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核心竞争力探究

时间:2022-02-26 10:00:35

摘要: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信息交流中心,是为学生提供信息资料和文献情报的第一课堂,肩负着教学和科研的双重责任,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高校图书馆核心竞争力对于促进高校健康发展、提高科研水平、增强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高校图书馆核心竞争力探究

自普拉哈拉德在1990年提出“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独特拥有的、能为消费者带来效用、从而使其在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的内在潜力”这一概念以来,对于核心竞争力的研究便在各行各业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这一概念和理论同样适用于图书馆行业。随着科技的发展,新技术的运用,图书馆界对这一问题也愈发重视起来。

1高校图书馆核心竞争力

无论是早期的,诸如“组织内的专业知识合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生产技能和集成多种技术流派的知识”还是“促使组织发生变革以应对不断变化的环境,并令其成功的知识和技能的综合”等说法,我们都可以看出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都包含了“知识”和“技术”或者“技能”这些核心因子。因此,掌握这些核心因子对于高校图书馆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从高校图书馆的角度来讲,用户的需求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学习,二是科研,三是娱乐。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这三个方面的用户需求都要求图书馆要能够将拥有的信息资源转化成教学、科研以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上面来。所以,高校的核心竞争力不仅包含了其拥有的资源量还包括其将自身资源转化成为高校师生服务的能力。

2核心竞争力的要素分析

高校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这一概念虽然在学术界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但是综合学者们的主流观点,我们可以看出这一概念大概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2.1资源

高校图书馆的资源主要分成三个部分:人力资源、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人力资源是高校图书馆知识资源的重要载体,是高校图书馆具备“能动性”的资源,是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性因素。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的业务基础能力、业务专长能力和业务综合能力是高效率、高质量、深层次服务的保证。有形资源主要指硬件设施资源,如馆舍面积、硬件资源、文献资源等方面,是高校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无形资源主要是指技术资源,是在图书馆工作中所用到的知识、技术和手段的集合,是图书馆资源的核心部分。

2.2管理

在高校图书馆内,管理水平的高低强弱决定了图书馆资源能否得到最大化的优化组合,当然也就决定了文献资源的转化率程度。它包含了制度管理和人本管理两个方面,而这两个方面又是一个硬币的两面,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刚性的制度管理目前仍是我国高校建设中的核心任务,柔性的人本管理也应该围绕制度管理展开。如何在这二者之间取得平衡、能够发挥其最大的效用以便增强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仍是各个高校图书馆亟需解决的问题。

2.3服务

服务,是图书馆的宗旨。图书馆的工作最终都是通过服务来体现。服务理念、服务的方式与模式、服务质量等等都是构成服务竞争力的重要因素。高校图书馆立足高校,服务对象是广大师生。因此,它的主要职能也应该是收集、组织、开发学科专业,为教学科研服务。不同的服务理念必将指引着不同的服务模式,也会呈现不同的服务结果。而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的愈加发达,现代化的图书服务工作也越来越向主动式的、多元化的、多层次的方向发展,因此,服务手段的信息技术化、网络化和个性化就显得越来越重要。服务能力通过服务质量来体现,高校图书馆应该在质量方针的指引下开展服务工作,以便更好地为高校师生服务。

3核心竞争力的不足之处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建设中心,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其建设和发展应该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相适应,其水平高低是学校总体水平的标志,这是2002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中的规定。但是目前,我国大多数的高校图书馆依旧遵循过往粗放型的老路子,因循守旧,缺乏创新的胆气,不能适应高校的建设和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资源方面

如上文所述,资源包含人力资源、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三个方面。在人力资源方面,不少高校图书馆已经沦落成老弱病残的“收容所”,员工知识结构不合理,业务能力薄弱,综合素质不高,核心馆员的专业结构有待完善。这不但不能突出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甚至成为了整个高校建设和发展中的一大短板。在有形资源方面,由于高校的总体经费紧张,划拨到图书馆的经费更是少的可怜。于是,这必将带来图书馆在资源建设方面出现重数量、轻质量,重种类、轻副本,重纸质、轻电子等现象的出现,文献采购缺乏针对性和连续性,也势必会造成文献利用率不高。在无形资源方面,很多高校图书馆在新建馆舍上花“巨资”,打造大、新、奇的建筑,但是在技术资源方面却“缩手缩脚”,不舍得在这方面做投入,而技术资源又是开发与利用高校图书馆资源的必要手段。由此带来图书馆管理人员知识层次低下,业务能力较差现象的出现就不可避免。与此同时,员工考核制度和绩效管理体系不成熟,人浮于事现象较为明显。

