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管理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2-12-11 14:14:32

资源管理论文

资源管理论文篇(1)

中图分类号:F234文献标识码:A

目前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已经打破了原来封闭式的模式,森林资源资产作为一种特殊的资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自1996年林业部(1998年改为国家林业局)和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联合颁布《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技术规范》(试行)起,我国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工作在全国范围内才逐步展开,直至目前还有不少地区相关的评估体系、评估标准还未建立起来。在这种情况下,作为直接服务于生产的高职教育,如何使森林资源资产评估课程更好地服务于林业生产及怎样在高职院校教学中开展该课程的教学与实践值得深入研究。

一、森林资源资产评估课程基本要求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课程,学习前必须学习过一些相关的课程,具备一定的知识背景,具体讲这些课程包括:森林调查、森林经理、森林经营、森林生态学、林业政策法规等相关课程,因此一般是在在校学习的最后一个学期开设为宜。

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学模式多样,我校实行的是“2+1”模式,即学生在校学习2年,到生产单位实习1年,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有限,因此“森林资源资产评估”课程所占课时也有限,教学工作者必须对课程的核心、重点内容十分清楚,才能熟练、准确、高效地讲述该课程。笔者在该课程教学总学时数为86节(包括1个星期的实习),周学时数为6,实训课的比重占总课时的50%以上。

二、森林资源资产评估课程内容安排

(一)教材的选择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课程目前没有专门的高职高专教材,在其他林业专业教材中略有相关知识的讲述,但不够详细,市场上也很难找到相关书籍。笔者在教学中曾采用中国林业出版设2002年4月出版的,由陈平留、刘健主编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运作技巧》和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年5月出版的,由罗江滨、陈平留主编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两本书。

(二)理论知识内容的安排

以罗江滨、陈平留主编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为教材,结合高职教育特点,内容的安排见表1:

课程内容的安排以生产应用为出发点,着重讲述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相关财务知识、林木资产评估和林地资产评估三大部分,其中相关财务知识是难点,学生比较难掌握,需要一些练习题加以巩固,而在林木和林地评估的理论教学中,评估方法的推倒是重点也是难点,应适当调整讲解速度进行讲解,如讲述收获现值法时,可以画一时间线段轴,分清各时间点的成本与收入,然后转为现值再做加减推倒得出公式,这样比较容易理解。

(三)实训教学内容的安排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涉及的学科较多,评估的项目也多种多样,目前在林业生产活动中主要分为林木评估和林地评估两大类,其他评估如森林景观资产评估学生离校工作以后应用较少,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本课程开设了以下实训项目,见表2。在课程实习的一周则按照《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技术规范》(试行)中规定的要求进行综合实训,要求学生提供完整的图、表及报告。

三、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方式、教学方法

高职教育的教学要与生产密切结合,森林资源资产评估课程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课程,因此结合生产是必需的。在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教学中结合生产实际的途径有多种,笔者总结如下几点:一是以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结合生产实际。学习改课程的学生中有不少学生是来自农村,可以采用他们遇到的实际问题作为上课讲解的例子,如果需要还可以在课后帮助他解决实际的问题,从而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是在实习周带领学生到附近的木材交易市场、资产评估事务所调查收集所需的数据、了解行业特点及了解木材交易情况。三是利用校(下转第52页)(上接第23页)附属林场的独特优势,如在采用市场价倒算法评估成熟林林木价值这个实训项目时事先联系了解林场哪里的林木要砍伐,待做完实训后,将评估的结果与实际价值比较;在采用重置成本法评估幼龄林林木价值时,让学生亲自参加林场的实际造林,然后再用收集的数据进行评估,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评估的准确性都可以有很大提高。

同时为让学生更注重实践环节的质量,在期末成绩中实训项目的成绩与期考的卷面分所占比重为4:6,还可向学校申请采用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实际操作考核代替笔试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操作水平。

(二)生产实例在教学中的应用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工作的实例在采用的教材中有,为了让学生更加对改课程感兴趣,可以用本地区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报告和相片作为例子(需注意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内容一般是保密的,例子应用时要对数据进行修改),学生也可以用例子作为模板在实习和以后的工作中都可用于参考。在实训过程中也可按照学生的兴趣要求对目前流行的树种如速生桉树进行评估,收到不错的教学效果。

四、结语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课程综合性强,技术性高、发展快并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有密切的联系,对教学的要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教学工作者来说除不断学习理论知识外,参加实际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在实践中总结丰富的经验,教学中才能够抓住重点,解决难点,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门课。

【参考文献】

资源管理论文篇(2)

上述问题的解决,一靠科学技术,二靠科学的管理。技术的发展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加强科学管理能起到投资少、见效快、效益大的作用,何况水利科技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管理的制约。

应该承认,目前我国很重视水资源管理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必须承认,目前的水资源管理工作,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与现实的要求相差甚远,开展水资源管理系统研究,系统总结水资源整理水资源管理的知识体系,建立水资源管理学,指导我们的工作,迫在眉睫。建立水资源管理学是十分必要的。

2、水资源管理学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2.1水资源管理与水资源管理学

关于水资源管理的概念,尽管我们用的很多,但目前学术界尚不统一。《中国大百科全书》是权威的工具书,在不同的卷中,有不同的解释。

水资源管理是“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组织、协调、监督和调度。运用行政、法律、经济、技术和教育等手段,组织各种社会力量开发水利和防治水害;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开发利用之间的关系,处理各地区、各部门之间的用水矛盾;监督、限制不合理的开发水资源和危害水源的行为;制定供水系统和水库工程的优化调度方案,科学分配水量”(陈家琦等)(水利卷)

为防止水资源危机,保证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运用行政、技术、立法等手段对淡水资源进行管理的措施。水资源管理工作的内容包括调查水量,分析水质,进行合理规划、开发和利用,保护水源,防止水资源衰竭和污染等。同时也涉及水资源密切相关的工作,如保护森林、草原、水生生物,植树造林,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防止土地盐渍化、沼泽化、砂化等(李宪法等,)(环境科学卷)。

运用、保护和经营已开发的水源、水域和水利工程设施的工作。水利管理的目标是:保护水源、水域和水利工程,合理使用,确保安全,消除水害,增加水利效益,验证水利设施的正确性。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在工作中采取各种技术、经济、行政、法律措施。随着水利事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水利管理已逐步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管理手段(李石等)

作者认为,目前关于水资源管理的概念很多,但在内涵和外延上存在不同的差异。水资源管理具有时代的内涵,不同时代,水资源管理概念是不同的。在古代,偏重于干旱洪涝灾害的管理,此时一切活动都围绕其进行,大禹治水的故事流传至今,不仅仅说明了大禹治水的精神可颂扬,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洪涝灾害依然是威胁我们中华民族生存的大问题。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多,经济的迅速发展,淡水相对于人的需求供给不足,水向水资源转变,水具有了经济内涵,此时,人类面临的问题除了干旱洪涝灾害之外,增加了水资源短缺问题,为了增加水资源供给,人类加大了水资源开发力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但同时带来了新的问题:生态环境的恶化,生态环境恶化正在蚕食人类的文明。目前,人类同时面临着干旱洪涝灾害、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等多重危害,水资源管理必须解决这个问题。如果仅仅以水论水,解决我们面临的困境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水资源管理中的“水资源”,不仅仅包括通常我们所说的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而且应该包括能够被人类可利用的一切水,如海水、污水、微咸水、洪水等,只有将水资源管理放在与水有关的复合系统之中,从综合的角度出发,采取协调的手段才能解决人类对水资源需求问题。

从这个角度来看,上述概念都存在存在时代的烙印,与现代水资源管理要求存在一定的差异。陈家琦的定义偏重于开发利用,而且对水资源管理的内容进行了部分阐述;李宪法的定义,是以解决水资源危机为出发点的;李石的定义最终落实在“开发的水源、水域和水利工程设施”上,范围更加狭窄。用现代认识水平来看,这些概念既有一定的合理性,也存在完善补充的问题。

从整体上来看,这些定义以水资源开发作为主线,保护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开发,保护为开发服务,“保护”处于被动的地位;其次,视野相对狭窄,此概念大多只局限于水资源本身,缺乏复合系统下对水资源的综合认识,以水论水;第三,生态环境的概念缺乏;第四,资源高效利用问题没有提到应有的地位;第五,概念尚需要进一步精练,在解释水资源管理概念的同时,有的将水资源管理的包含的内容也纳入进去,需要进一步提炼。

作者认为,所谓的水资源管理,就是为了满足人类水资源需求及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的总和。

目前,关于水资源管理,我们开展了系列的工作,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形成了大量的知识,但水资源管理否能已经成长为“学”呢?,尚缺乏系统的探讨。作者认为,水资源管理学是否成立,主要取决于水资源管理学是否具有明确的区别于其它学科的研究对象,只有明确的研究对象,水资源管理才能渐渐成长为水资源管理学。

作者认为,水资源管理学已经清晰的研究对象,就是研究水资源高效利用保护的各种措施规律,水资源是管理的对象,也是水资源管理学管理的核心。水资源管理学是管理水资源知识体系,其理论基础包括系统论、可持续发展理论、超生命周期理论等。

2.2水资源管理学研究内容

水资源管理学作为一门正在成长的学科,研究内容至少应包括以下诸方面:

(1)水资源数量管理和质量管理

其包括水资源数量管理,水资源质量管理,以及水资源数量和质量综合管理。

(2)水资源法律管理

水资源法律管理,是通过法律手段强制性管理水资源行为,在水资源管理学中,水资源法律管理占有重要地位,其主要内容包括国内外水资源法律的比较、水资源法律演进、水资源法律具体内容、水资源法律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等等

(3)水资源权属管理

水资源权属管理是水资源管理学的重要内容,包括水权的分配、交易、管理等。

(4)水资源行政管理

水资源行政管理,是通过行政手段对水资源管理的行为,是以水资源管理行政体制为研究核心,重点研究中央和地方行政关系、以及涉水管理部门协调管理的问题,实现政府管理“到位”而不“越位”等。流域管理和水务管理理论与方法也是行政管理的重要研究内容。

(5)水资源规划管理

水资源规划,是对水资源开发利用未来科学描述。水资源管理学中的水资源规划,主要研究水资源规划的理论与方法,如水资源规划的内容、原则、水资源规划的方法、水资源规划实施的保障等。

(6)水资源配置管理

水资源配置,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核心内容之一,他是以水资源承载力为基础平台的水的的分配,在水资源配置过程中,由于我们长期挤占了生态用水,必须给予认真的考虑和回补。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理论与方法能为水资源配置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南。

(7)水资源经济管理

水资源经济管理就是通过经济手段对水资源利用进行调节和干预。包括水资源价值理论、水资源经济管理体系、节水效益分析、水资源折旧、排污收费等等。

(8)水资源投资管理

水资源投资是维护水资源的重要保障,水资源投资管理主要包括与水资源投资有关的资金的筹措、资金的利用效率、资金的回收、资金的增(保)殖、资金投入对国民经济的影响等等。

(9)水资源风险管理

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既有自然风险,如干旱、洪水等,也有由于人为的作用产生的人为的风险,如设备出现故障导致供水中断等,水资源风险管理研究这些风险的产生、降低甚至消除,提出风险发生情况下采取的应急对策措施。

(10)水资源利用保护技术管理

主要包括城市节水技术管理(工业、城镇生活节水)、农业节水技术管理、污水处理技术管理以及水资源配置技术、水利技术发展战略等等。

(11)水资源工程管理

我国的水利工程遍布江河南北,这些工程布局是否合理缺乏全局性的分析和研究。水资源工程管理就是结合社会、经济、环境等特点,研究水资源工程如何布局的理论与方法。在水资源工程布局过程中,要将产业布局、产业结构、产业制度和产业规模等作为重要因素加以考虑,谋划优化的水资源工程布局,取得高的综合效益。

(12)水资源数字化管理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水资源的管理必将有传统的管理走向数字化管理,“3S”技术在水资源管理中将日益普及。水资源数字化管理就是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管理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管理的效率。数字河流(湖泊)、工程仿真模拟、遥感监测、决策支持系统等是水资源数字化管理的重要内容。

(13)行业水资源管理

水资源具有多种功能,不同行业由于水资源利用方式、利用技术、利用效益等诸多因素的差异,对水资源管理也不相同,水资源管理具有一定的行业特点。行业水资源管理就是分行业研究水资源管理,如农业水资源管理、水资源景观管理、工业水资源管理等等。

(14)国际水资源管理

世界有众多的国际河流,国际河流的开发利用,由于涉及到相关的国家,上下游之间的矛盾处理更加复杂,水资源管理更具有特殊性。国际水资源管理,是以国际河流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开发、利用、保护和协调等相关问题。

(15)水资源综合管理

涉及到水资源部门、行业和领域极其广阔,对水资源管理不能就就水论水,必须将其放在社会、经济、环境等复合系统中进行处理。森林管理、湿地管理、妇女在水资源管理中作用、WTO条件下水资源管理、水资源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根据水资源状况通过国际国内市场进行水资源贸易(包括间接贸易,如进口高耗水产品,出口低耗水商品等),等等,是水资源综合管理的重要内容。

3、水资源管理学与相关学科关系

3.1水资源管理学与水资源学的关系

水资源学是一门综合叉性学科,目前该学科还没有完全定型,正处于成长时期。通常认为,水资源学是对水资源进行评价并制定综合开发和合理利用规划,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以及对水资源实行科学管理和保护经验的系统总结所形成的知识体系。水资源学的基本理论体系是建立在水资源本身存在、运移、转化和调控的基本规律与系统论的基本观念和方法的结合上,研究的重点是建立在系统论基础上对水资源系统评价、开发和最优调控的基本规律。

