局,进一步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和作用。因此,方志、年鉴的编纂应体现本地区把生态文明建设和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的实际情况,作为一个重点方面加以记述,不可忽视建设“美丽中国”的反映。

第五,翻番性。十报告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一年翻一番。”国内生产总值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从总体上反映经济发展程度的核心指标,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目标为基础,十提出这个翻一番的目标。另一个翻一番的目标,体现了民生优先、惠民富民的政策取向,也顺应了广大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盼。这两个“翻一番”的新要求,既鼓舞人心又确实可行。因此,方志、年鉴的编纂应体现本地区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情况,作为一个重点方面加以记述,可以找出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一些规律性和特点,看看到二一年这两个指标是否翻一番,这是衡量你们这个地区是否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六,资料性。方志、年鉴是资料性文献,其根本的价值在于,地方志年鉴文化的信息资料属性,主要体现资料的官方性、现实性、全面性、连续性、权威性、多维性、规范性等诸方面,进行广泛征集、精心整理、筛选运用。一是按照“五位一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特别是上述重点方面内容,进行收集资料;二是对原始性文件进行加工,包括压缩、概括、抽象、整理、标识、绘制等,形成文献资料;三是资料选用标准:代表性、权威性、全面性,系统性、完整性、准确性、时代性、地方性等。需要指出的是,有不少志鉴资料收集或选用存在着不少的问题需要重视并加以改进:例如部分行业资料缺乏、造成志鉴内容缺项;资料缺乏延续性,未能反映事物发展变化过程;资料选用不当,记述主题把握不准;资料收集不完整,造成述体的归纳概括不准确等。

第七,著述性。述体对于“述而不论”的志鉴体现学术水平价值尤为重要,一是根据志鉴种类和内容层次的不同,科学合理设置;二是该书要达到总括事物全貌,展示发展轨迹,突出特点,反映规律,简述经验教训的作用。需要指出的是,有不少志鉴资料著述存在着不少的问题需要重视并加以改进:例如规范设置各层述体,体现全书之总述、每篇之综述、每章之概述、每节之无题叙及目的点、线、面一个有机整体;增强学术意识,提高要求资料的规范;提高撰写能力,把握概括归纳水平;提高驾驭全书统筹,做好总纂工作;注意克服记流水账、要素不全、以偏概全、内容缺乏逻辑、记事随意、“书体”不“述”、取舍不当、书稿贯串不够等毛病。

总之,应按照《地方志书质量规定》的各项志书的质量要求,包括总则、观点、体例、内容、记述、资料、行文、出版、附则方面。

精神文明建设综述篇(6)

一、认清创优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增强创先争优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党建工作方面,党的十从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建设、改进党员队伍教育管理、健全党员立足岗位创先争优机制、严格党内组织生活,健全党内各项制度和提高发展党员质量等方面提出了许多新任务。党风廉政方面,继十做出部署之后,中央及自治区党委先后出台改进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明确规定,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精神文明建设方面,自治区文明委决定,从今年开始自治区文明单位实行“零基启动”,即所有自治区文明单位必须重新申报,重新测评验收,合格后重新命名,并实行比例限额和末位淘汰制度。效能管理方面,去年以来,自治区效能管理部门加大了考核力度,实行明查暗访、分类考核、公众满意度随机调查和按比例、分等次奖励等措施。综合治理方面,今年既有防火防盗、单位安全等常规工作,又有维护单位和社会稳定的新目标,这些都要求我们必须以更加有力的措施抓好各项工作。要认清形势,切实增强创先争优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正视和瞄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动作为,迎难而上,力争2013年在各方面进入自治区先进单位行例。

二、坚持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扎实有效地推进局系统创先争优工作

今年,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和自治区党委八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局机关和直属单位要通过坚持和完善党组(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以及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有效形式的学习、教育和培训,让广大党员和干部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自觉地把力量凝聚到体育事业跨越式发展上来。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尤其要在优秀运动队强化祖国培养意识,树立祖国荣誉高于一切意识,大力弘扬中华体育精神,用阿不力克木同志等先进模范事迹激励各族教练员和运动员刻苦训练、顽强拼搏,为国家作贡献,为新疆添光彩。要按照自治区继续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的要求,不断完善基层党组织履职尽责、党员立足岗位创先争优长效机制。今年是局机关和直属单位党组织集中换届的年份,要抓住这一时机选拔和配备好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进一步规范基层党的工作。要以党建带团建,把加强运动队团组织建设、抓好团支部的工作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方面抓紧抓好。

要认真落实自治区体育局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30条规定,落实廉政风险点和预防措施,使全局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取得新成效。

今年要按照效能考核的要求,深刻认识开展绩效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积极主动地做好相关工作。要针对去年自治区效能办反馈的问题,对号入座,查找原因,切实解决好存在的不足。要加大监督检查和处罚力度,要认真研究,制定和完善符合工作需要、科学合理、程序严密、切实有效的绩效考评体系和考评办法,加强与上级绩效管理部门的沟通联系,学习借鉴先进单位的好做法好经验,促进绩效管理工顺利进行。

