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科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管理科学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Management Sciences

  • 23-1510/C 国内刊号
  • 1672-0334 国际刊号
  • 3.42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管理科学是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7年创刊,目前已被万方收录(中)、维普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哈尔滨工业大学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管理科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组织管理、管理信息系统、创新创业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营销、金融理论与金融市场

管理科学 2019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2020年《管理科学》杂志创新创业管理专栏征稿-F0003

摘要:随着国民收入的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目标的转变和经济依赖的资源禀赋条件的转移,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开始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麗发展阶段。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2019年的首要重点工作任务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要“促进新技术、新组织形式、新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要增强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构建开放、协同、高效的共性技术硏发平台,健全需求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机制”。“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关楗所在。创新驱动发展要求有效激发全社会创新潜能和创业活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放大生产力要素作用,不断提州共给体系质量效益.从而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管理科学杂志创新创业管理
实体企业金融化、分析师关注与内部创新驱动力3-18

摘要: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背景下,实体企业金融化成为学术界和实务界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已有研究多聚焦于实体企业将资金投资于金融类资产而对研发投入造成的挤占效应,较少从企业内部创新驱动力角度关注跨期金融化投资对研发投入的影响。鉴于此,基于预防性储蓄理论分析实体企业金融化对研发投入的跨期影响,结合委托理论和资源依赖理论,探讨实体企业金融化与研发投入的交互效应对研发投入持续性和研发投入转化率的提升作用,并检验分析师关注和是否拥有资格资质认定等因素对上述关系的影响。以2010年至2016年中国A股非金融业和非房地产业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运用Stata 15.0软件进行多元回归分析,通过两阶段最小二乘法进行内生性检验,对内生性问题的缓解和其他稳健性检验保证了研究结果的一致性。研究结果表明,实体企业金融化与研发投入在当期呈负向关系,但在滞后期呈显著正相关;实体企业金融化与研发投入的交互作用弥补研发过程中的资金短缺,平衡创新知识转化过程中的调整和失败风险,缓解管理者面对的短期业绩考核和股价波动压力,进而显著提升企业的研发投入持续性和研发投入转化率。分析师关注对上述作用产生负向调节效应,即分析师关注使管理者投资决策的目的和动机从关注长期创新发展向追求短期利益倾斜。在无高科技等资格资质认定的实体企业中,金融化与研发投入的交互效应对研发投入持续性和研发投入转化率的提升作用更加明显。研究深化了微观视角下企业金融化与创新活动的关系研究,丰富了金融化蓄水池效应的研究证据,揭示了资本市场冲击和企业异质性特征的间接影响,有助于理解企业金融化现象背后折射的投资决策和战略意图,对于提升实体企业创新驱动力、促进政府实施高效的监督和激�

联盟惯例对企业双元创新能力的影响机制研究19-32

摘要: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为了获取互补性资源,提升创新能力,运用战略联盟应对多变的外部环境。战略联盟中涵盖多样性的伙伴,其管理充满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现实中战略联盟的高失败率充分体现了这一现象。联盟惯例是维持并协调战略联盟运行的关键因素,但已有研究对于联盟惯例与企业创新能力之间存在何种联系的认识是模糊的。基于组织学习、资源理论和创新管理理论,从联盟惯例的内涵出发,研究联盟惯例的行动逻辑、内隐规范和交互共识3个维度分别对企业双元创新能力(突破性创新能力和渐进性创新能力)的影响机制,剖析联盟惯例通过组织间学习的中介作用对双元创新能力的影响。在以吸收能力作为情景变量时,研究联盟惯例通过组织间学习的中介作用对双元创新能力的影响机制。构建联盟惯例、组织间学习、吸收能力与双元创新能力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通过对264家联盟企业进行问卷调研获得研究样本,运用分层回归分析对理论假设进行实证检验,揭示联盟惯例提升企业双元创新能力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联盟惯例的行动逻辑、内隐规范、交互共识对企业双元创新能力均有显著正向影响,且联盟惯例对渐进性创新能力的正向影响更大。组织间学习在联盟惯例对双元创新能力的影响机制中有中介作用;吸收能力在行动逻辑和内隐规范对双元创新能力的影响机制中起调节作用,但对交互共识影响双元创新能力的调节作用不显著。通过构建联盟惯例对双元创新能力的作用框架,呼吁增加对战略联盟研究中非契约手段的关注,促进组织间学习和吸收能力这两种不同层面创新行为的双向理论融合,并为企业协调战略联盟内部要素间关系、提高和重塑企业创新竞争优势提供关键的实践指导。

