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医学卫生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时间:2022-07-04 03:42:16

摘要:目的接受继续医学教育是医疗卫生技术人员更新专业知识、技术的主要途径,明确医疗卫生技术人员接受继续医学教育现状,探讨其在接受继续医学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需求等,对继续医学教育的深入开展与提升医疗卫生技术人员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云南医学卫生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目的接受继续医学教育是医疗卫生技术人员更新专业知识、技术的主要途径,明确医疗卫生技术人员接受继续医学教育现状,探讨其在接受继续医学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需求等,对继续医学教育的深入开展与提升医疗卫生技术人员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来自医疗、护理、预防、检验以及其他医疗卫生领域的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共366人进行匿名式问卷调查。此次以网络问卷调查形式进行,共发放问卷366份,回收366份,回收率100.00%。被调查者性别:男性110人,女性256人;年龄:25岁及以下67人(18.31%),26~30岁111人(30.33%),31~35岁89人(24.32%),36~40岁62人(16.94%),41~45岁23人(6.28%),46~50岁6人(1.64%),50岁以上8人(2.19%);学历:本科以下44人(12.02%),本科187人(51.09%),硕士研究生95人(25.96%),博士研究生40人(10.93%);职称:初级职称204人(55.74%),中级职称109人(29.78%),副高职称41人(11.20%),正高职称12人(3.28%)。

1.2方法

采用封闭式问卷调查方法,考虑到调查的灵活性、便捷性以及调查结果的准确性、真实性,此次利用问卷星平台进行匿名式网络问卷调查。

1.3统计学处理

利用SPSS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本次调查对于一般人口学资料(如年龄、性别、职称等)采用描述性统计进行描述,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1,以P<0.01为差异有显著性。

2结果

2.1医疗卫生技术人员接受继续医学教育现状

在366名调查对象中,264人(72.13%)接受过继续医学教育,102人(27.87%)未接受过继续医学教育。医疗卫生技术人员接受的继续医学教育内容排在前3位的是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88.26%)、临床诊疗进展(59.47%)、医学科研方法和论文撰写(43.18%),而选择公共英语、医学法律以及心理学的分别占4.17%、13.64%、6.82%。接受过继续医学教育的医疗卫生技术人员中,调查对象接受继续医学教育的动机是更新专业知识(88.26%)、提高专业技能(83.33%)、获得学分(59.85%)、提高工作技能(48.11%)、提高职称(22.73%),只有13.26%的人选择接受继续医学教育是为了解决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针对继续医学教育开展形式,50.82%的人认为远程教育(网络在线课程)是开展继续医学教育最适宜的形式,19.67%的选择专题讲座,还有人认为在职攻读学历、专科项目培训以及去高层次医院进修实习、大查房、自学和阅读文献也是开展继续医学教育的有效形式。

2.2医疗卫生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完成情况及效果分析

调查显示,医疗卫生技术人员每年能够完成规定的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的占83.71%,完不成的占16.29%;医疗卫生技术人员每年在继续医学教育上耗费的时间参差不齐,其中每年耗费时间少于100小时的201人(占76.14%),等于或多于100小时的38人(占14.39%),没有计算的25人(占9.47%);关于对继续医学教育效果的评价,认为继续医学教育效果好、一般、差者分别占30.30%、60.61%、9.09%。2.3医疗卫生技术人员接受继续医学教育的影响因素调查发现,不同职称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在接受继续医学教育的影响因素选择上具有显著性差异(χ2=62.838,P<0.01),初级职称的医疗卫生技术人员接受继续医学教育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时间和经费,中级职称的医疗卫生技术人员接受继续医学教育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时间和组织形式。不同学历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在接受继续医学教育的影响因素选择上具有显著性差异(χ2=53.757,P<0.01),本科学历的医疗卫生技术人员认为影响自身接受继续医学教育的因素为时间和组织形式,硕士学历的医疗卫生技术人员认为影响自身接受继续医学教育的因素为时间和经费。工作年限不同的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在接受继续医学教育的影响因素选择上具有显著性差异(χ2=108.186,P<0.01),工作年限≤5年的医疗卫生技术人员认为经费和继续医学教育组织形式是影响自身接受继续医学教育的主要因素,工作年限为6~10年的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则认为时间是影响自身接受继续医学教育的主要因素。

