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继续教育学习计划汇总十篇

时间:2023-02-27 11:09:28

教师继续教育学习计划

教师继续教育学习计划篇(1)

二、新理念、新知识、新方法、新技能的学习。 在“四新”的学习中,我一定积极学习及上级各部门所组织 的培训,并专心听讲,认真做好笔记,课后积极反思。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将学到的知识渗透在课堂,学以致用,使继教的成果服 务于教学,服务于学生。在课余时间,一定加强关于新理念、新知识、新方法、新技能的学习,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向其它先进的单位和个人学习,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做好自学笔记,定期梳理,及时总结,吸取先进元素整合在自己的学习和工作之中。

三、巩固继续教育学习的成果,不断进步

1.巩固三笔两画:针对本人的个人情况,字和画是弱点,本期我将继续加强这两项基本技能的学习,在备课、填写相应资料的过程中,认真练习钢笔字,按时完成教育局所发的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练习册。

教师继续教育学习计划篇(2)

二、学习目标:

通过学习,进一步激发对人民教育事业的热爱,更深刻理解新课标理念,把握新时期学生生理、心理特点,不断获取本学科的最新知识和信息,熟悉所任学科教材内容,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使自己适应新时期教育教学工作需要。

三、具体措施:

1、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寒暑假期政治、业务学习。

2、积极参加学部、学科组组织的校本教研活动

3、听从学校安排,按要求参加区省、市、区组织的业务学习培训。

教师继续教育学习计划篇(3)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2―077―03

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党中央提出的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的发展,关系到全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不仅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无不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要改变西部地区的落后面貌,必须从教育抓起,从基础教育抓起,从农村的教育抓起。西部地区的教育,是整个国家教育中较为落后和薄弱的环节。西部地区(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偏低,严重制约着当地教育的发展。开展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成为建设高素质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的重要保障和关键所在。

一、西部地区农村教师继续教育的现状

随着《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的颁布,在全国开始了声势浩大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西部地区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也一直按计划、有步骤、有声有色地开展着,教师的学历层次、专业水平、教学能力有所提高,对农村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起到了促进和服务作用,较受教师的欢迎。然而,受西部地区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中存在着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农村教师的继续教育现状令人担忧。冷静而审慎地分析西部农村教师继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概括起来,主要表现为以下六个方面:

1.经费短缺,教师元法履行继续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明确指出:“参加继续教育是中小学教师的权利和义务。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经费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在地方教育事业费中专项列支。地方教育费附加应有一定比例用于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培训。”西部农村地区财政基础非常薄弱,很多市县每年财政缺口比较大,在这种情况下,按时足额发放教师的基本工资都难以保证,专项拨款进行继续教育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而且越到基层,落实继续教育的经费越困难。不少农村小学因为经费严重不足,导致办学困难,教师正常教学用品配置都无法得到落实,如粉笔要按支领取(在城市,老师们习惯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粉笔的使用量很少,可是在农村,黑板加粉笔还是主要的教学方式),教具自己动手制作,还有一些学校无钱用电、用水。特别是“一费制”后,许多学校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负债运转,甚至不得不寅吃卯粮。学校经费紧张,不能报销继续教育费用,教师要外出学习只能自费。农村教师的工资普遍偏低,因而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因无力承担学习费用而放弃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在他们看来,参加继续教育是他们享受不到的权利,也是他们难以履行的义务。

2.观念落后,积极性不高。在农村尤其是西部农村,市、县一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主要领导,相当一部分是从县、乡党政领导中提拔的。这些人未从事过教育工作,基本缺乏对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与研究,口中常说“教育是第一重要的,我们要大力支持”,但是实际表现出来的却是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冷漠,对教师参加继续教育不支持、不鼓励,甚至以种种借口加以限制。上级规定的有关待遇不能落实,极大地挫伤了教师参加学习培训的积极性。由于历史的原因,在职的中小学教师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由民办、代课教师转为公办教师的,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知识功底较差,教育理论知识比较匮乏,知识结构老化,几乎所有理论的培训课听着就晕,同时受家庭、经济条件限制,把继续教育当作“包袱”。在不少人看来,几十年来,凭着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根教鞭、一本课本,照样培育出了大学生。他们从心底排斥新思想、新教法,参加继续教育后,仍我行我素,照常使用老教案、老办法上课。

3.目的不明确,培训效果不理想。教育行政部门和基层学校对继续教育的目的认识不足,片面追求完成培训的数量,忽视了培训的质量。主要表现是:(1)课程体系不科学,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2)师资队伍素质参差不齐,缺乏对培训教师的资格审查。(3)教育评价流于形式。考试管理松散,多为开卷考试。来不来培训,看不看教材,听不听辅导无所谓,只要按时参“考”、会“抄”便能顺利过关、领证,甚至只要交费,连考试都没有。(4)教师们缺乏正确的引导,往往有急功近利的思想。一方面,由于投入了时间、金钱和精力,希望培训结束时考试合格,能拿到一个合格证书,取得相应的学分,对评职、晋级有用;另一方面,希望通过培训学习一些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在教学、教育工作中能够马上使用、立马见效且效果显著。(5)中西部地区继续教育普遍存在重学历轻能力的现象。不少教师的学历进修学非所教,只图考取文凭容易方便。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在一些农村小学,其教师一律是汉语言函授本科学历;在中学,除部分全日制本科毕业生为其他专业外,也几乎都是汉语言函授本科学历,甚至有的教师汉语拼音都不会,查字典时用部首查字法,从同一读音中寻找认识的字来推断读音,却拥有汉语言函授本科学历。这样的继续教育表面上看成绩斐然,实际效果令人怀疑,教师继续教育学习的积极性难以激发,后劲不足,对教育教学工作和教师的可持续发展意义不大。

4.内容城市化、理论化,缺乏针对性、实用性。教材城市化取向明显,脱离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培训者选择培训内容,很少考虑教师的需求和教师的职前教育课程设置及水平,导致教学内容与教师之前所学内容叠加,不能真正激发教师的学习热情,并造成教学资源浪费。许多农村学校,教学设施简陋、教学设备落后,没有电脑,不能上网。可是培训的内容是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展示的课例是一名城市教师利用现代化的网络资源上了一节图文声并茂的优质课。农村与城市的巨大反差,使接受培训的老师难免心生疑问,也难免发出“在学校那样落后的办学条件下,学会了这些又有什么用”的感慨。培训内容还存在过于理论化的问题,缺乏对中小学教育现状、教材、教师需求的研究和把握。在继续教育内容上,农村教师普遍有实用的倾向,他们希望培训内容新颖并能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内容的城市化、理论化往往使教师们乘兴而来败兴而归,交了昂贵的培训费,感觉什么都没学到,难免有些抱怨和抵触情绪。

5.工学矛盾突出。工作和学习的矛盾是影响农村教师继续教育突出的问题,繁忙的教学工作是制约农村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严重阻碍。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人数不足的现象普遍

存在,贫困地区尤为突出。一些山区面积大,生源分散,教学点和教学班多,按编制配备师资,往往是一位教师负责好几门课的教学,甚至是跨年级上课。学校教学人员紧张,根本无法派教师出去进修学习,教师如果想提高自己,只能通过寒暑假或其他业余时间学习。在繁重的工作压力下,还要抽出一定的时间用于继续教育,加上交通的不便和生活的压力,教师们备感疲惫与艰难。特别是对于经济欠发达的广大农村教师,菲薄的工资难以养家糊口,平日里工作忙,无暇顾及家事已觉对不起家人,假期正是农忙季节,家中有大量的农活等着做,怎好偷懒外出学习。工作和学习的矛盾直接影响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积极性。

6.继续教育的机会不均衡。受经济、文化条件的影响,城市学校的教师无论是参加继续教育的次数、人数还是外出学习的机会,都远多于农村学校的教师。在农村,经济条件较好的县城、中心校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机会比偏远学校的教师多。当城市、县城的教师已经开始对频繁的培训开始腻烦的时候,最需要继续教育的边远山区的教师们则翘首企盼,渴求得到一次走出家门、静心学习的机会。

