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扶贫经验交流材料汇总十篇

时间:2022-03-19 20:05:27

健康扶贫经验交流材料

篇(1)

一、深入调查研究,谋划扶贫开发工作思路

为了准确把握目前农村交通状况,有针对性地做好交通扶贫开发工作,他经常轻车简出,深入县市、乡镇、村屯调查研究,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调研摸底,农村广阔的土地留下了他的足迹,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掌握了第一手资料,他对县乡基本情况、经济发展现状、全市农村公路状况、群众脱贫愿望和扶贫开发规划等有了很深刻的认识。在他良好的工作作风,务实的工作态度的带动和感染下,我局参与扶贫开发工作的全体同志动真情、动真格,真扶贫、扶真贫,真抓实干、埋头苦干。进一步确立了扶贫开发工作思路,找出问题症节,找准致贫原因和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制定出台了***市农村公路10年远景规划和***市农村公路发展五年规划,科学合理的确定了我市农村公路建设的目标、规模、重点、技术标准及实施程序。全面改善农村的交通条件,为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创造良好的交通条件。

二、健全工作机制,确保帮扶工作稳步推进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他确立了我局总体帮扶工作思路、推进策略、工作重点和工作机制,贯彻统筹协调、发挥优势、形成合力的工作方针,并较好地坚持了定期走访调研、定期分析情况、定期讲评工作、定期通报情况的四定制度。成立了领导小组,明确了各自分工,发挥了部门和行业优势,形成了工作合力,落实了责任,层层抓好落实,一级抓一级,措施有力,狠抓落实,使扶贫工作越来越深入,措施越来越有力。做到了思路一起谋、工作一起做、成果一起出。几年来,在他的带领下,我局有多人次深入各乡镇、村屯调查研究、落实帮扶项目,开展送温暖活动,解决实际问题。通过他的表率作用,我局对交通扶贫倾注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并制定最优惠的政策,创造最好的施工环境。确立了以提升市、县、乡、村公路通行条件,促进与外界沟通为重点,积极申报项目,经过他和工作人员多次跑省进京,争取建设计划,落实工程建设资金,争取资金,加快公路建设步伐。

三、谋划发展思路,构筑交通先行发展战略

承接九五公路建设的强劲发展之势,他以大气魄、大手笔,结合我市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因素,抓紧组织实施交通扶贫开发项目,加快公路运输主通道建设,进一步明确了农村公路建设的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工作思路,明确了加大投资的办法。在交通扶贫开发基础设施建设中,做到早规划、早部署,早安排,早启动。切实加快***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在全市行政村村村通公路的基础上,实现乡乡通油路;以提高公路技术等级、改善路面质量为重点,以提高乡村公路通达深度、扩展完善区域公路网络为中心,改建主干线公路、骨干通道为二级公路,扩大油路覆盖面;升级改造乡村道路,提高技术等级;修通环县公路通道。形成以***为中心,以二、三级干线公路为骨架,以县乡、乡乡公路为分支,以乡村公路为延伸,以环县公路为框架的四通八达、互联辐射的全市公路交通网络。

四、全面开工启动,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在他的带领带,全市交通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努力工作,奋发进取,从20xx年开始到20xx年,计划完成16个乡(镇)与所在县(市)用次高等级以上等级公路相连接,使我市等级路面硬化的乡(镇)从现在的40个增加到56个,占乡(镇)总数的100%,力争用三年的时间完成建设公路里程800公里以上的规划目标。20xx年已完成208.7公里,到2004年底共完成552.6公里,占总里程的69%。已用次高等级以上等级公路连接的乡(镇)达到50个,占规划目标的89%。受益人口增加近38.73万人,为县域经济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交通条件。20xx年,全市通乡公路建总投资8.32亿元,设计划总规模396.2公里,计划竣工343.9公里(***至省界52.3公里为3年工程)。续建***至省界、***至***、***至***、***至***、***至***、***至***等6条通乡公路,总计253.3公里。新开工项目总投资1.1亿元。建设7条总计142.9公里,***区至***公路、***区至***公路、***至***公路、***至***公路、***至***公路、***至***公路、***至***公路。2005年我市计划建设通乡公路134.3公里,分别是***至***42公里、***至***10公里、***区至***5公里、***至***46公里、***至***19.3公里、***至***12公里,计划总投资32268.4万元。在改善农村候车环境方面,他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为了改善农民提高出行条件,20xx年将建设8个乡镇客运站、20个农村客运停靠站。现已完成立项准备。通过完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提高服务水平,将极大的改善农民出行条件。

五、坚持标本兼治,促进农村经济稳步发展

在加快公路建设步伐中,有的乡镇配合难度大,人员资金不到位,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积极协调,帮助解决。在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 20xx年,他又在公路建设项目多,资金缺口大,筹资异常困难的情况下,将扶贫工作放在首位,优先安排计划,优先落实资金,累计投入扶贫建设资金40余万元,先后帮扶了***、***等单位。还开展了以扶两村、建三项为内容的扶贫工作,投入扶贫建设资金26.7万元,扶持***建设卢家桥(桥体设计为钢筋混凝土板梁桥,全长12米,宽6米,净高2米,总造价4.6万元)、西德村德家桥(投资13.4万元,桥体设计为钢筋混凝土板梁桥,全长6米,宽6米,净高1.65米)和德家过水园管涵(全长5米,宽8米,采用直径1米园管四排,工程总造价8.7万元)三个项目。随着这些扶贫项目的建成,将极大改善农村乡镇、村屯通行条件,加速区域经济的发展。

通过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伴随着一条条公路的延伸,带动了附近乡镇经济的发展,使我市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交通状况明显改善,运输商贸迅猛发展;矿产、林果、旅游资源得以迅速开发;乡镇企业蓬勃兴起;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干部群众思想观念明显转变;沿线农民通过地产供应、劳动力投入等方式,获得了直接经济收入;进一步加强了城乡沟通,使农民按照市场需求调整种植结构和品种结构,搞活农产品流通,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引导了乡镇企业的合理集聚,完善了小城镇功能,壮大了县域经济,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更多更快地转移到小城镇就业。

扶贫济困先进个人事迹材料范文(二) 闫xx同志有着长期的农村工作经验,对农村有着深厚的感情,深知农民的疾苦。他始终坚持为农村群众服务,为农村发展出力。自20**年7月担任扶贫工作站站长以来,不断强化帮扶意识、健全工作机制、拓展帮扶思路、落实帮扶政策、解决农村实际困难,在推动全镇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任务落实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做出了突出贡献。

深入调查研究 谋化扶贫思路

他刻苦钻研精准扶贫政策,深刻领会精神实质,并根据贫困村贫困户的基本情况,分别制定适合全镇各村的发展规划,有针对性地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同时深入各村逐村开展调查研究,对各村情况分别进行排摸,力求掌握第一手资料,逐一找出制约发展的短板,在帮扶措施上因村因户而异,精准施策,对症下药。通过逐村排摸,全镇基本情况、经济发展、贫困状况、脱贫愿望等情况已了如指掌,对全镇1720户、6696人贫困人口,按不同层次、不同致贫原因进行归类,列出需求清单,制定帮扶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指导各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

优化产业结构 拓展增收渠道

他根据全镇土地结构和川区、半山区、山区的地理差异状况,引导贫困户因地制宜发展中药材产业,并把劳动力技能培训这项帮扶措施落到实处,通过劳务输出把劳动力培训的成果及时转化为贫困户家庭收入。他针对富康、八娘、唐家、铁池等川区村交通便利、中药材种植加工发展历史悠久的特点,积极引导贫困户转变以往的种植-贩运模式为种植-加工-贩运模式,大力扶持贫困户从事中药材种植、加工、贩运。目前,全镇家庭式中药材饮片加工模式在全乡川区村得到全面推广,正在逐步向半山区、山区延伸。家庭式中药材饮片种植-加工-贩运经营模式,有效提升了中药材产业的附加值,使中药材种植产业成了贫困户脱贫主要渠道。目前,铁池、八娘等村建成了万亩中药材标准化种植长廊,在大坪等村建成1500亩以当归、黄芪、党参为主的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使全镇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5000亩以上。

他采取返租倒包的形式,推动富康村建成新型塑料大棚120座,新建8亩联动式日光温室一座,在八娘村新建退耕还林塑料大棚90座,带动贫困户85户从事蔬菜种植。草畜产业方面,通过整村推进项目,投资221万元在团结、红古、南屏等3个村建成暖棚圈舍294座,引进基础母羊1270只;投资44万元在八娘、唐家川两村实施暖棚养猪户110户,引进籽猪330头;先后投资建成了富康村园区肉牛场、奶牛场和养鸡场,甫洞村洮源养殖专业合作社,团结村永安养羊专业合作社,在红古村建成养殖小区2个,在长青村建成林小养鸡小区。在他的组织实施下,通过草畜项目带动贫困户400多户从事养殖。

近两年全镇七八月份降雨量集中,传统马铃薯种子抗病毒传播能力差,导致晚疫病频发。针对这一现实问题,他根据多年农村工作经验,积极帮助群众进行马铃薯晚疫病防治,邀请县农牧局技术人员培训马铃薯种植技术,推广脱毒马铃薯良种,及时协调发放晚疫病防治药品,有效防治了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增加了群众收入,贫困户脱贫有了可靠保障。同时,他还在唐家川、八娘村建成了马铃薯良种生产基地各800亩,推动全镇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12000亩以上。

