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会计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2-07-18 14:37:44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国际会计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国际会计论文

篇(1)

1这是会计国际化研究的早期思想,较具有代表性的是1967年缪勒(Mueller.G)的研究和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于1975年出版的《30个国家的会计职业》中所阐述的观点。第二种观点认为:国际化就是在可能的范围内,尽量减少国与国之间的差异,通过一定的途径寻求出大家认可的一致内容。

2这种观点也就是国际协调化,其目标是寻求各国的共性,尽量减少国家间的差异,消除不必要的分歧,以达到国际间处理有关事务的可比性和同质性。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是1982年乔伊和巴维希的研究,此种观点在目前占有主导地位。第三种观点认为:国际化就是实行全球一体化、统一化。

3,是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待完全消除国家间的差异。这种观点在目前占有较主导的地位,特别是国际性的有关组织更是支持这种观点和以此作为目标。从以上三种观点看出,它们不仅代表国际化的三种观点,而且还表现出国际化产生的历史先后顺序及内在的逻辑关系,不同的国际化思想有其产生的客观环境。沟通是基础,没有沟通,国家之间就不能相互了解;在相互沟通和理解的基础上,随着国际交往的增加,自然产生协调的要求;但是在很多情况下,协调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各国间所存在的分歧,所以又产生了规范与统一的呼声。

综合上述观点,国际化是指由于国际交往的发展,客观上要求各国在处理有关事务上,通过相互沟通、相互协调,从而达到采用国际规范和统一通行做法的行为。会计领域中的国际化行为,会计界常简称会计国际化,它是指由于国际经济发展的需要,客观上要求各国在制定会计政策和处理会计事务中,逐步采用国际通行的会计惯例,以达到国际间会计行为的相互沟通、协调、规范和统一。

具体而言,会计国际化具有三个方面的涵义:(1)会计国际化是一个动态概念,是某一个国家由于参予国际经贸和进入国际资本市场等方面的要求而把本国会计惯例逐步转化成国际会计惯例的过程,易言之会计国际化其实就是会计惯例国际化,会计国际化的结果则形成国际会计惯例,这也是我国会计理实界经常提到的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的真实涵义;(2)一国的会计国际化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一是沟通阶段,即通过参予交流各国会计惯例,比较异同,促进对国际会计惯例的学习与了解;二是协调阶段,即寻求与国际会计惯例的异同之处,消除不必要的分歧,尽量减少与国际会计处理等方面的差异,以增强会计信息的国际可比性和有效性,三是规范和统一阶段,即实行与国际会计惯例相同的标准化会计,使本国会计融入国际行列;(3)会计国际化体现的是一种要求、目标和活动过程,是各国会计惯例通过沟通、协调的一种结果。

2.会计国际化的内容。会计国际化的内容,从会计专业分类角度看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会计政策惯例国际化,亦即在制定会计法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过程中,在内容、结构体系、制定方法和程序等方面趋同国际会计政策惯例,其中核心是会计准则的国际化,因为会计准则是会计规范的核心,一国的会计准则在结构、体系和规范的内容及方法上是否与国际会计准则惯例趋同,是影响会计国际需求的主要因素;(2)会计管理体制惯例国际化,主要指会计组织管理体制和会计人员管理体制两方面趋同国际会计管理惯例;包括本国会计管理机构设置、企业会计机构和人员的管理模式、民间会计组织设置与运行模式,特别是积极参加国际性会计组织等;(3)会计教育惯例国际化,包括会计教育目标的定位、专业层次的设置、课程体系的编排、教育管理模式等趋同国际惯例;(4)执业会计惯例国际化,包括注册执业人员的认定、考核方法、机构的审批、民间审计的运作和监管模式等趋同国际惯例;(5)会计确认、计量、记录与报告惯例国际化,即建立与国际惯例相同的会计确认标准、计量记录方法和报告体系等,促进所供会计信息满足国际经贸往来和国际资本市场等的需要;(6)积极引进和运用国际上通用的先进会计思想、管理方法和技术方法;(7)促使与各国会计事务处理的协调化、标准化和规范化;(8)积极参加国际会计活动,努力促使其他会计事务处理方法趋同国际惯例。

二、我国会计国际化的状况

1.我国会计国际化的决定因素。决定我国会计必须走国际化道路的因素主要有:

(1)这是我国市场国际化的需要。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向之一就是市场已突破了时空界限形成全球性的统一大市场。我国作为世界经济大家庭中的一员,不可避免地要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市场国际化的结果要求会计为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和参予竞争提供真实、公允、可比,能满足国际决策需要的会计信息,因此要求我国会计惯例必须趋同国际会计惯例。(2)这是我国实施跨国经营的需要。企业实施跨国经营,必须了解其他国家的有关政策特别是会计政策;其次母公司为了加强各子公司间的经济联系和实施国际经营,需要了解公司整体及其子公司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这都要求我国的会计国际化;此外跨国公司的股东和债权人等为维护自身利益,也要求跨国公司按国际惯例提供会计信息和处理利润分配等会计事务。(3)这是我国企业进入国际资本市场的需要。随着我国企业在香港、纽约等国际资本市场融资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和发展,我国企业必须按国际惯例向国际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真实、公允、可比的会计信息。

2.我国会计国际化的状况。我国会计国际化的进程,早在建国之初吸收前苏联的会计模式就初现端倪,并为早期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挥了重大作用。随着我国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过渡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进而发展到现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会计国际化已取得了重大进展。首先,通过“三步曲”使在制定会计政策及其规范内容上与国际惯例接轨。1985年颁发了“两外会计制度”,吸收许多诸如“资产=负债+资本”的会计平衡式,在存货、应收帐款和固定资产计价中偿试运用稳健原则等国际会计惯例;1988年成立会计准则研究组,开始着手研究西方会计准则和制订我国的会计准则;1992年颁发了《股份制试点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基本上接受了西方国家通用的会计惯例,逐渐把国际会计惯例推广入我国一般企业。其次,1993年7月正式颁布实施了《企业会计准则》,逐步建立了以会计准则为核心,以分行业会计制度为补充的会计规范体系,此后又逐步颁发了若干具体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1997年5月颁布实施了第一个具体企业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实现了在会计实践中普遍以会计准则和以之作为依据制定的行业会计制度来操作会计实务,使我国的会计规范惯例趋同国际会计惯例,会计信息更加规范和可比,基本能满足我国参予国际经贸和进入国际资本市场筹资等的需要。第三,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实施,也加快了我国会计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以前的会计分科是按行业分为工业会计、商业会计等,而现在各高等院校普遍采用国际上通行的大学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方式,即专业主干课程分为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成本与管理会计、审计、高级财务会计等,这不仅与国际会计教育惯例接轨,而且有利于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适应性,培养会计专业上的“通才”。此外,国外会计专业组织和大学,也不断进入我国会计教育界,如英国ACCA,将会员资格考试成功的引入我国,在上海财大等院校举办英国注册会计师考试培训班等。第四,建立了与国际惯例趋同的注册会计师体系,颁布了注册会计师法和独立审计准则,注册会计师考试逐渐接收了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考生,会计师事务及事务所的国际合作也不断加强。第五,逐步树立了与国际趋同的会计思想,如保护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建立企业税务会计体系,明确会计是旨在向有关利益集团提供可供决策的信息系统,会计是企业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会计的国际化与国家化是不可协调的矛盾等观念。

