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老师教学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23 15:02:43

小学老师教学论文

小学老师教学论文篇(1)

学校要坚持“全面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彻底改变片面追求升学率、重智育轻德育的状况。同时,学校要办成精神文明的传播阵地和窗口,用小环境影响大环境,用学校素质教学推动全民的素质教育。因此,校园文化建设要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要进行能展现校风的、学风的“校训”;二要镶嵌展现个人风貌的校镜;三要在学校的显眼处开辟一个党报党刊学习专栏,并将材料中的重点用红线标出,让学生了解,利用报栏或每周开设一至两节读报课,开阔学生的视野,了解世界、国家、社会的形势,把祖国的兴衰和个人的学习结合起来,激发为祖国而读书的情感。四要有地图和旗台等设施——增强学生爱国主义的内驱力,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让正气压倒邪气,让正义压倒欲念,让健康的、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成为主流。

身教重于言教,教师要加强自身素质的修养,要时时、处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时时成为学生学习、效仿的楷模。教师必须重视自我形象的塑造。“举止文明、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之一,是对教师应有的基本道德要求。学生优秀品质主要靠教师的高尚德行来熏陶,“桃李不言,下自成溪”,正人先正己。缺乏自我修养,缺少人格榜样力量,就很难凭课堂上的知识令学生敬佩和信服。教师的自身修养,对学生具有强烈的示范性。教师的风度、仪表、情绪、气度、胸怀,对学生是无言之教。修身必先修其心,外在的形象是内在道德情感的自然流露。只有心灵道德的优良,才有教师的举止文雅端庄,才具有诱人的魅力。因此,作为教师必须做到内在的道德建设与外在形象塑造的统一,为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和良好的个人生活作风而树立榜样。

小学老师教学论文篇(2)

小学是学生形成是非观、价值观等理念的重要时期,对其以后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新课程改革实施后,品德教育在小学教学中的渗透效果倍受重视。在实施品德教育的过程中,语文教学是进行品德教育的基础,因为语文教学过程中不仅关注逻辑真理,更加重视情感交流,所以班主任应该在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渗透品德教育,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语文教学中渗透品德教育的作用

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品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学具备其自身的特有情感,是实施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所以班主任老师需要起到领头作用,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品德教育,潜移默化的对学生产生影响。同时新课程改革的不断进行,品德教育的重视力度不断增长,但是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阻碍,不能进行有效开展,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品德教育具有其必要性。而大部分老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只是对基本知识进行教授,更不要说对品德教育进行渗透,此时班主任就需要进行介入,引导老师实施品德教育。此外,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学模式、条件有限,只在思想品德课堂上接受品德教育,无法得到理想效果。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品德教育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品德教育效果,而且创新教学方式,对学生的良好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渗透品德教育的策略

1.语言赏析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对文字进行解析,然后对文字所组成的语言进行欣赏,以达到学习语文知识的目的,在此过程中可以增强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感情交流。同时小学语文教学材料中课文都具有很美的意境,精炼的语言,并充满了情感,包含了很多积极、正面的思想品德。在班主任的引领下对课文语言进行赏析,然后深入全文,使学生可以对课文内容更加形象、深入地进行记忆,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完美地渗透品德教育。但是班主任在渗透品德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分清主次,是在良好实施语文教学时渗透品德教育,不是专门地开展品德教育。如果不分清主次,不仅不能很好的完成语文教学任务,而且会对学生的学习、心理造成严重影响。

2.大声朗读

在小学语文教学材料中,课文均是专家精心挑选的,在思想、语言、教育上都是优选,特别是古文、诗词,其中包括保卫祖国、歌颂祖国、热爱祖国、积极乐观心态等内容。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朗读是一项重要的学习手段,所以在渗透品德教育的过程中具备十分重要的作用。部分课文具有很强的节奏感,大声朗读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的体会课文,对课文要表达的意思进行深刻理解。例如:李白的《静夜思》,学生在大声的朗读中可以体会到李白的思乡之情,无形中对学生爱国、爱家的情操进行培养。此时班主任的职责就是进行有效引导,对学生的疑问进行有效解答。

3.课外活动

良好的课外活动可以活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情操,挖掘学生个性,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例如:课外阅读是实施品德教育渗透的有效手段,课外阅读的文章更加丰富多彩,更富有浓郁韵味,所以适当的课外阅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引学生良好发展。但是在对课外阅读书籍进行选择的过程中,班主任需要进行相应指导,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对不同的书籍进行推荐,以满足学生的学习、成长需求,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提升其道德水平。课外活动不只有课外阅读是品德教育渗透的途径,还包括写作、朗诵、演讲等,这些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判辩分析、文笔、口才等能力,可以有效对品德教育进行渗透,从而对学生的综合素养进行培养。

4.班主任自身能力

在小学阶段学生具备很强的可塑性,所以班主任就有对学生进行相应塑造的责任。因此,班主任需要具备很高的综合素养,为学生树立榜样。在小学生成长过程中,班主任是其行为、心理形成的参照物。例如:班主任性格开朗,班级的课堂教学就会十分活跃,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形成积极乐观的态度。同时班主任还需要对学生的状况进行了解掌握,例如:班主任可以与学生像朋友一样进行交流,对学生的烦恼、困惑、快乐进行了解,然后以此为基础对品德教育进行良好渗透。

三、结束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品德教育可以有效创新教学方式,并可以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提升品德教育效果。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品德教育不是快速施教,是逐步对学生的品质进行培养。这就对班主任的自身能力提出较高要求,不仅需要对班级进行管理,还需要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