为了将劳动力培训这项帮扶措施与全镇劳务输出人数多、输出时间长的特点相结合,有效增加家庭收入,他和业务人员、驻村干部一道深入各村对贫困户中有培训意愿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一一进行登记,分类梳理,建立档案,做到培训对象摸底准确。他先后邀请劳务办、科技局、农牧局、卫计局等单位对前期摸底的960名贫困户培训了劳务知识、电子商务、中药材种植加工等技术,并对培训人员进行考试,考试合格的颁发证书,有效提升了贫困户的劳动技能。20xx年劳务输出6500多人,预计劳务收入在1.2亿元以上。同时为了增强培训效果,他还将县直各部门讲解的重点内容录像刻碟,在每一个贫困村组织群众进行观看学习,为广大贫困户脱贫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精准落实扶贫政策 筑牢精准扶贫基础

为了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他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全力协助镇党委、镇政府落实省市县一揽子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分村分户列出具体项目需求清单,将扶贫政策落到实处。

在项目落实上保质保量。20xx年配合完成婆婆庄至青山15.5公里通畅公路建设和24条46.5公里村庄道路硬化工程,唐家川、甫洞两个村集中安置点道路建设等项目。完成了八娘沟、红城沟、中谷沟、结扎村等防洪堤坝建设工程,配合水务局实施北部饮水工程。完成 2960户灾后重建工程,完成2023户群众的房屋维修加固工程,群众住房条件有了极大改善。

在资金使用上精准到户。他组织镇扶贫工作站业务人员和镇村干部大力宣传精准扶贫贷款政策,督促镇村干部深入贫困户认真调查摸底,使所有有贷款需求的贫困户都能享受到精准扶贫贷款政策。20**年在精准扶贫专项贷款的发放方面,通过企业带动型370户、1850万元,自我发展型523户、1569万元。他经常与县扶贫办积极衔接,最大限度争取精准扶贫优惠政策,在结扎等16个村建立了互助资金协会,将大部分有自身发展能力的贫困户纳入到协会中来,通过互助资金贷款,解决了贫困户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为贫困户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

闫xx在工作中踏实肯干、任劳任怨,他爱岗敬业、求实创新,经常为全镇精准扶贫工作谋思路、创出路,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中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扶贫济困先进个人事迹材料范文(三) 高乃xx,男,1961年出生,xx省府谷县人,xx兴茂侏罗纪煤业镁电(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近十年,用于扶贫济困捐赠资金累计超过6000万元。20xx年胡润慈善榜评选中,以2890万元的捐赠额,位列第91位,成为xx省唯一上榜企业家。

府谷海红子,扶贫高乃则,这已成为府谷县扶贫开发推崇的两张名片。海红果被喻为钙王,是当地农民致富的产业品牌;高乃则是当地社会扶贫的一面旗帜。他出身贫寒,经过二十多年的艰苦创业,成为陕北富有传奇色彩的农民企业家。他致富不忘扶贫,发展回报社会,以自己的执着、爱心和胆识谱写了农民企业家扶贫开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奉献之歌。

篇(2)

由小作坊起家的龙头企业

观摩团的第一站是甘肃民祥牧草有限公司。据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民祥牧草成立于2007年,位于宁远镇红土村,占地158亩,注册资金3000万元,总资产达到6000多万元,是一家集牧草种子生产供应、优质牧草种植、草品加工和研发为一体的民营企业。公司经过近10年的努力,已发展成为甘肃乃至全国重要的牧草产业化龙头企业,成为“中国畜牧业协会草业分会理事级单位”和“首届全国草业优秀企业”,2012年被定西市人民政府评定为“市级重点畜牧龙头企业”,连续3年被定西市工商局评定为五星级私营企业、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和质量服务信誉保障5A级单位。2015年被认定为甘肃省草牧业龙头企业。 在民祥牧草公司,考察团观看玉米秸秆加工过程。

民祥牧草从2007年起就开始加工苜蓿,但当时只是几间小作坊,加工一些苜蓿草粉、草颗粒、草块、草捆等。2013年,民祥牧草在安定区宁远镇征地150亩新建了加工场地,先后投资1000多万元引进4条国外先进的裹包青贮生产线,进行苜蓿、玉米、甜高粱等作物的裹包青贮。该公司今年可生产裹包青贮饲料15万吨,产值可达1.3亿元,跻身于产值过亿元的大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该公司产品除了在当地及周边地区畅销外,先后与“希望集团”“东方希望”“庄园”“伊利”等国内大型牧业集团确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产品销往北京、上海、四川、广东、福建、重庆、陕西、江苏、、青海等地,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销售网络。

记者了解到,民祥牧草是一个标准的植根农村、依托农业、服务农民的“三农”企业,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扶贫产业化龙头企业。民祥牧草的运作模式主要有三种,一种是“公司+农户”,发展订单农业;一种是“公司+合作社+农户”,发展合作组织;再一种是“公司+基地+农户”,发展现代农业。这三种模式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提高土地收益率,增加农民收入。

在民祥牧草的带动下,近两年定西全市苜蓿种植面积迅速扩大,许多近年来撂荒的土地陆续被流转种植苜蓿、红豆草等多年生优质牧草,既增加了农民收入,又为草食畜牧业发展提供了饲草料保障。更为主要的是发展了生态农业,加强了生态建设,绿化了山川,成为一个地地道道的绿色企业,使“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由理念变成了现实。

听到民祥牧草负责人的介绍,考察嘉宾纷纷点头。“只有扎根农村、服务农民的产业扶贫,才真正能成为脱贫工作的希望。”一位嘉宾的话颇有代表性。

回顾历史,总结成就

结束了甘肃民祥牧草有限公司的参观后,观摩团一行人来到了位于安定区工业开发区的中国定西扶贫开发纪念馆。出席首届中国扶贫论坛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铁农于9月27日到此调研,他详细了解了定西近30年来扶贫攻坚工作取得的辉煌成就,并听取了关于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的介绍。

据解说员介绍,纪念馆于2013年开始启动建设,与“薯都博物馆”“陇药文化馆”合并建设,建筑面积2258平方米,目前布展面积965平方米。该纪念馆主要通过翔实丰富的历史资料和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展示和见证了新中国扶贫开发的光辉历程和丰硕成果,是集宣传交流、铭记历史和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专业性纪念馆。 考察团认真观看扶贫影像资料。

纪念馆主要表现了定西历届党委、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发扬“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甘肃精神和“领导苦抓、部门苦帮、群众苦干”的“三苦”精神。

纪念馆展厅内容主要包括“百年忧患、艰辛探索、辉煌成就、新的征程”四大部分,共78块展板、380张图片。

“百年忧患”部分主要展示近代以来中国特别是定西的贫困程度。

“艰辛探索”部分以时间为序,从救济式扶贫(1950―1982年)、开发式扶贫(1983―1993年)、攻坚式扶贫(1994―2000年)、综合式扶贫(2001―2010年)、精准式扶贫(2011―2020年)等5个阶段集中展现定西市致力于扶贫开发的艰辛探索,以及定西扶贫开发为拓展中国扶贫道路作出的贡献。

考察团在甘肃圣大方舟马铃薯变性淀粉有限公司了解变性淀粉的有关工业制成品情况。

“辉煌成就”部分主要通过球幕影院播放专题片,从历史成就、辉煌业绩、宝贵经验、定西新貌等4个方面展示扶贫开发以来的沧桑巨变。其中,历史成就包括三个时间段,分别为从1949年至1977年建国立政时代――解决了基本生存问题;1978年至2000年改革开放时代――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2001年至2020年迈向小康时代――着手解决相对贫困问题。辉煌业绩通过图表数据等反映定西、全省乃至全国各个历史时期通过扶贫开发取得的辉煌成就。

“新的征程”部分从定西、甘肃和全国三个层面反映当前脱贫攻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展示国家和省市关于脱贫攻坚战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和全市的目标任务。

作为全国扶贫开发的主战场,从1983年开始,党和国家将定西确定为全国最早实施区域规模扶贫的重点地区,开展了以“三西”农业建设为重点的扶贫开发,首开了全国扶贫开发先河。

在一幅幅生动的照片和影像资料下,考察团嘉宾频频拍照留念,表示再过几年会重访定西,到那时希望能看到更显著的扶贫和脱贫成果。

从贫困地区走向国际市场的“马铃薯企业”

参观的最后一站是甘肃圣大方舟马铃薯变性淀粉有限公司。当考察团一行在公司大门集结时,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圣大方舟马铃薯变性淀粉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变性淀粉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主要以优质国产和进口马铃薯淀粉、蜡质玉米淀粉、木薯淀粉及豆类淀粉为原料生产变性淀粉,产品广泛用于食品、纺织、环保涂料、石油、造纸、粘合剂等工业领域。该公司生产的圣邦布兰卡生物质墙面漆已在2012年获得首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2013年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金奖,2013、2014年被科技部、环保部、商务部、国家质检总局认定为“国家重点新产品”。另外,该公司生产的另一款复合变性淀粉墙纸胶也已成为重点推广产品。该负责人称,生物质墙面漆属于第四代环保漆,是从源头上解决墙面漆的环保健康问题的一大选择。据悉,圣邦布兰卡生物质墙面漆目前已得到北京、上海、江苏、云南等地消费者的青睐,还收到了从加拿大、马来西亚等国际市场抛来的橄榄枝,为拓展北美市场和欧盟市场,该产品正在进行“UL”(美国保险商试验所,为公共安全做试验的专业机构)认证。从“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到“用一方水土可以养活多方人”,圣大方舟让定西人看到了脱贫致富的新希望。

篇(3)

构树扶贫工程推行近两年来,各地取得了可喜成效,构树成为带动贫困户脱贫的“致富树”。本刊特开辟“构树扶贫”栏目,普及构树知识,解读构树扶贫政策,推广各地好的经验、做法,以期这一带动贫困户脱贫的“致富树”生长在更多的地方!

