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意蕴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2-27 11:06:01

文化意蕴论文

文化意蕴论文篇(1)

芭蕉是传统园林造景的绝佳植物。它经常与太湖石、石笋、黄石等配置一起,多置于墙拐、院角、路侧等处,富有情趣。芭蕉柔和流畅,怪石嶙峋突兀;芭蕉轻盈灵动,怪石静穆庄重。蕉石搭配,颇符合刚柔相济之道。在怪石的映衬下,更加突显芭蕉之清雅秀丽。“芭蕉倚孤石,粲然共幽姿。”(明·徐贲《斋前蕉》)“丛蕉倚孤石,绿映闲庭宇。”(明·高启《题芭蕉》)芭蕉如同清雅明丽的绿衣女子,依靠在孤石之上,姿态优美。江南园林斋馆的窗外,往往植修竹、芭蕉,置奇石,成为李渔所说的“尺幅窗”。如果芭蕉当窗,就成为名副其实的“蕉窗”,“窗虚蕉影玲珑”(计成《园冶·城市地》),饶有画意。窗外的芭蕉除了晴天遮荫,还可增添翠绿,雨天听雨,更是听觉享受。风起时,芭蕉叶婆娑起舞,池塘潺潺水声,波光粼粼,随着光线的转移而呈现不同景观。到了晚上,又是另一番景致。耦园的一幅典型的园林楹联“卧石听涛,满山松色;开门看雨,一片蕉声”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这种特有的意境。

蕉叶题诗是古代文人墨客争相仿效的雅俗,清代李渔说,蕉叶题诗可以随书随换,日变数题,有时不烦自洗,雨师代拭者,此天授名笺。因诗日:“万花题遍示无私,费尽春来笔墨资。独喜芭蕉容我俭,自舒晴叶待题诗。”他说:“蕉叶题诗,韵事也;状蕉叶为联,其事更韵。”(《闲情偶寄·联匾》)于是,突发灵感,为园林设计了一种“蕉叶联”,制作方法是:先画蕉叶一张于纸上,授木工以板为之,一样二扇,一正一反,即不雷同;后付漆工,令其满灰密布,以防碎裂;漆成后,始书联句,并画筋纹,蕉色宜绿,筋色宜黑,字则宜填石黄,始觉陆离可爱,他色皆不称也。用石黄乳金更妙,全用金字则大俗矣。此匾悬之粉壁,其色更显,可称“雪里芭蕉”。(《闲情偶寄·联匾》)

文化意蕴论文篇(2)

因为,未来的企业竞争将是文化的竞争。

关键词:企业文化 产品文化 产品形象

一、产品、产品文化、企业文化

什么叫产品?狭义的理解,只是工厂生产出的实物,如食品、服装等。广义的产品概念,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凡是提供给市场的、消费者认为可以用价值来衡量的,或使用后能满足消费者某种需求、某种欲望的一切,都可称之为产品,例如服务、咨询也是产品。

所谓产品文化,是以企业生产的产品为载体,反映企业物质及精神追求的各种文化要素的总和,是产品价值、使用价值和文化附加值的统一。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文化与企业、文化与经济的互动关系愈益密切,文化的力量愈益突出,这种文化色彩首先体现在企业的产品上。就是说,企业生产的产品决不仅仅具有某种使用价值,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某种物质生活需要,而且越来越多地考虑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千方百计地为人们提供实用的、情感的、心理的等多方面的享受,越来越重视产品文化附加值的开发,努力把使用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融为一体,突出产品中的人性化含量。换言之,企业产品不仅是技术和工具的产物,而且是员工崇高理想和自觉奉献精神的结晶;不仅凝结着一般的抽象的人类劳动,而且凝聚着职工无限的创造力,是企业员工群体特定的价值观、思维模式和心理的、知识的、能力的综合素质的体现。说到底,产品深深地打着企业文化的烙印,二者相融相合。

一定的产品文化与它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是紧密联系的,也与生产或提供它的企业文化密不可分。产品文化是社会文化与企业文化共同作用的产物,在社会文化背景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产品文化更多地体现的是企业文化的内容。产品文化是直接作用于社会广大的消费者,消费者更多地是从产品或服务的消费中来体现企业文化的。对其企业的认同和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是通过接受其产品与蕴涵在其服务中的产品文化来实现的。

产品文化与企业文化紧密联系。产品或服务是企业生产的成果,任何一种产品和服务都是在企业中生产和形成,既受到一定的企业文化的制约,又凝聚了生产它的企业文化因素。因此,产品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文化的一种体现。

换句话说,企业的精神、风格和价值标准将在企业所提供的具体的产品和服务之中得以体现。这正是我们在强调企业文化建设时,同时强调产品文化的原因之所在。

二、未来企业竞争更是文化竞争

10年前,烧鹅仔在北京方庄首开中国式快餐连锁服务,它既有中国传统的美味,又能适应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这种营销理念在当时是超前的。与此同时,在方庄还诞生了一家麦当劳,同烧鹅仔一样,引得八方来客,叫好声不绝于耳。此后,烧鹅仔分店曾达到近百家,与麦当劳共存共荣。

10年后的今天,若想再到烤鹅仔处一饱口福之时,却发现“此地空余黄鹤楼”,烧鹅仔早已倒闭。但麦当劳一如十年前,红红火火,人流不息。有好事者询问麦当劳方庄店经理原因,他回答:“麦当劳出售的是企业文化”。

当今世界上经济与文化融为一体的发展趋势非常明显。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往往与企业文化密切结合,不可分割。企业在市场激烈的竞争中,文化的含量、附加值越来越高。我们正处于知识经济的时代,对文化领先和知识创新更加注重。

中国加入WTO后,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必将进入中国这一庞大市场,高举“文化竞争”的旗帜圈地圈钱,文化竞争将成为未来国内企业与外资企业进行“商战”的主旋律。企业的竞争将更快进入商业文化竞争时代,国家之间的竞争带有更明显的文化竞争色彩,更多的类似于烧鹅仔和麦当劳的故事即将上演。事实上,这样的战斗在麦当劳、阿迪达斯、耐克等国外名牌进入中国后就已打响。外国企业在登岸之时,必将带着各自企业的文化理念和经营管理方式,在中国市场攻城掠寨。在未来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忍气吞声绝不是办法。我们需要发掘自身文化、发展自身文化的价值,并创造性地将它融入企业的产品设计当中,这需要我们自身加倍努力与探索。

现代企业需要现代的企业文化。对企业文化内涵的研究,不断提高文化的附加力,是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内容。那么中国在加入WTO后,中国企业将如何应对这种文化的看似无形却有形的竞争呢?国内制造型企业还沉湎于“价廉物美是一个永远的胜律”,没有认识到“产品文化”的价值。企业家将如何从企业文化的层面来更新各自的产品管理理念、产品文化呢?在产品或服务层面值得我们思考: 这一层面上的文化营销就是推出能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推动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产品或服务,并能引导一种新的、健康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

三、厂家不仅是卖产品,更是卖文化 dolcn.com

今天的消费者,购买产品已不单单只是为了使用,同时对其是否符合自己的审美情趣也很看重,特别是年轻消费者,对产品怡情诉求更为强烈。因此,企业在文化创牌努力中,有意识地将符合消费者怡情诉求,象征人们特有的审美情感,体现现代人的价值观,顺应大多数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导向的文化内涵融入自己产品,就可以产品为载体,向品牌投入文化,在满足消费者怡情的心理诉求的同时,取得他们对产品文化的价值认同,实现自己附着于产品的文化识别。产品符合了这样的人文需求,就能以其独特的人文含量在情感上打动消费者,使其因怡情需求而积极购买你的产品,实现情感营销的高附加值销售方式。

生产产品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将它卖出去,在买方市场的今天产品的文化内涵也决定了产品的市场前景。有位资深的经济学家说过,“产品的一半是文化”,“文化也是商品”。当我们习惯于在大街小巷听“正宗牛肉丸”、“地道煎肉包”的吆喝声时,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就是有人在卖产品文化赚钱了。美国有名的化妆品制造厂露华浓公司总裁C·雷布隆先生就以“口红不是化妆品,我们让美流行人间”的经营宗旨而取胜于市,闻名于世。

以研究购物心理而闻名的V·帕卡特,在其《隐藏的说服者》一书中这样写道:也许“生意人你不曾想过,如果卖的不是发油而是希望,如果卖的不是桔子而是新鲜的活力,那将会怎样?”不少企业的经营者在产品营销过程中仍沿袭着“黄婆卖瓜,自卖自夸”的老方式,侧重于产品本身的宣传,在文化韵味和服务方面的宣传不够而造成产品压库严重的现状,我们大有必要加强产品文化的宣传。尤其在市场推广广告策略的制定上善于将企业产品的核心价值进行提炼,赋予其特有的文化内涵。须知,当今许多购物者的消费心理日趋成熟,他们除了看中产品质量外,更看重的是企业形象和售后服务。“卖啥偏不吆喝啥”的高明之处,在于使顾客在潜移默化中认识你的企业形象的同时,进而对你的产品产生好感。我国的红豆服饰、娃哈哈食品等企业注重产品的文化宣传,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四、设计以文化为底蕴

