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化学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2-07-10 21:27:50

生活中的化学论文

生活中的化学论文篇(1)

语文学习和生活息息相通,语文教育理应回归和顺应它与生活的联系,向广阔的生活开放,并且教师还要有意识地以语文课堂为轴心,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向生活的相关领域拓展,让语文学习的触角延伸到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做到课内学习与课外知识紧密结合,使语文教学形成一个辐射型的整体网络结构。

一、小学语文课程生活化的内涵

生活化教学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的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体现“全面”与“综合”是新时期语文教育的一个新理念。语文综合素质是指能适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语文素养。要培养这种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宗旨的合素养,必须将教育与生活紧密相连。

实践证明,语文教学生活化的确是一条可行之路。从儿童学习语文的过程来看,只有将语文学习置于现实生活的背景之中,才能激发起他们作为学习主体的强烈的学习愿望。

二、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的意义

(一)小学语文教学与生活相结合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小学语文教学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就是将语文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小学生作为生活的主题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语文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小学生作为生活主题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小学语文教学必须植根于丰富的生活,因此,教学过程必然将涉及多个智力领域,必将提高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的学习效率。

(二)小学语文教学与生活相结合利于学生的社会化发展

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是一种在生活背景下的前景化学习,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充分提供情节背景下的学习是最有效的。”人要实现由自然人向生活人的发展,必须将所学真正理解能学以致用。对此,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正可以发挥它的独特优势。小学语文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的目的,往往是为了在学习内容与学生的体验之间建立联系,使新学内容能较快地纳入学生原有的知识认知结构,达到真正理解,这是优化学习过程的有效途径。

(三)小学语文教学与生活相结合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每一个体都有相对的优势智力领域,如:有的孩子擅长用表演来表现自己的情感:有的擅长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有的则喜欢用语言来表述自己的观点。就是语言表达,有的侧重于形象描述,有的擅长于逻辑分析,有的个性鲜明,有的平静随和。这就是优势智力领域的差异。教学中须尊重每个个体的智力特点,让每个个体的特殊才能都能得到充分展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尊重个性的表现,是关注人的个性化发展的体现。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课程生活化的运用

(一)点击生活课程,实施生活化教学

学习与生活的脱离使教学变得过于抽象、理性。如果我们稍作调整,引进生活中母子间讲故事的情境,复述由一人独白改为由“母亲”给“儿子”讲故事的形式进行一一当然角色完全可以由学生自己设定,教学的效果就可以迥然不同。“说”者因为有了一个忠实的听众,有了交流的对象,说兴更浓,并且很自然地会用丰富的表情、形象的动作来增加语言表达的感染力;“听”者则一改沉默静听的僵化形象,回归生活的真实,边听边做出反应:提问、猜测、反驳、赞同……结果复述演绎成平等、开放、不断生发创新火花的对话过程。

(二)沟通两个“课堂”,学习生活化的语文

1.课前向生活开放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材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密切联系学生生活,为了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我们要学习探究跳出教材走向学生真实生活。

2.课中再现生活

关注儿童的课堂生活,赋予课堂以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从理性生活、道德生活、审美生活等方面重过课堂生活,注重认知、体验、感悟等生活形式的统一。体验情感、激发学习兴趣。

(三)融入生活实践,学会在生活中用语文

(1)运用语文知识,在生活中进行恰当的口语交际。口语交际的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口语交际,以便在生活中更好地与人交往。(2)运用语文知识,在生活中进行适当的阅读。浩瀚的书海犹如艺术的殿堂,有了“语文”这把万能的钥匙,就能置身其中、自由徜徉。所以孩子应在老师、家长的指导下进行适当的阅读。(3)运用语文知识,在生活中进行初步的习作。在低年级就有简单的写话练习,高年级还有初步的作文训练。我们应充分保护学生的创作热情,大胆鼓励他们用“我手写我心”。

参考文献:

生活中的化学论文篇(2)

二、语文教学是创作世界的动力

语文教学的价值在于让每个学生都能展现出最为个性的自我,因为文字是富有生命的,语言是最有个性与活力的象征,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当尊重每一个学生自我创作的能力,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是最有活力,充满灵性,富于创造的个体,但是现实的语文教学中总是会潜移默化的去束缚孩子的对于生命的创造性与想象力,我们不应该把学校变成一座工厂,每天按部就班的生产出同一批型号,打上同一个标签的产品,而是用语文教学去让学生们感悟生命,打开他们的眼界,比如在古诗的学习中,可以让学生去肆意的随着自己的想象去描绘心中的场景,让他们将自己心中所描绘的景象用语言表达出来,用笔和纸画出来,也许学生们的语言与绘画水平是有限的,但是我想在这个过程中,古诗的文字性陈述绝不是唯一的宗旨,更多的是让每一个学生能够更深入的去解读这首古诗带给他们每一个人的感受,所收获的不同的意义,而老师也会在这个过程中收获到,每一个学生都尤其最为独特最富有创作性的一面,他们的生命是如此的丰富而多彩,是多么有活力的存在,并且这样的教学环境为学生们所提供的绝不仅仅是一堂语文课这么简单,在轻松自由充满想象力的学习氛围中,学生们不仅仅收获了知识,同时还完成了一次自我成长,在与他人的沟通中,学会了倾听与理解,学会了质疑与肯定,这样充分发挥他们每一个人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勇于展现自我,敢于超越自我,这样的语文教学才使学生从更层次去感受来自语言的魅力,来自文字的想象力。而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们不应把按照成人所设定的条框与预期去教训学生,应该做的是从学生们自身的独特性去发展与促进他们。

生活中的化学论文篇(3)

我国古代成语典故丰富多彩、生动有趣、通俗易懂,蕴含着深刻的哲理,闪烁着哲学思想的光芒,给人以启迪和教益。在教学中巧用成语典故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促使学生思维方法、能力的提升,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教学效果,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学习《意识的作用》一框时,引用了“画饼充饥”“掩耳盗铃”“望梅止渴”来说明意识虽然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但是不能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依赖于物质,物质决定意识的道理。引用“按图索骥”“郑人买履”来说明一个人做事情、想问题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道理,而不能违背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学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时,用“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纸上谈兵”“胸有成竹”等成语说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道理。通过在教学中引用成语典故,既能增强课堂的感染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能促进积极思维,从而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学生经过自主学习思考得出结论,从而使教材中的哲学原理进入自己的思想深处,内化为学生精神世界的一部分,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和评价事物,做出正确的行为选择。

二、引用名言警句,明理释疑深化主题

我国古代有许多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艺术家、军事家等,他们在社会生活和实践活动中,留下了不少真知灼见、富含智慧、发人深省的至理名言。在教学中适当引用名言警句,能说明和揭示哲学概念和原理,既能把深奥的道理说得浅显易懂,又能把抽象的东西变得具体形象;既有利于突出重点,又能深化主题。如在学习《哲学的基本问题》时,引用范缜的名言“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导入课题,在课堂上我提出了一系列问题:这里的“形”指的是什么,“神”指的是什么?你认为先有“形”还是先有“神”?“形”和“神”关系如何?“形”和“神”关系问题的实质是什么?范缜的这句名言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自主思考得出结论:“形”指的是“肉体”,“神”指的是“精神”;先有“形”后有“神”;肉体存在则精神存在,肉体毁灭(不存在)则精神毁灭(不存在);“形”和“神”关系问题的实质就是存在和思维的关系问题,也就是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即哲学的基本问题。范缜的这句名言说明存在(物质)决定思维(意识),先有存在(物质)后有思维(意识),就是唯物主义;反之就是唯心主义。思维(意识)和存在(物质)何者是世界的本原、谁决定谁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基本派别的唯一标准。这样,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不断获取新的感受、新的体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思考,加深了学生对哲学观点和原理的理解。