植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和生态资源,在经济、社会和生态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我国有高等植物3万多种,大多数还没有像水稻、玉米那样改良和规模化开发利用。例如桑科构属(Broussonetia)植物,我国自然分布有4种,分别是构树(B. papyrifera)、楮又叫小构树(B. kazinoki)、藤构(B. kaempferi)和落叶花桑(B. kurzii),构树为乔木,楮为灌木,其它两种为藤本。自从西周《诗经・小雅》中最早出现有关构树被利用的记载以来,在中药、造纸、树衣、饲用和园林等方面已有应用,有着近3000年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伴随着人类从远古走来,具有潜在开发应用前景,但仍然藏于山中、鲜为人知。

中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的科技人员在收集评价构树植物资源基础上,通过杂交育种与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历经十几年潜心研究,培育出适合产业化的杂交构树新品种。杂交构树分为“华构”和“中构”两大系列,“华构”是构树与楮两个种之间杂交选育出的品种,“中构”是不同地方的构树杂交培育出的品种。

一、杂交构树主要特性

杂交构树“华构101”与野生亲本有很大差别,经济性状和农艺性状都有较大提高。比母本楮树高,比父本构树低,为多年生小乔木,株高10米左右,侧枝多,树冠开阔茂盛,萌生能力强,常从基部长出多个丛生枝。树枝、叶片、芽都富含汁液,受伤时会流出白色乳汁,有抗菌和抗氧化作用。植株雌性,没有雄株,不能形成种子,靠无性萌生扩大种群。主要有如下特点:

1.速生、丰产、耐砍伐。生长快,组培苗大田定植缓苗一个月后就会快速生长,每株保留1根主干的情况下,每年能长4-6米高,4-6厘米粗;产量高,以做蛋白质饲料为例,每次植株长到1米左右收割,每年亩产鲜枝叶5吨以上,生长条件好的地方高达10多吨,是青储玉米的2倍,苜蓿的3倍;见效快,种植2个月左右即可采收,华北中原地区每年采收3次,南方温暖地区可采收5-8次,每亩每年的收入在3000元左右,比种紫花苜蓿增加收入1200元,比种青储玉米增收1600元(见表1);耐砍伐,全株离地面10-20厘米采收后,可从基部树干上萌生几十个新枝条,而且越砍越旺,一次栽种可连续收获20年以上,大大减少了对土壤的翻耕,有利于水土保持。

2.蛋白高、营养丰富、适口性好。中国农科院饲料研究所的研究表明,叶片富含蛋白、氨基酸和矿质营养等,是优良的蛋白质木本饲料原料。叶片干物质中含粗蛋白26%以上,是紫花苜蓿1.5倍;含粗脂肪5.2%,是紫花苜蓿的2倍;含粗纤维约29%,比紫花苜蓿低1倍以上;多数矿质营养也比紫花苜蓿高(见表2)。氨基酸种类更丰富,含量更高,苜蓿、羊草和豆粕中有12种氨基酸,杂交构树中含有18种氨基酸,特别是8种动物必需氨基酸的含量(赖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和缬氨酸)除了色氨酸之外,均高于羊草和苜蓿。叶片厚而光滑,适口性好,消化利用率高,蛋白质降解率比紫花苜蓿高出10个百分点,有机物提高了1倍(见表2)。同时,富含类黄酮和生理活性物质,对提高动物免疫力有一定效果,可减少抗生素、防腐剂等添加剂的使用。畜、禽、鱼类可以直接鲜食、或青储或干粉或加工颗粒饲料。

3.木质素低、纤维优良。树皮纤维细长,平均长度为7.45mm,纤维表面光滑,并且与苎麻、棉纤维的化学组成和结构上类似,是高档的轻工工业原料,可用于生产高档纸张,纺织产品等。杆芯材质梳松,色泽白,纤维含量为46.7%,平均长度为0.8mm,强度大,与杨树、桉树等木本植物相当;而木质素含量为16.2%,比桉树19.7%、杨树22.9%低。一年生杂交构树杆芯用硫酸盐法制桨得率为50%左右,与五年生三倍体毛白杨相当,高于三年生细叶桉,是优良的造纸原料。杆芯可做普通板材使用,加工纤维板、刨花板、大芯板、胶合板等;树杆粉碎后可做菌包,是种植蘑菇的好材料,也可以加工成燃料块发电,或供乡村人民生产、生活能源使用。

4.适用性强,种植区域广。杂交构树根系发达,有较强的抗旱节水,耐寒、耐瘠薄、耐盐碱和抗病虫害等。可在年极端低温-20℃以内、年降水300毫米以上、土壤盐分低于6‰均可正常生长。在丘陵、荒山、河滩地生长良好,石漠化、沙漠化、盐碱地治理和土地改良以及防沙固土效果显著。收获过程不挖根、不扰动土层,既可保持水土,又可做饲料等。不与农业生产争地、争劳力,适于大面积推广。

5.药食同源、健康食材。根、茎、叶全株可做中药材,芽和叶片可当蔬菜食用和生产茶叶等。天然化合物的提取和保健品的应用正在研究和开发中,在安全食品和人类健康方面有重要价值。

二、杂交构树的主要用途

1.‘以树代粮’发展生态农牧业

我国是畜牧业大国,约40%的粮食和60%草地用于养殖,“人畜争粮”和生态环境矛盾日益突出。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和生活水平提高,对动物蛋白的刚性需求与日俱增,蛋白质饲料原料已成为畜牧业发展的瓶颈,每年仅从国外进口大豆、苜蓿达400亿美元以上,农残超标和滥用添加剂时有发生,严重危机我国人民餐桌食品安全。

在大量边际土地种植杂交构树,结合“粮改饲”供给侧结构改革,建立饲料林、机械化采收、加工绿色复合饲料、生态养殖的“林-料-畜”一体化产业模式,为猪、牛、羊、鸡、鸭等畜禽的提供优良蛋白原料,可替代30%左右猪饲料、50%左右牛羊饲草,降低20%左右的饲料成本,生产优质放心、健康安全的肉蛋奶。大力发展杂交构树粗蛋白木本饲料,“以树代粮”成为缓解土地压力和确保农牧业健康发展的新途径。

2. 植湓炝稚态治理

杂交构树属于先锋树种,生命力旺盛,适应性强,水土保持能力好,在防沙固土、水源涵养、石漠化治理、废矿修复等方面效果显著。自2004年以来,先后在我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开展了杂交构树示范种植,对辽宁大连砾石边坡、河北迁安铁矿、山西阳泉煤矸石、天津大港油田盐碱地、贵州毕节石漠化等生态环境破损的地区,在贫瘠、跑水、跑土、跑肥严重的荒山荒坡,能快速成林修复生态。目前,全国有石漠化土地12万平方公里,涉及贵州、云南、广西、四川、重庆、湖南、湖北、广东8个省市区,其中连片特困地区县和扶贫开发重点县217个,杂交构树产业扶贫工程是脱贫攻坚和石漠化治理相结合的重要举措。

篇(4)

建立贫困留守流动儿童信息库,对各镇贫困留守流动儿童分类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统计、登记造册,全面掌握了贫困留守流动儿童学生的资料。目前,共有留守流动儿童5000余人入库(留守流动儿童、孤儿(包括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服刑在押人员未成年子女、残疾儿童、流浪儿童、受艾滋病影响儿童、吸毒家庭子女、受暴力侵害儿童(尚有三个乡镇没有报齐材料)。全面建立贫困留守流动儿童档案,及时做好留守流动儿童的发展情况记录,根据反馈的信息及时改进工作方法。

积极争取省儿基会、爱德基金会等慈善救助项目,建立帮扶制度。为全县198名孤儿,每年发放资助款30余万元;为区30名特困孤儿款,每年发放3万元。积极申报“职教__班”,新增 2个“职教__班”,每年发放资助款10万元。对上争取__省儿基会和__综艺频道联合启动“__音乐教室暨音乐助困境儿童健康成长计划”,在__小学建成一间多媒体音乐教室,帮助50名苏北农村困境儿童圆音乐梦想,著名主持人__专程到__小学参加启动仪式,与留守儿童快乐互动。同时,音乐助困境儿童健康成长计划争取资金15万元,在宋庄中心小学、__小学、欢墩石门头小学为150名困境儿童免费开展“五个一”培训服务。(一年的艺术培训、一次健康体检、一套优秀儿童读物、一次艺术夏令营、一次艺术展示。)新增“音乐种子”__班5个,完成资料审核、上报等相关工作,为476名困境儿童争取每人连续三年共1200元的资助款。做好市妇联“海生草”关爱困境儿童公益项目,争取“海生草”培训班3个(__中心小学、__中心小学,__小学),为90名困境儿童连续三年送去“六个一”免费公益服务。(一年的艺术培训、一次健康体检、一次夏令营、一次才艺展示、一次社会妈妈结对、一次城乡儿童“手拉手”)

篇(5)

——在全县脱贫攻坚擂台赛上的发言

各位领导、同志们:

  自健康扶贫工程启动以来,县卫健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会同有关部门认真贯彻精准扶贫方略,把防止因病致贫返贫作为主攻方向,认真落实“三个一批”分类救治策略,实现了贫困患者得到基本救治和健康管理,就医费用负担明显减轻,县域内医疗服务能力和就医环境稳步提升,为实现稳定脱贫提供了健康保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三重医疗保障政策连续实施,全县贫困患者得到基本救治。继续实行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等兜底保障政策,继续实行县域内“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即时结算,贫困患者就医费用明显减轻;上半年,共提高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医疗保障救助待遇31617人次,基本医疗保险补偿6112.31万元,大病保险补偿138.69万元,提高医疗保障救助补偿2765.44万元,政策范围内住院医疗费用补偿比达到90%以上,全县共实现贫困人口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17321人次。全面摸排基本医疗保障未解决问题。逐村逐户逐人核查患病情况,其中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患21中大病712户719人,非建档立卡农户患21种大病1344户1352人,全部得到规范化治疗。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履约服务全面落实。对现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按照“慢病管理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相结合、集中履约服务与义诊相结合、健康教育与健康干预相结合”原则,组建服务团队,逐户走访,逐人签约,切实履约,细化服务内容,形成特色签约服务,对签约服务相关档案实行分村分类和双编号管理,共签约69772人,签约服务率100%。实施健康扶贫防病先行专项行动。加大了对结核病、地方病的综合防控力度,深入开展健康促进行动,努力从源头上遏制因病致贫返贫,因病致贫返贫占比由2016年的32.64%降至目前14.86%。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大幅提升。改善了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设施条件,“对口帮扶”和“组团式”支援,实施全科医生特岗和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项目,促进了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显著提升,贫困群众大部分疾病都能在县域内得到及时救治。

   健康扶贫工作情况最特殊、形势最复杂、任务最艰巨,越是到最后越是吃紧吃劲,必须持续用力。下一步,我局将进一步严格保障标准,提高工作标准,继续实施“三重医疗保障”政策,强化各项健康扶贫政策的宣传和落实,确保健康扶贫既不任意拔高标准、吊高胃口,也不降低标准、影响成色。一是吃准吃透文件精神,明确实施范围,把握好政策标准,继续执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特殊供养人员和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报销结算,继续坚持贫困人口慢病申请随时提交、随时受理、每月集中审批制度,确保医保22种慢病患者及时享受用药报销政策,不漏一人、不差一人;加强对报销目录外药品、耗材、检查检验使用的控制,实行严格的知情同意制度,不断降低住院实际自付比例,乡镇卫生院控制在5%左右,县级控制在10%左右。二是大病专项救治病种由21种增加到了25种,新增加(耐多药结核、脑卒中、慢阻肺和艾滋病机会感染)4个病种,我们将按照“保基本、兜底线”的原则,加大对患大病人员的集中救治力度,实行动态管理,能及时救治的尽快组织救治,不能在县医院及时救治的联系转诊,搞好服务,并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范围,下半年要对新增病种和新发病患者,摸清底数,实行建档管理,发现一例,建档一例,治愈一例,销号一例。三是进一步落实落细慢病管理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做到重履约、重质量、重服务感受度,对患高血压等4类慢病重点人群每年不少于4次面对面随访、评估和体检,对患脑血管病等6类慢病贫困人口,制定不同类型的个性化签约服务内容,提供健康教育处方及健康指导,对照签约服务十项内容,做到签约一人、履约一人、做实一人,确保签约履约服务扎实推进。四是进一步加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加快推进青龙镇卫生院的建设,加快完成乡村医生的选聘工作,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消除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乡村医生“空白点”,综合施策,实现医疗机构“三个一”、人员“三合格”、服务能力“三条线”的目标要求,解决好有地方看病,有人看病的问题。五是加强医共体和信息化试点建设,推进远程医疗会诊,落实智能签约、线上预约转诊等服务。六是实施健康知识普及、合理膳食、全民健身、控烟、心理和环境等6项健康促进行动,落实疾病预防、传染病控制、地方病防治工作长效机制,既要保障老百姓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更要确保老百姓少得病、不得病,消除“病根”变“穷根”现象。

   各位领导、同志们,卫健局将和医保局协调联动,共同把健康扶贫工作作为当前首要政治任务牢牢抓在手上,结合明查暗访、巡视整改,切实增强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坚定信心决心,坚持目标标准和问题导向,举全系统之力,切实增把健康扶贫责任在压实、措施再细化、力量再强化,以决战状态和“绣花”功夫,坚决打赢健康扶贫攻坚战。

在全县脱贫攻坚擂台赛上的表态发言

各位领导、同志们:

打赢扶贫脱贫攻坚战是习近平总书记向全世界做出的庄严承诺,住建局所承担的危房改造工作是重大民生工程,也是精准扶贫脱贫攻坚战“两不愁、三保障”的重要内容之一。自2017年以来,吴桥县危房改造工作顺利通过国家、省、市考核验收。特别是在今年全省危房改造核查工作中,我县是唯一一个没有问题整改任务的贫困县,并获得上级奖励资金2万元。2018年7月2日沧州市住建局下发通报,截至6月30日,吴桥县在沧州市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中排名第一。下一步,住建局将奋发作为、忠诚担当,举全局之力采取强有力措施,坚决打赢扶贫脱贫攻坚战。

一是打好动态管理攻坚战。在接到各乡镇动态调整确定的建档立卡户有关信息后,我局将第一时间组织村镇股与房屋交易监管中心工作人员共同按照“六不评”要求,对住房信息进行数据比对,核查实际情况与所报信息是否一致,比对结束后,将相关数据立即反馈给县扶贫办和各乡镇。

二是打好政策落实攻坚战。对于动态管理攻坚战确定后的所有建档立卡户,住建局将组成10个工作组,采取“三共同”方式,逐户对住房情况再次进行现场核查,对无异议、有意愿的危改户确保7月底前全部竣工,力争2018年度危房改造工作在全市率先完成;在做好规定动作的同时,按照6月14日张书记到县住建局调研指示精神,由住建局起草,于7月5日通过县委政府两办下发了《关于农村危旧房屋隐患排查的通知》,住建局将与各乡镇一起对全县农村房屋安全状况进行一次拉网式排查,确保全县无一人住危房。

三是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充分调动住建局驻村工作队员和帮扶责任人积极性,配合乡镇和有关部门,打好帮扶措施攻坚战以及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建设攻坚战,为打赢扶贫脱贫攻坚战做出应有贡献。

各位领导、同志们,住建局将把扶贫脱贫攻坚工作作为当前首要政治任务牢牢抓在手上,认识再深化、措施再细化、力量再强化,坚决打赢扶贫脱贫攻坚战,以优异成绩向县委县政府、向全县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答卷。

在全县脱贫攻坚擂台赛上的表态发言

2018年,住建局坚持服务民生与脱贫攻坚相结合,扎实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圆满完成了2017-2018年度60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2018—2019年度我县农村危房改造任务为180户。为确保任务按时完成,我局将以机关效能革命为契机,积极作为,勇于担当,加紧实施推进,同时,按照省市要求,进一步摸排全县四类重点人员及以外的危房户,纳入新改造任务,6月底前全部完成并拨付资金,助力全县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实现。

一是提前谋划,及早动手。我局将会同扶贫办、残联在“回头看”基础上精准识别改造对象,抽调专业技术人员逐村逐户做好农村危房等级鉴定,把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贫困残疾人家庭等4类重点对象放在危房改造优先位置,建立健全台账,实行动态核查,做到精准识别、一个不落。

二是多方筹资,多措并举。采取投工投劳、互帮互助、农村闲置房置换等多种形式进行改造,多渠道解决特困户危房改造资金不足问题,最大程度减轻农户经济负担。并按照上级要求制定完善我县2018-2019年度农村危房改造资金补助标准,执行最低建设标准要求,提高补助标准。

三是规范流程,严格程序。执行农户个人申请、村级初审、乡级审查、县级核准的审批流程,按要求进行批前村、乡、县三级公示,改造完成后村、乡、县逐级逐户验收签字,验收合格后将补助资金由县财政通过农户“一卡通”一次性发放至农户账户,并再次进行村、乡、县三级资金公示,确保各项程序规范运行。

篇(6)

——在全县脱贫攻坚擂台赛上的发言

各位领导、同志们:

  自健康扶贫工程启动以来,县卫健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会同有关部门认真贯彻精准扶贫方略,把防止因病致贫返贫作为主攻方向,认真落实“三个一批”分类救治策略,实现了贫困患者得到基本救治和健康管理,就医费用负担明显减轻,县域内医疗服务能力和就医环境稳步提升,为实现稳定脱贫提供了健康保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三重医疗保障政策连续实施,全县贫困患者得到基本救治。继续实行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等兜底保障政策,继续实行县域内“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即时结算,贫困患者就医费用明显减轻;上半年,共提高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医疗保障救助待遇31617人次,基本医疗保险补偿6112.31万元,大病保险补偿138.69万元,提高医疗保障救助补偿2765.44万元,政策范围内住院医疗费用补偿比达到90%以上,全县共实现贫困人口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17321人次。全面摸排基本医疗保障未解决问题。逐村逐户逐人核查患病情况,其中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患21中大病712户719人,非建档立卡农户患21种大病1344户1352人,全部得到规范化治疗。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履约服务全面落实。对现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按照“慢病管理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相结合、集中履约服务与义诊相结合、健康教育与健康干预相结合”原则,组建服务团队,逐户走访,逐人签约,切实履约,细化服务内容,形成特色签约服务,对签约服务相关档案实行分村分类和双编号管理,共签约69772人,签约服务率100%。实施健康扶贫防病先行专项行动。加大了对结核病、地方病的综合防控力度,深入开展健康促进行动,努力从源头上遏制因病致贫返贫,因病致贫返贫占比由2016年的32.64%降至目前14.86%。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大幅提升。改善了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设施条件,“对口帮扶”和“组团式”支援,实施全科医生特岗和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项目,促进了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显著提升,贫困群众大部分疾病都能在县域内得到及时救治。