小学老师教学论文篇(3)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老师开始意识到小组教学的重要性,并且在教学中逐渐运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但是实际的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这是因为很多老师将这种小组合作形式化,只是在课堂上简单地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课堂上的问题,这种“小组教学”不仅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还会极大地影响教学的效果,因为学生会将这种小组合作的时间当作是闲聊休息的时间,从而使得小组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因此老师务必正确运用小组教学的方式,充分发挥小组教学的效用,使得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够主动地参与其中,提升自己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从而保证教学的效果。下面就从我语文教学的实践出发,提出了几个小组教学运用的有效对策。

一、合理分组是关键

在传统的小组教学模式下,老师只是按照学生所坐的位置进行简单的分组,这种分组方式虽然提高了效率,但是不科学。因此语文老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习惯和基础状况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获得语文学习上的满足。具体来说,语文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学生分成A、B、C三个层次,并且在进行组合时使用交叉组合的方式,让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组成一个小组,这样就能够做到相互补充,共同进步。另外,老师可以先让学生进行自我划分,然后老师再根据学生的喜好和具体情况进行分组,这样在一定程度上既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也能提高分组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举个例子,老师在教屈原的《离骚》时,可以分组让学生进行记忆学习,那些基础水平比较好的学生能够快速地记忆文章,并且熟练地背下来,而那些基础水平比较低、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学生很难认真地记忆课文内容,这时基础好的学生便可以帮助基础差的学生,告诉他们背诵的技巧和要领,用同龄人的方式来提高学习效率,这样一来极大地提高了高中语文的教学效率,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老师的教学负担。

二、科学安排教学内容是重点

很多语文老师在开展教学内容时,不管问题简单与否,都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这样只会影响语文教学的效率和效果,因为一些简单的问题通过小组讨论是没有必要的,而且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独立思考,让某些学生形成一种思维惰性,这对于高中生的学习成长是非常不利的,因此语文老师务必要科学安排教学内容,真正地发挥小组教学的效用。举个例子,老师在教《劝学》这篇古文时,例如这种比较开放性的题目“请找出本文的论点,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对论点进行论述的?”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小组成员大胆说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对于这种封闭性的题目“请找出文章中的比喻句”,老师便可以让学生单独思考。只有科学安排语文教学内容,才能使教学的效果得到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得以激发。另外对于一些需要小组演绎的教学内容,老师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完成。例如在教《窦娥冤》这篇文章时,老师可以让小组成员内部进行角色分配,然后对窦娥冤中的某个场景进行想象和延伸,在台上进行表演。在这个过程中,有趣的小组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能够在小组合作中强化自身的学习。

三、教师的适当参与是基础

有些老师在开展小组教学时,并不关心小组讨论的情况和进展,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小组教学的效果。为了改变这种现状,老师在进行小组教学时,不能怀有“放羊式”的心态,认为学生在讨论,自己便可以“袖手旁观”,而是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生的小组活动中。具体来说,老师要实时地关注学生的讨论进程以及讨论的内容,对于一些讨论不够激烈的小组,老师可以适当地进行引导话题;对于一些讨论偏离主题的小组,老师则要对其进行提醒;对于小组内部遇到争执的情况,老师则要主动地进行调解,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小组教学的效率。另外,老师的这种参与应当要适当,切不可过分干涉小组讨论。

总的来说,小组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课堂上的应用需要老师从实际的教学实践出发,不断地总结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采取多种有效的教学手段,让学生能够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增强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同时老师也要对小组进行合理的分组,科学地安排语文教学内容,使得小组教学更加高效。另外老师也要适当地参与到小组教学活动中,切不可“袖手旁观”,而是要对小组讨论与交流活动进行适当的引导和点拨,让小组教学发挥最大的效用,从而真正地提高高中语文的教学水平,贯彻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和理念,为社会培养更加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小学老师教学论文篇(4)

我以为丁老师的榜样作用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语文教育的由衷热爱。丁老师一辈子跟语文教育打交道,从当代课老师到编写教材直至领衔全区的小学语文教学研究,虽然也遇到过波折与不如意,但用他自己的话说还是“有怨无悔”。同志们说他“除了春节,一年四季没有休过一个节日、假日”。他自己说“其实,近十年来,每年除了初一在家休息一天外,其他时间基本上都是在办公室度过的”。谈到这样做的原因,他坦诚地说,“我之所以这样做,并没有多少堂而皇之的动机,过去似乎也从未思考过”。“如果一定要追寻原因的话,大概主要有两个:一是老有做不完的事,而且其中不少是急事;另一个也是最重要的原因,是我对我所做的事有着浓厚的兴趣。”他还跟关心他的同志们说:“我只是像爱打麻将牌的人沉溺于麻将游戏一样,沉溺于我所喜欢的事情上,哪里谈得上其他?”这里的“其他”,是指“高尚”“牺牲了应有的休息和娱乐”“为了事业”而“勤奋工作”等赞誉。就是这个“浓厚的兴趣”,让丁老师乐享一生且不懈努力,给他带来了老有做不完的事情这样的感受。这个兴趣,就是热爱,是对语文教育刻骨铭心的热爱。这份热爱,从他59岁时写过的一段话中也得到了进一步印证:“我之所以慨叹,是因为积一生的经验,刚刚悟出一些自认为语文教育真谛的东西,并刚刚付诸实践时,就已经面临着向人生舞台的告别。这种无可奈何的滋味恐怕是只有亲历者才会感受到的。”热爱,在这里体现为眷恋语文教育的情怀和告别人生舞台的无奈。对此,我感同身受。

