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预算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2-10-05 17:28:05

学校预算论文

学校预算论文篇(1)

(一)有助于从根本上保障农村义务教育所需经费

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了各级政府对教育投入的责任,但由于农村中小学点多面广,规模庞大,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普遍滞后,县、乡政府财力十分有限,对农村中小学校投入明显不足,严重制约着农村中小学校的发展。建立农村义务学校预算管理制度,将县域内中小学校所需经费全部纳入公共财政预算,就是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各级政府保障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责任,尤其是明确了各级政府所应承担的义务教育经费数额,这就从根本上保障了农村义务教育所需经费来源。

(二)有助于完善“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施方案规定: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行“中央地方共担、经费省级统筹、管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这也是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关于“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的体制”规定的具体举措。县级政府作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直接管理者和使用者,除了按照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施方案规定的比例承担少量经费外,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在本级预算中单独列示,通过细化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财政、教育等相关部门职责,确保预算批复的教育经费按时足额落实到位;加强监督检查,把广大农村孩子的“读书钱”管理好、使用好,促使农村义务教育事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三)有助于推进学校依法理财、民主理财和规范理财

农村中小学校既是预算编制的基本单位,又是预算执行的基本单位。长期以来,农村中小学财务管理水平低,学校财务管理相当混乱。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后,学校所需经费主要来源于公共财政预算拨款,财政资金的管理有严格、规范的程序;预算草案经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后即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它以法定的形式规定了本年度学校可以收多少钱,可以用多少钱,以及这些钱该怎么花、在什么时间花都有明确规定;在预算执行过程中,根据预算公开的要求,学校实际发生的收支项目要及时公开,自觉接受监督,使得学校各项开支更加透明化,经费使用的法制性、民主性和规范性大大增强。

二、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广大农村地区,由于宣传力度不够,教育培训不到位,学校领导普遍缺乏预算管理意识,财会人员实际操作能力不强,加上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事前审查不严,事中控制不力,事后审计监督也因多种因素影响效果不佳,农村义务教育经费预算管理还存在诸多不足,主要问题有如下几条。

(一)对预算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虽然《预算法》规定,各级政府、各部门及所属单位都应按照规定编制预算,但农村中小学编制预算还是件新鲜事。农村中小学地处偏僻,经济社会发展严重滞后,学校财务管理水平低,学习培训机会少,预算编制起步晚,预算管理基础非常薄弱,对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普遍不足,更谈不上建立科学有效的预算管理及监督机制,预算管理长期以来处于空白状态。

(二)预算编制方法不科学

受客观条件制约,许多农村中小学不知道什么是预算,更不知道预算编制的主要内容、总体要求和一般流程。以岳西县为例,我们是从2007年才开始试编农村中小学预算,在这之前,按照“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原则,农村中小学主要由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学校自身不编制预算,完全依托乡镇财政所代为编制,加上缺乏有效的沟通、协调,这样编制出来的预算不可能真正反映学校经费需求状况,造成年度预算和实际支出相脱离,严重损害了预算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三)预算执行随意性较大

近年来,按照建立公共财政预算体系的要求,通过体制、机制和制度创新,逐步实现了政府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和政府采购,农村中小学预算管理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预算执行管理机制也进一步得以完善和加强。但由于多种原因,农村中小学预算还较多停留在包干使用的层面上,特别是在经费使用上,随意扩大支出范围、提高支出标准的现象时有发生,造成经费支出的盲目性和无计划性,形成“预算、执行两张皮”现象,预算的刚性约束没有真正到位。

三、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预算管理的建议

农村中小学预算是学校组织收入和控制支出的法定依据,是学校优化配置资源的重要手段,直接关系到学校的长远发展,关系广大农村孩子的前途、命运。农村中小学校要切实提高对预算管理重要性的认识,科学编制预算,严格预算执行,自觉维护预算的严肃性、法制性和权威性。

(一)切实提高对预算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正确的认识是行动的先导。农村中小学应加强对《预算法》、《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方案》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县级财政、教育部门要按照“以县为主”管理体制的要求,切实做好农村中小学预算编制工作的培训、指导,让他们充分认识到预算不仅是国家进行义务教育经费收支管理的重要手段,是保障农村义务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学校规范财务管理的法定依据。只有正确地认识了预算的重要性,才可能编制出高质量的预算,才能真正做到以预算管理来促进学校的发展壮大。

(二)科学合理编制中小学预算

农村中小学预算体现了年度内学校的全部收入和支出,涉及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政策性强,综合程度高。在编制预算过程中,要按照“一所学校一本预算”的要求,在校长的统一领导下,成立由教务、总务、财务和教师代表共同参与的领导小组,集中大家的智慧,充分发扬民主,共同把预算工作做好。编制预算前要认真研读有关文件,准确把握政策依据;在预算编制时,要全面考虑学校年度工作计划与中长期发展规划,在充分调查论证的基础上,对学校现有的财力、物力、人力等资源进行通盘考虑,统筹安排,确保编制出来的预算草案既能体现国家政策要求,又符合学校发展需要,各项收支数据真实准确,科学合理。

(三)加大对预算执行的监管力度,提高预算刚性约束力

农村中小学预算收支是否执行到位,预算经费有无被截留、挤占、挪用,对学校年度工作目标的完成和长远发展都会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在预算管理过程中,必须重点加强对农村中小学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并纠正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确保预算目标全面完成。农村中小学应建立起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相结合的预算管理监督体制。内部监督是指农村中小学全体师生共同监督学校的预算管理活动。根据预算管理的相关规定和校务公开、民主管理的要求,各校都要成立由教代会、工会和教师代表组成的民主理财小组,学校所有收支都要按程序经理财小组审核,定期公布审核结果。学校要在醒目位置设立公开专栏,将学校的年度预算、决算情况按规定公示公开,自觉接受全体师生及学生家长的监督。外部监督是指来自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审计、财政和教育主管部门等外部力量的监督。中小学财务活动都要自觉接受权力机关和财政、审计等专门机关的询问和监督检查,按时报送财务报表,如实提供会计凭证和有关财务信息资料,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纠正,坚决整改。在实际工作中,要将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相结合,日常监督与专项检查相结合,不断总结预算管理各方面经验教训,确保学校各项收支按照批准的预算项目执行到位。

学校预算论文篇(2)

1.1预算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现状下,学校预算管理在执行力度方面显得尤为不足,致使引发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因为预算管理制度不够完善。部分学校预算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无专门的预算管理科室设置,同时相应的预算分析及监督人员配置不健全,导致预算缺乏刚性。另外,有些学校虽有预算管理制度较为完善,但是实施力度不强,存在赤字预算问题,导致预算执行与原计划发生极大的偏离,进一步使预算执行的有效性及严肃性大大弱化。

1.2预算编制缺乏科学性

目前学校预算编制准确性不高,在编制过程中极易产生偏差。导致这一问题存在两方面的原因:其一,学校在实施生均综合定额拨款过程中,其年底学生数量是编制来年生均综合定额收入的重要依据。然而,学校在年中有招生方面的问题存在,通常表现为招生人数与毕业人数存在很大程度的偏差,因此以年底在学校学生数量为依据,进一步对生均综合定额收入预算进行编制便会大失水准[2]。其二,在事业收入方面,也有招生及毕业生问题存在,两类生源通常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进一步使事业收入的准确性及真实性受到极大的影响。

1.3预算监督力度不足

在学校财务管理中,预算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预算管理若缺乏有效性高的监督机制,那么预算编制将饱受考验。所以,为了使预算编制的刚性得到有效保证,其前提条件辨识对预算的监督力度进行强化。然而,目前学校预算管理中,预算监督力度不足现象尤为严重。监督力度不足,常使国家资金遭遇严重浪费,进一步影响学校教育事业的稳健发展。

2.学校预算管理强化对策探究

结合上述分析,结合目前学校预算管理出现的一些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便显得极为重要。这样,学校预算管理才能够得到有效强化,进一步为学校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保障依据。具体强化对策如下:

2.1构建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

对于学校领导来说,需对预算管理加以重视,认识到学校预算管理的重要性。组织综合素质高的财务人员对学校预算进行编制。为了使学校预算管理工作开展的盲目性及随意性得到有效降低,需构建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对预算编制各项指标加以明确,比如预算编制的目的、程序、方法以及执行等。融入现代化预算编制方法,使预算管理朝程序化及制度化方向进步[3]。预算管理相关工作人员需注重自身素质的提升,严格遵循预算管理制度,切合实际,在完善学校预算管理的基础上,使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得到有效促进。

2.2增强预算编制的有效性及科学性

要想使预算编制的有效性及科学性得到有效强化,需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对基础信息进行科学编制。预算编制人员在预算编制前期,需对相关基础信息及数据进行收集、处理,比如在校学生数量、毕业人数、教职工人数以及计划招生人数等。并做好基础信息数据的核实工作,以此保证基础信息数据的准确性,从而使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得到有效提高。另一方面,对零基预算法进行全面实施。需在完全放弃编制基数法的基础上,对零基预算法加以实施。零基预算法指的是在对年度预算进行编制时,对各项支出都不以上年预算为基数,全部从零开始对预算进行编制。此方法主要是对全部支出项目进行全面审核及评估,对不必要的开支尽最大限度节省,从而使预算分配的科学性得到有效提升,进一步使各个部门多寡不合理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另外,还能够使预算管理实现细化,使支出结构得到有效优化,使资金支出只增不减情况得到有效改善,让资金得到最合理的利用。

2.3加强预算监督力度

要想使学校预算管理得到有效强化,对预算监督力度进行加强显得极为重要。一方面,在预算方案确定下来后,需采取严格执行措施,对在预算权限内的“一支笔”审批制度加以落实,使预算的刚性得到有效增强,预算在一般情况下不可随意、盲目调整,在特殊情况下非要调整需依照一定的程序进行[4]。另一方面,对超预算预警机制进行构建,对于超限额项目,需要上报领导,经上级领导审批过程,以严格的预算调整程序为依据,进一步加以明确。除此之外,还需要构建完善的考核制度,将责任落实至个人,明确各部门职责及个人职责,结合奖惩制度,以此起到激励员工的作用。总之,预算监督力度的强化非常重要,能够为学校预算管理的强化提供保障依据。因此,学校在开展学校预算管理工作过程中需给予充分重视。

