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管理的成效汇总十篇

时间:2023-05-16 16:18:38

档案管理的成效

档案管理的成效篇(1)

在信息化技术快速发展和应用的今天,在医院规模不断扩大与员工及患者数急剧增加的情况下,医德医风电子化管理已经成为医院实施科学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的首选,是实现医院管理现代化、信息化的必然要求。

宽城满族自治县医院医德医风档案始建立于1999年,主要采用手工操作管理方式,费时、费工、费力且利用率低,查阅难,提供的数据也不够准确。从2011年起该院利用网络办公自动化信息平台(OA系统)对医德医风档案进行信息化管理,使全院519名员工医德医风档案的收集与管理更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合理性,降低了调阅档案的时间和工作效率。

1、具体作用如下:

(1)通过医院网络办公自动化信息平台(OA系统)搭建医德医风档案管理系统,使医德医风档案以文字、图表、图片等多种形式展现每位员工的医德医风情况,改变了医德档案的封闭性、表达形式单一与利用率低等不足,真正发挥了医德医风档案的最大作用。

(2)建立医德医风档案管理系统后,规范了使用的方法与程序,能够给相关部门提供了一个便捷、准确的信息资源共享平台,输入姓名可在最短时间内了解医院行风建设动态与查询本科室人员资料。

二、医德档案基本构成与主要内容

1、基本构成:《医务人员基本情况登记表》、《医务人员考核医德医风档案表》(内含“工作人员基本情况”、“违反医德医风情况登记表”、“医德医风考评汇总表”、“受奖励情况登记表”)、《年度医务人员医德考核评审表》和相关个人先进材料,行政奖励或处罚的复印材料等等。

2、主要考核内容:

(1)自我评价。医务人员按照医德考评的内容和标准,对自己的实际工作表现,实事求是地进行自我评价,并填写《河北省医务人员医德考评审核表》

(2)科室评价。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以科室为单位,由科室考评小组对每个医务人员日常的医德表现进行科室评价。

(3)单位评价。在自我评价和科室评价的基础上,以日常检查、问卷调查、患者反映、投诉举报、表扬奖励的情况作为重要依据,对每位医务人员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作出医德考评结论。

三、实现医德档案电子化管理的方法与措施

医德医风档案采用电子录入方式,一人一档,实行院科两级网络化管理,由院党委办确定专人负责收集,录入与量化评分,现将我院实行医德档案电子化管理方法简要叙述如下:

1、加强各科室兼职网管人员的档案专业等方面知识学习与培训,使其能够快速掌握电子文件的管理知识,自觉提高电子文件管理意识与保密意识,成为专业的信息管理人员,尽快做好传统医德档案的数字化管理转型工作。

2、医德档案网络信息化建设要建立一套较为科学规范、简易操作及灵活有效的管理方法;其次,要确立医德档案收集的范围,最后建立标准化、规范化的数据库并建立与之相对应的数据分析库,便于日后对档案信息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处理。

3、医德医风档案管理系统构建在医院采用的OA系统上,增加独立的数据服务器,编制交互网页,利用医院现有的OA系统网络资源及终端,为医德档案管理系统提供了运行平台。该系统用户分为超级用户和一般用户,一般用户拥有浏览档案、修改档案等功能,超级用户为系统管理者,主要负责完成对各个档案、数据库的维护管理及用户的权限设定等,超级用户具有快速检索功能权限,能快速检索和调阅档案。

4、需要填写的科室及个人需在规定的时段登陆系统并完成相关填写项目,在填写项目完成并核查无误后保存退出,从而确保录入数据的准确性。在规定的登录时段结束后,服务器将自动关闭系统。

5、运用网络办公自动化信息平台(OA系统),根据医德医风填表信息编制交互网页,最终录入数据库中,实现安全、高效的医德档案动态管理。整个过程全部利用计算机进行,形成收集、统计、分析和评价为一体的多功能管理体系。

四、对医德医风档案进行网络信息化管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必须引起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如安装防火墙、杀毒软件,数据库异地备份,定期杀毒等。对档案数据制作成“死备份”保存在不可擦除的存储设备上,建立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定期进行安全备份。

2、用户在录入信息时,必须仔细核查填报信息,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兼职网管人员要负责核查好本科室人员信息录入,确保全员填写。一旦系统关闭,将无法更改。

五、实行医德档案网络信息化管理取得成效

档案管理的成效篇(2)

高校成人教育学籍档案管理工作涉及内容广泛,专业性强,对高校办学发展和成人学生的继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做好这部分工作有利于高校成人教育管理朝着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方向发展。然而部分院校成人教育存在不足之处,严重影响到其专业发展,本文笔者通过归纳当前成人教育学籍档案管理的现状,进一步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以期促进高校成人教育学籍档案管理工作,促进高校办学。

一、成人教育学籍档案管理的现状

成人教育学籍档案是学校教育培养成人学生整个过程的完整记录,能准确客观的反映出学生在校期间的综合表现,因而对其管理是一项严谨的工作,具有基础性、服务性的地位,同时这项工作要求高、繁杂琐碎,需要极强的耐心和归纳整理能力。《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成人教育事业,就必须要重视管理工作,特别是成人教育档案的管理工作。”这里的教育档案管理工作主要就是指学籍档案管理。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成人重新进入高等院校进行学历补偿教育,以滿足各类用人单位对员工的知识技能、学历等方面的要求,这也就必然使得成人高校规模不断扩大,管理工作内容日益复杂,具体表现为一是档案内容繁琐。成人教育学籍档案包括成人学生的录检表、考生登记表、各科成绩、登记表以及成人学生在校期间的休学、退学、转学的报批材料;学生各类获奖处罚情况等等,涉及内容异常广泛。不同的生源、不同的受教育程度、不同的年龄层次、不同的学习方式等都会导致成人学生档案内容的差异。二是学籍变化快,管理难。成教学生大多数都是在职职工及社会青年,常常因为诸多原因导致转专业、休学甚至退学情况频发,学籍变动频繁,在其学籍在形成过程中,易造成成教档案材料的缺失,增加了档案管理的难度。

二、成人教育学籍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笔者根据调研本市几所成人教育学校,发现其学籍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学院重视程度不够高。不少高校领导对成人教育的认识严重不足,档案意识十分欠缺,认为成人教育的学生可管可不管,认为成人教育的档案可有可无,对成人教育学籍档案缺乏针对性管理,缺乏统一的管理规章制度。二是档案管理工作混乱,管理不到位。笔者调查中发现有的档案员随意使用圆珠笔、铅笔、红色墨水填写档案,字迹潦草,不方便识别,更不方便保存;有的档案员在学生补考及格时只将原成绩改为“及格”字样,没有按规定在档案记录上注明“补考及格”,甚至有的档案员将学生的姓名用容易书写、笔画少的简化字进行代替等等。除此之外,学籍档案移交问题也有待完善,部分学生毕业后,档案被乱抽乱翻,使用完必后随意放置,造成学生查询不到自己的档案,影响后续工作和发展。三是监督环节缺失。成人教育学籍管理对于学籍档案的日常处理,往往是部分工作便利的人员来对一些相关的文件和资料进行保存,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培训,不会充分的运用办公化自动系,使得档案管理混乱的局面无法得到相应解决。

