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平台建设的重要性汇总十篇

时间:2023-07-06 16:29:27

科研平台建设的重要性

科研平台建设的重要性篇(1)

1、科研平台人才团队的源泉来自学科梯队的建设

人才是核心竞争力,学科建设的基础是师资队伍,要创建一流的大学,必须要有高水平的学科;要想有一流的学科,必须要有良好的师资队伍。科研平台是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和聚集的主要载体,人才的源头来自于学科,平台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培养和凝聚学科人才。只有形成一支实力雄厚、结构合理、能力较强、学术水平较高的学科梯队,才能支撑起各级科研平台的建设。

2、科研平台建设成效反映了学科建设水平的高低

科学研究是高校的中心工作之一,也是学科建设中最活跃的因素,它能够充分利用科技资源,创造出优秀的科研成果,推动理论和技术的创新。科研平台建设是以科研工作作为基础条件的,高水平的科研工作将推动平台建设的长足发展,科研平台的建设成效最终必然反映在学科建设的水平上,成为学科建设的有力支撑。

3、平台建设为学科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各级科研平台是学科开展科研活动的主要场所,是学科建设的主要载体,是改善教学和科研环境的重要手段,它为学科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通过平台建设,能够组织优秀的人才资源、技术资源和设备资源,在短期内发挥最大效能,极大地改善相关学科的软硬件条件,不仅促进科研基地本身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能够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绩效,多出成果,出大成果,较好地推动学科的发展。同时,在各级重点学科及学位点等的申报过程中,科研平台的辅助和保障功能也得到了充分体现。

二、加强科研平台建设,促进学科发展

1、正确定位,坚持优势特色

科研平台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研究方向是平台建设的首要问题和关键环节,是建设的航标,具有引领标识的重要作用,它规定或带动着平台其他工作的开展,是平台建设与发展的根本。在平台建设过程中既要满足相关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人才培养的需要,又要有长远的建设规划。因此,平台建设要依托学科的优势和特色,进行合理布局和定位。大多数科研平台是建立在几个有优势有特色的学科基础上的,学科所涉及的知识领域非常广泛,一个学科的研究工作如果面面俱到本学科的所有内容,无异于大海捞针。有些科研平台研究方向比较分散,特色不明显,重点不突出,大多数研究人员各自为政,难以形成有效合力,体现团队优势,不利于平台的健康持续发展,这无疑也将影响学科建设工作,阻碍学科优势和特色的形成,更无法做到优势互补。高校重点实验室在建设之初,要以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战略高技术研究为主要目标,根据学科前沿的发展态势,结合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选择具有稳定性、创新性和前瞻性的主要研究方向作为突破口,确定相对稳定、特色明显的研究方向,制订建设和发展方案。当科研平台的研究领域处于学科发展前沿,就会极大地促进学科发展。高校要树立大学科的思想和跨学科的观念,充分发挥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不求其全,但求其特。在平台建设过程中,应紧紧围绕已确定的研究方向,深入持久地开展科研工作,在已有的优势中与时俱进,提高科研水平。科研水平提升了,就会找到新的学科增长点,实验和教学水平也相应得到发展,平台建设氛围也会不断保持新鲜的动力,从而真正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

2、加强创新团队建设

人才团队建设是平台发展的基础。形成具有强大凝聚力的教学、研究环境是科研平台发展的必要条件,一支年龄、学历结构合理,具有创新能力的科研队伍,是关系到平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科研团队中,高层次领军人才是关键。学术造诣深、治学严谨、具有创新思想和科学管理能力的领军人才是平台建设的核心,需要能把握国内外科技发展动态的战略科学家,不仅要科研水平高,更要有战略眼光和国际视野。以前瞻性、先进性和应用性的原则牢牢把握科研平台建设和发展的方向。而青年学术骨干,应当实施“引进与培养并重”的人才培养与管理机制,选才当用,用其所长。让他们承担重要科研岗位,整合资源、疏通渠道,努力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和宽松的人文环境。科研平台也是高校学术交流的重要载体,“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能带来互动性,通过对外开放,从而实现科研活动的互动、科技信息的互动、科技人员的互动以及学术思想的互动。这种互动过程,有利于引进先进的科技思想和实验技术,整合社会科技资源,促进平台自身发展,提高其科技创新能力,在取得科研成果的同时又为高校培养了一批高水平、高层次的学术带头人和优秀的青年学术骨干,为学科梯队的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3、提升科研创新能力

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上强调:我国科技发展的方向就是创新、创新、再创新。科技创新的能力是一个国家的竞争力的象征,是国力的体现,更是学科发展、平台建设的第一推动力。在科研平台的建设过程中,要结合自身所支撑学科的优势特色,将科研工作的重点定位在学科发展的前沿领域,在科研选题上,既要关注具有直接应用性、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研究内容,更要从本学科建设的长远出发,注重和强调原始性创新的研究工作,选择有利于促进学科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课题,协调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比例,夯实学科基础。要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的作用,增加学科之间的学术讨论和交流的机会,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增强创新意识。要依托科研平台的研究队伍,不断探求新的学科增长点,力争在基础理论和高技术研究方面有新的突破,积极申报和承担各级重大重点项目,努力使具有原始性创新的基础研究和高水平的技术创新研究得到同步发展,稳步提高平台整体科研实力,带动学科全面发展。

科研平台建设的重要性篇(2)

作者简介:沈满(1986-),男,重庆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科学研究院,工程师;张一凡(1987-),男,陕西西安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科学研究院,助理工程师。(陕西 西安 710071)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8-0008-02

高校的发展要靠大师、靠大气、靠大智,同样要靠大环境、大平台、大团队。高校发展的不竭动力是创新、是探索、是培育人才、服务国家、造福人类永不满足的追求。高校之间的竞争已经是学科水平和实力的竞争、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创新成果的竞争。[1]科研平台是高校学科发展和培育的重要载体,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源头。科研平台为高校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和办学实力提供着重要支撑和保障。

一、强化认识

建设好科研平台对于有效改善科研创新环境,增强科技持续发展能力,为高校科研长远发展和重点突破,加强学科建设,培养创新性人才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等具有深远意义。

高校科研平台建设需要各个部门紧密配合,既需要科研平台全体人员的努力,更需要高校各职能部门充分协调,主动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工作。高校科研基地建设领导小组成员、职能部门领导、学院领导、科研平台负责人,乃至全校教职员工要加强对科研平台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切切实实地为科研平台建设保驾护航。

二、加强顶层设计

加强顶层设计,谋划重大项目,尤其是谋划平台牵头的重大项目,既可以进一步凝练科研平台的研究方向,又能有效促进平台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增强科研平台建设的科学性和前瞻性,强化大项目的谋划,创造标志性成果。

三、完善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对于科研平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完善的管理体制决定着科研平台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要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针对高校科研平台建设和评估中出现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革,赋予科研平台更多的活力。

1.科研平台的独立性

为了方便各科研平台在全校范围内凝聚优秀科研人才,形成大团队,更是为了谋划大项目,创造大成果的需要,可调整各科研平台隶属各学院的现状,保证其独立运行,使科研平台能充分依托学校进行建设。学校可给各科研平台相应的优惠措施,诸如:人事聘任建立科研平台特区,科研、教学指标单独考核,研究生招生指标单列等,保证所有科研平立运行。

2.科研平台人员聘任和考核

人事制度建设是整个科研平台运行机制的关键环节,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选人用人机制,创新管理机制,营造良好的用人环境,建设一支高层次、高素质、高学历的创新人才队伍,对于提高科研平台建设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严格执行科研平台主任负责制,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平台主任由高校面向校内外公开招聘,择优向立项主管部门推荐,由立项主管部门聘任。平台主任和学校签订任期目标责任书后,在聘期内主持科研平台的全面工作,对科研平台的发展建设负全责。根据考核结果,对于较差业绩的科研平台主任,保留随时向主管部门建议解聘的权利。

科研平台可设立行政副主任管理岗位,由高校相关部门会同科研平台主任聘任,协助主任处理日常事务,科研平台主任对行政副主任具有一票否决权和优先使用权。

实行平台内科研人员全员聘任制和合同管理制,坚持择优选聘、优胜劣汰的原则,提高科研人员质量。应在国内外公开招聘,广泛招贤纳士,不仅需要引进高层次、高学历的专业性人才,还应大量引进那些跨学科、视野开阔、团队协作精神强的复合型人才,构筑人才高地,吸引众多人才到平台参加研究工作,提升平台整体科研能力,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此外,在选拔优秀科研人才加入到平台当中时,可实行固定岗和流动岗相结合的二元化人员准入和退出流动模式,对于那些全职在平台中工作且科研能力强的教师给予固定岗,而那些给予平台学术指导或兼职的大师、大家给予流动岗。

(2)建立全面、科学、合理、适用性强且可操作的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工作性质、职责不同,各科研平台可在相关高校的指导下分别设置相应的考核标准、量化考核指标。职称、贡献相同的科研人员用同一标准,平台主任负责对在职人员履行职责情况进行考核,对于做出重大贡献的给予奖励,经考核不能胜任本职工作的,随时可以解除聘任合同,中止聘用关系。同时各科研平台要增强平台团队研究成果分配制度的建设,在人员编制、岗位设计等方面必须做到权、责、利明晰,解决好分配制度问题。

四、建立健全考核评估机制

为了及时发现各类科研平台在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加以有效解决,可在每年年初召开科研平台工作会议,各科研平台主任要向大会述职,由大会讨论给出科研平台建设运行考核结果。拟每2年组织进行一次校内考核评估,完全按照各类科研平台的建设和评估指标要求进行,对于考核不合格的科研平台给予半年的整改,半年后整改仍不合格的科研平台,对科研平台主任予以解聘并加以处罚。根据各类科研平台的建设要求和评估要求,高端人才如院士、长江学者、杰青和千人、创新群体和创新团队均要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

五、保障科研平台运行投入

视财力资助科研平台的建设运行,为各类科研平台的建设运行提供一定的财务支持,创造良好的运行环境。对于科研平台中科研人员重复的情况要进行梳理,逐步将校内未进入科研平台的优秀人才吸纳进来充实科研平台队伍,并避免科研人员存在于多个科研平台中的情况出现。

六、加强队伍建设,促进拔尖人才涌现

人才是科学研究的核心因素,也是科学研究的重要一级,组织优秀的研究人员和团队是开展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结构合理、创新能力强的科研团队在科研平台建设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平台中的硬件条件再好,合理使用它们的是人,人才缺失会导致科学研究停滞不前。

1.提高科研人员科研主动性和积极性

要进一步提高各类科研平台科研人员的科研主动性和积极性,尤其是牵头或参与大项目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科研人员主动积极参与到科学研究工作中,可以全力发挥他们的潜力、才能,大力推进科学研究的创新程度和效果。牵头或参与大项目才能真正紧扣国家重大需求,融入国家各项建设的主战场,才能有效提高个人的科技创新能力,才能涌现更多的高端人才,从而促进科研平台创新能力的提升。

2.提升科研人员创新能力

应给予平台内现有科研人员更多的再学习和深造的机会,加强培训力度,扩大知识面,提高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科研人员的重要能力,它是在已有知识与实践能力基础上产生的更高层次的能力。科学研究只有在不断推陈出新的过程中才能进步,运用以往的知识只能完成科研工作,做不了科学研究。只要不断学习,扩大知识面,发散思维,拓展视野,不断提高科研创新能力,科研工作必然会硕果累累。

3.营造和谐的学术环境

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是营造和谐的学术环境。科研平台内部要形成良好的学术研究环境,注重理论与现实问题的结合;要形成鼓励创新的政策环境,出台相应的科技创新奖励管理办法,激励科研人员积极主动去创新;要形成和谐共进的人际环境,加强科研人员之间交流和沟通,触发科研创新灵感,提升科研能力,同时要充分发挥离退休老专家的“传帮带”作用,这样既可以增强团队的协作精神,又可以促进整个科研团队水平的提高。

4.重视人才引进和交流

应进一步加强同国内外的科研合作及交流,尤其是同国外的交流。加大引进国外学术视野宽广、国际交流能力强的高水平人才力度,他们可以带来新理念、新思路和新方法,必然会在科研平台中产生良好的辐射作用,带动科学研究工作。此外,还可充分利用他们海外的科研关系,使他们可以成为高校科研平台同国外交流与合作的枢纽,进而提高整个科研平台的综合实力。高校的科研人员应积极参加各种国内外学术会议,通过各种方式进行交流,展示最新学术及科研成果,提高学术知名度并扩大影响,还可以清醒地认识到和他人之间的差距,了解世界科技发展的最新动向,为科研平台的快速发展找到方向和目标。

科研平台建设的重要性篇(3)

作者简介:付晔(1974—),女,博士,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科研管理.