3.我国会计惯例与国际会计惯例的差异。在我国的会计惯例中,与国际会计惯例尚有差异的主要表现在:(1)与会计准则相配套的有关法规尚未健全。如尚未颁布《证券法》,而《公司法》、《注册会计师法》、《会计法》等的会计规定与会计准则尚不协调等;(2)未建立与企业会计体系及其准则相配套、相协调的非盈利组织会计体系和准则,行业会计制度在会计实务中仍起主导操作规范作用等;(3)加入和参予诸如IASC、ICA等权威性国际会计组织及其活动不够,阻碍我国与国际会计界的交流及其会计国际化的发展;(4)许多会计实务的处理方法与国际惯例存在差别,如加速折旧法、成本与市价孰低、坏帐备抵法和所有者权益类目的划分等都与国际惯例有差别;(5)会计管理体制尚存在差异:一是会计事务的行政管理过强,二是会计人员的“二重性”地位未能完全转变等;(6)管理会计、税务会计尚未建立起完善的体系和在实务中推广使用;(7)会计理论发展滞后,研究方法单一,会计教育模式与国际惯例尚有差别等等。

三、加快我国会计国际化进程的几点建议

1.进一步解放思想,敢于借鉴,走出认识误区。我国会计作为世界会计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发展离不开对国际会计惯例的借鉴。这一方面要抛开传统的会计阶级性思想和姓“资”姓“社”的论争,只要有利于我国的发展,与我国客观的经济、法律和教育文化等相适应的,就应该大胆借鉴;另一方面要走出认为国际会计惯例就是美国或英国或其他某一国会计惯例和把之等同于国际会计准则的误区,同时也要走出国际化就是全球统一化、标准化的误区。

2.处理好会计国际化与国家化的矛盾国际化是一种客观要求,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过程,然而由于各国环境的差异,会计的全球统一化、标准化也很难实现,因此会计国际化与国家特色并存将是不可避免的现实问题,这也正是国际会计协调的主题,只有承认会计的国家化,才能更好的与国际会计相协调,促使本国会计国际化的发展。

篇(2)

一、国际会计准则趋同概述

 

1.概念

 

会计国际趋同就是指国际会计准则综合考虑到各国会计准则的优点和在全球范围内适用的情况,各国会计准则逐步接近国际准则,实现会计信息的标准化和统一性的过程。由于在不同国家内,会计环境存在较大差异,因此要想发展成为一个单一的全球化会计准则应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和缓慢的过程。

 

2.会计国际趋同的优势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国际贸易中的双边为了能够准确掌握该项贸易业务的风险程度,要求得到对方的财务信息,对其进行认真研究得到正确的投资或合作决策。依据这样的发展形式贸易各方都要求掌握对方的会计信息,同时对贸易双方的会计准则提出了协调一致的要求,导致不同参与者的会计信息实现可比性,有利于能够读懂对方的会计报表和财务资料,实现有效的交流与沟通。

 

1)降低交易成本

 

在社会发展中,利用披露会计信息可以将不同企业、国内外投资者、债权人和国家联系在一起,但不同方面需要的会计信息不同,因此会计准则就要进行不断地协调,争取达到会计制度的一致性。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我国国内企业都要根据国外投资者的需求向其提供财务报表。但摆在面前的主要问题是,我国实行的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国外企业要想实现国际资本市场的融资,就需对照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这种做法不但要增加企业披露会计信息的成本而且还会影响到国际投资的发展,制约着资本市场国际化发展。

 

再有,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界限已不明显,国际之间的贸易越来越多,假如会计准则上依然存在着较大差异,就会严重影响到交易的进行,则一定会增加交易成本。但假如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实现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那么就会为企业节约大量的运行成本,使企业不会由于会计标准不同而影响了发展。

 

自2007年,我国企业全部实行新的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更加接近。我国企业当中应用新的会计准则不但表示我国企业大量进入国际资本市场,而且也大量应用了国际会计语言,为企业发展扫清了财务会计方面的障碍,节约了由于准则不同带来的转换成本,降低了劳动强度,有利于国外上市公司编制财务报告。

 

2)服务于“走出去”战略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中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和不同国家、地区的企业同台竞技,由于竞争环境不同因此对我国会计准则提出了新的要求。当企业涉及国际贸易、海外并购、海外上市和商誉确认等业务时,那么不同方面就需掌握对方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只有利用会计信息才能实现上述目标。也就是说,会计信息在市场交易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不断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才能促进交易的成功。

 

一由于不同国家应用的会计准则不同,因此披露的会计信息也存在较大差异,不利于企业及时处理这些经济业务。二假如不同国家全部依据自己的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表,那么就会由于差异性较大而使交易存在较大难度,导致增加交易成本,对双方的有效了解与沟通增加了困难,不利于双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进一步限制了国际贸易范围的增大。但假如我国会计准则能够实现趋同于国际会计准则,那么就会消除上述不利因素。因为实现会计信息的趋同则能够提高我国会计信息质量,实现不同国家企业的可比性,使贸易各方的有效信息实现合理传递,在信息上大力支持了世界各国的贸易往来,可以进一步减轻国际通用“商业语言”的影响,有利于促进我国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

 

因此,我国颁布新的会计准则,不但可以帮助我国企业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实现顺利融资,获得国际业务,而且还可以引入大量国外企业来到国内。随着大量国外资本进入我国市场,不但可以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与管理经验,而且可以帮助我国企业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进行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可以发挥国际国内两个资本市场的作用,进一步优化配置资源,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二、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面临的难题

 

在当前的市场竞争当中,不同国家都要涉及国际经济事务,不同企业都会参与合作、竞争,因此要深入理解会计准则的趋同,要勇于正确认识这一现象,不但要大力加快本国会计准则实现国际趋同的步伐,同时也要正确评价二者之间存在的差异与原因。我国制订会计准则都是以IFRS为基础的,我国自 1992年开始,至今共颁布了16项会计准则,这些会计准则都和IFRS密切相关,我国当前已经初步形成了会计准则体系与框架,自这一方面进行分析,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已具备了坚实的基础,但是还需正确认识二者之间存在的一些差异,如当前应用的会计准则与IFRS的结构不同,不但包括基本准则与具体准则,而且包括概念框架,这种情况不但IFRS不具备,而且在一些发达国家当中也没有在会计准则中给予概念会计这种效力,也就是说,这种做法有违于国际惯例。

 

由于我国会计准则涉及内容较少,有关规定还不健全,特别是当涉及到一些新问题时,没有制订针对性解决措施,所以当前的会计准则在实际应用中出现了较多问题。再有,我国会计准则还没有涉及价值重估与公允价值等方法,而且在实际操作时也不接受这些方法,这种情况也与IFRS存在较大差异。还有,在披露会计信息和处理会计问题时,如存货准则中的采购成本计量、现金流量表准则中的选择方法、建造合同准则中的签订合同、固定资产准则中的公允价值计量等,都不符合当前的国际通行做法。

 

三、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相关建议

 

1.培养国际化会计人才

 

