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教育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17 17:56:13

中小学教师教育论文

中小学教师教育论文篇(1)

教师在新课程中的最大变化是角色的变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对未来教师角色做了这样的描述:现在教师的职责己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教师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了解、影响、鼓舞。新课程对教师来说最根本的是对角色的挑战,包括教育观念上的挑战,教学习惯上的挑战,新的教学情景的挑战,对知识储备的挑战,信息技术的挑战,新的学习方式的挑战。教师正确认识自己在新课程下的角色,将直接影响着教师素质的提高和教师职能的发挥,进而影响教学的实际效果。因此,教师要尽快适应新课程就必须首先转换自己的角色。

传统的教师角色强调社会责任,忽视教师的个人生命价值与需要;强调教师的权威,忽视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关系:强调教师的学科素养与教学技能,忽视教师促进学生成长的专业意识。强调教师劳动的传递性,忽视教与学的创造性。新课程对于教师的要求则是多方面的。教师原有的角色要发生变化,还要不断地补充新的角色。教师角色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向新课程条件下的知识传授者的变化,教师要改变过去过于强调知识传授的倾向,努力形成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态度,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教师成为学生的促进者;教师成为研究者。

从角色的观点分析,德育就是一系列互动过程,是处于教育者角色的个人与处于受教育者角色的个人进行的互动,其外在目标是对受教育者的道德、价值和精神生活的倾向性进行有目的的干预影响[35]。在德育实施过程中,教育者依据其在社会结构和教育结构体系中所处的身份、地位,根据个体人格体系的需要,通过人际互动的媒介,对社会期望系统加以主观性释义,并予以动态化体现,形成一整套非个性化的德育行为模式。这种模式化的行为表现就是德育中的教育者角色。教师在传统的道德教育中具有极高的权威地位,一直扮演的是真理代言人、道德知识的灌输者、课堂管理者的教师角色。社会经济的发展引起教育的变革,从而导致人们德育教育观念和思想的转变。以前教师“照本宣科”与“灌输者”以及忠实的教材执行者的角色已完全不适应了,需要彻底地转变。教师的素质、态度、适应和提高是课程实施中最关键的一个因素,在新德育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必须正确理解小学德育课程,扮演好德育课程的创造者的角色以及儿童活动的支持者与合作者的角色。传统的教师角色已远远不能适应德育新课程的需要,教师角色的转变势在必行。新课程改革中,小学德育课程内容的改变,其具有生活性、综合性与实践性的特点以及德育课程实施过程的复杂性均要求教师角色要发生相应地转变。

教师要从传统的道德权威者转变为道德成长者的角色;由德育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转变为德育课程的开发者:由德育过程中的发号施令者转变为德育学习活动的合作者。

1.由道德权威者转变为道德成长者

对自己角色定位的转变,教师必须改变自己的德育观和学生观。教师不能再以一个道德先知者、道德完善者出现在学生面前。事实上,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他们只是站在不同的起跑线上共同的学习、共同发展。学生是最具生命力的一代,他们乐于接受新生事物,有强烈的主体意识、平等意识,他们有比成人更强的道德意识,有一些新的道德观念,这些观念我们是不能漠视的、小看的。传统的作为社会代表者、真理代言人的教师角色,在信息化迅猛发展的时代中要做到这一点其实是不容易的。早就有学者以教师的身份提出了“教师是‘社会代表者’吗”[37]这样的困惑问题,而对这个问题的却又找不出正确的答案的。我们因此也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教师真的能代表真理吗?难道教师就肯定是道德的化身吗?实际上,一个纯真幼稚的儿童就真的不能判断真伪而一味的犯错?一个道德知识丰富的、道德判断能力很强的教师就一定能保证有正确的道德行为吗?

2.由德育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转变为德育课程的开发者

实际上,教师是课程的最直接的实施者,教师最了解学生的兴趣、能力与家庭背景,教师应是教学内容的决定者。教师在课程实施中对课程内容进行自己的理解基础上,基于不同的价值取向,不同的学校条件,教师自身不同的综合教育背景,以及学生的个体差异,对课程内容进行调适、设计、整合。从这个层面来讲,课程内容已经赋予了不同的意义,教师已成了真正意义的课程内容的创造者。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就是要充分地尊重与发挥教师的主体性、主观能动性以及创造能力,让课程最大可能的接近学生的生活、满足学生的真实心理需要。教师要走出传统被动的课程忠实执行者的误区,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在的创造能力。

3.由德育过程中的发号施令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合作者

由于学校是育人的专门场所,是传播知识、生产知识的部门,在知识不断更新的时代,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还要注意吸取来自各方面的新知识,拓展文化底蕴,了解教育要求,更多地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不断改进和完善,在观念更新和教育行为的改变上超前于学生的发展。教师要置身到学习活动中,通过问题的诊断、研究和解决来指导学生,提高学生自我觉察水平,促进学生自我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成就感,促进学生成长速度。但需注意,教师参与学生的学习,是作为一个指导者、促进者,也是受益者,与学生共同发展者。教师要善于与学生交流,收集学生信息,并善于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把感性的经验上升为理性形式,成为一个双向互动的促进者,与学生同时得到提高,成为师生的共同发展合作者。

二、谈谈小学生成长中教师主要要求扮演角色的转变

随着小学生年龄的成长、学习年级的不断升级,他们的道德认知水平也正在逐渐发现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高度,在品德操作系统中,产生了一定的策略和自我设想。因此小学生初步发展起伦理的道德情感体验。小学生从低年级对具体事实的兴趣发展到中高年级形成初步探讨抽象和因果关系知识的兴趣;从日常生活的兴趣逐步扩大到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兴趣。随着小学生学习生涯的不断进步,他们的道德认知水平逐渐会展到了一定的高度,在品德操作系统中,产生了一定的策略和自我设想。

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支持者与合作者转变。要逐渐锻炼学生自主活动的能力,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和机会组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密切关心家庭、街道和社区生活以及社会的事实新闻,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鼓励学生组织各种班团队活动,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教师要放开手脚,让学生自主、自立,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能动性;教师只是在必要的关键时候,给予提示和指点,决不能全权操劳代办;教师可以提供某些必要的场地、材料、资料给学生,帮助学生解决一些不能解决的困难。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真实感受,调动学生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道德感受,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进行经验的分享,让学生通过反思、分享彼此之间的经验感受,养成他们倾听、慎思、明辨、合作的习惯和方法。

案例三:“无家可归的人”

一天,在班上,老师发现有一个小女孩的表情看上去有些悲伤,于是,老师向小女孩询问原因。小女孩告诉老师:“昨天,我和妈妈上街看见了一个无家可归的小男孩,他看上去很可怜。妈妈说她今天再去找那个小男孩,送给他一些食物和衣服。妈妈是在纽约长大的,她小时候看见过很多无家可归的人。”小女孩问老师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无家可归的人,这个问题也引起了班上其他孩子的强烈兴趣,老师发现了这一情况后,放弃了她预先设计的课程内容,决定把“无家可归的人”作为课程的主题。老师首先和孩子们一起就“无家可归”现象进行了讨论。然后,她让孩子们思考如何帮助这些无家可归的人,并把他们的想法记录下来,以他们的口吻给家长写了一封信。信的内容大致是这样的:

亲爱的爸爸、妈妈:

我们想帮助那些无家可归的人,但是我们需要你们的帮助,需要帮我们找可以救济他们的东西。当你们来接我们的时候,他们会把我们的想法告诉你们,你们也告诉我们你们的主意。。……

他们还在信中写下了一些怎样帮助无家可归的人的想法,比如帮他们买房子或盖房子;给他们送睡袋、牛奶和早餐,还有硬币等等。并附有一份清单,是孩子们认为的无家可归的人会有哪些需要。

