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Reproductive Health/Family Planning

  • 12-1400/R 国内刊号
  • 1674-1889 国际刊号
  • 1.87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是天津市医学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2年创刊,目前已被CA 化学文摘(美)、国家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论著、病例报告、综述、读者·作者·编者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 2007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综述
线粒体对卵母细胞发育潜能的影响与评估57-59

摘要:线粒体作为能量供应源,对卵子发育潜能影响巨大。三磷酸腺苷(ATP)产生过少使胚胎发育不良或停滞,ATP产生过多伴随大量氧自由基产生,使核及线粒体发生不可逆损伤;线粒体分布不均出现胚胎各卵裂球大小不均、碎片多;线粒体对Ca^2+的调节异常会导致受精失败;线粒体内膜电位是预示线粒体势能储备的指标,缺乏皮质周围高电位线粒体的卵子发育潜能差;线粒体DNA突变影响其呼吸功能或影响其复制时会对卵子的发育潜能造成影响;同时母系卵子线粒体损伤可遗传给子代,造成流产或子代异常。通过检测线粒体自发荧光及线粒体内膜电位,可从细胞器水平预测卵子发育潜能。

线粒体在卵子和早期胚胎发育中的研究60-63

摘要:线粒体是胞质中重要和独特的细胞器。在卵子成熟和胚胎早期发育过程中,线粒体经历了一系列形态和位置的改变,其结构尤其内膜的各种成分与线粒体的功能密切相关。线粒体DNA(mtDNA)具有较高的突变率和缺失率,卵子中完整mtDNA拷贝数或者mtDNA转录水平与发育潜能有关。在线粒体内,通过氧化磷酸化作用进行能量转换生成三磷酸腺苷(ATP),为细胞的各项活动提供能量。胚胎的发育与线粒体膜电位呈正相关。通过转胞质治疗改善缺陷卵子,恢复卵子支持胚胎正常发育的能力。

原核期细胞形态学预测胚胎发育潜能63-66

摘要:为了增加辅助生殖技术(ART)的临床妊娠率,同时减少多胎分娩的风险,必须寻求更好的选择胚胎的标准。原核细胞形态学对于胚胎发育潜能的预测已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关注。完善原核期评价系统,可以准确挑选移植胚胎,在减少体外培养环节的同时提高妊娠率。现综述原核形态学的指标及其与胚胎发育潜能间的关系。

超促排卵前卵巢储备功能的评估66-70

摘要: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周期中,卵巢储备功能可以直接影响其妊娠结局。在超促排卵前通过年龄、体质量指数、基础内分泌激素与细胞因子浓度、超声检查及诱发性实验对卵巢储备功能进行评估,既有利于从疗效的角度筛选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又可作为病因诊断,解释部分原因不明不孕的病因。

生长分化因子-9和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71-73

摘要:人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IVM)在辅助生殖技术中逐渐显示出重要的临床价值。但胚胎发育潜能差,妊娠率低,阻碍了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某些细胞因子可能是卵母细胞体外培养的新研究途径,为研究生长分化因子-9(QDF-9)的现状及其在IVM中的作用,参考国内外近年来的研究,发现GDF-9能促进卵母细胞的正常生长及减数分裂,促进初级卵泡颗粒细胞继续生长、增殖,对卵泡的生长和分化起着重要作用,可能是卵母细胞体外培养研究的新途径。

人未成熟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影响因素的探讨73-76

摘要:着阴道B超、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技术的开展,未成熟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IVM)已成为治疗不孕症的一种经济有效的新途径。向IVM培养系统添加促性腺激素、卵泡液、表皮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素/激活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以及共培养系统有助于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根据卵母细胞所处发育阶段选择不同的培养系统,探索卵母细胞的生长和成熟是未来的重要研究方向。

米非司酮对胚胎植入的影响76-79

摘要:米非司酮是孕激素拮抗剂,通过阻断孕激素的生理效应而影响胚胎植入。米非司酮能改变子宫内膜的形态学和一些生化因子及基因表达,进而影响子宫内膜容受性形成以及影响胚泡生长发育、黏附及侵入,阻止胚泡与子宫内膜植入窗期对话的建立,从而抑制胚胎植入。

辅助生殖技术与出生缺陷79-82

摘要: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不断发展,已成为治疗不孕症的主要手段之一。近年来,辅助生殖技术与胎儿出生缺陷相关性研究众多,因其中存在诸多的问题,两者之间的关系尚有争议,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辅助生殖技术与出生缺陷发病风险二者之间正相关。胎儿出生缺陷发生的机制尚未阐明,可能与不孕夫妇的固有因素以及不孕症的相关治疗有关。对不孕夫妇如何正确选择辅助生殖技术、防治出生缺陷的研究进行综述。