学校预算论文篇(3)

加强预算管理工作,第一步就是要完善相关的编制,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构建起可持续发展观。转变思路,开拓创新,提升预算编制的意识,同时对预算编制要有充分的认识,明白其重要性所在,积极努力学习当前世界上先进的预算管理方法。第二,规范相关的编制组织工作,成立预算编制小组。因为其范围非常广,建立起专业的小组,由专人负责,同时组织财务人员参与其中,做好部门的协调工作。第三,不同的中等职业学校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开展编制工作。首先要做的就是掌握学校职责、教职工等人员构成和固定资金使用情况,把公共财政预算拨款资金和纳入公共财政预算管理的非税收入资金全部归入到预算中。其次,在定额服务等支出项目中要参考上一年度的指标,结合当年发展需要综合进行编制。最后还要考学校的统筹,根据先急后轻的原则安排好资金,提升资金有效利用率。

(二)加强执行力度

构建学校内部预算体系,与学校内财务管理机制相适应。预算管理组织体系和运行是执行预算,是实现目标组织并保障已审定的财务预算完成。所以一定要加强预算的执行力度,优化其本身的刚性管理。例如,加大对于相关部门在预算编制过程中的参与力度,同时把干部的任期目标与经济指标有机结合,最大限度调动各方各面的积极性,保证预算收入有章进行,不可随意更改。在其执行过程中,要根据国家财务的相关制度、政府采购制度等要求,以学校教学与科研活动需要为基础,合理安排资金的进度,保障执行力度。同时,构建起严格的授权审批制度,明确相关领导人员的审批范围、权限,具体事务具体分工,在指标内进行审批同时承担起相关的责任。而且,学校的各类职能部门要对每一笔所产生的费用都要控制在预算的范围内,只有相关领导人员签字后财务方式才可受理,做到权利、责任分开进行工作,让各项支出都在控制之内。需要注意的是,预算控制责任要分层进行落实,在预算指导下达之后,学校各部门还要把预算责任一步一步进行拓展,尽量细化到执行班组和有关管理人员。

(三)加大预算监督

实施高质量中等学校财务预算管理是落实国家财务管理的需要,更是学校管理的需要,也关系着学校未来的发展。因此,财务的主管部门、审计部门以及各个管理单位都要优化预算的全过程管理,明确其制约,管理的重点要落实在有关执行的层面上。第一,严格落实好预算管理的经济责任制度。每个部门的经费运用一定要根据有关规定进行,不可与其相背。第二,财务和审计部门要对各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实时的监控,以规范和监督校内各类经济活动的有序进行。第三,对于预算执行情况年终由财务处总结、分析、评价,每套经费项目支出的管理性和效益性由审计部门参与至考核。最后,学校还要构建起财务监督体系,包括对财会人员和全体员工的监督有机结合的内部监督机构,加大内部审计力度,优化审计的责任意识。总体而言,财务预算管理要加大财务监管的力度,优化内容的审计工作,让财政可以更加透明、公开,保证资金的使用率。

学校预算论文篇(4)

财务管理是高校管理体系中的重要基础,而预算管理是财务管理的核心,是优化学校资源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服务学校教学、科研等活动的重要手段,预算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校的财务状况和学校事业的长远发展。预算绩效管理是以“预算”为对象开展的绩效管理,将绩效理念和管理方法融入预算过程中,它与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预算监督,一起成为预算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

一、预算绩效管理的概念

财政部将其定义为:预算绩效管理是政府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现有的预算编制、执行、监督中融入绩效理念,实现绩效管理和预算管理的有机结合。它强调预算支出的责任和效率,要求在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的全过程中更加关注预算资金的产出和结果。

高等学校虽然是非营利组织,但仍然需要将有限的教育经费发挥最大效用,注重产出和结果。因此可将高校财务预算绩效管理定义为:预算绩效管理是在财务预算的编制、审批、执行、调整以及预算执行结果的分析报告中,树立以绩效为目标的思想,实现预算和绩效的匹配,改善高校内部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二、预算绩效管理相关文献综述

美国对高校的绩效评价主要由民间机构检查和监督,评价的结果将作为政府教育拨款的一个重要参考因素。英国高校绩效评价主要是高校进行自评。《英国大学管理统计和绩效指标体系》由输入指标、过程指标和输出指标三部分组成。

陆媛(2006)从高校预算绩效评价的理论基础和体系设计两方面进行了研究,借鉴英国的成功经验对我国高校的预算绩效指标体系的设计提出了建议。

戴晓燕(2007)借鉴国外高校预算管理的经验,从前期预算绩效编制、中期预算执行绩效控制、后期预算绩效考核、高校财务预算绩效管理的信息反馈四个方面探讨了高校财务预算实施绩效管理的具体途径。

王立会(2012)在研究绩效预算的理论基础上,引出绩效预算的内涵特征,指明了高校预算绩效改革的方向,提出了完善高校绩效预算管理配套制度的建议。

王倩倩(2014)介绍了相关的制度文献、国外高校的预算管理情况和国内学者对高校预算管理研究的现状,针对 S 大学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侧重从预算管理信息化和预算绩效评价两方面提出优化措施。

三、高校预算绩效管理的现状

预算绩效管理是一种以绩效目标为导向、以绩效监控为保障、以绩效评价为手段、以评价结果应用为关键的全过程预算管理模式。以下从预算绩效目标、绩效评价体系、绩效监控和绩效评价结果的运用四个方面结合湖北省省属高校Y大学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Y大学近年来逐步从“投入型”预算向“绩效型”预算转变,但依然存在下列问题。

1.绩效目标编制逐渐科学合理,但项目整合后的绩效指标难定。

Y大学由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和用款单位编制项目支出绩效目标,设定绩效目标时经过调查研究,绩效目标从数量、质量、成本、效益等方面尽量细化量化。高校绩效目标按大项编制,例如,其中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专项,包括人才培养项、学科建设等四个小项,每个小项下面还涉及多个子项目,学校预算执行落实到校内各业务处室,使得大项目绩效目标不能完全覆盖各子项目,执行后对子项目的考核难以衡量。

2.预算管理制度尚在健全中,缺乏有效的绩效评价体系。

Y大学目前的绩效考评工作主要是针对财政专项的绩效考评,每年向省财政厅报送上一年度财政专项的绩效自评报告,包括项目基本情况、绩效评价工作情况、绩效分析及评价结论。缺乏对学校部门的整体评价。预算管理部门没有对归口部门绩效自评结果的准确性做进一步的审核。

3.绩效监控每月开展,但监控运行仍有困难。

通过每月对项目执行情况的通报,控制项目用款进度,促进项目按进度执行,保证项目资金的合理使用,避免出现年终突击使用、集中用钱的情况。但由于时间紧,项目多,且科研等项目的运行都有一定的周期,部分项目的绩效目标不便于量化考核,导致相关职能部门对项目运行情况的监控不够及时、全面和具体。

四、相关建议

1.完善与预算绩效管理相关的规章制度

参照省财政厅关于预算绩效管理的系列制度,包括年度绩效目标编报、省级财政项目资金绩效评价及评价操作指南以及绩效管理工作考核办法,制定符合高校实际情况的预算绩效管理相关制度。

2.建立更加合理有效的预算绩效评价体系

我国高校绩效指标体系可以使用平衡计分卡评价体系和关键绩效指标体系相结合的方法,并借鉴《英国高校管理统计和绩效指标体系》的做法,建立全面丰富、科学合理、可行可控的绩效评价体系。

3.加强预算绩效结果的反馈并运用

在预算的绩效考核之后, 必须将结果反馈给每一个预算支出机构和每一位教职工,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编制部门下一年度预算的重要依据,加强内部控制。

参考文献:

[1]陆媛.高校预算绩效评价的理论研究及绩效指标设计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1).

学校预算论文篇(5)

吴勋(1980-),男,河南南阳人,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博士研究生

摘要: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是高校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本文从政策导向和内部需求角度,分析了我国高校预算绩效评价研究的动因,指出了国内现有研究的不完善性,提出未来研究的重点是评价体系的系统性和实用性。

关键词:高校 预算绩效 评价

随着现代公共事业单位管理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化,以预算改革为核心的公共财政框架逐步形成,我国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正在逐步建立。预算绩效评价贯穿于预算资金分配、执行和评价的全过程,对高校事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基于国家政策导向和高校发展需求的动因,本文回顾了我国高校预算绩效评价研究现状,并提出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一、研究动因:政策导向和内部需求

(一)国家政策导向是预算绩效评价的外因 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改革预算编制制度,完善预算编制、执行的制衡机制,加强审计监督,建立预算绩效评价体系。”这是我国政府首次提出关于建立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的宏观要求。财政部、教育部为贯彻落实“建立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的精神,提高预算资金的安全性、合规性和有效性,近年来进行了一系列预算管理改革。财政部陆续制订了《中央级教科文部门项目绩效考评管理试行办法》(2003年)、《中央级行政经费项目支出绩效考核管理办法(试行)》(2003年)、《关于开展中央政府投资项目预算绩效评价工作的指导意见》(2004年)、《中央部门预算支出绩效考评管理办法》(2005年)等规章。教育部也分别组织专家在1998年和2000年进行了有关高校财务评价的研究。上述对预算绩效评价的制度安排,表明国家对推进预算绩效评价工作的政策支持。

(二)高校发展需求是预算绩效评价的内因 社会资源的稀缺性使得所有者必须对资源进行有效配置,提高高等学校资源的配置效率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发展的核心内容。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化,高校办学规模和办学层次的扩大,带来了对教育经费需求的激增,而我国教育资源在总量上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大多只是维持性的,高校发展的经费需求与有限教育资源供给的矛盾十分突出;另外受到教育机制和管理体制等因素的制约,教育经费又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低效率配置,尤其在高校内部的资源配置方面问题突出。国家通过部门预算配置高校教育资源,高校通过校级预算配置内部教育资源。因此,建立旨在提高教育资金配置绩效的预算绩效评价体系是优化高校资源配置和加快高校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研究现状:起步阶段的不完善性

