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环境教育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4-03 09:45:13

学校环境教育论文

学校环境教育论文篇(1)

教师教育信念是以教师个人工作生活经历、自身知识储备量、学校文化氛围、社会历史文化环境为共同基础而形成并发展的。 “其实质反映了特定教师对教育问题的价值取向与价值选择,不但可以指引着教师做出某些教育行为,而且是教师评判他人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评价标准。”[1]教育信念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是教师个人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教师教育信念在现实教育情境中存在着发挥实际效用的可能性,所以,教师教育信念的实效发挥是教师主体性的重要体现,影响着教师所从事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成效,进而影响着教师的职业认同感、职业幸福感。

教师教育信念在现实教育情境中的作用发挥受到多种因素制约,综合来看,主要分为内部和外部两种因素。内部因素为教师自身的因素,教师个人教育信念能否在教育实践中发挥作用,依赖于教师的个人素养和主观意志。外部因素则主要为教师身处的学校文化环境以及更大的社会历史文化环境,是教师教育信念得以发挥作用的外部支持。如果说内部因素是基础,那么外部因素则是必要条件和重要保障,对教师教育信念的实效发挥产生重大影响。本文在此着重分析作为外部因素之一的学校文化环境对教师教育信念在教育情境中发挥实效的影响,从而试图展现学校文化环境在教师主体性发挥的过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在论述之前,需要明确一个提前,即教师教育信念虽然具有稳定性,但此稳定性是相对的。教育信念本身是一个动态体系,在个人与环境的不断交互作用下,会缓慢地发生建构与解构。由此,在教育情景中起行为指导作用的教师教育信念并非一成不变。外部环境不断与教师的内心发生碰撞,在影响教师教育信念的作用发挥的同时,又促使着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信念,或是更加坚定信心,或是试图改变,或是选择放弃。

影响教师教育信念实效发挥的外部因素包括教师身处的学校文化环境及广阔的社会历史文化环境两个方面。社会历史文化环境以其自身的社会意识形态对生活于其中的教师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是教师作为社会个体理应自然接受的。此外,社会通过将其具有的价值观渗透到学校环境中,从而对教师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具有特殊性,是教师身为教育工作者所必须接受的。此时,学校文化环境可以被认为是社会历史文化环境的缩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社会中存在的各种价值观念。

但是,学校的作用不止于此。从其自身性质来看,学校是由身负特殊使命的群体组成的特殊社会组织,其中的群体有能力自发形成一种文化氛围。此种文化氛围在具有社会共性的同时,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反映出存在于特殊社会组织中的群体异于其他群体的一些特征。此种特殊的文化即学校文化。具有教师身份的个体存在于更为真实、具体的学校文化情境之中,其自身经历、感悟、情绪情感都与学校息息相关。由此,相较于社会历史文化环境,学校文化环境对教师个人教育信念的作用发挥起到更为直接、更为具体的作用。

“学校文化表征一个学校群体成员的价值取向、信仰、态度和行为。”[2]由此可知,学校文化环境是包含学校群体成员的整体价值取向的情境。在此情境中,个体与群体之间不断发生交互作用。学校教育理念是群体成员的整体价值取向的集中体现,代表着学校文化,具有整体性、主流性的特征,在学校教育工作中起主导性的指导作用。学校文化环境对教师教育信念的实际效用发挥所产生的影响可以集中表现为学校教育理念与教师教育信念之间存在的张力。在一定程度上,教师教育信念的形成、发展及作用发挥都会受到学校教育理念的影响。但是,教师作为独立个体,有其独特的人生经历、思想意识、情感、价值观,在与其他个体存在共性的同时,亦具有特殊性。由此,教师教育信念具有独特性,并非完全顺应于学校教育理念。

虽然学校教育理念与教师教育信念之间不断发生交互作用,其联系密不可分,但是它们仍然可以被看做是两个自成系统的独立价值观体系。这并不是要将两者的联系分裂,而是从教师教育信念的特殊性这一角度出发来看待问题。

从发挥实际效用的能力来看,通常作为独立个体的教师,其教育信念发挥实际效用的能力弱于学校教育理念。其原因有二:一方面是由学校教育理念的整体性所决定的,学校教育理念的影响范围可轻易涉及整个学校,对学校的组织建设、长远规划、策略实施、教学计划等都有决定性影响,对教师的主体性发挥也有重大影响;另一方面,教师教育信念的影响范围主要在其个人具体的工作情境中,其整体影响力远远弱于学校教育理念。

作为独立价值观体系的学校教育理念和教师教育信念,它们之间会存在相融和相异两种情况。当教师教育信念与学校教育理念相合时,或者说,学校教育理念的实施能够给教师教育信念的作用发挥提供或留有空间时,教师的主体性便可发挥,教师可以用自己的教育信念指导教育行为,从而利于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进行及教师个人的整体发展。当两者相悖时,因为学校教育理念在实践过程中的力量强度强于教师教育信念,所以,教师教育信念的作用发挥会受到遏制,进而遏制教师主体性的发挥。

从学校教育理念的实施与教师教育信念的实效发挥之间的关系可知,学校文化环境深刻影响着教师主体性的发挥。良好、宽松、平等的文化氛围利于教师不断修正、发展自己教育信念,并使其发挥最大的正能量,能更好地指导教师的教育行为,并反过来促进学校文化环境的进一步优化。僵化、严苛、等级性的文化氛围只会使教师屈从于权威力量,从而选择放弃或隐藏自己的教育信念随波逐流,丧失教师的主体性。由此,构建和谐健康的学校文化氛围尤为重要,其中心任务即为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给予教师更多的表达自我心声的权利和机会;形成自发性的组织帮助教师反思教育实践;为教师实践其教育信念扩展平台,建立平等性质的组织机构,给教师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易凌云,庞丽娟.教师教育观念:内涵、结构与特征的思考[J].教师教育研究,2004(5).

[2]谢翌.关于学校文化的几个基本问题[J].外国教育研究,2005(4).

[3]俞国良,辛自强.教师信念及其对教师培养的作用[J].教育研究,2000(5).

[4]赵昌木.论教师信念[J].当代教育科学研,2004(9).

[5]刘良华.学校文化的核心精神[J].全球教育展望,2005(5).

[6]李红霞.学校文化与价值意识建构[J].东北师范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

学校环境教育论文篇(2)

从政府到民间,从学校到教师,还没有一整套专门化、系统化,适合农村不同年龄、不同地域,符合新形势的、可持续发展的、有关环境教育的指导性大纲和教材。在教学中,只能是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或教师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自行制定。由于环境知识本身的庞杂和凌乱,使得环境教育在选材标准上把握不够,且实际内容也较为单一,课程基本定位在垃圾分类、环境保护这样一个笼统的层面,缺少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环境道德方面的引导。而且在开发地方课程方面,也没有涉及环境教育的相关内容,这样便失去了农村环境教育的本质特色。同时,专职环境教育的师资力量较为薄弱,教师没有或很少接受系统的培训,环境意识不强、责任不足、能力不够等使得环境科学知识的传授不到位。这些都是制约农村学校环境教育发展的瓶颈。[2]

(二)缺乏必要的制度和经费保障,未能建立综合教学体系

教育评价是完整教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环境教育怎么教,教什么;如何确保环境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体系中所占据的地位和比重;在衡量和评估教育成果时,如何将环境教育纳入教育机制等,这一系列内容都要靠完善的制度来推进。目前,环境教育评价体系在各级各类教育行政部门中基本上处于真空状态,要想取得环境教育的实效性和长期性,必须建设学校、家庭、社会(社区)相互协调综合体系。当然,没有适度的经费,环境教育在宣传、活动、实践等各方面都会受到制约,这也将会导致相当一部分农村学校只能利用一些节假日敷衍了事,结果造成其对环境教育的过程不重视,效果不明显,实效性不强。

二、开展农村学校环境教育的对策

(一)用制度、经费作保障,加强师资的专业能力培训

转变教育观念,建立新的环境教育的发展观,由教育主管部门或学校牵头,结合当地农村的实际情况,从教学的课时、活动的开展、效果的评价等各方面着手,制定相关制度,从根本上保证农村学校环境教育的实施。同时,以一定的经费作保障,积极与各种环保组织加强合作,定期或不定期“走出去”和“请进来”,对农村教师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采取多种方法建立专家库,请教和咨询实际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组织农村教师参加各种学术研讨会,强化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打造一批高素质的环境教育的教师队伍。

