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的文学价值汇总十篇

时间:2023-08-03 16:46:32

古诗的文学价值

古诗的文学价值篇(1)

一、从熟入手,巧选诗文

中国的古典诗文博大精深,有很多传世佳作,它们内涵深刻,意存高远。要运用好它们,首先就要对古典诗文进行精心地整理和挑选。在整理和挑选时,我认为要特别注意整理中小学教材中的篇目,因为这些诗文都是经过精挑细选,内涵丰富,并且为学生所熟悉,语文老师已经给他们仔细地讲解过,而且很多篇目学生都会背诵,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如在上《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这一课中“新事物必然代替旧事物”这一哲理时,我用了学生初中学习过的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首七言律诗,首先我请同学们齐声背诵,由于学生很熟悉,所以学生的情绪高涨。接着请同学说说这首诗的写作背景,然后请学生说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论文联盟句诗的含义及表现的哲学思想和作者的人生态度。通过激烈的分析讨论,学生不仅明白了新事物由于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新事物必然代替旧事物的哲学道理,还学习到了刘禹锡面对生活的挫折时那种乐观的人生态度。

又如在讲解矛盾的特殊性的时候,我适时引入初一教材中卢梅坡《雪梅》中的“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学生通过朗诵、品读,不仅明白了不同的事物具有不同的矛盾,还认识到不同的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古人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利用学生熟悉的古诗文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他们的求知欲,使学生在浓浓的国学氛围中,去感受哲理,领悟哲理,在与古人的对话交流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二、形式灵活,巧设问题

在教学的过程中,为了强化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中引用诗文

转贴于论文联盟

古诗的文学价值篇(2)

唐汝谔,字士雅,明末松江府华亭人。华亭又名华亭谷,在今上海松江县西。其弟唐汝询著有《唐诗解》五十卷,畅行于世,唐汝谔继作《古诗解》二十四卷。又有《诗经微言合参》八卷。《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其著述《古诗解》:“其兄汝询有《唐诗解》,故此以古诗配之。其注释体例略同。惟《唐诗解》以五七言分古近体,此则分为五类:曰古歌谣辞、曰古逸杂篇、曰汉歌谣辞、曰乐府、曰诗。其训诂字义颇为简略,所发明作意亦皆敷衍。又乐府之类声词合写者,汝谔不究其源,一一强为之说,尤多牵强。”机山钱龙锡在《古诗解叙》中说:“吾乡士雅唐君,少为诸生即博雅嗜古,与其弟仲言裒采汉唐诸诗而分解之。仲言《唐诗解》先成梓以行世,士雅方婆娑帖括,未遑竣业。及以明经振铎海虞,始出生平所著述诠次之,得若干卷,为歌谣乐府者十之五,为五言古诗者十之四,为四言、杂言、七言者十之一,总名《古诗解》。”

一、《古诗解》的选诗情况

《古诗解》二十四卷,共选诗近八百七十首,入选作家从帝王、公卿到方外异人、无名氏、闺秀、宫人计一百八十四人。具体分卷安排如下:卷一、二为古歌谣辞,共录八十首;卷三为古逸杂篇,录诗七十七首;卷四、五为汉歌谣辞,录诗六十四首;卷六至卷十三为古乐府诗,共录二百四十七首,其中,汉乐府三卷录诗八十八首,魏乐府二卷录三十五首,晋乐府一卷录诗四十六首,宋乐府三十首,齐乐府十首,梁乐府二十六首,陈、北魏、北齐、隋三朝合录乐府诗十二首;卷十四为四言诗,总录七十八首;卷十五至卷二十三录五言诗,汉、魏、晋、宋、齐、梁、陈、隋八代共录三百零六首;录六言古诗八首,七言古诗九首。

从所录乐府诗来看,汉乐府诗最多,共八十八首;其次为晋乐府,共四十六首。显然唐汝谔认为这两个朝代乐府诗成就最高,均属“体裁古雅、辞意悠长”者。就所录五言古诗而言,晋诗录八十一首居第一,宋诗五十七首居其次。如果按录诗数量多少统计诗人,乐府诗类魏武帝和陈思王植各十一首,并列首位;齐鲍照八首,位居第二。四言古诗类共录诗歌七十八首,其中陶潜二十六首,占全部四言诗数量的33.3%。五言古诗类录诗数量第一位是陶潜(三十首),占全部晋诗数量的37%。其次为谢灵运(二十三首)。仅就四言诗和五言诗而言,共计384首,陶潜两类诗歌共录56首,占整个汉魏六朝古诗的14.6%,可见陶潜(渊明)在唐汝谔心中的地位,同时符合汉魏六朝诗歌在明末诗坛实际接受情况。(详见附表)

附表

《古诗解》录诗数量统计

二、《古诗解》的选录标准

唐汝谔的《古诗解》的选录古诗标准是什么呢?“是编所选,大都主体裁古雅、辞意悠长,而原本性情有关风化,但不失古人温柔敦厚之旨,即亟为收录。惟乐府自晋宋迄齐梁,半为男女唱和之作,亦其风使然,不得一切删去,姑去其甚者,存其雅者,庶几亦十三国风不删郑卫之意云。”(《古诗解?凡例》)依照唐汝谔划定的标准,符合以下几条标准方可入选:一要“体裁古雅”,二要“辞意悠长”,三是“原本性情有关风化,但不失古人温柔敦厚之旨”,四是乐府中“男女唱和之作”中的“雅者”,根本标准是儒家“温柔敦厚”之说。

这里唐汝谔所说“体裁古雅”,应该是指传统的四言诗、汉魏以来形成的五言诗及与汉乐府之后形成的历代乐府诗,自然而然那些齐梁之后的宫体诗等作品均在删汰之列。“辞意悠长”当指诗歌感情抒发与表达方面,要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余味深长。同时,许多乐府民歌中表现男女真挚爱情的歌谣,在“不失古人温柔敦厚之旨”的前提下,得以广为选录和传播。相较于唐汝谔之前的众多古诗选本,《古诗解》显得难能可贵。

唐汝谔在《凡例》中自称其诗选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余述是编,不专步骤昭明,而以近代四家参入之。于杨(慎《五言律祖》)、左(克明《古乐府》)则加精,于李(攀龙《古今诗删》)、钟(惺《古诗归》)则加博,庶几选古之一变云。”即云不惟昭明《文选》是准,他要选出符合自己所定标准的古诗。他声明《古诗解》所选古诗,在选目上要比杨慎《五言律祖》(9卷133诗人311首)和左克明《古乐府》(10卷)更加精当,意图“删汰繁芜,使莠稗咸除,菁华毕出”(《四库总目提要》“总集类”),同时较之李攀龙《古今诗删》(唐前古诗9卷545首)和钟惺《古诗归》(15卷836首)更为博洽。那么,唐汝谔拿来对照的四部的古诗选本究竟如何呢?

明代杨慎为嘉靖初期文坛鸿儒之一,为反对前七子派“诗必盛唐”之主张,力倡六朝诗歌,并有《五言律祖》六卷、《风雅逸篇》十卷、《古今风谣》一卷等盛行于当时,且以之作为宣传自己文学主张与反拨前七子的重要武器。杨慎在其《升庵诗话》卷一评王融《上巳诗》:“王融《上巳》诗‘粤上斯巳,惟暮之春’二句古雅。《诗评》:‘四言诗,《三百篇》之后,曹植、王融。’”唐汝谔《古诗解》推崇的古诗第一标准正是“古雅”,不能说他没有受杨慎诗论的影响。杨慎《五言律祖》纯录六朝五言诗,较之唐汝谔《古诗解》而言,没有《古诗解》古歌谣到古乐府,从四言诗到五言诗,“体裁古雅,辞意悠长”那么的精纯,也许缺乏“古人温柔敦厚之旨”。

元代左克明《古乐府》十卷,是继宋代郭茂倩《乐府诗集》之后一部重要的乐府诗选本。《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百八十八:“是书录古乐府词,分为八类,曰古歌谣,曰鼓吹曲,曰横吹曲,曰相和曲,曰?[商曲,曰舞曲,曰琴曲,曰杂曲。自序谓‘冠以“古歌谣”词者,贵其发乎自然;终以“杂曲”者,著其渐流于新声,又谓风化日移,繁音日滋,惧乎此声之不作也。故不自量度,推本三代而上,下止陈隋,截然独以为宗。虽获罪世之君子,无所逃焉’云云。”“此集务溯其源,故所重在于古题古词,而变体拟作,则去取颇慎,其用意亦迥不同也。就《古诗解》的乐府诗部分选录而言,唐汝谔受左克明影响很大,尽管郭茂倩《乐府诗集》影响更大,但唐汝谔《古诗解》选录乐府诗标准与左克明《古乐府》更加接近。如卷一、二大量选录“古歌谣”词,合计八十首,也许出于与左克明相同的标准:“贵其发乎自然”;乐府与古诗均止于陈隋,是否也如左克明在其《古乐府序》中阐明不选唐代的原因一样:“唐人祖述尚多,非敢弃置,盖世传者众,弗赖于斯。”《子夜歌》晋宋齐辞郭茂倩《乐府诗集》只录四十二首,《古乐府》仅录二十首,《古诗解》仅八首,从数量上来说够精的了。