   健康扶贫工作情况最特殊、形势最复杂、任务最艰巨,越是到最后越是吃紧吃劲,必须持续用力。下一步,我局将进一步严格保障标准,提高工作标准,继续实施“三重医疗保障”政策,强化各项健康扶贫政策的宣传和落实,确保健康扶贫既不任意拔高标准、吊高胃口,也不降低标准、影响成色。一是吃准吃透文件精神,明确实施范围,把握好政策标准,继续执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特殊供养人员和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报销结算,继续坚持贫困人口慢病申请随时提交、随时受理、每月集中审批制度,确保医保22种慢病患者及时享受用药报销政策,不漏一人、不差一人;加强对报销目录外药品、耗材、检查检验使用的控制,实行严格的知情同意制度,不断降低住院实际自付比例,乡镇卫生院控制在5%左右,县级控制在10%左右。二是大病专项救治病种由21种增加到了25种,新增加(耐多药结核、脑卒中、慢阻肺和艾滋病机会感染)4个病种,我们将按照“保基本、兜底线”的原则,加大对患大病人员的集中救治力度,实行动态管理,能及时救治的尽快组织救治,不能在县医院及时救治的联系转诊,搞好服务,并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范围,下半年要对新增病种和新发病患者,摸清底数,实行建档管理,发现一例,建档一例,治愈一例,销号一例。三是进一步落实落细慢病管理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做到重履约、重质量、重服务感受度,对患高血压等4类慢病重点人群每年不少于4次面对面随访、评估和体检,对患脑血管病等6类慢病贫困人口,制定不同类型的个性化签约服务内容,提供健康教育处方及健康指导,对照签约服务十项内容,做到签约一人、履约一人、做实一人,确保签约履约服务扎实推进。四是进一步加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加快推进青龙镇卫生院的建设,加快完成乡村医生的选聘工作,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消除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乡村医生“空白点”,综合施策,实现医疗机构“三个一”、人员“三合格”、服务能力“三条线”的目标要求,解决好有地方看病,有人看病的问题。五是加强医共体和信息化试点建设,推进远程医疗会诊,落实智能签约、线上预约转诊等服务。六是实施健康知识普及、合理膳食、全民健身、控烟、心理和环境等6项健康促进行动,落实疾病预防、传染病控制、地方病防治工作长效机制,既要保障老百姓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更要确保老百姓少得病、不得病,消除“病根”变“穷根”现象。

   各位领导、同志们,卫健局将和医保局协调联动,共同把健康扶贫工作作为当前首要政治任务牢牢抓在手上,结合明查暗访、巡视整改,切实增强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坚定信心决心,坚持目标标准和问题导向,举全系统之力,切实增把健康扶贫责任在压实、措施再细化、力量再强化,以决战状态和“绣花”功夫,坚决打赢健康扶贫攻坚战。

在全县脱贫攻坚擂台赛上的表态发言

各位领导、同志们:

打赢扶贫脱贫攻坚战是习近平总书记向全世界做出的庄严承诺,住建局所承担的危房改造工作是重大民生工程,也是精准扶贫脱贫攻坚战“两不愁、三保障”的重要内容之一。自2017年以来,吴桥县危房改造工作顺利通过国家、省、市考核验收。特别是在今年全省危房改造核查工作中,我县是唯一一个没有问题整改任务的贫困县,并获得上级奖励资金2万元。2018年7月2日沧州市住建局下发通报,截至6月30日,吴桥县在沧州市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中排名第一。下一步,住建局将奋发作为、忠诚担当,举全局之力采取强有力措施,坚决打赢扶贫脱贫攻坚战。

一是打好动态管理攻坚战。在接到各乡镇动态调整确定的建档立卡户有关信息后,我局将第一时间组织村镇股与房屋交易监管中心工作人员共同按照“六不评”要求,对住房信息进行数据比对,核查实际情况与所报信息是否一致,比对结束后,将相关数据立即反馈给县扶贫办和各乡镇。

二是打好政策落实攻坚战。对于动态管理攻坚战确定后的所有建档立卡户,住建局将组成10个工作组,采取“三共同”方式,逐户对住房情况再次进行现场核查,对无异议、有意愿的危改户确保7月底前全部竣工,力争2018年度危房改造工作在全市率先完成;在做好规定动作的同时,按照6月14日张书记到县住建局调研指示精神,由住建局起草,于7月5日通过县委政府两办下发了《关于农村危旧房屋隐患排查的通知》,住建局将与各乡镇一起对全县农村房屋安全状况进行一次拉网式排查,确保全县无一人住危房。

三是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充分调动住建局驻村工作队员和帮扶责任人积极性,配合乡镇和有关部门,打好帮扶措施攻坚战以及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建设攻坚战,为打赢扶贫脱贫攻坚战做出应有贡献。

各位领导、同志们,住建局将把扶贫脱贫攻坚工作作为当前首要政治任务牢牢抓在手上,认识再深化、措施再细化、力量再强化,坚决打赢扶贫脱贫攻坚战,以优异成绩向县委县政府、向全县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答卷。

在全县脱贫攻坚擂台赛上的表态发言

2018年,住建局坚持服务民生与脱贫攻坚相结合,扎实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圆满完成了2017-2018年度60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2018—2019年度我县农村危房改造任务为180户。为确保任务按时完成,我局将以机关效能革命为契机,积极作为,勇于担当,加紧实施推进,同时,按照省市要求,进一步摸排全县四类重点人员及以外的危房户,纳入新改造任务,6月底前全部完成并拨付资金,助力全县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实现。

一是提前谋划,及早动手。我局将会同扶贫办、残联在“回头看”基础上精准识别改造对象,抽调专业技术人员逐村逐户做好农村危房等级鉴定,把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贫困残疾人家庭等4类重点对象放在危房改造优先位置,建立健全台账,实行动态核查,做到精准识别、一个不落。

二是多方筹资,多措并举。采取投工投劳、互帮互助、农村闲置房置换等多种形式进行改造,多渠道解决特困户危房改造资金不足问题,最大程度减轻农户经济负担。并按照上级要求制定完善我县2018-2019年度农村危房改造资金补助标准,执行最低建设标准要求,提高补助标准。

三是规范流程,严格程序。执行农户个人申请、村级初审、乡级审查、县级核准的审批流程,按要求进行批前村、乡、县三级公示,改造完成后村、乡、县逐级逐户验收签字,验收合格后将补助资金由县财政通过农户“一卡通”一次性发放至农户账户,并再次进行村、乡、县三级资金公示,确保各项程序规范运行。

篇(7)

背景

喀斯特地貌是地下水与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与沉淀,侵蚀与沉积,以及重力崩塌,塌陷、堆积等作用形成的地貌,以南斯拉夫喀斯特高原命名。在我国亦称之为岩溶地貌,桂、黔、滇等省区分布甚广。中国960万km的土地上,喀斯特分布面积超过了124万km,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主要分布于中国南方的贵州、广西、云南、四川、等省,其中贵州省喀斯特面积达到了13万km,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73.8%。贵州省发育喀斯特的基岩之广、厚度之大、相对面积比之高,又比较集中连片,这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是罕见的。

喀斯特地貌发育区,土石之间粘合力差,暴雨之下容易发生水土流失,再加上人类不合理的农业耕作方式更是加剧了水土流失的速度,从而导致了石漠化速度加快,耕地面积减少,人地矛盾突出;贵州省少数民族多,有苗、布依、土家、仡佬等49个,约占全省总人口的35%,有些少数民族不通汉语,同时受到传统习俗和宗教信仰的影响,他们与外界的交流有限,先进的耕作方式和种植技术难以被他们采用,这对当地扶贫工作的开展造成了巨大的困难。然而,政府的扶贫模式往往具有普遍性,对贵州喀斯特地区贫困问题形成的原因定位不准确导致了扶贫效率低下,效果不明显,部分地区经过多年的扶贫但仍然没有实现真正脱贫。

但是,贵州省矿产资源丰富,全省已发现矿产105种,矿床、矿点3000多处。以矿产资源的开采为依托的矿业经济一直都是该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矿产资源的开发会给这些社区带来发展机遇,如公共基础设施的改善、经济条件的改善、增加就业机会等;扶贫开发是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单靠政府的资金注入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开展多渠道的融资机制,当地的资源性企业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让其参与社区的扶贫工作,势必会对当地的扶贫发展带来巨大的资金支持和技术帮扶。本文以贵州J矿社区发展为例,分析了资源性企业参与政府扶贫的优点,以期对喀斯特地区的扶贫开发提供新思路。

1、研究区概况

J矿社区位于贵州省黔西南州境内,属贞丰县沙坪乡管辖地区,该社区地理位置处于河谷低海拔地带,海拔在350~760米之间,据资料记载年平均气温19.2℃,月平均最高气温29.9℃(6~7月),月平均最低气温6.2℃(1~2月)。年蒸发量1350mm,年降水量1357mm,雨量多集中在5~8月份,冬春季节严重干旱。

社区经济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总共耕地面积为1220.7公顷,主要的农作物有玉米、水稻、黄豆、小麦等,人均收入为795元,低于同年贵州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490元;该社区所包括的三个行政村属于贵州省重点贫困一类村、二类村。社区80%的耕地属于坡耕地,土层薄,水土流失严重,土地单位产出低,粗放型的耕作方式对环境的破坏十分严重。

