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阅读教学思考3篇

时间:2023-01-10 11:34:16

摘要:在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模式下,比较分析法、想象画面法、质疑思考法是培养学生思辨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这些教学策略不但能帮助提升学生们的诗词文化底蕴,更能提升学生们的思考与分辨能力,完成思想与情感的升华。

古诗词阅读教学思考3篇

古诗词阅读教学思考篇1

一、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一)开拓眼界,汲取知识正处于小学年龄阶段的学生,对自己的行为把控不够,往往因为懒惰以及贪玩抛弃了本该完成的阅读,完不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没有通过阅读学到知识,在这种情形下出现了一个新的模式--群文阅读,这种新颖模式的出现,让学生们在群文阅读的过程中可以进行思考和分析,并学习文章中的知识与内容,给教师减轻了教学压力。教师通过群文阅读的开展,让学生在阅读中不断地吸收文章中的新知识,汲取书中的营养,在不断地阅读学习中提高自己的阅读效率和质量,为今后小学语文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培养兴趣,受益终身做任何一件事情,只要有兴趣,那么再大的困难都能扛过去,对于年龄更小的学生也是一样,只要让他们养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那么在他的一生中都能够因此受益。随着近几年教育事业的发展,语文教材中古诗词的文章内容质量越来越高,趣味性也越来越强,而群阅读古诗词的教学模式,更让学生在学习课堂教材的过程中,提高了对古诗词阅读的兴趣。教师通过在课堂上的引导,在逐步深入的引导下,激发了学生在完成课堂教材学习的同时,想要进行课外阅读古诗词的兴趣,一旦激发了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及时抓住这个突破口,就能让将来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更加轻松。

二、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小学生对古诗词理解困难在小学的古诗词学习中,小学生之前并没有接触过,或者仅仅背诵过几句古诗,也没有掌握一些学习的技巧,再加上古人在编写古诗词时的用词用句都与现代的学习方式不相符合,导致小学生在进行古诗词的学习时对古诗词的理解较为困难,从而失去了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例如:对曹植的的《七步诗》的学习,学生对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没有了解,对曹植和曹丕的关系也不清楚,就无法体会曹植在诗中表达对手足相残的悲痛情感。

(二)教师的教学方式存在问题传统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将知识直接输送给学生,学生进行死记硬背,不同的学生吸收程度不同,就导致了学生对古诗文中的古人思想情感理解角度不同,即使背下来也是不懂得其中的意思,进而导致了后期教学进度跟不上,造成成绩的落后,成绩追赶不上,没有了进取之心,那么就会对阅读,对古诗文的学习失去了兴趣。

三、群文阅读背景下小学语文古诗词阅读教学策略

(一)教师要改变教学方式在群文阅读下,学生的阅读视野已经被打开,不同于传统古诗词的教学方式--详细解读文章内容,背诵,掌握作者思想情感。这样的语文教学没有任何的意义,学生既不能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也不能提高古诗词的阅读素养。所以,在此情境下,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可以采用学生自主学习,情景教学的方式,充分利用好多媒体技术,通过进行古诗词文章的解读,学生进行背诵和记忆,以及掌握作者思想情感的基础上,对学生的课堂情绪进行调动,可以采用一些情景化教学的方式,创造出古诗词中的一些特定的情景,让学生在诗人所描写的特定情境下进行古诗文的朗读和表演,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进行古诗词的学习。并且,教师要根据时代的不断发展中,及时学习信息科学技术,通过在技术的帮助下,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甚至可以在学习古诗词的基础上进行诗词的创作,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作者进行诗词的创作意图。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古诗文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它的价值在于不仅能给人以艺术熏陶,更能启迪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性情。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教学或者说阅读教学的提高就是文学思维的培养,这就要求学生在参与古诗文的群文阅读的活动后,当自己面对新的文章时,能够结合古诗词群文阅读中学习到的方法,从各个角度理解古人在进行诗文写作时的思想情感和意境。教师在进行兴趣培养时,要站在小学生的角度,用小学生喜爱的教学方式进行古诗文的讲解。如在《咏柳》这一古诗词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堂开始之前询问学生喜爱的植物或者树木,并让他们对自己喜爱的植物进行叙述或者描写,引起学生对这节课的学习兴趣,减少在课堂上昏昏欲睡的现象,进而进入教学主题《咏柳》的学习,通过学生之前自己叙述的对喜爱植物的情感,讲解贺知章通过对柳树的赞美和对春天的喜爱,就能够轻松的让小学生理解作者的情感,总结出了群文阅读学习咏春诗词的方法。

