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经济原理汇总十篇

时间:2023-07-02 09:54:01

生活中的经济原理

生活中的经济原理篇(1)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在全球的各个国家中,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理论得到了非常广泛深入的应用,国营企业,公私合营企业, 农村合作社等的建立都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应用。下面将利用几个例子进一步探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一)现实生活中劳动力价值等于生活费用的应用

在马克思主要政治经济学中,劳动力价值是指提供劳动力的人为了维持劳动力并进行再生产而需要的社会生活资料的价值,而这些价值包含了人们的衣食住行,受教育,娱乐和养育后代等各个方面。劳动者为维持劳动力再生产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其中包括吃、穿、住、行、娱乐、受教育、繁衍后代等等方面。在现实生活中,劳动力价值体现在人们的生活费用中,社会提供的福利保障如医保,住房公积金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劳动力价值等于生活费用的原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劳动力的价值的体现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但都仅仅围绕着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原理而变化。

(二)马克思政治经济原理中利润率计算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在现实生活中,有关统计报告或媒体往往会提到相关的经济指标—利润率。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原理,其剩余价值主要是跟可变资产相关的,而利润则是相对于总资本而言,所以利润率就是利润与总资产的相除所得的值。有关马克思主义利润率的计算是符合现实经济发展规律的,也是符合现实社会生产规律的。在现实社会的实际应用中,许多其他利润的定义如产值利润率,成本利率,工资利率等都和马克思主义的利润率的概念息息相关,这些利率的计算也主要是根据马克思主义利润率的计算变化而来的。

生活中的经济原理篇(2)

近几十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伟大的成就,这主要归功于经济体制上的改革,它解放了生产力本身,极大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但市场经济也给社会带来了些负面影响。如市场中的尔虞我诈、假货泛滥等现象,不但影响了市场的合理建设,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波及社会的和谐安定。

亚当斯密著名的“无形手”理论中提出了“经济人”的假设,“经济人”的趋利本性决定了他的理性原则:“付出最少,得到最多”。这条原则贯穿了一切商品经济活动,无论是商品经济阶段还是市场经济阶段,只要有商品交换行为,它就一定起作用。这是商品经济活动的利己本性决定的,换句话说,商品经济活动得以运行是以人的利己本性为基础的。诚如阿马蒂亚·森所说:“如果不是自利在我们的选择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正常的经济交易活动就会停止。所以,无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经济人现象必然存在,经济理性原则必然支配着现实人们的思想,影响着人们的行为。人们在市场活动中要想实现这一原则,只能通过不等价交换的手段来完成,而不等价交换行为活动又要求行为个体采取不合理的行为,这也就决定了经济活动必然是无道德而言的,换句话说,社会道德带不来经济效益。“求效率,就不讲道德;企求道德高尚,就会失去经济效率;没有剥削,便不会有利润,更谈不上资本的增殖。可见,经济与道德、利己和利他这两种截然相背的价值取向必然导致二者的二元互斥,而经济必然性又以其自身的铁的规律在漠视着人的道德情感中为自己开道。有些学者不无偏激地说,市场经济制度是建立在“性本恶”的前提假定下的,“市场经济之被推崇,不是由于它是多么的‘高尚’或‘高级’,相反,而是因为它的‘低级’一它不要求人们都是善良的君子,相反,它是一种可以使鸡鸣狗盗之徒相互交易、相互合作(通过交易合作)发展经济的制度;因为它依赖的不是道德教化,不是人的善行,相反,它处处假定你不善,假定你不讲‘道德’,只顾私利,然后在此假定下,处处用合同、法律等制度去防小人,防范恶行,以此来保证人们较为放心地交易、竞争并合作下去。”因此经济学“不讲道德也不应该讲道德。”因此,只要有经济活动的地方,就必然存在着不合理的行为,这也就是我国市场经济中难以杜绝不道德现象的原因。

可见,市场经济的本性利己与社会道德本性利他的二元互斥成为了道德建设的根本难题,因此,有些人提出了“代价论”,即市场经济,或泛义地说,经济发展的善总需以社会伦理道德的沦落的恶为代价。但这个论点受到了较多的批评。的确,假如市场经济根本不促进人们的人格与精神在某些方面的提高,那么单纯的更大的经济福利似乎不值得以伦理道德的牺牲去换取。此外,有些批评者还指出,亚当斯密的“经济人”的本性是抽象不现实的,人的真正的本性是社会性,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也就是说,人的本性是与社会制度本身联系的,一个合理的社会制度直接影响着个人的本性的发展。所以,他们认为“经济人”在社会主义国家根本不会存在,而巨他们甚至还提出了“公有人”的概念来取代“经济人”,但这很难让人信服,它无法解释人对经济利益追求的现实性。其实,亚当斯密“经济人”的本性利己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以商品活动为基础的社会特定发展阶段,商品活动必然通过刺激人的这一本性来实现它自身的运转,但这只是社会发展的特定阶段才有的现象,它不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最终目的,社会主义的发展必然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基础,而且即使在市场经济时代,市场的利己性也只是作为社会的一个基础层面而言的,它不代表社会的所有层面,换句话说,社会自身发展的全面性决定了市场的道德性是不能抹煞的。

市场经济社会非但不会因为市场自身的功利性而排斥道德建设的可能,而且道德作为社会的产物,社会发展自身体制中内在蕴含了对经济主体的道德要求。

首先,社会发展促成了市场经济生活中独立人格的发育,以及与止匕适应的自由、权利观念的发展,为现代人的道德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育班。自主、自尊、自强、自立的精神的发展不仅引导人改善其物质生活境况,而且引导人发展真精神价值。当然,我们不可能在古朴的高尚与现代的高尚之间划出严格的界限,纯朴的高尚与现代的高尚都具有永恒的道德价值,但现代人的高尚必定是人的自由选择的价值。独立人格及自由、权利、尊严观念的发展也剥吏现代人全面介人社会公共生活从而拓展这些生活领域并发展其价值的重要促因。而目现代社会的民主化进程离开了与之同步的道德价值的社会制度也是不可想象的。

其次,社会自身发展要求市场经济对道德的积极肯定,并使其参与到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之中,承认社会存在的“善”价值,为其提供正当合理的价值辩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道德体系寻求更高更合理的伦理价值理想,也就是说,她不是一般地强调社会功利或效率,而是强调社会的共同福利和共同富裕,强调整个社会共同体的公正与和谐;伦理道德作为一种价值科学,其着眼点或根本价值导向总是指向社会整体的普遍价值和长远价值,高度关注各种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和谐,强调积极参与社会合作与实现个人自我完善的辩证统一;一定社会的伦醚德总是在社会生活实践的基础上,为各种社会关系的和谐和人的自我完善提拱一种渠埔蓬驻想的价修宣求目标,道德伦理的应然性理想对于凝聚社会民心、提升社会文化精神,从而最终为个人的全面发展构建提供必要而充分的精神资源。正是伦理道德的价值性、超越性和实践性构成了社会的价值支撑和精神力量。

最后,社会体制内在的经济生活中所要求的公平、诚实规则促成了个人支持公共生活中的社会正义这一核心价值。一个在市场经济生活中重视公平诚实规贝组的人往往倾向于在公共生活中对社会正义感的培养,而且也倾向于肯定道德德性的价值。虽然实际生活中也有反伦理地从事市场活动的人慷慨扶持公益的例子,但他们常常或者是对以往劣迹或某种其他用心的掩饰,或者是对池听经历的一种私辍的伦理上的转变的证明。所以,如果我在市场经济生活中是一个伦理的经济人,我可能在道德发展上有两种可能性。或者,我可能止步于做一个伦理的经济人,一个理智健全的通情达理的人,消极地遵守公平诚实的伦理准则,不去损害他人的正当利益,但当自己的正当权益受到侵犯时则必定起而维护之;虽然在此同时我也抱有同情心,并且欣赏高尚的道德,但不打算身体力行之。或者,我也可能在做一个伦理的经济人的同时,积极地发展公平诚实的伦理规则,发展自己的社会正义感,发展自己的道德德性、同情心、公益心、奉献精神,以及自己对社会的共同价值的领悟,拓展自己的道德精神世界,成为一个道德的人。

市场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道德建设的要求,它是社会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与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相适应,而且,这种融于社会的适应性使社会道德本身不再是千古不变的僵死教条,而是与特定的社会阶段发展特点相结合下的新原则,有效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所以,我国的市场经济道德原则也正是在这一原则下建设的,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平等原则

在市场上,交换双方的地位是平等的,不能把特殊的身份带入市场,任何牛争汉荀啥破坏等价交换的原则。平等就是指作为商品交换者权利的平等,在交换规则面前平等。交换关系中的平等膺测反映在政治领域,就是民主政洽,人们在政治权利与义务上,在政治地位上是平等的。如果说,在私有制条件下,由于人们在生产资料占有上的不平等,使得交换关系中的平等与政治上的民主萎琴育虚伪性的话,那么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由于公有制,人们在生产资料占有关系上的平等,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才成为现实。这种平等关系不仅体现在经济、政治领域,而且也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干群、父子、夫妻、兄弟、师生、朋友都是平等关系。平等原则成为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

2.自主原则

市场交换的主体具有独立性。这种独立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利益的独立性,主仲有自身的利益,正是这种私利成为主体参与市场竞争的强大动为;另一方面是主体权力的独立性,在不损害他人的前提下,主体有权根据自身的利益与意愿来决定自己的行动,并承担行为的后果。所谓自主原则就是承认主体独立性,要求人们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浮碗人他人的私利,并尊重别人的权力,尊重别人的意愿,不能随意干涉别人。作为主体自身,必须对白己的行为负责。

3.诚信原则

在商品交换中,交换的商品必须货真价实,以假充真,以劣充优,必然损害等价交换的原则。在现代,信用成为最广泛的经济关系,甚至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诚信原则成为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诚即是真实,在人与人的交往中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清;诚的反面是伪,商品交换中的欺诈行为,人际关系中的虚情假意,即是伪。信即遵守诺言,言必信,行必果。诚信不仅是市场经济的要求,而且是人际交往的普遍要求,所以,自古以来诚信原则就是做人的翡梦卞准则。

生活中的经济原理篇(3)

    近几十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伟大的成就,这主要归功于经济体制上的改革,它解放了生产力本身,极大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但市场经济也给社会带来了些负面影响。如市场中的尔虞我诈、假货泛滥等现象,不但影响了市场的合理建设,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波及社会的和谐安定。

