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农业发展的趋势汇总十篇

时间:2023-08-21 17:21:43

国际农业发展的趋势

国际农业发展的趋势篇(1)

2新常态下农业发展趋势性变化

新常态下农业发展过程中经过了几个重要方面的变化,对这些发展趋势性变化进行理论分析,有助于了解农业发展的过程,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发展策略。新常态下农业发展趋势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2.1农业资源功能的趋势性变化。新常态下农业发展过程中的趋势性变化中,农业资源的功能变化是比较突出的。在过去的发展中,耕地、水等这些资源在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农产品供给也主要是通过这些资源的投入来获得。经过长期的发展,对资源及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大的消耗。我国作为水资源比较匮乏的国家,近些年水资源破坏问题比较突出,这对农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挑战[2]。近些年可持续发展观念进一步深化,国家提倡生态文明理念,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农业不只是要承担产品供给功能,在具体的生产中也要能有效实现资源节约型及环境友好型的发展目标,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要进一步拓展,这样在农业发展的资源功能方面就逐渐发生了变化。2.2农业需求结构趋势性变化。新的发展环境下,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基础特征就是需求变化,个性化的消费及多样化的消费逐渐形成了发展趋势,充分保障产品的质量安全就显得比较重要,创新供给激活需求的重要性愈来愈明显。农业的需求变化在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下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需求的结构性变化是比较重要的特征体现。在品种的结构方面,由于城乡居民对小麦、大米等粮食类产品的消费比较稳定,对于水产品及肉类产品等产品需求比较旺盛,这就使农业发展的需求结构逐步发生了变化。而从质量水平的角度分析来看,由于受到不同消费需求的变化影响,对农产品的消费需求也有着很大的不同,对农产品的需求表现了差异性的分层态势[3]。当前我国居民在农产品的需求方面已经跨越了满足数量需求的阶段,进入到了数量质量安全并重的新发展时期。2.3农业经营方式的趋势性变化。农业发展趋势性变化中,经营方式的趋势性变化表现比较突出,主要是在农业生产及农产品的流通上,在这里涉及到了生产力及生产管理。农业生产上主要表现在生产主体的变化。过去是小规模分散经营,而现在是新型的经营主体和分散承包农户共同从事农业生产和服务,农业生产在当前进入了规模化、商品化和集约化的发展阶段。而从农产品的流通层面来看,过去是田间到餐桌,实物形态的农产品流通模式是主要的表现形式;随着当前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农产品的流通已经实现了虚拟化的发展目标[4]。其中,冷链物流的流通模式是重要方式之一,在各类产销对接形式上比较突出。电子商务平台的应用下,使得农业经营方式发生了大幅度的变化,已经形成了人力资本+机械化+现代科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适度规模经营的模式类型,大大提高了经营效率。2.4农业调控行为趋势性变化。大力发展农业是基本国策,面对日益复杂的发展环境,对农业的发展从政策上进行优化就更为重要。在全面改革的深化实施下,我国已经打破了统购统销的农产品流通体系,确立了家庭承包经营作为基础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这样就促使农民成为了独立的生产经营主体,市场机制在我国农业发展中的作用更为显著。新的发展时期,政府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从政策上对农业、农民都提供了相应补贴,逐渐构建了完善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在当前的经济新常态的发展环境下,政府在农业发展方面已经开始给予更多的支持政策,简政放权激发市场的发展活力,在政府的引导下社会中更多资金融入到农业发展中,放宽了农业准入门槛,这样在市场机制的有效调控下,对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就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2.5农业供给模式趋势性变化。农业的发展在科学技术的支持下有了很大程度的进步,供给模式也发生了很大程度的变化。过去的农业供给模式主要是聚焦国内的市场及资源。在粮棉油糖及畜牧水产方面都要求有尽可能高的自给率。自加入WTO之后,我国农业发展的供给模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将国内和国际作为重要的供给发展模式,两种资源的供给模式的发展特征愈来愈明显化,进口的农产品数量逐渐增多。数据显示,我国在国际贸易合作下,相当于利用了国际耕地44万hm2来生产粮食、棉花等作物,近些年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这一数据得到了进一步增长[5]。在坚持口粮绝对安全以及与国情相结合的发展基础上,进一步加快了国内紧缺型农产品的进口及农业走出去的步伐。从整体上来看,农业供给模式的趋势性变化已经愈来愈明显。

3结语

通过对新常态下农业发展趋势性变化的研究,能够对实际农业发展的理论深化有促进作用,为我国农业的进一步发展打下理论基础。希望通过此次的理论研究,有助于农业的发展。

作者:陈家友 单位:建始县农业局

参考文献

[1]张红宇.把握新常态下农业发展的趋势性变化[J].农业知识(瓜果菜),2015(14):1.

[2]张志栋.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饲料粮市场供需形势分析与展望[J].业,2017(2):13-15.

国际农业发展的趋势篇(2)

引言

自2001年12月加入世贸组织(WTO)以来,我国严格履行加入WTO的农业贸易承诺,采取了“单一关税”的进口体制;取消了非关税措施;逐步削减了关税水平,在过渡期内农产品的算术平均关税水平由21%降低到了15%(比承诺的17%低两个百分点);削减国内支持;取消出口补贴等。以此形成了农业的全面对外开放,促进了农产品对外贸易的发展。在这十来年里,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实现了快速增长(见表1),增长速度终保持在15%—25%之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的增长速度放缓至10%以下,甚至在2009年出现了-2.5%的负增长,而2010年实现了强劲反弹,达到了24.7%的增长速度。我国是世界农产品进出口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已成为了世界第四大农产品贸易国,农产品贸易形成了大出大进的格局,在世界农产品贸易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随着我国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化,国际化、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农业领域面临着更加复杂多变的国内与国际环境。一方面,我国农业发展受到国内的产业体系、农产品供需矛盾、生产的资源环境、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农业标准化等一系列问题的困扰;另一方面,国际农产品市场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国际竞争愈演愈烈,加上世界贸易组织“多哈回合”的农产品国际贸易新规则和新秩序的谈判难以达成共识,发达国家农产品的高补贴、高保护政策,农产品贸易保护主义的甚嚣尘上,争取公平的农业国际竞争环境难度较大。这使得我国农产品出口环境恶化、成本上升、比较优势下降,国际竞争力被削弱,而全球农业经营高度集中化的趋势,使得想要利用国际资源和国际市场提升我国农业的发展,存在着较大的障碍。

深入研究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结构及变化趋势,与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农产品出口的优势及国际竞争力相比较一直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目前有关于中澳羊毛国际竞争力与比较优势的分析(刘李峰、刘合光,2006);有关于入世后对我国农产品贸易进行回顾及国际竞争力的研究(李岳云、吴滢滢、赵明,2007);有仅仅是对中国农产品竞争力进行泛泛的研究(宗睿,2009);对中非农产品贸易结构变化趋势、比较优势及互补性的分析(杨军、杨文倩等,2012)。而对我国及日本、欧盟、美国、东盟这农产品贸易的前四大市场的优势及国际竞争力的分析很少。金融危机及我国加入WTO十年以后,国际农产品贸易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且中国、日本、欧盟、美国、东盟这五个国家和地区的农产品贸易占世界农产品总贸易的70%(根据联合国贸易统计库和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数据计算)左右,因此分析我国农产品贸易的结构,比较中国、日本、欧盟、美国、东盟这五个国家和地区农产品贸易的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对优化我国农业产业结构,提升农产品贸易国际竞争力,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加入WTO十年中国农产品贸易结构变动趋势

1. 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总体变动趋势

从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的结构来看,“入世”十年间我国农产品贸易快速增长(见表1),农产品贸易总额由2002年的304.3亿美元增长到2012年的1 739.5亿美元,增长了接近5倍,但是农产品出口的增长落后于农产品进口的增长。虽然农产品出口额由2002年的180.2亿美元增长到2012年的625.0亿美元,增长近2.5倍;但进口额由2002年的124.1亿美元增长到2012年的1 114.4亿美元,增长了近8倍,比出口增长快得多,多数年份的进口增长率比出口增长率高很多。从而造成了自2004年开始农产品贸易出现逆差,且逆差额由2004年的48.9亿美元不断增大到2012年的489.4亿美元,增长了近9倍。这说明我国农产品进出口发展是不平衡的,农产品出口在国际市场上的优势下降,国际竞争力逐渐减弱。

根据表4计算可以看出在中国、日本、欧盟、美国、东盟这五大农产品贸易国家和地区当中,农产品贸易竞争力指数TC>0的有美国和东盟,说明美国和东盟在农产品贸易上保持着贸易顺差,农业的生产效率比较高,国际竞争力比较强。特别是东盟,农产品贸易TC值始终维持在0.3左右,其农业的生产效率高于国际平均水平,在五个国家和地区中农产品贸易竞争力最强。中国、日本、欧盟的农产品贸易竞争力指数TC

图12003—2011年中日欧美东盟农产品贸易竞争指数的变化趋势

从图1可以看出五个国家和地区的农产品贸易指数的变化趋势,其中日本、欧盟和东盟的TC值变化不大,基本维持在一个水平上,说明这三个国家和地区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这十年时间没有什么变化,保持着原有的竞争力,弱者仍弱、强者恒强,没有受到金融危机及农产品贸易的国际环境变化的影响。中国和美国的TC值出现了比较大的变化,这个变化是在2007年金融危机产生后出现的,但两国呈相反的变化趋势。美国农产品贸易的TC值在金融危机之后出现了上升,且上升的幅度比较大,到2011年已经接近东盟的水平。这说明美国农业的生产效率不断提高,农产品贸易的国际贸易竞争力在提升。而中国农产品贸易的TC值自金融危机开始,由2007年的-0.0561下降到2012年的-0.2813,下降了4倍。我国农产品贸易的TC值一路走低,且下降幅度比较大。这说明中国农业行业抵御风险能力比较弱,当贸易环境发生变化时,贸易的逆差加大,农产品对进口的依存度变大,国际竞争力明显下降。根据表5计算可以看出在中国、日本、欧盟、美国、东盟这五大农产品贸易的国家和地区当中,欧盟的农产品贸易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最高,其RCA值始终大于2.5,说明欧盟的农产品贸易出口绩效高,有极强的比较优势,在五个国家和地区中的农产品出口竞争力极强。美国和东盟的农产品贸易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基本处于同一个水平,其RCA值在1.0到1.5之间,农产品贸易出口绩效比较高,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和出口竞争力。中国和日本的农产品贸易显性比较优势指数都很低,日本最低,两国的RCA值一直都小于0.8,说明中国和日本的农产品贸易出口绩效都很低,出口竞争力最弱。

显性比较优势是动态变化的,可以用动态比较优势指数(Cr)来衡量。Cr值是指一时段内的RCA指数与上一时段的RCA指数之比,即图中的折线是上升还是下降,Cr值能较好地反映出一个国家或地区自身的显性比较优势的调整与变迁。如果Cr值小于1,即图中的折线是下降的,表明其比较优势在弱化,如果Cr值大于1,即图中的折线是上升的,表明其比较优势在优化。从图2可以看出五个国家和地区的农产品贸易显性比较优势指数的变化趋势,五个国家和地区间的比较优势这十年间变化不大。欧盟的农产品贸易比较优势一直保持着强势,虽有波动,但也只是偶尔稍微的弱化。美国和东盟农产品贸易比较优势保持并有优化的趋势,自2007年金融危机以后,两国的RCA值开始大于1.25,且Cr值开始大于1,这表明美国和东盟的农产品贸易由原来的中度竞争力提升为有较强的竞争力,且比较优势在不断优化。日本农产品贸易始终处于弱势,可其Cr值接近1,没有出现弱化,不过也没能改变其比较弱势。中国农产品贸易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一直很小,都在0.5以下,而且在2007年金融危机以后,我国的RCA值逐渐减小,Cr值小于1,如图2中所示五个国家和地区中只有我国的折线是微微下降的。这说明我国农产品贸易的比较优势在逐渐弱化,本来就比较弱势,现在则更弱了。

