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Reproductive Health/Family Planning

  • 12-1400/R 国内刊号
  • 1674-1889 国际刊号
  • 1.87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是天津市医学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2年创刊,目前已被CA 化学文摘(美)、国家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论著、病例报告、综述、读者·作者·编者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 2009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述评
口服避孕药的发展和使用现状139-140

摘要:复方口服避孕药(COC)上市近五十年来的主要进展表现在降低雌激素剂量、开发新型孕激素、发展多相型COC及改进包装和服用方法等。在保证避孕效果的基础上,减少COC的不良反应并提高安全性,且为使用者提供更多的健康益处。已在中国上市的COC有十几种,对COC的了解不足或存在偏见,是中国COC使用率甚低的主要原因之一,可通过加强宣传和咨询,促进COC的推广应用。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综述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周期的黄体支持方法141-144

摘要:黄体支持治疗可提高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的成功率。查阅近十年IVF-ET周期黄体支持药物及黄体支持方法的相关文献,总结发现肌注孕酮为最常用药物,疗效肯定;各种剂型阴道用孕酮与肌注孕酮作用相似甚至更佳,更易为患者接受;口服孕酮阳性研究结果甚少,当前不推荐使用;与孕酮相比.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用于黄体支持的继续妊娠率无显著差异,因其可能导致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应用受到限制;于黄体早期开始且较大剂量补充雌激素可能改善妊娠结局,是否将其常规用于黄体支持及其安全性还需进一步研究;多数生殖中心从采卵日起给予黄体支持直至妊娠十周左右。

胚胎植入过程中的免疫调节研究进展145-147

摘要:胚胎植入是生殖过程的重要环节,是影响妊娠的关键。胚胎植入是一个胚胎一母体相互识别、相互融合的复杂过程,受许多因素调控,其中母胎界面免疫调节平衡尤为重要。对母体来说胚胎是一种半同种移植物,但在整个植入过程中,胚胎并不被母体排斥,其中包含极其复杂的免疫调节过程。在母胎界面的免疫网络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引起母体对胚胎的排斥,导致胚胎植入失败。综述胚胎植人期母胎界面免疫调节机制的研究进展。

海藻糖用于玻璃化冷冻卵母细胞的研究148-150

摘要:海藻糖的发现为低温保存卵母细胞提供可利用的价值,其作为冷冻保护剂对卵母细胞进行玻璃化冷冻成为新的冷冻技术方法。海藻糖的作用原理包括:“水替代”假说、“玻璃态”假说、“优先排阻”假说。在高温、高寒、高渗透压及干燥、脱水、冷冻时等恶劣环境条件下。海藻糖在细胞表面能形成独特的保护膜,有效地保护蛋白质分子不变性失活,从而维持生命体的生命过程和生物特征。目前海藻糖已用于多种生物细胞研究,如:红细胞、血小板及生殖细胞等的离体长期保存,且均表现出独特的功能。

人卵巢组织冷冻保存及应用研究进展151-154

摘要:卵巢组织冷冻保存可保留年轻的恶性肿瘤和卵巢早衰患者的生殖内分泌功能。目前常用的冷冻方案包括程序化慢速冷冻和玻璃化冷冻。程序化慢速冷冻技术较成熟,已在多领域广泛应用;玻璃化冷冻是近十多年新发展起来的冷冻技术,有研究报道,其冷冻效果优于前者。冻融后卵巢组织主要用于移植和体外培养。卵巢组织自体移植已用于临床,并有成功分娩的报道;体外培养技术尚不成熟,仍处于研究阶段。文献综述人卵巢组织冷冻保存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