二、“国培计划”及启示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的要求,2009年,中央财政投入5000万元专项经费,支持教育部组织实施的“中小学教师部级培训计划”(简称“国培计划”)。其宗旨是“示范引领、雪中送炭、促进改革”。“国培计划”主要包括项目:“中西部地区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项目”、“援助边境民族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中西部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远程培训项目”、“普通高中课改教师远程培训项目”、“培训者研修项目”、“中小学体育和艺术教师培训项目”、“知行中国――中小学班主任教师培训项目”、“援助地震灾区中小学教师培训项目”。2009年,“国培计划”共计培训45万名中小学教师,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600多个县,几十万所中小学校,其中县及县以下的农村中小学教师近37万名,占其总数的82%左右。“国培计划”颇具创新性的培训模式和机制,有效地提高了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受到广大教师和各地的高度评价,同时也为教师继续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1.国家出资,专款专用,重点扶持农村。“国培计划”由中央财政拨款,解决了当地政府财政无力承受的难题。“国培计划”采用科学的项目经费开支标准和管理办法,严格拨款程序和预决算审核,确保专款专用,提高了经费使用效益,有效地杜绝了“雁过拔毛”、“专款挪用”等现象的发生。“国培计划”突出农村,将提高农村教师素质落在实处,“国培计划”项目的培训对象无一例外地指向农村,为农村教师提供更多接受高水平部级培训的机会。这样的举措是史无前例的,对农村教师心灵的震撼是无法比拟的。有的教师参加完培训后感慨道:“对我这名农村教师来说,培训给予我们的启示是前所未有的。聆听资深教授的讲座,与专家教授近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受益匪浅。”

2.严格审核培训单位资格,完善管理,加强评估,保证质量。科学、严谨的管理是继续教育效果的重要保证。“国培计划”的管理方式是一次改革和创新,值得借鉴和推广。一是完善项目管理机制。“国培计划”办下设三个子项目执行办,同时建立了承担院校领导、学科主持专家和项目管理团队分工负责的管理机制。二是健全评审和监管评估机制。项目采取招投标方式,经过公开、公正、严格的申报和答辩程序,确定承办单位。建立项目网络信息管理网站,采取过程评估与结果评估相结合、实地调研评估与匿名评价相结合的方法,确保培训质量。

3.创新模式,优化内容,按需施训,突显地方特色。“国培计划”突破原有的培训模式,采用集中培训、远程培训、对口支教、送教上门等多种形式组织实施培训。重视经验交流,注重教师的参与。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按需施训,量身定制。如“知行中国项目”围绕“班主任的每一天、每次活动、每一学年、每个班级、每个学生及班主任自身的专业成长”设置模块和情景案例。“中西部骨干教师项目”以问题为中心,以案例为载体,提升骨干教师教学能力和专业化水平,并明确要求专家团队中中小学一线特级教师和优秀骨干教师不低于50%,省外高水平专家和优秀教师占1/3以上。各承办单位切实贯彻“国培计划”的宗旨,精心组织专家团队,想培训学员之所想,精心设置教学内容,突显地方特色。如广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邀请北京师范大学毛振明教授进行“中小学体育教育改革的思考”专题讲座,让学员领略专家先进的教育理念、独到的教学思想。广西是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民族体育资源丰富,南宁沛鸿民族中学特级教师邱蕾的“民族体育课例分析”,激发了学员研究、开发本学区的民族体育项目的热情。近几年气排球在广西蓬勃发展,但是农村教师对气排球技术、竞赛规则不了解,气排球专家刘伟春教授对此进行了详细讲解,并组织学员进行实战练习,引来阵阵掌声和欢笑声。培训结束时,将所有培训内容刻成光盘赠送给每位学员,学员非常开心。许多学员表示:“这是参加过的组织最好、效果最好的一次培训,第一次深切体会到肩上的重任。”

教师继续教育学习计划篇(4)

二、继续教育“卓越计划”可行性研究

1.继续教育对象的需要

企业在职人员是继续教育的主要服务对象,他们的学习一方面是为了满足学历的需要,另一方面是为了满足职业能力的需要。但是,继续教育却不能及时有效地满足这些方面的需求,基本上都是按照普通高等教育的模式,以教材为基础,以知识为要素,以讲授为方式,导致学生所知甚多、所会甚少,能说会道、无力能行。因此,众多在职人员需要“卓越计划”在继续教育的实施。继续教育的学生具有先天的职业工程师的需求倾向与素质定位。“卓越计划”的实施目的是培养造就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兼优的各类型高素质人才。继续教育培养工程人才的目标可以说与“卓越计划”的培养方针不谋而合。

2.继续教育性质的需要

继续教育是高等工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保持两者的教育目的一致。国家教育部对高等工程教育有明确的教学任务,要求其主动服务国家战略的需要,主动满足各行业的需求,树立“以德为先、能力为重”的人才培养理念,全面发展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保证在国际化环境中也有竞争优势。要想构建结构合理、类型多样、适应动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高等工程教育体系,继续教育要更加重视与各行业的密切联系与合作、更加重视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更加重视国际大环境下的综合能力培养。针对高等工程教育中的需求,继续教育可实施“卓越计划”进行适应性调整。

3.“卓越计划”的需要

“卓越计划”在继续教育中开展同等重要,甚至更加重要。“卓越计划”有三个明显的特征,即行业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培养标准来自通用与行业两个方面以及着重强化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继续教育则要遵循“行业指导、校企合作、分类实施、形式多样”的原则,培养造价工程师、研发工程师和质量工程师等各种类型的工程人才。“卓越计划”需要创立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和创新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即校企联合教学是培养计划的重点。[6]目前,我国工程师的在校培养基本上还是沿用本科的基础教育模式,在职业培训方面严重不足。继续教育有实现“卓越计划”的先天性的在职实践条件,两者结合相得益彰。

三、继续教育“卓越计划”路径选择

继续教育“卓越计划”的路径应从转变观念入手,通过转变教育方式、转变师资队伍、转变教育手段,实现“四个转变”,最终达到继续教育为高等工程教育服务的目的。

1.转变观念,树立职业教育意识

(1)学校需要转变观念。我国要想培养出大批具有中国特色的卓越工程人才,首先得思考卓越工程师在现在乃至未来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基础和条件。大量实践证明卓越工程师的“卓越”体现在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而不是强调有多丰富的专业知识或有多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所造就人才尚不能称为卓越工程师,这就需要继续教育思考“卓越计划”培养的是“什么人才”的问题,并且是在素质教育的框架下思考。高校要想真正迎合“卓越计划”的需要,不仅仅是在原来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增加几门专业课程就可以的,而是要把大纲的基本要求变成基本任务,包括提升品行、强化能力与优化知识结构,还要构建完成由这三个任务形成的一整套的卓越人才培养体系。(2)企业需要转变观念。企业要转变观念,首先应该明晰自己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其中就包含参与人才的培养与推动教育的发展。[7]总理也曾多次提起,企业与企业家身体中不仅要长流着道德、诚信的血液,更重要的是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支持人才培养和教育发展就是企业和企业家应承担的一种社会责任。同时,在校企联合教学过程中,企业可选择适合深造的员工到合作高校培训,大幅减少新晋员工的培训时间和成本。高校也可优先提供研发的具有市场潜力的科技成果给合作企业,加强其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地位。校企密切合作还可以大大提高企业的社会声誉,也对教育的成果进行了综合的检验。可以说,校企联合能够真正形成双方互相促进、相得益彰的良性循环,达到二者双赢的目标。(3)政府需要给予支持。陈希(男,中国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在教育部启动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报告中强调,“卓越计划”是教育部的重大改革项目,是我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要举措,各相关部门应积极配合,研究制定出能顺利推动“卓越计划”实施的政治举措,为推进工程教育改革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卓越计划”涉及经济、劳动人事、知识产权、劳动保护等方面的工作,国家有关政府部门应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推动和保障其健康全面发展。[8]

2.转变手段,注重应用能力培养

(1)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创新是一个具有创造性实践的过程。[9]学生是创新实践活动的主体,教师主导创新实践活动,这是创新性实践教育的本质要求。其次,在整个创新实践教育过程中都应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从学前选题、学中实施到学后评价等教育活动中都应重视学员的兴趣爱好、引导他们的个性发展、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进而综合提升他们的创新实践能力。为了更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继续教育应该系统地构建创新实践活动体系。(2)多功能适应性能力培养。“卓越计划”培养的目标是多类型的卓越工程人才。继续学院需要从自身教学特点出发,结合各行业发展要求,培训学员在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的工作岗位和工作环境中都能以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胜任要求,使每个学员都能成为多功能适应性的卓越工程师人才。学院可以借鉴戴毅[10]提出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套餐式”教学,在设计继续教育部门的工作职能时,有针对性的根据企业人才需求方向与学院特色制定培养计划。(3)国际化能力培养。“卓越计划”需要面向世界,服务国家“走出去”战略,为我国从工业大国转变成工业强国提供源源不断的卓越工程人才、开拓国际市场。概括来说,对国际工程师的要求有:拥有国际视野、易于在跨文化环境中沟通交流、善于组织团队并能够建立竞争优势。在培养卓越工程师时要注意构建国际化课程体系,重视和注入“面向世界”的国际化工程师定位所需的教学内容和国际规则,同时要从工程教育和工程学历国际化互认的角度,参考发达国家对毕业生规定的能力要求。