为了帮助孩子们更深入地理解“无家可归”的现象,老师安排了带孩子们出去参观的活动,让孩子们和周围的社区建立了联系。她把孩子们带到了一个专门为无家可归者设立的旧货店,孩子们在那里可以和无家可归者自由交流。在这些直接的体会和经验中,孩子们对产生“无家可归”现象的环境有一些了解,对无家可归的人有了更深的理解和同情。

他们回到教室里主动为无家可归的人募捐。老师请了一个新闻记者,让他了解孩子们的想法,并能在社区及更广泛的范围内进行宣传。在募捐活动中,孩子们参观了银行,他们学会了如何把硬币换成纸币。孩子们学会了做饭,带着募捐的钱,以及他们自己画的花生昔、面包、蔬菜、小饼干等图画,访问了无家可归的收容所,并和收容所的成人与孩子们进行了交谈,一起活动。

在以“无家可归的人”为主题的德育中,老师把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使他们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了自然生发,并不断地和孩子们一起思考、行动,使得孩子们对这个问题有了较深入的理解。课程中的许多内容不是预设的,不是老师强加给学生的,而是根据学生的兴趣需要不断生成的,课程是流动的,开放的。在此过程中老师不断创设教育的情景,引导学生发现新的教育内容。他们从接触无家可归的人到认识、了解、同情他们,到想方设法帮助他们,这里没有老师的说教,没有规范的灌输,学生助人的道德行为是发自对无家可归者逐渐深入的理解和同情,是发自内心的需要。在此,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自然而然地交织在一起。在课程的展开过程中,学生以自己的方式,赢得了老师、家长和社会的理解与支持,他们的人生体验和情感得到了极大的丰富。

实践是情感形成和转变的基础,也是丰富感情的途径和推动情感发展的动力,人们情感越丰富,就会越愿意去实践。教学中创设现场情境,就是为学生提供实践的场所,让学生人人都参与,把学生置于某种惬意、和谐中,让他们从活动中产生自我触动、自我激励、自我教育的效应。教师在整个活动中扮演的是活动的引导者,一步步把孩子带到真实的社会情境中,并同时成为孩子实践的合作者,帮助他们完成整个实践活动。在整个课程中,教师扮演的角色又是熟练的倾听者和观察者,他们对儿童的行为进行解释,通过孩子的行为细节发现孩子的心理,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是活动的引导者,通过与家长的通信,引导孩子一步一步深入问题的核心,并采取行动:是孩子活动的合作者与朋友,和孩子一起共同开展活动。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充分确认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积极主动地创造条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教师也要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在学生认识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使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心灵得到了一种自然的沟通,形成自由、民主、开放、平等、和谐的教学主旋律,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拓展了时空。另外教师也要使整个课堂洋溢着浓厚的探究气氛。课堂充满生命了的活力,让学生自己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通过合作学习、讨论争辩的形式,寻求真理、提高认识、促进发展。使我们的学生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生活中的道德问题、体验道德感情、发展道德行为。

参考文献:

[1]邝培。小学德育课程中教师角色研究。西南师范大学,2004

[2]吴芳蕾。广西西林县教育投资有效使用个案研究。西南师范大学,2002

中小学教师教育论文篇(2)

2005年4月教育部部启动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近年来,教育技术领域里的很多专家学者通过努力地研究和探索,围绕培训,已经形成了培训大纲、培训教材、培训模式、培训平台、培训评价方法、培训资源光盘、模拟考试系统等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可以说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已经形成了一个理论体系。然而,在全国范围内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尚无成功的经验可供参考,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理论体系亟待完善。要建立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还有很多基本问题值得我们去研究。正因为如此,培训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才显得更加迫切和重要。构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质量保障体系的目的,首先在于保证国家对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基本要求,其次是从机制上确保培训质量,促进培训质量效益的不断提高。…毫无疑问,培训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将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理论体系的完善做出重要的贡献,必将促进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理论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一影响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质量的主要因素

1标准

标准规定了培训质量应该达到的程度或水平,它是培训工作的依据,是衡量培训效果的尺度,也是对培训学员进行考核的标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从四个能力素质维度进行了规定,一是意识与态度;二是知识与技能;三是应用与创新;四是社会责任。标准提供了一套包括“培训、考核和认证”在内的完整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机制,从而为尽快提高广大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与素质提供有力的支持。

2培训教师团队

培训教师团队是培训工作中最重要的一个主体,是培训活动的组织者和实践者,其教学水平、管理水平和培训方法对保证培训质量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建立一支信息素养高、专业能力突出、热爱教育事业的教师团队,是提高培训质量的关键。因为培训内容需要由高水平的教师团队组织与实施培训教材需要由高水平的教师团队理解并运用;培训方法需要由高水平的教师团队探索与创新;培训管理需要高水平的教师团队支持和参与。

培训团队教师的组建可能通过教师联聘的方法,精心组建优秀的教学团队,包括培训师资队伍和培训管理队伍。成立培训教研室,教学主任1人,教学秘书1人,要明确主讲教师职责,助教职责,辅导老师职责。教学主任职责:全面负责教研室的培训工作:定期检查和督促培训计划的实施和完成情况;开展评教评学活动,经常进行检查性听课,并收集学员意见,掌握每位主讲教师的教学效果:负责备课、试讲等教学活动;负责培训效果的分析和总结等。教学秘书职责:负责检查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考勤情况,定期检查培训任务的完成情况,收集学员意见并进行反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主讲老师职责:必须承担相应的教学任务;对分配的教学任务不得推诿,并按各项培训制度的规定认真完成;在培训过程中要做到教书育人、言传身教;及时了解学员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学员提出的问题要及时进行解答。

3培训前期调研

通过前期的调研工作可以加强培训工作的针对性、时效性,更贴近中小学教师教学第一线。目前国内主要的培训机构是高等师范院校组织培训工作,部分培训方案不足调查研究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因此在制订培训方案前培训机构组织教师团队进行培训调研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前期调研对整个培训工作的成败起着重要的作用。

4培训后管理

目前,由于缺失对受训教师回到工作岗位后运用教育技术进行支持、教学监督和教学评价,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绩效。is]培训学员}}{现培训时“激动”、回家时“摇动”、返校后“不动”的现状。采用怎么的方式对参加培训后回到教学岗位的教师进行统一管理,以真正促进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提高,是值得每一位教师教育工作者深入探讨的话题。

5资金保障

教育技术培训不同于其他培训,它涉及到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培训。高技术,高投入,费用很高。建市健全以各级政府财政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教师培训经费,首先政府要加大投入,拨专项资金,制定优惠政策支持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作。

二构建基于评价和培训过程为核心的质量保障体系

国家标准GB6583对质量保障(qualityassurance,QA)的定义是“为使人们确信某一产品或服务质量能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所必需的有计划、仃系统的全部活动”。

我校从2005年起对构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进行研究和实践,在充分认识该体系的意义、分析国内外培训质量控与评价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对培训质量形成伞过程相天素的系统思考,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逐步建了一套基于评价和培训过程为核心的培训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有力地促进了培训质量的提高。

该体系包含培训过程的三个子系统、一个质量评价系统、一个培训支持条件系统。这要素既相互联系又相互作用,形成了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和外部质量保障体系。

1培训前的H标和制度体系

培训前期调研作为一种体制要坚持下去,通过调研获得的数据和信息是制订培训方案乖内容的重要依据。前期调研工作必须以培训内容及培训对象作为调研的主要内容,同时征求教师对培训机构在培训内容、教师团队组成、培训方式及培训于段上的荩本要求。学员学习需要分析是培训前的莺要一作,因为培训的主体是中小学教师,只有在充分认识他们的学习风格及学习需要,了解他们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的困惑,制定的培训方案和内容才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

