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堂安全汇总十篇

时间:2023-05-29 16:09:22

小学课堂安全

小学课堂安全篇(1)

1小学体育课堂现存的安全问题

1.1体育器材存在安全隐患:由于体育教育的需要,学校为学生提供了相关的体育器材,使学生能够更好的上体育课,进行体育锻炼。可是一些学校只重视前期的提供,而忽视了后期对体育器材的检查和维修。一些体育器材因长期暴露在室外,经过阳光的暴晒、大雨的冲刷、风雪的洗礼,出现掉漆、断裂、松动的现象。导致学生在使用时,容易出现安全问题。对与体育器材老化等可以人为控制的安全隐患,学校和体育教师要施以足够的重视,要做到在最短的时间内发现并且解决问题,才能够最大程度地保证学生的安全。

1.2学生自身的问题:在小学阶段,体育课上的安全问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学生本身造成的。小学生还处于身体发育的阶段,身体的各项机能还没发育完善,又因为大多被家人照顾,没有进行过大量的体育活动,导致学生身体素质较差,进行稍微过量的体育运动容易出现呕吐、头晕的状况。在课堂中,由于学生安全意识淡薄,再加上他们年龄小,喜欢打闹,有时候闹起矛盾,打架不知道轻重,不计后果,容易导致受伤,出现安全问题。对于这些问题,体育教师要在上课时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安全教育,向学生讲述安全常识。

1.3体育教师安全意识不强,组织不当:小学体育教师经历的安全事故较少,有时候上课会出现考虑不周的情况。对学生的身体状况没有充分了解,对学校的体育设备也没有进行检查,组织学生活动的地点可能不当,这些都容易出现安全问题。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最大的,体育教师的安全意识的强弱,可以说直接决定了学生在体育课上的安全是否能够得到保障。

2小学体育课堂安全教学的措施

2.1教师要树立高度的安全意识:教师承担着学生的安全责任,要树立高度的安全意识。在解决各项问题时,要把学生的安全放在首位,要对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进行预测,进行有效的防范,防止安全问题的发生。在课堂上,要适量教给学生一些安全知识,在出现安全事故的时候,对学生进行提醒和教育从而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

2.2了解学生身体状况,根据不同体质的学生实施不同的策略:在上课前,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身体情况。有的学生可能会有一些病史,不易暴晒,不易激烈运动等。这时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身体状况,给他们合理安排运动量,做到所谓的“因材施教”,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具体情况,这样既能有效避免学生病症的复发,增强体质,又能使他们在体育课堂上也能过得充足、有意义。

2.3做好准备活动:上体育课,教师要要求学生尽量穿上运动衣和运动鞋,没有运动服的学生,就穿宽松的便于活动的比较宽松的衣服和裤子,穿布鞋不要穿凉鞋、塑料底的鞋子或皮鞋,禁止学生带尖锐的物品上课,女生尽量不要带发卡、手链等首饰,不要留长指甲以防在运动的过程中断裂,戴眼镜的学生如果不戴眼镜可以上体育课,就尽量不要戴眼镜。在学生进行体育活动前,教师要带领学生做好热身运动。因为如果没有进行热身运动就立即进行紧张的运动,容易造成肌肉拉伤、抽筋等问题。所以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对身体的各部位进行预热,并对某些需要强度运动的部位重点放松。当然,在进行预热活动时,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天气、季节等各方面的因素适量安排准备活动,不易过量也不易过轻,过量对接下来的体育主要教学内容不利,过轻就不能显出之前的准备活动的效果了。

2.4对体育器材定期检查维修:学校不仅要提供体育器材,而且要注重对体育器材的检查维修。对体育器材要充分了解,加大对体育设备资金的投入,安排一些体育教师对器材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修。在体育器材达到一定年数时要拆旧换新,更换体育器材,消除安全隐患,提高体育设施的安全水平,使学生用的更放心,更安全。

2.5教学生一些必要的保护技巧:课堂中,教师在教主要课程内容之外,可以教学生一些在紧急情况下必要的保护技巧。这时,老师不要只用口头几句话概括了事,要进行情景模拟,使学生真正明白。老师可以找一个学生进行示范,并进行指导,使学生更容易掌握这些保护自我的技巧。比如:在摔倒时尽量身体向前倾斜,双手着地,避免后脑着地;无法掌握平衡时要向倾倒的方向跨步;面对坏人时,进行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攻击的主要部位等等。使学生在一些危急情况下能够有效应对,理性面对,不慌乱。

3小学体育课堂安全教学的必要性

安全是重中之重,是学生家长、老师、学校都关心的话题。只有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前提下,小学体育课堂才能更好的开展,促进学生锻炼,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保证在校学生的安全,是学校和老师的共同责任,有利于促进学生家长、学校、老师良好关系的建立。

4结束语

安全教学是小学体育课堂的重点,保证学生安全是学校和老师的共同责任和重要任务。小学体育课堂安全教学需要学校、老师、学生的共同努力,其中重要的是老师做好自身的准备和引导工作,避免出现安全问题,保证在校学生的安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作者:安杰 单位:吉林省吉林市丰满区第二实验小学

参考文献:

小学课堂安全篇(2)

体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塑造、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健康体魄的职责,也是为学生全面发展,落实学校教育“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营造充满活力和生机的校园服务。

一、要对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有正确的认识

1、新课程体育是建立“健康第一”的基本理念

我们在体育教学中应该切实贯彻与落实,而“健康第一”的先决条件是不出现任何安全事故,现代家庭绝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在我们学校来说可能只是上千分之一,对于家庭却是百分之百,出现安全问题对每个家庭都是灭顶之灾,将会影响学生一辈子,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所以每个体育教师必须要高度重视,时刻绷紧安全这根线。

2、安全问题客观存在。

体育教学中活动是载体,通过活动,使学生得到体育锻炼,使我们的体育学科的任务得以落实。在我们的教学实践活动中,都曾发生过安全问题,自己都记忆犹新。因此,安全是我们体育教学活动中不能回避的问题,更不能刻意隐瞒,而应该积极面对,去思考如何落实好各项安全措施,使我们的课堂更安全。

二、我们应该如何面对体育教学安全问题

1、不惧怕安全问题,更不能影响正常教学活动。由于安全问题客观存在,部分老师还在这方面吃过苦头,因此,会有部分老师有惧怕心理,进而导致在教学中会出现一些不正常现象,有人不敢安排一些激烈对抗的项目和一些体操类、投掷类项目,甚至有人出现只要安全不要内容的课。同时,从学校角度看,领导也害怕体育课中出现安全问题,不少学校出现了刻意删减体育课的现象。这些不良现象产生,表面上看是回避了体育教学活动中的安全风险,但已经严重干扰了体育的正常教学活动,使体育学科的意义和任务大打折扣。