图22003—2011年中、日、欧、美、东盟农产品贸易显性比较优势指数的变化

结论与启示

本文研究通过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结构的分析,利用国际竞争力指数和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对中国、日本、欧盟、美国和东盟这五个国家和地区的农产品贸易的竞争力进行了比较,得出了以下结论:

(1) 从农产品贸易的量来看,我国已经成为了世界农产品贸易的大国,农产品贸易的产品和市场的集中度都比较高,产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市场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市场。一旦国际贸易环境发生变化,与我国贸易的国家或地区调整贸易策略,采用贸易保护措施或贸易壁垒,就会达不到贸易伙伴的要求,贸易成本升高,农产品贸易的竞争力下降。

(2) 通过对中国、日本、欧盟、美国和东盟这五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竞争力指数和显性比较优势指数的分析和比较发现,在占世界农产品贸易量70%的这五个国家和地区中,欧盟、美国和东盟的农产品贸易竞争力强,我国农产品贸易国际竞争力指数和显性比较优势指数都很低,仅仅比农产品生产资源极其贫乏的日本好一些,这说明了我国农产品贸易处于比较弱势,缺乏国际竞争力。

(3) 从五个国家和地区的农产品贸易竞争力指数的变化趋势和显性比较优势指数的变化趋势的分析比较来看,我国农产品贸易在2007年金融危机以后,就出现了两个指标数值变小,表明我国农产品贸易竞争力下降和比较优势在弱化。这不仅仅表示我国农产品贸易竞争力低,处于比较弱势,而且比较脆弱,极其容易受到贸易环境的影响。

基于上述的结论,获得以下的启示:

启示一,调整我国农产品贸易的产品与市场结构,提升我国农产品的内生比较优势。我国农产品生产资源不是很丰富,特别是我们的土地资源没有欧美丰裕。应根据我国农业资源禀赋的特征,调整我国农产品出口的产品结构,进一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加快农业经营规模化的步伐,以科技实力推动农业专业化模式,扩大农业优势产业的集中度,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实现产业升级,增强应对农产品贸易环境变化的能力,提升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进一步推进农产品贸易市场的多元化,减少对发达国家农产品市场的依赖性。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市场由原来紧盯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市场转变为开拓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市场。我国与东盟的农产品贸易量连连攀升,已经成为我国第二大农产品贸易出口地区,这是我们调整国际市场结构的成果,我们还要进一步扩大这一成果,促进“金砖国家”、非洲及其他新兴经体的农产品贸易市场开发,从而规避发达国家农产品市场的风险。

启示二,利用我国农产品与贸易国或地区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创造农产品贸易优势。发展中国家及新兴经济体的农产品出口结构与我国有着极大的相似性,所以当东盟农产品贸易发展起来时,我国的农产品贸易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其国际竞争力开始下降。关注我国农产品与贸易国或地区的相似度,在分析我国农产品因资源禀赋带来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同时,进一步挖掘和强化农产品出口的差异化程度,扩大与贸易国或地区农产品的互补性。我国与发展中国家及新兴经济体相比在农产品的加工上有比较优势,应加大出口农产品深加工的力度,逐步增加加工类农产品的出口份额;与发达国家的农产品贸易有较大的互补性,应加强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打破发达国家的贸易壁垒,创造我国农产品贸易的优势。

启示三,提升农产品贸易的管理能力,建立风险管理机制。我国农产品竞争力的下降有外部及自身两方面的原因。金融危机爆发后,有国际农产品市场环境变化多端,农产品价格波动加大,贸易摩擦频发等外部因素影响,又有人民币持续升值,农业产业重新布局,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各行业都实施了开放,劳动力成本上升带来的农产品成本上升等内部因素的影响,使得我国农产品出口面临更多的风险。因此要加强农产品生产经营的管理能力,提高农产品市场控制水平,使市场控制更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提升农产品贸易的抗风险能力。加大农产品安全质量和卫生标准体系建设力度,完善农产品贸易风险分析和预警制度。以标准化生产、专业化技术服务、规模化经营、品牌化销售等方式,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提升农产品出口的竞争力。

启示四,积极开展区域及双边、多边贸易的谈判,争取公平的国际贸易环境。目前,世界农产品贸易的自由化程度较低,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对农产品贸易都实施着高保护政策。WTO框架下的农产品自由贸易谈判的进程非常缓慢,我们要进一步促进国际农产品贸易规则及农业标准的制定,加快农产品贸易自由化谈判的进程。加强与贸易伙伴建立更紧密的经贸合作关系,营造农产品贸易有利、宽松而公平的国际环境,增强我国及发展中国家在农产品贸易中的话语权,争取公平的国际农产品贸易环境。

参考文献:

[1] 张莹.增强江苏果蔬对外贸易优势的实证分析.现代经济探讨,2006,增.

[2] 李岳云,吴滢滢,赵明.入世5周年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回顾及国际竞争力变化的研究.国际贸易问题,2007(8).

[3] 程国强.中国农业对外开放:影响、启示与战略选择.中国农村经济,2012(3).

[4] 杨军,杨文倩,李明,王晓兵.中非农产品贸易结构变化趋势、比较优势及互补性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12(3).

国际农业发展的趋势篇(3)

中图分类号:F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8)05-0040-08

东盟各国和中国南亚热带地区皆为热带农作物的重要种植区。随着国际市场对热带农作物产品需求的逐步增加和热带农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国和东盟已成为世界热带亚热带农产品的重要生产地区和贸易地区。由于地理相邻、气候条件相似,中国南亚热带地区与东盟之间的热带农作物产品之间的竞争性大于互补性。[1]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必将对这种竞争关系和中国南亚热带地区热带农作物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比较分析中国与东盟各国热带农作物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国热带农作物产业发展概况

热带农作物是指在热带地区栽种的特种经济作物,包括甘蔗、橡胶、胡椒、木薯、咖啡、香蕉等产品,中国种植范围主要在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福建等南亚热带地区。由于热带农作物种类繁多,本文研究对象仅限于以上所说的6种热带农作物。

中国南部热带和亚热带面积约48万平方公里,其中适宜开发利用的土地有3亿亩,到目前已经开发利用了大约1.2亿亩。中国的热带农业资源生产潜力较大,同时大多数的热带特色农业都具有比较高的生产效益。但是,中国热带地区主要农作物还是以传统粮食和经济作物为主,农业生产方式大都还处在传统生产方式上,热带高效农业生产还处在起步阶段。

中国甘蔗的种植面积约为2000万亩,广西是中国最大的甘蔗种植区域,占全国的三分之二,其中高产高糖甘蔗的种植面积占总面积的32.8%。

中国橡胶种植面积已达到66.1万公顷,天然橡胶产量达到56.5万吨,橡胶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五位。海南、云南、广东是中国的三大天然橡胶种植区域,构成体系完善的中国天然橡胶产业。其中,海南是中国最大的橡胶生产地,种植面积达569.7万亩。国内市场对天然橡胶的需求日益增长,目前年需求量已达到172万吨,国产胶还不能满足需求量的32%。

中国胡椒的产量位于世界第五位,约占世界总产量的5.97%。国际市场的“中国胡椒”绝大多数产自于海南省。海南省具有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发展胡椒产业得天独厚,是我国胡椒生产的重要产区,海南胡椒种植面积和产量占全国九成以上,产量达到3.26万吨,收获面积达到1.68万公顷,胡椒现已发展成为具有海南省特色的热作农产品,并普及海南省的18个市县。

中国木薯的产量位于世界第十位左右,约占世界总产量的2.5%。中国种植木薯的省份有广西、海南、广东、福建和云南等省区。其中,广西是中国种植木薯的最大省份,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的60%以上。

中国咖啡的产量位于世界第十五位左右,约占世界总产量的0.47%。中国咖啡生产地主要集中在云南、海南等省,云南省咖啡种植面积达6万多公顷,海南省种植面积约为10万公顷。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香蕉消费国之一,每年消费量约600万吨,中国香蕉的产量位于世界第三位,生产地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福建、台湾、云南和海南,贵州、四川、重庆也有少量栽培,而且各地香蕉的种植面积持续扩大。

二、中国与东盟热带农作物国际竞争力的比较分析

在国际贸易中,分析和比较不同国家同一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可以借助以下几个指标:国际市场占有率、净出口指标、贸易专业化指数、显示比较优势指数、相对国际竞争力指数、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以及出口产品质量升级指数等。本文将选取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专业化指数、显示比较优势指数和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这几个常用指数进行分析。

1.国际市场占有率测算结果及分析

某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可以通过计算国际市场占有率来进行比较。用公式表示为:i国j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i国j产品的出口总额/世界j产品的出口总额。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网站(http://省略)和世界贸易组织网(http://省略)提供的数据整理计算,笔者得到相关国家2000年和2005年热带农作物国际市场占有率情况。

从计算出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可以看出,泰国甘蔗的国际市场占有率高于其他各国,但平均也只在6%左右,表现出的国际竞争力不是特别高。菲律宾和印尼甘蔗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在2005年以前的均高于中国。与泰国相比,中国甘蔗的国际市场占有率明显偏低,不过2005年上升的幅度较大,超过了菲律宾和印尼,但仍然表现出较低的国际竞争力。

泰国橡胶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很高,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举足轻重,而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到2004年已经超过了80%,表现出特别强的国际竞争力。印尼和马来西亚的橡胶在国际市场也占有很大的份额,但是下降的趋势却很明显。与泰国、印尼、马来西亚相比,中国橡胶的国际市场占有率明显偏低,表现出很弱的国际竞争力。

越南和印尼的胡椒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很高,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举足轻重。越南胡椒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在2005年已达到18.07%,占整个国际胡椒市场的近五分之一强,表现出很强的国际竞争力。印尼在国际市场也占有很大的份额,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远远高于其他六国,但是却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中国胡椒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与泰国差不多,但与越南、马来西亚、印尼相比,中国胡椒的国际市场占有率明显偏低,而且还有下跌的情况,表现出很低的国际竞争力。

泰国木薯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很高,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举足轻重,一直以来都占整个国际木薯市场的近五分之二强,表现出特别强的国际竞争力。印尼和越南在国际市场也占有很大的份额,越南更是呈逐年上升趋势,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远远高于其他六国。中国木薯的国际市场占有率虽比马来西亚和菲律宾要稍高一些,但与泰国、越南、马来西亚相比,还是明显偏低,上升幅度一直很小,表现出较低的国际竞争力。

中国和东盟各国的咖啡的国际市场占有率都不高。越南咖啡的国际市场占有率高于其他各国,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到2005年也只上升到6.19%,国际市场占有率还是不高,表现出的国际竞争力很一般。印尼咖啡的国际市场占有率虽然不高,但是明显高于其他六个国家。中国咖啡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与泰国和马来西亚差不多,但与越南和印尼相比,还是明显偏低,一直都低于1%,总体表现为缓慢上升,表现出很低的国际竞争力。