训目标具有前瞻性、实用性、任务性,以问题为本,视教育教学管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为培训内容,把现实问题研究和教育实践指导引入理论培训中,实行按需施教,学用结合。学校可利用已何信息技术资源,通过能者为师、专题受训、行动研究、教学反思、远程教育等培训模式,采取师生互动、头脑风暴、小组活动、白。t活动、自我评价、课外延伸等活动方式,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实现“做中学”、“学中做”,实现教育技术和学校实际的最佳结合,有效提升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

2培训过程质量保障系统

针对培训信息反馈相对滞后,问题反映出来后往往只能在下一轮培训中才能加以调整的培训现状,该体系要求实时全程培训质量监控与评价,并在发现问题时及时进行决策和处理。培训过程不再是仅由最终结果来控制,而是随时对培训过程进行控制,这样对培训问题响应和处理的周期能够大大缩短。如可以通过对培训内容进行调整,改进培训方法等多种于段保证培训质量。培训指导委员会、教研室、教学主任通过和学员座谈的方式、查看教师撰写的培训曰志等方式及时了解学员的学习状况和学习要求,及时进行调整培训方案,以期达到培训的目标。

教师培训质量学员测评,培训过程中可以通过一些模拟试题了解学员对培训内容的掌握情况和能力的提高程度。培训期间的每个晚上安排有学员的自由上机练习或专题研讨,安排2-3个专门教师进行辅导或教授主持。对当天培训的内容进行强化,如发现多数学员对某个问题有疑问,培训目志进行记录并告诉第二天培训老师进行适当补救。案例分析、成果汇报等活动通过录像,微格教室等设备帮助学员发现问题,找到解决办法,提高教学水平。

3培训后质量保障系统

培训结束后,通过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远程支持系统给学员提供智力支持与咨询服务。主讲教师的E—mail、QQ号码等都告诉学员,学员遇到问题时可以通过远程协助、电子邮件或QQ等方式取得学习团队的联系和帮助。

4培训质量评价系统

评价让更多的人成为评价的主体,建立学员、教师、管理者、指导委员会和专家等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制度。通过问卷、班级培训日志、学员座谈等形式监测培训的有效性。

评价主要采用发展性评价,发展性评价是依据一定的目标,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的旨在促进评价对象不断发展的过程性评价,它注重评价对象本身的发展需要,突出评价的激励和调控功能,使评价对象在不断的自我发展中实现教学目标和自身价值。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关注学员的全面发展,除了对知识与技能进行评价,还对探究、合作与实践等能力发展的评价。(2)关注学员的个体差异。(3)强调评价的过程性。(4)强调评价的多元化,评价从单向转向多向,建立学员之间、小组之间、教师等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5)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如考试成绩、小组作品、成果汇报、出勤情况等等。。。

中小学教师教育论文篇(3)

近些年来,随着国家人事制度的改革,教师的法律地位发生了重大变革但聘任制背景下的义务教育阶段公立中小学教师法律地位存在许多争议,导致教师队伍建设中诸多深层矛盾,如工资、养老保险、医疗保障、福利、住房等长期难以解决。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教育立法对公立中小学教师法律身份规定不明晰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主体之一,教师法律身份归属的明确化,对于教师权利的保障和教师职责的履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公立中小学教师法律身份的现实不确定性

在社会转型时期,教师法律身份归属引起了许多专家学者争论,也出现过多种称谓。

1计划时期的国家干部

计划经济时代,因为教师获得国家干部编制,享有国家干部身份,和其他事业单位以及政府工作人员一样,被纳入到统一的干部系统中进行管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家干部人事制度发生了变化,教师的国家卜部身份也逐步淡化。

2.20世纪80年代事业单位人员

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将公立中小学校界定为“事业单位”。“事业单位”一词源于1986年实施的《民法通则》的有关规定《民法通则》在第3条将法人分为企业法人和机关法人、事业单位法人、社会团体法人、中小学校属于不以营利为目的的事业单位.因此教师属于事业单位人员。1998年10月25日国务院又颁布了《事业单位登记管理体制暂行条例》,对《民法通则》的规定作了进一步的阐释。该法规第2条规定,本条例所称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利一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中小学校在我国的社会组织中被归为事业单位,中小、学教师也理所当然地被定为事业单位人员。把教师身份归属事业单位人员,并没有顾及到教师职业的公务性.,不利于教师及权益的保障和救济。

3.20世纪90年代专业人员和国家工作人员

1966年10月,联合困教科文组织发表的《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指出:“教育工作应傲视为专门职业。这种职业是一种需要教师具备经过严格并持续不断的研究才能获得并准持专业知识及专门技能的公共业务。他要求所辖学生的教育和福利有个人及共同的责任感”。我国《教师法》第3条也规定,我国教帅是专业人员。但“专业人员”不等于法律身份,医生、工稗师等也是专业人员。专业人员主要是对职业性质进行规定,不具有特别的法律意义,更不能解决实践中的各种聘任法律纠纷,因此也无法明确教师各种权益法律关系中的地位、权利、义务和责任。

1997年新修实施的《刑法》销93条明确规定:“本法所称国家工作人员,是指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固有公司、企业、事业位、人民用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国家工作人员沦。”依据这条规定,中小学教师的身份可以归属于国家工作人员。但是同家工作人员与公务员这两个概念存意义和范旧上存在较多交叉重叠之处。《公务员法》台之后,国家工作人员概念今后是会被公务员慨念取代还是一个不确定的问题。此外,由于与国家作人员相关的法律制度尚未建讧,因此这一方案对于保障教师权益的作用可能有限。

4.21世纪仍不能称谓公务员

1993《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第3条规定,本条例适用于各级围家行政机关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丁作人员教师不属于该条例的适用对象,自然不在公务员之列,从此教师的身份与公务员在法律上开始分化。2005年4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圈公务员法》对公务员的范围做出了重大调整,其中第2条规定:“本法所称公务员,是指依法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从中可以看出对公务员的界定更加明确,公务员的范扩大了,原不属于公务员的法官、检察员都已步入了公务员的行列。但中小学教师不属于行政编制,因而中小学教师不在公务员之列。

二、外国公立中小学教师的法律身份

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教育立法看,对于公立中小学教师法律身份的定位大致有以下三种类型:

1.德、法、日大陆法系国家定为公务员

德国、法国、日本等大陆法系国家,一般都把公立中小学教师定为公务员或者教育公务员。日本2004年的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改变了国立大学教师的公务员身份,但中小学教师的法律地位并没有因此发生变化。在这些国家,教师由政府任用,享有公务员法规规定的各项权利,非因法定事由不得免职或惩罚。同时教师应履行与公务员身份相应的义务,如教师的争议权(罢课等)受到禁止,团结权、集体交涉权等劳动基本权受到特别限制。此外,基于教育教学活动的特殊性,教师还享有诸如参与决策、教育自由等特殊权利。

2.英、美等法系国家定为公务雇员

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英美法系国家一般都把公立中小学教师定位为公务雇员。教师由地方教育当局任用,并与之签订聘任合同。教师一方面基于公务员身份享有公务员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履行相应的各项义务;另一方面基于雇员身份,又具有雇佣合同中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

3.新西兰等国家定为雇员

新西兰等少数国家把公立中小学教师定位为雇员。教师由校长聘任,但由政府支付工资。学校在其权限内可以决定教师的雇用和解雇,向教师布置任务,监督和评价教师的工作。教师在任用期内享有教育自由权以及作为公民应享有的其他权利,并在某些方面享有公务员所不具有的权利,如争议权、罢工权。但不能享有公务员所特有的听证权、行政救济等权利。

