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节奏训练教案汇总十篇

时间:2023-06-30 16:08:48

音乐节奏训练教案

音乐节奏训练教案篇(1)

音乐教育是幼儿全面发展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具有其他教育所不能代替的教育作用和意义,作为将来幼儿音乐教育工作主要承担者的幼师生,能否掌握扎实全面的音乐教学技能,将直接影响到幼儿音乐教育的教学质量。虽然幼儿师范学校对音乐教育都比较重视,但幼师生音乐教学技能训练中仍存在技能水平低、训练效率低等问题。将微格教学这样一种高效的教学技能训练方法引入到幼师生的音乐教育技能训练中,是解决当前幼师生音乐教学技能训练中面临的某些突出问题的必然选择。

一、微格教学概述

1.微格教学的定义

微格教学在幼师生音乐教学技能训练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微格教学是一种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来培训师范生和在职教师教学技能的系统方法,通常被定义为“一种以教育学、心理学、传播学理论及系统论为基础,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手段,以训练学生掌握某种教学技能、技巧为目标的小规模教学活动”。教学技能是教学系统的基本构成要素,使用微格教学分别对教学技能进行分解训练,能促使每一个教学技能达到优化,以弥补学生教学技能的弱势和不足,然后再把它们有机组合起来,相互作用而形成教学的整体。当每一个技能都掌握以后再把它们综合起来,形成较为完善的课堂教学能力。

2.微格教学在幼师生各项音乐教学技能中的训练步骤

微格教学是一项细致的工作,要有效地提高幼师生音乐教学技能,关键是要抓好微格教学全过程所包含的理论学习、示范观摩、编写教案、角色扮演、反馈评价和修改教案等环节(如下图所示)。以上环节,环环相扣、联系密切,削弱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会影响培训效果。所以,针对被培训者的实际情况,要落实每一个训练步骤。

二、运用微格教学提高幼师生的音乐教学范奏技能的实施策略

按照微格教学的训练步骤及要求,幼师生音乐教学技能可分为范奏、范唱、弹唱、音乐语言等多项技能,下面以范奏技能为例,介绍在幼师生的音乐教学运用微格教学训练手段的具体方法。

所谓范奏,即示范性演奏,是深受幼儿喜爱的、最直观的教学手段。近几年来,随着打击乐在幼儿园越来越受到幼儿的喜爱和欢迎,范奏技能也成为幼儿教师在音乐教学技能中的重要技能。教学设计例如下:

课题:《范奏技能的实践运用》。教材:音乐微格教学。课型:综合训练课。教学对象:幼师三年级学生。教学目标:(1)能了解范奏的类型和方式。(2)引导学生理解范奏技能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掌握范奏技能的应用注意事项。教学重难点:范奏的应用注意事项。课前准备:《敲锣打鼓放鞭炮》曲例,锣、鼓。

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学习范奏的多种类型和方式。

(1)教师向学生介绍范奏的类型和方式。

(2)教师介绍范奏技能的应用注意事项。

第二部分:观察范奏技能的应用要领。

(1)范奏前,教师对学生提出具体要求:范奏时,教师要注意什么问题?

(2)教师向学生示范演奏锣、鼓打击乐器,让学生了解锣鼓打击乐器的音乐以及演奏方法。要求敲锣和打鼓时槌子快速、轻盈碰击锣面和鼓面,符合曲子节奏。

示范:《敲锣打鼓放鞭炮》

教师出示实物锣,示范敲锣动作。

教师出示实物鼓,示范打鼓动作。

师:现在我们播放音乐,大家一起听一听。

教师启发学生分辨音乐快慢。

师:音乐哪里像是在慢慢敲锣?哪里像是在快快打鼓?哪里又像是在一下高一下低地放鞭炮?教师将敲锣打鼓放入曲目中。

(3)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师:教师范奏要注意什么问题?

第三部分:编写范奏技能教案。

(1)指导学生以《敲锣打鼓放鞭炮》为范例设计教案。

(2)学生共同编写范奏技能教案。

(3)学生分组讨论所编写的教案,教师分头指导。

第四部分:进行角色扮演。

教师安排同学分组进各个微格教室。角色扮演要求同各技能一致。

第五部分:对同学试教的范奏技能进行反馈评价。

要求学生依据范奏技能评价表作出对试教同学的评价。(见表1)

第六部分:根据反馈评价修改范奏技能教案。

(1)教师组织各小组组长将每位试教同学的评价(教师评价、同学评价)反馈给试教同学。

(2)要求试教同学根据反馈评价修改自己教案,同时进行课下练习。

(3)安排下周时间进行范奏技能角色扮演,同时作出对试教同学的评议。

(4)试教同学依据评议作课后多次练习。练习后由小组长组织组内同学进行讨论评议,将评议意见反馈给教师,教师作综合成绩评定。

分析:加强范奏节奏感的培训和范奏方式的正确选择是解决幼师生范奏技能的有效途径。微格教学范例训练中,乐段与乐器的配合,乐器的跟进以及局部的范奏方式为幼师生作了很好的示范。而教师、同伴的反馈评议可以给学生改进自己的范奏技能提供依据,学生通过课下的强化练习,提高了范奏技能。

三、运用微格教学训练幼师生音乐教学技能的效果分析

为验证微格教学在幼师生音乐教学技能训练中的效果,本研究在贵阳幼师选择了两个普通班(每班50人)作对比实验研究,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微格教学的实验班与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的对照班相比,在教学技能训练效果上存在显著差异,说明微格教学法对幼师生音乐技能的提升,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

四、结束语

笔者此次在贵阳幼儿师范学校所进行的微格教学实训充分表明:将微格教学引入到具体的幼儿音乐教育实训环节,是解决中师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实习改革问题的关键,在幼师生实习和试讲之前的音乐教学技能(包括教学基本技能及教学专业技能)教学中引入微格教学,可有效提升幼师生综合运用音乐教学技能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李晋媛.幼儿音乐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7.

[2] 郭友.新课程下的教师教学技能与培训[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3.

音乐节奏训练教案篇(2)

中师三年,音乐课要开二年,而对琴法知识的学习常常只开设了两年,且绝大多数中师生在入校前对琴法知识是了无所知,何况中师学校都存在着生多琴少的处境,学生练琴时间太少,难以完成教材中的教学内容,也难以达到《音教大纲》的要求。那么如何在短短的两个学年时间里,且在有限的练琴时间里,把—个对琴法知识一无所知的学生培养成—个小学教学中的“多面手”呢?本人在从事中师琴法教学中,自己制订了—套既注重对学生进行琴路基本技能技巧的训练,又着重培养学生对伴奏的编配能力的琴法教学方案。具体做法是:

一年一期:上半期着重培养字生养成良好的弹奏姿势,训练双手五指的灵活性、独立性和协调性,以及弹奏八度以内的练习曲和乐曲。并着重培训学生在弹奏中分析乐曲在创作上的手法,如重复、模进、变奏、展开、对比等;下半期在学生已有点弹奏知识的前提下,弹奏C大调、F大调、G大调及各关系小调的音阶与琶音(包括同向和反问两种),训练学生的读谱能力,掌握常用的弹琴方法并弹奏一些节奏简单、富有趣味性、民族性、短小性的练习曲和乐曲。可选曲目如:《快乐的罗嗦》、《嘎哒梅林》、《请你唱个歌吧)、《卖报歌》、《阿拉伯风格曲》、《斗牛士之歌》、《南泥湾》、《扎红头绳》、《程》等。