三、引用古典诗词,立疑激趣达成目标

生活中的化学论文篇(4)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品德修养、文化水平、教育方法等对学生品德和心理形成有直接而重大的影响。然而有相当一部分家庭的条件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成长,有的家长对子女常训斥、打骂,使孩子对父母望而生畏,缺乏心灵和感情的交流,当孩子遇害到困难时,也得不到家长的帮助;遇到挫折时,同样得不到鼓励,使孩子有种“压抑感”、“委屈感”。有的孩子的父母感情破裂,双方离异,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心灵。更有些“问题家庭”,家长自身品德修养不高,作风不正派,对孩子的影响也就可想而知了,尤其是在文化艺术活动中,所以家庭教育方法不当,是孩子在文化艺术活动中出现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职业院校文化艺术教育制度不是十分健全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使我们学校的教育工作和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如片面追求升学率,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内教学,轻课外教育;重尖子生培养、轻视后进生的教育;学校的生活内容、生活方式单一,使许多学生对学习感到枯燥,心理恐慌,信心不足,视课堂为牢狱,视学习为苦役。而一些教师忽视学生心理特点,在在文化艺术活动中教育学生时采用不当的方法,如体罚、心罚学生,损害了学生的自尊心,使不少学生产生孤独、自卑的心理,特别是后进生,被教师所嫌弃,失去上进心而每每参加文化艺术活动就自暴自弃。

(三)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

近年来社会上的一些负面影响对学生冲击很大,随着改革开放,经济体制改革深入,难免带来一些精神方面的污染,这些都对青少年造成不良影响,青少年由于缺少辨别能力,一味模仿,也造成了一些学生的非正常心理。此外,青少年时期,尤其职业院校这一阶段的年龄,正是学生的“过渡时期”,国外称之为“危险年龄”这时期青少年身高体重迅速增长,性成熟时期开始。由于生理上的迅速“成长”极大地打破了生理和心理的独立性、批判性有了显著的发展,但又有较多的片面性和主观性,他们精力旺盛,感情充沛,但带有冲动性,不善于克制,行为不易预测,也最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可惜对于一些职业院校家长老师也往往缺乏充分思想准备,没有积极主动及时地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帮助他们渡过“特属时期”和“危险年龄”,致使这时期成为心理问题的多发时期。有的专家通过个案分析指出。2/3的成年人心理产生于中小学时期。小学生心理疾病多与家长教育有关,大中学生疾病的根源多在于教师,这应当引起职业院校家长和教师足够的重视。

二、提高职业院校学生在文化艺术活动中心理素质的几点思考

(一)加强教师业务学习,提高教师自身心理素质。要对学生在文化艺术活动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师在文化艺术活动中的心理素质,现代化生活日益紧张和繁忙,给人们带来施工心理变化,面对激烈的升学竞争及来自社会各方面有形无形的压力,使一些教师产生心理冲突和压抑感。教师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必然导致不适当的教育行为,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教师要重视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教师的职业特性要求自身要有极强的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教师要用科学知识调整自己心态,使自己始终处于积极乐观、平和、稳定、健康的状态,以旺盛的精力、丰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绪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要对教师广泛开展心理学知识的培训,尤其是职业院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使每一位教师都掌握必需的心理健康知识,以利于正确对学生进行指导,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出现甚至少出现失误。培养一支自身心理健康,懂得心理学专业知识,掌握心理辅导技能和心理训练方法的职业院校教师队伍,这是加强在文化艺术活动中心理健康至关重要的因素。

(二)要在职业院校开设有关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的教育。目前不少职业院校开设健康教育课,其中也开始涉及心理健康的知识。但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不仅仅是普及心理学有关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进行心理训练,进行心理指导。心理健康教育课应该是融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和操作性为一体的,这样才能学以致用,真正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和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减少心理障碍及其他心理问题。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行为协调、人际关系适应的心理健康标准,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三)要建立学校文化艺术活动中心理健康服务体系。职业院校在文化艺术活动中开展心理健康服务,缺少专业人员是一大问题。在近期内还很难配齐专业的心理医生,但教育行政部门应考虑尽快培养和培训专业的心理辅导教师队伍,在上级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开展心理健康服务。要在学校开设心理咨询室,心理阅览室,心理活动室,开设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定期为师生举办心理健康、心理保健等专题讲座。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生活辅导,职业指导等,并建立健全学生心理档案,并将其作为班主任、任课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依据,从而使职业院校学生在文化艺术活动中的心理健康工作落到实处。

加强职业院校学生在文化艺术活动中心理健康教育,同时提高学生思想修养水平、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是一个同步实施的过程,它对学生高尚品质 、人格和情操的形成产生巨大的影响,同时也会影响智力的发展。因此,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和教育部门根据教育要求,遵循教育规律,扎扎实实的开展好职业院校学生在文化艺术活动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进一步实施素质教育,巩固和提高素质教育成果,为民族的文化艺术振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生活中的化学论文篇(5)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强调,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要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实的能力,深化教育教学的效果。

校园文化是学校文化活动和长期形成的校园精神及培育这种精神所需要的文化环境的总和,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活动文化等。校园文化肩负着对学生进行情操、理想、道德、思想、意志、生活、管理等多方面的教育和培养的任务,对于学生的全面素质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校园文化建设目标具有一致性,内容具有交叉性,形式具有重合性。可以说,一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效果好坏,与校园文化建设息息相关。校园文化为加强和改进思政课实践教学提供了良好的载体和特有的条件。

一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校园文化建设目标一致,内容交叉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根本宗旨,立足于大学生自身的成长需要,以促进大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为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为国家培养能较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和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而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形式,促使学生的智能发展,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从而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所以,二者育人的根本目标是一致的。

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及《形势与政策》课。通过这些课程的教学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的教育以及基本国情和形势与政策教育。而校园文化活动则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以及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由此可见,二者在内容上密切相关,且具有交叉性。

二 校园文化活动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重要途径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和校园文化建设虽然各有自己的特点,但二者之间具有很强的一致性,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学校内部是一个有机统一体。校园文化建设可给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提供可供利用的资源环境,反过来,思想政治理论课可为促进校园文化功能的健全和完善提供理论基础和保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成效的重要途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丰富、多样,比如:校史校训校歌知识抢答赛、辩论赛;和谐社会之和谐校园小论文、征文;爱国电影观后感等,可将学生作品,如观后感、小论文、收集的相关图片、照片等利用学校网站、宣传栏、报刊栏、校报、广播、文化长廊等方式展现,从而创设蕴含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的校园景观。又如,开展主题座谈会、举办主题晚会、组织校园大型活动展、图片展、板报和红歌会等,都可以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提供很好的素材,也可以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同时,相对于校外实践方式,校园文化在资金、场地、安全、组织等方面优势明显,通过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可以有效地推动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开展。 转贴于

三 校园文化活动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有效载体

校园文化活动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重要载体。思政课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而校园文化活动与思政课实践教学殊途同归,被当做大学校园的“第二课堂”或“隐性课程”,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展示的平台。很长一段时间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尽如人意,尤其是课内与课外、理论与实践易脱节。校园文化活动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一个展示载体,使得思想教育活动利用很多形式更加鲜活地展示在学生面前,避免了过于传统单一的理论灌输所带来的厌烦情绪。思想政治理论要为受教育者接受和掌握,既需对其进行系统地灌输,更需要通过环境、舆论、教育者言行等方式对受教育者施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渗透,并通过学生自己的实践与体验去感悟和接受。校园文化反映全校师生的共同追求和共同目标,具有强大的号召力。它把校园精神的深刻内涵通过形象塑造,内化在学生的思想、心灵、言行中。共同的校园文化使学生对外界的事物做出相似的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在现实生活中做出求真、务实、向上的抉择,在道德情操方面受到熏陶和感染。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德育不是直接的理论输入,而是通过创设各种校园生活、人际关系和文化活动,潜移默化地进行。同时校园文化展示着学生的精神风貌,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了解和掌握学生思想动向的重要窗口。因而校园文化活动能深化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德育效果。目前,学生社团活动是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内容。通过各种学生社团活动,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校园文化所倡导的精神力量的熏陶和感染,并如春风细雨般将这种精神逐步内化为个人的思想和行动。