当前,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发展,国家之间的贸易越来越多,在比较不同国家的综合国力时也不再只依据其经济发展水平,而是综合考察一个国家的实力水平,这种情况在制订国际规则中普遍存在,才能为本国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所以我国应该具备高素质的会计团队,才能制订高水平的国际规则。我国虽然在其中发展了近十年的时间,但全面研究可以发现我国的会计行业还不完善,但其充满着发展活力。从事基础会计的人员较多,从事高层次会计的人员较少,这种现状影响了我国会计行业的健康发展,所以应该与西方发达国家加强交流与沟通,向其学习先进的经验,可以采取指派学员的方式进入发达国家学习,才能在最短时间内提高我国会计从业人员的国际会计素质,促进我国会计行业向国际会计行业靠拢,才能提升我国会计行业竞争水平。

 

2.加强区域合作,提高我国国际会计准则制定的发言权

 

当前,世界各个大洲都在努力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如我国在2009年倡导建立的亚洲-大洋洲会计准则制订机构组,力求建立统一机制,争取不断提高亚洲大洋洲在国际会计舞台上的地位,同时向着全球统一高质量财务报告准则发展。拉丁美洲国家也在2011年建立了拉美会计准则制订机构组织,由于这些组织的建立与努力,使区域合作得到了有效发展,进一步提高了本区域在国际会计准则制订中的地位。作为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在最近几年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迅猛发展,应该在国际舞台上拥有一定的地位,使IASB在制订国际会计准则过程中,能够考虑到亚洲国家和世界新兴国家的利益3.提高我国会计人员在国际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中的比重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共拥有20多名理事,但来自中国的理事只有一名,根据这一数据可以看出,我国会计人员在高端会计领域较少,我国不但在培养会计行业人才中力度较小,而且我国会计从业人员也不熟悉国际通行标准,本身不具备国际会计准则,导致我国会计人员不能进入国际会计理事会。这种情况影响了我国在国际会计准则制订发挥的作用,而且也不能有效维护我国的经济利益。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是在国际会计准则制订机构中增加我国会计人员,才能不断提高我国在国际会计准则制订中的地位。二是我国会计行业要积极参加国际会计准则制订机构活动,积极向国际会计准则制订机构输送人才。

 

4.设立国际化的会计机构

 

随着我国会计行业向国际化方向的发展,进一步提高了会计行业的国际化水平,我国的一些国际会计师事务所也进入国外市场,但不容忽视的是,我国当前会计师事务所还只是局限于亚洲地区,而且很多国外机构的分支机构都位于我国香港,只有很少一部分分支机构位于日本和新加坡等一些发达国家。再有,从 2008年爆发金融危机以来,位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很多小型会计师事务所在发展中也遇到了很多困难,在过去较长时期内,普华永道、德勤、毕马威和安永这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仍然在国际上占据垄断地位。我国利用联合欧洲的一些会计机构,在其国家建立分支机构,进一步提高了我国会计行业在国际的影响。

 

5.推进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国际化

 

在此需要我们注意的是,企业会计准则实现国际趋同化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也不是短期内可以实现,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应该全面考察世界经济发展情况,研究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要求,推动其不断发展。吸收发达国家在国际会计准则发展中的成功经验,创造合格的国内会计环境,从而加快我国产业的健康发展。

 

四、结语

 

篇(3)

近年来,会计国际化在我国倍受关注,尤其在我国加入WTO后各方面都与世界惯例接轨之际,会计作为企业间贸易交往的媒介——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自然也要尽快地与国际惯例接轨,逐步融入到国际会计中去。

经过十几年的引进和吸收,中国会计界对有关会计国际化方面的理论和实务已有比较成熟的理解和认识。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协调已取得积极进展,开始了一定层面的对话,但由于中国特定的社会经济特征,中国的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协调过程仍很漫长。

一、会计国际化——必然趋势

1.会计国际化的含义

经过近几年的探讨,目前,人们认为会计国际化是指由于国际经济发展的需要,管理上要求各国在制定会计政策和处理会计事务中逐步采用国际通行的会计惯例,以达到国际间会计行为的沟通、协调、规范和统一,即采用国际上公认的原则和方法来处理和报告本国的经济业务。

中国会计国际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会计准则国际化,即在制定、修正和完善会计准则的过程中,充分借鉴国际通行的做法,体现国际会计惯例,使会计准则指导下的会计信息在世界范围内可比和有效;二是会计实务国际化,即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应采用国际上先进的会计处理方法,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和效益,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在这两方面中,会计准则的国际化处于核心地位,会计准则的国际化程度体现着一国会计发展的国际化程度。

2.中国会计国际化的必然性

(1)会计国际化是跨国公司发展的必然要求。国际竞争的加剧、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的加快以及市场的变化无常,使得跨国公司作为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得到了迅速发展。跨国公司通过在国外设立子公司并享有其控制权和经营决策权而达到节约成本、降低税负和风险、优势互补、增加利润、保持市场份额等目标。母公司为了加强对子公司的管理,需各子公司提供统一可比的会计信息,并编制合并报表;东道国以及居住国政府处于财政、税收等方面的考虑和对跨国公司的监管,也要了解跨国公司整体的经营绩效、财务状况及子公司的经营成果;另外,跨国公司的股东和债权人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也要求跨国公司按国际惯例提供会计信息和处理利润分配等会计事务;这就需要消除各国之间会计的差异,按照国际上公认的原则和方法来处理和报告跨国公司的经济业务。

(2)会计国际化是国际贸易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几十年以来,各国双边、多边贸易活动日益增多,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企业从事对外贸易,必然通过客户提供的财务报告来分析评价客户的资产实力、资信状况和风险状况。会计信息已成为各市场主体达成市场交易的重要媒介,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市场交易质量的高低,并影响全球范围资源的有效配置。因此,作为商业语言的会计应按照国际惯例,提供可比和有效的会计信息,以提高国际贸易的高效率。

(3)会计国际化是国际资本流动的必然要求。目前,跨国上市和发行债券等国际性筹资活动日益增多,资本市场国际化的程度正在不断提高。在国际资本流动的过程中,不仅资本的供需双方需要了解彼此的财务状况,满足各自需求,而且国际证券监管机构为实施有效监管,也要按照国际标准,严格审核跨国筹资公司的财务报告。这就要求在国际资本市场融资的公司按照国际通行的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表,而无须对原有财务报告进行重编或调整。这样,对于减少跨过发行证券和股票上市的成本、提高证券市场效率以及跨国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和可比性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二、中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化倾向

1.国际会计准则的发展及认可程度

IASC(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是由主要发达国家的会计职业团体于1973年发起并创立的,30年以来,他一直致力于能在全世界范围内被接受和遵守的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与协调。尽管IASC是非官方组织,其成员也大多为民间会计团体,不具备强制实施其准则的权利,但由于其一直坚持不懈的努力以及国际会计准则质量的不断提高,国际会计准则在全世界的认可和实施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1996年IASC对67个国家的调查结果显示,其中有56个国家将国际会计准则作为本国的会计准则或以国际会计准则为基础来制定本国的会计准则;国际会计准则得到了世界大多数证券交易所的承认。截至2001年底,有90多家跨国公司根据国际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表。1999年,IASC完成了“核心准则”的制定工作,2000年证券委员会国际组织的技术委员会完成对核心准则的审核,并向其成员推荐,这样,一家公司的财务报表只要遵循本国的会计要求和IASC核心准则,或者其本国的会计准则已经符合国际会计核心准则,这家公司就可以在世界各地接受国际会计核心准则的证券交易所上市,而无须重编或调整其财务报表。IASC正逐渐获得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其规模也正日益扩大。