设计的核心是人,所有的设计其实都是围绕着人的需要展开的。设计承载了对人类精神和心灵慰藉的重任:年轻的消费者购买商品是为了张扬个性和焕发蓬勃的青春活力;年壮的消费者购买商品是为了填补青春已逝的失落和展示成熟与自我成就感;年老的消费者则怀者一股浓浓的怀旧感和饱经沧桑的平静感购买消费品。因此产品是反映物质功能及精神追求的各种文化要素的总和,是产品价值、使用价值和文化附加值的统一。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文化与企业、文化与经济的互动关系愈益密切,文化的力量愈益突出,这种文化色彩首先体现在企业的产品上。就是说,企业生产的产品决不仅仅具有某种使用价值,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某种物质生活需要,而且越来越多地考虑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千方百计地为人们提供实用的、情感的、心理的等多方面的享受,越来越重视产品文化附加值的开发,努力把使用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融为一体,突出产品中的人性化含量。

以人为核心进行外延,有什么样的需求,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设计。人类最初的设计,正是针对人们最普通最基本的需要展开的。几千年来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理环境沉淀了不同的文化。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消费品蕴藏着的不同的审美情趣、审美理想、审美追求,表现出不同的民族性格、民族心理和人们对自我实现的不同追求。

dolcn.com

设计需要创造。如果没有创造,世界将是一幅模样,但创造是有基础的,不同的地区有其地域环境、气候条件、经济情况、人文思想、民族习惯等等不同。表现在设计方面,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比如法兰西民族,地处温带海洋性气候,良好的生活环境造就了法兰西民族追求美妙而浪漫的生活习惯,时尚成了这个迷人国度奉行的生活准则。时装、香水这些体现浪漫、时尚的载体成了这个民族的代名词,洛可可风的延存与装饰艺术运动的渲染形成了一种华丽、经典的法国浪漫风格;德意志民族则不同,气候干燥、多山的自然环境造就了严谨的德国人。因而,德国的设计体现出了严谨、重功能的品质,就连较为倾向艺术性的平面设计在这里也自由不起来。包豪斯是其代表,乌尔姆设计学院提出的设计就是科学技术,从而形成重功能、技术,缺乏艺术感的德国风格;与之相反,美利坚民族是个民族大融合,渴望自由的环境下造就了设计的幽默感与随意性。短暂的历史,自由的人性,使美国设计更具轻松、乐观的色彩;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地大物博,人与人,人与物之间讲究和谐共处,因此在自我实现要求上表现得深沉含蓄又强烈突出,反映出一种深层次的文化内容。总之每个民族都有自我实现的愿望和追求,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包括产品设计)表现自己,借助有形的实体表达民族识别要求和寻求民族认同感。

社会文明的不断提高,使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意识到了设计的文化内涵问题,设计必须融入当地的文化进去才可能得到持续性的发展,特别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处于东亚文化核心地位的国度里,更是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设计的文化内涵并不是对传统中国文化的肤浅理解即“形”的简单套用和照搬,而是要将传统中国文化的精髓即“神” 融入进去。香港的著名设计师靳埭强的成功,就是因为他懂得如何将浸淫五千年的中国文化如中国水墨文化、儒家文化之精髓融入设计中。儒家的审美标准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和”。“和”体现包容性,包容性必然衍生多样性。而多样化也是造型与装饰在注重整体效果之下的多样性。把“和”的观念应用于造物工艺之上,就体现在形式与功能的协调结合与造型的多样性。古代工艺产品中讲究和谐,讲究节制,过分强调设计中的某一方面,必然会导致失“和”。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国古代艺术家的造型审美趣味很少指向“五色”、“五音”、“五味”等炫人耳目之物,而更多指向“朴素”、“平淡”一类对象的根本原因所在。具体表现在艺术创作和欣赏中,就是“尚清”的审美追求。从这一层意义上来说,中国古代审美要求“内敛”,正是美善统一的自觉要求。“和”还体现在“天人合一”,表现在造物设计上就是体现“形式表达情感”的设计理念,对消费者来说购买的不仅仅是产品的使用功能,他们需要通过让人赏心悦目的形式购买包含其中的人文价值、精神关怀和自我意识。从人类文明发展史来看,明式家具实际上是中国传统文人士族文化物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比较突出地体现了中国传统文人士族文化的特点和内涵。因此,明式家具无论是在造型上、材料上、装饰上、工艺上都体现出传统文人文化的特有的追求:自然而空灵,高雅而委婉,超逸而含蓄的韵味,透射出一股浓郁的书卷气。中国提倡谦和好礼,廉正端庄的行为准则,在造型上,明式家具造型浑厚冼练,线条流畅,比例适中,稳重大方。从某种意义上说,用明式椅歇息,或许不是最佳方式,但它在仪式、社交、伦理上,却甚于休憩的功能,明式椅对于使用者而言,似乎更在乎于一种文化上的慰藉。

设计是一种把人们的思想赋予形态的工作,设计就是将所有的人造物赋予美好的目的并加以实现,优秀的设计是真善美的体现。设计从过去对功能的满足进一步上升到了对人的精神关怀,这是在设计中融入文化,增加产品的文化附加值的根本所在,这也是设计师的责任。

五、产品设计中的文化意蕴

企业的文化是市场给与的,严格的说是消费者所给与的——一种企业在消费者心目中所建立起来的形象。企业形象建立靠的是企业自身的产品,而不是空洞的口号或其它——因为可以支持企业生存的是有市场的产品。企业所有的一切活动,必然要围绕自身产品来展开,来强化既定的发展策略与形象。产品是企业的文化符号和承载体,是企业文化的化身。人们是通过消费产品来认识企业的,而不是相反。因此,通过产品,人们可以认识企业及其文化内涵。

1、产品形象

产品形象是通过产品表现出来的、在消费者心目中形成的关于产品及其企业的印象和情感。

产品形象是由多个要素构成的集合体。比如有形的物体、服务等和无形的感受。

产品形象是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影响和情感。

产品形象是企业综合素质的反映。

2、产品反映企业文化 www.dolcn.com

产品反映企业文化。一般来说,产品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反映企业文化的:

a、产品反映了企业的价值观和理念;

b、产品反映出一个民族国家的文化传统;

c、产品的变化折射出时代的变化以及企业变化发展、文化的演进;

企业形象在开始时是靠规划的,但在企业中可以执行企业战略到具体形象——产品——上,工业设计是责无旁贷的一个关键环节,它的设计方向、风格是否和企业整体战略保持以一致,对企业文化建设将起到决定性作用。产品通过外观线型塑造、细节刻画、色调品位等元素的共性化处理,在市场与消费者心目中建立起的风格统一、特色鲜明的产品形象和产品个性。也就必然成为企业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代言者。

现代工业设计产品通过整合策略性设计方法实现企业的设计形象(DI),并通过DI系统的实施面向市场推出产品形象(PI),使得企业产品具有家族性、延续性、共生性以及整体个性。所传达的是透过“风格”表露出企业深层文化底蕴和产品发展趋向,是企业文化最重要的核心,它的作用是超越CI(企业形象策划)的,是 CI所无法比拟的。

3.产品整体概念与产品设计

任何一种产品都必须具备核心层、有形产品层、附加层,从而构成产品整体概念。

核心层表达了产品的效用或服务;

有形产品层包括质量、样式、品牌、包装、特点等五大特征;

附加层即是产品设计者所能提供的附加服务和附加利益,而这正是我们要讨论的产品的设计。

4.产品设计是大势所趋

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方方面面重新设计。杨振宁预言,21世纪是一个设计的世纪,产品设计更是商家必争之地。

产品设计既是对人们生活需求的满足,同时又是在超前性地设计着人们的未来生活,所谓设计创造未来,设计不仅创造美的形态,更是创造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因此,这一项活动必然随着人们文化水准的提高而越来越重要。

5.产品文化设计的四大要素

产品设计对企业及其产品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这其中,关键是注意在产品中体现文化内涵。

文化情调 对于绝大多数消费者来说,购买某种商品,往往要考虑商品的情调——那种能体现自己爱好、情趣、欣赏品味的感受。为此,产品的设计者应以情调为切入点。

文化功能 产品设计者通过产品所表达出来的实用、审美功能。这是产品设计者的核心要素。因为这反映出商家及其产品的品位,同时也反映出使用者的价值取向、个性特征、身份地位以及文化认同的方向。

文化心理 这就是要注重消费者的心理因素,切忌自以为是。

文化精神 产品应体现出一个民族的精神和一个时代的精神,以及一个企业家的精神。

文化意蕴论文篇(3)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记录人类思想和历史的工具,每一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文化特色和文化内涵,我们称之为文化语境。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流活动。可以说翻译不仅是语言转换,更确切的说是文化转换。因此,任何人学习翻译或从事翻译都必须首先考查文化语境的差异,离开文化语境去翻译,不可能达到两种语言之间的交流。下面,笔者将紧扣汉英两种语言的文化语境,分析指称意义相同而蕴涵意义不同和空缺的语义对应关系,并结合实例提出在翻译中相应的参考策略。