三、成人教育学籍档案管理的改进措施

针对上文分析的成人教育学籍档案管理中的不足之处,笔者认为应当对症下药,先从思想上提高认识,加大成人教育学籍档案管理的宣传力度,堂学校和学生充分认识到成教生档案管理工作的严谨性,统一思想,高度重视成教学生档案管理,配备素质较高的人来专门管理成人教育学籍档案。要学会科学管理,建立有效的成人教育学籍档案管理机制,明确档案填写的具体要求,在细节方面做做出规定,使用什么笔、什么字体等;对档案移交工作做出明文规定,在什么时间内进行档案移交,以及完成移交需要的移交手续,并对移交的各个环节记录在案,以便责任追查,加强各环节的严谨性。三是加强监督。学籍档案管理是一项细致严谨的工作,涉及到成人学生日后的晋升,决定着该学生未来的高度,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在学籍管理工作中要定期聘请专家开展学籍档案管理方面的讲座,并对有关学籍档案管理老师进行培训,拓展其知识面,提高其信息化技术能力。同时学校成立专门督导小组,对档案管理工作不定时检查,及时发现问题,改进不足,不断提高档案管理工作。

档案管理的成效篇(3)

一、成人教育学籍档案的特点

1、学籍档案本身对外提供的资料应具有真实可靠的特点,成人教育学籍档案以其特有的原始性,真实性记录了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发展全过程,它不仅记录了这一阶段的成功和失败,而且是成人教育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1]。用人单位可以通过学籍档案来了解学生的基本学习情况及品德状况,第一时间客观的了解学生的相关信息和资料,以此作为基本依据来选拔人才及培养人才。

2、成人教育的学生教育层次高低不同,有本科生可能还有高中生,年龄结构较复杂,有青年人甚至还有老年人,对于不同领域,不同阶段的学生,学校开设了相应的课程,而这些课程种类繁多,致使所学教材不同,教学方式难以统一,学籍档案的管理也很难统一化。

3、有很多成人教育学校是附属于普通成人高校的,这些学校比较重视普通高校的学籍档案,忽略成人教育学生的档案,再加上地理位置距离本部学校比较远,所以管理方面比较松散,管理措施相对落后,使成人教育学籍档案比较混乱且不规范。

4、成人教育的办学形式多样化,自考、函授、夜大等均属于成人教育的办学模式,各种方式下的学院入学时间、教育方式以及毕业时间等都不统一,导致学籍档案的记载较为片面,内在联系不强。

5、现今存在一些用人单位在选拔及培养人才时过分注重学历,常常忽略一个人的过去的学习情况及工作水平,使学生的学籍档案利用率降低,没有对学籍档案管理提出需求,极大地影响档案工作者的积极性,降低了学籍档案管理的效率。

二、成人教育学籍档案管理中主要的问题

1、未认识到学籍档案的重要性,缺乏管理意识

我国成人教育的起步较晚,由于社会当时正处于教育改革的初级阶段并且本身教学模式的复杂性,使得成人教育学籍档案管理系统一直未完善。成人教育开展的初级阶段,由于对成人教育缺乏重视以及资金、管理的不到位,很多学籍档案没有及时整理、归档并移交档案管理部门,长久下来越积越多,档案管理人员意识单薄,没有认真处理,导致很多学生的档案混乱、零散、记载不全,使得档案没有机会发挥它的潜在价值,档案管理工作无法顺利进行。由此可见,提高对档案的重视度,加强档案管理意识对档案的合理管理是至关重要的。有人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档案作用不大,这种观点显然对成人教育学籍档案的重要性缺乏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和有效利用[2]。

2、学籍档案管理的模式阻碍教育改革发展

随着我国信息化和经济化时代的飞速前进,传统的成人教育学籍档案管理模式及制度已经跟不上新时期的教育改革政策的脚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成人教育高校对其教育计划及专业结构进行全新调整,同时不断探索、实施新的档案管理技术,新的档案管理模式的研发迫在眉睫,只有建立新的档案管理模式,形成新的档案管理制度及政策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学籍档案的质量,提高学籍档案的利用价值,只有推出新的档案管理手段及方法才可以杜绝档案在送往档案管理部门或人事部门的时候拆档、泄密等不合规定的现象发生。

3、用人单位对学籍档案的重视度不够,学籍档案的潜在价值无法开发

很多用人单位在招纳选拔人才时,都把目光主要投放在毕业证及学位证上,狭隘的认为得到这两个证的学生就是相对优秀的学生了,常常忽略学籍档案的存在价值。其实,这两个证只是完成教育的必要凭证,并不能证明该学生的学习能力及专业水平,这种“重证”的风气就无形中为那些假证的经营者提供了平台,有些学生想不劳而获,花些钱做了假的毕业证、学位证来作为参加工作的敲门砖,由于用人单位没有真的证件在手与之相比较且现在的造假手段越来越高明,根本没有办法客观的判别人才的真伪及了解他的真才实学,可是,用人单位很少能考虑到通过学生的学籍档案来对其核查,致使学籍档案的潜在价值没有得到发挥。

三、成人教育学籍档案管理的有效措施

1、强化档案管理意识,提高档案管理水平

学生的学籍档案是学生参加工作时的一个基本资料,它能客观、真实的反应学生的综合能力及素养,作为用人单位考察的凭证。学生的档案管理水平不仅影响着用人单位对所需人才的了解认识及合理使用,同时影响整个学校的档案管理完整度。因此,档案管理人员应该认真学习《档案法》及有关政策法规,加大档案法规的宣传教育力度,充分树立档案意识,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3],纠正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偏见和误解,积极利用档案资源推进高校成人教育的发展。

2、优化并统一成人教育档案管理制度

任何制度的实行及举措的实施若想成功,都必须达到系统的统一,只有上下一致、全局统一的执行该制度,此项措施在得以真正的落实。因此,成人教育学籍档案主管部门应该制一套系统的标准,将各个档案管理部门的基础工作、技术水平以及操作程序统一化、明朗化,大到何种资料以何种方式收入档案,小到档案归档后所用纸张的材料及大小、表格的形式及规格,健全档案管理所有程序的相关制度,让管理人员不再无章可循、无据可依,在遵从规定、服从整体的思想下合理管理成人教育的学籍档案,实现档案管理模式的最优化。

3、用现代化手段管理成人教育学籍档案

成人教育学籍档案具有资料容量大、种类多、程序繁琐的特点,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把信息技术引入学习工作的各个领域是我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必要手段。高等成人教育学籍档案管理机构应该积极开发一项先进的档案管理软件,该软件应该具有存储、传递及保密的功能,设置不同的权限,将学生的学籍信息传到档案管理软件上,档案管理部门可以通过软件随时管理学生档案,学生和用人单位可根据需要通过该软件了解相关信息,利用自动化手段实现成人教育学籍档案管理的高效率。

四、结束语

知识改变命运的今天,我们要重视人才,保护人才,教育改革在重视普通高校的同时应该提高对成人教育的重视。成人教育学籍档案管理的科学、合理化是保证接受成人教育学员资料的完整性及有效性的主要措施,学籍档案管理部门应该采取各种手段提高成人教育高校的档案事业,使学籍档案为每位接受成人教育的学生提供走向工作岗位的有力保障,使其与学校的各项事业同步发展。

参考文献

档案管理的成效篇(4)

21世纪以来,网络信息科技技术的不断发展,带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全国各地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企业的增多,加大了市场经济的压力,也使得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因此,企业在不断努力创造产品销量和利益,同时降低想方设法降低企业生产成本。而企业档案管理社会化就是为降低企业成本的需要而提出来的。企业档案管理社会化不仅能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投入,还能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最终为企业创造效益。下面就具体探讨企业档案管理社会化的问题。