精神文明、综合治理、安全生产等都是需要人人参与、共同推进的工作,各部门、各单位在推进创优工作中,要做到一个找准三个抓好。“一个找准”就是要紧密联系局机关和直属单位实际,找到精神文明、综合治理、安全生产促进业务工作的切入点,制定实实在在的措施,开展卓有成效的工作,解决好“两张皮”、走形式、无效果等问题,真正发挥出促进、保证、补台作用。“三个抓好”就是一要抓好重点,二要抓好薄弱环节,三要抓好机制建设。

三、加强组织领导,为局系统创先争优工作开展提供有力保证

精神文明建设综述篇(7)

(2)企业为文化建设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铺平道路,指明方向,是企业发展道路上永不熄灭的明灯。企业的文化建设各具特色,正因为具有特色的文化建设,各企业之间才会有大相径庭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如果将一个企业比作一个人,那么文化建设就相当于此人的大脑,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相当于此人的手脚四肢,头脑指挥着手脚四肢,四肢在头脑的支配下,接受命令去改造世界。头脑和四肢必须在一起的时候才能够发挥出此人真正的实力,头脑更是一个人最重要的部分。因此,我们说文化建设是指引企业一切行动的基地。

二、在文化建设的基础上开展人力资源管理的注意事项

(1)首先企业必须打造一个完善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作为管理企业上上下下全体工作人员的硬性体制,企业必须树立起标杆,然后要求所有人员按照这个标杆去行动、去工作。硬性的管理体系是帮助企业打造现代化管理模式的重要工具。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必须完善,能够捕捉到员工日常在企业中工作的各个方面,对所有的行为都作出硬性的标准与规范,引导企业的建设向更加规范化合理化的方向发展。

(2)注重用文化建设方向去引导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尤其要注重人文精神的贯彻。文化建设是企业的精神根基所在,在文化建设的进程中,必须大力重视人文精神的贯彻落实。人文精神是企业对员工关心、爱护有加的集中体现,是企业具备伟襟的重要体现。员工是企业的基础组成部分,企业必须加强对员工的照顾和爱护,时刻关注员工的自身利益,经常拜访家属,增加对员工的关心。综上所述,在企业的文化建设中,人力资源管理与其相辅相成、协调发展,只有将二者的关系真正弄明白,在贯彻一个的基础上发展另一个,才能够帮助企业建成现代哈有实力的

精神文明建设综述篇(8)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4-0313-06

“不管中国还是世界,文化最重要”。这一著名论断,是哲学家罗素1922年在《中国问题》一书中提出的。文化之所以重要,就在于文化的作用是“化人”,也就是通过一定的社会教育和精神感化,使人们接受特定的社会价值规范,成为拥有特定价值观的人,他们通过对共同的理想、信念、取向、态度等价值观念的认同和传承,形成社会凝聚力,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鲜明地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任务,全面部署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各项工作,发出了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动员令。传承优秀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是当代大学的宗旨和使命,也是大学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高校教师重任在肩,责无旁贷。

本研究针对当前高校师德建设中普遍存在的评价指标不清晰、过程不规范、主题不明确等问题,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亲身实践,构建了新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实证分析和研究。

一、关于师德的文献综述

所谓师德,是指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社会赋予师德比其他一般道德更高的道德标准。

古往今来,人们对师德这一最宝贵的教育资源展开过多次讨论,也对师德建设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分析各位学者关于师德的论述,可以将其归纳为以下五个主要方面,即关于师德概念内涵的研究、关于师德特点的分析、关于师德构成要素的探讨、关于当前一些教师师德失范原因的剖析以及关于重塑师德的途径研究。

关于师德概念的内涵,国内很多学者进行过深入的研究。王晓莉,卢乃桂对师德概念的内涵进行过界定[1],上海师范大学王正平教授、江苏省教育专家、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院长钱焕琦教授、安徽师范大学文秉模教授等多位专家都对师德概念进行过定义[2]。几位学者对师德所下的定义虽然角度有所不同,但其都强调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的观念、意识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在这一点上,专家们的观点是一致的。

对于师德的特点,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不同的观点。例如,丁红、李革认为[3],高校师德属道德范畴,道德对人们的约束作用主要依靠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王晓莉,卢乃桂在与国外教学道德维度的比较研究中指出[1],师德是衡量教师的首要标准,其范围不仅涉及教师的工作,还包括其工作之外的各个领域,其层次不仅指向教师外显的教学行为,而且还更侧重教师个人内化的德性。2009年9月,时任教育部部长的周济在第四届全国师德论坛上强调,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自律是关键,他律是保障。厦门大学博士卫荣凡则认为[2],高校教师师德自律的主要特征主要体现在:他教性与自教性的统一;必然性与能动性的统一;内在性与外在性的统一;约束性与进取性的统一;师德自律形成的方法与师德自律境界升华的统一。