2、坚持科学、合理安排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作为现代素质教育中的必不可少的课程,体育学科有着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价值,校方和体育老师对此要有清醒、明确的认识。我们要对学生全面发展负责,要对国家教育方针负责,切实安排好体育课程的教学活动,严格执行相关教学规定,开足课程,要从面上认真落实工作要求,使体育教学在学校教育活动中的应有地位得到体现,使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得到应有落实。

三、保障体育教学中的安全措施

小学课堂安全篇(3)

少年儿童正值生机勃勃的花期,在每个孩子身上都承载着几代人的希望以及家庭对他美好未来的憧憬。可是,生命是如此美好,却又如此脆弱。我们经常听到一些意外伤害事故,看到一些触目惊心、惨不忍睹的灾难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夺走了孩子快乐的童年,给家庭带来沉重的打击,甚至有可能是致命的摧毁。据《中国儿童意外伤害现状分析报告》统计,在中国每年有超过20万0~14岁的儿童因意外伤害而死亡(死亡率为67.13/10万),即每三位死亡的儿童中就有一位是意外伤害所导致。因此,对少年儿童进行安全教育的形势相当紧迫。

1 在英语课堂中渗透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安全是人们生存的基本保证,小学生的安全教育是一个全社会关注的问题,小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好坏,关系到孩子是否能健康成长和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和谐。对学校来说,抓好安全工作是维护学校正常秩序,提高教育质量的基础。对教师来说,安全教育人人有责。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我不忍心幼小的生命因安全意外而离去,很想为儿童安全教育贡献一份力量。因此,在英语课堂中渗透安全教育很有必要。我充分利用教学的主阵地——课堂,在课堂上我不仅对学生传授英语知识,还适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但是,教师目前的安全教育手段往往以说教为主,缺乏新意和趣味性,学生会逐渐有些厌烦,很难达到预期效果。而在英语课堂中渗透安全教育,如果我们能想办法将安全教育形式多样化、趣味化、生活化,那么就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感染教育学生,做到“润物细无声”,引导学生远离安全事故。

2 在英语课堂中渗透安全教育的尝试

2.1 角色转变,激发兴趣

如果在教育学生的时候,带着强迫性,“你们一定要怎样”、“千万不要怎样”,学生会产生逆反情绪,形式缺乏趣味性,学生也不会用心投入。我们可以调整心态,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如在教授“sharp”这个单词时,我让学生扮演“小纠察”,找找教室里尖的东西,充分调动学生的新奇感,当学生找到“Sharp pencil、Sharp knife”等东西后,可适时告诉他们,这些物品都很尖,一定要注意安全。在教授“firefighter”时,当学生听到要来扮演一下消防员时,都非常兴奋,认为是一项神圣而高难度的任务,并伴有一种自豪感,神气地教育其他同学“Don’t play with fire.”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模仿性强,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会身临其境,把任务变成是一项展示自我能力的事业,学生很愿尝试,教育形式变得更有趣,效果也更好。如何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受到安全教育呢?必须从教材中充分挖掘安全教育的素材。如在教授“traffic light”时,可让学生扮演“警察”,抓住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人,通过这一次次的角色扮演,学生不仅学会了英语知识,还逐步培养了安全意识,养成遵守纪律的意识和习惯,对于他们有重要的意义。

2.2 合作学习,注重体验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安全,就要立规矩。为了让他们形成良好的安全意识,必须通过制定一些安全条例来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如果教师直接将这些条例张贴在教室中,学生只会一看了之,并不能真正记住,并化为实际行动。我根据上海版牛津小学英语四年级教材中的相关内容,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习“rules”后,在课后以小组的形式,设计一下教室中的“signs”。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去发现一些不文明行为,如爬窗、打闹……意识到这样做的危险性,并画出相应的“标志”,贴在教室醒目的位置,以此来调动他们内心渴望展示自己智慧的一面。如果教师只是一味的反复叮嘱或说教,而没有真正让学生去体验和感受,学生并不能真正掌握。而现在,学生每天看到自己设计的标志,真正体验过,他们会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真正让安全教育深入学生的心中,并转化成学生的自觉行为。学生在心理上重视安全教育,在实践中激发他们的自主学习,安全意识得到不断巩固和强化。

2.3 学以致用,学会感悟

我们可以将安全教育内容从课本材料拓展到生活中去,让学生学以致用,创新模式。许多事故的发生往往与安全意识薄弱有关,小学生更是事故易发阶段。如,在学习“bicycle”时,我询问学生“Who has a bicycle?”结果很多学生举起了小手,接着我用问“Can you ride a bicycle?”大多数的学生都表示会,当我问“Can you ride a bicycle in the street?”时,竟然部分学生表示同意,为了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我马上又问“How old are you?”学生在我的逐步询问下,渐渐明白不满12周岁的孩子不能骑车上街,这是很危险的行为。并鼓励他们放学后用同样的方式询问一下家附近的小朋友,有没有这种错误举动,并帮助他们改正错误。学生非常乐意去完成,在帮别人改正错误的同时增强了自豪感。学生在活动中,逐步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不但要自己重视,还要帮助和督促周围所有人注意安全。学生在理解感悟中,安全知识不断丰富和深化。

2.4 多元参与,培养能力

安全教育的主体可以多元化,从学生一个人增加为多人,并鼓励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多元化父母参加的亲子活动,父母和孩子一起,“小手牵大手”,共同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到了暑假,不少学生会和家长去游泳。在五年级“swimming pool”一课中就有相关内容,我请学生给家长写一封信,用句型“Don’t___.”表达,如不要在游泳池内吃东西,喝饮料等,它们有一定的危险性,让学生指导家长,家长可用汉语描述,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学生有一种成就感。这样的教育形式更贴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全家参与,学生的安全本领得到不断增强。

3 在英语课堂中渗透安全教育的收效

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其中不少是进行安全教育的好材料,这需要教师做一个有心人,擅于发现和挖掘,学生很容易接受教育。经过不断地尝试和改进,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多样化安全教育在英语课堂中适时渗透,学生乐学、爱学,安全意识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教育效果远胜于在课堂上苦口婆心的规劝。但是安全教育需要一个长期巩固的过程,需要经常、反复、不断地进行巩固、充实和提高,决不可能一蹴而就,否则学生难免会放松安全问题。因此,必须要长期坚持不懈地上好这种安全教育渗透型的英语课,确保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对他们的未来一定会有重要的影响。