尽管各国由于法律传统和政治体制的不同,对于教师法律身份的规定各有不同,大陆法系国家的教师与政府构成的是比较典型的行政法律关系,英美法系国家的教师与政府构成的法律关系则具有某种程度的雇佣法律关系性质。但这些国家都强调教师职业的公务性质,强调政府与教师的法律关系,并把对教师的管理纳入到了政府的管理职能之中。

三、中小学教师成为国家公务员的必要性

公立学校教师,特别是公立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其职业性质应当是公务员,即国家行政公务员、军事公务员和教育公务员三类中的教育公务员。它是构成现代国家社会公共事务及其管理的三大支柱之一。应该明确公立学校教师职业的公务员性质,并在《教师法》等法律中予以明确规定。这是因为:

1.义务教育的特点要求教师成为国家公务员

义务教育是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其实质是国家依照法律的规定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强迫教育。义务教育与其他类型的教育相比较,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1)强制性。2)免费性。因此,义务教育又称强迫教育或免费教育。免费性和公益性是联系在一起的,所谓公益性就是《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的“不收学费、杂费”,所需费用全部由政府买单。3)全民性。用强制性和免费性来保障全民接受义务教育,有利于国民教育目标的实现,充分体现了义务教育所提供的产品是一种社会公共服务或纯公共产品。这种产品是任何经过法律许可的人都应得到的无差别的享受。义务教育是国家的一项公益性事业,而教师是实施这项事业的专业人员,对他们的管理自然应该纳入国家公务员管理的范畴。

2.教师的职业职能要求教师成为公务员

教师的职业职能不同一般的事业单位及企业人员,它具有较强公共性。《教师法》第3条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教育法》第8条规定:“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义务教育法》第29条规定:“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它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等。”由此可见,教师教育教学是一种为公共服务的公共(益),是国家教育权利的具体化,具有为国家和社会负责的公共职责,其职务的公共属性并不亚于普通公务员。因此,如把教师纳入国家公务员,有利于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职业规范。

3.教师的权益保障要求把教师纳入公务员体系

由于教师法律身份的现实不确定性,在实践过程中不能很好地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如有的地方政府拖欠教师工资十几年至今,严重侵害了教师的合法权益,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法律救济,以致有的学者甚至呼吁给教师以农民工待遇。《教育法》第3l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保障教师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待遇,改善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完善农村教师工资经费保障机制。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但从目前来看,由于缺乏比较有效的保障机制来维护其合法权益,中小学教师无论是工资还是医疗、住房等福利待遇远远不如国家公务员,已严重影响广大中小学教师工作安全感和积极性,同时也不利于吸收优秀人才加盟教师队伍。因此,把公立中小学教师定位为国家教育公务员,有利于稳定中小学尤其是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促进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

4.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要求教师成为公务员

新的《义务教育法》第32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教师培养工作,采取措施发展教师教育,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均衡配置本行政区域内学校师资力量,组织校长、教师的培训和流动加强对薄弱学校的建设。”在具体实践中也是这样操作的,部分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在执行该法第32条第2款的过程中,就选择了通过行政手段对县级行政区域内的师资进行配置,以达到本行政区域内地区之间、学校之间的师资平衡的目的。但教师如属于普通劳动者,与其所在学校签订的是劳动合同,那么政府要强制实行均衡配置师资力量就有一定的困难。如果教师与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签订的是行政合同,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可以以行政主体的身份与行政相对人订立关于民事权利义务的协议,而非以民事法人的身份,由此而以合同的方式来达到维护与增进公共利益的目的,从而享有行政优益权。因此,教师属于公务员身份,对教师实行轮换制就可依法进行管理,师资配置这一难题便可迎刃而解。

四、中小学教师成为国家教育公务员的可行性

教育公务员,可称为广义上的公务员,指兼具特殊的劳动者(专业技术人员)和特殊的公务员(属于非强力公务员)双重身份,履行的是国家公职。

1.从法理上讲,教师法律身份可以由公法调整,造福于公共利益

公法实际代表权力,代表国家权力;公法为法无授权即禁止,私法为法无禁止即自由。如教师不能进行有偿家教《教师法》并无明确规定,而许多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对此却有明文规定:如有违背就会受到开除等处分。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常常又苦于有理而无法的尴尬局面。如果消解教师身份泛化问题,把教师纳入教育公务员队伍,他们和教育行政部门之间就构成了特别的权利关系,教育人事立法可依据公共利益或公共福利优先的原则,对教师的某些权利进行适当的限制,从而相对缩小教师个人的权利空间以避免上述类似情况发生。

2.从实践上看,教师的工资(以绩效工资为例)来自财政

2008年底,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教育部联合出台了《关于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的指导意见》(以下称《指导意见》)第2条第1款规定了义务教育教师规范后的津贴、补贴平均水平,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事、财政部门按照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的原则确定。绩效工资总量随基本工资和学校所在县级行政区域公务员规范后津贴补贴的调整作相应调整。同时《指导意见》规定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按照管理以县为主、经费省级统筹、中央适当支持的原则,确保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所需资金落实到位。《公务员法》第79条规定,公务员工资、福利、保险、退休金以及录用、培训、奖励、辞退等所需经费,应当列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由此可见,教师的工资、津贴、补贴、公务员工资和福利等皆来自国家财政,属于第二次分配,这就为教师成为公务员奠定了经济基础。

3.从发展上说,《公务员法》为教师成为国家公务员留下空间

根据《公务员法》第14条规定的国家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公务员职位类别按照公务员职位的性质、特点和管理需要,划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等类别。国务院根据本法,对于具有职位特殊性,需要单独管理的,可以增设其他职位类别。同时,依据《教师法》第3条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教师执行的是国家公务且具有专业性,符合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与现有的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并不矛盾。因此,在立法上增设公立中小学教师为教育公务员应该是可行的。

五、教育公务员身份下教师聘任制必须把握的几个问题

实行聘任制,教师是普通的劳动者吗?答案显然不是。义务教育是国家一项公益事业,教师承担的教育责任是一种国家责任,教师聘任制是一种具有公法性质的契约关系,中小学教师的工作体现出明显的公务性,聘任制下教师仍隶属于国家公职人员系列。

1.教师的聘任是政府聘任而非学校聘任

中小学校是一种国家机构,是行政机关的附属物。国家包揽了从举办到管理的一系列权力,学校的办学权力非常有限。从聘用教师的角度来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中小学根据学校编制聘用教师,可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经县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审批。从实践上看,目前宁夏等部分省市自治区已由省级人事部门统一招收公立中小学教师,用人单位(学校)只是分配具体工作任务而已。当前我国的公立学校仍然是国家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学校行使的是国家教育权,虽然不同于普通的行政权利,但仍属于国家公权的范围,它不享有完全权力能力和行为能力。因此学校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仍带有行政法律关系的特点,尽管按平等协商原则订立和履行聘任合同,但校方在维护公共利益的前提下,仍具有对合同权力的单方处置权。

2.教师聘任合同属于行政合同而非劳动合同——以免费师范生为例

中小学教师教育论文篇(4)

2转向实践的教师继续教育的应对策略

根据以上分析,结合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与学校教学实际,借鉴当今国外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有益探索,笔者认为转向实践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应采取“案例教学与教育行动研究相结合”的模式。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所谓的案例教学,是一种开放式、互动式的新型教学方式,教学中既可以通过分析、比较,研究各种各样的成功和失败的实践经验,从中抽象出某些一般性的结论或原理,也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或者他人的思考来拓宽自己的视野,从而丰富自己的知识。使他们“身临其境”般地直面教学实践,成为沟通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案例教学的具体方法是多样的,其中最常采用的是讨论法。“在教学过程中,案例以一定的形式被展现,是作为被剖析的对象,教师(此处指培训者)和学员共同直接参与对案例的分析、讨论、评价、寻找对策等工作”。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案例教学发挥的作用不可低估。一方面,案例教学将抽象枯燥的理论知识的传授融入教学案例中,使学员在分析研讨教学案例的过程中,很自然地就获取了蕴涵在案例中的教学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剖析教学案例的过程对于促进学员反思教学实践精神,并掌握反思的方法与技能,提高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能力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教育行动研究是在实际教育情景中,由实践者和研究者共同合作,针对实践问题提出改进计划,通过在实践中实施、验证、修正而得到研究结果的一种研究方法。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育行动研究的理念被引入到继续教育领域。教育行动研究有不同的类型,其中研究者与实践者共同进行研究是教育行动研究的较高层次。教育行动研究蕴涵着两个基本的教育理念。