中国和东盟各国香蕉的国际市场占有率都很低。菲律宾香蕉的国际市场占有率高于其他各国,但平均也只在5%左右,表现出的国际竞争力很一般。泰国香蕉的国际市场占有率虽然不高,但是各年均高于中国。中国香蕉的国际市场占有率高于印尼、越南、马来西亚等国,但与菲律宾和泰国相比,中国香蕉的国际市场占有率明显偏低,一直都低于1%,而且总体上没有太大波动,国际竞争力较弱。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泰国的橡胶和木薯的国际市场占有率都很高,在国际上有着重要的位置;越南的胡椒的国际市场占有率比较高,有着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中国的胡椒和木薯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刚超过1%,其他种类的热带农产品占有率就更低了。总体上,中国和东盟各国的甘蔗、香蕉、咖啡的国际市场占有率都很低,有待进一步发展。当然,中国各种热带农产品的国际市场率很低,主要是因为中国大部分地区为温带,国内消费了很大部分的热带农产品,而没有用来出口。

2.贸易专业化指数测算结果及分析

贸易专业化指数(TSC)是用来衡量一种商品在一个国家出口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它还可以用来衡量一国某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也可以用来比较不同国家之间同种产品的竞争力。

贸易专业化指数的基本公式:TSC=[出口(X)-进口(M)]/[出口(X)+进口(M)]。其中,进口和出口分别表示某一年度的进口额和出口额。当TSC=1时,表示只有出口,没有进口,完全出口专业化;TSC=-1时,表示只有进口,没有出口,完全进口专业化。当用来衡量一国某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时,其公式变为:(一国某产品对世界出口额-一国某产品从世界进口额)/(一国某产品对世界出口额+一国某产品从世界进口额)。当结果趋于1时,表明该产品国际竞争力强,当结果趋于-1时,表明该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弱。

从计算出的贸易专业化指数来看,泰国甘蔗的贸易专业化指数一直在0.99以上,表明泰国甘蔗的国际竞争力很强。菲律宾甘蔗的贸易专业化指数虽然不及泰国,但是大体上还是远远高于其他六个国家。中国甘蔗以往各年的贸易专业化指数都很低,没有太大的波动,但在2005年有了很大的突破,超过了印尼和越南,具有相当的发展潜力。

中国、缅甸、菲律宾橡胶的贸易专业化指数比较高。缅甸橡胶的贸易专业化指数最高,几乎每年都维持在1附近,菲律宾橡胶的贸易专业化指数大部分年度均在0.89以上,表现出很强的国际竞争力。中国橡胶的贸易专业化指数虽然也很高,但是却有逐年下降的趋势,从2000年的0.76下降到2005年的0.68,国际竞争力不断下降。

印尼的胡椒的贸易专业化指数接近于1,表现出很强的国际竞争力,其次是马来西亚和泰国,但是马来西亚的胡椒的竞争力呈逐年下滑的趋势。中国胡椒的贸易专业化指数始终不高,大部分年度的贸易专业化指数均为负值,在-0.3~0.06之间波动,国际竞争力还是比较弱的。

泰国和越南木薯的贸易专业化指数接近于1,表现出很强的国际竞争力,其次是印尼,但是印尼木薯的贸易专业化指数不太稳定,总体上还是下降趋势。中国木薯的贸易专业化指数始终不高,贸易专业化指数一直为负值,几乎都是-0.9以上,表明中国胡椒的国际竞争力很弱。

印尼和越南咖啡的贸易专业化指数一直很高,接近于1,表现出很强的国际竞争力,其次是马来西亚和泰国,马来西亚咖啡的贸易专业化指数基本在0.3以上。泰国咖啡的贸易专业化指数虽然比其他五国高,但是总体上下降的幅度很大,从2000年的0.81跌至2005年的0.19。中国咖啡的贸易专业化指数始终不高,一直为负值,表明中国胡椒的国际竞争力弱,但是呈缓慢的上升趋势,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印尼、泰国、菲律宾和越南香蕉的贸易专业化指数都很高。泰国、菲律宾和越南的香蕉的贸易专业化指数每年都在0.9以上,具有很强的贸易优势。印尼香蕉的贸易专业化指数近年来上升到0.9附近,国际竞争力不断加强。相比上面四国,马来西亚香蕉的贸易专业化指数不是很稳定,2000年为负值,到2005年突增到0.8以上。与这几个东盟国家相比,中国香蕉的贸易专业化指数就明显很低,一直以来均为负值,而且总体呈下降趋势,表现出的国际竞争力也很弱。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国和东盟的上述几种热带农产品的贸易专业化程度都比较高。泰国的甘蔗、胡椒、木薯以及香蕉的贸易专业化程度都很高,咖啡的贸易专业化程度也相对较高。印尼的胡椒、咖啡和香蕉的贸易专业化程度都很高,木薯的贸易专业化程度也相对较高。越南的木薯、咖啡和香蕉的贸易专业化程度都很高。菲律宾的橡胶和香蕉的贸易专业化程度很高,而且甘蔗的贸易专业化程度也相对较高。中国橡胶的贸易专业化程度很高,但是其他几种热带农产品的贸易专业化程度就不高,贸易专业化指数均为负。

3.显示比较优势指数测算结果及分析

显示比较优势指数(RCA)是一个国家某种产品占其出口总值的份额与世界该种产品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率。它是反映一国某种产品出口贸易强度和专业化优势最重要的指标,计算公式为:RCAij=(Xij/Xit)/(Xwj/Xwt)。如果RCAij>1,则表示i国j产品具有显示比较优势,其数值越大,显示比较优势越明显;RCAij

从计算出的显示比较优势指数来看:泰国甘蔗的显示比较优势指数较高,表现出明显的显示比较优势,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菲律宾的甘蔗在2000年是比较劣势,但到2004年已经转化为优势。中国同其他东盟国家一样,甘蔗的显示比较优势指数一直很低,表现为竞争劣势。

泰国和缅甸橡胶的显示比较优势指数很高,泰国橡胶的显示比较优势指数逐年飙升,到2004年已经上升到75以上了。缅甸橡胶的显示比较优势指数则一直维持在很高水平,表现出明显的显示比较优势。印尼和马来西亚的橡胶也都具有显示比较优势,但是却一直呈下落趋势。中国同其他东盟国家一样,橡胶的显示比较优势指数一直很低,表现为比较劣势。

越南胡椒的显示比较优势指数很高,显示比较优势指数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到2004年已经超过了60,表现出明显的显示比较优势,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印尼和马来西亚的胡椒也都具有显示比较优势,但是却一直呈下落趋势。中国同其他东盟国家一样,胡椒的显示比较优势指数一直很低,而且总体上还有下降趋势,表现为比较劣势。[2]

泰国和越南木薯的显示比较优势指数很高,泰国木薯的显示比较优势指数一直维持在30左右,表现出惊人的国际竞争力。越南木薯的显示比较优势指数有很大的上升幅度,到2005年已经上升到20以上。印尼的木薯也都具有显示比较优势,但是总体上却呈下落趋势。中国同其他东盟国家一样,木薯的显示比较优势指数一直很低,表现为比较劣势。

越南咖啡的显示比较优势指数很高,显示比较优势指数一直维持在20左右,表现出明显的显示比较优势,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印尼咖啡的显示比较优势指数都在3附近,有一定的显示比较优势。中国同其他东盟国家一样,咖啡的显示比较优势指数一直很低,表现为比较劣势,但是有缓慢上升的趋势。

菲律宾香蕉的显示比较优势指数很高,显示比较优势指数总体上维持在10附近,表现出明显的显示比较优势,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泰国香蕉也都具有显示比较优势,但是优势并不大。中国同其他东盟国家一样,香蕉的显示比较优势指数不是很高,而且总体上还有下降趋势,表现为比较劣势。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泰国的甘蔗、橡胶和木薯的显示比较优势都很高。越南的胡椒、木薯和咖啡具有很高的显示比较优势。菲律宾的香蕉具有很强的显示比较优势,甘蔗也具有显示比较优势。印尼的甘蔗、橡胶、胡椒、木薯和咖啡都具有一般的显示比较优势。马来西亚则是橡胶和胡椒具有显示比较优势。中国的热带农产品基本上都不具有显示比较优势,表现为少许竞争劣势。

4.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测算结果及分析

显示性竞争优势比较指数(CA),即从出口的比较优势中减去该产业进口的比较优势,从而得到i国a产业或产品的真正竞争优势。计算公式为:CAij=RCAij-(Mia/Mit)/(Mwa/Mwt)。

如果CAij>0,则表示i国j产品具有显示性竞争优势,其数值越大,显示性竞争优势越明显;CAij

从计算出的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来看:泰国甘蔗的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较高,总体上都在6左右,表现出很高的显示性竞争优势。菲律宾的甘蔗也具有一定的显示性竞争优势,但是不稳定,2000年和2004年的差幅较大。中国甘蔗的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为负,表现为竞争劣势,但是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泰国和缅甸橡胶的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很高,而且总体上升趋势很大,具有很高的显示性竞争优势,表现为很强的国际竞争力。中国和其他东盟国家的橡胶的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都为负值,表现为竞争劣势。

印尼胡椒的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很高,表现出的国际竞争力很强。马来西亚胡椒的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一直为正,但有下降的趋势,显示性竞争优势不断减弱。与印尼和马来西亚相比,中国胡椒的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很低,一直为负值,表现出少许的竞争劣势。

泰国和越南木薯的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很高,泰国木薯的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基本维持在30以上,国际竞争力很强,越南木薯的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则呈上升趋势,到2004年已达到20以上,显示性竞争优势很高。印尼木薯的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不太稳定,有时表现为竞争优势,有时表现为竞争劣势。中国和其他东盟国家的木薯的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都很低,表现为竞争劣势。

越南咖啡的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很高,一直都在20左右,有很强的的显示性竞争优势。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咖啡的的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也较高。中国咖啡的的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均为负数,表现为竞争劣势。

菲律宾香蕉的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很高,大部分年度均在10以上,显示性竞争优势很高。印度尼西亚和越南香蕉的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也都为正,表现出一定的显示性竞争优势。中国香蕉的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为负数,表现为竞争劣势。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泰国的甘蔗、橡胶、木薯的显示性竞争优势很高,香蕉也具有一定的显示性竞争优势。越南木薯和咖啡的显示性竞争优势很高。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的胡椒的显示性竞争优势很高,咖啡也都具有一定的显示性竞争优势。菲律宾香蕉的显示性竞争优势很高,甘蔗也有一定的显示性竞争优势。中国的热带农产品基本不具有显示性竞争优势,表现出少许的竞争劣势。

三、影响中国热带农作物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

从上面计算出的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专业化指数、显示比较优势指数和显性竞争优势得到的结论基本是一致的,都显示出中国热带农作物缺乏国际竞争力,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热作产品加工转化率较低,国际市场竞争力差

中国传统热带农业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国内市场的热带农产品的需求。虽然劳动力充足、土地肥沃是中国热带农业生产的优势,但是农业生产的专业化、标准化和现代化程度却很低。因此,中国的热作产品质量较差,加工增值程度较低,严重缺乏国际竞争力。

在农产品加工业方面,大部分农产品加工尚处在初级阶段,工艺粗糙,总摆脱不了“大路货”的痕迹,更谈不上工业化大规模加工。例如海南对槟榔产品同样存在古老的传统方法进行熏干槟榔果,所改变的是有些群众采用煤团熏干,加工技术十分落后,且加工的榔干仅是初级产品,没有再进行任何深加工就售往各地,而槟榔干果经过深加工成为食品用,其价值可提高3倍。

2.质量好的产品少,产品同质竞争严重

综观中国热带农业现有的农业生产,普遍存在重数量轻质量的传统观念和意识,造成高产低效的不利局面。热带农产品“两多两少”现象十分严重,即质量一般的产品多,质量好的产品少;常见品种产品多,特色品种产品少。