科技创新平台是科技人才、科研装备、实验场地等创新资源的集成系统,在市场需求机制和政府引导机制共同形成的资源配置“力场”作用下,不同创新要素向着共同的目标主动集聚并发生交互作用,以达到整合增效的目的,从而支撑和服务于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活动[1].我国自1984年开始建设以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代表的科技创新平台以来,高校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其多学科优势,承担建设了国家、部委、省市等政府部门设立的各类科技创新平台,如侧重基础研究的重点实验室、聚焦技术开发的工程研究中心、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服务支撑的技术转移中心等.这些科技创新平台既有不同的功能,又较完整地涵盖了高校科技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再到成果转化等整个高校创新链条,构成了高校科技创新平台体系,支撑了高校科技创新与服务社会活动.经过近30年的建设与发展,高校科技创新平台体系的规模有了较大的增长,发挥了支撑高校承担重大科研项目、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和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载体作用.但与此同时,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存在的问题日益严重:一方面,有些政府部门追求权力范围最大化,忽视平台的功能和定位,简单、盲目建设各类科技创新平台,平台之间功能重叠与功能缺失局面并存;另一方面,有些高校追求科技资源利益最大化,不顾自身的特色和定位,无序竞争各类科技创新平台,导致高校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布局重叠、定位模糊、同质化严重,直接影响了高校科技创新平台的绩效发挥,资源利用效率低下.

很多学者对科技创新平台的政策[2]、科技创新平台的运行机制[3,4]、区域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1,5,6]、科技创新平台的绩效评价[7,8]等开展研究.但鲜有研究从整体上考虑高校科技创新平台体系的顶层设计.对于高校需要什么样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高校科技创新平台体系的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等一些基础性问题,并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这可能也是当前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定位模糊、同质化严重现象出现的重要原因.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并不是数量越多越好,如果没有真正发挥这些平台的作用,建设更多的平台可能会导致更大的资源浪费.基于此,本文从科技资源配置的视角,反思我国高校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其根源,分析平台资源优化配置中需要处理好的各种关系,进而提出重构高校科技创新平台体系的建议.

1高校科技创新平台体系的反思

目前高校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已具有较大规模,根据《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的相关数据,经国家和省部级批准建立的从事研究与发展活动的高校科技创新平台数量从2007年的3249个增加到2013年的6097个,这个数据还不包括从事R&D成果应用及科技服务的科技创新平台.但与此同时,高校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在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方面的问题也日益凸显.

(1)高校科技创新平台的部署呈现碎片化状态.高校科技创新平台主要由政府投资建设,科技部、发改委、教育部、卫生部、农业部、环保部、信息产业部等多个部委都在高校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地方政府层面的科技厅、教育厅、省发改委等也设立了各类科技创新平台.高校科技创新平台的类别多达上百种,不仅包括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还有从事国际合作的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创新引智基地、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等,以及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的大学科技园、技术转移中心、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等.

表1以我国重点实验室为例列出部分平台,其中大大小小已有近30种重点实验室.但是,不同类别的科技创新平台之间缺乏相互协调和有效衔接,平台资源投入呈现“单、小、断、散”的态势,资源整体配置效率不高.

(2)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存在重复建设的现象.据相关统计,科技部设立的院校国家重点实验室有260个(截至2012年底),设在高校的比重将近60%[9];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327个(截至2012年底),设在高校的比重超过20%[10];同时还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02个(截至2011年底)、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71个(截至2010年底)[11].此外,发改委设立的国家工程实验室和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其他部委设立的重点实验室与工程研究中心以及地方政府设立的省重点实验室和省工程研究中心等,这些名目繁多的科技创新平台不可避免地造成重复建设.有些高校正在运行的省部级以上政府部门设立的科技创新平台有100多个,实际上很多平台是同一个科研团队承担建设,既是国家重点实验室,又是教育部的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甚至还得到了省重点实验室、市工程研究中心的支持.这种重复设立不仅使得有限的科技资源可能没有配置到最需要的地方,同时也会受到边际效用递减的约束,造成资源利用的低效率.

(3)高校科技创新平台的资源共享度较低,形成“孤岛”.由于管理体制的原因,利用公共财政投入建设的高校科技创新平台资源分别隶属于不同政府部门.由于隶属关系的条块分割以及资金来源渠道的不同,各类科技创新平台的资源散落在不同高校和科研团队手里,科技资产部门化问题严重,科技资源使用往往限于部门或团队内部,不同高校的科技创新平台之间、甚至同一高校内部的不同科技创新平台之间,在科技创新活动中的资源共享度很差.据不完全统计,“十一五”期间,福建省重点实验室价值50万元以上的仪器设备利用率仅15%左右,10万元以上的仪器设备利用率总体小于50%,且主要是实验室自身使用[12],这直接反映了科技创新平台的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度非常低,科技创新平台形成一个个独立的“孤岛”.这些“孤岛”使得平台的科技资源处于半封闭、半割据状态,无法发挥高共享度的平台功能,直接影响了科技资源的利用效率.而且,科技创新平台的信息公开程度较差,社会公众、科学界甚至平台共同体都难以清楚了解科技创新平台的数量及其科技资源拥有情况.以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例,至今没有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公共网站,社会公众无法了解全国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地域、学科、依托单位等布局信息,更难以知道这些拥有我国最先进仪器设备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科技资源情况,而2009年全国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就已经逾20万台、总价值超过130亿元[13],但信息公开的缺失,进一步导致了这些科技创新平台的资源共享度差,也使得社会公众和科学界难以对平台的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督.

(4)高校科技创新平台缺乏保障性经费的支持,难以维持正常运行.科技创新平台的投入主要分为建设经费和运行经费,有些从事基础研究的科技创新平台,不仅需要前期的建设经费投入,更需要后期持续稳定的保障性经费支持,为平台保持先进的科研条件和维持日常运转提供基本保障.平台的运行费用主要来源于项目经费和政府财政拨款等,我国平台的运行费用大部分来自项目经费,约占87%,而美国则几乎全部来自政府财政拨款[14].我国目前仅有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得了稳定的运行经费支持,如2013年国家财政拨款29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共27.48亿元[15];而其他大部分的科技创新平台,政府部门在平台组建授牌之后缺乏引导平台良性运转的持续支持投入机制,科研人员只能依靠短期的竞争性项目经费来维持平台的开放课题和日常运行经费.由于缺乏稳定的经费支持,不能满足平台开展一些需要长期进行的基础研究项目以及创新探索型科研项目的需求,影响了平台科研方向的持续性、研究内容的前瞻性和队伍的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科技资源的低效产出.同时,由于缺乏稳定的保障性经费支持,造成原本不同类型、不同功能定位的科技创新平台及其团队热衷于研究课题重复申报,倾向于容易获取经费资助的各种横向课题中,其创新活动过多集中在高校科技创新整个链条中的某一环节,造成科技创新平台功能重叠与功能缺失并存.

由于存在上述种种问题,高校科技创新平台数量的增加,并不必然带来科技产出的相应增加.本文根据相关数据绘制了图1所示的高校科技创新平台的数量与高校人均科技产出的对比图,其中采用“人均数量”来表征人均科技产出.科技创新平台数量以各高校主页公布数据为依据,仅统计国家部委和省级政府部门批准建设的自然科学类科技创新平台,统计时间为2014年5月;人均数量=各高校的数/科技活动人员中的科学家与工程师,数据取自《2013年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由图1可知,有些高校建设的科技创新平台数量很多,但其人均数量却没有处于相应的位置;有些高校的科技创新平台数量相近,但人均科技产出却存在明显的反差.这也进一步从侧面说明高校科技创新平台的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出现了问题.

2高校科技创新平台体系问题的根源

一直以来,我国的科技资源主要通过行政手段支配,同样,高校科技创新平台也主要通过行政命令模式来建设.有些政府部门将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工作“政绩化”,提出要打造成百上千个科技创新平台的目标,如某省科技厅在已有1000多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基础上,仅2013年又新建400多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而且,在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过程中,政府的“越位”和市场的“缺位”并存:一方面,对于从事成果转化的科技创新平台,政府的“有形之手”常常越过市场的“无形之手”去干预这类平台的发展方向和具体事务;另一方面,对于从事基础研究的科技创新平台,在“市场失灵”的领域,政府“有形之手”的力量却显不足,没有投入足够的保障性经费支持.可见,高校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存在问题的根源在于科技资源配置过程的过度行政化以及政府与市场之间缺乏“协同治理”的稳定机制.

2.1科技创新平台的资源配置手段行政化

国家多个部委及地方政府多个部门各自牵头建设名目繁多的科技创新平台,但是各个部门之间、甚至一个部门内部都存在严重的壁垒,导致有些平台的功能定位交叉重复,如科技部主管的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发改委主管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均是研究开发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在依托单位、运行管理、资金支持、优惠政策等方面也高度相似.有时,甚至同一政府部门设立的科技创新平台也定位相似,如发改委于1992年设立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2006年启动建设的国家工程实验室,两者都承担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任务,存在一定的交叉重复.可见,由于科技创新平台的资源配置手段行政化,政府部门将设立科技创新平台作为争取资源、维护部门利益的一种手段,尤其是国家高度重视创新后,对创新的投入大幅度增加,在缺乏统一设计的前提下,所有部门都希望在科研经费中分取更多份额.这种部门利益导向深刻地影响着科技创新平台体系的格局,但在如何界定各政府部门的职能边界以及如何解决政出多门的问题上,却没有建立行之有效的统筹协调机制.这种多头管理、部门分割的现象造成有限的科技创新平台资源投入分散,影响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产出.

2.2科技创新平台的资源配置布局失衡

政府部门在采用行政手段建设科技创新平台时,由于难以得到需求双方的完全信息,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关注的焦点往往是科技创新平台的数量,而不是平台的结构和布局.一方面,科技创新平台的布局与学科、产业、区域的发展结合不紧密,往往存在关键领域科技创新平台资源投入不足和局部科技创新平台资源过于集中的现象,如根据2008年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年报数据计算,前三位省市拥有数量占全国比重高达52.3%,前六位省市为72.7%[16];另一方面,政府部门在新建科技创新平台时,都愿意锦上添花,而不愿意雪中送炭,往往偏重“985”高校和“211”高校,于是容易出现“马太效应”:有特色的行业高校或地方高校难以得到政府部门的批准建设科技创新平台,而一些“985”高校重复获批建设各类科技创新平台.由于高校自身体量的限制,必然导致同类科技创新平台的重复建设;原来已承担建设科技创新平台的团队,由于缺少保障性运行费用的支持或者为了获取更多的科技资源,也会重复再争取建设其他类型的科技创新平台.这种科技资源配置上的布局失衡和重复建设,使得政府部门建设了大量的科技创新平台,投入了大量的建设经费,却收效甚微.

2.3科技创新平台的资源配置渠道封闭

高校科技创新平台的资源配置渠道主要来自于各级政府财政,一般以科技计划项目、科研条件建设等方式投入科技资源[17].平台的承担单位一般是高校,平台的固定人员也主要来自高校内部的科技人员,较少有企业或科研院所的参与.一方面,由于没有建立相应的机制来鼓励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企业多渠道地参与高校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和运行,也没有吸引企业投入资金参与平台建设的税收或其他优惠政策;另一方面,由于我国产学研合作机制没有充分市场化,高校与企业在行政力量主导下的产学研相结合可能仅仅是“产学研共同体”或临时性“联姻”关系,从以下数据可以看出我国高校的产学研合作现状,在教育部直属高校的科研经费中,企事业单位委托的经费仅占总经费的27%,技术转让的当年实际收入甚至不到当年科研经费的3%[18].这些因素都导致了高校科技创新平台资源配置渠道封闭,由于外部市场资源难以投入到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很难进行更大范围科技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利用.