(1)融学习于实践中。

教育行动研究认为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实践性知识的获得与对教学实践的反思批判精神。教师的整个教育行动研究过程是不断通过教师的实践、反思、调整,直到使教育教学活动有新的改进的过程。因此,教育行动研究是一个开放的循环的过程,是一个从不会间断的过程。

(2)实践者成长为研究者。

教育活动的实践性和教育对象的丰富性决定着教师教学工作的复杂性、不确定性、独特性和价值冲突性,而这些复杂的、不确定的、独特的和价值冲突的情景存在于任何已经产生的理论和技术之外,教学与反思的特质决定了教师作为研究者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而教师的反思过程与教育研究就更进一步地保持了方法上的一致性。教学过程本身就是研究过程,反思实践本身就更有研究的韵味。教师能够对自身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系统化反思,就已经具备了研究者的基本素质,这个教师就已经从单纯的教学实践者转变为教学的研究者了。

中小学教师教育论文篇(5)

小学是学生形成是非观、价值观等理念的重要时期,对其以后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新课程改革实施后,品德教育在小学教学中的渗透效果倍受重视。在实施品德教育的过程中,语文教学是进行品德教育的基础,因为语文教学过程中不仅关注逻辑真理,更加重视情感交流,所以班主任应该在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渗透品德教育,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语文教学中渗透品德教育的作用

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品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学具备其自身的特有情感,是实施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所以班主任老师需要起到领头作用,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品德教育,潜移默化的对学生产生影响。同时新课程改革的不断进行,品德教育的重视力度不断增长,但是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阻碍,不能进行有效开展,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品德教育具有其必要性。而大部分老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只是对基本知识进行教授,更不要说对品德教育进行渗透,此时班主任就需要进行介入,引导老师实施品德教育。此外,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学模式、条件有限,只在思想品德课堂上接受品德教育,无法得到理想效果。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品德教育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品德教育效果,而且创新教学方式,对学生的良好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渗透品德教育的策略

1.语言赏析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对文字进行解析,然后对文字所组成的语言进行欣赏,以达到学习语文知识的目的,在此过程中可以增强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感情交流。同时小学语文教学材料中课文都具有很美的意境,精炼的语言,并充满了情感,包含了很多积极、正面的思想品德。在班主任的引领下对课文语言进行赏析,然后深入全文,使学生可以对课文内容更加形象、深入地进行记忆,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完美地渗透品德教育。但是班主任在渗透品德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分清主次,是在良好实施语文教学时渗透品德教育,不是专门地开展品德教育。如果不分清主次,不仅不能很好的完成语文教学任务,而且会对学生的学习、心理造成严重影响。

2.大声朗读

在小学语文教学材料中,课文均是专家精心挑选的,在思想、语言、教育上都是优选,特别是古文、诗词,其中包括保卫祖国、歌颂祖国、热爱祖国、积极乐观心态等内容。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朗读是一项重要的学习手段,所以在渗透品德教育的过程中具备十分重要的作用。部分课文具有很强的节奏感,大声朗读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的体会课文,对课文要表达的意思进行深刻理解。例如:李白的《静夜思》,学生在大声的朗读中可以体会到李白的思乡之情,无形中对学生爱国、爱家的情操进行培养。此时班主任的职责就是进行有效引导,对学生的疑问进行有效解答。

3.课外活动

良好的课外活动可以活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情操,挖掘学生个性,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例如:课外阅读是实施品德教育渗透的有效手段,课外阅读的文章更加丰富多彩,更富有浓郁韵味,所以适当的课外阅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引学生良好发展。但是在对课外阅读书籍进行选择的过程中,班主任需要进行相应指导,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对不同的书籍进行推荐,以满足学生的学习、成长需求,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提升其道德水平。课外活动不只有课外阅读是品德教育渗透的途径,还包括写作、朗诵、演讲等,这些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判辩分析、文笔、口才等能力,可以有效对品德教育进行渗透,从而对学生的综合素养进行培养。

4.班主任自身能力

在小学阶段学生具备很强的可塑性,所以班主任就有对学生进行相应塑造的责任。因此,班主任需要具备很高的综合素养,为学生树立榜样。在小学生成长过程中,班主任是其行为、心理形成的参照物。例如:班主任性格开朗,班级的课堂教学就会十分活跃,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形成积极乐观的态度。同时班主任还需要对学生的状况进行了解掌握,例如:班主任可以与学生像朋友一样进行交流,对学生的烦恼、困惑、快乐进行了解,然后以此为基础对品德教育进行良好渗透。

三、结束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品德教育可以有效创新教学方式,并可以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提升品德教育效果。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品德教育不是快速施教,是逐步对学生的品质进行培养。这就对班主任的自身能力提出较高要求,不仅需要对班级进行管理,还需要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

中小学教师教育论文篇(6)

作者:林添胜

随着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师知识及其结构研究成为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舒尔曼指出:“倘若要推进教师专业化,就必须证明存在着保障专业属性的‘知识基础’,阐明教师职域里发挥作用的专业知识领域与结构。”我国以往的研究大都局限于把教师作为抽象群体来探讨,针对特定教育层次具体学科的教育情景,比较扎实地就某个层次具体学科教师知识结构进行研究的甚少。本文将着重说明我们对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的认识以及这方面研究对小学语文教师教育的启示。

一、小学语文教师知识及其结构

我国目前大部分地区小学实行分科教学,小学教师以一门学科教学为主,兼教其他课程。小学语文教师是指以教语文为主的小学教师。小学语文教师知识是小学语文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的必备条件,包括各种科学文化基础知识、语文学科专业知识、教育专业知识、课堂情景知识、个人教育教学经验等。根据不同功能,我们把小学语文教师知识分为四个层面: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背景性知识、实践性知识。这四个层面共同构成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

1.本体性知识

小学语文教师本体性知识指语文学科知识,这种知识决定了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教什么”或者“用什么去教”。它是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中最基本的部分,是任何小学语文教师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的根本,故称为“本体性知识”。当前,既有的以“字、词、句、篇、语、修、逻、文”为主体的语文知识受到普遍质疑,小学语文教师到底应具有哪些语文学科知识,语文教育界尚缺少研究和明确定论。我们认为,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主要是学习听说读写的言语实践活动,小学语文教师本体性知识必须适应这一需求。就数量而言,它应比小学语文课程内容要宽广得多;就内容而言,它应以言语学知识为核心,包括语言学、言语学、文学等领域的知识。其中,汉字学、教师口语、写作、阅读与鉴赏、广义修辞学、儿童文学等与小学语文教学密切相关的学科知识处在突出位置。

2.条件性知识

小学语文教师条件性知识指一般教育理论和语文教育理论,包括指一般心理学、教育学、教学法,儿童心理学,语文教育学,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语文教育技术学,语文教育史,语文教育科研方法等学科知识。这种知识涉及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怎样教”语文的问题和“怎样”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解释语文学科知识的问题。语文教育学知识是小学语文教师条件性知识的中心,它下通普通心理学、教育学知识,上达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语文教育技术学知识,对条件性知识起一种统摄和渗透作用。语文教育史、语文教育科研方法知识对教师知识发展机制的建构具有重要意义,是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重要组成部分。