2.中国会计准则的倾向

中国会计准则在中国的实践首先体现在1985年的外商投资企业会计制度。1992年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实现了我国会计模式由计划经济会计模式向市场经济会计模式的转换,是中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一个里程碑。在随后的16项具体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制定过程中,始终注意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尽量实现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充分协调。目前,采用中国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告的企业,在境内发行B股和到香港发行H股,按国际会计标准所要做的调整已经较少。

尽管中国会计准则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在与国际会计准则协调方面已取得重大突破,但与国际会计准则之间依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的产生有些是由中国特定的政治、法律、经济、文化环境所决定的,也有一些是由于国际会计准则本身存在的技术性问题所造成的。因此,我们既要重视中国会计的国际化,又要重视其本身所具有的中国特色。

三、中国会计国际化发展的建议

1.增进中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化水平

首先,要尽快建立中国自己的会计原则框架。国际会计准则有一个概念框架作为参照,以此来制定具体的会计准则,但中国还没有这样一个概念框架,只就中外会计准则的差异分项处理,这就无法有逻辑地发展一套在原则上连贯一致的具体会计准则。其次,加快制定新的具体会计准则,继续修改与国际会计准则存在差别的准则。当前,中国尚未对许多会计问题具体准则,如企业合并、金融工具、所得税、资产减值等,要加强这方面具体准则的制定工作;同时,在商品销售和提供劳务收入的计算、债务准备的计量、利润分配方案等方面的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之间还存在差异,应及时修改,使之与国际会计准则尽量保持一致。

2.正确处理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的关系

会计制度侧重于如何记账,会计准则是就某个会计要素或经济事项的不同情况,规定如何合理核算并反映在财务报表中。从长期看,会计制度是一定时期的过渡办法,在我国现阶段,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将并存,二者不能相互代替,缺一不可,必须做好两者的相互协调与配合。

3.加快培育国际会计人才

要建立一套完善的会计人员培训制度,在会计人员的培养上,既要通过增加国际会计准则、外语、网络技术等新的教学内容和完善会计专业技术考试制度来造就复合型的国际会计人才,又要重视会计现职人员的后续教育,使目前的会计人员能够及时更新知识观

篇(4)

二、我国网络会计走向国际化发展的改革建议

1.提升我国会计国际化专业水平

首先,根据我国国情下所培养的财会人员特性,制定出属于中国会计的管理架构。以国家化会计标准来衡量,制定出标准的会计准则,建立完整的概念体系加强管理。其次,需要尽快加大制定出新的会计具体准则的进度,参照国际化的准则不断修改异处,并加强这方面具体准则的制定工作。最后,要根据中国国情,中国的经济发展,各项业务都与国际接轨,处理这些业务的会计手段就会自动更新,也就自然而然地与国际接轨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会计准则。因此,会计国际化的根本是经济,要使我国的会计走向国际化作业标准,必须快速发展我国的经济。

2.中国会计准则国际化发展需要被正确理解

国际化会计准则首先要理解,它是在发展中变化的一种动态规则而非静态指标规定。所以我们也应该知道,如果我国的会计准则走向国际化标准时,应该做到我国的会计准则方方面面都该跟国际化接轨、合拍,不存异处,追求与国家化会计准则发展同进退,引进的国际化会计准则需要兼顾会计准则的大趋势变动方向,而不是永远跟不上节拍,时刻存在差异,甚至更明显的变化。

3.加强我国国际化会计人才的培养

要建立完整的国家化会计人才准则,需配合高标准专业的国际化会计人才的培养。该人才的培养需做到,专业准则国际化、外语,网络操作熟练,同时根据技术选拔,严格的考试制度层层筛选出的最终复合型人才,同时这类人员需要注意后续会计培训的再教育,使其不断的获取新知识,新观念,全面的更新了解国家化会计准则的动态变动方向,以提高综合职业素养。始终努力保持国际化会计人才的标杆形象,及资质,道德水平,客观,公平,公正的职业情操,引领国家会计的先端水平。

4.根据国情稳步发展我国国际化会计步伐

我国国际化会计准则的规定也在随着动态信息的发展不断变动着,这对于我国国情下的会计准则若要实行国家会计准则发展,既不能全部接收也不能全部否定,需要合理、合适的吸收国家化会计准则适应我国会计的地方。这也是中国会计灵活,变通的特色。它需遵照我国特定环境下各种制度,意识,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市场操作等不完善的前提,这是带有中国国情特色的条件下形成的。从实际出发借鉴主流国家的通用方式进行取长补短,将处于矛盾中的规定,慢慢的与国际化管理融合起来,逐步适用与推广,在运作中把不矛盾科学化,稳步发展我国会计行业的国际化步伐。

三、提升网络会计人员职业素质的有效途径

1.建立会计职业道德自律机制和评价体系

一是积极开展会计职业道德自律理论研究和会计学研究;二是建立健全我国会计职业道德自律组织,同时在各级会计学会设立专门的会计职业道德自律组织,并依托该组织制定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操作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三是组织会计职业道德自律专项检查,加大对违法违纪行为的处罚力度和教育工作。同时,根据道德自律机制,系统建设激励机制、约束机制、监督机制和处罚机制等评价体系,以保证各种机制的有效运作和反馈评价。

2.鼓励和支持会计人员的培训和继续教育

一要注重会计人员在职培训,制定每年的学习计划,采取自学与辅导相结合,分散与集中相结合,切实帮助会计人员提高素质、积累经验、提升就业竞争力。二要鼓励会计人员参加职称资格考试,做到持证上岗。由于部分会计工作人员是“半路出家”,没有会计基础知识,无法形成系统的工作理念,因此,需要全方位地提升会计就业人员的专业化程度。三要完善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机制。各单位应根据实际情况,创造条件和制定政策,鼓励会计人员参加夜大、函授等课程,提升自身学历。

3.加强职业化观念教育、提升专业服务意识

一要加强会计及其外延知识的积累。会计知识是开展会计工作的基础,向外延伸,涉及到英语、计算机、服务礼仪等知识,为了达到职业化的工作要求,普及各方面的知识势在必行。二要鼓励工作创新,实现工具现代化。一方面要鼓励会计人员在实际工作多思考,多实践;另一方面要鼓励会计人员多学习现代化工具,以确保工作效率的提升。

篇(5)

美国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主要源自习惯法和成文法:下面主要分别介绍习惯法和成文法下注册会计师对第三者的法律责任

习惯法下注册会计师对于第三者的民事责任

(一)注册会计师对受益第三者的民事责任

所谓受益第三者是指各方所签订合同(业务约定书)中所指明的人,此人既非要约人,又非承诺人。例如,注册会计师知道被审计单位委托他对会计报表进行审计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某家银行的贷款,那么这家银行就是受益第三者。