与明代李攀龙《古今诗删》和钟惺、谭元春的《古诗归》相比,唐汝谔《古诗解》在当时的影响要小得多。但是,选录八百六十九首古诗的规模要远远超过前两部书。《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百八十九评李攀龙《古今诗删》:“是编为所录历代之诗,?按?髯苑痔澹?加诠乓荩?我院何耗媳背??我蕴啤L埔院蠹桃悦鳎?嗦纪?敝钊酥?鳎??患八巍⒃?8亲岳蠲窝舫?欢撂埔院笫橹?担?昂笃咦勇室源寺巯嗌小E柿?茄。?淌侵疽病!薄把?祷ヒ欤?酥泵?踔??H胫鞒雠??辉嫡嬗邢薅稀X屎竽∧庳馇粤鞅淄蚨耍?煊牍?病⒕沽晖?芎笕酥?咐鳌F穹歉咛甘⑵?幸约ぶ??熘脸龆?炊?酰咳幻骷韭凼??常?杏谄咦印F咦勇凼??迹?煌獯吮嗦级?嬷?R嘧阋约?缁岜淝ㄖ?省J欠欠淦鹬?桑?纯煞弦病!弊魑?捌咦优傻牧炀?宋铮?钆柿?蘩砺鄹倭煨孕?裕?耸?柩”静宦继拼罄?院蠹八卧??璧淖龇ǎ?晌?锤垂排晒セ鞯目谑怠K淙还攀?肜指??糠质苋粟覆〗仙伲?迫贲痰摹豆攀?狻费∈?嬉?取豆沤袷?尽饭愕枚唷!端目馊?樽苣刻嵋?肪硪话倬攀??乐有省⑻吩?骸妒?椤罚骸笆鞘榉补攀??寰恚?剖????怼4笾家韵斯钣拿煳?冢?愣阂欢?码h字句,矜为玄妙。又力排选诗惜群之说,于连篇之诗随意割裂,古来诗法于是尽亡。至于古诗字句,多随意窜改。”实际上,《诗归》在当时非常流行,几乎家置一编,洛阳为之纸贵。就选诗数量与特点而言,二书最为接近。就古诗而言,《古诗归》录诗八百三十六首,《古诗解》录诗八百六十九首,相差仅三十三首;《古诗归》录诗最多的诗人是陶潜,共五十二首,其次是谢灵运,二十六首;第三是谢?I,录二十二首。而《古诗解》录诗最多的是陶潜,共五十六首;其次是谢灵运,录二十三首;第三是谢?I,共十一首。二书非常接近,说明《古诗解》受《古诗归》影响很大。

与前述四种古诗选本相比较,唐汝谔的《古诗解》有详细的文字训诂,配以串讲式的评解,对每首诗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均有精到的分析与鉴赏,是其独特的价值所在。有的评解参照诗人生平遭际,诗的本事背景对诗篇融会贯通,评解真义;有的评解通俗地串释诗意,补足空白,使其语意贯通,明白晓畅。当然,限于唐汝谔对诗歌艺术的理解,也有其不足一面,即局限于传统的“言志”“缘情”说。对于深刻反映现实,有着丰富内涵的现实主义诗篇,仅从儒家“温柔敦厚”的“发乎情,止于礼义”的角度去理解,就不能得其全貌。

参考文献:

[1]明人传记资料索引[m].台湾中央图书馆编,中华书局,1987年版.

[2]四库全书存目丛书[m].齐鲁书社,1997年版.

古诗的文学价值篇(3)

1、爱国主义的情感

中学语文课本中关于古诗文教学的许多篇章,高扬着古人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是伟大人格凝聚的结晶,理应为当代青少年学习和继承。教师应积极开发古诗文中丰富的资源,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加强爱国主义的人文情怀教育。

《离骚》中,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九死不悔之意志去追求探索“存君兴国”的理想直至生命的终结;《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疑问,体现了他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岳阳楼记》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体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此外,“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霍去病,“待从头收拾旧山河”,“精忠报国”的岳飞,“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五人墓碑记》中,视死如归,勇于赴死的民众……,这些人物身上体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正是我们人文精神教育需要的范本,也是用来培养学生忧患意识、爱国情怀最好的精神食粮。这些优秀的作品千百年来一直激励着无数仁人志士为正义、为保家卫国而抛头颅、洒热血。作为中学生,欣赏和学习这些古典文学作品,就是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洗礼,接受中国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的熏陶。

2、良好的道德品质

语文教育必须重视文化内涵的挖掘及其教育,尤其要重视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长期以来中华民族形成了世代相传的传统美德,如团结、气节、孝心、谦虚、节俭、仁爱、责任感、等等,这些传统美德理应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方面,予以足够重视。

《信陵君窃符救赵》可教育学生宽厚待人,真诚交友;《训俭示康》可教育学生养成务行节俭,力戒奢侈的良好习惯;《陈涉世家》一文则教育学生要诚实守信、不可见利忘义。《左忠毅公逸事》则可让学生学习左忠毅公面对强暴,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王忠肃公翱事》中的王翱处理任何事情都坚持原则,严于律己,不徇私情,廉洁自守,忠于朋友的无私品质在当前社会则可以给学生以深刻的思想道德洗礼。

此外,像“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刘禹锡的《爱莲说》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品格,《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博大胸怀,……都是我们今天教育学生养成良好道德品质和高尚人格的优秀示例,因此,教师必须充分挖掘其中的德育内容,并行之有效地贯穿于语文的课堂教学中。

3.严谨的治学精神

中学课本中选入的古诗文作品,有许多都是紧密结合学生学习的需要,与他们的学习密切相关的内容, 对于其今天的学习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现书有感》)告诉我们在学习中只有不断地读书,不断地汲取新的知识,心智才能更加开豁,更加敏锐。“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短歌行》) 告诉我们一个人如果不趁着大好时光而努力奋斗,让青春白白地浪费,等到年老时后悔也来不及了。它鼓励青年人要珍惜时光,可以说是出言警策,催人奋起。民族英雄岳飞在他的名作《满江红》里也表达了相似的人生态度:“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同时,他更以自己短暂而光辉的一生,给予后人有力的鼓舞和鞭策。《送东阳马生序》的作者宋濂以自己勤苦求学而功成名就的事实,现身说法,勉励后辈专心向学,刻苦自励,情真意挚,语重心长,给后学者以深刻的启示。

《石钟山记》则告诉我们要想获得真知,必须付出一定的代价,在学习这篇文章时,要让学生认真体会“事不目见而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的箴言,养成不畏艰险,求真务实的人生态度。《游褒禅山记》的作者以游褒禅山的见闻为喻,阐发了富有哲理性的见解,讲述这篇文章时要使学生深刻领悟“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的个中三昧。

此外,像《论语》中提到的“学思结合”,“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三人行,必有我师”,“温故而知新”……都体现了科学严谨的求学态度和治学精神,对于我们今天的教学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4.积极的人生态度

人的一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那么身处逆境之时,是消极避世,自暴自弃;还是积极乐观、奋发作为,不少古诗文作品也给我们做出了经典的回答。

王勃《滕王阁序》中的“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可以说是全文最富思想意义的警语。古往今来有多少有志之士,面对一切艰难险阻,总能执着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即使在郁郁不得志的逆境当中也不消沉放弃。东汉马援云:“大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王勃在此化用,警示那些“失路之人”不要因年华易逝和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而王勃此时正怀才不遇,但仍有这般情怀,确实难能可贵。

《报任安书》中的作者司马迁为了“成一家之言“,完成巨著《史记》,身处逆境,隐忍苟活。他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生死观给予后来者提供了一种人格榜样。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将《报任安书》和《渔夫》两篇文章进行比较阅读,司马迁和屈原都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一个毅然赴死,一个忍辱而生。为后人做出了两种不同的人生抉择,通过对比分析,讨论交流,了解他们为什么会有如此不同的人生抉择。从而可以让学生正视人生的苦乐顺逆,拥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通达乐观的健康人格,并进而确立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通过这些经典诗文的学习,可以培养中学生为理想和抱负不断前进、不断发展的能力,尽管遭遇许多曲折和坎坷,也要具备不懈追求、坚忍不拔的精神品质,将自我塑造成有勇、有谋、有智、有识的新时代综合性人才。

中国古诗文是几千年来人类文明最丰富、最生动的载体,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但我们还必须看到,作家作品不可避免地受到时代与阶级的局限,纵使十分优秀的古典诗词作品,其间包含的思想也可能存在落后的东西。例如,曹操的名作《短歌行》充满着壮志豪情,然而他统一天下的政治理想却明显地带有封建帝王的狭隘与自私,他所认为的天下不过是一已之天下。岳飞的《满江红》高唱着精忠报国的旋律,但他的爱国是与对封建君主的愚忠交织在一起的。《陋室铭》中,既宣扬了洁身自好、不与世俗流化的高尚人格精神,也包含着随遇而安、躲避尘世的消极思想……

因此,在古诗文教学中,教师必须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以其“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特点和优势,更好地发挥其“以优美的意境感染人,以深邃的哲理教育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独特作用,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使其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姚伯登《论中学文言文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南方论刊》,2008年第6期。

[2]文娟《中学文言文教学中对学生古典情怀的培养》,《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古诗的文学价值篇(4)

中华民族是诗的国度,中华诗歌博大精深,是汉语言中的精华。在中小学教学古典诗词,就好像在孩子们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铺上了一条通道,让他们穿越时空,走进历史,了解并深刻认识我们民族的悠久文化。有人认为历史离我们太远,古典诗词已远离我们现代的语言形式。殊不知,只有认识了昨天,才能真正懂得今天、开创明天。古典诗词的学习,是许多中小学生接触传统文化的起点,这将为他们以后进一步了解并热爱祖国文化打下良好的基础,并对其一生的文化素养的形成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回溯过往,多少英雄豪杰、治世良策被历史的尘沙湮没,但是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李清照这些名字却熠熠生辉,“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三岁小儿亦朗朗而诵。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大的反差呢?从“诗经”到“唐诗宋词”,从上古时代到明清至今,无数文人墨客用诗词来抒发内心的感触。可以说,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最引以为豪的文化遗产,也是每个炎黄子孙最为耳熟能详的话语。古典诗歌“充满洋溢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美好的精神,一种品格,一种操守和修养。”

二、教育价值

同志说过:“中国的古典诗词博大精深,有许多传世佳作,它们的内涵深刻,意存高远,也包含很多哲理,学一点古典诗文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教育的核心价值在于育人,即铸造人的灵魂。学习古诗文可以让孩子们感受先贤的智慧和情怀,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古典诗词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传承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功能。古典诗词的题材涉及社会人生的方方面面,相思离愁、爱情友情、山水田园、爱国忧民、自然风物无一不入诗。因此,从古典诗词里学生可以受到多方面的教育:诵读“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可以养成豪迈开阔的胸襟;诵读“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可以学会珍惜友情亲情;诵读“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可以激发浓郁的爱国热情。欣赏一首诗的过程,便是再造一首诗的过程,日积月累,不仅令学生的大脑汲取不同的知识、思想,还让他们从小根植于中华文化的沃土中,接受传统文化精华的滋养,情感不断丰富,情操不断得到升华,从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个性,促进健全人格的养成。因此,《语文课程标准》不仅明确规定了义务教育每学段要背诵的古诗文篇目,还规定了阅读要求:第四学段,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力求通过古诗文的熏陶为学生的人生涂上最佳的底色。