第二,过硬的理论解读能力。我聆听过丁老师《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的解说报告及关于小学语文课本编写和使用的说明,阅读过他解读《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标准》)的长篇文章。通过这些报告和文章,我深切地感受到丁老师厚重的教育理论功底和对语文教育现状的准确把脉。他做理论解读最为突出之处就是 “对先进的语文教育思想、理念不是生吞活剥,而是结合当地实际做了大量消化、诠释、发挥、本土化工作”,从而让无论城市和乡村的老师都能够听得懂,想得通,记得住,用得上。我们知道,照本宣科容易,从理论到理论容易,而把抽象的理论通过具体生动的解说转化为教师的知与行不容易。这既需要有对“大纲”“课标”“教材”的透彻理解,还需要对本地区教学状况相当熟悉,尤其需要对广大教师的理论接受能力和共同的学习期待心中有数。因为教研工作的需要,我阅读过其他三种版本的《语文标准》的解读,虽然各有千秋,但我更乐意听丁老师的报告和读丁老师的文章,因为他的解读真正能够从课标的最基层践行者的关切出发,做到了着眼应用,删繁就简,理清头绪,概括要点,揭示特征,诠释内涵。无论是早些年的“大纲”解x,还是后来的《语文标准》解读,丁老师服务对象的定位就是一线的教师,所以,他在解读中充分考虑老师们“学以致用”的心理,总是着眼应用,做理论的阐释和策略方法的引领,让老师们听过读过就想要去做,能够去做。他善于将繁复的内容整合处理,如把“总体目标”的10条内容概括为两大方面:“前5条主要是从语文素养的宏观方面着眼,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过程与方法这两个维度上有所侧重”;“后5条是从具体的语文能力着眼,侧重于知识与能力的维度。”理头绪,是丁老师一贯的解读特长,如对基本理念中“语文素养”这个概念的解读,就遵循了“什么是语文素养――为什么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怎样提高语文素养”这样的思路做了透彻的解说。概括要点,最能在众多的论述文字中拎出主旨,如关于工具性与人文性在实践中如何统一的问题,他就给出了如下的概括:“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一种客观存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是语文课程独当其任的任务;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也是一种客观存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是语文课程义不容辞的责任。”“人文素养的提高是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之中,在指导学生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之中,同培养语文能力同步进行的,绝不是在培养语文能力之外,另外‘附加’一个提高人文素养的环节。而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人文教育的基本方法,不是灌输,而是‘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揭示特征,也是丁老师解读课标与众不同之处,如以“主动性”“独立性”“自觉性”这3个词语作为对“自主学习”特征的浓缩,用“重整合、重过程、重应用、重体验、重全员参与”这5个短语,对综合性学习的主要特征进行概括。“课标”言简意赅,有很多内容都是原则性的条文。丁老师在自己感觉需要诠释的地方都给出了恰切的细说,悄然化解了老师们理解“课标”时可能生成的许多“为什么”。如“为什么提‘以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丁老师通过诠释明确了这句话的现实针对性。如通过与“大纲”进行对比,诠释出口语交际的操作要领:“口语交际跟过去大纲里规定的听话和说话是有区别的。大纲中的听话、说话训练是把听和说当作两个方面来讲的,而口语交际的过程是一个听的方面和说的方面双向互动的过程,互相转化的过程。”

小学老师教学论文篇(5)

1、 教师职务培训

创新培训模式:张爱华老师的“说听评一条龙培训模式”、……

2、 校本培训

何取林老师认真审阅,并提出许多对校本培训的改进意见,张梅青老师协助校本培训材料的审阅……

3、 小学英语骨干教师培训班的策划与组织

张梅青老师做了大量的工作

4、 新教师培训

张爱华老师的新教师班qq群管理与blog交流、何取林老师的blog交流、赵龙山的《教数学想说就说》新教师班班刊及其他老师的班级管理都很有特色

5、 体育本科班(学历培训)等其他大专、本科及研究生班的有关班级管理、教学及教学辅助工作

司贵亮老师的体育本科班的筹备到开课,做了大量的组织与管理工作;张梅青、何取林等老师为大专学历培训班开课;何取林担任研究生班考前辅导班的班主任工作;

6、 英特尔未来教育及其他专项培训

张梅青、何取林、赵龙山为全市英特尔未来教育学科教师培训班开课

赵龙山为港口镇教育行政干部班开设专题课《校长引领与名师成长之路》

二、 打造部门教研文化

1、 抓教研论坛

通过将开发专题课、说课、写论文、张梅青的公开课、培训课跟踪反馈等一切与教学、教学研究有关的话题作为论坛的内容,举办三次教研论坛,效果好。

2、 看到了教研的效果

研究教学的热情高了,专题培训课后的反思与改进多了,也有二位老师的3篇。

3、 教研氛围越来越浓厚

通过举办教研论坛,部门的老师越来越喜欢了。因为通过教研论坛,老师们的参与度高,收获也大。

三、 指导小学的教研活动

1、 烟洲小学

全部门教师参与指导“烟洲小学的省级课题汇报课”;

赵龙山为其六年级2班开设数学研究课,西区教办教研室组织全区数学骨干教师进行观摩评课;

2、 雍景园小学

何取林为学校指导作文与口语交际课多次

3、 石岐中心小学

张梅青老师利用到该校挂职的机会,积极为该校英语科组的英语教学出谋划策,深得该校教导处的赞许;

4、 小榄

何取林为部分学校指导作文与口语交际课多次

5、 石岐第一小学

司贵亮老师为学校的体育教学,包括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进行全方位的指导,并在该校为全校的体育老师上了两节小学研究示范课