四 校园文化活动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取得良好成果的重要保证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最终的目的是通过丰富多样的形式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借助校园活动进行更深层次的扩展和推广,以此来巩固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笔者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中,编制了配套的实践教学手册供学生使用。手册中设置了课堂实践教学、校园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教学三部分。其中第二部分校园实践教学,是指学生参与的主要由团委、学生处、各系部及班级组织的志愿服务、社团活动、专家讲座报告等各种实践活动。属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校园文化活动的结合点。这些活动虽然不是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组织实施的,但在客观效果上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一种实践教学资源。学生参加了这些校园文化活动后及时填写“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手册”,记录下活动的名称、时间、地点、内容及感想等。这样,一方面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布置了任务,为了完成任务,学生会更加积极地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另一方面,填写“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手册”会使学生参加校园文化活动更加认真,对活动进行及时的记录和总结,通过学生的思考,活动就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五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为校园文化活动提供主题思想和内容支持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注重“从理论到实践”,即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校园文化注重“从实践到理论”,即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提炼、总结出理性知识,验证和发展科学思想。丰富多样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为校园文化活动的举办内容提供了更多符合时展的主题思想和内容支持。例如学生社团开展的校园文化品牌活动:全体师生一起出谋划策设计校园文化形象、道路、景区的命名及各道路的宣传标语;学习和理解校训、校风、校歌的深刻内涵;结合校内实际编写《校史录》《榜样风采》《校友风采录》并发放至学生手中;指导“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和“勤工助学协会”等社团组织开展活动等。学生们在这些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实践着、完成着教育者所希望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总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环节和主渠道,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的校园文化是学校的形象和灵魂,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的重要途径,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必将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学校的快速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生活中的化学论文篇(6)

产生于20世纪末,研究和实践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为主要方向的学习研究会,在各高校的党委、团委的支持和指导之下,其发展速度、受关注的程度、影响的广度超越了其他学生社团,越来越成为当今教育界和新闻媒介关注的热点。红色理论社团不同于一般的学生社团,作为一种课堂外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活动形式,它们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本指导思想,与主流思想观念保持高度一致,它的一个重要特征就在于它的先进性,理论社团的成员都是优秀的学生干部和先进青年学生,他们是积极学习、宣传、研究和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示范群体,已经成为高校青年理论学习和思想引领的重要力量,特别是在开展的各种社团活动中,高校大学生理论社团有着其特定的价值。本文结合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红色协会”(即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会),通过理论社团在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改进与创新、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学生党建工作的开展等成功案例,对高校大学生理论社团建设的实效性进行探讨。

一、大学生理论社团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特定价值

(一)大学生理论社团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提供了有效的载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课堂教学以理论灌输为主,理论毕竟是理论,还需要客观实践的有力说明和积极支持,才更具说服力。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应渗透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等方方面面,通过正确的引导来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觉悟,使学生不断自我完善和实现全面发展。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以理论社团为载体,一方面在立足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结合重大节日、社会热点,以爱国主义、感受改革开放成就等为主题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另一方面依托“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平台进行研究性学习和了解社会、服务人民的实践活动。这些活动融入渗透了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的内容,使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透视角度、不同的思想观念在这里得到很好的交融。学生在参与理论社团丰富的活动过程中,通过亲身实践,将思想观念、理论知识内化,从而达到提高道德素养、理论水平和综合科学文化素质的良好效果。

(二)大学生理论社团增强了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主要是以课堂教学为主,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为主力、以教室为主阵地、以讨论播放影视资料片等单一的方式进行,是一种防御式、单向式的实践教学模式,而大学生理论社团具有群体凝聚功能、思想教育功能,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开展校内校外各种形式的提高自身素质的社会实践活动,例如,组织参观考察百色革命老区等红色资源、利用柳州市文化名城和工业城市等丰富的博物馆、国有企业等教学资源开展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这些实践活动为学生的理论学习提供了一个更直观的阵地,丰富了理论学习的形式,提高了理论学习的效果。通过开展各种形式、不同层次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真正做到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把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与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相结合,达到了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作用,从而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大学生理论社团引领了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大学生理论社团能够很好地把课堂和课外联系起来,更由于社团活动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与学生的日常学习、思考和活动紧密结合,因而能够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顺畅地内化于学生心中。大学生理论社团集聚了大批品学兼优的学生,能够形成浓厚的学习风气。大学生理论社团通过丰富的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有力地配合了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增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其成为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提升综合素质、实现全面发展的课堂和舞台,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广大学生的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并已逐渐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

(四)大学生理论社团提高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当代大学生面对新的社会趋势和竞争要求,积极寻求能力培养和素质养成的途径。大学生的需求具有多层次性、多样性、多变性的特点,如果单靠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是无法满足学生的多种需求的。高校大学生理论社团利用其自身的优势,通过大量的、多层次的、多方面的活动,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有力地化解了冲突,保证学校的和谐稳定,促进了学生对学校的感情。大学生理论社团开展的各种不同主题、不同形式的校内外实践活动中,学生的思维活跃,了解社会,服务社会,感受时代的变化,从而使大学生理论社团成为学校了解大学生思想状况的重要而真实的窗口,使学校能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脉搏,调整工作思路,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更好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五)大学生理论社团拓展了思想政治工作的覆盖面。理论社团作为群众性组织在学校中的大量出现,为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开辟了新的途径。大学生理论社团作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块新阵地,可以通过利用科学的理论、正确的思想去占领这块阵地,以培养“四有”新人为目标,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分层次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理想道德教育和科学文化知识教育,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到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过程中,提高广大学生思想政治觉悟和科学文化水平,充分发挥社团组织的教育引导作用,不断拓宽思想政治工作的覆盖面。

二、大学生理论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引领作用

高校大学生理论社团有利于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需要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来体现,在班级概念日趋弱化、学生流动性日趋增强的情况下,以社团为单位的学生集体组织成为校园文化的主力军。各种类型的社团活动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方式,大学生理论社团在构建校园文化建设中起到了引领的作用,理论社团精彩纷呈的活动给校园文化注入了巨大的生机和活力,对建设良好的校风、学风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一)大学生理论社团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导向功能。高校是建设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而理论社团的各项活动集中体现了先进文化的性质和方向。校园文化建设始终坚持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导向作用,有利于保证校园文化的社会主义方向。大学生理论社团在长期活动中所形成和创造的价值观、社团形象、社团精神、社团品牌和文化产品等方面的内容,是校园文化建设中最具特色、最具影响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使校园文化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更富有时代特征,更加健康地发展。

(二)大学生理论社团推动高校校园文化的传播。在学校内,校园文化只有经过传播,才能影响和感染更多学校成员,达到教育的目的。而大学生理论社团则能够有力地促进校园文化的传播,如举办各种知识讲座、各种以节假日为主题的丰富多彩的社社会实践活动,参加青年马克思主义培训班和党校学习、学术报告会,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无不是在对学生进行文化熏陶,这一系列活动都有力地促进了校园文化的传播。同时,大学生理论社团活动的一项重要形式就是社会实践,如暑期社会调研和红色之旅调研考察活动,它极大地促进了校园文化向学校以外的社会传播、渗透与融合。一方面,参加社会实践的大学生,作为校园文化的载体,将各种校园文化知识运用于社会、服务于社会,并将学校的精神风貌、校园风尚展示于社会;另一方面,在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时,又将社会文化传入大学校园,从而丰富和发展了校园文化,进而达到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融合的目的。

三、大学生理论社团活动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有效载体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内容繁杂,主要包括基层组织的建设、学生党员的发展、教育和培训工作。学生党建教育工作则包含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发展对象的培养教育、预备党员的培养教育以及正式党员的继续教育培训等。其中党员的先进性教育是极其重要的任务。各项教育工作中都需要贯彻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教育、入党动机的教育、党的知识的教育、党员意识的教育、科学的理想信念教育等内容。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的图谋更加明显,而大量学生想加入中国共产党但又有些学生入党的思想动机不纯,这些问题的存在也使学生党建教育工作更显重要,也要求高校要高度重视并认真开展党建教育工作。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和大学生理论社团开展的理论学习、实践活动在内容上有一致的地方。二者都是在高校党委、团委的领导下学习、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不懈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教育、凝聚、鼓舞、引领”,都涉及学生的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二者都要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开展科学发展观教育,开展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教育,开展基本国情和形势与政策教育,开展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这种内容上的相通性特征,也就使二者工作之间的互通有无成为可能,也要求彼此之间工作的有效开展为对方工作提供促进作用。这就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指导下的大学生理论社团为促进学生党建工作提供了可能,提供了更有效的党建工作培养途径。

大学生理论社团的自我建设与发展,不仅关系到高校社团发展的总体趋势,而且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校园文化的营造、学生党建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新形势下,大学生理论社团的发展还要通过不断的探讨、交流与沟通互助,探寻到一条更加适合其发展的道路,越来越凸现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生活中的化学论文篇(7)