一、企业档案社会化管理理念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祖国大地,改变了经济体制和企业的发展。许多企业都进行了业务外包,利用与整合外部优秀、专业的资源,使得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提高企业效益。同时,改革开放也带出社会化分工、社会化服务、社会化管理等词语,并使得企业档案管理社会化初出成型。目前,企业档案管理社会化指的是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将部分档案管理通过业务分包的形式,分给社会上专业的组织或个人进行管理,使档案管理更加规范、科学,内部管理得到更多利益与竞争优势。企业档案外包业务主要有档案数字加工、档案管理业务、档案库房建设业务、档案管理软件开发、档案管理相关工作业务。

二、不同企业档案管理业务分包需求的分析

1.房地产类企业档案管理分包需求众所周知,房地产类公司涉及开发、销售、物业等工作,档案类型多。近年来,经济发展迅猛,房地产开发公司也越来越多,有些工业企业也加入到房地产开发队伍当中。而房地产开发的项目也越做越大,参与施工单位多,产生许多复杂的工程项目档案。对于房地产开发企业产生的档案,一般都会建立专门的档案管理室,但是由于房地产类公司档案繁多,管理起来仍然存在很多漏洞,单一的企业内部管理,让项目档案就是一堆数字,并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所以,更多的房地产开发类公司会把档案管理分包出去,以获得更多优秀的更专业的资源,帮助公司获得更大的效益。房地产类公司档案管理分包业务主要包括帮助企业建设档案管理体系,企业长期的档案管理业务。2.生产企业分包档案业务的需求生产企业主要是以产品为主打的企业,由于生产需要而购入大量的原料,生产过程中涉及产品加工工艺,以及产品后期的销售与售后服务,这些都产生大量的产品档案。由于生产企业的档案类型比较多,有工艺档案、设备档案、原料档案、产品档案、客户档案等,企业为了节约生产成本,一般不会聘请专门的档案管理人员进行档案管理。另外,还会把重要的档案与不太重要的档案分开管理,以便保护企业的商业秘密,防止泄露核心的生产工艺秘密。但是这种分开档案管理存在着非常大的问题,很有可能丢失或者弄乱档案,不利于长期保存档案,以及查找相关档案。企业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认识到分开管理档案的弊端和问题的严重性,为了更好的企业发展与更规范的档案管理,更多生产企业需要并选择专业的档案管理组织或个人来承接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3.国有企业档案管理业务的需求一般大型企业都会有专门的档案管理室,而档案管理室归于行政部门管理。在国有企业中,档案管理在原则上按照《企业档案管理规定》或《国有企业文化材料的归档方法》等国家档案管理的法规来管理企业档案。虽然国有企业管理档案方法方式比一般企业规范,但是相对一般企业,国有企业规模较大,档案繁多,管理工作相对复杂。如政府中的档案,会采取统一管理模式,不同等级的政府部门则分级执行档案管理。大型国有企业则较为重视档案管理工作,设立专门的档案管理部门及聘请专业的档案管理人才来做档案管理工作。即使如此,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有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档案随之增多并复杂,企业内部的档案管理难度增加,档案管理工作需要分包出去。国有企业将档案管理业务分包出去,不仅有利于企业内部管理工作的进行,还为企业减少不必要的人力资源,同时,档案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建立健全更加完善的档案管理体系,获得更多优秀的专业资源,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利益。

三、分析企业档案管理社会化的必要性

1.社会化企业档案管理降低管理成本、增加资源利用率企业档案管理的社会化不仅能有效降低企业档案管理的成本投入,还能增加企业档案资源的利用效率,企业最终获取更大的效益。企业档案管理社会化的必要性有两方面。一方面,企业将档案管理的工作分包出去,而承接分包业务的组织或个人凭借自身的专业和实力,对档案进行专业化、规范化管理。近年来,承接档案管理的中介机构越来越多,企业投入的管理成本相对减少。另一方面,专业的档案管理机构提供档案管理服务的同时,利用企业的档案信息,整合其他优秀资源,为企业创造利益,实现资源再次利用。一般企业与档案管理机构达成业务合作关系,就会签署相关保密协议。而档案管理机构想要赢得更多的业务和声誉,必须为其合作企业维护并保守档案信息及商业机密,为自身机构长远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实现企业与档案管理机构的共同发展。2.企业档案管理的社会化为社会提供更多机会企业档案管理的社会化管理不仅能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还能为社会提供更多市场,提供更多创业与就业机会。档案管理本来是企业内部管理的问题,但随之企业档案社会化管理的出现,就出现了专业的档案管理机构公司,学校就会培养专业的档案管理人才,市场就会增加更多的档案管理岗位。企业利用档案管理机构的人才技术资源,增强档案资源的利用率。同时,档案管理机构得到相应的发展,满足市场发展的需求。3.有助于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进入新时期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深入,在这种情况下使得企业员工有以往终身制转向聘用制,这对于提高人才流动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从企业档案管理角度来说却让此项工作量及难度都增加了,但企业档案管理社会化地实施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首先,企业档案管理社会化不但能够在细化分工情况下借助于外部资料为企业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服务,进而有效地建设此项工作量与难度,并且专业外部服务地引进还可以在减少企业档案管理诸如人员、设备等方面的投入情况下提升其利用效率。其次,企业档案管理社会化地实施还可以借助于专业的档案管理机构使得社会资源得以有效地利用,并且在统筹社会资源情况下有助于资源优化配置,这也是当前市场经济发展中所提倡的一大重点。

四、分析企业档案管理社会化的可行性

首先,现代科学技术为企业档案管理社会化提供了可行性条件。信息网络技术时代,把地球缩小到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所以,企业利用信息网络技术进行档案管理,能随时随地进行有效的交流合作,为双方节约更多是时间和人力物力,提高了企业的办事效率,从而提升企业的效益。其次,规范的档案管理机构和健全的中介服务市场,为企业档案管理社会化可行性提供了有利保障。最后,从长远发展来看,企业档案管理社会化的可行性是可以满足企业发展需求,也是提高企业效益的有效手段。企业档案社会化管理已经逐渐被各大企业所接受,而档案管理机构也将越来越多,这类中介服务市场也将逐步规范。