2.4科技创新平台的资源配置导向同质化

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得到了国家财政资金的支持,政府部门对其进行绩效评估是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管理的重要环节,并通过绩效评估对平台的资源配置进行导向调节.但是政府部门为了管理便利,在绩效评估时往往更注重产出的定量评价,为了降低资源配置风险,对平台的评价指标往往既全面又综合.如,对于从事基础研究的科技创新平台,也要求将研究成果转变为现实生产力,加剧了科研功利化和学术泡沫化的趋势;反之,对于从事应用研究的科技创新平台,考核其是否获得大项目、是否发表高水平论文等,产业化指标权重明显偏低,导致大量科研成果停留在实验室阶段,未能进入市场转化为生产力.而且,没有对科技创新平台进行分类评估,如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评估主要根据大学科进行简单分类,但实际上有些实验室是进行前沿基础研究,有些实验室是针对行业重大需求开展研究,相互之间完全没有可比性,但在评估时却被分在同一组,由同一批专家采用相同的指标进行评估,显然不符合科学发展规律.这种绩效评估的趋同性,加剧了科技创新平台的定位趋同和同质化现象,不利于资源效率最大化地发挥作用.

3高校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关键因素

在高校科技创新平台体系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一个更为迫切的问题是如何高效地配置这些科技创新平台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应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中央与地方、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保障性经费与竞争性经费的关系.

(1)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虽然由于研发活动的公共物品属性使得科技活动中存在“市场失灵”,需要政府对科技活动进行干预来矫正“市场失灵”,但科技创新链条涵盖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业化过程等诸多环节,不同环节的“市场失灵”程度不同,政府干预也应有所差异.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在科技创新平台资源配置中同样也需要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明确政府作用边界,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对于从事应用研究和成果转化的科技创新平台,应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来配置科技资源,建立平台在市场中的竞争与淘汰退出机制,让科技资源遵从市场“无形之手”的指引,通过市场竞争实现科技资源在不同平台之间的最优化配置.对于从事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的科技创新平台,政府要在这些“市场失灵”的领域发挥主导和引导作用,选择少而精、布局合理的科技创新平台予以持续性的支持.

(2)处理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明确中央和地方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重点.中央和地方科技创新平台应进行错位发展,部级平台应定位于国际前沿、国家重大需求,地方政府建设的科技创新平台应结合区域的特色优势产业,向部级平台没有覆盖的区域关键科技领域延伸,充分发挥各级平台资源的差异化和多样化特点.同时,要强化中央和地方科技创新平台的伙伴关系,使中央和地方的平台资源建设与共享同步推进,并通过部级科技创新平台来进一步支持区域创新集群发展.

(3)处理好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关系,明确这两类平台的分类评估和政策导向差异性.对于从事基础研究的科技创新平台,应不断完善同行评议的评价机制,并逐步引入国际评估体系,主要考核标准是高水平、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及其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力和地位.对于从事应用研究的科技创新平台,应逐步采取市场评价办法,实现市场对科技资源投入的决定性作用,主要考核标准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重大关键技术突破的情况及其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程度.

(4)处理好保障性经费和竞争性经费的关系,使科技资源配置结构合理、平衡.当前科研经费过于采用竞争性分配方式是高校热衷争取科技创新平台的重要原因:为了争取资源,科研人员花费大量精力用于申请项目、平台,严重挤压了用于研究的时间;进一步又催生了为争取科技创新平台,出现的申报团队“拉郎配”、以合作形式取代合作内容等不良现象.因此,对从事关乎国家长远发展和战略安全的重大基础和前沿研究的科技创新平台,应有持续稳定的保障性经费投入,使保障性经费和竞争性经费维持在一个合理的比例范围,让科研人员潜心研究,长期积累,产出重大原创性科技成果.同时,建立各类科技计划项目向科技创新平台倾斜的项目投入机制,赋予平台饱满的科研工作任务和竞争性经费支持.

4基于资源优化配置的高校科技创新平台体系的重构

面对激烈的国际科技与经济竞争,世界发达国家都将建设一流的科技创新平台作为支撑创新活动的优先选择和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举措[19].在国家创新体系内,高校是一个重要而特殊的创新群体,肩负着培养创新人才的首要任务,推动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社会责任,以及服务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使命.因此,在重构高校科技创新平台体系时,既要发挥平台作为各类科技资源聚集区的集成效应,也要着眼于高校的自身定位和学科特色发展方向,构建一个少而精、定位清晰、特色鲜明的高校科技创新平台体系.

为充分发挥高校科技创新平台的作用,迫切需要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来重构高校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如图2所示),推动平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释放高校创新活力并使之在知识创新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4.1加强高校科技创新平台体系的顶层设计和政策引导,合理布局

高校科技创新平台体系的重构,必须坚持和强化国家战略需求和市场需求导向,制订平台可持续发展的科技政策和中长期发展规划,对平台进行科学的顶层设计,构建少而精、布局合理、运转高效的高校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充分发挥政府在科技创新平台资源配置中的政策引导和宏观调控作用.1根据高校的优势特色方向和学科差异化特点,制订各高校科技创新平台的内涵发展路线图,在其最擅长的学科领域建设最精最强的科技创新平台,依靠其优势和特色不断拓宽发展空间.2通过科技创新平台来加强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结合程度,鼓励高校科技创新平台主动与地方产业接轨,瞄准产业未来发展需求,占据产业链科技创新发展的前端,以自身科技优势推动区域重点产业创新链的发展.3加强高校科技创新平台与外部的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校校合作、校所合作、校企合作、国际合作等多种途径合作共建高校科技创新平台,促进资源共享,达到多方共赢.

4.2明确政府部门的行政权力边界,加强科技创新平台资源配置的统筹协调

政府部门应加强宏观决策的跨部门协调和统筹安排,明确各部门的分工与定位,合理配置有限的科技创新平台资源.1应明确政府部门在不同类型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中的行政权力边界.如,对于从事基础研究的重点实验室,政府部门应发挥主导作用;对于从事应用研究的工程研究中心,政府部门应在平台建设初期发挥主导作用,在平台建设中后期逐渐退出并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对于从事成果转化的技术转移中心,政府部门应减少干预,制订引导政策来激励高校开展科技成果转移的积极性,通过市场来配置这类平台的科技资源.2科技部作为国家主要科技管理部门,应对全国的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进行总体协调和统筹规划,制订各部委(包括发改委、工信部、环保部、卫生部、教育部等)统一实施的科技创新平台政策和建设规划,确保平台资源配置的协调性和综合性;建立各部委的科技创新平台重大问题会商与沟通机制,加强不同主管部门、不同创新链环节的科技创新平台之间的统筹协调,避免设立定位交叉重合的科技创新平台.3建立全国统一的、跨部门的科技创新平台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平台数据信息的共享与公开,既使社会公众和科研人员全面了解不同类型平台的布局和信息,又向社会公众适度披露国家财政科技资源投入的流向.利用科技创新平台信息管理系统还可以提高平台及固定人员的公开透明程度,对平台和固定人员进行查重,要求一位科技人员仅限于在一个平台担任固定人员,从而避免各类科技创新平台资源的重复配置和过度集中的现象,建立一个有效协调、高效运转的平台资源配置模式.

4.3根据“创新链”和“学科领域”两个维度构建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实行差异化的资源配置导向

根据“创新链”将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分为三类:基础研究类(重点实验室)、应用研究类(工程研究中心)、成果转化类(技术转移中心),再辅以“学科领域”进行分类,构建定位明确、边界清晰的高校科技创新平台矩形布局模式,减少平台之间的功能重叠,将平台资源围绕整个创新链进行合理、有效的配置.同时,不同类型的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定位于不同的“创新链”环节并实现特定的创新功能,对不同类型的平台采取不同的绩效评估指标,实行差异化的科技资源配置导向: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主要面向国际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绩效评估要突出原始创新导向;工程研究中心的建设任务是集中力量突破行业关键共性技术,绩效评估要突出应用开发和工程化能力;技术转移中心主要承担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工作,绩效评估要突出市场应用导向.同时,要加强处于“创新链”上下游的高校科技创新平台之间进行有效的衔接和配套,形成系统的创新链,支撑前沿科学的基础研究、原有产业的技术升级或新兴产业的形成和发展;还要加强对高校科技创新平台进行跨学科、跨领域、跨技术活动阶段的管理,提高平台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

4.4采取政府引导和市场主导相结合的手段配置资源,拓宽资源配置渠道

科研平台建设的重要性篇(4)

二、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的运行机制:三重互动

1.“三重互动”运行机制形成的基础。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的运行机制反映平台运行的内在结构及运行的机理。基于“用户需求”和“市场导向”的研发理念,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的六大子平台依据其功能的不同,形成三大运行体系。三大运行体系之间形成立体的、网络化的“三重互动”关系,彼此相互协同。第一,研发平台体系,它是产学研用各方共同出资建设的实体性研发平台,包括以企业为主导建设的或以高校、科研机构为主导建设的协同创新平台。研发平台体系是科研团队建设和科技创新的基础。研发平台体系主要包括技术研发平台和技术服务平台。第二,科研团队体系,它包括行业领军人物、科研骨干和技术骨干、领先用户、高级管理人员等。可以通过研发平台体系的建设汇聚高端人才,完善科研团队体系。第三,技术创新体系,主要包括核心技术的研发及其成果的转化应用。研发平台体系与技术创新体系的关系如同电脑的硬件和软件的关系,研发平台是实体性平台,属于硬件部分,为技术创新(软件操作)提供物质基础。与“研发平台—科研团队—技术创新”的“三重互动”模式相适应的“三大运行机制”则是:“共建共享”的研发平台体系运行机制,“流动、竞争、激励、服务”的科研团队建设机制,以“知识创新与技术转移”为核心的技术创新协同机制(参见图2)。