水资源管理学与水资源学既有区别也有联系。他们在研究方向上有一定的交叉性,交叉点是水资源管理。水资源管理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叉科学,在形成水资源学的过程中,也渐渐形成了水资源管理的知识体系,水资源管理学渐渐成长。他们的主要区别在于水资源管理学所涉及的面更广泛,而且水资源管理学与管理学存在密切的关系。

3.2水资源管理学与管理学的关系

管理科学是一门应用多学科与多领域理论、方法、技术和知识的综合叉科学,其目的就是研究人类利用有限资源实现组织目标的管理活动方面的动态、复杂和创新的社会行为及其规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1995)。人的管理是管理学重要研究内容。

水资源管理学中的管理对象是水资源,而管理学中管理的对象是人,这是两者的主要区别,但管理是要靠人的智慧。因此,管理学的原理可以为水资源管理学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水资源管理学的发展为管理学延伸提供新的增长极。

水资源管理学也是管理学的一个分支。

3.3水资源管理学与水文学的关系

水文学是研究地球上水的时空分布与运动规律并应用于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科学,作为水利科学的一部分,水文学的重要内容是地面水与地下水的观测、评估与预测,并为规划与管理提供依据。

水资源管理学需要水文学的支持,水文学为水资源管理学提供基础数据,水资源的管理就是以水文学提供的各种数据为依据进行调控管理水资源,水资源管理学的基础是水文学,两者关系非常密切。但水资源管理学所涉及的内容比水文学研究的范围更广泛。

4、结语

水资源管理学是多学科交叉的年轻的学科,其发展具有很大的现实推动力和潜力,目前学术界尚未引起高度重视,相应的研究成果也不多见。作者初论水资源管理学,意在抛砖引玉,希望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和探讨,推进水资源高效利用和保护。值得说明的是,作者及其同事合作成果《水资源管理学导论》即将完稿,并出版发行,但愿能为《水资源管理学》的发展贡献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姜文来,水资源价值论,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姜文来,杨瑞珍著,资源资产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王浩,王建华,秦大庸等,现代水资源评价及水资源学学科体系研究,地球科学进展,2002,12(1)

资源管理论文篇(3)

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就是指企业为了节省开支或者缺乏中高层管理人员等原因而将相关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或业务的部分或全部外包给供应商的行为。人力资源管理外包作为公司管理中的一项新兴内容,正日益显示出高速的成长性和市场潜力。本文拟就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理论基础及动因进行探讨。

交易成本理论

考察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理论基础,主要有交易成本理论、资源经济理论、核心能力理论等。本文主要考察交易成本理论。

科斯(Coase)认为,市场中存在着交易费用,其内容主要包括:记载交易中发现相对价格的成本。如获取和处理市场信息的费用,这是在交易准备阶段产生的费用。为完成市场交易而进行的谈判和监督履约的费用。其中包括讨价还价、订立合约、执行合约并付诸法律规范而必须支付的有关费用。未来的不确定性引致的费用,以及度量、界定和保护产权的费用。

威廉姆森(Williamson)对交易费用的决定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将其归纳为两组:第一组因素是交易主体行为的两个基本特征,即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第二组因素是有关交易特性的三个维度。而这其中机会主义行为是非常基本的因素,它对各阶段的影响是间接的,必须通过其他因素间接产生作用。在外包的决策过程中将它直接作为分析对象几乎不具有可操作性。同时有限理性是针对决策者而言的,它实际上是决策模型使用者素质的一部分。正是基于这两点原因在有关外包的研究中,很少对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进行研究,而主要研究第二组因素即有关交易特性的三个维度对交易成本的影响,进而影响到企业的外包决策。

不确定性。由于市场环境的复杂多变,使交易双方的稳定性受到影响,进而增加履约风险。库普曼斯(Koopmans.T.C.)把这种不确定性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初级的不确定性,即由于市场环境变化和消费者偏好的改变所带来的不确定性;一种是次级的不确定性,即由于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和相互依赖程度的不对称所带来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是导致“契约人”有限理性的重要原因。

交易重复出现的概率。由于机会主义和不确定性,契约总是不完全的,需要专门的治理结构来保障契约关系的稳定性和可调整性,但建立这种结构是具有费用的,这笔费用是否能够得到补偿在一定条件下取决于交易发生的频率。如果进行的交易不是经常性重复发生的,这种新增费用就很难得到补偿;反之,交易是经常重复进行的,这笔费用就容易得到补偿。一般来说,只有对高频率的交易建立保障机制才是经济上合算的。

资产专用性。资产专用性可以分为三类:地理区位的专用性、人力资产的专用性、物力资产的专用性。专用性是交易的一个最重要特征,因而他对交易成本的影响也是最大的。专用性程度高的产品,交易成本比较高;而且对于承包商来说,由于客户少,很难实现规模经济。专用性和不确定性高的活动应该在企业内部通过科层组织来解决(Williamson,1975),反之则应外包出去(MonteverdeandTeece,1982)由外部供应商来解决。

根据交易成本理论的观点,外包是介于市场和企业的中间组织。在给定生产要素的情况下,企业有三种选择,一是自己生产,二是从现货市场购买,三是实行外包。企业的所有者将根据交易成本和生产成本的最小值做出选择。虽然市场机制是解决资源配置的最优办法,然而市场中存在着不完全竞争、信息不对称、不确定性和机会主义行为,这些因素将导致企业寻求资源的内部一体化。当完全内部一体化由于竞争的交易成本很高而受到限制时,进行外包合作就是最好的选择。组织通过外包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外包商通过享受规模经济而具备竞争优势,但节约的生产成本或多或少的要被人力资源外包的成本所抵消,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所产生的成本包括:评价供应商的成本、谈判成本、协调控制成本等(Picot,1991)。所以,根据该理论,我们认为,只有当外包所产生的成本之和小于自己生产的成本时才应当进行外包,否则就应当实行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内部化。

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动因

在促使人力资源外包管理的动因方面,Greet,Youngblood和Gray认为有五项竞争因素使企业将人力资源部分或是全部外包,分别是企业精简(downsizing)、快速成长或衰退(rapidgrowthordecline)、全球化(globalization)、竞争增加(increasedcompetition)以及企业再造(restructuring),而在这些竞争因素背后的根本因素其实就是降低成本与增加人力资源的服务品质。Atkinson认为组织将人力资源外包的因素有降低营运成本、改善业务焦点、增加管理控制以及与供货商分享并发展策略。Siegel则认为将人力资源活动外包的动因是降低成本、改善服务品质、节省时间、减少对新技术的投资、将人力资源角色由服务提供者提升至策略事业伙伴(strategicbusinesspartner)。笔者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动因应从内部动因和外部动因两个视角进行分析。

(一)内部视角的分析

1.人力资源管理职能重新定位的需要。随着现代管理理念的不断发展,人力资源部门的管理职能已经从一般性的行政管理转变为战略性的经营规划管理,更加注重人力资源的整体规划和动态发展,具有相当的前瞻性。人力资源管理需要重新定位,人力资源管理者不再是组织经营战略的被动执行者,而是组织经营战略的决策者。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应该成为企业决策层的战略伙伴,帮助企业的领导计划和实施组织的变革,比如企业再造、结构重组、规模精简、精专分工等。将人力资源管理的事务性工作外包出去有利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从繁杂的日常行政管理职责中解脱出来,真正参与到企业高层的战略规划中去,实现其战略性职能。

2.培养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要求。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下,企业不可能对企业的各个方面给予同等关注,往往有所侧重,注重寻求自身竞争优势。外包服务供应商能够帮助人力资源从业人士从日常行政管理职责中解脱出来。把精力集中在企业高层的战略规划职能上。许多企业正在寻求将人力资源等非主营业务职能诉诸外包管理,与专业的外包管理机构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外包管理机构为企业提供全面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案,确保企业突出经营重点和提高绩效,提高核心竞争力。

3.促进企业管理专业化。外包服务商的优势在于其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术,以及丰富的操作经验。外包能够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水平和能力。因为外包不仅可以使企业得到人力资源管理专家的意见和指导,并能够运用外包服务机构的最新系统和技术。外包过程实际上也是对企业内部人事管理人员的培训过程,有利于其管理能力的提高。

4.降低人力资源管理成本。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是以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新型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在企业一方,外包降低甚至是取消了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行政人员、设备体系和信息平台等方面的持续性维护投资。外包通过法律确认使企业和外包服务机构之间建立起符合双方利益的风险共担机制,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企业的连带责任成本。外包为企业提供了一种获取和维护最新人力资源管理技术的途径,为企业节省了大量的技术性投资资金;在外包服务机构一方,外包服务机构因专门承接大批量的人力资源工作而形成规模经济的低成本运作格局,避免了企业因不熟练专业性业务和不了解外部人力资源市场的运行规律而可能造成的重大损失。因此,人力资源管理外包能够运用比企业内部管理还低的运营成本提供比其更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5.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人力资源外包能够帮助企业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当企业人力资源部门无力、不擅长或不便于满足某些要求时,将任务外包给社会上的专业服务公司和顾问人员无疑将是必然的选择。通过专业服务公司帮助企业突破逐渐老化的管理模式,制定清晰的工作说明书和岗位规范,将员工考核记录及时归档,管理员工进出记录,建立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等。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能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绩效,同时能够使企业更快更好地满足顾客的要求。

(二)外部视角的分析

1.竞争的加剧。企业实行外包是由于巨大的竞争压力所致。进入20世纪90年代,企业已经越来越难以靠资本或技术的先进而获得垄断的超额利润,因而压缩成本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已经显得日益重要。企业业务量有限,它们更迫切地渴望从压缩成本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等方面取得成效。在这种情势下,企业在不断寻求自身的竞争优势过程中,往往将企业非核心因素放在企业考虑之外,而重点关注企业价值链上各环节和高附加值活动。人力资源管理同样也面临这样的情况,人力资源管理对于企业自身来说成本是高昂的,为了保持公司的竞争力,企业更趋向于压缩雇员人数,实行组织结构的扁平化,保持其对市场反应的灵活性。这相应对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目前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资源薄弱背景下,外包既能节约成本,又能提高效率,为企业提供专业化的人力资源服务,将是企业管理者的理想选择。

2.国际化发展趋势的推动。在实行国际化战略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到国外设立营运机构或分公司、子公司,并招募东道国公民到其公司工作。这种跨越地理边界的国际雇员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产生了巨大的需求。同时,面对国际大企业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是关键。这对企业来说是巨大的威胁和挑战。没有丰富而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和创新机制,没有对人力资源的大量投资,难以与国际大企业抗衡。而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外部供应商可以帮助分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压力,更好地适应国际化发展的需求。

3.外包市场的成熟。企业选择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市场的成熟度。如果具有较好的服务供应商的外部市场,则能产生规模效应,为需要人力资源管理服务的企业提供更专业的服务,相应地企业也更放心地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外包。我国管理咨询行业的迅速成长,其中包括人力资源管理外包业务的发展成熟,为更多的企业开始实行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带来了机遇。市场调研显示,2003年全球市场上捆绑式人力资源服务外包额达120亿美元,2004年人力资源外包预计将占到整个业务过程外包的39%。虽然在国内,人力资源外包管理正处于起步阶段,但相当多的跨国公司、中国本地公司以及有关社会机构已经对其显示出浓厚的兴趣和关注度。相关的中介机构、猎头公司在我国大量涌现,将为企业提供更优质而专业的服务。

4.现代信息技术的影响。现代信息技术使得人力资源的职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于效率和竞争的原因,越来越多的现代信息技术被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之中。比如互联网的应用、企业ERP系统的实施、工作评价技术的开发应用、人才测评工具的应用、建立员工数据仓库和知识管理系统等工作,这些工作都依托先进的专业技术,需要专业人员来运行和操作。

参考文献:

资源管理论文篇(4)

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就是指企业为了节省开支或者缺乏中高层管理人员等原因而将相关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或业务的部分或全部外包给供应商的行为。人力资源管理外包作为公司管理中的一项新兴内容,正日益显示出高速的成长性和市场潜力。本文拟就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理论基础及动因进行探讨。

交易成本理论

考察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理论基础,主要有交易成本理论、资源经济理论、核心能力理论等。本文主要考察交易成本理论。

科斯(Coase)认为,市场中存在着交易费用,其内容主要包括:记载交易中发现相对价格的成本。如获取和处理市场信息的费用,这是在交易准备阶段产生的费用。为完成市场交易而进行的谈判和监督履约的费用。其中包括讨价还价、订立合约、执行合约并付诸法律规范而必须支付的有关费用。未来的不确定性引致的费用,以及度量、界定和保护产权的费用。

威廉姆森(Williamson)对交易费用的决定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将其归纳为两组:第一组因素是交易主体行为的两个基本特征,即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第二组因素是有关交易特性的三个维度。而这其中机会主义行为是非常基本的因素,它对各阶段的影响是间接的,必须通过其他因素间接产生作用。在外包的决策过程中将它直接作为分析对象几乎不具有可操作性。同时有限理性是针对决策者而言的,它实际上是决策模型使用者素质的一部分。正是基于这两点原因在有关外包的研究中,很少对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进行研究,而主要研究第二组因素即有关交易特性的三个维度对交易成本的影响,进而影响到企业的外包决策。

不确定性。由于市场环境的复杂多变,使交易双方的稳定性受到影响,进而增加履约风险。库普曼斯(Koopmans.T.C.)把这种不确定性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初级的不确定性,即由于市场环境变化和消费者偏好的改变所带来的不确定性;一种是次级的不确定性,即由于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和相互依赖程度的不对称所带来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是导致“契约人”有限理性的重要原因。

交易重复出现的概率。由于机会主义和不确定性,契约总是不完全的,需要专门的治理结构来保障契约关系的稳定性和可调整性,但建立这种结构是具有费用的,这笔费用是否能够得到补偿在一定条件下取决于交易发生的频率。如果进行的交易不是经常性重复发生的,这种新增费用就很难得到补偿;反之,交易是经常重复进行的,这笔费用就容易得到补偿。一般来说,只有对高频率的交易建立保障机制才是经济上合算的。