委托单位之所以能够取得由于注册会计师普通过失所造成损失的赔偿的权利,源自习惯法下有关合同的判例。受益第三者同样地具有委托单位和会计师事务所所订合同中的权利,因而也享有同等的追索权。也就是说,如果注册会计师的过失〔包括普通过失)给依赖审定会计报表的受益第三者造成了损失. 受益第三者也可以指控注册会计师具有过失而向法院提起诉讼,追回遭受的损失。

(二)注册会计师对其他第三者的民事责任

委托单位和受益第三者对注册会计师的过失具有损失赔偿的追索权,这是因为它们具有和会计师事务所所订合同中的各项权利那么其他许多依赖审定会计报表却无合同定权利的第三者是否也有追索权呢?也就是说,注册会计师对于其他第三者是否也负有责任呢?这在习惯法下和成文法下有些不同首先看一下习惯法下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篇(6)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建立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以养老保险为核心的社会保障制度势在必行。有关部门预计我国的人口老龄高峰将于2030年左右到来,2050年老龄人口将上升到全国人口的28%以上。当前,我国以约占世界5%的国民生产总值,负担着世界20%的老人。提供真实、完善、及时的会计信息,满足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需要,对解决我国比发达国家还要严重的老龄化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退休金会计的概述

(一)我国退休金会计的定义

退休金会计亦称养老金会计,是反映退休金资产、基金、负债和成本等事项的会计处理及报告程序。退休金的会计处理视退休办法而定。

对退休金性质的理解主要有二种观点:

一是社会福利观点。这种观点认为,企业职工在职时领取工资得到报酬,这是按劳分配的体现;职工退休后领取退休金则是一种社会福利,是对剩余价值的分配。这种观点体现在会计处理上,就是将退休金作为费用列入“营业外支出”,且在平时不计提,只是在实际发生支付时才加以确认。我国原来实行的职工退休工资制度就是典型的社会福利观点,而对职工退休工资的会计处理就是根据这种观点来进行的。

二是劳动报酬观点。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退休金是职工在工作期间劳动报酬的一部分,是劳动力价值的组成部分。职工在职时领取的工资,只是其劳动报酬的一部分,而另一部分就递延到了退休以后作为退休金领取,因此,退休金是递延的劳动报酬。随着对这一问题讨论的深入,劳动报酬观这一观念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其1985年12月颁布的87号准则(FAS87)中就明确支持这种观点,并要求公司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对退休金费用进行会计处理,即公司在员工为本公司提供服务的期间,除支付工薪外,还要及时计提这部分递延的劳动报酬,计入当期成本,同时确认为负债。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接受了这一观点,并按照递延报酬的程序对退休金进行会计处理。

(二)我国退休金计划概述

退休金计划指一种企业和职工之间关于职工退休后退休金支付的协议,企业承诺在职工退休时,按协议上规定的方法,计算给付一定的退休金。企业将退休金计划作为其对职工工资报酬计划的一部分。目前我国采用“多层次”的退休金计划,在会计处理上实行规定受益计划和规定缴费制相结合,即在基本养老保险计划中的社会统筹部分实行规定受益制,而在基本养老保险计划中的个人账户部分和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实行的是规定缴费制。但我国尚无退休金会计准则规范退休金会计处理,故借鉴西方国家先进经验,有利于更好地完善我国的退休金会计制度。

二、我国的退休金会计处理模式

(一)企业基本退休金费用的会计处理

当期退休金的计提作为“统账结合”的基本退休金,企业只需按在职职工工资总额加养老保险有关费用之和的一定比例提取拨付给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机构。企业每期向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机构拨付的基本退休金,只需在提取时计入当期损益,列入相应的成本费用账户,也可考虑借鉴国际惯例,设置“退休金费用”账户,专门核算计提的退休金费用。对以前年度基本退休金的补提。我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在制度转轨时期,对职工以前年度的基本退休金如何补偿。为了保证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机构有足够的资金运转,同时为了维护职工享受正当的基本养老保险权利,就应该对职工以前年度的基本退休金进行补充计提。至于补提的资金来源及方式如何,补提多少,补提的基本退休金如何计入成本费用等,是个复杂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需要做进一步的探讨。

(二)企业补充退休金费用的确认

企业补充退休金由企业按国家规定,在按时足额缴纳基本退休金后,根据企业的经济承受能力,由企业与职工共同协商确定退休金的补充方式、待遇标准、发放形式及经办机构等。我国企业补充退休金的给付形式是规定缴费制,补充退休金费用也应按规定缴费制来确定。企业为补充退休金个人账户的供款,一般按照不超过本企业职工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计提,对有特殊贡献的人员,可以规定较高的供款水平。因此企业各期应确认的补充退休金费用通常就是当期应计提数。如何对补充退休金费用进行会计处理,我国还没有明确规定。然而企业的补充退休金计划属于半强制性的,它不同于强制性的基本退休金计划,如果对补充退休金费用的会计处理不做必要的引导与约束,一些企业就可能巧立名目,以给职工计提补充退休金费用之名,故意转移收入,导致国有资产流失。三、对我国退休金会计处理改革的建议

(一)关于退休金性质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特别是企业股份制改革与科学管理模式的引进,应把退休金的“社会福利观”逐渐向“劳动报酬观”转变,把退休金理解为递延工资;因此,在企业的会计处理中,退休金由营业外支出,向企业的当期成本转变。同时由于考虑社会稳定和企业职工对企业的贡献,世界各国会计界普遍接受企业有义务为职工提存退休金,现行退休金会计核算也是建立在此观点的基础上。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退休金是职工在工作期间劳动报酬的一部分,是劳动力价值的组成部分。职工在职时领取的工资,只是其劳动报酬的一部分,而另一部分则递延到了退休以后作为退休金领取,因此,退休金是递延的劳动报酬。随着对这一问题讨论的深入,劳动报酬观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其1985年12月颁布的87号准则(FAS87)中就明确支持这种观点,并要求公司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对退休金费用进行会计处理,即公司在员工为本公司提供服务的期间,除支付工薪外,还要及时计提这部分递延的劳动报酬,计入当期成本,同时确认为负债。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接受了这一观点,并按递延报酬的程序对退休金进行会计处理。我国理论界关于退休金的性质也有过争论。在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普遍持社会福利的观点,改革开放以后,人们开始讨论退休金的性质问题。随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步伐的加快,退休金的劳动报酬观最终将得到理论界的认同。

(二)对退休金的确认

在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是和医疗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一起由财政和社会保障部门通过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统筹,按照国家、企业和职工个人共同负担的原则建立的。对于企业来说,应按期足额地向社会保障基金拨付。在此,就有一个退休金费用的确认问题。按照当今企业退休金会计的国际惯例,退休金费用的确认应该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即企业应作为当期的退休金负债。这种做法很值得我国企业参考。为此,企业应该设置“退休金费用”、“应付退休金(负债)”或相应的科目,每期计提退休金时,应按计提的金额借记“退休金费用”,贷记“应付退休金”,向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拨付退休金时,按拨付的金额借记“应付退休金”,贷记“银行存款”。

