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经验交流材料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08 14:50:26

小学数学经验交流材料

小学数学经验交流材料篇(1)

教材是教学最基本的依据,教师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应当围绕教材展开。教材也是连接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重要纽带,依据教材,教师才能够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虽然现在提倡多姿多彩的教学方法,然而前提是要基于教材和课程标准要求的基础上。有些教师采取了趣味的教学方法而使课堂热热闹闹,却忽略了教材中的内容,学生学习轻松了,兴趣浓厚了,然而却没有学习到应该掌握的知识,这岂不是本末倒置吗?熟悉教材中的知识是教师最基本的责任,并且还应该掌握一至六年级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教师应当根据教材中的知识,制定适当的教学方法,在把握好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基础上,采用多样的教学模式,才能保证不“跑题”,从而让学生在有趣的课堂上学到知识。

每个学生的性格不同,在学习数学时的表现就会有很大的差别。教师应当多加关注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比如有些学生善于严密地思考,在某一处数学知识上,要把每一个点都想到,这种思维方式的优点就是不会漏掉重要的信息,但是,却花费时间比较长,教师就应当教该学生如何筛选数学知识中的重要信息,忽略不重要的部分,从而节约学习的时间。而有些学生善于跳跃式思维,这种思维方式的优点是速度快、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强,却容易因为马虎粗心犯下错误,教师就应当引导学生养成仔细认真的好习惯。关注学生的心理情感,有利于掌握学生的兴趣所在,把学生喜欢的事物与小学数学教学融合到一起,让学生在娱乐和游戏中学习,这比单纯地讲解教材中的知识效果要好得多。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还无法总结出具体的学习方法,而相对来说,教师的教学方法就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模式,合适的教学方法,能够带来更好的教学效果。而所谓合适的教学方法,其真正的含义就是适合教师所教的学生的教学方法,某一种学习方法对于某一个班级适合而对于另一个班级就未必适合,而教师要做的就是要使教学方法尽可能地适合大多数的学生,而对于情况比较特殊的学生,教师要多花一些时间和精力,帮助他们适应学习环境或者是专门针对这些学生制定适应于他们的教学方法。对于教师来说,每个学生都是平等的,教师不应当因为自己教学方法的问题而造成某些学生学习方面的困难。教师是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也应当符合这一要求。

要想让学生在数学方面的学习取得好的效果,单纯地依靠教师课堂上的教学是完全不够的。教师在教学之前就应做好准备工作。教师应当在课外研究好教材中的内容,明确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预测哪些知识是学生难以理解的,应采用怎样的教学方式学生更容易理解,并认真写好教案设计。在上课的时候会用到哪些教具,教师也应当在课前准备好。而在讲完一堂课之后,教师应当认真批改学生的作业,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分析学生在学习中遇到了哪些问题,并且及时与学生交流,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在课外做好这些工作就会减轻自己和学生在上课时的负担,学生们学习的时候也会很轻松。从这一点来看,教师的课外工作的重要性绝不亚于课上的工作。

小学数学经验交流材料篇(2)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理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之不仅会学习,而且学得有效率、有成效,形成探究、合作、倾听等良好的习惯。前置性作业既然是要解决“学生先学”的问题,那就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要让学生先学什么?为什么要先学这些内容?怎样先学?怎样组织评价?我认为这些问题都是解决“学生先学”有效性的根本问题。

1.初次布置作业的尴尬。这次要学习的是“乘法的初步认识”,我布置学生回去搜集有关乘法的有关资料。可是,上课汇报的时候却出现了问题,使课堂陷入了困境。一是学生不知道怎样汇(转载需注明来源wWw.HAowoRD.cOm)报,二是那么多的资料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内交流完。最后好不容易磕磕绊绊上完这节课,我的信心却降到了零点。

2.课后的反思。下课后,我静下心来反思整个事件。意识到生本教育并不是一下子放开就万事大吉了。需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这次对学生可能找到的资料没有充分的预设,对于课堂交流的形式没有作审慎的计划。

3.有效前置作业的标准。

(1)从课堂教学效果来看,有效的前置性作业应当起着助推器的作用,能够较快地启动教学过程,引导学生有序思考,进入

学习状态,最后使多数学生学会、学好。

(2)从学生的学习状态来看,有效的前置性作业能够引发学生思考的欲望,使学生愿意参与学习,愿意与同学开展交流、争论、合作等。

(3)从所学知识的核心价值来看,有效的前置性作业必然与所学知识紧密结合,并且为所学知识作好铺垫作用。

二、有效设计前置性作业的基本策略

1.教师设计的作业要具有开放性。既然是要让学生自己学习,就要具有开放性。这种开放不是形式上的开放,而是指思维的开放。

2.作业设计要把学生的“学”放在第一位。前置性作业的终极目标不是为了“好教”,而是为了“好学”。所以在设计作业的时候必须时刻把“如何让学生学好”放在首要的位置。

小学数学经验交流材料篇(3)