一、指称意义相同而蕴涵意义不同

人类文化有共性的一面,也有个性的一面。不同文化在历史传统、价值取向、风俗习惯、、思维方式乃至地理环境等方面的差异会使同一词汇在不同文化语境中产生各自特有的联想意义,引起的情感也往往因文化不同而各异。词汇的联想意义既有民族性,也有地域性,有时还会蒙上一层迷信色彩,这就必然产生汉英词义的指称意义相符,而蕴涵意义各异。如“东风”在汉语里有“温暖的,暖洋洋的,革命的,进步的”等蕴涵意义,而英语与之指称意义一致的“eastwind”的蕴涵意义却是“冷的,凉的,凄凉的,反动的,倒退的”。中国人听到“肥肉”就会联想到“美差”、“好东西”,到嘴的“肥肉”要是吃不上可就遗憾得要命,而美国人听到fatmeat会觉得那是“毫无价值、该扔掉的东西”。翻译中如果发现源语中某一词汇对应的译入语中具备相同指称意义的词汇并不具备源语文化语境中的蕴涵意义时,当然不能照方抓药,只对字面意思死译,而要更多的考虑其蕴涵意义,扩大选词范围。例如:汉语成语“布衣蔬食”表示“节简朴素”,因为“布衣”和“蔬菜”在汉文化里是档次比较低的生活条件,而西方人普遍认为蔬果是营养健康食品,棉麻是时尚而健康的不料,它们的价格往往高于鱼肉和化纤制品,如果望文生义,把这个成语译成wearclothesofcottonandeatvegetables,肯定会导致西方读者的误解,不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他们怎么可能意识到这是在形容一种节约简朴的生活方式呢?所以在充分考虑汉文化这一独特文化语境的前提下,充分把握“布衣蔬食”的实质,翻译为wearcoarseclothesandeatsimplefood才能避免英语文化语境的读者对其蕴涵意义的误解。我们再来看看几个英语俗语的译例:hand2writingonthewall不祥之兆(不是“大字报”);makeone’shairstandonend令人毛骨悚然———恐惧(不是“令人发指———气愤”);thinkagreatdealofoneself高看或看重自己(不是“为自己想得很多”);pullone’sleg开玩笑(不是“拉后腿”)。每组译例对应的汉英词组的指称意义应该大同小异,而其蕴涵意义却差之千里。可见,不考虑各自文化语境的译文势必曲解原文本来的蕴涵意义。语言的魅力和表现力得益于词语丰富的蕴涵意义,而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导致了相同词语各具特色的蕴涵意义。译者不应满足于对原文指称意义的传达,而应在深谙两种语言和文化的基础之上尽可能忠实地再现原文的蕴涵意义,真正做到达意传神。

二、指称意义相同而蕴涵意义空缺

由于民族文化的差异,一个普通的词汇在一种文化语境中常常具有极其丰富的联想意义,而在另一种语境中可能仅仅是一个语言符号,即只具备指称意义,不产生任何联想,造成指称意义相同而蕴涵意义空缺的词义对应关系。汉语有些词语所含的文化信息丰富多彩,体现了鲜明的民族特色。比如:松、梅、竹在汉文化中人称“岁寒三友”,人们赞誉它们不畏严寒,傲然风雪的品格,然而,指称意义一致的英语词汇pinetrees、plumblossoms和bamboo在英美人的思维里却无法产生相同的联想,它们不具备松、梅、竹在汉文化里的蕴涵意义。又如:在汉文化语境中,乌龟(turtle)除了象征“长寿”外,还用来比喻妻子有外遇的丈夫,而在西方文化中它不过是行动缓慢、其貌不扬的动物而已,绝无此联想。考虑到汉英词汇里存在不少指称意义不一致,而蕴涵意义相似或相同的现象,我们在翻译时不妨选择即使指称意义不同但能充分对应源语蕴涵意义的词汇,颇有异曲同工之妙。英语中有goat喻指“色鬼”,用chicken比喻“胆小”,汉语中的“山羊”、“小鸡”虽无此义,却有“狼”(wolf)、“鼠”(mouse)与之对应。同样,中国人说“拦路虎”,英美人说alionintheway;中国人说“害群之马”,英美人讲ablacksheep;中国人说一个人“圆滑得像泥鳅”,英美人则说slipperyasaneel。此外,在汉语文化语境里,由谐音而产生的蕴涵意义往往在英语里无法得到对应。如:“鱼”谐音“余”、“八”谐音“发”、“四”谐音“死”、“九”谐音“久”、“梨”谐音“离”、“鸡”谐音“妓”,而英语中相对应的fish、eight、four、nine、pear、hen就无法使英美人产生同样的联想。因为英语词汇音节过多,谐音的概率低,要翻译时同样通过谐音获得同样蕴涵意义很难做到。对于这种情况,如果采用直译法翻译,往往给译入语读者的理解造成困难。对于这种情况,可采用意译法或直译与加注结合的方法。例如:如果把“在中国,新婚夫妇是不会把梨分开,一人吃一半的,谁想刚结婚就离婚呢?”一句翻译成“InChina,nonewlyOmarriedcouplewillcutapearsothateachcaneatonepart.Whowanttodivorcesoonafterthewedding?”一定会让英语读者费解,难道“分梨”就能导致“离婚”吗?所以,在译文后加注“TheChinesewordswhichmean‘pear’and‘divorce’havethesamepro2nunciation.”不失为一种较合适的处理方法。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汉英两种文化的巨大差异,很多表达,尤其是成语和典故的民族特色很难在译文中得以完全再现,译者必须有所舍弃,在不影响指称意义传达的前提下采取适当的策略以确保主要信息的传递。

三、结语

翻译不仅是认识和欣赏,还包括相互的以新的方式重新阐释。即以原来存在于一种文化中的思维方式去解读另一种文化的文本,因而获得对该文本的全新的诠释与理解。因此译者绝不可望文生义,拿来就译,而必须从熟悉语言的文化语境入手,洞察两种文化的异同,才能深刻准确地理解原文,完美的表达原文本所蕴涵的思想内容,其生命才能在时间与空间的意义上得以拓展,延续。

[参考文献]

[1]陈宏薇,李亚丹.新编汉英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文化意蕴论文篇(4)

一、体育文化释义

(一)体育文化概念的界定及特征

文化,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媒介,以谋求个体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直接目的,并以培养完善的社会公民为终极目标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或教育过程。[1]从文化和体育的概念我们可以得到体育文化的概念,大而言之,指体育运动本身所蕴含的围绕体育运动所形成的一切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小而言之,又可指体育运动某一方面的文明因素。因此,所谓体育文化,是一切体育现象和体育生活中展现出来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就是说,人们在体育生活和体育实践过程中,为谋求身心健康发展,通过竞技性、娱乐性、教育性等手段,以身体形态变化和动作技能所表现出来的具有运动属性的文化。体育文化是人类本身需求的特殊反映。它是人类在体育生活和体育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并通过有形的身体形态、动作技能、运动器材、物质,以及无形的与社会属性相关的意志、观念、时代精神反映出来,显现了各具特色的存在方式。

体育文化和其他文化一样反映了一个时代、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特征,并规范着人们的体育行为,也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从体育文化的概念中可以看出体育文化具有以下特征:其一,体育文化总是与人的体育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其二,反映本民族的、传统的体育特征,这些传统的体育文化规范着本民族的体育行为,也影响着人们不同的体育价值观念;其三,体育文化又总是和一个地域或民族的社会文明、物质文明,以及自身的发展产生具有互动发展的关系;其四,从科学分类看,体育文化是一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综合性科学,从文化学角度看,体育文化既是人类整体文化系统中的一个分支,又有着特有的个性,它的产生和发展有着自身的变化规律,因此它具有独立性的一面。

(二)体育文化的产生

体育的历史与人类历史一样悠久,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体育文化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是人类整个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然而人类在与自然的斗争中,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对体育文化的认识处在不知不觉之中。

历史资料表明,真正感受到体育文化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直接影响,是在19世纪中叶的欧洲文艺复兴之后。特别是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世界整体科学的发展,体育科技工作者得到不少新的启示。从此,许多学者更多地从体育哲学、人文社会学角度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并逐步由感性认识向理性方面发展。

原始体育都产生于人类生产和劳动过程中,是有着相对独立发展轨迹的社会文化现象。例如从出土文物和出土文献中可知人类的舞蹈、音乐、戏曲、杂技等诸多文化自古就与体育活动相融合而不可分,它们在形式、内容和目的上都有许多相同之处,且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原始舞蹈作为人类原始文化的一种基本形态,包含着武术、杂技和原始体育的成分,在体育活动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我国古代体育活动往往是以“舞”、“戏”、“艺”等形式出现,如“消肿舞”、“角抵戏”、“百戏”、“射艺”、“舞艺”等,原始的“舞”就是体育活动,是通过身体语言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以感染和渲染欣赏者,从而丰富体育活动的内容,满足自身的美感要求,在体育运动中发挥着奇妙的作用,影响着我国古代体育的发展和繁荣。

(三)现代体育发展趋向

鲁迅先生说:“越是民族的东西,越属于世界。”[2]新时期我国体育文化与世界接轨,重新审视中国体育思想的价值所在,在保存好传统体育项目的同时,弘扬其优秀的精华,把传统体育中的互助友爱、包容和谐、自强不息、诚信礼让等思想光大,做到古为今用。同时通过多种途径,努力将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精华融入到奥林匹克运动中,并逐渐将条件成熟的体育项目推向奥运会和职业化。参与构建多元一体的世界体育文化新体系,补充与丰富现代体育的内容,从而发展中国体育文化,为未来世界体育文化的发展作出更多的贡献。新时期体育文化的多样性是全球化时代世界体育文化发展的标志和表现,是世界各国民族体育文化形式维持其存在的主要表现;文化帝国主义使世界各国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与存在面临严峻的挑战;先进体育文化符合社会发展的未来方向,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前途,因而是体育文化发展共同追求的目标。