资产专用性。资产专用性可以分为三类:地理区位的专用性、人力资产的专用性、物力资产的专用性。专用性是交易的一个最重要特征,因而他对交易成本的影响也是最大的。专用性程度高的产品,交易成本比较高;而且对于承包商来说,由于客户少,很难实现规模经济。专用性和不确定性高的活动应该在企业内部通过科层组织来解决(Williamson,1975),反之则应外包出去(MonteverdeandTeece,1982)由外部供应商来解决。

根据交易成本理论的观点,外包是介于市场和企业的中间组织。在给定生产要素的情况下,企业有三种选择,一是自己生产,二是从现货市场购买,三是实行外包。企业的所有者将根据交易成本和生产成本的最小值做出选择。虽然市场机制是解决资源配置的最优办法,然而市场中存在着不完全竞争、信息不对称、不确定性和机会主义行为,这些因素将导致企业寻求资源的内部一体化。当完全内部一体化由于竞争的交易成本很高而受到限制时,进行外包合作就是最好的选择。组织通过外包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外包商通过享受规模经济而具备竞争优势,但节约的生产成本或多或少的要被人力资源外包的成本所抵消,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所产生的成本包括:评价供应商的成本、谈判成本、协调控制成本等(Picot,1991)。所以,根据该理论,我们认为,只有当外包所产生的成本之和小于自己生产的成本时才应当进行外包,否则就应当实行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内部化。

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动因

在促使人力资源外包管理的动因方面,Greet,Youngblood和Gray认为有五项竞争因素使企业将人力资源部分或是全部外包,分别是企业精简(downsizing)、快速成长或衰退(rapidgrowthordecline)、全球化(globalization)、竞争增加(increasedcompetition)以及企业再造(restructuring),而在这些竞争因素背后的根本因素其实就是降低成本与增加人力资源的服务品质。Atkinson认为组织将人力资源外包的因素有降低营运成本、改善业务焦点、增加管理控制以及与供货商分享并发展策略。Siegel则认为将人力资源活动外包的动因是降低成本、改善服务品质、节省时间、减少对新技术的投资、将人力资源角色由服务提供者提升至策略事业伙伴(strategicbusinesspartner)。笔者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动因应从内部动因和外部动因两个视角进行分析。

(一)内部视角的分析

1.人力资源管理职能重新定位的需要。随着现代管理理念的不断发展,人力资源部门的管理职能已经从一般性的行政管理转变为战略性的经营规划管理,更加注重人力资源的整体规划和动态发展,具有相当的前瞻性。人力资源管理需要重新定位,人力资源管理者不再是组织经营战略的被动执行者,而是组织经营战略的决策者。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应该成为企业决策层的战略伙伴,帮助企业的领导计划和实施组织的变革,比如企业再造、结构重组、规模精简、精专分工等。将人力资源管理的事务性工作外包出去有利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从繁杂的日常行政管理职责中解脱出来,真正参与到企业高层的战略规划中去,实现其战略性职能。

2.培养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要求。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下,企业不可能对企业的各个方面给予同等关注,往往有所侧重,注重寻求自身竞争优势。外包服务供应商能够帮助人力资源从业人士从日常行政管理职责中解脱出来。把精力集中在企业高层的战略规划职能上。许多企业正在寻求将人力资源等非主营业务职能诉诸外包管理,与专业的外包管理机构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外包管理机构为企业提供全面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案,确保企业突出经营重点和提高绩效,提高核心竞争力。

3.促进企业管理专业化。外包服务商的优势在于其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术,以及丰富的操作经验。外包能够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水平和能力。因为外包不仅可以使企业得到人力资源管理专家的意见和指导,并能够运用外包服务机构的最新系统和技术。外包过程实际上也是对企业内部人事管理人员的培训过程,有利于其管理能力的提高。

4.降低人力资源管理成本。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是以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新型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在企业一方,外包降低甚至是取消了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行政人员、设备体系和信息平台等方面的持续性维护投资。外包通过法律确认使企业和外包服务机构之间建立起符合双方利益的风险共担机制,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企业的连带责任成本。外包为企业提供了一种获取和维护最新人力资源管理技术的途径,为企业节省了大量的技术性投资资金;在外包服务机构一方,外包服务机构因专门承接大批量的人力资源工作而形成规模经济的低成本运作格局,避免了企业因不熟练专业性业务和不了解外部人力资源市场的运行规律而可能造成的重大损失。因此,人力资源管理外包能够运用比企业内部管理还低的运营成本提供比其更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5.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人力资源外包能够帮助企业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当企业人力资源部门无力、不擅长或不便于满足某些要求时,将任务外包给社会上的专业服务公司和顾问人员无疑将是必然的选择。通过专业服务公司帮助企业突破逐渐老化的管理模式,制定清晰的工作说明书和岗位规范,将员工考核记录及时归档,管理员工进出记录,建立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等。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能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绩效,同时能够使企业更快更好地满足顾客的要求。

(二)外部视角的分析

1.竞争的加剧。企业实行外包是由于巨大的竞争压力所致。进入20世纪90年代,企业已经越来越难以靠资本或技术的先进而获得垄断的超额利润,因而压缩成本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已经显得日益重要。企业业务量有限,它们更迫切地渴望从压缩成本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等方面取得成效。在这种情势下,企业在不断寻求自身的竞争优势过程中,往往将企业非核心因素放在企业考虑之外,而重点关注企业价值链上各环节和高附加值活动。人力资源管理同样也面临这样的情况,人力资源管理对于企业自身来说成本是高昂的,为了保持公司的竞争力,企业更趋向于压缩雇员人数,实行组织结构的扁平化,保持其对市场反应的灵活性。这相应对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目前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资源薄弱背景下,外包既能节约成本,又能提高效率,为企业提供专业化的人力资源服务,将是企业管理者的理想选择。

2.国际化发展趋势的推动。在实行国际化战略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到国外设立营运机构或分公司、子公司,并招募东道国公民到其公司工作。这种跨越地理边界的国际雇员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产生了巨大的需求。同时,面对国际大企业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是关键。这对企业来说是巨大的威胁和挑战。没有丰富而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和创新机制,没有对人力资源的大量投资,难以与国际大企业抗衡。而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外部供应商可以帮助分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压力,更好地适应国际化发展的需求。

3.外包市场的成熟。企业选择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市场的成熟度。如果具有较好的服务供应商的外部市场,则能产生规模效应,为需要人力资源管理服务的企业提供更专业的服务,相应地企业也更放心地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外包。我国管理咨询行业的迅速成长,其中包括人力资源管理外包业务的发展成熟,为更多的企业开始实行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带来了机遇。市场调研显示,2003年全球市场上捆绑式人力资源服务外包额达120亿美元,2004年人力资源外包预计将占到整个业务过程外包的39%。虽然在国内,人力资源外包管理正处于起步阶段,但相当多的跨国公司、中国本地公司以及有关社会机构已经对其显示出浓厚的兴趣和关注度。相关的中介机构、猎头公司在我国大量涌现,将为企业提供更优质而专业的服务。

4.现代信息技术的影响。现代信息技术使得人力资源的职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于效率和竞争的原因,越来越多的现代信息技术被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之中。比如互联网的应用、企业ERP系统的实施、工作评价技术的开发应用、人才测评工具的应用、建立员工数据仓库和知识管理系统等工作,这些工作都依托先进的专业技术,需要专业人员来运行和操作。

参考文献:

资源管理论文篇(5)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shrm)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前沿领域,近年来在理论界和实践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确立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组织绩效之间的关系是研究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管理学术杂志(academyofmanagementjournal)》和《工业关系(industrialrelations)》以及《国际人力资源管理杂志(internationaljournalofhumanresourcemanagement)》都有相关研究专刊。

许多优秀公司,如ups、ge等的实践也证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能够提高组织绩效,开发组织能力并使其最大化,进而提升组织的持续竞争优势。因此,深入研究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或实践组合与组织绩效的关系,对于我国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组织绩效关系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深受人力资源管理普遍性理论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有三方面:影响组织绩效的因素研究、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是否是影响组织绩效最重要因素假设的验证、是否存在与组织最优绩效相关联的某些或一系列最佳人力资源管理实践。

研究表明,一些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确定与组织绩效有更大相关。但是批评者认为,能为企业创造持续竞争优势的是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而不是某些单个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因为单个实践容易复制,系统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具有特质化、复杂性、难以模仿和路径依赖的特点。

不少学者也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组织绩效关系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leverin和moskowitz(1993)调查了美国100家最好的企业,lawleretal(1995)调查了《财富》杂志上的1000家企业,均发现员工参与和全面质量管理的运用导致更显著的投资回报。当这些实践作为一个系统来实施时,这些影响是最明确的,它将使相互补充的人力资源实践活动联合成为一个内部一致的系统,并直接与价值创造相关联。

ivhniowskietal(1997)和berg(1999)研究了钢铁行业高绩效工作系统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发现更创新的实践活动与更高的生产率相关联。在对制造型企业研究后,appelbaumetal(2000)发现,高绩效工作系统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运用与更高的股票市场价值以及劳动生产率相关联。paauwe和richardson(1997)总结了以往实证研究的结果后提出了一个研究框架,他们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会影响人力资源绩效,而人力资源绩效又会进一步影响企业与财务相关的绩效,有些实践还会直接影响企业的财务绩效。

样本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对组织绩效的影响

本文研究假设

在我国改革开放的社会变革中,形成了许多不同性质的企业类型,这些企业中除有少数业绩优良的企业之外,还包括着大量业绩一般或较差的企业。那么,不同性质的企业是否采取不同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组合模式从而影响组织的绩效呢?

因此,本文的假设是:同一地区和时期内,企业性质相同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组合基本一致;即企业性质相同,但组织绩效不同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注重程度(即实践排序)基本一致。

样本数据调查与处理

从2005年下半年起,笔者对四川省82家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情况进行了调查。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46家,占56%;民营企业36家,占44%。被调查企业主要涉及机械、电子、化工、烟草、食品、医药及房地产企业。在46家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中,组织绩效好的企业为12家,绩效居中的企业为20家,绩效差的企业为14家;在36家民营企业中,组织绩效好的企业为11家,绩效居中的企业为16家,绩效差的企业为9家。需要说明的是,组织绩效是由企业的销售收入及其增长率、利税总额及其增长率等财务指标来综合衡量。

在本文所涉及的样本企业里,所谓组织绩效好是指企业的业绩在近3年全省行业的排名中处于前20名,所谓组织绩效差是指企业的业绩在近3年全省行业的排名中处于后30名,所谓组织绩效居中是指企业的业绩在近3年全省行业的排名中处于上述情况的两者之间。

在调查期间,共发放“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注重程度”问卷225份,获得有效问卷166份。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有效问卷97份,民营企业的有效问卷69份。被调查的直接对象是企业人力资源部经理、主管以及总经理。

笔者以pfeffer(1994)列举的16种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即就业安全感、招聘时的挑选、高工资、诱引薪金(激励)、雇员所有权、信息分享、员工参与与授权、团队和工作再设计、培训和技能开发、交叉使用和交叉培训、象征性的平等主义、工资浓缩、内部晋升、长期观点、对实践的测量、贯穿性的理念等来设计调查表。

该问卷采用对偶比较法,即对问卷表中各实践活动之间进行两两比较,若a实践比b实践重要则打2分,同样重要则打1分,不重要则打0分。完成所有的比较和打分后,再横向加总。调查对象根据自身企业目前对这些实践的使用(即注重)情况作出选择。

对于有效问卷,按照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和民营企业两个组别进行分类统计,针对每一种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先分别统计组织绩效好、中、差企业的均值,再统计总体均值及其标准差,由此得到表1和表2的结果。

本文的不足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一是组织绩效以财务指标衡量具有局限性,还应包括更多的非财务指标;二是仅对四川省部分企业做了小规模调查,样本数据不充足;三是调查只针对管理层,故不排除有人在问卷填写中弄虚作假;四是问卷设计还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因此,这些因素可能对研究的结果会造成一定影响,这也是今后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

本文研究的目的

本文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扩展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组织绩效在我国本土化的研究,发现其特殊性,从而更好地丰富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企业绩效影响的认识。

通过对我国西部企业的实证研究,笔者发现在同一地区和时期内,不同性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组合模式不相同,即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和民营企业所采用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组合模式存在一定差别。

本文主要结论

首先,由表1的统计结果发现,组织绩效好、中、差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对同一种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注重程度的均值没有显著差异(其均值的最大差异不超过2),也就是说,这些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排序基本相同。进一步观察发现,总体均值大于20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包括招聘时的挑选、内部晋升、就业安全感、培训和技能开发、诱引薪金(激励)、对实践的测量等,这6种实践的总体均值(23.47)明显大于后10种实践的总体均值(9.41)。

因此可以说,在同一地区(四川省)和时期内,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组合基本一致,并且在这一组合中存在着发挥重要作用的几种实践活动。同样,由表2的统计结果可以发现民营企业也存在类似结论。综合以上结论,可以直接检验本文所提出的假设是成立的,即在同一地区(四川省)和时期内,企业性质相同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组合基本一致。

本文认为,虽然企业绩效、行业特点、生产规模等不同,但是由于都处于同一时期和地区,企业的外部环境、地域文化、劳动力素质等因素基本相同,因此,绝大多数企业可能采取相同或相近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和政策。例如,无论是组织绩效好、中、差的企业都能意识到人才的重要性,因此,企业十分重视“招聘时的挑选”、“培训和技能开发”、“内部晋升”等实践活动。

其次,仔细对比表1和表2的结果,进一步发现前6种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在组成和排序方面有差异,即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发挥重要作用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民营企业有所不同。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依次是招聘时的挑选、内部晋升、就业安全感、培训和技能开发、诱引薪金(激励)、对实践的测量等;而民营企业依次是诱引薪金(激励)、对实践的测量、招聘时的挑选、培训和技能开发、内部晋升、高工资等。