(二)以学生兴趣为动力,多形式、多角度开展环境教育

由于没有特定的教学任务,农村学校只能以特色教育的方式开展,在传授基本环境知识的同时,必须以学生兴趣为动力,借用各种教学策略和手段推动教学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采取课堂渗透和专题讲座的办法,对环境教育的相关知识进行穿插讲授,或者以一周进行一次专题讲座的形式进行。课外教学主要以活动为主,利用各种环境节日(地球日、环境日等)组织全校师生进行主题活动,扩大知识渗透范围;再者,以垃圾处理的方法为基础,以手工制作、废物利用、低碳生活等为形式提高学生的兴趣。必要时要建立环境生态教育实践基地,定期开展一系列生态活动,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树立学生的环境道德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学校环境教育论文篇(3)

二、学校体育教育与人文精神融合的可行性

(一)学校体育教育能够促进人文精神的培养

1.有利于学生人际交往。学校体育活动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人与人交流、接触的机会,进而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增进彼此间的情感交流,而且在人际交往过程当中还能够培养学生主动与人交往的习惯及意识。2.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体育锻炼不仅能够改善学生的生理健康、增强个人的体质,并且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完善学生的心理素质。比如在体育教学中,对于如何调整心态、如何控制情绪、如何面对挫折与困难等均有真实的锻炼机会和感悟机会。3.有利于学生合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许多需要团队合作的体育运动,比如篮球、足球,不管个人的技术能力和水平有多高,要想取得胜利就必须加强团队成员之间的积极配合,当今社会的建设与发展也迫切的需要团结合作的精神。而学校的体育教学则可以在潜移默化的过程当中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集体责任感以及团队意识。4.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体育活动不仅需要团结协作,同时也需要竞争,需要团队间的角逐,培养竞争意识对学生今后的个人发展和自我超越是非常重要的,对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也是不可或缺的[3]。

(二)学校体育教育对培养人文精神有着独特的优势

1.学校的体育教育的主要教学方式是肢体实践活动,其寓教于乐、调节节奏、强身健体、审美育德、修身养性、增添情趣等一系列功能及作用是任何学科都无法比拟的。2.学校的体育教育具备着独特的时空属性,不会受到有限活动空间的限制和束缚,也不会受到有限时间的局限和约束,可以在学生体育课堂或者业余时间的每时每刻,同时也可以在辽阔的室外,甚至是校外的自然环境当中,能够促使学生与人类原生状态的学习环境更为接近。3.学校的体育教育可以更为自然的加强直观性、示范性教学方式的运用,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前的相互切磋、相互交流也变得更加便利,从根本上体现出了体育教育对学生主体性的重视。由此可见,学校的体育教育对培养当代学生的人文精神有着显着的优势,体育教学的巨大作用是学校其他任何学科都无法取代的,这为学校体育教育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奠定了可行性的重要基础。

三、优化学校体育教育人文环境的有效措施

学校的体育教育是一种推动人类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极易给人们带来积极的心态、健康的身体、奋斗的激情、坚韧的意志以及向上的精神等优良的生存状态,所以,优化学校体育教育人文环境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能够为我国社会发展培养更多优秀的现代化人才。

(一)提高体育教师的人文素养

学校的体育教师不但需要具备丰富且扎实的体育技能和体育知识,而且还应当具备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教学能力。所以,体育教师应当以其自身的优秀人文素养来感染学生,这也是育好人、教好书所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在学校体育教学过程当中,学生通常会因为对某位教师的喜爱而喜欢上这位教师的课程,由此可见,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良好的人格魅力是与个人的人文素养密切相关的,所以,学校的体育教师应当重视加强自身人文素养,全面展现自身独特的人格魅力[4]。

(二)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体育教育是一个以身体锻炼为主、师生共同参与的双向活动,体育教学不但需要师生对普遍的教育规律加以遵守,而且还必须切实的符合体育教学的诸多特殊要求。在学校体育教学当中,要想创设良好的人文精神环境,那么就应当及时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只有这样才可以从根本上促进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学习不单单只是一种个体化的行为,同样也是一种组织性的行为,从教学活动组织的角度而言,不仅需要顾及每一位学生的利益,而且还需要照顾到每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要求教师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来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使所有的学生都可以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体育活动中,让全体学生都能够拥有及享受体育的权利,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三)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素与内在需求,从总体上来看,教育的过程实际上是师生关系建立及形成的一个动态过程,学校的体育教育活动是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的双边教学过程。教学课堂人文环境指的是以班为单位的体育教学活动中,被学生所体验与感知的人际环境,这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行为、认知以及情感等因素,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因此,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是最佳培育学生人文精神的切入点,是确保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而积极的教学氛围的前提及基础是良好的人际关系。所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为学生营造活泼生动的教学气氛,充分地满足学生的身心需求,尽可能地创设出师生民主交流、心理相融的良好课堂氛围,使学生在欢快的环境中展开体育学习。

(四)转变评价考核方式

学校环境教育论文篇(4)

在当前社会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质疑,它被认为是对统治阶级意识形态、思想观念的阐释,并非真正的科学。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环境的研究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和繁荣,提高思想教育的时效性。

1.概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环境

邱柏生教授在《要重视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环境》中提出: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环境是指一切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展及其效果产生各种影响的内外部因素之间关系及结构的总和。显然,这些因素是相互关联和作用,并且在整体上是平衡和协调的。在任何教育生态环境中受教育者都是这个生态环境发展的中心,这些相互作用的因素围绕这个中心进行运转。

1.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环境的构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环境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构成:

理论教育生态环境。该系统是以教师和学生作为最主要因素,通过开展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对学生进行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以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水平和道德修养的教育生态系统。这是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效果将直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可见,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生态系统是整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环境的基础。

社会心理生态环境。社会心理环境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人们形成的经验的、自发的心理反应形式,外在表现是人们普遍存在的习惯、倾向和信念等。人的根本属性是社会性,我们都处在特定的社会中,都离不开社会,社会心理生态环境深刻影响着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健康和谐的社会心理是良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社会心理生态环境的发展制约着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环境的发展。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心理构成了社会心理生态环境,在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以及其他人也相互依赖和影响。教育者要把握社会心理环境发展的方向,及时识别和剔除环境中的不积极因素,确保社会心理环境的良性发展。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环境。网络已经改变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上的丰富的教学资源、在这个平台上活跃的大学生形成了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以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网络生态教育系统。该系统的出现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先进、生动的内容,使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1.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环境的特征

主体性。教育生态环境中的最主要因素是教师和学生,即,人。思想政治教育更加突出人的主题性因素,以人为本,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启导人的觉悟,调动人的积极性,尊重个性,激发人的创造力。

整体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环境是一个由人、自然、环境组成的不断变化着的有机整体,各组成部分相互制约,相互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决定了我们要从整体上对整个系统加以认识和把握,对各个因素加以整合,形成全面的认识。

实践性。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反作用于理论,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发挥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建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思想觉悟和道德修养,这就决定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实践性特征。教学引入实践才能避免教育形式的僵硬和刻板,使学生参与其中,学有所用,从而激发其学习的兴趣,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环境

顺应新环境、新形势发展的需要,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要做出积极地调整,在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环境方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优化校园物质环境

物质环境是精神文化的载体,是教育理念的物化。高校的建筑物、教学设施都应该作为文化的载体,传达文化的因素,精心设计、布局合理的建筑设施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使人受到感染,得到教化。而且,简洁就是效率,整齐、优雅的校园环境下能够陶冶情操,培养高尚的志趣,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2优化校园制度环境

任何组织的有序运行都依赖于一定的制度。校园环境建设的基础是校园制度,良好的校园制度能促进各项工作的有效进行。在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环境的优化过程中,高校可以制定校规校纪以及文明公约来约束学生的行为,加大执行力度,使文明行为成为学生的习惯,引导学生增强法律意识,遵纪守法,提高思想政治水平。

2.3优化校园网络环境

互联网的发展给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机遇,同时面临挑战。优化网络环境是确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序、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高校的网站建设要针对大学生的主体作用,根据大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议题设置,努力让更多的学生参与。高校可以充分发挥网络平台对大学生的服务作用,建立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网站,以新颖的形式和丰富有趣的内容提高网站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浏览网站的自觉性。另外,要多宣扬正面的信息,引导和教育学生关注正面的新闻,避免一直盯着网络上负面信息对学生的消极影响,引导学生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能辨别信息的真伪,分析信息中所包含的深层的信息。

2.4优化校园精神文化环境

校园精神文化环境是一个学校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是整个校园生态环境的核心,是影响学生行为的潜在的因素。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可以通过树立榜样,宣扬积极向上的先进事例,倡导健康文明、青春洋溢的校园风气,加强学生的自身修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行,同时也建设了良好的校风。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个方面的配合和努力,这对改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时一项新的突破和尝试。

参考文献:

[1] 王国良.网络文化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 (1):46-47.