一职称网

    亚当斯密著名的“无形手”理论中提出了“经济人”的假设,“经济人”的趋利本性决定了他的理性原则:“付出最少,得到最多”。这条原则贯穿了一切商品经济活动,无论是商品经济阶段还是市场经济阶段,只要有商品交换行为,它就一定起作用。这是商品经济活动的利己本性决定的,换句话说,商品经济活动得以运行是以人的利己本性为基础的。诚如阿马蒂亚·森所说:“如果不是自利在我们的选择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正常的经济交易活动就会停止。所以,无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经济人现象必然存在,经济理性原则必然支配着现实人们的思想,影响着人们的行为。人们在市场活动中要想实现这一原则,只能通过不等价交换的手段来完成,而不等价交换行为活动又要求行为个体采取不合理的行为,这也就决定了经济活动必然是无道德而言的,换句话说,社会道德带不来经济效益。“求效率,就不讲道德;企求道德高尚,就会失去经济效率;没有剥削,便不会有利润,更谈不上资本的增殖。可见,经济与道德、利己和利他这两种截然相背的价值取向必然导致二者的二元互斥,而经济必然性又以其自身的铁的规律在漠视着人的道德情感中为自己开道。有些学者不无偏激地说,市场经济制度是建立在“性本恶”的前提假定下的,“市场经济之被推崇,不是由于它是多么的‘高尚’或 ‘高级’,相反,而是因为它的‘低级’一它不要求人们都是善良的君子,相反,它是一种可以使鸡鸣狗盗之徒相互交易、相互合作(通过交易合作)发展经济的制度;因为它依赖的不是道德教化,不是人的善行,相反,它处处假定你不善,假定你不讲‘道德’,只顾私利,然后在此假定下,处处用合同、法律等制度去防小人,防范恶行,以此来保证人们较为放心地交易、竞争并合作下去。”因此经济学“不讲道德也不应该讲道德。”因此,只要有经济活动的地方,就必然存在着不合理的行为,这也就是我国市场经济中难以杜绝不道德现象的原因。职称网

    可见,市场经济的本性利己与社会道德本性利他的二元互斥成为了道德建设的根本难题,因此,有些人提出了“代价论”,即市场经济,或泛义地说,经济发展的善总需以社会伦理道德的沦落的恶为代价。但这个论点受到了较多的批评。的确,假如市场经济根本不促进人们的人格与精神在某些方面的提高,那么单纯的更大的经济福利似乎不值得以伦理道德的牺牲去换取。此外,有些批评者还指出,亚当斯密的“经济人”的本性是抽象不现实的,人的真正的本性是社会性,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也就是说,人的本性是与社会制度本身联系的,一个合理的社会制度直接影响着个人的本性的发展。所以,他们认为“经济人” 在社会主义国家根本不会存在,而巨他们甚至还提出了“公有人”的概念来取代“经济人”,但这很难让人信服,它无法解释人对经济利益追求的现实性。其实,亚当斯密“经济人”的本性利己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以商品活动为基础的社会特定发展阶段,商品活动必然通过刺激人的这一本性来实现它自身的运转,但这只是社会发展的特定阶段才有的现象,它不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最终目的,社会主义的发展必然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基础,而且即使在市场经济时代,市场的利己性也只是作为社会的一个基础层面而言的,它不代表社会的所有层面,换句话说,社会自身发展的全面性决定了市场的道德性是不能抹煞的。职称网

市场经济社会非但不会因为市场自身的功利性而排斥道德建设的可能,而且道德作为社会的产物,社会发展自身体制中内在蕴含了对经济主体的道德要求。

    首先,社会发展促成了市场经济生活中独立人格的发育,以及与止匕适应的自由、权利观念的发展,为现代人的道德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育班。自主、自尊、自强、自立的精神的发展不仅引导人改善其物质生活境况,而且引导人发展真精神价值。当然,我们不可能在古朴的高尚与现代的高尚之间划出严格的界限,纯朴的高尚与现代的高尚都具有永恒的道德价值,但现代人的高尚必定是人的自由选择的价值。独立人格及自由、权利、尊严观念的发展也剥吏现代人全面介人社会公共生活从而拓展这些生活领域并发展其价值的重要促因。而目现代社会的民主化进程离开了与之同步的道德价值的社会制度也是不可想象的。职称网

    其次,社会自身发展要求市场经济对道德的积极肯定,并使其参与到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之中,承认社会存在的“善”价值,为其提供正当合理的价值辩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道德体系寻求更高更合理的伦理价值理想,也就是说,她不是一般地强调社会功利或效率,而是强调社会的共同福利和共同富裕,强调整个社会共同体的公正与和谐;伦理道德作为一种价值科学,其着眼点或根本价值导向总是指向社会整体的普遍价值和长远价值,高度关注各种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和谐,强调积极参与社会合作与实现个人自我完善的辩证统一;一定社会的伦醚德总是在社会生活实践的基础上,为各种社会关系的和谐和人的自我完善提拱一种渠埔蓬驻想的价修宣求目标,道德伦理的应然性理想对于凝聚社会民心、提升社会文化精神,从而最终为个人的全面发展构建提供必要而充分的精神资源。正是伦理道德的价值性、超越性和实践性构成了社会的价值支撑和精神力量。

最后,社会体制内在的经济生活中所要求的公平、诚实规则促成了个人支持公共生活中的社会正义这一核心价值。一个在市场经济生活中重视公平诚实规贝组的人往往倾向于在公共生活中对社会正义感的培养,而且也倾向于肯定道德德性的价值。虽然实际生活中也有反伦理地从事市场活动的人慷慨扶持公益的例子,但他们常常或者是对以往劣迹或某种其他用心的掩饰,或者是对池听经历的一种私辍的伦理上的转变的证明。所以,如果我在市场经济生活中是一个伦理的经济人,我可能在道德发展上有两种可能性。或者,我可能止步于做一个伦理的经济人,一个理智健全的通情达理的人,消极地遵守公平诚实的伦理准则,不去损害他人的正当利益,但当自己的正当权益受到侵犯时则必定起而维护之;虽然在此同时我也抱有同情心,并且欣赏高尚的道德,但不打算身体力行之。或者,我也可能在做一个伦理的经济人的同时,积极地发展公平诚实的伦理规则,发展自己的社会正义感,发展自己的道德德性、同情心、公益心、奉献精神,以及自己对社会的共同价值的领悟,拓展自己的道德精神世界,成为一个道德的人。

三职称网

    市场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道德建设的要求,它是社会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与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相适应,而且,这种融于社会的适应性使社会道德本身不再是千古不变的僵死教条,而是与特定的社会阶段发展特点相结合下的新原则,有效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所以,我国的市场经济道德原则也正是在这一原则下建设的,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平等原则

    在市场上,交换双方的地位是平等的,不能把特殊的身份带入市场,任何牛争汉荀啥破坏等价交换的原则。平等就是指作为商品交换者权利的平等,在交换规则面前平等。交换关系中的平等膺测反映在政治领域,就是民主政洽,人们在政治权利与义务上,在政治地位上是平等的。如果说,在私有制条件下,由于人们在生产资料占有上的不平等,使得交换关系中的平等与政治上的民主萎琴育虚伪性的话,那么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由于公有制,人们在生产资料占有关系上的平等,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才成为现实。这种平等关系不仅体现在经济、政治领域,而且也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干群、父子、夫妻、兄弟、师生、朋友都是平等关系。平等原则成为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

    2.自主原则

    市场交换的主体具有独立性。这种独立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利益的独立性,主仲有自身的利益,正是这种私利成为主体参与市场竞争的强大动为;另一方面是主体权力的独立性,在不损害他人的前提下,主体有权根据自身的利益与意愿来决定自己的行动,并承担行为的后果。所谓自主原则就是承认主体独立性,要求人们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浮碗人他人的私利,并尊重别人的权力,尊重别人的意愿,不能随意干涉别人。作为主体自身,必须对白己的行为负责。职称网

    3.诚信原则

    在商品交换中,交换的商品必须货真价实,以假充真,以劣充优,必然损害等价交换的原则。在现代,信用成为最广泛的经济关系,甚至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诚信原则成为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诚即是真实,在人与人的交往中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清;诚的反面是伪,商品交换中的欺诈行为,人际关系中的虚情假意,即是伪。信即遵守诺言,言必信,行必果。诚信不仅是市场经济的要求,而且是人际交往的普遍要求,所以,自古以来诚信原则就是做人的翡梦卞准则。

生活中的经济原理篇(4)

一、农业法的概念

农业法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的农业法,是指调整在农业和农村经济活动中所发生的特定农业和农村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不仅是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和农民(或农户)等农业法主体从事农业和农村经济活动的行为准则;而且也是国家领导、组织、协调和管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手段,是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强有力工具。

狭义的农业法,是指1993年7月2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2002年12月28日经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农业法》不仅是指导和统帅农业和农村经济活动的基本法律,而且也是制定各项具体农业法律的直接法律依据。据统计,1979年以来,我国已制定和颁布了《农业法》、《农业技术推广法》、《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水法》、《水土保持法》、《水污染防治法》、《防洪法》、《防沙治沙法》、《森林法》、《渔业法》、《草原法》、《种子法》、《动物防疫法》、《野生动物保护法》、《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环境保护法》、《乡镇企业法》、《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农业税条例》等20多部农业法律、50多部农业行政法规以及农业部制定的460多部部门规章,同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也颁布了许多农业地方性法规和农业地方性规章,可以说农业立法工作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

本文研究的农业法是指广义的农业法。

二、农业法的调整对象

传统大陆法学理论是按照法(即指法律规范的总称)所调整的社会关系(实际上是指社会关系的不同领域)来划分法律部门的。法律部门划分的最基本的标志,是法律规范所调整的对象,调整同一类性质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结合成一组,即构成了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这一理论在划分、规范法律部门方面起过极其重要的历史作用,至今我们仍然应主要坚持以社会关系作为划分法律部门的基本标准。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在现代市民社会,平权的民事关系与非平权的管理关系以及隶属性的行政关系日益交融、难以分辩;同一类性质社会关系已成为一个具有多元化、立体化和复杂化特征和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呈现出一个法律部门不一定就只能调整一种社会关系,一种社会关系也不一定就只能由一个法律部门来调整,即一个法律部门也可能调整有着内在统一联系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社会关系或一种社会关系也可能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法律部门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进行调整。目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关系已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经济关系,它已成为一个具有多元化、立体化和复杂化特点与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同时,农业和农村经济关系的特点之决定,目前一个法律部门无法调整全部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关系,而应由目前的民法、行政法、经济法等法律部门从不同角度、不同手段、不同方法进行既有分工、又有协作的综合性调整。