(一)研究现状的数量描述 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中以“预算绩效”为检索词跨库精确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1999)”、“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2000)”、“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2000)”,截止2006年3月初,共有17条记录。其中与高校预算绩效评价相关的只有6篇。改为模糊搜索后的记录共有95条,除去前面已收集的文献后的相关文献只有4篇。不仅研究文献的总量不多,而且研究成果发表时间大都集中于2004年以后,说明我国高校预算绩效评价研究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

(二)研究现状的分类 通过文献检索,对高校预算绩效评价进行了分类。

(1)高校预算绩效评价的必要性。陆媛(2006)提出建立全面完整的预算绩效指标体系是高校预算发挥目标控制功能的关键。王明秀、孙海波(2005)认为高等学校的资源是社会资源的重要部分,提高高等学校资源的配置效率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发展的核心内容。高等学校的预算拨款为政府预算投资,加强高等学校的预算绩效评价工作,对提高高等学校资源的配置效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徐荣娣、吴介军(2005)从预算管理与绩效考评的关系入手,提出预算本身并不是最终目的,更多的是充当一种在高校战略与绩效之间联系的工具。预算体系在分配资源的基础上,主要用于衡量与监控各部门及资金项目的经营绩效,因此,必须对当前高校预算管理进行改革,引入绩效考核机制,提高高校预算管理水平。

(2)高校预算绩效评价的界定。王明秀、孙海波(2005)指出应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预算绩效评价体系,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逐步实现对财政资金从注重资金投入的管理转向注重对支出效果的管理。陈纪瑜、张宇蕊(2004)将预算绩效评价界定为以绩效为核心,运用特定的指标体系,通过定量与定性对比分析,对预算决策、配置、使用过程中的单位产出水平所做出的综合评价。李淑宁等(2004)定义预算绩效考核是对经费支出与产生的效果和影响进行评价的行为,是以支出“结果”和“追踪问效”为导向,以定性分析与定量评判为手段的预算支出管理模式,这对强化支出管理意识,优化预算支出结构,提高预算支出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作用。张泽明等(2004)认为高等教育的社会公益性和非营利性决定了考查高等学校预算运行绩效的最好指标是“用钱效益”。“用钱效益”由效率和有效性有机组合而成,效率指衡量在执行规定任务时的单位成本;有效性可广义地定义为计划成功的程度,即达到既定目标的程度。两者的完美结合意味着该计划“用钱效益”很高。

(3)高校预算绩效评价的原则。陆媛(2006)以企业预算绩效指标的制定原则为依据和借鉴,提出高校在设计绩效指标时需要遵循的原则有:科学性、整体性、可比性和可行性。祝红霞、张美华(2005)认为建立科学有效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高校二级院系财务管理的核心环节,是衡量目标管理或是放任自流的分水岭。考虑到高校经济效益考核的特殊性,除了一般的减少投入、增加产出的效益考核要求外,还有产出考核的模糊性以及人才质量的难以计量性的困难。在建立高校二级财务管理经济效益指标时,主要考核其经费支出结构的合理性;而在产出效益方面,主要考虑毕业生的一次社会就业率。

(4)高校预算绩效评价的机制。王明秀、孙海波(2005)总结提高预算绩效评价效果的对策与措施包括建立严格的预算可行性论证制度、建立预算绩效的后评价制度、改革预算会计制度以及信息化建设。彭晓(2005)认为加强对部门预算安排项目的绩效考评,逐步建立起项目支出预算的绩效评价体系,是进一步深化部门预算改革的重要内容。各高校主管部门要加强对项目执行的监督检查,财政部要对各项目高校的项目执行情况进行不定期的检查或抽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项目执行中出现的问题。财政部还应继续组织有关部门或委托中介机构对项目的绩效进行考评,考评结果作为以后年度审批立项和预算安排的重要参考依据。李淑宁等(2004)主张绩效的评价必须通过建立科学、合理并行之有效的评价方法、体系和标准来实施,包括确定绩效考核评价的领导组织机构,建立科学的预算支出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建立预算支出绩效评价标准以及重视预算支出绩效考核评价结果的应用。

(5)高校预算绩效评价的体系。陆媛(2006)提出高校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的内容包括绩效指标体系、绩效目标以及绩效目标分解。王明秀、孙海波(2005)从综合实力、运行绩效、发展潜力等方面阐述高校预算绩效评价体系,针对评价提出提高预算投资效果的对策与措施。吴建南、李贵宁(2004)建立的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通用指标体系以公平和效率为核心,涵盖教育财政支出总体情况、教育财政支出目标达成情况、教育财政支出合规性情况以及教育财政支出间接影响等层次的指标体系。陈纪瑜、张宇蕊(2004)构想的高校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包括预算编制的决策评价、预算执行的过程评价、预算决算的结果评价,分别对应于关键绩效指标、业绩指标以及绩效测评指标。李淑宁等(2004)认为由于高校内部机构设置和支出功能的多元性,高校支出绩效考核体系呈现多层次、多因素立体结构,从经费支出用途及功能上分为项目支出绩效体系和部门支出绩效体系。

(6)高校预算绩效评价指标。基于综合实力、运行绩效和发展潜力等方面的考虑,王明秀、孙海波(2005)设计了如下的评价指标:综合实力下设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前者包括学校经费总收入、国家拨款额、学校自筹经费收入、科研活动收入、教学活动收入等;后者划分为学科建设评价指标、科学研究评价指标、人才培养评价指标和队伍建设评价指标。运行绩效下设教育事业核算体系指标、基本建设核算体系评价指标和设备评价指标,教育事业核算体系由师生比、学生人均事业费支出、教师人均科研经费等指标构成;基本建设核算体系涵盖本年投资计划完成率,基建投资完成额与基建拨款的比率,投资效果与拨款的比率等指标;设备评价指标通过设备购置费占总支出的比重、仪器设备更新率来衡量。通过年末借款余额、年末存款净余额和资产负债率等指标从不同方面对财务风险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综合评价其发展潜力。

陈纪瑜、张宇蕊(2004)认为,预算编制决策评价中的关键绩效指标主要来自于对绩效目标的进一步分解,用来描述实现目标的关键成功要素和预期的综合绩效水平,这种描述是整体性的、粗线条的。一般采用的指标有家长和学生满意率、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科研成果转化率等。预算执行过程评价中的业绩指标包括人力资源利用效率指标,如从事教学、科研的专任教师与在校学生人数的适当比率、专任教师与全体教职工的适当比率、专任教师的人均教学工作量等;公用经费使用效率指标,如义务费、设备购置费占公用经费支出的比例、教学条件改善情况、生均占有图书册数等;项目资金使用效果指标,如项目对学科建设的推动情况、重要基础设施改善效果、教学条件和教学环境的改善情况、师资队伍培训情况等。预算决算的结果评价要建立绩效测评指标,核心内容包括四方面:产出,反映高校支出项目的直接结果,如万元财政投入所培养的学生数、学生质量水平等;转化率等;效率,反映高校财政资金运行管理质量和业务流程效率,如财政经费支持率、财政经费节余率等;效果,反映通过高校支出项目获取的服务供给能力,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非财政性教育经费/财政性教育经费、校办产业和社会服务收入,非财政性教育经费等;影响,反映高校支出项目对相关环境和社会发展的长远影响、潜在影响、间接影响,包括公平、就业、技术进步、国际竞争力等多个方面。

李淑宁等(2004)从项目支出绩效和部门支出绩效两个层次建立了高校内部预算支出绩效考核体系。前者针对基本建设、实验室建设、学科建设、队伍建设、基础设施改造等项目,设立基本建设计划完成率,实验室设备利用率,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二级学科增长率等社会效益指标;以“成本收益率”为宗旨,设立考核项目投入使用增加的收入或节约的成本的经济效益指标;评价项目的工程技术、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的项目投资评价指标。后者针对教学单位、行政管理单位、教学辅助单位、后勤单位的不同,设立实验课开出率、生均实验课时、生均培养成本等经济指标;设立考生考试合格率、师生比、师生满意程度等社会效益指标。

(三)研究现状的评述 一是已有的研究文献数量较少,总体上处于起步阶段。从2003年开始国家提倡建立预算绩效评价体系以来,针对高校预算绩效评价的研究仍不多,从侧面反映这一领域还有相当的研究价值。二是缺乏对国外已有研究成果的深入的整理归纳。现有文献局限在简要概括国外政府层面的绩效预算制度或是对国外高校绩效指标的描述,但政府层面的绩效预算在概念、范围等方面不同于高校预算绩效评价,仅仅是一种理论基础;高校绩效指标的涉及范围相对预算绩效指标宽泛,仅仅是一种理论参考。三是研究内容尚不完整。明确了预算绩效评价的政策导向和必要性,缺乏完善的评价制度与规范;关注对预算绩效评价的一般性研究,没有明确评价主体和评价对象;注重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立,忽略了评价指标实际值的获取问题,缺乏对评价指标筛选、赋权、评价标准确定及具体评价方法的研究;局限在对评价指标与程序的理论性探讨,缺乏对操作层面的实施方案的设计与检验。

三、研究展望:系统性与实用性

国家政策导向和高校发展需求为高校预算绩效评价研究提供了研究动因,现有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使得高校预算绩效评价研究具有相当研究价值,未来的研究应该注重预算绩效评价的系统性与实用性。

学校预算论文篇(6)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2-0014-02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发达国家已将绩效评价作为加强学校预算管理的重要手段。国外评价高校预算管理绩效的方法,就是建立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随着中国高校管理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化,以预算改革为核心的公共财政框架逐步形成,中国高校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也正在逐步建立,这要求对高校预算绩效评价体系进行深入的研究。

一、国外研究动态

绩效指标在西方国家高校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一般是从1980年开始的。但对于绩效指标的定义,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但人们趋向于在更为宽广的意义上来理解绩效指标,而并不将其限定在狭窄的某一定义上。