师德不是一个完全抽象的概念,其包括非常具体而明确的构成要素。关于这一方面,许多学者也进行了详尽地研究。例如,作者丁红、李革认为[3],高校师德是大学教师在长期教育实践中逐步形成的道德观念、情操、行为和意志。赖闽辉认为[4],高校师德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爱国精神;(2)奉献精神;(3)诚毅精神;(4)敬业精神。而文秉模、汪应峰在他们主编的《大学教师伦理学》一书中认为[5],高校师德规范的结构由道德原则、道德规范、道德范畴、道德要求组成。

关于教师师德失范的原因,有多位学者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和剖析。学者们的研究表明,在教师队伍中出现的思想政治观念淡化导致信仰迷茫、耽于个人得失缺乏奉献精神、诚信缺失滋生学术腐败、敬业精神不足职业道德下降等都导致了教师师德失范。师德建设跟不上教育事业的发展将对整个民族的进步以及学生的培养和提高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因此,深入分析师德失范的原因,将有效地起到防范于未然的作用。

师德是为师之魂,是教师素质的精神支柱。师德离不开思想教育和制度约束,但最终起决定作用的还是每位教师内心的感悟和呼应,这就是精神的升华。因此,重塑师德,不仅仅要从思想教育入手,而且应该建立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在这一方面,国内的众多学者有着比较统一的认识,这是重塑师德的必然途径之一。

二、师德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对于师德能否进行评价存在两种不同的声音。对师德进行评价持怀疑态度者认为:道德是形而上的,不能也不应拿个量器来称量。比如崇高、美好、善良、纯洁等,它们是永远缺乏度量衡的。如果执意用某种评价体系来称量,会带来很多负面效应。量化师德是在扼杀师道尊严,对师德进行考核并与工资挂钩,只会导致教师精神品质的败坏。而对师德进行评价持赞同态度者则认为:师德评价用量化的办法值得肯定,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促进师德建设的作用,有利于客观评价教师。采取这种方式进行师德评价,在分数面前一律平等。每位教师的师德状况一目了然,比较客观、公允,克服了以前评价的主观随意性。在目前许多学校还盛行人治的情况下,这种做法无疑是一个进步。

分析质疑者的观点是,其主要依据是:道德是形而上的,形而上的东西是很难评价的,评价的体系与方法不宜量化。然而他们却又找不出合适的方法,其观点本身存在明显的不可知论。我们认为,正是由于目前中国高校师德评价主观随意性过大、可操作性不强,才造成了师德水平提高乏力,师德建设无处着力的问题,因此,要搞好师德建设,师德不仅能够评价,而且必须进行评价。

中国当前对师德进行评价的依据就是教师法中关于师德的规定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 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第52条加强师德建设中对师德的概括,可以说,还没有一个具体的衡量和评价标准,尽管各高校均“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聘用)和评价的首要内容”并采取了教师考核“师德一票否决”制,但是评价的办法、内容和指标体系各不相同。为此,我们首先需要分析确定高校师德的内涵,只有清晰高校师德的内涵、目标和任务,才有可能提炼出其师德的构成要素,这是构建高校师德指标体系的基础。

(一)高校师德的内涵

高校这一关键词就完全界定了其师德的范围和层次,确定了高校师德的内涵必定要体现高等学校的功能定位,即育人道德,科研道德,社会服务道德和文化创新与传承道德四个方面。可以从三个层次予以表述。第一层应是对中国一名普通公民的要求,教师首先应是一个合格的公民,要有一个公民应有的人格素质和道德水准。第二层应是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高校教师的职业特点和职责,要求教师忠诚人民教育事业、热爱大学生、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诲人不倦、无私奉献等传统美德。第三层应是高校教师所担负的将内化之后道德再升华并外化的弘扬和创新民族文化和精神的神圣使命。综上,师德不应只是单一的道德问题,而应该是以它所特有的方式渗透于每一个与教师密切联系的事物之中。所以,师德评价也必然会广泛地体现到对于教师本人言行及与之密切联系的人和事物评价之中,此评价也就应该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结合的综合性评价。

(二)评价指标体系

我们在对相关文献进行较全面的综述之后,借鉴前人之经验并结合自身对高校师德内涵、特点以及结构的理解,尝试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三、高校教师师德的定量分析——基于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作为一种系统分析方法,通过分析复杂系统所包含的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将问题分解为不同的要素,并将这些要素归并为不同的层次,从而形成一个多层次的分析结构模型。该法能够将一些定量、定性混杂的指标进行综合处理,特别适用于那些难于完全定量分析的问题。本文应用层次分析法对高校教师师德进行量化分析,并模拟对高校教师师德进行实证研究。

(一)建立结构层次模型

(三)进行层次总排序

四、高校教师师德的定量分析

本部分我们利用上述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指标体系对北京市高校教师师德进行定量分析——以北京联合大学5名教师为例。结合指标体系,对应设计了调查问卷,并对北京联合大学某年级100名学生进行调查。发放问卷100份,收回100份,有效问卷96份。通过分析得出排名结果。

五、结束语

尽管在我们的研究中存在评价指标可能还不尽完善,指标内涵可能还不甚清晰等这样和那样的问题和不足,但是有一点是我们坚定不移的共识,那就是: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亿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的未来。在呼唤和期待教育兴国的今天,师德的力量决不可轻视。正如总书记的讲话中指出,“高尚的师德,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作为一名高校教师要自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带头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加强师德修养,把个人理想、本职工作与祖国发展、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甘为人梯,乐于奉献,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努力做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教师。

参考文献:

[1] 王晓莉,卢乃桂.当代师德研究的省思:与国外教学道德维度研究的比较[J].外国教育研究,2011,(6):79-84.