(四)现代体育文化的价值取向

现代体育文化生成的复杂背景,决定了体育文化价值取向上的复杂性和多元化。在全球文化相互激荡的现代社会,现代体育文化的价值取向呈现出以人文体育观为主导价值观、多元体育价值观并存的趋势。体育文化价值观念的更新,主要体现为要自觉树立以下四种文明观念:1.独立个性意识。个性意识倾向性是人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也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它表现在对认识和活动对象的趋势和选择性上,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等。独立的个性是人全面发展的前提,要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就必须充分彰显个体的自我意识,尽可能形成丰富、全面的自由人格和个性价值;2.公平竞争理念。在古希腊,“公平的竞争”理念体现在公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古希腊伟大的诗人荷马不断地教导希腊人,要“永远处于最佳状态并超越其他人”。公平是运动竞赛的灵魂和体育实践的准则,也是和谐社会人的最基本的诉求;3.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法律是政治上的正义,是世所公认的公正不偏的权衡标准,是理性的体现,又是一个合同式的契约;4.文化开放视野。在全球范围内不同文化的融合和冲突中,一国体育文化辐射力的强弱关系到这个国家能否以平等的地位、主动的姿态融入世界文化潮流,因此我们需要敞开胸怀,以兼收并蓄的心态广泛吸取对自身有益的外来文化。

二、现代体育文化发展的价值意蕴

(一)现代体育文化在人全面发展中的价值

马克思曾经说:“任何一种解放都是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3]生理学家巴甫洛夫说:“……我毕生热爱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或许更多热爱体力劳动,当手脑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我就感到特别愉快,我衷心希望青年们能沿着这条唯一能保证人类幸福的道路继续前进。”巴甫洛夫所提出的“道路”,正是体力与智力结合,手脑结合,全面发展的成才之路。体育运动作为一种实践活动的文化价值就在于人自身的价值,即人全面、自由、和谐地发展,是人的身心的完美展开和全面实现,是个体人格和社会人格的和谐与统一。大量实践证明,校园体育文化的实施,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的全面发展,强有力地体现了现代体育文化在人全面发展中的价值。

(二)现代体育文化的娱乐价值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开始有大量的空暇时间,这时人们不再满足物质需要,开始转向精神需要。在现代媒体的迅速发展,特别是新兴的网络传媒,体育文化开始全方位包围在人们的生活之中。体育文化业逐步形成了以娱乐性、观赏性、互动性为主要内容的氛围。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种族、不同的人们聚集在同一个地方以最简单、最直观易懂的身体运动进行着相互理解、相互沟通,它比语言、文字为表现形式的文化来说更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场上运动员向观众呈现他们最完美的动作,观众对运动员报以热烈的掌声,这种不需要语言、文字的互动交流是其它交流方式无法比拟的。

(三)现代体育文化的竞争价值

体育与人类的生存、发展紧密相连,人类创造了体育,也创造了体育文化。体育文化是一种竞技运动文化。正是人类对这一种竞技运动文化进行了改造,经济、文化才不断地获得创新与发展。体育的魅力在于健与美的协调发展、激动人心的比赛、“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深藏于现代体育文化的底蕴之中,充实了人们的生活,满足了人们的需要,实现了自我价值和开拓自我空间。竞赛是体育的“杠杆”,是培养协作和团队精神的最积极因素。通过竞赛人们可以检验和证明自身能力、水平和价值,培养勇敢果断、顽强拼搏、勇于挑战的意志品质和工作作风,不断攀登新的高峰。

(四)现代体育文化大众化的价值

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人类出于共同需要,对自身生存、发展、享受的追求和关注一刻也没有停止过。现代体育文化在教育全球化的浪潮中的推动力最大,影响最为广泛,也最为深刻。这是因为现代体育文化给人类带来和美感,并给社会带来健康和活力。

(五)现代体育文化的经济价值

体育的发展大大刺激了经济的发展,并且作为一个经济增长点极大地提高了国民经济的整体效益。体育已经逐步成为第三产业的主要增长点。体育文化虽然是在现实中不存在的,但却拥有可观的无形资产,如冠名权、电视转播权、徽记、会歌等的专有权和使用权。体育文化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企业愿意出资收购无形资产,以获得更大的广告和销售收益。在获得物质利益的同时,体育文化也为宣传国家形象,提高国家在国际中地位、升华国家凝聚力获得了巨大的无形资产。可以说,在体育文化中,它所产生的经济价值是不可估量的。

三、结语

现代体育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大的作用。为了更科学、更准确地了解现代体育文化发展的价值意蕴,从体育文化的内涵及特征、体育文化的产生、现代体育发展趋向、现代体育文化的价值取向和现代体育文化的价值意蕴五个方面探讨是非常必要的,并对推动世界体育的发展,以及人类社会的进步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文化意蕴论文篇(5)

关键词:中国油画 精神潜质 文化意蕴 西洋油画

中图分类号:J20 文献标识码:A

中西油画创作具有不同的思想内涵以及精神容量。为了更好地厘清其油画创作的文化意蕴,首先有必要从历时性的角度予以阐释。油画创作往往有狭义和广义之别:狭义油画指15世纪到19世纪的西方古典油画,除画种涵义外,还代表着与西方“再现自然思想”相统一的古典文化内涵;而广义油画是只有区分媒介意义的画种。一方面,西方艺术流派和艺术思潮的繁荣,消解了狭义油画在西方的中心地位;另一方面,20世纪中国油画经历了世纪初引进西欧和日本技法、世纪中期学习苏联技术、世纪末借鉴西方现代艺术技术的过程,正从“狭义油画”走向“广义油画”创作。正因为如此,中国油画拥有巨大开放性,也正在日益消解油画的西方中心地位。接下来笔者重点从3个方面来探讨中西油画的精神潜质以及文化内涵。

一 中国油画的精神质素

伟大的艺术家无一不是文化底蕴极为深厚的大文化人,如中国油画作家李曼峰、徐悲鸿、林凤眠,直至当代吴冠中等老一辈画家。“20世纪最伟大的画家”巴尔蒂斯对后来者华裔法国画家赵无极的油画作品评说道:“赵无极的作品中,我只喜欢那些较好反映中国情调的水墨作品。”吴冠中先生的作品能够与伦勃朗的素描同时展出,也是因为其作品的民族性内涵。吴冠中先生的“风筝不断线”的道理,是很值得体味的。油画创作决非仅仅以油画工具材料来临摹中国画,而是能够深刻反映出民族文化内涵的思想之作,而上述杰出的画家的最大特点,就是内蕴着独特的文化审美与民族特色。

特殊的地域环境、社会环境、民族审美习惯,决定了中国艺术家的职责。中国油画哲学思想基础深厚,作品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早已为西方所瞩目。凡高、塞尚、巴尔蒂斯等更是对中国绘画推崇至极。梵高认为:“中国艺术是世界上最优秀的艺术。”中国绘画高明之处在于不拘泥于事物表面现象,而是力图表现物象背后的东西。中国油画是中国意象美学观于油画中的体现,画中物象之形隐显转换于抽象的意味中,实态与虚形的交融互生等无不体现中国传统意象美学思维在油画中的运用和发展。在融合发展中凝聚着画家的写意性民族情结,使其与中国画家和审美大众有着更多的共同语言。

特别是在当下的国际交流以及融合的背景下,中国油画有了重大的转折,开始了现实主义艺术向现代艺术的转变,它是更广阔的现实更深层的历史层面和文化层面的开拓,在艺术手法上更多地借鉴模仿了西方19世纪、20世纪的艺术。陈丹青的《西藏组画》、罗中立的《父亲》就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品。前者借鉴、模仿伦勃朗、柯罗和米勒的质朴情感和手法,描绘生活和环境的强烈平民意识,一方面使生活原始的真实性得以实现,另一方面也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流行了几十年的苏式情节性绘画的样式规范;后者《父亲》的大尺寸和构图描绘脸部的独特表现形式,也无疑是受美国照相写实主义的启发,但又不是完全照搬照相主义样式的机械制作,而是按照油画的基本手法,在其艺术手法上更多地继承了现实主义的绘画传统,表现了一个具有深刻意义的主题。

二 西方油画的思想内涵

如果说中国油画既体现出了自己的民族特色,又展现出了融入世界潮流的一面。那么,西方油画史则更是一个融合中予以创新的历程,从古典、浪漫、现实主义、印象派,以至现代艺术的异彩纷呈,都给我们提供了极为丰富的养料。由于民族的差异,西方人的思维方式、社会环境、民族文化传统与我们东方不同,西方画家们创作时也会自觉不自觉地受到本民族地域的或社会条件的规范和影响。而同样,任何优秀艺术作品都是与时代密切相关的,能够激发人的美好情感。艺术史在行进中,新的观念与时代合拍,变形是形的再创造与升华,变形同样源于生活感受,写实、古典也同样能传达文化的气息,如上种种,中西方艺术等同。