6、 石岐实验小学

赵龙山为“石岐实验小学青年教师发展工程”开讲座一场

7、 石岐第一城小学、岐江小学

赵龙山分别为第一城小学、岐江小学及石岐第一小学的课题申报工作进行了指导

四、 完成学院交办的有关工作

1、 全部门教师倾力办好了“XX年5月份的专家讲座”

2、 策划“港口镇名师培养对象培训班”的课程计划

3、 制定“小学数学教师高级研修班”开班计划

4、 部门教师参与学院规章制度修改

张爱华、何取林、张梅青参与了相应的学院规章制度的修订修改工作。

5、 部门教师参与学院学术委员会的工作

赵龙山参与了学院学术委员会的有关工作。

6、 部门各位教师拟定了小学各学科继续教育指导组成员名单

五、 积极走出去

1、 张梅青到石岐中心小学挂职担任教导处副主任

2、 赵龙山到杭州上城区教师进修学校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第五届小学数学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的学习

小学老师教学论文篇(6)

本科毕业论文工作包括选题、开题、中期检查、撰写、定稿、评阅、答辩和成绩评定等环节[2]。要切实保证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首先,要制定本科毕业论文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明确指导老师和学生各自的责任和义务;其次,要切实加强本科毕业论文各个环节的质量管理。

(一)毕业论文指导老师的遴选

本科毕业论文指导工作应选派具有讲师以上职称(含讲师)或具有硕士学位、科研水平较高、思想作风好、工作责任心强的教师担任。指导老师应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格要求学生,重视对学生独立工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的培养。

(二)严把选题关

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应符合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课题涉及的知识要符合学生所学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训练的实际情况,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应用文献资料、设计与策划、实验操作与计算机应用、创新与写作等能力。同时,选题还应结合我国社会发展、经济和文化建设、生产和科学研究的实际,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难度适宜,分量合理,使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课题研究或取得阶段性研究的成果。

毕业论文选题要坚持一人一题的原则。毕业论文题目由指导老师提出后应交教研室主任和系教学主任审查,对于达不到要求的题目要坚决更换。

在毕业论文的题目确定以后,指导老师要制定指导计划,填写《××学院毕业论文任务书》,对学生各阶段的工作任务提出明确要求。毕业论文任务书经主管系主任审查签字后发给学生。任务书一经审定,不得随意更改,如因特殊情况确需变更,须提出书面报告,说明变更原因,经系主任同意并报教务处备案。

(三)把好开题报告关

毕业论文选题后必须进行开题。学生按照指导老师的要求,在论文题目所涉及的领域内,充分查阅文献,了解研究动态,设计研究方案,填写《××学院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书》,经指导老师修改后,由院系统一安排开题报告。在开题报告会上,评审小组不仅仅要审查选题的质量,还要审查其研究方案,并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开题报告通过后,方可进入实验研究和论文写作阶段。

(四)加强实验研究和论文写作的指导与检查

在学生进入实验研究和论文写作阶段以后,指导老师要经常检查工作进度和质量,做好答疑和指导工作,对每个学生指导4次以上并填写《××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教师指导记录表》,督促学生按《××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撰写规范》的要求按时完成毕业论文,对学生的毕业论文,指导老师要修改2稿以上,直至满意为止,以保证毕业论文的质量。

在毕业论文工作过程中,各院系要按要求进行前、中、后三阶段检查。

1.前期:检查指导老师到岗情况,课题进行的必要条件是否具备,安排是否合理,任务书是否下达到每位学生。

2.中期:检查工作进度、教师指导情况及毕业论文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采取的措施。

3.后期:检查答辩准备工作。对学生进行答辩资格审查,根据任务书及毕业论文规范要求,检查学生完成的情况,组织对毕业论文文字材料、图表质量、实验数据及软、硬件成果的验收。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指导老师的要求和开题报告拟定的方案,完成研究,取得预期成果,完成论文的初稿撰写工作。

(五)把好论文评阅和论文答辩关

在毕业论文定稿后,指导老师评阅并给出恰当的评语和成绩,然后交评阅老师进行评阅。评阅老师不能由本论文的指导老师担任。评阅老师对学生完成课题的情况、论文的质量和价值等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给出具体的评阅意见。评阅老师应按论文评审标准逐项评分,评定论文成绩和等级,并签名负责。凡被评阅老师评定为成绩不合格的毕业论文,必须由论文指导老师小组进行复评,决定是否进行修改或答辩。经评阅老师评阅后,指导老师将全部材料和修改意见反馈给学生,并指导学生进行答辩前的准备。

全日制本科毕业生的毕业论文都必须答辩。各院系成立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按专业成立若干答辩小组。毕业论文的答辩以公开方式进行。答辩过程包括学生陈述、答辩小组提问与质疑、学生答辩、答辩小组评分等过程。

各院系根据专业和学科特点及学生论文的实际情况,统一答辩要求和评分标准。答辩主要考核毕业论文的观点正确与否,内容的新颖程度,论述的严谨程度,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运用与应变能力,等等。答辩秘书负责记录学生的答辩过程,答辩日期必须按实填写,答辩会纪要内容要详细具体,所有答辩小组成员签名都要亲笔手写,不能打印。对有异议的毕业论文,各院系答辩委员会可酌情组织二次答辩。

(六)规范成绩评定

毕业论文成绩由三部分构成:指导老师评阅成绩占总评比例的30%,评阅老师评阅成绩占总评比例的30%,答辩成绩占总评比例的40%。三部分成绩相加构成总评成绩。三部分成绩均需及格,否则,论文要修改或重做。

