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科学杂志社
分享到:
《管理科学》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7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营销、投稿须知、管理信息系统、创新创业管理、组织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金融理论与金融市场等。
  • 主管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办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 国际刊号:1672-0334
  • 国内刊号:23-1510/C
  • 出版地方:黑龙江
  • 邮发代号:14-210
  • 创刊时间:1987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3.42
  • 综合影响因子:2.832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管理科学 2012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基于创业团队先前经验的新技术企业市场进入战略选择研究

摘要:基于社会认知和战略选择等理论知识,探讨创业团队先前经验构成特征与进入战略创新性的逻辑关系,并探索技术独享性和环境宽松性对团队决策的影响。基于随机抽样的问卷调研方法,利用150份新技术企业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新技术企业初始战略来源于创业团队基于先前经验而达成的集体认知决策,技术导向型团队倾向于通过产品或服务的创新进入市场,而市场导向型的团队则会竭力从交易结构的创新入手,兼顾技术和市场导向的团队,虽然拥有多元化的认知模式,却没能迸发出应有的创造力。技术独享性在创业团队经验构成与进入战略创新性之间发挥正向调节作用,但没有改变团队成员固有认知模式;环境宽松性改变了创业团队在选择市场进入战略时的关注点,当环境较为宽松时,技术导向型和市场导向型的创业团队都呈现出对产品或服务创新的忽视,而加大了在交易结构上谋求创新的力度。
1-14

CEO变更与企业价值关系的实证模型

摘要:委托理论认为CEO变更是由于人没有实现委托人对企业价值的预期,委托人以解除契约的形式来体现其约束机制的威力。为验证委托理论对CEO变更与企业价值关系的解释力,基于委托理论的两个前提假设,即委托关系的成立和企业价值低于股东的预期,构建CEO变更与企业价值关系的Logistic回归模型。选取2005年至2009年中国资本市场发生CEO变更、A股持续经营的上市公司样本,依据样本企业价值和企业性质的不同对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组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企业价值水平较高时,股东对企业价值的预期通常能够得到满足,导致股东依据企业价值水平变更CEO的可能性较小;民营企业由于公司治理水平较低,CEO与股东之间的委托关系不一定成立,这两种情况均会降低委托理论对CEO变更与企业价值关系的解释能力,因此仅用委托理论来解释CEO变更与企业价值关系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15-24

中国文化背景下的组织人际和谐

摘要:采用问卷调查法,以中国3家企业340名员工为研究对象,以公平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为研究框架,提出领导公平、信息公平与组织人际和谐关系的研究模型。构建结构方程和层次回归模型,利用PASW STATISTICS 18.0和LISREL 8.80分析软件,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对组织人际和谐的三维结构观点进行检验,应用层级回归分析方法探讨领导公平、信息公平及其交互项对组织人际和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领导公平和信息公平对工具和谐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其交互项不显著;领导公平对价值和谐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信息公平对价值和谐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交互效应显著;领导公平和信息公平对和谐阻碍的影响不显著,但其交互效应显著。
25-34

权力距离导向与员工建言:组织地位感知的影响

摘要:员工建言对于组织运营和发展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在中国情境下往往事与愿违,员工常常会选择知而不言。采用问卷调查方式收集81名团队领导与其467名下属的配对样本,运用多层线性模型方法,从文化价值观的视角探讨中国情境下不同层级个体的权力距离导向对员工建言的效应以及领导组织地位感知和员工组织地位感知在其中的调节效应。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领导权力距离导向和员工权力距离导向对员工建言行为都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领导组织地位感知显著调节领导权力距离导向与员工建言间的关系,员工组织地位感知显著调节员工权力距离导向与员工建言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中国情境下员工建言的影响因素和边界条件,对于改变这种现状、实现组织的有效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5-44

行为合理化对销售人员灰色营销行为倾向的影响

摘要:以中国企业间购销关系为研究平台,基于卖方视角,以计划行为理论和营销道德理论为基础,实证检验行为合理化对销售人员的灰色营销行为决策的影响,特别是行为合理化的调节作用。运用情境法对148位销售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使用SPSS 15软件进行多元层次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计划行为理论对中国销售人员的灰色营销行为有很好的解释作用;行为合理化对销售人员的灰色营销行为没有直接影响,但是会调节不道德性评价和感知的选择自由度与灰色营销行为倾向之间的相关关系,而对感知的支持与灰色营销行为倾向之间的相关关系没有调节作用。
55-65