本文认为,由于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正经历着由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的转变,特别是处于我国欠发达地区的西部国有企业,一方面要适应市场的需要,另一方面又面临着人员下岗而带来的压力,它们必须过渡到市场导向的管理机制,但又不能操之过急。

此时,就要求建立以招聘和晋升为核心手段,以培训、激励和考核为协同手段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组合模式。这一组合模式以组织内部人员为导向,强调充分发挥和利用现有人员的能力,在通过招聘、晋升、追求就业安全感而缓解人员下岗带给组织及社会压力的同时,又通过培训、激励和考核等手段来促进组织以能力为基础的留人机制的建立。

而民营企业由于是以市场为导向,其产品、运作及管理都适应市场需要,其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也以市场需要为准绳,在用人、留人上更加基于能力而不是关系。因此,管理者往往以激励和考核为核心手段,以招聘、培训、晋升、高工资等为关键协同手段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组合模式,以此来促进组织成员的良性流动和工作绩效的提高。

参考文献:

资源管理论文篇(6)

【摘要】本文从当前企业面临的难题——人才流失入手,将人性放入社会生产力发展背景下进行剖析,论证人的全面发展即自由而充分的发展才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终极目标,才是21世纪管理的出路,指出管理者当今的工作重心应向满足人才的高层次心理需求——成就需求和合群需求转移才能真正留住人才,文章最后探讨了如何满足人才的这两大心理需求的管理方法。【关键词】人才流失人性假设管理观念职业生涯心理契约1【Title】ApplicationofthePsychologicalFactor【Abstract】Thispaperstartwithpresentdifficultproblemthatenterpriseface─Braindrain,thenputhumannatureintosocialproductivitydevelopment,goonanalyzingitunderthebackground,provedevelopmentinanall-roundwayofpeoplebutabundantdevelopmententerpriseultimategoalofhumanresourcemanagement,The21stcenturyoutletofmanagement,pointoutadministratorcurrentfocusofworkshouldbeonsatisfyingtalents''''high-levelpsychologicalneed─achievementdemandandgregariousdemandinordertoretainstaffreally,articlediscusshowtomeetthesetwomajorpsychologicalneedfinally.【Keywords】turnover;humannatureassumption;managementperspective;Career;psychologicalcontract【文献综述】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2001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国,一个崭新的时代开始了,人才的竞争是这个时代国际竞争的核心,也是中国入世后面临的最大挑战,任何一个疏忽组织将要付出的代价就是日渐加剧的人才流失。企业已经意识到人力资源的重要性与稀缺性,但是似乎对人才的心总捉摸不到,捧在手里碎了,含在嘴里化了,束缚起来,更是鱼死网破。笔者认为,思想意识领域的奴性思维普遍存在着,即使是那些敢于向命运挑战的人们也认为自己充其量只是“打工者”,是迫于生计才为别人干事,他们是新时代的精神奴隶,是我们的管理让这些人戴上了精神枷锁。如何解放他们,让他们自由呢?对症下药,只能从心理上着手。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和满足以及工作节奏的加快,竞争激烈程度的加剧,新一代人的精神日益贫乏,关注人才的心理需求不但不是多余的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中国人更是注重人情味的民族,自古就有“士为知己者死”的说法,在经济越来越繁荣的未来,对人心理的关注与研究也将越来越必要。二、国外研究成果西方管理理论对心理因素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开始的“人际关系学”—“行为科学”的理论。行为科学就是对工人在生产中的行为以及这些行为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以便调节企业中的人际关系以提高生产,其研究内容包括人的本性和需要,行为的动机,尤其是生产中的人际关系。行为科学早期代表人物有梅(Eltonmayo)和罗特力斯伯格(FritzpJ.Roethlisberger),他们以20年代后期开始进行的霍桑工厂实验的结果为依据提出了“社会人”、“非正式组织”和“士气”三条原理。其中关于“士气”,他们指出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通过对职工满足度的提高而激励员工的“士气”,从而达到提高生产率的目的,并且明确提出工作所要满足的需要中金钱只是一部分,更多的是感情、安全感、归属感等,他们的这些观点主要反映在代表著作——梅奥的《工业文明的人类问题》、《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罗特力斯伯格的《职工的生产率中的人的因素》中。行为科学在后一阶段的发展,主要集中在四个领域:1.有关人的需要、动机和激励的研究(1)人类需要层次论。马斯洛在《人类动机的理论》、《激励与个人》著作中,把人的需要按其重要性和发展的先后次序排成以下的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感情和归属需要、地位和受人尊敬的需要、自我实现需要,认为人们一般按这个层次来追求各项需要的满足。(2)激励保健因素理论。赫茨伯格在《工作的推动力》、《工作与人性》等书中提出公司政策管理、监督、工资、工作环境和工作关系方面的因素是保健因素,不能直接起激励作用,但能预防职工产生不满;而成就、上级常识、工作本身责任进度因素具有使职工满意的作用。2.同企业管理有关的“人性”研究(1)X-Y理论。麦格雷戈在《企业的人事方面》等著作中,把传统的管理观点—工人的本性不诚实、懒惰、愚蠢、不负责任造成工作效率不高,叫做“X理论”,并主张用诱导的办法,鼓励职工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因为他认为人不是被动的,人的行为受动机支配,只要创造一定的条件,人就会努力工作,这种观点叫做“Y理论”。(2)不成熟-成熟理论。阿吉里斯在《个性和组织》等著作中,提出人的个性有一个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连续发展过程,一个人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所处的位置就体现他自我实现的程度,而正式组织使个人保持在“不成熟”阶段,使个性和组织调和起来的方法是扩大职工工作范围,采用参与式的、以职工为中心的领导方式,加重职工的责任,更多地依靠职工的自我指挥和自我控制。3.企业中的非正式组织以及人与人的关系研究布雷德福(LelandBradford)的“敏感性训练”,其目的是通过受训者在团体学习环境中的相互影响,提高受训者对自己的感情和情绪、自己同别人的相互影响的敏感度,进而改变个人和团体的行为,达到提高工作效率和满足个人需求的目的。4.企业领导方式研究利克特(RensisLikert)的“支持关系理论”,他在《管理的新模式》等著作中,提出职工必须认识到他们在工作中的经验是有助于他们个人价值的,这种关系就叫做支持关系,他还指出一个企业的领导者在管理中,如果以职工为中心,较多关心职工的需要和愿望等,则该企业的生产率较高;同职工接触时间较多者,领导方式愈民主、合理者,则生产率愈高。行为科学是随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加剧应运而生的,泰罗以前的企业管理基本上把工人看做机器配件、会说话的工具,这大大挫伤了工人的劳动积极性,严重影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尽管采取了定额奖惩的办法,即胡萝卜加大棒的办法来刺激工人提高劳动生产率,收到了一定效果,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工人的觉悟进一步提高了,逐渐认清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一套手法,因而用更多的罢工、怠工等各种方式来进行斗争,泰罗的科学管理开始失灵。西方管理学者为挽救资本主义危机,将西方的社会学和心理学引进企业管理研究领域,提出用调节人际关系、改善劳动条件等办法来提高劳动生产率。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如同一片废墟,到20世纪70年代,日本经济增长速度超过了美国,经济总量达到世界第二位,这震惊了大批美国学者,他们通过比较研究发现,日本经济的成功在于他们出色地将现代技术与本国的传统文化结合起来,有效地激励人的士气,发挥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又发挥集体的力量,这种管理方式向美国过分注重“理性”的管理方式提出了挑战。美国学者威廉大内首先提出了组织文化理论,认为“传统和气氛构成了一个公司的文化,同时文化意味着一家公司的价值观,诸如进取、保守或是灵活——这些价值观构成了公司员工的活动、意见和行为规范,管理人员身体力行,把这些规范灌输给员工并代代相传”,并在研究成功的日本企业和美国企业后总结出一种企业文化模式——Z型企业(Z理论),其中认为Z型企业具有的一条特征就是用含蓄的非正式的方式进行控制。组织文化逐渐渗透到组织的各个方面,越来越被认为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精髓和基础,形成了组织物质文化、行为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之说。其实,组织文化的一个核心内容就是重视人,试图在组织管理中满足员工的各种需要,尤其是精神上的非理性需要,使组织成员不断得到满足,达到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目的。三、国内研究成果及现状尽管“人力资源”的概念早在1954年就已由彼得?德鲁克提出,但由于当时处于工业经济时代,技术设备创造的价值远大于人力资本价值,故在长达20多年时间里,人力资源概念一直“曲高和寡”,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知识经济兴起,人力资源管理才逐步被企业接受,到90年代初,欧美发达国家相继掀起了人力资源管理热潮,我国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也逐步重视起来。90年代初期,随着大量拥有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外资企业的涌入,我国企业开始了人事制度改革的思考,以《中外管理》为代表的一批管理杂志刊登了王通讯、叶延红、彭剑锋等一批人事理论工作者一系列关于人力资源管理的文章,论述了情感管理、自主管理、民主管理、人才管理和文化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并阐明了人力资源管理的积极进取的内涵。90年代中后期,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研究和实践都蓬勃发展,1995年“人才与企业战略研讨会”召开,认为中国企业发展的大敌是人才滞后,并把人力资源提升到战略高度,此后几年间,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登上各媒体版面,如“企业家要像商品一样进入市场”、“企业家是决定如何配置各种资源的发明家”、“国有企业经营者报酬与激励的研究报告”等全新理念的论述。进入21世纪后,我国人力资源管理进入了理念、经验与技术齐头并进阶段,每当一个理念趋于成熟,就会有企业通过实践加以验证,如股票期权理论后的“上海贝岭虚拟期权计划”,科学管理内涵在于量化后的“许继集团对人才的量化”。同时,随着东亚经济的迅速崛起,管理理论开始关注东方文化,管理学者们提出了建立“东方管理学派”的呼声,水教授在《管理学》一书中指出管理的本质就是“人为为人”,即管理的过程就是从“人为”到“为人”的过程,强调以人为本,以德为先;马涛教授在《传统的创新——东方管理学引论》中植根于中国精深渊博的传统文化,更详实地阐述了东方管理的基本内容本内容:仁爱管理、和谐管理、中道管理、无为管理、奇正管理、制度管理、行为管理、谋略管理。四、研究的现实意义纵观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产生发展历程,短短十几年,已完成了思想意识的转变,普遍树立了“人是企业的首要资源”的观念。然而,随着时代的快速变迁,观念的认识与开发也应是无穷无尽的,而且实践相对于观念的滞后也应缩短。我们可以看到,随着全社会对教育的重视,未来员工素质在普遍提高,知识型员工会陆续充满各种企业,自从2001年国家教育部允许企业进入高校招聘后,大学生在企业里安家落户不再是新鲜的事了,但这些人才似乎最让企业伤神——难于管理。p可喜的是,一批优秀的理论研究者已开始趋向成熟,不再迷恋于“西方中心论”,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和特殊背景出发,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华,探索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管理模式。实际上,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传统文化思想必然灌注于其管理之中,这正是各国企业管理的模式和风格不尽相同的原因之一,我国文化特征在行为取向、组织观念、文化价值观与西方文化有迥然不同之处,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发展必须以创新性的知识型人才为依托,那么企业如何去吸引、激励、留住这些优秀的人才呢?本文就从分析人性着手,得出人的全面发展应是当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终极目标的结论,并从人事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区别中得到启示,人才的发展需求已向高层次的心理需要——成就需要和合群需要转变,进面提出了职业生涯管理与心理契约管理两种方法并初步思考了这两种管理手段的实施模式。[参考文献][1]p齐善鸿p《新人力资源管理原理》p海天出版社p1999年版[2]p赵曙明p《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3]p王福新p《人力资源管理》石油出版社2000年版[4]p张德pp《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案例精选》p清华大学出版社[5]p戴昌钧p《人力资源管理》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版[6]p王春利p李大伟《管理学基础》p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7]p张海棠《IT时代管理革命-第五代管理》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1年版[8]马涛p《传统的创新—东方管理学引论》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9]水《管理学》p东方出版中心p2001年版[10]范庆华p《探讨多于实践的人力资源》《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2002年第3期[1][2][3]就学网声明:本论文采集自某高校本科毕业论文库,我们提倡参考借鉴,但反对全面剽窃与抄袭,基于此,文中涉及的相关图表已被过滤。【正文】当人才招聘的广告和宣传满天飞的时候,当大学以破除“门第”观念拓宽就业门路为时尚的时候,浙江省一家颇具名气乡镇企业却发生了一场“辞职风波”:26名千方百计才引进的大中专毕业生在同一天提交了辞职报告,并宣布不再上班。企业的负责人满腹委屈地感叹:这些“人才”是烫手的芋头,难伺侯啊!集团总经理更说自己是“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大学生说我不尊重他们,公司职工骂我宠坏了他们。ZY公司是福州一家规模最大的外商投资企业,投建初期,想进入公司的人才络绎不绝,人事科也储备了大量的人才资料,并招聘了100名优秀的大学毕业生,建厂下半年产品市场萎缩,公司决定推迟扩建以削减成本。开始有几名主要干部以“工作量多,压力太大,发展空间太小”辞职,接着有人抱怨“公司没给员工发挥才能的舞台和发展的空间,更不替员工的利益着想,是典型的利用员工的青春,晚走不如早走”。辞职的人越来越多,不到半年,100名大学生只剩下25名。这样的案例太多了,人才已成为企业家的“心头之痛”。然而在资本与人才的博弈中,没有双赢,只有三方共损:企业、企业家、人才。人才的流失对企业的稳定发展造成威胁,企业如同在大海中搏浪的帆船,不断地失去水手后,将如何在风流中前行?即使重新招募,又浪费了多少时间与精力,失去了多少壮大的良机?企业家求贤若渴,爱才如命,却始终留不住爱将们离去的步伐,更糟糕的是反目成仇。员工对资方怀有一种深深的恐惧和戒备,他们对未来普遍有一种难以把握的深层恐惧,他们并不想辞掉工作,只是辞掉老板。企业家的挫败,人才的无奈,企业管理的困境,让我们不得不反思检讨目前企业的管理实践,探索符合实际的管理思想与方法。让管理中的客体从无奈、被迫走向自主与自由,这既是人类发展的需要,也是管理的最高境界。ppppppppppp一、个角度看人性人性假设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基础,即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建构和方法的设计,都是以对人的一定看法为基础的。