1.交流的素材应具有典型性

数学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应提供全面、典型的交流材料,为学生的大胆猜想、小组讨论提供思维的凭借,从而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例如,在建构意义之后,教师提供的交流素材是:在小组中说一说:16、45、11、24、18、19、33、91中,哪些是素数,哪些是合数?你是怎样判断的?组织学生判断内化,以实现变式强化。这个素材的选择既巩固了对素数合数意义的理解,又可以让学生自主发现判断一个数是素数还是合数的方法。

2.交流的素材具有开放性

交流性学习材料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在于促进学生的思维向深层次发展。例如:在课的开始,老师组织了一个操作活动(从12个小正方形中拿出几个,拼成一个大长方形),就选用了简单常见而又开放性的素材:12个小正方形可以全部取,也可以取其中的几个,都能拼出一个大的长方形。正因为在小正方形数量选择上的开放,才使本课从一开始就充满浓郁的交流味。

3.交流的素材具有丰富性

教学中,除了充分利用好教材所呈现的学习材料以外,还要为学生提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体现数学本质的、散发数学文化韵味的材料。在“经历交流过程,感悟数学文化”环节,教师就在创设问题冲突以后,带领学生体验了2000多年前古希腊数学家的“厄拉多塞尼筛法”,在了解“厄拉多塞尼筛法”的基础上尝试根据质数表判断哪些数是合数,进而把一个数写成两个或几个素数和的形式,从而自然揭示“哥德巴赫猜想”。

二、设计交流过程是交流经验形成的关键

1.借助问题引领,激发交流兴趣

好的交流活动应该体现在:创设基于学生数学学习需要的问题情境,借助问题的引领,激发学生的交流兴趣,调动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活动中。

例如,在学生用12个小正方形进行初步操作的基础上,教师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同样都是拿一些小正方形去拼长方形,为什么有的能拼成许多种不同的长方形?而有的却只能拼成一种呢?”这一问题犹如平静的水面抛进了石块: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积极参与交流问题的兴趣,另一方面,明确了交流的问题指向:即拼出长方形的个数(也就是一个数的因数)上。

2.经历交流全程,感悟交流策略

有效的交流应是学生主动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解决新问题的活动。本节课,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经历四个层次的交流活动把数学知识的学习变成了数学活动的学习。

第一层次的活动是用12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的长方形,从而聚焦所要交流的问题“一个数的因数的特征”。第二层次的活动是分类判断:既有对20以内数的因数个数的观察分类,又有独立判断一个数是素数还是合数的判断内化。这个层次的数学活动重在思维操作,让学生在观察、分类、思辨、交流中逐步建构素数与合数的意义。第三层次的活动是在制造的认知冲突中经历了一次数学文化之旅:从“厄拉多塞尼筛法”到“哥德巴赫猜想”,再一次提升了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最后一个层次是观察20以内数的奇偶性和质数合数的特点,然后再运用所学知识和形成的交流经验来玩“猜电话号码”的游戏,在拓展迁移中丰富了学生对整数特征的认识,在实践应用中提升了交流数的特征的活动经验。

小学数学经验交流材料篇(4)

1.引言

大班幼儿正处于从幼儿园到小学的关键转折期,大班幼儿的身心发展特征和中班、小班幼儿有很大差异,他们的有意性渐渐增强,自我评价能力逐渐形成,情感趋于稳定。大班幼儿学习性区域活动是按照大班幼儿的这些发展特点制定出的适合大班幼儿参加的活动。在大班幼儿学习性的区域活动里,孩子们可以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按自己的意愿活动,满足个性化兴趣,激发学习的原始动力,通过这种学习,可以让幼儿得到终身发展和终身学习的动力机制。区域活动的开展,必须充分考虑幼儿的发展水平,制定正确的活动目标,选择合理的活动场所,投放科学的活动材料,让幼儿凭借意愿自己动手操作、学习并探索。

2.活动区域创设

学习性区域活动多数都安排在教室内,幼儿园的活动区域有很多种,最常见的区域有:益智区、建构区、阅读区、数学区、科学区、美术区等。创设学习性活动区域时,必须根据各区域特征合理安排,例如:可以把相对安静的益智区与阅读区安排在一起,并布置在教室角落处,区域间的分隔要合理、科学,才利于形成和谐氛围。因为幼儿的身心发展有限,不能很好地控制注意力,注意力容易分散,各个空间必须相互分隔,才能让他们感觉教室规正有序,产生稳定情绪。

3.目前大班区域活动中存有的问题

3.1活动中材料的投放方式不当

投放材料不正确,幼儿就不会有强烈的探索欲望,不能积极思考。活动区域之所以要投放材料,就是因为要通过材料鼓励幼儿动手操作,帮助幼儿积极动脑思考。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时提供的材料根本无法引起幼儿的注意,使得幼儿不能实现相应的活动目标,也不能形成自信心和成就感。一些材料缺乏层次性,材料必须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例如:在图书区,可以把小垫子、小沙发放到地上,让幼儿坐在上面读书。按照大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和身高特点,设置幼儿桌椅,这样才能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这也符合幼儿身体发展需要,给他们的小学入学打下基础。有时候老师提供的材料缺少动态性,不能按照幼儿实际情况调整。