小学课堂安全篇(4)

素质教育开展以来,小学体育课程逐渐受到广大教师和家长们的重视,同时由于体育课是室外活动,也有极大的娱乐性和趣味性,深受学生们的喜爱。在看到学生们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好现象的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担心一些潜在的安全隐患。在体育课中,学生们受伤甚至猝死的事件时有发生。小学生安全意识较差,出现意外的可能性更大,学生在学校发生意外事故,严重威胁他们的生命健康,妨碍他们的正常生活和活动,使因伤住院率、因伤缺课率大幅度上升,甚至威胁到他们的生命安全。这给社会和家庭带来经济损失的同时,潜在的精神和心理创伤是难以估量的,甚至可能给受伤儿童及其家庭带来终身难以消除的影响。目前关于小学生运动安全的研究很多,对体育课中容易发生的意外伤害事故和原因进行了详细的表述,但是针对开展运动安全教育知识教材内容的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旨在通过对青岛市各小学的运动安全知识教育开展的现状进行调查,并结合小学阶段学生的特点,找出适合的方式对小学生进行运动安全教育,为科学地进行小学体育教学提供理论依据。

1 小学体育课的特点

小学生年纪较小又生性活泼好动,在体育课上使他们的天性得到释放,所以在上课的过程中可能会不注意分寸的嬉戏打闹,稍不注意就会引起意外伤害,认识的局限性使他们在出现危险后不知道如何应对,就有可能会造成二次甚至更严重的伤害。

依据每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学习能力和理解接受能力的发展程度,我们可以把小学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低年级、中年级和高年级。低年级的小学生特点是活泼好动,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对事物的思维形象比^具体,看到的事物也比较直观。中年级的小学生年龄增长,在经过前几年在学校接受的教育和各方面能力的训练之后,自觉性增强、组织纪律性也得到提高,理解能力和智力水平也逐渐完善。感知能力的发展,注重学习成绩的进步,有意识的记忆能力也得到相应的提高,这些都为小学生的学习进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到了高年级阶段,小学生们初步学会了对事物本身的性质和特点以及对事物之间的内在和外在联系进行抽象概括,而且逐步的接近科学的概括,能够比较熟练的掌握各种学习方法、技巧、方式和技能,自觉能力也进一步的提高。

2青岛市小学开展体育课堂安全知识教育现状

2.1运动安全知识教育开展现状统计结果

根据调查分析,在青岛市开展体育安全课程的只占26%,而未开展运动安全知识教育的占74%,从数据看出,大多数学校并没有专门的进行运动安全知识教育。

2.2开展运动安全知识教育的必要性统计结果

调查看出,认为有必要开展运动安全知识教育的教师人数为35个,占70%,持无所谓态度的人数为6个,占12%,认为没必要开展运动安全知识教育的人数为9个,占18%的比例。

2.3体育教师对学生身体健康状况的了解情况统计结果

体育教师在上每堂课前都了解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可以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意外伤害的发生,有11位老师对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非常了解占22%,26位体育老师表示对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一般了解占52%,也有13位老师表示只了解班主任提到过的个别同学占到了26%。

2.4学生对运动安全知识的需求状况统计结果

通过了解学生对运动安全知识的需求状况,老师可以适时的对学生进行教育,82%的学生迫切的需要运动安全方面的知识,有10%的学生一般程度需要,8%的学生不需要。

2.5教师对学生运动安全的重视程度统计结果

教师对学生运动安全的重视度高,就会在课堂的每一环节关注学生的动态,在发现危险情况时及时制止。经过调查发现,有56%的老师对学生的运动安全非常重视,32%的老师重视学生的运动安全,12%的老师认为自己重视与否无所谓。

2.6体育老师每周教授运动安全知识的频率统计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有一部分的学校已经开展了运动安全知识教育,大部分学校并没有相关的政策。但也有16%的老师在平常的课堂中经常教给学生们运动安全知识,26%的老师每周会开设一次运动安全知识,58%的老师几乎没有教过相关的内容。

2.7体育教师对学生在运动中出现安全事故的应对能力统计结果

体育课上,需要体育老师来把握全局,因此在出现意外事故时,如果体育老师能够及时正确的对意外情况进行处理,可以避免伤情恶化或发生二次伤害。有11位老师占22%对意外的处理能力非常好,8位老师占16%认为自己处理能力一般,31位老师占62%认为自己处理不好意外情况。

3 体育课堂学生意外伤害的原因调查及分析

3.1小学生发生意外伤害的原因调查及统计结果

如上表所示,发生运动伤害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违反了运动的正常规则,占所有选项的34%,其次是思想麻痹大意,占22%。总体来说,任何时候,只有了解到有可能出现损伤的原因,才可以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将出现意外伤害的概率降到最低。

4 小结

青岛市小学体育课堂安全知识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引起了教师和家长的重视,但是由于教学内容等原因,实际开展运动安全知识教育的内容较少,频率较低。建议加强体育设施的资金投入,逐步建立并健全教育管理体系。学校要认识到学生安全的重要性,积极争取资金,定期对体育设施进行养护,对体育器材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随时清除跑道和沙坑内的硬物,避免学生在运动时意外受伤;同时也要加大对体育教师的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加强对体育教师责任心教育,引导他们关心、爱护和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将运动损伤和运动安全知识课程编入小学体育课程大纲,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有效促进体育课程走向健康、成功的道路。

小学课堂安全篇(5)

[中图分类号]G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4)02-0027-03[作者简介]温丽萍(1978―),女,本科,广东省深圳市宝安第一外国语学校初中部教师,中学一级。

提到“安全”,人们可能更多地想到人身安全。“安全”作为现代汉语的一个基本语词,在各种现代汉语辞书有着基本相同的解释,即“没有危险;不受威胁;没有损失”。可见,安全也同时涵盖了心理层面的一种无威胁的感受,一种无危险的状态。

学校是学生快乐成长的摇篮,课堂是学生汲取知识的主要场所,教师是学生健康成长、获取知识的引领者。因此,教师有责任为学生营造一种积极和有归属感的安全情绪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学习情绪是高涨的,学习体验是快乐的,学习效果也是高效的。