这是有历史和现实依据的,纵观人力资源管理的历史发展,我们可以发现,不同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思想均有赖于管理者或管理思想家对人性的不同假设。“经济人”假设与古典管理理论,“社会人”与人际关系理论,“复杂人”与权变理论,都是很好的例证。人性问题是人力资源管理中不可回避的理论前提,而对人性认识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人力资源管理的效果。人是社会的人,我认为只有将人放到社会生产发展过程中去考察才更有现实意义,纵观人类文明进步历程,人性发展论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原始主体论阶段在人类劳动产生之初,人类要处理的是自身与大自然的关系,为了生存必须向大自然索取基本生活资源,在这一阶段,人类是自己的主休,享有自己的劳动成果,承担着劳动的风险,劳动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完全是发自内心的一种求生的本能,这一阶段可以说是人类最自主自为的阶段,不管处境如何艰难,人类毕竟是自己行为的主体。2.工具论阶段当人类的基本生存资料得到了保障并有了剩余之后,少数人开始支配并最终占有富余资料,并以此支配他人的劳动,私有制产生,人类从此不再是自由活动的动物,奴隶社会接着到来,奴隶主们开始将大多数人异化为物,变成了工具,大多数人完全失去了人的权力和属性,成为了别人的财产,封建社会里,人即使拥有了作为“人”的属性,但仍然沦为了生产资料的工具,为了生存而生活。3.要素论阶段最黑暗的奴隶制过去后,人类开始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方面来,工业化时代到来。“人”被认识到是提高劳动生产率不可忽略的要素,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工具并列构成生产力之要素,劳动的人并有幸排在第一位,人的因素受到了空前的重视。然而天才的管理者们仍然希望员工是一种精密的特殊机器,不必有那么多的思想和感情因素来捣乱,他们为员工不是机器而遗憾,并在此阶段产生了不少的将人变为精密机器的管理理论和方法。管理之要素“人财物”的经典组合便是生产力三要素的翻版,管理者也并未真正地把人提到应有的位置上进行认识,管理风格依然只是在文明的旗帜下重复着“奴隶主的思维”:对下露出奴隶主的嘴脸,对上却是奴隶的跪姿。4.资源论阶段到20世纪70年代,日本经济迅速繁荣,日本产品侵占美国市场,美国学者猛然觉悟,后工业经济时代到来,资本、科技对效率的贡献都让位于人,人力资源的观念兴起,为重新认识企业中人的作用提供了新的平台。人,作为一种最重要的资源,同样涉及到合理使用、有效配置、系统培育、潜能激发等一系列问题。虽然,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不再把人当成一种成本看待,而是将人视为企业中最宝贵、可以增值的资源,人力资源管理就是有效地开发、利用这种资源。但是,不难发现这里隐含着一个悖论:以人为本就是把人当成人,而不是当成任何开工的工具或手段,而把人看成一种资源,即使是最宝贵的资源,也是有对人操纵和利用的一面,人仍然不过是实现企业功利目标的一种手段而已。资源论依然只是“要素论”的一种高级形式,并没有将人作为完全脱离了物性的人来看待。5.主体论阶段不管一部分人是多么想把在多数人变为客体,人终究是一切活动的主体。工作,将成为个人生存和发展的一种自己必须做出的选择,然而工作的积极性来自于对自身利益的认识,人们将最大限度地自存与自为,无需别人来强迫。在主体论阶段,管理与被管理只是种劳动分工上的不同,双方相互尊重,人自身得到全面充分发展,合情合理的规则不再被解释为对人性的约束,它们是人性自由发展的保证。实际上,人的主体性决定了外部管理的低效性,人不可能在威逼利诱下持久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只有当工作的过程和目标激励了人们,工作成为了个人需要的一部分时,工作者认同了工作的意义和价值时,人们才会自己心目中的生活意义奋斗,人性才进行了最原始的回归。基于此种人性假设前提的管理思路应是为启示、引导和激发人的内在动力机制提供环境,管理者必须认识到:管理是一种服务,服务于下属帮助他们认同工作的意义,完成工作动力内置化和自我激励,实现人个与组织的共同发展;管理中的上下级关系只是一种劳动分工形式的表现,不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人的发展应该成为组织的目的之一,人并不仅仅是组织为实现其目标而使用的工具或资源,这是组织作为一个社会机构应尽的责任与义务。二、变个观念管理人人力资源管理由于和人的因素结合在一起,所以企业高层的管理观念对人力资源管理有重要的影响,有好的管理观念固然不一定就会带来理想的结果,但如果没有好的管理观念,那么理想的结果肯定是不能指望的,观念问题是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基础和起点。人事管理在我国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即成立一个部门专门管理与人有关的事务,其主要任务集中在招聘、培训、调动、升迁以及报酬福利等相关事务上。在我国大多数企业中,人事部门除了管理人事档案以外,就是办理诸如接收新职工,老职工退休或内部人事调动等公式化的事务,表现出明显的行政性。普遍的一个现象就是,当员工出了问题,企业管理人员总是从员工身上去找原因,然后采取惩罚措施,很少反思组织本身以及管理者本身的问题,因为人事管理的观念强调的是如何使员工为企业的目标服务,只有企业的利益才是不可侵犯的,却极少关心员工的身心需要。这样的结果是可以想象的,企业与员工相对立,管理者们祈祷着没有罢工事件的发生就万幸了。人力资源管理则是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与一定物力相结合的人力进行合理的培训、组织与调配,使人力、物力经常保持最佳比例,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恰当的诱导、控制和协调,不断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以实现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其任务就是发现并投入力量开发和利用人力,并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创造力,充分利用现实的和潜在的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管理与人事管理的最重要区别就在于强调员工服务于企业的目标的同时,也同样关注个人目标,保障员工身心的健康发展,在服务企业的同时也有机会实现自己的事业理想。观念的转变也是客观形势促成的一个必然结果。随着现代教育的普及,员工的素质越来越高,在一些大城市中已经大大超过了实际的需要,越来越多的人已感到自己大材小用,如何激励这此自感屈才的员工成为了管理者的一个重要课题,而且,人们的价值观念已发生了明显的改变,随着财富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要求把工作时间内的生活质量与工作时间外的生活质量进一步统一起来。员工需要的不仅是工作本身,不仅是工作带来的收入,还有各种心理满足和享受。三、职业生涯管理对于人才而言,他们更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追求自主与自为,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他们的生存需要与安全需要一般是已经满足了的,更关注的是爱、友情、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在现代社会工作领域,这些需要可整合为两大心理需要:成就需要和合群需要。对北京、上海、深圳人才市场的最新调查表明,个人发展机遇已成为导致人才流动的第一位因素,尤其是对于年轻人,当个人在组织内得不到发展时,他首先会有受压抑的情绪,进而对所从事的工作产生不满,久而久之,到一定程度后,就会产生离职行为,组织能否赢得人才忠诚的关键因素在于能否为自己的人才创造机会,使他们获得一个有成就感的职业生涯。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一生中的所有与工作相联系的行为或活动,以及相关的态度、价值观、愿望等连续经历的过程,职业生涯需要进行设计和管理,组织建立职业通道,依据组织成员各自的才能与愿望制订定向培养计划,以适应各工作岗位的需要,帮助人才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达到应有的职业生涯高峰。职业生涯管理是指通过员工工作及职业发展计划的设计,协调员工个人需求和企业组织需求,实现个人和企业的共同成长和发展,这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人本管理方法。一般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职业咨询善于思考的人都会对自己的人生进行规划,然而,每个人若要清楚地全面认识自己并给自己正确定位是有一定困难的,因此,组织应帮助人才学习职业生涯设计和管理,帮助他们分析自己的特性、长处、短处和发展需要,提供有关的组织内部或外部的职业选择及潜在的职业通路信息与指导,通用汽车公司编制的职业生涯发展指南手册,其中“未来你想成为什么”部分,就是通过涉及价值观、能力、目标和个人发展计划的自我评价系统,来引导员工职业生涯发展。2.建构成长道路成长道路是指对前后相继的工作的客观描述,而不是咨询阶段的对个人职业生涯的主观感觉。组织可按职业生涯成长通路来安排个人的工作变迁,从而使个人主动训练与发展担任各级职务和从事不同职业的广泛能力,职业成长通路实质上是一个由低至高的职业阶梯。建构成长通路是职业生涯管理的核心部分,这一过程描述了一种职业中个人发展的理想航线,给人才以希望和机遇,启动内在动力机制,使人才通过自我激励与自我管理达到有为境界。如何构建职业成长通路是最关键的问题。成功的设计无疑将带来双赢的结果,当然,成功的招聘是基础,在此基础上实施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即将组织的发展战略与人才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统一起来,组织要将自己的远景目标解释给组织成员,让他们充分理解组织的前进方向,员工只有知道了自己将会被带往何处,才能积极有效地计划自己的行动,职业阶梯的设计也应与组织的发展战略相辅相成,长期战略目标的实现必须依靠人才的努力,人才的成长也离不开组织的发展。3.发展共识计划管理者与人才共同讨论当前阶段的问题,如人才的优缺点及最迫切的需要,达到这些需要的要求等,然后共同确认生涯发展路径,完成生涯发展作业表。此阶段的沟通非常重要,管理者应让人才了解生涯发展重点不在于晋升或维持原职,而在于目前业绩及个人工作技能的发展,也应让其看到晋升的机遇,相信能者终将居上。管理者还需要充分了解人才的生涯兴趣及具体工作表现,提供恰当适宜的训练与发展机会,协助人才培养技能,从实现其对自己未来发展的期望。4.选择发展策略发展策略,即具体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式与途径,有成长策略、多样化策略和转向化策略。成长策略,是指在现职中发展,学习更深的专业知识并承担更多的责任,这种策略适合于新进人员,刚毕业走入社会的人才,对工作是陌生的,初次习得的工作内容需要更多的练习机会才能融会贯通,更深的专业知识学习与运用,更多的责任是他们熟悉并提高工作技能所最需要的。多样化策略,指除现职外兼任其他任务的发展策略,当人才对从现职中学习已感到饱和,所从事的这份工作无法再给他以新的知识可学时,兼任其他工作拓宽学习面就成了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转向策略,指减少现职业务,逐渐转向其它不同的业务领域,当人才的职业兴趣转移或能力级已提升时,转向策略是为其提供新舞台挖掘潜能的最佳方式。5.方案的建立、执行与反馈根据发展策略确定职业生涯发展计划,制订时间表并建立评估标准,将生涯发展方案投入到实际的运行中,对执行结果进行跟踪评估并反馈回个人,管理者与员工可就此进行新一轮的讨论,达成新的共识,是否将方案继续或修正方案。职业生涯是以人才为主体的,组织要赢得人才的忠诚就必须尊重人才的自主选择,帮助人才自我实现,在此过程中,“自流论”与“横加干涉论”都是不可取的,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指出,“人的最终需要就是越来越接近自己希望的那种样子,越来越变成自己能够成为的那种人”,达到自己满意的职业生涯目标,达到与自己能力相匹配的成就这种需求对人才来说比任何需求都更强烈,优秀的组织是以成就优秀的人为前提的。四、心理契约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价值观念的多样化,人们的道德判断标准与行为判断标准也不再是单一性的了,这自然就决定了各种关系与行为之间的矛盾与不和谐的增多,尤其在经济转型期,新旧价值观念交替,人们在义务、忠诚、互助、平等、宽容这些观念的认识上存在混乱和迷惑,当前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人际关系冷漠,信任感下降,组织成员责任感差多少反映了价值观念的变化。在组织管理活动中,这种价值观念多样化、行为选择多样化,所导致的关系失调和混乱的结果,动摇了人们对组织整体认同的基础,造成了成员对组织忠诚感的下降,对职业活动中所要求的责任认识与承当的失调。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普遍问题,年轻一代与老一代职工相比,其对组织的长期与稳定的忠诚度,有明显的下降。因此,加强组织中对心理契约的管理,是很有必要并且非常迫切的。因为个体对组织有丰富的心理、情感需求的期望,这些期望的实现与否将深刻影响到员工满意度、忠诚度。心理契约概念最早是由Argyris(1960)、Leninson(1962)、Schein(1965)等人提出的,他们认为心理契约是一方应该得到什么和相应付出什么,才能作为与另一方做出的贡献相交换的一套信念,Rousseau(1989)也认为,心理契约是指一套员工个人持有的关于员工和组织之间相互认同的信念。Morrison和Robinson(1997)认为,心理契约指员工关于自己和组织相互责任和义务的想法和信念,而这些责任和义务是基于可以预料各可见的承诺。心理学家们指出,心理契约的遵守与破坏是一个主观性的体验,对它的管理需高超的艺术性水平作为指导。满意的心理契约将产生更大的工作满意感和更高的工作效率、更高的职业道德,然而一旦契约中的信任消失,其产生的情感和行为反应的破坏性影响也远大于一般期望破灭所产生的影响,那么,如何对隐性的心理契约进行有效管理,以避免因其被破坏而事业的人才流失的风险呢?1.成功招聘成功招聘不仅意味着挑选到优秀的人才,而且需要激励人才。招聘人员必须认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是企业形象的代表与理念的传递,在为应聘者与企业之间的心理契约的建立埋下伏笔。在招聘过程中,招聘人员首先应清楚地知道自己传递给了应聘者怎样的信息,不要无意透露一些模棱两可的暗示信息而造成误解。其次,了解应聘者的期望也是很重要的,对他们的动机、兴趣和工作热情的把握可以为以后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铺垫。2.指导新员工新员工对组织的期望是通过招聘过程与自己的设想建立起来的,实际工作中一旦出现与新员工期望的不一致的情况,新员工可能就会感到他们与组织的心理契约被破坏,会做出消极的反应,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组织中必须有一个专门负责与新员工保持经常接触并指导新员工的中间员工,他必须参与了招聘过程,对新员工对组织的期望有所了解并能敏锐把握新员工的心理变化帮助他们处理现实问题,主动引导他们熟悉适应新环境。[1][2][3]就学网声明:本论文采集自某高校本科毕业论文库,我们提倡参考借鉴,但反对全面剽窃与抄袭,基于此,文中涉及的相关图表已被过滤。3.消除误解信息很多情况下,心理契约破坏的感受只是源于单方面对契约的错误设定,实际上契约违反并没有发生,由于个体主观理解分析信息的差异、非正式组织内小道消息加速传播、主管易人或组织结构重组等变化,往往会形成一些不确定性的结论或流言,构成不对称的心理契约条款,要消除这种可能性,公开的交流和沟通很重要,通过正式的渠道传播信息,如组织刊物、通知或召开会议,开诚布公地向员工解释清楚组织正在发生的事情,自然可以预防不必要的误解发生。4.抱怨管理任何组织都不可能做到完美无缺,所有内部关系也不可能完全协一致,加上心理契约是一种心理上的认同,情感上的接受,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定制的一杆称,心理契约遭破坏是常有的感知,抱怨是最初的兆头.有些管理者是听不到抱怨的,等级森严的关系,雇员对上司的恐惧或胆怯心理,往往会上下级之间的鸿沟越来越深,那些私底下牢骚满腹的雇员在上司面前是最沉默的,亲和的文化氛围、和谐的人际关系将是让“哑巴”开始说话的良药.有些管理者对抱怨听而不见,错过了亡羊补牢的良机,某一位雇员的抱怨很容易在同事中蔓延开来,同一阶层的人在心理上更易于结成同盟和产生同情。因此,抱怨一旦产生,就要迅速处理,消除某些误解或更正行为、期望,以凝聚人心,培养团队精神,阻止人才离去悲剧的发生。【参考文献】[1]p厉以宁p《管理的脉络》p经济日报出版社p2001年版[2]p么子国p《留住人才》p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3]p齐善鸿p《新人力资源管理原理》p海天出版社p1999年版[4]p赵曙明p《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5]p王福新p《人力资源管理》石油出版社2000年版[6]p张德pp《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案例精选》p清华大学出版社[7]p戴昌钧p《人力资源管理》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版[8]p王春利p李大伟《管理学基础》p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9]p张海棠《IT时代管理革命-第五代管理》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1年版[10]马涛p《传统的创新—东方管理学引论》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11]水《管理学》p东方出版中心p2001年版[12]范庆华p《探讨多于实践的人力资源》《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2002年第3期[1][2][3]