质量型发展需要在产前、产中和产后各个环节给予更多的劳动和资金投入,同时提高其商品属性和自然属性;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对热作质量标准提出了新的要求;产品的商品特性又要求生产、运输、储藏的全程标准化作业,同时还要使商品的自然属性――热作产品的质地达到最优。据此可以看出中国热作生产在质量差异化方面急需改进。[3]

长期以来,国内热作生产呈现出“品种效益好――大规模发展――市场饱和――价格下跌――品种效益下降”的发展怪圈,盲目发展与同质竞争是产业效益不能长期保持较高水平的重要原因。在贸易自由化的条件下,目前的同质竞争已经延展到中国―东盟贸易区,以及更远的范围。热作产品的同质化,严重影响着中国热作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3.热作产品质量检测标准化建设滞后,出口遭遇技术壁垒的限制

热作产品质量检测标准和国外的质量检测标准存在差异,是影响中国热作产品出口的一个重要因素。许多具有热带特色的果蔬产品因技术、生产方法等问题,不符合国际卫生与动植物标准而难以打入国际市场。

目前中国的热带农业生产规模比较小,造成了热带农业质量检测标准建设的滞后。中国热带农产品生产,除了少量的企业具有一定的生产规模,大部分是农户单家独户的进行生产,经济实力相对较弱,没有足够的财力、技术去改良产品的品质,无法对国外市场进行全面的研究,导致中国自己制定的热作产品检测标准,很多时候得不到进口国的承认。而农产品作为一种商品,要在世界各国流通,就必须有一种统一的检测标准来衡量产品的质量。

由于中国的热作产品出口仍处于小规模生产和小规模经营销售阶段,没有形成较大规模的农产品出口基地,很容易遭遇进口国技术壁垒的限制。例如,欧盟从1999年7月1日起,执行了茶叶农药残留量检测的新标准,海南出口到欧洲的许多茶叶,由于农药残留量超标而纷纷受阻。与茶叶一样,欧盟、加、美、韩国和日本等国对进口农产品的农药残留量检测要求越来越高,在新鲜、冷冻蔬菜水果的出口上,明确规定不得在采收前使用各种生长剂和催熟剂,更不允许农药残留量超标。

由于农产品生产的绿色意识尚未普及,大多数企业还处于追求产量阶段,加上中国现有的农产品质量检验标准与国际标准还有一定距离,在与国际接轨的质量检验标准上,也难得到商检和技术监督等部门的权威认证,中国的农产品出口遭遇的“技术壁垒”日趋严重,农产品难以走出国门。

4.生产组织化程度低,营销信息服务不到位

农产品的流通问题是中国农业产业化生产过程中的弱项。目前,中国的热带农产品除了传统的产品如白糖、橡胶等是通过国有企业负责的主渠道销售,新兴高效农产品如反季节瓜菜、热带水果等流通领域主要由单家独户的小规模生产和采集收购的方式在国内进行销售。由于生产主体分散,经济实力弱,信息服务不到位和技术手段低下的制约,造成农产品流通体制建设滞后,流通组织化程度低,农业优势资源难以形成大规模的生产和销售,生产操作规范和产品质量标准难以统一和落实。

没有建立专门的出口销售信息服务网络,信息非常闭塞,造成不了解国外市场的供求状况和进口国的绿色农产品质量检测标准,很多生产者根本就不敢贸然走出国门,只能在国内市场努力经营,或者是走向国际市场到处碰壁。由于不了解国外市场的信息,农民不能及时调整产品生产结构,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农产品。相当一部分有实力的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缺乏出口经营权,不能直接参与出口贸易和了解国际市场信息,而有外贸经营权的企业对生产企业缺乏指导和信息沟通,使得生产与贸易脱节。这种信息闭塞、行业分割的出口经营秩序与农产品国际、国内市场一体化的要求不相适应,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现有的市场份额也难以保证。

综上所述,中国热带地区主要农作物还是以传统粮食和经济作物为主,农业生产方式大都还处在传统生产方式上,热带高效农业生产还处在起步阶段,农业的生产结构不够完善,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是影响我国热带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最基本的因素。

四、提升中国热带农作物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1.培育和发展一批龙头企业,促进热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

新形势下发展农产品加工转化要有新的思路。必须转变单纯就农业发展农业的意识,站在国民经济全局的高度,遵循经济规律,创建产业间相互结合、相互依存的热作产品加工转化大系统、大开发、大发展的格局。

以贸工农一体化为主要形式的产业化经营,是促进热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的有效途径,而关键在于热作产品加工业的能力和水平。热作产品加工业上去了,通过精深加工打入国内外市场,实现与农产品和贸易的对接,并实现增值。

热作产品加工处在贸农工一体化的中心环节,是连接热带农作物“大资源”转化增值进入“大市场”的“产业桥梁”。热作产品深加工要实现转化增值,“大资源”、“大工业”、“大市场”经济循环圈要实现链条对接和高速运行,关键在于培育和发展一批有基础、有优势、有特色、有前景的龙头企业。

热作产品加工转化,产业链条连接比较紧密,上下游产品关联度高,必须在龙头企业周围建立加工基地,以形成加工转化的群体效益。提高热作产品加工的质量和效益,不仅要在加工环节上下功夫,还要求企业建立牢靠的原料基地。热作产品加工转化后的市场,还取决于加工深度,要求企业有较强的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因此培育和发展龙头企业是促进热作产品加工的必要工作。

2.提高热作产品质量,实施品种差异化战略

根据热带气候和土壤品质的差异,大力引进和推广适合当地环境条件和市场需要的品种好、档次高的农产品,保证从一开始就为农产品的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对当地原有特色的优良品种,不能丢弃,应通过选育使之品质更优、产量更高、市场更俏、消费者更欢迎。

实施品种差异化战略,主要是为了避免同质竞争,实现中国有限的热作资源的最优配置,更是为了在区域贸易自由化条件下,扬长避短,突出中国特色的热作品种优势。因此,要适时调整品种结构,对同质竞争产品的要限制产出,对市场前景好的小品种要加以鼓励,以效益高低为依据来规划各类热作品种的发展,切实提高热作资源的利用率;同时要通过跨国界的产业结构调整,达到避实就虚,提高热作我国热作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3.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农业标准化体系,避免出口遭到技术壁垒的限制

建设农业标准化体系,是突破国际绿色壁垒和技术壁垒,提高热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性措施,也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一项基础性工程。首先,要根据优势产业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强农业标准化工作,做好优势产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生产销售名牌产品;要进一步完善农产品的检验检测、安全监测及质量认证体系,扩大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优质农产品的生产、供应和出口。其次,鼓励出口企业获得符合进口市场要求的有机产品认证和其他国际认证,取得卫生注册和原产地标记注册,建立热带农作物种植履历和质量可追溯体系;同时还要鼓励检验检测机构取得实验室国家认可,重点加强和完善出口优势农产品及相关农业投入品的检验检测工作,加快农业生态环境检验检测中心的建设,提高我国热作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要避免出口因技术而受限,还要重视农业的科技化水平。农业的科技化离不开懂技术、懂知识的农民,因此,必须提高农民的科学意识和文化水平,组织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绿色证书工程培训。通过实施农民培训项目和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意识,扩大先进适用技术的运用。与此同时,通过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和开展农业科技下乡活动,有效地解决农技推广、技术成果转化等问题,加大对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培训力度。采取补贴的形式,鼓励、支持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参加教育,农技人员和农民科技素质的提升,将极大地促进中国热带地区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

4.加强热带农业产业化生产,有效组织生产和销售

现代农业离不开现代化的生产方式和运行机制,即农业产业化。中国应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组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把分散、小规模的农户组织起来,实现农业的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把产供销、贸工农、经科教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条龙”的经营体制,形成聚集规模经济,获得规模经济效益。与此同时,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农业产业化组织还是农业科技推广和创新、农业标准化、品牌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引擎。

中国加入WTO和中国-东盟贸易区建立后,农产品流通体制的改革和完善必须立足于国际竞争大环境,逐步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和现代农业发展的“大生产、大流通”的市场流通模式。首先,要进一步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强市场体系建设;要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全面搞活流通,在农产品集中产地建立产品批发市场、专用生产资料市场和技术市场;在边贸区建立农产品批发市场,并从东盟国家组织货源用于第三地的出口。其次,可以采取各种措施开拓市场,例如在国内外组织、举行各类贸易展览,扩大国内外市场销售;加强部分农产品采后商品化处理,要做好分级工作,改进包装,推行注册商标,尽快与国际接轨;建立有效的外贸运行体系,要加强外贸企业龙头的产业化经营,同时出口加工企业要充分利用出口自营权,努力开拓国际市场。

参考文献:

国际农业发展的趋势篇(4)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日益加强,参与国际竞争已成为农业发展的趋势。在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尤其是面对当前的世界金融危机,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更加激烈。因此,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努力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水平,促进我国农产品出口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吉林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状况,对农产品出口贸易竞争力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一、吉林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的现状

吉林省既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也是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大省。农产品出口对促进吉林省农业及农村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都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吉林省农产品出口呈现以下特点:第一,农产品出口具有一定的波动性。2001-2007年间的2002年、2003年、2005年相比上年均呈上升态势,尤其是2002年增长显著,比上年增长42%;而2004年和2006年比上年均呈下降态势,其中,2004年降幅达63%。2007年相比上年虽略有增长,但远未达到2002年与2003年的水平。第二,农产品出口在全省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较大。2001~2007年间,农产品出口占全省外贸出口的比重分别为49.2%、57.7%、60.6%、28.0%、34.9%、26.7%和22.8%。其中,2002年、2003年、2005年比上年均有所上升,其余年份则均呈下降趋势。第三,农产品出口在全国农产品出口中的比重呈下降趋势。2001—2007年间,除2002年和2003年比上年有所上升外,其余年份均呈下降态势。第四,农产品出口主要是初级产品。2004年以前,初级产品在农产品出口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超过95%;2006年,随着农产品加工业的快速增长,初级产品在农产品出口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已降至60%。

二、吉林省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状况

本文采用贸易竞争优势指数(TC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指数)、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MS指数)等方法加以测算。结论如下:

第一,从整体上看,吉林省农产品TC指数在O.44~O.56之间,且波动幅度不大。这表明吉林省农产品出口竞争力较强,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从主要农产品的竞争力结构变化看,玉米和干豆的贸易竞争力最强,其TC指数达到或接近1.00。在吉林省出口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中药材的贸易竞争力也较强,Tc指数在0.61~O.92之间,且发展趋势稳定。食用油籽的贸易竞争力较低,且由于近年来进口的不断增加,其贸易竞争力随之逐渐减弱,Tc指数从-O.15降至-0.64。鲜于水果及坚果的贸易竞争力由弱变强,逐步提高,Tc指数由-0.03上升到0.32。蔬菜的Tc指数有较大波动,特别是在2006年急剧下降,Tc指数由O.90下降到O.06。锯材的TC指数变化较大,由O.64下降到-0.0002,这一变化意味着该产品已从具有较强贸易竞争力下降到不具有贸易竞争力。

第二,从整体上看,吉林省农产品的RCA指数大致在2.88~6.78之间,具有极强的国际竞争力。从发展趋势看,RCA指数的波动幅度较大,在2001~2003年间,RCA指数趋于上升,但从2004年开始,RCA指数趋于下降,尽管2005年出现上升,但随后RCA指数再次下降,2007年进一步降至2.88。可见,吉林省农产品出口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在总体上趋于下降。