一、我国课堂安全学习环境的现状和原因分析

在小学阶段和中学的低年级段,学生们都习惯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学生们也很喜欢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观点。但是到了高年级,学生很少主动回应老师的提问,甚至对于容易回答的问题也不愿意主动回答,或者回答问题的音量小。结果就是课堂上教师不得不陷入自问自答或不停追问的僵局中。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学生自身的原因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更注重来自他人的评价,注重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害怕自己的回答错误或者不完美而引起他人的嘲笑,造成学生公开回答问题时出现紧张、害怕、焦虑等情绪反应。

(二)师生关系的原因

有的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行为中曾经自觉或不自觉地伤害过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进而造成师生之间出现隔阂和不信任,引起师生关系紧张,也会造成学生不愿意回答老师的问题,难以融入该教师的课堂。

(三)课程内容的问题

学习内容较难、较枯燥,或者学习内容本身不能吸引学生等原因也容易让学生出现抵触情绪。

(四)教学和学习习惯的问题

在平时的学习中,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没有养成,教师代劳的部分太多,也容易造成学生学习依赖性强、主动性弱,课堂上惯于被动接受。

然而,我们在列治文市中小学课堂进行考察时,发现课堂里面都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很高,这个明显的不同引发了笔者的思考。如果我们对上述四方面的原因进行深度的挖掘,实际上不难发现高年级课堂中出现的“沉默、参与度不高”归根结底是在课堂、学校这个学习环境中没有营造出一种安全的、无压力的学习文化氛围。下面,笔者结合在加拿大B.C.省列治文市中小学参观考察的体会,谈谈如何营造安全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倾听、发言、合作等学习行为的积极性。

二、安全教学环境的营造策略

(一)营造舒适宜学的课室文化氛围

走进列治文市的中小学教室,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以生为本。在小学的教室中,每一面墙、每一扇窗、每一个橱窗都以集体的形式集中展示学生的作品。Daphny老师告诉我们:这种集体展示的行为是受家庭环境氛围的启发,因为在大量的全班性展示过程中,能不断地向学生强化这样的观点:“我们是一体的,我们是一家人,教室就是我们的家,同学和老师都是我们的家人和朋友。”所以,家是安全的,家是放松的,家是没有压力的。学生在这样放松的环境中,都愿意通过积极的参与、主动的发言融入到课堂环境中。

无论在小学还是中学,我们都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课室中的某一个角落总摆放着一些糖果和饼干(坚果除外),学生和老师在课间可以随意取用。低年级课室的前面部分区域会铺一块大地毯,这块地毯的用途很丰富,老师可以和学生坐在地毯上学习、做手工、画画,学生学习累了也可以在上面躺一下,甚至打个滚儿。置身于这样人性化、充满人文关怀的教室环境中,学生和老师的心情也是放松的,其创造力也会得到激发。

(二)打造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模式

加拿大的课堂教学原则中有一项重要的原则:不同的学生是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学习的,如果长时间地用同一种学习方式组织教学必定会抑制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加拿大的课堂教学相对比较注重开放式的思维、开放式的提问、开放式的作业。对此,Bruce总监的分析鞭辟入里:最糟糕和抑制学生创新思维的提问是:“美国的首都在哪儿?”“美国独立战争发生在哪一年?”……因为这种课堂提问方式是封闭式,答案往往是唯一的。这种问题最不需要学生的创造力和逻辑思维,而学生的回答往往也是迎合标准答案、迎合教师的期望值。因此,但当学生面临此类问题时,往往会有较大的心理压力,使学生时刻戴着思维的镣铐,缺乏进一步思考的内驱力和安全保障。此外,加拿大的开放式课堂还体现在教学资源、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的开放等几个方面。

在开放的学习环境中,学习者感到安全,能没有顾虑或顾虑较少地自由发表意见,提出问题,真正打开思想的闸门,积极主动地实现认识或情感上的碰撞与融合。

(三)缔造互相信任的师生关系

积极的师生关系是教师与学生合作的关键,是学生安全学习的基础。如果学生相信教师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师生共同的利益,那么学生在学习上的表现会更加活跃和充满期待。毫无疑问,对一个教师来说,善于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甚至比学识渊博更重要。因此,加拿大的学校非常注重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下面是笔者在列治文市中小学课堂内外发现的一些有助于促进师生关系的小技巧。

1.小学全科教师每天在课室门口欢迎学生,中学走班制教师也会在自己的教室门口迎接学生;

2.开学时调查每位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掌握学生的业余爱好,并注重给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

3.课间休息时教师与学生在走廊交谈,中午和学生共进午餐;

4.善于用幽默的语言和有感染力的表情和学生分享自己的心情和看法;

5.注重倾听的技巧,和学生交谈时强调“eye to eye”,让学生感受到被尊重。

教师与学生交流方式恰当了,师生关系融洽了,学生上课时的心理负担减轻了,学习的效率自然就会提高。

(四)倡导相互尊重的生生关系

列治文市主要的课堂学习形式为小组合作学习(Group Work)。在笔者看来,小组合作学习本不是什么特别新颖的学习形式。但走进课堂后,笔者才发现加拿大的老师在操作上非常注重三点:1.创设小组文化。不同的小组有自己独特的核心思想,有代表自己小组的标志或颜色,这些都是引领小组团队文化的精神象征,当学生感受到自己和小组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时候,他才能真正融入小组,进而融入班级。2.教师只提供有限的帮助。加拿大的课堂很少看到老师作为一个示范者教学生应该怎么做,反而是作为一个课堂的参与者加入学生的小组活动中。当我问起这个做法的意图时,一位正在上课的女教师对我说:“我的参与本身对他们就是一种示范,学生会从我的身上看到如何用准确的方式与他人沟通、合作。” 3.同学间的交流必须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在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小组合作学习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让学生学会尊重别人(respect),学生从安静地倾听他人发言、有礼貌地发言、鼓励性地表扬他人、表达赞成和不赞成意见时的措辞等方面学习尊重他人的做法。

倡导相互尊重的生生关系有助于培养学生互助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更有助于形成民主平等的课堂。学生在尊重的氛围中得到了来自学习伙伴的安全感,得到了被包容和被接受的满足感。这既提高了自身素质,也减轻了心理负担。

三、结语

马斯洛的层次需求论告诉我们,安全的学习环境是学生在课堂上一种正常的、自然的心理需求。只有教师带着富有创意的设想和对学生恰如其分的期望,学生带着努力创新的愿望,才能共同营造安全的、无负担的课堂,才能共同步入海阔天空的教学天地!