五、企业档案管理社会化主要形式

通过对相关文献研究以及结合笔者工作实践来看,企业档案管理社会化主要有三种形式:1.集中统一管理集中统一管理是企业档案管理社会化主要形式之一,目前被广泛地采用,这主要是得益于其相较于以往管理形式具有以下两方面优点:第一,对企业来说,档案集中统一管理形式地应用不但能够在有效地降低此项工作中有关设备与人员投入情况下减少成本支出,同时也有助于提高档案管理利用的便捷性;第二,结合实践来看,以往企业档案工作中采用传统管理形式时,其主要是通过人员级别、所属部门等规则进行分别管理,如此一来便会造成档案管理工作效率性不高,同时相关信息资源地应用率也较低。而集中统一管理形式地应用使得企业能够借助于专业机构对档案开展集中统一管理,这样一来不仅实现了专业化、规范化以及高效化,同时也能够大大地提升企业档案工作效率及应用率。2.集约化管理对企业来说,档案管理工作不仅是其信息管理资产与知识产权重要内容,同时它也会对企业生产经营地有效开展构成一定的影响。在以往企业档案传统管理工作开展时往往是利用一套计算机系统,并且相关管理制度与方法等都不太完善,另外在加上人事流动大的干扰,如此一来便会造成企业档案管理工作量及难度增加。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将集约化管理应用到企业档案管理工作中,可以使得此项工作借助于网络及数据管理地应用而极大程度提升档案工作效率及治疗。此外,随着越来越多先进技术及手段应用在集约化管理形式中,这就更进一步提升企业档案管理工作效率、便捷性以及安全性,从而使得企业更好地利用相关信息资源来保障生产经营有效开展。3.实施档案外包,提升企业竞争力随着我国各种企业的逐渐壮大,企业的用工量和业务量的不断攀升,在这种情况企业现有的人力、物力资源对于发展来说本已无法满足企业的发展,这样一来如何解决繁重的企业档案管理工作成为一个难题。而通过实施档案外包规则,借助于档案管理机构为企业档案管理提供了便利,促进企业的管理性发展,业务外包不仅能增强企业对档案资料的需求,提高效率,更能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六、结束语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企业档案越来越多,档案管理工作难度逐渐增大,解决企业档案管理问题成为企业首要问题。企业档案管理社会化是解决企业档案管理问题的有效措施,专业的档案管理机构为企业提供专业有效的管理服务,同时为企业节约管理成本,降低运营难度,保障档案管理长久保存,便于查找,实现档案信息双重利用,有助于加强企业整体规范有效管理。有鉴于此,上文在充分结合笔者对相关文献研究以及自己多年工作实践经验,重点围绕于企业档案管理社会化问题展开探究,以供广大同行参考。

参考文献

[1]于世奇.企业档案管理的社会化问题[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19):35-36.

[2]邹秀梅.加强企业档案管理提高档案管理水平[J].科研,2015,(13):120.

[3]姚邵英,耿瑛.企业档案管理社会化问题初探[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9(10):186.

[4]董娟.企业档案管理社会化问题初探[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7,(2):49-50.

档案管理的成效篇(5)

档案是指在社会各项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原始记录,其包含多种形式,并且具有良好的保存价值。档案资源具有良好的现实价值和长远价值,对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应当加大力度做好档案归档并加强管理,以保证档案资源安全,推进档案事业的不断发展进步。

1 档案科学化归档管理的重要意义

就档案归档管理工作的具体情况来看,以往档案管理模式下,档案工作人员往往依赖手工操作对档案进行归档,此种情况下不仅无法取得理想的档案归档管理效率,甚至会造成人力资源的严重浪费,档案管理安全性不足,严重影响档案归档管理工作质量。而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技术逐渐得到广泛应用,基于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之上的电子档案逐渐形成,档案资料收集、存储、分类与统计等环节操作更为便捷,切实提高了档案归档管理的工作效率。基于计算机技术对档案进行归档管理,促进体系化管理的顺利实现,通过档案信息与载体的分离利用,便于档案信息与其他信息系统建立互联关系,有效提高了档案归档工作质量和效率,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促进档案资源利用价值的最大化发挥,因此档案科学化归档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相比,其在档案归档存储的方式也发生明显转变,以VCD、DVD光碟、大容量移动硬盘等作为主要载体的,对档案资源进行存储,使得档案信息资源的读取和利用更为便捷高效、存储时间长且不易损坏,所受外部影响较小,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可以说,电子档案的形成,为档案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档案事业的发展空间,推进档案归档管理向更高的管理阶段迈进。

2 当前档案归档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2.1 文书档案的管理水平难以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求

长期以来,文书处理和档案管理由不同的部门负责,影响了文书档案的管理效率,削弱了档案的信息服务功能。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不断地被开发和利用,各单位对文书档案的归档管理要求更高了。管理人员要有较高的知识层次和先进的技术水平,不能仅仅满足于一般的计算机操作水平。

2.2 文书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不高

一些文书档案管理人员,对档案分类、立卷等技能掌握不够熟练,导致文书档案收集范围不明确、立卷不符合规范等问题。在原始的手工操作管理中,企事业单位由于不能做到信息共享,使得大量信息闲置,不仅造成资金和资源的浪费,还造成文件和信息查找困难。

2.3 保密意识淡薄

在日常工作中,由于受“无密可保”、“有密难保”、“保密无用”等思想的影响,对档案保密重要性的认识不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档案的保密工作。

3 新形势下做好档案归档管理的具体策略

3.1 采用办公自动化

随着计算机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社会群体工作质量与效率明显提升,档案归档管理工作也不例外,为切实提高社会发展新形势下档案归档管理工作效率,应当积极采用办公自动化,对现代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加以合理应用,将传统纸质档案转化为电子档案,规范存储至办公信息数据库中,安排专门的档案人员进行管理,令档案信息供档案人员与技术人员共享,从而全面提高档案归档管理有效性。在档案归档管理工作中,通过办公自动化的方式能够简化档案查询环节,并有效解决了档案存储的空间,提高档案归档工作效率,从而为档案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3.2 及时归档管理

在档案归档管理工作中,为保证档案信息资源安全,及时做好归档工作,档案管理各部门、各实体以及项目负责人应当在档案管理过程中及时做好归档工作,尤其是在资料形成过程中应当及时对档案资源进行收集和整理,及时鉴定并移交。相关管理人员应当充分行驶自身职责,定期对档案收集与整理工作进行检查与监督,在发现问题的第一实践进行妥善处理,以保证档案归档管理的规范性和可靠性。

3.3 加强档案的管理

为保证档案归档管理的有效性,保证档案资源安全,应当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对档案进行科学化管理,切实降低档案资源的安全隐患。这就要求档案管理工作中应当将档案保密制度严格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安排专门人员负责档案归档中的档案,并实行责任制度,强化档案管理人员的岗位意识与责任意识,从而切实保证档案安全,提高档案归档管理的有效性。也就是说在档案归档管理过程中应当准确把握《档案法》、《保密法》等相关法律并认真贯彻执行相关法规,加强档案归档管理,规范档案移交、销毁等环节,切实保证档案的安全性。

档案应单独装订保存,严禁与非密级档案材料进行混卷装订,避免造成档案在利用中出现扩散问题。档案库房应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制定严格的库房管理制度,无关人员一律禁止入内。未经批准,任何人不得随意阅览、复制、传真和摘录档案内容,更不得私自撕拆、涂改。保密档案使用完毕后应及时核对、检查、维护,确保安全。

3.4 采用计算机技术管理文书档案

要注意档案保管设备的技术性安全,特别是设备不能链接到互联网上,防止信息被窃取或丢失。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中存在太多的不稳定因素,解决这个问题目前没有太好的方法,我们现阶段采取的最安全的管理方式就是独立进行管理。

3.5 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

从档案发展的方向看,要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必须掌握现代化技术,熟练应用计算机对电子档案维护、介入档案的形成与储存,确保电子档案的安全和完整,促进电子档案走上规范化有序管理。档案管理者必须掌握科技信息技术,并熟练应用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进行电子档案的使用、维护、管理,否则管理人员根本无法从事电子档案的形成和保管工作,也无法参与电子文件管理、检索系统的规划设计。维护电子档案的完整与安全,同各种危害电子档案的因素如计算机病毒、盗窃、篡改等行为作斗争。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现代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社会活动更加复杂化与多样化,档案归档管理的难度也明显加大。为保证档案归档管理工作质量,促进档案资源利用价值的最大化发挥,应当结合实际情况积极完善n案归档管理相关制度,规范档案归档诸多环节,提高档案立卷质量,从而确保档案资源能够为现代社会发展提供服务,并推进档案事业的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档案管理的成效篇(6)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高科技等的持续发展与进步, 在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中也开始推广应用信息技术,有效地促进了高校档案管理工作质量与效率的提升。信息技术自身具备着直观形象、超大信息容量、高速传递等诸多的优势,并在档案管理工作当中具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高校推广应用信息技术之后,其在教育、教学、管理等模式方面也随之发生着改变,使得档案资料自汇聚方式、信息平台、保管与应用信息等诸多方面都产生了较大的变化。