3.转变教师,抓紧新型师资建设

(1)提高校内教师的能力。基于“卓越计划”的需要,只有专业性的理论知识教学是不够的,还需要大量的实践教学,这就要求学院教师拥有较丰富的教学能力。鉴于当下教师疏离社会实践,学校可以定期安排一部分教师到合作企业参与工程项目,并要求教师记录工作笔记、实践心得,这些都会是很好的教学材料。只有教师自身拥有丰富的综合实践经验,才能高效的引导学生吸收内化专业知识,并能指导学生如何将理论再现到实践当中。[11]学院也可以出台包括职称评定、任期考核、实践补贴等方面的激励政策和优惠措施,倡导教师通过参与工程项目研究、出国考察等方式强化工程背景与综合素质,建立一支与“卓越计划”相符合的师资队伍。[12](2)聘请企业工程师兼职授课。由于学院实践教学方面比较薄弱,可以从合作企业中聘请一线工作人员负责实践课程。这部分教师需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丰富的工程经验,最好是具有工程师或以上职称。他们在工程第一线积累的实践经验是培养学生兴趣、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最好的教学材料,同时可以指导学生就业方面的注意事项和规则。在卓越工程师培养过程中,企业工程师与学院教师联合教学,由专职教师主导工程专业理论知识和文化素养的教学,由企业工程师兼职教授工程实践操作和就业形势指导。这样由兼职工程师与专职在校教师形成“双师型”教师队伍可以从根本上满足学员的在学需求和解决工程人才培养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3)改革教师授课模式。“卓越计划”需要教师从知识信息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导者,从传统的单向灌输知识信息的验证式教学向注重从问题出发的师生互动型的研究式教学转变。[13]学院教师要在学前提出学习任务、研究目标和学习成绩的评价标准;在学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为他们指明研究方法和路径;在学后给出综合评价,既给出客观的评价结果,又指出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不断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研究思维,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并乐于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学习效果的提高。

教师继续教育学习计划篇(5)

20世纪以前,英国政府对继续教育教师的专业要求没有成文的统一规定,继续教育教师的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一直没有得到重视,导致继续教育教师队伍良莠不齐。20世纪90年代末接受过正规师范教育的教师在继续教育教师队伍中的比例只为40%左右。[1]英国继续教育教师主要来源于工商业专家,往往具有工商业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缺少教学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由于没有继续教育教师专业标准,中小学教师可以任教于继续教育机构,而继续教育教师则不能任教于中小学校。继续教育机构教师的社会地位、职业地位和工资水平低于中小学教师。21世纪以来,英国深化了以提高质量为宗旨的教育改革,在继续教育领域的教师教育和培训方面,英国开始尝试继续教育领域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路径。(一)继续教育教师专业标准萌发阶段。1992年以前,英国政府一直没有继续教育领域教师的相关政策,地方教育当局负责继续教育教师的行政管理。教师的专业标准及其专业发展主要由继续教育机构负责。部分地方教育当局要求继续教育教师拥有职前教学资格,而部分地方教育当局则没有此要求。有的继续教育机构要求教师具备职前教学资格,有的继续教育机构要求教师具有全国委员会职业资格标准。[2]而教学资格的颁发者并不统一,地方教育当局和高校继续教育学院都可以颁发。由此导致继续教育教师专业标准的地方化、多样化。1992年,英国通过《继续教育与高等教育法》,继续教育学院脱离地方教育当局的控制而变更为独立的法人主体。为了降低管理成本,继续教育学院开始聘请大量的兼职教师,并减少专职教师的数量,还减少继续教育教师的专业培训数量。继续教育教师专业水平下降,继而导致继续教育质量下降,也因此激发社会公众对继续教育教师专业标准体系建设的呼吁。(二)继续教育教师专业标准形成期。为调和教育部门、继续教育机构和教师之间的矛盾、强化继续教育教师的职业归属感、提高继续教育教师的专业水平,制定全国统一的继续教育教师专业标准,成为英国政府教师教育和培训改革的工作重点。1999年,英国教育与就业部成立了继续教育国家培训署。此组织主要负责国家继续教育发展计划制定、组织职业教育和培训、制定继续教育机构教师的资格制度和专业标准。1999年,继续教育国家培训署《继续教育教学和支持性学习标准》,确立了继续教育教师的教学标准。标准主要有职业、技能和教学三个领域的80条要求组成。2004年,英国教育和技能部撤销继续教育国家培训署,成立终身学习机构。终身学习机构着手开发继续教育教师专业标准。2007年,英国颁布《终身学习部门教师、指导者和培训者的专业标准》。2007年专业标准的颁布,标志着英国继续教育领域教师专业标准体系的基本确立和形成。(三)继续教育教师专业标准完善期。2013年10月,英国撤销终身学习机构,成立教育与培训基金会,开始对2007年继续教育教师专业标准进行修订。2014年4月,英国颁布《教师和教育培训者的专业标准》。2014年专业标准是对2007年专业标准进行的精简和简化,突出了继续教育教师的核心专业素养。2014年专业标准的颁布,标志着英国继续教育领域教师专业标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二、英国继续教育教师专业标准体系的主要内容

(一)1999年《继续教育教学和支持性学习标准》的主要内容。1999年《继续教育教学和支持性学习标准》对继续教育教师从专业知识和理解、技能和品质、专业教学3个领域提出共计80条要求。[3]专业知识和理解领域提出22条要求,主要包括:继续教育地位;继续教育目标和政策;学科知识;继续教育理论;社会、文化差异及其影响;学员个体背景;善待学员;国内外发展趋势;学科发展状况;综合学习;学员的权利;学习需求;有效学习;教学设施及其分布:教学评估;职业实践;教学技巧;教学实践及其影响;信息技术;利用技术、教学能力和职业发展资源;课程发展模式;资金来源及渠道。技能和品质领域提出个人技能要求14条和个人品质要求18条。个人技能要求包括:分析;评价;检查;设定目标;管理时间;研究和学习;自我反省;识别、理解和运用理论于实践;解决问题;创造;做决定;处理冲突;建立有效的工作关系;与群体和个人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他人合作;互联网;会谈;谈判;管理自己;管理变化;呈现和传递信息等。个人品质要求包括:个人影响;热情;自信;活力和持久性;可靠;严谨;诚信;欣赏继续教育价值和伦理;期待学员的进步和发展;准备适应新变化和新思想;现实主义;开放;接纳不同的学习需要和风格;同情和尊重;自信等。专业教学领域提出8个方面的要求共计26条。评估学员的需求方面要求教师识别和规划潜在学员的需求;对学员的学习需求作前期的评估。教学规划及教案的编写方面要求教师明确教学目标;确定适当的教学和学习技巧;使学员积极参与学习。开发和使用教学方法和技巧方面要求教师促进和鼓励个体学习、小组学习、实践学习。管理学习过程方面,要求教师建立和保持有效的学习环境;计划和设计学习活动;与学员有效沟通;回顾学员的学习过程;选择和开发支持学习的资源;建立和维护有效的工作关系;促进本机构质量保证体系的有效运作。为学员提供支持方面,要求教师将学员吸引到组织中来;向学员提供有效的学习支持;确保学员获得指导机会;为学员提供个别支持。评估教学效果和学员成绩方面,要求教师能够使用恰当的方法评估学习和成就;利用评估信息。自我评估和规划未来方面,要求教师自我评价;规划未来;不断进取。满足职业要求的其他素质方面,要求教师依据职业价值基础开展工作;严格遵守规章制度。1999年《继续教育教学和支持性学习标准》用很大的篇幅详细地论述了教学素质方面的种种要求,这充分显示了该标准对教学素质的重视。1999年专业标准主要为继续教育教师培训资格的提供者和认证者以及大学负责教师专业发展的人员而编写的,也帮助继续教育教师计划自己的专业发展。1999年专业标准并不是规定教师资格的详细条件,而是为教师资格认证提供一个评估的标准依据。(二)2007年《终身学习部门教师、指导者和培训者的专业标准》的主要内容。2007年《终身学习部门教师、指导者和培训者的专业标准》由6个领域、3个维度和166条内容要求三部分构成。[4]6个领域分别是:价值观、学习与教学、学科学习与教学、学习规划、学习评价、职业指导。3个维度包括:专业价值观、专业知识、专业实践。2007年标准基于继续教育教师的教学活动,以6个领域为纵、3个维度为横,建构166条具体规范和要求。2007年专业标准可以理解为继续教育领域通用教师专业标准框架,并支持进一步开发继续教育领域学科教师专业标准规程。英语(文学)、ESOL(Englishforspeakersofotherlanguages)、数学(算术)等学科,可以以2007年专业标准框架为依据,制定具体的学科教师专业标准实施细则。(三)2014年《教师和教育培训者的专业标准》的主要内容。由于2007年专业标准中6个领域的划分存在交叉重复现象,并导致条目烦琐且重复,因而,2014年专业标准进行了精简和合并,提出了专业层次的3个维度、20条要求。3个维度是指专业价值观和品质、专业知识和理解以及专业技能。[5]3个维度同等重要,每个维度联系和支持其他维度。专业价值观和品质维度提出6条要求,2014年专业标准强调继续教育教师应发展教学和培训价值的判断力:反思有效的教学和培训,以满足不同学习需求的学员;评估和挑战自己的实践、价值观和信念;通过热情和知识,激励、激发和提高学员的愿望;创造性地选择和适应教学策略,以帮助学员学习;珍视并促进社会和文化的多样性、机会均等和包容性;与同事和学员建立积极的合作关系。专业知识与理解维度提出6条要求,2014年专业标准强调,继续教育教师要在理论与实践中发展深入的和批判性的知识;维护和更新自身的学科知识和职业领域知识;维护和更新自己的教育研究知识,以开展基于研究的实践;利用研究或其他证据,在教学、学习和评估中应用理论去理解有效实践;评估自己和同事的实践,并评价其对学习的影响;管理和促进学员的积极学习行为;了解教学、专业角色及自身责任。专业技能维度提出8条要求,2014年专业标准强调继续教育教师发展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确保学员最佳学习效果:激励、激发和提高学员的学习动力,发展他们的技能,以促进学员进步;在安全和包容性的环境中为不同团队和个人规划有效的学习计划;利用技术,并支持学员利用技术;解决学员的数学和英语需要,创造性地克服个体的学习障碍;使学员分担对自己的学习和评估的责任,设定具有激励和挑战性的目标;运用适当和公正的评价方法,提供建设性的、及时的反馈,以支持学员的发展和进步;通过和雇主合作,维护和更新教学与培训的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通过和他人合作,促进组织发展和质量提升。