第三,吉林省农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由2001年的0.13%下降到2007年的0.08%,尽管在2002~2004年间,吉林省农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有所提高,但在200I~2007年7年间,MS指数总体上呈下降趋势,这表明吉林省农产品出口的贸易竞争力趋于下滑。同时,在全国农产品出口贸易中的比重也在下降。遇技术贸易壁垒,其影响范围广且呈扩大之势,从畜禽产品到水果、蔬菜及加工产品等,几乎都面临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限制。如,作为吉林省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市场的日本,从2006年5月29日起实施了《肯定列表制度》,这是为加强食品中农业化学品残留管理而制定的一项新制度。这一制度不仅使出口食品残留超标的风险增大,而且使出口成本增加。日本这一新的“肯定列表”制度给吉林省农产品出口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吉林省农产品对日出口也极为被动,从2006年下半年起受到全面打击。可见,加强农产品出口企业的质量安全意识,提高农产品生产技术水平,积极发展绿色农业,建立健全出口农产品的质量检查制度,确保出口农产品的质量,是积极主动地冲破技术贸易壁垒的根本手段。

(三)依靠科技进步,增强农产品的竞争优势

应制定农业生产及农产品加工的科技发展战略,加强农产品生产加工的技术创新能力。同时,加强与国外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出口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从而推动农业产业结构升级,为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奠定坚实的基础。另外,在当今的国际农产品市场上,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竞争手段已由单纯的价格竞争转向以科技含量、环境质量等非价格竞争,科技进步及创新在农业发展及农产品出口贸易中的作用更加突出,对生产的环境质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近年来,吉林省的农业生产及技术水平已有很大提高,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如科研投入不足,企业缺乏自主研发能力,农产品加工研发滞后,品种单一,科技含量不高等。以玉米为例,吉林省是玉米生产大省,玉米深加工能力和水平较高,但玉米加工产品也只有近百个品种,仅为美国的1/20。随着吉林省农业产业化的进一步发展,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原先大量作为初级产品出口的玉米出口量逐步减少,高科技含量的企业和产品不断增加,农产品加工业已成为中外客商关注的焦点和投资热点。因此,不断推动农业科技进步,是提高吉林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根本途径。

(四)在符合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前提下,对农业予以政策扶持

国际农业发展的趋势篇(5)

入世10年,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升。但是随着国内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关联度日益增强,农业发展将面临更加复杂的形势和挑战,主要表现在:

一方面,主要农产品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任务更加艰巨。今后我国面临粮食需求刚性增长、资源约束日益突出的双重压力,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深层次矛盾难以化解。目前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业机械化水平低,科技支撑能力不强:在粮食播种面积难以扩大的背景下,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难度日益加大。

另一方面,农业比较利益呈持续下降趋势,对加快完善和强化农业支持保护制度的要求更加紧迫。今后农业物质投入成本和劳动力成本将呈快速增长趋势,农业生产成本已进入快速上升通道,农民种粮效益难以持续提高,粮食生产的“兼业化”“副业化”趋势将更加明显。与此同时,部分地方粮食生产积极性出现弱化倾向,对保持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十分不利。

新挑战:统筹利用国内外农业资源难度加大

此外,今后我国粮食供求结构性矛盾将更加突出。目前虽然稻谷、小麦产需基本平衡,但保持平衡的压力越来越大;玉米加工需求快速增长,供需缺口逐步扩大;大豆大规模进口、继续依赖国际市场的局面很难逆转。如何进一步提高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建立持续、稳定、合理的全球资源性农产品进口供应链,既十分重要,也尤为紧迫。

从国际上看,影响国际农产品市场的不确定因素日益增多。一是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将继续深化,进一步加剧全球农产品供给波动。二是农业“能源化”趋势有可能更加凸显。三是农产品“金融化”趋势难以逆转,国际农产品价格波动将更趋剧烈。

农业的国际竞争环境日益复杂,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农业贸易保护主义仍然甚嚣尘上,不公平的国际农业竞争环境难以得到根本的改变。

全球农业经营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垒球农业跨国公司强化全球粮源、物流、贸易、加工、销售“全产业链”布局,已经控制全球80%的粮食贸易、70%的油籽贸易。因此,今后我国农业“走出去”的外部环境将日益复杂、利用国外农业资源的难度会越来越大,

新起点:中国农业必须加快“走出击”

我国农业应以加入世贸组织10年为发展的新起点,从全球视野、战略高度,确定今后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总体战略。尤其是争后5~10年,要以深入拓展农业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为路径,以加快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建立全球供应链为重点,以建立健全农业开放支持政策体系为支撑,以强化农业开放风险防控与产业安全管理为关键,稳步推进农业对外开放,为促进我国农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加快建设我国特色农业现代化提供基础支撑和良好环境。为此。需要重点实施以下关键措施:

第一,抓紧制定农业对外开放的总体规划,建立基于全球视野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机制,提出新形势下重要农产品及其加工产业国际贸易的国家战略,构建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农业国际化战略框架。

第二,着力深化农业管理体制改革,强化和完善农业对外开放支持政策体系。要积极推进农业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统筹管理农业对外开放的体制机制;对水稻等关系国家粮食安全根本利益的主粮产品,明确纳入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保障范畴;建立和完善服务于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利益的农产品进出口支持政策体系;建立健全外资准入和管理制度,建立外资并购境内涉农企业报告和安全审查机制。

国际农业发展的趋势篇(6)

中图分类号:F205;F2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409(2014)11-0133-05

The Empirical Analysis of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Chinese

Agricultural Water Use Efficiency and Convergence Test

WANG Xin, LU Qia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Northwest A&F University, Yangling 712100)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fficiency of agricultural water in China based on Provincial Panel Data from 2003 to 2010, using inputoriented DEA model. The result shows that most provinces maintained at more than 0.8, which shows an increasing trend; only a few areas (such as Fujian, Guangdong, Hainan, Ningxia), whose water use efficiencies are less than 0.6, calling for large watersaving potential.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convergence of agricultural water use efficiency is made by using α and β convergence test respectively. It suggested that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changes of shrinking among provinces nationwide following the time trends by using α convergence test, however, β convergence test shows that steady state efficiency exists in the provinces and regional water use efficiency will eventually achieve balanced as time passed.

Key words: agricultural water use efficiency; regional differences; DEA model; convergence test

水资源作为一种日益稀缺的战略性资源,对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和长远性影响[1]。2010年我国因洪灾直接造成的经济损失达3745亿元,因干旱直接造成的经济损失达769亿元。其中,干旱造成我国粮食损失约为168亿千克,超过我国粮食当年产量的3%[2]。水资源稀缺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

[3]。因此,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加强水资源管理,提高农业用水的利用效率。由于经济条件、自然资源禀赋和用水方式的差异,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出现了明显的区域特征。因此,研究各地区的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如何,在多大程度上存在区域差异,长期来看能否实现地区间的效率趋同的问题,对判断地区间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关系,充分合理利用农业水资源,调整农业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结构,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利用制度手段实现农业水资源的区域间协调发展[4],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试图利用DEA(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比较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地区差异,用传统的α和β检验验证不同地区的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是否趋同,揭示各地区农业用水效率的长期趋势特征,为制定合理的农业用水政策提供实证依据。

1文献回顾及研究框架

水资源短缺,浪费严重,效率低下关系到国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当前有不少学者关注水资源的利用效率问题。钱文婧等[5]利用基于投入导向的数据包络分析模型,以水资源、资本和劳动力为投入,以GDP为产出,采用省级数据计算我国1998~2008年水资源利用效率,发现在研究时段内我国水资源利用效率总体上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并且从2008年开始水资源利用效率明显下降;在空间上,我国东、中、西部水资源利用效率依次降低。廖虎昌、董毅明[6]从分析西部12省入手,采用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全年供水量、用水人口等作为投入产出指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和Malmquist指数方法对西部12省2007年和2008年的水资源利用效率进行分析和评价,发现四川、陕西、新疆、内蒙古和广西的水资源利用效率高于其他省份,西部地区整体水资源利用效率的TFP指数呈逐年下降趋势。另一些学者则探索灌溉用水技术效率的评价。Francisco J Andre等用DEA方法对西班牙的农业用水效率进行了评价[7]。Kaneko S等分析水资源效率的区域特征[8]。Speelman S等探讨农业灌溉与农业生产间的关系[9,10]。王学渊等[11]运用SFA方法测度1997~2006年不同地区的农业用水效率,认为西北地区的农业用水效率最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各省份较之其他地区还应在提高农业用水效率方面做出更大的努力。许朗等[12]通过安徽省蒙县的实地调查,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从农户微观层面对农业生产的灌溉用水效率进行测算,结果表明农户的平均灌溉用水效率仅为0482,存在很大的节水潜力。李世祥等[13]通过对全国各省份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分析发现,东部地区水资源利用效率高,中西部水资源效率收敛趋势明显。现有学者侧重研究我国整体水资源利用效率问题,少有学者关注

各地区间的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特点,同时,对全国范围内效率趋同现象的检验较少涉及。

本文基于全要素视角,利用DEA分析方法评价2003~2010年不同省份的农业用水效率,比较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区域差异,进行农业水资源生产配置效率的趋同性检验,探究各地区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演变特征,为农业用水政策制定提供实证依据。

2研究框架

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是在产出和其他投入要素不变的情况下,各省最优使用量与实际用水量的比值,是评价水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14]。参考Battese G和Coelli T[15]对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定义,假设单个地区 i 的投入要素 X 和农业用水W产出Y , 生产函数的形式为Y=f(X, W),农业水资源利用技术效率的具体函数形式可以表示为:

WE=Min{μ:f(X,μW) ≥Y(W∧)}=W∧/W (1)

其中,μ 是农业用水无效率的规模参数, W是实际用水量, W∧为最优使用量, WE 是农业用水效率。 WE ∈[0, 1], WE=1表明农业用水效率达到最大;否则意味着用水无效率。

基于静态视角,不同地区的农业用水资源禀赋约束下,农业用水效率有所差异。纯粹的静态视角无法把握农业用水效率的动态趋势,因此,可以借鉴常用的检验趋同性的方法,从动态视角关注不同地区农业用水效率的演变趋势和发展特征,进一步考察区域间的农业用水效率是否协调发展。因此,本文的研究框架如图1。

3模型说明与指标选取

3.1模型说明

3.1.1DEA方法说明

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简写为DEA),是研究投入产出效率的重要分析工具。DEA模型以福利经济学中的帕累托最优(Pareto Optimality)原理为基础,通过线性规划来确定生产可能性集的最优生产点,这些最优生产点构成的包络面均为有效生产前沿面。在有效生产前沿面上的决策单元(DMU),其投入产出组合是有效率的,将其效率设为1;不在有效生产前沿面上的DMU被认为无效率,通过与有效生产前沿面比较,测度出投入冗余及产出不足的具体数值。DEA方法得出的是一个相对效率,衡量的是无效率省(区、市)和其效率参照省(区、市)相比之下的投入效率状况,从而提出提高效率的最佳途径。选择DEA方法是因为该方法存在很多优势,如:由于DEA方法不需要设定特定的行为假设、估计参数、合理性检验、具体投入产出间的生产函数形式等,从而有效避免了由于错误的生产函数和非效率项分布形式带来的偏差,在某种程度上规避评价者的主观意识;DEA计算的是相对效率,无需进行无量纲化处理,不受样本规模的限制,更适合截面数据和面板数据的分析;对于单个DMU,DEA模型不仅可以说明无效决策单元的效率,还可以计算每项投入或产出的目标[16,17]。

一般来说,用DEA来确定生产前沿和分析效率水平可用产出主导型(Output-oriented)测度方法和投入主导型(Input-oriented)测度方法,因本研究侧重考察作为农业生产的投入要素之一的水资源的技术效率,即在给定农业产出和其他投入要素的条件下,最优水资源投入量与实际投入量间的比率,因此,采用投入主导型测度方法。