笔者认为,农业法的调整对象应是特定农业和农村经济关系。“特定农业和农村经济关系”,这个词是农业法概念中起决定性的重要词语,含义是:农业法不是调整所有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关系,也不是调整非农业和农村经济关系,而只是调整特定或重要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关系,即部分农业和农村经济关系,它是有一定范围的。我国农业法调整对象的特定农业和农村经济关系,它包括以下四类:

1.农业和农村经济活动中的民事关系。它指的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或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自然人和法人以及其他组织之间在农业和农村经济活动中形成的财产关系。所谓财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经济内容的社会关系。农业和农村经济活动中的民事关系,如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关系、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土地租赁关系、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关系、农业社会化服务关系、农业知识产权的使用许可和转让关系、乡镇企业联营和合伙关系、农业技术开发和转让与咨询和服务关系等等。农业和农村经济活动中的民事关系具有民事关系的特点:(1)民事关系为横向方面社会关系;(2)民事关系中当事人法律地位平等;(3)自愿、公平、互利、协商达成这类关系;(4)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与义务一般应是对等的,即等价有偿的;(5)当事人可以相对自由地处分自己的权益。农业和农村经济活动中的民事关系具有自身的特点:(1)这类民事关系在农业和农村经济活动中形成的;(2)这类民事关系的当事人中至少一方为农业法主体;(3)这类民事关系只包括财产关系,具有一定经济内容的民事关系,不包括人身关系,民法中的民事关系包括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4)这类民事关系主要由农业民事法律规范加以保护。

2.农业和农村经济活动中的行政关系。它是指农业行政主体(职能行政主体与授权行政主体)在依法行使农业行政职权时,与相对主体(行政相对人)在农业和农村经济活动中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农业行政主体产生行政职权有两种方式:一是法律、法规的规定,如《农业法》第九条:“各级人民政府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工作统一负责,组织各有关部门和全社会做好发展农业和为发展农业服务的各项工作。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工作,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工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林业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有关的为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工作”;又如《宪法》第一百零七条第二款规定:“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执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决议和上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决定和命令,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行政工作”等等。二是行政授权。如村民委员会在某些行政管理方面,因法律法规授权而成为行政主体,如《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五条第三款规定:“村民委员会依照法律规定,管理本村属于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其他财产”。有的是一个行政主体依法把自己行政职权的部分或全部赋予给另一个组织,从而使后一个组织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职权。农业和农村经济活动中的行政关系,如通过核发兽药生产许可证、兽药经营许可证、兽药制剂许可证、兽药产品批准文号、植物检疫证书、兽医卫生合格证、畜禽产品检疫证明、种子生产许可证、种子经营许可证等形成这类关系,还可以通过进口饲料许可、农药登记许可等发生这类关系;等等。农业和农村经济活动中的行政关系具有行政关系的特点:(1)在行政关系中,必须有一方是行政主体;(2)行政关系具有隶属性,即纵向的命令与服从;(3)当事人在行政法律关系中的权利与义务不能自由处分;(4)行政主体必须依法行使行政职权,真正做到“依法行政”;(5)行政主体享有优益权,并有处理行政争议的权力。农业和农村经济活动中的行政关系具有自身的特点:(1)在农业行政法律关系中,必须有一方是农业行政主体;(2)这类行政关系在农业和农村经济活动中形成的;(3)农业行政主体依行政职权在农业和农村经济领域发生的这类行政关系,即农业行政经济关系或具有一定经济内容的行政关系,不涉及政治、公安、民政、军事、外交等领域的行政关系;(4)这类行政关系主要由农业行政法律规范加以保护。

3.农业和农村经济活动中的经济管理关系。它是国家经济管理机关在实施国家管理农业经济职权时发生的与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等组织和农民在组织、管理、调控、监督中产生以及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内部的纵向方面社会关系。农业和农村经济活动中的经济管理关系包括四类:第一类国家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管理关系,它是国家对农业生产部门、流通部门和其他农业生产流通直接有关的部门进行集中统一组织、指挥、协调和管理的关系。第二类国家机关与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和农业劳动者之间的经济管理关系。第三类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内部的经济管理关系。第四类农业经济监督检查关系,这主要是指国家通过财政、银行、审计、统计、会计、海关、税务、物价、工商行政管理等依照农业经济法律、法规对农业和农村经济活动进行监督检查而形成的关系等。农业和农村经济活动中的经济管理关系具有经济管理关系的特点:(1)这类经济管理关系,为纵向方面社会关系;(2)这类经济管理关系是不对称经济关系;(3)这类经济管理关系,具有指挥和服从、领导和被领导的隶属性质,经济法主体之间的地位是非平权的;(4)这类经济管理关系,以“社会整体利益”为本位;(5)这类经济管理关系中,经济职权不可随意转让、放弃和抛弃,即行使经济职权,对于国家经济管理机关来说,既是权利也是义务。农业和农村经济活动中的经济管理关系具有自身的特点:(1)这类经济管理关系在农业和农村经济活动中形成的;(2)这类经济管理关系的当事人中至少一方为农业法主体;(3)这类经济管理关系是国家领导、组织、协调和管理农业和农村经济采用的重要形式;(4)这类经济管理关系主要由农业经济法律规范加以保护。

4.农业和农村经济活动中的其他经济关系。如农业环境保护关系,农村劳动关系,农村社会保障关系等。农业和农村经济活动中的其他经济关系具有自身的特点:(1)这类其他经济关系在农业和农村经济活动中形成的;(2)这类其他经济关系的当事人中至少一方为农业法主体;(3)这类其他经济关系主要由其他农业法律规范加以保护。

三、农业法的基本属性

农业法以调整特定农业和农村经济关系为对象,而民法、行政法和经济法也从不同角度对经济关系进行调整,显然,农业法与民法、行政法、经济法这三个法律部门联系最为密切。

(一)农业法的民法属性

民法是指调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民事法律规范的总称。民法的内容包括物权、债权、知识产权、人格权、亲属、继承六大部分。民法其性质:为权利法,为私法,为实体法,为平等者的法律,为人法(即规制人的行为),任意性规范为主。民法基本原则的内容包括:民事主体地位平等原则,意思自治原则,公平原则,等价有偿原则,诚实信用原则,权利不得滥用原则,公序良俗原则。农业法调整对象特定农业和农村经济关系之具体类型之一的“农业和农村经济活动中的民事关系”也属于民法调整对象的一部分,如农业法中的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等已成为民法中物权之重要内容;又如《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五十六条“关于承包合同违约责任”的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承担违约责任”;再如农业知识产权的使用许可与转让应遵循民法中知识产权法的基本原则;等等。随着社会主义农村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活动中的民事关系越来越多,理所当然这类农业和农村经济活动中的民事关系受民法调整,必须遵循民法的基本原则,这样才能真正维护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和农民的合法权益。因此,农业法中的民事法律规范充分体现民法属性

(二)农业法的行政法属性

行政法是关于行政权力的授予、行使以及对行政权力进行监督和对其后果予以补救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行政法其目的在于保障国家行政权力运行的合法性和合理性。中国行政法的主要内容:有关行政主体的法律规范;有关行政行为的法律规范;有关行政程序的法律规范;有关行政违法和行政责任的法律规范;有关行政救济的法律规范。行政法既调整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又规范公安、民政、军事、外交等。行政法的基本原则主要是行政合法性原则和行政合理性原则两条。国家法律赋予农业行政管理机关依法享有行政职权;农业行政管理机关行政职权在农业和农村经济活动中实施的是行政行为。显然,农业行政管理机关在行政管理农业和农村经济活动时,必须依据行政法原理和行政法律规范,真正做到“依法行政”,对此,《农业法》第87条第2款明确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规划、指导、管理、协调、监督、服务职责,依法行政,公正执法”。可见,农业行政管理机关依行政职权在农业和农村经济领域发生的各种行政关系,从行政的角度来看是具有一定经济内容的行政关系;从经济的角度来看是具有行政因素的经济关系。但无论从哪种角度来说,都具有行政隶属性质,一方下达指令、命令,一方必须服从,遵照执行。显然,农业和农村经济活动中的行政关系应属行政法调整内容之一,必须遵循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才能使农业行政管理机关真正做到依法行政。因此,农业法中的行政法律规范充分体现行政法属性

(三)农业法的经济法属性

经济法是调整以社会整体利益性为根本特征的经济组织、经济管理、经济监督、经济调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目前,经济法作为一个独立法律部门,已得到法学界和其他理论界以及社会实践的共识。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包括:遵循客观经济规律的原则;经济组织本体利益和充分体现社会整体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实行经济治理权和经济自治权相结合的原则;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原则;经济上的公平与公正原则;不得滥用经济权利的原则。经济法的主要内容包括:竞争法、产品质量法、反垄断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计划法、统计法、产业政策法、计量和标准化法、银行法、价格法、自然资源法、财政法、会计法、审计法、税法、合作社法、国有资产管理法、国家投资法、国家采购法、产业结构调节法、对外贸易管理法等等。农业法主要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活动中的经济管理关系,目前,国家颁布的农业法律中,主要是农业经济管理法律,如《土地管理法》、《森林法》、《渔业法》、《草原法》、《动物防疫法》、《水法》、《水土保持法》、《防洪法》、《农业税条例》等。因此,农业法中的经济管理法律规范充分体现经济法属性

四、农业法的特征

1.农业法其管理手段特征。农业法作为管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一种手段,与其他管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手段相比较,有它自身的特片,即具有以法律手段管理经济的那些共有的特征。概括地说,农业法在管理农业和农村经济时的主要特征是:(1)以国家意志的形式出现,具有高度的权威和普遍的约束力;(2)以明确的、具体的而又稳定的法律规范形式,规定了人们在农业和农村经济活动中的权利和义务关系;(3)以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其贯彻实施;(4)能建立和维护稳定和农业和农村经济活动的正常秩序,以保证其他各项管理手段的正常运转而发挥各自的作用。