在新世纪中国学术界,有一句话似乎很流行,叫作“有知识而没有文化”,是用来批评那种知识化人格的。它看似平常,却是传达时代精神的典型话语。在当代中国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知识”和“文化”是同义语。1957年,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说:“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里的“有文化”对应着“觉悟”,其实就是“有知识”。然而,在“知识越多越反动”的“”时代,就是这点有限的“文化”,也遭到了无情批判和否定,以致于改革开放要从提倡“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之类的基本常识开始。但在20世纪80年代,人们心目中的知识,主要是科学技术或科学技术化了的知识(民间流行的“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一句话,很可以表达当时的状态)。进入90年代,“尊重知识”的观念普及了(尽管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鉴于体脑倒挂,大学教授上街卖馅饼,知识界曾有“光着屁股坐花轿”的自我揶揄),人们也朦胧地意识到“知识”与“文化”的不同,但把握和表达“文化”的方式却仍然是“知识化”的(准确地说,是自然科学化的),只不过是朝着专业化方向推进和深化的。其典型代表,是由“文化热”转变而来的“国学热”。“国学”关怀着“国”,却落实为“学”(其实就是知识),并走向考据化道路。在新世纪,当人们说出“有知识而没有文化”并得到比较广泛认同的时候,“文化”已经处在与“知识”的对比和超越关系中。对比是为了区分,区分是为了强调,强调被区分出来的东西的某个方面。

这话句在不同场合、从不同的人口中说出,含义会略有不同。有时,它是说一个人只有关于科学和技术的知识而没有历史和文化的知识,这主要是人文社会学科中人批评自然科学研究者的口吻;有时,是指向那些只有西方知识而缺乏中国知识特别是文化和社会常识的人,这大半是“土鳖”嘲笑“海龟”的口吻;有时,又是指“知识”与“人格”、“理智”与“情感”、“理论”与“实际”(特别是“生活”)等的分裂,这多半是人文社会学科学者的自我反思和自我批判。在文化与知识的对比和超越中,“文化”的重心显然发生了偏移:在与自然科学知识的对比中,强调社会和人文知识;在与外来(特别是西方)文化的对比中,强调中国文化(或本土文化);在与外在知识的对比中,强调内在的人格和境界;在与理智的对比中,强调情感、需要、信仰;在与理论的对比中,强调实际、生活。当然,对于“文化”的空前强调,并不意味着否定“知识”,而是要凸显“知识”与“文化”的密切关联,把“知识”置于“文化”的基础之上进而超越知识。于是,思想重心同时也是价值重心的转移,又指向一个极其高远的“文化宏愿”:对于“文化”的完整把握和全面实现。不难看出,“有知识而没有文化”这一学术界的生活话语,以具体而微的形式,袒露出新世纪中国学术界(当然也包括教育学界)的思想密码。以此为出发点,反观新世纪教育学界的流行话语,如“本土生长”“回归生活世界”“回归实践”“生命立场”“叙事研究”“质性研究”等,我们将会发现,各种说法看似纷繁歧异,却是同一个时代精神――“超越知识的文化追求”――的不同表达,属于同一个相互关联、彼此呼应的知识家族。

在此,我们仅以“回归生活世界”话语作一简要分析。“生活世界”是现象学大师胡塞尔在20世纪20年代前后提出的一个哲学概念,并在他写于1935―1936年间的《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越论的现象学》中得到了集中论述。90年代初开始为我国学术界所研究,并在一些教育学者的论述中有所反映,但成为一个十分流行的教育学术话语,却在最近几年。

要理解“回归生活世界”的教育学旨趣,首先要弄明白“生活世界”的对应物是什么。大体说来,“回归生活世界”的完整表述,主要有“教育回归生活世界”和“教育理论回归生活世界”两种。前者的对应物是“教育”,准确地说是“学校教育”,即“制度化”的教育,特别是“表现出明显的目的性、结构性和有序性”的现代教育(或者说“科学世界的教育”)。在这里,“教育回归生活世界”,显然是过去“教育―生活”关系问题的新表述,它们都有弥缝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分裂的意图,因此,有一定中国教育史知识的学者,会十分自觉地去关注和援用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但是,在陶行知那里,“生活教育”主要作为“老八股”和“新八股”(即“洋八股”)的对立面出现,并不存在“科学―人文”之间的紧张和对立关系(从某些意义上讲,陶行知可能还是一个科学主义者),也不存在对于“体制化”本身的批判,虽然“生活教育理论”具有明显的非学校化成份。而“生活世界”话语则建立在区分“科学―人文”基础之上,表现为对于“体制化”教育之非人文性的反思乃至批判。于是,“生活世界”被赋予了人文性、个体性、生命性等新涵义。所以,“教育回归生活世界”,实际上就是回归意义世界(即人文学意义上的文化世界),回归个体化的生活和生命世界,个体生命中的非理性方面(如直觉、灵感和顿悟,情感、意志和欲望,以及无意识等)得到了空前强调;师生关系,亦被还原或建构成基于理解和对话的“交往关系”。虽然“回归”的倡导者们一般不主张取消学校教育和科学世界的教育,而是力图沟通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融合科学世界的教育与生活世界的教育,但生活世界显然被赋予了本原甚至本体(作为自然与应然统一体)的意义。

生活中的化学论文篇(8)

一、生活美学的文化渊源及其学理分析

如果说日常生活审美化是在新世纪探索文艺学学科走向的大背景下突显出来的话题,那么,生活美学则是对日常生活审美化话题的进一步探索和拓展。2010年第18届世界美学大会在北京召开,其主题是“传统与当代:当代生活美学复兴”,这可以视为“生活美学”研究在中国兴起的标志。

综观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生活美学的探讨,可以发现这些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对生活美学存在的合法性、合理性的分析上,但是学者们对于什么是生活美学以及生活美学的走向、美学转向生活之后的发展前景及其现实意义等问题尚没有细致和明确的阐述,由此也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生活美学”或美学“生活论”话题本身的泛化与模糊化。

由于深受韦尔施重构美学思想的影响,目前学界一般把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内涵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表层的审美化”,也就是大众身体与日常物质性生活的表面的美化;二是“深层的审美化”,即认识论的审美化,它可以深入到人的内心世界,这种文化的变化可以潜移默化地改变大众的精神意志。因此,对于更加深层次生活美学的研究,我们需要追根溯源,从中国古典文化和西方哲学美学两方面追溯其文化渊源。

就国内而言,最早正式使用“生活美学”这一说法的是刘悦笛。这一话题起初便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但并没有形成如“日常生活审美化”那样热烈、普遍的学术讨论。2010年,在北京召开的第18届世界美学大会上,“日常生活美学”作为一个专题受到与会专家的普遍关注。另外,“生活美学”的专题讨论也在国内一些杂志陆续展开,“新世纪中国文艺学美学范式的生活论转向”就是《文艺争鸣》2010年第三期推出的一个专栏,该刊随后又相继推出四期与此相关的讨论专题。不少知名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生活美学这一话题展开研究。

中国学者在对生活美学进行论述之前,都试图回归传统,为生活美学寻找本土资源,同时也注意放眼国外,为美学走向生活寻求更加贴切的理论资源。首先,就本土理论资源而言,刘悦笛关于中国美学的“三原色”理论有着较大的影响。他曾经撰文指出,中国古典美学可以视为生活美学的原色与底色。中国美学的“儒家生活美学”“道家生活美学”“禅宗生活美学”是构成生活美学的“三原色”。追溯历史,孔子和老子的美学思想中,就已经有走向生活美学的趋势了。也就是说,中国美学从源头上就体现着“生活化”的取向,并以此为基调形成了历史上生活美学的三次高潮。这一点是中国古典美学最具特色的地方,同时也是新时代重新阐释古典美学最具突破性的新途径[1]。张晶就当代美学面对生活与古典“感兴”做出探讨,他认为,真正为艺术提供源源灵感的是“感兴”,这种“感兴”的外在触媒客体便是日常生活,也正是日常生活将艺术与世人紧紧联系在一起,使艺术之树常青[2]。 当然,也有不少学者从个案研究入手深入探究生活美学的古典文化资源,譬如,常康以李贽的“自然人性论”为代表的泰州学派为例,认为要想开启泰州学派的“生活美学”思想,必须将“自然人性论”的“人本主义”回归到“生活美学”这个维度上来[3]。朱立元从实践存在论的角度,表明自己赞同生活美学的心声,他在《关注常青的的生活之树》一文中重新对马克思的“现实生活”概念进行阐释,进而再次证明美学直指回归现实生活的本旨,并表示美学远离纯理论的逻辑和圈子,向现实的日常生活敞开大门,回归生活的本真,这就是“实践存在论”的本质。