小学课堂安全篇(6)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6-381-01

课堂教学是教育的主渠道,这并非是某个领导或教师决定的,这是教育规律。课堂教学的内容与课堂教学的环节蕴含着不少的交通法规、交通安全教育等资源,教书与育人犹如形与影、光和热、密不可分。对于安全教育而言,课堂教学有其特殊的意义,为其它渠道所不能替代。作为小学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积极利用在小学各学科课堂教学中大力融入安全教育知识,充分发挥学校课堂教育,提高小学生安全系数。

一、在《品德与社会》课堂中融入交通安全知识重要性

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途径多种多样,但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小学思品课是学生接受交通法规知识最主要的途径。《品德与社会》课是一门具有丰富教学内容和隐性教育因素的独立的主学科。因此教师也要熟悉大纲,钻研教材,也要把握知识点和能力点,使交通安全知识得到有效的强化。在教学设计中,执教者要不断转变观念,改变脱离实际单纯灌输的陈旧方法,坚持“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还可采用适合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的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趣味性的组织教学。如:《社会文明大家谈》一课,教师在组织学生讨论自己调查到的发生在大街上的一些违反交通规则的不文明现象,让学生对自己看到的事进行评论,使他们通过汇报交流,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有所提升。学生讨论说要注意安全,在马路上不能追逐打闹、不闯红绿灯,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线……。显然,课题中蕴含着交通法规和交通安全教育内容。由于教师教书不忘交通法规的融入,将教材得以延伸,学生在无意中接受了交通法规、交通安全知识。

二、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融入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在教小学生识字“灭”时,指导学生掌握了读音后,又让学生观察一丛熊熊燃烧的火焰被一块木板盖住这一画面,启发学生:“画面上熊熊燃烧的火焰被木板盖住,火焰会怎么样?”学生齐答:“火焰要熄灭!”我趁热打铁引导学生观察“灭”的字型学生很快就记住了它,同时就发生不同火险的防范、灭火方法、报警等知识顺理成章地传授给了学生。让他们掌握了有关防灾自救的知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向小学生传授安全救护方法,提高他们的救护能力。又如在教学《司马光砸缸》时,有意让学生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当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掉进假山下的缸里有生命危险的时候,一同玩耍的小朋友怎么做的?谁的方法最好。”同学门都为司马光临危不乱、机智果断地举石砸缸救人的行为啧啧称赞,讥笑那些吓哭了或跑去找大人的小朋友没有司马光聪明。就相机问道:“如果小朋友掉进的不是可以砸破的瓦缸或者是水池什么的,那些大声哭喊找大人的小朋友的做法你觉得又怎么样?”同学们听后嘎然止笑,觉得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声哭喊引起附近大人的注意或者找大人来救人才是有效的救人方法。我和学生由此总结到:如果我们不能自救时向其他人呼救是很有必要的。

三、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融入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活动这样要求: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她们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法制教育是当前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我们成立数学兴趣小组,开辟第二课堂在数学游戏教学时,借助情境教学,结合游戏规则对学生进行遵纪守法教育。例如,在进行口算抢答游戏时常常出现个别同学站起来回答,故意答错等现象,使游戏就无法进行。针对这些现象,我在讲清游戏规则的同时,利用这一时机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让学生知道:游戏中的规则就好比我们国家的法律,大家在游戏时不遵守规则,游戏就无法进行。

四、在小学课堂教学中要认识到丰富安全教育知识的重要性

除了充分挖掘小学教材中的安全教育教材对学生们进行安全教育外,还动员学生们广泛阅读关于安全知识的书籍,积累安全知识,收集安全故事。组织学生们做安全知识笔记、安全知识宣传;绘画安全标识图,创作安全知识儿歌、顺口溜等。还可以在班会课上通过讲解、演示和训练,对学生进行了安全预防教育,使学生接受比较系统的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触电、防食物中毒、防病、防体育运动伤害、防火、防盗、防震、防骗、防煤气中毒等安全知识和技能教育。这样,既把安全教育寓教于乐,又丰富了安全教育文化。课堂教学作为教书育人的主要途径,作为教师,在各学科教学中,要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安全方面的教育。充分利用好每一个环节进行安全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班主任教师,更应该充分利用课内课外教材资源,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积极构建平安和谐校园。

总之,我们每位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持之以恒地融入安全教育,时时抓、事事抓,及时挖掘出安全教育因素,寻找突破口,以增强学生的安全自保意识,才能达到防患于未然,起到预防教育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彭 旭,浅谈中小学校园安全管理[J],科学咨询,2010(12).

小学课堂安全篇(7)

许东矩

大 家好!欢迎来到初二年12班的演播室参加我们的节目。我是主持人许小撒。今日邀请到的嘉宾有校领导、班主任、各科任教师们。

十字路口,没有警察值勤,我是否会等绿灯亮起再穿道而行?

繁忙路面,暂时没有车流,我是否会趁那一隙间便越栏而过?

回家心切,没有其它车辆,我是否会乘这已超载的客车而归?

(台下笑声四起)

我们今天的节目是要告诉大家:交通,时时刻刻都发生在我们身边。安全,时时刻刻都提醒着我们注意。

请看以下的报道:

一、在宽阔的城外大道上,各式的运输车辆川流不息。一辆满载货物的拖拉机在加速行驶。紧盯前方的司机不曾想到有某个学生一手扶着车把,一手攀在他的车沿上,随车而行。迎面有一辆客车要驶来,司机一刹车,拖拉机停住了,学生的生命也停住了,只有自行车的轮子还在转动。

二、在繁忙的市内大道上,两旁的绿树成荫。树荫下,若隐若现着一道绿色的防护栏。栅栏内,行人步履匆匆。忽然停下脚步的人要干什么?他四下张望(远处有一条人行的斑马线),一抬手脚,竟越出栏外。说时迟,那时快,一辆轿车急速驶来……不多时,一辆顶部闪烁着红灯的车辆呼啸而来,活泼的生命奄奄一息地躺在担架上。

三、在灯火辉煌的夜景下,忙碌一天的人们相继休息了。“小李,走好,不送了。”一酒家传出殷勤的道别声。“不——用,我能回去。”接着摩托发动的机声,带着疲倦与醉意,人与车匆忙上路了。“嘀——嘀——”刺耳的喇叭声唤醒酒醉的人,然而不听使唤的手脚还是误了大事。摩托车冲出了道路,人甩在冰凉坚硬的水泥路上。

(台下群情激荡,东一句,西一句,议论开了)

主持人许小撒询问嘉宾:这样的悲剧在今天为什么还会发生?