通常情况下,DEA模型分为规模报酬不变(CRS)条件下的DEA模型与规模报酬可变(VRS)条件下的DEA模型。由于现实生活中的省区投入产出并非规模报酬恒定不变的,因此,为更接近现实生活,本文采用VRS条件下的DEA估计不同条件下水资源的技术效率。具体的线性规划公式如下:

min θ,λθit (2)

s.t.-qit+Qλ≥0

θitxwit+Xwλ≥0

xoit+Xoλ≥0

I1′λ=1

其中,θit为第i个省在t 时间的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当θit=1时,表示该省落在了前沿面上,实现了效率最优;qit为第i个省在t时间的产出,X0it是第i个省除了农业水资源外在t时间的投入。

3.1.2趋同性检验方法说明

随着经济的长期发展,最终经济单位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趋同。学者一般用α和β检验区域指标间的趋同性,以便反映全国范围内是否存在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的逐步缩小,最终实现统一的趋势,考察动态均衡问题。本文参考王学渊[18]关于趋同性检验的方法,具体模型见式(3)所示。

(1)α趋同性检验

D=α1+α2t+ε (3)

其中,D代表的是省际间农业水资源配置效率差距的变异系数,即样本标准差与均值的比值,t为时间变化,α1、α2分别为待估参数,ε表示随机误差项。如果α2回归结果为负向,且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则说明省际间的农业水资源效率差异随着时间推移有缩小的趋势,存在α趋同。

(2)β趋同性检验

β趋同分为绝对β趋同和有条件的β趋同,绝对β趋同是α趋同的必要非充分条件,检验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省区的农业水资源效率将最终统一。有条件的β趋同检验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省区自身的农业水资源效率达到一种稳定的状态。绝对β趋同和有条件的β趋同的具体模型分别见式(4)和式(5):

1T(InWTEit-InWTEi0)=β1+β2InWTEi0+εit (4)

InWTEit-InWTEi0=β1+β2InWTEit-1+εit (5)

其中,T表示时间跨度,在本文中为8,WTEit,WTEi0分别为第i个省份的报告期和基期的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WTEit-1为第i个省在第t-1时间的农业用水利用效率,β1、β2为待估参数,εit为随机误差项。如果β2为负向,则说明存在绝对β趋同。绝对趋同条件下的β2=-(1-e-μT)/T,μ为趋同速度;有条件趋同的β2=-(1-e-μt),μ为趋同速度。

3.2投入产出指标的选取

鉴于数据的可获性和参考相关文献,借鉴全要素的估计框架,选取单位有效灌溉面积的粮食作物产量为产出指标,选取单位有效灌溉面积的农业用水量(立方米/公顷)、单位有效灌溉面积的农业劳动力人数(人/公顷)、单位有效灌溉面积的农机总动力(千瓦时/公顷)、单位有效灌溉面积的化肥投入量(吨/公顷)作为农业生产的投入指标。上述数据均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3~2010》,并根据原始数据进行计算得到相关指标。

4实证结果分析

4.1省际水资源利用效率分析

由表1可知,2003~2010年间,我国农业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在08的水平徘徊,总体上,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较高,除2007年和2008年降幅较大外,其他年份用水效率均较上一年有所提高。

由全国的平均水平看,福建、广东、海南、宁夏的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较低,在06以下,表明这些区域还有较大的节水潜力和发展空间;处于中等效率水平(即06~08)的地区有北京、广西、浙江、江苏、辽宁、湖南、江西、云南,表明需要大量的投入完善当地的农业节水技术;多数省区的用水效率在08以上,但仍未实现完全的效率最优,如甘肃、、湖北、陕西、新疆、安徽、天津、上海、青海、山东、河北、四川、贵州,表明此类地区与前沿面的距离较小,有一定的节水潜力,易于实现效率的最优化;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河南、重庆6个省市的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为1,表明这些地区处于农业用水可能性集的前沿包络面上,实现了农业水资源的充分利用,保证了农业水资源的充分配置。

从单个省区2003~2010年的效率变化看,上海、甘肃呈显著上升趋势,水资源最终在2010年实现最优利用。安徽、江西、海南农业用水效率呈下降趋势,浙江、湖南、陕西、新疆呈先上升达到最优后下降的趋势,效率波动较为显著。

42省际间趋同性检验

由表2可知,在α趋同性检验中,时间跨度的系数为负向,但未能通过显著性检验,这表明不同省份间随着时间的变动,水资源利用率出现缩小的趋势不明显,可能是由于不同的省份自身的条件、资源禀赋和农业投入不太相同导致的;在对绝对β趋同的检验中,系数为负向,且通过了10%的显著性水平检验,表明随着时间的变化,不同地区间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最终会达到一种稳定的水平,趋向统一性,而且这种趋向的变化速度为1%;有条件的β趋同的检验结果系数为负,且通过了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趋同速度为9%,表明不同省份自身都存在着稳态的效率水平,而且各省份间的差距会逐渐缩小,最终会以9%的趋同速度达到一种稳定状态。由此可见,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最终会随着时间的变动在区域上达到一种稳定的状态。

5结论

本文利用DEA模型对2003~2010年的省际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进行测算,发现近8年来,我国农业水资源效率一直维持在08以上,除2007年和2008年有所下降外,其他年份效率均较上一年有所提高。多数地区的农业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较高,仅有少数地区的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于06的水平,不同省份的变动趋势各异。在对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的趋同性检验中发现,全国范围内的省份没有出现明显的随时间变动而缩小的趋势,但通过β趋同性检验表明,各省份自身存在稳态效率,伴随时间的推移,我国不同省份的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最终会达到一种稳定的状态,趋于一致。政府应当加大低效率地区的要素投入力度,充分挖掘当地的节水潜力,对于效率较高的省份采取相应的政策保证当地的用水维持在当前水平。关于各省际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改进方案是本文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内容。

参考文献:

[1]郎一环,王礼茂.短缺资源类型与供需趋势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02,17(4):409-414.

[2]陈锡文.抓住水利薄弱环节夯实“三农”发展基础[N].农民日报,2011-01-28。

[3]梅其君,曹志平. 水资源:制约西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瓶颈”[J]. 软科学,2001(5):56-59.

[4]张小民. 中国水权管理制度问题及政策建议[J]. 软科学,2008(8):77-80.

[5]钱文婧,贺灿飞.中国水资源利用效率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2):54-60.

[6]廖虎昌,董毅明.基于DEA和Malmquist指数的西部12省水资源利用效率研究[J].资源科学,2011,33(2):273-279.

[7]Francisco J Andre, Ines Herrero, LauraRiesgo. A Modified DEA Model to Estimate the Importance of Objectives with an Application to Agricultural Economics[J]. Omega,2010(38):371-382.

[8]Kaneko S T,Anaka K,Toyota T. Water Efficienc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 China: Regional Comparison from 1999 to 2002[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Governance and Ecology,2004(3) : 231-251.

[9]Speelman S,Haese M D,Buysse J,et al. Technical Efficiency of Water Use and Its Determinants,Study at Small-scale Irrigation Schemes in North-West Province,South Afica[EB / OL].www. ageconsearch. umn. edu / bitstream /123456789 /28982 / sp07sp01. pdf. 2007.

[10]Varghese S K, Veettil P C, Speelman S, Buysse J, et al. Estimating the Causal Effect of Water Scarcity on the Groundwater Use Efficiency of Rice Farming in South India[J]. Ecological Economics,2013(86):55-64.

[11]王学渊,赵连阁.中国农业用水效率及影响因素――基于1997~2006年省区面板数据的SFA分析[J]. 农业经济问题,2008(3):10-18.

[12]许朗,黄莺.农业灌溉用水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安徽省蒙城县的实地调查[J]. 资源科学,2012,34(1):105-113.

[13]李世祥,成金华,吴巧生. 中国水资源利用效率区域差异分析[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3):215-220.

[14]王晓娟,李周.灌溉用水效率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农村经济,2005(7):11-18.

[15]Battese G,Coelli T. A Model for Technical Inefficiency Effects in a Stochastic Frontier Production Function for Panel Data [J]. Empirical Economics,1995(20):325-332.

国际农业发展的趋势篇(7)

职业教育相对普通教育而言,与经济发展和就业结构关系更为紧密,有助于劳动力的合理供给、缓解劳动力供求矛盾、拓宽就业渠道,是促进劳动力就业和再就业的重要举措。为了充分发挥职业教育促进就业的作用,职业教育应当依据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变化趋势来确定其发展思路。笔者在分析劳动力就业结构的现状的基础上,采用趋势外推法对我国未来五年内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变化趋势进行预测,并据此提出对职业教育发展思路的相应启示。

我国劳动力就业结构的现状及变化趋势

我国劳动力就业结构的产业特征1985年至2004年三次产业从业人员各自所占份额及变化趋势见图1、表2、表3和表4。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所占份额大致呈下降趋势,已由1985年的近2/3稳定到90年代后期的1/2左右;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份额大致呈上升趋势,但是90年代后期呈下降趋势,而且已小于第三产业的从业人数量与份额;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数量与份额经历了快速上升的过程,并已超过第二产业成为吸纳从业人员的主要力量。改革开放以来,从业人员总数从1978年的40153万人增加到2004年的75200万人,共增加了35047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3.49%。三次产业的从业人员数量分别由1978年的28318万人、6945万人和4890万人上升到2004年的35269万人、16920万人和23011万人,分别增加了6951万人、9975万人和18121万人,年均增长率分别为0.98%、5.74%和14.8%。在增加的从业人员中,约19.8%的从业人员被第一产业吸纳,约28.5%的被第二产业吸纳,第三产业吸纳的约51.7%,已超过新增从业人员的一半,成为改革以来吸纳从业人员的主要力量。

我国劳动力就业结构的所有制特征从1980年至2004年,在国有单位和城镇集体单位从业的人员份额逐年下降,而乡镇企业和私营及个体企业在拉动就业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尤其是进入90年代,乡镇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已经开始超过国有单位。在吸收新增就业者的数量上,私营经济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1989年,全社会每100个新增就业者中,只有0.07个流向私营部门,1998年私营企业吸收的劳动力数量超过了当年全社会新增就业人数。1997年我国共有418万下岗职工在个体、私营经济领域中实现了再就业,占当年安置下岗职工总数的2/3以上。①私营、个体户的从业人员在1990年至2004年的年均增长率为14.1%,而同期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的年均增长率只有-2.5%、-5.3%。乡镇企业在有效增加产品供给的同时,在农村就地吸收了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成为农村增加非农就业的主要渠道。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在吸收从业人员方面的作用在逐渐减小。不同所有制从业人员数量与份额见表1,份额的变化趋势见图2。

注:表中数据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5》(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年9月,第一版)有关数据测算得出,下同。

我国劳动力就业结构的产业结构变化趋势预测劳动力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分布,作为一种经济现象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有其发展方向和趋势,因此我们拟用趋势外推法对这种长期趋势进行预测。我们的假设是(1)其发展过程呈渐进性发展而非跳跃式变化;(2)未来和过去的发展规律一样,也即根据过去资料建立的趋势外推模型能适合未来的发展。首先,我们用时序(x)为自变量,时序数列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份额(Y1)为因变量来对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份额的变化进行趋势外推,如表2和图3所示。在图3中,散点是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份额的实际数值,曲线是根据实际数值拟合的指数曲线趋势线y=63.618e-0.0151x的图示,②利用这一趋势方程式对2004年之后的七年进行趋势外推可得出结论:在未来十年里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的份额将会继续缓慢降低。同时,由于中国人口基数过大,在经过二十多年的经济体制改革后,第一产业还是吸纳着近1/2的劳动力,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人口还将保持一定的增长趋势,所以第一产业还将继续发挥蓄水池的作用。与过去不同的是,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加快对继续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的劳动力的技术要求提高很多。