不难发现,以上这些研究都是对生活美学思想中中国古典资源的探寻。但是我们更应当看到,当今时代随着社会文化等综合因素的改变,生活美学的思想有了新的变化。电子文化、大众文化、音像文化、服饰文化、广告设计、市场营销、景观旅游、历史文物、传统遗俗、环境艺术、人体彩绘、游戏文化、陶吧、唐装、蹦迪、现代化的街心公园、休闲旅游中心等的大量存在都说明了生活美学在当代中国人的生活中是极为兴盛的。因此,有学者明确表示,在现时代重提生活美学,“不是要颠覆掉经典美学的所有努力,而是要使美学返回到原来的广阔视野”;就是要打破“自律艺术对美学独自占有和一统天下,把艺术与生活的情感经验同时纳入美学的世界;我们再度确认生活美学,不是为了建构某种美学的理论,而是在亲近和尊重生活,承认生活的审美品质”。在此基础上,陈雪虎在《生活美学:三种传统及其当代汇通》中分别辨析了中国三种美学传统,第一种是基于前宗法社会残留于当代的,作为人们追忆与利用传统生活?c文化的美学;第二种是基于百年现代中国民众革命斗争的革命生活美学;第三种才是基于当代世界整体语境而在中国迅速发展起来的生活美学。这三种生活美都试图靠近现实,具有一定的现实性,因此也就共存于当今时代[4]。

也就是说,生活美学的研究需要回归传统,也需要放眼国外。从生活美学的国外思想资源来看,从海德格尔的“存在真理”的艺术、维特根斯坦的“生活形式”的艺术到实用主义代表者杜威的“完整经验”的艺术,大都表明了从哲学理论回归人类生活本身的趋向。当然,西方哲学和美学研究者主要从主客二分的视角回归现实生活的本质直观,从感性与理性二分的视角回到现实生活的本真呈现,简言之,就是从西方传统美学的视角回到哲学和美学的“生活论”上来。

当下的生活论转向已经获得了多元化的发展,这更加丰富了生活美学作为美学发展新的增长点的理论基础。

首先,从文化研究的角度为生活美学提供学理依据。例如,陆扬借助雷蒙?威廉斯对“文化”的三种定义,进一步论证文化是特定的生活方式,是普通平常的。他指出文化研究的一个基本方法,即将文化现象作为文学文本进行细致分析,文化研究的对象应该是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内部的生活方式,正是这种生活方式供给文化研究以意义。换言之,我们当前所面临的日常生活正是文化研究的生活论转向的现实根基;而且高科技引导下的网络世界和“赛博空间”等的存在,也一步步瓦解了传统的形而上的美学观念,让美学研究的重点和中心逐渐转向个体和大众,不再只局限于与世无争的“象牙塔”之中。毋庸置疑,当前的消费文化及其表征更多地体现了生活美学的现实,特别是人们对于自己身体、外表的美的追求,在各种传媒力量的引导下,人们追求身体的美化、自我的解放以及艺术化的生活,同时也会面临着如身体的自我解放与身体技术压制、自我的认同与自我的迷失等等悖论,并相应出现一些两难的社会问题。

其次,从生态论的视角为生活美学提供学理依据,从而让人走向“诗意的栖居”。对此,曾繁仁先生认为,城市美学在“美学走向生活”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城市美学的关键在于“有机生成论”――天人相和,顺应自然;阴阳相生,灌注生气;吐故纳新,有机循环;个性突出,鲜活灵动;人文生态,社会和谐。这五个方面的原则回归到美学中就是有机性、生成性、生命力与和谐性,只有按照这样的原则,才能真正实现“诗意的栖居”城市,让生活更加美好[5]。生态美学理论的基础原则是“生态整体主义”,这就意味着实现生态论的转向必须破除主客二元对立的认识论,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协调。而健全的文化生态应该由有机文化的文化因素生成文化网络,这种网络是生态视域内部固有的链条,缺一不可,否则便会导致对文化生态的破坏。

其三,从艺术与生活的关系中为生活美学提供学理依据。当前,“新的中国性”艺术正在指向生活美学,当代中国艺术理论理应在生活美学中重新被重视起来,艺术离不开美学,美学离不开艺术。生活美学不能脱离艺术研究,艺术更需要承担起新的使命,即让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换言之,当前的艺术没有必要继续保留其高高在上的位置,艺术与生活应该保持更加紧密的互动关系。学者们真正需要思考的问题应该是艺术如何让生活更加美好。总体来说,很多学者们都认真思考了什么才是真正应该关切的美学问题。

当然,不少学者也意识到,生活美学也存在着很多挑战,首先就是“学”与“术”之间的张力,也就是审美实践要求与美学学术要求之间的张力。我们说生活美学意在将美学回归日常生活,重新发现生活中的审美价值。那么如何实现艺术让生活更美好的目标呢?张未民在《回家的路,生活的心――新世纪中国文艺学美学的“生活论转向”》一文中提出,新世纪的美学建构需要“生活的心”,这种“生活的心”是整体之心、包容之心、实用理性之心,是保持了一定的“度”的中道之心。由此,生活美学是建立在深厚的本土传统之上的,当然也需要借助西方的艺术美学观念,拥有“生活的心”并在不断的学习探索中寻找回家的路。

目前,生活美学已经成为全球美学发展的“新路标”之一。对于生活美学的探讨,中国学者们大致从生活美学的中西美学资源、文化理论、生态理论及艺术研究的视角这几方面展开,当然也有其他微领域的研究,多方面的阐释更有利于呈现“文化间性”的多维视野。换句话说,在生活美学这一话题的讨论过程中,诸多学者的不同研究视角和思考立足点很大程度上打开了生活美学的研究大门。在对生活美学不断的探讨中逐渐实现研究视角的具体化,向更多具体的领域汲取理论营养,最后再以贴近生活的方式回馈其中,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正如生活美学的倡导者刘悦笛在2016年首届当代中国生活美学论坛所强调的,当我们的时代,生活越来越美化,我们要的,并非生活的“美学”,而是审美的“生活”。真正将美学研究落实到现实生活中,确切地说是中国当下的现实生活中,才可能发生根本上的创造性,进而建立属于中国本土特色的生活美学理论。诚然,也只有这种本土语境下发展起来的生活美学才能更好地作用在人们的生活中,毕竟美是使人幸福的东西,研究美学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人们“审美的生活”。文学和艺术回归到生活世界本身,应该是未来世界发展的趋势之一,也是中西方文化交流和沟通的一座桥梁。当前中国文化要走出现实困境,就必须实现生活与理论的结合。当代生活美学本身就是一种中国化的美学形态,它所涉及的衣食住行乐等方面对当代人们生活的影响必然是“润物细无声”的。

二、生活美学的价值取向

仅仅在艺术领域中的审美,早已不能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所以,对现实生活的各种体验已成为人们审美的重要资源,生活美学强调的就是不要把“审美”看作是超然于人们生活之外、高高在上的神圣领域,而是要将“审美”真正作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审美时代造就审美的大众,正是基于这样的社会现实,探寻生活美学的价值追求和走向,就显得尤为重要。