创业导向与探索式创新的关系:一个双中介效应模型33-49

摘要:创业导向对探索式创新的影响决定创业企业在不确定商业生态环境中的市场机会捕捉能力和价值创造效果。虽然已有研究部分证实了创业导向与探索式创新的相互作用,但面对创业企业生存环境不确定性更高、资源约束更明显的事实,创业企业如何借助合理的战略决策和高效的资源使用行为帮助自身实现由生存到发展的过渡显得尤为重要,鲜有研究对此类问题予以深入探讨。基于战略创业理论、创新管理理论和资源基础观理论,以创业导向为解释变量,以探索式创新为被解释变量,引入战略灵活性和创业拼凑两个可能影响导向与产出关系的关键要素,探讨创业导向对探索式创新的直接影响,以及战略灵活性和创业拼凑可能起到的特殊中介作用。借鉴并改进已有研究的成熟量表形成问卷,选取深圳的创业企业为调研对象,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发放问卷,基于最终获得的283份有效问卷,采用结构方程和双中介模型的研究方法,全面检验创业导向、战略灵活性、创业拼凑与探索式创新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创业导向、战略灵活性和创业拼凑均对探索式创新产生促进作用;创业导向与战略灵活性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也对创业拼凑产生积极影响;战略灵活性与创业拼凑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创业拼凑在创业导向与探索式创新之间和战略灵活性与探索式创新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由战略灵活性和创业拼凑形成的中介链部分中介了创业导向与探索式创新之间的关系。研究结论从导向-策略-行为-产出的研究框架拓展了战略创业理论的研究内容,揭示了创业导向、战略灵活性、创业拼凑与探索式创新之间的关系机理,为创业企业理解战略灵活性和创业拼凑的影响、充分实践和发挥创业导向的创新精神、促进探索式创新活动的持续开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经验证�

创业网络、资源拼凑与新创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50-66

摘要:创业网络为新创企业获取资源、突破资源约束困境提供了可能,能否将创业网络中潜在的资源真正转化为新创企业成长绩效,取决于其对资源进行拼凑的程度。已有研究在相关领域有所探讨,但是尚需对创业网络进行细分,探讨资源拼凑的中介作用,并讨论资源拼凑影响新创企业绩效的情景条件。基于资源基础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将创业网络分为均包括网络规模、网络多样性、关系强度的正式网络和非正式网络,理论推演出两类创业网络影响新创企业绩效的机制以及资源拼凑的中介作用,从创业学习的角度探讨利用式学习和探索式学习在资源拼凑与新创企业绩效关系中的调节作用。采用问卷调查方法收集204份来自新创企业的有效问卷,运用Spss 23.0和Mplus 7.4检验数据质量、变量间关系和研究假设。研究结果表明,创业网络是影响新创企业绩效的重要因素,正式网络多样性和关系强度对新创企业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正式网络规模的正向影响未通过显著性检验;非正式网络规模、网络多样性和关系强度对新创企业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资源拼凑在正式网络的网络多样性和关系强度以及非正式网络的网络规模、网络多样性、关系强度对新创企业绩效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探索式学习在资源拼凑对新创企业绩效的影响中起正向调节作用,利用式学习的调节作用不显著。从资源的来源角度深度剖析正式网络和非正式网络对新创企业绩效的影响,揭示资源拼凑在其中的中介机制,通过创业学习界定资源拼凑影响新创企业绩效的情景。研究结果启示新创企业在构建正式网络时应重质不重量,积极构建多样性的正式网络并扩大非正式网络规模,加强与非正式网络成员的联系。同时,应善于资源整合和拼凑,实现对资源的创造性利用,并注重创业学习的作用,尤其是加强�

管理科学杂志管理信息系统
社交网络中用户关注类型与发帖类型对发帖行为的影响67-76

摘要:用户在线分享成为人们进行线上交流的主要方式之一,在社交平台上,人们可以选择关注自己感兴趣的用户,这些用户可以是明星,也可以是普通人群。人们在社交平台的发帖行为可以分为发原创帖和转发别人的帖子两种,发帖的数量和质量直接与平台的收入挂钩,因此如何鼓励人们在社交平台上发帖成为研究人员关心的问题。着眼于用户关注类型(意见领袖和非意见领袖)和发帖类型(原创帖和转发帖)对自身发帖行为的影响,采用从新浪微博获取的相关数据,从实证角度分析用户关注类型和发帖类型对自身发帖行为的影响,并运用工具变量的方法解决相关内生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意见领袖的发帖数(无论是转发帖还是原创帖)对自身发帖行为具有正向影响,非意见领袖的原创帖数对用户的发帖行为有正向影响,转发帖数对用户的发帖行为有负向影响。这是因为意见领袖很少与用户进行互动,做为信息的传递和扩散者,意见领袖的存在为用户提供了良好的发帖素材和来源,对用户的发帖行为产生纯粹的外生影响。然而非意见领袖的转发帖很大程度上会挤压粉丝用于发帖的时间,从而抑制粉丝的发帖行为。研究结果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理解意见领袖和非意见领袖在社交平台的作用,洞悉用户发帖背后的动机。对于平台企业来说,营销人员可以根据用户关注的类型进行差异化的营销策略,从而提升平台的活跃度。建议平台企业的营销方案要因人而异,多采取个性化营销。

管理科学杂志组织管理
高管薪酬差距、治理模式和企业创新77-93

摘要:高管薪酬差距是一个广受学者和实务界人士关注的问题,其对高管的社会心理和行为动机产生重要影响,并进一步影响企业的创新绩效。已有关于薪酬差距与企业创新之间关系的研究主要基于锦标赛理论和社会比较理论,分别从相互竞争和公平的视角对薪酬差距的经济后果进行分析。但是,这两种理论主要从薪酬差距对低薪酬获得者的立场,分析薪酬差距与创新的关系,忽视了薪酬差距对高薪酬获得者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以心理学视角,从CEO自信、企业家精神和CEO的内在激励角度探讨高管薪酬差距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监督型治理和信任型治理两种不同的治理模式对高管薪酬差距与企业创新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采用2005年至2016年在上海和深圳两个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企业数据,使用Stata 15. 0对研究假设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高管薪酬差距对企业专利申请数量没有显著影响,但对专利授予数量有显著影响,表明增加高管的薪酬差距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创新效率;相对于发明专利,高管薪酬差距增加对于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产生更加显著的影响。进一步地,监督型治理模式对高管薪酬差距与发明专利授予数量之间的关系有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但对高管薪酬差距与专利申请数量之间的关系没有显著影响;信任型治理模式负向调节高管薪酬差距与企业申请专利数量之间的关系,却正向调节高管薪酬差距与专利授予数量之间的关系。综合分析可知,信任型治理模式能够提高企业创新的效率。把社会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的信任机制引入委托框架,提出监督型治理和信任型治理两种治理模式,并分析治理模式对高管薪酬差距与企业创新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为理解和缓解企业创新过程中的问题提供了新的启示,即为了促进企业创�

基于学习行为的资本结构同伴效应实证研究94-107

摘要:资本结构理论通常假设企业最优资本结构是其自身特征的函数,与其他个体无关。但是,已有研究发现同伴企业决策对焦点企业决策产生重要影响,即存在同伴效应。考察中国资本市场上企业资本结构决策是否存在同伴效应以及为何存在同伴效应等重要问题,能够为同伴效应研究提供发展中国家资本市场的经验证据,并拓展国外同伴效应产生机制的相关研究。利用2001年至2014年中国A股沪深两市非金融上市企业面板数据,依据参照组内线性均值模型,以同伴企业股票收益波动作为工具变量解决映射问题,采用个体固定效应和差分变量控制资本结构行业特征对应的关联效应问题,实证检验是否存在同伴效应。为进一步研究同伴效应的学习机制,基于包含同伴信息的决策模型,推导焦点企业的经理人能力、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同伴企业信息质量和高管团队信息交流程度4个重要因素如何影响同伴效应的强弱,进行分样本实证数据检验,探索同伴效应是否由学习机制导致。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上市企业资本结构决策显著地受同一行业内其他同伴企业资本结构决策影响,存在正向同伴效应;分样本实证检验结果证实,当焦点企业经理人能力较弱、外部环境不确定性较强、同伴信息质量较高和焦点企业高管团队信息交流程度高时,同伴效应较强,这与基于学习行为的资本结构决策模型理论假设吻合,表明对同伴决策的学习行为能够解释中国上市企业资本结构决策的同伴效应。一方面,研究结果从理论上丰富了现有资本结构理论,为企业决策研究提供了一个重要但被忽略的研究角度,深化了同伴效应产生机制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另一方面,对监管层具有实践意义,政府机构应恰当运用同伴效应所特有的乘数效应,通过鼓励学习引导有效决策的扩散。

管理科学杂志营销
有害型产品的预售战略108-119

摘要:有害型产品或服务在当代社会的消费规模日益增加,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有害型产品包括自助餐、快餐、手机游戏和等。该类产品的显著特征是:消费时,消费者得到即时的满足感,但其消费的副作用将在未来对消费者产生显著影响。具体消费场景体现为消费者通过手机软件提前订购自助餐、快餐和手游等产品或者服务。基于消费者自我控制理论和厂商预售定价理论,探讨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中的行为偏差对厂商预售定价的影响机理。以销售有害型产品厂商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构建行为经济学模型,系统分析消费者当期偏好倾向和消费者过度自信两大消费者行为偏差对厂商的最优定价策略、厂商利润和消费者剩余的影响,进一步考察厂商提供退款承诺对行为偏差和厂商利润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①消费者决策过程中的行为偏差显著影响厂商预售定价和退款战略,即在存在消费者行为偏差的情况下,厂商愿意承诺更高的退款金额,并且高的预售价格也未必与高的退款金额紧密相关;②消费者行为偏差既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厂商利润水平,而厂商是否提供退款机制显著调节消费者行为偏差与厂商利润之间的关系;③相对于没有退款承诺的情形,提供退款承诺能够帮助厂商获得更多的利润。有害型产品的副作用越大,消费者的过度自信程度越高,从而厂商通过退款承诺获取的利润也越多。此外,消费者在提前购买商品时面临的购买风险既可增加也可减少退款承诺带来的额外收益。研究拓展了传统的预售模型,在考虑消费者行为偏差后,新的模型可以更准确地刻画消费者对于有害型产品的实际购买决策过程。进一步揭示了退款的另一重要作用,即通过打破消费者决策行为的一致性来获取价值。研究结果还可以帮助相关行业管理者洞察消费者行为因素,