一年二期:这一学期着重训练学生弹好“三升三降”以内各大调及其关系小调的音阶和琶音(包括同向和反向两种),熟悉各调在键盘上的位置。上半期训练学生对D大调、降B大调及其关系小调的音阶和琶音的弹奏,有针对性地选取一些与此训练相配套的、节奏稍微复杂的曲目来弹奏;下半期训练学生对A大调、降F大调及其关系小调的音阶与琶音的弹奏,在弹奏与此相配的练习曲之外,并弹奏两首节奏有点复杂的乐曲。可选曲目如:《在那遥远的地方》、《沂蒙民歌》、《盼红军》、《蓝色多瑙河》、《梦中的婚礼》等。

二年一期:上半期进一步要求学生对各音阶在键盘上的位置更加熟悉的同时,指导学生弹奏两首技巧性不太强、稍长并略带复调性的独奏性乐曲,让学生把已学到的琴法知识在通过对独奏曲目的弹奏中进一步巩固;可选曲目如《浏阳河》、《拔根芦柴花》、《无锡景>、《草原上开满幸福花》、《北风吹》、《牧民之歌》、《红头绳》等,下半期着重培养学生对简易乐曲的视奏能力,包括对乐曲的单手视奏及移调能力的培养。这一内容的学习对学生非常重要。

二年二期:上半学期主要是教习简易的伴奏编配法及培养学生自唱自弹的能力。在教习简易的和弦连接的基础上,让学生懂得如何选用和弦、布局和弦,如何根据歌(乐)曲的题材、体裁、风格来选用伴奏音型,使学生对简易的大小调式及民族调式的歌(乐)曲有较强的编配伴奏的能力。教师要选取配有歌词的儿歌作范例,以让学生自唱自弹。下半期着重培养学生对线谱和简谱记录的简易歌(乐)曲的即兴伴奏能力,这是中师琴法学习中最主要的内容。

所有这些,都要求教师有针对性、有步骤地为学生编写教学内容。通过两学年的学习,学生既接受了琴法基本技能技巧的训练,又初步掌握了对儿童歌(乐)曲的伴奏常识,虽然三年级已不开设琴法课,但教师也在—个月中抽出一节课来巩固学生的即兴伴奏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练习中不断进步。

二、关于琴法集体课的教改

在中师音东课教学中,所有的教学内容都是采取上集体课的教学方式来传授。当然,音乐理论知识的传授课(如乐理、视唱、练耳、欣赏等内容的学习),采取这种教学方式是可取的,但对那些技能、技巧知识的传授课(如声乐、琴法等,也采取这种教学方式,而非采取“一对一”的教学方式,教学效率会受到较大影响。在现阶段,由于音乐师资力量有限,这又是一种暂时难以改变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把传授技能、技巧知识的集体大课的教学效率提高呢?笔者在几年的中师琴法课集体教学中采用了一种“让学生当‘老师’的教学方案,具体过程是:

1.化大班为小班根据学生音乐素质的优劣,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班(组)。每5至8人为一组,每组指定一个音乐素质较好的学生或组长。这些组长就是各组成员的“老师”,当该组成员在课上或课后练习时,组长担负起对组员进行督促、辅导、检查的责任。

2.化大课为小课每次在上琴法课的前三至五天,教师利用课外活动时间或晚自习时间给组长们上课,讲授下次琴法课要学习的内容,并辅导组长们练习,同时指出在学习该内容时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指出如何克服和解决。

3.加强曲目分析每次的琴法课,在学生练习之前,教师要给学生分析该节课所学的内容,如分析练习曲或乐曲的调式、调性、节奏特点,力度、速度的表现,旋律发展的创作手法等,并流畅地用慢、快、原速三种速度进行范奏,加深学生对曲目的印象。

音乐节奏训练教案篇(3)

中图分类号:G623.9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8-0101-02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音乐新课标指出:乐谱是记载音乐的符号,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工具,要求学生有一定程度的识谱能力。但由于音乐新课标对识谱教学没有提出明确的目标和要求,所以在音乐教学实践中往往找不到与其他音乐活动的切入点,部分小学音乐教师对识谱技能的认识还停留于表面。因此,应采取怎样的方法与手段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有效的识谱学习,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二、研究设计

1.研究思路?摇确定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假设、研究方法过程;确定识谱情况调查方案,设计问卷,选择调查对象,发放回收问卷,统计数据,分析对照班和实验班的识谱情况;分别按传统识谱教学和加强节奏训练的方法进行识谱教学,观察分析两个班学生识谱能力的变化;在课题研究的第九周和第十八周,分别检测学生识谱能力的变化;分析检测结果,提出通过加强节奏训练提高学生识谱能力的可行性方案。

2.研究方法?摇本课题采用文献资料法、教育调查法和教育实验等方法。

3.样本选取?摇选择包铁一小五年级1班实施加强节奏训练,作为策略学习组;选择2班不实施加强节奏训练,作为传统学习组。

三、实验前样本识谱情况的检测

1.调查问卷及调查过程(略)

2.调查结果分析?摇数据显示两个班学生平均年龄相同,男、女生比例均衡,大多数学生认为识谱很重要,但识谱观念不明了,学生通过识谱来学唱歌曲的比重较小,识谱学习仅限于音乐课堂,大部分学生音高概念不足,节奏感较模糊,有些学生在视唱时有唱错音符的情况,两个班学生的识谱基础情况处同等水平。

四、实验过程

1.实验材料?摇选择人教版小学五年级音乐教材作为实验基础材料。

2.实验设计?摇两个班按相同教学进度,对五年级1班实施加强节奏训练进行教学,对五年级2班按照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在第九周和第十八周对两个班学生的识谱水平进行检测,并分别将检测结果与实验前测结果比较,得出结论。

3.传统学习组识谱教学?摇五年级2班作为传统学习组,按教材内容,采取先听熟歌曲,再进行发音练习、学唱歌曲、唱熟歌曲,最后学唱曲谱的方式,进行识谱练习。

4.策略学习组识谱教学?摇五年级1班作为策略学习组,按照教材内容,采取通过加强节奏训练,学唱曲谱的方式,进行识谱练习。

5.通过多形式的节奏练习,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一是通过加强感官体验,感受节奏,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摇听音模唱是识谱教学的第一步,可先用“啊”来模唱,这样简单的练习对识谱很有帮助;画出简单线条,表示乐谱蕴含旋律的高低、声音的长短和强弱,可帮助学生更好的感受旋律;利用手势,进行音阶练习和音高训练,培养音准能力,提高识谱教学效果。二是通过拓展律动练习,感知节奏,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摇学生对节奏训练很感兴趣,在节奏训练过程中,学生情绪很高,弹些节奏明快、清晰的曲子,让他们根据乐曲自由、有节奏地表演,用身体律动对音乐节奏产生感知认识,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三是通过编排音乐游戏,渗透节奏,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摇抓住学生好动及模仿力强的特点,运用音乐游戏进行节奏练习。如在人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大家一起来》这首歌曲的教学中,老师在游戏中渗透节奏训练,先和学生一起拍手,建立均衡节拍的感觉,再分别拍a:X?摇X,b:X?摇X?摇X,c:X?摇X?摇X,d:X?摇X?摇X?摇X四种节奏型,学生模仿跟拍,表现出强烈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显著。四是通过将节奏与生活紧密结合,熟悉节奏,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摇结合生活中的节奏进行教学,便于学生感受。通过利用生活音响进行启发和诱导,这些节奏很自然地被运用到音乐中。学生在模仿生活中的节奏训练时,既容易理解又容易模仿,学习兴趣非常高,能积极参与,较好掌握训练内容。

6.实验中期数据分析。两个班学生视唱简谱的音高和节奏基本正确,较实验前测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策略学习组的识谱水平提高幅度明显高于传统学习组。但还不能充分说明,策略学习组的学生是在通过加强节奏训练后,提高了识谱能力,仍需进一步论证。