[2] 卫荣凡.高校教师师德自律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3] 丁红,李革.大学精神与高校师德的融合境界[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155-157.

[4] 赖闽辉.陈嘉庚精神的时代内涵及其对师德建设的启示[J].集美大学学报,2010,(4):56-58.

[5] 文秉模,汪应峰.大学教师伦理学[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1:6.

[6] 赵莉.师德、做人与职业道德[J].道德与文明,2001,(3).

[7] 傅维利.简论师德修养[J].中国教育学刊,2001,(10).

[8] 林创家.利益理性及其师德建设价值[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8).

精神文明建设综述篇(9)

中图分类号:G120;D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08)07-0020-0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一直非常重视文化建设,把它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加以推进。党的十二大到十四大将文化建设表述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主要相对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而言;十五大则明确提出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概念,主要是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十六大、十七大沿用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概念。虽然由于时代条件和历史任务的差异,历次党代会对文化建设阐释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主要思想是一脉相承、一以贯之的。以历次党代会报告为主线加以系统梳理,可以看出我们党对文化建设的认识走过了一条不断发展的创新之路。

一、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不断加强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完成党的指导思想拨乱反正的基础上召开的。大会的政治报告《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把“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单独作为一部分进行系统阐述,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1]26-27,首次在党的代表大会上突显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战略地位。

党的十三大报告继承了十二大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强调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并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确定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有长远意义的指导方针。

党的十四大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同时,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指出:“越是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要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繁荣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加强人民正确的思想道德武装,弘扬崇高的民族正气,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和社会风尚。”[2]针对当时存在的现代化建设中物质文明一手硬、精神文明一手软的状况,十四大强调了精神文明建设是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强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思想,标志着党对精神文明建设规律的认识进一步深化。

党的十五大报告从现代化建设目标和民族振兴的高度,强调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应该有繁荣的经济,也应该有繁荣的文化”,“面对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综合国力剧烈竞争,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面对小康社会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全党必须从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民族振兴的高度,充分认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报告还强调:“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3]35。十五大对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新定位,是对文化在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的进一步肯定。

党的十六大报告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灵魂,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主题,在规划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蓝图,提出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目标的同时,提出了文化建设的奋斗目标。围绕这一目标,报告再次在党的纲领性文献中确立了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4]29这种对文化建设战略意义的深刻阐述,反映了党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性的深刻认识,推动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发展繁荣。

党的十七大报告立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新要求,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战略布局的高度,提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突出了文化建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5]32十七大报告还首次把文化作为国家软实力,在党的代表大会上作为重要任务提出;首次向全党和全国人民发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的号召。

二、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不断充实丰富

党的十二大报告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概括为文化建设和思想建设两个方面。其中,文化建设主要是指教育、科学和文化;而思想建设主要是指革命的理想、道德和纪律。十三大根据十二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决议,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内涵概括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个方面。党的十四大报告进一步提出了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理论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等内容,并提出了精神文明重在建设的重要思想。

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概念,并将其作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三大组成部分之一,单列一章加以强调。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要内容,十五大报告提出:一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认为这“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二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发展教育和科学,这是“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三要积极发展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事业,这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四要为现代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这是“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3]36-37。

党的十六大报告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对文化建设进行了总体部署,突出强调了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坚持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并重、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以及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等六个方面。十六大报告还提出:“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4]30,为建立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确立了新的奋斗目标。十六大报告在十五大关于教育和科学事业内容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4]31,充分表达了党和国家对哲学社会科学的高度重视。在十五大报告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基础上,十六大报告首次在党的代表大会上明确了“文化产业”的新概念,并对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出了新的政策和要求,即“贯彻发展先进文化的要求,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国家支持和保障社会公益事业”,“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4]31-32等。十六大报告还提出了“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推进文化体制改革”[4]32的总体方案,并明确了文化体制改革的目标和任务。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谐文化”、“中华文化”、“文化权益”等纳入党代会报告之中,进一步丰富了文化建设的内涵。主要包括:(1)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5]33这是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也将我党对文化建设的认识提到了新的高度。(2)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十七大报告在十六届六中全会决议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的重大任务。和谐文化反映着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文化源泉,也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3)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报告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要“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5]34-35。这就为我们指明了科学对待传统文化、文化遗产和外来文明的态度和方法。(4)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报告指出:“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5]35这就表明,创新关系到中华文化自身的发展,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由之路和强大动力。

从以上对十二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历次代表大会报告关于文化建设内容的梳理来看,历次代表大会都在实践发展的基础上,根据新的时代要求,不断充实完善文化建设的内涵,推动了文化建设理论的不断发展和创新。