三、审美价值

对美的追寻一直是全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特殊的文化心态、审美趣味。经过岁月淘洗流传下来的优秀古诗词就是美的积淀,历经千年而魅力不减。首先古典诗词的魅力体现在它的辞藻美。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语言辞藻美是诗歌审美特征的一个重要方面。孔子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诗人们为选词炼句而苦苦求索的例子,可以说是不胜枚举。诗圣杜甫曾云:“为人性僻眈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他自己的创作就是明证:“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短短十字却刻画出了洞庭湖的浩渺博大。古典诗词的魅力还体现在它的含蓄美。从欣赏的角度看,诗歌具有言简意丰、言近旨远的特征,能使读者展开积极的想象和联想,激起读者的欣赏情趣。如“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正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使玩之者无穷,味之者不厌”。这是因为,古代诗歌的体制一般比较短小,一首诗词的字数句数都是固定的,所以诗人在创作时必须以小见大,以少见多,短中见长,浅中含深,以最少的语言表现丰富的思想感情。再次,古典诗词的魅力还体现在它的意境美。古人写诗讲究情高韵远、动态传神,一首首诗就是一幅幅山水画,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和画往往融为一体。古典诗词的优美意境,就像一幅幅淡雅的水墨画,立体地展现在读者眼前。“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通过绘景营造出闲适、优雅的意境。纵观浩瀚的诗词海洋,从《关雎》《蒹葭》到《无题》《清明》,无一不是情、景、意三者的完美结合。

四、艺术价值

古诗的文学价值篇(5)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其中最精华的部分是诗。在我国,诗从《诗经》始,可以说是历史悠久。诗人各朝各代各时期都有很多,尤其是出现了很多著名的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诗作的内容也包罗万象,题材不拘一格,特别令人称道的是其高超的技巧,一词一句都经过千锤百炼。在悠久的诗文化中,古诗是一朵奇葩,它意境优美,含义隽永,语言形象,韵律和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现代教育应特别注重古诗教学,意在加强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

古诗教学从小学开始,学生学习古诗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审美,还可以从中学习到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文化。因此,教师必须要重视小学古诗教学。那么,对于蕴涵着优良中华传统文化的古诗,教师在教学中应从哪些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呢?

一、加强对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教育

爱国主义情感是中华民族团结和发展的不竭动力,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学校德育的首要任务就是教育学生具有爱国主义情感。因此,教师在古诗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具体可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教育学生热爱祖国

历朝历代都有好多爱国诗人,他们的很多诗篇都饱含着深深的爱国之情,如南宋诗人陆游、抗金名将岳飞、爱国主义诗文文天祥等。唐代诗人杜甫一生爱国忧民,他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中写道:“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听闻收复河南河北后喜极而泣的心情,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关心国家、人民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王昌龄在《出塞》一诗中写道:“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体现了诗人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情感。这样的诗人和诗作还有很多。在教学时,教师要使学生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深入体会诗人的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努力学习,长大后为祖国的发展出力献策。

(二)教育学生热爱家乡

古诗有云:“人是故乡亲,月是故乡明。”可见其对家乡的热爱。唐代诗人李白脍炙人口的诗作《静夜思》中“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一句传达的便是诗人思念故乡、热爱故乡的情感。宋代诗人王安石在诗作《泊船瓜洲》中写道:“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句表达了诗人思念家乡的炽烈情感。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对这些千古佳句进行深入解读,进而教育学生热爱家乡。

(三)教育学生热爱劳动人民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尤其是广大劳动人民在人类历史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身上散发着自强不息的优秀文化传统的光芒。因此,热爱劳动人民是学生必须具备的道德品质。唐代诗人李绅在《悯农》这样感叹:“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充分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尊敬。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劳动人民的艰辛,感受诗人对劳动人民尊敬的思想感情,教育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二、加强对学生情谊的教育

除了有表达爱国主义情感,热爱家乡、热爱劳动人民情感的诗作之外,还有很多是表达亲情、友情的诗作。情谊是十分美好的东西,每个人在与他人的交往中都会产生或深或浅的情谊。在当前快节奏的生活中,人际关系淡漠已成普遍事实,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情谊教育。

(一)亲情教育

爱家才能爱国。家是亲情维系的一个团体,父母之情、手足之情是亲情的体现。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中写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充满了对兄弟的思念之情,读来使人颇为感动。诗人孟郊在《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中歌颂了母爱的伟大至极。著名的《七步诗》虽然反映的是手足相残,但从反面教育我们亲人间要和睦相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切体会亲人的关爱,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高尚道德品质,使学生与父母、兄弟姐妹在家中营造一种和谐的亲情关系。

(二)友情教育

子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又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与朋友交往是学生学习、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有朋友学生才不会囿于自己的小圈子,才会博闻。而益友又是非常重要的,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可见朋友的选择也大有学问。因此,对学生的友情教育不容忽视。古人就十分重视朋友间的交情,在诗作中多有反映。如李白的《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高适的《别董大》,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等诗表达了诗人与朋友间的深厚情谊。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深刻体悟诗中所表达的对友人的深情厚谊,教育学生要珍惜友情,相互学习,相互帮助。

三、加强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小学阶段正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阶段,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学生只有树立了正确的、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才能沿着正确的道路发展,才能成为社会的优秀人才。引导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靠单纯的说教很难达到良好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使学生在形象生动的教学中有所感知,有所体悟。

古诗中,有很多关于人生观、价值观的诗作,教师可以拿来一用。如唐代诗人王之涣的诗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表现了诗人不断进取的精神。明代诗人于谦在《石灰吟》一诗中写道:“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表达了诗人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王安石的《梅》中有一句 “凌寒独自开”,不但歌颂了梅不屈不挠的精神,也表达了自己变法的决心。教师在教学这些古诗的过程中要特别强化其中蕴含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在优美的诗句学习中受到教育。

诗歌教学的任务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还兼有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学生情谊和正确、积极人生观、价值观的任务。在古诗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体会诗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使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有所认识,有所学习,有所发展,这样中华民族的才能始终屹立不倒。

参考文献:

古诗的文学价值篇(6)

古典诗词是我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蕴含的不仅是古人的思想,更是古代历史文化的缩影,不少古诗词记录了古人的生活情景,反映了古人的思想情感。但由于古典诗词以文言文为写作方法,对于习惯运用白话文的当代学生来说,想学好古典诗词并非易事,加上古典诗词在初中教材占的比重不是很大,导致无法得到教师与学生的全面重视。教师如何挖掘古典诗词的人文特色,让古典诗词闪耀光芒?

一、挖掘人文内涵,让古典诗词闪耀光芒

人文内涵是古典诗词的一大特色,也是古典诗词之所以能发扬光大的重要原因。它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教师应当转变观念,积极挖掘人文内涵以提升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并在教师的引领下有效参与阅读。

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此词是属于望月怀人之作。虽是怀人,词牌的最后却抒发了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世上所有的事都不可能完美。教师在分析该词时应避免平白描述,尽量选择优美的语言,以增强古典诗词的质感。同时突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一人文精神。可以说,没有深入品读古诗词,就无法感受到它的美,而没有深入理解作品的情感,就无法体会古人细腻而丰富的情感。教师可以运用优美、流畅的语言,将艰涩、难懂的古典诗词简单、生动的展示给学生,同时也要将作者的内心情感展现给学生,学生才能感受到古典诗词的魅力,进而感受到古典诗词中蕴藏的人文精神。古诗词之所以能经久不衰,流传久远,原因在于古诗词融入了当时的生活情景,融入了作者不一样的情感,并运用语言文字将它记录下来,当后人在品读诗词时,似乎还散发着余温,情感是那么的炽烈、感人。因此,挖掘人文内涵是引领学生有效参与学习的重要法宝,也是闪耀古诗词魅力的重要策略。

二、创新教学模式,让古典诗词闪耀光芒

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大部分教师习惯运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他们会将自己的理解借助课堂全盘“传授”给学生,而没有考虑学生的认知期待,没有考虑教材蕴含的人文精神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同时,有些教师会让学生背诵,这本是好事,但不少老师要求学生背诵时,并不是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之上,而是要求学生强行记忆,此方法显然没有充分挖掘出古词的价值,导致学习效果不理想。古诗词之所以能成为经典,在于它的价值,蕴含的人文精神,教师要创新教学模式,使古诗词焕发魅力。

如《破阵子》,该词的主要创作背景是南宋时期,当时南宋正在遭受金的侵略,而南宋朝廷并不主张抗金,一再退让。当时,作者已经辞官在家,虽然闲居却仍没有忘记祖国,他的好朋友陈亮也有同样的志向,作者就做此词以表明自己的心迹。当学生了解到作者在写此词时的情感状态后,他们在品读时就不再是枯涩的,而是带着爱国情怀的热血,词背后是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和报效祖国的情怀。学生的诵读激情被点燃后,教师再让学生去反复诵读,在诵读过程中,教师再巧妙渗透词句理解,以达到逐渐提升学生对整首词的理解。同时,教师就诗词风格、意境、手法等知识,进行诗词剖析,使学生感受作者呕心沥血的创作用意,感受作者浓浓的爱国情怀。可以说,新颖的教学模式为学习注了活力,作品的人文精神感染了每位学生,使学生对诗词更加感兴趣。

三、提升教师素养,让古典诗词闪耀光芒

教师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自身的素养特别重要,因为古诗词不同于白话文,它所蕴含的内容比较深,加上语言运用方面比较抽象,想让学生感受古诗词的乐趣,教师要先用自己的文化“征服”学生,为学生展示古典诗词的魅力,而这个魅力离不开流畅的课堂教学,离不开教师丰富的知识底蕴,课堂的巧妙延伸会将学生带入不一样的古典诗词世界,使古典诗词中的人文气息在教师的引领下而萦绕于课堂之中。