2.农业法其法律属性特征。即农业法其法律属性兼有公法、私法和社会法的多元性。农业法以调整特定农业和农村经济关系为对象,在特定农业和农村经济关系中,农业和农村经济活动中的民事关系由民法调整,民法属私法领域;农业和农村经济活动中的行政关系由行政法调整,行政法属公法领域;农业和农村经济活动中的经济管理关系由经济法调整,经济法属社会法领域。从涉及经济关系中的调整对象上看,私法的调整对象为平权性质的平等经济关系;公法的调整对象是行政性质的不平等经济关系;社会法的调整对象是管理性质的不对称经济关系。显然,农业法其法律属性具有多元性。

3.农业法其调整原则特征。即农业法其调整原则的多元性。从涉及农业和农村经济关系的上述三元法律结构来看,公法调整不平等主体之间农业和农村经济关系,主要坚持“依法行政”原则;私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农业和农村经济关系,“意思自治”为其原则;社会法调整表面平等、实质不平等的不对称关系,为矫正不对称关系的内在利益失衡,“倾斜保护”原则应运而生。

4.农业法其调整方法特征。即农业法其调整方法上的多元性。私法主要依靠任意性规范进行调整;公法主要依靠强制性规范进行调整;社会法以强制性与任意性规范的结合为特点。

5.农业法其调整目的特征。即农业法其调整目的的多性。私法主要调整目的是保护“私人利益”;公法主要调整目的是保护“国家利益”;社会法主要调整目的是保护“社会整体利益”。

从上述农业法的特征来看,农业法调整对象的特定农业和农村经济关系的多元化、复杂化,应由多个法律部门共同调整,因此,农业法学是一门法学学科。

五、农业法基本原则

(一)农业法基本原则的概念

所谓农业法的基本原则,是指贯穿于整个农村法制建设之中的总的指导思想和为农业法所确认或体现的根本法律准则。这一概念蕴涵下列要义:其一、农业法基本原则对整个农村法制建设具有指导作用,它既是农业立法的原则,又是执行法律、进行法制治理和处理法制问题的根本准绳,即它是包括农业的立法、司法、执法和守法在内的整个农业法制活动的总的指导思想和根本法律准则;其二,农业法基本原则本身具有规范作用,任何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和农业劳动者以及其它农业法主体在进行农业和农村经济活动中,司法机关和仲裁机关在解决农业和农村经济纠纷中,农村经济管理机关在监督、调控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活动中,都必须以农业法基本原则为根本依据,严格遵守,否则,即构成对农业法律法规的违反,应追究法律责任。

(二)确立农业法基本原则的依据

确立我国农业法基本原则的依据应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1)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是社会主义法治经济)是确立农业法基本原则的重要理论依据;(2)宪法规定的经济制度是确立农业法基本原则的根本法律依据;(3)农业基本政策是确立农业法基本原则的重要政策依据;(4)《农业法》颁布实施为确立农业法基本原则指明了基本方向;(5)农村改革和实践的成功经验是确立农业法基本原则的现实客观依据。

(三)农业法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1.确立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首要地位与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实行保护的原则

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母体产业。但是,农业的基础地位并不意味着其基础本身是天然牢固的。恰恰相反,农业的特点和性质决定了它是一个典型的风险型产业、天生的弱质产业:(1)农业的自然风险无时不在;(2)农业的市场风险也很大;(3)农村政策风险经常出现;(4)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投资大、共享性和见效慢的特点;(5)农业社会效益高而经济效益低;(6)农业生产的调整周期长且生产有刚性;(7)农业生产分散性,特别是我国农业经营规模小、现代化水平低、生产成本和流通成本都较高,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也处于不利的地位;(8)农民的无组织性,使得农业和农民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9)由于历史的原因,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农村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工农业发展速度比例不协调、城乡居民收入不平衡以及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给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严重障碍。农业的上述特性的综合作用的直接结果,正如中共中央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的那样:“农业无论在产品市场的竞争中,还是在经济资源的竞争中,常常处于软弱和不利的地位。因此,农业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中是需要加以保护的产业”。党的十三届八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也指出:“经济建设,必须始终把农业真正摆在首位,切不可农业状况一有好转,就忽视和削弱农业的基础地位”。

2.促进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与保障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原则

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是一种法制经济或法治经济,在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市场主体的资格需要由法律来确立;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需要由法律规范来界定;市场运行的规则需要靠法律来构筑;市场竞争的公平开展需要由法律来保障;市场主体的财产权需要由法律来维护;市场主体之间的各种农业和农村经济纠纷和各种违法犯罪行为需要由法律定分止争;社会保障体系也需要靠法律来建构。因此,国家除制定《农业法》外,还需要尽快制定配套健全的农业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行必严,违法必究”。否则,没有法律的引导、规范和制约,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无法有序运行,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就无法律环境的切实保证。

3.调动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和农业劳动者发展商品经济积极性与尊重他们生产经营自和保护他们合法权益的原则

实践已反复证明,农业问题,实质上就是农民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农业问题的决定,把调动亿万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作为制订一切农村经济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完全正确的。而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来自经营自和物质利益两个方面,而农民的物质利益又是同生产经营自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即不尊重农民的自,也就是损害农民的物质利益;同样,不保护和承认农民的合法财产权,也就是削弱农民的自,其结果必须会挫伤和打击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尊重农民的生产经营自,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使广大农民从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和工作中得到实惠”。这也是对农村法制建设的具体要求。同时,在现阶段,尊重和保护农业集体经济组织等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经营自和物质利益也尤为重要,《农业法》第七条第一款规定:“国家保护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财产及其他合法财产不受侵犯”。

4.遵守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保护农业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原则

农业生命的对象是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是经济再生产过程同自然再生产过程相互交织在一起的,这是农业生产区别于工业和其他生产部门的根本特点,而农业生产的这一根本特点,在任何社会形态中都不会发生根本的改变。农业生产的根本特点表明,它要求人们进行农业生产时,不仅需要遵守经济规律,而且同时必须遵守自然规律。因此,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我们对农业的领导,一定要从实际出发,一定要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同时,农业是一种资源型产业,它对农业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依赖程度比工业要大得多,珍惜和合理利用农业自然资源,大力提高资源利用率,搞好资源保护,切实保护生态环境,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统筹规划国土资源开发和整治,严格执行土地、水、森林、矿产、海洋等资源管理和保护的法律”。

5.坚持从农业、农村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分类指导发展农业的原则

我国农业,除具有一般的季节性、地域性、分散性、周期性、连续性和不稳定性等特点外,还有我国自身的一切特点,诸如人多耕地和林地少,农业资源分布不均匀且地域差异大,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农业技术装备水平较低,农民的文化落后、技术缺乏,农业生产能力还处在不高、不稳、不平衡状态,自然灾害频繁且抗灾能力还不强等。上述这些特点,要求在发展我国农业时,必须从我国农村地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条件各不相同,农林牧渔业各有特点的实际情况出发,坚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和分类指导发展农业的原则来制定农业法律法规,来解决我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问题,注意防止一刀切,脱离实际,照搬照套。正如彭真同志所说:“是法律服从实际情况,还是实际情况服从法律?谁是母亲、谁是儿子?实际产生法律,实际是母亲,法律、法理是儿子”。同时,在加强中央统一立法的同时,应充分发挥地方立法之作用,并实行中央与地方立法的合理分工,上下结合,法制统一,加强农业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切实指导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6.转变政府职能与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实行宏观调控的原则

生活中的经济原理篇(5)

一、经济活动中互利原则的提出及意义

互利是一个伦理含义及其丰富的概念,是构建市场经济伦理的伦理基石,它规定和制约着经济活动的伦理范畴,决定和影响着经济活动的价值评价标准和具体道德规范,对中国市场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互利是经济活动的本质要求,互利原则是集体主义在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表现形式,体现着社会主义的本质,对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有着巨大的作用。大力倡导互利原则是我国市场经济道德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国外学者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研究互利原则伦理理论,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有一定的局限性。我国学者从20世纪末才开始关注互利原则这一问题,而且研究的层面也比较浅。

在经济活动中,经济互利原则是指在经营主体之间的交易过程中,经营主体从交易中获得好处。伦理互利原则是指各经营主体在平等的基础上,以正当手段去追求自己合理的同时,兼顾对方的利益,使之均能受惠获益达到公正和谐,互促共进的目的。既如此,互利原则作为一种经济伦理原则是符合时展要求的,是解决经济活动中利益关系的理论,无疑,研究它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理论意义:研究互利原则有助于提高经济管理理论水平;从互利原则这一视角把握经济活动的本质特征,揭示经济的发展趋势,将丰富、发展、完善经济理论;在继承、超越传统经济理论的基础上,构建科学的经济理论,实现经济理论的创新,从而指导中国市场经济的实践与发展。

现实意义:经济的巨大发展是互利原则产生的决定因素;互利原则的发展是与当代经济活动的发展同步发展的,经济活动主体对互利原则认识的趋同过程,也是互利原则潜在的内涵不断丰富的过程;随着市场经济的运行,互利原则在经济活动中的理性杠杆作用将越来越大,地位将越来越高;互利原则将最终成为经济活动主体自觉遵循的伦理原则。

二、经济活动中互利原则国内外研究现状

任何理论研究都是以前人的研究成果为基础的。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的繁荣昌盛,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物质财富,同时,由于人类价值观的偏离而导致了人类社会道德沦丧,人们自私自利,人性堕落异化等问题。在反思中,人类开始重新审视固有的价值观,并根据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来构建新价值体系。从伦理学角度去研究经济活动中互利原则,却似乎为人们所忽视,相关论文并不多见,更无专著问世。而笔者认为,我国的市场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它将挟带着一股巨大的文化冲击波,冲击中国社会的伦理价值观念。

西方国家有先见之明的经济学家和哲学家早已涉足与研究经济领域的互利原则问题。哲学家孟德斯鸠认识到进行经济贸易往来的,要以相互的需要为基础,相互依存,平等互利,因而带来了和平;斯密的绝对利益理论和李嘉图的比较利益理论都凸现了一个鲜明的伦理主题——互利,他们认为只要从事贸易活动,各贸易主体就能够做到绝对互利和相对互利。我国对互利主义原则的研究大约始于20世纪末和本世纪初。相关著作主要有,唐凯麟的《伦理学教程》,李欣欣的《贸易自由化与中国对策》,何怀宏的《底线伦理》等。相关论文有,欧阳超的《试论互利主义》等。