1.生活美学倡导环境审美模式。 在古典美学中曾经有一些描述环境审美欣赏和环境审美体验的论述,但环境审美模式这个概念却是后来才出现的,它是由当代西方倡导生活美学的学者提出并频繁使用的一个词。他们认为,对于自然与社会发展的过程美的描述,是一种环境审美模式。虽然客观世界的形式美,是主体产生美感的原因,然而,人们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功能规律的认识的过程,也是人们美感产生的重要原因。而且这些美感的生成都通过人类的知觉经验和认知结构发生作用。人们审美维度的变化、人们审美方式的变革和审美体验范围的扩充,均体现在“自然”――“艺术”――“环境”的演变过程中。首先,从产生背景上来看,生活美学之所以倡导环境审美模式,是因?榛肪成竺滥J绞嵌宰匀换肪澈蜕缁峄肪成竺兰?赏知觉经验模式的性质特点、结构要素、生成机制及理论模型的描述。它既是对现代艺术审美模式在自然景观和社会景观审美中运用的反思重建,也是对当代艺术、自然、景观、环境、生活等领域审美体验和审美鉴赏新模式的阐释与建构。环境审美模式的研究孕育于当代“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讨论中。它续接美学史中自然审美模式的相关讨论,针对当代景观感知、景观评估、自然审美、社会审美、环境规划与设计中的审美化倾向,试图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审美体验和欣赏经验的特点、方式和运行机制进行描述、修正和重释。其次,从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和研究内容上看,生活美学之所以倡导环境审美模式,是因为环境审美模式主要从审美接受的角度来描述审美体验和审美鉴赏的知觉经验结构及其各要素的关系。因此,从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上来看,环境审美模式是对审美体验和审美欣赏即审美鉴赏过程中的审美知觉经验结构或各要素关系的描述。同时,在环境审美模式中,随着作为审美对象的“环境”概念的扩展,与之相关的感官知觉、经验方式和涉及要素也得以拓展。环境鉴赏的对象不仅仅局限于现代美学意义上的艺术或艺术品,而是涵盖艺术、景观、自然、人类动态生活等广泛意义上的“人类环境”。审美鉴赏的感官也从人们的“视、听”扩展到眼、耳、鼻、舌、身等全面参与的身体联觉。而这些正是生活美学所强调的。从研究内容和结构要素上来说,环境审美模式不仅仅是对环境审美知觉经验过程中所涉及的各个要素及其性质、样态的独立分析,而且是试图对环境审美鉴赏过程中审美经验的结构及诸要素之间关系进行反思与重构。

应该指出的是,当代西方许多倡导生活美学的学者分别从科学认知主义、经验论、心理学、生态学等多个方面对西方美学史中自然环境审美和社会环境审美的经验模式进行了梳理、概括和重构,从而开创性的提出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审美的“环境模式”“参与模式”“景观模式”“生态模式”等概念,这就不仅拓展了美学学科向自然、环境、景观和生活等领域的拓展,也为我们深刻理解生活美学提供了深刻的思路。

2.生活美学倡导淡化艺术与“非艺术”的边界。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社会的分工导致了艺术与非艺术之间的区别,艺术不断地从宗教性和实用性的活动转化而来,成为人们诗意栖居的灵魂伴侣。艺术的情感体验与逻辑认知的统一,审美过程中的无功利性,艺术中的“崇高”“优美”“滑稽”“悲剧”等维系美学的基本概念的产生,以艺术为核心的审美,既造就了“美学”历史上的辉煌,同时也有一种潜在的危机,那就是?术变成了一个孤岛,成为少数人自言自语的场所。这种状况,归根结底是艺术的异化。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伴随日常生活审美化时代的到来,生活美学倡导要使美的元素渗入到现实生活中的每个角落,使人们的日常生活充满艺术气息。生活美学期盼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随处可以看到曾经的“非艺术”事物成为了艺术,希望越来越多的“非艺术”景观成为艺术景观。实际上柏拉图早就从否定的角度来概括艺术,评价艺术作品是“影子的影子”。夏尔?巴图则从肯定的角度,提出艺术本身就存在于日常生活的世界之中,其基本思想就是艺术和生活具有不可分离性。正如现象学艺术理论家米?杜夫海纳所认为的那样,艺术佳作与素描、乐音与刺耳的杂音、舞蹈与载歌载舞的动作、美声唱法与撕心裂肺的叫喊、艺术家的优秀作品与儿童涂写乱画、艺术与非艺术之间,人们将如何设置艺术的边界?将大众、市场、性感、休闲、世俗、审美、享乐等因素掺和在一起的人体彩绘、游戏文化、陶吧、唐装、蹦迪等现象,到底是艺术还是非艺术? 面对如此这般的困惑,生活美学认为传统意义的艺术与非艺术、雅和俗之间的界限早已趋于模糊 ,审美与现实、艺术与生活已逐渐融合,这就要求对艺术概念的界定做适当的调整,从而淡化艺术与“非艺术”的边界。生活美学倡导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人人都应该是艺术家,正如接受美学的观点――艺术作品是一个开放、等待读者去阅读、填补“空白”的文本。接受美学把“作家――作品――读者”放在艺术审美的全过程进行讨论,认为如果失去了读者,所谓艺术作品仅仅是一张无人问津的“纸张”而已。接受美学实际上就是“读者学”,而每个时代参与对文本进行自由、积极的创造者即广大民众就是艺术家,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活美学认为当今社会“人人都是艺术家”。

3. 生活美学倡导消解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边界。 社会学、政治学在20世纪主张精英的、纯粹精神、“精英”阶层的“文化”理论,强调少数精英人物治理社会。这种理论延伸至文化领域,就是强调精英文化。“文化精英”被认为是具有良好知识背景、从事严肃高雅的文化事业并具有高雅品位的一类人。这类人传播和解释“经典”和“正统”,是新思想、新理念、新知识的创造主体。因此,全球化的今天,各国文化发展的根基应该是精英文化,精英文化发挥着主流价值观的引导作用,承担着培养人们健康的审美意识、鉴赏美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崇高使命。而大众文化是在当代大工业迅速发展和消费主义盛行的背景下,以电子传媒为介质大批量生产的当代文化形态。大众文化以其产品的商品化、形式的时尚化、传播的数字化、趣味的娱乐化、制作的规范化、审美的日常化为特点,吸引当代大规模的大众共同参与其中,人数之多、地域之广、规模之大是前所未有的。大众文化已迅速壮大成为与来自学界的精英文化并驾齐驱的社会主干性文化形态。

长期以来,很多学者以自己研究的是精英文化而自居,陶醉于曲高和寡之中,他们认为高雅精致的必然是“精英文化”,“大众文化”只能是粗野简陋的,所以强调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泾渭分明。但是生活美学认为,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两者并不相悖。“大众文化”也可以有自己的高贵、优美和崇高,有自己的精品,而“精英文化”也难免俗气、无聊和空洞之作。所以要消解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界限,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引导,努力实现文化建设的“精英性”与“大众性”的统一,共同创造以追求真、善、美为己任的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正如有的学者所说的:“精英文化是唯审美的,而大众文化是泛审美的,唯审美是一种审美占有和把持,高高在上,难以亲近;泛审美则是一种大众审美的自足、自在形态,它是个体的亲在,个体的在体经验,张扬人的审美感性。泛审美不是低俗,而是从个体出发的主动的审美亲近。大众文化时代建构了电影的新世俗神话,泛审美作为这一神话的美学载体,是文化的选择,更是美学的必然。”[6]这也正是生活美学之所以倡导消解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边界的原因所在。当然,我们在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现在出现的“娱乐至死”“恶搞经典”等现象,已不属于大众文化的范畴,从某种意义上讲,其是对文化的亵渎和犯罪。

生活美学视域下的艺术的走向在何方?艺术是出现了转机还是出现了危机?艺术是否会被终结?综合上述分析,生活美学无论是倡导消解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边界,还是倡导淡化艺术与非艺术的边界,说到底就是要打破艺术与生活的分离状态。面对这种情况,有些学者认为艺术“终结”了,但也有些学者却认为这是艺术的真正开始,是艺术的新生。学者曹桂生主张艺术是美的集中体现,它是真善美统一,应该回到生活之中,回到审美[7];刘悦笛则倡导艺术回归生活,艺术回归身体,艺术回归自然,这样才能为艺术的新生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8];王来阳认为,艺术要重生,就要回到心灵,回到审美[9]。杜威认为,只有人类在不断追求公平正义,在不断消除贫富差距的过程中,将人们在各类艺术场所,如展览馆、歌舞厅、影视院、博物馆、咖啡厅、音乐厅、少年宫、市民中心、会展中心、音乐茶座等地方培养起来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在人们日常生活的活动中加以运用,艺术才会走出象牙之塔,走出孤岛,走向大众。这种看似是“终结”的艺术,实际上是艺术的新生,只不过是艺术重新回归自身而已。

杜威早就说过,许多对无产阶级艺术的讨论都偏离了要点。他指出,产生艺术的原材料在人类的各种各样的生活之中,艺术在现实生活的源泉中汲取营养,只有为大众所接受的艺术产品才可以称为艺术。当然,杜威是否完全抓住了问题的关键,还可以商榷,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随着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程度的不断提高,应该给艺术带来新的生存环境,也使艺术具有新生的可能性。这种艺术的新生,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必然要“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10]