学校环境教育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10-016-03

党的十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随着“可持续发展”理论深化实施,“促进人类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需要更深层次的改革,需要依靠科技和教育。高校是国家人才培养的主阵地,高校施行和深化绿色教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要求。绿色教育这一话题在学者中已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研究,但依旧存在一些问题,笔者结合已有研究现状,基于生态文明理念,就深化高校绿色教育提出科学的、可行的解决方案及创新性措施,供有关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参考。

一、深化高校绿色教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要求

(一)绿色教育内涵

关于绿色教育的确切定义,理论界尚未形成一致定义。中科院院士、著名学者王大中提出:“绿色教育,就是全方位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意识教育,即将这种教育渗入到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等综合性教学和实践环节中,使其成为全校学生的基础知识结构以及综合素质培养要求的重要组成部分。”余谋昌先生从现代环境伦理学角度进行论述,他指出,绿色教育,同现代环境思想的进化一致,符合当今倡导的绿色文明的内在要求。它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代表大学发展的一个新方向。绿色教育围绕环境保护目标展开多层次的教学、科研,培养新型人才。这类高素质的全面发展人才充满“绿色思想”,思维方式新颖创新,掌握了绿色技术,能带动全社会营造生态文明的积极氛围。

本文论述的“绿色教育”是一种综合性教育,以绿色课堂、环保实践为内容,以人、自然、社会等三者的和谐发展为目的,以生态文明理念为理论指导,培养大学生的绿色意识、绿色知识、绿色态度和绿色技能,主动实践绿色行为。这是从知识到观念再到社会实践的反复互动过程。

(二)高校深化实施绿色教育的必要性

1.高校深化实施绿色教育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要求。党的十报告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教育是社会生态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高校践行绿色教育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要求,需要充分发挥倡导绿色生态理念、践行生态文明要求的示范作用。“绿色大学的教育可以树立生态文明观的教育理念,培育学生实现人类与自然界和谐协调、共生共荣、共同持续发展的能力。这是一个根本性的转变”。

2.高校深化实施绿色教育是转变高校教学模式的创举。我国高校正面临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期。如何推进管理体制改革,更好更合理地配置资源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如何提升教育质量和效益则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和生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强调,规模发展、外延发展已不适应新时期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求,务必要寻求新的发展模式,注重内涵建设。而高校深化实施绿色教育,正是高等教育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高校要充分发挥服务社会与文化引领作用,实现高校自身和社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3.高校深化实施绿色教育是“中国梦”的助推器。“教育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和“中国梦”,教育是先导和基石。高校教育的绿色、低碳对学生行为的导向潜移默化。大学生是“中国梦”的践行者与顶梁柱。我国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生态文明观和可持续发展理念。高校绿色教育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深化实施绿色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绿色道德观,改变不良行为习惯,维护绿色环境,建设创造生态文明。在实现“教育梦”的进程中构建“中国梦”的宏伟蓝图。

二、深化高校绿色教育所面临的突出问题

(一)高校绿色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

我国高校绿色教育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实践活动等方面开展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清华大学1998年首创‘绿色大学’理念,提出了‘三绿工程’,哈尔滨工业大学提出‘建设一个中心,搞好三个推进’的‘绿色大学’模式,把学校内的环境自然科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建好环境与社会研究中心,搞好环境理论研究推进、环境宣传教育推进和环境直接行动推进”。2008年,《建设可持续发展校园宣言》,32所985高校联合并达成共识,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2011年6月1日,中国首个“绿色大学联盟”在香港中文大学、南京大学等知名高校的联合倡导下成立,绿色教育开始被深入推广和研究。

高校、教育与绿色有机融合成为当下发展的趋势。然而,从总体上看,高校绿色教育尚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亟待解决。具体表现为以下三点:

1.绿色教育理念狭隘,认识片面。西方的绿色教育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从最初仅仅涵盖环境教育发展到以可持续发展教育理论,至今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而我国的绿色教育研究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末,理论体系尚未搭建好。国内有些高校对绿色教育的认识不足,片面地把“绿色教育”等同于“绿化”,过分注重宣传环保知识,而缺乏对学生环境伦理意识的培养。“绿色”之含义并不是狭义上的校园绿化,而应该是高校办学理念的更新,是人们思想观念、责任意识的转变。

2.绿色教育课程体系不完善。教育部高度重视环境科学,将它授权为一级学科,并配备设立环境教育委员会。但相当一部分高校并未重视绿色教育的开展,相关的课程体系并没有完全建立,选修课和必修课比例失调,课程设置不合理。“据统计,目前我国高校中仅有10%的院校在非环境类专业中开设了环境课程,而每年招收的非环境类的学生占普通学校招收人数的99.5%以上,所以绝大部分高校并没有把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作为培养目标,甚至有些师范院校都没有把绿色教育设为所有专业的必修公共课程”。专业设置、学科分类的局限使得除了环境院系,其他院系和专业的学生仅“听说”过绿色教育知识。

3.绿色教育存在知行鸿沟。由于高校绿色教育教学或实践活动的缺乏,学生只能通过网络、课外书籍和相关报纸杂志来了解周围环境,汲取绿色知识。绿色知识的不充分导致大学生的绿色责任意识、绿色道德层次偏低。“学生的环保参与意识淡薄,知、行之间存在较大鸿沟。根据‘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框架下绿色大学进展的实证研究’的调查问卷结果,一些大学尤其是文史类和财经类大学占很大比重的师生们正在讨论促进能源与资源节约的方式,但还有待执行”。

(二)高校绿色教育突出问题的原因分析

目前,高校在实施绿色教育过程中表现的突出问题,根本上是受到浮躁社会环境的影响。不断滋长的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倾向严重侵蚀着教育观念,而从具体实践层面来分析,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因素:

1.我国绿色教育起步晚,总体投入不足。继1998年清华大学实施后,部分高校才响应并加入了创建“绿色大学”的行列,并且与国外众多高校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绿色教育”相比,我国绿色教育一直是“绿色大学”建设规划的一部分。从总体来看,我国绿色教育的实施氛围还不浓厚,高校对于绿色教育投入不足,具备生态素质、绿色技能的师资队伍匮乏,教材建设相对滞后,教学内容未能及时更新,学生学习的绿色生态知识陈旧。一部分学校的校园规划、管理上没有将环保问题考虑在内,绿色教育的效果不理想。

2.绿色教育理论研究不充分。关于绿色教育概念的界定,研究者们见仁见智,由于学术背景的差异,研究者从各自的研究视角出发,形成了不同的观点,但尚未形成一致定义。尽管关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的教学内容从来都不欠缺,但由于理论研究的不充分、不成体系使得实践缺乏一定的指导。不管是学前教育、初等教育还是高等教育,各阶段的教育各自为重,教育理念不清晰,课程体系不完善,内容衔接性缺乏。绿色教育理论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

3.高校建设重心不均衡,教育理念缺乏科学定位。高校对于绿色大学的创建基本上依靠扩张校园规模、大量投入人财物等资源,教育上依旧奉行传统的方式,其建设的重心大多着眼于校园设施、环境建设,对学生的培养定位不科学,对于学生的评价往往“以技为本”,不符合高素质的全面发展人才培养要求。学校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尚未将绿色教育与实践列入其中。教育理念的缺失使得学生唯书不唯实,强化考试技能,而对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内在关系缺乏必要关注。

三、深化高校绿色教育的实践对策

深化绿色教育要以可持续发展观、生态文明建设为指导,运用教育与生态文明理论,用系统的思维提出科学的、可行的解决方案及创新性措施。

(一)推进绿色校园建设,营造绿色教育氛围

绿色校园建设是学校在实现基本教育功能的基础上,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在学校的日常工作中采取有利于环境及环境改善的措施,并不断提高学校师生的环境素养。绿色校园既是高校绿色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也为高校绿色教育提供了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氛围。高校在自身建设发展中应大力推进绿色校园建设,朝着“环境清洁、低碳节能、生态循环”的目标迈进。