谈及油画创作,高更认为绘画的本质是某种独立于自然之外的东西,当成记忆中经验的一种综合。塞尚的画重视在事物表象下挖掘其简单形式,将眼见的散乱物象构成秩序化图像,不断地追求心目中永恒性的形体和坚实的构图。高更用色彩表现海岛居民的生活,弱化明暗变化与立体效果,以浓厚色调平涂和装饰性构图创造一种原始性氛围画面,给人以潜在生命的蠕动感,如他在《海边的两个塔希提妇女》中原始异国情调和强烈色块组合所形成的装饰性,单纯而强烈的色彩画法包含着画家强烈的主观情感。

而凡高的《向日葵》更是一幅带有强烈主观情感的作品,画家奔放如火焰般升腾的笔触,不仅表现出事物的本身,更多地宣泄着凡高对生命的体验。他对色彩及造型的种种描绘,就像向日葵中绚烂多彩的颜色表现出生命力的伟大。由此可见,后印象主义画家都确立了对新的绘画本质的信念。不可否认在后印象主义油画中,无论是塞尚追求的心目中永恒性的形体,还是高更和谐的色彩和线条,或是凡高奔放如火焰般升腾的笔触,均注入了画家的主观情感,是画家代表自然并到自然中寻找真理的人格追求。

从上面的论述也可以知道,西方油画是西方传统文化和西方社会环境的产物,其古典油画直接受古希腊、古罗马文化和希伯莱文化的影响,在其宗教精神、科学理性、人文主义、思辩哲学和资本主义观念的影响下,其艺术作品极其理性、严谨和准确。受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手工业文明直接引发,各种流派似乎呈现出一种反传统的面目,但仔细分析,并不难看出在貌似反叛的面目里,却保存着与古典艺术古代文化一脉相承的西方传统精神的内在逻辑和风采。

三 差异性与民族性的浑融――中西油画的出路

民族文化具有地域性、民族性和时代性,而不同的文化土壤以及宗教、美学背景盛开的艺术之花,必然其具有差异性。比如有人这样认为“油画一旦引入中国就自然成为中国文化中国艺术的构成之一,而任何一种民族的艺术无一例外都是特定民族文化心理的产物,是该民族在特定社会传统影响下对特定情感思想、心理的特定形式表现,从艺术内容到形式都应该与这种特定的环境氛围相适应,内容与形式两者也应当相和谐,其技法、思维、风格都应该与其存在其中的文化系统和谐有机地成为一体。”这种理论更强调了在模仿中自我意识主体性的确定。

西方油画传统为我们提供了很多范本,这种技法和材料的艺术表现形式,是人类艺术宝库中很有价值的部分。中国油画的发展不仅在于民族化的审美观念和旨趣,其发展的基础更是和我们对油画语汇掌握和发掘的多少有关,因为材料和技法是我们从事油画创作的第一个问题。如果缺少对西方传统油画美学价值的深入理解而只在视觉因素上进行模仿,就会使大多作品只是呈现出类似“工笔重彩式”的效果,而失去油画这一画种特有的意味,如果这样,那就没有必要画油画了。

绘画中的哲学、美学因素最终体现在图式与技法中,技法本身已体现了华夏民族的审美好尚。而中国文化精神注入油画的方式是很广泛的,它从中国美学、哲学、民俗等多个方面通过画家渗入作品。这不仅需要画家对“阴阳”、“意象”、“虚实”、“天人合一”等中国文化概念范畴进行全面深刻的理解与参悟,还要对油画传统进行全面了解,从材料、技法语言到内在意识都有所把握。我们常常将中国油画苍白、贫乏的面貌归结到技法的不成熟,这当然是正确的,但在技法背后,忽略了对材料技法在艺术语言上的深层次理解。中国不少油画家认识不到这一点,其最直接的后果是导致画家找不到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一个语言贫乏的人很难充分表现自己的思想,更谈不上推敲最恰当的词汇而使语言具有更深广的含义。贫乏不等于质朴,绘画中的质朴应是提升之后的返璞归真,而不是技穷和无能为力的代名词。中国油画要在世界艺术之林占有一席之地,须是移花接木式地吸收与发展,其文化根基是东方的,是深层的艺术审美性,而不是简单样式上的“民族化”。我们经常说,西方艺术多重客观,而东方多重主观,东方把主客物化为一当作最高境界,而西方多以人本为境界,西画的透视光影,都以科学为依据。西方的科学化和东方的人文化,在绘画上反映出的差异非常大。中国人崇尚技艺,但在技艺中所体现的是完美的精神境界。

西方的现代性也从另一个角度造就了人类灵魂的桎梏,艺术家渴求通过东方文明的启示获得再生,于是西方美术界主张在创作中领悟东方绘画的哲学思想,绘画从追求惟妙惟肖的照相式的功能变为后印象主义,并在其影响下产生了行行色色的现代主义油画。这种革命性突破除了照相术的冲击外,主要缘于西方哲人思维的转变和东方文明的启示。西方现代主义绘画注重精神和人文历史内涵,强调绘画应注重人内心感受的表现而不是写形,这一点与中国传统绘画具有观念上的同构性相通。西方油画表现性同中国艺术的写意性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与中国“似与不似”的意象造型和借物抒情、物我相观的写意观念有融合之缘。

从另一角度来看,中西方艺术在很多方面是有共通之处的。莫奈的晚期作品在形、色、笔上的意气,和黄宾虹的山水可说是毫无二致。西方的野兽派和表现派与中国的大写意都立足于民族和本土而发展,虽貌差千里,但在表达主观感受、摆脱客观物象的羁绊上却是一致的。他们不仅都是对形体的超越,而且是情感的流露、气韵的表达、意象的体现,凝结着本民族的精神特征。同样的道理,毕加索没有因为创建了“立体派”而固守在“立体”的圈子里,在他看来,采用什么画种和方法是根据艺术创造的需要而定的,他和所有真正的艺术家一样,不受任何画种和工具材料的限制。他虽身在西方艺术传统的土壤中,却又竭力吸收其他民族艺术的精华,并将它们融为一体,为己所用,幻化出自己独到的艺术语言。毕加索吸收非洲木雕造型都是从艺术精神上吸收,但没有改变其西方文化之根基,从而拓宽了西方绘画的视觉表现形式。中国的油画家更应该具有这样的民族文化自信心。

四 结语

总而言之,油画的审美风格必须以我们深厚的中华文化为基点,加以时代的文化体现、塑造自己的文化品牌。面对全球化的大潮,一旦艺术形式过于成熟完美而精神内涵空虚下来的时候,艺术就危险了。针对这样一种情况,我们就要有一个批判、吸收的态度,能怀疑敢怀疑,不要神化别人,再神圣的光环也敢摘掉。在包容性上要不拘一派,“以万化一,以一是万”。外来文化的强力冲击以及国内的形式缤纷都是情理之中的,正说明我们的艺术市场在丰富、在发展。民族意识、民族风格是自然而然的东西,不是可以任意添加的什么“佐料”。油画总归要渗入民族性,这几乎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民族性的内涵具有稳定性和多义性。谁能够说出民族化的油画该是什么样子呢?每个画家只能按着他的艺术个性,以及他对西方油画和民族精神的理解去进行独特的运思和制作。另外,民族化也不应是简单地把既往民族艺术的某些特征固定下来让外来因素去适应,亦不应是简单地把外来因素简化、淡化以求得和传统艺术的相近似。它是外来形式、外来精神和中国人精神特质和欣赏习惯的一种自然而然的结合,其中既包含着外来因素对中国心理的适应,也包含着中国心理对外来因素的汲取。这种结合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一旦完成了交融与化一,形式方面的民族化也就自然出现了,并为人们所普遍接受。

参考文献:

[1] 刘纯:《关于油画的民族集团优势》,《画家》,1998年第9期。

文化意蕴论文篇(6)

杜鹃鸟是一种夏侯鸟,又名布谷鸟、杜宇、子规等。在春末夏初时,在我国许多地方都会听到杜鹃的鸣叫声。在杜鹃鸣声背后有许多传说故事,这些传说故事有的和我国人民的农业生产有关,有的带有一定的神话传说色彩,表达一种悲哀的感情,具有深厚的审美底蕴。本文将对民间传说中的杜鹃意象进行分析并探讨其背后的文化意蕴。

一.报春与催耕

在春末夏初之际总能听到一种鸟的鸣叫,好像发出“布谷布谷”声,这就是布谷鸟,是杜鹃鸟中的一种。在民间传说中,这是上天派到凡间来的一种神鸟。每年的春末夏初,上天都要派这种神鸟来到凡间,催促农人及时耕作,就是所谓的布谷催耕了。布谷鸟来到凡间,勤勉鸣叫使得周围几里地方的农人都能听得见。村民们能从布谷鸟的啼叫声中听出它是在说:“布谷布谷。”于是每年当布谷鸟开始啼叫的时候,村民们就开始耙田施肥,撒谷播种了。村民们所说的关于布谷鸟的传说,其实是劝喻种田人要懂得观察物候,适时而作,不要耽误农时。从这里看出,人们将杜鹃鸟与农业生产时令联系在一起,深刻反映了我国古代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同时人们通过杜鹃鸣叫声传达出对农业生产的希望,表达人们对丰收和富足生活的企盼。