3.2区域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安排过于形式化

有时候进行区域环境布置时,仅注重视觉美感、盲目追求数量、刻意注重形式等,过于注意充分利用空间,并没有对材料和空间的整体利用加以思量,实际区域环境并不利于幼儿身心发展,也不能满足他们的实际需要,使得很多布置都成为画蛇添足之笔。活动材料摆设过低或过高,不方便幼儿拿取存放。部分区域活动的时间安排得不合理,区域活动一直按固定时间表进行不合理,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活动时间不应固定,要灵活多变。

4.开展大班区域性活动的注意事项

4.1合理投放区域活动材料

幼儿园在向学习性区域投放活动材料时,必须注意以下事项:按幼儿年龄特征投放、结合幼儿园特色,有目的性地选择材料,且材料具有挑战性和层次性。投放区域材料必须符合幼儿年龄特征,例如:建构区域保证积木可以满足幼儿的创造欲望,吸引他们发展创造力和想象力。具体可以投放一些废旧的纸管、纸盒物品,让它们吸引孩子利用这些材料搭建各式各样的房子。有目的性地收集材料,可以选择不起眼的材料,例如:废旧瓶子、破旧奶盒、玩具等,尽量选用废旧材料或者半成品材料。收纳材料工具箱尽可能选用日常生活中不用的各种鞋盒子,既简单又实用。区域材料还要有一定挑战性和层次性,调整性主要表现在益智区,益智区的地板不仅有简单带数字的地板,而且要提供不标有数字的地板或增加地板数量,供能力强的幼儿使用;层次性主要是因为每个孩子的发展存有差异,投放材料必须全面考虑所有孩子,保证材料具有层次性,让每个幼儿的能力有所提高,例如:益智区有数字卡片、点卡及记录本,能力较低的幼儿只需分合点卡,能力较强的幼儿要利用数字卡片进行复合,并且记录所有操作过程。

4.2按照孩子身心发展选择合适的区域活动

小学数学经验交流材料篇(5)

数学活动经验与数学知识的理解、数学技能的掌握、数学思想方法的感悟并驾齐驱,成为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教学的又一个重要内容。如何开展有效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真正的经历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引导学生把生活经验转化为数学活动经验

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关于数学的原始、初步的经

验。这种经验对于学生学习数学和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打下了重要的基础。在教学中,只要教师稍加引导和提升,在将生活经验“数学化”的过程中,就能把生活经验转化为数学经验,从而实现生活经验和数学经验“高效对接”。例如,学习图形的变换,在现实的生活中,存在着大量图形变化或变换的现象,对于这些变化或变换的现象,学生自己本身也有丰富的体验。如坐电梯、地铁,钟面上的指针,自行车的车轮,风车,电扇扇叶等转动,这些生活中的现象为学生学习图形的运动,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现实素材。让学生以数学的眼光认识和把握这些生活中的平移旋转的现象,发现、研究并确认图形的性质,有助于建立和培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能力,从而把生活经验转化为数学经验。

二、提供有利素材,积累数学操作、探究活动经验

“儿童的智慧在自己的指尖上。”动手操作能把抽象的知识变成直观形象的具体事物,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动口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使操作、思维、语言有机结合,获得的体验才会深刻、牢固,从而积累有效的操作、探究活动经验。

如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教师可以在课前给学生准备很多操作材料,课堂开始,先让学生摸一摸长方体,说一说自己的感觉,有的学生说长方体有8个面;有的说有8个角,有的说相对面的面积都相等,相对边长度也相等……然后,让学生利用提供的实践材料分组进行制作长方体,自由操作,自主探究,开放的环节赢得了丰富的课堂回报――有的用塑料刀和橡皮泥切出了长方体;有的用六个长方形纸片“围”成了一个长方体;还有的用了12根塑料吸管和8小块橡皮泥,插出了一个长方体。丰富的材料使得学生的探究更具价值,它不仅可以使学生养成自主探究的习惯,而且能让学生亲身体验到克服困难、获取成功的乐趣,并从中获得清晰的数学知识,掌握长方体的特征,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让学生在“交流”中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发生着频繁而密切的信息交流,“交流”是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所以教师要重视课堂中的交流。营造良好的交流氛围,使学生在交流中智慧得到碰撞,感悟得到升华,体验得到分享,数学交流活动经验得到积累。比如《密铺》的教学,当学生动手实践得出:三角形、长方形、等腰梯形、正六边形可以密铺,圆形、正五边形不能密铺后,提问“图形能否密铺,可能和什么有关?”先让学生各自独立想一想,再让他们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讨论。学生在交流时,有的说和图形的边有关,有的说和图形的大小有关,有的认为和图形的形状有关,有的认为和图形的周长有关,还有的认为和图形的角度有关:三角形、长方形、等腰梯形、正六边形密铺后连接点的一周正好是360度。这样,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积极辩论的学习活动中达到了学习和掌握知识的目的,同时数学活动经验得到很好的积累。