教师继续教育学习计划篇(6)

教师个人继续教育计划范文1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我园继续坚持以教师为本,坚持面向全员,突出骨干的工作策略,加大典型的培育工作,提高教师的能力和水平,幼儿园加强幼教改革的力度,搞好教师的继续教育,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拓展教师的知识技能,为此特别制定符合我们实际情况的工作计划。

一、继续开展教师职业道德教育。

认真学习《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要进一步规范教职工学习制度,保证学习时间,写好学习心得。学习中要联系学校和个人实际,认真总结教育教学的经验教训,明确努力方向,达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明确新形势下教育教学创新工作的新任务和学校的新要求,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努力塑造自己良好的形象,杜绝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训斥学生、不经学校允许擅自收费、随便接受学生家长宴请的现象。增强为学生服务、为家长服务、为社会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开展师德建设标兵评选活动。

二、搞好骨干教师的培训工作

在提高全体教师业务素质的同时,继续抓好骨干教师的培训工作以此推动我园继续教育培训工作的开展。

1、加强骨干教师培训工作的管理

全力配合省市各培训基地开展好省地级骨干教师的培训工作,实行各骨干教师电子档案管理制度,及时进行项目审计登记。

2、建立骨干教师博客群组

3、建立骨干教师“带徒工程”

骨干教师和新教师结成对子,以老带新,扩大骨干教师队伍,加大了以点带面的力度,已在我园初见成效。

4、课堂观摩

通过对具体的教育教学情景的观摩、学习、交流,开阔教师的视野,使教师在分享别人经验的基础上,研究自己积累反思素材,提高教师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提高自我觉察水平。

三、认真参加继续教育学习

认真学习《幼儿教师培训读本》这本书,一个现代教师如果仅仅是将书本上的有限知识教给学生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必须对学生做到教会做人、教会求知、教会办事、教会健体、教会审美、教会创造,要把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使知、情、意、行和谐统一,而要达此种教育目的,首先就必须从改变教育者开始,一个现代教师就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素质,完善自我,我自完善,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现代教师。

四、教师大练基本功活动

通过简笔画、舞蹈、讲故事、弹唱、现代信息技术运用等,不断提高幼儿教师素质。

教师个人继续教育计划范文2一、端正思想明确认识(指导思想)

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为目标,以学习贯彻十x大精神为动力,以现代化教育观念为指导,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为主线,注重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突出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与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形成实、活、新为特征的教学氛围,通过教学实践,加强教师对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认识理解。

二、全面培养注重实效(工作思路)

幼儿教师是幼儿园教学中的骨干力量,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生力军。而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因此,我园对教师的培训所采取的培训策略是:以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积极开展教育科学研究,迅速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中心,全面培养,以达到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的目的。

三、不断探索开拓新路(培训过程与成效)

适应21世纪教育发展需要的幼儿教师,是高素质的幼儿教师,对她们的培养应当是全方位的培养。因此在培训前,首先制定了较为全面的培训计划,使教师能在培训中得到全面的提高,有了可靠的保证。

1、开展生动的师德教育活动,加强师德建设。

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十x大精神,学习贯彻教育部颁发的《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提高教师以德治教的自觉性。力争形成爱生敬业、乐于奉献、团结协作、教书育人的职业道德。同时,并认真的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教学法规,经常组织教师进行思想汇报、交流和座谈会,净化教师的思想和言行,坚决杜绝做有损师德的事。同时,提高教师的安全意识,有高度的责任感,教师真正做到为人师表、身正为范,用实际行动去赢得社会的赞誉,家长的尊敬和信赖。

2、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认真组织好教师的业务学习。

我园围绕中心园开展的各种评比活动,大力发挥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的带头示范作用。经常开展课研和课改活动,重在深入研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要求教师设计一份体现《纲要》精神的活动方案,写一份渗透《纲要》精神的有关论文,举办一次谈《纲要》座谈会。开学初,要求教师制定好自我培训计划。一周安排一次作为教师基本功练功日,一学期安排一次基本功竞赛,认真组织教师之间的教学研究活动。要求骨干教师上好示范课,青年教师每月上好一节教学研究课,35周岁以上的一学期上好两节研究课。园领导听课不少于30节,教师不少于20节。在教学过程中,侧重幼儿兴趣的培养、能力的提高、环境的创设、材料的准备及良好习惯的养成,努力提高保教质量。

3、围绕课题“培养幼儿关心他人”,搞好课题研究培训工作。

本学期,我们组织教师认真研究、实践、总结,上好课题研究课,写好有关论文,收集整理好各种材料,为下半年充分做好接替的准备,并发挥教研组的作用。双周二是作为教研组活动日,各教研组做到有计划、内容,有总结。切实提高了教师的科研意识,定期检查教师的备课。

四、积累经验,反思不足,努力实现培训工作课程化(全面总结,完善思路,形成体系)

我们知道课程化的培训工作方式还刚刚开始,我们有计划的培训与一些应急工作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各类培训内容的衔接落实上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思考,怎样才能有效解决以上问题,仍需要我们不断实践不断探索,才能使各类培训最终形成课程化体系。

总之,教师培训是我园的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不断努力,不断探索,每个教师都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树立生命不息教研不止的思想。

教师个人继续教育计划范文3为了更好提高自身素质修养,提高自身能力,要努力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及相关知识,用知识来武装自己。身为教师就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为此,特拟定个人继续教育学习计划如下:

一、学习内容及思路

以《新课程:教师如何提升职业道德修养》、《教师课堂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多媒体课件制作与教学应用》、《有效教学——知识建构型视野下的上课问题与对策》、《有效教学——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有效教学——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等教材为主要学习内容,结合以“国培计划”为抓手,以提升自我育德能力、创新精神、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为核心。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增强服务于经济、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学生的意识。提高认识,更新教育观念。

二、学习形式及措施

(1)以自学为主,按时参加学校组织的集中培训。

(2)认真完成作业,作好学习笔记。

(3)参加化学组学习:课标解读、教材研讨、观摩示范课。

(4)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学和互联网个人自主选择式学习,参与网友在教学理念和教学经验的讨论与学习。

(5)勇于实践,勇于开拓创新。

三、具体措施

1、积极参与校本培训,要以问题为中心,以岗位为课堂,以实践为老师认真学习,努力实践,合作交流,充实专业知识,培养专业技能。

2、按学校继续教育指南,积极参加学习规定的继续教育教材,在学习中认真做好学习笔记,完成培训教师布置的培训作业。

3、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学和互联网个人自主选择式学习。

积极参与开展教学探究、解决教育教学中实践问题、总结教育教学经验。

4、积极参加学校及上级举办的各级各类培训和学习。

5、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教育教学经验文章等。

在以后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会去注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发展,突出对课堂教学实际情境与自身教学经验的多视角、多层次的分析和反思,树立新的人才观、质量观和自身职业观,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结构的视角进行反思,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而努力奋斗!