二、本科毕业论文相关档案管理

毕业论文及毕业论文过程所有的原始管理材料都要归档。毕业论文统一用A4纸单面打印。各院系统一封面用纸,按学校要求统一封面格式。论文装订与归档的具体要求是:毕业论文一式三份:学生自存一份,交给指导老师一份,院系保存一份。毕业论文的具体装订顺序如下:(1)封面;(2)毕业论文诚信声明;(3)毕业论文任务书;(4)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书;(5)毕业论文指导老师指导情况记录表;(6)毕业论文评审表一(指导老师用);(7)毕业论文评审表二(评阅老师用);(8)毕业论文评审表三(答辩小组用);(9)毕业论文成绩评定表一(指导老师和评阅老师用);(9)毕业论文成绩评定表二(答辩小组用);(10)毕业论文正文(包括题目、目录、中英文摘要、中英文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致谢和附录等)。各院系将以上材料送印刷厂装订,一人一册,然后分学年分专业分班级存档。同时,论文还要录入光盘保存并拷贝一份给教务处。一般论文保存五年以上,优秀毕业论文长期保存。

本科毕业论文是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11个重要指标之一[1],高质量的本科毕业论文与相关档案的规范管理是一个学校办学水平高的重要凭证[3],因此,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控制及相关档案的规范管理工作,值得每个高校认真对待、积极探索、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小学老师教学论文篇(7)

虽然是暑假,又是20天的短期培训班,但是,为了保证培训效果,新疆师范大学小学语文国培班一切从参训教师需求出发,聚焦一线课堂,聘请小学一线教学名师上现场观摩研讨课。同时,学科负责教师、班主任以及全体学员一起备课、磨课,把案例教学与参与式、情景式、探究式、驱动式相结合,大大增强了案例教学的吸引力与感染力,发挥了案例教学应有的功能和效果。参培教师们不仅目睹了一线名师高超的教学艺术,聆听了先进的教育理念,更重要的是从名师、学科专家、同行中学会了备课、探究、钻研文本。

一、案例陈述

(一)学会备课。

名师们的课大多赏心悦目,精彩纷呈,除了其扎实的语文基本功,更得益于对课文的钻研。如何从课文相同的字词句篇中找寻不一样的教学设计,是语文教师素养的体现。“功夫用在备课上,本领显在课堂上”。

第一次在没有教学参考书、没有网络的情况下备课,老师们束手无策,尽管教了几年或者几十年的书。

备课就是钻研文本、思考教学的过程。

第一遍:弄清教材单元要求,寻找编者目的意图,抓住教学的重点难点。

第二遍:梳理课文内容结构,把握文章美点妙点,扫清文章的言语障碍。

第三遍:推敲板块环节流程,把控主次时间分配,落实语文的听说读写。

苦思冥想的老师们似乎找到了路径,开始尝试着思考梳理这些问题。时而读读,时而写写,时而划划,紧锁的眉头舒展了许多。一节课,二节课,终于有老师写出了属于自己的教案。

(二)学会合作。

小组讨论:前后左右四人小组开始讨论。老师们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结合备课思考,开始述说各自的教学设计。集思广益,集体备课,大家有了不同的认识和理解。

代表发言:每个小组选派代表发言,讲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流程、练习设计及时间分配。

质疑问难:说完了,还不能坐,必须接受其他小组的质疑提问。问题一个接一个,看谁的问题尖锐有力,一针见血;看谁的回答准确清晰,切中要害。

(三)学会探究。

做为学科教学论的主持专家,不仅是理论工作者,也应该是一个实践者。因为理论从实践中来,更应当回到实践中去。我当场拿出了自己的《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

第一板块:学生说说自己的春节

关注学生语言表达与兴趣

第二板块:阅读文本,看看作者老舍笔下的春节有什么不同?

一是比较探究:内容时代不一样老北京-新时代。

表达方法不一样顺叙、时间节点、详略。

二是细读文本,梳理作者表达方式特点。

体会感受作者谋篇布局、遣词造句。

第三板块:复述、感受作者笔下老北京春节的内容、气息

关注学生语言表达与积累运用。

第四板块:借鉴作者老舍的表达方法,说写自己的春节。

首先列提纲,说说自己的春节。注意顺叙、节点、详略。

然后写作、述说、修改自己笔下的春节。

年轻的班主任马季老师在跑前忙后地为班级服务的同时,为大家准备了《北京的春节》说课稿。学员们被马老师规范精彩的说课吸引住了。

院长赵建梅博士第一个提问,大家争先恐后地提问。

“教师只关注了语言文字的表达运用,思想情感教育如何体现落实?三个维度不能少!”

“2011版课程标准,一再提醒我们关注字词教学,请问读读、说说、议议能否解决问题?考试怎么办?”

“写作练习的要求和标准是什么?”

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具体。前面讲座中的“与课文内容分析说再见”,“语文教学要进行转身”等等观点,参训教师们似乎都忘了。老师们怕考试,关注的是学生成绩与班级排名!