嘉宾:悲剧是大家不愿见到的。但发生了,我们就要深思其中的原因。《交通管理条例》明文规定“骑自行车不准双手离把,攀扶其它车辆或手中持物”、“行人不准穿越、倚坐人行道、车行道和铁道口的护拦”、“醉酒的人不准驾驶机动车”。很显然,当事人都忽视了交通安全,更违反了交通安全法规。这是主要原因。

主持人许小撒询问嘉宾:悲剧有没有可能减少?

嘉宾:这绝对有可能。只要遵守交通安全法规,安全地行驶,悲剧就不会发生。有法可依,有法还得必依。我们还要通过更多的宣传方式使我们的交通安全法规广为人知,让人们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它,并让安全行驶成为一种习惯,这样,交通事故的发生率才会降低。

主持人许小撒:据统计,全世界每年死于交通事故的人上亿,直接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几千亿美元,间接损失更远甚于此。杜绝不安全的交通行为,势在必行。

高兴的是,我们的国家意识到这一点。前不久,国家又重新制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这部法律将于2004年5月1日实行,它将规范着我们日常的交通行为,保障着我们交通的畅达安全。

学习这部法律,宣传这部法律,让枯燥的条文演变成生动的故事深入人心,是今天的我们要做的。

小学课堂安全篇(8)

关键词 课堂教学常规 小学体育 构建重要性 构建内容 构建策略

在开展小学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构建良好的课堂常规是确保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秩序的基本条件,也是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成效的重要前提。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身心各方面素质快速发育的关键时期,不但比较好动,而且好奇心也比较强,对于很多东西都充满了好奇与期待,在上课的过程中很容易因为外界的干扰而出现注意力分散的问题,再加上这一阶段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比较弱,所以,很难约束自己认真的上完一节课。在这样的情况下,构建良好的课堂常规就成为了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成效的关键。鉴于此,本文就针对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学常规的构建问题进行了分析。

一、构建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常规的重要性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常规简单来说,实际上指的就是小学体育任课教师和学生在开展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所必须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也可以说是为了确保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工作顺利、高效进行而对教师和学生所提出的一系列基本要求。构建科学、明确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常规,并在开展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严格的落实和执行是非常重要的。概括来说,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首先,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常规的构建,有助于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安全性。小学体育教学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方式来组织开展的,因此,在开展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涉及到诸多器械练习和身体锻炼等方面的内容,学生之间的身体接触和器械接触也是难免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缺乏必要的安全意识,很容易引发安全事故。而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常规的构建,则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对同伴的保护意识,同时,还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课前器械检查的安全意识,从而能够有效的降低教学中的安全隐患,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活动的安全性。

其次,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常规的构建,有助于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的维持。上文已经提到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是小学阶段学生的普遍特征,再加上小学体育教学多数情况下都是在室外进行的,学生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此时如果不加强管理,往往很容易出现课堂教学秩序混乱的问题。例如:在慢跑的过程中,学生之间因为肢体碰撞而引起相互推搡、打闹等等。而如果构建了科学、合理的教学常规,并且在教学的过程中进行了严格的执行,那么不但能够避免以上情况,而且还能够逐渐的让学生养成遵守纪律的习惯,从而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有序性。

最后,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常规的构建,有助于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常规的构建与落实,能够让学生最大限度的避免外界不必要的干扰,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长此以往,必然会大幅度的提升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质量。

二、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常规构建的内容

要实现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常规的科学构建,首先必须要明确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常规的主要内容,概括来说,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常规通常可以分为课前常规、课中常规和课后常规三部分内容。其中,课前常规主要涉及了教学计划的制定、备课活动的开展、教学常规和器材的安全检查、请假的处理以及教师候课等内容;课中常规主要涉及了集合整队与问好、教师点名,清点人数、安全见习生以及安全检查和安全教育等内容;课后常规主要涉及的是场地器材的整理收拾以及课后总结等内容。在开展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常规的构建工作时,必须要注意从课前常规、课中常规以及课后常规三个方面入手同时进行,以确保所构建的教学常规的全面性和科学性。

三、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常规的构建落实策略

首先,任课教师可以采用趣味认知的方式来让学生记住课堂教学常规,理解课堂教学常规。例如:可以采用歌谣的方式,将课堂常规编程学生喜闻乐见的小歌谣;还可以采用讲故事的方式,将课堂教学常规的内容融入到小故事之中,通过“讲故事,说道理”的方式让学生记住课堂教学常规,理解课堂教学常规。

其次,任课教师可以通过行为演练的方式来让学生体验课堂教学常规,接受课堂教学常规。习惯是练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所以,为了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确保教学常规的贯彻落实,任课教师还可以采用行为演练的方式,来让学生切实的体验课堂教学常规,接受课堂教学常规。例如:通过集合整队演练来提高学生的集合速度,培养学生的集合整队意识。

最后,任课教师可以通过榜样示范的方式来让学生遵守课堂教学常规,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任课教师不但要通过自身对学生进行榜样示范,同时还要注意发现学生中的佼佼者,为学生树立同伴榜样,从而提高学生遵守课堂教学常规的积极性,引导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评选声音洪亮小教练、集合迅速小标兵等等,以此激发学生遵守课堂教学常规的意识。

小学课堂安全篇(9)

小学体育课区别于其他课程在于其主要是户外授课,而且仍然以传统体育内容为主,小学体育课过于强调竞技体育忽视对学生进行自救自护教育,学生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这使得体育课存在一定不安全因素。小学体育教学是学生锻炼身体素质的开始,对培养全面综合素质高的学生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如何提高小学体育课自救自护教育有效性,提高小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做到让学生家长放心学生在校的体育活动,是当前学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自救自护教育在小学体育课堂中存在的问题

1.小学生自我安全保护意识差

经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认为在体育教学课堂上进行体育运动是很安全的,仅有小部分学生认为学校体育课堂教学存在安全隐患,从这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对体育活动可能带来的一些危险是没有意识到的,缺乏自我保护意识。通过日常体育活动中观察可以发现很多学生对于活动中出现的碰撞、误伤等情况时缺少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没有很好地进行自我保护。其实,究其原因不难发现是学生在体育教学中没有强烈自我保护意识,对于体育课堂安全过度信赖。