三、生活美学的现实意义

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生活美学所倡导的生活的审美化和审美的生活化,使审美对象从高雅的艺术世界如博物馆、音乐厅、书画室、电影院转向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在咖啡厅里也许人们第一次见到蒙娜丽莎迷人的微笑,在校园中也许人们第一次看到思想者面容,人们的审美经历和美感享受不再是仅仅来源于高雅场馆的艺术赏析,而更多的来自日常生活的环境中,是“眼、耳、鼻、舌、身”等全面参与的身体联觉。所以,可以这样认为,生活美学越来越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

1. 生活美学的理论意义――美学的重构。 生活美学是当代审美文化发展的理论旨归,它不仅具有时代特征,而且代表着一种时代精神,这种时代特征和时代精神,就体现在广大人民群众对幸福美好生活孜孜不倦的追求之中。所以生活美学作为一种新的美学理论形态,不仅会对传统审美理论形成某种冲击,而且会对今后美学的发展产生影响。

从某种意义上说,生活美学在审美功利性方面填补了美学理论的空白。生活美学的本质说到底就是强调人们的审美与生活走向同一,这种观点对传统美学关于审美活动的功利性观点是一种强烈的冲击。在传统美学中,以康德为代表的众多哲学家,长期以来一直将人们的现实生活作为有待改造的对象,生活与审美毫无关系,被搁置于人们的审美活动的视野之外,将审美非功利性摒弃在理论研究之外。然而,无数事实已经证明美的根源来自于现实生活,美是人类长期生产劳动实践的产物。如果无视历史事实,主观上强行将生活与审美剥离,那么所谓的审美就会走向虚无主义。在现实中,不可能有为审美而审美的现象,而日常生活也不可能脱离了审美。所以,有一点必须明确,就是不论是人们的审美活动还是人们的现实生活,作为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不可避免地具有功利性。随着社会的前进,人们更加希望在日常生活中充分地享受到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而传统审美观念中的“阳春白雪”,早已不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人们期盼着自己的日常生活更具有审美价值,更具有审美意义。所以审美与生活走向同一,就必然成为美学发展的趋势,这些都为生活美学的理论提供了现实的依据。可以说,生活美学使人们的审美与人们的生活在现实中获得共赢,从而使人们的审美活动和现实生活增添了不可言喻的情趣,既可持续发展而又色彩斑斓。进而言之,生活美学的出现正推动着美学理论的创新发展。

生活美学是对传统美学的一种“学术”超越,使美学回归生活。传统美学在主客二元模式思维下,认为超越功利才是审美,超越生活才是艺术,超越内容才是形式,超越客体才是主体,超越理性才是感性,超越现实才是自由等等。在传统美学的这样一种所谓的“超越”思维模式中 , 人们在唯我唯美、绝对逍遥的精神乌托邦中进行审美,艺术似乎成了人类远离现实、逃避生活的伊甸园。一句话, 传统美学远离现实的审美和艺术,远离人们的生活。

应当说 ,传统美学在突出审美和艺术的独立性、自由性,高扬审美和艺术的主体性、表现性等方面是有建树的 ,但它的理论割断了审美、艺术与人类生活的本真性,在其指导下,艺术只会越来越迷恋贵族化、精英化、“纯粹”化 ,越来越摒弃平民社会和通俗风味了。正因为如此 ,扬弃传统美学 ,回归现实生活 ,便成为一种学术必然。生活美学一方面将现实日常生活重新设定为审美和艺术的始源根基、故土家乡;另一方面又将其所强调的审美的主体性、自由性等从少数精神“贵族”那里解放出来 , 还给了每一位生活者 ,还给了时刻创造着自身生活的大众 ,即如福柯所言 ,让每一个体的生活都成为一件艺术品[11]。也就是说 ,生活美学从根本上否定了传统美学所迷恋的二元对立理论模式,强调非艺术与艺术之间的相互换位,非审美活动与审美活动之间的相互融合,非审美价值与审美价值之间的相互撞击。关注和追问这些问题,恰恰是美学理论进一步向前发展的标志。

2.生活美学的社会意义――生活的和谐、美好与幸福。 和谐、美好、幸福的生活,是人类追求的终极目标,也是美好的人性目标。从古到今,众多的思想家、哲学家、艺术家、科学家都在期盼着这种理想的社会状态。而生活美学在当今时代的社会意义,就是更加突出地体现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出人们希望尽快实现审美自由王国的迫切愿望。

生活中的化学论文篇(9)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对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与政治素养、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校园文化与学生的思想观念、心理素质、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紧密相连,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指导他们学习如何做人、做事、做学问。但就目前高职院校的实际工作而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校园文化建设往往分属不同的部门,缺乏沟通和合作,缺乏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教育资源不能高效组合,既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提高,又影响校园文化功能的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校园文化有必要互通有无,加强合作,形成优势互补,从而实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校园文化双效互动的体现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担负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高等学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①两者关系相辅相成,具有融通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内容上的相互渗透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品德教育,完成高等教育任务的一项根本措施和基本途径。“05方案”以来②,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课程主要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及“形势与政策”,它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开展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的教育,帮助大学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和基本观点,引导学生树立高尚的理想情操,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时代精神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因此要发挥校园文化育人功能就必须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渗透其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支持,引导着校园文化的主流和方向。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应该体现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属性和原则,遵循社会主义大学人才培养的方针。校园文化强调理想信念教育,注重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其中爱国主义教育是重点,思想道德教育是基础,对大学生深入进行素质教育、培养其全面发展是目标。随着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各种思想文化也在冲击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坚持不懈地运用先进的思想和科学的理论武装当代大学生,引导学生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自觉抵制各种不良思想的影响,促进学生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协调发展,这些都离不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渗入。

(二)途径上的相互补充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任务主要在是课堂上完成,特别是高校扩招以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都是以“大班课”教学形式进行,这种教学途径上的局限性,必然会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灵活性受到限制,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效性受到影响。

相对于课堂教学而言,校园文化活动主要让学生通过各种实践活动的途径,参加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各种活动,在这种由大学生自己为主体营造的人文环境和文化氛围中,有校园特色的人际关系、生活方式以及由大学生参与的报刊、社团及其他科学文化体育活动和各类文化设施会作为校园文化的主要特征充盈着大学校园的各方面建设,从而使得大学校园更富有生机和活力。校园文化活动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育途径上,由课堂拓展到课外。由于校园文化活动总能联系学生思想实际开展活动,具有明显的针对性、灵活性和时代特征,满足了学生自我管理、主动成才的需要,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了能力,更陶冶了情操,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强有力阵地。

(三)手段上的相互融通

我们在以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比较注重认知,在认知方法上强调灌输。其实,认知应该是启发,教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掌握认知的手段,而不仅在知识本身。传统的教学手段强调教育者对学生的硬性灌输,往往忽略了学生的情感与意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中国社会各领域改革的日臻深入,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出现了利益要求和精神需求的多元化。传统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弊端日益显现出来,这种由教育者自上而下的教育和灌输,只强调学习理论的内容,忽略了教育的多

种形式;只强调施教主体的愿望,忽略了教育客体的需求;只强调知识的传授,忽略了能力的培养。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活动,一般通过实践参与和自我教育的途径实现。它注重从感性教育入手,结合院系开展的有序而系统化的系列活动,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实现理性的飞跃。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日趋丰富,有以知识拓展、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着眼点的学术研讨类社团,有以凸显特色、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艺术类社团,有以奉献社会、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志愿者服务类社团。校园文化活动所具有的实践特质和寓教于乐功能,弥补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空泛性和生硬性,增强了其针对性、娱乐性,强调学生积极的参与意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四)目的上的彼此一致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以科学理论武装大学生,引导青年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大学生识别和抵制错误思潮及国际敌对势力的能力,它的价值导向功能是教学育人。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目标是高技能人才,而高技能人才一定是德才兼备的人才,强调学生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校园文化建设也应体现高职特色,反应高职院校的精神面貌和个性特征,使生活于其中的学生受到浓郁的“大学精神”“高职气息”的熏陶,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它的价值导向功能是文化育人。