以上这些论著和论文取得了颇丰的研究成果,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从宏观角度看,我国学者的研究多是从经济的宏观层面来提倡互利原则,研究互利原则的经济伦理理论较少,仅有欧阳超的《试论互利主义》。因此有必要加强对互利原则理论的专门研究。西方学者提出了各具特色的互利原则理论观点,如斯密的绝对利益理论等。这些互利原则理论观点都是互利原则理论的表现模式之一,但尚不能以互利原则为基础,构建市场经济道德规范体系。

从微观层面上看,我国一些学者提出了互利原则是经济活动的道德基础的理论,这一观点是正确的,但都没有从伦理学角度来研究互利原则的伦理内涵。从哲学、经济学、伦理学等学科在经济活动中为互利原则提供理论论证。在界定互利原则的伦理内涵方面,现有的研究不全面。在对以互利原则为基础,构建构建市场经济道德规范体系方面,很少有学者从互利主义原则的内容、伦理内涵、实现等全面系统地论述,而且忽视了在以互利原则为基础,构建市场经济道德规范体系中应注意的问题。

三、经济活动中互利原则创新

从以伦理学的视角来研究经济活动互利原则。在经济活动中,以利己主义与利他主义及集体主义思想的基础上,界定互利原则的伦理内涵。从哲学、经济学、伦理学等角度论述互利原则是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础,同时,从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等领域对互利原则进行现实思考,以互利原则为基础,构建市场经济道德规范体系,并指出在构建市场经济新价值体系中要注意的问题。

纵观现有的相关研究,可以发现有必要更深入、更全面、更系统的研究经济活动互利原则。力图在前人已经研究的方面,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在前人没有研究的方面,努力实现创新。

参考文献:

[1]路淑英:神话的启示—人本主义问题研究[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2]徐立敏,刘传志:人本主义牵手“两课”教学.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01)

[3]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4]邓建兴: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领域面临的突出问题及原因分析.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2

[5]郭为禄:走向市场经济的人与道德[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6

生活中的经济原理篇(6)

前言

为了有效地加强医院的管理,保证重大经济事项得到科学管理、高效运行,建立起规范的经济活动决策机制和程序是很重要的。建立起规范的经济活动机制和程序不仅有利于落实重大经济事项,而且利于建立起领导负责机制,真正地做到分清级次、责任到人,最大限度地降低因决策失误而导致的管理风险。

一、建立医院经济活动决策机制和程序的基础

(一)建立医院经济活动决策机制和程序的基本原则

一般而言,建立医院经济活动决策机制和程序应遵循以下原则:

1、遵守法律法规原则

2、社会效益优先的原则

3、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二)建立医院经济活动决策机制和程序的前提

建立起科学且合理的经济活动决策机构是保障和落实医院经济活动决策机制的基础和前提。具体来讲,经济活动决策机构由两部分组成,即医院经济活动决策机构和科室经济活动决策机构,从而对提高经济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通常医院的经济活动决策机构应该涵盖所有业务的部门,如采购、预算、基本建设等;而科室的经济活动决策机构通常是由科长、副科长、护士长以及一定比例的员工组成。

(三)重大经济事项的内涵

一般而言,重大经济事项是由医院管理和科室管理两个方面组成。医院在设立重要事项的同时也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根据医院的规模来确定金额的多少,但是要注意的,在工作中要始终要坚持重要性原则。通常,在确定重要性时是按照业务发生额的百分之十计提的,包含有:采购、职工工资和福利、基本建设等不同方面。

(四)医院管理的重大经济事项

在医院管理的过程中,要始终落实货币资金授权的批准制度,比如说一定金额以上的预算内支出和预算外开支;工资、奖金的具体计算标准;采购医疗设备所发生的费用;发生的成本和费用、取得的利润都应该严格遵守管理会计政策的规定;对审计活动提出的合理意见和措施;为其他单位的外债所提供的担保;业务活动中所发生的招待费或者广告费;根据法律法规的要求应该纳入重大经济事项的项目等。

(五) 科室管理的重大经济事项

对于科室的管理也应该建立起货币资金授权的批准制度,在预算、采购、工资和奖金的发放、业务招待费用等都要作出明确的规定,由于科室是医院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所预算的金额都应该小于医院规定的金额。

二、经济活动决策机制的程序

具体来讲,经济活动决策机制的程序可以分为日常经济活动的决策、重大经济活动的决策和科室经济活动决策三个方面。

(一)在医院的日常经济活动的管理中,要严格按照院级和科级制定出的制度实施

对于一些其他的经济活动,但又不属于重大经济事项可以通过不同科室的负责人员提出方案,经不同科室的小组成员集中讨论,然后向上级部门请示和批准,最后由这个部门严格按照医院规定的制度实施。

(二)对于重大经济事项要建立起集体审批的制度,实行领导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

对于发生的重大项目都应该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经过集体讨论和研究后再向上级请示和审批,真正做到级次分明、责任到人。

(三)对于科室管理的重大经济决策我们可以通过以下程序来执行

首先由不同科室提出方案,该方案在小组中进行讨论,全员同意后则表示该方案通过,然后经科室全体成员集团共同讨论,采取民主集中制原则决定该项决策是否通过,最后向上级请示的程序执行,若符合医院管理的重大经济事项则表示通过,就可以按照相应的决策程序执行。

三、建立经济活动决策机制和程序对医院管理的重要性

(一)建立经济活动决策机制和程序,是确保医院经济活动有效运行的保障

通常建立起医院经济活动的决策机制和程序也就建立起了相应的监督机制,要真正落实医院经济活动决策机制,医院就应该自觉接受各方面的监督,比如说医院上级主管部门、医院监察审计部门以及法律法规所授予其他部门的监督职能,从而确保医院日常活动中开展的经济活动决策科学、民主、廉洁。

(二)建立经济活动决策机制和程序,利于确保医院经济活动决策责任制

在医院建立起有效地经济活动决策机制和程序,对于重大的经济事项都实行领导责任制,即实行责任追究制度,而且重大经济事项都应该落实集体审批制度,要在集体的讨论后再做决定,对于大家出现分歧的事项,要采取民主投票制度,票数达到总数的三分之二则表示该项决定可以通过。同时对于出现的不法现象也都制定出了相应的惩罚的原则和措施,即级次分明原则、责任追究制的原则、领导原则。

四、结语

总而言之,建立起科学且有效地经济活动决策机制和程序对医院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从整体上提供医院的管理水平,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可以达到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赢。

参考文献:

生活中的经济原理篇(7)

宏观经济受多种因素影响的运行本身就是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研究经济波动现象需要复杂性科学和系统科学的理论视角。基于系统科学的理论,国民经济增长与波动是具有特殊复杂性的社会经济系统,运用系统科学的理论与方法是探究经济波动规律新的视角与思路。

一、经济系统的特点与复杂性分析

自贝塔朗菲(l.von bertalanffy)1949年和1955年出版了《关于一般系统论》及《一般系统论》,1957年古德(h.good)和麦克尔(r.e.maeh01)出版了《系统工程学》之后,系统科学和系统工程理论有了很大的丰富和发展。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构成了系统工程科学的基本框架;协同论、突变论、耗散结构论等理论是系统科学研究的新成果;复杂性研究是近代系统科学研究的新进展。

认识系统的基本类型和基本特性,是系统分析的出发点。关于系统类型有概念系统与实体系统、动态系统与静态系统等划分;有物理系统、社会系统、宇宙系统等划分;有工程系统、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的划分。钱学森从系统复杂性角度提出了类概念性系统分类,被认为是一种典型的和完备的系统科学分类。上述系统分类方法揭示了系统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但这些分类之间的联系并不十分明确。如果从系统要素运动规律的基本特点或基本规律出发来认识系统,则可以更为简单明了地从总体上认识各类系统之间的关系。

(一)经济系统的划分

从系统科学的角度认识客观世界,客观世界是由不同系统组成的。从构成系统的内容来分,可分为物质系统和观念系统,基于从系统复杂性角度提出的观念性系统分类,以及关于概念系统与实体系统的分类,可以看出经济系统是社会系统的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如图1所示。

以系统是否存在人类活动为标准,客观世界可分为两大系统。一是没有人类活动存在构成的系统即物理系统;一是有人类活动存在的社会系统。这两类系统可作为最基本的系统。物理系统和社会系统的运动规律存在显著差异,而系统运动规律的稳定性是物理系统和社会系统两类系统的主要区别。

物理系统中要素构成的自然属性是确定的,其运动规律也是稳定的,系统必然按照一定规律运动。物理系统是有规律的和可以重复试验的,人们可以对系统的运动做出比较准确的预测并予以控制。而社会系统中作为基本要素的人的属性则是不稳定的,尤其人与人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社会系统的运动也表现为不确定。因此,经济系统的试验无法重复,这是经济系统具有特殊复杂性的一个基本原因。

经济系统是以人类的活动为中心,涉及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生态环境等各个领域的一个有机的整体。经济系统与物理系统的根本区别是经济系统中存在着决策环节,该系统的行为总是经过信息的收集,并按照某种政策进行信息加工处理做出决策之后才进行了的。因此,人的主观意志和偏好对该系统有较大的影响。经济系统是社会系统最基本的组成部分,自然科学研究方法较多地运用到经济系统研究中,使得对经济系统运动规律的认识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与自然科学相比,经济理论对经济系统运动规律的描述还不精确,许多概念和定义的模糊性以及众多不同的学术流派的普遍存在就是很好的证明。这正是由经济系统的特殊复杂性决定的。

(二)经济系统的特点

1 经济系统的非确定性、模糊性、不确知性。经济系统的主体要素是人,是人的一切活动以及人与环境的关系。凡有人参与的活动都是具有一定目的性。经济系统涉及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周围环境的诸多因素,由于人的思维、判断、决策、偏好各有差异,因此,有人参与的经济系统具有明显的非确定性、模糊性、不确知性等特点,从而造成分析研究社会经济巨系统的困难。因此,经济系统的发展受人的主观意志和决策环节的影响甚大。

2 经济系统是一个典型的非平衡的开放系统。国民经济本身就是一个非平衡系统:从空间角度来看,产业与产业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以及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经济发展,从来都是不平衡的;从时间序列来看,经济发展的速度是非均匀的,有规则的经济波动和元规则的随机扰动相叠加,造成了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涨落现象。经济系统中的非平衡现象是经常和普遍的。