三、文化建设在中的体现和发展

中国共产党在经历了伟大历史转折并完成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任务之后,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重新制定了。相对于过去的而言,十二大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最好的一部。在这部中,阐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总纲中写道:“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应当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用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党员和人民群众,抵制和克服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封建主义残余思想和其他非无产阶级思想,努力使我国人民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民。”[1]65它还具体规定了党员和党组织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所承担的任务和作用:党员要“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起先锋模范作用,带头维护社会秩序,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提倡共产主义道德”[1]70;党的基层组织要“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提高他们的觉悟。对于群众中的错误意见和不良风气,要用适当的方法加以纠正”[1]82。十二大中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阐述,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在党的建设中的反映。将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写进,充分体现了党对精神文明建设战略地位和作用的深刻认识。

党的十四大根据改革开放中党在文化建设方面积累的新鲜经验,对作了修改。十四大修改的指导思想是:“总结十二大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党的建设的新经验,把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及一系列方针、政策写入,对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提出切合实际的新的要求,把党建设成为领导全国人民沿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前进的坚强核心。”[6]49-50根据这一指导思想,十四大在总纲中充实了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一是在原总纲论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第十自然段加上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二是增加了文化建设的内容,强调“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三是对思想建设的内容作了针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情况的修改,即以“用党的基本路线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党员和人民群众”替换原来的“用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党员和人民群众”,并增加了“对党员还要进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教育”的要求。同时,增加了“增强民族自尊、自信和自强精神”,“抵御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扫除各种社会丑恶现象”等内容。[6]53十四大中关于精神文明建设内容的修改和充实,是十四大报告强调的“各级党委要认真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新经验,加强和改进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这一要求在中的反映。

1997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审议并通过了对的修改,明确规定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这是党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导思想上的重大发展。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审议并一致通过了关于修改的决议。修改后的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4]45中还写入了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将中国共产党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中关于文化全面发展的要求写入,有力地推动了党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和成熟。

党的十七大结合新世纪新阶段国内外环境与党自身建设的新变化,立足于完成改革发展关键时期党和国家面临的新任务,对作了新的重要修改。这次修改所遵循的原则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体现科学发展观等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把党的十七大报告确立的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思想、重大战略部署写入。正是在这样的原则指导下,文化建设的内容在中有了新的充实和发展。

十七大总纲第9自然段在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现阶段基本任务时,增写了“必须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5]61的内容,并在第16自然段具体阐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容,强调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5]63。这样的修改,有利于更好地把握和贯彻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方针政策和工作要求。在具体条文的修改上,第三十四条在关于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模范履行党员义务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时,增写了“加强道德修养,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反对,反对任何、谋求私利的不正之风”[5]85的内容,这有利于促进各级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和道德修养,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

综上所述,党的十二大以来历次党代会报告以及对的制定和修改,体现出我们党对文化建设的认识既一脉相承、一以贯之,又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推动着我国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不断加强,主要内容不断充实丰富,在中的表述也不断发展完善,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建设的高度关注和重视,体现了党领导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能力和水平的提高,这必将有力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参考文献:

[1]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2].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64.

[3]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精神文明建设综述篇(10)

“人文精神”是一个古老的概念,同西方文艺复兴时期提出的“人文主义”口号在关怀人、追求健全人性的基本倾向上有相通之处。钱中文先生把“人文精神”概括为“对民族、对人的关怀,对人的生存意义、价值的追求与确认”,它是“使人何以成为人,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确立哪种生存方式更符合人的需求的那种理想、关系和准则”,并从人文精神“具有普遍的人类意义”、“是一种历史现象”和“具有强烈的理想风格”三个方面做了深刻有力的论证,从而揭示了“人文精神”概念的一般内涵。在此基础上,中文先生鲜明地提出了倡导“新人文精神”的思想。WWW.133229.COm

那么,“新人文精神”“新”在何处?与一般“人文精神”有何区别?

首先,它“新”在有其不同于以往的现实针对性。中文先生是面对20世纪西方精神文化的危机和异化及非理性主义、反理性主义思潮的泛滥,特别是针对1980年代以来国内外“科技霸权主义”对人的压抑、语言形式对文学内在精神的排挤、以及“知识普泛化”对艺术家“社会良知”的吞噬,他感到切肤之痛,才旗帜鲜明、针锋相对地提出“新人文精神”来“对抗”这种种“人的精神堕落与平庸”。他大声疾呼,“面对人的扁型化、空虚感,人的大范围的丑陋化、平庸化,与自我感觉的渺小化,文学艺术应该扬起人文精神这面旗帜,制止文学艺术自身意义、价值、精神的下滑”(注:钟中文:《文学理论:走向交往对话的时代》,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47页。)。