二.寄哀思与伤离别

在民间传说中,人们听到最多的就是“杜鹃啼血”的传说。这个传说在民间流传中有许多不同的版本,但主要的故事内容大致是一样的。传说古时的蜀王望帝,是一个勤政爱民贤德的帝王。当时发了洪水,望帝无能为力,就派宰相治水,消除了灾祸。望帝感到自己的品德才能不及宰相,于是主动禅让,隐居于山中。当望帝离开的时候,正值二月满山杜鹃悲鸣,声声啼血,蜀人听到杜鹃鸟的啼鸣,就想起了望帝。后世便说杜鹃鸟是望帝的魂魄所化,他在暮春的声声悲啼,寄托对故国的哀思。这个传说在《蜀王本纪》和《华阳国志》中都有相应的记载,在民间也广泛流传。“杜宇化鹃”的传说在我国民间传说中是属于“人化为鸟”类型。“人化为鸟”的传说故事类型体现古人的万物有灵、灵魂不死的观念,既有神话因素,也带有迷信色彩。这种类型的传说实际上也反映了人们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矛盾,对现实的无奈和不满,于是将理想寄托在幻化的事物之中,从而表达人们的心声。在这里杜鹃成了悲剧色彩的象征,象征一种悲悯情怀。

古人还认为布谷鸟鸣四声一顿,仿佛在说“不如归去”,所以在一些传说中,人们还赋予杜鹃鸣声以神奇的力量,可以关乎人的生死离别,国家的兴衰存亡。如在唐段成式的《酉阳杂俎》中记载:“杜鹃,始阳相催而鸣,先鸣者吐血死。尝有人山行,见一群寂然,聊学其声,即死。初鸣先听其声者,主离别;厕上听其声,不祥厌之法,当为大声应之。”从这里可以看出,学杜鹃的声音有亡故,听杜鹃的叫声,主离别,有不详的预兆。这里也表现了古人的一种灵物崇拜的思想。而在后人的流传中,多将杜鹃鸣声表达为离别的意义。

文化意蕴论文篇(7)

《琵琶记》代表南戏艺术的最高成就,其成为经典的地位自徐渭《南词叙录》中记载的朱元璋的奖掖开始:“时有以《琵琶记》进呈者,高皇笑日:五经、四书,布、帛、菽、粟也,家家皆有;高明《琵琶记》,如山珍,海措,贵富家不可无。”1从最高统治者的推崇到平民大众的认可,《琵琶记》经典地位一步步确立和强化。在这个过程中,“大团圆”结局随着《琵琶记》的“经典化”过程渐成定格的,演变为一种带有形式主义特征的主导性叙事模式。多年来,《琵琶记》“大团圆”的结局备受争议。但无论从中华民族的审美取向还是传统文化内涵来看,《琵琶记》“大团圆”结局都有其必要性和必然性所在。

一、审美意蕴――悲剧和审美愉悦的释放

从审美层面而言,“大团圆”是中国戏曲的普遍审美取向。朱光潜曾指出:“随便翻开一个剧本,不管主要人物处于多么悲惨的境地,你尽可以放心,结尾一定是皆大欢喜,有趣的只是他们怎样转危为安,剧本给人的印象很少是阴郁。仅仅元代(即不到一百年时间)就有过五百多部剧作,但其中没有一部可以真正算得悲剧的。” 2由此不难看出“大团圆”结局在元代戏曲中的普遍性,甚至因此成为被批判中国古典戏曲不存在悲剧的重要原因,但这样的定论难免有失偏颇。

对于《琵琶记》而言,观众对其进行观赏后所引发的悲剧美感或悲剧,是《琵琶记》“大团圆”结局必要性的重要组成部分。观众在观剧过程中对剧中人物产生怜悯、同情、伤感等情绪,更重要的是观众自身的情感随剧情发展得到宣泄,而这个过程又与人物形象的塑造密不可分。其中,对蔡伯喈的形象塑造尤为成功,董每戡先生曾指出:“塑造这样复杂、细致、左右摇摆、矛盾的人物,在高明以前还没有过。” 3高则诚突出了蔡伯喈内心的“挣扎”,而蔡伯喈的挣扎主要源于他的负约而不负心。

在蔡伯喈身上,观众看到的是知识分子的软弱性格和复杂心理,而这又与传统伦理纲常和统治者的封建统治密不可分,使观众更深刻地体验蔡伯喈的矛盾与无奈,同时感受其深刻性和社会价值所在。

而相比之下,女主角赵五娘的形象更是获得了普遍的认可。顾学颉先生况:“赵五娘这个人物是大家肯定的。我认为她是古典文学中空前绝后的塑造得很成功的典型人物。” 4赵五娘的性格贵在苦难中的坚持,尽管经历连年灾荒、贪酷的官吏、公婆的猜忌、伯喈的负约,但她依然坚守传统伦理道德,并一贯始终。

这般境遇悲苦而又一片冰心的赵五娘,不能不使人为之怜悯、同情乃至愤慨。《琵琶记》的旧本结局为“马踏赵五娘”,赵五娘悲惨的结局为许多民众所反对。俞平伯先生曾指出:“人民是热爱赵五娘的,人民不愿赵五娘被马踹死,甚至于不愿她的丈夫遭到雷劈……为了赵五娘而改写了这两个人物,使他能得到一个完美的结果,同时也能使群众满意。” 5这也是新本《琵琶记》几百年来一直流传的重要原因。由此可见,观众寄托在两位主人公身上的悲愤、怜悯等情感,只有随着“大团圆”的结局才能得到最终释放,同时也使其悲剧和审美体验得到最终宣泄,满足观众圆满自足的审美愉悦。

二、文化内涵――“中和观”与“因果报应”说

“大团圆”结局不仅可以在审美层面上找到根源,也可以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上得到体现。儒家思想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国戏曲的叙事影响深远,尤其是儒家的“中和观”。而这种“中和观”反映在戏曲中,正是“大团圆”的结局。王国维先生《红楼梦评论》指出:“吾国人之精神,世间的也,乐天的也。故代表其精神之戏曲小说,无往而不著此乐天之色彩,始于悲者终于欢,始于离者终于合,始于困者终于亨;非是而欲餍阅者之心,难矣。” 6这种“乐”的精神正是戏曲本体性的体现。也就是说,剧中人物无论遭受多么悲惨的遭遇,其结局都会得到相对的圆满,这正体现了中国人的尚圆情节,是戏曲终极审美精神的体现。

而《琵琶记》中,蔡伯喈由辞试不从、辞官不从、辞婚不从的“三不从”,最终沦落为“可惜二亲饥寒死,博得孩儿功名归”的结局;赵五娘更是经历多年悲惨遭遇后不得不接受两女共侍一夫的结果。但所有怨恨愁苦却在蔡郎的承认与牛小姐的退让中迅速地烟消云散,剧情随之在“一门旌表”的赞扬中以圆满和谐的喜剧终场。这样的由悲转喜的结局不免有些突兀,一方面在作品内容上以喜衬悲,更加凸显其悲剧意蕴和社会价值;另一方面在深层文化意蕴上,反映了人们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报应的人生真谛。人们深信赵五娘的善良与坚贞会让她终得善终,这既是人们在心理上对社会现实生活的写照,同样也是在佛教的影响下导致的结果。

佛教用灵魂不死、因果报应、三世轮回等一整套教义,把儒家没有正面回答的天命作了直截了当的回答,而民间佛教又在道教天界的基础之上,加上了系统的冥界,使教义更加严密、完整与具象化。7如“万事劝人休碌碌,举头三尺有神灵”、“作善降之百祥,作恶降之百殃”等都是善恶有报、因果报应的体现。而人在命运面前似乎丧失了主观能动性,但因果报应一定程度上又劝导人们积极向善,促进了人们的主动性。而在儒、道、佛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中国人不愿把苦难当做人生的终点,因而主张由顺境转入逆境者,仍将转为顺境。这也正是“始于悲者终于欢,始于离者终于合,始于困者终于亨”的最佳体现。

李渔曾在《闲情偶寄・词曲・格局》中提到:“全本收场,名为大收煞。此折之难,在无包括之痕,而有团圆之趣。” 8追求“团圆之趣”毫无疑问有着深远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积淀,而这又是由儒家的“中和观”和佛教的因果报应观是密切相关的。

注释:

[明]徐渭.南词叙录[M].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240页.

2 朱光潜:悲剧心理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版.第218页.

3 董每戡的发言.琵琶记讨论专刊[M].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56页.

4 顾学颉的发言.琵琶记讨论专刊[M].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183页.

5 俞平伯的发言.琵琶记讨论专刊[M].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109页.

6 王国维:《文学论著三种》.商务印书馆.2001版.第2页.

7 姚战.从戏剧的大团圆结局来看中国民族文化[M].2010(6).

8 李渔.闲情偶寄[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

参考文献:

[1][明]徐渭.南词叙录[M].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

[2]朱光潜:悲剧心理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版.

[3]琵琶记讨论专刊[M].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

[4][元]高明著、钱南扬校注.元本琵琶记校注[M].上海古籍出舨社.1980年.