3 经济系统是一个多目标、多变量、非线性的综合体。多目标、多变量、非线性就决定了经济系统具有非常复杂的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凭经验和定性分析方法难以相互协调。因此,如何使多变量和非线性的关系协同最优则是经济系统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4 经济系统受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的双重制约。经济系统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下(社会制度、经济体制)形成的,它必然受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的双重制约。脱离开双重制约来考察任何层次的经济系统都是毫无意义的。

5 经济系统具有多层次、多形式和多功能性。认识和发现由宏观经济系统中存在的因果关系所形成的固有的反馈系统机制,就是所谓的经济发展规律。但是,经济系统与物理系统的根本区别在于经济系统中存在着决策环节,系统的行为总是在经过信息收集,并按照某个政策进行信息加工处理做出决策之后才出现的。所以说,经济系统是由非生命和生命系统构成的总体动力学系统,这个系统具有的基本特点是自律性和非线性。所谓自律性就是自己做主进行决策,自己管理、控制、约束自己行为的能力和特性。维纳在“控制论”中申明,从生物体到工程系统乃至经济系统,它们具有的共同结构是存在着反馈控制机构。

(三)经济系统的特殊复杂性

社会系统中作为基本要素的人的属性是不稳定的,尤其人与人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社会系统的运动也表现为不确定。因此,经济系统的试验无法重复,这是经济系统具有特殊复杂性的一个基本原因。

对复杂性问题,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学科背景、不同的研究对象,有不同的界定与认识。麻省理工学院的seth liovd列出了至少31种复杂性的定义。多样性、不确定性是复杂性固有的内涵,如:复杂性是系统某种动态行为,常常伴随着涨落,是动态的、开放的、远离平衡的;是系统、组织的内在属性而不是个体、单元固有的属性,来自系统内各个部分之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产生的自组织和适应能力,经济系统尤其如此。

复杂性原因主要源于系统的多变量特性、非线性特性、时空结构的不均匀性、各层次系统的异质性以及系统的开放性等等。复杂性使人们获取系统的完备信息变得十分困难,从而对系统的运动规律缺乏足够的认识,很难进行准确描述与解释。

经济系统的复杂性表现在实际的经济活动中,一方面,经济活动的所有要素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经济运行经常表现为随机性,不确定性;另一方面,经济问题处理的是社会的人的问题,经济活动的真实过程和现象往往表现为非线性,不可逆演化、远离均衡等,如宏观经济运行的不规则涨落、波动等。在社会经济系统中由于人类活动的能动性,使经济系统表现出特殊的复杂性,经济系统的特殊复杂性决定了经济理论对经济系统运动规律的解释有较大的局限性。从科学研究的方法论角度看,西方主流经济学自亚当。斯密至今200多年的发展演变,历经数次革命,仍然习惯于用单一的因果关系,用均衡、理性、稳定和最优化等范畴,对复杂的经济活动、复杂的经济现象进行确定性的研究、论证、解释和预测,认为经济关系、经济活动是线性的,没有间断、混沌和突变的世界。因此,主流经济学一定程度上都是牛顿经典科学思想在经济学的应用,都是在牛顿力学为代表的确定性分析的框架体系内对经济现象的研究。

耗散结构理论证明了经济系统是一个耗散结构并遵从负熵定律。新的研究视角与思路使人们认识到,经济系统是一个不断演化的、复杂的非线性系统,经济现象不再是市场稳定与供求均衡的反映,而是相互作用的许多个体在不稳定的状况下不断调整关系的结果。经济系统具有内在的不可预测性,其行为与结果之间不再是单一和线性的,而是耦合的与相互非线性作用的,经济系统因此会突现不稳定、不均衡的运行和不确定性的涨落、波动。

因此,研究者必须应用系统科学的思想,应用复杂性科学的理论和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多样性的范畴,研究复杂的经济系统及其复杂的运行,探索研究、分析、论证和解释经济系统演化形态和处理经济系统运行不确定性因素。

二、经济波动的多因性分析

前人对经济波动原因的研究,表明引起经济波动的原因很多,各种原因之间的关系也很复杂。从表l列出的引起经济波动的各种因素及分类中可以看出,除自然因素外,其它因素都与人们的生产活动相关。人类的经济活动是由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下、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复杂多样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活动,在多种因素的约束与影响下,经济活动必然产生波动;加之人类行为方式具有的随机性和自然影响的突发性,经济波动还表现为意外冲击。

表1表明了可能引起经济波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由于经济系统特殊的复杂性,经济波动也必然表现出很高的复杂性。研究表明历史上已经发生的每一次经济波动都是不同的,人们还没有找到特定的经济波动周期,或引起波动的特定的因果关系。

经济波动表现出特殊的复杂性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几个方面:第一,经济波动的多因性。表1表明经济波动的因素不仅很多,而且相互关联,无法确定哪些因素是最重要的。已有的研究可以看出,引起经济波动产生的因素很多,如自然因素、外界冲击、内部涨落、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等等。第二,经济变量量化的模糊性。经济系统变量的测度具有很大的主观性,信息的获取和传播也具有很强的主观性,这就决定了对系统中价值等变量的测度是不准确的。第三,因果关系的不确定性。即一定的原因,并不必然导致某种特定的结果。如自然灾害、政策调整、技术创新等等,必然会对经济系统产生影响,但这种影响能够带来什么样的结果并不是一定的,还与其他已知的和未知的环境因素以及人们的自适应能力密切相关。第四,经济波动的不规则性或随机性。尽管人们提出了各种周期说,如所谓基钦周期、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等等,但主观性都很强。每一次经济波动在时间和幅度上都不尽相同;经济波动有时表现为较长的周期,有时表现为较短的周期。对已经出现的波动周期和幅度可以进行分析研究,却很难预测未来的波动周期和幅度。

此,经济波动的复杂性导致人们对经济波动周期原因认识的多样性和多学派共存。

三、经济波动的系统性原因

上述论述可以看出,引起经济波动的因素以及其他与经济波动相关的因素等,各种原因错综复杂,相互关联,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各种原因所起的作用大小也经常发生变化。从经济学理论的角度看,引发经济波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并有诸多的理论流派。

从系统科学的角度可以发现,一些因素是系统自身运动过程中产生并持久存在的,另一些因素则具有某种偶然性或来自系统外部。由系统内部要素及其自身运动规律所决定的经济波动被称为“系统性原因”,是由人们生产和消费活动规律决定的,如人的生理和心理需要、行为主体的趋利特性以及市场的竞争特性等等。这些原因是经济波动产生的内在动力,由这些原因引起的波动称为系统的内生波动。内生波动是由一定的经济制度条件下系统内部主体活动规律所决定的,它无法通过政策等有意识的行为从根本上消除,尽管适当的经济政策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波动。

与系统性原因相对应的是“非系统性原因”。自然因素属于非系统性原因,如地震等。来自外部其他经济系统的冲击也属于非系统性原因,如国际商品和资本流动的冲击、政策法规等人为因素的变化以及各种金融和财政政策变化、文化冲突、政治变动等等。这些原因虽然产生于系统内部,但由于其偶然性和突发性的特点,具体分析时可以视为非系统性原因。

生活中的经济原理篇(8)

宏观经济受多种因素影响的运行本身就是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研究经济波动现象需要复杂性科学和系统科学的理论视角。基于系统科学的理论,国民经济增长与波动是具有特殊复杂性的社会经济系统,运用系统科学的理论与方法是探究经济波动规律新的视角与思路。

一、经济系统的特点与复杂性分析

自贝塔朗菲(l.von bertalanffy)1949年和1955年出版了《关于一般系统论》及《一般系统论》,1957年古德(h.good)和麦克尔(r.e.maeh01)出版了《系统工程学》之后,系统科学和系统工程理论有了很大的丰富和发展。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构成了系统工程科学的基本框架;协同论、突变论、耗散结构论等理论是系统科学研究的新成果;复杂性研究是近代系统科学研究的新进展。

认识系统的基本类型和基本特性,是系统分析的出发点。关于系统类型有概念系统与实体系统、动态系统与静态系统等划分;有物理系统、社会系统、宇宙系统等划分;有工程系统、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的划分。钱学森从系统复杂性角度提出了类概念性系统分类,被认为是一种典型的和完备的系统科学分类。上述系统分类方法揭示了系统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但这些分类之间的联系并不十分明确。如果从系统要素运动规律的基本特点或基本规律出发来认识系统,则可以更为简单明了地从总体上认识各类系统之间的关系。

(一)经济系统的划分

从系统科学的角度认识客观世界,客观世界是由不同系统组成的。从构成系统的内容来分,可分为物质系统和观念系统,基于从系统复杂性角度提出的观念性系统分类,以及关于概念系统与实体系统的分类,可以看出经济系统是社会系统的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如图1所示。

以系统是否存在人类活动为标准,客观世界可分为两大系统。一是没有人类活动存在构成的系统即物理系统;一是有人类活动存在的社会系统。这两类系统可作为最基本的系统。物理系统和社会系统的运动规律存在显著差异,而系统运动规律的稳定性是物理系统和社会系统两类系统的主要区别。

物理系统中要素构成的自然属性是确定的,其运动规律也是稳定的,系统必然按照一定规律运动。物理系统是有规律的和可以重复试验的,人们可以对系统的运动做出比较准确的预测并予以控制。而社会系统中作为基本要素的人的属性则是不稳定的,尤其人与人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社会系统的运动也表现为不确定。因此,经济系统的试验无法重复,这是经济系统具有特殊复杂性的一个基本原因。

经济系统是以人类的活动为中心,涉及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生态环境等各个领域的一个有机的整体。经济系统与物理系统的根本区别是经济系统中存在着决策环节,该系统的行为总是经过信息的收集,并按照某种政策进行信息加工处理做出决策之后才进行了的。因此,人的主观意志和偏好对该系统有较大的影响。经济系统是社会系统最基本的组成部分,自然科学研究方法较多地运用到经济系统研究中,使得对经济系统运动规律的认识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与自然科学相比,经济理论对经济系统运动规律的描述还不精确,许多概念和定义的模糊性以及众多不同的学术流派的普遍存在就是很好的证明。这正是由经济系统的特殊复杂性决定的。