对于这种特定的现实针对性,笔者在写于1995年秋的论文《试论当代“人文精神”之内涵》一文有过较翔实的论述,其中的观点笔者至今仍未改变,也许可以作为“新”人文精神的某种注释。文章将当代人文精神与传统人文主义作多方面比较之后提出,“当代”人文精神与以往的不同,“最根本、最集中地体现在人文精神所对抗、反对的对象上”,认为“当代中国,人文知识分子和人文学术领域,所遇到的最大压力阻力,便是商业主义、物质主义和科技主义。倡导‘人文精神’,主要为对抗这三种‘主义’。由此而引起‘人文精神’与西方‘人文主义’的具体内涵的一系列不同”(注:见《理解与对话》,华中师大出版社2000年版,第251页。)。据此,笔者认为必须从当代(即“新”)人文精神与“三个主义的对立关系中去把握其意义”,具体来说:一是它与已渗透、侵蚀到精神文化学术领域一切方面的商品化原则和商业化现象相对立;二是它与那种以当下物质生活的满足和享受为人生第一目标,而放弃高尚的理想、追求和良知,放纵急剧膨胀的物欲、贪欲、拜金主义等的物质主义相对立;三是它与鼓吹科技至上以致排斥人文学术、瓦解人的自由精神和生命体验、造成人性异化的科技主义相对立。现在回过头来看,笔者的这些看法倒是恰好对钱先生倡导的“新人文精神”之“新”,以及它那种强烈的时代感和鲜明的现实批判性的旁证与说明。

其次,“新人文精神”的另一“新”,在于它在继承传统基础上的综合创新。钱先生指出,新的人文精神的建立,看来必须发扬我国原有的人文精神的优秀传统,在此基础上,适度地汲取西方人文精神中的合理因素,融合成既有利于个人自由进取,又使人际关系获得融洽发展的、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依存的新的精神。(注:参见金元浦:《多元对话时代的文艺学建设——新理性精神与钱中文文艺理论研究》,第6-8页。)

我觉得,这里有三点值得重视:第一,钱先生强调了人们过去相对忽视的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思想资源。笔者前面只谈到西方“人文主义”传统,而未涉及中国人文精神的优秀传统,确实不够全面。钱先生则精辟地将中国几千年传统人文精神归结为“对人际关系的重视”,即“重在个人修身自立,与人际、社会关系的相互协调”,这的确抓住了要害。

钱先生还进一步分析了这个人文传统的一系列重要表现形式:“表现为中国历史人文知识分子修身自立的品格,坚持人格尊严,个人对社会的责任感,历久不衰的忧患意识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在近代西方思潮的影响下,我国现代知识分子又提出‘赛先生’、‘德先生’,甚至近时又呼唤‘莫先生’(道德);提出知识分子的价值是‘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说。自然,这是一种理想与追求。”(注:钱中文:《走向交往对话的时代》,第346页。)这就把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内涵具体化了,从而阐明了建构新人文精神的民族传统的基础。

第二,中文先生还将中西人文传统加以比较,指出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中国重个人修养与人际关系的协调,而近代西方以来,“人文精神的着眼点则是以个人为本的,如自由、人权、平等、求知、求真等。特别是自由与人权,它们关系人的方方面面”,认为西方人文传统至今仍有一定的“理想光辉”,但同时指出它在几百年来的实践中却常走极端,以致造成“对他人的侵扰与伤害”。这又从另一方面提供了建构新人文精神的思想资源。

第三,中文先生强调建构当代新人文精神须以弘扬中国人文精神优秀传统为“基础”,“适度”地汲取西方人文精神中的合理因素,而不是等量齐观,各取一半来吸收;这种建构不是将中西人文传统拿来拼凑、混合,而是须加以“融合”,融而化之,合成一种新的人文精神,兼具两者的合理成分,却又是与两者全然不同的具有新质的精神。

中文先生的“新理性精神”文论正是以上述具有新质和强烈现实批判性的“新人文精神”作为其理论架构的价值中枢和核心内涵。可以说,新人文精神既是建构“新理性精神”文论的根本目的,又是它的理论核心与价值基石。

二、以“现代性”为主题

关于“现代性”的问题,与“后现代性”问题一起构成了1990年代至新世纪初文论界乃至整个人文社会科学界关注的焦点之一。由此问题切入,可以对各人文学科的理论架构和传统格局作深刻的反思和根本性的改造,文艺理论学科亦不例外。

钱中文先生的“新理性精神”文论就是以紧紧围绕现代性及相关话题,以此作为理论切入点和展开论述的主题。他明确指出:“新理性精神将以‘现代性’为指针,以推动现代社会、文化、文学艺术发展的现代意识精神为其理论组成部分”。之所以紧扣住“现代性”不放,是出于更新改造文化传统、建设当今新文化的内在需要。钱中文先生言简意赅地指出:“在当今新文化的建设中,需要通过现代性,对优秀的文化传统进行定位与选择”(注:钟中文:《新理性精神与文学理论研究》。),进而加以改造与创新。他认为我们当下面对的有三种文化传统与资源——中国古代文化传统、中国现代文化传统及外国文化传统。根据现代性尺度,“当代文化建设,只能以现代文化传统为基础与出发点”;就是要按现代性要求,“以现代批判精神对现代文化进行批判与改造,确立其行之有效的部分”,然后才能进而借鉴另外两种传统资源,即“吸收中国古代文化与西方文化中的有用成分,使之融会贯通,建立新的文化形态”。在此,对文化传统的选择、吸收、改造、融化,每个环节都离不开现代性。所以,抓住了现代性,也就抓住了建设当代新文化的关键。