3.背景性知识

小学语文教师背景性知识是指科学与技术、人文与社会、体育与健康、艺术等领域各种学科文化基础知识和动态知识。这种知识为小学语文教师教育教学活动提供一个知识背景和平台,能够促进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如果小学语文教师兼教其他课程,某些背景性知识就转化为相应学科的本体性知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除了教语文,还要承担全面育人的任务,教师背景性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对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就内容而言,小学语文教师背景性知识主要是和学生生活、小学教育教学有密切联系的各学科基础知识和动态知识,各学科高深的专业知识对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并不一定会起作用。

4.实践性知识

小学语文教师实践性知识是指小学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实际使用或表现出来的知识,是教师对语文学科内容的特定理解与高度个人化的语文教学经验。这种知识决定了小学语文教师“实际上教什么”和“实际上怎么教”的问题。就产生过程而言,它主要是以语文学科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为基础,经由教育实践摸索而形成的。就内容而言,它是一种依存于教育情景的经验性知识,是小学语文教师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背景性知识的特殊整合,既包括对语文学科知识、教育理论知识和一般文化知识的理解、运用与扩展,也包括教师个人经验的积累、感悟。就功能而言,实践性知识在小学语文教师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中起决定性作用,是小学语文教师真正成为专业人员的核心基础。

应该注意的是,我们所说的实践性知识是相对于理论性知识而言的,它与语文学科专业知识、教育理论知识、一般科学文化知识并不是在同一层面上的分类,只是因为它地位特殊,所以特地列出加以强调。当我们将实践性知识与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和背景性知识相提并论时,其他三种知识特指理论性知识。

二、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特征

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特殊性除了构成要素具体所指与其他教师不同外,在知识的分布、结合等方面也表现出自己的特征。

1.小学语文教师背景性知识要宽广一些

小学是人生的启蒙阶段,小学生对什么都好奇,什么都想尝试。小学教育要满足小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必然具有综合性和多质性;语文是一门综合性课程,语文素养包括语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在我国大多地区小学语文教师往往兼教社会或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以上几个因素决定了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具有更加广博的背景性知识。这是小学语文教师与中学教师、尤其是与大学教师知识修养的重要区别之一。这个特征也决定了小学语文教师培养必须是“宽口径、厚基础”。

2.小学语文教师本体性知识要求相对降低,条件性知识要求相对提高

教师专业性相对不同层次的大学、中学、小学教师来说,要求是不同的。小学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初级阶段,小学语文教师的语文学科知识尤其是语言学、文学理论知识可适当降格处理,不必达到中学、大学教师知识层次。因为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都表明,对于特定学段的学生而言,教师的本体性知识达到一定程度即可,多了对教育教学不一定起作用。相反,由于小学生年龄小,思维尚未充分发展,理解能力与接受能力相对比较差,要求教师根据小学生年龄特征,运用教育理论将语文知识的“学术形态”转化为小学生容易接受的“教育形态”,对教师教学技能性和艺术性要求相对中学、大学教师来说,不是降低了,反而是上升了;与之对应的条件性知识要求也相应提高。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不一定能教好小学语文,成为出色的语文教育行家,此为原因之一。

3.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具有突出的综合性

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从整体上看,应该是以宝塔型为主体的网络状,宝塔底层主要是由各学科基础知识、动态知识构成的背景性知识,中层主要是语文学学科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中心和上层则是实践性知识。各个层面的知识互相渗透,融为一体,构成立体的网络化的知识结构。相对于中学、大学教师来说,小学语文知识结构综合性更为突出,这与小学语文教育特征是分不开的。小学生思维尚未细致分化,他们对世界的认识是整体化、生活化的。小学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是综合运用各类知识来实施教学、处理教育问题的。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特别强调小学课程综合化,小学语文教育改革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也愈来愈呈现综合化趋势,因此,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师合理的知识结构必须具有突出的综合性特征。

三、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的启示

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研究为我们重新认识小学语文教师职业,改革小学语文教师教育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1.合理设置小学语文教师职前教育课程方案

目前我国中师教育已经淡出历史,小学语文教师由高校来培养。高校培养小学语文教师的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依托高校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来培养,注重条件性知识传授,与之对应的教育专业类课程门类多,课时多,不足之处是课程内容多为原高师教育系课程翻版,远离小学教育和语文教学实践;本体性知识、背景性知识、实践性知识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二是依托高校文学院来培养,注重本体性知识传授,与之对应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类课程门类多,课时多,不足之处是条件性知识、背景性知识、实践性知识没有得到足够重视,毕业生难以很好适应小学语文教学实际需求。三是依托由中师升格的高校初等教育学院培养,注重背景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教育技能训练,毕业生能较快适应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学;不足之处是他们条件性知识、本体性知识相对其他两种培养模式的毕业生来说,达不到相应层次,在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笔试阶段可能难以胜出,在职后专业发展方面可能存在后劲不足问题。

依据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特征来看,目前高校普遍采用的“综合培养、分向(科)发展”课程设置方案方向是正确的。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关键问题,一是课程结构比例,二是课程具体内容构建。课程结构比例包括与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不同层面相对应的语文学科课程、教育理论课程、通识课程、教育实践课程之间合理比例,以及同一类别内不同课程之间结构比例。有的学者指出,本专科小学教师教育课程设置要采取“四三二一”模式,即学科专业课程、通识教育课程、教育专业课程、教育实践课程的课时比为4∶3∶2∶1。到底什么比例才是合理的?至今还没有取得共识。关于课程具体内容构建问题,我们认为,要密切联系小学语文教学实际,注重学科知识整合。近年一些高校小学教育专业开设“科学与生活”通识课程,将与学生生活、小学教育密切相关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知识整合起来教学,对拓展学生背景性知识产生良好效果,是一种有益尝试。

2.加强小学语文教师教育学科建设

目前小学语文教师主要依托小教(中文方向)(或综合文科,下同)专业来培养。从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来看,小教(中文方向)专业与传统的汉语文言专业或教育学专业不同,是一个需要多学科支撑的专业,如语言学、言语学、文学、教育学、心理学、理学、史学、体育学、美术学、音乐学等。学科是“源”,专业是“流”,小教(中文方向)专业特点,决定了需要一支学科相对齐全的教师队伍,来加强相关学科建设,为小教(中文方向)专业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撑。中师教师队伍涉及文、史、哲、理、化、生、外语、数学、地理、教育、心理、信息技术等学科。中师并入高校,为培养小学语文教师提供了一个有利条件。至于能否做强,还有待于依托高校力量,对原中师教师进行培养、提升,促进他们专业成长,并有针对性地加强学科建设。应该注意的是,小教(中文方向)专业学科建设应围绕“语文教育”关键词来进行,初等教育学与汉语言文学嫁接处的空白领域应成为研究重点,初等教育学、语文教育学、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应作为重点建设学科,依托高校一级学科优势做强做大。如果学科建设质量上不去,小教(中文方向)专业发展成为无源之水,必将失去活力和后劲。

3.深化小学语文教师教育教学改革

小学语文教师教育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许多方面,这里根据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特征强调两点:

(1)实践取向。小学语文教师是在小学教育一线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实践性知识在他们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起决定性作用,学了教育学、心理学还是不会教书,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实践性知识。实践性知识不是凭空产生,它有赖于教育实践磨炼与提升,因此,小学语文教师教育必须坚持实践取向,将教育实践贯穿于职前培养的全过程。具体做法:一是每学期安排师范生下小学教育见习、实习,熟悉儿童和小学语文教育实际;二是改革教育理论教学方法,将案例教学、微格教学、试教法、说课活动引入日常课堂教学中,促进理论性知识向实践性转化;三是重视师范生反思能力的培养。师范生是实践性知识的建构者,而不是被动接受者,反思能力的提升有助于提高实践性知识建构的效率和质量。