7.实验后期数据分析。两个班学生视唱简谱时,传统学习组音高和节奏的正确率,较实验前测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和实验中期的测试结果非常接近,说明识谱水平提高幅度不明显。策略学习组音高和节奏的正确率,较实验前测提高幅度很大,也明显高于实验中期识谱水平,说明识谱水平提高效果明显。通过两个班实验前、中、后三个时期识谱水平的比较,说明学生在通过一段时间加强节奏训练后,可显著提高识谱能力。

五、研究结论

1.音乐教学中多学习一些简易的乐器。进行器乐表演是学习识谱的有效方法之一。简易打击乐器简单好学,能培养学生的审美体验和创造能力。学习打击乐器演奏的特点在于在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同时构建了音高、节奏等乐谱给予的信息,这种教学方式学生更易接受。

2.识谱教学应深入探寻识谱与其他音乐活动的契合点。学生在音乐课中,喜欢欣赏、歌唱等实践类活动的程度,明显高于单纯的理论或技能教学。因此,如能积极调动学生的兴趣,使识谱融入生动活泼的歌唱、演奏、欣赏等教学中,就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3.音乐教师应逐步提高自己的课程钻研能力。一些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时往往更注重音乐技能的全面性,却缺乏理论层次的提升,因此要在提高自我钻研能力的同时,充分考虑学生实际,观察学生的接受情况,课后进行反思,找出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

4.提倡多元化的识谱评价标准。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允许学生用不同的音乐思维方式来识谱,并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提出具体要求。要经常变换角度看问题,用何种手段识谱并不是重点,而达到识谱教学的目的才是真正的落脚点。

音乐节奏训练教案篇(4)

“视唱练耳”是音乐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和必修课程,但长久以来一直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今年4月起,借中国与法国视唱练耳交流周举行之势,中央音乐学院与中国音协数字化音乐教育学会联合酝酿并主办了“全国艺术高校视唱练耳教案设计大赛”。大赛在8月进入高潮。赛事得到了上海、中国、西安、武汉、四川、沈阳、天津、星海音乐学院的大力支持,深圳迪索音乐科技有限公司欣然承办了这次大赛。大赛期间展开了“深圳市青少年音乐素质大调查”、“迪索音乐嘉年华・对话音乐”、“音乐教育巅峰论鉴”公开课、研讨会等多项活动,广泛调动了音乐从业者、学生、家长的积极参与,使视唱练耳在钢琴之都深圳更为普及。

“视唱练耳”走入寻常百姓家

8月12日晚8时,由深圳迪索音乐科技有限公司与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音乐频率“飞扬97.1”联合承办的“迪索音乐嘉年华・对话音乐”在深圳广电集团演播厅火热举行。只能容纳970人的演播厅内座无虚席,而门外200多位闻讯而来的孩子和家长吵着要进入会场。

在孩子们期待的掌声中,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评委、中国音协流行音乐学会秘书长金兆钧,青歌赛评委、中央音乐学院视唱练耳教研主任赵易山,中国音协数字化音乐教育学会秘书长韩新安3位嘉宾入座访谈区。整个晚会融音乐对话和才艺表演于一体,可谓寓教于乐。

天真活泼的孩子们展示了少儿钢琴《g小调奏鸣曲》、古筝独奏《井冈山上太阳红》和少儿模特秀等才艺。金兆钧、赵易山、韩新安分别结合孩子率真的表演指出“节奏”作为“音乐第一感”在音乐学习中的重要性,节奏既关乎技能也关乎素养并不约而同地反复强调一个理念:让孩子在自然、快乐中感受和学习艺术,家长不应过多以考级、当明星等目标扭曲引导孩子。在与家长互动问答中,金兆钧坦率而直接:“不要让孩子替你们去还债,让他们在兴趣中学琴;不要逼着孩子去们想干的事情”。这一点对指导孩子练琴总不得要领的家长们深有触动。

刚刚走下荧屏的赵易山,频频受到寻问,他说:很多学生和家长都以为视唱练耳学习只是专业音乐学习者的专利,其实无论学生有没有在学音乐,或是以后会不会从事专业音乐,接受视唱练耳训练都是非常必要的。它能煅炼我们一副善听的耳朵、协调的四肢与一颗音乐的心灵,这些能力对孩子们今后的生活大有裨益。

深圳家庭普遍重视从小培养孩子的艺术素养,在深圳学习艺术的孩子是100%,已在世界舞台小有名气的钢琴才俊李云迪、陈萨、左章都出自深圳。当在场家长了解到视唱练耳对学生音准、节奏及音乐表现能力的提高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是学习歌唱和乐器的必要的基础课程时,他们表示将对视唱练耳给予更为热忱的关注。

自此“养在深闺人未识”的象牙塔艺术――视唱练耳在深圳日益红火。当然,视唱练耳日益为大众认知并成为大多数琴童学习音乐的首选课程,央视青歌赛增设视唱练耳综合素质测试功不可没;而担当此重任的赵易山评委儒雅谦和的风范、耐心细致的解说更使视唱练耳变得容易亲近,为视唱练耳由专业院校走向大众找到了一个很好的接口。

“节奏通”为普及视唱练耳提速

8月13日上午9点,“全国艺术高校视唱练耳教案设计大赛”颁奖典礼在深圳五洲宾馆举行。近千名来自全国各地艺术高校的师生及深圳特区音乐工作者参加。大赛共收到优秀论文近百篇,分别评出了“课外教学组”、“课堂教学组”、“论文组”一二三等奖及优秀论文奖共19项。课外教学组一等奖被中央音乐学院郑梦子摘取,同样来自中央院的孔奕获得课堂教学组一等奖。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晨炜等10人分获优秀论文奖。获奖代表为与会者做了课件演示和论文宣讲。

来自吉林艺术学院积累有17年视唱练耳教学经验的孔云霞副教授以切身体会证明视唱练耳早期训练对音乐素质培养起着重要作用。她说:早在1978年吉林艺术学院就开办了业余艺术学校,视唱练耳的早期教育也就从此开始了至今28年的教育及普及生涯。从开始的几人,到十几人,到上百人逐年递增。如今在长春,视唱练耳教学已经深入到幼儿园。在长春,孩子们报名学习乐器时,老师们都会叮嘱一句,先去学视唱练耳吧!这样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她评价说:“节奏通”为音乐教学、尤其是儿童节奏训练提供了轻松和便捷,极大提高了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中央音乐学院院长、中国音协数字化音乐教育学会会长王次菹虼蠡岱⒗春匦牛捍舜位疃我欣喜地看到,对数字化音乐教学、特别是在视唱练耳、音乐基本乐科的教学手段和理念方面有所拓展,在策划和设计理念方面更加重视实用性、便捷性和娱教性。

此次教案设计大赛以“节奏通”为模本,如赵易山所陈述:节奏的训练在音乐基础教学中是非常关键的,“节奏通”的出现使节奏的教与学上升到又一新高度。如何使这一优秀的产品、出色的教具发挥应有的作用,使更多层面的教师、不同学龄的学生体会到这一高科技微电子产品的优势,为他们在教与学当中提供更好的辅助,是设立此次教案设计大赛的初衷。“节奏通”是数字化视唱练耳教学道路上的一个亮点。大赛为视唱练耳新形势教学掀开了新的一页,由此对全国范围内视唱练耳学科教案设计与编写的规范性与丰富性起到推动作用。

“节奏通”是由深圳迪索音乐科技有限公司结合多年电子产品研发经验,运用到音乐教学中的集成创新性产品。它为学音乐者在节奏练习、视唱练耳练习中遇到的难题提供了科学的解决之道,使学生能够自主练习节奏、提高视听和模唱能力。为何迪索要研发这样的产品,李励谦董事长坦言:这么多年我国的音乐教学方式、手段始终没有太大的发展,而大众对音乐教育的渴求及需求量激增,两者相比很不成比例。迪索正是看清了这种市场需求和相关领域的薄弱,从而致力于研发大众音乐学习、音乐教育软件。