1 信息技术对高校档案管理的意义

1.1 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高校档案的大容量储存

在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中有效地应用信息技术,能够达成海量信息的存储,使得工作人员能够较好的来对应管理不同类型的档案信息。在以前实施档案管理工作重点是应用手工来进行分类整理,不仅工作任务繁重,并且还显现出较低的工作效率。在档案管理工作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能够达成自动化与网络化的档案管理,并能够促进档案管理人员工作效率与质量的提升,其仅需在计算机中输入相关数据,就可以达成重复使用。另外,在系统输入相关数据之后,仅能够有着报表的自动生成,并来统计和分析相关的信息,由此也给予学校其他工作事务以便利性。

1.2 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为档案管理人员提供工作上的便利

在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之后,可使档案管理人员自以往固有的繁复手工劳动的当中走出来,并使其工作重点导入到汇聚和编撰资料当中,如此一来就能够较好提升档案资源的整体性和丰富性,由此也给予学校其他工作事务以便利性。另外,汇聚分类、开发应用档案也是一种繁复的工作,倘若档案管理平台缺乏完备性,则工作效率与质量也会较低。在档案管理工作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即可达成档案资源的共享。首先教师能够以自我所具有的权限来对相关的资料进行浏览和下载;其次,工作人员也可通过网络传递交接相关档案资料,以此来对于高校整体的各项工作的质量与效率进行有效提升。

2 高校档案管理现状

2.1 高校档案管理观念落后

在以往不少高校的高层管理者通常会关注于教学与科研工作方面,而忽视了档案信息自身所具有的作用与价值。教师也是全身心投入到平时的教学实践当中,不注重建设与管理档案信息资源,认为自己与档案管理工作没有工作交集,滞后的档案管理理念让所建设的档案信息显得不完备,各类时间较长的信息资料都累积了起来,难以进行有效管理。导致产生了缺乏的实用性的档案信息,对于档案信息的客观真实性直接构成了影响。。

2.2 高校档案管理模式陈旧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档案信息资源已升华成为了社会进步的战略型发展资源。但是,部分高校还具有着较为滞后档案信息管理方式 依然应用手工来对档案进行分类整理,既有较大的工作量,而且质量与效率也较难提升,也未有专门的的档案信息资源库。同时“注重于管理,不注重于服务”也形成了在日常管理中的单一化,使得查阅档案时手续较为繁琐,未能较好的利用好档案信息。

2.3 高校档案管理水平整体低下

现今因为部分高校仍然在应用以往固有的人工管理档案的方式,造成了巨大的信息量的保存不便于查阅,管理的质量与效率较低。另外此种方式,会让较多的人接触到档案,难以保证档案的保密。并且不便于保存、查阅、更新档案,并直接造成了档案的长期的累积,形成了就会较多的档案资料的存储,不便于保存、查阅、更新档案。

3 信息技术在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中有效应用

3.1 信息技术中硬技术的应用

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中应充分应用计算机、移动硬盘、打印机等多种辅助设备,能够有助于工作人员顺利实施档案管理工作。在以往固有的档案管理工作,是应用手工的方式来汇聚和处置档案资料数据,使得工作量较大,而且形成了工作效率低下。巨大的档案信息量使得查阅时较为困难。而在应用和推广信息技术之后,在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大都配置起了计算机及其辅助设备,能够使得工作人员直接从网络来获取需要的资料信息,并转换和制作为电子版文件进行存储,以此来达成档案资料的数字化形式。电子文件不仅方便存储和保管,而且不占用保管的空间。由于电子文件是新型的信息载体,近数年以来,现今的电子档案已经逐渐替代了原先的纸质档案。学校所荣获的各类奖品,因为保管过程中会出现破损和陈旧等情况,所以应该拍摄出视频或是照片来进行影像保存,另外所荣获的各种纸质的奖状与证书等,能够制作成扫描件作为电子文档保存到计算机中。

3.2 信息技术中软技术的应用

即使是早期的文件系统也能够转化为电子文档进行有效的存储,由于此部分文件具有着繁琐的数据信息,在共享数据和检索信息等诸多方面都有着部分的弊端,因此难以进行的范围的应用推广。在当今信息技术的持续发展趋势下,为能较好的在档案管理工作显现出电子文档的管理工作数据库的作用。应用数据技术的能够较快的达成消除数据信息的冗余消除、有效检索信息、存储和共享信息。在高校构建起了档案信息管理的数据库,能够较好的应用计算机自身的快速检索、密集存储的功能,既可有效提升高校档案信息的保密性,还可有效提升档案管理工作质量与效率。作为世界性的计算机网络的互联网技术,是自规模不同、类型相异的计算机网络所汇合构成的。由于计算机网络化的普及,产生了共享的信息资源,随着持续性发展的互联网技术,在设备的配置及技术方面性能互联网技术都可达成档案的网络化管理的标准化要求。互联网技术既可达成传递、接收、汇聚数据档案,还可达成真正意义上的共享网上信息资源数据,并使得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效率与质量得到较大提升。

4 结语

总而言之,与社会其他行业的档案管理工作相较,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具体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其档案资料是以校史和与学校教育发展相关的资料为主,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可较好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以及进一步提升档案的有效利用率,使得学校师生及社会上有相关需求的人们能够便捷的查阅档案信息。从而体现出档案信息的存在价值。因此,各个高校应确实来对档案管理工作的理念进行转变,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好档案信息资源,并能够达成档案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和信息化,以此来更好的促进高校教育教学及各项工作的顺利展开。

参考文献

档案管理的成效篇(7)

长期以来,在医院综合管理中,“重医轻档”问题普遍存在,档案管理与常规医务管理存在脱节现象。在新医改环境下,档案管理需要积极调整,改变以往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执行更科学、更规范的档案管理模式,做到与时俱进,提高档案管理的实效性。

1 医院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忽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医院在档案收集、归置等方面重视程度不足,对于档案资源对医院规范管理、业务发展的作用缺乏有效认识。医院将医疗设施升级、人才团队建设作为管理核心,档案管理则被边缘化,甚至有些医院尚未建立独立的档案部门,将全部档案资料推挤一室,缺乏规范管理。由于院方重视程度不足,造成档案管理积极性不高、随意性较强。

1.2 老旧档案保存管理不当

在档案管理方式上难以跟进时展。当前,不少医院医疗设备全面升级,但是档案管理仍采取传统方式,不少老旧档案仍以纸质资料方式存在。随着归档时间的延长,陈旧档案可能发生纸质霉变、字迹模糊甚至腐烂等问题,为后续档案适应带来很大不便,档案安全性、完整性受到严重威胁。尤其是纸质档案在搬动、转移过程中容易损坏丢失,进一步影响了档案的完整规范性。