最后,我们对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份额的趋势进行外推,做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份额(Y3)对时序(x)的散点图并对数据进行曲线的拟合,如图5所示。

图5中,散点是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份额的实际数值,曲线是根据实际数值拟合的指数曲线趋势线:y=15.855e0.0346x的图示,④利用这一趋势方程式对2004年之后的七年进行趋势外推可得出结论:在未来七年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份额将会继续快速上升,并超过第二产业成为吸呐从业人员的主要力量。从经济发展阶段看,我国处于工业化中期。2000年在三次产业的产值构成比例中,第一产业占10%左右,第二产业已占到70%,第三产业占到20%左右,按照库兹涅茨研究得出的一般模式,当第一产业产值比重降低到20%以下,第二产业比重上升到高于第三产业并在产值构成中占最大比重时,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在工业化中期,体现在就业结构上,就是第一产业劳动力大量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考虑到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的特殊情况,建国以来长期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赶超型发展战略,形成第二产业产值过高、第三产业产值比重过低的扭曲的产业结构,表现在产业间的劳动力结构就是:改革之初,68.7%的劳动力滞留在第一产业内,第三产业的劳动力份额甚至低于建国初的劳动力份额。加之改革开放之后,第二产业内部减员增效、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并逐步实施,第二产业吸纳从业人员的能力有限,第一产业转移出的劳动力将继续地大部分为第三产业所吸纳,第三产业已超过第二产业成为吸纳从业人员的第二大主要力量。发达国家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一般在60%以上,即使是发展中国家如印度、马来西亚等国也已经达到50%。第三产业增加值每增长1个百分点,平均增加就业岗位85万个左右。每投资100万元可提供的就业岗位为:重工业400个,轻工业700个,第三产业1000个。在我国今后一段时期里,第三产业拉动就业的潜力仍然很大。⑤

我国劳动力就业结构的所有制结构变化趋势预测我们用时序(x)为自变量,时序数列私营及个体企业从业人员份额(Y4)为因变量来对私营及个体企业从业人员份额的变化趋势进行外推,如表5和图6所示。在图6中,散点是私营及个体企业从业人员份额的实际数值,曲线是根据实际数值拟合的对数曲线趋势线y=3.3039Ln(x)+0.0884的图示,⑥利用这一趋势方程式对2004年之后的七年进行趋势外推可得出结论:在未来几年里私营及个体企业对从业人员的需求会继续增加,将成为劳动力就业的一个很重要的途径。

劳动力就业结构的现状及变化趋势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

第一,乡镇企业在有效增加产品供给的同时,在农村就地吸收了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成为农村增加非农就业的主要渠道。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在吸收从业人员方面的作用在逐渐减小。城乡职业教育要联合起来,为留在农村本土从事农业以及非农就业和进入城市第二和第三产业就业的农民,提供技术支持和技术保障,以实现科教兴农,加快农民增收的步伐,推动农业产业化、农村现代化、农村城镇化的进程。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第二,劳动力就业结构中产业结构变化趋势和所有制结构的变化趋势分析表明,第三产业和中小企业、私营企业将成为劳动力需求增长较快的领域,提示职业教育要把“引导学生积极到第三产业和中小私营企业就业”的指导思想贯穿始终,并且要密切关注劳动力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用人才需求来引导职业教育的教学方向,结合专业特色、积极采用学习周期长短结合的“模块化教学”、“产学结合”的灵活而实用的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效果,使职业教育能真正促成普通的劳动者向市场积极需求的能力型劳动者的转变。

第三,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入“创业教育”,多方面创造条件来引导、鼓励学生多渠道参与创业活动,不仅实现自我就业,还为他人提供就业岗位,从而为根本改善社会就业状况做出贡献。

注释: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中国工业发展报告1999[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212.

②徐国祥.统计预测和决策[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82.根据统计学统计预测原理,因为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份额的时间序列值的一阶差比率(Yx/Yx-1)基本相等,所以选择指数曲线模型来进行趋势外推,利用计算机自动计算出该指数曲线的方程。

③贾俊平.统计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365.

④徐国祥.统计预测和决策[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82.根据统计学统计预测原理,因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份额的时间序列值的一阶差比率(Yx/Yx-1)基本相等,所以选择指数曲线模型来进行趋势外推,利用计算机自动计算出该指数曲线的方程。

⑤参见《职业技术教育》2002年第4期第36页的“数字”栏目。

⑥徐国祥.统计预测和决策[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82.根据统计学统计预测原理,私营及个体企业从业人员份额的时间序列值的一阶差分、二阶差分、一阶差比率和一阶差的一阶比率均没有呈现出“相等或基本相等”的态势,本研究依据“排除原则”选取对数曲线模型来进行趋势外推,利用计算机自动计算出该对数曲线的方程。

作者简介:

张睿(1974―),西华师范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2006届管理学硕士,现在新乡医学院教务处教育教学研究室工作,研究方向为教育经济学、高等教育管理。

国际农业发展的趋势篇(8)

吉林省既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也是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大省。农产品出口对促进吉林省农业及农村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都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吉林省农产品出口呈现以下特点:第一,农产品出口具有一定的波动性。2001-2007年间的2002年、2003年、2005年相比上年均呈上升态势,尤其是2002年增长显著,比上年增长42%;而2004年和2006年比上年均呈下降态势,其中,2004年降幅达63%。2007年相比上年虽略有增长,但远未达到2002年与2003年的水平。第二,农产品出口在全省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较大。2001~2007年间,农产品出口占全省外贸出口的比重分别为49.2%、57.7%、60.6%、28.0%、34.9%、26.7%和22.8%。其中,2002年、2003年、2005年比上年均有所上升,其余年份则均呈下降趋势。第三,农产品出口在全国农产品出口中的比重呈下降趋势。2001—2007年间,除2002年和2003年比上年有所上升外,其余年份均呈下降态势。第四,农产品出口主要是初级产品。2004年以前,初级产品在农产品出口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超过95%;2006年,随着农产品加工业的快速增长,初级产品在农产品出口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已降至60%。

二、吉林省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状况

本文采用贸易竞争优势指数(TC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指数)、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MS指数)等方法加以测算。结论如下:

第一,从整体上看,吉林省农产品TC指数在O.44~O.56之间,且波动幅度不大。这表明吉林省农产品出口竞争力较强,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从主要农产品的竞争力结构变化看,玉米和干豆的贸易竞争力最强,其TC指数达到或接近1.00。在吉林省出口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中药材的贸易竞争力也较强,Tc指数在0.61~O.92之间,且发展趋势稳定。食用油籽的贸易竞争力较低,且由于近年来进口的不断增加,其贸易竞争力随之逐渐减弱,Tc指数从-O.15降至-0.64。鲜于水果及坚果的贸易竞争力由弱变强,逐步提高,Tc指数由-0.03上升到0.32。蔬菜的Tc指数有较大波动,特别是在2006年急剧下降,Tc指数由O.90下降到O.06。锯材的TC指数变化较大,由O.64下降到-0.0002,这一变化意味着该产品已从具有较强贸易竞争力下降到不具有贸易竞争力。

第二,从整体上看,吉林省农产品的RCA指数大致在2.88~6.78之间,具有极强的国际竞争力。从发展趋势看,RCA指数的波动幅度较大,在2001~2003年间,RCA指数趋于上升,但从2004年开始,RCA指数趋于下降,尽管2005年出现上升,但随后RCA指数再次下降,2007年进一步降至2.88。可见,吉林省农产品出口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在总体上趋于下降。第三,吉林省农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由2001年的0.13%下降到2007年的0.08%,尽管在2002~2004年间,吉林省农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有所提高,但在200I~2007年7年间,MS指数总体上呈下降趋势,这表明吉林省农产品出口的贸易竞争力趋于下滑。同时,在全国农产品出口贸易中的比重也在下降。遇技术贸易壁垒,其影响范围广且呈扩大之势,从畜禽产品到水果、蔬菜及加工产品等,几乎都面临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限制。如,作为吉林省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市场的日本,从2006年5月29日起实施了《肯定列表制度》,这是为加强食品中农业化学品残留管理而制定的一项新制度。这一制度不仅使出口食品残留超标的风险增大,而且使出口成本增加。日本这一新的“肯定列表”制度给吉林省农产品出口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吉林省农产品对日出口也极为被动,从2006年下半年起受到全面打击。可见,加强农产品出口企业的质量安全意识,提高农产品生产技术水平,积极发展绿色农业,建立健全出口农产品的质量检查制度,确保出口农产品的质量,是积极主动地冲破技术贸易壁垒的根本手段。

(三)依靠科技进步,增强农产品的竞争优势

应制定农业生产及农产品加工的科技发展战略,加强农产品生产加工的技术创新能力。同时,加强与国外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出口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从而推动农业产业结构升级,为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奠定坚实的基础。另外,在当今的国际农产品市场上,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竞争手段已由单纯的价格竞争转向以科技含量、环境质量等非价格竞争,科技进步及创新在农业发展及农产品出口贸易中的作用更加突出,对生产的环境质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近年来,吉林省的农业生产及技术水平已有很大提高,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如科研投入不足,企业缺乏自主研发能力,农产品加工研发滞后,品种单一,科技含量不高等。以玉米为例,吉林省是玉米生产大省,玉米深加工能力和水平较高,但玉米加工产品也只有近百个品种,仅为美国的1/20。随着吉林省农业产业化的进一步发展,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原先大量作为初级产品出口的玉米出口量逐步减少,高科技含量的企业和产品不断增加,农产品加工业已成为中外客商关注的焦点和投资热点。因此,不断推动农业科技进步,是提高吉林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根本途径。

(四)在符合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前提下,对农业予以政策扶持

国际农业发展的趋势篇(9)

一、推进城乡一体化是必然发展趋势

在“二元”经济结构的长期影响下,我国“二元”社会结构相继形成。在产业分布上,现代工业集中在城市,传统农业集中在农村,城市享有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农村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处在落后状态,由此形成现代城市和传统农村并存的区域“二元”社会结构,而且随着社会发展,城乡在政治、经济、生态、社会发展等各个方面的差距越显突出,城乡“二元”社会结构越明显。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至今,到了工业、城市反哺农业农村的时候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已经上升为我国新时期改革和发展的主题。

城乡关系的发展演变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程度、发展的水平紧密相关。城乡分离、城乡对立、城乡发展上产生的差别,是一定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反映,是不可避免的。城乡分离和对立问题的最终解决,并不取决于人们的主观意志和良好愿望,归根到底靠社会生产力发展来实现。生产力发展达不到一定程度和水平,城乡之间的对立和失衡就不可能消除,城乡关系的完全协调、融合也不可能实现。与过去比,我国城乡生产力均有迅猛的发展,在经济不断增长,社会全面开放的今天,我国城乡联系日益紧密,城乡相互作用也日益加强,无论是传统的城市发展观还是传统的农村发展观,最终都将被现代的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观所取代,这是毫无疑问的。事实上,从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规律来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本身是一个耗散结构系统,城乡之间互为开放和互为关联,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本特征和运行规律。经济社会发展的总趋势表明,城乡之间的分割、封闭是违反客观规律的。随着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随着城乡物质财富的不断扩大,必将一点一滴地填平城乡之间存在的鸿沟,一步一步地缩小城乡之间诸多方面存在的差别。城乡从开放到协调,再到城乡融合即一体化,这乃势所必然。十六大报告提出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这无疑为我们正确处理城乡关系,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目标提供了新的的发展思路。按照这条发展思路顺势而上,我们就一定能加快城乡一体化的进程。我国现阶段社会生产力水平已经达到了这个要求,决定了我国城乡协调融合发展要走城乡一体化。