2、J矿社区贫困原因分析

图1J矿社区贫困问题树

Figure1TheproblemofpovertytreeofJminecommunity

2.1落后的教育

表12007年J矿社区人口文化程度统计

Table1ThepopulationstatisticsofeducationofJminecommunityin2007

比较对象

文化程度

人数(人)

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

该县同年平均文化水平(%)

小学及以下

1967

62

42.34

初中

429

14

12.35

高中及以上

25

0.8

1.89

2.5亟待开发的生计

生计指人们为了谋生所需要的能力、资产(包括物质和社会的资源)以及所从事的活动。J矿社区居民过去的经济来源主要是单一的农业生产,采矿征地后,人均耕地面积减少,发展农业的空间缩小,特别是失地农民的生活更加困难;在农业生产上失去了生产资料,而一时又难以找到其他增加收入的途径,J矿只能解决少部分农民的就业,当地其他行业的就业机会少,导致农民的生存压力增大;因此,他们的生计亟待开发。

3、J矿参与政府扶贫的缘由和目标

3.1合作的缘由

3.1.1政府的要求。政府在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的进行扶贫开发,但是光靠政府的资金注入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政府期望争取更多的社会资源,加快扶贫进程,促进贫困地区早点脱贫。

3.1.2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尤其是资源性企业,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资本优势,大力支持当地社区的教育、卫生健康、文化与艺术、环境保护等项目的发展,帮助社区改善公共环境,协调好与周边社区的和谐关系,为企业的正常生产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要积极的协助政府扶贫工作。

3.1.3社区的需求。J矿社区居民以前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开矿以后,社区居民人均耕地面积减少,特别是失地的农民生活更加困难,他们迫切需要抓住机遇,利用企业征地补偿和扶持的大好机会,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实现社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2J矿参与政府扶贫促进当地社区发展有五大领域方面的目标

3.2.1教育。改善学校的教学设施,包括新修教学楼、购买图书、硬化操场,向民办教师提供生活补贴提高他们教学的积极性,确保社区儿童获得基本的教育机会,使得社区村民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3.2.2生计。J矿社区村民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采矿后他们的耕地面积减少了,依靠农业生产已经难以维持生计,那么J矿有义务参与政府的扶贫工作帮助社区村民提高他们的收入,培养他们的创收技能。

3.2.3健康和卫生。改善社区的医疗卫生硬件条件,包括修建卫生室、配备卫生服务人员、购买医疗器材等,J矿社区发展部与县扶贫办、卫生局合作,邀请县医疗保险管理中心、疾控中心、妇幼保健站、J矿ISOS的工作人员对社区村民进行孕妇产保健、儿童免疫、传染疾病预防等知识的培训,提高社区村民的卫生意识。

3.2.4水环境道路。确保社区居民有干净的饮用水,拓宽并且硬化社区的入户道路,改善村民的出行条件,增强同外界的物质交换和联系,获得发展的机遇。

3.2.5能力建设。为了提高社区村民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自我发展能力,由企业出资,政府组织协调社区的部分村民到外地学习板栗种植与管理技术;同时,对在J矿打工的社区村民进行技术培训,培训后考核合格者被聘用为正式工人,这些措施不同程度上激发了村民发展的积极性,增强了发展的自信心。

4、J矿与政府合作以发展项目为载体的社区综合发展模式

图3J矿、县、乡、村、组参与式扶贫项目组织模式

Figure3PovertyalleviationprojectorganizationmodeofparticipatoryofJmine,county,groupandcommunity

4.1各方投入

4.1.1政府投入。贞丰县人民政府以县扶贫办为牵头单位,协调参与扶贫项目的各级部门之间的关系,在省扶贫办和贵州师范大学自然保护与社区发展中心的支持和指导下,与社区的村民小组采用参与式的方法,共同计划、实施、检测和评估项目。在J矿社区扶贫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政府部门制定了有利于推动项目实施的政策,激发了社区村民参与项目建设的积极性,为企业的参与和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政策保证。

4.1.2企业投入。J矿内部成立了社区发展部,聘请了具有社区发展经验及其相关知识的工作人员担任领导,负责社区发展项目的规划以及各级部门之间关系的协调;同时,J矿员工还成立了志愿者协会,对社区的教育、卫生等进行帮扶;J矿是当地社区扶贫发展主要的经济支柱,为社区发展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支持(见表2)。

表2截至2009年底J矿向社区资金投入情况统计

Table2TheJmineprovidemoneytocommunityofstatisticsattheendof2009

社区发展项目

投资金额(万元)

社区发展项目

投资金额(万元)

磺厂搬迁、孔方新村建设、公厕建设等

37.8

2008年发展与贫困培训及先进社区访问项目

5.595

供水工程

18.8

烂泥沟至洛凡河便道修建项目

1.72

道路建设

1920

金山村道路维修改造

10

村民基本劳动技能培训、兴义学校建设

1430

2009年教育促进项目

11.7872

校舍建设工程(金山小学围墙、操场平整、新建廷上小学)

24

2009年社区卫生健康项目

5.3

道路绿化工程

127.8

烂泥沟入户道路硬化项目

12

助学活动(失学儿童赞助、书包、文具)

1.7

河北遵化板栗参观培训

1.8

其它各类捐赠

30.2

金山村变压器改造项目

5

土地复垦项目

360

井下操作工职业技能培训项目

2.36325

烂泥沟和廷上教育促进项目

9.6

烂泥沟村马铃薯种植项目

3

通过以上方法,掌握了J矿社区村民的基本情况,了解他们的需求(特别是社区妇女群体的需求)、目前希望解决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宣传了参与式管理理念和方法。

4.3项目的确立

J矿社区发展项目的确立运用了“参与式农村评估(PRA)”方法;“参与式农村评估法”认为,调研的过程不只是专家搜集数据的过程,也是外来者向当地人学习的过程,更是促进农民参与和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只有农民完全参与了,外来的专家才能了解到真实、全面的情况;了解真实情况的目的是为了当地的发展,而发展是当地人自己的事情,归根到底,该方法的过程是把发展的决定权还给当地人的过程。通过访谈、重点农户走访、实地观察、村民画图等形象的方式获取一手资料,广泛征求社区村民的意见,了解他们的困难和需求,最后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汇总确定扶贫项目,力求做到家喻户晓、贫困优先、群众自愿、相对均等、全局平衡的项目分配原则。例如,在J矿社区入户道路硬化项目的确立过程中,社区发展部的工作人员召集村民代表,让他们拿出玉米粒来摆,他们觉得那些问题必须首先解决,玉米粒就放的多一点,那些问题可以稍后解决,玉米粒放的少一点,后来经过统计发现村民急需解决的是道路问题。

4.4项目的实施和管理

J矿社区扶贫项目确定后,在贵州师范大学自然保护与社区发展研究中心的推动下,J矿社区发展部与社区村民代表进行交流,把社区项目实施工作任务细化、量化、明确任务到具体的农户,并且对已经确立的发展合作项目做了SWOT分析(见表3),确保项目圆满完成,并且达到预期的效果。

表3J矿社区发展合作项目SWOT分析

Table3DevelopmentcooperationofprojectsanalysisofSWOTofJminecommunity

项目内容

优势

劣势

机会

风险

教育综合项目

村民有积极性;投工投劳热情高涨

缺乏足够的建设资金;村民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不重视对孩子教育方面的投资

借助公司的扶贫资金;政府部门的支持

————

生计领域

村民积极参与;认真接受培训

村民受传统耕作思想的影响根深蒂固,对于板栗、马铃薯等种植的新技术在短时间内难以接受

借助公司的扶贫资金;政府部门积极支持

板栗、马铃薯等作物对水资源的依赖性比较强,如果发生旱灾村民将得不到应有的回报

卫生健康领域

村民积极参与;认真学习培训人员所讲的卫生方面知识

村民养成不好的卫生习惯,一时难以改掉

借助公司的扶贫资金修建了卫生室;县卫生局的支持

————

水环境道路项目

村民积极参与;投工投劳

资金缺乏;社区交通不方便,沙子、水泥等建设材料难以运入

借助公司的扶贫资金拓宽和硬化入户道路;政府部门的支持

————

能力建设

村民参与意识强;有积极性

由于村民的文化程度低,对培训知识的接受能力有限

通过培训能够掌握新的技术,比如:种植技术、养殖技术等

蔬菜种植、养殖等产业的发展需要资金投入,如果经营不善,或者市场价格波动都有可能导致亏本

5、贵州J矿社区发展的启示

J矿社区发展是喀斯特地区资源性企业参与政府扶贫的首例,还处于探索阶段,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同时,也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该经验可为喀斯特地区资源性企业参与政府扶贫发展提供新思路。

5.1J矿内部成立了社区发展部参与当地政府的扶贫工作,解决了政府扶贫部门人力资源不足、项目管理难以深入等问题;在各种扶贫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以社区受益村民为中心,运用的方法灵活多样,提高了扶贫的效率和社区村民的自我发展能力,有利于促进扶贫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5.2在发展项目的实施管理过程中,将管理和监督分开,通过提高贫困村民在扶贫项目中的主体地位,培养他们自我发展的自信心,培养社区干部的组织能力;J矿社区发展部负责项目的实施,政府部门和社区村民负责监督,做到扶贫资金专款专用,提高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

5.3以政府为主导的扶贫模式通常情况下很难到达贫困群体中最贫困的人口,为穷人设计的项目也往往发生目标群体偏离,“扶富不扶贫”,据统计,目前扶贫资金只有35.3%覆盖到贫困户,扶贫资金不能够落实到贫困户,扶贫效果也不理想。J矿社区的扶贫发展采取了参与式的方法和理念,充分尊重社区村民的意愿,赋予他们参与项目决策的权力和参与项目管理的机会,通过给社区村民发言权、决策权,培养了他们自信,自强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从而达到提高社区发展的综合能力。在政府部门引导和政策的支持下,在专家和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社区村民利用自己的传统知识、技能和经验为社区的发展做出最终的决策。

5.4以往政府决断型的项目选择机制在项目的管理上难以有效地动员和组织贫困民众参与。J矿社区根据项目的实施情况,不定期召开社区村民大会和代表座谈会,参考他们的意见改变项目的操作方法和管理机制。同时,让社区村民参与到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之中,了解项目资金的开资、物资的投入和使用情况,增强了项目实施的透明度,从而有利于拉近政府部门和社区村民的关系,推动社区扶贫项目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 伍光和,田连恕等.自然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7:206~207.