(三)优化教学手段和策略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往往存在着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交头接耳,活泼好动,对学习没有兴趣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对古诗文的阅读兴趣,从而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让学生在课前的过程中利用手机和网络进行相关资料的搜集,这样增强了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体验,促进了群文阅读古诗词教学的有效性。例如,群文阅读教学“田园诗”,可以先以教教材中杨万里的古诗《小池》为例,实现新课导入:用多媒体呈现这样一幅画面,画面中包含池塘、树荫、荷叶、蜻蜓、水草等景物,然后让学生通过观察画面说出其中包含的景物,通过这样的画面,导入学习的内容,用这种方法学习另外两组的田园诗。通过教师的如此引导,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综上所述,在现在的群文阅读背景下,改变和创新小学语文古诗词阅读教学策略是十分必要的。小学语文教师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做到有效导入,激发兴趣;积极引导,深入分析;群文阅读,升华理解,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质量定然会更上一个新台阶。虽然在群文阅读的背景下,小学语文的古诗词教学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但是通过教师改变教学方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以及优化教学手段和策略方式,能够解决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一部分问题和教学的困难。当然,可应用于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具体教学策略还有很多,有待教学工作者的进一步探索。

作者:陈昌萍 单位:贵州省铜仁市石阡县实验小学

古诗词阅读教学思考篇2

一、高中古诗词阅读“议题建构”的课程取向

高中古诗词阅读的“议题建构”就是选择多首与议题多方位相关的古诗词进行阅读的互动教学活动。

(一)符合基本阅读理论1.互文性。“议题”的“建构”要尊重诗歌本身的文本特质。法国符号学家茱莉亚·克里斯蒂在《符号学》一书中提出“互文性”是文本的一般性质,“任何作品的文本都是像许多行文的镶嵌品那样构成的,任何文本都是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化”,诗歌文本间有着某种互为观照和联系的独特“语码”。所谓建构“议题”就是要建构“某一特定的互文性”,来形成诗歌文本间的互相观照,达成“议题建构”的目标。2.可议论性。美学家沃尔夫冈·伊塞尔的“召唤结构”理论认为,“文本中的未定性和意义空白,是连接创作意识和接受意识的桥梁,是前者向后者转换必不可少的条件。它们的作用在于能够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赋予文本中的未定义之处以确定的含义,填补文本的意义空白。”诗歌的语言简洁,有更大的思考讨论空间,教师应“建构”出适当的“议题”,使学生能够有兴趣参与其中,最终把自己的观点或见解表达出来。“可议论性”就是留给学生填补意义空白的空间。

(二)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习任务群”的理念《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指出,“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议题的讨论实际上是激发学生思考问题、形成创造性思维的过程,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因此,议题的结论不必拘泥于唯一性和正确性,也不必形成所谓的“多元性”,但必须让议题结论在学生的认知水平之上形成拓展和延伸,而且是有个性的拓展和延伸。那么,学生思维方式将在议题建构的“开放性”中得到启发与转化。新课标的“学习任务群理念”要求:作品以人文主题为灵魂,要关注人文主题的丰富性和多元性;要选择经典文本来阅读,其中优秀古代作品数量要超过总量的1/2;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并特别指出对古诗词意象运用,对语言、情感、形象等不同角度欣赏是核心素养之一。学习任务群的这一理念对学习方式的要求,是以任务为导向,通过互动体验、主动建构来获取知识,包括自主阅读、讨论、交流。我们反观“议题建构”里“议题”是指话题,相当于一种任务导向;“建构”是一种互动的过程,包括自主阅读、讨论、交流;高中古诗词阅读的“议题建构”就是选择多首与议题多方位相关的古诗词进行阅读的互动教学活动,所以,这种教学符合“学习任务群”理念。

二、高中语文古诗词阅读教学“议题建构”实施策略

高中语文古诗词阅读教学中的“议题建构”,不仅要考虑高考的压力和课程改革的现状,还要考虑不同学校的生情和学情的现实情况来完成具体的实施策略。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建构议题:

(一)考虑古诗词的体裁特殊性和阅读的规律性来建构议题古诗词以优美简洁的文字,含蓄隽永的诗情,和与时代背景、诗人经历有很大相关性为特征,而吟唱是古诗词存在的根本样式。据此,教师可以在诗歌诵读节奏、景与情的关系和知人论世角度建构议题。1.以诵读节奏为纽带的议题模式。诵读节奏有四言、五言、七言。四言,通常以2/2为节奏来划分,比如“明明/如月”“何枝/可依”“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五言,以2/2/1和2/1/2的节奏为主,比如“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七言,以2/2/3的节奏为主,比如“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将相关诗歌推荐给学生,让他们在诵读中体会和归纳诗歌诵读的节奏规律。可以进一步让学生对“楚辞体”和“古体”诗进行节奏的划分,以验证自己的结论是否需要补充和修改。2.以诗人和时代背景为纽带的议题模式。教师可以李清照为例融入以诗人和时代背景为纽带的议题模式。李清照生于两宋之交的动荡时代,从书香官宦之家的小姐,到背负着靖康之耻的亡国奴,期间国破家亡、夫死财散、流离失所、沦落天涯,遭受了常人不能想象的悲苦。教师可以先向学生介绍李清照的生平,使他们了解并认识李清照所处的时代和人生,再用来助读《如梦令》《醉花阴》《一剪梅》《武陵春》《声声慢》这些词,学生就能看出李清照的愁,从伤春悲秋、伤别怀人开始,走到国破家亡、浪迹天涯。

(二)考虑教材古诗词相关教学单元和学习任务群来建构议题高中古诗词阅读教学的“议题建构”,不必完全脱离现有教材的先后顺序和单元学习任务,自行构建全新议题。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有教材资源,在完成单元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寻找并形成相关的议题建构。1.以诗歌流派为纽带的议题模式。按诗歌流派来分类可分为婉约词和豪放词。教师可以选取人教版必修四第二单元中柳永、李清照和苏轼、辛弃疾的词构成探讨婉约派和豪放派词风的议题,从常见意象分析、表达主要情感、诗歌风格等角度入手,让学生自己总结和归纳。也可以比较两种词风之间的关联,如婉约词是“诗言志、词言情”的词,而豪放词摆脱了婉约词“艳科”的小格局,在表现内容和境界方面有重大提升。2.以苏轼诗文的关联性为纽带的议题模式。初高中的人教版必修和选修教材里共有十一篇苏轼的诗文,如果将这些诗文的写作时间和苏轼的生平经历加以排序,我们就能看到这些诗文写于“乌台诗案”(1079年)前后。乌台诗案这一场文字狱将苏轼的人生轨迹拉倒了谷底,也把他诗文的思想境界推向高峰。教师可以在课前向学生介绍苏轼被贬黄州时期的时代背景,并在具体诗文阅读中体会苏轼思想的变化,尤其是被贬黄州之后的作品(《赤壁赋》《念奴娇》和《定风波》)里,透露出来的面对人生风雨,“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坚定的人生信念和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三)考虑高考古诗词鉴赏题考点设置和答题要求来建构议题高考诗歌鉴赏题包含几个考点:鉴赏诗歌形象和语言,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评价诗歌的情感内容和观点态度,围绕基本考点出现了综合性强的“比较鉴赏”类的考题。这就提示我们在古诗词阅读中主题、意象、语言、表达技巧等都可以单独或者搭配着形成议题。1.以意象为纽带的议题模式。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分析意象能够理解诗人在客观世界中主观的思想情感和审美意蕴。月这个饱含中国文化传统的经典意象具有很典型的可分析性。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月的意象含义,并对提供的诗歌进行意象分析归类。月首先具有温柔婉约的美感:“垆边人似月”月光下的一切都带有美感“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其次,月所代表的女性特质,也是无奈于当时的社会背景,女性凄楚无奈心境的代表,所以月是失意忧伤的象征,文人士大夫的仕途坎坷、悲剧命运就常常能与之相对:“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第三月亮具有永恒的特征,见证历史变迁,充满时间意义上的苍凉感,引发人类对宇宙永恒、岁月无常的思考和追问:“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2.以诗歌手法为纽带的议题模式。教师可以写愁情为例谈“虚实结合”手法,先让学生对“虚与实”有所了解,“实”是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景实境,是可见可感的,从时间上看属于此时的部分;“虚”是主观意识中存在的情感、设想、梦境,是通过主观想象包括回忆、做梦、展望而得到的,从时间上看属于过去或者未来部分。再让学生查找写愁情的诗歌,李白《秋浦歌》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刘禹锡《竹枝词》“红花易衰似侬意,水流无限似侬愁”;李白《远离别》“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人不言此愁古”……这些诗词里的愁情是抽象的情感,诗人用具体可感的事物形象去表达愁的长、多、浓、深,是一种化虚为实的手法。“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把飞花比作梦,把丝雨比作愁,是化实为虚;“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这里的“念去去”是提示进入想象和展望,进入未来的时间,属于由实入虚;“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这里的“遥想”提示进入回忆,进入过去的时空,属于由实入虚。这些都是“虚”与“实”结合的方式。