高校要结合自身发展规划,在绿色校园建设中要因地制宜,依托已有的资源和条件,系统、合理地规划和调整校园功能布局,加强绿色校园建设的植物配置和景观营造,将节约理念和节能环保技术应用于校园基础设施,创造怡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建筑与自然的和谐交融,为高校绿色教育营造良好的氛围。

(二)增进绿色理论研讨交流,深化课程体系改革

绿色教育的实践需要一套完善的绿色教育理论体系来指导,高校需要增进绿色理论的研讨和交流,明确绿色教育的概念,总结出在不同学科和专业背景下进行绿色教育的特点,将高等教育与绿色教学有机融合,使绿色教育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中得到体现。高校可以在现有的师资和学科力量上开展绿色科研活动,在社会科学领域、自然科学领域开展与绿色相关的课题研究,积极召开绿色学术探讨活动,加大绿色教育研究的交流研讨力度。在教学中安排与专业相结合的绿色教学内容,将绿色意识、生态意识渗透到所有的课程之中,全面提高高校师生的绿色责任意识和生态人文素养。

绿色教育课程体系的深化要坚持全球视野和本地行动,借鉴国内外知名高校的经验,调研海内外一流大学的教学体系,针对教学内容和培养模式进行深入讨论,形成完善的绿色教育课程体系。如清华大学在实施绿色教育的过程当中,把环境保护意识贯穿在教学的每个环节,探讨、制定相对完善的绿色教育的课程体系,在绿色教学中立足于环境学科专业课程,并以绿色课组、绿色实践为延伸。可以借鉴国外著名高校如澳大利亚格利福士大学开展的教学环境管理计划,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提出的“绿色大学”计划等,从而加强我国国情与国外先进经验、宏观与微观的统一。

(三)创新绿色教育教学方法,搭建绿色教育三级课堂

三级课堂的设立目标层次分明,要求学生从身边做起,并将绿色教育与实践列入学校教育、人才培养计划,从“染绿校园”到“染绿社会”。

一级课堂注重教学,普及绿色知识。一方面,需要专设绿色通识教育的课程,深入普及绿色文化,通过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互补,使学生对于绿色知识的掌握更加系统化;另一方面,要结合各个专业的提点,所有教材都要不同程度地融入绿色教育的内容,在各专业教学中都能够体现出绿色理念。改变传统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融入现代教学手段和技术,可通过播放教学宣传片,开通微博课堂,采用当下流行的微博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对绿色知识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

二级课堂通过校园文化熏陶绿色意识。高校深化绿色教育不能够只停留在技术层面,要把绿色教育的理念和内涵拓宽至人文视域。在课堂教学之外,学校可通过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绿色教育活动来熏陶学生的绿色意识,利用网络宣传、社团活动、党课学习等形式,结合“3・12植树节”、“4・22地球日”、“6・5世界环境日”等具有重要纪念意义的节假日开展绿色实践活动,将绿色理念引入到学生的社会实践中,促进学生绿色文明习惯的养成,在实践活动中自觉树立绿色意识,形成良好的绿色道德风尚。

三级课堂重视环境实践养成绿色习惯。在注重课堂教学的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使绿色教育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跨越,高校每年可定期开展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将绿色调研作为活动的重要内容,并通过与社会绿色组织、绿色企业的联系,安排学生进入相关企业实习,了解绿色组织与企业的运营管理理念,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感悟真知,在实践中树立绿色观念。养成绿色习惯,加深对生态文明理念的认识。学生在自身生态人文素养得到提升的同时,用实际行动去带动、辐射更多的人,促进全社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高校绿色教育的实施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高校要继续更新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丰富拓展教育职能,不断地深化绿色教育,把绿色教育当成素质教育、内涵建设的关键环节,在不断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实现党的十八报告中提出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王大中,创建“绿色大学”,实现可持续发展[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8,(4):6-9.

[2],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N],人民日报,2012-11-09.

[3]王国聘,绿色大学建设中的全球视野和本地行动[J],中国高等教育,2011,(3):17-19.

[4]郝桂荣,大学绿色教育问题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31):29-30.

学校环境教育论文篇(6)

[作者简介]李一健(1989―),女,东华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社会发展理论。(江西南昌 330013)

一、新时期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软环境的方法和途径

比较新的理论研究成果将“软环境”解释为“是指与经济社会活动直接相关的非物质条件,是无形要素的集合”。[1]主要是制度环境、体制环境、政治环境,行政环境、法制环境和政策环境;以及服务环境、投资环境、治安环境,诚信环境与人文环境等等内容及要素组合成了整个的软环境系统。[2]人是社会的主体,人的因素渗入到了所有社会环境条件下的活动中。而人文环境和文化环境是软环境的本质内容,再加上软环境又是无形要素的集合,是以非物质形态表现出来的集合,所以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密,且人类长期的社会活动中会不可避免地留下软环境所烙上的印记。除此之外,人们在文化和精神上的状况一般可由精神文明的建设来反映,而软环境的建设恰好包含在这个范畴中。

软环境不是一种物质范畴的要素,虽然无形但却具备巨大的力量。以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思想来引导整个社会的发展方向以及培养新一代具有共产主义信仰的青年,一直以来都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教育的两个主要宗旨。毫无疑问,软环境这个“软件”的不断挖掘与建设正是这两个宗旨所需求的良好育人环境的正确着力点。专业性的书籍资料和教学设备等等这些硬环境,仅仅是理论教育环境建设整个过程的基础部分,犹如没有灵魂的躯干。而建设软环境所应该重视的部分,应该是朴实的学术道德风尚、清新的校园学术风气和先进的学科建设理念。这些内容才是建设良好的理论教育环境的关键。与其他自然学科而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更加重视上述软环境的建设;而良好的教育软环境,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中也更能淋漓尽致的体现出来。

对于我国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来说,增进教育“软环境”的各项深入研究以及实际建设都将大大提高整体理论教育的效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教育,必须要从单纯的高校学科教育领域逐步走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际建设的领域中来。马克思主义教育必须不断地由理论向着实践推进,向着整个思想教育的社会化推进。

二、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相关软环境的内容及其现状

不断培养共产主义新人,是我国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的教育和传播工作的目的之一。站在这个基础上,从人的角度来说,不断地提高精神文明的建设和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软环境建设,这两者之间具有高度的统一性。两者都与我们“努力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的时代要求相一致。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教育工作要想顺利开展,要想发挥出应有的影响力和生命力,要想取得丰硕的成果,必须要有一个和谐、有发展前景、软硬兼备的环境。具体来说,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良好软环境主要应关注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是人文环境。良好的教育软环境应该包涵先进的文化观念,应该对身处其中的人呈现一种人文的关照和正确的价值追求,这是实现理论教育目标的前提。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的目的是通过书本理论知识的传播,塑造受教育者的内心品性和优秀人格,从而进一步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伟大信仰,对整个社会履行应尽的责任与义务。

其次是制度环境。人文环境的作用是引导,制度环境的作用是一种约束。教育必须是引导和制约的结合。由高校相关机构制定全面的、具体的针对所有教师和学生的合理规范,同时辅以强制性的执行力量,营造守规矩的氛围和统一的道德伦理标准。这些都有利于严谨严肃的理论教育工作的实施。

再者是精神环境。精神方面的环境关系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的所有相关人员。从微观的方面来说,教师、学生以及各类行政工作人员都要融入整个学校的良好学习氛围和道德风气中。从大的方面来说,则是涉及到整个优秀民族精神的弘扬,爱国爱党的社会价值观等。

最后是创新环境。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本质特征是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受众不仅是高校内的学子,更是整个社会的广大群众,当然也不能一成不变,墨守成规。任何的教育实践活动一方面要紧跟时代步伐,应对各种新的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另一方面,还必须先使自身的教育方法和教学内容不断推陈出新,全面达成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创新”二字。因此一种与时俱进的良好创新氛围是建设软环境的重中之重,