中小学教师教育论文篇(7)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1]梁镜清主编,《小学数学教育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年。

[2]郑其恭、李冠乾主编,《教师的能力结构》,广东教育出版社,1993年。

[3]张楚廷著,《数学教育心理学》,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年。

[4]朱仁宝、王荣德主编,《21世纪教师素质修养》,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年。

[5]翁向新主编,《谈教师的素质与修养》,群众出版社,1992年。

[6]崔相录主编,《素质教育――中小学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年。

[7]李瑾瑜等编,《课程改革与教师角色转换》,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年。

[8]傅道春编著,《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9]傅道春主编,《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

[10]朱智贤、林崇德,《思维发展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11]林六十等,《数学教育改革的现状与发展》,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年。

[12]陆书环,《数学教育学概论》,航空工业出版社,1997年。

[13]张奠宙,《数学素质教育设计》,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1]杨庆余,《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2]马云鹏,《小学数学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3]罗增儒,李文铭,《数学教学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4]张奠宙,李士,《数学教育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5]徐斌艳,《数学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6]唐瑞芬,朱成杰,《数学教学理论选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出版社,2001年。

[8]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出版社,2002年。

[9]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出版社,2002年。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1]杜威着,许崇清译:《哲学的改造》[M],商务印书馆.1958年,P46

[2]阮忠英.初中几何教学策略浅谈[J].理科爱好者,2009(2)

[3]胡蓉.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几何教学[J].信息技术与应用,2008(4).

[4]吕月霞.杜威的“从做中学”之我见[J].教育新论,2009.5

[5]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P185

[6]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P184

中小学教师教育论文篇(8)

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改革对教师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学科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小学语文教学必须进行改革,才能培养在教学方面具有高素质的小学语文教师,才能适应小学语文教育发展与改革的需要。

一、新课程对小学语文教师素质的要求

教师的高素质是实现新课程改革目标的关键,新课程改革对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树立先进教育理念

教师的教育理念不仅会影响其教学行为,而且对其个人的学习和成长有重大影响。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该树立符合时展的教育理念,并且把先进教育理念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学生学习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成长、发展的过程。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不仅是积累知识,而且包括能力的发展、人格的健全。这就要求教师全面更新课程观、教学观、评价观、学生观,引导学生认知语文知识,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掌握学习的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实现语文课程的三维目标,即“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有机统一。

2.建构多元知识结构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了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课程内容具有综合性和广泛性。一个成功的小学语文教师,除了要具备语文专业知识外,还应该具备非常宽广和全面的知识修养,广泛学习与儿童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力求实现自身的知识结构对儿童生活的全面覆盖,这样才能游刃有余地进行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教学效率,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化发展。

3.具有自主创新意识

新课程具有高度的创造性,注重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作为创新教育的实施者,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才能在教育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教师创新意识的强弱和创新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创新教育的成败,也决定着教育改革的成败。教师要具有自主参与意识,善于创新,并将其渗透于语文教育教学各个领域、各个环节。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只有小学教师具备创新意识、较高的教育研究能力,才能在实践中探究并创造性地加以解决。

4.形成课程文化意识

新课程要求教师认识到“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课程变为一种动态的、发展的过程,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教师要深刻理解小学语文课程对儿童发展的多元意义,能根据具体的社会环境、学生情况、教育条件等,选择、利用、开发相应的课程内容与资源,在教学实际中不断增强课程资源意识,提高课程开发能力,做课程的研究者和开发者。

二、小学语文教学实效不佳的主要原因

小学语文教学建设与实施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的效果,也深刻影响到他们持续的教师专业发展进程。小学语文教学实效不佳的原因如下。

1.重理论,轻实践。

小学教师专业素质更多地体现在其拥有的实践性知识上,丰富的实践性知识是小学教师最重要的专业支撑。现行的小学语文教学过于强调学科体系的逻辑性,理论知识的学术性,注重规律原则的教学,偏重学术的阐释。这种线性单向的封闭理论体系,远离了丰富的教学实践,不能及时吸纳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最新成果。同时,由于教育实践知识的缺失,学生很难将显性教育知识转化为缄默教育知识。

2.重传授,轻反思。

小学教师职前培养的基本取向依然是强调专业知识培养的“理智取向”。今天教师教育的基本取向已经由“理智取向”转向了关注教师个人知识的“实践―反思取向”和关注教师成长文化背景的“生态取向”。现行的小学语文教学论教学主要是一种单向的知识传授型教学,偏重教学技能训练,实习主要是感受性、模仿性的实践,忽视了反思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生长点,反思习惯的养成是其专业能力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和动力。

三、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方法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在教学方式方法上存在着诸多问题,并严重影响了教师教育的有效性,进而影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此,我们以理论性与实践性、开放性与创造性、研究性与发展性为基本准则,将理论讲授、案例分析、实践与研究活动等结合起来进行教学方式方法上的改革。

1.联系小学语文教学实际,课程从封闭走向开放。

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容不应以固有的、封闭的理论形态而存在,而应在丰富的、动态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不断生成。教师必须有前瞻的意识和眼光,具有鉴别选择的能力,不断吸纳新思想、新知识、新方法。我们应构建一个动态开放的教学体系,用这个动态发展的体系来保持与时俱进的品格。我们采取的措施有:组织师生定期走访教育实习基地校,深入小学课堂了解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情况;让学生通过多种渠道对小学语文教学实际有较为深入、全面的了解,并对相关教育现象进行讨论和思考。

2.评析教学案例,注重学生的主体参与和体验。

结合理论知识的学习,将小学语文教学有关实例引入小学语文教学论课堂,通过直观感受学习间接经验.加强理论同实际的联系。案例教学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体验。这样,学生获得的知识是内化了的知识,是有着真实背景的知识。它能被用到类似教学实践情境中去解决相关的教学问题,加强学生对小学语文教学的直观体验和认识。同时,案例本身具有的生动性也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兴趣,教法的改变彻底改变了学法。

3.完善实践体系,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

中小学教师教育论文篇(9)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33―0081-02

一、研究背景

教师是新课程改革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小学数学教师师资的需求要从数量的满足逐渐过渡到质量的提高,教师专业化发展成为一种趋势。教研论文是评价一个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也说明其对数学新课程的参与、评价和反思过程。本研究之所以选择通过对“中国知网”小学教师公开发表的关于数学教育研究论文的内容作为研究对象,是基于以下方面的原因:教研论文的内容既可以反映出小学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关注的热点,又可以从一个新的视角反映出数学新课程实施近十年来小学数学教师参与教研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对象为小学教师在2010年公开发表的关于数学课程改革的教研论文。文献来源是“中国知网”,选择的文库为“中国知网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搜索主题为“数学”;作者单位:“小学”;搜索匹配度为模糊;时间为2010.1.1~2010.12.31。检索结果为2010年小学教师公开发表有1367篇论文。

本研究的样本是从小学教师发表的1367篇论文中随机选取100篇。采用了Excel软件对文章内容进行分析,统计。统计结果如表1。

表1样本中作者单位为小学的100篇文章主要内容分析

三、研究结果

1.文章内容偏重课堂教学。表1数据表明文章的内容有93篇探讨在课堂教学中的相关问题。可见小学数学教师更多关注的是如何上好课。综合表1的数据可以看出主要探讨两大类问题:

(1)新课改理念下如何更好地进行数学课堂教学:如怎样进行师生互动、如何优化教学设计、在课堂上怎样对学生注重人文关怀等。课堂教学中教师更加关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高质量,在样本所选取的100篇文章中有14篇文章论述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及优缺点的总结。