四、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思考,积累数学思维的经验

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是学习数学所特有的思维活动,学生经验的生成是在思维层面进行的,没有依附于具体的情境,仅在头脑中进行判断和推理,并且整个过程逐渐趋于有序。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抓住机会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有效的内化,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三年级教学乘法计算之后,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出一些口算题,先让学生独立口算结果,然后对这些题目进行分类,学生经过思考,将这些题目按不同标准分成好几类,有的按进位、不进位进行分类,有的按积的末尾是否有0进行分类,还有的同学按积是几位数进行分类等,在学生进行分类时趁机进行引导,你为什么这样分类,如果遇到这样的题目,你会提醒你的同学注意些什么,让学生通过自主的分析、比较、归纳得出结论,从而丰富他们的数学学习方法,使他们明白,数学不仅仅是解决问题,更是通过解决问题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积累更多的数学活动经验。

总之,我们在教学中要开展一切有现实意义的数学活动,帮

小学数学经验交流材料篇(6)

一、有结构的材料支撑儿童探究思维的展开

1.材料的选择与制作,影响学生思维的展开

材料选择是否恰当、制作是否有结构,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探究思维与探究活动能否顺利展开。教者充分认识到材料的这种作用,在“空气占据空间吗”探究环节中,创新制作了打好孔的瓶盖(两孔,孔中各有一个吸管穿过,且吸管可以上下自由调节高度)代替教材中设计的橡皮泥。用带有两个吸管的瓶盖来封闭水瓶的瓶口,这样做有多种益处:

一是更容易组装,且不易漏气。只要轻轻拧紧瓶盖,实验装置就组装完成,还节省了时间。

二是装置可活动,吸管插在瓶盖的孔中,可以任意调节位置,而吸管在橡皮泥的包裹下不易调节位置。

三是学生拿到材料后,对这样的实验装置自然会产生好奇心,引发思考:“材料为什么这样组装?”“这样的装置有什么作用?”……这些问题就是探究思维的开始。从教学的实际效果来看,学生很快完成探究任务,在汇报交流环节,学生发现从一个吸管吹气,另一个吸管就会有水流出。同时还产生两种不同的现象,一种现象为吹气时瓶中有气泡产生,另一种是吹气时瓶中无气泡产生。在教者的指导下,学生能快速地找出造成现象差异的原因,即一组是两吸管都在水面上,另一组是一支吸管在水面下,一支在水面上。由此可见,这个有结构的材料设计是很成功的,不仅让学生观察到现象,更引发了思考。

2.材料的组织与管理关乎课堂的效能

把握好材料的呈现方式和发放时机,也就是调控了课堂的节奏。本节课,教者采取了先发一般材料,后发关键材料的形式,这样虽然节省了领取材料的时间,但也让学生的注意力被材料吸引,留下了“隐患”。针对这一现象,我认为可以这样改进:先发一般材料,需要时再发关键材料,用后及时回收。比如,在进行“比较水和空气占据空间的不同”环节中,实验完毕后回收注射器,学生的注意力自然从实验材料转到实验后的交流与讨论中。

二、有结构的提问促进儿童观察、思考的深入

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发展,依赖于学生是否能将观察到的事实,通过大脑的分析、加工,最终形成自己的解释或结论。

语言表达是思维的反映。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如何准确地表达与交流,是需要不断地加以训练的。教师要指导学生有序地思考与表达,这种指导可以通过有效的“问题串”形式来进行。

回顾本节课教学,教者已经认识到这一点的重要性,但没有按照一定的层次引导学生向一定的深度发展。如在进行“空气占据空间吗”活动后,教师组织学生交流,只展示了学生的做法,并未进行有层次、有逻辑、有目的的提问。我建议可以用以下几个问题引导汇报:

1.你们小组是怎么做的?(关注学生操作)

2.你们小组观察到什么现象?(关注学生的观察)

3.你们认为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关注学生的思考)

学生只有经过较长时间、较高频率的问题串训练,才能在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上有着切实的提高与发展。

三、有结构的实验促进儿童科学概念的建构

从本课的教学内容看,学生要形成的科学概念是空气占据空间,以及空气占据的空间可以被改变(扩大或缩小),所以教材安排的两个分组实验是存在一定结构关系的。这种结构关系还体现在两个实验“做”的程度上,第二个实验“比较水和空气占据空间的不同”,是在“空气占据空间”实验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经历独立、完整的探究。所以我认为这一实验,可以做如下设计:在明确实验方法后,分发材料,让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同时进行两种物体占据空间能否被改变(扩张或压缩)的实验。在实验中,学生既能观察到两者占据空间的不同,又能在观察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空气占据空间的特点,从而构建出本课的科学概念。

在引导学生探究的同时,教师应有计划、有步骤培养他们科学记录的意识和能力。实证意识是科学精神的核心部分,真实记录是培养学生实证意识的途径之一。对于三年级学生而言,他们记录能力还很欠缺,因此表格填写的内容应当尽量简单,只填写数字或者一些简单的符号,尽可能避免用文字记录观察到的现象。设计合理、简化填写的表格,有利于学生有效、真实地记录。