3讨论

3.1重视继续医学教育效果评价

调查显示,在接受继续医学教育的医疗卫生技术人员中,83.71%的人每年能完成规定的继续医学教育学分,仅有80人(30.30%)认为继续医学教育效果好。相关管理部门可依据实际情况开发测量工具,定期对接受继续医学教育的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展开调查,收集反馈信息,并以此作为后续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改进的依据。同时相关管理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对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机构及其提供项目的评估认证,实施动态监测,避免重复,保证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高效性和规范化运行。

3.2开展远程继续医学教育

调查显示,接受过继续医学教育的调查对象中,有203人(76.89%)接触过远程继续医学教育项目。186人(50.82%)认为远程教育是开展继续医学教育的最适宜形式。远程继续医学教育不仅能通过各种网络信息手段整理医学院校的各类教育资源,实现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还能突破教学的时空限制,实现信息同步,有利于学员依据自身学习及工作情况,灵活安排接受继续医学教育的进度[3]。因此,应开展远程继续医学教育。设计内容丰富、涵盖各学科前沿知识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使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实际和发展要求在第一时间获取医学进展。创新继续医学教育教学模式是关键,继续医学教育应使授课者与学习者在特定环境下交流互动,授课者应积极就学员在课程学习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或针对工作、专业进行有指导、有目的的教学谈话,也可利用PBL教学模式,设计紧贴工作实际的医疗卫生案例,集中学员注意力,提高教学质量。

3.3按照需求多层次开展继续医学教育

调查显示,不同学历、职称及工作年限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在接受继续医学教育的影响因素选择上具有显著性差异,一部分人认为接受继续医学教育并不能解决自身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因此,按照需求多层次开展继续医学教育是日后推进该工作的必然趋势。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提供单位应紧密结合全国及本区域医疗卫生实践,展开深入调查,根据医疗卫生技术人员的学历结构、工作年限、知识层次,合理安排授课内容和授课形式,以突出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岗位胜任力为核心,强调授课内容与医疗卫生实践紧密结合,增强项目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同时课后供学员学习的在线资源以及讨论问题的设置应体现先进性、多样性和科学性,以满足学员自主学习要求。此外,鼓励医学院校利用自身专业理论优势,在继续医学教育领域发挥引领作用和示范作用。

3.4加强人文教育

调查显示,关于继续医学教育内容的选择,分别有11人(4.17%)、17人(6.44%)、12人(4.55%)、36人(13.64%)、18人(6.82%)选择公共英语、医学英语、网络知识、医学法律和心理学,由此可见,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对人文知识的重视度较低。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是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的,是平衡医学技术的重要砝码[4]。因此,如何引导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加强人文知识学习,也是继续医学教育领域相关管理部门应思考的问题。相关管理部门应在明确医疗卫生技术人员人文素养养成具有长期性特点和继续医学教育属终身教育范畴的基础上,设置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时向英语、医学法律及心理学等人文知识领域倾斜,同时在教学中多利用医疗卫生实践中的真实案例,目的是使医疗卫生技术人员通过真实案例进行道德体验,引起共鸣,促进人文与医疗卫生实践相结合[5]。此外,加强对医疗卫生技术人员人文知识的考核也是相关管理部门可以采取的措施之一。

3.5完善继续医学教育评估与监督机制

综合医疗卫生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完成情况及影响因素等发现,医疗卫生技术人员接受继续医学教育的积极性不高。相关管理部门及各二级医疗卫生单位应提高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对继续医学教育的认识,使其明确接受继续医学教育不仅是获取职称的途径,更是培养职业道德、提高专业技能、更新专业知识的重要途径。同时,各医疗卫生机构应针对不同职称、学历、工作年限的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完善相应评价体系,把接受继续医学教育与年度考核评优、职称晋升等紧密联系起来,使医疗卫生技术人员把被动接受继续医学教育转变为自觉的行动。

参考文献:

[1]谢庆文,曹晓红,唐红梅.上海市全科医师继续医学教育现状及意向分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31(4):488-492.

[2]刘娟,陈志勇.重庆市全科医师继续医学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7):781-784.

[3]何志辉,刘莉华,刘涛,等.远程继续医学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华南预防医学,2016(1):79-82.

[4]周丽春,黄俊芬,张红卫.医学人文精神与提高服务质量[J].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2009(2):61-62.

[5]李勤.关于加强全科医师职业道德教育的思考[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06,4(2):89-90.

作者:李海燕 何纬 樊学军 田绿波 张弛 张薇薇 单位:成都医学院 四川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

上一篇: 西藏医学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下一篇: 贵州医学遗传学教学研究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