教师个人继续教育计划范文4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新课改,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在教师,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高素质的学生。因此,提高教师的政治素养、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便成为我们教师的当务之急。

为切实提高自身各方面素质,从而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要求,在学校的指导下,结合学校自身实际,加强学习和自修,争取在短期内使自己的综合素质有较大的提高。特作如下计划:

一、不断加强学习,提升自我,完善自我

当今世界,社会高速发展,知识瞬息更新,我们几乎每天都面临着一个新的世界。不学习,就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只有不断补充自己,更新自己,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教育形势和满足不断变化的教育对象之需要,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真正的教师必是读书爱好者。”

学校教育虽说是由师生两个主体共同完成,但关键还是在于教师。教师的主导、导向作用是十分重要的。用什么样的教育思想、理念、模式、方法、途径来完成自己的教育、教导,将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教育教学效果。

因此我重点学习《校本教研面对面》《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新课程推进中的问题与反思》等,教师只有读那些能唤醒灵魂、令人感动、发人深省、让人精神沉醉的书籍,才能真正与自己的思想相碰撞,相融通,才能不断提升自己、完善自己。

二、注重自察自省

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不清楚或不懂的地方要虚心地向老教师和有经验的教师多请教、多提问。多参与集体的学习与讨论,做好案例分析以及教学反思,及时归纳,及时总结,共同学习,共同提高。

三、认真学习,做好笔记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和教育别人。”难以想象,素质低下的教师能培养优秀的学生,为此,在学习过程中,要认真做好笔记,多写心得体会,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不断完善更新知识,完善知识结构,完善能力结构,强化教育教学水平,发展自己的教学艺术,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同时要创新施教,要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培育一化新人。

四、端正态度,提高实效

教师继续教育学习计划篇(7)

高校继续教育学院教学管理的运行,既是按照教学计划实施的师生相互配合的教学过程,又是以继续教育学院为主体而进行的教学行政管理活动,其基本点是全院协同、上下协调,严格执行教学规范和制度,确保教学工作的稳定和教育教学的质量。近年来,在国家要求着力提高大学教育质量的大背景下,高校继续教育学院在建立健全教学管理运行机制方面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促进了教育质量的提高,但总体来看,所取得的成效还是浅层面的,还应结合继续教育的实际进一步深化教学管理运行机制改革。

一、高校继续教育学院教学管理运行机制的特点

(一)教学运行行政管理难度大

高校继续教育学院的教学管理相比其他二级院的教学管理,难度更大。其他二级院的教学管理深受传统的大学文化影响,争创优良学风的理念根植于广大师生心中,体现在教师乐教、学生好学的自觉行为上,尤其是教师队伍和生源质量都是相对稳定的,从教学管理运行上来看起决定作用的是内化了的教风和学风,教学运行的行政管理是第二位的。继续教育学院的教师结构复杂,兼职教师多、流动性强,难以吃透教学制度和规范,更难内化为自觉的行动,而学生的情况尤为复杂、流动性也强,这给日常教学管理带来很大的难度。

(二)运行的稳定性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

教学的稳定运行取决于诸多因素,比如制度因素、管理执行因素、教师因素、后勤保障因素等,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纰漏,都可能酿成教学事故。继续教育学院的教师队伍,通常是由少数专职人员和更多的兼课教师构成,再加上学生成分复杂,生源质量参差不齐,缺少教师团体协作、学生合作学习的基础条件。由于多数学生只注重学习的结果,而不太注重学习的过程,甚至有部分学生缺乏主动学习、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热情和能力,

(三)必须靠强化行政管理来保证教学秩序稳定

继续教育的开放性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学习过程的自主性等等,决定了其管理方式与其他二级院有着根本上的不同,必须靠强化行政管理来保证教学秩序稳定。又因为师生们对于制度的内化程度低、共识度低,也只有强化制度的执行力度,加强教学运行管理,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事实证明,每当行政管理的严谨性强一些、教学规范的执行力度大一些,教学管理运行的效果和教学质量就会令人满意;反之,某一阶段教学运行的监控不严,运行效果和教学质量往往会同时下滑。

二、高校继续教育学院教学管理运行机制的构建

管理的主要任务可以说就是设计一种环境,使人们在决策过程中得以根据组织的目标和价值观。下面所谓宏观、中观和微观管理,都是以某一高校为视点的相对概念。

(一)宏观管理机制的构建

为了确保课程计划得以实施,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组织结构,必须有政策的引导和制度的保障,为学生学习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1.建立组织机构,实施多元管理

传统的教学组织结构,一般是由国家制定课程计划和相应标准,由高校教务处组织实施教学计划、落实上级的有关要求并负责监控教学质量,院系教研室具体指导学科教学活动,各学科、专业教师实施教学。这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组织形式,学校在这种体系下缺少应有的自,很难根据师资条件、生源状况和地区资源扬长避短、形成特色。继续教育的开放性特征,决定了应由各学科的教师来担任学生学习的指导任务,而组织教师研讨、交流的任务就落在了行政人员身上,从而打破了由各二级院系教研室指导教学活动的模式。继续教育学院应成立学生学习指导中心,直接接受高校学术委员会的领导,并在继续教育学院领导下开展具体指导学生学习的工作。由于各专业课程的实施是通过行政班的教学活动实现的,继续教育学院要对各专业班级进行宏观管理。

2.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和条例,施行目标管理

由于各高校教育资源的差异性,各校继续教育学院开设专业、课程不尽相同,因而学生学习指导处主要负责组织教师开展教研活动、指导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制订教学管理运行中的具体要求、教学程序、教学评价等。还应结合师生实际制定各专业的“课程实施方案”,明确每一门课程的宗旨、目标、实施程序、具体的操作方法;制订“教师考评条例”,引导任课教师积极投入到全面指导学生学习的活动中去;制订“学生学习过程评价标准”,以指导学生学习的全过程。

3.调控教育资源,强化后勤保障

要使继续教育教学活动科学有序的进行,首先要周密地安排人才培养方案,必须制订相关制度,学生提供校园网络、实验室、计算机教室等条件,使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学校资源;还要制订指导教师职责以规范其指导活动。要确保人才培养方案落到实处,还需要强化后勤保障,必须使每个学生在学习时有足够的资源设备,以提高其学习效率。高校应根据自身条件增大继续教育的硬件投入,创建优良的学习环境。要充实学校图书馆的图书存量、增加继续教育方面的图书品种,建立继续教育电子阅览室,强化校园网建设并加宽上网通道,添置实验设备,扩大电教室的规模。不过,也不能单靠学校的教学资源,还要善于利用社区的人力、物力资源,为继续教育教学服务。

(二)中观管理机制的构建

继续教育学院的学生学习指导中心既是实施专业课程的组织者、指导者、调控者,也是有关政策的调研者和教学制度的制订者。在开课过程中有四大任务:培训教师;安排教学计划(包括聘请校外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等);管理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对学生学习和教师工作实施监控和评估。

1.培训教师

培训教师可以采取针对重点问题召开报告会,举办专题讲座或下发学习材料等方式进行。但是为了增强培训的灵活性、时效性,更应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在线培训,减少集中学习的时间、提高培训的效益。如:建立继续教育研究的网络平台,利用网络平台开展教学研究、交流教学经验,以供教师探讨和学习;借助“继续教育论坛”为教师们发表学术观点、畅谈教学体会提供便利;借助“继续教育公告”向教师们教学管理信息,等等。

2.教学计划管理

继续教育学院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随时有可能产生这样那样的问题,从而变更原定的学习计划和内容,或是改变原来的专业方向,甚至会半途而废。这些不确定性因素为教学计划管理带来很大困难,需要管理人员倾注大量心血,同时也更能体现出计划管理在教学运行中的重要作用。

3.教学活动过程管理

为了对动态的教学活动过程进行管理,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安装“继续教育教学管理软件”,使继续教育学院师生通过校园网络可以将教学活动的各种信息输入到专业课程学习数据库。学生学习指导中心可以通过查阅“本次活动内容”,了解各课题组的活动地点、活动进程以及教师的指导情况,通过查阅有关信息,有针对性地对教学活动实施情况进行跟踪考察;教师通过查阅有关信息提前做好教学准备;学生通过查阅有关信息寻找良师益友,受到鼓舞、启发和敦促。

4.成果管理

在学期或学年结束时,学生学习指导中心应组织师生成果展示会,使得在教与学过程中做出突出贡献、取得优异成绩的师生受到表彰,让其他师生受到教育,以此进一步推动继续教育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学生学习指导中心要抽调专人负责学生学习档案,从学生出勤的原始记录、学习过程中的实际表现,到取得的学习成果,全都要分类保存,并记入学生的学籍档案。还要将优秀学生的学习成果编辑成册,以供后来的学生学习参考。

(三)微观管理机制的构建

学生学习指导中心按照“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教学目标、要求,检查督促教学工作的开展,规范学生的学习活动。