教者在执教本课时,没有设计任何记录活动,这是一大缺憾。结合本课的教学活动,我认为在比较空气与水占据空间的不同时,可以设计这样的表格:

小学数学经验交流材料篇(7)

一、直观性较强的学习内容

小学阶段有关几何初步知识中图形特征的认识、位置与方向的认识,还有计量单位的认识等,这些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学生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储备,需要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和感受,积累丰富的感性认识,建立表象,形成抽象. 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可以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比较,通过量一量、看一看、折一折、比一比、议一议等探究活动,分析比较,归纳概括获得相关的知识,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空间想象能力都能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发展.

二、规律性明显的学习内容

数与代数领域中基础性的知识,如加减乘除的运算定律,商不变的性质,小数、分数、比、比例的性质等,这些知识联系紧密,相似度较高,规律也较为明显,学生通过探究发现的规律能很快内化,所以这部分内容也适合引导学生运用探究学习的方式来学习.

三、开放性较强的数学问题

开放性较强的问题是指解决问题的方法多样化,答案不唯一,并且具有一定探究价值的数学问题. 这样的教学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教学时可放手让学生尝试探究. 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中,巩固深化这一环节,可以这样设计:已知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12平方厘米,猜一猜它的底和高分别是多少. 这样的开放性问题,有利于学生灵活地思考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不是被动的消极的知识接受者,而是主动的、积极的知识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要形成一种使学生能够独立探究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 那么,在数学探究学习活动中教师应该在哪些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呢?现做以简要论述.

四、教师应为学生积极营造和谐的探究环境

首先,教师应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为学生进入探究活动营造一种积极而活跃的心理气氛. 教师要把握好学生学习的逻辑起点和现实起点,将视角投向学生的现实生活,发现、寻找、搜集和利用各种暗含着某种数学现象或数学规律,且有利于进行探究学习的资源,在教材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创造一种情境,诸如生活情境、故事情境、游戏情境,把W生引入“不协调――探究――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中,使其产生主动探索、发现奥秘的强烈愿望.

其次,教师要合理组建学习小组,为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提供优质的空间环境.

最后,教师要尊重学生,为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的表达与交流创设宽松的人文环境.

五、教师应为学生精心组织良好的探究材料

探究材料是学生探究性学习必不可少的对象,它既要揭示与教学内容有关的一系列现象,体现所学习的概念、规律,具有科学性,又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使他们有能力通过对材料的探究来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具有可接受性. 精心组织“探究材料”是小学生成功探究知识,经历类似科学研究过程的“捷径”. 教师为学生组织良好的探究材料要充分考虑材料的选择、加工和组织.

一是材料的选择. 教师应努力挖掘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同时又暗含着某些数学现象或数学规律的实际问题作为学生探究的内容,并对学生充满吸引力. 二是材料的加工. 对材料的选择与重组,力争表现活动过程的“问题情境――自主探索――数学交流――猜想验证”的逻辑结构,要有利于探究活动的展开. 三是材料的组织. 如果教师组织的材料使探究过程过于“顺畅”,学生对得出结论的体验就不深刻.

另外,教师作为设计者,在帮助学生准备操作材料时要注意指导性与可行性. 一方面,教师要做到凡是学生可以自行准备的材料,应指导学生自带,自做,使他们感悟到科学研究的材料就在自己的身边. 另一方面,当学生不能自行准备材料时,教师要根据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去精心寻找材料,选择材料,适时、适量提供适合于学生开展探究活动的典型材料,以便于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脑去参加实践,收集事实,展开研究.

六、教师要为学生全面设计有效的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的设计应使学生既能掌握“标准”要求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又能发展各种探究能力,形成探究精神和态度. 当然,并非所学知识都应该或都适合进行探究教学,哪些内容让学生探究,开展哪些探究活动,教师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而不能盲目或随意而为. 为使学生自主而又高效地活动,教师对探究性活动程序的每一个环节的策划、准备和实施,都要从宏观上抓住探究的核心问题进行设计和管理.

小学数学经验交流材料篇(8)

学生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要尊重残疾人,这是间接学习,而让学生坐在轮椅上像残疾人那样驱车爬坡,便是体验学习。两种学习的效果一比,后者肯定优于前者。因为后者是学生亲身经历,能感受残疾人的艰辛,从而增进对他们的理解和同情。这种学习是知情合一的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应提倡这种学习。

一、学习材料的“生活化”,是体验学习的前提

好的数学教学内容应从学生生活经验和知识出发,使数学教学贴近学生生活,变得有趣、生动,容易感受。

1.提前熟悉比较抽象的学习材料

小学生由于缺乏生活经历,有些知识学起来感到吃力,这就要我们在教学这些知识之前,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实践活动,收集生活中相应的数学素材,为数学提供感性认识。如我在教学六年级“利息”前,便组织了一次存钱活动。通过活动,使孩子们获得了不少有关储蓄的知识。