2.三大运行机制。(1)“共建共享”的研发平台体系运行机制。研发平台体系的运行机制,主要包括技术研发平台和技术服务平台的运行机制。技术研发平台基于学科交叉的综合集成,主要包括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业联合实验室、研究中心、研究院等研发机构在内的科技研发平台系统,它们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注入源头创新的技术基因。技术服务平台,主要指中试平台、质量研究与检验检测公共服务中心,图书、情报、信息中心等,它们为技术研发提供服务,为创新成果转化奠定基础。技术研发平台和技术服务平台是协同创新平台的核心功能模块。研发平台体系以资产为纽带,是产学研用各主体以多种形式共同出资建立的平台,坚持开放、竞争、联合、共享的基本原则,打破学科、部门、单位和区域之间的壁垒。一是完善组织架构。研发平台可以由骨干企业或者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牵头,组织、优化和整合产学研用的优势资源建设。企业成为研发平台建设的应用主体和受益主体,高校、科研院所成为科技创新活动的原创主体。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管理委员会为研发平台的管理部门,负责协调产学研用合作的重大事务与决策,制订产学研用合作的总体发展思路,明确各方责权和人员、资源、成果、知识产权等归属,统筹创新要素。各项目承担单位为研发平台建设的主要责任者和承担者。二是形成核心平台与联动平台的互动机制。一方面,坚持研发平台这一核心平台与整个平台内部的科研团队建设、投融资等平台形成联动,互相支撑。另一方面,发挥协同创新平台的辐射与示范作用,探索建立与区域内其他创新机构的互动,如联合多家孵化、中介服务、龙头企业等单位,形成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建设。三是创新资源的共享机制。一方面坚持创新资源,如仪器设备、相关数据、科技情报、市场信息在协同创新平台内部的优先共享。另一方面,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向社会开放,扩大仪器设备的受益面,体现大型公共研发平台的辐射作用。四是建立平台运行的评估监测体系。加强平台建设的科学决策和监督管理,建立评估监测信息汇集与分析系统。采取政策、资金等措施对优秀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实现持续性支持,对运行差、创新成果少、成果转化率低、人才流失严重的协同创新平台实施退出,或更改建设单位等措施,保障协同创新平台的优质运行。(2)“流动、竞争、激励、服务”的科研团队建设机制。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应当面向全球,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打造高水平的科研团队。以项目为纽带,将分散的团队、个人凝聚在一起共同进行科技攻关,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机制,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实现人才的合理流动,形成人才相互竞争、激励,努力进行科技创新的局面。一是加强载体建设,打造引才高端品牌。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相互协同,着力打造一流引才载体。发挥高校、科研院所在集聚人才中的平台作用。研究型大学实施“学术尖端”战略,通过“顶尖人才”计划,吸引政府投资和吸引有发展潜力的年轻人进入协同创新平台。同时要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涵养人才的作用,为平台提供优秀的企业家、科学家、技术人才。发挥政府的作用,创建引才品牌。如由国务院侨办、湖北省暨武汉市共同主办的湖北“华创会”,已经成为全国重点打造的四个重要引才引智平台之一,涉及科技、经济与人才的主题活动。二是创新人才引进模式。构建“产学研用互通”的人才驿站机制。支持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科技人员以借用、聘用或兼职等方式到企业从事研究开发工作。如江苏省采取的“产业教授”、企业博士集聚计划等。在调研中发现,浙江省则形成了“人才+资本+民企”模式。充分发挥浙江省民营企业众多、民间资本充足的优势,引导其投资海外高层次人才创业。又如广东的“创新科研团队和领军人才”模式,扶持创业创新的“政府奖金+创投引导基金+匹配投资+地方孵化基地支持”的“深圳模式”[8]。三是构建人才创新能力发挥的激励机制。开展职务科技成果股权和分红权激励试点,对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实施期权、技术入股、股权奖励、分红权等多种形式的激励。建立具有激励效应的职业发展通道,激发创新能力。允许和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的科技人员离岗到平台进行科技研发,并在一定年限内保留其原有身份和职称。四是提供专业的人才创业服务。“一站式服务”模式,如2010年广东省设立“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专区”,整合了高层次人才创业、生活方面的23个项目,实行“一站式受理、一次性告知、一条龙服务”。“创业保姆”模式,打造一流创业服务环境。如无锡市政府为相应企业配备一批训练有素的行政助理,帮助企业处理日常行政工作、人力资源管理、公共关系、项目申报、与政府部门沟通等工作,行政助理的培训、管理费用均由地方财政承担[9]。(3)“知识创新与技术转移”为核心的技术创新协同机制。技术创新过程的本质是知识整合、创新、应用、共享的过程,其中包括知识创新和技术转移两个重要环节。对于产学研用各方而言,通过网络化的协同组织,以知识产权为纽带,形成研发平台的知识创新———创新成果转移———成果市场化的相互衔接,形成知识创新链、技术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无缝对接,跨越“达尔文”死亡之海。在知识创新方面,要重视高端定位。坚持面向国际科技前沿和坚持面向市场需求,研发做到“顶天立地”。要重视基础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取得实质性突破,必须发挥基础研究在提高原始性创新能力、积累智力资本和取得重大突破方面的重要作用。因此要充分发挥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中研究型大学和高水平科研机构的作用。要重视学科的交叉集成,这是形成协同创新的重要基础。可以重大项目的立项实施来推动学科的综合集成,形成多学科协同攻关的局面。在技术转移方面,一是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发展机制。利益共享:要保障研究开发过程中资源的开放性和共享性,建立健全产学研用合作中的利益分配机制,在初始契约中应当对科研成果的产权归属问题、产学研各方的投资比例与利益分配问题做出明确规定,以消除合作障碍,保证各方的合理利益。风险共担: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政府和用户成为多元投资主体,各方应该通过协商共同分担风险责任,在协同创新平台中,技术研发应得到相应的资金、政策支持,降低技术研发风险。研究成果可以得到孵化的条件和政策支撑。同时平台要加强与技术市场、科技条件市场、技术产权交易机构、科技金融机构等科技中介的联系,以降低创新成本、化解创新风险、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二是成果转化机制。公共服务平台要服务于科学家、企业家、投资者,承载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的市场拓展功能。不仅激励科研人员进行发明创造,而且对发明人的科研成果产业化提供全程服务。一方面,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完善知识产权评估、转让、授权、仲裁、维权的各个环节;加快中介机构建设,推进知识产权市场化进程。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制定专业的商业计划书、技术开发计划书,促进企业与研发平台对接,解决一些企业不知道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发展方向、不了解最近的科研成果等“供需”信息不对称问题。三是投融资机制。利用协同创新平台所处的科技创新区域的优势,整合本地资本资源,引进外来资本,营造运营机制灵活的多元化投融资环境,促使企业、资本、政府间高通量对接。构建项目从早期政府引导资金扶持奖励及天使基金,到中期创投跟进、后期风投接力的链式投融资平台。平台通过对项目前期的筛选、中期的控制到后期的投资接力,全面对知识创新和技术转移的风险进行控制,实现加快研发、引导资本介入[10]。

科研平台建设的重要性篇(5)

国家“十一五”发展期间,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众多高等学校的自主创新力和核心竞争力大大增强,科技创新越显重要,科技创新对国家的经济建设的贡献度也大大增加,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得到高校重视。在国家“十二五”科技发展的战略考虑中,对高校科技创新平台的持续发展依然提出了高要求和高期盼。在国家“十三五”规划中更明确提出优化创新组织体系,支持高校组建跨学科、综合交叉的科研团队。从中可以看出,国家对高校科技创新从未放松要求,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加快发展、深化改革的产物,由于发展时间不长,在科学研究方面的理论和实践层面都存在不足,一定程度上,远远落后于普通高等学校。2015年10月,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文件,明确提出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决策部署,推动高校转型发展,并建议地方应将民办本科高校和独立学院纳入试点范围。文件指出,独立学院转型发展是趋势所向,而构建科技创新平台是转型发展极其重要战略部署。因此,构建科技创新平台,培养高校教师科研水平,提高独立学院科研能力,是保持独立学院持续竞争力,促进独立学院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科技创新平台概念和功能特性

 

(一)科技创新平台的内涵定位

 

科技创新平台是整合集聚科学技术资源、具有开放共享特征、支撑和服务于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活动的科技机构或组织。科技创新平台主要是依托国家发展计划性建立的重点基础研究基地、研究开发机构、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和高校自身建设的研究平台、学科专业实验室等构成的高效共享的合成体。

 

(二)科技创新平台的功能特性

 

1.科技创新平台的基本类型:

 

广义上科技创新平台一般可以分为研发类和服务类两个基本类型;根据所属资源、功能作用、服务对象等,还可分为科技研发实验平台、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四类。

 

2.科技创新平台的基本特征:

 

科技创新平台具有三大重要特性: 一是对资源的聚集性。科技创新平台能够为科研提供科研所需要的人才,经费,能够为科研人员提供科研技术指导。二是创新平台运行开放性。科技创新平台对外开放共享,提供资源、技术和信息等服务。三是创新平台载体多样性。科技创新平台有复杂多样的名称,“平台、中心、基地、实验室、网、台、站”都可以是其具体的表现形式。

 

二、独立学院科技创新平台的主要问题

 

近几年,国家虽然加大了对科技创新平台的关注,在资金方面加大了投入,在技术方面给予了一定的指导加大了对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力度,优化了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平台的结构体系,但针对独立学院还没有相关政策,与普通高校相比,独立学院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与发展中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一)缺乏相关政策支持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重点提出了国家发展计划中,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而独立学院作为特殊的高等教育模式,还没有相关政策扶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二)重点实验室总量不足

 

主要共享母体学校资源,独立学院自身的重点实验室以单科为主,学科交叉、团队协作不够,规模偏小。

 

(三)独立院校相对缺乏高层次的学术人才作为学科带头人,创新能力比较匮乏

 

独立学院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如果没有高层次的人才指引方向,那么他就很难在科研创新方面有所作为,就很难培养学院教师和学生的创新能力,独立学院主要依托母体学校师资力量,顶尖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严重不足,高水平的领军人物少之又少,亟待引进或培养。

 

(四)资金和人力投入不足

 

独立学院受办学性质限制,科研经费投入严重不足,远远不够搭建一定数量的科技创新平台,严重依靠母体学校资源,导致科技基础条件建设进展缓慢,水平不高。

 

三、构建独立学院科技创新平台的对策

 

建立适合的科技创新平台,刻不容缓,但是这个问题并没有被独立学院充分重视,同时科技创新平台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其运作模式和特征规律没还需要各独立学院摸索和探究,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引导独立学院转型发展,构建科技创新平台成为了重中之重。本文根据我国独立学院的实际情况, 以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为例,就如何组建我国独立学院科技创新平台进行了探索。

 

(一)促进科技创新平台跨学科、跨学校发展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应该与高校的功能相一致,应该有四大方面的作用:一是进行高平水平的科学研究;二是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人才;三是为社会提供一流的服务;四是文化传承与创新。这是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基础条件。科技创新平台以国家政策为主导,以国家体制改革为契机,对独立学院来讲,构建科技创新平台在选择突破点的时候,不能好高骛远,应与母体学校高层次人才共同组建科研团队,以合作发展为指导思想,在缝隙中求共存。同时强化平台的自由发展功能,提高原始创新能力,从而全面提升、推进平台的跨越式发展。

 

(二)以高端人才为核心,建设创新团队

 

在新世纪,人才是发展的关键因素,高端人才更是社会发展所不可缺少的,高校的四个基本功能: 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科学研究,文化传承和创新,可见人才的重要性。独立学院相对来讲,科研能力较薄弱,学生相对来讲学习科研能力较弱,加强对老师科研能力的培训和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是高校刻不容缓的任务之一。同时培养高校教师和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是高校的主要功能之一,创新就是生产力,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青年教师年富力强,加强对他们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独立学院要提供学生创新平台,依靠科技创新平台吸引、凝聚本学科的创新人才和其他科研单位的科研人员利用该平台进行创新研究。

 

(三)建立健全的科技创新平台管理制度

 

科研平台建设的重要性篇(6)

2002年开始启动的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试点工作推动了地方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近年来区域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但受主观认识及客观现实困扰,小而分散、重复建设、功能单一等问题日益突出,作为科技资源配置与整合的载体功能作用不够突出,影响了地方科技创新及经济发展,需要我们认真对待,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来有效的推动地方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建设与发展。

1我国的科技资源配置及科技服务平台建设

1.1科技创新资源配置与利用

科技资源配置是指各类科技资源在不同科技活动主体、领域、过程、空间、时间上的分配和使用[1]。理论上针对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的研究国内主要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展开,也已有较多的相关研究文献,但实践表明,我国的科技创新资源配置存在较大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分布不均衡,地区和部门分布不均,企业尚未成为科技资源配置的主体;二是科技创新资源投入不足与配置结构不合理现象并存,如高层次和复合性人才缺少、R&D 经费内部结构失衡;三是对资源的利用效率不高,创新支持效果有限;四是成果多应用少,科技论文、获奖成果等纯科研型产出多,而专利及新产品等商业化应用成果产出少。

科技创新资源配置及利用问题长期以来困扰着我国政府与企业界,严重阻碍了国家的创新能力及经济发展。

1.2科技创新资源整合与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

要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必须进行区域科技创新资源的有效整合。整合的模式和路径有多种,李福华认为整合的模式有:科技创新公共平台建设模式、科技园区模式、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模式、联合建立实验室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模式、成果转化以及合作研发模式[2]。李兴江等认为区域创新资源整合的路径选择有:完善制度保障系统、建立健全创新资源共享平台、着重创新人才队伍的建设、构建协调稳定的资金投入体系、塑造良好的资源共享文化氛围、培育完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加强产学研合作[3]。

从上述观点可见,区域科技创新资源的整合模式或路径无论有多少种,都涉及到科技创新平台一项,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是资源整合的必要保障。

2区域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的原则

以往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不尽如意的原因有多种,但究其根本还在于在一些重大原则和思路上缺少清晰认识,有必要理顺一下工作思路。

2.1充分挖掘潜力

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种类很多,其分类尚无统一标准。刘晓峰等认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是由服务政府向社会提供的一种科技类的服务产品,从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的功能组成来看,可以归纳为三类科技平台,包括共性技术平台、创新创业平台和资源共享平台三类科技平台[4]。