资源管理论文篇(7)

众所周知,当今企业的交易成本主要为物流所占用。物流成本成为企业销售成

本的重要组成部分。物流成本的高低与企业的效益紧密相关,具有乘数效应:即物流成本的降低可以显著增加企业的效益。举例说,假定其他条件不变,某企业的利润率为10%,要想依靠增加销售以获取10万元的利润,则企业要增加100万元的销售额。如果我们能通过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将物流成本降低10万元,则等同于间接增加了100万元的销

售收入。常言说得好:“省钱比赚钱容易”。由于当今科技的高速发展,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给企业的物流职能的改进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在顾客需求多样化和个性化、理性化趋势明显的当今经济社会,显然,改进企业的物流职能,降低其物流成本,要比改进企业的销售职能,提高销售收入要容易得多。因此,企业要想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要,提高其核心竞争力,必须适时、有效地整合其物流资源。本文从企业物流资源整合的相关文献入手,对企业物流资源整合的概念、实质、原则、问题进行较为系

统的理论研究,进而提出再造企业物流流程的建议和对策。

2.企业物流资源整合的概念和实质

2.1企业物流资源整合研究的相关链接

资源整合是当今物流界较为热门话题。然而,迄今为止,人们对于资源整合的理解还千差万别,从笔者所涉猎的国内外文献看,比较有代表的观点主要有:

2.1.1.何明珂在其著作《物流系统论》指出物流要素集成化原理实质上就是物流资源整合原.理。该文指出:物流要素集成化是指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对物流系统功能、资源、信息、网络要素及流动要素等进行一系列规划、管理和评价,通过要素之间的协调和配合使所有要素能够像一个整体在运作,从而实现物流系统要素之间大联系,达到物流整体优化的目的的过程。还指出物流要素集成是区别传统储运业与现代物流业的主要特征;系统分析了要素集成的动机、机制和结果;指出物流系统内部结构的原理有:物流要素集成化原理、物流系统网络化原理和接口无缝化原理等。

2.1.2.王佐在其文《论物流企业的资源整合》中将物流资源整合从战略思维层面和战术选

择层面对物流整合的涵义和物流整合的内容,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其文认为物流整合内容包括客户资源、能力资源和信息资源的整合。

2.1.3王国雄在其文《试论现代物流的整合效应》中从大物流的观点出发,认为物流整合力是物流企业对市场发展所具有的适应力、协调力和综合力的总和。物流整合力=物流设施+营销能力。

2.1.4李雷鸣、陈俊芳在分析了企业物流的作用和制约因素之后,从多个方面分析了我国企业集团现行的分散物流模式的弊端,并在此基础提出了企业集团组织一体化整合和信息整合的第三方物流改革目标模式。

2.1.5.唐纳德.丁.鲍尔所克斯等人在其著作《物流管理——供应链过程一体化》提出的整合理论。强调了对物流位置结构、仓库位置类型、运输节拍、库存节约、物流战略的制定方向。

2.1.6DorothyLeonard从动态角度概括了企业资源整合的方法和过程,他认为企业资源整合就是在发现并建立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的决策措施,对物流企业内外的系统功能、实体资源、信息、网络要素以及其他要素进行统一规划、管理和评价,从而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并且通过动态的资源检验和发展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2.2.企业物流资源整合的概念和实质

上述各种企业资源整合的研究,角度各不相同,有些从技术的角度进行研究,有些则从管理运作的角度去研究;有些从企业的角度进行研究,有些则从社会的角度进行研究。应该说,这些研究还是令人满意的,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是,各种资源整合的研究基本上都集中在具体的整合内容和方法上;二是,对企业物流资源整合的前提-----制度资源研究比较缺乏;三是,对企业物流资源整合本质研究

的缺乏,没有围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物流资源整合而作出一个系统的研究。应该指出,企业物流资源的整合不仅仅是对企业和社会原有的物流资源进行重新的优化配置,更重要的是为了使企业的运作形态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使企业由以职能为中心的传统运作形态向以优化资源配置为中心的现代企业运作形态的转变。实现企业经营管理运作的根本性变革。在当今经济社会中,企业物流资源的整合,不论从何种角度看,都不能忘记关键的一点:即企业物流资源的整合应有合理的制度安排作为其前提,并有现代的科学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作为其强有力的支撑。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将其有限的物流资源和分散的社会物流资源进行无缝化对接,真正形成以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主要目标的物流资源的动态运作。为此,本文将企业物流资源的整合定义为:为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的需要,在科学合理的制度安排下,借助现代科技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力量,以培养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主要目标,将企业有限的物流资源与社会分散的物流资源进行无缝化对接而进行的一种动态管理运作。这也是本文将企业物流资源整合置于新经济背景下研究的原因。这一定义虽然有些长,但其能较为全面说明当前和今后企业物流资源整合的主题和趋势。反映企业物流资源整合的本质特征:

2.2.1“在科学合理的制度安排下,借助科学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力量”说明企业物流资源整合运作的制度基础和知识技能基础。

2.2.2“以培养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主要目标”说明在新经济条件下,只有正确识别和把握

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才能使企业的物流资源整合更加有效。

2.2.3所谓“动态管理运作”说明企业物流资源整合运作的非静态特征。因为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环境总是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不同时期,企业所面临的社会、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等环境都会有所不同,企业内部环境也会因此引起变化。环境变了,企业物流资源的整合也将发生变化。因此,只有以动态的观点对待企业的物流资源整合,才能使企业内部的物流资源与外界物流资源保持一种动态的相互适应性,才能响应顾客的快速需求反应,保持企业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综上所述,企业物流资源的整合其实质就是再造企业的物流流程。实现传统以职能为中心的管理运作向现代以资源优化配置为中心的管理运作的转变。是企业一种全面彻底的管理变革。

.企业物流资源整合的原则

3.1顾客导向原则

以顾客为导向原则,要求企业的物流资源整合必须紧扣顾客需求主题而进行。

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者的价值观念不断演进。在当今的经济社会中顾客的需求日

趋理性化,人们开始希望花合适的代价购买到具有合适功能的产品或服务。强调以

顾客为导向的企业将发现,最好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或服务,并不是由企业为顾客

设计的产品或服务,而是由顾客设计或由顾客参与企业共同设计的产品或服务。在

产品或服务的购买过程中,顾客具有“否决权”,顾客群及潜在的顾客群决定产品

或服务的需求特点。使得企业面临严峻的挑战。因此,以顾客为导向必须使企业各

级人员都明确: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理由是为顾客提供价值。顾客作为企业的重要

“资产”,企业必须善待顾客。必须创建并维护良好的顾客关系。从长远的观点看,

企业的使命就是要使顾客当前价值最大化,同时使顾客的寿命周期价值最大化。企

业物流资源的整合只有达成这些使命,才有意义。因此,企业任何物流资源整合的

设计与实施都必须以顾客价值为标准,将客户关系管理作为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

努力培养顾客对企业的忠诚度。这是企业物流资源整合得以成功的重要前提。

3.2知识管理原则

企业物流资源整合的知识管理原则,要求企业必须提高其物流知识管理能力。

这是企业物流资源整合能否成功的关键。关于这一点,也是知识经济、网络经济、

信息经济对现代企业的要求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以波特的竞争理论为代表的,

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与行业结构和市场机会的传统管理理论,逐渐暴露出其不

足。实践证明,同一行业的企业往往面临同样的市场机会,但其赢利能力却相差甚

远,而且这种差距还有变大的趋势。为了解释这些问题,对传统理论进行休整产生

了资源管理学派。资源学派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拥有或能够支配的资

源。如土地、设备、资本和人力资源等。不同企业因其占有不同规模资源,组合不

同而产生不同的经营规模和效益,这从一定的程度上弥补了传统竞争战略理论的不

足。但,随着市场经济趋于完善,企业原有的各种资源都可以借助资金,通过交换,

从市场获取。由此可见,企业的竞争优势与企业具有普遍意义的资源之间并不存在

必然的因果关系。在实践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些企业较之其他企业有较大规模

的各种资源,但其经营状况却始终不甚理想,有些甚至倒闭破产。透过资源这个表

面现象,追根溯源,我们不难发现,企业的竞争优势,实质上根源于企业所拥有的

知识。

在当今的市场经济中,一方面,由于顾客或消费者知识素质的提高,收入水平

的增加以及其选择范围的扩大,其主要消费将越来越多转向知识含量高的产品或服

务,而且要求和期望也随之变得越来越高。新的需求特点导致了产品或服务的经济

寿命周期越来越短,产品或服务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产

品或服务的压力。另一方面,从技术的角度看,技术进步的日新月异与其在世界范

围内的迅速扩散,使企业进入新的市场更加容易。此外,各个国家不断降低其关税

和世界范围内取消市场管制的趋势,为企业市场的全球化提供了可能。企业面对的

市场不在是以往受一定保护的区域性市场,而是全球市场。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和

开拓市场的难度也空前的加大。在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要想获取竞争的优

势,只有靠不断的创新,而创新的源泉主要不是实物资产,也不是金融资产的物质

资源。而是企业拥有的知识及其对知识管理的能力。我们可以说,企业资源的整合

是企业知识存量的函数,企业的知识存量越大,则企业资源整合的供给成本就越小。

因此,企业要想整合物流资源,再造物流流程,必须开展全方位的知识管理,加大

企业创新的广度和深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形成以知识管理为基础的核心竞争能

力。

3.3系统整合原则

企业物流资源整合的系统化原则,就是企业物流资源的整合要按系统整体最优

为目标,对企业物流资源整合系统内部相互冲突的要素,或者虽不相互冲突,但须

相互协调的要素进行权衡、选择和协调。理解这一原则,应拽住其关键所在:企业

物流资源整合的目标是要实现企业物流系统的整体最优,而不是系统内部的要素目

标最优。因此,在实施这一原则,对企业物流资源进行整合时,首先需要确定一个

系统边界,只有系统边界确定,才能便于其整合运作的开展,否则,将无从着手。其二是,不论如何界定系统边界,物流系统的含义还是比较确定的,它包括运输、储存、装卸、包装、流通加工、配送和物流信息。也就是说,企业在进行其物流资