中文先生在探讨现代性及其与文学理论的关系问题上的理论贡献,在我看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在回顾了欧美现代性理论发展历史的基础上,对现代性的基本内涵作了完整而精当的归纳:

在我看来,所谓现代性,就是促进社会进入现展阶段,使社会不断走向科学、进步的一种理性精神、启蒙精神,就是高度发展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就是一种现代意识精神,表现为科学、人道、理性、民主、自由、平等、权利、法制的普遍原则。(注:《新理性精神文学论》,第25页。)

更重要的是,他并不把“现代性”内涵凝固化,而是以历史发展的眼光首次提出了如下的现代性的历史动态模式:

从现代性的历史进程来看,现代性是一种被赋予历史具体性的现代意识精神,一种历史性的指向。在各个发展阶段,现代性的内涵有着共同之处,但又很不相同。一些学术思想问题,在彼时彼地的提出,看来有违那时现代性的要求,而不被重视,甚至还要遭到批判;而在此时此地,则不仅与现时现代性的要求相通,而且还可能成为现代性的基本组成部分。(注:《新理性精神文学论》,第30-31页。)

在我看来,这个动态模式的重要性超过了对现代性下一个确定的定义,使我们对现代性的认识具备了一种开放的、历史的眼光,一种辩证的、变化的思路,一种宽容的、超越的气度。

第二,中文先生也清醒地看到了现代性所包含的内在矛盾及由此在历史实践中产生的种种负面效应。他强调要“把现代性本身看作一个矛盾体,应当看到它的两面性,以避免走向极端”。与一般承认现代性有两面性的观点不同,中文先生还对这种矛盾性的具体历史内涵作了深刻的揭示与论述。他认为这种内在矛盾主要表现为“在理性精神的不断实现过程中,也造成了种种失衡,使理性精神变而为只讲使用的工具理性”(注:《新理性精神文学论》,第27-28页。)。他还从科技进步、物质发展导致物对人的压抑和人文社会科学进展局部引发非理性、反理性思潮两个方面深刻揭示了在现代化和现代性发展过程中理性的工具化实质,同时也准确揭示出工具理性不同于一般理性、乃至成为理性的异化形式的基本内涵,从而透彻地阐明了现代性内在矛盾的性质和含义。

第三,中文先生并未因现代性有两面性而全盘否定现代性,或认为现代性原则已“过时”;相反,他旗帜鲜明地批评了那种在后现代主义旗号下全盘否定和抛弃现代性的时髦主张,指出,“现代性的文化批判仍在探索积极的因素,维护人的存在所需要的普遍价值原则与普遍精神,以便使价值与精神在被破坏中获得重建”,因而它并未过时,“即使在欧美,如果要使社会获得正常发展,那么现代性以及现代性建立的意识、话语权威,即使一部分过时了,而其基本原则、精神还是常新的,是人们的生存须臾离不开的”;他还认为,后现代性与现代性并非绝对对立的,其中有些新观念有积极意义,“可以将这些积极因素作为现代意识因素,融汇到现代性中去,丰富现代性,但难以排挤掉仍在起到支配社会生活的现代性”(注:钟中文:《新理性精神文学论》,第25页。)。这一观点与哈贝马斯关于现代性是“一次未竟的事业”(或译为“一项未完成的设计”)不谋而合,有异曲同工之妙。

第四,联系到文艺理论,不得不涉及现代性与现代主义的亲缘关系。中文先生在肯定现代性与现代主义之间的密切联系的同时,又把许多人混为一谈的“现代性”和“现代主义”两个概念作了严格区分,也对基于现代性的文化批判与后现代主义的文化批判作了严格区分,进而又为现代性的合理方面作了有力辩护。他首先明确指出,“西方学者把20世纪最后几十年前的社会精神、学术思潮的现代性,定位于现代主义,把现代主义看成了现代性的最后形式,把现代主义的危机当成现代性的危机”(注:钟中文:《新理性精神文学论》,第26页。)。这就一针见血地揭示出混淆现代性与现代主义,必然导致把已经过时、失去存在理由的现代主义的历史命运硬加在仍有生命力的现代性上。其次,中文先生在肯定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性进步着一种文化批判的同时,也强调现代性仍继续着对自身消极方面的反思和批判,因此后现代主义的批判往往把现代性加以全盘否定是片面的。

第五,他认为现代性作为一种历史性的具体指向,在其各个发展阶段的内涵并不完全相同,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其现代性诉求与西方发达国家主张的现代性趋向,在内涵上并不完全一致。这就提出了中国现代性有特殊性的重要思想。据此,他批评那种“完全以外国的现代性准则来代替我国的现代性诉求”,“实际上是西化思想”。他指出,“以外国的现代性来替代我国文化、文学的现代性,一旦发现了两者之间的差异,就对我国的文化与文学艺术嗤之以鼻”的做法是“西化式现代性讨论”,“不能不导致现代性阐释的失误”。为此,中文先生力主中国的现代性“应在文化建设中确立自己独立自主精神与进取精神,也即独立、进取的文化身份”。这就是一方面要用现代性激活、更新传统,建设当代新文化;另一方面在建设当代新文化的进程中发展、充实现代性的历史内涵,焕发现代性的生命与活力。