单胺氧化酶与胚胎植入关系的研究进展155-158

摘要:单胺氧化酶是一种参与胺类物质代谢的酶,其底物主要包括5-羟色胺、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等生物活性胺。单胺氧化酶通过对其底物的代谢发挥生理作用,主要参与神经活动调节。然而在对胚胎植入和子宫内膜容受形成的研究中发现,在人子宫内膜容受窗期其亚型之一单胺氧化酶A表达明显上调,提示单胺氧化酶与胚胎植入有密切关系。随研究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单胺氧化酶参与胚胎着床的调控。但其具体作用及作用机制目前还不清楚。综述有关单胺氧化酶与胚胎植入的相关研究。

三维/四维超声在胚胎移植中的应用价值159-161

摘要:胚胎移植是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中的重要环节,最佳胚胎放置位置的选择是影响试管婴儿妊娠率的关键因素。二维超声引导下胚胎移植已成为目前标准化的移植技术,但不能确认胚胎在官腔的空间位置;三维超声可观察宫腔形态,明确胚胎放置位置;四维超声则可实时指导胚胎移植,选择个性化的移植位点,进一步提高移植技术。综述超声引导下胚胎移植与胚胎放置位置的文献,以利于指导胚胎移植并选择最佳移植位点。

生长分化因子9、骨形态发生蛋白15信号转导机制研究进展162-165

摘要:近年研究发现,卵母细胞来源的生长分化因子9(GDF-9)、骨形态发生蛋白15(BMP-15)是卵泡生长发育和卵巢功能的重要调节因子。两者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机制,调节卵巢局部细胞的分化、增殖及其功能,调控优势卵泡的形成以及卵母细胞的成熟。GDF-9和BMP-15的下游信号通路及其调节机制亦成为近年研究的热点。着重就其基因、蛋白特点、信号转导及其调节机制作简要综述。

胚胎干细胞维持基因组稳定性机制的研究进展166-169

摘要:胚胎干细胞(ESCs)具有体外无限增殖及高度自我更新能力,体外一定条件下可分化为3个胚层来源的各种细胞。胚胎干细胞对损伤高度敏感,任何遗传突变都会影响其基因组稳定性及整个细胞系功能,甚至将突变遗传给子代细胞。因此胚胎干细胞必须具有某种高度有效机制来预防或修复DNA损伤,从而维持基因组的稳定性。简要综述胚胎干细胞维持基因组稳定性的机制。

辅助生殖技术周期中子宫内膜变化与妊娠关系170-172

摘要:在辅助生殖技术(ART)中,子宫内膜是成功妊娠的关键因素之一。内膜受到患者本身体质、激素水平及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子宫内膜的异常变化会导致胚胎的种植率和妊娠率降低。临床上希望通过超声下观察子宫内膜的厚度和形态来衡量内膜的容受情况,以期对成功妊娠作出指导。但是至今关于内膜变化与妊娠的关系还无确切定论。同时年龄、药物等多种因素都会对内膜的厚度及形态产生影响。对以上相关研究结果做综述。

基因组印迹与生殖疾病173-176

摘要:表观遗传修饰中印迹基因对胎儿的发育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个体的生长与行为也有深远影响,特别是对胎盘发育极为重要。印迹基因的异常和失调不仅影响胚胎和胎盘发育,还可诱发出生后的发育异常而导致多种疾病发生。大量证据表明,许多肿瘤的发生都与其相应基因组印迹丢失有关。许多研究工作分析了辅助生殖技术和印迹失调之间的联系。对印迹基因和各种表观遗传疾病做文献综述,并对辅助生殖技术所致的遗传风险作简要探讨,以评估这些技术的安全性。

子宫内膜自然杀伤细胞受体研究进展177-180

摘要:自然杀伤(nafural killer,NK)细胞是一类不需要抗原刺激和抗体参与即能发挥杀伤作用的非T非B类淋巴细胞。子宫内膜和蜕膜中均含有NK细胞,从增生晚期到分泌晚期NK细胞的比例由26.4%上升到83.2%。近年研究表明,母体免疫系统尤其是子宫局部的免疫细胞能否识别并耐受胚胎抗原.直接影响妊娠的建立与维持,而子宫NK细胞参与蜕膜发生及子宫血管的重铸,在正常妊娠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NK细胞表面表达多种能与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或非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类配体结合的受体,调节自然杀伤细胞的功能、影响妊娠,