源整合的系统边界界定时,最好以其供应链物流系统,即包含其上下游企业和内部

所有物流资源的物流系统,作为其系统边界。其三是,如果企业无法驾御其外部物

流系统时,至少必须以其内部所有的物流资源的物流系统作为其系统边界。否则,企业物流资源整合的开展便会失去其应有的意义。

3.4物流运作规范化原则

企业物流资源整合的规范化原则,指的是企业应依据现代物流的要求,对物流

整合的具体运作和物流作业流程再造进行规范,并确立科学合理的物流作业绩效评价

标准体系,并依此进行物流具体的运作组织和管理,以降低物流资源整合成本及损

失,提高企业物流资源整合质量。对于企业物流资源整合的规范化运作,不论从物流

服务的提供方,还是从物流服务的需求方而言,都是必要的。现代物流需要对其所有

的系统要素,围绕物流成本和物流客户服务之间的平衡进行系统优化。在既定的物流

成本预算下,尽可能使物流客户服务水平提高。反过来,要在提供既定的物流服务的

同时,使物流成本尽可能的低。许多研究表明,要想实现这一平衡,必须通过制度的

合理安排,对物流的作业和流程进行规范。只有这样才能降低物流成本,其原因至少

有二:其一是,规范化的作业便于自动化运作,而随意性的作业无法实现自动化。其

二是,现代物流是以高新技术尤其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作为支撑的。而计算机网络技术

本身就极具程序化、规范化的技术。在使用这些技术时,如若没有规范化的操作与其

配合,非但无法实现效率的提高,相反,还会增加成本。因此,一个好的物流资源整

合,必须有其自己完善的流程、作业规范体系和制度体系,这也是进行物流资源整合

绩效评价的依据和标准。

3.当前企业物流资源整合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的物流活动主要由企业自身承担,造成物流资源分散,这种分散的物流模式是传统“纵向一体化”管理模式的集中反映,在传统“纵向一体化”管理模式中企业功能俱全,在短缺经济条件下也曾发挥其优势,各个企业可以对其自身的物流系统进行较为严格的控制,保证其生产经营的连续性,感到利用的方便。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传统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企业交易的主动权也随之转移。传统“纵向管理一体化”管理模式下的企业物流运作的弊端也日益突出!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1企业物流规模较小,无法取得规模效益。

3.1.2.企业内部物流相关职能部门各自为政,相互脱节,供、产、销基本活动无法形成相

互协作的价值链,物流系统协调性差。物流利用能力低,无法达到整体最优。激励以部门目标为主,孤立地评价部门业绩,造成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片面追求本部门的利益,物流,信息流常被扭曲、变形。传统企业中的库存管理是静态的、单级的,以高库存保持生产的连续性,库存决策缺乏与供应商的联系,无法利用供应链上的相关物流资源,致使库存成本太高。

3.1.3信息系统落后。我国大多数企业仍采取手工处理方式。企业内部信息系统极不完

善,数据处理技术落后,企业之间的信息传递工具落后,EDI、INTERNET、EC等先进技术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无法及时、准确处理相关物流信息。不同地区的数据库彼此分离,无法充分有效地加以集成,致使企业无法实现柔性化的敏捷物流作业。

3.1.4企业之间的合作缺乏。企业往往从各自的短期利益目标出发,挑起供应商之间的价格竞争,失去了供应商的信任与合作基础,无法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长远目标。

3.1.5企业物流资源整合重内不重外,导致企业内部与外部环境不能互相作用而缺乏动

态适应性。

3.1.6企业普遍缺乏规范与合理的制度安排。企业各项规章制度尤其是素有企业“宪

法”之称的企业基本制度不够健全、完善,难以调动企业各方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4.企业物流资源整合的建议----再造企业物流流程

如前所述,物流资源整合的实质就是再造物流流程,也就是要对现有的物流流程进行根本性的反思和彻底的再设计,以便迅速提高企业物流流程的绩效水平。物流流程的再造涉及企业的全面变革,再此变革过程中,有各种博弈方进行的策略对抗或合作。物流流程再造能否成功,与企业物流流程再造的方案有密切的关系。企业在进行其物流流程再造之前会制定其方案。每个方案定会有优劣之分,但企业如果不去实行,是很难分辨方案优劣的。面临多种方案,由于企业的习惯力量使然,企业会有实行或不实行的策略选择。各种方案分别出现的可能性大小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方案是否可行,二是企业变革观念的强度。在这两个因素中,方案的可行是前提,企业变革观念的强度是保证这二者共同决定的博弈结果。

再造企业物流流程是当今企业界最时髦的企业物流运作变革术语。但整合企流资源,再造企业物流流程并不是泛泛进行的,它不仅需要先进合理的观念作保证,还要有企业的组织、制度、技术、文化、信息等作保证,还要有足够的知识技能作保证。依据前述的物流资源整合的原则和实质,结合当前我国企业物流资源整合存在的主要问题,笔者以为,再造物流流程,实现企业物流资源的整合,主要应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4.1企业的观念再造

“观念先行”是企业一切变革的客观要求,只有首先树立正确的观念,才有可能做正确的事。在当今的经济社会条件下,整合企业物流资源,再造企业物流流程,必须树立以下几个方面的观念:一是,再造物流流程的使命是为顾客创造价值;二是,企业物流流程在企业为顾客带来价值方面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三是,企业物流事业的成功来自于优异的物流流程绩效;四是,优异的流程绩效是通过科学的流程设计、合适的人员配置与良好的工作环境共同作用达成的,尤其是科学的流程设计(包括先进物流网络技术的应用),它是企业对顾客需求作出快速反应和物流流程本身有效性的根本保证。

4.2制度再造

企业的发展需要有完善的市场制度(游戏规则)作保证。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加之以建国以后,计划经济的思想长期占主导地位受其影响,在当今的经济转轨中,不论从企业的宏观层面,还是从企业的微观层面看,都存在着基本制度的严重缺失,企业发展所需的制度供给不足。致使企业难以进行市场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的运作。如当前物流分割管理局面的存在,造成企业物流运作中存在大量的非市场化行为,这些行为的存在,破坏了社会的基本信用制度,使得以合作信誉为前提的,以物流运作虚拟为方向的企业物流流程再造的组织形态----虚拟企业(供应链企业联盟)的运作变得十分的艰难。不仅严重抑制了企业物流效益的发挥,而且,使在其之后的制度演进还可能存在路径依存现象。因此,要想有效整合企业的物流资源,再造企业物流流程。我们必须:一、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和完善一个有关权利规范和保护的体系,对公民财产给予法律的保护。这是保证企业有效运作的最基础性的制度。这些制度应包括对所有权、债权、期权、契约等所作的界定和规范,还应包括各种权利流通和转让制度的制定,对权利和权利行使收益进行保护。二是,在规范市场秩序和提升企业信誉的过程中,应强调执法的严肃性,长期一贯地依法行事。三是,从企业自身的角度而言,应加强以企业基本制度为基础各种规章制度的建设,完善企业的技术规范、业务规范和个人行为规范以及各种管理制度。

4.3企业组织的再造

由于企业资源投入的有限性和企业规模运作边际替代效应的存在。因此,企业不可能以无限制地进行企业规模扩张来获取利益的增加。R科斯在1937年发表的经典论文《企业的性质》一文中指出:企业是价格机制的替代物,其之所以存在就在于企业可以节省通过市场价格运转的交易成本。当企业内部交易成本增加并超出其外部价格的调节费用,必然导致其市场竞争能力的削弱。在新经济条件下,由于科技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企业物流资源与社会物流资源进行无缝化对接成为可能。因此,我们可以依此对企业组织进行再造,在认真识别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基础上,顺应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的要求,将企业的非核心业务外包给世界范围内的“专家”企业,建立一种全新的,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支撑的诸种核心能力的动态联合体----虚拟企业组织。这样,可以克服企业传统规模运作的缺陷,以较少的物流资源投入来获取规模物流运作的效果。这是从今以后相当长时期内,企业组织运作的主流形式。

4.4企业的文化再造

企业文化的再造是一种较高形式的流程再造,企业文化对企业具有巨大的软约束力和驱动力,能保证企业物流流程再造的顺利完成。企业文化的再造,包括企业的使命、基本目标、战略的转变,是最为复杂和艰难的部分。成功实施企业文化的再造,需要对企业有一种全新的价值理念。应在企业高层领导的重视下进行。企业文化再造,应有远景目标的规划,强调企业组织的持续发展。如前所述,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提高是基于企业所拥有的知识存量。因此,企业文化再造必须以提高企业的知识存量为目标,在企业内部及虚拟企业成员之间建立学习型组织,进行第五项修炼,改进其心智模式,进行自我超越。在企业文化再造过程中,激励学习和创新机制是其重要内容,它需要以人为本,重新设计企业的考评体系。以学习为手段使整个企业的知识存量得以提高,并不断创新,最终实现企业素质的提高。

4.5技术再造

技术再造是企业物流流程再造的基础设施和硬件。技术再造应以企业物流流程的需要为前提,主要考虑物流运作技术、信息技术和管理技术。依据企业物流技术设备水平,物流运作的特点和信息化的状况及再造后的总体要求而进行。企业在采用其物流运作需要的新技术后,应建立自己的物流信息系统,采用网络技术连接物流流程再造的各个工作单元,构建企业内部网络,以协调和管理企业的各种物流资源,再将其与INTERNET进行连接,为企业物流资源整合的动态运作组织----虚拟企业的运作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主要参考文献]

1.何明珂.《物流系统论》.中国审计出版社.2001.

2.王佐.论物流整合.中国物流与采购.2002(22).

3.王国雄.试论现代物流的整合效应.商业现代化.2000(19).

4.李雷鸣、陈俊芳.组织一体化与信息整合的第三方物流.中国流通经济.2003(3).

5.(美)唐纳德J鲍尔所克斯、戴维J克劳斯.物流管理-供应链过程一体化.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6.DorothyLeonard.BuildingandSustainingthesourceofinnovation.HarvardBusinessSchoolPress,BostonMasschusetts.1995.

7.马士华.《供应链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8.周永亮.《中国经济问题前沿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9.罗海成、王秉安.《中小企业竞争力理论与实证》.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

资源管理论文篇(8)

首先,加强和改进人力资源管理是适应知识经济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

20世纪90年代以后,人类社会开始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经济活动对知识的“依赖”,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中最重要的资源。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在《人力资本投资》一书中指出:劳动者掌握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和技能,是造成技术先进国家生产优势的重要原因。人力资源是——切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在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的作用大于物质资本的作用。人力资本将演化成生产要素中最为活跃、最具创造力和最有价值的要素,成为未来经济持续增长的核心资源。现代人力资本理论和实践证明: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员工素质和技能的提高,已成为边际生产力增长的支撑点,高素质的劳动力所提高的生产率将抵消寻找廉价劳动力的任何优势。形势的发展对国有控股保险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其次,加强和改进人力资源管理是适应人事管理创新的客观要求。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技术的普遍应用,传统的人事管理正在发生一些深刻变化。首先,人力资源管理日益柔性化。传统的金字塔式的企业组织结构已经越来越不适应信息时代的需要,将逐渐被网络化组织所代替。与此相适应,原来金字塔式的刚性管理,开始转为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相结合的刚柔相济的管理方式。原来的强制命令越来越难以奏效,权威越来越难以凭籍权力来维系,企业与员工双方的“契约关系”越来越变得更像“盟约关系”。其次,组织结构逐渐扁平化。组织结构扁平化意味着减少管理层次、加大管理幅度、裁减冗员,从而使组织的结构更加紧凑,运营变得灵活、敏捷,提高效率和功能。减少管理层次,加大管理幅度,让每个人有更多的机会直接面对问题并解决问题,使员工发挥才能的空间更大,更容易实现自我,发挥创造力。再次,员工需求不断多元化。管理是建立在人们共识的基础上的,在需求多元化的情况下,取得共识的任务更加艰巨了,企业对人的管理将越来越难。尤其是在保险业,服务质量和效率很难用机械式管理来控制,所以,强调员工内在因素的人力资源管理则显得非常重要。这就客观要求人力资源管理必须紧跟时代节奏,研究人力资源的自身需求、价值取向和心理意愿,掌握其运行规律,不断探索和创新,实现从传统人事管理到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飞跃。

第三,加强和改进人力资源管理是真正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途径。

建立一套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保险企业制度,是国有控股保险公司适应保险市场国际化竞争挑战、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加快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国有控股保险公司改制上市后,由国有独资企业转变为国际公众公司,初步建立了“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得以确立和运行,实现了体制的根本性变革。然而,重组改制和海外上市仅仅是建立现代保险企业制度的第一步。如何深入推进公司治理结构的规范化、组织架构的科学化、经营机制的市场化和经营管理的精细化,如何构建科学的资源配置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用好、用活公司的战略资源,如何推进创新型人才战略,建立有效的选人用人机制,切实解决“能进不能出”、“能上不能下”、“能多不能少”等老大难问题,都是改进和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而艰巨的任务,也是真正建立现代保险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和基本途径。

当前国有控股保险公司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是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滞后性。主要表现为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学习和研究不够,观念僵化,制度落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把人视为资源,但目前仍有一些人还停留在把人仅仅视为成本的传统人事管理理念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以人为中心”,把人的发展与企业的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而有些同志仍然停留在“以事为中心”、因事择人、重事不重人的传统人事管理理念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把人看作是社会人、自我实现人,注重人的个性发展,用多种激励手段激发人的潜能,而有的同志仍把人视为经济人,在管理上多采用“管、卡、压”的方式。

二是人力资源结构的不合理性。若以塔型来形容人才队伍的结构,那么目前国有控股保险公司不仅缺乏构建“塔尖”的高、精、尖复合型人才,而且需要大力加强铸造“塔基”的多类型、素质优良的整体人才队伍。一方面,优秀的高层次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市场营销人员十分短缺,另一方面,无法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的低层次员工却形成了大量冗员,人才短缺与人员“富余”的现象并存,人力资源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员工淘汰机制不能市场化,减员分流渠道不畅,这势必影响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致使劳动生产率低下,企业与员工之间产生一种不对称的淘汰,人才总体结枯的调整无法迅速进入市场调节的良性循环,