再上网查找名师的录像、教案。

备课、讨论、说课、质疑、辩论。

经过这样的几个来回反复,名师的课还没有上,学员们对课文、教案、课标已经有了自己的思考和认识。

(四)学会学习。

来自浙江湖州的特级教师肖绍国老师的课果然不同凡响。

六年级的《北京的春节》,课前交流从上网说起,一下就拉近了师生距离,更为主题的展开做了充分的铺垫。接着从课题入手,展开了老舍笔下的老北京的几幅画卷:腊八、小年、除夕、初一、元宵。请同学从入口、入耳、入眼、入鼻处找出京味十足的词语。

同学读、说、议、演,充分感受老舍的遣词造句,以及京腔京韵。个人读、集体读、配乐读,充分感受老舍的京腔京韵。

肖老师棋高一招,抓住重点段落的重点词句,让学生充分地比较体会老舍先生的语言魅力,从而归纳出老舍先生的语言风格:重复、简约、留白、平实。

肖老师把控自如,从容不迫,张弛有度。两节课上下来,书声琅琅,议论纷纷,情趣融融,笑语盈盈。

听课老师们为肖绍国老师扎实的语文素养所叹服,更被他文本解读的能力所折服。

因为参训学员有了先前的一系列活动,听课倍加认真,特别是课后的交流探讨活动,大家的问题一个接一个,肖老师应接不暇。诗画语文、表达运用、文本钻研不再只是理论口号,而是一个个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为言语而教,为激发学生的言语生命而教,成为所有听课老师们的共识!

二、学员评价

(一)在备课中学会备课(乌市第十小学 马晓甜)。

学科负责老师为我们准备了两篇课文,让我们利用晚自习独立备课,而后每个人都要上讲台说课。开始听到这样的消息,我的头都大了,这些年无论何时上课都没有离开过教学参考书,怎么写啊?还是每次两课时的教案?真是叫人抓耳挠腮啊!在大家的一片骚动中学科负责老师不停地鼓励着大家:“试试,写个简单的教学思路,看看我们的教学和名师有什么不同!”“静下心来!静下心来!”“先读读课文,在文章中圈圈画画,找找线索。”看着我们无从提笔的样子,韩老师不停地给我们提示,渐渐地叹息声没有了,大家的心静了,开始读文章,寻找教学的思路,不一会便开始动笔写了起来,一个半小时就这样不知不觉地过去了。第二天晚自习,我们开始说课,写是硬着头皮开始,上台发言可是要鼓足勇气的。尽管有诸多的不好意思、胆怯,但我们还是经历了考验,说课后还要接受听者的提问。我觉得韩老师的设计真是别出心裁、层层深入,就如同母鸡教小鸡如何啄食般的细致。每一位老师的设计都不尽相同,又似乎有着相似之处,有自己对文本的解读,有自己的设计理念……

(二)参与让我们明白(塔城地区额敏县第三小学 李巧)。

班主任老师在让我们观摩特级教师的课前,先进行备课、说课活动。我们分成五个小组,独立写教案,设计说课稿。激烈的讨论交流,切磋质疑,派代表上台说课。令人感动的是学科负责老师、班主任老师也全程参与,为我们展示自己的教学设计、说课。其中,让我们“小语班”难忘的是:院长赵建梅博士也亲临班级参与活动,为我们点评指导。

(三)专家同行交流促提高(喀什地区疏附县第二小学 赵金辉)。

本次国培,理论与实践并举。在进行了多天的理论研究之后,学科负责人韩光明老师为我们提供了连续三天的教育实践活动——备课、说课、观课、评课。当我们在说课时,还让大家共同提出优点,以及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他们对课的点评深刻到位,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老师们层出不穷的智慧碰撞,真令我受益匪浅,感觉真是“人外有人,山外有山”,自己就像刚爬出井口的青蛙看到了蓝天白云,豁然开朗。虽然说只有短短的两天时间,但学员们之间用智慧点燃了智慧,用热情激发了热情,真正形成了探讨研究的浓厚氛围。我真感谢韩光明老师给我们这样一个锻炼自己专业能力的机会。

(四)观摩教学觅差距(巴州地区且末县小学 刘雅茹)。

肖绍国老师的课结束了,孩子们意犹未尽,听课的老师们也意犹未尽。为什么肖老师的语文课堂有这么大的魅力呢?我想处处体现了“美”。肖老师上的两节课处处洋溢着情境的“美”。在《北京的春节》一课中,是一幅幅美丽的节日画面,充满年味,美不胜收。老师和孩子们在这一幅幅美丽的画面中徜徉着,享受着。学生学得快乐、轻松,我们听得享受、难忘。肖老师上的两篇课文语言写得美,肖老师读得更美。在音乐声中,肖老师轻轻地、深情地读,指导孩子们用心体会后再读,读出了文字的美,读出了节日的美。在课堂上,我还感受到肖老师心灵的“美”。“你好棒呀!”“没关系,大胆地说。”类似的语言鼓励着学生。这种尊重学生,真正以学生为本的态度是多么难得。这些源于肖老师对学生的爱,源于肖老师那美好的心灵。

三、经验与反思

小学老师教学论文篇(8)

教授们给我们授课的内容有阅读、作文、综合实践、教师的成长等教育教学研究、论文写作研究、教育教学研究等。

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市七星去教育局蒋副局长为我们讲授的《建立与新课程相适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法》让我至今还历历在目,当我们的学员提出“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上束手束脚的,难以开展不起来”时,蒋局长给我们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他说“怕老虎就不养猪了吗?”让我们明白,教改工作并不那么平坦和顺利,我们作为一线骨干老师,担负的使命更为艰巨;蒋局长叫我们在教学上不要过分地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他说,考试成绩并不就是学生的实际能力的成绩,在新课程理论引领下,我们在长期的教学上要学会“不打吊马桩,不放栏栅羊”,要让学生朝着自己的个性发展下去;广西师范大学教授王枬讲的《教师成长与教师发展》,让我们认识到只有不断自我提升的,这样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丰富多彩,才能使我们在教学这个职业上快速地成长;市区教研室、特级教师彭红老师为我们讲《面向生活的小学语文教学》,让我们明白,教学不要忽视生活,要我们面向孩子的生活世界,让学生在课堂上还原儿童的本分;广西师范大学教授陈玉秋教授的《语文课程改革呼唤经典文化的回归》,让我们走进历代书法大家和历代帝黄的书法世界里,感受国学的魅力;年过七旬的黄麟生老老师为我们妙趣横生地讲《小学作文教学的理论和实践》,在他的教学里,我们又当了一回小学生,学会了换位思考……