管理科学杂志会计与财务管理
限薪令与企业创新:一项准自然实验120-134

摘要:创新是维护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重要手段,高管激励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话题,但由于存在内生性问题,高管薪酬与企业创新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尚无定论。以2009年出台并实施的针对国有企业的限薪令作为外生政策冲击,选取2007年至2015年全部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采用配对样本和双重差分回归分析的方法,实证检验与非国有企业相比,限薪令后国有企业高管货币薪酬是否降低;在此基础之上,检验高管货币薪酬与企业创新投入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并进一步利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测量公司治理水平,考察公司治理水平对于高管货币薪酬与企业创新投入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最后对比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在风险承担水平上的差异,探讨高管货币薪酬的降低可能引起的负面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与非国有企业相比,限薪令后国有企业高管的相对货币薪酬降低,限薪令发挥了预期的作用;进一步检验发现国有企业的相对创新投入水平降低,证实了高管货币薪酬与企业创新投入之间的因果关系。此外,公司治理越差的国有企业,其创新投入降低的越多;高管货币薪酬的降低最终导致国有企业整体风险承担水平下降。使用全样本分析和倾向得分匹配法进行稳健性检验,结论依然成立。利用强制性降低高管货币薪酬这一外生事件,为高管激励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因果关系提供了新的可靠证据,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在实践意义上,高管货币薪酬的降低抑制了企业创新投入的意愿,进而导致企业整体风险承担水平下降,长此以往将损害企业长期发展能力,同时有悖于现阶段中国倡导的企业走创新发展之路,对中国现阶段正在进行的国有企业改革提供政策启示。

业绩波动、高管变更与成本粘性135-147

摘要:不同的高管通过营造公司文化和制订公司战略等手段对公司产生显著的影响,因此高管变更可以被视为公司的重要事件之一。已有研究发现当公司高管发生变更时,公司的相关行为随之发生变化。利润是高管关注的核心指标,为了提高利润,除扩大收入外,提高成本管理能力也是一种可行手段。因此,研究高管变更这一日趋频繁发生的事件对成本粘性的影响具有重大意义。以高阶认知理论为基础,结合成本粘性的调整成本、管理者对未来的乐观预期以及管理者机会主义动机3项理论成因,从2010年至2016年中国沪深两市的上市公司中选取10 209个公司-年样本,利用多元回归方法对高管变更如何影响成本粘性进行研究。在按照业绩波动程度和高管变更原因将样本进行分组后,利用组间系数比较的方法,深入分析不同业绩波动下和不同高管变更原因下的影响效果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发生的高管变更显著加剧成本粘性,高管变更对成本粘性的加剧作用在不同的业绩波动程度下和在不同的高管变更原因下有差异。具体而言,当业绩波动较大时,高管变更对成本粘性的加剧作用更大,而非正常原因的高管变更也能在更大程度上加剧成本粘性。研究结果在理论上丰富了高管变更经济后果和成本粘性影响因素等方面的成果,在实践中对上市公司完善高管人力资源计划、提高高管变更期间成本管理水平以及帮助利益相关者深刻地认清高管变更对上市公司带来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管理科学杂志金融理论与金融市场
混合正态双因子已实现SV模型及其实证研究148-160

摘要:传统的波动率模型(如GARCH模型和SV模型)采用日度收益率数据对波动率建模,忽略了日内高频数据包含的丰富信息。同时,资产收益率的波动率往往展现长记忆性,资产收益率的分布展现非正态性(尖峰、厚尾),传统的波动率模型不能很好地刻画现实资产收益率的这些特征。将包含丰富日内高频信息的已实现波动率引入传统低频SV模型中,同时考虑已实现波动率偏差修正、波动率长记忆性和资产收益率的非正态性(尖峰、厚尾),构建混合正态双因子已实现SV(2FRSV-MN)模型。为了估计2FRSV-MN模型的参数,给出灵活且易于实现的基于连续粒子滤波的极大似然估计方法。蒙特卡罗模拟实验表明,给出的估计方法是有效的。采用上证综合指数和深证成分指数5分钟高频交易数据,对提出的2FRSV-MN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已实现波动率是真实日度波动率的有偏估计(下偏),沪深股市非交易时间效应强于微观结构噪声效应;沪深股市具有强的波动率持续性和显著的杠杆效应,且杠杆效应只存在于短记忆波动率因子过程中,长记忆波动率因子过程中存在反向杠杆效应;根据赤池信息准则,2FRSV-MN模型比其他模型具有更好的数据拟合效果。对风险值的估计结果表明,2FRSV-MN模型能较好地测量金融市场风险,但并非一定是具有最好的风险测量效果的模型,这取决于选取的概率和数据。研究结果不仅为投资者和监管机构提供了信息和决策参考,也丰富了基于高频数据的波动率建模和市场风险测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