由上可见,中文先生关于现代性的论述,乃是“新理性精神”文论的主题和基本论域。只有把握了这一主题,才能在更高层面上获得的一个现代性视阈中,重新审视文艺理论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给予新的阐释与论证,文艺理论的创新才能获得扎实的思想依据和理论根基。

三、以交往、对话为理论创新的思维方式

作为一种创新的文艺理论,中文先生的“新理性精神”文论在研究方法与思维方式上也有重大突破,这集中体现在以交往、对话精神为内核的综合研究方法超越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上。

新时期以来,中国文艺理论界虽然取得了重要成就,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在思维方式上其实并未完全摆脱二元对立论的阴影,远未真正达到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的高度。这可能是阻碍我国当代文论健康发展并取得根本性突破的主要症结之一。

中文先生在回顾中国百年文论时,对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作了深刻的剖析,指出:“在近百年里,我们大部分时间处在斗争和一味斗争中间,我们的思维养成了非此即彼的定型的方式,哲学上只分唯心唯物,抑此扬彼,绝对的二元对立;政治上是分等划类,你死我活,好就是绝对的好,坏就是绝对的坏;批判不是为了吸收与扬弃,而是为了否定与打倒。这种方法不仅渗入人们的思想,而且也深入各种理论思维。”他大声疾呼:“应该是建立健康思维方式的时候了”(注:钟中文:《新理性精神文学论》,第123页。)。何谓“健康的思维方式”?中文先生认为,这“应是一种排斥绝对对立、否定绝对斗争的非此即彼的思维,更应是一种走向宽容、对话、综合、创造同时又包含了必要的非此即彼、具有价值判断的亦此亦彼的思维,这是一种交往、对话的思维方式。”(注:钟中文:《新理性精神文学论》,第123页。)我觉得中文先生“新理性精神”文论其实使用的就是这种交往对话的思维方式,它在超越二元对立思维方式上取得了全方位的突破,为中国文论界做出了榜样。

对这种交往、对话的思维方式,中文先生从多方面作了深刻的论述。

第一,这种思维方式体现了现代性的价值尺度与精神诉求。一般说来,思维方式本身并不依附于某种价值需求。但是,任何思维方式确实是在一定的社会价值环境中孕育形成、发展起来的,因此,常常与特定的价值观念相关联。比如说独断论的思维方式往往与专制主义观念相联系,而现代性所主张的民主、自由、平等的观念则与独断论、独白式思维方式不相容。所以,交往、对话的思维方式与现代性价值要求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正如中文先生所说:“文学理论的现代性,要求排除对一种思维、观念的终极真理性、绝对权威性。绝对权威,终极真理,说一不二,不准思索的思维方式,已经不合时宜,表现为逆现代潮流而动。人的思维、意识是多样的,它们各有价值……真理的长河,是由千条万条细流汇合而成的,它们的相互关系应是一种相互包容、相辅相成的对话关系,表现为多声合唱”(注:《新理性精神文学论》,第77页。)。

第二,这种思维方式决定于人的实际存在方式,它有本体论的根据。中文先生将这一思维方式提到人的存在方式的高度作了本体论的论证。他引述巴赫金有关“我离不开他人,离开他人我不能成其为我”,“我的名字是我从别人那里获得的,它是为他人才存在的”论点,指出:“事实上,我需要他人才能存在,他人存在也要以我为依托”,“人实际存在于我和他人两种形式之中,存在意味着为他人而存在,通过他人而确证自己的存在。意识作为他人的和我的意识,相互联系又是各自独立……意识实际上是多数的,它们相互交织,各自独立,又具充分权利,自有价值,相互平等,在交往与对话中互为存在。……实际上生活本身就是对话的,你无法离开他人而存在。”(注:《新理性精神文学论》,第77-78页。)这是极其深刻的,为交往、对话的思维方式建立了哲学本体论(存在论)的坚实基础。

第三,这种思维方式体现了与自然科学方法不同的人文科学性质。中文先生指出,“自然科学的思维,是单一主体的思维,它的对象就是客体,而非另一个客体的主体,意识的工作主要在于解释客体,其方式偏重于独语,而达于认识。人文思维则具有‘双主体性’,它探讨的文本,是主体的一种表述,它进入交流,面向另一个主题,另一个主体也面向作为主体的它,进入对话的语境,它需要的是‘理解’。”“人文科学重在理解,理解是人与人的对话,主体与主体的交流,意识与意识的交锋,‘我’与‘你’的相互讨论与了解。在对话与交锋中,两个主体互揭短长,去芜存精,共同发现,揭示与充实真理因素。”(注:《新理性精神文学论》,第78-79页。)这就为交往、对话思维确定了适用范围——主要在人文科学的“理解”之中。

上一篇: 学校德育主要途径 下一篇: 动物医学研究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