1.教师管理

教师管理分辅导员管理和任课教师管理。辅导员是学生学习的组织协调者;任课教师是专业课程实施的直接责任人。前者负责转达学校和二级院的有关安排,督促学生落实有关要求,关注学生学习活动的具体情况,协助学生提高学习质量。后者除了授课以外,还应负责对学生开展学习、信息搜集、资料分析、成果表达等工作进行学术性指导,尤其是方法论和学习策略上的指导。师生共同完成既定课时,提高学习效率,实现课程目标。辅导员应转变观念、自我提升,在管理内容上由事务性工作向保障、监控、推动学生学习转变,将监控、评估学生学习过程视为自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2.学生干部管理

学生干部是最基层的很重要的管理主角,是保证教学安全、高效运行的关键。学生干部主要负责组织同学参加课内外学习活动,真实记录每次学习活动的现实情况,及时向老师反映问题,热心为全体同学服务。继续教育教学对学生干部要求较高,既要有具体决策、组织、领导学习活动的能力,又要具备优秀的合作品质,既对学校和教师负责,又对每位同学负责。学生干部肩负着双重角色:作为学生,有繁重的学习任务;作为干部,要履行相当于一名教师的责任和义务。因此,挑选、培养学生干部必须格外慎重。

参考文献:

教师继续教育学习计划篇(8)

一、继续教育管理工作在高校运行的现有成果

1.高校资源的合理运用。高等学校作为开展继续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基地,既有丰富的图书资源和科学实验条件,又有理论知识雄厚和教学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它们应充分利用学院现有资源,合理配置,保证继续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2.高校构建了继续教育管理模式。随着高校继续教育的不断扩大,学院各系部共同构成完善了教育管理模式。很多高校根据学校教育模式和培养目标,建立了科学规范的教育管理体制,推动了继续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发展。此外,它们也不断和各系部沟通,根据专业培养方案,结合继续教育教学特点,优化改进教育管理模式。

3.高校对继续教育高度重视。随着继续教育培训人数的大幅度上升,高校开始适应继续教育工作的重心转移,各类继续教育工作得到高校的重视,组建了继续教育管理团队,构建了继续教育师资队伍。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各高校也制订了具体的培训计划,已经成为持续开展继续教育工作的重要基地。

二、新形势下高校继续教育管理模式现状分析

1.教学管理质量认识不够。国家已经把继续教育放在重要教学战略的高度来开展,但依然存在很多高校对继续教育的认识还不够,没有认识到高校是开展继续教育的重要基地,没有把继续教育真正纳入学校发展规划中,仅仅开设一些规模与影响小的继续教育,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也没有指定相关的教学管理办法,使继续教育无章可循,阻碍了它的持续发展。

继续教育的任务,就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提升被教育者的综合能力素质,但很多办学单位对教学管理质量的认识不够,部分学校对教学质量的认识单薄,对继续教育的教学和管理毫不重视。再加上继续教育的办学理念、质量与普通高等教育无法相比,严重影响了继续教育教学管理的质量和声誉。

2.教学管理模式单一,缺乏自身特色。继续教育主要为社会培养复合型人才,侧重实用性和专业性人才的培养,无论是学生背景、培养方向,还是培养方案,都应有自己的模式。但是,很多继续教育办学机构仍对继续教育管理缺乏创新,没有重视继续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教学模式的差异,无论是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计划,还是教材和教学方法,完全按照统招教育进行设置,并未针对继续教育进行设置,这直接关系着是否能有效地实现培养目标。继续教育的需求是不断变化的,它的规划必须随着市场需求和技术的进步而调整,如果不能适应变化,就不能保证继续教育的良好发展。所以,务必建立一套适合继续教育的培养计划和教学课程教学管理模式,才能保证继续教育的教育质量。

3.教学管理队伍不稳定。社会对教育的需求越来越高,对继续教育产品,尤其是培训项目的要求越来越多,要求培训具有更好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这给继续教育管理队伍提供更高的要求。目前,各高校继续教育管理工作仍局限在常规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实施方面,缺乏开拓市场、制订合理培训方案和对教学质量的监控与管理能力,而且当前的继续教育管理队伍不能满足继续教育的发展需要。教师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教学质量的要素之一。目前,继续教育管理队伍不稳定,没有稳定的教学和管理队伍支持继续教育工作,部分教师对继续教育管理知识了解甚少,缺乏系统的管理知识的学习。还有就是部分授课教师完全是聘用高校兼职教师进行教学管理,所有的教学任务,包括课程设置、教学任务、毕业设计等,都由统招授课教师兼职,这就使继续教育教学管理队伍更加不稳定,成为阻碍继续教育发展的阻碍。

4.继续教育教学内容难以适应社会需求。随着学习型社会的逐步发展,社会对人才的培养有着与时俱进的要求,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高校继续教育常有的教育方式已不能适应社会需求,不能及时更新前沿培训内容。目前,很多高校没有根据社会需求制订实用性和具有前瞻性的培养方案和相关课程,没有严谨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对教学工作进行监管和优化,没有随着信息化的普及考虑新的教育模式开展高校继续教育工作。各高校也没能充分发挥专业特色和前沿专业优势,实现继续教育工作。

三、新形势下高校继续教育管理模式创新策略

(一)提高认识,重视继续教育工作

继续教育是面向学校教育之后的所有社会成员特别是成人的教育活动,是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直接影响我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因此,高校在发展和完善继续教育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高校需要充分认识到继续教育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真正把继续教育作为高校的重要任务,纳入学校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制定规章制度。职能部门要统一认识,成为继续教育发展的阵地。继续教育已经成为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最佳途径,各高校必须充分利用自身的教学优势,积极开展继续教育工作,这是社会发展的需求。

(二)创新教学管理模式,适应继续教育市场

1.制订具体的继续教育教学培养方案。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新形势下社会技术人才的需求,继续教育必须随着市场和企业单位的进步而变化,制订培养计划。

继续教育要有好的成果,必须创新教学管理体制,在教学管理体制和考核上区别于学历教育,根据继续教育实际情况,分析并研究具体的教学管理体制,设计出针对继续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计划、课程计划和教学方法。开拓更多的学习方式,适应信息化的发展,融入在线学习等学习方式,促进继续教育教学以多元化的方式发展。

2.加强校企合作,引进“双师型”师资。继续教育培训方案中,加强校企合作方式,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保证继续教育就业问题,使继续教育走进市场,以促进就业的方式管理继续教育工作,可能会取得更好的效果。新形势下,有效的校企合作是培养实用性人才和服务经济建设的重要途径,是继续教育模式的新探索,需要高校强化创新服务意识和合作模式。同时,要引进“双师型”师资,充实师资队伍,增强学校与企业的互动交流。根据继续教育的发展规划,大力推进校企之间的合作,通过开展培训等,对有针对性地开展继续教育打下夯实的基础。

(三)加强管理队伍和师资队伍建设,保证继续教育的顺利实施

继续教育的办学理念、授课内容及方法都与统招学生的管理模式不同,所以继续教育管理队伍必须了解继续教育的特点和教学方式,具有开拓市场和制订具体培训方案的能力,结合学校教育管理模式的特点和优势,制定具体的教学管理模式。

对于继续教育,要有稳定的师资队伍,教师要对继续教育有深入的了解,并结合社会需求和学生自身学习背景,安排具体合理的培训方案,保证教学效果,保证专业知识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结合具体课程,因材施教,总结出更适合继续教育的教学方法。同时,引进“双师型”师资,提高教学质量,优化并改善继续教育的教师结构。

(四)优化继续教育教学内容管理工作

1.全面分析、设计继续教育教学内容。按照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以增强人才能力素质和技能水平为培养目标,优化继续教育课程设置,结合实际,突出特色,保证教学内容的实用性、针对性和前瞻性。继续教育的市场很广泛,高校要以教育资源为基础,立足自身专业,贴近企业发展需求,开展新项目,构建科学的培训项目体系和课程内容。高校开展的继续教育培训项目和内容,务必通过学科专家、企业部门专家及管理部门的工作研究,制订具体的培养计划和培训内容,考虑培训规模和效果,突出继续教育的特色和水平。

2.建立教学监督组监管教学工作。组织理论水平高的教授和实际教学管理专家组成教学监督组,及时对教学管理工作进行监管和反馈,对不足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改进方案,逐步形成科学合理的继续教育教学管理制度。

教师继续教育学习计划篇(9)

一、本校2005年度开展校本培训的目标、条件和重点

      2005年本校继续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是: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和国家教育部《2003—2007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关于“实施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开展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的要求,进一步创新教师继续教育制度、体系、模式、方法和技术手段。以师德教育为核心,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培训为重点,以校本培训(校本教研)为主要形式,以贴近新课程、贴近教学实践、贴近一线教师为突破口,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宗旨.    为加强指导、规范运作、务求实效,现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本校实际,对2005年全校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主要工作目标

    1、使全校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观有新的加强,青年教师的专业思想和爱生育人意识有明显提高。

    2、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在总体上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实施素质教育的理念和能力有所提高。为高中教师进入新课程,做好思想和专业准备。