1986年,英国副院长和校长协会和大学拨款委员会(CVCP/UGC)成立的联合工作小组认为,绩效指标是对资源使用情况和某些领域内特殊目标达成情况所作的通常是定义的陈述,绩效指标是一种行为的信号或指导而不是绝对的直接测量,也不直接提供综合意义上的绩效评价,但它能够提供与此相关的有用信息。世界经合组织(OECD)在一项有关高校管理的研究计划(IMHE)中将绩效指标定义为“一种用来测量那些难以数量化之物的数量价值”。随着人们将绩效指标的认识不断深入,研究范围进一步扩大到包括管理统计的内容。马丁・凯夫(Martin Cave)等在对绩效指标的概念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总结性的描述:绩效指标是通常用数量形式测量高校活动特征的一种官方的测量工具,这种测量既可以是序数性的,也可以是基数性的;既可以是绝对性的,也可以是相对性的;既包括有固定的、机械的程序,也包括一些非正式的如同行评价或声誉排行等过程。

二、国内研究动态

总的来说,中国高校预算管理绩效研究现状是处于理论研究阶段,还没有一个成熟的绩效评价体系。

(一)国内高校绩效评价研究学术论文的发表数量

以“预算绩效”为检索词跨库精确检索“维普资讯―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2009)”、“万方数据资源系统(2009)”,截至2009年,共有1 934条记录。其中与高校预算绩效评价相关的有199篇。虽然研究文献的总量不少,但研究成果发表时间大都集中于2004年以后且多集中在理论架构研究方面,说明中国高校预算管理绩效研究现状是处于理论研究阶段,还没有成熟的绩效评价体系。

(二)通过对文献检索,对高校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归纳

1.高校预算绩效评价的定义。陈纪瑜、张宇蕊(2004)将预算绩效评价定义为以绩效为核心,运用特定的指标体系,通过定量与定性对比分析,对预算决策、配置、使用过程中的单位产出水平所做出的综合评价。李淑宁等(2004)定义预算绩效考核是对经费支出与产生的效果和影响进行评价的行为,是以支出“结果”和“追踪问效”为导向,以定性分析与定量评判为手段的预算支出管理模式。项华录、董丽丹等(2007)认为,高校绩效指标是主管部门衡量高校运行状况的一种工具,它以数量的形式提供有关高校教育资源利用情况及其目标完成情况的信息。苏少辉(2009)认为,绩效预算是预算方法的一种创新。它是以政府或事业单位所提供的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的绩效状况为依据来安排预算资金的一种预算管理机制。绩效预算以结果为导向、以项目成本为衡量标准、以业绩评估为核心,包括“绩”、“效”和“预算”三个要素。其中“绩”为预算主体的工作内容,“效”为预算主体工作的效果目标,而绩效预算就是根据预算主体的“绩”和“效”来确定预算,也叫结果导向型预算,其实质是将资金使用效果与预算资金的安排相挂钩,并以资金使用效果为依据,统筹安排预算资金。

2.高校预算绩效评价的必要性。王明秀、孙海波(2005)认为,高校资源是社会资源的重要部分,提高高校资源配置效率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发展的核心内容,加强高等学校的预算绩效评价工作,对提高高校资源的配置效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徐荣娣、陆媛(2006)指出建立全面完整的预算绩效指标体系是高校预算发挥目标控制功能的关键。苏少辉(2009)认为,国家政策导向是高校实行预算绩效评价的外因,高校发展需求是实行预算绩效评价的内因。

3.高校预算绩效评价的原则。祝红霞、张美华(2005)认为,建立科学有效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要考虑到高校经济效益考核的特殊性,除一般的减少投入、增加产出的效益考核要求外,还有产出考核的模糊性以及人才质量的难以计量性的困难。在设立高校财务管理经济效益指标时,主要考核其经费支出结构的合理性;而在产出效益方面,主要考虑毕业生的一次社会就业率。陆媛(2006)以企业预算绩效指标的制定原则为依据和借鉴,提出高校在设计绩效指标时需要遵循的原则有:科学性、整体性、可比性和可行性。项华录、董丽丹等(2007)认为,绩效评价体系应坚持如下原则:科学性原则、可比性原则、通用性原则、整体优化原则、动态完善原则。

4.高校预算绩效评价的体系。陈纪瑜、张宇蕊(2004)设计的高校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包括预算编制的决策评价、预算执行的过程评价、预算决算的结果评价,分别对应于关键绩效指标、业绩指标以及绩效测评指标。李淑宁等(2004)认为,由于高校内部机构设置和支出功能的多元性,高校支出绩效考核体系呈现多层次、多因素立体结构, 认为绩效评价必须通过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评价方法、体系和标准来实施,从经费支出用途及功能上分为项目支出绩效体系和部门支出绩效体系。陆媛(2006)提出高校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的内容包括绩效指标体系、绩效目标以及绩效目标分解。项华录、董丽丹等(2007)认为,高校财务绩效评价体系是一个多目标的系统,分为两级指标,从学校财务、资产绩效,自筹绩效,教学绩效,科研绩效,产业、后勤绩效等五个方面全面反映高校的财务综合绩效水平。魏乾梅(2008)认为,应根据科学发展观和循环经济学原理, 将高校财务绩效评价的内容拓展为“5E”, 即经济性( Economy) 、效率性( Efficiency) 、效果性( Effectivenss) 、公平性( Equity) 和环保性(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苏少辉(2009)认为,高校实行绩效预算是将高校预算建立在可衡量的绩效基础上,把预算资源的分配与学校的绩效联系起来,强调结果、责任和效率,提高预算支出的有效性。建立以“用钱效益”为理论基础,以目标管理和部门预算为支柱,以畅通的信息反馈机制及预算执行过程的全程监控为保证和构建绩效评价体系。

5.高校预算绩效评价指标。陈纪瑜、张宇蕊(2004)认为,预算编制决策评价中的关键绩效指标主要来自于对绩效目标的进一步分解,核心内容包括四方面:(1)产出,反映高校支出项目的直接结果;(2)效率,反映高校财政资金运行管理质量和业务流程效率;(3)效果,反映通过高校支出项目获取的服务供给能力,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4)影响,反映高校支出项目对相关环境和社会发展的长远影响、潜在影响、间接影响。李淑宁等(2004)从项目支出绩效和部门支出绩效两个层次建立了高校内部预算支出绩效考核体系。前者针对基本建设、实验室建设、学科建设、队伍建设、基础设施改造等项目;后者针对教学单位、行政管理单位、教学辅助单位、后勤单位的不同,设立社会效益指标。王明秀、孙海波(2005)基于综合实力、运行绩效和发展潜力等方面的考虑,设计了如下的评价指标:综合实力下设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运行绩效下设教育事业核算体系指标、基本建设核算体系评价指标和设备评价指标,从不同方面对财务风险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综合评价其发展潜力。苏少辉(2009)认为,高校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包括预算编制的决策评价、预算执行的过程评价、预算决算的结果评价,分别对应于关键绩效指标、业绩指标以及绩效测评指标。

(三)研究现状的总结一是已有的研究文献数量逐年增加,但总体上还是处于理论研究阶段,还没建立成熟的绩效评价体系

从2003年开始国家提倡建立预算绩效评价体系以来,针对高校预算绩效评价的研究逐渐增多,从侧面反映这一领域有很大的研究价值。但当前对高校预算绩效评价缺乏对国外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深入的整理归纳;高校绩效评价研究内容尚不完整,虽然明确了预算绩效评价的政策导向和必要性,但缺乏完善的评价制度与规范;过于关注对预算绩效评价的一般性研究,没有明确评价主体和评价对象;过于注重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立,忽略了评价指标实际值的获取问题,缺乏对评价指标筛选、赋权、评价标准确定及具体评价方法的研究;注重在对评价指标与程序的理论性探讨,缺乏对操作层面的实施方案的设计与检验。

国家政策导向和高校发展需求为高校预算绩效评价研究提供了研究动因,现有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使得高校预算绩效评价研究具有相当大的研究空间,未来的研究应注重预算绩效评价的系统性与实用性,要完善理论框架的系统性,增强实践操作的实用性。

参考文献:

[1]代蕊华.西方高校的绩效指标及其评价[J].外国教育资料,1999,(6).

[2]李淑宁,等.浅议加强高校预算绩效管理[J].陕西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4).

[3]陈纪瑜,张宇蕊.现代公共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评价问题[J].求索,2004,(10).

[4]祝红霞,张美华.高校二级院系财务管理运行机制研究[J].事业财会,2005,(2).

[5]王明秀,孙海波.高等学校预算绩效评价及对策与措施研究[J].科技与管理,2005,(4).

[6]陆媛.高校预算绩效评价的理论研究及绩效指标体系设计[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1).

学校预算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F23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9-0101-02

一、高校预算管理模式改革对资产管理提出的新要求

(一)目前高校预算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偏重于对增量资产的控制而忽略对存量资产的管理。高校在编制预算过程中普遍缺乏对上一预算年度高校资产变动情况的全面深入了解,以及高校内部普遍存在的各部门争经费和资产管理情况缺乏透明度,在这种情况下,高校预算编制难以脱离以投入控制为主的轨道。尽管中国在高校预算管理领域进行多次改革,但这一环节仍然是高校财务管理中的薄弱环节。

2.预算资金分配较随意,缺乏科学依据和操作规范。目前高校在预算资金分配环节,由于缺乏一个统一、科学的资产配置标准体系,导致各类资产日常维护和消耗费用缺乏有效到位的监控,使之与各部门占有使用的资产实物量相脱节,预算编制部门在进行预算资金分配时难以取得合理依据,加大预算编制难度,也使得预算资金分配的结果演变为部门间为实现各自利益相互博弈,而最终达成妥协的结果。

3.缺乏预算执行评价体系。中国高校普遍缺乏预算执行评价体系,个别高校正在尝试构建该体系,主要是建立一个预算执行信息传递与反馈网络并落实专门人员,定期进行预算跟踪分析并对照预算目标,及时对差异作出调整,以其提高预算执行约束性。

(二)改革高校预算管理弊病过程中对资产管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1.目前国家对高校通过预算管理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所提出的更高要求,预算管理也比过去更加注重资产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重点在于掌握和分析存量资产数量、价值、结构和分布状况,以此为依据寻求存量资产与高校今后发展需求之间的差距,并作出更为科学合理的资源配置决策和及时合理调整经费投入的金额和用途。