实际从其功能上也可以这样理解,一类是提供海量资源的基础性平台,一种是具体细化到专业的专业性平台,包括专业性的公共研发平台、专业技术服务平台及专业化成果转化平台。如果区域范围较小或区域政府强势,也可以形成一个区域大的综合大平台。

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就要充分挖潜,结合区域资源特点、发展战略及产业特征,基础性与专业性平台建设并重,形成功能齐全、专业分类丰富的平台体系格局。

2.2充分利用平台资源

平台建设的目的是充分利用其资源整合优势对科技创新的推动作用,所以探讨如何在充分挖潜的基础上更加有效的利用平台资源很有必要。

一是平台覆盖面要广。要结合区域科技创新资源和产业特点,有计划的建设各类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平台的种类要多;要把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服务延伸到全区域,利用平台网络进行区域全覆盖服务,如可按地域差异建设不同级别的平台,如市级为平台服务中心,区县为平台服务分中心,先导区为服务站。

二是政府要负起责任。平台的有序发展有赖于政府的政策及资金引导,政府在法律法规、发展规划、标准的制定等方面应该有较大的作为。

三要形成良好的机制。政府的支持是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和发展的基础,但其运营与推广需要形成有效的资源共享的协商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和平台的推广机制。

2.3充分调动平台建设的积极性

孙庆等认为区域科技创新平台网络化发展有三种路径:一是基于政府主导的发展路径,二是基于政产学研合作的发展路径,三是基于企业主导的发展路径。区域科技创新平台网络化发展水平是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多种主体,以及创新资源、创新环境、创新基础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5]。因此,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也应该有多种建设主体。

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是科技创新活动最重要的资源整合载体,涉及的内容广泛,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财务支撑,因此单独依靠政府或某些机构根本无法进行有效的平台建设及运营,应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及全社会力量。公益性强的科技基础条件或资源共享平台应以政府及科技院所为主导,公共研发平台是科研院所的强项,专业技术平台以大型龙头企业为主体,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建设应该有科技中介的参与。

应充分发挥政府、科研院所、企业等各主体的优势。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及派出机构的积极性,将平台服务端点延伸到各县(市、区)和先导区。

3区域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的思路

在充分挖掘潜力、充分利用平台资源、充分调动平台建设的积极性的大的原则下,区域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工作应落实到具体可操作的建设思路上来。

3.1政府主导

区域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是国家科技基础平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与发展对地方经济发展具有极大的导向作用,在充分调动各方面在平台建设的积极性同时,必须明确政府、科研院所、企业谁才是其建设主导。

德国科技创新平台在建设模式上采取政府主导,企业、高校、院所、商会、银行等多方参与的方式。通过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建立有利于资源配置和高效运行的平台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所有的平台运行采取公司化管理模式,实现运行机制市场化、服务对象社会化、绩效考核科学化[6]。这对于尚处于发展中国家阶段和相对强势政府的中国来说更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目前我国只能由政府主导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建设,政府通过法律法规、发展规划、服务标准和模式、管理机制和绩效考核等方面规则的制定促进区域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有序发展。同时政府也可通过科技创新基础或共享资源平台的建设及提供政府相关基金支持平台的建设与运营。

3.2合理布局

区域科技创新服务平台要将服务触角渗透到全区域各角落,就必须要有发展规划,应有序发展,才能做到杂而不乱。

体系化、网络化是广覆盖且合理布局的必要前提,地方政府应基于当地科技资源和产业特色,科学规划、政策引导各类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有序发展,充分体现地方优势,聚集科技创新资源,打造地方特色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品牌。

3.3机制创新

长期以来我国都对科技创新工作重视有加,但科技创新,特别是科技成果转化并不尽如意,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只强调政府主导,市场取向不够。政府是规则的制定者和行业的管理者,必须根据市场需求进行机制创新,制定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用市场机制促进利益分配与资源共享。

3.3广泛参与

机制创新能有效的调动各方面建设和运营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积极性,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是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体系化、网络化发展及其可持续运营的必要条件。

杭州市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五大实例足以佐证广泛参与的重要性。一是由杭州爱科电脑技术有限公司牵头,浙江大学、浙江理工大学和浙江纺织服装科技公司共建企业组成的服装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二是由中国机械科学研究院浙江分院依托有关高校、科研院所建设而成的机械装备制造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三是由杭州动漫游戏公共服务平台有限公司承办,以政府的产业支持为根基,采取企业化运作的杭州动漫游戏公共服务平台;四是由市科技局、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和浙江大学等多家单位共同协作建设,提供了食品安全与标准信息服务、标准化生产技术服务、培训服务、评定服务和农产品安全流通服务的食品(农产品)安全与标准化技术服务平台;五是以杭州市科技信息研究院为主承担,旨在建成一个以资源共享为核心,与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发展相适应,各学科文献资源相对齐全,文献类型覆盖期刊、图书、专利、标准、学位论文、会议论文、检索数据库等,以公益为主,以杭州市科技网络系统为载体的杭州市科技创新信息资源导航服务平台[7]。这五大平台实例参与者包括众多的政府、科研院所及相关企业,其服务面涵盖了杭州市基础科技创新资源及服装、机械装备制造、动漫游戏、食品等优势产业,大大提升了杭州市的科技创新水平。

3.4强化合作

坚持公共性与开放性始终是平台建设和运营的方向,也是充分挖掘潜力、充分利用平台资源的重要保证。区域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是国家科技服务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在开放的基础上做到与国家平台及其它区域性平台的有机衔接,还要从国际视角出发,大力推动与世界主流平台的交流与合作。

3.5政策护航

要使区域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健康可持续发展,政策上的保障必不可少,主要涉及到法律法规、相关发展规划、标准和模式、投资引导等。

还以杭州为例,杭州颁发了《杭州市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管理办法(试行)》(杭科合[2005]224 号),出台了《关于推进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的实施办法》(杭政办[2006]24 号)、《杭州市科技创新服务平台考核办法》,2011 年,杭州颁发了《杭州市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与运行管理办法》(杭科合 [2011]277 号) [7]。这些政策的实施有力的促进了杭州市科技创新工作的开展。

为实现科技服务平台资源共享的整合要求,须消除体制上的障碍,可成立平台发展领导的协调机构。

应结合地方经济特点,在涉及到平台的发展方向、重点、目标、体系、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在地方相关发展规划中应有所体现;通过推行大型仪器、文献资源、科学数据共享等标准规范,规范平台运行;应在政策和资金上引导平台建设,突出地方特色,理清投资主线。

政府要按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内在特征制定科学的监管制度,加大政策创新力度,确保其健康可持续发展。

4结论与建议

科技创新资源配置及整合问题长期以来困扰着我国政府与企业界,严重阻碍了国家的创新能力及经济发展,作为科技资源合理配置与整合的重要载体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建设与运营很有必要。

目前我国区域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存在的问题较多,有必要在一些重大原则和建设思路上理顺工作思路。

区域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应本着充分挖掘潜力、充分利用平台资源、充分调动平台建设积极性的总体原则,基础性与专业性平台建设并重,做到平台种类和地域的广覆盖;政府在法律法规、发展规划、标准的制定等方面应该有较大的作为;要形成良好的市场运营机制;应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及全社会力量。

具体的建设思路方面应强调平台建设的政府主导性、布局的合理性、机制的灵活性及广泛的参与性及合作性,在政策的保驾护航下进行平台的合理建设与健康运营。

参考文献:

[1] 于锦荣,黄蕾.中部地区科技资源配置路径的优化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3,(1):48

[2]李福华.区域创新资源整合模式分析与政策建议[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 2009,(10):24-26

[3] 李兴江,赵光德.区域创新资源整合的实现机制和路径选择[J].求实,2008,(9):34-35

[4] 刘晓峰,曾尔曼.创新导向的区域科技公共平台资源整合模式[J].商业经济,2013,(20):22-23

科研平台建设的重要性篇(7)

科技平台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科技平台对于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科技创新能力增长的载体和基石。依托于现有科技平台,热科院在项目申报、成果产出、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形成了良性循环,平台在体制及运行机制的管理上成效显着。但从总体上看,热科院科技平台建设仍然相对滞后,整体水平还相对不高,仍然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1高层次、高水平科技平台数量不足。从表1可以看出,目前热科院部级科技平台有7个,而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部级质检中心和部级科学观测实验站等部级平台均空缺。2平台发展目标、定位、研究领域和方向需要进一步明确。虽然绝大多数的平台定位清楚,发展目标明确,但部分平台定位模糊,在研究领域、研究方向等方面,存在交叉重叠现象,导致一些低水平研究重复。例如,热科院天然橡胶加工科技中心与海南省天然橡胶加工重点实验室,热科院热带微生物研究中心、热科院热带海洋生物资源利用研究中心与海南省热带微生物资源重点实验室(筹存在部分研究内容重叠现象。目前,在热科院现行的考核评价机制中,有大部分内容针对的是单位、个人,奖励的是个人、科技成果、科技论文、学术专着等,而涉及科技平台的考评机制较少,导致依托单位和平台的负责人、平台的科技人员的责、权、利未能得到充分体现,“重申报筹建,轻运行管理”的现象普遍存在,运行效率低下。最根本的理念是开放、共享、合作和交流。但从目前科技平台运行情况来看,总体偏弱,如许多科技平台没有开放课题,与其他科研单位合作的研究课题较少;在学术交流上,针对平台的特定研究领域、研究方向邀请高水平专家来作学术报告的也较少。即使同一个平台的科技人员,学术交流或共同研究科学问题的也较少,没有形成团队力量。

加强科技平台建设的建议

1系统化布局科技平台,进一步完善平台体系建设。根据“十二五”发展规划,组织专家或院学术委员会评审,通过分析研究,科学化、系统化地进行科技平台布局,提出在哪些学科、哪些领域里要新建科技创新平台、科技支撑平台和科技服务平台,使科技平台形成一个系统的、完整的科技平台体系,在热带农业研究领域处于优先地位,进一步提升热科院的影响力[7-8]。2积极申报部级科技平台。围绕热带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立足热科院现有的人才队伍、学科优势和科研积累,通过整合各种科技资源,积极申报国家重点实验室。同时,根据部级质检中心和部级科学观测实验站的要求,对照现有的质检中心和观测实验站的条件、研究基础和水平,找出差距,有针对性地提升质检中心和观测实验站的条件和研究水平。同时,通过进一步整合资源,孵化出部级质检中心和部级科学观测实验站。3拓宽平台申报渠道,提升平台研究水平。对农业部重点实验室、观测站,要积极谋划,确保现有实验室和观测站的建设,提高研究水平和核心竞争力[9-10]。同时,要有针对性地建设有潜力的省级、院级的科研平台,提升条件和研究水平,使其在下一轮农业部重点实验室、观测站申报过程中处于有利地位,尽可能争取更多的部级重点实验室和观测站,使热科院热带农业科技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对其他各部委和地方政府设立的部级平台,积极组织各单位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或申报书、建议书,尽可能争取更多的部省级平台。1根据各级各类平台的属性,制定科学的分类评价指标体系。可以通过调研、引进、集成其他科研院所的平台评价机制中的有益元素,针对热科院科技产出的特色,建立科学的评价原则、评价框架和评价指标,选择适宜的评价模型,综合各指标权重,尽快确立适合热科院科技平台的评价机制[11]。2根据现有的考核激励机制,将平台考核纳入单位、科技人员的年终考核。一是通过明确各平台“十二五”期间的总体目标,确定“十二五”期间各级各类平台需要完成的量化指标和年度指标,依据这些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评价;二是明确各平台科技人员“十二五”期间需要完成的任务和年度任务,依据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评价。3优先支持以科技平台为依托的项目和奖励申报。在项目立项、项目申报过程中,尤其是在申报较大的项目时,优先考虑依托科技平台,按平台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整体打包申报。以项目带动科技平台建设,以项目促进科技平台合作交流,提升科技平台的研究水平。此外,在成果报奖、奖励等方面,优先支持依托科技平台申报的科技奖励,促进科技人员为科技平台建设发挥作用;在条件建设和配备方面,也要重点向科技平台倾斜,尤其要保证省部、部级重要科技平台条件建设。根据热科院科技平台的科学评价体系,在各级各类科技平台中评选出2~3个优势科技平台,对其进行重点支持。这些优势科技平台的设立,将起到示范标杆作用,使各级各类平台形成良性竞争,促进科技平台的发展和研究水平的提升。整合现有各类科技资源,加强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的建设与管理,促进共享共用,提高利用效率;建立学术交流的促进和激励机制,如根据各平台的研究领域(方向,有针对性地制订年度学术交流计划,定期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依托平台实行人才聘用制,引进高水平人才,不仅是高质量完成科研任务的需要,也是提升热科院科技创新能力,强化国际合作交流的需要。可以以设置流动编制的方式,面向国内外公开招聘客座研究员和访问学者,支持有相关研究的优秀学者以博士后的方式进入科技平台开展工作。此外,还可以通过合作研究、特聘研究员等方式大力引进在相关专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专家,依托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凝聚国内外领先或特色鲜明的学科群体和科研团队,为优秀学术团队的成长和不同学术背景的高水平学者之间的交流提供支持,为国内外合作和交流提供广阔的平台,不断提高热科院科技平台的社会声誉和国际影响力。