1.3 档案管理制度缺失

虽然不少医院在档案管理中制定了相应制度,但是在实际管理中这些制度往往难以落到实处。管理者对于医院的职能定位于“治病救人”上,认为在档案管理中投入人力物力属于资源“浪费”,进而导致档案管理制度难以真正落到实处。档案管理难以发挥应有成效。在医院整体管理日系内普遍存在一种“怪相”,就是医务人员异常繁忙,而档案管理岗位则分外清闲,形成鲜明对比。而档案管理也被视为医院的“闲差”不受重视,工作人员积极性不足,工作态度被动消极。

1.4 管理人员素质偏低

由于医院对档案管理不够重视,制度不是不严、日常管理散漫,造成档案管理缺乏专业性,而且在人员配置上多为非专业人员。甚至有些医院将闲置人员调到档案室进行管理工作,工作内容仅限于清洁和保管。这些人员对档案管理缺乏有效认识,而且对档案管理作用认识不清,管理技能落实,这些都影响档案的服务质量和应用效率。

2 医院档案管理的优化策略

2.1 积极转变档案管理理念

作为医院管理者,需要积极转变档案管理理念,认识到档案管理与医院发展的密切联系,档案不仅是医疗业务的记录和发展,同时也关系到医学研究的进步和应用。通过档案能够了解具体医疗案例的救治细节,并且能够和更多同类案例进行比对和参考分析,从而制定更科学的治疗方案,减少临床病症诊断排除时间,提高诊断准确率和治疗有效率。通过医院档案资料增加与同行和专业研讨会的交流探讨,实现有效资源共享,促进医疗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2.2 优化档案存储方式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医院积累了大量纸质档案。随着时间不断积累,这些档案变得字迹模糊,甚至有些文本已经腐烂,进而造成档案数据不全,尤其是一些珍贵档案的丢失和损坏,其价值损失难以衡量。虽然医学技术一直在进步,但是珍贵的案例资料仍有其价值,无论专业性档案还是行政性档案,都是医院的宝贵财富,记载着医院的发展。尤其是一些医学档案对于各种病患类型、治疗手段的记录,能够为后人提供借鉴和参考,有利于医疗工作者根据现有条件开展科研。尤其是在信息化环境下,档案也要实现信息化管理,将纸质文本转化为电子档案,不但有利于数据的保管存储,同时还能建立起清晰的档案管理体系,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查阅。而且在网络环境下,学术档案资源能够实现共享,将一些有价值的档案资料进行汇总,能够形成系统的专业学术价值。在信息化管理模式下,档案管理将节约大量人力物力,管理效率将进一步提高。

2.3 强化管理制度

制度是组织管理中不可获取的约束基础,只有制度科学严明,才能起到有效的激励和约束作用。随着医改步伐不断加快,医院需要在档案管理中引入严格的监管制度,并将制度落实在工作第一线,形成从上到下协调联动作用。每一个科室都需要对科室内医疗、管理档案进行及时汇总,由专人整理审核后递交医院档案管理部门。在档案管理中引入专项管理制度,如果条件具备,医院则要设立专项档案管理人员,提高档案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全院树立起档案管理意识,认识到档案管理制度执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强化档案部门管理和绩效监督,从而明确制度管理重心。

2.4 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对档案室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专业素养。改变以往将档案管理视为闲差的片面认识,增加档案管理队伍的稳定性。针对档案管理需求制定培训计划,确定培训内容,从而提高管理人员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通过专业知识讲解,提高其管理能力。只有具备人才优势才能促进档案管理能效的发挥,在档案专业知识讲解中结合信息技术知识,着力培养专业素质过硬、信息素养良好的档案管理人员,以此提高档案管理质量。

2.5 各部门之间相互协作

档案管理并非孤立的管理体系,而是需要多部门联合协作,利用信息技术构建独立的档案信息库,各科室也要建立起单元式档案管理体系。为了减少档案人员工作量,科室人员需要对本科室档案进行提前梳理,做好档案跟踪记录。如挂号处是建立患者档案的第一个环节,其后患者在不同科室间的就诊记录都能在档案中有所反应。尤其是在网络环境下部门间信息得到联通,档案管理人员能通过医院后台数据对档案信息进行核对整理,有利于较少存档负担。科室间的协调合作能够形成更完备的档案信息网络,实现档案资源共享。合理的人员配置有利于提升档案跟踪质量和记录效率,增加了档案管理的规范性和针对性。

3 结语

新医改带动了档案管理的稳步升级,同时也为提高管理质量创造了良好条件。科学的档案管理能够为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有益参考,促进医院科研进度,为制定规范高效的行政决策提供数据支持。虽然当前档案管理中还有一些问题存在,但是随着医改进程的不断加速,档案管理理念也会逐步更新,在档案管理质量和管理效率上有所提高。尤其是在信息环境下,电子档案已经普及,对于档案分类以及规范化管理有良好的促进作用。通过技术优化、人才培养、观念转变,档案管理模式也会不断优化,为医院管理能效的提高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档案管理的成效篇(8)

档案管理虽然是保障组织持续化发展的基础条件,但还是被部分管理人员所忽视,这些管理人员将经济效益放在第一位,并没有重视档案管理和经济效益之间的直接作用,继而影响了经济效益的提高。所以,正确衡量档案管理和经济效益的相关性是管理高层必须具备的意识。

1档案管理和经济效益的相关性

1.1通过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来提高经济效益

要对档案管理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首先需要对档案管理经济效益的意义有正确理解,对其实质问题加以把握,这是经济效益提高的先决条件。档案管理具有几个显著特点,可传递性、本源性、可再生性、可扩散性等,都需要在信息环境下进行。同时,将自身的实际情况、发展方向和目的与这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能够让档案信息产生新的特点,为提高经济效益打下基础。首先需要正确了解档案和经济效益产生的关系,档案信息不会因为经济效益的产生而有所损失,不仅如此,提升经济效益还能将档案信息进一步传播和扩大,与其他物质资源相比,信息资源越利用会越丰富和成熟的。经济效益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不定期或定期产生的,其经营活动并不仅有一次。档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必须通过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以及实际性的决策方案来不断优化,将技术、成本和资产等相关因素和档案信息进行有效的结合,共同发生作用,因为经济效益虽然会因为档案管理产生直接作用,但是经济效益并不会因为档案管理而直接实现。其次,档案信息也属于商品中的一部分,其经济效益是在进入市场后产生的。所以,整理档案收益一般不会进行特殊财务处理,其可以通过他方式来进行,如科技成果推广、非资产性技术转让等,因为经济效益必须通过商品的档案信息才能获得,使记账更加方便。但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因为档案管理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不能准确地进行估算。

1.2对潜在效益进行有效评估

通常情况下,各方面成果如生产、管理和销售等都会被严格记录到档案信息中,能真实地反映出发展状况和经济成本等,还能通过自身的科学管理和技术等信息促进经济发展。档案管理要发挥自己的作用,为产品的生产、技术转让和咨询等环节提供参考作用,就必须对社会市场需求进行了解,并对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做出判断。同时,将人力、资产和生产等相关因素和档案管理进行有机结合,能够为经济效益的产生提供更加有力的作用。档案管理的形式主要有表格、图纸、数据、报告、论文等,是一种现代化知识性产品。档案管理的科学性和知识性能有效整理和归纳各种资源和信息,将其作为促进经济效益的主要支撑。档案管理的类型有人事档案、科技档案、会计档案等。其中,人事档案主要是对员工的个人情况、工作经历和政治面貌等信息进行记录,通过它能有利于正确分配员工工作职能,是现代化组织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人力资源信息。同时,人事档案还能有利于对员工的人情关怀,并将员工的潜能最大化的进行挖掘。科技档案主要是对组织的生产和技术成果,以及技术人员的智慧进行记录,能在招投标工作中发挥有力价值。会计档案能够真实地反映出组织的生产效益和资金状况,其属于经济发展的积累,通过对会计档案的利用,能够为经营管理模式的创新、经济纷争和决策方案等提供绝对性的参考。总之,要将管理工作更透彻地进行,管理者可以通过档案管理来获取各种信息。所以,组织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升离不开档案管理,其能够对潜在效益进行科学评估,并提供可靠的数据和信息。