2.建立健全资产信息动态管理系统。该要求其实是以上所论述的要求的延伸,是实现其的前提条件。高校只有建立健全资产信息动态管理系统,才能真正实现对高校资产数据的实时监控和采集,准确掌握各部门(院、系)占用资产的增减变化,以此对全校资产配置结构作出合理判断,从而使各类资产的购建必要性论证和购建成本评估做到有理可依,是预算管理走向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轨道的强有力保证。

3.构建一个科学、可执行的实物资产限额标准体系。2007年全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结束后,唯一不足之处是没有构建实物资产限额标准体系。实物资产限额标准体系不单是评估资产构建项目的重要参考依据,而且还是预算管理和资产管理相结合的关键点。这套体系的构建是项大工程,因为是要以大量考察数据和分析为依据,所以笔者建议可以先从办公用房装修费用、通用办公设备购置和机动车辆配置限额入手。

二、高校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脱节的原因分析

(一)部门领导缺乏对资产管理和预算资金执行的强大责任心

目前,高校资产管理和预算资金执行情况尚未列入部门领导任期考核目标内,部门领导在调离原岗位时,只对其进行财务审计,这会加大部门领导对资产管理的松懈和预算资金执行的随意性。

(二)资产配置和预算资金分配过程中的人为干扰因素

笔者认为,无论是资产配置还是预算资金分配,都是一个将高校有限资源合理分配给各部门(院、系),以达到满足高校整体发展需求和各部门(院、系)均衡发展的过程。然而这种本应公平公正的统一分配过程,在各部门利益竞争驱动下,渗透太多的人为干扰因素,逐渐演变成两个没有太多关联性的管理系统。

(三)预算外资金游离于预算管理之外

目前我们所指真正意义上的预算管理应该是对包括预算内与预算外所有财政资金的管理,但事实上由于预算外资金来源和形式的多样化以及其中所牵涉到的部门利益,使高校在进行预算编制的时候,往往只将一小部分预算外资金纳入编制范围,导致大部分预算外资金游离于预算管理之外。预算外资金被滥用也是造成高校资产重复购置和浪费的主要源头之一。

三、与预算管理紧密结合的高校“三级”资产管理模式设计

(一)构建高校“三级”资产管理体制

1.构建高校“三级”资产管理体制的理论依据。随着中国高校办学体制和模式的转型,高校在财务管理领域也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革,如实行国库集中支付、不断加强并完善“收支两条线”管理、成立专门采购职能部门等,这些变革都或多或少牵涉到高校的预算管理。在这种背景下,高校的资产管理体制也应当做出相应的变革,才能满足新形势下高校资产管理的需求。笔者所建议的“三级”资产管理模式的理论依据如下:(1)国外公共资产管理模式理论。由于本文所论述的高校资产类似于国外的公共资产,因此在重新设计高校资产管理模式时可以借鉴他们相关的理论,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日韩模式、德澳模式、美加模式和巴西模式。无论以上何种模式,都为我们进一步理顺高校预算管理与资产管理的关系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且基本上可以囊括国内高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所采取的全部资产管理模式。相比之下,美加模式更符合中国国情下的高校资产管理,即预算管理部门除负责编制部门预算外,还负责制定统一的管理制度和法规,在预算管理和资产管理中起到主导作用,高校设置独立的资产管理部门,除负责资产管理的具体事务外,还担负起随时向预算管理部门提供各类资产数据、资产购置与处置等手续证明和预算资金使用状况。(2)国家有关规章制度。2006年财政部颁布执行的《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两个办法”)。“两个办法”不但提出“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监管,单位占有使用”的管理体制,而且明文规定各级财政部门是政府负责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职能部门,这为高校今后进行“三级”资产管理模式改革指明了方向。

2.高校“三级”资产管理体制的框架结构。根据美加模式理论和“两个办法”,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思路设计高校“三级”资产管理体制架构:“一级资产管理部门―二级资产管理部门―三级资产管理部门”,“一级资产管理部门”是指高校预算管理部门,“二级资产管理部门”是指高校内设立的专门资产管理机构,“三级资产管理部门”是指各部处(院、系)。在这个体制结构内,“一级资产管理部门”将编制好的预算项目和额度直接下达到“二级资产管理部门”,“二级资产管理部门”在审批“三级资产管理部门”提交的资产购置申请时,不但要负责监督各预算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还要充分行使闲置资产的调剂职能,并随时向“一级资产管理部门”反馈预算资金使用状况,“一级资产管理部门”在此基础上及时对预算资金作出合理调整。

(二)与高校“三级”资产管理体制配套的制度建设

1.一级资产管理部门的制度建设。高校在实行“三级”资产管理体制后,一级资产管理部门作为整个体制运行中的主导部门,其制度建设重点应放在宏观层面的把握,要充分结合高校预算管理和资产管理的特点,针对资产信息采集、预算执行监督等出台具体实施办法,使一级资产管理具有可操作性。

2.二级资产管理部门的制度建设。二级资产管理部门是该体制中具体负责管理监督高校资产取得、使用、保管、配置、处置和评估等各个环节的部门,其制度建设的重点应放在细化各个环节的管理上,将资产管理工作落到实处,使高校资产管理工作规范化。

3.三级资产管理部门的制度建设。三级资产管理部门是该体制中使用占用高校资产的部门,其制度建设的特点是更具体、更细化。因为其对高校资产的管理工作会落实到具体的人员身上,因此在制度建设上要根据二级资产管理制度来制定本部门的资产管理办法。

(三)与高校“三级”资产管理体制相对应的管理手段

1.有效整合预算管理系统和资产管理系统的业务流程,实行软件升级或开发一套新系统。目前,高校普遍将信息化管理手段运用于预算管理和资产管理,在先进的管理系统帮助下,大大提高了两者的管理水平和效率,但最大的缺陷在于两系统间相互独立,缺乏有效整合,使得数据信息无法共享,令工作效率大打折扣。解决以上问题的唯一办法是通过有效整合两系统的业务流程,对原有软件实行升级或重新开发一套符合工作需求的新软件。

2.建立内部控制体制,强化预算主导功能,形成资金资产运作的良性循环。(1)建立内部控制体制离不开“收支两条线管理”的管理手段,只有完善内部控制体制,才能保证高校在资产出租和处置等环节所产生的收益得以真正集中,便于预算部门进一步统筹安排,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2)强化预算主导功能可以加强预算刚性,是防止盲目购置资产和避免造成资产浪费的有力保证,也是提高高校对资金和资产运作控制力的重要手段之一。以上两条管理手段基本渗透于高校资金和资产管理的各个环节,是形成资金资产运作良性循环的重要举措。

3.引进精细化管理理念。“理念”在现代管理学中被称为“管理软手段”,运用得当,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高校资产管理引进精细化管理理念的目的在于综合考虑高校短期利益和长期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力求达到内部管理规范化和资源效益最大化,从而形成一种自上而下的积极引导和自下而上自觉响应的常态式管理模式。对资产管理中的购置、使用和处置等环节进行细化,例如对资产保管使用环节进行建账建卡,细化到部处(院、系)和个人;对资产处置环节,细化到具体资产及其处置结果等。对预算管理则细化到具体项目。

无论是资产或预算管理模式改革,其最终目的都为维护高校资金和资产的安全和完整,对其进行合理配置,并提高其使用效率。本文以“两个办法”的文件精神为指导,构建高校“三级”资产管理模式,旨在理顺目前高校内预算管理与资产管理的关系和解决二者之间的矛盾,为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尽一点绵薄之力。

学校预算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 F23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9-0096-02

预算管理是高校财务管理的中心内容,贯穿于高校财务活动的全过程。在当前教育事业经费供求矛盾突出的形势下,高校如何充分发挥预算指挥效能,创造资金最佳使用效益,实现学校教育事业和谐发展,是高校财务预算管理的现实问题。而预算创新改革是一个渐进的动态过程。

一、当前高校财务预算管理面临的问题

在激烈的高等教育竞争形势下,高校普遍追求良好的声誉和影响力,为实现教育事业发展目标,始终关注资金、资源的投入;预算过程力求学校正常运转和重点建设项目之间的平衡,但实际预算管理中的漏缺依然存在,具体体现在:预算不够全面、具体;管理不够规范;人为弱化预算的严肃性;对预算的控制、评价与监督力度不够等。往往形成学校预算超出财务经济承受能力,资金投入效益不明显现象。

(一)缺乏全面的财务预算管理意识。长期以来预算工作一直被认为是财务部门的事情,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等部门缺乏参与预算编制的意识。由于财务人员对预算编制客体的了解有限,在编制预算时又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了解,致使预算指标的确立缺乏合理性,难以反映学校各预算客体的具体情况,学校事业发展规划与财务预算不相匹配,使得学校事业发展无法获得有利的财务支持。在多数情况下,学校预算的编制往往是为了向上级财政部门争取拨款,丧失了作为一种有效的财务管理手段应有的作用。同时,由于预算编制过程缺乏相关部门的参与,除了在预算编制上缺乏合理性外,在预算执行的过程中各项预算措施也得不到有效的理解和执行。高校作为一个自主办学的实体,在确立了事业发展的长期战略的同时,应当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一套完整、延续的财务预算管理系统,而目前很多高校的财务预算仅是资金的分配预算,缺少统一的、全局的指导效应,“重分配、轻管理”,使得预算缺乏长远性、科学性和连续性。加之校内部各部门的预算意识不够,认为预算仅仅是单一的“数字分配”,故只看重资金的拨付而疏于资金的使用效益。分配到本部门的资金使用中随意性大,项目之间出现通用、串用,而产生了“科学安排少、突击花钱多”的现象,导致预算执行丧失应有的约束力,难以维护预算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二)预算管理体系不够缜密。体现在预算的编制、执行、控制、分析、考核系列环节中。高校财务预算编制是一项严肃而复杂的系统工作,很多高校通常是依照历年经验、习惯来编制预算,时间仓促、论证不够充分,很难保证预算编制的质量。尽管普遍采用上下双向结合的二级预算管理体制,但仍不能科学体现出校级和二级基层单位之间良好的财务关系,一方面,各职能部门计划申报数不能准确、切合实际地反映情况,预算编制依据论证不全,缺少真实来源;另一方面,校方对院系二级单位缺少必要的了解,难以作出囊括所有的周密计划,预算内容有漏缺,项目较粗糙,从而难以体现预算的全面可行性。与此同时,预算执行人为存在“预算归预算,执行另一张皮”的思想,调整预算的随意性大,变相支出使预算执行偏离计划的实际内涵,难以严格、准确地反映预算控制管理的目的,预算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得不到体现。另外,很多高校缺乏一套真正的自上而下、资金运行严密,层层控制,层层畅通的高校财务预算管理监督机制,对资金的使用去向及产生的具体效果,没有相应的跟踪审查,预算资金使用效益得不到科学的论证。预算执行的好坏最终需要通过预算评价和分析才能得出结论。通过分析才能发现执行过程中存在的偏差,才能汲取教训总结经验。通过考评才能明确责任,量化工作的努力程度,因此,科学的预算分析和考核是财务预算发挥作用的必然要求。但是,在我国许多高校中缺乏预算管理的评价体系,无法衡量教职工的工作努力程度,缺乏有效的奖惩措施,影响了大家执行财务预算的积极性,最终影响财务预算管理的执行效果。