如《宣州谢I楼饯别校书叔云》,教师必须对全文有一个前瞻性理解才能课堂上向学生渗透作者人因怀才不遇而引发的无尽烦忧。人文情感是本文的一个隐性价值,而这个挖掘必须以文本的解读为载体,教师要具备渊博的知识,才能充分挖掘出古典诗词中蕴含的人文价值,诗人为何而烦恼,而这个烦恼离不开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诗人的情感如何通过字词表达的。只要丰富的知识修养才能在授课时旁征博引、娓娓道来。

总之,古典诗词中蕴藏的人文精神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沉淀,想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古典诗词,并对古典诗词产生浓厚的兴趣,需要教师把握古典诗词蕴含的人文价值,展示古典诗词的魅力,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古典诗词“可爱”的一面,进而产生积极的学习兴趣,让古典诗词闪耀光芒。

【参考文献】

古诗的文学价值篇(7)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18-0022-02

一、古典诗词“再脉络化”的途径

教材是“根据教学要求而编写或选定的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等的总称”。而“教学要求”正是国家所规定的,体现国家的价值取向,它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起着引导和制约作用。教材所要体现的价值取向,这与文本选择权的拥有者有极大的关系,从深层次看,教材是根据国家的价值标准进行精心选择的、能体现国家意志和利益的一种文本表达。所以说,并不是所有的原始文本都可以进入教材,即使进入教材,也要经过重新解读,也就是“再脉络化”。古典诗词从文本到教材,一般要经历两次“再脉络化”:

1.教材的编定是一个选择与舍弃的过程,选择什么和舍弃什么是一个价值判断的过程。被选择的文本所表现的价值“必须”符合国家的意志和利益,符合社会主流价值取向。社会主流价值一般是以规范的、合法的、全体社会成员必须遵从的方式出现,所以教材的编定往往把它作为文本选择的首要标准,并在教材中体现出来。任何国家都会把自己认为重要的价值理念贯穿于教材中。著名的课程论专家劳顿认为,在确定课程内容的选择标准时,要考虑“社会现实”,当然,这里的社会现实一般是国家认可的“主流社会现实”,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国家认可的“主流社会需要”,即符合国家价值取向的需要。

2.教材的编定是一个过滤与加工的过程,过滤什么和加工什么是一个价值重建的过程,这个过滤和加工的过程,就是知识和思想的“再脉络化”(recontextualizing)过程。所谓“再脉络化”就是指,原始文本必须根据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需要进行重新解释或改编,使之与社会主流文化价值保持一致,能代表国家的意志。

总之,文本的取舍和“再脉络化”问题,其中隐含着深层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任何一个国家或团体,总是力图依靠学校、借助教材这个媒介,传播社会主流价值,使青年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趋近社会及其价值体系所认同的规范,使教材中表现的价值迅速地内化为学生一整套的行为准则。这样,有组织、有计划、有意识地把青年一代培养成统治阶层认为的合格的社会公民,确保国家和社会的长治久安。

二、古典诗词的“再脉络化”痕迹

1.教材中古典诗词的价值取向。教材中的内容一般都是根据国家认可的价值标准精心选择的,与社会主流价值合拍。我们国家的教材也一定为建立社会统一的主流价值体系做准备。本着这样的认识,我们对教材中所录的古典诗词的价值取向作一个大概的分析:

(1)刺政伤时类。此类诗词有《硕鼠》、《孔雀东南飞》、《兵车行》,占所选诗词的27.1%等。大多批判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一些黑暗腐朽的政治制度、社会制度和社会风气。

(2)忠君爱国类。此类诗词有《秦风・无衣》、《离骚》、《国殇》、《白马篇》等,占全部所选诗词的14.7%。表现了忠君爱国的思想:对国君的忠诚、对国家的热爱、对国情的忧患。

(3)婚姻爱情类。此类诗词有《卫风・氓》、《孔雀东南飞》、《迢迢牵牛星》等,占全部所选诗词的14.7%。所选的“婚姻爱情”类诗词,不是表达爱情的美好和婚姻的幸福,而主要是表达羁旅征役中的爱情,精神压迫下的婚姻。

(4)乡情友情类。此类诗词有《苏幕遮》、《梦李白》等,占所选诗词的14.7%。为官从政的、羁旅征役的、从商求学的,从而产生深厚的乡情和友情。教材编审者有意地突出了这类诗词批判意识,即表达思念之情,又批判造成这种情感的社会根源。

(5)人格独立类。此类诗词有《离骚》、《归园田居》、《梅花落》等,占所选诗词的8.5%。中国的文人总是在“用世”与“出世”中矛盾,达者兼济天下,穷者独善其身,然而“达者”能有几人呢?“穷者”却大有人在!有良心的中国文人,在“穷”时,大多能“独善其身”,或归隐、或傲骨,以保持自己的独立的人格。保持独立人格与同流合污是相对的,因此,教材的编审者借此表达对不合理制度的批判。

(6)忧民悲己类。此类诗词有《扬州慢》、《秋兴八首》等,占所选诗词的6.2%。民与己的悲苦在相互加重,沉重地压在诗人的身上,编审者在解释这些诗词时,往往按上“社会悲剧”的标签。

2.“再脉络化”痕迹。中国的古典诗词博大精深,内容丰富。但从教材的诗词选择及解释来看,明显的有着“再脉络化”的痕迹。

(1)从教材内容的选择看,带有明显的政治性。批判落后、黑暗、腐朽的旧社会制度为多数,批判的角度多从统治者的昏庸无能和残酷暴戾着手。统治的劣迹使百姓归家无处,使志士报国无门,使情人求爱不得。

(2)从教材内容的解释看,带有明显的引导性。批判旧的社会制度,并非就批判而批判,而是批判的基础上有所确立。引导学生热爱现有的社会主义制度;引导学生热爱国家,保家卫国,献身于国家,要有忧患意识;引导学生在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基础上,追求爱情,尊重友情。

这种批判旧制度,热爱新社会、新制度的价值取向,使这些古典诗词呈现出一种明显的“再脉络化”痕迹。所有的这些分析都是站在“诗言志向”的角度进行分析的:再脉络化了诗人的“写诗之志”,强化了编审者的“编诗之志”,影响了学生的“读诗之志”。

三、古典诗词的“再脉络化”结果

古典诗词的“再脉络化”结果是不是成功的,就看能不能为大多数读者所接受。教材的编定者或者课程设计者在选择原始文本时,不仅要考虑到“社会现实”,也要考虑到他们所“规定”的价值取向能否为学生的接受。如果不能为学生所接受,那么,即使他们认为的最崇高的价值也是枉然。所以,文本的选择还要考虑到“学生现实”,让学生感悟和体验到这种价值的所在,接近教材价值与学生的心理距离。

在学生的心理需要中,古典诗词教学中的价值取向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在古典诗词教学中,学生关注最多的,也就是心理最需要的,是情感价值和审美价值(审美体验),这是学生的第一需要;第二,学生对于古典诗词所表现出来的仕途抱负和其他价值,基本不会作太多的关注,处于一种被忽视状态;第三,教材所特别强调的爱国主义(包括爱社会主义)和关心民生方面,学生基本上把它排列在三至五位。我们再来看看教材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取向:

本价值取向分析是根据教材的分析得出来的,而并非古典诗词本身所具有的。通过对比我们不难发现,教材的价值与学生的心理需要存在一定的距离。

所以,在教材与学生之间,教师不能无视教材所表现的社会主流价值,也不能忽视学生的价值需要。而应该在这两者之间起到一种桥梁的作用:对古典诗词的价值取向作重新审视,在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和审美需要的基础上,更好地引导学生接受教材中的古典诗词所表现出来的教育价值、认识价值、思想价值等,做到“以美育德”、“以德促美”。最终让学生在桥的这一头(德)看到“澄明的美”,在桥的那一头(美)看到“严正的德”。

古诗的文学价值篇(8)

文包诗作为一种特殊的文体,唯有对作者创作的目的和过程有了通透的了解和把握,才能真正厘清文包诗存在的基本价值,才能依循其客观存在的体系规律进行教学。

1.厘清文包诗的目标价值:文与诗,价值何在

不难看出文包诗核心价值在于通过语言文字的叙述为学生正确理解诗歌大意建筑了一道阶梯,让学生走进文本的内核进行有效的铺垫。从这个角度进行审视,文包诗文本是依据已经形成的诗歌解读以及它的创作背景,经现代人考证并创作而成。因此,文本的产生是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诗歌,感知诗歌。如果反之,整个教学的价值走向将发生严重的偏离。如,《黄鹤楼送别》一文成功地将李白的经典名篇《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在创作过程时的来龙去脉展现得淋漓尽致。教学中,教师紧扣文本中李白与孟浩然之间流露出来的依依惜别之情,让学生感受盎然春景,感受字里行间所流露出来的情感。读好这样的文本,诗歌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

2.澄清文包诗的教学重点:文与诗,思路何在

很多教师能够意识到文包诗的文体特质,也能够认识到文本是为了诗歌教学服务的根本宗旨。但是,由于教学惯性的因素,教师总会习以为常地引导学生中精读、欣赏、积累文包诗的语言,而将文包诗中的诗歌内核搁置在一边,使得整个教学始终停留于以文学文的泥沼中。文包诗的教学应该将课文语言与诗歌内涵之间形成一一对应的认知印证,在彼此比照与交融中将文本的气韵自然地送进诗歌内容之中去,从而充分发挥文本自身的价值,更好地为诗歌学习服务。

二、文包诗的策略探寻

文包诗中所涉及的“诗”是个广泛的概念,指的是我国古典文化中经典的诗词作品。在不同的年级段对这些古典诗词的教学也应该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对于低年级而言,准确理解诗歌的基本大意是诗词教学的重点;而到了高年级,则要能借助大意拨开语言的藩篱,走进诗歌的意境和内核。下面笔者还是以《黄鹤楼送别》一文为例,阐释文包诗教学的具体策略。

1.贯穿文诗气韵,把握情感基调

文包诗的文本是作者根据各种史料以及诗歌作品本身撰写而成,但文本的内容、内在的气韵都与所描述的诗歌作品一脉相承:理气和意蕴的再度彰显,情感理趣的起承转合与诗歌息息相关。在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在读通读顺课文之后,让学生简要地表达自己阅读文本的收获。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充分发挥自身主导角色的作用,让学生将交流的内容始终围绕诗歌的核心,防止教学走偏了方向。在教学《黄鹤楼送别》一文中,在简要交流中,要让学生感知李白与孟浩然之间纯真的朋友情、师生情,感知两人之间依依惜别之情,感受春天盎然的美景。