二、经济发展水平达到3000美元门槛时的基本趋势和特点

经济高速增长稳定性明显增强。从国际国内经验看,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GDP(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000美元左右阶段,经济增长表现出以下一些趋势和特点:

1、经济持续高速增长

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在人均GDP2000美元到3000美元前后发展阶段,一般经济保持了左右的高速增长,在此阶段日本、韩国分别保持了12年和11年的高增长。从国内部分城市看,在此阶段,经济增长速度一般都保持在10%以上。人均GDP水平加快提高。研究表明,人均GDP从1000美元到2000美元,从2000美元到3000美元,再从3000美元到4000美元,所用的时间逐渐缩短,而且较晚进入经济起飞阶段的国家,提升的速度相对较快。因为,后起国家和地区可以通过借鉴别的国家或地区的经验、引进先进技术等手段来加快发展,形成所谓后发优势。

2、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

从反映经济效益状况的主要指标劳动生产率看,在人均GDP2000美元到3000美元发展阶段,增长水平明显提高。经济增长稳定性明显增强。研究一些国家经济增长率变化轨迹,可以发现这样的趋势;人均GDP2000美元前,经济增长波动性较大,进到入人均GDP2000到3000美元阶段,经济增长的稳定性明显增强。而国内部分城市在人均GDP2000美元以后,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就开始显现。

3、产业结构趋向高级化,农村人口加速向城市集聚一、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明显上升

美国、日本及香港地区的产业结构在人均3000美元左右阶段,明显呈现出一产持续下降,二产稳中趋降,第三产业比重持续上升的趋势,而且第三产业的比重均超过50%,居三次产业之首。国内部分城市包括上海、北京、天津,在人均GDP2000美元到3000美元发展阶段的产业结构变化也与国际经验趋向一致。轻工业比重下降,重化工业比重明显上升。从世界主要国家工业化历程看,人均美元左右阶段,工业结构重心呈现出由轻工业向重工业转变的趋势。国内部分省市的发展趋势也是如此。

技术创新日趋活跃,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技术创新经历由引进为主到引进和自主创新并重的发展过程,高新技术产业也呈迅速发展趋势。城市化发展加速,农村人口向城市集聚。根据钱纳里的研究,当人均GNP(国民生产总值)为500美元和800美元、1000美元、1000美元以上时,城市化水平分别为52.7%、60.1%、63.4%和65.8%

从国内部分城市看,在人均GDP2000到3000美元左右发展阶段,城市化水平提高是相当快的。外贸外资快速增长经济外向度不断提高。对外贸易迅速增长。进出口贸易对一国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1955~1970年间,日本进出口贸易一直以15%到20%的速度递增,确立了日本世界贸易大国的地位,支撑了日本经济在这一时期的高速增长。国内部分城市在人均GDP2000美元3000美元左右发展阶段,经济外向度提升很快。深圳尤为突出。

随着发展阶段的升级,各国普遍重视对外直接投资。上世纪60年代后,日本加紧资本输出,迅速成为世界上主要资本输出国之一。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住房轿车快速增长。根据联合国《国民核算年鉴》资料,对美国、日本、韩国等17个国家和地区人均GDP从1000美元到3000美元发展阶段分析,居民消费结构变化呈现以下特点:一是食品支出占全部支出的比重即恩格尔系数明显下降,二是衣着类、家庭设备及服务类支出逐步下降,三是交通通讯、文化娱乐 教育等其他消费比重迅速上升。国内部分城市,居民消费结构变化也与上述国际经验趋向一致。

值得指出的是,随着人均GDP水平的提高,居民对住房、轿车的需求呈快速增长趋势。根据联合国相关资料,人均GDP800到8000美元之间为房地产业的起步和快速上升阶段,只有当人均GDP达到13000美元以上时,房地产业才步入下降阶段。据北京统计应用研究所研究分析,人均GNP3000-5000美元之间,大部分国家的小汽车千人拥有水平为100辆左右,随着人均GNP的增长,小汽车的拥有量呈上升趋势,在人均GNP达到25000-30000美元之后,又出现下降。目前,国内尤其是沿海发达地区,也出现了住房和轿车热销的势头。社会发展指标快速提高经济社会趋向协调发展。科技投入大幅度增加。

二、浙江省“十一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特点及趋势

经济高速稳定增长,“十一五”期间可达10%。根据国内外经济增长一般规律,今后5-10年乃至更长一个时期,浙江省经济有望继续保持高速稳定的增长态势,到2020年,经济总量突破30000亿元,人均GDP达到8000美元。

第三产业成主导,先进制造业基地建成。今后5-10年,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浙江省第一产业比重还将继续下降,第二产业稳中趋降,而第三产业比重持续上升,并超过第二产业上升为主导产业。从发展趋势看,重化工业比重上升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今后一个时期,浙江要有重点、有选择地发展一批钢铁、机械、石化、汽车等重化工业,同时,培育形成一批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企业。经过5-10年的努力,建成若干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高附加值特色产业为支柱,高度国际化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消费奔向10万元级,城乡居民生活步入富裕。今后一个时期,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居民消费支出将由以衣食为主的生存型向住房、汽车、教育、旅游为主的享受型、发展型转变,消费能级将不断升级,从目前以家用设备为主的千元级、万元级的小康型消费,向以住房、家用轿车为主的10万元级的富裕型消费转变。

经济外向度不断提高。根据国际发展经验,浙江企业对外投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预计到2020年,境外投资企业总数将超过6000家,基本建成国际营销体系和国际生产体系。城市化进程加快城乡一体化格局逐步形成。进出口贸易将继续快速增长,有望保持年均增长10%到20%。到2020年将接近4000亿美元,外贸依存度达110%。同时,进出口结构将进一步优化,出口商品逐步向精加工、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利用外资有望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按目前发展态势,到2005年,浙江省外商直接投资有望突破100亿美元。同时,更多的跨国公司特别是世界500强企业将进驻浙江省,形成内外资企业融合互动、共同发展的良性局面。按照第五次人口普查口径,2020年浙江省城市化水平为51.9%。但2003年已经达到53%。根据浙江省城市化发展现状,对照世界城市化发展规律,浙江省将逐渐进入城市化加速推进、城市文明加速普及、城乡加速融合的发展阶段。

总之,根据国内外的经验,人均GDP在2000美元以上时,通常的规律是:开始高度重视并有能力反哺育农业农村的发展,在这个发展阶段上,整个工业化与城市化已经发展到比较高的阶段了,所以工业的发展不再需要农业再来提供资源和积累,城市化的发展也不再依靠剥夺农村和农民的利益来进行扩张;农村非农产业快速发展,农业从业人口开始迅速下降,比重基本上是在20%以下,农业增加值在整个GDP中的份额降到15%以下;与此同时,城市化水平快速提高,城市文明以更快的速度向乡村辐射和传播。参照这些指标,浙江省人均GDP已经超过6000美元了,农业从业人口2008年底降到29%,城市化率按照五普己达到53%。根据种种迹象,我们可以判断,“十一五”时期浙江省城乡一体化将进入到黄金时期,省域内城市现代化和乡村工业化、城镇化将加速发展,城市文明加快向农村渗透和传播,农村人口和产业快速集聚,乡村的经济实力、综合竞争力、文明程度和生活方式加速逼近城市化的目标点。

参考文献:

1、 曾晓兰《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思考与建议》,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 第3期

国际农业发展的趋势篇(10)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风险

1.部分农产品市场价格“多重倒挂”,国内价格支持方式亟待完善。受国内生产成本上涨、人民币升值、进口走私等影响,我国部分农产品价格出现国内与国际倒挂、产区与销区倒挂现象,对农业生产和国家宏观调控产生一定影响。以大米为例,同品种进口大米每斤要比国内便宜0.2~0.3元。主要原因在于,近年来,我国粮食最低收购价逐年攀升,棉花等临时收储政策有常态化趋势,收购价格与生产成本不断上涨,导致国内外农产品价格倒挂,国外低价农产品进口陡增,冲击国内市场。

2.农民收入增长进入瓶颈期,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难度加大。近年来,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超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缩小趋势。但是,随着国内外农产品市场价差拉大,国内支持价格上涨空间受限,主要农产品连续增产后产量继续增加难度加大,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增长受限。同时,我国经济正处于周期性调整期,经济增速下降对农产品需求和农民外出就业产生较大影响,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也受到限制,保持农民持续较快增收势头的难度越来越大,城乡居民收入比可能进入新的波动期,存在扩大的趋势。

3.农业资源安全问题凸显,传统生产方式和数量型增长模式亟待转型。近年来,我国耕地污染和水资源过度开采、浪费等问题日益突出,对农产品稳定增产和质量安全构成挑战。据2013年环保部的《中国土壤环境保护政策》显示,30万公顷基本农田保护区中有3.6万公顷土壤重金属超标,超标率达12.1%。另据调查,在一些省的小麦产区,部分农业灌溉机井已经打到几百米深,而灌溉方式依然是大水漫灌,过度开采和浪费现象严重。据河北省水文局数据,2000年~2012年底,河北平原区浅层地下水平均埋深下降了4.07米。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和数量型增长模式已经处于必须转型的关口。

4.家庭农场发展“一哄而上”,行政主导模式埋下发展风险隐患。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家庭农场”概念后,全国各地出现发展家庭农场的热潮,一些地区在没有完全搞清楚家庭农场认定标准、登记办法的情况下,急于求成、贪多求快,用行政手段下指令发展家庭农场。部分地方政府重短期推进,忽视长期建设,对发展家庭农场的困难性认识不足,只强调发展数量,却对融资难、人才短缺等关系长远发展的问题缺乏重视。一些地区将财政、税收、用地、金融等扶持政策大量向家庭农场倾斜,忽视了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

三、全年农业农村经济形势及2014年展望

1.农业增速小幅回落。随着我国经济潜在增长率下降、农业生产成本增加、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农业增速已步入下行区间,实际增长率呈现整体回落趋势。2004年~2008年,我国第一产业增加值实际增速平均为5.1%,2009年以来年平均增速下滑到4.3%,近年一直保持在4%~4.5%的增长区间。今年上半年,我国农业增速出现明显下滑。当前,主要农产品生产形势依然向好,国家价格支持政策效应逐步显现,增速下滑的态势将会得到控制,全年农业增速大幅回落的可能性较小。但是,由于国内外经济形势较为复杂,农业外部环境没有明显改观,农业自身利好因素还不足以支撑农业增速大幅回升,2013年我国农业增速低于2012年,预计实际增长4.2%。展望2014年,考虑到主要农产品增产空间收窄、农产品外部需求变化等因素,全年农业增速可能低于2013年,预测在4%左右。

2.粮食产量稳中略增。今年7月以来,我国南方和东北部分地区分别遭受高温干旱和洪涝灾害,给秋粮生产带来不利影响,但大部分地区作物总体长势良好,加上秋粮面积增加800多万亩,国务院又出台了东北秋粮和南方水稻综合施肥促早熟补助政策,秋粮生产有望再获丰收。目前,我国粮食产量基数已经很高,大幅增产的空间有限。2013年粮食产量将接近6亿吨,增产1.5%左右,创造新的产量记录。展望2014年,考虑到粮食最低收购价提价幅度受限、粮价稳物价的压力减轻、粮食产量已处历史高位等因素,全年粮食产量可能与2013年基本持平。

上一篇: 人工智能学科导论 下一篇: 企业信息化安全建设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