交易专项投资对伙伴机会主义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

摘要:以企业交易专项投资与伙伴强形式和弱形式机会主义行为的关系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其随伙伴交易专项投资水平和关系持续时间的变化趋势。以制造商营销渠道负责人和分销商采购人员为调研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获得216组家电行业制造商-分销商配对样本数据,采用多元调节回归对假设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伙伴交易专项投资水平的增加,企业交易专项投资会从引发伙伴两类机会主义行为转变为抑制伙伴机会主义行为,特别是企业交易专项投资对伙伴强形式机会主义行为的作用变化较为显著;随着交易关系的延续,企业交易专项投资始终增强伙伴的强形式机会主义行为,并不随关系持续而发生明显改变,但企业交易专项投资会从引发转变为抑制伙伴的弱形式机会主义行为。
66-75

搜索引擎用户对商品搜索结果的点击行为研究

摘要:探索消费者利用搜索引擎进行商品搜索时对于搜索出来的结果条目的点击行为。基于启发式和系统式信息处理模式理论,构建一个研究模型,即消费者对商品的熟悉程度会影响其在搜索结果中的点击位置,通过设计和实施两个实验室实验,以有上网经验的在校大学生为实验对象,对提出的模型和假说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不同产品的搜索结果,消费者对于搜索结果的点击位置有显著差异。具体地说,对于消费者熟悉的那些产品,他们更多地点击靠近中间位置的选项,而对于消费者不太熟悉的商品,他们更多地点击搜索结果中比较靠前的选项。
76-84

中国利率期限结构的非线性动态研究

摘要:以1996年1月至2010年3月中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月度加权平均利率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协整检验方法和线性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对利率期限结构的预期理论进行实证检验,应用马尔科夫区制转移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研究预期理论调整作用下的利率期限结构非线性动态过程。研究结果表明,预期理论在中国利率期限结构中是成立的;利率期限结构具有两区制的非线性动态特征,可以按预期理论的调整强度将两种区制分别描述为强调整区制和弱调整区制;不同期限利率的平均变动幅度和平均风险溢价水平随区制状态变化而发生变化,具有区制相依性,区制间的转移具有非对称性。因此,应该进一步加强对利率期限结构中经济信息的识别和应用,进一步提高利率期限结构的政策参考价值。
85-91

最小报价单位对市场流动性影响的计算实验研究

摘要:采用计算实验的研究方法,对不同最小报价单位设置下的市场流动性进行研究,在LZ3X连续双向拍卖人工股票市场平台(具有与中国股票市场相类似的连续双向拍卖结构特征)上,设计9组不同最小报价单位设置下的可控实验,分别考察最小报价单位变化对市场流动性的影响规律。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发现,随着最小报价单位的减小,买卖价差减小,同时市场深度也有减小的特征,这与实证研究的结论一致。在此基础上,为了进一步确定最小报价单位对市场流动性的影响,应用Martin指数和Glosten-Harris模型对不同最小报价单位设置下的市场流动性进行测度,发现其测度参数均同方向地随着最小报价单位的减小而减小,从而说明最小报价单位的减小能够明显提高市场流动性,并且最小报价单位在[0.01,0.30]范围内此规律保持不变。
92-98

加权折扣单机排序干扰管理模型和算法研究

摘要:为解决机器排序中由于干扰事件的发生使初始最优加工时间表无法按计划执行的问题,构建同时考虑原目标和扰动目标的双目标干扰管理模型,对初始最优加工时间表进行调整并对未完工工件进行重排序;在双目标干扰管理模型中,原目标由所有工件的加权折扣完工时间和来度量,扰动目标由重排序后工件完工时间的变化来度量;结合量子比特在表示解的多样性方面的优点和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在处理多目标排序问题上的优点,设计一种量子遗传算法和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相结合的启发式进化算法对构建的模型进行求解。在数值算例中,通过比较若干项针对有效解集的性能指标发现,该混合算法求得的有效解集在多样性和与最优有效前沿的邻近性等方面优于目前得到广泛应用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验证了构建的模型和算法对于求解机器排序干扰管理问题的有效性。
99-108

所有制分割、行业选择与工资差异

摘要:为揭示中国劳动力市场所有制分割引起的工资差异,基于二元选择Logit模型和Mincer方程,构建二元选择Logit-非歧视分解模型,将国有部门与非国有部门之间的工资差异分解为行业间可解释、行业间不可解释、行业内可解释、行业内不可解释1(超额回报)和行业内不可解释2(不足回报)5个部分。以2002年中国家庭收入调查微观数据为研究对象,对在国有部门和非国有部门就业的中国城镇居民行业选择行为、工资决定机制、工资差异构成等进行定量研究。实证结果表明,国有部门与非国有部门劳动力特征显著不同,导致其行业选择行为存在较大差异;国有部门与非国有部门工资决定机制显著不同,导致其工资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劳动力特征差异可以解释其中的60.10%,仍有39.90%不可解释部分形成国有部门非正常的工资溢价。
10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