(三)对退休金的计量

对退休金费用的计量,一般采用保险统计估计方法,具体估计方法很多。因此,为了避免采用不同的估计方法确认的退休金费用所产生的差异而导致相关会计信息的不可比性,有必要通过会计准则对企业在计量退休金负债、费用时所应用的方法做出规定。目前,国外应用于会计核算的保险统计估计法基本上有两类:一类可归为成本分配法,其基本思想是,将估计出的职工退休时可领取的全部退休金,在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条件下,分配到各个会计期间,同时使得各期间的退休金成本与利息成本总和等于职工退休时领取的退休金总额。另一类是利益分配法,其思路是将职工在各个会计期间提供服务而取得的退休金折算为退休日的现值,并以该现值为服务成本,各期现值的总和即为企业应付给职工的全部退休金。我国在制定退休金会计准则时,可以参考国外的这些做法。

(四)对退休金的披露

由于退休金事项的发生形成了企业的负债及退休金费用,同时退休金的拨付也会引起一些资产负债项目的变动,因此,企业在其财务报表中至少要对以下事项进行揭示,

1.当期发生的“退休金费用”,应在当期损益表的管理费用项目下列示;

2.当期“预付退休金费用”作为资产在当期资产负债表的流动资产项目下列示;

3.本期已计提、尚未拨付的退休金,作为“应付退休金”在资产负债表的流动负债或长期负债项目下列示。

另外,由于退休金是一种“递延劳动报酬”,企业对退休金负债及拨付的基金资产经常会由于一些不确定事项的发生而加以延期确认,这就使得在退休金会计处理中,一些及时的、相关的会计信息在财务报表中得不到体现。因此有必要在财务报表附注中对这类信息进行披露,如尚未摊销的前期服务成本、尚未摊销的利得和损失以及摊销的方法等。

同时,由于反映在财务报表上的“退休金费用”、“退休金负债”等项目的金额是非常概括的数字,因此,与这一数字相关的一些项目,如:退休金计划的类型、职工参加退休金计划的情况、退休金费用、利益等计量所采用的保险统计估计方法、拨付退休金的方式以及当期退休金费用的构成等,也应该在财务报表附注中加以披露。

我国养老保险体制、资本市场、税收制度和企业年金的发展历程及现实状况和西方国家都有较大差异,这就造成中西方在企业年金的会计处理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我国企业年金会计准则的制定应立足于我国的实际,并适当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绝不能全盘照搬西方国家的准则蓝本。为提高我国企业年金会计信息的质量,应制定既适应于我国实际情况又与国际趋同的年金会计准则。

【参考文献】

[1]彭洋.我国企业退休金会计问题研究.中南大学,2004,(9).

[2]吴华建.我国企业退休金会计研究.暨南大学,2002,(13).

篇(7)

1.1企业还没有认识到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会计电算化减少了手工会计操作的一些不必要的程序,企业的资金运作情况清晰的展现出来,使得企业管理者对资金采取有效地管理,促进单位经济业务的发展。

1.2匆忙甩账。企业有不正确的认识,就是将会计电算化彻底取代了手工记账。

1.3由于手工会计操作人们掌握的更好,要想转变人们长期以来的习惯是很难的。

2.软件的应用不当。

2.1由于会计人员不够熟悉流程对会计电算化利用的不够好。

2.2企业对会计电算化的投入花费的不够,部分功能没有达到理想效果。

2.3会计软件比较单一,知名度没有达到理想高度。

2.4可操作性差。折射的信息有限。

3.缺乏专业化人员。会计电算化要求知晓计算机组织结构和会计组织结构,大部分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与所要求的程度仍旧有一定的差距的。有的企业会计人员对计算机知识了解的不够多,出了错误极可能造成数据丢失。

二、会计软件产生问题的根源

1.会计电算化的研发问题。一般分为单用户档次和多用户档次,多用户档次是指那些大型数据管理系统,他们开发起来比较复杂,价钱较为昂贵,但安全性较好。而单用户档次的数据系统是大众化的,如FoxBASE、Access、Paradox等就属这类,价格一般较便宜,整个系统也比较简单,但它们先天就缺少多用户数据库所具有的许多优秀的特性,然而却被我们许多企业购买或用来开发会计电算化软件。

2.软件开发者的能力问题。开发会计软件大多都是计算机人员,对财务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够多,致使会计软件的更新不及时。应当大量造就优秀人才,既熟悉会计组织结构又通计算机组织结构。

三、面对产生的问题实施的策略

1.健全规章制度。政府部门应该意识到会计电算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应该出台相应的措施来建立和完善计算机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制定相应的会计准则,普及会计理论和计算机网络知识,使得企业自觉的遵守法律法规,实现会计与计算机网络双赢。

2.重视人才培养。企业必需要加强对会计电算化人才的造就,培育出一批优秀复合型人员,他们既要了解财务知识又要熟练掌握计算机知识,将两者交织结合,对财务信息进行加工和剖析。要想培养这样的人才就要在高等院校的教材中调整和普及会计电算化教学内容。其次,增强会计人员实训,实施定期查核制。

四、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方向

1.会计软件被推广。随着信息技术的完善和成熟,会计电算化将普及到每一个企业,这种发展实质上是一种生产力的进步,将会大力推动我国经济产业的发展。

2.信息处理和剖析规范化、全面化。我国高等院校为企业输送了一批批复合型的先进人才,信息处理势必朝着专业化、多元化的方向迈进。

篇(8)

众所周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国有经济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占主导地位。所有制是社会经济制度的核心和基础,决定着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性质的根本体现,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支柱和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物质基础。坚持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也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国有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所以其发展之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小觑。

2.国有企业的发展。

目前,我国是全球所拥有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数量最多的国家,国有企业占领了国民经济各领域之中几乎的所有行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济体制不断改革,国有企业数量上呈现出了不断减少的趋势,但是,在资产总量上,国有企业仍然一直保持着稳步增长的发展态势。

二、目前国有企业常出现的会计核算问题

1.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问题国有企业产权制度。

绝大部分的国有企业还未建立规范的公司体制,国有企业股份制的改革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工作待进一步推进,特别是对于大型国有企业来说,产权改造的力度较弱,同时国有资产管理体系也需进一步完善。原因是国有资产管理的基本法律体系还不够健全,有关国有资产的界定和分类不明晰、国有资本金的预算管理的科学性欠佳,这就导致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问题与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的不协调。

2.国企内部资金浪费严重,不重视成本控制的不健全体制。

国企的财务管理工作困难重重,原因很大程度上就是资金,资源的肆意浪费,忽视对的成本控制。“包赢不包亏”在国企中普遍存在,员工认为国有企业资源与经费是来自于国家财政收入,并由国家出资弥补漏洞。经费的使用上,极易出现使用效率低的状况。

3.财务管理人员知识能力不足,作风不正,透明度不足。

我国国有企业的会计信息,财务信息透明度不高,又未能及时向社会展现公司的资金使用状况,使用出处。这就使国有企业的利益与效益受损,以致公信度下降。大多数的国有企业对外的财务状况可以戏称为“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局面,遮遮掩掩,伪造事实。国企会计信息披露不真实,伪造变造事实还有部分工程亏损原因交待不明,最终就会导致国企不良资产的增加。长期下去,国企的持续发展受到极大负面影响。

4.国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与核心竞争力的培育问题。

与国外企业相比,国企的自主创新能力还有很大差距,核心竞争力数量少。加强自主创自能力能提高国企的软实力。自主创新工作存在以下四个需要注意的方面:第一,创新的意识弱,与发达国家企业相比,国企科技少。第二,国有企业总体上技术水平普遍较低且待提高。再次,国有企业的在技术引进基础上消化吸收能力跟不上来,引进来的战略未能科学地运用和开拓出属于自己的道路。