2 高贵龙,熊康宁等.喀斯特的呼唤与希望[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03,4:1~2.

3 刘家彦.中国贵州生态环境[M].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1999,12:12~13.

4 李伟.国人生计问题:源于中国人社会经济发展史的另类思考[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3:45~47.

5 任晓冬,杨秀美.NGO参与政府扶贫的项目管理分析—以贵州雷山县乌东村为例[J].中国农村经济(增刊),2009,12:47~52.

6 郭瑞香,蒋爱群,何晓军.参与式理论和参与式农村评估方法在澳援项目中的应用[J].河北水利,2004,9:10~11.

7 杨从明,任晓冬.参与式发展—贵州的探索与实践[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9:205~206.

篇(8)

抓实六条路径

是打好脱贫攻坚战的核心关键

抓实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脱贫保障能力。脱贫攻坚,首先要夯实基础。两年来,叙永围绕贫困村、贫困户脱贫标准,全面加强路、网、水、电、卫生室、文化室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国、省、县、乡道升级改造,大力推进农村通村通畅工程建设,实现所有行政村村村通水泥路,叙古、宜叙高速建成通车。推进电视户户通、广播村村响和“宽带乡村”建设,实现所有贫困村4G网络、电视、宽带全覆盖。实施饮水巩固提升工程,启动1个大型水库,建设1个中型、3个小型水库、645处安全饮水工程,解决了17万人(其中:贫困人口3万人)安全饮水问题。全面完成农电体制改革,消灭无电村、无电户、无电学校。实施卫生扶贫、文化扶贫行动,实现了行政村甲级卫生计生站全覆盖,22个贫困村文化室全面达标。

抓实产业扶贫,实现贫困群众长效增收。发展产业,是保障贫困群众长期稳定增收的关键。根据全县气候条件和地理特点,划分四个区域发展特色产业,目前已初步形成四大片区产业发展格局。南部高寒山区生态果蔬暨休闲养生产业带,已发展高山蔬菜3万亩,茶叶2万亩,启动分水罗汉林旅游集镇扶贫项目;赤水河流域特色经果产业带,引进龙头企业海升集团,规划建设5000亩现代柑橘产业示范园,已建成1000亩高标准核心示范园;中部种植养殖产业带,已建成万只黑山羊养殖基地、东牛牧场;北部乡村旅游产业带,西溪乡村旅游项目、江门桃花坞实现开门迎客。四大产业带覆盖70个贫困村,带动3.9万贫困人口人均年增收1200元以上。同时,实施菜篮子、果园子、钱袋子工程,全县所有预脱贫户均有1个以上增收项目,实现人均年增收1000元以上。

抓实健康扶贫,破解“因病致贫”顽疾。针对全县因病致贫占贫困户总数40.9%的实际,叙永围绕“查、管、助”三个环节,在成功开展全民预防保健的基础上,实施健康扶贫工程。

普遍“查”。确定常住人口为必须覆盖人群,以集中体检为主,上门体检为辅,确保免费体检全覆盖。提升服务能力,所有乡镇卫生院进行预防保健阵地规范化建设,强化人才和经费保障,保证体检质量。分类“管”。“一人一档、一户一册、一村一本”建立电子健康档案,自主研发了健康叙永信息查询系统、全民预防保健信息监测分析系统,初步形成了横联医保、纵贯五级(县、乡、村、家庭、个人)的健康信息查询管理、健康状况“大数据”分析体系。同时,根据体检结果将人群分为一般人群、特殊人群、疾病人群,实现对所有人群分类健康管理。重点“助”。资助所有贫困人口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大病医疗保险,创新建立医疗扶贫附加保险。通过一系列政策保障,实现贫困人口县内就诊个人“零自付”。

通过系列措施,确保了全民预防保健覆盖面100%、贫困人口参保率100%、分类救治率100%、医疗救助面100%。以全民预防保健为特色的健康扶贫,受到广大贫困群众热烈欢迎和各级高度关注。叙永作为全国农村样板县,全民预防保健试点工作列入了国家卫计委健康管理模式研究课题,作为案例写入了《中国健康城市建设研究报告(2016)》;先后三次开展全民预防保健群众满意度调查,满意度均达到95%以上。

抓实集体经济培育,全面消除“空壳村”。发展集体经济是实现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在集体经济培育上,叙永坚持因地制宜,结合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成立村集体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为每个贫困村配套2万元集体经济启动资金,走“五型”经济发展路子,激发规模经营活力。目前,90个贫困村,16个村走入股分红型路子,引进龙头企业发展长效产业,政府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作为村集体股金,入股企业分红增加集体收入;35个村走劳务输出型路子,通过村资公司向施工单位出售建筑材料、提供劳务服务等增收;23个村走资产利用型路子,将闲置资产、集体房屋出租获得收益;21个村走创建发展型路子,通过能人领办或能人带动,创建发展项目实现增收,36个村走集体经营型路子,成立农机合作社,以合作社的部分收益作为集体收入。

抓实易地扶贫搬迁,确保群众住上好房子。易地扶贫搬迁,是脱贫攻坚中最难啃的硬骨头。叙永按照“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的目标,坚持因地制宜、宜聚则聚、适度集中、产业配套的原则,围绕“四大片区产业”规划布局,建成大集中安置示范点4个,中小集中安置点103个。在建房程序上,创新“五书四表三个一体系”模式(即签订搬迁申请书、搬迁承诺书、建房告知书、安全责任书、第三方建设服务协议书,出具建房审批表、资金到位情况表、质量安全检查表、住房竣工表,建立“统一运转”的指挥体系、“一包到底”的责任体系和“一票否决”的问责体系),确保人均面积不超25平米,确保不因建房新增负债,让群众及时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在全省作经验交流发言。2016年,搬迁2582户10661人,超任务927户4038人。2017年,拟搬迁贫困人口20074人,年内全面完成易地扶贫搬迁任务。

抓实群众宣传教育,培养感恩奋进意识。为切实消除贫困群众“等靠要”思想,实现“要我富”向“我要富”转变,叙永通过开展“三大行动”,激发群众自主脱贫的内生动力。开展“四个主题”宣教行动,通过一个宣传平台、一部公益宣传片、一部纪实片、一场乡村文艺汇演,广泛开展习惯教育、风气教育、感恩教育、法纪教育“四个主题”教育,让群众逐渐改变落后观念。开展“四好”(即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形成好习惯、养成好风气)创建行动,将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和“四好”示范村、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结合起来,让“勤劳光荣”的意识根植人心,目前,已创建“四好”示范村省级9个、市级16个,评选星级文明户1127户。开展 “三深入三到位” 行动,帮扶干部与贫困户“面对面”真诚交流 、“实打实”解决问题,极大地调动了贫困群众自主脱贫意识。2016年,在省级考核验收评估中,叙永县帮扶措施满意度测评达100%。

强化三大保障

是打好脱贫攻坚战的坚实基础

强化组织保障。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五个一”精准帮扶责任体系,实行书记县长第一责任、县级领导挂联责任、乡镇党政主体责任、村“两委”和第一书记直接责任、帮扶单位扶持责任和纪检监察监督责任“六级责任体系”,36名县级干部每人挂联2-4个贫困村,90个县部门分别定点帮扶1个贫困村,并选派300名驻村工作组成员、90名第一书记和90名农技员驻村开展工作。精选57名优秀干部设立脱贫攻坚推进办,增加县扶贫移民局事业编制28名,行政编制6名;乡镇单设脱贫办公室,村设脱贫工作站。实施“脱贫攻坚百名干部选任计划”,预留10名正科级、40名副科级、60名股级干部岗位“悬帽”,结合乡镇换届,已提拔重用扶贫一线优秀干部119人。

强化机制保障。建立月交账机制,每月向乡镇、部门开出脱贫工作“任务清单”,限期交账。建立模拟国检机制,按国检标准对贫困村开展常态化模拟验收,定期研判、整改问题。建立季度考核机制,对每季度考核后三名的乡镇、村和帮扶单位,给予黄牌警告并纳入年终考核。建立涉农项目资金整合机制,每年整合涉农项目资金精准投向预脱贫村、贫困户。

篇(9)