(三)资源配置需要优化整合。财务预算是为学校各项事业发展服务的,发挥着“经济指挥棒”效应。以学校事业发展规划为目标,学校预算必须从财力、物力、人力等各种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以中长期发展为目标,通盘考虑,制定详细的整体计划,充分发挥预算的导向调控作用。由于校内各职能部门功能的交叉重叠,预算资金分割难以科学界定,必定会有部分资源空置浪费。因资源有限,学校财务预算必须从全方位的角度统一计划安排,一方面要统筹资金;另一方面要优化配置资源,资金安排体现重点突出、统筹兼顾的原则。

二、新时期优化高校财务预算的几点建议

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预算管理的质量很大程度地决定了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反映着学校财务的宏观调控水平。为确保高校财务预算的良好执行,维护学校预算的严肃性、有效性和权威性,高校财务预算必须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科学预测,有效监督,发挥综合预算管理效能。笔者针对上述高校财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提出几点优化预算管理的建议:

(一)转变观念,更新预算管理思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全面预算的内涵要求更加科学规范。预算管理不是学校财务一个部门的工作,而是关系整个学校各项资源的科学配置、优化整合的系统工作,预算的前瞻性和系统性要求全校的共同关注、参与。所以,要切实转变“预算管理是财务部门一家的事”这一错误观念,彻底转变顾此失彼的财务预算观念。要使高校财务预算真正发挥其应有功能,需要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需要学校各级领导的重视、校内各部门的配合及全员的积极参与。应当集思广益、科学决策、民主监督,强化预算管理意识,积极推行财务预算公开透明,充分调动全校各部门的参与积极性,从而促进学校教育事业计划和财务活动健康、有序运行。

(二)进一步建立健全财务预算管理制度。推进学校财务预算的制度化、科学化管理。根据高校发展自身特点,建立“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预算管理组织体系,成立学校预算管理委员会,实行决策、管理、执行与审查监督各个层面的责任分解。进一步完善预算管理制度,明确预算管理的目的、原则、范围,明晰职责管理程序,对预算编制方法及内容等予以明文规定,强化预算的严肃性,使财务各项活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避免预算执行的盲目操作及人为随意性。

(三)完善预算管理职能,建立有效的风险控制与防范机制,以降低或消除风险。采取权力分解、责任落实的管理机制,充分调动基层预算单位的积极性和责任感,使预算管理与日常管理相互渗透,使预算单位在关注自身的管理工作对执行完成预算目标的影响的同时,自主提出工作方案的改进建议。逐步完善预算执行过程的跟踪和控制工作环节,建立以财务预算管理为中心,事前指导、事中控制相结合的责任中心预算管理体系,预算执行与业绩考核相结合的评价体系,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预算管理职能。

(四)重视预算管理的评价考核。必须将各单位的预算经费与其工作任务、工作业绩和经济效果直接挂钩,提高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每年度可由校预算审计监督部门对各部门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评议,分出优、劣等级,校财务部门据此作为下年度的预算安排的参考,以达到奖优罚劣的目的,可以进一步促使各部门经费预算的不断科学化,也促使各部门有效地利用资金。

在财务部门内可成立一个预算管理中心,加强预算的编制、审核、协助工作,推行会计委派制,对各预算基层单位的财务收支进行核算和监督;成立学校财经领导小组,由校长、主管财务的副校长、各院(系、处、所)及附属单位负责人和专家组成,对各院(系、处、所)及附属单位的部门预算草案及全校的总预算草案进行审核;发挥职代会作用,学校的总体预算、发展规划、重大投资必须经职代会讨论,实行广泛的民主决策和监督;发挥审计部门的审计监督作用,监督预算编制和执行过程的规范性,监督预算执行过程中的指标下达、资金拨付、预算调整程序是否符合规定。要建立和完善年度预算执行审计制度,国家应在健全有关法规的基础上,建立部门预算经费绩效评估机制,彻底改变教育只重投入、不重效益的现象,为高校预算经费绩效评估提供外部环境。高校内部要要充分发挥审计等部门的作用,建立和完善预算评价机制,对预算的执行全过程监督,对执行的结果进行综合评价,促进预算工作上水平。

(五)大力推进“零基预算法”。零基预算法使有限的资金发挥其最大效益,对保障学校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相对于传统的增量预算法具有明显的优势,它的科学性使其在高校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必须严格贯彻零基预算法,排除部门经费只能增不能减的问题,集中资金使用,保证重点支出。

三、结束语

高校要充分认识财务预算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与全面预算的紧密联系,通过建立一套完整的预算管理、运行、监督系统,充分履行预算管理效能,为高校创造良好的经济运行环境,促进学校可持续健康发展,推进高校教育事业又快又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谷文林.高等学校财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J].水利经济,2008,(1):72.

学校预算论文篇(9)

关键词:

预算会计学;文献计量分析;CNKI

近十几年来,由于预算会计经历了几次比较大的改革,即1998年1月1日起执行的新预算会计制度(《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这些改革对于规范各级财政预算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强化财政预算管理和单位财务管理,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同时,我国财政、预算、国库管理制度的改革也进一步深化,具体表现在近期正着力推行的政府采购制度、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和部门预算制度等方面,尤其是2006年2月财政部制定了《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关于政府预算收支科目的一次最大的变革。这段时期关于预算会计学研究的论文也层出不穷,从研究的内容看,涉及预算会计学基础理论研究、预算会计学实践研究等诸多方面。那么,预算会计学的研究现状到底如何?预算会计学的研究还存在哪些不足?笔者运用文献计量分析法,以《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为主要统计信息源,对我国预算会计学研究论文进行定量分析,对我国预算会计学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评价,力求客观反映我国预算会计学研究现状,为今后国内预算会计学研究的改革和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文献计量分析法是针对学科发展趋势、文献量变规律、文献情报科学管理等方面展开的定量分析研究。这些定量分析研究必须建立在对与所研究的目的有密切关系的媒介统计数据的基础上,只有在这种统计数据的基础上,才能分析和预测到学科文献的各种特征及其变化规律。本文数据来源于CNKI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笔者对20002010年预算会计学论文进行了检索。本次检索采用主题检索的方式,以预算会计学为检索词,检索范围限定所有学科领域,检索时间为2011年9月18日,一共检索出相关论文1275篇,以此作为文献计量分析的样本数据源。

(1)论文学科类别统计分析。笔者对预算会计学的学科计量是按照文献分组排序方式选择文献,得到的结果是,预算会计的论文研究学科一共涉及41个学科类别,我们把包括5篇以上论文的学科进行了统计(见表1)。从统计的结果看,论文所涉及的学科范围比较广,涉及本学科或与本学科相关度比较高的学科发表的论文数量占了绝大多数,跨学科的论文数量却很少。

(2)论文作者单位统计分析。从对的作者所在单位的计量分析,可以了解一个学科的研究在不同单位研究实力的强弱情况,对今后加强单位之间的学术交流提供信息来源,为此,笔者对数量排前10名的单位进行了统计(见表2)。从统计表中我们可以看出,数量前10位中,高等院校占有8席,这说明国内预算会计学研究的主要力量集中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其他研究单位力量相对薄弱。

(3)论文研究层次统计分析。论文的研究层次代表了一个学科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上的发展水平,笔者对论文的研究层次进行了统计(见表3)。从表中可以看出,在社会科学的研究层次上关于预算会计的研究论文数量所占的比重是相当大的,而在自然科学的研究层次上论文数量就不容乐观了,这对一个学科的发展是相当不利的。

(4)期刊分布统计分析。的期刊分布状况可以反映预算会计学研究的质量,发表在权威期刊和核心期刊上的论文数量越多,就说明这个学科发表的论文质量越高,我们对数量在10篇以上的期刊进行了统计(见表4)。的期刊从数量上看还是比较多的,但核心期刊只占1/3,而一类核心期刊仅占1/10,所以,预算会计学研究的论文质量整体尚偏低。

(5)研究获基金资助情况统计分析。基金资助的论文是由国家各级政府部门、各类基金组织和企事业单位提供科研经费而产生的论文,代表着某研究领域的新动向和新趋势,获得基金资助具有较大的难度和较高的水准,因此,各级研究人员对能否获得基金资助十分关注。是否有基金资助反映了一个学科在科学研究中受关注的程度,从表中可以看出,研究获基金资助的论文数量共14篇,占全部论文总数的1.1%,其中,得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的论文最多,共有6篇,获得其他基金资助的论文相对较少,说明预算会计学的研究受各级基金组织的关注程度不够。

二、预算会计学研究的现状分析

通过对近十年预算会计学研究论文的统计分析,我们对现阶段预算会计学的研究现状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了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跨学科研究的论文数量偏少。跨学科研究的论文数量偏少,证明这个学科的研究领域过于狭窄,而任何一个学科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多多少少都和其他学科具有相关性,发展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借鉴其他学科比较先进的研究方法和理论知识为我所用,对预算会计学研究领域的拓宽以及向更高的水平的发展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2)研究实力差距较大。高等院校与高等院校以外的科研单位研究实力不均衡,研究的主要力量集中在高等院校。而高等院校内部也不平衡,重点院校论文数量较多,而一些非重点院校论文数量较少,显现出明显的研究实力上的强弱不均等的现象,因此,加强彼此之间的学术交流,使预算会计学的研究得到一个均衡的发展是势在必行的。