在实训基地听四位导师的课更是让我们受益匪浅。听了四位导师的课让我们更好地把握了低中高年级各年段的教学特点。导师们在教学上采用了多种的学习方式,激烈的竞赛式学习,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廖黎莺老师对一年级学生的课堂组织教学,让我们深深明白“磨刀布误砍柴工”的道理;三年级的王微老师夯实的教学基本功更令我们赞叹不已;五年级的高婉琳激情地阅读教学让我们置身其中;六年级苏力勤老师的作文教学,让我们明白作文离不开生活实践……

在民主小学的一个多星期的实训中,我们感受到老师们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以及,学生在这样优秀的老师指引下全面素质得到了很好的提升。

二、收获

1、教育教学观念得到进一步更新。

通过这次培训,使我以对教育教学观念有了新的认识,并重新审视和剖析了我的教育教学观,对学生观、知识观、课程观有了一个更新更高的理解。

2、理论的学习进一步提升了我的理论层次,提高了学科专业水平和能力。

本次的专题讲座和专题研讨,渗透着导师们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深刻思考和独特见解,对于提高我们学科理论的水平和学科专业水平起到了极大的作用,特别是实训基地的导师王微老师严谨治学及深厚的文化底蕴让我们折服,以她多年的研究给我们对小学语文教育的理论和基础知识进行了一次全面性的梳理,使我在字理教学、阅读教学、等方面的认识有了一定的提高。本次学习的查缺补漏,让我知道的自己往后的学习方向,感受到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与知识功底的紧迫性。

3、学习到一些优秀的课堂教学方法及教学反思能力。

小学老师教学论文篇(9)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24―0076―01

新课程改革为初中语文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在生动、活泼的课堂中,孩子们可以尽情抒发自己的情感,自由地展示自我的风采,超常地张扬自己的个性,畅想美好的未来。语文教学让孩子们感受到了祖国语言文字的无限魅力,品味着语文课本散发着清新而悠长的馨香。但是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语文课堂出现了一些令人困惑的局面,既不像传统教学中那样扎实地讲授语文基础知识,又没有落实新课程的精神实质!课堂教学在以下一些方面迷失了。

1. 小组讨论形式运用不当。新课程极为关注学生的团队精神与合作能力,小组学习是体现团队精神的良好渠道,它能使学生学会参与、倾听、尊重、团结他人,但是在小组讨论运用中往往出现一些偏差。

讨论内容不合理。讨论的内容没有什么含金量,没有思维的价值。学生一听即会,但是为了老师的要求,在不值得讨论的地方开始了讨论,造成时间的浪费。讨论时间不合理。要么是讨论时间过少,只是蜻蜓点水,要么是讨论时间过多,造成时间过剩,讨论成了学生的休闲聊天机会。

讨论分工不明确。小组成员之内没有具体的分工,讨论没有组织,小组成了开小会的场所。小组内成了优秀者的一言堂,落后者永远是听众。老师成了旁观者。讨论中,需要老师科学点拨,帮助学生向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进行探索。否则,其讨论必定是无序和低效的。

2. 课堂活动流于形式。主要表现有:其一表演不适合中学生的身份。比如让学生表演见到“罗敷”的神情;让学生表演狼的“目似瞑、意暇甚”;表演没穿衣服的皇帝。充斥在课堂中的不是思维的火花,而是滑稽的丑态,无益于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其二活动脱离语文本身。有些语文课堂中,非语文化现象突出,上成了思品课、自然课、法律课等。活动方式单一。现在有些语文课堂中,只要是活动,总是生硬地表演课文内容,造成了学生的视觉疲劳。根据课文及课堂情形,老师可灵活、恰当的运用比赛、点评、欣赏等形式。

小学老师教学论文篇(10)

一、 转变传统观念

(一)打破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

人类的认识过程是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的,因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包括认识和实践两个最基本的方面。“教学过程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同样也包括认识和实践两个方面”,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也就承担这两个方面。然而,现今的高职师范教育在课程设置和教师教学方面均强调理论教学,理论课程比重较大,教材与普通高校本科生、甚至研究生教材一致,教学注重理论知识的深广度,科研也着重于理论知识的细致剖析。同时教师纷纷注重提高个人理论知识。在课堂上单一地讲理论,从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离“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越来越远!