2.补充“生活化”的数学材料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我们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补充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去体验。例如,学习“圆的面积”时,学生理解了圆的面积计算方法后,补充了这样的问题:想办法算一算操场上树干的横截面积是多少。孩子们踊跃发言。一个说:“求圆的面积要先知道半径,只能把树砍下来量了。”有人反驳说:“那怎么行呢?树一砍下来就会死掉了!”经过争论,大家达成了共识:先量出树干周长,算出半径,再用面积公式去算大树横截面积。下课后,不少孩子都迫不及待地到操场上去量,去算,自然而然的进入到了亲身体验的境界。

二、创设问题情境,使生活中的问题成为数学探究对象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并最终服务于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知识,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如果我们能把生活中的问题,变为数学研究的对象,学生便会能感到亲切,能主动学习。例如:数学简单归一应用题,教师先给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现在要求很快测算出全班48位同学在一分钟内大约能口算多少的题数,怎样测算呢?学生讨论后,争相回答。生1:可以先统计全班每位同学一分钟内口算的题数,再把他们加起来。生2:这样太麻烦了,我只要先测出一位同学一分钟内口算题数,再乘48就可以了。生3:这个办法不可取,如果选出的这位同学算得快,算出的得数就太大了;如果选出的这位同学算得太慢,算出的得数就太小了。学生都认为第三位说的有道理,怎么办呢?这时,一位同学兴奋得说:“可以先测出几个同学算得题数,计算出他们的平均数后在乘以48。”大家都认为这个办法好。由于这例题是师生共同探讨产生的,所以学生很快就掌握了这类题的解题思路。

三、优化学习材料,让学生体验“探究式”学习的成功

教师要善于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和与当前要讨论的问题之间的距离,来设计有结构的学习,设计的材料如果太难,学生的学习往往会不能成功,影响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就不会有愉快的体验,如果过易,思维强度不够,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学生逾越的体验就不够强烈。所以我们要安排由易到难的题,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四、优化数学活动,使抽象的数学概念让学生容易接受

数学概念课一般比较抽象,如果把这些抽象的数学概念变成学生看得见的“数学事实”,采用直观、形象、生动的教学方法施教,就能卓有成效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抽象的概念。如教学“毫米的认识”时,教师提供硬币、扑克等实物,不仅能使学生很快的理解知识,也会激发学生学的习积极性,迅速形成毫米的概念。

五、“实践操作”是体验学习的主要方式

学生有积极进行实践的天性和创造的欲望,我们应该放手让学生动手,使他们在“做中想、想中学”,亲身经历各种探索活动。

1.开设情境,引导体验

教师要以宽容、友爱、平等的心态对待每个学生,使他们身心舒展起来,然后通过创设情境,提供学习材料,才能使其积极参与探索性实践活动。要引导学生体验,教师必须给他们提供机会,凡是学生能操作的,都让学生去做。这样既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又可加深对操作对象的印象。例如,在一年级“长方体、正方体的初步认识”一课中,学生已初步实现了从“模型”到“图形”的转化,但不要到此为止,要继续对比“模型”到“图形”的观察。一个学生提出“正方体图形的侧面为什么看上去是斜的”(平行四边形),这就是富于思考的体验。在比较长方体和圆柱实物时,又一个学生说:“我试了一下,圆柱可以滚动,而长方体不能滚动。”这便是对具体事物进一步探索的结果,只有这样,学生才真正成为认识事物的主题。

2.组织实践,课后延伸

创造源于实践,实践活动是一个连续、完整的过程。仅仅满足课堂上的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我们便用实践性作业的方式,安排课后的实践任务,以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深化和巩固。例如,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一课后,我布置了这样的实践作业:如果将10盒火柴包一包,你能设计出几种不同的包装方式,你认为哪种好?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认识到,通常情况下表面积越小越好,越省料。这样,学生便进一步体会到了学习数学的价值,同样也培养了实践能力。

六、“合作交流”是体验学习的有效途径

交流的目的,不在于学生解决多少问题,获得多少知识,而是让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合作,学会思考。

1.提供学生了解与交流的话题

课堂交流是一种开放式的探索活动,它比教师讲和个人自学更能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提高他们应用知识的兴趣。例如,学习“加碱应用题”后,我出了这样一道题:“小强离学校900米,小丽家离学校400米,小强与小丽家距离多少米?”这是一个开放性问题,孩子们争先恐后的发言,个个不甘示弱,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他们根据居住位置得出了很多答案:如果两位同学住在相反的方向应是900+400=1300米;如果是两个学生住在同一方向应900-400=500米;还有地说:如果小强、小丽家和学校位置是三角形,那就很难求出两家相距米数,但相距米数比500米多,比1300米少……

这样的讨论,对于养成学生的探索精神,培养学生创新意识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2.创造合作学习的机会

小学数学经验交流材料篇(9)