三、高中古诗词阅读教学进行“议题建构”的优势

(一)能提高学生古诗词阅读数量基于智慧课堂的“议题”建构,能满足高中古诗词教学“时间短容量大”的要求,单位时间内多文本的阅读提升了阅读数量;面对同一“议题”的多文本阅读,不必对诗歌整体鉴赏面面俱到,只选择议题的角度来解读,有助于提升获取阅读信息的有效性。学生能从“议题建构”课中读到大量古诗词作品,获得相当丰富的阅读经验,从而根治古诗词“读不懂”的问题。

(二)能确立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高中古诗词阅读教学进行“议题”建构,纠正了学生对高中古诗词教学只学“知识点”的认识误区,回归语文教学的“阅读”本质,给予学生更多的主动性和参与感。“议题”建构是同一议题的多例并举,能够助力学生对议题理解的深度和广度,从而提高古诗词的鉴赏能力,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三)能平衡高考压力和课改需求的矛盾由于“议题建构”中多文本的特性,教师选择的诗歌不必局限于教材,而应放眼课内和课外,共享学生和教师的阅读资源,共同构建课堂“议题”的文本素材。在智慧课堂理念引入教学的背景下,利用新媒体整合古诗词文本资源的渠道也很多。《中国诗词大会》《中华好诗词》《经典永流传》等节目,是学生自主阅读巨大的资源库。教师要注重鼓励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和自主阅读,形成大语文的格局,从而帮助他们养成自主阅读和终身学习的习惯。

作者:夏冰 单位:福建省福州华侨中学

古诗词阅读教学思考篇3

思辨能力是指小学生在认知对象面前所具备的思考辨析能力,包括对认知对象的实际情况、具体类别、事理缘由等信息进行辨别分析的意识活动。[1]思辨核心素养的培养,就是要在实际教学中,提高学生对待事物的思考能力、判断能力、辩证能力和推理能力。小学阶段正是儿童产生思想意识的重要阶段,而古诗词中蕴含着大量的思辨理论,是对学生进行思辨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从古代最为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的思想中可知,思辨能力是学习过程中极其重要的能力。[2]但是,许多教师在进行数目众多的优秀古诗词教学时,往往停留在释词、解意、悟情、背诵、应用的表层,如此浅尝辄止,学生的学习终究只是人云亦云。缺乏思辨的学习是没有灵魂的学习。进行基于思辨核心素养的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不但可以帮助学生体会中华文化之美,树立民族荣誉感,更能培养学生在思辨核心素养方面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分析力、丰富的想象力、勇敢的质疑力,帮助学生提高思辨思维的深度。

一、比较分析,内容梳理中思辨

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选取同主题的古代经典诗词,通过比较分析法,帮助学生快捷地寻找到诗词中的主题和核心,明确重点,比较不同,互相比对,对同一主题、不同诗词的写作技法、情感表达有着宏观整体的思辨分析能力,完成学生思辨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目标。[3]如,小学语文教师进行“边塞诗”主题群文阅读教学时,选取两首名传千古的经典唐诗《使至塞上》和《从军行》,教师提出一个比较分析法的问题,让学生来思考《使至塞上》和《从军行》这两首诗都写到边塞。通过比较分析法,可以迅速找到两首诗词中共通点——军人保家卫国的壮志豪情。学生们再深一步地分析,为什么不同地点、不同的时间、不同的诗人却不由自主地选择了相同的主题进行表达呢?结合诗人朝代背景,辩证地思考梳理诗人当时的情感,学生们恍然大悟:保家卫国的爱国情怀,是中华民族灵魂的底色,是世代传承的基因血脉。因此来到边塞,见景生情,内心传承的爱国情感奔腾而出,真情流露化作诗词。而人们又通过这些经典的诗词,将保家卫国的情感流传后世,经久不息,成为中华民族的血脉基因,流传千古。通过这样反复的思考、辨析、梳理,学生不但感受到诗词的魅力,更是完成了思维的升华,更能有深度、辩证地去品读诗词。[4]因此可知,在比较分析法的帮助下,学生们通过古诗词群文阅读对事物的看法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辨理解,提升了思辨能力。