文化意蕴论文篇(8)

关键词:网络文化 后现代性 狂欢 仿像

21世纪是一个数字信息技术与文化高度交融的世纪,一种新的文化形态——网络文化正在勃然兴起。它为人类提供了新世界文化生活空间,建构起新的价值世界和意义世界,因而网络文化也呈现出一种纷繁复杂的后现代景观。

一、网络文化的定义及特征

1.网络文化的定义

如何定义网络文化?有的学者认为:“网络文化,它并不是一个十分抽象的概念,如果你感觉到了以某种方式生活的话,这里面就有了文化,当你的吃、住、行、交友日常活动按网络的方式来进行,自然就形成了网络生存方式,也就是网络文化”。盯也有学者认为:“网络文化是一种分布很广的、松散的、准合法的、选择性的、对立的亚文化复合体,它可以分为几种主要的领域,如视觉技术、边缘科学、先锋艺术、大众文化等等。”狮综合各家之言,我认为网络文化可以这样来理解:网络作为一种以网络技术为基础,以网上生活为核心内容的新的文化形式,它不仅对传统的占主流地位的文化价值规范进行了反思,带有明显的后现代特性,而且还正在塑造出一种全新的多元的文化体系。

2.网络文化的特征

(1)平民化。在网络中,所有信息都以“比特”的形式传播,人们在网络中的存在也被虚拟化为一个个“符号”。如卡西尔所说:“人不再生活在一个单纯的物理空间,而是生活在一个符号的宇宙中,而网络的现实是,人不仅生活在一个符号的宇宙中,而且他自身也变成了相应的符号。”因此,这也完全消除了现实社会中身份的差别和地位等级的悬殊,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都可以无拘无束地参与种种思想的交流和探讨。网络作为一个交流的平台,创造了一个非等级化的平等的公共领域。

(2)开放性。网络文化的传播是依靠虚拟技术,以数字编码、存贮和传播的方式实现的,它具有高度的灵活、快捷的特性。网络通信技术打破了时空的界限,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文化产品的传播具有了高效方便和极易普及的特性。有人把网络文化称之为“快餐文化”,例如:一种文化现象、一个观点和一件大家感兴趣的事件,通过网络在一瞬间就可以传遍世界的各个角落。网络的这种灵活、快捷的技术支持,使得网络文化具有了极大的开放性。

(3)共享和互动。网络文化的任何一种产品对于每一位网络行者来说都是可以尽情享用的,它没有供应的限制,也不受供应时间的限制,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读者可以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一起翻阅同一本书的同一页。如果你喜欢,你还可以在论坛、聊天室、博客中写下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供大家进行讨论。共享和互动是互联网的特色,因此互联网具有了无限的魅力和生机。

4.多元化。“虚拟文化是文化的多维选择的展示,其中既有变成了现实文化的可能性的选择,也有尚未变成现实文化的不可能的选择。虚拟世界可以兼容现实,把现实的可能性和非现实的可能性都融合在互联网上,这就导致了虚拟文化的丰富多彩”抛游走于现实和虚拟之间的网络行者们,借助于虚拟技术在网络中找到了尽情展示自己的舞台。在这里,避免雷同、张扬个性、发出自己的声音早已成为了一种时尚。在这样一个“蛙噪时代”,网络文化不可避免地呈现出多元的态势。

二、网络文化的后现代意蕴

1.网络文化的后现代性表征之一——狂欢

我们可以发现,网络文化的主要特征与上世纪6O年代米哈伊尔·巴赫金所提出的狂欢文化有许多奇妙的契合之处。“对话”、“众声喧哗”、“狂欢”、“未完成性”等巴赫金的理论术语极具后现代特色,而这些特色也正是网络文化的。

(1)狂欢文化的全民性、参与性。狂欢节是民间性的活动,“人们不是袖手旁观,而是生活在其中,而且是所有的人都生活在其中,因为从其观念上说,它是全民。”这一特色也同样适合互联网。如前面所述,网络文化是平等参与的平民文化,只要你具备上网的硬件设施,你就可以参与其中。任何一个网络行者都可以通过在论坛中发帖和回帖,实现交流、沟通、表达和宣泄的目的。

(2)狂欢文化中的个体是平等的,权威性被消解。在狂欢节中,那些曾经决定和支配着日常生活的秩序、法令和限制统统失去了作用,在整个过程中没有平民贵族之分。在网络中,每个主体之间也是平等的,处于边缘和弱势群体的人同样有说话的权利。正如《虚拟认识论》一书所写:“因特网的出现和发展,尤其是它的无中心化趋势的日益加强,削弱了传统社会的文化和信息垄断的局面,行政官员、精英人物都将与平民百姓在信息传播和接受加工的过程中处于平等的地位。”

(3)狂欢文化的表现形态是多元的、自由的。巴赫金认为狂欢文化的基本表现形态是诙谐和笑,“她是狂欢的,狂喜的,同时也是冷嘲热讽的,它既肯定,又否定,既埋葬,又再生。”狂欢文化这种诙谐和笑与网络文化的潜意识是一致的,没有禁忌、没有限制、随心所欲,这正是网络行者们想要达到的境界,而这种追求也必然决定了网络文化形态的多元化、表达方式的自由化的后现代特性。网络上流行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悟空传》等文学作品都很明显地表现出这一特色。如迈克尔海姆所说:“未来的网络空间可能不单单复制出传统信息的更有效的翻版。新的信息网络类似于现代的超级大都市……混乱的打斗和暗藏的小路到处都是,没有任何明显的中心。”

从网络文化与狂欢文化的比较可以看出,网络是滋生后现念的绝佳场所,它使人们可以自由地徜徉其间,多元、反传统、开放和自由的后现代特性在网络文化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文化意蕴论文篇(9)

中图分类号:D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0-0011-02

当今时代,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国力竞争和国家安全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从时代要求与战略全局出发,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决策,充分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觉。

一、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当今世界,各国都在抢抓机遇加快发展。那么,发展的目标是什么?未来学家托夫勒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预言:“我们正进入一个文化比任何时候更重要的时期。”[1]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界文化发展报告》中提出,把文化置于发展的中心位置的重要命题。1998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斯德哥尔摩举办了“文化政策促进发展”政府间会议,会议提交的《文化政策促进发展行动计划》指出,发展可以最终以文化概念来定义,文化的繁荣是发展的最高目标。因此,现代化绝不仅仅是一堆数字,GDP的增长与物质财富的增加,并不是社会发展的唯一的、终极目标,从更深层次来讲,文化的发展是人类社会更高境界的追求。“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2]人类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文化发展的历史。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交互作用的历史过程。文化在为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的同时,又集中折射和体现了政治、经济、社会各领域发展以及整个社会发展的总体质量和水平,并逐步由幕后走向前台,由隐性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世界历史发展的轨迹表明,一个现代化的强国,必定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协调发展的国家;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共同发展的社会才是一个文明进步的社会。只有当一个民族的文化体现出比物质和资本更强大的力量时,才能造就更大的文明进步;一个国家,也只有经济发展体现出文化的品格,才能进入更高的发展阶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发展的事业,文化既作为发展的重要目标,同时又广泛地渗透、活跃、作用于其他各个发展要素之中,深刻改变和影响着其他各项建设的内涵及进程,成为总体布局中最积极最生动最有活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为衡量我们国家总体发展质量水平的最集中、最显著的标识。“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3]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社会主义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关系所作的精辟论断,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觉。我们应从这样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和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意义。

二、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制高点

人类社会是在不断竞争中实现优胜劣汰、文明进步的。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综合国力是指一个国家的资源力、经济力、政治力、军事力、外交力、文化力的整体性、综合性的实力体系。其中,文化的战略地位已随综合国力竞争重点的变化进一步凸显,文化日益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内容。

从历史的角度看,所谓综合国力的竞争,本质上是文化的竞争。文化之所以如此重要,一方面是因为当今世界经济文化化和文化经济化的双向互动趋势愈益凸显。文化发展既直接贡献于经济增长,又对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有着重要作用。以创意为源头的文化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已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是典型的低碳、绿色、环保、高新、朝阳产业,文化产品是最高端、经济效益最好的产品。当经济具有更多文化含量的时候,经济发展就能进入更高层次,就能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后劲。文化与经济、科技相互交融、共生发展,能够产生极大的聚变效应,所产生的创新创造优势正在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文化之所以如此重要,另一方面更重要、更深层次、更根本的是因为文化是渗透、贯穿、集聚综合国力各要素的关键所在。作为一个国家或民族精神力量的集中反映,文化凝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体现着其思想观念、理想信念、价值追求、道德风尚、审美情趣,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决定性要素。文化引领塑造、开掘创新、集聚放大、拓展升华综合国力其他要素并使之成为具有内在灵魂和特定价值功能的强大综合国力系统。一个国家拥有优势文化就能有效地运用各种资源,有效地组织起先进的生产关系,有效地推动制度和技术创新,更好地应对生存的挑战、把握发展的机遇。因此,在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中,文化是最根本、最持久、最难复制替代的核心力量。特别是当今以价值理念、民族精神、国家形象等为核心内容的文化软实力已成为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最终决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存亡兴衰的力量,是这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底蕴和价值观。可以说,文化的优劣往往决定一个国家在国际竞争中的基本态势。正是基于综合国力竞争的这种新趋势,当今世界各主要大国均将加快文化发展,提高文化软实力上升为国家战略,千方百计壮大本国文化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力求抢占国际文化发展和竞争的制高点。日本、韩国早在1995年和1998年就相继提出了“文化立国战略”,英、法、俄及印度等国也纷纷把提升文化软实力提上重要日程,而美国正是依靠强大的文化影响力和渗透力,使其硬实力和软实力双双获益。