二、“小学数学教学论”课程中整体教学的实践

1.选择典型的数学课题

在小学生数学整体教学中,选择教学的数学课题是尤为重要的,在课题选择上要选择典型的,浅显易懂的题目,且题目要符合老师课堂上所要讲解的数学知识,要从小学数学理论、核心概念等多方面出发,老师在课堂中可以设计一些典型的数学题,既要向小学生传达数学概念,又要培养小学生善于思考的能力,比如说老师在小学数学长方形面积计算教学中可以设计如下的数学题,“假如有两个长方形玩具,其周长相等,将这两个玩具命名为A与B,若A的长宽之比为3∶2,B的长宽之比为5∶3,那么A,B的面积可以为多少(答案不唯一)”,之所以选择这一数学题,是因为其答案不具有唯一性,小学生不用过多担心说错答案,其次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小学生的思考,从而培养小学生多面思考的能力.

2.选择有趣的课程材料

小学生数学教学的课程材料可以分为成绩评定标准、数学学习内容与目标、研究性数学知识框架及相关资料,对于课程材料的要求以这三方面内容为依据点,从中选择较为有趣的课程材料,增强小学数学课堂的趣味性,为小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另外,老师在整体教学中要把握知识结构的整体性,实现数学各种知识的融会贯通,根据小学生的不同特点及性格特征有效地开展整体教学,实现整体教学的目的,为小学生提供全面化的数学知识导向,指引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总结经验,发现新的知识点,这样引领式的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小学生自身形成独立的学习观念,使他们能够将数学知识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链,为以后更深层次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评定小组学习成绩

在整体教学中设立各小组进行分组学习有利于小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与探讨,对各小组的学习成绩进行评定,能够促使小学生更加认真地学习数学知识,老师可以通过两方面对小学生的整体表现进行评价,一是评价各小组讨论数学知识的整体表现,将其评定总分设置为50分,主要从数学理论知识的运用、学习内容的准确分析、课程材料的全面理解、与老师的配合表现及其他小组提出问题后的回答积极性等五个方面进行分析评价,每项评定分都为10分.二是评价老师教学设计的成果,评定分也设置为50分,主要从创意课程材料的选择、教学过程中是否按照教学目标来实施、教学中对重点知识的把握与讲述、教学方法对小学生所产生的影响、数学知识的整体性把握等五个方面进行评价,每项同上也为10分,对老师及小学生进行客观的评价,分析他们在小学生数学课堂中的表现,可以清晰地了解老师进行整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清楚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状况,从而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整体教学,不断完善课堂教学中的每个环节,实现整体教学的目的,培养小学生学习的整体意识.

4.注重交流与合作

老师在小学数学中要注重与其他老师及小学生的交流.与其他老师交流可以吸取数学教师长年积累的教学经验,丰富自身教学技巧,与小学生交流可以充分了解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看法以及其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把握整体教学的关键.

小学数学经验交流材料篇(10)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志码 B

文件编号: 1003 - 7586(2016)11 - 0036 - 03

1 教学设计思路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复原”是浙科版生物必修1第三章第二节“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的活动。学生已学习了动植物细胞吸水、失水和质壁分离概念,教材以洋葱为材料,并给出了具体实验步骤,容易使该实验成为验证性实验。本教学设计增加黑藻和苔藓等实验材料,将其转化为“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从比较不同植物质壁分离及其复原的视角引导学生探究,建构渗透作用的知识体系。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提出应重视定量实验,让学生在量的变化中了解事物的本质。质壁分离实验的传统实验过程大多定位于定性观察,笔者向学生提供机会学习定量测定,通过实事求是地记录、整理和分析实验资料、定量表述实验结果等,有利于学生拓展生物学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培养学生严谨、敢于质疑、坚持不懈的科学精神。

在教学策略上,本探究以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据,在教学中以二人小组为单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为学生主动建构提供学习材料,使学生形成对知识的真正掌握。教学中,教师通过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通过组内交流和班级各小组汇报结果交流获得多方面的信息,在此过程中建立知识共同体。

2 实验教学分析

2.1 教学重点:实验设计的原则,设计实验记录表

重点落实策略:为学生自主建构搭好支架,课前的预习单上为学生设计实验提供学习材料;让学生通过填写“思维导图”对实验有整体认识再设计记录表。思维导图会将学生的思维形象化地展示给教师,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暴露的问题组织教学活动,真正做到以学定教。

2.2 教学难点: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

难点突破策略:教师指导学生熟悉数码实验室软件操作,通过说明和展示使其学会用截屏和图像处理软件整理好照片做定性分析或定量测量;让学生使用屏幕录像功能记录实验;操作中及时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事先制作数据分析表并发给各小组用于数据处理。

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列举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区别定性观察和定量观察;解释植物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能力目标:设计实验记录表,学会定向观察的方法;使用数码显微镜收集证据并做分析解释;撰写实验报告,发展交流和评价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体验探究,感悟求真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的科学精神;体验团队合作,提高合作意识。