科研平台建设的重要性篇(8)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科技创新已经成为现代社会提供服务的重要渠道。我国对于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逐渐加强市地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建设工作,以逐渐提高社会科技服务水平。信息技术已经逐渐应用到社会各个方面,而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建设就是将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有效利用。进行市地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建设工作,能够促进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推进社会进步。

一、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内涵

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是积极利用了多种先进科学技术,主要用于科研和技术开发等活动的重要科研组织和机构,具有开放性和共享性的特点。科技创新服务平台,能够将众多的科学研究成果和信息进行整合,为科研人员提供较好的信息参考,通过该平台,任何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员都能够及时了解到相关信息,该平台还具有较为明显的载体多样性,运行机制较为新颖,具有较为鲜明的特色和优势。随着众多发达国家建设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脚步加快,我国也逐渐认识到了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重要性,不断加强市地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建设工作。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是推进社会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重要支撑,能够为增强我国整体科技创新水平提供重要的前提准备条件。区域科技创新能够逐步提高科技管理的效率,而现如今对于区域科技管理工作还不够完善,各个系统建设工作还不够到位,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统一的信息系统。科技创新服务平台能够对各种科技信息的相互流动提供重要的基础条件,同时能够成为国家实施人才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

二、市地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的现实情况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建设工作在实际实施中也越来越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但是不容忽视的是,我国对于市地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建设工作起步较晚,对于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中涉及到的很多技术方面的工作还不到位,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包含的内容还不够充实广泛。我国市地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对于高水平的研发机构还很缺乏。现代科技的发展进程逐渐加快,想要紧跟世界发展潮流,就需要不断提高我国各个研发部门的研发水平,但是就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我国众多的研发机构总体水平还较低,难以真正成为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柱。成立一些部级的高水平研发机构,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研发成效。资源共享机制的缺乏是我国市地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工作中面临的一大难题,对于加快平台建设起到了一定负面影响。资源共享,能够有效提高科技研究人员对于众多研究成果的认知水平,还能够有效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众多发达国家在进行保障现代科技资源共享时采用的主要手段是法律法规,而我国由于对于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的起步较晚,还没有形成统一完备的资源共享的保障机制。

三、市地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的重点内容

第一,建立有效的人才机制。我国在推进市地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的工作时,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较高。建立健全完善有效的技术人才支撑机制,是我国在进行市地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时的重点工作任务之一。人才对于现代社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拥有了大量高水平的科技人才,才能尽可能地抢占科技的制高点,才能够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立于不败之地。

第二,加强对于市地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的统筹规划。通过建设市地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能够真正为人才创新、科技进步提供重要作用,对于涉及到的各个部门进行统一管理,增强科技创新工作的效率。加强统筹协调和规划建设,能够有效突出市地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重要地位。

第三,增强政府的主导作用。由政府进行相应的引导工作,能够进一步保证市地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建设市地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的过程中,要注意突出地方特点,进行科技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科学合理且行之有效的政策,能够为市地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建设,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能够为创新服务平台相关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一定的保障作用。

第四,充分利用新技术新手段建立有别于纯粹行政管理的运行机制。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分析的方法吸收、整合人才资源、技术资源、资本资源,逐步形成市地级科技创新服务平立的社会公信力和社会资源。建立理事会领导下的项目事业部[7]独立运行、单项核算的工作模式,以科技创新为目标,以技术服务为手段形成巨大的吸引力和创新服务力。

四、结束语

现代社会,科技和人才的竞争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竞争的主要表现形式,为了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和竞争力,需要不断提高社会科技创新水平,增强创新实力。建设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已经成为现代众多国家加强科技创新工作,提高科技服务水平的重要举措,为国家聚集众多高端专业人才提供了重要的前提准备条件。我国对于市地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建设工作也越来越重视,但是由于我国该项工作起步较晚,对于部级的高水平研发机构、相对完善的资源共享机制还比较缺乏,需要不断加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建设工作,从而提高我国整体的科技创新水平。

参考文献:

[1]刘E.浅论市地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建设[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2(5):175-176

[2]邹蓟,杨帆.对中小城市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的思考[J].科技资讯,2014(3):246-247

[3]李建花,张红辉.宁波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现状及完善[J].宁波经济(三江论坛), 2014(9):24-34

[4]李军红.驻马店市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创新科技, 2013(10):55-56

科研平台建设的重要性篇(9)

(一)目标

到2010年,建立与平台建设和管理相适应的政策法规和制度规范,初步形成以共享为核心的制度框架;搭建由研究实验基地和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自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科技文献共享平台、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和网络科技环境平台等六大平台为主体框架的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为各类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公平竞争的环境,使全社会成员都能享受到科技进步的成果。

主要目标:建成资源丰富、面向社会开放的重要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信息平台,率先实现资源信息共享;建设和完善区域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推动全国仪器设备资源高效利用;新建一批大型科技基础设施,整合、优化各类重点实验室,初步形成国家研究实验基地;建成以20余个资源、环境等领域的观测、考察数据中心和科学数据网为主构成的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实现外文科技期刊网上资源种类占国际主要科技期刊资源的50%以上,实时服务系统延伸到县市;在自然科技资源领域,农作物、林木、微生物等种质资源保存率和利用率实现大幅度提高;建成全国统一规范的科技成果与技术交易信息平台,在能源、材料、制造业等重点行业建立共性技术服务平台,为国家支柱产业的创新和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二)实施原则

1、有限目标,科学部署。贯彻落实《20*-2010年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精神,根据国家中长期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确定平台建设的有限目标,强化科学部署和严格论证,按轻重缓急分阶段实施,成熟一个启动一个。

2、分层建设,分级管理。根据国家、行业部门(单位)(以下统称部门)、地方科技、经济发展的需要和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特点,分层次开展平台建设,国家层面的平台建设在部门和地方资源整合的基础上进行;明确各级管理机构的责任和权利,分级加强管理;促进军民优势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有机结合和高效共享。

3、整合为主线,共享为核心。贯炒\"整合、共享、完善、提复\"的平台建设方针,按照不同类型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特点和发展规律,采取灵活多样的整合方式和共享模式,实现科技基础条件资源高效利用,积极推进与国际科技基础条件资源互补、共享。

4、调控增量,激活存量。有效调控新增经费,调整支出结构,统筹协调涉及平台建设的经费,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有效调控新增科技基础条件资源,激活存量资源,最大限度发挥现有资源的潜能。

二、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重点

(一)研究实验基地和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

1、全国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

对全国单台(套)价值50万元以上,总价值超过150亿元的科学仪器设备资源进行信息整合,形成全国性的共享网络;在北京、上海、武汉、广州等八个中心城市现有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网取得成效的基础上,继续依靠各地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推动区域性的资源共建共享工作,实行政府引导和市场竞争相结合,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提高科学仪器的综合使用效益。

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和各级分析测试中心集聚了我国各类先进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是全国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强这些中心的能力建设,提高仪器设备装备水平,开展分析测试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整合和推广工作,为基础研究、高新技术发展、行业技术进步提供支撑;在综合集成现有优势资源的基础上,在生命科学、材料科学、资源环境等领域新建若干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

2、研究实验基地

进一步强淮\"开放、流动、联合、竞沾\"的运行机制,在国家、部门、地方现有实验室资源整合的基础上,在生命、海洋、医学、农业、林业、地学等重要基础学科和部分前沿学科领域,组建一批重点实验室,为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根据国际发展趋势和我国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建设若干为多学科研究服务并具有强大支撑能力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以支撑新兴学科和相关技术的发展与突破。

3、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台站体系

按照不同类型野外台站的特点,结合不同学科领域和区域科学发展的需求,以现有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台站为基础,遴选出百余个具有代表性的野外科学观测台站,源\"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分阶段稳步实蚀\"的原则下,进行整合与布局,改造并完善野外台站动态观测与研究所需要的野外仪器设备、站内试验室、标本和数据存储等实验研究基础设施,分别形成生态系统观测研究台站网络、材料环境腐蚀野外观测研究台站网络、地球物理野外观测研究台站网、特殊环境和特殊功能观测研究台站网,使其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资源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

4、计量基标准体系及检测技术体系

建立和完善以量子物理为基础的、高准确度和高稳定性的计量基标准体系,重点完善长度、力学、光学、热工、无线电、时间频率、电学、电离辐射、声学、化学等计量领域的计量基准、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加强重要标准物质研究,建立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领域的计量基标准。解决量值传递及量值溯源的关键技术,建立完善计量基准标准共享服务平台。

建立和完善满足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与国际接轨的检测资源共享体系。重点解决涉及国家与社会公共安全、人身健康、食品安全、公平贸易、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在线、快速测试技术及检测技术标准;着力解决新材料、新能源、新工艺、信息工程、生物技术、现代农业、大型工程等领域重要参量的有效测量;建立完善国家检测/校准资源共享服务平台。

(二)自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

1、植物种质资源

重点开展农作物、林木、多年生和无性繁殖作物、热带作物、牧草植物、药用植物、野生植物等种质资源整合共享体系建设。加强植物种质资源共享条件建设,形成新型共享机制,提高保存设施的水平,实现约45万份植物种质资源实物共享。

2、微生物菌种资源

整合具有一定科学意义、有实际或潜在研究应用价值的细菌、真菌、病毒及相关的信息资源,重点开展农、林、医、药、食品、兽医、海洋基础研究及教学实验用微生物菌种资源的共享体系建设;建立国家微生物菌种资源库和服务管理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微生物菌种资源约10万株。

3、人类遗传资源

结合我国人种特点和民族众多的国情,以我国各民族生命健康和人种安全关系密切的少数民族遗传资源、特殊健康体质人群遗传资源、亚健康人群遗传资源为重点,整合共享人类遗传资源约15万份。

4、动物种质资源

根据国家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需求,充分调研我国动物种质资源的发展现状,筛选、整合现有的畜禽、水产、特种经济动物、寄生虫、经济昆虫等种质资源,开展珍稀、濒危动物的种质资源库建设。选择具有种群数量优势的单位,进行种质资源共享体系建设。

5、标本类资源共享体系

重点开展动物标本、植物标本和菌物标本等生物标本资源的整合共享体系建设,实现约1000万号生物标本的整合共享;开展岩矿标本、化石标本和国家紧缺与战略性矿产资源的矿床模型整合共享体系建设。

6、实验动物遗传资源及实验细胞库

整合目前国内已有实验动物遗传资源,开展常用实验动物品种资源的种子中心建设,建立以7~10个国家实验动物种质资源中心及20~30个功能独特的实验动物种源单位共同形成的实验动物遗传资源共享服务体系。在此基础上,通过研究开发、自主创新、国际合作等不同方式,不断扩大资源种类。建成细胞株(系)近千种、容量超过5,000份、符合国际标准的国家实验细胞库。

7、自然科技资源虚拟博物馆

按照统一的数据标准和数据质量规范,对植物、动物、人类遗传种质、微生物菌种、生物标本、岩矿标本和矿床模型、实验材料等资源开展数字化建设工作,实现约1,100多万份(号)自然科技资源信息共享;形成自然科技资源虚拟博物馆,推动我国的自然科技资源信息的全面共享。