(二)经济系统的特点

1 经济系统的非确定性、模糊性、不确知性。经济系统的主体要素是人,是人的一切活动以及人与环境的关系。凡有人参与的活动都是具有一定目的性。经济系统涉及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周围环境的诸多因素,由于人的思维、判断、决策、偏好各有差异,因此,有人参与的经济系统具有明显的非确定性、模糊性、不确知性等特点,从而造成分析研究社会经济巨系统的困难。因此,经济系统的发展受人的主观意志和决策环节的影响甚大。

2 经济系统是一个典型的非平衡的开放系统。国民经济本身就是一个非平衡系统:从空间角度来看,产业与产业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以及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经济发展,从来都是不平衡的;从时间序列来看,经济发展的速度是非均匀的,有规则的经济波动和元规则的随机扰动相叠加,造成了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涨落现象。经济系统中的非平衡现象是经常和普遍的。

3 经济系统是一个多目标、多变量、非线性的综合体。多目标、多变量、非线性就决定了经济系统具有非常复杂的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凭经验和定性分析方法难以相互协调。因此,如何使多变量和非线性的关系协同最优则是经济系统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4 经济系统受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的双重制约。经济系统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下(社会制度、经济体制)形成的,它必然受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的双重制约。脱离开双重制约来考察任何层次的经济系统都是毫无意义的。

5 经济系统具有多层次、多形式和多功能性。认识和发现由宏观经济系统中存在的因果关系所形成的固有的反馈系统机制,就是所谓的经济发展规律。但是,经济系统与物理系统的根本区别在于经济系统中存在着决策环节,系统的行为总是在经过信息收集,并按照某个政策进行信息加工处理做出决策之后才出现的。所以说,经济系统是由非生命和生命系统构成的总体动力学系统,这个系统具有的基本特点是自律性和非线性。所谓自律性就是自己做主进行决策,自己管理、控制、约束自己行为的能力和特性。维纳在“控制论”中申明,从生物体到工程系统乃至经济系统,它们具有的共同结构是存在着反馈控制机构。

(三)经济系统的特殊复杂性

社会系统中作为基本要素的人的属性是不稳定的,尤其人与人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社会系统的运动也表现为不确定。因此,经济系统的试验无法重复,这是经济系统具有特殊复杂性的一个基本原因。

对复杂性问题,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学科背景、不同的研究对象,有不同的界定与认识。麻省理工学院的seth liovd列出了至少31种复杂性的定义。多样性、不确定性是复杂性固有的内涵,如:复杂性是系统某种动态行为,常常伴随着涨落,是动态的、开放的、远离平衡的;是系统、组织的内在属性而不是个体、单元固有的属性,来自系统内各个部分之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产生的自组织和适应能力,经济系统尤其如此。

复杂性原因主要源于系统的多变量特性、非线性特性、时空结构的不均匀性、各层次系统的异质性以及系统的开放性等等。复杂性使人们获取系统的完备信息变得十分困难,从而对系统的运动规律缺乏足够的认识,很难进行准确描述与解释。

经济系统的复杂性表现在实际的经济活动中,一方面,经济活动的所有要素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经济运行经常表现为随机性,不确定性;另一方面,经济问题处理的是社会的人的问题,经济活动的真实过程和现象往往表现为非线性,不可逆演化、远离均衡等,如宏观经济运行的不规则涨落、波动等。在社会经济系统中由于人类活动的能动性,使经济系统表现出特殊的复杂性,经济系统的特殊复杂性决定了经济理论对经济系统运动规律的解释有较大的局限性。从科学研究的方法论角度看,西方主流经济学自亚当。斯密至今200多年的发展演变,历经数次革命,仍然习惯于用单一的因果关系,用均衡、理性、稳定和最优化等范畴,对复杂的经济活动、复杂的经济现象进行确定性的研究、论证、解释和预测,认为经济关系、经济活动是线性的,没有间断、混沌和突变的世界。因此,主流经济学一定程度上都是牛顿经典科学思想在经济学的应用,都是在牛顿力学为代表的确定性分析的框架体系内对经济现象的研究。

耗散结构理论证明了经济系统是一个耗散结构并遵从负熵定律。新的研究视角与思路使人们认识到,经济系统是一个不断演化的、复杂的非线性系统,经济现象不再是市场稳定与供求均衡的反映,而是相互作用的许多个体在不稳定的状况下不断调整关系的结果。经济系统具有内在的不可预测性,其行为与结果之间不再是单一和线性的,而是耦合的与相互非线性作用的,经济系统因此会突现不稳定、不均衡的运行和不确定性的涨落、波动。

因此,研究者必须应用系统科学的思想,应用复杂性科学的理论和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多样性的范畴,研究复杂的经济系统及其复杂的运行,探索研究、分析、论证和解释经济系统演化形态和处理经济系统运行不确定性因素。

二、经济波动的多因性分析

前人对经济波动原因的研究,表明引起经济波动的原因很多,各种原因之间的关系也很复杂。从表l列出的引起经济波动的各种因素及分类中可以看出,除自然因素外,其它因素都与人们的生产活动相关。人类的经济活动是由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下、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复杂多样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活动,在多种因素的约束与影响下,经济活动必然产生波动;加之人类行为方式具有的随机性和自然影响的突发性,经济波动还表现为意外冲击。

表1表明了可能引起经济波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由于经济系统特殊的复杂性,经济波动也必然表现出很高的复杂性。研究表明历史上已经发生的每一次经济波动都是不同的,人们还没有找到特定的经济波动周期,或引起波动的特定的因果关系。

经济波动表现出特殊的复杂性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几个方面:第一,经济波动的多因性。表1表明经济波动的因素不仅很多,而且相互关联,无法确定哪些因素是最重要的。已有的研究可以看出,引起经济波动产生的因素很多,如自然因素、外界冲击、内部涨落、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等等。第二,经济变量量化的模糊性。经济系统变量的测度具有很大的主观性,信息的获取和传播也具有很强的主观性,这就决定了对系统中价值等变量的测度是不准确的。第三,因果关系的不确定性。即一定的原因,并不必然导致某种特定的结果。如自然灾害、政策调整、技术创新等等,必然会对经济系统产生影响,但这种影响能够带来什么样的结果并不是一定的,还与其他已知的和未知的环境因素以及人们的自适应能力密切相关。第四,经济波动的不规则性或随机性。尽管人们提出了各种周期说,如所谓基钦周期、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等等,但主观性都很强。每一次经济波动在时间和幅度上都不尽相同;经济波动有时表现为较长的周期,有时表现为较短的周期。对已经出现的波动周期和幅度可以进行分析研究,却很难预测未来的波动周期和幅度。

此,经济波动的复杂性导致人们对经济波动周期原因认识的多样性和多学派共存。

三、经济波动的系统性原因

上述论述可以看出,引起经济波动的因素以及其他与经济波动相关的因素等,各种原因错综复杂,相互关联,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各种原因所起的作用大小也经常发生变化。从经济学理论的角度看,引发经济波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并有诸多的理论流派。

从系统科学的角度可以发现,一些因素是系统自身运动过程中产生并持久存在的,另一些因素则具有某种偶然性或来自系统外部。由系统内部要素及其自身运动规律所决定的经济波动被称为“系统性原因”,是由人们生产和消费活动规律决定的,如人的生理和心理需要、行为主体的趋利特性以及市场的竞争特性等等。这些原因是经济波动产生的内在动力,由这些原因引起的波动称为系统的内生波动。内生波动是由一定的经济制度条件下系统内部主体活动规律所决定的,它无法通过政策等有意识的行为从根本上消除,尽管适当的经济政策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波动。

与系统性原因相对应的是“非系统性原因”。自然因素属于非系统性原因,如地震等。来自外部其他经济系统的冲击也属于非系统性原因,如国际商品和资本流动的冲击、政策法规等人为因素的变化以及各种金融和财政政策变化、文化冲突、政治变动等等。这些原因虽然产生于系统内部,但由于其偶然性和突发性的特点,具体分析时可以视为非系统性原因。

生活中的经济原理篇(9)

一、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教学特点

西方经济学课程属于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其课程教学特点如下。

1.理论性强。在西方经济学中会涉及到很多较为抽象的、理论性强的经济学原理。在曼昆的《经济学原理》一书中开篇便提到经济学有十大基本原理。而在后续的微观经济学中会涉及到供求定理、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等;在宏观经济学中教学重点有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及其相关模型,等等。这些抽象性的理论知识如果纯粹使用文本案例口头讲授,可能会显得比较枯燥乏味,便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2.与实际经济生活联系密切。西方经济学作为一「〕社会科学,其很多原理就来自于对日常生活经验和经济现象的总结和升华。比如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就是从消费者的心理出发,总结归纳得出:随着消费者消费某一商品的数量的增加,其从每一单位该商品上所获得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再比如宏观经济学重点阐述了通货膨胀、失业及经济衰退这三大经济问题及其解决对策,而这些宏观经济政策在现实经济调控中正在被广泛应用。这说明西方经济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培养学生运用西方经济学相关理论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3.国内外教材风格迥异。目前,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通常将国外教材和国内教材结合使用。国外教材的特点是行文通俗易懂,案例丰富多彩,易于为学生接受。但国外教材所引用的生活案例或经济现象通常是国外的事例,与中国的国情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别。国内本土化的教材则通常注重逻辑的严密性和行文的规范,但往往不阐述经济理论与日常生活及经济现象的联系,因而显得与现实生活有些脱节。在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若能吸收国内外教材的优点,实现国际化与本土化的融合,则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视频案例图文并茂、形象生动、让学生如身临其境,因而若能在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视频案例,那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让经济理论更加通俗易懂、更贴合中国国情。

二、西方经济学教学中视频案例的应用类型

从上述西方经济学的教学特点来看,视频案例的选择应尽量满足以下三个条件:其一是日常的生活事件或者身边的经济现象;其二是契合中国国情的经济问题;其三是能形象生动地帮助学生掌握较为枯燥的经济学原理。唯有如此,才能发挥视频案例的优势作用,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从而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实践中,合理应用以下三类视频案例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1.影视作品类视频案例。影视作品类视频案例可以是电影、电视剧、相声、小品、动画片、歌曲等。这类经典视频本身就为大众所喜闻乐见,因而若能透过这些作品反映西方经济学的原理,则更易为学生所接受。比如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事实上可以用陈佩斯和朱时茂表演的小品《吃面》这一视频案例来展现。在小品中,陈佩斯吃面条时的语言、表情和动作生动地表现出了每一碗面条的边际效用是如何递减的。