4 教学准备

4.1 材料

紫色洋葱、黑藻、苔藓。

4.2 仪器及用具

数码显微镜,刀片,镊子,滴管,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培养皿。

4.3 试剂

物质浓度为0.3 g/mL的无色及红色蔗糖溶液,清水。

4.4 其他

教师制作“观察比较不同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预习单”,要求学生设计实验记录表,根据学生的预习结果,设计课件、实验报告模板和数据分析表。

5 教学过程

5.1 课前预习

教师创设情景,提出问题: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有哪些实验步骤?如何比较不同植物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教师提供实验预习单与思维导图(图1),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实验手册和材料,了解实验的原理、步骤,并填写思维导图,明确实验主要知识点和具体操作要点,思考原理与步骤之间的关系,并尝试设计实验记录表。

设计意图:教师设计预习单和半开放的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有效预习。在思维导图中将步骤图片化帮助学生细化实验步骤,理清知识间联系并为实验设计提供原理支架,既保证知识结构完整性,又引发学生主动思考。

对学生思维导图分析,发现大多数学生对实验步骤、实验原理和试剂有较为准确的认识,但对实验原则表述分歧较大,对具体观察指标不明确,记录手段缺乏可操作性。根据这些问题对原先设计的教学过程进行调整,整合学生设计的实验记录表格,制作实验报告模板和实验数据分析表。

5.2 课堂教学

5.2.1 新课导入和问题回顾

教师提出问题:洋葱、黑藻、苔藓细胞是否都能发生质壁分离及复原?教师修正学生回答后引出实验原理,并提出问题:洋葱细胞有哪些观察指标?不同材料如何进行比较?通过交流、讨论明确实验中具体定性和定量观察指标,学生认同可通过测定原生质体与细胞面积来反映质壁分离程度,并得出黑藻细胞质壁分离观察可尝试用0.3g/mL的红色蔗糖溶液。

5.2.2 实验记录表格分析

教师展示学生的设计,应用实验设计的原理和具体观察指标对实验记录表进行评价。学生通过自评、互评,认同对实验结果的记录全班应有统一标准。

设计意图:针对学生思维导图的共性问题,采取问题驱动,设置有一定的层次性、相关性的问题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引发讨论交流学习相关知识。最后,围绕实验记录表格分析,引导学生深化对实验原则的理解,提高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5.2.3 实践操作,采集证据

教师统一要求,简化操作:分组进行实验操作,实验材料制片后对初始状态和溶液替换后1、3、6 min的植物细胞进行定量测量细胞周长或面积。要求学生使用互动数码显微镜软件进行视频录像,屏幕视频可弥补操作的不熟练,也建立了实验时间轴,有利于控制好各时间点,收集到的证据也可用于进一步分析。

教师巡视并指导学生实验过程,关注学生出现的问题,提醒学生注意相互合作。如思维导图中有学生填写黑藻质壁分离观察指标中观察叶绿体和胞质环流(这是叶绿体观察实验中的观察指标),实验中教师发现第16组黑藻有明显的胞质环流,于是建议16组观察质壁分离前后黑藻胞质环流是否有变化。

5.2.4 实验结果展示分析

教师提供Excel数据统计表,通过数码互动系统展示不同组学生收集的证据,并由该小组的学生说明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多角度解读结果。学生分析得出: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渗透失水质壁分离,反之复原;渗透快慢取决于浓度差;黑藻细胞液浓度

设计意图:多角度汇总、分析实验结果,通过学生交流和教师反馈评价,初步构建质壁分离和渗透作用系统知识。

5.3 课后作业及教学延伸

教师将各小组的原始资料和数据放置在开放平台共享数据,要求学生进一步分析本小组及其他组的原始资料(图2),形成电子版的实验报告后再分享回开放平台。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再次评价、交流实验,提升学生的认识。

设计意图:课堂时间有限,不能对所有小组的实验结果进行交流,学习小组课外共享数据,完成实验报告。这样可以让学生延续探究分析实验,使学生更全面理解实验,拓展其思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6 反思总结

6.1 教师侧务实投入

6.1.1 挖掘学生熟悉的材料

教师选择黑藻和苔藓,并在部分蔗糖溶液中增加红墨水,不仅可以唤醒学生原有记忆,同时又能引出新知识,在熟悉的情景中学生的思维拓展和创新才有可能。

6.1.2 定性观察与定量观察相结合

通过学习数码显微操作,引导学生拓展观察指标,借助信息技术软件进行同步屏幕录像和测量操作,尽可能保留实验资料和数据。

6.1.3 为学生自主建构搭好支架

实验设计需要遵循的原则、实验中的方法步骤和一些注意事项学生都未曾系统学习。通过课前下发预习单补充资料,教师引导学生填写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理清知识间内在联系,高效建构知识体系。

6.1.4 改变实验结果呈现方式

教师将各小组的实验资料和数据放置在开放平台供学生下载,学生可对本组资料进行分析,也可与其他组的资料进行对比,形成实验报告后上传开放平台再次进行交流。

6.1.5 小组合作学习探究。

上一篇: 会计道德论文 下一篇: 数学初中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