音乐节奏训练教案篇(5)

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2-0211-02

视唱练耳训练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是通过对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感官进行刺激训练,从而提高他们对于音乐的音准以及节奏等方面的敏锐力,并且还可以促进他们对音乐要素的记忆,进一步掌握音乐的相关知识,培养乐感,为其未来的音乐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视唱练耳训练在学前教育中的主要内容就是视唱和练耳,重点是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以及音乐记忆能力。

一、学前教育音乐教学中视唱练耳训练的意义

视唱练耳训练在学前教育音乐教学中划分为“视唱”与“练耳”两个部分,其中视唱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对乐谱的记忆,可以按照乐谱的标准唱出曲调,符合乐谱的节奏,加深其对音调以及音程等方面的理解。练耳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对于音乐的听觉敏锐度,让他们有效辨别出音乐的节奏等,并且还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知识内容的记忆,让学生与音乐之间产生共鸣,引发深层次的思考。[1]总体来说,视唱练耳训练是学生在进行音乐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的各方面能力进行训练,培养学生的音感、乐感,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身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为今后的音乐道路打下基础。

二、学前教育音乐教学中视唱练耳训练的特点

(一)培养目标方面。在学前教育音乐教学中,视唱练耳训练的主要培养目标不是为了培养高素质的音乐人才,而是为学前儿童的艺术素养以及音乐素养打下基础,更加注重对学前儿童的音乐基础教学。要求学生在进行视唱练耳训练中掌握全面的、普适的音乐知识理论内容,并且对学生的视唱能力进行一定的锻炼,让学生可以掌握基本的歌唱方法。

(二)视唱练耳训练对象。视唱练耳训练的对象就是学前儿童,目前在部分的学前教育音乐教学中忽视对学生视唱练耳的训练,并且还有教师在进行视唱练耳训练时缺乏一定的科学体系,没有系统地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训练强度,导致视唱练耳训练效果一般。[2]

(三)视唱练耳训练的时间以及内容安排。由于学前儿童正处于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儿童具有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转移等特点,因此在学前教学音乐教学中应该多注重对学生的视唱练耳训练,这可以有效缓解学生在进行理论知识学习过程中兴趣下降的问题。视唱练耳训练由于其教学方式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得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注意力集中,进而提高音乐教学的总体教学质量。

三、学前教育音乐教学中视唱练耳训练的策略

(一)对于节奏方面的训练。在音乐教学中,节奏主要是利用音的长短搭配从而表现出音乐的整体韵律,节奏通常与人的身心活动相连接,具有强烈的思想情感表达效果,但是在现实的学前教育音乐教学的视唱练耳训练中,其重点训练项目一般集中于对学生的音准训练,常常容易忽视对学生节奏方面的训练。[3]节奏感在学生进行学习音乐时也具有重要的作用,节奏掌握的情况同时也会影响到学生对于音准的掌握,因此,对学生的节奏进行训练是十分必要的。在进行节奏训练的过程中,对于音符时值的正确组合是关键,同时通过掌握并且理解各种拍子的画拍图式,可以有效提高音符时值的正确组合。

由于在正确掌握节奏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所以在进行节奏练习时可以循序渐进,先掌握比较简单的音符时值组合类型,例如2/4拍、3/4拍等,并且在进行练习时还可以通过用手打节奏进行记忆,从而一步一步掌握。在进行节奏训练的过程中,第一步要做的训练就是对于节拍的训练,其效果需要达到在打节拍时是一个均匀的拍速,因此就需要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一个匀速的意识,养成正确的打节拍习惯,培养学生的节拍感。同时在学生划拍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保证学生的准确性,最后,当学生可以牢牢地掌握住划拍技巧后,再进行难度较大的节奏变换教学。

在进行节奏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掌握比较简单的节奏,再将简单节奏与复杂节奏进行对比教学,例如在进行附点节奏x.x教学时,可以与之前已经掌握的简单节奏十六分音符xxxx形成对比,从而进行下一步的教学,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在十六分音符的基础上很快掌握附点音符。[4]并且在进行训练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通过将节奏与音乐相结合的方式,先与学生一起将音乐的节奏进行正确理解,然后在播放音乐的过程中,学生进行节奏联系,选取的音乐由难到易,学生慢慢对节奏进行掌握。

音乐节奏训练教案篇(6)

现阶段,有的中小学校对音乐教育不够重视,以致于聘用一些非专业的音乐教师,导致音乐教职员工队伍整体素质不够高,对知识的传授不到位,学生的积极性也不足。在音乐课堂上,依然存在不少问题。比如音乐节奏学习趋于程式化,学生在课上只是简单地参与了一些歌曲练习,专门的节奏课程非常少,大多只是在歌曲学习过程中挤出时间进行节奏讲解。通常情况下,学生的注意力还停留在歌曲中,而节奏训练就已濒临结束了。有的教师虽然在上课时开展了节奏训练,但也只是滞留在表面,带领学生进行单一的节拍模式练习,乏味而枯燥。此外,也有的音乐课堂存在节奏练习和生活脱轨的现象,教师把音乐教学和生活割离开来,没有将其充分结合在一起,导致学生难以接受和理解。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教学和学生學习的效率大大降低。因此,音乐教师要抓住这些问题并进行分析探索,找到音乐节奏教学的科学方法。

二、中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训练的方法研究

(一)利用语言开展节奏训练

音乐节奏和人类的语言有着密切联系,教师可以根据语言的节奏培养学生在音乐方面的节奏感。在一开始时,可以安排学生进行语言朗读练习,使学生能够在语言表达过程中感受到节奏。比如,教师可以挑选一些顺口溜,或是朗朗上口的诗歌等,从中派生出最短小的节拍单元,将其当作节奏教学的基础,让学生进行训练。此外,还可以让学生用手、脚等动作配合语言进行练习,让学生在这其中感悟到节奏的规律。以此可以锻炼学生精准的听觉和敏锐的反应能力,强化学生的记忆力与节奏感。

(二)利用肢体动作开展节奏训练

著名音乐教育家奥尔夫指出,可以用身体进行音乐演奏,并将音乐融入到自己的肢体动作中。因此,在对中小学生进行节奏训练教育时,可以适当加上一些肢体动作,提高学生对于音乐节奏的感受能力,同时吸引学生的注意。教师可以做出一些动作让学生模仿,学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形象化地感受到音乐节奏的动态和魅力。对于中小学生而言,肢体动作比教师的语言讲授更加直观,更容易让人接受和理解,而对节奏强弱转变的体会更是如此。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开展一组强弱节拍组合的音乐节奏练习,亲自在课堂上给学生们作出示范。时而快速拍手,时而缓慢拍手,让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到节奏随着动作而产生的变化。此外还可以设计一系列即兴节奏表演,提升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对节奏的学习产生浓厚兴趣。

(三)利用速度变化开展节奏训练

音乐当中的节奏掺杂了速度的变化,而节奏实际上就是音乐活动中短变化和长变化组合起来而形成的模式。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进行节奏训练,就应当和速度训练充分联系起来,以此收获良好的教学成果。只有先加强学生在速度方面的练习,才能循序渐进,使学生慢慢掌握各种不同节奏类型的组合训练技巧。另外,单纯进行均衡速度练习还是明显不够的,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接受不同速度下的节奏训练,确保学生对节奏保持较强的感应能力,做到既能快又能慢。

(四)结合实际生活开展节奏训练

音乐中的各种节奏几乎都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找到其原型。教师在进行中小学音乐教学时,应当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把生活中经常听到的一些声音搬到课堂上,让学生从这些熟悉的声音中找到灵感,把握节奏。例如时钟在摇摆的时候发出“哒哒”的声音,其节奏就是“XX”;汽车按喇叭的声音是“叭叭”,其节奏是“XX-”;母鸡生蛋以后会“咯咯哒”地叫,其节奏就是“XXX”等等。学生通过联系日常生活,会更容易掌握音乐节奏的知识,从而加强节奏感。