3、继续扩展梯队结构合理、综合素质较高的骨干教师队伍,重点培训培养一批各学段各学科具有较高教育教学水平、在常武地区有较大影响力的优秀教师。培养一批新的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和教坛新秀。

二.条件:

本校设立了专门的继续教育和校本培训的管理机构,由教科室具体负责继续教育和校本培训工作,并有2位教师参加了区教师进修学校组织的现代教育理论课程主讲教师培训,取得合格证书。学校有规范的业务学习制度和定期的业务学习时间,为教师继续教育和校本培训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三、重点工作

    1、扎实有效地开展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学校将继续把新课程师资培训作为年度教师继续教育的首要工作来抓。在继续加强对初中新课程师资培训的基础上,今年重点要抓好高中新课程师资的培训。本年度各教研组均应考虑和渗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内容。

2、继续开展以尽快适应岗位要求为主要目标的新教师试用期培训工作。认真组织试用期新教师参加规定的集中和分散培训活动,学校将扎扎实实开展师徒结对活动,组织新教师深入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开展各种教学研讨、评比活动,使他们尽快适应并胜任教育教学工作。

    3、大力开展教师职务岗位培训工作。按照教育局的统一要求和部署,今年将继续组织教师参加2004年晋升职称人员的培训和考核。

    4、加强骨干教师培训,积极实施名师工程。今年将继续组织教师参加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各级各类培训。

    5、继续抓好全校教师高一层次学历达标工作。组织好教育硕士的报名、辅导和参考工作;以函授和自考为主要形式和途径,促进本校教师学历层次的提高。

    6、进一步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切实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水平。学校将组织教师参加第三轮现代教育技术考核,积极做好培训工作,与此同时,组织信息化骨干教师培训,切实提高他们进行信息技术课程开发的能力。

    7、学校将根据(武教人[2004]29号)文件精神。完善校本培训的组织机构,制定培训计划,充实培训内容,加强对培训过程的管理、监控与评价。  

二、本校2005年度校本培训实施意见和考核办法

一.实施意见:采用必学和自学相结合的途径进行校本培训:

1.师德教育。以邓小平理论为指针,认真学习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四五”普法教师读本》,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广泛开展以“爱生行动”为核心的各类师德教育活动,组织教师观看杨端清同志的录像报告,大力宣传和学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配合今年区开展的“学生评教师”师德教育活动,经常性检查、督促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执行和落实情况,坚决杜绝教师队伍中体罚学生、等严重违反师德的情况,积极引导教师以先进为榜样,提高师德修养,努力塑造礼中教师良好的师表群体形象。

⑴利用每周教师政治学习时间,学习党的“十六大”精神,学习国家大政方针,有关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实践能力培养的文件和材料。

⑵利用有影响的报刊,如《人民教育》、《江苏教育》、《德育天地》、《班主任》等,开展集体和自主学习、提高的培训工作。

⑶学习教育法规,掌握《德育大纲》要领,开展《师德规范》学习和测试活动。结合“师德标兵”,评选“十佳教师”活动,开展校本培训工作,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⑷开展班主任工作、德育工作研讨活动,撰写论文,参加德育论文评选。开展德育参观活动,2月份聘请校外专家、学者来校作德育建设方面的讲座,提高德育工作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⑸学习《中小学教育继续教育课程开发指南》进行必要的辅导。听法制教育辅导报告。

2.教学业务。实施教师本职岗位的培训,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强化教育观念的转变,更新和拓展业务知识,进行教育教学能力和技能培训,适应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主要利用业务学习时间,认真做好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组织备课组长参加区级集中培训,发挥课程改革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采用多种形式开展课程改革实验教师的校本培训工作,使全体课改教师了解和掌握新课程在课程理念、课程标准、课程功能和教学方式上的重大变化,达到更新教育理念,改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在校内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材教法学习研究活动,努力提高广大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

⑴加强理论培训,主要辅导《走进新课程》、《基础教育新课程通识培训学习材料选编》等理论和经验。9月份聘请校外专家、学者来校作辅导报告。

⑵辅导《课堂教学评价表》,根据项目规范课堂教学,以“五认真”要求,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培训教学设计能力,课堂教学实践能力,教学评价和检测能力。进行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培训。组织参加教育局的新教师试用期培训工作。

⑶组织示范课、汇报课、试验课实践活动和开展评议辅导讲座,提高操作能力。5月份开展“新课程研究”大型公开课展示活动。

3.教育科研。培训教师掌握教科研的基本知识,增强教师进行教科研的自觉性,提高教科研水平。解决实施新课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培养对教科研内容的选择,研究形式和方法的确定,研究过程的实施和研究成果的总结等方面的能力。

⑴培训课题选择,设计报告,立项要点,研究成果,开展课题活动的能力。今年4月邀请专家来校作课题研究专题讲座。

⑵运用理论和实践联系的方式,培养写作教科研论文和经验总结的能力。利用暑假,组织教师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参加教育年会的论文评选和各级论文竞赛活动。鼓励在正式报刊和经验总结。

⑶开展有目的、有计划的专题教科研培训。5月份培训“说课——上课——评课”的技能。开展新课程新教材案例分析辅导讲座活动。

⑷开展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课题组的培训活动,发挥群体的合力优势的作用。

4.信息化素质培训。每位教师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学习使用计算机,了解有关网络信息内容,学习网的制作,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

⑴组织教育现代技术知识讲座和操作规范的培训。利用校本师资开设多媒体课件培训班两期,提高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能力。

⑵组织电教评优课评比辅导讲座和多媒体课件评比讲座。开展网络信息技术评优课讲座,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

二.考核办法:

领导小组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教师队伍建设情况,制订本校教师校本培训实施方案,有序组织,统筹安排,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校本培训,组织教师认真参加考核,建立教师继续教育档案。规范管理,逐步建立以专职为辅,兼职为主的校本培训师资队伍。

 

 

三、本校对校本培训进行管理的机构、制度和责任人

一.管理机构:

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实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的意见》指出:“中小学校长是教师继续教育的第一责任人。”为此,建立以校长为首的我校教师校本培训领导小组,成员包括党政各部门主要负责人。

教师校本培训领导小组构成情况。组长:蒋卫山(校长),

成员:盛建锋(副校长)、余粮(副校长)、陈中良(副校长)、王建仁(教务主任)、李新其(总务主任)、尹建文(政教主任)、陈京疆(教科室主任)、陆惠芳(办公室副主任)。

二.培训制度

1、完善教师继续教育管理体制。校长是教师继续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学校教务处、政教处、教科室、总务处、校长办公室承担区教育局下达的各项教师培训任务,教科室重点负责教师的校本培训。

    2、把教师继续教育纳入学校行政工作的重要内容。要把教师继续教育和校本培训工作作为学校行政的重要内容,在行政会议上重点协商,期初制定完善的工作计划,期中对各部门的各项计划进行评估,期终总结全学期继续教育的工作成果。

    3、建立和完善教师继续教育的激励机制。把继续教育任务完成情况与年度考核、评优、评先、评职称挂钩。完善教师继续教育登记制度,建立教师完成继续教育任务情况与教师年度考核、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和教师工作岗位聘任相联系的制度。凡没有完成继续教育任务的教师,当年年度考核不能评为优秀等次,不能评为优秀教师,不得申报评审教师专业技术资格。

    对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成绩优异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对不重视教师继续教育的部门及无故不参加继续教育的个人要给予批评和帮助,对延误培训工作的要进行必要的处理。

4、学校要按要求建好校本培训档案,由教科室负责如实、及时填写教师继续教育考核的各种台帐资料。由校长办公到负责校本培训档案的收集、整理、登记和保存,加强对培训档案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学校

意见 

(公章)法人代表签字:           年  月  日

培训部门审查意见 

 

(公章)   年  月  日教研

部门

审查

意见 

 

(公章)   年  月  日

继续教育领导小组意见 

 

教师继续教育学习计划篇(10)

一、本校开展校本培训的目标、条件和重点

2006年本校校本研修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和国家教育部《2003—2007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关于“实施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开展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的要求,进一步创新校本研修制度、体系、模式、方法和技术手段。以师德教育为核心,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培训为重点,以校本培训(校本教研)为主要形式,以贴近新课程、贴近教学实践、贴近一线教师为突破口,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宗旨。为加强指导、规范运作、务求实效,现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本校实际,对2006年全校中学教师校本研修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主要工作目标

1、使全校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观有新的加强,青年教师的专业思想和爱生育人意识有明显提高。

2、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在总体上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实施素质教育的理念和能力有所提高。为高中教师进入新课程,做好思想和专业准备。

3、继续扩展梯队结构合理、综合素质较高的骨干教师队伍,重点培训培养一批各学段各学科具有较高教育教学水平、在常武地区有较大影响力的优秀教师。培养一批新的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和教坛新秀。

二.条件:

本校设立了专门的继续教育和校本培训的管理机构,由教科室具体负责继续教育和校本培训工作,并有2位教师参加了区教师进修学校组织的现代教育理论课程主讲教师培训,取得合格证书。学校有规范的业务学习制度和定期的业务学习时间,为教师继续教育和校本培训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三、重点工作

1、扎实有效地开展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学校将继续把新课程师资培训作为年度校本研修的首要工作来抓。在继续加强对初中新课程师资培训的基础上,今年重点要抓好高中新课程师资的培训。本年度各教研组均应考虑和渗透新课程改革的内容。

2、继续开展以尽快适应岗位要求为主要目标的新教师试用期培训工作。认真组织试用期新教师参加规定的集中和分散培训活动,学校将扎扎实实开展师徒结对活动,组织新教师深入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开展各种教学研讨、评比活动,使他们尽快适应并胜任教育教学工作。

3、大力开展教师职务岗位培训工作。按照教育局的统一要求和部署,今年将继续组织教师参加2006年晋升职称人员的培训和考核。

4、加强骨干教师培训,积极实施名师工程。今年将继续组织教师参加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各级各类培训。提高本校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人数。

5、继续抓好全校教师高一层次学历达标工作。组织好教育硕士的报名、辅导和参考工作;以函授和自考为主要形式和途径,促进本校教师学历层次的提高。

6、进一步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切实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水平。学校将组织教师参加第三轮现代教育技术考核,积极做好培训工作,与此同时,组织信息化骨干教师培训,切实提高他们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开发的能力。

7、学校将根据(武教人[2004]29号)文件精神。完善校本培训的组织机构,制定培训计划,充实培训内容,加强对培训过程的管理、

二、本校校本培训实施意见和考核办法

(一).实施意见:采用必学和自学相结合的途径进行校本培训:

1.师德教育。以邓小平理论为指针,认真学习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四五”普法教师读本》,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广泛开展以“爱生行动”为核心的各类师德教育活动,组织教师学习殷雪梅的先进事迹,大力宣传和学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配合今年区开展的“学生评教师”师德教育活动,经常性检查、督促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执行和落实情况,坚决杜绝教师队伍中体罚学生、等严重违反师德的情况,积极引导教师以先进为榜样,提高师德修养,努力塑造礼中教师良好的师表群体形象。

⑴利用每周教师政治学习时间,学习党的“十六大”精神,学习国家大政方针,有关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实践能力培养的文件和材料。

⑵利用有影响的报刊,如《人民教育》、《江苏教育》、《德育天地》、《班主任》等,开展集体和自主学习、提高的培训工作。

⑶学习教育法规,掌握《德育大纲》要领,开展《师德规范》学习和测试活动。结合“师德标兵”,评选“十佳教师”活动,开展校本培训工作,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⑷开展班主任工作、德育工作研讨活动,撰写论文,参加德育论文评选。开展德育参观活动,2月份聘请校外专家、学者来校作德育建设方面的讲座,提高德育工作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⑸学习《中小学教育继续教育课程开发指南》进行必要的辅导。听法制教育辅导报告。

2.教学业务。实施教师本职岗位的培训,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强化教育观念的转变,更新和拓展业务知识,进行教育教学能力和技能培训,适应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主要利用业务学习时间,认真做好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组织备课组长参加区级集中培训,发挥课程改革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采用多种形式开展课程改革实验教师的校本培训工作,使全体课改教师了解和掌握新课程在课程理念、课程标准、课程功能和教学方式上的重大变化,达到更新教育理念,改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在校内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材教法学习研究活动,努力提高广大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

⑴加强理论培训,主要辅导《走进新课程》、《教学现场与教学细节》、《基础教育新课程通识培训学习材料选编》等理论和经验。9月份聘请校外专家、学者来校作辅导报告。

⑵利用每周业务学习时间,开展教学反思交流。培训教学设计能力,课堂教学实践能力,教学评价和检测能力。

⑶进行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培训。组织参加教育局的新教师试用期培训工作。

⑷每周二下午第四节课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集体备课,对教材进行三度开发。

⑸组织示范课、汇报课、试验课实践活动和开展评议辅导讲座,提高操作能力。4月份开展“新课程研究”大型公开课展示活动。

3.教育科研。培训教师掌握教科研的基本知识,增强教师进行教科研的自觉性,提高教科研水平。解决实施新课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师对教科研内容的选择、研究形式和方法的确定,研究过程的实施和研究成果的总结等方面的能力。

⑴培训课题选择,设计报告,立项要点,研究成果,开展课题活动的能力。今年4月邀请专家来校作课题研究专题讲座。

⑵运用理论和实践联系的方式,培养写作教科研论文和经验总结的能力。利用暑假,组织教师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参加教育年会的论文评选和各级论文竞赛活动。鼓励在正式报刊和经验总结。

⑶开展有目的、有计划的专题教科研培训。5月份培训“说课——上课——评课”的技能。开展新课程新教材案例分析辅导讲座活动。

⑷开展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课题组的培训活动,发挥群体的合力优势的作用。

4.信息化素质培训。每位教师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学习使用计算机,了解有关网络信息内容,学习网的制作,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

⑴组织教育现代技术知识讲座和操作规范的培训。利用校本师资开设多媒体课件培训班两期,提高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能力。

⑵组织电教评优课评比辅导讲座和多媒体课件评比讲座。开展网络信息技术评优课讲座,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

(二)考核办法:

领导小组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教师队伍建设情况,制订本校教师校本培训实施方案,有序组织,统筹安排,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校本培训,组织教师认真参加考核,建立教师继续教育档案。规范管理,逐步建立以专职为辅,兼职为主的校本培训师资队伍。

1、完善教师继续教育管理体制。校长是教师继续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学校教务处、政教处、教科室、总务处、校长办公室承担区教育局下达的各项教师培训任务,教科室重点负责教师的校本培训。

2、把教师继续教育纳入学校行政工作的重要内容。要把教师继续教育和校本培训工作作为学校行政的重要内容,在行政会议上重点协商,期初制定完善的工作计划,期中对各部门的各项计划进行评估,期终总结全学期继续教育的工作成果。

3、建立和完善教师继续教育的激励机制。把继续教育任务完成情况与年度考核、评优、评先、评职称挂钩。完善教师继续教育登记制度,建立教师完成继续教育任务情况与教师年度考核、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和教师工作岗位聘任相联系的制度。凡没有完成继续教育任务的教师,当年年度考核不能评为优秀等次,不能评为优秀教师,不得申报评审教师专业技术资格。

对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成绩优异的教研组和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对不重视教师继续教育的部门及无故不参加继续教育的个人要给予批评和帮助,对延误培训工作的要进行必要的处理。

4、学校要按要求建好校本培训档案,由教科室负责及时填写教师继续教育考核的各种台帐资料。由校长办公室负责校本培训档案的收集、整理、登记和保存,加强对培训档案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三、本校对校本培训进行管理的机构、制度和责任人

一.工作组织机构:

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实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的意见》指出:“中小学校长是教师继续教育的第一责任人。”为此,建立以校长为首的我校校本研修领导小组,成员包括党、政各部门主要负责人。

组长:蒋卫山(校长),

成员:盛建锋(副校长)、陈中良(副校长)、戴世平(副校长)、尹建文(副校长)、王建仁(教务处主任)、陈京疆(教科室主任)、陆惠芳(办公室副主任)。

二.培训制度

1、完善教师继续教育管理体制。校长是教师继续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学校教务处、政教处、教科室、总务处、校长办公室承担区教育局下达的各项教师培训任务,教科室重点负责教师的校本培训。

2、把教师继续教育纳入学校行政工作的重要内容。要把教师继续教育和校本培训工作作为学校行政的重要内容,在行政会议上重点协商,期初制定完善的工作计划,期中对各部门的各项计划进行评估,期终总结全学期继续教育的工作成果。

3、建立和完善教师继续教育的激励机制。把继续教育任务完成情况与年度考核、评优、评先、评职称挂钩。完善教师继续教育登记制度,建立教师完成继续教育任务情况与教师年度考核、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和教师工作岗位聘任相联系的制度。凡没有完成继续教育任务的教师,当年年度考核不能评为优秀等次,不能评为优秀教师,不得申报评审教师专业技术资格。

对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成绩优异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对不重视教师继续教育的部门及无故不参加继续教育的个人要给予批评和帮助,对延误培训工作的要进行必要的处理。

4、学校要按要求建好校本培训档案,由教科室负责如实、及时填写教师继续教育考核的各种台帐资料。由校长办公到负责校本培训档案的收集、整理、登记和保存,加强对培训档案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学校

意见

(公章)法人代表签字: 年 月 日

培训部门审查意见

(公章) 年 月 日教研部门审查意见

(公章) 年 月 日

继续

教育

领导

小组

意见

上一篇: 爱护眼睛预防近视 下一篇: 葡萄调查报告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