妊娠期子宫蜕膜淋巴管研究进展181-183

摘要:近年通过对淋巴管透明质酸受体-1和肾小球足突细胞膜蛋白等淋巴管表面标志的研究发现,妊娠期子宫内膜(蜕膜)也有大量淋巴管出现。而体内外实验表明,胎盘滋养细胞可能参与蜕膜淋巴管的形成,并起调控作用。这种蜕膜淋巴管的功能主要是:影响螺旋动脉血流、激活免疫细胞以及参与母胎免疫耐受等。关于其产生和作用的机制将是未来研究的方向。

抑制素B与卵巢早衰的研究进展184-186

摘要:抑制素(Inhibin,INH)是转化生长因子β超家族成员之一。已经发现的抑制素有抑制素A和抑制素B两种分子形式。在女性,抑制素B主要由卵巢中、小窦状卵泡的颗粒细胞产生.特异性作用于腺垂体反馈性抑制卵泡刺激素(FSH)的分泌,同时抑制素B的分泌也受卵泡刺激素的调节。近年研究认为,抑制素B可能参与卵巢早衰(POF)的发病环节,并且是反映卵巢储备功能的重要指标,可用于卵巢早衰的早期诊断及预测,与卵巢早衰关系密切。

黏液脓性宫颈炎的研究进展187-189

摘要:黏液脓性宫颈炎与性传播疾病密切相关。淋球菌和沙眼衣原体是黏液脓性宫颈炎最常见的病原体;生殖道支原体,主要是生殖支原体、细菌性阴道病相关病原体、单纯疱疹病毒、阴道毛滴虫等与黏液脓性宫颈炎相关。黏液脓性宫颈炎可以导致盆腔炎、异位妊娠、不孕等并发症或后遗症,还可以增加机体对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敏感性,增加分泌物中人免疫缺陷病毒的排毒量,从而促进人免疫缺陷病毒的传播。

雌激素受体亚型与多囊卵巢综合征190-193

摘要:雌激素受体有两种亚型,即雌激素受体α和β,这两种亚型具有几乎相同的DNA结合区与较类似的配体结合区。但在不同的组织、器官中的分布和表达不一,与配体结合后的生物学效应也不尽相同,从而产生不同的生理和病理作用。研究发现,雌激素受体α和β亚型在生殖系统中的表达和比例异常可能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生殖功能障碍及生殖系统疾病相关。就雌激素受体α及β亚型的结构、功能、作用机制及其在多囊卵巢综合征中的异常表达做简要综述。

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剂与子宫内膜癌194-196

摘要:基质金属蛋白酶是迄今发现最重要的一种降解细胞外基质的蛋白水解酶,其含量变化与肿瘤侵袭转移关系最为密切。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组织抑制剂共同参与细胞外基质的合成与降解,两者之间比例失衡将导致肿瘤的侵袭和转移。子宫内膜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剂与子宫内膜癌的关系,对于子宫内膜癌早期诊治、预后评估及其预防均具有重要意义。

3-羟基异黄酮对卵巢癌的防治作用197-200

摘要:3-羟基异黄酮(genistein)属于异黄酮化合物,为一弱植物雌激素,在肿瘤的发生、发展阶段存在着多重抑制效应。其抗肿瘤机制为调节雌激素受体、抑制酪氨酸蛋白激酶活性、抑制血管形成、增强抗氧化酶的活性、调节细胞周期、诱导细胞凋亡、抑制拓扑异构酶的活性等,与多种肿瘤的发生低风险有关。3-羟基异黄酮也可作为一种辅助治疗药物,提高肿瘤细胞对放疗的敏感性,增强化疗药物的抗肿瘤作用。降低肿瘤的复发及转移。综述3-羟基异黄酮抗肿瘤作用机制及其在卵巢癌中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