2.诗文认知印证,紧扣契合点

文包诗教学的价值核心在于诗与文的交融和契合。同时,教师要引领学生从文本向诗歌的理解体验逼近。任何一遍文本的朗读都要以向诗歌的迈进作为前提。但要指出的是,借助文本学习古诗,与纯粹地进行古诗教学又有着细微的区别,关键在于紧扣文本与诗歌两者的交叉点,从而搭建一条由文本通向诗歌的高速通道。《黄鹤楼送别》中“杨柳依依,繁花似锦”与诗歌中“烟花三月”情境交融,彼此映照;“消失在蓝天的尽头”与诗歌中“天际流”又相得益彰。整个文本与李白的古诗彼此对应的地方非常多,诗词与文本的珠联璧合,为我们学习诗词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3.链接诗文节点,整体关照全文

阅读教学的流程应该遵循整体感知――深入细节――整体回归的规律。在文包诗的教学中,教师出应该遵循这样的阅读教学规律,引导学生通过回归读、反思读等方式实现阅读教学的回归。这样的回照方式,既是引导学生进行文本的学习,更是学生认知能力的整体构建。在本节课中,执教者在学生已经对诗意和诗境有了较为深刻理解和把握的情况下,引导学生再次深入文本语言进行探析,要求学生找出与诗歌的内容相关的语言,朗读品味,感受文本语言的精妙,进一步理解诗歌的意境。

古诗的文学价值篇(9)

中图分类号:I207.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4074(2012)01006906

基金项目:教育部创新基地浙江大学基督教与跨文化研究中心项目

作者简介:李咏吟(1963),男,湖北浠水人,博士,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一、“诗教优先于诗艺”:古典诗学解释的德性之思

“诗学”解释的目标,不同于“诗”的解释目标,虽然两者之间存在关联。诗学解释,必然直接关联着诗的本体,因为解释学就是“面对对象自身”而形成对事物的深刻把握。这样,诗的形式、诗的体式、诗的共同美学特性与诗的不同生命情感内容,就成为“诗学解释”思考的中心内容。这就是说,诗学解释,先要对诗的本体形成对象性认识,而且,这种认识要建立在对诗的本体之经验认知的基础上。“解释者”,需具备丰富的诗歌认知经验,即通过大量作品的认知和阅读形成对诗的总体认识和个别认识,由此,形成诗学解释的“艺术化或形式化路向”。与此同时,诗歌解释,还需要形成关于诗歌内质的生命自由反思,即在评判具体的诗歌时,解释者必须正视诗的具体内容,通过生命的体验与反思,使“诗人”的生命情感与“解释者”的生命情感之间形成内在的“价值共鸣”。进一步说,诗学解释者一方面要将诗人业已呈现的生命情感给予充分解释,另一方面则应将诗人隐含的诗思予以充分解释,使之具有超越性的生命情感意义。这种生命论与审美之思,开辟了诗学解释的“功能论或生存论路向”。一般说来,诗学解释的双重路向,就是“艺术化或形式化路向”和“功能论或生存论路向”,简言之,即“诗论”与“诗思”。

中国古典诗学解释学,对诗的本体认识已达到了自由的认识阶段,不过,应该看到,中国诗歌解释学的“功能性认知”先于“形式化认知”,即将诗的作用摆在优先解释的地位。在功能解释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或者说,当大量的文人诗歌创作对诗学解释形成内在召唤之后,“形式化认知”则优于“功能性认知”,古典诗学解释对诗歌本体和形式的解释,才构成了系统的话语解释形式。从中国古典诗学的历史文献即可见出,前孔子时期的诗学思想,只是在《尚书》中才有具体的论述,其中谈到:“诗言志,歌永言”。真正对诗歌的功能价值形成理性认识的是孔子,他一方面强调对“诗三百篇”的学习和认识,另一方面则强调对诗的功能的道德性认识。应该说,古代人充分认识到了诗歌独有的生命文化特质,不然,孔子不会如此强调“诗的教育作用”。前孔子时期,礼乐文明高度发达,从现有的资料来看,音乐的地位要高于诗的地位,不过,礼乐与诗之间关系密切,诗配礼乐,礼乐配诗,雅诗与颂诗与礼乐关系密切。这一切,皆服务于“吉、嘉、宾、军、凶”五礼的仪式化需要。当然,民间的野性歌唱,与这种仪式化礼乐诗歌,始终与之分庭抗礼。

中国古典诗学的“最初发凡”,是在“风诗”、“雅诗”和“颂诗”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即有了大量的民间创作和文人创作的诗歌之后,“诗教”成了最基本的教育方式之后,诗学的观念才开始真正形成,因为必须先有诗的创制才有关于诗的经验和认识。诗歌创作者的诗情观念,一方面源于自然的启示,另一方面则是主体性生命情感和自然之声的记录。诗是慢慢发展成熟的:由人的本能性的呼喊到有节奏的歌吟是阶段,从有节律的语言到有生活历史情节的叙事是阶段,从宗教神秘感悟到颂神诗的吟成是阶段,所以,“多途径多形式的诗歌创作”,完成了诗由“自然呼喊”到“情感思想表达和历史生活叙说”的转变。当采诗官自觉地收集各种诗歌时,诗歌就完成了有效性保存,它对创作的要求转而由无序向有序发展。诗即史,诗是对历史生活情感的记录,有诗传承,也就有历史可承载,所以,当诗收集到一定程度后,认知历史,学习传统,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乃至文明的制度时,诗就成了最重要的教育材料。诗教的形成,一方面是对诗歌认知和接受的过程,另一方面则是对诗进行品评反思的过程,这样,诗的形式观念与思想意义或精神功能,就可以得到很好的关注。

“诗教”,在西周时期即开始盛行,按照王昆吾的看法,《周礼》按天地四时六分之法叙述官制,其中,技术官吏在大司乐总负责下,构成以乐师为首的“学官”、以大师为首的“乐官”、以大卜为首的“卜官”、以大祝为首的“巫官”、以大史为首的“史官”等五大系统。郑玄注中谈到:“凡乐之歌,必使瞽为焉。命其贤知者为大师、小师。”王昆吾谈到:“大师”和“瞽”,皆是宗教礼乐典礼上的圣职人员;“六诗”,即是这种圣职训练的基本节目,包括风、赋、比、兴、雅、颂六项。这种官制解释和认识,对于理解中国古典诗学的发展极其重要,因为民间诗歌必然长期停留在感性生命表达阶段,只有当诗歌被官方认可之后,才可能形成对诗歌的深入理解和认识。“诗教”,无疑使这种解释工作的合法性有了坚实的功能基础。从诗教意义上说,从“六诗”到“六义”的转变,就是诗学得以形成的内在精神过程。它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一是以乐教为中心的时期,二是以诗为聘问歌咏之手段的时期,三是以德教为中心的时期。人们已经认识到,“诗三百篇”,主要是为仪式需要而采集的,因为周官掌诗、教诗的目的是为乐歌服务。所以,“从乐教的观点看,诗是民风的表现,是历史资料和风俗资料,也是用于国家仪式的音乐素材;从乐语之教的观点来看,诗则是语言材料,可以进行方言和雅言之间的沟通。”[1](P213309)在周代的国子之教中,即有“乐德之教”,教授“中”、“和”、“祗”、“庸”、“孝”、“友”;“六德之教”,则为“知”、“仁”、“圣”、“义”、“忠”、“和”。值得注意的是,当时,德教是为乐教服务的,是乐教的组成部分,这种情况,乃是由于上古时代的教育是围绕祭礼而确立的。这样,诗三百篇的文本,就在教育过程不断加以完善和最终定型。

这种诗乐传统,对孔子影响甚大,因为孔子继承了西周礼乐文明的传统,并且,坚持诗歌在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因而,“诗教”构成了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应该说,孔子通晓诗乐,理应对诗乐有诸多深入体会和解释,他对诗歌艺术本身或作诗艺术肯定有许多心得,但是,有关诗三百篇的诗乐分析,惜未见于古人之论述,倒是关于诗的价值和功能在孔子诗学中具有核心地位。实际上,孔子的诗学思想,具体体现在诗经文本的选定和他的教学实践中,即通过“选诗”达到了删诗之目的,通过教学实践将他的诗学主张融入其诗作分析之中。在《史记・孔子世家》中,史马迁谈到:“古者诗三千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厉之缺,始于衽席”。“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王昆吾谈到:删诗一举,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诗教思想。孔子重视礼乐,实际上,是把诗歌文本当作礼乐的寄托来整理的。他删诗的方法,基本上是为了正乐;删诗的宗旨,则是为了恢复周代的礼制和乐教。进一步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是孔子“教诗造士”的目标,即由诗入手,以礼为根基,以乐为修养,以此培养国家精英人才。[1](P289)孔子的诗教理想在于:通过诗乐教育培养政治家的人格情操恢复西周文明。由于西周文明已经崩溃,因而,他的实际效果,则是强调诗教的作用,并将诗教视作人生的重要自我修养途径,甚至将“不学诗,无以言”作为基本价值准则。这样,孔子的诗教理想,就成了古代儒家人格修养的基本目标。由孔子所代表的儒家诗学路线,可以看出:中国古典诗学最初是如何理解诗歌并构建独立的诗学解释体系的。这种诗学的内在超越之路,实质上围绕诗本身来展开,这就是说,解诗离不开“学诗”和“教诗”。“解诗”的目的,就是为了理解诗本来的礼乐文明意图;这种解诗意图,并不重视诗的美学形式和美学规范,相反,倒是很重视诗的精神功能,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古典诗学的发展道路。这条诗学解释道路,即诗教之路,以诗造士之路,诗之功能阐释之路。