5.在全球经济危机背景下的国有企业改革创新跟不上时代的变化。

首先,我国尚未有真正的拥有国际竞争力且能与国外跨国公司抗衡的企业集团。第二,国外企业集团的并购是一个重大问题,跨国公司善于通过资本经营手段,直接并购中国企业,再次使竞争力下降。第三,我国国有企业正确制定和实施国际经营战略是当务之急,用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来进行针对性管理。从宏观管理角度看,有关对于海外投资的法律制度的不完善和金融环境不合适,从微观管理角度看,我国国有企业还缺少国际企业管理精英和具有适合本国发展的科学性经验。

6.国有经济布局调整与结构优化问题。

由于国有经济战略性的基本任务并没有实现导致在国有经济布局调整和结构优化方面存在许多问题,分布,制度,以及垄断行业是最为重要的三部分。首先,国有经济布局科学性欠佳,行业分布过宽,导致不能针对性培养某一行业导致针对性欠佳;企业内部资源配置不合理,例如极度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且遗留问题多导致负担过重。第二大量的市场进入壁垒和退出障碍就导致了总体上影响生产要素的市场流动性,这就是体制和制度方面的具体表现,阻碍了非国有企业的发展,且不利于劣势企业的退出无法做到企业的兼并和强强联合,第三,垄断行业的问题十分突出,垄断性行业如何推进国有经济的战略性的问题尚未解决。第四,多层次的、规范的产权交易市场工作还在待建立和完善。第五,在国有经济战略性重组中,对于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缺少着明确的界定。

三、完善国有企业会计核算,财务管理问题的解决措施

国有企业的地位导致了其发展中存在的的问题解决刻不容缓,关于如何才能使国有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整个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的中心问题。

1.建立健全现有的国企内部财务管理制度。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在努力完善与改革的国企的财务管理制度,但直到现在仍然问题还是很多。国企的财务管理部门首先要改善人力资源使用的不合理、单位内部人员杂多、部门分工不明确,会计工作职责不分等现象,要坚决整治,从企业的管理使企业运转发展起来,各司其职,提高工作效率。而对于现有的国企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一视同仁的做出惩戒才能保证其公平性,让国企单位的资金能够得到最充分的发挥,把不必要的浪费降到最低,企业在中国甚至世界都具有非凡的影响力,为中国国企树立了榜样,鼓舞了中国的国企发展的斗志。

2.构建一个健全的财务监督管理机构。

国家对国企的保护之下让其很可能不会更好适当目前社会市场的财务管理方式。加大监管的力度从而促进监督体系的更新是另一重要举措,遏制财务信息失真,有力的促进国有企业财务领导和监督机制,这两大举措是适合我国国有企业发展的良方。

3.提高管理层面能力。

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管理人员的知识能力,企业领导者要在自身单位的工作中加强对财务管理工作重要性的宣传,还要对自身的员工进行科学的培训,从本质上的提高财务管理工作达到知识能力的提升。加强对国有企业的人事、财务、资产等管理制度建设,加强透明化的管理让社会人士知道钱花在实处对国企口碑都有改观作用,再以先进的制度来吸引国际化经营精英人才,强化国有企业的激励机制,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形成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经营管理者之间的制衡机制。全方面地管理层面的管理能力。

4.提高核心竞争力。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使企业真正成为研发主体;还要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把建立健全技术创新机制作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要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克服企业经营行为的短期化,找出自身优势,精益求精找寻一个突破口,抓重点探寻本企业独特核心竞争力,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吸引险投资基金,培养从事风险投资的人才,逐步形成风险投资的良好氛围,与外国企业在竞争中发展,在良性竞争的环境下壮大自己,政府应考虑设立“企业科技创新风险基金”,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政策性融资和帮助,增强企业抵抗科技创新风险的能力。

篇(9)

二、现代酒店在会计核算中出现的问题

会计核算贯穿于酒店管理的始终,对于酒店而言,会计核算可以有效保证酒店经营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财产安全。但会计核算是一种通过会计方式来达到财务控制,以期提升管理的科学方法,其并不能为酒店提供预防的目的。因为会计核算自身存在着局限性,在具体实施中常常会受许多无法预料的因素的影响,所以在制定会计核算制度时,应当充分考虑多种因素。现代酒店会计核算制度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内部腐败导致核算失效

会计核算的一条重要原则就权责发生制原则。实行权责分离,就是为了保证员工之间相互牵制、相互监督、责任明确。但在许多现代酒店中,由于内部腐败,而产生了会计所得信息的不真实。例如,酒店服务生在收取了费用后,与收银员共同腐败,就会导致二者之间的制约变得形同虚设,在会计核算时所得到的信息来源也并不真实。没有明确真实的信息基础,会计核算的工作也最终也必然只能得到一个不真实的结果。

(二)人为因素导致核算失效

会计核算在程序执行过程中,因为操作的人为性,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或有意、或无意的因素影响。以有意来说,如果执行会计核算的高级管理人员、虚报费用、私做报表等,都会导致会计核算从根本上失去了作用。酒店会计核算中,对于会计核算重视程度不高,录用核算人员的门槛过低,导致一些特殊岗位的人员专业知识不扎实,无法胜任自己的工作,在专业问题上出现各种各样的纰漏,再比如无意而言,稽核人员因马虎或出错,或者因为信息不及时等,都会影响会计核算程序失去其原本的效果,导致最终数据的偏差。

(三)会计核查程序本身的局限性

一般而言,会计核查程序是为了那些复杂、频繁的财务管理工作而单独设计的。对于一些会计核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特殊情况,可能有事并没有明显的效果。在现实生活中,要设计一个十全十美的程序来应对财务管理工作显然是不可能的。尤其,在国内现状而言,大多数现代酒店并没有采取一个符合行业特点的专业性会计核查程序来进行管理,这就到导致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会因为采用的是通用的会计核查方法而无法应对具有强烈行业特点的会计工作。这对于酒店财务管理来说,无意是为其会计工作增加了巨大的工作量。

三、会计核查问题的相关对策

(一)完善核查机构独立性

强化内部监督会计核查管理工作中出现问题,国内外大量实例已经表明,多数是内部财务腐败问题所导致。因此,会计核查控制的首要任务就应当是解决内部监督的问题。另外,在现代酒店管理中,很多酒店的会计核查工作并没有被独立出来,而是依附于财务工作的一部分,甚至在某些酒店中,出现了自理自查现象的发生。这就使得原本对于公司至关重要的会计核查变成了可有可无的形式主义,只是流于表面程序,而忽略了其真正的意义,会计核查工作也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现代酒店应当建立起自己独立的核查机构,强化其内部监督职能,真正完善会计核查的财务管理工作。