2.自救自护教育缺乏安全实际演练

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主要是以接力赛跑、拔河、足球、跳绳、羽毛球、乒乓球及踢毽子为主,但根据当前情况来看,学校没有把自救自护教育真正落实到体育活动中,在体育课堂中教师缺乏对学生自救自护的指导,并很少帮助学生针对一些易受伤害的体育项目进行展开自救自护的演练,这样导致学生无法真正的了解活动中如何自救自护,也不利于提高学生体育实践能力。目前,很多小学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没有把自救自护理念作为重点纳入学校体育教学内容中,没有专门设置合理运动、自救自护等方面的教育课程,学生也就无法提高其自救自护素质及能力。

3.学校对自救自护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小学体育教学不仅是要教学生基本的体育知识及体育技能,同时应该也是加强学生对自救自护知识的掌握。但当前很多学校以竞技体育为主,增强发生安全问题的可能性,学生对于自救自护知识了解有限,学校没有专门的对学生进行自救自护教育,学生没有丰富的自救自护经验,因此对于发生突发事故表现异常紧张,无法单独处理出现的问题。所以,学校应该加大对学生自救自护能力的培养,加大自救自护知识宣传力度。

二、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自救方法渗透的必要性

一方面,体育教学的目的不仅是体育知识、运动技能的培养,让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而且是在向学生注重安全、珍视生命的意识。随着经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部分学生都是过着安逸平静的生活,对于可能存在的危险没有意识到,也缺乏面对危险化解的能力。因此,在小学体育课堂中渗透自救自护知识是十分有必要的。另一方面,教育本质来说是是对生命质量进行改造的过程,教育不仅是对知识的传播更是心灵上的沟通教育。

三、加强小学体育课堂自救自护教育的有效途径

1.把握正确教学切入点,树立科学教育目标

小学生在心理、生理方面都处于成长时期,这阶段学生成长是需要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的,小学生的生命安全是关系社会和谐、家庭幸福的重要因素。因此,社会各方对小学生安全教育十分重视,小学体育课堂加入自救自护知识内容是对学生安全提供一份保障,对社会对家长免去一份担忧。提高学生自我救护意识,增加学生自我保护能力是当前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培养小学生自救自护素质及能力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对学生进行严谨的告诫及必要的禁令,让学生始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提高对生命价值的认识;其次,要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处于积极主动状态,要勇于挑战困难,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教育。最后,小学生自救自护教育要想获得成功需要社会、学校及家长三方共同努力。

2.营造“自救自护”情境教学环境

根据新课改提出对体育课提出要求,学校要对体育教学资源进行优化在配置。小学体育课程中足球课是最令人担心的体育项目,学生之间经常发生碰撞对抗性较强,针对此种情况学校可以优化此体育项目,在足球比赛中营造“自救自护”情境教学环境,让同学在比赛中获得锻炼的同时指导学生如何更好进行自救自护,提高学生自救自护能力。

3.利用体育课堂优势,提高学生自救自护的意识

(1)充分发浑体育课堂目护目救教育的功能。自救自护教育的展开需要一定场地,体育课堂大多为室外教学这就为自救自护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所需要的场地及所需器材。而且,很多自救自护教学都是与体育项目有着密切联系的,很多体育项目包括田径、体操、足球这都有利于进行自救自护教育宣传。同时,在进行理论课程时要想同学讲解自救自护的相关知识,在实践中对自救自护进行展开训练,自救自护教育与学生体质及心理也有一定联系,因此对学生体质及心理训练也是必不可少的。

(2)提升W校学生自我安全保护的意识。学校体育课程安全教育已经成为教学重点之一,学生自我保护意识是学校体育教学正常开展的重要因素,强化对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自救自护能力是学校体育管理安全最终目的。提高小学体育课堂自救自护教育有效性培养学生自我保护意识是关键,这样更好实现体育教学目标维护校园和谐稳定。

四、结语

小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的安全是需要得到保障的,单纯的靠授课教室对学生进行完全的保护是不可能的,必须要对小学生进行专门的自救自护教育培训,要培养学生树立安全保护意识,面对突发事故学生要有独立面对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给学生传递一种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让学生对体育课堂充满积极主动性但始终把安全作为第一要义,不断提高小学生自救自护能力,切实可行的把学生安全放到最重要位置。

小学课堂安全篇(10)

摘 要:以网络安全理论与技术课程改革为例,提出教师主导下“与时俱进,因材施教”的课堂教学模式,介绍实施经验,供专业课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参考。

关键词 :课堂教学;与时俱进;因材施教;教学改革;教师主导

1 IT类专业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IT技术迅猛发展导致信息类专业课程实施传统教学的难度增大,同时大学教师繁重的科研任务使得教师的教学投入大幅减少[1-3]。目前,在大学IT类专业课堂教学中存在以下3个问题。

(1)教师整堂课从头到尾灌输知识,仍然采用“教师一言谈”讲授式教学法,很少大胆地运用自学、讨论、开设专题讲座等多样化教学方法,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被动收听。

(2)教师的知识模块陈旧,学生学习后不适用,进而产生“无用论”的想法。

(3)教师在课堂传授的内容知识广度不够,理论深度过大。

2 特色课堂教学总体设计思路

在全球共享技术的大背景下,知识爆炸性增长,任何一个教师都不可能随时掌握最新理论与技术,也不可能解答所有相关领域的问题。为充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其创新性地开展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笔者提出了教师主导下“与时俱进,因材施教”为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此模式下,教师由“主讲”角色转换为“组、导”角色,在课堂中主要发挥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课堂教学内容则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构建,用专题演讲的方式让学生主动搜索、分析、呈现,确保学生根据自己的实践基础在教学活动中获取新技术和新技能[4-6]。课堂教学模式总体设计思路如下。

(1)教师根据专业指导规范、教学大纲以及当前的技术发展现状,规划好整个学期的教学知识模块,但教学内容需要由教师和学生一起构建。

(2)结合学生的特长和资源,为学生合理分配和设计具体的课堂内容。

(3)为提高知识分享的效果,鼓励学生充分利用MOOC。

(4)锻炼编程和攻防能力,配合实验给予适当的设计。

(5)成绩评定时,平时表现占总成绩的40%以上,最终成绩由教师、助教、全体同学共同给出。

3 课堂教学实践分析

3.1 实施教学方案,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笔者对2010级信息安全专业的28名学生实施了第一期课堂教学模式改革,鼓励学生上台演讲信息安全技术小主题,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1)开课前,教师先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调查学生感兴趣的知识模块、擅长的技术等,以便为理论课的讲解和小课题的分配提供有效参考。