当前我国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软环境建设工作,在取得一定成果的基础上,也存在这一些明显需要改进的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对于建设软环境的重要性已经有一定程度上共识,但在理论和实践上都缺乏系统性的规划和内容。我国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进展到当下阶段,已经具备了日渐成熟并且高度可控的硬环境。公众的目光不再只集中在校园硬件设施方面,而是渐渐转移到了校园学习风气、校园学习环境等无形的方面。这些内容虽然没有实质的物质形态,但却对整个的理论教育工作产生着巨大的影响。校园学习风气、学习环境的建设也不仅仅是喊喊口号,而是落实到了各种富有成效的实际行动中。但是对于整体的校园理论教育软环境的建设,我国高校还普遍缺乏比较系统的理论指导以及具有良好实践性的规划和内容。

第二,建设软环境的实践性工作取得初步的成效,但缺乏真正凝聚在一起的合力。软环境的建设有利于提升整个校园的育人环境,我国各高校均开展了不同程度的实践活动,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谐校园”的理念是其中比较突出的成果。办学指导思想,教学实践以及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等工作均在这个理念的指导下进行不同程度的改革与创新。但这些方面的工作并没有在所有相关人员之间形成思想上的统一认识,教师与学生之间、行政人员与教学人员之间未能形成协调一致的凝聚力。

第三,软环境建设的形式多种多样,但整体上未取得明显的效果。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始终面对着各种复杂的外部环境,各种复杂的、动态的非物质因素冲击着旧有的教育形式。因此,软环境的建设不能再是传统的“灌输式”,而必须利用各种不同领域的新文化元素渗透到多样化的教育形式中,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新的文化环境和新的社会价值不断地涌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软环境建设如何与时俱进地与之有效契合尚没有统一的定论,整体的效果也并不理想。

三、高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教育软环境如何优化

马克思指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3]建设良好的理论教育软环境是一项具有时代性意义的系统工程。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教育,一是要选择和优化现有的外部环境,二是要主动地建设新的外部环境。这样才能更好地与时俱进地适应多变的外部环境,并且利用环境达到良好的理论教育效果。

首先是人文环境的优化。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根本要求。进行道德品质教育和培养正确的文化观念必然是以良好的人文教育软环境为基础的。细分开来,良好的人文教育软环境需要对受教育者引导出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需要融入和利用各种精神物质文化,从而树立先进健康的现代主流文化观念,促进个体成员的社会化。

其次是制度环境的优化。理论教育的软环境必须能够像硬环境一样有效地约束受教育者的实际行为,这个方面起主要作用的就是健全的制度这一群体内部的行为准则。理论教育是一种以切实提高受众思想道德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实践活动,因此必须要有健康有序的制度环境作支撑。良好的制度环境既包括教育教学环节中科学合理地建章立制,也包括相应的考评机制和激励机制。两者相配合才能有效规范所有成员之间的竞争和协作,从而进一步将精神人文环境等有利因素调动起来,实现最终具体的合理制度化。

再者是精神环境的优化。宣传和发扬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并且维护其权威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所肩负的重要责任。因此,道德教育必须与精神环境建设并举,必须要渗透到环境建设的方方面面,渗透到受众的深层次意识中。微观上讲,校园风气、学习风气和教学风气的建设必须重视道德教育;宏观上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与时俱进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以学习榜样、廉洁自律为核心的党员精神更加要重视道德教育。

第四是创新环境的优化。相较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领域中的硬环境,软环境更显其复杂性和系统性。软环境的各个部分和各个因素之间是相互联系,有机结合的。教师、学生以及学科管理部门构成了整个软环境建设的实践主体,每一个环节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灌输式的传统教育无益于整个软环境建设的顺利进行,与时俱进地增强创新精神,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并采用创新的教育形式,才能取得新的育人成果。

最后是诚信环境的优化。社会成员的诚信始终是保证社会健康运行的基本道德要求,因此着力优化诚信环境必须根植于整个软环境建设的每个环节。马克思主义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诚信更是其最基本的要求。因此必须将优化诚信环境定位于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软环境建设的基调,才能保证整个软环境优化之路的推进。

四、结语

马克思主义是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政党最有力的政治工具之一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它肩负着传播和维护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批判落后僵化的思想观念和提高人民思想认识的伟大使命。与此同时,具有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全心全意服务于社会主义现实运动的优秀无产阶级新人的培养也必须以全面而富有成效的理论教育为后盾。

我国当前处于全球化的新时期,进入了扩大改革开放的深水区,社会环境受到了来自于各个方面的渗透和影响。因此更应该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软环境的建设。良好的理论教育软环境能够有效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社会化,能够加强马克思主义在思想领域的指导地位,进而全面推动党的建设的新事业。

[参考文献]

学校环境教育论文篇(7)

一、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内涵与影响因素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内涵,张耀灿先生在其主编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一书中给出了明确的界定,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指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这个概念,我们是认同的。此外,陈秉公先生在其着作《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一书中,给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亦作出了界定:“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就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所面对的环绕在教育对象周围并对其产生影响的客观现实。也可以这样说,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指除了教育以外,影响教育对象的一切外因的总和。”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两种界定,虽然表述不同,但是在实质上,两者趋向一致。

既然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所有外部因素,那么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因素必然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主要有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文化因素、社会因素等方面。这些因素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影响,其发生作用往往是多种因素的合力。可是,从微观方面看,单个因素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影响亦是存在的。我们试着从文化传播与迁徙的角度,来探讨文化迁徙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影响,从而为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创造条件。应当指出的是,这里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主要是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二、文化迁徙的含义与途径

文化迁徙,或文化变迁是指文化从一个地方和环境传播或迁移到另一个地方和环境。在这当中,人既是文化的创造者,又是文化传播的推动者或实践者。在人类文明史上,曾经的四大文明已经随着漫长的历史长河的不断迁移或消融或消失或融入到一种新的文化中,成为新的文化形态。在中国近现代史上,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可谓是经典之传。正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的巨大生命力,特别是与中国文化的某种可相容性,使得马克思主义不断中国化,从而成为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科学理论,成功推动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进程,在实践中丰富了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就是说,文化迁徙是人类文明不断向前发展和实现理论创新的重要途径。

文化迁徙需要在一定的条件和环境中进行。这就是文化迁徙的途径问题。文化迁徙的途径主要包括口头传播、书本传播、潜移默化式地传播和网络传播。

首先,口头传播。这是最原始的文化传播方式。在人类社会初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不发达,人类在群居生活中往往是由长者把本族群积累的知识,用口头传授的方法传给下一代。其中,采取的是讲故事的方式。当然,这种知识不能被称之为知识,只能称之为传说。

其次,书本传播方式。把文化用书写的方式记录下来,是人类文明的巨大进步。甲骨文是人类较早的记录文化的方式,虽不能同现在的文字相比较,但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说明人类的进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造纸术的发明和印刷术的改进,极大地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从此以后,人类文明的发展速度就大大加快了。我们今天能见到和读到的许多书籍,特别那些关于古代史书、传统文化方面的书籍,正是书写方式传播人类文明的重要体现。

再次,潜移默化式地传播模式。在一个固定的环境当中,人总是在潜移默化地受着文化的熏陶。家庭是人所接触和赖以生存的第一个环境,从出生到成长的每个过程,父母总是把自己已经拥有的经验和知识,或用语言,或用行为,总的说来是用一种无形的潜移默化地方式把经验和知识传递给青少年。村落或社区环境,是对人进行潜移默化传播知识的第二个环境。人除了家庭环境外,还有社区或村落环境。在社区环境中,人在与社区其他人的交往时,或多或少都会受到他人的影响。

最后,网络传播模式。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逐渐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所谓网络载体,即‘以网络为载体’之意,也就是通过互联网这一最先进的电子信息交换系统,向人们传播丰富、正确、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以帮助人们形成时展所要求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以及健康的精神状态的过程。与传统的大众传媒如报纸、广播、电视等载体相比,网络载体传播信息具有以下优点:一是信息内容的海涵性。二是传播方式的交互性与平等性。三是传播手段的兼容性。四是信息传播的时效性。”

三、文化迁徙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影响

文化因素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影响因子。在高校中,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起着关键作用。这是由高等学校的职能所决定的。******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的讲话》中指出:“不断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必须始终贯穿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各项工作之中。”在讲话中,明确指出了高等教育或高等学校的职能,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人才培养即育人,是高等教育的主要目的,文化传承创新是高等学校不断进步发展和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职能。一方面,通过文化传承丰富思想政治