3.2管理方面

目前,许多高校图书馆依然沿袭以往的以人管人的粗放型管理模式:管理目标不清晰,定位不准确,体系不完善,监督、评估、反馈工作也不到位。

3.3服务方面

当前,不少高校图书馆的在读者服务方面都是以被动服务形态为主,缺乏与师生交流的主动性,思想老旧,缺乏创新,缺乏主动服务意识。在文献服务方面,由于经费问题,不少高校图书馆不仅订购的纸质文献不足,电子文献资源更是不足,外文文献尤为匮乏。同时缺乏对读者需求信息的采集,缺乏以学科信息资源建设为基础的学科服务。

4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对策分析

4.1加强资源建设

首先,在人力资源建设方面应该加大投入。人力资源是图书馆的核心资源,其建设水平的高低对服务质量的好坏有着直接的影响。从组织科学管理的六大模块角度出发,围绕人员的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人员激励和员工关系等方面着手,使馆内人员与员工的比例达成完美的比例标准并进行动态的可持续性研究,以保持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可以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建立学科馆员制度,打造专业的人力资源队伍。其次,在有形资源方面,现代化的图书馆已经不仅仅是自习室和文献资源的存取地,还是读者进行学习交流以及寻找灵感的交汇地。因此,打造兼具学习、交流、娱乐、创新于一体的多功能的复合型图书馆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顺应读者需求和时展的理性选择,也是实现创新和增强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同时,在文献资源建设方面,图书馆要了解读者的需求,做好相关信息的遴选,了解院系各专业的发展动态和前沿信息,做好纸质文献和电子文献的征订工作,保证质量,突出重点,有效延伸。再次,在技术资源方面,要保证开发和利用图书资源的技术手段能够得到有效的充分的运用。技术资源包括含分类组织、主题组织、分类主题和编目在内的一系列核心技术和其他相关信息技术。

4.2提高管理竞争力

图书馆在开放服务的过程中无一阶段能离开管理而存在,管理的目的是能够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最大化的提高图书馆的利用效率。而要想达到这一目的,遵循办馆规律和服务本质的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就显得尤为重要。图书馆要充分认识到时代特点和图书馆自身的定位,确定图书馆的使命和战略目标,制定完备的、符合发展规律的管理制度并进行动态管理控制,以便使高校保持竞争优势。当然,就像硬币的一面不能脱离另外一面而独自存在一样,图书馆要想实现价值的最大化,保持核心竞争力也少不了柔性的人本管理。人本管理就是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着重突出人的需求和通过有效的方式激发人的潜能与热情来调动人的积极性,如营造轻松和谐的工作氛围、增加人文关怀、为馆员排忧解难等方式。通过人本管理,馆员可以更负责、更热心的工作,可以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也便于图书馆提高核心竞争力。

4.3提升服务

服务是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重中之重,是满足读者信息需求的基本单元。提高核心竞争力可以通过以下方面实现:首先要明确服务理念。由于当前国内图书馆“老弱病残”现象在短期内难以解决,因此,要加大对馆员的综合素质教育,使其改变观念、更新认知,最终带来服务内容和服务质量上的提升。当然,长期来看,自然要调整馆员的人员结构,多引进高层次、专业性的、综合素质高的人员,鼓励馆员多出学术成果。再次,科技的发展,网络的普及和信息服务的不断提升,馆内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这就要求图书馆服务模式和方式要随时代的发展而变更。必须建立起面向学科、面向专业的服务模式,学科服务模式是读者服务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也是实现资源的无序配置向定制服务、深化服务转变的具体体现。

参考文献

[1]王琳.高校图书馆核心竞争力诸要素解析[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3(1).

[2]胡菊兰.浅论现阶段我国高校图书馆人本管理与制度管理的关系[J].科技广场,2010(2).

[3]吕思蜀.高校图书馆管理中人本理念的实践探析[J].管理观察,2018(23).

[4]汪越男.试论校园文化对高校图书馆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影响[J].科技致富向导,2014(3).

[5]柳小玲.试论高校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J].现代情报,2007(8).

作者:袁春强 单位: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

上一篇: 人防通信信息化建设研究 下一篇: 煤矿企业材料成本管理探索
相关文章
精选范文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