(三)科学数据共享平台

1、科学数据共享中心

针对国家长期布局的公益性、基础性科学数据采集系统持续积累的科学数据,重点对观测性、考查与监测性数据汇交整理,按照行业特点整合集成规模化的主体数据库,建设和完善包括气象、测绘、地震、水文水资源、农业、林业、海洋、国土资源、地质与矿产、对地观测等领域在内的10余个国家科学数据共享中心,实现数据采集、加工、保存的标准化、规范化,使科技人员可以方便地获取科学数据,保证科技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

2、科学数据共享网

在数据资源管理相对分散的科学技术领域,集成研究机构、高等院校、企业和科技人员拥有的数据资源,按照学科领域构建主体数据库,在地球系统、医药卫生、基础科学、能源与交通等领域建设约11个科学数据共享网。按照统一的标准规范,建立科学数据共享信息系统;开展科学数据元数据资源目录库建设及其检索等系统的开发;形成科学数据共享平台信息系统。

(四)科技文献共享平台

1、科技图书文献信息保障系统

以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为主体,按沾\"统一采购,规范加工,联合上网,资源共洗\"的原则,扩大科技期刊、图书、科技报告、会议论文、学位论文、声像文献等文献资源的收集和服务;到2010年外文科技期刊总量达到约30,000种以上;以国家科技图书文献网络服务系统为基础,加强与高校文献资源保障系统、国家图书馆等科技文献信息服务系统的互联与对接,实现外文科技期刊网上资源种类占国际主要刊物的50%以上;向用户提供网络化、集成化和可定制的文献信息服务;实施精品战略,提高我国科技期刊的水平和质量,增强国际影响力。

2、专利文献共享服务系统

以国家知识产权专利文献资源为主,收集我国相关部门和世界各国的专利文献信息,使专利文献收藏数量占全世界出版专利文献总量的比例由目前的80%左右提高到90%以上;建立联合目录和全文数据库,构建从目录到全文的检索和传递公共服务系统。

3、标准文献共享服务系统

以国家标准文献资源为基础,整合行业、部门与地方标准文献,提高我国标准文献收藏比率;建设标准文献全文数据库;开发标准检索、阅览和服务系统,形成完善的标准文献的检索与传递公共服务系统;推动我国和世界各国以及主要国际组织的标准文献信息网的链接,拓展标准文献的资源和服务范围。

(五)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

1、科技成果信息服务体系

以全国科技成果信息服务网络为基础,集成科技成果信息、技术交易服务、工程化中试、创业孵化相关的信息资源,完善成果信息资源库、技术交易数据库及创业孵化服务数据库,构建基本覆盖全国主要行业和区域的科技成果转化信息共享服务网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信息服务深入到基层中小企业和农村。

2、公益与行业共性技术转化平台

建立行业技术评价推广服务体系,制定重大共性技术、公益性技术推广绩效评价体系;整合重点共性技术开发、中间试验、产品测试等领域的基础条件资源,在国家安全、社会公益领域和能源、材料、制造业等重点行业,每年选择建立10个左右公益与共性技术转化中心,提高公益性技术和产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的集成、配套能力和工程化技术服务水平。构建国家、部门和地方在公益性技术、共性技术转化方面的协同工作网络平台。

3、技术标准支撑体系

开展农业、能源、环境、公共健康与安全等方面的基础性、公益性技术标准研究和信息、新材料、先进制造与自动化、生物等高新技术领域的重要技术标准研究;开展与技术性贸易措施预警工作相关技术标准的支撑性研究,提高应对国际竞争的能力;构建全国技术标准研究信息共享服务平台,整合建立与技术标准相配套的研究和验证的工作体系,提高技术标准研究能力。

(六)网络科技环境平台

1、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应用服务支撑系统

围绕国家科技基础条件资源信息共享的目标,制定统一的平台信息系统标准规范,集成研究实验基地和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科学数据共享平台、自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科技文献共享和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等信息资源,形成统一的平台应用服务系统,实现与全国科技信息服务网的互联与对接,向科技工作者和科研管理人员提供方便、快捷的资源信息服务。

2、网络计算应用系统

依托成熟的网络计算技术,在全国范围规划建设若干个计算节点,在气象、地震、医药等领域开展网络计算环境系统和网络计算重大应用示范系统建设,为重大科学发现和前沿科学技术研究的突破提供重要手段,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支撑服务。

3、网络协同研究与工作环境

充分利用国家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分布于全国的视频、音频及数据交互服务系统,开发便捷的网络协同研究工具软件包,形成网络协同研究公共支撑系统;建立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远程操作应用示范系统,打破科研工作中的地域和时空界限,促进我国科研方式的变革。

4、全国科普数字博物馆

联合有关部门,汇集国内现有的数字博物馆资源和相关科技资源信息,通过开展优秀科普作品评选征集活动、择优购买版权、扶持开发创作等方式,最大限度地把可利用的社会科普资源进行数字化入库,制定规范要求,综合集成,实现与相关科技信息资源的连接,形成全国科普数字博物馆,为我国科学知识的普及和全民素质教育提供基础性支撑。

5、全国科技信息服务网

整合各类科技信息资源,建成技术先进、资源共享的部级科技信息资源库,提供分类科学、实用有效的科技信息;形成以1个部级、30个省级科技信息服务节点及部分地区科技信息服务节点为支撑的全国科技信息资源加工处理、共享利用体系;建立县(市)科技信息服务平台试点示范,扩展基层科技信息的推广应用渠道。

三、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1、平台建设是一项涉及诸多方面的系统工程,需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安排,切实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国务院有关综合部门成立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平台建设整体规划和相关政策法规的制订工作,对平台建设重大问题进行协商和协调,联合审定平台重大建设任务,组织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工作;发挥平台建设部际联席会和平台建设专家顾问组的作用,保障平台建设规范、有序地开展。

平台建设领导小组具体办事机构设在科技部。

2、各部门、地方是平台建设组织实施的主体,负责本部门、地方平台建设规划和实施工作。

各地要根据本地特点和需求,成立本地方平台建设领导小组,采取有效的组织保障措施,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

(二)加大投入力度,明确投入渠道

1、各级财政根据需要安排平台建设资金;原有用于支持文献、数据、种质等资源采集,仪器设备购置和基本建设等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建设的经费渠道保持不变,并根据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

2、各地方财政负责地方平台建设的投入,各部门负责落实本部门平台建设的经费,中央财政平台建设专项经费主要支持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的平台建设。

3、政府资金要发挥引导、调控作用,调动有关企业、社会组织的积极性,鼓励政策性金融机构等为平台建设投融资提供便利条件。

4、各级财政应根据需求安排平台运行经费,运行经费要与绩效考评挂钩。具体管理由科技等相关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共同负责。

(三)强化监督管理

1、制定相关的管理办法和制度,实行对平台建设项目和运行全过程的规范管理。

2、建立以绩效考评为基础的奖优罚劣制度,对执行良好的项目、运行服务效果好的平台和在平台建设中有特殊贡献的科技工作者给予表彰,及时调整或中止执行不力的项目,充分体洗\"谁先共享,谁先受掖\"。

3、平台建设工作要公开透明,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平台建设项目和平台运行情况数据库,及时将平台建设项目和平台运行情况向社会公示,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4、财政部门、科技等相关主管部门负责平台建设专项资金的监督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四)实行新型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

1、强化牵头部门(地方)的权利和责任。平台建设项目实行项目储备及滚动支持的机制,对于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的平台建设项目,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领导小组确定拟实施项目的牵头部门(地方),由牵头部门(地方)负责,联合各有关部门、地方根据整体框架和项目实施方案,明确各方任务和责任,负责协调各方面关系,保障平台建设项目顺利实施和完成。

2、实行资源整合、制度规范以及队伍建设三结合的项目管理模式。在平台建设项目执行过程中,制度规范、标准规范以及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要结合具体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平台建设同时开展,项目验收时,每一个建设项目成果都应成为服务于科技进步与创新的资源共享平台。

3、建立有效的平台运行管理机制。资源共享平台必须建立、健全资源汇交管理制度,制定可行的共享服务方案,保障一定规模的相关科技基础条件资源持续增加、不断汇集和对社会开放服务,有一批较高水平的专业人员队伍和稳定的工作场所;组织管理模式实写\"理事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执\";成立用户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对平台的运行服务加强监督指导。

4、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标准和培养方式。建立符合科技基础条件工作特点的人才评价标准,设置相应的岗位,在有条件的领域推行上岗资格认证工作;设置与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相关的学科专业,培养高层次的人才,开展从事科技基础条件资源有关工作的专业科技人员技能培训和在岗继续教育工作;形成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科技基础条件管理与技术支撑的人才队伍。

科研平台建设的重要性篇(10)

(一)目标

到2010年,建立与平台建设和管理相适应的政策法规和制度规范,初步形成以共享为核心的制度框架;搭建由研究实验基地和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自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科技文献共享平台、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和网络科技环境平台等六大平台为主体框架的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为各类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公平竞争的环境,使全社会成员都能享受到科技进步的成果。

主要目标:建成资源丰富、面向社会开放的重要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信息平台,率先实现资源信息共享;建设和完善区域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推动全国仪器设备资源高效利用;新建一批大型科技基础设施,整合、优化各类重点实验室,初步形成国家研究实验基地;建成以20余个资源、环境等领域的观测、考察数据中心和科学数据网为主构成的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实现外文科技期刊网上资源种类占国际主要科技期刊资源的50%以上,实时服务系统延伸到县市;在自然科技资源领域,农作物、林木、微生物等种质资源保存率和利用率实现大幅度提高;建成全国统一规范的科技成果与技术交易信息平台,在能源、材料、制造业等重点行业建立共性技术服务平台,为国家支柱产业的创新和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二)实施原则

⒈有限目标,科学部署。贯彻落实《20*-2010年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精神,根据国家中长期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确定平台建设的有限目标,强化科学部署和严格论证,按轻重缓急分阶段实施,成熟一个启动一个。

⒉分层建设,分级管理。根据国家、行业部门(单位)(以下统称部门)、地方科技、经济发展的需要和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特点,分层次开展平台建设,国家层面的平台建设在部门和地方资源整合的基础上进行;明确各级管理机构的责任和权利,分级加强管理;促进军民优势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有机结合和高效共享。

⒊整合为主线,共享为核心。贯彻“整合、共享、完善、提高”的平台建设方针,按照不同类型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特点和发展规律,采取灵活多样的整合方式和共享模式,实现科技基础条件资源高效利用,积极推进与国际科技基础条件资源互补、共享。

⒋调控增量,激活存量。有效调控新增经费,调整支出结构,统筹协调涉及平台建设的经费,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有效调控新增科技基础条件资源,激活存量资源,最大限度发挥现有资源的潜能。

二、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重点

(一)研究实验基地和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

⒈全国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

对全国单台(套)价值50万元以上,总价值超过150亿元的科学仪器设备资源进行信息整合,形成全国性的共享网络;在北京、上海、武汉、广州等八个中心城市现有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网取得成效的基础上,继续依靠各地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推动区域性的资源共建共享工作,实行政府引导和市场竞争相结合,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提高科学仪器的综合使用效益。

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和各级分析测试中心集聚了我国各类先进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是全国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强这些中心的能力建设,提高仪器设备装备水平,开展分析测试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整合和推广工作,为基础研究、高新技术发展、行业技术进步提供支撑;在综合集成现有优势资源的基础上,在生命科学、材料科学、资源环境等领域新建若干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

⒉研究实验基地

进一步强化“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在国家、部门、地方现有实验室资源整合的基础上,在生命、海洋、医学、农业、林业、地学等重要基础学科和部分前沿学科领域,组建一批重点实验室,为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根据国际发展趋势和我国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建设若干为多学科研究服务并具有强大支撑能力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以支撑新兴学科和相关技术的发展与突破。