教育理论;另一方面,通过文化创新,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时代性和时效性。由此可见,高等学校是具有丰裕的文化底蕴和文化氛围的教育教学阵地。此外,高校校园文化的包容性和开放性,使得各种文化几乎都能在高校的自由土壤中相互交融。文化之间的相互交融,一是丰富了校园文化,二是为文化创新提供了可能的条件,三是活跃了思想、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方面,人才的思想政治状况如何,直接影响着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影响着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科学性和正确性。因此,就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这就要求高校创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物质条件和文化氛围,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创设和优化,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以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为载体,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要阵地和途径,以丰富多彩的党团活动和课外活动为辅助手段,把课堂思想政治教育与课外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大合力,为人才培养服务。因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就是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优化课堂教学环境和课外即第二课堂育人环境,通过改进教学手段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最新成果,优化课堂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通过情境创设潜移默化地使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融入大学生的头脑,优化第二课堂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主体,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每个思想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影响是通过隐匿在主体身上所负载的关于自身阅历、经历及通过家庭、社/!/区和社会耳濡目染所形成的文化因素,体现在主体的言行、生活习惯和方式上。在高校这个具有浓郁文化氛围的环境当中,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通过社会交往,把自身所载的文化传递给另一个主体。从而使不同的个体文化在交流与碰撞当中,形成一种新的文化形态。这为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提供可能。

“任何两个具不同文化的群体甲和乙发生接触时,甲可能从乙那里撷取文化要件,乙也可能从甲那里撷取文化要件。当这两个文化不断发生接触而扩散时,便是文化交流。”这就是说,不同文化之间在发展时并不是固步自封的,而是必然地在其发展传播时与其他文化碰撞与交锋。但是,任何文化的产生、形成与发展,都离不开一定的环境。在相同的地域环境中,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文化。文化的发展、传播与优化,必然要求与其他环境中的文化之间进行交流,或吸收或相抗或互相包容。在不同文化的交流过程中,推动文化交流与发展的主体是人。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性是人的根本属性,而社会交往则是人们赖以生存的主要方式。文化是人类生产实践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结晶,是人类的精神符号。人类社会在向前发展,文化的发展亦必须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实际上,文化之间的交流、发展与扩散就是文化的变迁或迁徙。应当看出,文化迁徙与环境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作为环境中的特殊部分,必须要体现环境的共性。文化作为环境的重要组成因素,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重要组成因素。文化,特别是人类社会的优秀文化,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精神引领作用。我国五千年的文明史,造就了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这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一方面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土壤,另一方面也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以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为建设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因此,教育事业也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活动,就是利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青少年的头脑。在实践中,积极探索贯彻和践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新模式、新方法和新途径。通过实践,不断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卓有成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提供理论支持和精神动力。

学校环境教育论文篇(8)

在倡导低碳社会下,环境教育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所谓环境教育强调以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核心,以保护人类环境为目的,以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普及环境知识与法规,发展解决问题的技能、形成科学正确的环境理念、培养大众环保人才为任务,以教育为手段而进行的一种跨学科的社会实践活动过程。[1]

高校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可塑性强,加强高校环境教育,提升高校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适应时代要求,对于全社会解决生态环境问题都将产生积极而持久的影响。[2]

1.高校环境教育是关于环境的教育

环境教育是关于环境的教育,即发展有关人与环境相互关系的意识、知识和理解,它偏重于环境科学知识的传授,是学校环境教育的一个普遍形式。

1.1理论教育专业课和通识课相结合,完善课程建设

高校环境教育主要可以包括环境专业的教育和非环境专业的教育。其中,环境专业的教育即在教育体系中设置环境类专业,开设环境类专业的项目研究,,培养一支专门的为环境保护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非环境专业的教育主要强调高校应该面向所有专业,开设生态环保课程作为公共选修课等,让高校所有学生都有机会了解环境知识,提高环保意识。

目前,我国高校环境类课程设置仍不够完备,为了避免环境教育在整个教育中失去自身的特性,避免环境教育被排除在教学之外,一方面必须将环境教育融合到各科的教育中,即将环境教育的内容分散到相关课程中去教学,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及行为习惯。另一方面,必须努力搞好生态教育专业的学科建设,必须将环境教育从各个学科中抽离出来,形成一门专门的学科。

1.2培训具有高环保意识水平的师资队伍

目前,高校环境保护相关专业的师资力量匮乏是个很严重的限制因素。无论是开设专门的环境伦理课程,还是纳入德育课程,及通过其他课程的渗透,环境伦理教育成败的关键都在于老师。因而,各级师范类院校首先要重点培养环境教育专业教师,为进一步开展环境教育工作打下铺垫。只有当教师掌握了一定的环境知识,具备了较高的环保意识,才可能在教学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环境科学知识的兴趣,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2.高校环境教育是在环境中的教育

因为环境教育学者们认为,“仅仅向受教育者宣讲污染的环境的危害性、不负责任地丢弃废弃物或滥砍乱伐的危险性、绿化环境对人类的益处等等,都不能从根本上使他们采取行动来阻止环境退化,除非使人们深深地关心共同的利益,形成一种维持健康的生态系平衡的责任感,以及形成一种实现与自然和谐的强烈的动机”。[3]

进行环境教育的过程中不仅仅依赖于认知领域,最为重要的是依赖于个人的动机,产生于个人对保护环境强烈的责任感,以及高尚的生态情感。

2.1实践中认识环境问题,提高环保责任感

环境教育是为了环境的教育,其将环境的改善作为一个真正的教育目标,通过学生们主动探索,对环境问题深入调查研究,进一步寻找解决方案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参与解决环境问题的动机,并且提高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环境教育是一种感知性、实践性很强的教育活动,引导并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到活生生的各种环境中去实践,深刻体验、去考察环境污染与破坏的严重性,在实践中亲自考察、收集并分析数据资料,探索环境污染与破坏的根源,提出确实可行的最优解决方案。丰富和拓展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使大家在参与中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积极、自主参与意识,理论联系实际,增强环境保护的忧患意识,激发环境保护责任感。

2.2感受自然之美,培养生态情感

环境教育是在环境中的教育,以学生活动为特征的教学过程,采用户外教育的形式,通过鼓励个人接触自然,在自然中熏陶,提升个人环境审美能力进而培养环境意识。[4]作为高校,在进行环境教育过程中,要重视绿色校园建设,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校环境,使校园成为展示自然之美的重要平台,从而使学生在绿色的熏陶中,不断培养、提升生态情感。此外,学校还应鼓励学生走出去,到美丽的大自然中,欣赏大自然的美丽,聆听大自然的声音。

3.宣传教育方式丰富多样

当今时代,网络、媒体的丰富性、及时性和开放性为高校环境教育提供了进一步的便利,使其影响力、宣传力度、宣传效果都大大提高,因而高校应充分利用现代化设备,全方位、立体化进行专题宣传教育。同时通过学生社团、青年志愿者等学生团体,开展各种活动如开讲座、搞培训、办展览、开展竞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以吸引更多的同学关注环境,参与到保护保护环境的行动中来。

4. 弘扬传统文化,夯实环境教育基础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而精深,源远而流长。各种不同的思想流派中都渗透着深刻的生态思想,弘扬传统文化,感悟生态之美。儒家强调“天人合一”,“仁民爱物“取物顺时”“以时禁发”,善待自然,体现了一种雍容大度的生态智慧,是德性的智慧;佛教由对生命的关切及于对生存环境的关切,蕴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其生态智慧是解脱的智慧;道家强调“道法自然”,“天道无为”,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其生态智慧是空灵的智慧。[5]这些传统文化中的宝藏应该得到大力弘扬,这将有利于为高校环境教育的进一步进行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21世纪环境意识将成为人类社会文明、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环境意识也将成为21世纪人类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培养大学生的环境意识正是新世纪发展的客观要求。” [6]当代大学生是社会的栋梁,是未来的主宰者,通过高校环境教育的开展,建设一支具有高素质的环保队伍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彭立威, 陈宏平. (2004).试论环境教育的基本内涵.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30, 93-94.

[2]邱占勇. (2004).试论大学生生态环境道德教育机制的构建[J ]. 黑龙江:黑龙江高教研究,4.

汤斌纺,汪勤峰.(2008).论高校环境通识教育实施途径的构建. 中国成人教育, 73-74. [3]Unesco(1997).Intergovernmental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Tbilisi (USSR): Final Reports.