(五)节奏训练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在进行中小学节奏训练教学时,教师应当赋予课程形象化与多元化的特点,以此吸引学生注意。因为中小学的学生年龄较小,不容易长时间集中注意力,所以教师要随时变换练习的方法,引发学生兴趣。比如,在节奏练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四分音符读作“走”,将两个八分音符读作“跑跑”。这样不但生动形象,还十分贴近日常生活,使容易学生理解。此外,单一形式的教学也经常使学生感到无聊,教师应当设计出多元化教学方案,使学生能够在节奏课堂上长时间保持高度专注,不断提高学生积极性。

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节奏训练应当时常进行,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节奏感如果长期不锻炼,也会退化。教师要让学生反复练习,经常运用,尽量在每一堂音乐课中都适当融入节奏训练。这一时间不必花费太长,但要坚持下去。长期开展这样的练习,不但能教给学生更多音乐知识,还能提高学生音乐鉴赏水平,使学生的节奏感得到逐步强化。

三、结束语

中小学的学生有着独特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教师在音乐课堂上,要把握好学生的具体特点,根据实际情况开展节奏教学。教师可利用语言、肢体动作、速度变化等方法开展节奏训练,同时还要充分联系实际生活。以此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率,促使中小学音乐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石淑菊.论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J].艺术教育,2016(01):77.

音乐节奏训练教案篇(7)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5C-0191-02

在数字化音乐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高职高专院校视唱练耳课程教学充分运用数字化技术辅助教学,探索和建设高职高专院校视唱练耳数字化教学模式,已经成为高职高专院校视唱练耳教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探讨数字化教学系统在课堂教学和课外自学两个教学环节中的具体运用,揭示视唱练耳数字化教学不可替代及不能忽视的地位和作用。

一、高职高专院校视唱练耳课程数字化教学的发展及现状分析

高职高专院校视唱练耳课程数字化教学,是在数字化音乐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数字化音乐技术主要是指数字化音乐制作技术和多媒体操作技术。数字化音乐制作技术划分为软件和硬件两部分内容。硬件方面,包括计算机机体本身和专业声卡、音源、MIDI键盘、调音台等外接设备。软件方面,包括音乐制作软件和音频编辑软件,对数字化声音信息进行存储、编辑、合成、转化、输出、播放等处理。多媒体操作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及相关技术设备对文本、图形、图像、音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进行数字化采集、管理、交换、处理,进行系统性、交互性操作的技术。

虽然我国院校的视唱练耳数字化教育已经稳步成长,但当前的国内视唱练耳教学数字化教育发展,还存在许多的不足:视唱练耳数字化教育教学缺乏科学系统的规划方案;学校的领导和教师对视唱练耳数字化教学缺乏足够的专业知识和应用技术;缺少高效、实用、针对性强的视唱练耳数字化教学软件。这些都是视唱练耳数字化教学发展过程中需要克服和解决的难题。

二、数字化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高职高专院校视唱练耳课程教学内容,是通过认知音准、节拍、节奏、力度、音程、音色、调性、音乐风格等内容,形成良好的音乐听觉,为形成良好的音乐表现力奠定基础。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数字化课堂教学的优势,可以在视唱、听写、听觉分析训练中获得传统视唱练耳课程教学难以达到甚至是无法达到的效果。

(一)在视唱训练中的运用

1.让学生聆听视唱曲目的原声音乐,并通过多种方式介绍视唱曲目的创作背景和风格。在视唱练耳数字化教学环境下,我们通过图片、音频、视频和文字等多种形式介绍视唱曲目的创作背景和风格,播放其原声音响――所播放的视唱曲目大多是经典的音乐片段,然后再结合范唱、视唱,从而给学生留下深刻、鲜明、丰富、生动的印象,帮助学生更充分地体验和把握好每一首视唱曲目。

2.让学生听到逼真完美的范唱。歌手录制唱片,是多次演唱之后,从中选择、组合成最优最好的效果,最后使之呈现给听众、顾客。在视唱练耳数字化教学环境下,录制范唱也可以反复多次地进行,然后编辑、组合成最理想的效果,再在课堂上播放、演示。

3.高效率地完成视唱练耳课程中的音高校正。传统视唱练耳教学模式下音高的校正是令很多视唱练耳教师颇为头疼的工作,而视唱练耳数字化教学环境下,校正音高,不仅可以让教师和学生看得见、听得清、听得准(甚至包括半音以内的音高变化),还可以让教师和学生辨得清、辨得准,能在错误和正确之间反复对比。

4.让学生更精准地体验和把握音乐速度。在传统教学模式下,音乐的速度值只能达到一个大概值,节拍器到课堂上只是起到一种辅助补充作用。在视唱练耳数字化教学环境下,设置音乐速度,要比用节拍器还要准确、方便,甚至可以做出渐快渐慢、淡出淡入等细腻的音乐演绎,从而使学生正确、精确地体验、理解和把握音乐的速度值。

(二)在听写训练中的运用

1.让学生听写到多音色的素材。在视唱练耳数字化教学环境下,学生可以听到多种格式的听写素材,这些听写素材可以用各种音色来进行播放。课堂上,还可以“拿来”乐队演奏的音响资料,直接用于视唱练耳课程的听写,从而使视唱练耳数字化教学在多音色听写方面更接近于音乐的实际。

2.实现听写零误差。在视唱练耳数字化教学环境下,教师或学生提前准备好听写素材,在课堂上进行播放,因此不存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现场弹奏上的速度、力度、音高等因素的误差,从而实现了听写零误差,使学生获得绝对准确的听写素材。

3.通过变速变调、逆向播放来丰富听写训练。在视唱练耳数字化教学环境下,教师可以使听写内容偏离正常速度播放,可以瞬时变调,从而使学生立竿见影地认识到视唱练耳课程中的难点――调式调性。教师还可以利用音频工作站等软件,对听写内容进行逆向播放,从而锻炼学生的节奏听写能力。

(三)在听觉分析训练中的运用

1.让学生多角度地了解音乐色彩、风格、作品产生的背景和发展的轨迹。在传统视唱练耳课程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只能依靠文字、语言来说明音乐作品、色彩、风格,而在视唱练耳数字化教学环境下,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具体、形象地介绍和阐述音乐和声色彩、旋律特点和曲式结构,介绍其人文背景和历史轨迹等,还可以从技术角度对其展开分析和研究。

2.高效地使用真实的声音素材。视唱练耳数字化教学环境下,教师可以使用丰富的、真实的声音素材、音乐作品,而且可以利用数字化软件的定位功能,使音乐素材、音乐作品的播放、退出、音高、变调等实行定位操作,从而高效、准确地促进学生的听觉分析训练。

3.多音色条件下强化学生的和声色彩听辨。音色、音量、音高、音值,是音乐的四大要素,是音乐表达、音乐演绎的四大基础。传统视唱练耳课程教学环境下,音色听觉分析是其固有的不足,而这在视唱练耳数字化教学显得不足为道、游刃有余。尤其在多音色条件下强化学生的和声色彩听辨,单一的钢琴音色是无法和数字化的多音色相比的。

三、在课外自学中的具体运用

数字化软硬件及系统为学生的课外自学创造了一个优良环境,就好像是给学生配备了一位科学全面而又不疲倦的“老师”,通过多形式的交互自学,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视唱练耳水平的提高。我们以澳大利亚RISING公司开发的互动式视唱练耳教学软件Auralia为例,探讨如何使该软件在学生的课外自学中发挥最大的效用。