(2)对新课改理念下数学课堂教学的反思、体会、经验谈:如对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相关理念的理解及结合具体知识点在教学中的应用等。

2.关注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所选样本的教研论文中有8篇文章探讨新课程实施中对学生数学兴趣、创新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培养的有效方式和经验之谈。这较之以前数学课堂教学只为培养学生考试能力相比是一种很大的进步。这也说明小学数学教师逐步认识到数学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更多的关注到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3.缺少多角度的论述数学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文章结构基本以“理论+相关例题”为主。在所选样本的100篇文章中,所探讨的问题角度单一,没有多角度去论述小学数学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几乎所有文章都是一些课堂实录,文章结构基本形式为“理论+例题”。其中理论探讨都为文章第一段或第一二段,理论探讨的内容基本上以文章所论述主题词的简单定义或某一个问题中的新课改理念为主;大多数文章都没有从理论上做深入研究,例题在整篇文章中占的篇幅过多。

4.小学数学教师对于数学教研能力认识不足。样本中有4篇文章论述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和能力。所有文章都认同数学教师整体素质关系到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的成败,认为小学数学教师主要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大体可总结为四个方面: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教学业务素质及身心健康素质。其中教学业务素质是指一个小学数学教师要具备坚实的数学专业基础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但这4篇文章对数学教育的研究能力并没有提及。可见小学数学教师对于数学科研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只重视上好课,完全忽视了在教学中对出现问题的解释、探讨和总结的科研能力。

四、思考

以小学数学教师在“中国知网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里收录的教研论文为研究对象,只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在数学课程改革十年来,小学数学教师对新课程的接受、参与和反思的现状。综合2010年全年所有文献,文章质量普遍不高。虽然小学数学教师在新课程实践中能够发现问题,但很少有相应的教研意识。笔者认为出现这一状况的根本原因是小学教师没有经过数学教育研究的专业化学习和训练,专业化程度不是很高,很多教师仅处于半专业状态。要改变这一现状,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做出变革:

1.职后培训中注重教研型教师的培养。教研型教师是指具备教育教学研究的意识和能力,在教学中能够发现存在的问题,并能够从专业的角度作出理论的分析、解释。而职后培训是目前小学教师由“教学型”的教师过渡为“教研型”教师的主要途径。小学数学教师参与教研将有效促进教师专业修养、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和提高。在职后的培训中要有“教研强师”的理念。帮助受训教师掌握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提高教育教研理论素养和教研实践能力,使其成为具有教研能力、教研知识和教研精神的专业化数学教师。

2.小学数学教师改变教学反思形式,提高自身职业定位。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反思只是简单的课后小结或教学日记,这种教学反思只是对上课情况的一种简单描述,而他们日常工作的全部是对学生进行数学知识、数学技能的传授,因此对自己的职业定位为“教书匠”的角色。而数学教育研究论文是对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更理论更辩证的一种反思形式,通过这个方式可更快、更好地促进数学教师专业的发展。因此,要鼓励小学数学教师转变观念,不断学习提高,改变教学反思形式,提升自己的职业定位,使教师的角色不仅仅是教授数学,做知识的传播者,而是作为研究者全方位的参与到数学课程的改革中。

参考文献:

[1]杨玉东,吕世虎.数学课程改革中教师的分析[J].数学教育学报,2002,(2).

[2]常波.西方反思型教师教育思潮兴起背景综述[J].外国教育研究,2000,(4).

中小学教师教育论文篇(10)

一 专科层次小学语文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教育部教育师范司(2003)4号文件《三年制小学教育专业课程方案》明确地指出要培养复合型的人才。具体来说,一个合格的专科层次小学语文教师应当至少具备以下方面的素质:

(一)师德素质

师德素质是教师素质的灵魂。师德素质是指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即政治方向、立场、品德、思想作风和行为、素养、仪表等方面素质的总和。

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道德的化身、人们的榜样、父母的替身。小学生更是特别信任和崇拜老师,教师要依靠自身的思想觉悟、道德品质以及渊博的知识来影响和塑造学生。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具备身正品端的道德素质。特别是语文教师,由于语文教学课时多,小学语文教师一般还要担任班主任,与学生接触的机会较多,更应该率先垂范,为人师表。

(二)文化知识素质

文化知识素质是教师素质的基石。当今时代知识更新极其迅速,这对小学教师的知识结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仅具有学科知识和教育学生的知识已远远不够,而应具备多层复合的知识结构。小学语文教师要尽可能多地掌握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头脑要象一部百科全书。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具有广博而又精深的文化知识素质。

首先,必须具有广博的基础知识。小学虽说是初等教育,但涉及的知识面却非常广泛,比如小学语文课本的内容,大至天体,小至细菌,古今中外,无所不有,而且有一定的深度。可见知识面狭窄的人是不能当好小学语文教师的。

其次,必须具有扎实的语文学科专业知识。语文学科专业知识包括语言文学知识和文学知识两方面,语言文学知识包括语音、文学、词汇、修辞、逻辑、教师口语等。文学知识涉及中国文学、外国文学、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儿童文学、文学史、文学理论、美学方面的知识。作为一个小学语文教师,对于语文学科的专业知识的掌握,当然是题中应有之义。

其三,必须具有丰富的教育学、心理学、语文教学理论等方面的知识。小学语文教师要学好并且精通儿童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利用其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为教学服务。另外语文教学理论是一门应用性的理论学科,小学语文教师应对小学语文教学有个科学的认识。

(三)教学能力素质

1 理解与处理教材能力。这是教师在吃透教材与摸清学情的情况下对“教学材料”进行重组整合、创造再生的过程。它是小学语文教师最重要的一项教学能力,是能否搞好语文教学的基本功。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与处理不仅要从学生的接受能力、认知水平出发,还要全面深入地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同时又要根据教学实际情况灵活应用。

2 语言表达能力。一个知识渊博的小学语文教师,假设没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如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语言表达能力,包括有声语、文字语和态势语三种。有声语,是讲与听、教与学的一个桥梁、纽带。没有这个桥梁,就不能称其为讲课。文字语的写作能力,不仅影响小学教师全面素质的提高,也影响他们的科研能力的提高,进而影响到基础教育的质量。“态势语”作为一种教学语言,主要是通过眼神、手势和神态的变化等来表达情意。

3 设计与管理教学的能力。要求小学语文教师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学生特点和教师自身的素质条件,精心设计教学。组织与管理教学是保证课堂教学正常进行的必要手段。一个好的小学语文教师,应注重课堂教学常规的训练,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 专科层次小学语文教师培养的课程体系建构

小学语文教师素质培养的关键是要建立与教师专业化教育和基础教育改革相适应的课程体系。课程是人才培养的蓝图,是人才培养规格质量的保证,科学的课程体系是教师专业化教育成败的关键。我们认为,科学的培养专科层次小学语文教师的课程体系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养小学语文教师师德素质的主要渠道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精神,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教育部于2005年初制定了《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简称5号文件)和实施方案。根据该规定,高校专科层次思想政治理论课将设置“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两门必修课,同时要开设“形势与政策”课。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主要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帮助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养,解决成长成才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形势与政策”着重开展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教育,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国内外形势。

(二)文理交汇的综合性课程是培养小学语文教师文化知识素质的关键环节

与中学教育的分科性相比较,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综合实践活动也被列为必修课程显示出较强的综合性特征。小学教育的综合性,对小学语文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为了适应小学教育的综合性,我们需要重新确立基础课的地位,同时设置相当比例的综合课程,增加文化基础课,拓宽专业基础课,以训练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上一篇: 英语课件论文 下一篇: 机械自动化毕业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