1.3通过独特的属性为组织获取经济效益

档案管理除了具备知识性和信息性的特点,其还具有相应的客观性。所以,档案管理的价值还发挥在其他领域,比如处理法律事务和政治事物上。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适应并站稳脚跟,就必须对自己的劳务关系不断进行调整,其中会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一些劳务和经济纠纷。档案管理能够提供权威性和客观性的证据资料,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梳理出正确的处理方式,避免组织遭遇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1.4帮助组织实现标准化管理

科学和真实是档案信息的基础建立条件。所以,在长期的经营管理中,需要不断完善档案信息,通过管理人员和相关人员的共同协作,确保档案的完善和真实,将其严格进行编写和归纳。同时,档案管理的整个过程是十分严密的,并具有很严格的档案建立标准,这对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技能和个人素质都有较高要求,并需要倾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确保这些工作的完成。较强的规范性是组织档案管理工作的主要核心,在工作过程中,档案管理人员需要不断积累工作经验,有效整理档案资料,并在工作中不断加强自身的业务技术能力和工作效率。另外,档案管理的建设也需要不断加强,实现档案的信息化和规范化,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产生作用。

2档案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策略

2.1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技能和个人素质

要充分发挥出档案管理的作用,离不开专业性的档案管理人员,所以应当对这些管理人员定期进行职业培训和工作指导,保障管理人员的档案管理水平和业务技术素质,并能独立、准确地处理系统中的相关事宜。要进行有效的培训,可以聘请专业档案管理培训专家来对大家进行档案管理流程和设计思路的讲解,通过图表、案例和语言等直观的演示,让管理人员能够熟练掌握这些应用技巧,加强对档案管理的应用和维护。同时,档案管理人员还应当学会、折叠档案图纸、档案的制作、档案材料存放保管等。不仅如此,还可以提供一个供档案管理人员交流和分享经验的平台,促进档案管理为组织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2.2完善相关管理制度

要将档案管理工作更好地落实,首先需要进一步完善各种规章制度,特别是档案的记录、利用和保密等,必须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来严格实施。同时,仔细划分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和责任,及时完成入库和文件归档工作。完整地记录和归类各种档案文件,利于随时进行使用。总之,要有效统一和利用档案管理,必须采取相应的策略来进行,如通过主管部门审批才能外借相关档案,而只有档案管理能够规范化和统一化,才能为经济效益的提生作用。

2.3加强档案的管理和保密

如果要维护自身的技术机密和资金信息,就必须加强对档案的管理和保密工作,确保知识产权不受影响。同时,对所涉及到的一些重要档案信息,如科技机密、重要人事档案、商业机密、技术研发等进行特殊存放,保证信息的绝对安全。在实践过程中,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必须增强保密意识,严格按照保密制度执行,如必须经过档案人员的同意,才能使用相关资料;在借阅档案资料时,必须办理相应的手续,确定使用的时间,并按时将资料返回;在对各种研究成果、技术资料、专利资料等进行查阅时,必须严格完成相关手续的审批,以保证档案不外泄,从而保障其使用价值,对于实现其相关经济效益有着极大作用。

2.4利用信息化技术管理档案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和推广的新形势下,组织的基本信息资源都被收录在电子档案中,因此,要有效开发信息资源并加以利用,将档案通过信息化方式来管理,能够更加方便快捷。与此同时,在建设自动化办公系统的时候,有效结合办公软件和档案信息,能够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效率。例如,office办公软件的应用、ERP管理系统的应用,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已经得到推广,不仅能减少工作量,还便于查询、整理等。另外,档案管理信息化发展,需要一定的技术和资金投入,以统一进行档案管理。所以,有效结合档案信息化和组织信息化,将档案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才能为运营发展奠定基础,最终促进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2.5通过大数据提供档案管理的扩展性

档案的数据通过社会的发展和经济运营情况不断发生变化,传统档案工作模式必须通过动态化扩展来提高操作效率。通过大数据和云计算的相互作用,能够实现动态扩展和资源储存,并能合理分配资源,确保资源的实际使用率有效上升,为档案管理系统的扩展性带来极大作用。所以,档案管理的框架可以通过云计算进行设计,将资源的提升和资源增长速度的存储通过动态方式来管理,将经济效益从侧面进行有效提升。大数据技术的发展离不开数据和储存,并能实现统一化管理档案资源。为了档案管理的安全性得到保障,对档案进行备份是必不可少的。目前办公软件中的备份方式普遍采取电子档案备份,要实现资源共享,首先需要建立一个档案备案中心,其次需要通过技术支持实现。经济效益的不断提升,也会带动档案信息容量不断提升,而云计算能够满足对档案的系统化管理,实现档案管理系统的可拓展性。同时,该技术良好的应用能够降低后期的维护和管理,减少在系统投资上的成本,收获更大的经济效益。

3结语

总之,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档案管理发挥的重要作用更加凸显了其在组织发展中的重要性,同时也体现了档案管理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具有直接关系。组织要更好地发展就必须明确档案管理和经济效益之间的相关性,并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来提高档案管理的有效性,甚至将其作为发展中的主要管理任务,才能真正推动组织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勤.企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及档案利用效益[J].组织改革与管理,2015(8).

[2]韩娜.基于组织经济效益提升的档案管理要点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5(13).

[3]姜淑静.分析电力档案管理实现经济效益的若干措施[J].中国电子商务,2014(14).

[4]修应俊.电力档案管理工作中经济效益实现[J].低碳世界,2015(1).

[5]杨艳.市场经济下组织档案管理的创新实践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2).

档案管理的成效篇(9)

1信息时代的档案管理工作

档案管理指的是对档案信息的搜集、整理、存储和编辑等工作,其管理对象是各种档案信息,如人力档案、财务信息档案、生产信息档案等,对于不同性质的档案信息要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形式以人工为主,不仅浪费人力、物力和财力,还极易产生各种失误,严重地降低了档案管理的整体质量。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改变了档案管理模式,管理人员只需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就能开展搜集、整理、存储和编辑等工作,极大地减少了管理成本,提高了管理工作的系统性和高效性。在信息化时代,档案管理必须围绕相关法律法规开展工作,应积极向电子档案过渡,才能满足企业长远发展的实际需要。

2档案管理信息化的优势

2.1信息采集更便捷

在档案信息采集方面,利用计算机网络的高效性、交互性、共享性的优势,能够在短时间内整理大量的档案信息,确保档案信息采集的时效性,有效地提升档案信息的采集速度,减轻人员的工作量,使档案管理人员拥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档案的优化管理,提升档案管理工作效果。

2.2提升档案管理水平

在档案管理工作中运用计算机及现代信息技术,不仅能够对分散的档案信息进行集中处理,将纸质档案汇总整理成电子档案,还能实现对档案的永久保存,便于随时调用。在开展档案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利用专业的管理软件和平台,能够有效地提升档案信息分析和处理速度,增强档案信息的时效性、准确性。