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充分表明,国家的繁荣、民族的崛起,离不开文化的发展和支撑。文化的大发展和大繁荣,是一个国家在世界上真正崛起的标志,是一个国家文化和价值观被世界认可的标志,也是一个国家已经形成并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标志。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谁就必须占据文化发展的制高点。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深刻指出,“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创造精神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3]中国的崛起,不仅有赖于实现从经济大国到经济强国、从科技大国到科技强国、从军事大国到军事强国的跃升,而且要实现从文化大国到文化强国的跃升,建设对内具有强大文化凝聚力和创造力,对外能够有效发挥文化价值观影响力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强国”战略,正是立足我国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基于赢得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主动权、着眼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的。

三、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根基

国家安全是一个国家生存发展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国家安全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科技等安全在内的综合体系。全球化时代,世界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安全在国家安全中的地位作用凸显。国家文化安全主要是指一个国家的主流文化体系没有遭受其他文化的侵蚀和破坏,不被其他文化取代或同化,能够保持自身文化的独特性、独立性、完整性并不断传承、发展和传播的状态。国家文化安全也可分为价值观念安全、语言文字安全、文化资源安全、风俗习惯安全、生活方式安全、文化人才安全等方面。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根基,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它影响人的灵魂和精神,渗透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是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因而成为最深层次的国家安全。文化是民族、国家、社会生命力的源泉。几乎没有一个民族能从武力上被消灭,文化不朽,民族就有希望。丢掉了文化传统,没有了文化认同,民族存续的“血脉”就断了,这个国家和民族就消亡了。无经济科技军事不足以强国,无文化则足以亡种。一个国家、民族要自立自强于世界,一定植根于它的文化。文化安全关乎国家和民族的存亡兴衰。

意识形态充分体现了文化的本质,意识形态安全是文化安全的核心。一个国家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反映了这个国家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经济基础和根本利益,体现了统治阶级的价值追求,反映和决定了社会主流文化的根本性质、特点、状况和发展方向,构成了社会主流文化体系的核心内容。价值观是文化的内核。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是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因此,全球化时代文化安全的核心是意识形态安全,焦点是对立的价值冲突,本质是核心价值体系的维护。敌对势力想颠覆一个国家往往从颠覆其思想意识形态开始。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社会主义国家,推行“和平演变”战略所运用的手段主要就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推销西方资产阶级价值观念,动摇和颠覆社会主义国家的核心价值,以损害意识形态安全来影响文化安全进而影响国家安全,从根本上否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所反映和维护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否定社会主义制度,达到颠覆国家政权,和平演变国家性质和社会制度。苏联解体的深层根源就是文化软实力大厦的倾覆、意识形态防线的崩溃、核心价值观的失落。

意识形态领域是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前沿。敌对势力要搞乱一个社会,颠覆一个政权,往往总是先从意识形态领域打开突破口。我们同各种敌对势力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本质上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与资本主义价值体系的较量。当今世界,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与资本主义价值体系的较量,存在于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各个方面,表现为重大价值判断的根本分歧和对立。作为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中大国,中国必然会成为西方文化、特别是意识形态渗透的重要对象。在这样的背景下,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决策,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根本任务,在党和国家建设的各方面各领域全面推进,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对内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精心守护好我们自己的精神家园,对外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切实有效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是从兴国之魂和国家安全高度对文化建设进行的战略指导,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觉,也是对新时期国家安全的长远谋划,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文化意蕴论文篇(10)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灵魂和旗帜,是所有企业成员共享的一种文化理念。行文化是中交二航局企业文化的特质,是二航局的企业文化品牌和企业经营哲学,二航局行文化的提出,既是对中国交建企业文化母体的丰富深化与具体化,更是二航局结合自身的历史发展过程与企业发展前景凝练出的文化理念精髓。

《说文解字》对“行”字的本义有所解释:“行,人之步趋也。”清代学者段玉裁注曰:“步,行也;趋,走也,二者一徐一疾,皆谓之行,统言之也。”“步”的意思是慢走,“趋”的意思是快走,无论慢走快走,统而言之均是“行”的意思,道出了“行”字的本义。“行”的引申词有很多,诸如行为、远行、品行、德行、履行、实行、身体力行、天马行空、特立独行、行云流水等等,多是耳熟能详者。归根结底,都无外乎一个“行为”,或是行走的路程,或是人的行为品德,或状态动作。

在历代先贤中,有很多行游天下的人,或为实行自己的家国梦想,或为得偿自己的一己抱负,或为生存奔波辗转求得重用,或放浪形骸流连山水之姿,这些人漂泊一生,行走天下,亦为天下行。有的在历史的年轮中留下深深的足迹,彰显出“兼济天下”的精神;有的则在岁月的长河里抒写出华美的篇章,成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前者以孔子、孟子等人为代表,后者以李白、杜甫等人为典型。

孔子生逢春秋乱世,期望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为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他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十余年,然终不得用。但是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伟大情怀却沾溉千秋,“儒家”文化亦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髓。孟子生活在战国时期,政治上主张实行“仁政”,并效法孔子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前后历时二十多年游历于齐、宋、魏、鲁等诸国,然亦终不见用,晚年遂退居讲学,著成《孟子》不朽篇章。孔子和孟子周游列国,行走天下,为的是苍生,为的是仁道,也为后世千载立下了“道济天下”的典范。

李白,怀揣满腔抱负与旷世奇才,从二十四岁起离开故乡,开始了行游天下的一生,却写下了中国唐诗榜上最秀丽宏伟的诗篇,让后世永久遥想大唐盛世“谪仙人”的风骨与风采。杜甫,与李白并为中国古代诗歌史上双子星座的“诗圣”,更是忧国忧民的典范,在安史之乱的悲愤沉痛中,用如椽巨笔写下了大唐盛世由盛转衰的诗史文章。李白和杜甫行游天下,辗转奔波,为的是一己抱负,更是为的家国百姓。这些先贤古人,在行走中追求着理想,也正是在行走中实现了自我。

知行合一:行文化的内核理念

“知行”是中国传统哲?W中的重要范畴,始于古代典籍《尚书》与《左传》。《尚书》有“非知之艰,行之惟艰”之语,《左传》有“非知之实难,将在行之”之说。“知行”的理念发展到后来,达到了新的哲学高度――知行合一。知行合一,虽很早就有人提出,但是真正将其发扬光大并付诸实践的乃是明代思想家王阳明。王阳明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意谓认知与践行密不可分,统而为一,并提倡认知和实践的统一。“知”是“行”的思想指导,“行”是“知”的具体实践。

“知行合一”具体到企业当中,即是企业文化与企业践行的关系。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企业使命代表着企业发展的企望与担当,是企业对未来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的构想与设想,是对企业未来发展愿景的展望与憧憬。行文化作为二航局的经营哲学和文化品牌,既是二航局从企业发展历程中对企业文化本质特点的凝练与明确,更是二航局未来发展的内塑导向与文化引领。

战略需要文化引领,发展需要理念先行。面临新的发展形势与发展机遇,为适应企业更好更快发展,在二航局率先建成世界一流企业的进程中,在深入践行行文化的同时,二航人在“行者无疆”的征途中不断对行文化的内涵进行深化与完善,不断提升企业文化品质。这既是丰富提升二航局文化品质、打造企业文化品牌的需要,更是企业打造一流发展品质、培育一流赢利能力、构建一流发展体系、积蓄一流发展势能、展现一流竞争实力的需要。

为此,二航局着力推进行文化理念宣贯工程、行为规范践行工程、品牌形象打造工程、视觉形象识别工程和项目文化示范工程建设,这既是二航局企业文化坚持外延拓展与内涵深化结合的重要举措,更是二航局企业经营哲学进一步体系化、系统化和科学化的有力探索。“行走天下”的开拓精神,“为天下行”的企业使命,“积德行善”的社会责任,“我能我行”的文化自信,二航局行文化的认知与实践,正是“知行合一”在当下国企中卓越企业文化与践行使命担当的优秀范例。

任重致远:行文化的时代意蕴

任重致远,最早出自《墨子》的《亲士》篇:“良弓难张,然可以及高入深;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意思是说,良弓不易张开,但可以射得高深;良马不易乘坐;但可以载重行远。“致远”后来则引申为远大的抱负、崇高的理想、卓越的追求和事业的发展。我们应该看到,行文化不仅在中国古代有着深厚的思想基础与文化渊源,在当下社会,“行”的文化内涵亦日显突出与突显。在当前的社会状态与市场环境下,“行”,代表着开拓,代表着发展,代表着创新,代表着未来。

行,代表着开拓。实现远大的理想,成就伟大的事业,需要“行走天下”的开拓精神。六十多年的艰苦拼搏,二航局从长江两岸到全国各地,再到海外发展,二航人一直在努力开拓新市场、踏上新征程、点燃新希望、创造新业绩。品质工程行之五洲四海,百年二航的愿景越来越近。

行,代表着发展。理念引领新发展,创举促进新发展。二航人在践行行文化、实现企业愿景的过程中,不断进行理念创新,追求价值创造,深化文化内涵,积极推动由工到商、工商相融的文化基因重塑,已形成特有的发展理念与发展路径,取得了独具二航特色的发展业绩与发展模式,这是行文化价值力量的彰显。

上一篇: 阅读教育论文 下一篇: 门诊部护理质控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