致读者和作者函82-82

抗苗勒激素与女性生殖83-86

摘要:抗苗勒激素(anti Mullerian hormone,AMH)属于转化生长因子家族的一种糖蛋白,由睾丸支持细胞和卵巢颗粒细胞分泌,具有调节细胞发育及分化、促进苗勒氏管退化的重要作用。自1947年Jost证实抗苗勒激素的存在以来,各国学者对其在女性生殖领域的作用展开了广泛的研究。现就抗苗勒激素与卵泡发育及多囊卵巢综合征、辅助生殖技术、生殖系统肿瘤等方面的关系加以综述。

促血管生成素-1,-2及其在女性生殖中的作用86-89

摘要:促血管生成素(angiopoietin,Ang)是新近发现的一组细胞因子,调节血管生成、退化及血管稳定性,参与生理及病理性血管生成。目前研究较多的是Ang-1和Ang-2,二者结构相似而功能各异,共同受体为Tie-2。正常胚胎发育及胎盘形成、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卵巢卵泡发育和黄体功能调节均存在生理性血管生成。Ang-1,-2及Tie-2在这些组织的表达变化提示Ang-Tie-2系统参与调节女性生殖功能。

雌激素受体α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进展89-92

摘要:雌激素是女性生殖系统中最重要的激素之一,通过与雌激素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雌激素受体属于核受体超家族的成员。雌激素受体α基因位于人类染色体的6q25.1,由8个外显子和7个内含子组成。雌激素受体α基因的多态性研究主要集中在外显子和第一内含子上,雌激素受体α基因的多态性与很多疾病相关,研究较多的有乳腺癌、骨质疏松以及子宫内膜癌等妇科疾病。通过基因多态性与疾病关联的研究,对揭示疾炳尤其是重大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液细胞因子研究进展92-96

摘要:子宫内膜异位症是育龄妇女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发病原因目前仍无确切定论,仅提出了许多学说。其中,免疫学说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特别是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液中细胞因子已被广泛研究。这些细胞因子之间以及因子和细胞之间的复杂免疫反应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产生和进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各种细胞和甾体激素的调控,两种或多种因子产生协同或拮抗作用,促进异位病灶的粘连和生长。因此,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如果从调节免疫因子方面着手可能是一个新的突破。

多囊卵巢综合征相关分子学研究进展96-100

摘要: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生育期妇女最常见的代谢紊乱性疾病之一,存在多种临床表现,且发病机制复杂。目前认为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多基因遗传性疾病,研究已提出了多个与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相关的候选基因,这些基因的多态性可能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一些临床表型相关。了解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致病基因有利于同其生化特征一起进行相关性分析,为多囊卵巢综合征提供合适的治疗方案。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与妊娠100-103

摘要:近期一些研究发现,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可以导致胎儿神经系统发育异常,因而建议应该对这些妇女进行及时的诊断和治疗。但实际上这些研究并没有按照亚临床甲减的定义来确定受试者,并且至今还没有设计良好的对照研究对亚临床甲减妊娠妇女后代的智力发育情况进行长期的随访,也没有研究报道,对亚临床甲减妊娠妇女进行干预治疗可以改善其后代的神经系统发育。因此,专家认为是否对所有妊娠妇女进行亚临床甲减的筛查和治疗应等待大型临床研究结果。

卵泡刺激素受体基因突变与女性不孕103-106

摘要:卵泡刺激素是人体内最重要的生殖激素之一,对性腺功能的调节至关重要,其生理作用是通过靶细胞膜上的卵泡刺激素受体介导的。近年研究发现,卵泡刺激素受体基因突变是导致性腺功能异常的原因之一。在女性,此突变不仅影响卵巢的正常生理功能,阻碍卵子的发生,对胚胎着床也可能产生影响。

第九届全国现代妇产科学新进展学术会议征文通知106-106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文摘
临床研究 避孕·节育不孕·不育——释放去氧孕烯酮或左炔诺孕酮皮下埋植避孕剂对前臂骨质密度的影响107-107

摘要:皮下埋植避孕剂是单纯孕激素制剂,不含雌激素。其避孕效率高、不良反应小且持续作用时间长,故越来越被广泛应用。然而,这种避孕方法对骨质密度的影响目前还不清楚。此研究旨在评价使用埋植剂前与使用18个月时骨质密度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