虽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校园文化各有特点、各有不同的侧重点,但是在育人的根本目标上是一致的,就是把当代大学生培育成为四个“新一代”,正如胡锦涛同志在2007年“五四”青年节向中国青年群英会致信中所希望的“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③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校园文化在高校育人过程中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两者缺一不可。所以,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校园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是为了实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校园文化双效互动的保障

近几年来,随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日益深化,育人的主渠道得到了进一步延伸和拓展。而校园文化活动也更加富有生命力,充满了朝气和活力,活动中的系统意识和理性色彩也日趋浓厚。但在两者有机结合,共同发挥育人合力的工作思路方面,仍需探索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具体措施。笔者认为,要实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校园文化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二者的双效互动作用,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机制的保障

为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校园文化的结合,需要建立和健全机构完整、操作可行的领导体制。学校领导应该高度重视,成立以主管思想政治工作的书记和分管教学校长为主任的思想政治教育指导委员会,负责领导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系部要由党团总支负责人、思想政治理论课专职教师组成院系一级的领导小组,具体负责组织实施。这样便形成由书记校长领导的纵向机制,又成立了将党、政、团、系联动起来的横向机制。这一机制的有效运转,便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校园文化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的教育机制保障。 转贴于

(二)学校制度的保障

在学校领导小组的统一布置下,各职能部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学生处、团委、宣传部)和管理部门(教务处、人事处)通力协作,统一协调,共同制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计划和校园文化活动安排计划,并纳入各专业的教学计划中,使之制度化和规范化。在计划的制订过程中,可以要将体现共同教育目标的内容进行优化组合,尽量避免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讲授过的内容,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又重复出现,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从而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应尽量做到二者在内容上的一致性,形式上的互补性,使得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衔接,课堂活动与文化活动相互补充,节省人力、物力、财力,使教育资源得到最优化的组合。计划实施过程中,既要遵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规律的要求,又满足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的需要,充分发挥二者的双效互动,追求完好的教育效果。

(三)师资队伍的保障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校园文化的有效结合,关键是要培养一支优秀的具有战斗力的师资队伍。他们需要有强烈的政治感和使命感,有较为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有优秀的道德品质和人格修养,有良好的岗位素质和相关的知识结构,有对事业忠诚、对学生负责、乐于奉献、开拓创新的精神。随着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学校对师资培养力度加大,两支队伍的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专职教师在理论素养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与学生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相比,他们的不足在于除了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对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动态知之甚少。学生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平时经常置身于学生当中,对学生的了解宛若父母和兄弟姊妹,因此对学生有针对性的教育能力较强,而且他们直接参与校园文化活动制定和指导,有着丰富的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的经验。两支队伍可以通过取长补短,实现优势互补。

可以聘请学生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参与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的整体实施中,作为教学实践环节的辅导教师,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效果。思想政治理论课专职教师或直接承担班主任工作,或担任学生社团或学生活动的指导教师,积极参与到校园文化活动中去,使思想政治理论课专职教师更接近学生、了解学生,既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又增强校园文化活动的理性指导,实现教学与学生文化活动的双赢。

(四)育人环境的保障

良好的育人环境,和谐的教育氛围,更有益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并取得明显的成果。育人环境的营造是一个系统工程。根据教育部的统一要求,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作为必修课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在教学计划的制订、教学过程的实施方面,目前各院校基本上都是统一安排教学;而校园文化活动从计划的制订到活动的开展,基本上都是以院系为单位,因而是相对独立的。这就要求校园文化活动相关部门应统一协调,力求做到全校统筹安排,树立宏观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共同营造积极、健康、向上、和谐的校园育人环境。

(五)考评机制的保障

从目前的考评机制来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是与学校教学考评制度相一致的,考评体系比较完善和规范。而建立和规范学校的校园文化活动考评体系成为当务之急。为便于考评,应注意校园文化活动考评机制中实际操作的可能性,尽量做到定性分析和定量测评结合,阶段测试和期末评定结合,教师考评和学生评价结合,制定完善、合理的考评标准。其中明确考评中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最终目标,以高职学生认知结构作为考评依据,坚持考评中客观开放的原则,制定考评中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指标,成为完善考评机制的题中之意。

[注释]

①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教社政[2004]16号)[Z].2004-12-13.

②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教社政[2005]9号)[OL].moe.edu.cn/edoas/website18/level3.jsp?tablename=1226&infoid=14122,2005-03-02.

③胡锦涛.致中国青年群英会的信[N].人民日报,2007-05-05.

参考文献

[1]官秀成.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4).

生活中的化学论文篇(10)

一、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概述

马克思人学理论是一种科学的理论,它是马克思从哲学视角对人所做的思考,这一理论的研究对象是“人”,马克思人学理论中所提到的“人”具有现实性,是具体的、发展的人,是与他人以及社会密切联系的人。“人的现实性”自始就是马克思人学理论的根本出发点,是马克思人学理论的逻辑起点。这一理论的关注点是人的各种需求,线索是人的生存与全面发展。马克思人学理论产生的标志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但是直到《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及《1846年德意志意识形态》的问世才意味着科学的马克思人学理论的正式形成。经过不断的发展与演变,如今,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又有了新的内涵。马克思人学理论正是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科学性在各国传播开来。主要包括列宁大力倡导的集体主义原则,可以说是马克思人学理论的新发展。不仅如此,在中国,我们有科学发展观,特别强调“以人为本”这一基本理念,提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念,这既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同时也是对马克思人学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十以来,多次强调人才强国,把人的发展放在第一位,重点强调人力优势,更是对人学理论的弘扬。

二、高校校园文化活动调研

当前,各行各业都大力倡导“以人为本”,高校自然也不例外,多种改革如火如荼的开展着,不论是从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手段都力图实现“以生为本”。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可喜的同时,笔者注意到作为高校“第二课堂”的校园文化活动在这一方面存在不足之处,为了获取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第一手信息,笔者进行了一次实地的调研活动,力图获取最真实的信息,找到不足,为更好地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提出有效性建议。在本次实地调研中,笔者选取了就近的一所高校,在调查客体的选择上也是尽可能多样化,其中包括校内学生60名,教师30名,管理者10名。调查的内容是当前这所高校组织的校园文化活动状况。调研的形式主要是以访谈为主,让受采访者回答问卷问题,记录其真实的回答,最后整理分析。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在“你认为当前校园文化活动的缺点是什么?”好多受采访者都表示“校园文化活动主题单一”、“可参与性不强,形式化”;在“你愿意参加校园活动么?”这一问题,有一半同学表示不愿意,只有少数表示愿意。在接受访问的教师也表示,当前开展活动学生的参与度不高,必须以扣学分的方式才能“强迫”学生参与等等。从简单的几个问题我们不难看出,当前高校校园文化活动普遍有学生主动性不高,参与活动热情度低,被迫性强等问题,在内容的设置上比较单一,大多走形式套化,只是为了搞活动而搞,对学生缺乏吸引力,并没有发挥其积极作用,追根溯源,就是由于没有在马克思人学理论指导下来开展一系列的活动。活动完全忽视了“以人为本”、“重视人的全面发展”等原则。自然不能取得好的效果。

三、如何开展好高校校园文化活动

笔者虽然只是调查了一所高校,但是,已经能反映出主要的问题了。就是没能重视人,针对此种现象,我们必须用马克思人学理论的方法论作指导,来进行校园文化建设,那么如何才能开展好校园活动呢?首先,校园文化活动的对象要“以人为本”即以学生为本。在设计校园活动时,要多关注学生主体的思想,看学生当前最需要的是什么,多贴近生活,把握热点设计内容,这样就可以提高学生注意力,增强学生的参与性。第二,校园文化活动活动在内容的选取与编排上,要提升与学生的契合度,要用全面的眼光来设计,遵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不仅仅局限于诗歌比赛等学术性活动,也可以适当增加文娱,社会实践等活动,让学生在多领域发挥自己的能量。第三,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要多样,尊重人的独特性的前提下促进人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最后,校园文化活动的形式要创新,多增加互动环节,这样才能真正加强与学生的交流,达到培养人和提升人的目标。总之,马克思人学理论强调“以人为本”,这就为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提供了理论指导。今后不论在内容的设计还是形式的创新上,都要重视人,这样才能使得活动取得好的成效。

作者:孟宏舟 单位:太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武天林.马克思主义人学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29.

[2]袁贵仁.马克思的人学思想[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1-4.

上一篇: 机电本科论文 下一篇: 培训总结汇报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