(3)基础理论研究深入而应用研究肤浅。从论文研究层次上看,有关社会科学的基础理论研究的论文数量比较大,有关自然科学的应用研究的论文数量比较少,表明预算会计学的研究还停留在基础理论的研究水平上,借鉴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相关理论基础进行研究的论文数量偏少,这将成为阻碍预算会计学研究的一个瓶颈。

(4)核心期刊发表的论文数量严重不足。从期刊分布上看,核心和权威期刊发表的论文数量严重不足,说明预算会计学的整体研究水平还不是很高,与其他学科相比还处于一个比较弱势的地位。

(5)研究获基金资助情况不容乐观。十年间只有14篇论文得到资助,其中只有6篇得到国家社科基金的资助,说明国家各级政府基金组织对预算会计学研究的重视程度不够。

三、对预算会计学研究现状的几点建议

(1)对于跨学科的论文偏少的状况,笔者建议研究人员应加强与其他学科的交流合作,拓宽本学科的研究领域,注重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使预算会计学的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上能得到进一步发展。

(2)进一步加强重点院校和各非重点院校的学术交流,取长补短,缩小差距,共同发展。具体做法可以采取定期召开研讨会、邀请重点院校的专家教授进行专题讲座等形式,在课题申报上,可以联合申报各种科研项目,进行科学研究合作。在合作的过程中,取长补短,进而从根本上改变目前非重点院校研究现状不理想的局面。当然,也要加强高等院校以外的科研单位的研究力量,使得预算会计学的研究力量分布均衡。

(3)要提高预算会计学的研究水平,必须注重实证研究,借鉴自然科学研究中的一些方法,比如:运筹学、经济数学等研究方法。要从传统的定性的研究方法和思路向定量的研究方法和思路转变,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将理论和实践很好地结合,用研究结果去指导工作实际。从而使得预算会计学的整体研究水平有较大的提升。

(4)要提高预算会计学的科研层次,各级研究人员还要加强与国家各级政府、各类基金组织和各事业单位的合作,最大限度地争取科研经费,使预算会计学的研究有较充裕的研究经费的大力支持,使科研人员的各种实践调查、数据收集能有效开展,为高水平研究成果的产出提供经费保障。

参考文献

学校预算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038(2013)01-0023-06

高校院系的调整和人才引进往往成为高校组织改革的主要抓手,对于高校中的多数改革设计者,财务预算管理常常被误解为简单的财务收支,很少作为改革抓手来进行突破。实际上,这种预算观只看到财务的基本收支功能,而没有看到预算管理最本质的功能,是“大财务”观,是落实学校人、财、物和事等各种组织资源基本配置格局,具体表现在资源如何在校级和二级部门之间,以及部门与部门之间,甚至人与人之间进行分配,是高校管理的核心资源分配关系。

本文通过案例解析,从当前高校预算管理三种基本模式出发,分析不同预算模式下的组织。从组织机理角度,清晰说明高校内部组织运行的基本关系,并对高校组织变革给出理论预期的路径和依据。

一、研究的基本假设和理论基础

著名的组织社会学学者斯科特总结了组织理论的理性、自然和开放系统三种逻辑体系。不同的体系,研究的基本假设不同。由于本文主要涉及组织内部结构层面的有效设计,主要基于理性逻辑,以效率为基本理论假设。但是,人的自然属性,以及与组织理性的矛盾,必然会影响组织理性的设计。高校作为一个开放系统,外部的信息影响着高校发展战略的制定,外部环境的运行规则也直接影响内部的组织机制的选择。

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打破了高校封闭的组织运行,高校的开放系统已经形成。首先,在市场环境下,政府开始受到问责,政府的公共支出受到纳税人的监督,接受公共支出的部门所提供的服务,也受到质量的问责。其次,大学组织已经打破封闭的边界,各类高校已经处于不断变化的竞争环境中。高校作为竞争的主体单元,正在成为市场主体,其生存发展越来越受到来自国际、国内行业和社会需求的压力,劳动力市场、生源市场等各种资源市场都对高等学校提出质量和效率的拷问,高校必须采取效率原则,配置组织资源。第三,经费的紧张一直是高校最现实的发展约束,内部经费的配置是否有效也是高校理论上应该遵守的原则,这也是理论上资源配置与组织管理都以效率为原则的依据,即资源稀缺假说。在这些环境下,组织效率已经成为高校领导者追求的组织发展重要目标。

在开放的系统环境下,以效率为原则,高校的组织内部资源配置是否合理也有了判断的标准,也有了理论分析的基本出发点。正是缺乏外部的问责机制和竞争机制,我国高校才呈现“领导说了算”的“一言堂”运行方式:有了外部竞争。如果领导的出发点不是以整个组织的效率为目标,就会受到组织外部的问责和效率降低,带来组织生存危机。因此,大力提倡高校的组织效率原则,既可以促进组织有效发展,更可以打破当前高校行政化、“长官意志”的怪圈。

二、高校财务预算模式

财务预算管理是任何组织制度中最强有力的硬约束,最具有理性约束的制度设计。

高校的日常经费包括人员和公用两部分,二级学院是预算实体单位。通常,都是由所有二级实体单位做好各自的预算,汇总形成学校的预算。由于经费紧张普遍存在,不能满足学院实际需要,就产生学校内部预算分配的需要。

高校的财务预算模式主要有三种,一种是基数+发展的办法,各个二级单位除去得到往年基数经费,如果有新的需要,还可以在总预算新增部分中申请新的增量。这种预算控制办法适用于稳定的发展阶段,变化较大的经费需求不适用。通常,经费是按照职能部门的管理直线拨付下去。第二种是公式拨款方式,对各个二级单位采取公平的,基于学生数或者其他因素的一揽子拨款,给予二级实体单位比较大的预算控制权,允许他们按照自己工作的实际需要,统筹安排资金。这种拨款方式,相对于第一种,满足了学院的需要,但是每个学院同等对待,很难体现激励的导向。第三种是公式+绩效拨款,就是在保证基本需要的同时,按照科研绩效的高低增加额外的拨款。绩效指标的确立是这种拨款的难题,这就需要学校的战略和职能部门,在发展战略需要和平衡各个学院关系之间寻找最适合点。

显然,以上无论哪种预算模式,都是为了将预算经费配置到学院以及基层学术组织,如果按照理想状态运行,结果应该没有明显差别。但是,实际上,由于是有限理性人的假设,具体操作的组织人会基于不同岗位的条件,最大化其自身控制权,导致不同理论模式下的资源配置到基层的适切性实际上明显不同,组织的效率也呈现不同特点。

三、基于案例研究的高校组织运行模式分析

(一)基数+发展预算控制模式:A大学的校级领导预算控制模式

根据案例调研情况,基数+发展预算管理模式有两种分配路径,一种是财务部门按照前一年度的日常经费盘子以及各部门经费使用情况。将经费切块给每个校级领导,由学校领导在其分管的职能部门中分配经费,进一步的,职能部门再向学院进行三次分配。另一种是财务部门将学校经费使用分类成几个功能块,每一块由相关职能部门负责,进行预算的上传下达及预算汇总。两种模式的区别就是多了一层控制层级,但资源分配重心都在职能部门,本文仅对其中一种加以说明。

A大学是地处南方发达省份的一所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大学,学校学科门类齐全,学术实力雄厚。其财务预算管理就是基数+发展预算管理模式,即切块给校级领导,再经各副校级主管的职能部门分配下去。

1.预算管理的内容

学校预算是根据学校各项事业发展计划和任务编制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是学校事业和各项工作目标的反映。学校实行综合财务预算。学校预算由校级和所属二级单位的收入和支出预算组成,收入和支出预算各自经预算分析、汇总变成学校综合财务预算。其中:

(1)校级预算收入和支出

包括国家财政拨款、上级补助收入、学费住宿费收入、学校经营性资产的投资收益回报、科研经费及教育服务收入分配、费用回收、未指明用途的捐赠收入及学校其他可支配的收入。

校级支出预算由校级基本支出预算和校级项目支出预算组成。校级基本支出预算包括全校性在职人员经费、离退休费用、奖助学金、各项公务费、业务费及其他需要校级安排的经费等。校级项目支出预算是指学校为完成其特定的行政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在基本支出预算之外安排的年度项目支出经费。包括大型基础设施和修缮项目预算、基建项目预算、985工程和211工程项目预算等。

(2)二级预算单位收入和支出

二级收入预算包括学校分配下达的预算经费指标、二级单位捐赠收入、科研及教育服务收入分配及其他可支配的收入。

二级支出预算由二级基本支出预算和项目支出预算组成。基本支出预算包括应由二级安排和承担的人员经费、教学支出及办公费等。项目支出预算是指为完成其特定的行政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在基本支出预算之外安排的年度项目支出经费。

2.预算编制的程序

学校预算采取上下结合、分级编制、逐级汇总的程序进行。

(1)计划财务处根据国家的法令法规和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结合学校事业发展计划,确定预算编制政策,制定下一年度的预算编制程序和方案;

(2)计划财务处首先将年度总预算砍块给各主管校长,各主管校长再根据所主管的职能部门或直属二级单位,进行预算的进一步砍块给各职能部门,根据直线职能管理的原则,采取一定的标准实施院系预算的进一步向二级学院分配。院系根据职能部门下拨的预算指标和院系的情况,编制院系预算方案,交院系预算管理委员会讨论通过后,由二职能级预算单位审核后,报计划财务处;

(3)计划财务处对各预算单位报送的预算方案进行汇总、审核,提出综合平衡建议,并编制年度综合财务预算草案,提交学校财经工作领导小组审议,学校综合财务预算方案由校长办公会和党委常委会讨论批准。

3.预算管理的控制模式

A大学的组织结构是直线职能制设计模式,其预算管理模式也按照直线职能组织设计思路进行,从机构关系来看,采取的是逐级控制的科层模式。

第一层次,校党委常委会是学校预算管理的决策机构。学校综合财务预算经校长办公会审议后,校党委常委会研究决定。学校财经工作领导小组是学校预算管理的具体领导机构,负责审议学校年度综合财务预算草案,审议学校年度综合财务预算的调整,审议结果报校党委常委会进行决策。