西方先进高职教育经验给了我们许多提示:澳大利亚TAFE学院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教室即实验室,实验室即教室,学习环境就是工作环境或模拟工作环境,课堂教学以提高能力素质为原则,纯理论的课程较少,基础课更是以够用为度”。德国“双元制”学员大约“60%是专业实践课程,40%是普通教育课程”。加拿大社区学院的“教师分为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兼职教师主要来自附近公司、 企业 里的研究人员和大学的教授”。2000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加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附件中也明文规定:“三年制专业的实践教学一般不低于教学活动总学时的40%,两年制专业实践教学一般不低于教学活动总学时的30%”。

由此可见,适量的实践教学是符合高职教学特点的。在实际教学中,高深的纯理论与太难的教材也很难被绝大多数的高职学生所接受。相反,依语文教育专业特色而定的实训课深受学生喜爱:如教学法、演讲与口才、三笔字、多媒体课件制作、教师口语、见习、试教、毕业实习、教育学和心 理学 等等。事实证明,着重于培养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高职教育应该走的是理论和实践平等对待之路。

(二)由精品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型

扩招后,受高等教育的人数迅速增加,从2002年145万到2007年495万。而教师人数和教学资源的增长速度相对较慢。精品教育的神话被打破,高职教育由精品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型成为必然,而大众教育的特点之一就着力于培养众多熟练的高级技能型人才。高职生并不需要非常高深的理论和很强的科研能力,更多应注重方法的学习和运用,毕业后能很快上岗操作。就师范生而言,他们在大学中如能系统的学习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等教学技能,上岗后就能很快承担一定的教学任务。比如识字是小学教学大纲的重要内容,如何教会小学生认识并识记生字呢?方法是很多的,人们常用的有加一加、减一减、画一画、拼一拼、换偏旁、编儿歌、找朋友(组词)、编谜语和说成话等。我曾见过一位小学老师用“王先生和白先生同坐在一块石头上,打一字谜”的方法教学生识记“碧”字,形象生动,小学生很快就能记住且印象深刻。实践教学就是要将这些方法传授给大学生,适应大众教育的特色。

(三)增强以就业为导向的意识

单一化的 发展 方向与多样化的人才需求的矛盾,从全国来说是当前高职教育发展的主要矛盾。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满足社会需要是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近年来,随着全国学历整体水平的升高,大专生教小学、本科生教中专、研究生教大学已成为普遍现象。据我院2006届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统计显示:56%的大专毕业生在各市(镇)、乡(村)教小学。当时,在各地招考教师时,台山、恩平和开平等地均只考语文、数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给高校传递一个错误信息:单一的学好专业知识就能应付实际教学。其实不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语言、字体、 音乐 、画画、舞蹈甚至表演等综合素质。“在语文课程的实际教学中,可以利用美术的直观形象功能、音乐的熏陶感染功能,也可以利用 计算 机 网络 搜集信息的功能来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

曾听过《画风》一课,让我感触很深。老师唱着《小草歌》中“春风啊,春风啊,你把我吹绿”作为导语,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很快从诗歌、歌词、成语和现实生活中去找风。老师顺势提问:“既然风能唱出来、说出来,那能画出来吗”?学生也争先恐后地讨论起来。这堂课不但让学生感受风的独特魅力,也让学生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课堂教学效果很好,这都得益于老师生动形象的演绎。这位老师在课后解释道:读中师时,学校开设的舞蹈、音乐、画画等课程培养了其各种技能,为以后的教学工作打下基础。都说小学老师是万金油,什么都要懂一点,要办出有特色的语文教育专业,在就业竞争中取胜,一些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也是不可少的。事实上,也不是所有师范生毕业后都能去当小学老师,我院2006届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毕业生中就有30%从事文秘、广告设计等非师范专业工作。所以,在培养一定文化素养的前提下,以就业为导向,积极实践“双证书、“多证书”的教育理念,也能获得就业机会。  

二、深化教学改革的几点新运用

教师口语、三笔字等常规实践课,采用了理论和实训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备受学生喜爱。那么古代汉语、 中国 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等专业主干课程如何发挥其较强的理论优势呢?首先,更换教材,一味讲究高深理论的本科教材与高职 教育 的目标不一致,应更换为高职高专版的教材。其次,采用案例教学法。所谓案例教学法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启发式的教学相长的教学过程。它要求根据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的要求,以案例为基本教材,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多种形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对案例所提供的材料和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见解,做出判断和决策。就拿外国文学来讲,教师可将小学教材中所涉及到的全部外国文学作家作品收集分类,在课堂上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讲解。列夫·托尔斯泰是外国文学必讲的作家,在小学语文课本中也选取了他的《七颗钻石》、《跳水》、《穷人》和他的传记节选《列夫·托尔斯泰》。将这些作品放到大学课堂,让学生提前找些资料上台来分析,以此展开讨论。或者将小学课文相关教案带入课堂,同学们自找资料,对作品进行分析。事实证明:案例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法相比对学生学习的作用最大,对学生学习存在的缺点最少,最令学生满意,而且是学生最希望老师采用的。再次,强调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师范专业课的理论性较强,就拿外国文学来讲,对作品的分析就牵涉到文艺学、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 哲学 、 历史 和地理等相关学科理论性强。如能将枯燥的理论知识融入现实生活,课堂也将变得丰富多彩,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近年来,校园犯罪案件屡见不鲜,在校大学生由于心理承受力差导致性格分裂而杀人,从马佳爵、敖力到赵承熙,这些血的教训让我们痛心不已。俄国作家陀斯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中塑造了在校大学生拉斯科尔尼科夫由于贫穷导致性格分裂,制造出“平凡人”和“不平凡人”的荒谬理论,而残害了两个老太太。如能将书中的事件与现实生活中的案件有机结合,做到从作品出发,深入挖掘作品深意,同时跳出作品,用理论指导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关于课程改革的两点建议

“课程是规定以什么样的教学内容来培养新一代的问题,它是随着社会的 发展 而演变的,它反映一定社会的 政治 、 经济 的要求,受一定社会生产力和 科学 文化发展水平以及学生身心发展 规律 的制约” 。随着时代的进步,高职师范类课程改革也势在必行。

(一)强化“文学文本解读”课

上一篇: 多媒体信息技术论文 下一篇: 小学生五年级数学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