孔子承继了西周文明的特点,并将古典诗歌引向了道德化或人格化的发展之途,无论是诗的内容、形式和职能都有了基本的规定,诗歌创作很难溢出这个常轨。因此,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诗学,不是发展了诗歌创作的无限可能性,而是在客观上限制了诗歌发展的自由。虽然孔子时代的诗歌创作并未完全按照孔子设定的方向发展,例如,屈原的楚辞创作和楚国的文化哲学思想别有风韵,但是,从后代的诗学解释而言,屈原思想中合乎孔子诗学理想的部分得到了特别解释,而不合乎孔子诗学思想的部分则被无情地抑制了,这样,诗骚解释的道德化倾向,就形成了以儒家诗学思想为核心的中国古典诗学解释体系。“诗骚解释体系”,说到底,就是诗的功能价值体系和诗的语义演绎体系。诗骚的正统诗学地位,在汉代开始确立,汉代诗学解释者,以三百篇和楚辞为本,依文作注,依注作解,整体上贯彻了孔子的诗学思想和理想。诗歌解释者都认识到,诗具有特殊的地位,至少,此时公开排斥诗歌的思想还不能形成气候。人们充分认识到诗的独特教育作用,一方面,诗歌具有诱人的韵律,吟诗本身让人体会到语言的美妙之趣,诗歌配乐能给人带来,激发人的情志,另一方面,由于诗骚文明中以忠君爱国爱民为宗旨,因而,诗骚中充满了健康的生命伦理思想。这无疑有利于生命教育,而且它不是强制性教育,一切都融入诗的自由情感体验之中。应该说,周代歌诗或前代歌诗的体裁和内容丰富多彩,孔子删诗之说可信,或者说,西周采诗官在民间诗歌和宗教诗歌的采集中本来就进行了选择或删改,这些都使原初时代的民众诗歌的广阔创作内容被狭窄化,自然就阻塞了诗歌创作无限发展的可能性。“诗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有人将“思无邪”解释成“无边无际”,这个看法貌似新鲜,但是,并不符合孔子的诗学思想,因为强调“思想纯正”应该是孔子论诗的主旨。

孔子特别强调“诗言志”,将诗人的创作纳入到了合法性思想渠道,即“诗人之志”具有被社会共同认可的先在性特征,这种价值特征,成为文明确认和肯定的内容,因此,诗人只有成为这样的人才具有特殊的生命价值。那么,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被中国人普遍认可的价值秩序,包含着哪些内容呢?自然,维护社会的公正是诗人的第一要务。所谓公正,是以现有社会制度为依据,例如,君主富有仁爱之心,臣民具有忠君爱国之志,为了国家可以牺牲个人的利益,发愤图强、尽忠报国,或者不与流俗为伍,鄙弃社会丑恶,不与小人为伍,保持个人的清白与廉洁,或者表达抒发山林自然的隐居之志,等等。总之,诗所言之志,说到底,就是人的现实生活价值选择,在这种君权至上的专制社会中,不可能有真正的公正与自由,不可能有真正的仁爱与和谐,因而,“不平则鸣之志”,是在这种社会制度下的诗人最容易滋生的批判性或反抗性的正义情感。这样,在中国古典诗歌中,不平则鸣之志,建功立业之志,报效国家之志,驰骋疆场之志,保持清洁之志,改变黑暗社会之志,驱除鞑虏之志,遁迹山林之志,远离官场之志,皆是对社会丑恶的对抗,或是个人抱负的激情表达。说到底,“诗言志”只关怀个人理想与价值的实现问题,或者说,是对民众苦难或利益的吁请,至于更为深刻的个人自由与自由权利,个人灵魂与生命永恒,神人自由世界的创立等生命价值原则,由于受到思想现实和社会文明制度的约束,也就不可能得到自由的表现。所以,“诗言志”,在中国文化语境中显示了特殊的价值,也暴露了它的思想局限性。在很大程度上,这与诗骚诗学传统的定型化有关。

“诗骚传统”,一直被有意识地保护为中国诗歌艺术的正宗,因此,它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中国古典诗学观念,决定了中国古典诗学解释学的价值体系。这种价值体系,值得反思批判。诗骚解释所导致的中国古典诗学的思想困局,自然应该引起充分重视,这就是说,中国古典诗学的诗思方向,从根本上说,是由中国文明的基本精神特质决定的。这种文明,重视的是贵族特权而不是个人自由,重视的是反抗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但是,又找不到改变中国社会的有效良方。中国古典诗学,本来也可以向生命自由与自由理想方向发展,事实上,“道家诗学”向天道心性自然方面发展,在扩展人的心灵自由或精神自由方面贡献甚多,不再是儒家的“单调志向”。但是,道家诗学的自由,重视的是个体的精神自由,而未能关注社会的或公民意义上的自由。“道家的自由”,不是以保证公正的社会自由为前提而建立的个人自由,而是孤离于公共制度之外,或容忍不自由的社会现实而体验的纯粹精神想象的自由。在道家看来,只要“无为”,个人的一切心灵自由皆是可能的,这种自由,带有反文明的性质。因而,这种诗性自由观,虽然将中国古典诗歌和诗学的意境极大地拓展,但是,它在根本上仍然无助于建立现代意义上的诗学。必须指出:中国古典诗学的思想困局就在于,无法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自由理想,它不能真正改变中国人的生存状况或中国人的自由生命信念,这一切,只有在引进西方思想之后才可能发生。所以,中国古典诗学的内在超越之路,就诗思意义上而言,具有“先天性的思想缺陷”。不过,也应看到,这种诗思的欠缺,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由于古代人对“自由的生命之诗思”的传统被长期抑制和边缘化的结果。对中国文化有所了解的人就知道,“原初道家思想”,反对功用思想传统,也反对源于功用思想传统的“诗言志”,因为儒家的功用之思,将诗的自由生命之思抑制了。其实,无论是老子思想还是庄子的思想,不仅用诗来表达而且以自由的自然的诗思作为生命的最高价值取向。道家思想代表了中国诗歌和哲学中的自由的思想文化传统,只是它一直未能形成思想正统,但是,这个自由之思和自然之思的诗学传统,一直是中国自由主义文人自我放纵和返朴归真的思想价值支撑。

如果说,中国诗学解释学缺少关于文学的哲学反思或社会文化价值的探索,那么,这样的诗学解释学等于失去了“灵魂”,同样,如果诗学解释学只有关于文学功能价值的反思而缺少对诗艺本身的创作解释或美学解释,那么,这样的诗学解释学就失去了文学的本原价值。应该说,完整的诗学解释学,应该包含这样两个方面。事实上,中国古典诗学正好包含了这两个方面的内容,只是有关文学创作论或美学风格的解释比思想解释更为发达。正如前文所论述的那样,孔子有很精微的艺术鉴赏力,但是,他有关诗艺本身的论述一点也没有被保留下来,只保留了他有关诗歌功能价值的论述。这说明,在先秦时期,诗的功能论考虑,“优越于”诗的艺术论关注,而对艺术形式本体的关注,则需要等待钟嵘和刘勰的出世。

二、“诗品激发诗艺”:古典诗学解释的内在转向

超越诗学的精神价值解释,并开辟诗学的本体形式解释,则是中国古典诗学的另一途径,这条诗学解释路径,主要关心诗的“韵律美感”与“形式规律”。不过,这种对诗的音韵、节奏和美学标准的重视,要到南北朝时期才能得到真正发展,所以,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古典诗学的解释之路,总是具有单向化发展的趋势。就诗论诗,就是“解诗”,诗的功能作用和神妙意趣,常以模糊的方式予以认知。诗学的分析或对诗的细致分析未得到发展,这正是中国古典诗学解释学的特点。中国系统的诗艺解释学,直到公元5―6世纪才真正形成,这就比西方诗学晚了几百年,好在西方诗学在亚里士多德之后,诗艺解释的进程异常缓慢,直到18世纪才有了真正的飞跃。中国古典诗学,有关诗艺的解释则特别发达,每一时代,皆有大量的解释学作品问世,只是有关诗的功能价值论的反思,则一直停滞不前。这一点,正好与西方诗学形成根本性区别:西方诗学解释在文学的功能价值论方面不断推出新思想,而相对忽略了诗艺解释之审美创造,因为文学批评的形式化立足于具体作品本身,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诗艺解释学。中国古典诗学,在文学功能价值反思方面,自孔子之后再无新思想,倒是诗艺解释日趋神秘繁琐。当然,中西诗学之间,自19世纪开始,在诗的功能价值反思和形式美学分析方面皆有大的成就,形成了思想与艺术并驾齐驱的格局。

那么,魏晋之后,中国古典诗艺学的解释为何发达?或者说,是什么原因导致“诗艺解释”发达而“诗思解释”不发达?自然,必须解释“中国古典诗艺解释发达”的标志是什么?即诗思解释不发达而诗艺解释发达这个判断是否站得住脚?这要从中国古典诗学解释学文本这一事实出发予以证明,因为事实胜于雄辩。重视诗歌和诗教,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显著标志,且不说诗赋取仕,单就诗词酬唱作为最重要的交往方式而言,就可以知道中国古典诗歌在民间精神交往中的核心地位了。或者说,由于人们把诗歌看作是学校教育的中心性的教学目标,因而,诗歌构成了文明教育的基础。诗教虽然也可以激活创作,但是,诗教的真正功能和作用在于对诗的品鉴和理解能力的提高,也就是说,诗歌创作虽然与诗教有关,但诗创作才能不是教出来的。因为如果按照受教的比例而言,诗教所培植的诗人实在太少了,所以,诗教最主要的功能,是诗的技艺认知和美学风格认知,也是生命美学境界的认知。由于“诗赋取仕”曾是古典教育的基本目标,因而,“诗教”确实要传授诗的技艺,即教学生如何写诗。写诗,一方面涉及内容模仿问题,一方面涉及技艺模仿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古典诗艺解释的发达,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诗教”和“诗赋取仕”这一活动决定的。不过,也应看到,应试性的诗歌作法或技艺传授术,基本上不能成为中国古典诗学的基本材料。一方面这些资料未能得到有效的保存,另一方面也是由于这类解释缺乏诗学的原创性。诗教和作诗,使中国古典诗学解释学的诗艺方向显得格外发达。中国古典诗学解释学上的中心人物,主要不是“诗人”而是“诗论家”。诗人只是写诗,他用不着对诗艺进行解释,因为诗艺就体现在他的诗作中,这就是我所说的“本文诗学”,由于本文诗学的隐晦性和寄生性,因而,关于诗艺的理性解释自然更值得重视。