[4]祝怀新. (2001). 面向可持续发展―――环境教育新理念. 教育理论与实践, 21, 16-19.

学校环境教育论文篇(9)

关键词 体育教学 教育生态 优化管理 生态性教学

一、引言

体育教学生态是一个系统,包括体育教学系统本身及周围的各种生态环境。生态化体育教学是在生态哲学思想指导下的体现和谐、可持续发展的体育教学,是体育教学中不断追求、不断完善的形式。近些年来,教育与生态的交叉研究已成为体育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依据教育生态理论,课题组认为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的生态环境包括体育教学的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生态环境和规范生态环境。

通过精读相关的文献资料,课题组了解到:国内目前关于学校体育教学生态化方面缺乏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尤其缺乏在支撑理论指导下的实证研究。浙江农林大学正在努力创建国内富有特色的生态性大学,其教育的生态化研究与发展处于浙江高校前列。因此,以浙江农林大学为案例来探究体育教学生态化在某种程度上意义重大。

本研究运用教育生态理论,以浙江农林大学生态性大学建设为抓手,即运用教育生态理论的和谐观、平衡发展观等来解析浙江农林大学的体育教学工作,实证分析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生态化的优化管理,探索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生态化的优化策略,研究目的是为了促进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的生态化建设与健康发展。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研究法

查阅、收集、整理、分析了大量相关研究资料。

(二)访问调查法

借助各种渠道,访谈了相关教育理论专家和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方面专家,征求对本研究的可行性、理论和实践价值方面的意见及相关指导,并进行了专题研讨。

(三)问卷调查法

针对具体的、不同的调查咨询对象,依据选题研究内容设计不同类别的问卷表进行问卷调查。本研究所设计的问卷的效度和信度经检验均符合社会学调查的要求

(四)案例分析法

以浙江农林大学体育教学活动为案例,基于教育生态视角从整体上进行综合的分析和思考。

三、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生态化的优化策略

(一)体育教学自然生态环境的优化

1.充分重视所处地域的自然优势。高校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已有的自然环境优势,最大限度地减少、避免和弥补已有环境的不足,逐步改善体育教学的自然生态环境;2.协调好体育活动参与者与自然的关系。如在体育教学场馆设施的建设方面,应充分考虑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在进行体育教学过程中,更可以利用自然环境的生态和谐来陶冶情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3.大力加强运动场馆周围的环境绿化,提供健康运动的“氧吧”、降低污染与噪声;4.考虑细节,加强生态环保观念,全方位地优化体育教学活动自然环境。

(二)体育教学社会生态环境的优化

1.深化学校管理体制改革,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2.争取和依靠学校领导及政策上的支持;3.优化体育教学的物质环境,如充足的经费和场馆设施条件保障;4.提高课任教师业务能力与水平;5.创建民主、和谐的师生、生生关系;6.优化体育教学的教学评价。客观的、能较全方位地反映学生状况的教学评价方式方法是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动力。

(三)体育教学规范生态环境的优化

1.积极营造舆论环境,重视高校体育运动;2.加快学校体育文化环境的发展与建设。

四、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生态化的优化管理――基于浙江农林大学的实证分析

(一)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自然生态环境的有效利用

案例1:浙江农林大学自然生态环境的有效利用。浙江农林大学坐落于全国著名生态城市――临安,该校充分发挥所处地域优势,利用自然资源,把环境的生态效应放在首位,优先加以考虑自然环境与人的关系,寻求人与自然关系的最佳状态,体现了“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理念。校园的规划设计最大限度地发挥生态效应,也使得建筑密度大的校园产生更大的自然空间和开阔视野的视觉效果。

分析:良好的自然环境不仅反映了学校的文化特色,而且是人们感到亲切、愉悦、并能唤起审美情趣的学校文化环境、心理环境和行为环境。浙江农林大学建有数量充足、布置合理、幽静庄严的花园般的体育运动场馆、错落有致、美观和谐的体育运动设施。这些方面展现了教育自然环境的功能作用,唤醒人们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活动。

(二)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社会生态环境的积极营造

研究表明,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的社会生态环境是一种狭义的教育社会环境,涉及学校的思想重视度、各方面的投入、体育教学活动内部因素、人际关系因素等多个方面。列举几个案例加以分析说明。

案例2:浙江农林大学“教育生态化”办学理念。浙江农林大学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提出了创办“生态大学”的目标。所谓生态大学,就是以教育生态化理念为指导,通过对由学校与外部环境构成的系统进行调控,达到学校与外部环境、学校内部各要素之间关系的平衡,在资源优化配置基础上,充分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实现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大学。

近些年来,在生态大学理念指导下,学校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管理体制、校园建设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值得一提的是,浙江农林大学在人才培养中,以教育生态化理念为指导,坚持“以生为本、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全面发展”的生态人培养原则,将生态化教育理念贯穿在人才培养方案、教学管理、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等方面,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生态人。

案例3:浙江农林大学争取政策上的扶持与倾斜。浙江农林大学根据《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等有关规定,为进一步提高学校竞技体育水平,提高运动员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增强学校运动员的竞争力,扩大学校影响,激励广大教师和运动员参加竞技体育训练的主动性、积极性,特制定了《浙江农林大学竞技体育运动暂行规定》。政策的科学运行,有效促进了竞技运动水平的提升。

分析:政策环境、制度保障和各方面投入等这些因素决定着学校的发展方向和定位、制约着学校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和生态效益。具体到学校体育工作来说,对提高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活动效果是至关重要的。

案例4:浙江农林大学以有组织的课外体育锻炼来改善人际关系。浙江农林大学为了进一步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提高学生自我保健能力和体质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使学生达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使学校形成良好的学风、校风,结合学校实际,制订了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体育锻炼制度。在制度实施过程中,有专人进行组织指导和日常管理,突出了在人际关系方面的培养。主要通过以下方法和手段来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1)克服自卑心理,提高交往意识;(2)拓展教材教法,培养交往能力;(3)提倡合作中竞争,避免消极影响;(4)加强人际关系,促进心理相容;(5)增强主体意识,培养良好品质。

分析:在体育教学中和谐、健康的师生、生生关系制约着学生的情感和行为,培养了学生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良好品质,也发展了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锻炼习惯和积极交往的情感,促进学生主动健康地交往。

(三)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规范生态环境的合理构建

案例5:浙江农林大学校园体育文化的构建。浙江农林大学从学科特点和地域环境出发,将生态文化作为培育和强化校园文化特色的着力点,培养学生的生态素养,培养学生学会与人、与社会、与自然和谐相处,培养和谐、包容的生态精神。生态文化的教育贯穿学生的大学生活,通过开展“绿色文明”主题活动、节约型校园建设活动、专业教育和全校性生态伦理必选课的设置等,进一步树立生态理念,培养学生自觉成为生态文明的倡导者和传播者。

在校园体育文化的构建上,浙江农林大学通过多种渠道和利用各种方式积极营造学校体育文化氛围。

篮球项目是浙江农林大学的优势和品牌项目,多年的积淀使篮球文化在这里深入人心。学校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等,介绍篮球运动的发展史、篮球运动的锻炼价值,及其他篮球文化活动,让学生了解篮球文化。如每年的体育文化节所设定的篮球活动内容,充分地体现了人文思想内涵的身体健康教育,是身体文化教育的升华。这种正能量的辐射使得学校的各种体育活动蒸蒸日上。

分析:实践表明,体育文化的核心价值更多地体现了“化人”,即教化、塑造“生态人”。通过各式各样的体育文化活动既锻炼了同学们的组织能力,同时也为大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特长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使学校体育从单纯的机体教学活动与文化隔离化状态下解脱出来,把体育活动变成既是体育又是文化,既是锻炼又是娱乐,既是运动又是教育,既是欣赏又能参与其中的一种和谐的校园文化。

基金项目:浙江农林大学人才启动项目(2010FR073)。

参考文献:

[1] 吴鼎福,诸文蔚.教育生态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2] 李正贤.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活动教育生态环境现状调查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35):102-107.

[3] 成守允,刘东辉.论教育生态环境与体育教育生态系统[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6(19):12-15.

[4] 薛春艳.生态论理论视阈中大学定位问题的反思[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4(8):34.

[5] 姚蕾.体育教学环境的构成要素、功能与设计[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6):649-651.