2.时事新闻类视频案例。时事新闻类视频案例具有时效性强、简洁明了、事件真实的特点,是对日常生活或者经济问题的真实报道,因而贴合中国国情。若能结合这类视频讲解西方经济学理论,则会让学生觉得很亲切,并能体会到经济理论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是如此密切。首先,时事新闻类视频案例在微观经济学中有很大的用武之地。在微观经济学中决定均衡价格的供求定理是一个非常核心的理论。如果上课只是口头向学生讲解该定理,则学生感受到的是一堆枯燥的文字和供求曲线。如果能在讲解中巧妙地运用跟供求有关的新闻视频案例。其次,时事新闻类视频案例与宏观经济学的联系更为密切。宏观经济学在重点阐述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同时,也分析了政府宏观经济政策对经济问题的影响。而时事新闻中对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报道不胜枚举,教师可以从中选择比较典型地反映政府财政政策或者货币政策手段的视频案例,让学生参与讨论并利用宏观经济学原理进行分析。

3.知识科普类视频。影视作品类和时事新闻类视频案例相对比较丰富,能综合反映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及其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与之相比,知识科普类视频案例在教师讲解经济学单个定义或者概念时,能够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比如,电视台为了向大众普及经济常识,会有一些解释经济学概念的科普类小节目。这些视频案例会通过实际生活事例或者动画生动地诊释一些较为晦涩的经济学概念。教师可以在讲述经济学定义或概念时适当借助该类视频案例。

三、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应用视频案例的注意事项

若教师期望在西方经济学教学过程中收放自如地运用上述视频案例,则可能有以下几点事项需要予以特别关注。

1.遴选视频案例时的注意事项。在选择视频案例时不仅要关注其类型以及是否适用,同时还需考虑以下三个问题。首先是视频案例的时长。通常认为视频案例应以简洁明了、不影响整个授课进度为最佳。教师应根据该项教学内容在本节课中的授课地位适当地匹配视频案例的时间。若该项内容为本次课重点,则视频案例及其相关讨论分析时间可稍长一些。否则的话,尽可能地将视频时长控制在几分钟以内。从上述视频案例的类型来看,知识科普类视频案例主要针对某一个概念,因而时长可控制在5分钟左右。时事新闻类视频主要展现日常生活或者经济现象,本身也比较简明扼要,可以考虑将时长控制在10分钟左右。而影视作品类视频案例主要用于说明西方经济学的相关原理,时长可适当放宽至15一20分钟左右。其次应考虑的问题是视频案例的时效性。对于经典影视作品及知识科普类视频案例而言,时效性可适当放宽;但对于时事新闻类视频案例,教师在选择时应尽量考虑时效性强且是近期发生的案例,并注意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随时更新,这样才不会与现实生活脱节。再次,应注意视频案例的知识产权或版权问题,在尊重视频制作者知识产权的前提下适当地选择视频案例。2.视频案例的切入时机。适当的切入时机对视频案例而言也很重要。视频案例通常有两个切入点。其一是先入法,在讲解西方经济学概念或者原理之前引入视频案例。学生通过欣赏、讨论、分析视频案例,自己对概念或者原理有一个抽象的理解。然后教师再推出重点的概念或者原理。其二是后入法。教师先给出定义或者原理,然后切入视频案例。学生根据案例去理解概念或者原理,并分析其应用条件、过程和结论,从而加深理解和记忆。在之后的学习中,一想起该视频就会联想到相关的概念或原理。这两种方法各有千秋,教师可根据西方经济学原理或者概念的难易程度、实际应用效果等考虑使用何种切入方式。

生活中的经济原理篇(10)

1.理论性强

在西方经济学中会涉及到很多较为抽象的、理论性强的经济学原理。在曼昆的《经济学原理》一书中开篇便提到经济学有十大基本原理。而在后续的微观经济学中会涉及到供求定理、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等;在宏观经济学中教学重点有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及其相关模型,等等。这些抽象性的理论知识如果纯粹使用文本案例口头讲授,可能会显得比较枯燥乏味,便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2.与实际经济生活联系密切

西方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其很多原理就来自于对日常生活经验和经济现象的总结和升华。比如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就是从消费者的心理出发,总结归纳得出:随着消费者消费某一商品的数量的增加,其从每一单位该商品上所获得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再比如宏观经济学重点阐述了通货膨胀、失业及经济衰退这三大经济问题及其解决对策,而这些宏观经济政策在现实经济调控中正在被广泛应用。这说明西方经济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培养学生运用西方经济学相关理论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3.国内外教材风格迥异

目前,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通常将国外教材和国内教材结合使用。国外教材的特点是行文通俗易懂,案例丰富多彩,易于为学生接受。但国外教材所引用的生活案例或经济现象通常是国外的事例,与中国的国情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别。国内本土化的教材则通常注重逻辑的严密性和行文的规范,但往往不阐述经济理论与日常生活及经济现象的联系,因而显得与现实生活有些脱节。在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若能吸收国内外教材的优点,实现国际化与本土化的融合,则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视频案例图文并茂、形象生动、让学生如身临其境,因而若能在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视频案例,那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让经济理论更加通俗易懂、更贴合中国国情。

二、西方经济学教学中视频案例的应用类型

从上述西方经济学的教学特点来看,视频案例的选择应尽量满足以下三个条件:其一是日常的生活事件或者身边的经济现象;其二是契合中国国情的经济问题;其三是能形象生动地帮助学生掌握较为枯燥的经济学原理。唯有如此,才能发挥视频案例的优势作用,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从而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实践中,合理应用以下三类视频案例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1.影视作品类视频案例

影视作品类视频案例可以是电影、电视剧、相声、小品、动画片、歌曲等。这类经典视频本身就为大众所喜闻乐见,因而若能透过这些作品反映西方经济学的原理,则更易为学生所接受。比如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事实上可以用陈佩斯和朱时茂表演的小品《吃面》这一视频案例来展现。在小品中,陈佩斯吃面条时的语言、表情和动作生动地表现出了每一碗面条的边际效用是如何递减的。

2.时事新闻类视频案例

时事新闻类视频案例具有时效性强、简洁明了、事件真实的特点,是对日常生活或者经济问题的真实报道,因而贴合中国国情。若能结合这类视频讲解西方经济学理论,则会让学生觉得很亲切,并能体会到经济理论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是如此密切。首先,时事新闻类视频案例在微观经济学中有很大的用武之地。在微观经济学中决定均衡价格的“供求定理”是一个非常核心的理论。如果上课只是口头向学生讲解该定理,则学生感受到的是一堆枯燥的文字和供求曲线。如果能在讲解中巧妙地运用跟供求有关的新闻视频案例。其次,时事新闻类视频案例与宏观经济学的联系更为密切。宏观经济学在重点阐述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同时,也分析了政府宏观经济政策对经济问题的影响。而时事新闻中对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报道不胜枚举,教师可以从中选择比较典型地反映政府财政政策或者货币政策手段的视频案例,让学生参与讨论并利用宏观经济学原理进行分析。

3.知识科普类视频

影视作品类和时事新闻类视频案例相对比较丰富,能综合反映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及其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与之相比,知识科普类视频案例在教师讲解经济学单个定义或者概念时,能够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比如,电视台为了向大众普及经济常识,会有一些解释经济学概念的科普类小节目。这些视频案例会通过实际生活事例或者动画生动地诠释一些较为晦涩的经济学概念。教师可以在讲述经济学定义或概念时适当借助该类视频案例。

三、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应用

视频案例的注意事项若教师期望在西方经济学教学过程中收放自如地运用上述视频案例,则可能有以下几点事项需要予以特别关注。

1.遴选视频案例时的注意事项

在选择视频案例时不仅要关注其类型以及是否适用,同时还需考虑以下三个问题。首先是视频案例的时长。通常认为视频案例应以简洁明了、不影响整个授课进度为最佳。教师应根据该项教学内容在本节课中的授课地位适当地匹配视频案例的时间。若该项内容为本次课重点,则视频案例及其相关讨论分析时间可稍长一些。否则的话,尽可能地将视频时长控制在几分钟以内。从上述视频案例的类型来看,知识科普类视频案例主要针对某一个概念,因而时长可控制在5分钟左右。时事新闻类视频主要展现日常生活或者经济现象,本身也比较简明扼要,可以考虑将时长控制在10分钟左右。而影视作品类视频案例主要用于说明西方经济学的相关原理,时长可适当放宽至15~20分钟左右。其次应考虑的问题是视频案例的时效性。对于经典影视作品及知识科普类视频案例而言,时效性可适当放宽;但对于时事新闻类视频案例,教师在选择时应尽量考虑时效性强且是近期发生的案例,并注意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随时更新,这样才不会与现实生活脱节。再次,应注意视频案例的知识产权或版权问题,在尊重视频制作者知识产权的前提下适当地选择视频案例。

2.视频案例的切入时机

适当的切入时机对视频案例而言也很重要。视频案例通常有两个切入点。其一是先入法,在讲解西方经济学概念或者原理之前引入视频案例。学生通过欣赏、讨论、分析视频案例,自己对概念或者原理有一个抽象的理解。然后教师再推出重点的概念或者原理。其二是后入法。教师先给出定义或者原理,然后切入视频案例。学生根据案例去理解概念或者原理,并分析其应用条件、过程和结论,从而加深理解和记忆。在之后的学习中,一想起该视频就会联想到相关的概念或原理。这两种方法各有千秋,教师可根据西方经济学原理或者概念的难易程度、实际应用效果等考虑使用何种切入方式。

3.视频案例应用过程中的教学活动组织

在使用视频案例时,教师应注意围绕该视频案例组织教学活动。这些教学活动大致包括以下四个步骤:首先,在视频案例切入前做好铺垫工作,可以是前期概念或者原理的讲解,也可以是提出几个关键问题让学生边观看视频,边留心思考。其次,在案例视频播放结束后,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和陈述观点,或者教师直接提问。第三,教师进行总结。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得出结论。根据该概念或原理在本次课中的地位,讨论和总结过程可适当简化或者延长。最后,当然还可以结合该视频案例给学生设计作业题,让其在课后完成,从而起到复习概念或原理的作用。

上一篇: 区域生态质量评价 下一篇: 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要求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