三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单一性。(1)人力资本投资渠道单一,追加投资相对太少,教育经费仅占职工工资总额的1.5%;(2)员工培训方式单一,大多只侧重于短期在岗培训,缺乏高质量的培训教材和高素质的授课人员,培训质量很难保证;(3)员工培训内容单一,绝大部分培训都是“现用现学”的业务培训,忽视了对员工在思维方式、经营理念、价值观、人生观和职业操守方面的教育和灌输。在向股份制公司转轨的过程中,老员工的知识需要调整、更新,新员工的业务技能需要积累、提升,熟悉保险与资本市场运作的高级管理人才需要大力培养,员工培训的任务十分繁重。

四是员工绩效考评的模糊性。具体表现为:国有保险公司传统的人事考核侧重于从德能勤绩四个方面对员工进行考察,主要是沿袭国家有关干部考核的做法。原有的考评办法缺乏量化指标,员工不能完全了解业绩考核流程,业绩考核指标权重和具体分值的含义比较模糊,在操作上仍有感情的因素。同时,人事部门采取组织安排的做法,对多数员工“一岗定终身”,制约了人力资源潜能的发挥。

五是收入分配的不公平性。国有保险公司的收入分配仍以国家的工资总额计划管理为基础,薪酬水平在与外资保险公司和其他股份制保险公司的人才争夺中缺乏优势。员工的利益风险与岗位责权不对称,责权利不统一,奖惩不对称,“干多干少一个样”的现象仍然存在。分支机构追求经营效益的动力不够强,单位与个人之间没有建立内在一致的驱动关系,两者一定程度上存在脱节现象。受计划经济条件下用工制度的限制,国有保险公司员工“能进不能出”的问题一直无法解决,“冗员”的出口渠道不畅。相反,当优秀员工提出辞职时,又缺乏有效的措施加以挽留,人才流失现象越来越严重。保险行业是人才稀缺的行业之一,如何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积极参与人才竞争,已经成为国有控股保险公司刻不容缓的任务。

对策与建议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建立以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为导向,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的选人用人机制。国有控股保险公司应根据这一指导原则,运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真正建立起科学有效的识才、用才、塑才和留才机制。

(一)识才——建立人才选拔机制。

一是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只要具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为公司的改革和发展作出积极贡献,都是公司需要的人才。要坚持德才兼备原则,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不拘一格选人才。鼓励人人都作贡献,人人都能成才。

二是从大处着眼,适应未来的需要。管理者在识别人才时,不能只见一端而不见全貌。判断一个人是否是人才,主要看大的方面,不必求全责备。况且,人的能力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依其所处的位置和环境,可能有的能力为10分的人做出了20分的实绩,或能力为20分的人只能做到10分的实绩,人只有处在最能发挥其才干的岗位上,才能干得最出色。同时,选才不只是为了填补空缺,光看现有才能也是不够的,必须看其是否有成长与发展的潜力。选才不仅要着眼现在,更要考虑未来公司发展的需要。三是大力推行竞争上岗。竞争上岗是。步拓宽选人用人渠道、引入竞争机制、促进员工合理配置的有效方式。国有控股保险公司可以根据自身的战略规划,推行以竞争上岗和岗位交流为主要内容的人才选拔机制,实现人员与岗位的有效匹配,进一步推动员工队伍的知识化和年轻化。对重要岗位人员必须定期轮换和交流。

四是积极实行淘汰制度。哈佛商学院的库克教授曾经提出了“人才创造周期”的理论,认为人才的创造力在一个工作岗位上呈现出一个由高到低,达到巅峰后又逐渐衰落的过程,其创造力的高峰期可维持3至5年。人才创造周期可分为摸索期、发展期、滞留期和下滑期四个阶段。所以,在衰退期到来之前适时地变换工作岗位,便能发挥人才的最佳效益。为彻底解决“能上不能下”的问题,国有控股保险公司可以根据人才周期理论,实施优胜劣汰制度,将那些不适应岗位要求的人及时坚决地淘汰下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公司时刻充满活力。

(二)用才——建立人才激励机制。

激励是指创造员工满足各种需要的条件,激发员工的动机,使之产生实现组织目标的特定行为的过程。激励是一门科学,其理论基础是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和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激励是调动员工积极性的主要手段,也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永恒主题。

激励有多种实现形式,其中薪酬是最为重要的。要使薪酬具有最好的激励效果,又有利于员工队伍的稳定,就必须进行高明的薪酬设计,在设计时尽可能多地考虑一些激励性因素。广义来说,员工的薪酬可以划分为两人类:外在报酬和内在报酬。外在报酬主要包括:组织提供的报酬、津贴和晋升的机会以及来自:厂同事和上级的认同。内在报酬是与外在报酬相对而言的,它是基于工作本身的报酬,如对工作的胜任感、成就感、责任感、受重视、有影响力等等。事实上,对于知识型员工来说,内在报酬和员工的工作满意度有相当大的关系。因此,组织可以通过工作制度、员工影响力、人力资本流动政策来执行内在报酬,让员工从工作本身得到最大的满足。

股权激励是薪酬激励的一种有效形式。美国联合航空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航空公司之一。然而,由于受到1991年的海湾战争和世界经济普遍不景气的影响,经营业绩曾经持续下降。1991年亏损额达到3亿多美元,到1994年总计亏损达18亿美元。面对这一严峻形势,1995年夏天,该公司果断地实行了员工持股制。员工掌握了公司55%的股份,作为交换,他们放弃了将近50亿美元的工资与薪水。员工持股确实产生了奇迹。持股制硬是把联合航空公司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不仅使公司摆脱了巨额债务,而且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了市场竞争力。由于受到国内目前有关政策法规的限制,股份制改革后的国有控股保险公司实行全员持股仍然还存在一些政策和法律障碍。不过,我们可以采取渐进的过渡办法。首先,在公司经营班子成员、各省级分公司和总部各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中实行股权增值计划,然后逐步向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和有突出贡献的员工推行,待政策许可并确有必要的情况下,再推进到普通员工。

(三)塑才——建立人才培训机制。

大量研究表明:当企业的经营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追加物质资本投资,其边际效益呈现递减趋势,而追加人力资本投资,边际效益却是递增的。任何组织应变的根本之道就是学习,一个企业未来唯一持久的优势,就是有能力比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多更好。竞争对手能够复制你的增长和加速策略以及采用的所有常规管理方式,但是他们不可能复制你们企业的创造力。因此,只有推动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型人才队伍的创建,才能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利益共同体,才能提高自身的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

国有控股保险公司由国有独资企业转变为股份制公司,运行规律发生了重大转变。要建立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运营安全、服务和效益良好的现代金融企业,仅凭过去的老经验、旧框框,已完全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国有控股保险公司应当紧紧围绕新时期的发展战略,积极贯彻专家治司、技术立司、知识兴司的方针,加大教育培训的力度,不断更新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式和手段,增强培训效果,着力创建学习型组织,培养员工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公司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为实施“人才强司”战略奠定坚实的基础。

具体来说,可以采取以下三种培训模式一是三级培训模式,即总公司对省级分公司的培训、省级分公司对地市分公司的培训和地市分公司对区县支公司的培训。二是岗位培训模式,包括岗位专业培训、岗中培训、专家培训和国外培训。这种培训模式的重点是技能培训,培训原则应该是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三是系统培训模式。包括理论培训、实务培训和案例培训等。

(四)留才——建立人才发展机制。

人才是利润最高的资本,能够留住人才的公司才是最终的赢家。因此,要认真探索一套靠待遇留人、靠感情留人、靠事业留人、靠企业文化留人的措施,但更重要的是要建立一整套人才发展机制,靠机制留住优秀员工,稳定员工队伍。

一是关心员工的职业生涯设计。一个优秀的人才对于自己在一个企业长期的发展前景是非常重视的。他们如果没希望看到自己职业的发展和提升,往往会“心恍思走”、“择木而栖”。因此,关心员工的职业发展前途是最有效的激励措施。韩国著名企业家李秉哲把90%以上的精力都用在“因才施用”上,把人力资源开发摆在首要地位,表现出了卓越领导者的眼光,是值得企业管理者效仿的。只有高度重视和关心员工的职业发展前途,精心指导员工确定个人职业生涯计划,设计好一个完整的事业发展阶梯,才能使广大员工觉得自己的利益与公司利益是一致的,个人的发展前途和公司发展前途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二是提高员工的工作成就感。要教育员工发扬“敬业爱岗”的精神,帮助员工理解自己的工作对整个公司的重要作用,提高员工实现自我价值的意识。要改变传统的监控式的管理方法,合理授权,权责一致,鼓励员工参与管理,支持员工的创造力,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三是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要重视人的情感因素对员工行为的激励作用,改变管理者与员工之间单一的上下级领导与服从关系,真正与员工融为一体,注重与员工的情感交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切实帮助员工解决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使员工对公司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公司。

资源管理论文篇(9)

正视冲突

企业内由于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异性(包括知识、经验、岗位职务、信息来源、看问题的角度和方法、所处的环境等),对同一个问题会有不同的看法和处理方式,于是就产生了矛盾,这种矛盾的激化就是冲突。

提到冲突,人们往往认为是不好的,将冲突与无理取闹、破坏、暴力等联系起来,甚至将冲突看作是企业即将崩溃或管理失败的征兆,所以管理者应当尽量避免冲突。这种看法在过去的管理实践中较为流行,但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管理对象素质的提高,这种落后于时代且不全面的看法显然需要重新审视。诚然,冲突在企业里更多地表现为员工与员工、员工与管理层的正面之争,但是人力资源管理者应该与时俱进,全面正确理解冲突为妥。

冲突按其性质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建设性冲突或称良性冲突;一类为破坏性冲突或称恶性冲突。一般来说,凡双方目的一致而手段或途径不同的冲突,大多属于良性冲突,这类冲突对于企业目标的实现是有利的。而恶性冲突往往是由于双方目的不一致而造成的。作为人力资源管理者在进行冲突管理时重要的是要正确区分良性冲突与恶性冲突。良性冲突的主要特点是:双方对实现企业的共同目标关心;乐于了解对方的观点、意见;大家以争论问题为中心;在冲突中注重互相交换情况。

良性冲突助力管理

几年前,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理奥娜德教授和管理咨询家施特劳斯女士就在《哈佛商业评论》杂志上撰文指出,从生物学、心理学和认识论的角度大力主张公司应建立一种带有“建设性冲突”的企业文化。一家企业如果同时具有理智型和感性型、逻辑型和独特型、社会型和对立型多姿多彩不同性格的管理人员,这种多样性的企业文化在市场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将会释放出无限的智慧和生命力。

被奉为全球成功企业家典范的GE公司前任CEO杰克·韦尔奇就十分重视发挥建设性冲突的积极作用。他认为开放、坦诚、建设性冲突、不分彼此是惟一的管理规则。企业必须反对盲目的服从,每一位员工都应有表达反对意见的自由和自信,将事实摆在桌上进行讨论,尊重不同的意见。韦尔奇称此为建设性冲突的开放式辩论风格。正是这种建设性冲突培植了通用公司独特的企业文化,从而成就了韦尔奇的旷世伟业。“日本的爱迪生”盛田昭夫则从自己的管理实践中体会到,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方式激发良性冲突,让员工表达自己的不满、发表批评意见于企业非但不是不幸,反而有利于培养上下级一体的工作关系,使组织少冒风险。盛田昭夫在公司里鼓励大家“公开提出意见”,即使对自己的上司,不要怕因公开提出意见而发生冲突。他认为,“不同的意见越多越好,因为最后的结论必然更为高明”,“公司犯错的风险才会减少”。

激发良性冲突

既然已经认识到良性冲突的积极作用,那么,作为人力资源管理者,理应运用一定的技巧,诱导、引发良性冲突。

一是鼓励冲突。要激发冲突,在企业中首先就是要营造鼓励冲突的氛围,管理者要在企业大力倡导良性冲突,引入良性冲突机制,对那些敢于向现状挑战、倡议新观念、提出不同看法和进行独创思考的个体给予大力奖励,如晋升、加薪或采用其他正强化手段。对于冲突过程中出现的少数人的意见、观点不能轻易地批评、指责、嘲笑、讽刺、挖苦,要以冷静的态度与之分析,对引起冲突的原因进行深入的思考、论证。还要对某些冲突双方,提供必要的信息,让不同的观点交锋碰撞,迸发新的思想火花,引导良性的冲突深入开展。

资源管理论文篇(10)

摘要:本文将通过对国内石油企业人才现状的分析,探究了石油企业中人才流失的各种原因,帮助石油企业分析出多种留住新型人才、实干人才的方法。

关键词:石油企业 人才现状 人才流动 留住人才 分析思考

引言

随着全球一体化趋势的加强,我国石油企业在面对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在接受着巨大的考验,尤其是石油企业的人才建设与发展,石油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加强石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就显得越发重要,通过科学合理内部管理,可以大大提高员工的积极性,是石油企业内部人心所向。石油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并发展壮大,加强石油企业的员工资源管理就显得越发重要,通过科学合理的实施石油企业员工资源管理,能够充分激发员工潜能,使员工充分展现出自己的才能,对提高石油企业业绩意义重大,在石油企业员工资源管理中,石油企业员工的建设与发展又是重中之重。

1 石油企业人才的定义

1.1 石油企业人才概述

一般来讲,石油企业对人才这个概念有比较明确的定位。他们要么把富有丰富管理经验的、能把石油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管理好的人员称之为人才;要么将具有丰富的生产操作技能和经验的、能够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难题的技术人员划到人才范围内。不管是采取何种划分方式,人才都是能够为石油企业创造更多财富价值的员工。

1.2 石油企业人才特点

石油企业人才具有更高的自我价值追求,有强烈的成功渴望。石油企业人才并不以财富作为唯一的追求目标,他们认为帮助企业创造价值、积累丰富的工作技能经验、获得尊重也是个人追求的重要方向。石油企业在发展的同时,人才个人发展目标也会得到满足,同时使自己的社会地位提高。

2 人才流动原因分析

上一篇: 八年级语文教师 下一篇: 本科自我鉴定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