Auralia软件内置了一位虚拟教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下面展示一个视唱练耳课程数字化课外自学方案。该数字化课外自学方案以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艺术表演系旅游艺术表演与策划专业学生为授课对象,教学时间为第二学年秋季学期,并附上相对应的教案(简案)。

教学目的与要求:重属七和弦及其以及连接;bE大调固定音高的练习;如何熟练掌握切分节奏及其变型,并将其实际运用到二声部的对位及视唱中。

教学内容:(1)节奏、节拍:其他节奏与二声部切分派生节奏型的对应。(2)视唱:8~10首歌曲或乐曲。(3)音高位置:在F谱表各线间,bE大调各音级的固定音高。(4)和弦、音程:属七和重属七和弦与大调正三和弦的连接。

教学重、难点: 理解重属七和弦及对重属七和弦的连接

教学具体步骤:略。

课后作业:(1)复习视唱练耳课程上学习过的二声部节奏片断,复习其他节奏型与一拍后附点节奏型之间组合的各类节奏练习。(2)在基本音级上,进行构唱非调内各种和弦、音程;原转位小七、大小七、减七和弦半、减七和弦。(3)在bE大调七个音级上进行构唱,内容为调内和弦、音程,以及bE大调副三和弦、正三和弦、下属七与属七或重属七和弦之间的连接及行进。(4)预习第五周将要学习的视唱练习,其中背唱共2首,精唱共4首,其余曲目进行泛唱。(5)用其他节奏型与含一拍后附点节奏型之间简单的节奏组合自我编写两条节奏练习。(6)用其他节奏型与含后附点节奏型之间的组合自我编写两条旋律练习,要求能够背熟并能够默写下来;也可以自选几首熟悉的其他节奏型与含后附点节奏型之间组合的歌曲、乐曲进行默写。

我们所布置这份作业,基本上都可以通过Auralia,并借助Overture,让学生通过课外自学来进行学习。Auralia、Overture两个软件可相互补充,弥补Auralia软件中二声部节奏与旋律的练习缺失的问题。我们可以在Auralia题库中找到相应的内容和相应级别的训练。比如和弦模块的第四节,包括了和弦进行的各个级别,可由学生自主进行和弦练习,而且这种练习由浅入深、难度具有个性化设置。而在“和弦进行”这一部分内容中,可以由软件给学生提出一个主和弦供,让学生确定主音音高和调式类别,而且每次给设定的主音,其音高都不一样,从而涵盖了所有调性调式的练习。我们在指导学生练习时,一般都预先输入多组二声部节奏与旋律相关练习,供学生课外听写,并设置了相应的答案供学生自行校对。由此,学生课外自学的视唱练习更加生动、有趣,学生也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在练习的同时还能进行测试,从而使教师和学生双方更好地为下一阶段的教学安排做好准备,双方也都能更好的清楚对本次视唱练耳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

数字化教学具有传统教学所不具有的特性,在新时期的高职高专院校艺术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不容忽视的地位和作用。本文中所提到的课程教学和课外自学,虽然只是理论上的指导,数字化教学实践中也还存在着其他诸多问题,如资金、技术等,但相信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一定会实现高职高专院校(视唱练耳)的科学发展、特色发展。

【参考文献】

[1]黎加厚.电脑音乐:震惊中国音乐教育的一场革命[J].教师博览:文摘版,1997(7)

[2]张君仁,等.中国高校传统音乐教育专家笔谈[J].音乐研究,2011(6)

[3]赵寒阳.音准感[M].北京:蓝天出版社,2012:41

音乐节奏训练教案篇(8)

对于现在的学习者而言,她们注重的是舞蹈基础的学习以及形体身形的学习,但对于理论以及综合审美的学习十分匮乏。对于理论知识的欠缺,导致舞蹈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有一定的不足,没有理论知识作为支撑,舞蹈学习者的综合素质水平就会出现问题,这样下去,就会严重影响舞蹈学习者的舞蹈训练。舞蹈要求的是动作以及舞蹈者对于音乐三个方面的有效融合,这样才能使舞蹈表演更加生动以及丰富多彩。如果舞蹈者对于舞蹈本身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没有舞蹈审美,严重影响舞蹈学习者的节奏感训练,就不能演绎出优美的舞蹈。所以,必须进一步提高舞蹈学习者的综合素质以及对于舞蹈自身的审美。

2.4舞蹈学习者自身学习兴趣不高

舞蹈学习者自身不愿意去学习以及学习的方法不对,导致舞蹈学习者学习的兴趣不高。众所周知,自己兴趣不高,那么再好的老师以及环境,都是白费的。自身的基本功不扎实,加上理论知识的匮乏,很难学有所成。

3舞蹈教学中节奏意识的培养方法

我们总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往往起着决定性因素。节奏意识的培养,同样需要学习者的兴趣作为支撑,通过听力节奏培养和训练学习者的节奏意识,音乐需要舞蹈学习者用耳朵去欣赏,用心去感受,慢慢的听得多了,舞蹈学习者在听到一段音乐后,就会有自己的见解和认识,对待任何音乐,都可以通过自己内化为自己的节奏。培养节奏意识,需要舞蹈学习者通过形体动作来感受音乐节奏,音乐节奏带动身体节奏产生变化,身体节奏跟随音乐节奏,逐步的完成节奏意识的培养。

3.1舞蹈教学中加强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增强节奏感

舞蹈教学中节奏意识的来源是音乐,那么,为了培养舞蹈学习者在舞蹈学习中的节奏意识,就需要加强舞蹈学习者对于音乐作品的理解以及认识,从而增强节奏感。最起码的,舞蹈学习者要增加对于音乐的阅读量,通过多而广的音乐摄取,增加自身对于音乐的敏感度,从而锻炼自己的节奏感。听得多了,剩下的就是跟着音乐进行舞蹈练习,从中摸索规律以及节奏,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节奏意识。只有舞蹈学习者敏锐的发现音乐所表达的内涵以及基本感情,才能更好地配合音乐,将舞蹈节奏展现出来[4]。通过这样的舞蹈教学方式,增加舞蹈学习者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进一步培养舞蹈学习者的节奏意识。

3.2加强学习者形体节奏意识训练

要想培养舞蹈学习者具备良好的节奏意识,就必须加强舞蹈学习者的基本形体训练。舞蹈教学中需要留出足够的时间来让舞蹈学习者进行舞蹈训练,这样可以帮助舞蹈学习者自己积极进行形体训练,从而保证舞蹈学习者具备一定的形体基础。要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保证学习者推进形体训练,进而增强节奏意识的培养。

3.3舞蹈教学中提升学习者的自身综合素质

在舞蹈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加强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以及形体节奏意识的培养,更要培养舞蹈学习者的自身综合素质。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加上舞蹈老师的正确指引,实现舞蹈学习的进步,从而更好地培养节奏意识。舞蹈学习者要根据自己的自身情况,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加上舞蹈老师的基本要求,严格要求自己,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目标,使得自己跳舞节奏感增强。这样一来,舞蹈教学中节奏意识的培养对于舞蹈学习者就更有意义。

3.4从兴趣入手,培养舞蹈教学中的节奏意识

音乐节奏训练教案篇(9)

[关键词]计算机 音乐 听觉训练

人的音乐才能包括音乐听觉和音乐感觉。良好的音乐感觉总是建立在起码的音乐听觉之上的。因此,提高音乐素质应从音乐听觉的培养开始。人们普遍认为:音高、时值、音强和音色是任何文化背景下的音乐共有的基本构成要素。所以,培养音乐听觉能力就是培养对这四个要素的听的知觉能力。

音高、时值、音强和音色这四个要素在音乐的横向组织中表现为节奏和旋律,在纵向组织中表现为和声和织体,在音乐表现力中为强度和音色。因此结合音乐教育活动培养音乐听觉可以先从以下两方面进行:

(一) 培养节奏感受力方面

1.在培养学生对节奏的感受力方面,教师们经常用如下方法:

(1)听:听音乐感受节奏有种种的方法,如未正式上课之前,让学生听钢琴演奏的音乐进课堂,从中感受进行曲的节奏;听老师范唱或听CD录音带里的音乐,体会其中的节拍和节奏型等等。

(2)念:节奏有各种念法,可用“大”字来念,如:【图一】

用象声词来念,如模仿火车的声音“咔嚓”来念节奏:【图二】

用衬词来念,如:【图三】

也可通过念一些词句来感受不同的节奏型:【图四】

匈牙利著名的音乐教育家柯达伊发明了一整套念节奏的办法,简单明了,易于掌握。

(3)奏:即用乐器演奏。一般是打击乐器。

(4)动:由于节奏在自然界和人的生活中无所不在,所以在音乐的诸要素中,它最容易被感知。一首扣人心弦的乐曲,很容易使人闻声而动。不管是微微的律动,或是轻盈的舞步;不管是脚板拍打地面,或是手指敲击桌子,这些动作都是随着音乐的节拍而动。由于严格的节奏和节拍是相互依存的,所以教师经常让孩子们跟着旋律用拍手、跺脚的方法来打拍子,从中感受音乐的节奏。

(5)作:即编写节奏音型或节奏短句。

以上五种培养学生对节奏的感受力的方法,在长期的音乐教育实践中被证明是非常有效的。这些方法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但有了计算机音乐系统的辅助,可以做得更好。

2.计算机音乐系统在培养学生节奏感受力方面的应用

(1)在以上各种培养学生音乐感受节奏的方法中,听、念、动三种需要教师播放CD、磁带上的音乐或用钢琴演奏相关的乐曲。CD和磁带上的音乐内容是固化了的,只能因教学的需要进行选择,而不能因教学的需要而进行改变。钢琴在现代的音乐课堂上已成了必不可少的工具,利用钢琴教学,方便、灵活、有情感。但也有缺点,如:课堂上教师必须花一部分精力在弹奏钢琴上,无法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活动的组织中去;钢琴的弹奏不但受演奏技术程度的制约,也受人的精神和体力状态的制约,人在情绪欠佳或在长时间弹奏(如连续上多堂课)后略感疲劳可能会屡弹错音或弹奏的节奏不准确;钢琴的音色较单一等等。这些缺点,可由计算机音乐系统来弥补。

首先,可把音乐用音序软件或绘谱软件做好,存为MIDI格式的文件。然后在上课时根据需要在多媒体教室或带软驱的电子琴上播出(Roland Yamaha Casio都生产带有软驱的电子琴,其市场价在人民币3000元左右,比钢琴便宜多了。)这样的音乐在多媒体教室运用时可随时变换速度(这是CD和磁带作不到的);可以准确地演奏各种复杂的节奏;其次,所演奏的乐曲可多遍重复,并且每遍都一样,不会出错;第三,可有多种的音色变化(这是钢琴演奏所做不到的);最后,用绘谱软件制作音乐,还可在MIDI回放时把谱面在投影屏幕上同时放映出来,利用人类发达的视觉系统(著名的心理学家Treychler认为,人类从外界获得的信息中有83%通过视觉,11%通过听觉)来配合听觉对节奏的感受。

在课堂上进行培养学生节奏感受力的活动中,让学生通过计算机音乐系统来演奏相关节奏代替打击乐演奏有许多优点。音色多时其中之一,一般课堂上所用的打击乐器有:铃鼓、沙球、碰铃、木鱼、三角铁、双响筒、大鼓、小军鼓、镲、钹、小军鼓等,不过十来种,并且不可能每个学校都把打击乐器配齐;而计算机音乐系统就不同了,在GM音色所规定的打击乐键映射里就有49种乐器的音色,再加上乐器预置值映射里的第113至120号有音高的打击乐音色共有57种音色,涵盖了管弦乐打击乐,流行音乐打击乐和各民族有代表性的打击乐。其次,演奏简便。演奏打击乐,目的不在演奏技术而在感受节奏,所以,演奏的方法越简单越好。各种打击乐器有各不相同的演奏方法,而通过计算机音乐系统演奏各种打击乐器只需一种方法,即弹奏代表某项打击乐器的相关键位就行了。最后,能纪录学生的演奏结果。课堂上用打击乐器来感受节奏,演奏完了,体验也就结束了,事后的评价只能依赖于记忆。计算机音乐系统能把学生的演奏进行实时纪录,过后马上可以重放,有利于教学活动的进一步展开。

现举一个实际例子进行说明。

在课堂上欣赏《瑶族舞曲》后,用如下片断来感受节奏:【图五】

在上课前先把以上片段用音序软件Cakewalk录好。可录成单声部旋律,选适当音色(如选GM音色表73号Flute音色)。也可遵照乐队总谱录为多声部音乐。录好后存入磁盘待用。

上课应选在装备有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教室,用合成器音源。打开Cakewalk软件,把MIDI出入端口设好,选择一空音轨,把MIDI通道设为10,此时在合成器键盘上演奏,只有35—83键位能出声,每一键位就是一种打击乐的音色。

感受节奏一般从体验节拍开始,如果我们启发学生先用每拍敲一下打击乐器的方法来为此曲伴奏,可把录音方式设为实时,设置适当的速度,把节拍器的录音预备拍设为1,选择大家喜欢的打击乐音色(如梆子),然后按下录音键(或快捷键R),节拍器打点两下(一小节)后,原来所录的单旋律或多声部音乐就开始响起,此时学生敲击75号键(梆子音色的键位,相当于基本乐理中钢琴键盘分组的小字二组bE)为旋律伴奏。曲子奏完后,按Stop键,录音停止,必要时进行量化。此时如打开五线谱窗,可看到如下谱面:【图六】

这个录音结果可以回放,大家可以一边听着音响一边对演奏的结果进行评论。

由于Cakewalk允许录入256个音轨,所以可以让每个学生在不同的音轨用实时录音的方法演奏一遍。Cakewalk允许通过简单的设置使某一音轨播放或哑音,所以回放的时候可以只听一轨或其中几轨,以便对各位学生的演奏进行讲评。

节奏伴奏可以由浅入深,逐步增加难度。比如,我们可以主要用后半拍的节奏来伴奏,选用牛铃(MIDI键盘第56号键)的音色,其五线谱谱面如下图:【图七】

打击乐的演奏可以是单声部的,也可以是多声部的。多声部的打击乐可以由不同的学生先后录入不同的声部,也可多位学生共用一台合成器同时录入不同声部,如有多台合成器可以用合奏的形式来感受丰富多彩的音乐节奏。

教师有时在课堂上用节奏填空的办法来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受力,下例摘自一位中学音乐教师的教案:

【图八】

其中,第一行谱由教师用钢琴或某种打击乐器奏出;第二行谱括弧内的空白部分由学生解答。在听完老师演奏第一行谱后学生可用声音来回答(用念、奏的方法来回答),也可用书面解答。如果利用计算机音乐系统来进行这样的练习,学生的解答结果不仅有声音而且有谱面。具体方法如下:

用Cakewalk软件,选择第1音轨,设置MIDI通道为10,在MIDI键盘上弹奏适当的键位(如弹37号键位即为小军鼓、弹76号键位即为木鱼、弹81号键位即为三角铁等等)把第一行谱录好。选择第2音轨,仍把MIDI通道设为10,把第二行谱录下。在练习时,先用MIDI回放的方法让学生聆听第1音轨的内容(把第2轨设为哑音);学生解答时,把第1轨设为哑音,第2轨设为放音,选第3轨,设置MIDI通道为10,按录音键,此时第2轨的内容会播放出来,学生跟着播放的节奏片断弹奏适当的键位就可把括弧里的节奏填好;录完后我们不仅听到学生的答案,也能通过五线谱窗看到学生的答案,还能与第1轨的内容进行比较。