(二)加强会计核算信息的及时性

由于酒店经营不同于其他行业的经营,有其自身资金流转快、人流量大的特点。因此,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时,也应当根据其自身的特点加以调整。酒店以某一旅客或某一团体为单位进行接待,随之入住而带来的就是后续的各项服务项目。这些都要求酒店在很短的时间内及时正确的完成。因此,会计核查工作如果依据普通公司企业以月为单位进行展开,必然会导致大量问题的产生。应当编制每日营业报表,简便手续,这就要求酒店管理者及时提供酒店的经营动态,以服务于会计核算信息的来源及时。例如,应当以日为单位,将每日的信息流水编制报表,次日报给有关部门经理。由此可见,酒店的会计核查工作,相较于普通公司企业而言,在时间方面有着更为高的要求。会计核查是酒店管理的基础与前提,加强会计核查信息的及时性,有利于加强酒店内部的财务控制。

篇(10)

完全成本又称为商品成本,是工厂成本加上产品在销售过程中的耗费的总和。完全成本法(FullAbsorptionCosting缩写为FAC)也称“吸收成本法”或“全部成本法”,是把企业某一会计期间发生的全部生产经营费用均计入产品生产成本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完全成本法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沿用至今的传统成本计算模式。《美国公认会计准则》(USGAAP)规定,企业的成本核算采用完全成本法。美国企业在提供给股东和税务机构的财务报告中都使用这种方法。美国的管理会计教材中,将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进行比较,符合企业实际需要。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成本计算在产品成本项目构成方面的比较如右表所示。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对固定制造费用的会计处理上的不同是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的根本区别所在。在变动成本法下,固定制造费用不计入产品成本,而在完全成本法下,固定制造费用则计入产品成本。美国管理会计专著在介绍变动成本法时,都会自然而然地将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进行比较,这样做符合美国企业内部管理与会计核算的需要,因为大多数的美国企业特别是大企业在编制内部报告时使用变动成本法。虽然依据用途按两种不同的方法计算产品成本在数据处理时比较麻烦,但是现在计算机的广泛使用以及设计优良的会计软件系统使成本信息在会计核算上十分快捷,可以为企业同时提供编制财务报告和内部报告的所有数据。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在中国境内应用完全成本法的企业包括:美资企业(包括独资、合资等)、在美国上市的中资企业和外国企业等。由于中美会计准则的不同,这些企业首先应按照中国会计准则编制和报送财务会计报告并报送有关职能部门,然后根据完全成本法调整营业成本、期末存货成本和利润等相关项目后,编制出符合美国公认会计准则的财务报告或合并财务报告。

2.将变动成本法与制造成本法进行比较,符合我国国情。

(1)我国企业成本核算方法的改革和发展历程回顾。

完全成本法在我国也有很长的应用历史。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我国大部分工业企业的成本计算都采用完全成本法。我国在进行会计改革之前,生产车间(或分厂)发生的间接费用都在“车间经费”科目核算,企业的各个职能部门(包括采购、技术、质检、产品设计、会计、人事等)发生的费用,都归集在“企业管理费”科目。月末“,车间经费”和“企业管理费”按照一定的分配标准都分配计入完工产品成本和在产品成本。另外,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而发生的“利息支出”以及相关手续费等作为企业管理费的明细科目进行归集,然后再分配计入产品成本。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大部分企业不单独设立销售机构或部门,而是将销售职能隶属于采购部门(称之为“供应科”或“供销科”),相关费用也一并计入企业管理费。相对于美国的完全成本法来讲,我国所采用的完全成本法的“完全”程度更高,更符合“完全成本”的理念。1992年我国进行会计改革,开始修改会计制度以便于和国际会计惯例接轨。为了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我国对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进行重大改革,企业成本核算方法由“完全成本法”变为“制造成本法”(为了区别旧的成本核算模式,财政部将新的成本核算模式称为“制造成本法”)。制造成本法(ManufacturingCosting)是将企业直接为生产产品所发生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直接计入产品生产成本,为生产产品所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即制造费用),按照一定标准分配计入产品生产成本的一种成本核算方法。制造成本法下的产品成本不再包括行政管理费用,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所发生的管理费用以及为销售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销售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此外,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而发生的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损失以及相关手续费等也作为期间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1993年7月以来,制造成本法成为了我国企业广泛应用的成本计算方法,而制造成本法与从西方引进的变动成本法在产品成本项目的构成上又有所不同。鉴于此,在管理会计教材中应结合我国会计实践,将变动成本法与现行的制造成本法进行比较才符合我国国情。

(2)制造成本法与美国的完全成本法的区别。

从表面上看,制造成本法与美国的完全成本法在成本项目构成内容上似乎没有差异,但是,这两种方法在制造费用(间接费用)核算的内容上有着本质的区别:美国企业完全成本法下的“制造费用”核算内容更加宽泛。我国企业作为期间费用核算的“管理费用”中,有很大一部分在美国企业是计入制造费用的,然后分摊计入产品成本,这其中包括土地使用权的摊销、劳动保险、存货差异、保险费用、工厂管理层人员的工资等。完全成本法与制造成本法在成本核算上还是有很大的差异性,建议国内学者在编著管理会计教材时,应充分考虑这一问题,在介绍变动成本法时,将变动成本法与我国目前普遍使用的制造成本法对比分析,这样才能符合我国企业成本管理与成本核算的实际需要,同时也避免学生产生误解。

二、标准成本法作为一种比较先进的成本核算方法应纳入成本会计体系范畴,不应包括在管理会计范畴内

标准成本法(StandardCosting),也称标准成本会计,是企业以预先制定出的直接材料标准成本(标准价格和标准用量)、直接人工标准成本和制造费用标准成本为基础,计算出产品的标准成本,然后用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比较,核算和分析成本差异的一种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现在西方国家普遍使用标准成本法来记录和反映产品成本的形成过程和结果,以实现企业对产品成本的控制。目前我国一些企业仍然沿用的计划成本法(PlanningCosting)实际上就是一种标准成本法。计划成本法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直接材料成本的核算。

企业原材料的日常收入、发出和结余均按计划成本计价,同时设置“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用来核算原材料的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的差额,月末,计算材料成本差异率,将耗用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以此来计算完工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相对于实际成本法,采用计划成本法对于原材料品种繁多、收发频繁的企业来讲可以大大减轻成本核算的工作量。

2.燃料和动力的核算。

企业根据实际耗用数量或者合理的分配标准对燃料和动力费用进行归集分配。生产部门直接用于生产的燃料和动力,直接计入生产成本;生产部门间接用于生产(如照明、取暖)的燃料和动力,计入制造费用。

3.直接人工成本的核算。

企业通过制定定额工时计划进行直接人工的分配。

4.制造费用的分配。

通常采用直接人工工资或直接人工工时作为分配制造费用的标准。标准成本法与计划成本法在成本核算方面有许多类似的地方,相对于计划成本法而言,标准成本法不仅含括了制定标准成本、计算和分析成本差异以及处理成本差异等环节,而且与ERP系统更加匹配,对于简化成本核算、强化成本控制、进行成本分析更能发挥积极的作用。因此,结合我国会计实际情况,将计划成本法逐步升级为标准成本法并在我国企业进行推广,从理论和实际运用来讲,都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有调查数据表明,参与调查的大中型企业中有77%的受访企业认为标准成本法很重要,有近18%的企业正在使用标准成本法。目前我国的会计学科理论将标准成本法放在管理会计中介绍,但从其实际应用方面看应将标准成本法纳入成本会计教程。

上一篇: 会计学实训总结 下一篇: 海外项目宣传工作计划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