第二层次,计划财务处是学校预算管理的职能部门,负责编制学校的年度综合财务预算草案和预算调整方案,统筹安排学校日常维持经费、重点建设专项经费和基本建设经费的预算建议方案,负责向上级主管部门上报预算方案,及时提供学校综合财务预算执行情况,组织、指导各学院、各职能部门和直属单位的预算编制。

第三层次,各职能部门、直属单位负责编制本部门(单位)年度预算以及管理职能范围内全校性校级项目预算,组织和监督本部门(单位)预算和校级项目预算的执行。

第四层次,各学院院务会议为院级预算管理的决策机构,负责批准学院预算和预算调整。

具体的控制模式图如下:

校级领导预算约束控制方式,有效减少了财务部门无法拒绝也无力支付校级领导经费要求的尴尬,也使得各个校级领导有了理财的概念,有了预算约束的观念。为了调动院系人员综合管理的积极性,学校下拨给院系的经费,允许院系有一定程度的调剂使用,但必须保证下拨学院资金80%用于指定用途。

4.组织运行效率特征

显然。在这种预算模式下,是配合直线职能科层结构的高校组织,强调的是下级服从上级的直线管理,校级领导和职能部门决定着资源的配置,基层学院只有使用权,并且各项资源的使用都被格式化,对下拨学院的经费也没有自主统筹分配权,这是大多数高校财务管理的一般模式。在这种高校组织结构及其对应的预算控制模式中。表现出以下激励及效率特征:

(1)这种预算模式主要实现的是平稳运行管理功能。校级财务决策侧重于基于往年的花费水平。将日常经费按照规定的用途拨给各个二级运行单位;富余的财力用于补偿短板,或者新的发展目标。至于经费是否每年有富余或者短缺,如何促进新的事业发展等变化信息,都很难激励基层学院去反馈上来。因为一旦反应上去,一是层层决策环节信息失真,二是引发横向单位之间的对比连带效应,扩大经费需求数,决策层很难平衡。因此,这种模式是维持模式,不鼓励变化。

(2)对基层学术组织自我发展的激励效果不明显。学院发展基本依赖学校的资源配置。即使学院的自我创收能力很强,有一定的收入。但由于校级集中分配原则,拿走大部分学院的创收所得。学院发展资金主要来源于自身学术市场禀赋,造成学院之间差距非常大。学校用于统筹资设立的项目源往往也呈现“马太效应”,不能形成学院之间的相对均衡的学术生态,不适用希望全面综合发展的一流大学,适用于在某些方面有所为的高校。

(3)富余的财力所体现的学校战略意图,能够迅速地集中优势资源,配置给合适的人和事,快速地达到一个发展水平。但是,长期来看。一方面要求学校领导层承担大量的复杂的管理职能和高度专业的决策,存在一旦失误影响面大而久:另一方面压抑了基层学术组织应当承担的专业发展决策责任,降低有效使用学校资源的积极性。这种不有效的决策和管理分工,不能持续的支持事务长期的发展,特别是不利于需要发展周期长的学科。从高等教育高度专业性本身特征来看,资源配置的专业化决策需要专家决策,是教育决策的基本特征,当庞大的组织发展到官僚机构和学术机构相对分离,而决策权没有相应分离时,官僚机构决定着资源配置,而学术专家没有决策权时,即使有参与权,激励性也很弱,组织的运行效率必然下降。

(二)公式拨款预算管理模式:B大学成本核算基础上的一揽子拨款模式

这种预算模式,主要集中在1999年扩招后,少数高校自发进行的改革。案例调研发现,由于扩招的压力,这类学校采取财务激励的办法,按照生均运行成本及学生规模一揽子拨给学院,但对学院的支出项目实行严格监管,激励学院扩招,减轻了学校的扩招压力。下面以B大学为例进行具体说明。

B大学是一所东部省属工科类大学,学校1999年开始启动以自主理财为主的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改革之初先进行的是基层学术组织调整,将过去以教学为主的教研室,改革为以学科发展为核心目标的组织结构。再配置以二级预算权限和人事聘用权限,改革成效十分明显,代表学校学术竞争力的一些核心要素,包括师资队伍、学科点、领军人才和科研经费都得到大幅度提高。

1.预算管理内容

(1)学校与学院的管理职责

学校的职责:1)统一领导全校财经工作,集中核算;2)核定学院的学年预算和决算,进行资金总量与结构的调控;3)进行财经政策引导,规范学院财经行为;4)运用专项经费对学院的建设和发展进行调控;5)组织目标任务和经费使用的绩效考评。

学院的职责:1)根据国家、学校的财经政策和制度,制定学院内部分配政策、经济责任制度和财务管理规章;2)统筹安排学年经费。编报学年预算、决算和(月度)用款计划:3)开源节流,充分开发利用办学资源,提高办学资金使用效益;4)组织专项经费的申报、实施,统筹部分项目经费使用;5)配合学校做好目标任务和经费使用的绩效考评。

(2)学院的收入组成

学院的收入包括:学院的学生学费收入(按核定标准,本科学费的一半拨付;不同院系不同系数,例如文科0.9,理科1.0,工科1.1。艺术类1.2);学校校聘岗位的岗位津贴:学院之间的教学服务(包括交叉课时等)收入:学院完成目标任务和绩效考核而获得的奖励金(含重大奖励,办法另行制定);利用社会资源、为社会服务取得的按学校统一经济政策分配的各类收入;经政府或学校批准设立的学院可统筹的有关项目投入经费。

(3)校、院经费支付范围

学校承担的经费支付范围:1)各学院在编人员的基础工资、“四金”等经费;2)经政府或学校批准设立学校统筹的有关项目投入经费;3)经政府或学校批准设立学校统筹的各类奖励经费、配套经费;4)引进院士、年轻教授、博士及紧缺专业人才的科研启动经费、安家费、安置费等:5)学校统筹的本专科生奖学金、勤工助学金、困难补助金等,研究生的奖学金、补助费等;6)学校工会经费统一发放的福利费、活动费;7)学校统一组织的招生就业经费、学生社会实践经费、学生科研专项经费和学校承担的学生奖励经费:8)经学校批准的其他经费开支。

学院经费支付范围:学校经费支付范围以外的经费均由学院承担支付。

学校对学院的控制,主要体现在岗位责任目标管理和聘任机制上,经费主要起到保证目标实现的基本支持,经费的冗余度其实很小。学院要求实行党政联席会议制度作为院级的决策机构,同时,学院的学术委员会、教代会制度,都对学院的重大决策具有参与权和知情权。另外。集中收付制度下严格的财务监管,使得学院经费随意支配的余地很小。

因此,校院两级管理如果强调以目标管理,并且在财务经费监管条件下,严格的执行目标考核机制、聘任机制以及民主决策机制,基本可以防止“一放就乱”的风险。

B大学的预算控制模式可以用下图解释:

3.组织运行效率特征

在这种预算模式下,资源配置重心在学院。学校不仅仅考虑了学院的日常经费开支,实际上赋予学院发展各个方面所需要的人财物的统配权,将人、财、物和事务在核算的基础上,一揽子下放到二级学院,学院的发展学科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得到激发。中层职能部门原来的资源配置权没有了,功能发生了变化,由资源分配权,转变为配合学院争取更多了外部资源、监督和评估学院的目标责任实现情况。事实也证明,1999年改革以后的十年时间,B高校从原来的教学型大学发展成为教学研究型大学,整体学术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

(三)公式+绩效拨款预算管理模式:c大学分项绩效控制的二级学院预算模式

财务分权最常见的风险,就是学院经费的混乱使用。学院的基本教学和学术发展需要经费的支持,应该由最熟悉学术支出情况的学院拥有决策权;但是,在院长的自主理财能力还没有成熟的时期,学校也要采取风险控制的手段,防止基层单位任意花费。如何将这两方面结合,下面以c案例学校预算情况加以说明。

C大学是南方某省属工科为主的多科性大学,其学科发展特色鲜明。自2004年起开始实行校院两级经费核算管理制度,校院的财务制度分工明确,大大提高了经费的使用效率。在改革之初,财务部门按照往年学院支出情况,将学院支出按照某种支出结构,切块为几个支出大类,每类确定一个生均成本,或者拨款标准,学院所获得的经费就是这几个块的总和。具体的经费管理内容如下:

1.经费管理制度

学校校院两级管理的总体设计是,实行目标管理,分块划拨、绩效挂钩和年终结算的经费管理制度,建立责权利相统一的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推进二级学院资自主理财,成为相对独立、充满活力的办学实体。

2.学院收入来源及支出约束

学校经费在总量控制的前提下,按照人员经费、工作任务经费、绩效指标经费、政策补助和奖励经费四大块划拨。

其中,人员经费按照上一年度的教职工经费和学生人员为基数进行核拨。工作任务经费按照教学工作量(按照等效课时),学科建设(含实验室建设)和专业建设(含课程建设)核拨。绩效指标经费,按照年度二级教学单位完成的英语四级通过率、毕业生考研率、学位授予率、就业率、科研项目、师资队伍建设、学费收缴率等进行年终结算。政策补贴和奖励经费,主要对因政策原因造成的经费明显低的二级学院给予补贴,对于业绩突出或做出重大贡献的二级学院给予奖励。

制度还对学院的支出有所规定。要求学院要将经费的20%用于学科建设和事业发展。学院领导班子的津贴按照学校规定标准发放,其他人员在学校的宏观指导性意见下,自行制定学院的津贴分配办法,经学院党政联席会议研究、二级教代会审议通过,学校备案后实施。

3.学校对学院的控制及组织运行特征

学校对二级学院的经费管理采取年初预算、按照季度拨付和年终结算的方式。根据c学校的制度内容,实际上学院日常经费主要包括人员经费和工作任务经费,而绩效经费和奖励经费都是在结算时才能兑现。学校不仅有明确的激励措施,也有控制措施,防范学院将有限的教学经费挪作他用,对学院的支出做出比较明确的规定。

上一篇: 医院康复实习生 下一篇: 会计大学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