(二) 音准训练方面

在音乐的坐标中,横轴是节奏的交替,竖轴是音的高低。在音乐的流动之中,正确地听辨音的高低,是非常重要的。培养学生辨别音的高低的能力,要通过必要的音准训练来进行。

计算机音乐系统辅助学生的音准训练,有较大的优势。体现在:

1. 音高准确性好。作为训练音准的的媒介,音高是否准确,最为关键。计算机音乐系统的音准不成问题,并且不必象钢琴那样要经常调音。

2. 音色丰富。李重光先生在其《怎样教孩子学音乐》这本书里谈到有关训练孩子的听觉时说:“从音乐教育来说,各种乐器的声音,各种人声,不同音区的声音……都可以作为听的内容。”计算机音乐系统的音色非常丰富,单从GM音色来讲,共有128种音色,其中有管弦乐乐队、流行音乐乐队的乐器音色,也有某些民族乐器的音色,还有一些合成的音色和人声。多种多样的声音,可以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这是传统训练方法所用的听音媒介不能比拟的。

3. 在计算机音乐系统上进行练习,自己一人可单独完成。传统的训练方法,往往需要教师操琴,学生才能进行训练。通过计算机音乐系统,教师可以把训练的内容录好,用一定的文件格式存起来,学生自己在家用计算机上通过相应的软件打开文件,就可以进行练习。

对学生进行音准训练,先从基本音级开始,然后把变化音级一个个依次加入。训练方法主要有三种:听辨、模唱、听记。音的高低,必须有比较才能感觉,所以辨别音的高低至少要牵涉到两个音。任何两个音的出现体现出的特征为每个音的绝对位置和音与音之间的相对关系,而其中最重要的特征是音与音之间的相对关系。在调性音乐中音与音之间的关系体现于音乐的“调式”。音乐的调式构成了音与音之间的不平等关系:统帅与从属、稳定与不稳定。所以辨别音的高低可以先给标准音,从音的绝对音高出发辨别音的高低;可以给某一作为基本音高的音,从一个调式主音出发辨别音的高低。在小字一组的基本音级里,大调式主音就是C,标准音是A,辨别音的高低可从这两个音开始。也有人主张从G — C 开始,因为其体现的是大小调式的主属关系,不稳定到稳定的关系。这些见解都很有道理。在练习方法上,传统的方法总离不开钢琴弹奏,现在用计算机音乐系统辅助,更为简便。

音乐节奏训练教案篇(10)

一、声乐学科的教学

声乐教学是中专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一项重要的课程,贯穿着整个音乐课的始终。

教师在选择教材上,根据幼儿教师的岗位需要,不仅要选择一些初级的声乐歌曲的学习,还要伴随着这些声乐歌曲的教学加入部分儿童歌曲的学习内容。在开始系统训练前,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了解,充分掌握学生的专业功底、性格特点、习惯、声音条件等,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势利导,帮助不同学生确定训练方案、设计发展规划。而要了解一个学生,决不是一个短期的、简单的过程。在声乐教学过程中,作为声乐基础的训练,从气息、元音辅音的选择、练声曲、歌唱曲目等方面都应该有很强的针对性,教师要在对学生充分了解的基础上为学生设计个性化训练方案。那就是根据每个学生特点,制定目标,而不是统一要求,重点是观察每个学生在原基础上的进步和提高,并通过阶段的考核做以阶段性的修正。

学习儿童歌曲的同时要加入律动教学。中专的学生有着好动的特性并很有自主意识,也有创新精神,在一些课堂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们自己编创动作,或是利用生活用品制作一些简单的打击乐器,当然这需要老师充分的调动和引导。在我们的教材中有很多具有舞蹈性的音乐作品,例如《如果幸福你就拍拍手》《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等,这些作品仅仅是听了就过既失去了作品本身的意义,也难以让学生对曲子本身留下深刻印象,造成课上听,下课忘的后果。所以在进行本单元的教学时应注重将音乐与舞蹈、音乐与体态律动教学结合起来。

古人云,“受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教学中,教师不应仅局限于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还要注意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学生自主学习,是指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好爱好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则应承担起“导师”的责任,在教学中让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在教学方法上给他们以启发,引导和帮助学生设计个性化自主学习方案。教师要启发学生多动脑、勤思考,充分调动学生探求知识的内动力,帮助学生分析自己的特点、能力,为学生提供适合自身特点的阅读书单、曲目库等,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论,自教自学,由教促学、由学促教,让学生由被动的声乐知识技能的接受者转为主动的音乐知识技能的探求者。

二、乐理、视唱练耳学科的教学

美学家叔本华称“音乐是活的时间”,音乐随着时间延续,同时也伴随时间运动瞬间消逝,又因为听觉训练中使用钢琴这种乐器本身的特点,要抓住转瞬即逝的节奏和旋律并不是容易的事情,因此加强听觉训练和有效的记忆力的培养非常重要。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面临的岗位是幼儿园教师,因而幼儿园所能用到的乐理知识部分内容比较少,而视谱视唱儿童歌曲部分和能根据播放的乐曲,把乐曲记录下来,这种能力培养的教学内容需要的比较多。因此,把乐理知识和视唱练耳结合起来教学比较适合中等职业学校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实际。乐理知识部分选择从键盘课所需的视谱,认音符,各种记号,表情术语;舞蹈课所需的节拍、节奏以及即兴伴奏所需的和弦的构成及转位这部分知识就可以了,再加以视唱练耳的视谱训练,从而加强学生音准节奏感,为更好地学习相近的舞蹈,键盘等学科打基础。因此上课时,我着重多练习学生的听力部分,从基本的一度二度音程的听力练习开始到最后的八度练习,由低到高,逐步加入节奏练习,从基本节奏的图示开始,由浅入深,通过举一反三,让学生自主学会通过节奏图示打各种节奏型;最后视唱练习,通过先和琴一起找音高开始训练逐步到最后自己唱准音高,从而使学生的听力和视唱的能力有很大的提高,直至达到拿出一首儿童歌曲就能轻松视谱演唱的能力。

三、音乐欣赏学科的教学

音乐欣赏就是人们的感知,理解音乐体现音乐情感的一项音乐实践活动。音乐作为艺术作品,它也有高低良莠之分培养良好的欣赏习惯,是学好音乐的重要基础。幼儿教师音乐欣赏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到今后的工作岗位上,更好地引导幼儿通过欣赏作品,分清善恶美丑,对幼儿起到很好的教育引导作用。

1.培养学生倾听音乐的习惯

“如果你要更好的理解音乐,再也没有比倾听音乐更为重要的了。什么也代替不了倾听音乐。”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欣赏教学重在培养学生聆听的习惯。一般来说,音乐欣赏特别强调“静”字,在“静”中体会真谛。上课时,经常在什么也不介绍的情况下,让学生静静地听音乐,然后回答,听完乐曲后能感受到什么,音乐中,仿佛看到什么,再加以引导,让学生自己体会,最后老师再全面的介绍作品,让学生体会差距,做到真正地自己去聆听音乐,体会音乐,从而提高鉴赏音乐的能力。

2.启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

在欣赏教学中,引导学生将生活经验和音乐的表现手段联系起来,这是启发学生想象和联系的关键。生动的语言,富有意境的图画、幻灯、录象,都可以在生活与音乐之间架起联想和想象的桥梁。让学生将自己在欣赏中所感受到的、联想或想象到的,用图画或短文表达出来,可以有效地加深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发展他们的创造能力。采用这种方法时,教师要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提倡发表不同见解,引导他们展开讨论,避免欣赏教学单纯依靠听觉、过多讲述。

上一篇: 银行面临的困境与出路 下一篇: 结算审计方法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