⒊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台站体系

按照不同类型野外台站的特点,结合不同学科领域和区域科学发展的需求,以现有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台站为基础,遴选出百余个具有代表性的野外科学观测台站,在“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分阶段稳步实施”的原则下,进行整合与布局,改造并完善野外台站动态观测与研究所需要的野外仪器设备、站内试验室、标本和数据存储等实验研究基础设施,分别形成生态系统观测研究台站网络、材料环境腐蚀野外观测研究台站网络、地球物理野外观测研究台站网、特殊环境和特殊功能观测研究台站网,使其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资源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

⒋计量基标准体系及检测技术体系

建立和完善以量子物理为基础的、高准确度和高稳定性的计量基标准体系,重点完善长度、力学、光学、热工、无线电、时间频率、电学、电离辐射、声学、化学等计量领域的计量基准、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加强重要标准物质研究,建立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领域的计量基标准。解决量值传递及量值溯源的关键技术,建立完善计量基准标准共享服务平台。

建立和完善满足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与国际接轨的检测资源共享体系。重点解决涉及国家与社会公共安全、人身健康、食品安全、公平贸易、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在线、快速测试技术及检测技术标准;着力解决新材料、新能源、新工艺、信息工程、生物技术、现代农业、大型工程等领域重要参量的有效测量;建立完善国家检测/校准资源共享服务平台。

(二)自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

⒈植物种质资源

重点开展农作物、林木、多年生和无性繁殖作物、热带作物、牧草植物、药用植物、野生植物等种质资源整合共享体系建设。加强植物种质资源共享条件建设,形成新型共享机制,提高保存设施的水平,实现约45万份植物种质资源实物共享。

⒉微生物菌种资源

整合具有一定科学意义、有实际或潜在研究应用价值的细菌、真菌、病毒及相关的信息资源,重点开展农、林、医、药、食品、兽医、海洋基础研究及教学实验用微生物菌种资源的共享体系建设;建立国家微生物菌种资源库和服务管理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微生物菌种资源约10万株。

⒊人类遗传资源

结合我国人种特点和民族众多的国情,以我国各民族生命健康和人种安全关系密切的少数民族遗传资源、特殊健康体质人群遗传资源、亚健康人群遗传资源为重点,整合共享人类遗传资源约15万份。

⒋动物种质资源

根据国家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需求,充分调研我国动物种质资源的发展现状,筛选、整合现有的畜禽、水产、特种经济动物、寄生虫、经济昆虫等种质资源,开展珍稀、濒危动物的种质资源库建设。选择具有种群数量优势的单位,进行种质资源共享体系建设。

⒌标本类资源共享体系

重点开展动物标本、植物标本和菌物标本等生物标本资源的整合共享体系建设,实现约1000万号生物标本的整合共享;开展岩矿标本、化石标本和国家紧缺与战略性矿产资源的矿床模型整合共享体系建设。

⒍实验动物遗传资源及实验细胞库

整合目前国内已有实验动物遗传资源,开展常用实验动物品种资源的种子中心建设,建立以7~10个国家实验动物种质资源中心及20~30个功能独特的实验动物种源单位共同形成的实验动物遗传资源共享服务体系。在此基础上,通过研究开发、自主创新、国际合作等不同方式,不断扩大资源种类。建成细胞株(系)近千种、容量超过5,000份、符合国际标准的国家实验细胞库。

⒎自然科技资源虚拟博物馆

按照统一的数据标准和数据质量规范,对植物、动物、人类遗传种质、微生物菌种、生物标本、岩矿标本和矿床模型、实验材料等资源开展数字化建设工作,实现约1,100多万份(号)自然科技资源信息共享;形成自然科技资源虚拟博物馆,推动我国的自然科技资源信息的全面共享。

(三)科学数据共享平台

⒈科学数据共享中心

针对国家长期布局的公益性、基础性科学数据采集系统持续积累的科学数据,重点对观测性、考查与监测性数据汇交整理,按照行业特点整合集成规模化的主体数据库,建设和完善包括气象、测绘、地震、水文水资源、农业、林业、海洋、国土资源、地质与矿产、对地观测等领域在内的10余个国家科学数据共享中心,实现数据采集、加工、保存的标准化、规范化,使科技人员可以方便地获取科学数据,保证科技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

⒉科学数据共享网

在数据资源管理相对分散的科学技术领域,集成研究机构、高等院校、企业和科技人员拥有的数据资源,按照学科领域构建主体数据库,在地球系统、医药卫生、基础科学、能源与交通等领域建设约11个科学数据共享网。按照统一的标准规范,建立科学数据共享信息系统;开展科学数据元数据资源目录库建设及其检索等系统的开发;形成科学数据共享平台信息系统。

(四)科技文献共享平台

⒈科技图书文献信息保障系统

以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为主体,按照“统一采购,规范加工,联合上网,资源共享”的原则,扩大科技期刊、图书、科技报告、会议论文、学位论文、声像文献等文献资源的收集和服务;到2010年外文科技期刊总量达到约30,000种以上;以国家科技图书文献网络服务系统为基础,加强与高校文献资源保障系统、国家图书馆等科技文献信息服务系统的互联与对接,实现外文科技期刊网上资源种类占国际主要刊物的50%以上;向用户提供网络化、集成化和可定制的文献信息服务;实施精品战略,提高我国科技期刊的水平和质量,增强国际影响力。

⒉专利文献共享服务系统

以国家知识产权专利文献资源为主,收集我国相关部门和世界各国的专利文献信息,使专利文献收藏数量占全世界出版专利文献总量的比例由目前的80%左右提高到90%以上;建立联合目录和全文数据库,构建从目录到全文的检索和传递公共服务系统。

⒊标准文献共享服务系统

以国家标准文献资源为基础,整合行业、部门与地方标准文献,提高我国标准文献收藏比率;建设标准文献全文数据库;开发标准检索、阅览和服务系统,形成完善的标准文献的检索与传递公共服务系统;推动我国和世界各国以及主要国际组织的标准文献信息网的链接,拓展标准文献的资源和服务范围。

(五)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

⒈科技成果信息服务体系

以全国科技成果信息服务网络为基础,集成科技成果信息、技术交易服务、工程化中试、创业孵化相关的信息资源,完善成果信息资源库、技术交易数据库及创业孵化服务数据库,构建基本覆盖全国主要行业和区域的科技成果转化信息共享服务网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信息服务深入到基层中小企业和农村。

⒉公益与行业共性技术转化平台

建立行业技术评价推广服务体系,制定重大共性技术、公益性技术推广绩效评价体系;整合重点共性技术开发、中间试验、产品测试等领域的基础条件资源,在国家安全、社会公益领域和能源、材料、制造业等重点行业,每年选择建立10个左右公益与共性技术转化中心,提高公益性技术和产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的集成、配套能力和工程化技术服务水平。构建国家、部门和地方在公益性技术、共性技术转化方面的协同工作网络平台。

⒊技术标准支撑体系

开展农业、能源、环境、公共健康与安全等方面的基础性、公益性技术标准研究和信息、新材料、先进制造与自动化、生物等高新技术领域的重要技术标准研究;开展与技术性贸易措施预警工作相关技术标准的支撑性研究,提高应对国际竞争的能力;构建全国技术标准研究信息共享服务平台,整合建立与技术标准相配套的研究和验证的工作体系,提高技术标准研究能力。

(六)网络科技环境平台

⒈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应用服务支撑系统

围绕国家科技基础条件资源信息共享的目标,制定统一的平台信息系统标准规范,集成研究实验基地和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科学数据共享平台、自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科技文献共享和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等信息资源,形成统一的平台应用服务系统,实现与全国科技信息服务网的互联与对接,向科技工作者和科研管理人员提供方便、快捷的资源信息服务。

⒉网络计算应用系统

依托成熟的网络计算技术,在全国范围规划建设若干个计算节点,在气象、地震、医药等领域开展网络计算环境系统和网络计算重大应用示范系统建设,为重大科学发现和前沿科学技术研究的突破提供重要手段,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支撑服务。

⒊网络协同研究与工作环境

充分利用国家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分布于全国的视频、音频及数据交互服务系统,开发便捷的网络协同研究工具软件包,形成网络协同研究公共支撑系统;建立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远程操作应用示范系统,打破科研工作中的地域和时空界限,促进我国科研方式的变革。

⒋全国科普数字博物馆

联合有关部门,汇集国内现有的数字博物馆资源和相关科技资源信息,通过开展优秀科普作品评选征集活动、择优购买版权、扶持开发创作等方式,最大限度地把可利用的社会科普资源进行数字化入库,制定规范要求,综合集成,实现与相关科技信息资源的连接,形成全国科普数字博物馆,为我国科学知识的普及和全民素质教育提供基础性支撑。

⒌全国科技信息服务网

整合各类科技信息资源,建成技术先进、资源共享的部级科技信息资源库,提供分类科学、实用有效的科技信息;形成以1个部级、30个省级科技信息服务节点及部分地区科技信息服务节点为支撑的全国科技信息资源加工处理、共享利用体系;建立县(市)科技信息服务平台试点示范,扩展基层科技信息的推广应用渠道。

三、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⒈平台建设是一项涉及诸多方面的系统工程,需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安排,切实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国务院有关综合部门成立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平台建设整体规划和相关政策法规的制订工作,对平台建设重大问题进行协商和协调,联合审定平台重大建设任务,组织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工作;发挥平台建设部际联席会和平台建设专家顾问组的作用,保障平台建设规范、有序地开展。

平台建设领导小组具体办事机构设在科技部。

⒉各部门、地方是平台建设组织实施的主体,负责本部门、地方平台建设规划和实施工作。

各地要根据本地特点和需求,成立本地方平台建设领导小组,采取有效的组织保障措施,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

(二)加大投入力度,明确投入渠道

⒈各级财政根据需要安排平台建设资金;原有用于支持文献、数据、种质等资源采集,仪器设备购置和基本建设等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建设的经费渠道保持不变,并根据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

⒉各地方财政负责地方平台建设的投入,各部门负责落实本部门平台建设的经费,中央财政平台建设专项经费主要支持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的平台建设。

⒊政府资金要发挥引导、调控作用,调动有关企业、社会组织的积极性,鼓励政策性金融机构等为平台建设投融资提供便利条件。

⒋各级财政应根据需求安排平台运行经费,运行经费要与绩效考评挂钩。具体管理由科技等相关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共同负责。

(三)强化监督管理

⒈制定相关的管理办法和制度,实行对平台建设项目和运行全过程的规范管理。

⒉建立以绩效考评为基础的奖优罚劣制度,对执行良好的项目、运行服务效果好的平台和在平台建设中有特殊贡献的科技工作者给予表彰,及时调整或中止执行不力的项目,充分体现“谁先共享,谁先受益”。

⒊平台建设工作要公开透明,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平台建设项目和平台运行情况数据库,及时将平台建设项目和平台运行情况向社会公示,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⒋财政部门、科技等相关主管部门负责平台建设专项资金的监督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四)实行新型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

⒈强化牵头部门(地方)的权利和责任。平台建设项目实行项目储备及滚动支持的机制,对于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的平台建设项目,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领导小组确定拟实施项目的牵头部门(地方),由牵头部门(地方)负责,联合各有关部门、地方根据整体框架和项目实施方案,明确各方任务和责任,负责协调各方面关系,保障平台建设项目顺利实施和完成。

⒉实行资源整合、制度规范以及队伍建设三结合的项目管理模式。在平台建设项目执行过程中,制度规范、标准规范以及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要结合具体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平台建设同时开展,项目验收时,每一个建设项目成果都应成为服务于科技进步与创新的资源共享平台。

⒊建立有效的平台运行管理机制。资源共享平台必须建立、健全资源汇交管理制度,制定可行的共享服务方案,保障一定规模的相关科技基础条件资源持续增加、不断汇集和对社会开放服务,有一批较高水平的专业人员队伍和稳定的工作场所;组织管理模式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成立用户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对平台的运行服务加强监督指导。

⒋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标准和培养方式。建立符合科技基础条件工作特点的人才评价标准,设置相应的岗位,在有条件的领域推行上岗资格认证工作;设置与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相关的学科专业,培养高层次的人才,开展从事科技基础条件资源有关工作的专业科技人员技能培训和在岗继续教育工作;形成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科技基础条件管理与技术支撑的人才队伍。

上一篇: 电力交易的方式 下一篇: 操作风险案例分析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