二、引导想象,情感触动中思辨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才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能够流传至今的古诗词,都是大浪淘沙的经典之作,都极其凝练而又具有强烈的画面感。古典诗词中波澜壮阔的历史事件、精妙绝伦的意象比喻,都特别有助于学生产生饱满的画面感,帮助学生通过想象进入时空场景,从而在身临其境的环境下完成思辨能力的提升。例如,在实际的古诗词群文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开展“狼烟烽火”的战争主题的群文阅读。选择《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出塞》《从军行·其二》《凉州词二首·其一》等古代经典诗词作为素材组。这些经典战争诗词都像放映机般,将古代战争场景中战士的形象描绘出来。语文教师利用想象画面法引导学生想象场景,并在想象中体会诗文中战士对家人的不舍、对国家的赤胆忠诚、对死亡的大义凛然、对敌人的痛恨藐视等。这个过程就是升华学生对知识信息的识别与提炼能力的过程。[5]战士们的满腔热血、将士们的舍生忘死的画面都一帧一帧刻在学生心中,他们对英勇无畏战士们的钦佩之情也会油然而生。在感怀的同时,孩子们同样会想到自身会不会这样勇敢,顺其自然地培养了学生的思维核心素养,更是完成了思政教育,从小就树立孩子们保家卫国的情感。然后,语文教师再联系当今时事进行思辨引导,提出问题“古诗中将士的壮烈画面,让你想到现代生活中的谁”。学生们在强烈的情感触动下,纷纷进行思考和分辨,还有和同学一起研究的,都说出自己的答案。有的学生,想到疫情下那些勇敢的志愿者——“大白”。在人们都恐惧疫情的情况下,大白们选择成为逆行者,向病毒宣战,保护其他人。有的同学说想到了地球外空间站中三位宇航员,解释说自己一个人睡觉都怕黑,宇航员们来到了更加寂寞的太空,不畏恐惧,只为了国家航天事业的发展……

三、质疑探究,个性解读中思辨

思辨阅读,其核心是学生的思考与融入。想要通过古诗词群文阅读提高学生的思辨核心素养,就一定要放开对学生标准答案的限制,发挥学生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质疑精神,让学生因质疑去思考,为了证明去分析。例如,以杜甫的诗歌为主题的群文阅读,通过《蜀相》《月夜忆舍弟》《登高》《登岳阳楼》的群文阅读教学,学生了解到杜甫的诗风是“沉郁顿挫”,通过对《蜀相》《月夜忆舍弟》《登高》中分别对应“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这些名句的理解与解析,学生都能体会到杜甫当时心情的悲苦,这三首诗的诗人感情,学生们的意见是一致的,但是对于《登岳阳楼》中诗人当时的心情,学生们产生了不同的个性化解读。重点在于《登岳阳楼》诗歌首联“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明末清初著名学者仇兆鳌在《杜诗详注》中评论“‘昔闻’‘今上’。喜初登也。”但有的学生认为此处应该是“悲”。这个时候,语文教师应鼓励学生要有不信奉名家评论的批判精神,敢于质疑、勇于发问,并适时引导他们深入了解杜甫的诗作背景,找出解读的依据,帮助其形成更深层次的理解,在不同的理解中,反复思考探究,获得思辨能力的提升。《登岳阳楼》作于唐大历三年深冬,杜甫当时已经57岁,他年老多病、生活颠沛流离,以寄居孤舟野外为主,曾阅尽人生繁华,也历尽人间悲苦。在这样的生活境遇下登上岳阳楼,诗人怎能不悲?那么,仇兆鏊所言之“喜”就是凭空妄说吗?有着“20世纪杜甫”称誉的当代学者萧涤非在《杜甫诗选注》也曾提出自己的观点:“昔闻其名,今临其境,言外见得这也是一件快事。”也就是说,这初登之“喜”源于诗人对洞庭湖、岳阳楼向往已久,如今夙愿以偿,应当是“喜”的。显然,在本次学习中,学生对初登之“喜”和有登临之“悲”的质疑思考的过程就是思辨的过程,在逐步深入的深度个性解读中提升了思辨能力。综上所述,在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模式下,比较分析法、想象画面法、质疑思考法是培养学生思辨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这些教学策略不但能帮助提升学生们的诗词文化底蕴,更能提升学生们的思考与分辨能力,完成思想与情感的升华。同时,能提高教师群文阅读的教学能力,完成古诗词群文阅读的深度解析。

参考文献

[1]周恒.小学语文如何利用古诗词加强学生的思辨能力[J].科普童话,2020(19).

[2]唐伟.浅议古诗群文阅读教学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J].教师,2019(36).

[3]王萍.利用群文阅读教学培养小学生思维能力[J].2020(4).

[4]尹娅.启于有效的补充,走向思辨的读写:小学1+X群文阅读教学的实践思考[J].语文课内外,2020(9).

[5]吴琰.诵读经典诗文,传承中华文化:小学古诗文阅读教学现状及策略探究[A].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文案[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833-835.

作者:陈碧霞 单位:莆田市荔城区第一实验小学

上一篇: 小学习作教学研究3篇 下一篇: 初中历史教学探讨3篇
相关文章
精选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