(2)教师主讲教学大纲的理论知识,每次课安排3~5名学生上台讲解预分配的信息安全技术小主题。135分钟的课程中,学生的演讲时间是45分钟。

(3)学生上台用PPT讲解,教师根据其PPT的内容、设计、讲解的准确性、观点的权威性以及表达的生动性来给出优、良、中等分数。

(4)结合网络安全实验,教师在课程开始时即对学生分组,自拟一个信息安全相关的项目,并让学生利用实验和课外时间共同完成该项目,最后上台讲解项目内容。

(5)课程结束后,每位同学对于本学期的课堂教学方式和内容做出评价。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讲比例占课上总时长的2/3,学生的PPT讲解题目全部由教师指派,演讲和讨论的分数占学生总成绩的30%,以小组为单位的项目展示结果占总成绩的10%,最后的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60%。

整个学期下来,学生普遍感觉课堂教学效果有明显的改善,希望教师能够继续采用此种教学法;但学生也认为选题有些宽泛,而且课堂内容质量会随着同学能力的强弱而变化,希望教师能够改进。

3.2 引入本科生助教,提高学生课堂演示内容质量

笔者对2011级信息安全专业进行卓越工程师计划培养的14名学生实施了第二期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着重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第一期课程中,学生的PPT内容占到了课堂总时长的1/3,但质量有些低,学生通常是被动接收教师制定的演讲小课题,主动学习效果较差,因此我们在第二期作了一些改进,具体方案如下。

(1)引进了本科生助教,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助力课堂互动。

(2)在PPT展示课题选择方面,主要由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大知识模块选取最感兴趣的小课题。

(3)教师主讲教学大纲的理论知识,每次课安排3~5名学生上台讲解预先准备的小主题。135分钟的课程中,学生的演讲时间是65分钟。

(4)学生课堂PPT讲解之前,会通过助教、教师两重校验,使该学生在课堂讲解过程中尽量做到最准确、最新鲜、最简洁,同时重点突出。

(5)教师安排最新技术英文文献综述报告。

(6)增加了针对某一专题的辩论环节。

(7)为结合网络安全实验,在课程开始时对学生分组,自拟一个信息安全相关的项目,让学生利用实验和课外时间共同完成该项目。

(8)课程结束后,每位同学对本学期的课堂教学方式和内容做出评价。

本期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讲比重为1/2,学生的PPT讲解题目和质量都有较大的提高,PPT演讲和辩论的分数占到50%,以小组为单位的项目展示结果占总成绩的10%(这两部分的成绩由教师、助教、全体同学共同打分),最后的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40%。

整个学期下来,学生普遍感觉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开小差、玩手机的现象基本不存在了,课堂内互动交流增多,辩论更是让学生感到新鲜,助教的带领增加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但同时学生认为选题还是过于偏向理论,有些学生的选题内容较深,希望课后能够看视频来复习[7-9]。

4 教师主导下“与时俱进,因材施教”的课堂教学设计

课堂内容与时俱进,每个学生皆有所获是我们专业课程教学应该始终追求的目标。笔者结合两期课堂的教学改革经验,设计了一套“与时俱进,因材施教”的课堂教学实施方案。

(1)课程开始前,先调研学生的特长以及擅长的技术等。

(2)根据教学大纲,设计好整个学期需要学习掌握的信息安全理论与技术,划分好相应的知识和技术子模块。

(3)择优聘用本科生助教,让助教带头展示信息安全小主题、优秀竞赛作品或创新项目展示等,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助教协助教师将已划分的知识、技术模块传达给每位学生,学生可在某一知识点内自由选题,也可以选择教师提供的小课题,在完成PPT的同时制作演讲视频。

(5)助教和教师在学生课堂分享前把关,确保PPT和演讲内容新鲜、准确和重点突出。每个小主题的演讲时间不超过20分钟,制作视频是为了高效分享、重复分享。

(6)学生分享小主题的同时,要求提出几个问题供大家讨论,启发学生积极思考。

(7)单独安排能力强的同学进行最新技术英文文献综述报告,以PPT方式展示结果。

(8)单独安排针对某一专题的辩论环节。

(9)为结合网络安全实验,在课程开始时对学生分组,自拟一个信息安全相关的项目。

(10)课程结束后,每位同学对于本学期的课堂教学方式和内容做出评价。

该课堂教学方案突出了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组织与指导的作用,教师的工作集中在课外管理、修改学生的PPT以及提高学生演讲质量上,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学生分享自主学习的结果,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课程成绩评分时,内容的有效性和辩论的分数占到总成绩的50%,以小组为单位的项目展示结果占总成绩的10%,最后的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40%。

5 结 语

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原则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注重培养专业素质。因此,“与时俱进,因材施教”的课堂能够真正引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深度参与过程中将专业知识点内化为专业素质,每个学生都能够根据自己的专业基础和水平有选择地获取到专业知识、技术和能力。当然,在“与时俱进,因材施教”的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例如,学生水平有差异,助教自身能力有强弱,这些都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内容和质量。因此,教师需要采取不同的手段来提高教学质量,这也是我们下一步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基金项目: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3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试点课程建设(ZX130106308007)。

第一作者简介:吕秋云,女,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网络安全理论与技术、网络安全实验、密码学实验、信息安全程序设计,laqyzj@163.com。

参考文献:

[1] 余清臣, 徐苹. 当代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内涵: 一种反思的视角[J]. 教育科学研究, 2014(1): 15-18.

[2] 吴玉平, 张伟平. 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困境与策略[J]. 当代教育科学, 2014(6): 28-31.

[3] 曹丽君, 王海明. 翻转课堂的特性及对专业教学改革的启示[J].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14(3): 75-79.

[4] 刘志军, 冯永华. 课堂教学变革的反思与重建:“慕课”背景下课堂教学变革的思考[J]. 教师教育学报, 2014(6): 53-63.

[5] 郭少英, 朱成科. 生成性: 当代课堂教学改革的旨趣[J]. 辽宁教育, 2014(3): 23-25.

[6] 孙春英. 学校改革发展的核心是课堂教学改革[J].教书育人, 2014(3): 34.

[7] 熊川武. 课堂教学改革须有“神”[J]. 上海教育科研, 2014(3): 35-37.

上一篇: 基础性投资项目 下一篇: 中学劳动教育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