学年伊始,学校结合“课外访万家”活动的开展,对全校学生进行调查摸底,摸清留守学生、单亲家庭学生、困难家庭学生及迷恋网吧学生底数,确定需要给予特别关爱的特殊学生群体,并建立一人一档的特别关爱学生成长档案,内容既包括学生姓名、住址、监护人姓名、联系电话等基本信息,还包括学生意志、兴趣、爱好、情感等个性性格特征。在此基础上,由品德高尚、责任心强、学生信任的教师担任成长导师。导师在认真分析研究被指导学生状况的基础上,根据《关爱特殊群体学生管理制度》,制订具体可行的方案开展帮扶活动,做到谈心疏导、学习辅导、生活指导、家教引导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校领导通过查看导师过程性工作汇报材料、与学生面对面交谈了解W生的转化效果,定期召开导师工作座谈会,交流心得体会、先进经验或做法,研究、分析这些学生的成长状况,及时调度工作开展情况。对指导学生成长成绩突出的导师,在校内推广其经验和做法,并在评优树先、评职、聘任等方面予以倾斜。

二、真情关爱,处处优先

一是学习上优先辅导。任课教师具体分析每名特殊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并由任课教师牵头为其确定一名学习帮手,敦促他认真听讲、按时完成学业、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每学期,教师对学生结对帮扶效果进行检查评估,建立进步档案。二是生活上优先照顾。对特殊学生本着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让学生在校吃好、喝好、洗好、睡好,生活的开心、舒心。患病时,安排专人帮忙打饭、打水、洗衣,悉心照料,让他们感受集体生活的温暖。三是活动上优先安排。学校文艺汇演、演讲比赛等集体活动,有意让特殊学生参加,让他们融入集体、展示才华、树立自信。在红五月歌咏比赛中,留守学生石静蕾同学获一等奖,被评为校园文艺之星。四是政策上优先照顾。对家庭困难的特殊群体学生,学校优先纳入生活费补助范围,享受贫困生补助政策。对家庭特别困难的学生,学校按生均每月100元定期发放生活补助。同时,从湖北省博士隆科技有限公司助学基金中按生均500元每学期的标准进行补助,不让贫困学生因贫困而辍学。

三、多措并举,形成合力

篇(10)

一、贫困户基本情况

福民乡总人口8902人,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07户564人,其中黄卡户13户54人,红卡户144户440人,蓝卡户50户69人。截至2017年,全乡已脱贫150户442人,其中2014年脱贫7户16人,2015年脱贫45户146人,2016年脱贫54户161人,2017年脱贫44户119人。未脱贫57户122人,其中黄卡户3户11人,红卡户28户76人,蓝卡户26户35人。贫困发生率为由2013年的7.6%降至1.37%。

二、主要做法

近年来,我乡主要围绕“一个核心、两大主业、三项保障、四个重点”开展工作,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合力共为。

1、围绕一个核心:脱贫攻坚工作核心是精准,我乡始终把扣准精准扶贫“第一粒钮扣”贯穿脱贫攻坚工作全过程,常态化开展贫困户信息采集和精准识别工作,建立健全贫困人口动态调整机制,做到应进尽进,应退尽退。今年上半年脱贫攻坚“春季攻势”期间,我乡集中开展了一次“百名干部大走访大调查”活动,组织全体乡村干部集中一周时间对全乡所有农户“两不愁三保障”情况进行核查,所有核查表格必须有负责核查的干部、村书记和驻村领导签字确认,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通过核查,新增建档立卡贫困户8户21人,删除不符合条件贫困户4户13人。

2、聚焦两大主业:为增强贫困户自我造血能力,我乡聚焦产业扶贫、就业扶贫两大造血平台,因户因人精准施策,确保贫困户持续稳定脱贫。

一是全力开展产业扶贫:采取四种产业发展模式(贫困户自主发展、合作社+贫困户、公司+贫困户、公司+合作社+贫困户),构建乡、村、户、企四级产业链(贫困户自有产业、村级合作社产业、乡级合作社产业、公司带动产业)。截至目前,全乡贫困户已实现产业全覆盖,每户贫困户至少有一项产业,户均产业两项。截至目前,全乡自主发展产业的贫困户有167户,通过企业带动发展产业的贫困户有120户,加入村级合作社发展产业的贫困户有34户,作为乡级扶贫产业运作载体的福民光伏专业合作社采取产业扶持资金认购股份、贫困户自有资金和银行贷款资金认购股份、财政补助资金赠送股份三种形式,实现了207户贫困户光伏产业全覆盖。据不完全统计,贫困户仅产业扶贫收入一项,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

二是大力开展就业扶贫:一是乡村公益性岗位优先安置贫困劳动力。全乡共有22名贫困劳动力被聘为村庄保洁员、护林员、农家书屋管理员,每人每年增收3000—9000元。二是积极开展免费职业介绍。广泛宣传本县就业信息,组织贫困劳动力参加招聘会,共有83名贫困劳动力实现县域就业。三是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针对那些无相应技能的贫困户,积极开展农业技术、职业教育、产业创新等技术培训,让贫困劳动力拥有一技之长。我乡联合县就业局举办了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培训贫困户133人,让贫困户学习了水稻、烟叶病虫害防治、油茶、中药材等种植技术,有效提升贫困人口技能水平,拓宽了就业渠道。四是积极引进扶贫车间,让贫困户实现家门口就业。

3、落实三项保障: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衔接,多措并举,保障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

一是实施教育扶贫再提升工程。在核实我乡贫困户家庭子女在校情况的同时,积极与学校和教育局进行对接,将建档立卡信息系统与教育部门学生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比对,确保我乡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子女教育补助发放到位。在县财政提高教育补助标准的同时,我乡对在本乡范围内就读的贫困户子女每人每年补助400元。

二是实施健康扶贫再提升工程。全面落实健康扶贫各项政策措施,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与家庭医生签订了医疗服务协议、办理了就医优惠证,并为所有贫困人口中的慢性病患者办理了《特殊慢性病门诊医疗证》。大力实施健康扶贫“五道防线”,确保贫困户治疗费用自付10%以内。每年至少为贫困人口进行一次免费健康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

三是实施安居扶贫再提升工程。在全面消除贫困户居住危旧土坯房的基础上,对住房条件相对较差的贫困户进行了全面摸排,并动员其新建或改造,对无安全住房而又无力新建的,实施“交钥匙工程”。动员并帮助贫困户开展屋内屋外环境卫生整治,营造舒适的居住环境。

4、狠抓四个重点:

一是抓紧抓好村庄整治工作。大力推进农村危旧土坯房拆除、美丽乡村建设、污染防治三大工程。先后拆除危旧土坯房9.1万余平方米,拆除率100%,清理工作已经全部到位;2018年新增美丽乡村建设点19个,十二五贫困村方家村实施整村推进,目前工作进展顺利,已经进入扫尾阶段。通过以上工作的开展,乡村环境明显改善。

二是抓紧抓好结对帮扶工作。加强干部结对帮扶和驻村帮扶的管理,严格落实干部结对帮扶管理办法和驻村第一书记及其工作队管理办法。乡政府先后组织开展了两期帮扶干部业务培训,同时以行政村为单位建立结对帮扶工作群,用于帮扶工作指导、会议精神传达、工作沟通联系、信息核实反馈等。

三是抓紧抓好资金项目管理工作。严格落实各项财政扶贫资金项目管理制度,加快项目实施进度和资金拨付进度。在做好2017年扶贫项目扫尾工作的同时,重点抓好2018年项目的推进和三年项目规划申报工作。

四是抓紧抓好基层基础工作。严格按照“五个一”要求完善乡扶贫工作站和村扶贫工作室的建设;进一步完善贫困户信息动态调整机制,定期开展精准识别和信息采集工作;进一步强化扶贫专干力量,村扶贫工作室由村第一书记担任主任,另配备2名专职信息员,负责信息收集、核对、报送等工作。

三、万安经验借鉴

今年9月4日,我乡组织各村第一书记和村党支部书记到万安县参观学习脱贫攻坚工作,重点学习了他们的产业扶贫、基层基础建设、扶贫车间建设等,并同当地乡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帮扶干部进行了深入交流。参观学习返回后,乡党委、政府召开了专题班子会,借鉴万安经验,提出了我乡的整改措施。

1、进一步推进“两业扶贫”,确保稳定脱贫。一是要求每个行政村必须有一个以上村级产业,并将贫困户纳入其中,尤其是方家、田心两个村要将县里安排的20万元产业扶持资金用好用活;二是进一步引导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自主发展产业;三是创新“一领办三参与”模式,引导支持创业致富带头人带领贫困户发展产业。

2、进一步开展信息核查,摸清扶贫底数。再次组织全体乡村干部对“五类重点人群”情况和全乡6—16周岁儿童入学情况进行摸排,建立问题台账,实行销号管理。同时对贫困户享受各项政策情况进行核查,加强与十大扶贫部门的沟通衔接,完善相关信息资料。

3、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强化软硬件建设。一是投入8万元为所有村扶贫工作室配置了电脑、打印机等硬件设施,并全部接入网络,实现了乡村扶贫信息共享。二是进一步完善了乡村扶贫台账资料,所有贫困户的住房、产业、就业等各方面信息、照片全部录入电脑,建立了电子台账。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1、进一步做好精准识别。进一步做好贫困人口动态调整工作,重点关注弱势群体,对于发生重大意外、重大疾病致贫人员要及时纳入建档立卡中,做到应进则进。

2、进一步完善扶贫台帐。对乡、村、户各项扶贫资料进一步补充完善,尤其是要做好贫困户信息的比对、更新、补充,做到信息准确、完善、无逻辑错误。

3、进一步发展扶贫产业。要继续做大做强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新兴产业,聚焦绿色生态环保产业,重点发展光伏、有机稻、油茶、中药材等,实现贫困户户均产业增收6000以上。

上一篇: 车企党员工作总结 下一篇: 新闻专业教学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