3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趋势

3.1无纸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数据的大量增加,档案管理需要存档的资料也越来越多,纸质载体形式已无法适应时展的需要。以数据形式进行存储的方式逐渐取代了纸质形式,在存储空间以及人力成本等各方面体现出无可替代的优势。

3.2精细化

目前,企事业单位以及政府相关档案资料信息种类较多,类别复杂,而且信息量越来越大,因此,要将各类信息分门别类地细化、分区,构建独立、相关的档案系统,有效集合独立的档案信息,缩短档案信息调动、查询的时间,解决传统档案查询中存在的弊端和问题,提高管理效率。

3.3实时化

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模式受环境条件、载体等各方面的制约,在调用和传送等方面无法实现及时性,工作效率受到较大的影响。在信息时代,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构建网络档案管理平台,档案信息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传输交互,使档案管理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

4信息化背景下优化档案管理工作的相关举措

4.1健全相应的档案管理制度

要想有效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首先就要完善当前的相关管理制度。传统档案管理工作过程中已有规章制度,已经很难适应新的社会发展形势的需要,特别是伴随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相关的档案管理工作模式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因此,单纯依靠传统的规章制度已明显不合时宜。只有在当前网络环境下制订相应的规章制度,才能有效进行档案管理职权的分配,符合网络平台的相关要求。此外,还要结合当前档案管理工作情况,定时召开相关工作会议,对于档案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做好相应的总结,并采取合理的措施,保证相关的档案管理制度符合现实工作的需求。

4.2提升网络管理平台的安全性

档案是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参考依据。在档案管理过程中,保障档案相关资料的真实性会直接影响后续工作的正常开展。因此,为了保证相关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有必要对相关的档案管理技术进行改革。信息化档案管理平台的安全性,与当前的网络使用环境以及干部职工的工作习惯有很大的关系。作为相关的网络维护部门,要保证档案工作人员有个安全的工作环境。此外,与档案相关的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也要在科学合理的制度下配合档案管理工作,如登录档案管理账号后,要及时删除账号信息;工作开始前要对当前的网络环境进行安全测评等,从而将相关的网络安全风险降到最低范围内,这样才能保证档案安全管理工作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

4.3加强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

为了确保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要不断加强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工作,健全和完善相应的档案管理机制至关重要。在信息时代下,要明确档案管理工作的管理目标和方向,有效构建信息化档案管理机制,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不少单位缺乏对档案管理信息化的重视度,信息化建设力度不足,造成档案管理工作的随意性,降低了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因此,要加快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的建设步伐,强化信息化档案管理系统的软、硬件配置,构建科学合理的档案管理系统,有效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避免档案管理工作出现秩序混乱的问题。另外,在信息化档案管理中,针对档案资料级别的不同,要设置相应的权限,要明确规划出档案管理框架。

4.4完善信息化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的成效篇(10)

1前言

从多个方面分析传统档案管理方式已经难以高效完成归档工作、档案收集和整理工作,导致档案管理工作效率低下,在规定的时间内无法有效档案管理工作,并且,经常出现档案丢失的情况。此外,部分管理人员在档案管理过程中过于关注工作进度,忽视创新管理思路,自然难以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效率,为了改变这一管理现状,以下提出创新档案管理观念、应用信息化档案管理方法、落实创新的档案管理服务方式等措施,进一步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有效性和实效性。

2落实创新的档案管理制度

早期,在档案管理过程中因缺少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创新的机制,导致档案管理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内无法有效完成归档工作和保存工作,并且,不注重按照规范化的流程整理档案,各种档案摆放在一起,非常混乱,难以快速找到所需的档案,不仅增加其查找困难,同时也会造成档案管理效果不理想,对此,事业单位要落实创新的档案管理制度,并且要做到如下几点:(1)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在开展工作之前,应结合工作量制定档案管理计划,做到有计划地完成档案管理工作,同时对于在工作中表现出色的人员,应给予奖励,如,发放相应的奖金,奖励透明化、公开化,做到公平对待所有管理人员,能够调动管理人员认真做好本职工作。(2)在进行档案管理时,应依照规范化的流程进行细致的工作,对于违规人员予以处罚,创新的档案管理制度中明确提出奖励标准和处罚机制,做到奖罚分明,能够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有利于进一步做好档案管理工作[1]。

3创新档案管理理念

新时期,事业单位对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管理人员必须创新工作思路,改变传统的管理理念,落实全新的档案管理工作,促使管理人员积极转变落后的管理观念,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贯彻落实事业单位提出的要求,自觉创新思路,并且不断学习新的管理方法,才能促进自我不断进步,进而做好档案管理工作,不仅获得事业单位的认可和满意,同时落实不断学习理念,将这一全新的观念落实到工作中,其能够积极向身边优秀的同事学习,进而为了促进自我胜任档案管理工作,管理人员在事业单位的激励下,主动学习档案管理方面的知识,在实际的学习中转变落后的工作思路,同时注重落实创新的管理方法,深入落实的过程中积极学习全新的管理方法,并且与同事相互取长补短,相互促进、互相帮助,不仅形成共同合作的观念,同时树立不断学习的理念。管理人员自觉创新档案管理理念,有利于推动管理人员不断进步,进而胜任档案管理工作,可见,创新和改变落后的管理观念非常重要[2]。

4运用信息化档案管理方法

过去,在档案管理工作中所运用的管理方法比较陈旧,并且需要耗费较长时间才能完成归档工作,难以高效完成档案管理工作,对此,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在实际的工作中必须做到与时俱进,调动管理人员有效运用互联网,并且在运用过程中落实信息化档案管理方法,灵活运用计算机、网络,完成档案分类、整理文件等工作,在短时间内即可完成归档工作,同时,还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加密档案,提高档案的严密性和保密性,防止档案内容泄露出去,以此确保档案保存完好[3]。因此,在新形势下,档案管理人员应紧跟时展的步伐,在实际的工作中学会运用信息化档案管理方法,并在应用过程中取代落后的管理方式,以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能够快速分类档案,之后,应用信息技术将不同的档案保存在不同的文档中,保存后可以备份、加密、上传,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档案管理工作,创新档案管理方法的同时,方便管理人员整理、分类档案,有效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效率。

5创新档案管理服务方式

当前,事业单位在发展过程中要格外关注档案管理工作,在关注的同时,在档案管理中必须创新管理服务方式,管理人员在清楚要求后,积极运用电脑登录在线服务系统,不仅可以在线沟通档案管理方面的经验,还可以利用在线服务系统发送各个部门需要的档案,无需耗费时间传送,通过运用在线服务系统,在线提供服务,既创新了档案管理服务方式,又发挥在线服务功能,有利于提高档案管理利用率。同时,方便管理人员发送档案、检索档案、查找档案、资料、文件。可见,档案管理部门创新管理服务方式,以一种全新的管理服务模式进行档案管理工作,其利用在线服务系统,整理、发送档案,在线提供档案信息,创新了档案管理服务方式的目标,以此提高档案管理水平[4]。

6结束语

新时期下,事业单位要注重创新档案管理观念,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要求管理人员应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这样才能不断进步,并强调在进行档案管理工作时,必须学会运用信息化管理模式,管理人员在明确要求后,积极转变管理理念,同时主动创新管理服务方式和管理方法,在实际的工作中运用全新的管理方法高效归档、分类,有效提高档案管理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上一篇: 风险管理问题研究 下一篇: 音乐小课堂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