相对而言,“诗教”发展了中国古典诗学的品鉴方向,即从诗出发去理解诗的意蕴和美感,吟诗或诵诗是诗歌品鉴的基本途径。诗歌必须通过“沉吟体味”才能发现其语言的精妙,意象和意境的精妙,音韵节奏的力量和变化。从诗味的意义上而言,“品诗”,一方面需要明白诗理诗义,一方面也需要对诗形成圆照通观,即要有比较诗歌立意和诗心体认的基本价值立场。说到底,就是要入乎诗之内,出乎诗之外。高明的诗歌鉴赏者,几乎都能胸藏万卷诗,然后,才能真正品评诗的高下。与此同时,作诗,则发展了中国古典诗学解释的创作方向,即仅有评品是不够的,不亲自进行诗歌创作实践就无法真正理解诗歌的高妙。实际上,品诗与作诗是紧密联系的,品诗者可能写不出一流诗歌,但是,不能不写诗歌;写诗人不必读万卷诗书,而品诗者非要读万卷诗书不可。

从“品诗和作诗”发展起来的中国古典诗歌解释学,通常以“诗话”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诗情观念。由于中国古典诗学以诗歌艺术为主体,正统的文学观念只有“诗”“文”二项,所以,形成了以抒情文学为正宗的诗学解释体系,相应说来,叙述文学没有得到充分而自由的解释。不过,在刘勰那里,诗文本身在“文心”的解释中,都具有了合法性创造地位,这就是说,中国最系统的诗学解释学包含了丰富而全面的内容。刘勰的创作解释,是从品鉴出发的,他继承了“儒家诗学”的一般看法,即诗和诗人的目的在于原道、征圣、宗经。在这一目的下,文字书写或文章的创制都具有创作学意义,正是基于此,刘勰的文体论基本上是以自然归纳的方法进行。他在照顾“诗赋优先”的原则下,也将非韵文或应用性文章列于文学之内。不过,在任何文体中,刘勰都发现了其“诗性要素”,这一点自然是可贵的,因为远古文章几乎都离不开诗,从这个意义上说,刘勰的广义文学观念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刘勰有关文学创作的解释,例如,“神思”、“体性”、“风骨”、“熔裁”、“比兴”、“养气”诸篇,皆显得神采飞扬。刘勰的解释,自然是在品鉴论思想的支持下体味诗人的创作,并研究诗文的艺术本性而完成的,刘勰的理论概括和具体品鉴都显得精妙准确。从系统性和完整性方面来说,刘勰的诗学解释学成就要高于亚里士多德,要知道,亚里士多德之后,刘勰同时代的西方诗学思想还没有得到真正发展。只不过,在刘勰之后,中国诗学解释学,再无《文心雕龙》这样的著作,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古典诗学满足于“品鉴”本身,使诗学解释学在“诗话”方向一路走下去。

“品鉴”,虽在远古诗教时期即已开始,但真正创立这种解释体系,应该说,得益于钟嵘的《诗品》。此前,中国历史学中发展出“人物品鉴”的传统,司马迁、班固在这方面皆有成就,诗品脱胎于此,即在“品人”的同时“品诗”,在“品诗”的同时“品人”,将诗分成高低若干品,同时,将诗人分成若干品。“品”是中国文化中的独特的等级制度,最高品级自然就成为提倡和追求的目标。[2](P35)后来的诗学解释,就此形成了不断的历史超越,诗品一方面将诗人分列出创造性的价值等级,即第一流诗人、第二流诗人、第三流诗人,然后,依次确立其文学史上的地位,与此同时,将诗的美学风格或者意境予以审美区分。这种区分,强调了审美的多样性而回避了诗的等级性,即每一风格的诗皆有其美学价值。尽管一些诗家将“高古”或“雄浑”列为诗歌的上品,但是,并不足以否认别的诗歌风格的美学价值。正因为如此,诗品发展起了中国系统的诗歌美学风格论,其详尽和生动具体性实为很独特的解释学创造。

大量的“诗品”和“诗话”,就是从具体的历史的文学作品出发,对文学的历史发展和诗歌美学风格的发展形成系统的解释学观照。这其中充满了归纳性、实证性、综合性和比较意图,也就是说,解释学的判断与综合,构成了中国古典诗学解释学的基本方式,这其中,既有生命美学的阐发,也有诗歌创作规律的总结和发现。这种内在的超越之路,在20世纪中国诗学解释者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和钱钟书的《谈艺录》中达到了最高体现。相对而言,王氏与钱氏,没有像《二十四诗品》那样进行美学描述,也未像《沧浪诗话》那样立论,但是,他们不仅承继了中国古典诗话解释的全部优点,而且还融入了审美自由的现代意识,即在中外诗学比较的基础上来解释诗的本质和美学特性。王国维从“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出发,把艺术解释和生命解释关联在一起;钱钟书则从“诗分唐宋”出发,不仅探讨了两种诗风的不同美学价值,而且,还开拓了中国古典诗学解释学中一直没有得到充分重视的诗学神秘论方向,他将诗歌创作和诗人的生命意向和内心体验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因而,这种诗话式的综合解释方法,显示了中国古典诗学解释学的独特价值。实际上,“诗歌品鉴”就是通过语言的方式,并从文本出发,去吟味和综合比较诗歌的艺术魅力,这种方法,在中国古典诗歌解释中达到了精致化的艺术阶段。古代中国诗人,一方面不得不接受诗骚传统作为诗学的正宗,另一方面也千方百计地通过个体性的创造,努力超越这种诗学观念。在这种努力中,心性体悟方向和心性原则得到了发展。在这种诗学观念的作用下,诗人“向自然的回归”和“向心性的回归”得到了发展和重视。

三、“诗思与诗艺并重”:古典诗学解释的现代化

诗学解释的定型化与创造性要求,是中国诗学解释面临的现实矛盾。中国古典诗学解释学,逐渐形成了两种解释学体系:一是从功能价值出发,从儒家伦理出发去建构诗学的内在价值观念,“言志说”的诗学传统得到了发展;二是从创作本身出发去构建诗的艺术规律,从审美出发而形成诗学解释的内在超越之路,诗的精神创造特性开始得到重视,与此同时,诗艺本身在玄学冥思中也开始得到重视。这两条解释学道路,使中国诗学解释学形成了基于解释对象自身的“解释学定型”,所以,在这种强大的诗学传统中,任何“解释学的变革”都是异常困难的。

正如西方诗学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已经发展定型一样,中国古典诗学解释学在刘勰那里也已经发展定型,而且,已经形成了完备的系统,即文学的诸多重要方面基本上都包含其中,那么,中国诗学解释学到底应该如何创新?或者说,如何可能让中国诗学解释学能够适应现代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实际呢?可以肯定,刘勰的“文心雕龙体系”,或者说,钱钟书的“诗艺学体系”,可以充分地解释古典诗歌艺术。但是,不容忽视的事实是:中国古典诗学解释的完善与发达,仍不足以充分解释中国现代文学,所以,中国古典诗学解释学的“解释学功效”只能作用于古典文学作品,特别是诗歌作品,而不能真正解释现代中国小说和诗歌乃至戏剧,这就不可避免地使中国古典诗学解释学与现代中国诗学解释学之间形成“根本性断裂”。要知道,现代中国诗学解释学不是基于中国诗学解释传统而建立,相反是基于西方诗学解释学体系而建立,那么,这种内在断裂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需要回答的问题是:中国古典诗学解释学,能否发展出现代意义上的诗学解释学?是否有必要发展出现代意义上的诗学解释学?当前的中国诗学解释学格局存在什么样的问题?毫无疑问,古典诗学解释学的形成,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最有效地解释文学自身,所以,诗学自身必然要求“与世推移”。问题是:古典诗学解释学,只能面对历史文学却无法面对现代文学。应该说,理论不仅要有效地解释现代文学,而且需要有效地解释历代文学,显然,中国古典诗学解释学和现代诗学解释学,皆无法满足这双重要求,所以,中国诗学解释学所面临的变革是必然的。

这还得回归现代中国文学的精神变革上来!应该说,没有五四新文学运动,中国古典诗学解释将依然有效,因为我们的民族文学样式将依然是古典诗文。问题在于,古典诗文的思想和语言,无法描绘丰富多彩的现实历史生活,即诗文不仅是心性超越的问题,而且是历史文化观照。更为重要的是,古典诗文根本无法表达现代人自由的生命体验,特别是在西方文明的刺激下。中国古典文学中那种脱离生活实际的现状,必须得到改变,即文学必须面对真实的历史生活,特别是要面对大众的历史现实生活,要求诗人从个人生活的小圈子中觉醒,去面对沸腾的生活现实。这就要求形成全新的文学观念,古典诗歌的内容无法满足现实生活实际,因而,古典诗学的“品评观念”和“美学取向”,必然需要形成内在的变革。应该说,从古代文学走向现代并非不可能,例如,从李白和白居易走向现实生命体验与表达不会太困难,从关汉卿、曹雪芹走向现代小说叙述也不困难,但是,中国现代诗人和作家从西方文学出发,引入了私人生活描述和自由奔放的政治情感的表达,随之而来的,就是西方叙述文学的结构观念和西方诗歌的自由思想观念。更为重要的是,鲁迅、胡适等先驱者的只言片语大有彻底否定中国文化传统的倾向,这样,中国现代文学的创作方向,主要体现为现代化和西方化,因此,现代中国诗学解释学也随之而“现代化”与“西方化”。

应该说,从中国文学的总体上看,古典文学解释走向现代并不容易,但不可否认,中国古典文学解释确实具有走向现代的因素。实际上,从刘勰和刘知己出发,不难建构现代诗学体系,因为刘勰的诗学理论大都具有普遍的解释学效用,例如,创作论和接受论具有深刻的合理性。应该看到,中国古典诗学,是以抒情文学为解释中心的诗学体系,不同于西方以叙事文学为中心的解释体系。这一方面决定了中国古典诗学的自成体系性,另一方面也决定了中国古典诗学无法应对现代文学发展的实际要求。中国早期古典诗学中不太发达的叙述学理论,完全可以通过历史学解释观念予以改造,这样,诗学形式论的变革,包括诗体的变革和叙述文学的变革,皆可能在中国诗学解释学内部发生。中国古典诗学解释学所缺乏的,不是诗学本体论思想而是西方生命哲学观念,即怎么看待个人的生命自由?怎样重建现代意义上的生命关系和社会关系?这种思想文化资源,是中国文化自身所缺乏的,或者说,较难从中国思想内部获得这种精神支援。