[6] 夏峰.创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J].中国学校体育.2007(30):1.

学校环境教育论文篇(10)

20世纪90年代初,陆庆壬学者在《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中首次界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概念:是对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李辉学者在《现代思想教育环境研究》中把思想政治教育界定为: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主要范畴来看,此概念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产生影响的外部因素,可以理解为相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之外的各类社会环境等;二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内部(如思想教育对象等)要素产生影响的外部要素,包括教育者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有计划创设的教育条件,即思想政治教育情境。①

从上述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概念可看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环境作为影响教育实践及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外部因素,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和有效性起着关键作用。因此,不断创设及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的必要性

(一)社会化进程中,价值取向的多样性,增加了环境的多重性质,同时也“污染”了各种外部环境。

1.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污染”。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得到了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却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和污染,人类社会面临着各种危机,如环境问题、生态失衡问题、核战争危机问题等。同时,科学至上为主导的工业化大生产,给自然环境带来的负面作用,使人们越发认识到人的精神逐渐滑坡,社会道德水平下降等。人类在这种环境中将很难得到幸福,相反可能还会迷失本性,引发灾难。②

2.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不正当的竞争导致了社会环境的“污染”。

当前,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促进了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然而,市场经济是建立在人们对自身合理利益的追求基础上的,因此,在商品生产和交换过程中,人们在对个人利益最大化追求的同时,一些不正当的竞争破坏了社会诚信,导致了对社会环境的污染等。

3.信息技术的发展,导致了信息环境的“污染”。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信息化过程中为了增加发行量,尤其是随着网络信息的发展,为了点击率和收视率等,信息主体加强了对人们的感官诱惑,导致了信息环境的污染。

总之,无论是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还是信息环境的污染,都会作为外部环境对人类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双重作用,对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和有效性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二)“恐龙综合症”和“孤岛效应”影响了教育效果。

现代大环境背景下,人与环境、思想政治教育与环境之间互动关系的变化,使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出现了“恐龙综合症”和“孤岛效应”。这两种现象的共同之处是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面临边缘化,教育效果日趋甚微。

1.人与环境、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

马克思指出,人类不仅是环境的产物,而且能改变环境。即人在发展中不仅要适应环境的变化,还要不断地创造和优化环境。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促进人类思想品德和行为发展的重要因素,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为了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一定的影响的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与环境对人的思想品德及行为发展一致的地方就是对人类发展产生积极作用。但环境对人的发展及教育的发展都会产生消极作用。

人与环境、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间存在一种互动关系,即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一方面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也会产生负面影响。

2.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恐龙综合症”和“孤岛效应”。

所谓“恐龙综合症”是指物种生存的外部环境变化了,而物种却没有对环境变化作出反应,结果如同历史上恐龙的命运。现代社会,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信息环境等外部因素的变化非常迅速,而更多的时候人们对这种变化则显得反应迟钝,甚至是由于思维的定势而无视环境的变化,出现“恐龙综合症”现象,由此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的影响日渐微弱,如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内容、方法及手段还不能及时跟上环境变化的步伐,教育效果甚微。

由于反应迟钝和无视环境变化,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孤岛效应”便应运而生。“孤岛效应”是指当一个所指事物或系统与其相关的条件或环境脱节,从而被孤立起来以后,就如同大海里的孤岛一样。③孤岛效应存在于各个领域之中,思想政治教育中同样存在孤岛效应。我国学者李辉把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孤岛现象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空间上,思想教育系统与外部环境割裂开来。二是在时间上,思想教育系统与历史和未来割裂开来,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在历史纵向上的“孤岛”。如内容选择上轻视传统文化对人的思想行为的影响。在教育中心把握上,解决实际问题和关照未来方面一致悬而未决。三是在功能上,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与其他社会要素割裂开来。如在业务和管理上没有形成有效的结合机制,造成功能上的脱节;再如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之间没有建立良性的衔接机制,是其在功能上脱节的另一个表现。[1]

由此可见,环境的“污染”及思想政治教育中出现的“恐龙综合症”和“孤岛效应”,不仅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实效性,而且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创设与优化提供了可能的空间。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创设与优化的设想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通过一定的教育载体来实现的,包括理论课堂教育载体、信息化教育载体(包括媒介传播与网络教育)、校园文化教育载体。

笔者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入手,旨在通过对教育载体环境的优化与建设,提高教育效果,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和实效性。

(一)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堂教学环境优化。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课程教学中,“要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联系大学生思想实际”;“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学生思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中引入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创设各种思想政治教育情境,进一步优化理论课堂教学环境,提高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定义。

思想政治教育情境是教育主体在教育过程中予以规定和把握的环境。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直接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客体和介体相互作用,并内在于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之中。④

2.社会热点问题进入理论课堂教学。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应运而生,如各种社会思潮、就业问题和心理问题、问题、生态环境问题、人口问题等。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堂引入上述问题,创设各种教育情境,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分析这些社会热点问题,是加强理论课堂教学改革,优化课堂教学环境建设的重要途径。

(二)信息环境的优化。

1.正确认识传播媒介,优化网络教育阵地。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进入大众传媒时代,即通过报纸、书籍、广播、电视、手机、计算机等传播媒体向人们传播各种信息及活动,对现代生活造成了很大影响。信息社会各种信息传播方式的多样化、传播速度的迅速化,扩大了大学生的信息来源,影响了他们的主流意识形态和道德观念,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积极意义。

但是大学生们在用这种传播媒介传递各种信息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如通过多样化的传播方式和迅速的传播速度,使得学生获取的各种信息的数量在不断增加的同时,也越来越复杂。大量的信息不仅使他们价值取向偏移,而且道德观念变得更加复杂。特别是手机、电话、手机短信这些交流媒体的高频率运用,许多学生中产生了“短信瘾症”,引发了消费观念的超前和价值标准错位,以及直接交流能力下降等。⑤

进入21世纪,随着知识经济来临,互联网作为信息传播的新媒体,已成为大学生获取各种知识和信息资源的重要渠道,成为他们表达和交流思想、情感的场所。这种虚拟媒体提供的大量信息,刺激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使他们受教育环境不断扩大。然而,虚拟环境的开放性和虚拟性容易使大学生忘却现实,忘了社会责任,甚至是丧失道德。[5]

2.创设良性的校园传播环境,加强网络教育环境建设。

校园传播媒介的发展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积极影响,同时也带来了负面效应。因此,正确认识传播媒介,净化校园传播环境,加强文明传播思想宣传;加强校园虚拟环境建设是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三)校园文化环境的优化。

高校校园文化是校园里一种特殊文化,是学校在长期办学中,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提高师生文化素质、道德品质和审美情操,由师生共同创造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活动文化等⑥。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主要通过大学生社团文化建设和大学生社区、公寓文化建设等来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3]

1.加强社团文化环境建设。

高校社团文化是指建立一种与高等教育相适应的,融学术、知识、思想、娱乐于一体的文化环境,是校园文化的主体,既是校园文化的传播者,又是校园文化的接受者。[4]高校社团文化环境建设不仅能繁荣校园文化,还能寓思想政治教育于社团文化中,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高校社团文化具有自发性和自主性的特点,从特点来看,要加强高校社团文化环境,必须加强社团的指导与管理,提高社团活动质量,要把社团建设与育人紧密结合,切实体现社团建设学术性、知识性、思想性和娱乐性。

2.建立大学生社区、公寓文化,构建和谐育人环境。

随着高校后勤化改革的深入发展,大学生社区及公寓文化建设日趋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勇于创新、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文化环境。

近年来,高校通过各种形式不断加强大学生社区、公寓文化建设,促进大学生生活、学习及其全面发展。如在社区文化建设中坚持公寓、宿舍、计算机网络等物质条件的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原则,积极创建制度规范化、管理科学化、学习自主化的和谐育人环境。[5]

注释:

①李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研究[M].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5:22.

②刘保存.大学理念的传统与变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7):194.

③李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研究[M].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5:200.

④李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研究[M].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5:248.

⑤霍福广,刘社欣.信息德育论.大学生素养与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8,(1):95-113.

⑥郭广银,杨明.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1):112.

参考文献:

[1]李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研究[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5:200.

[2]霍福广,刘社欣.信息德育论大学生素养与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95-113.

[3]郭广银,杨明.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1):112.

上一篇: 目标管理论文 下一篇: 环境资源法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