因此,只有引入西方生命哲学观念,才可能形成现代中国诗学和文学的真正变革。由于思想和艺术形式之间的密切联系,所以,中国现代文学创造者完全否定了自己的文学传统,也因此否定自己的诗学传统。必须承认,中国文学或中国思想内部的缺陷,但是,也必须看到,中国文学和中国思想内部的合理性或原创性。因而,诗学解释学的变革,不能从单维的西方思想出发,而必须以中国诗学解释学的优秀传统为根基,并引入西方的思想和艺术文化传统。从纯粹诗歌解释学的意义上说,古典诗话和诗品中的许多解释或创作原则,至今依然有效,或者说,用于现代诗歌创作中完全具有充分的合理性,但是,大多数诗歌创作否认了这一点,所以,现代诗歌基本上处于“无根状态”,它自然不能引发人们的重视。事实上,小说叙述的方法和人物形象的创造也极有民族价值,只要我们用新思想去消解旧思想,就可以使传统中国文学抒情和叙述艺术重新焕发光彩。

重新评估刘勰,或者说,从刘勰的“文心论”中走出一条新的诗学道路,是完全可能的,例如,“原道”完全可以注入新的生命内容,“辩骚”、“明诗”、“乐府”、“诠赋”、“颂赞”可以建立新的诗体观念,“神思”、“体性”、“风骨”、“通变”、“情采”、“声律”、“比兴”、“养气”等可以发展新的创作论,“总术”、“时序”、“知音”、“程器”等篇可以发展出新的文学史观和接受美学观念,将西方诗学所涉及的生命文化内容与中国诗学相结合,一定可以发展新的中国诗学传统。这样,现代中国诗学解释学就需要两种思想眼光:一是古典中国诗学的解释学眼光,一是西方诗学解释学的眼光。当代中国诗学解释学的根本困难在于:中国诗学解释者只会图解西方的思想完全忽略了民族诗学传统,因而,在诗学解释上缺乏起码的思想原创性。现代中国诗学解释学的变革,是时代历史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回应这一要求,所以,就需要重估中国诗学解释学传统。

中国诗学解释学,只要立足于文化传统并充分吸收外来诗学的创造性思维,就一定可以重新创造新的诗学解释学体系。只有这样的诗学解释体系,才是富有民族原创性特征的诗学,现代中国的文化诗学,就是适应现代思想文化要求的诗学解释学原创。像王国维、鲁迅、陈寅恪、钱钟书、任半塘等都是第一流的诗学解释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思想原创性要求,只是他们的诗学还不能用于解释现代中国文学,但是,他们的原创性努力,至少给予我们以启示。现代诗学解释,可以由此出发并走上思想创造之路,不必以单一的西方思想翻译作为自己的诗学道路。我们很难找到有效的诗学解释良方,但是,诗学解释的创造性要求,并不能因此而减弱。如果中国诗学解释学一味地重复古代诗学理论的话,那么,这种诗学解释可能会失去真正的现代思想解释力量,这样,要想形成内在变革的话又该从何入手?中国古典诗学面临着现代转换问题,即一方面诗学如何从古典传统出发去构建现代性解释体系,另一方面古典诗学如何不局限于古典文学也能对现代中国文学创作形成深入解释,这既涉及传统诗学价值观念的守护,也涉及现代西方诗学价值观念的植入问题。

以中国古典诗学为基础的当前中国诗学的创造,自然要吸收西方思想的创造性成果,但是,无论是文学的思想还是形式,中国现代文学都必须有自己民族的新要求。由于中国现代诗学解释学不仅以西方诗学观念为主导,而且以西方政治思想文化为核心,因而,中国现代诗学自身承担了许多与它的身份不相应的思想任务,也因此使现代中国诗学充满了意识形态的内容和压力。实际上,我们完全可以将这种政治思想的任务纳入到文学的“原道”领域之中,即文学必须以生命的探索和社会的探索作为价值的体现方式,这样,就可以不必专门强调文学的意识形态性质,或者说,诗学解释的多元化,不应妨碍这种意识形态诗学的发展。总之,现代意义上的诗学之建立,并不是为了消灭某种诗学解释体系,而是为了真正形成民族原创的诗学解释体系,即在保证“民族诗学原创”的基础上,完全可以让不同的诗学观念得以发展,至少可以改变当前诗学的完全西方化倾向。思想的任何一点进步都是困难的,其实,西方思想也没有我们所想象的那样具有进步性,甚至他们只是很好地保护了希腊诗学解释的思想遗产。所以,我们不能再被“西方思想必然就是现代的”这种错误的诗学解释观念所愚弄。从中国古典诗学解释学的合理性出发,并以此为根基,同时,与西方诗学形成真正深层的文化对话和精神对话,就可以重新确立中国现代诗学的生命价值观念,重新确立新的诗学解释学原则和价值意识。这样,基于中国诗学的又融入了现代西方思想意识的文化综合与思想整合的现代中国诗学,就可能真正建立,并且,有可能形成对中西诗学思想的内在超越。真正的解释学事实是:解释是没有穷尽的,解释就在于不断地超越,人们在这种解释的超越中不断确证个体生命的本质力量,因为解释是人的生存方式,解释是人的生命本质力量的自我证明,解释也是人的自由精神探索与自由意志的充分表达。

参考文献:

[1] 王昆吾.中国早期艺术与宗教[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8.

[2] 阎步克.品位与职位[M].北京:中华书局,2002.

On the Dual Directions and Modern Prospect of Classical Poetics Hermeneutics

LI Yong-yin

古诗的文学价值篇(10)

中图分类号:H319

一、引言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汉赋、唐诗、宋词、元曲都是我国漫长文学史中的宝贵遗产,这些作品中不仅反映出当时的社会情况,同时也蕴含着极其深刻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古典诗词已然成为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占的比重逐渐增加。

二、中学语文教学中古典诗词教学的意义

(一)古典诗词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审美能力

古典诗词是古人多年来精英文化的积淀,对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审美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如王安石《泊船瓜洲》中的千古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个绿字用的极为巧妙,这个“绿”字是一个表颜色的形容词,用在诗中变成了使动用法的动词,有色彩感和动态感,给人以视觉上的形象美。从修辞手法上来上讲这是一种移觉手法,也叫通感,风一般只能以听觉和感觉辨别,但春天却是惠风和畅,吹面不寒,过耳无声的,现在用“绿”去描写它,化不十分容易传达的听觉、感觉而为视觉,即见出春风的到来,又表现出春风到后江南水乡的变化,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给人以强烈的美的感受。再如马致远的代表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在这短短的28个字中,出现了大量秋色中的景物,组成一幅暮色苍茫的秋野图景,也抒写内心深处无尽伤痛而独行寒秋的天涯游子内心的情感,烘托出作者内心的悲戚,真切地表现出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情调虽然低沉,但却反映了当时沉闷的时代气氛,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学生多涉猎这些古典诗词,仔细的品味其中的韵味,其思维和审美能力就会得到一定的提升。

(二)古典诗词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古典诗词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也表达了作者深刻的内心情感,这种情感包括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忧国忧民的忧患精神、真挚的朋友之情等等,涉猎这些古典文学,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人格修养,从而树立好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例如杜甫的作品《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读这首诗,学生可以领略到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乱草遍地,林木苍苍的背景,体会到作者对国家前程的绝望忧虑和对自己廉颇老矣的慨叹,通过安史之乱中长安的荒凉景象,领略到诗人忧国思家的感情,反映了诗人渴望安宁、向往幸福的愿望;再如明代政治家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在这首诗中,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这些诗词,都给学生很大的激励,其中蕴含的爱国思想、人性美都有利于学生在物欲横流的现实社会中坚持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开展中学语文教学中古典诗词的欣赏教学的方法

(一)甄选其中的优秀篇章,注重人文精神的弘扬

教师在进行古典诗词欣赏教学时,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古典诗词的知识和鉴赏技能,更要挖掘出其中蕴含的人文内涵,培养学生高尚的任何和善良的品德,树立好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的情感和智慧达到和谐统一的境界。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对古诗词欣赏的内容进行适当的改革,选取其中的代表作和优秀篇章,从作品的艺术特征以及蕴含的思想感情为切入点将同类的作品进行比较分析,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将作品鉴赏与诗人生活的历史背景相结合,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和深层原因,站在作者的角度上思考问题,感同身受的理解其中蕴含的深刻感情,教师要适时的对作品的感情和人文精神进行指导,帮助学生分析自然规律、人生哲理,并将现在的知识与诗词欣赏结合起来,使之与现实生活发生联系,对其进行合理的阐释,拉近作品与现实生活的距离,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运用情景教学法,提高古典诗词的欣赏教学的有效性

情景教学法是教师根据描绘的情景,创设出鲜明的投影图画片,借助音乐的艺术感染力,再现文中所描绘的表象,使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仿佛如临其境,“情景教学”对培养学生的情感,启迪学生的思维,发展想象有着重要作用。运用情景教学法一般需要借助多媒体辅助设备,例如,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这首描写初春景色的诗,如果在教学中仅从字面上来分析,学生难以体会到其中的美感,因此,在欣赏这首诗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段富有情感的诗歌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通过投影仪播放衣服春意盎然的画面,让学生仿佛处于春天的氛围中,随后,再让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加深学生对古诗的理解。

(三)做好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工作

在教学中,教师不仅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也应该是学生的朋友,与学生站在平等的地位,因此,教师要做好与学生的沟通,增进与学生之间的感情,及时的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学生乐于接受的知识,关注学生思想上的变化,多于学生谈心,消除学生的顾虑和抱负,引导学生积极学习,在古典诗词的学习中树立好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需要及时的调整教学内容,全心全意的为学生服务。

四、结语

古典诗词历史悠久,是语文教学中宝贵的教材资料,学习古典诗词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人文底蕴、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在进行古典诗词欣赏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做好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也要注意倾听学生的心神,达到教与学的完美统一。

参考文献

上一篇: 高校教学质量管理 下一篇: 暑期劳动教育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