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英语项目教学法研究

时间:2022-07-04 04:10:24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引入项目驱动教学法的必要性,指出在商务英语教学中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法符合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论的论述,便于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相互转化,是“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的直接表现,并且是与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够紧密呼应的教学方法,值得推广。

商务英语项目教学法研究

商务英语项目教学法研究:高职商务英语教学中应用项目驱动教学法的意义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引入项目驱动教学法的必要性,指出在商务英语教学中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法符合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论的论述,便于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相互转化,是“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的直接表现,并且是与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够紧密呼应的教学方法,值得推广。

关键词:语言游戏 隐性知识 “教学做”合一 工学结合

引言

早在20世纪初,美国著名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杜威就提出:人不能通过消极被动地听讲或看书来获得知识,应该在“做中学”。他认为,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得经验,而且要使学生的经验不断地改造和生长。传统的教学法往往以教师为中心,课堂气氛沉闷,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严重脱节,容易形成教师“一言堂”的状况。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被压制,实践能力和灵活运用能力较差。因此有必要对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使课堂教学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向,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建构主义认为,学是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的,丰富生动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使学习者能够便捷的对知识的意义进行建构。采用角色扮演,模拟实际情境的教学方法可以促使学生学会搜集资料,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检验效果的同时总结经验,愉快的理解消化学习的内容,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引入项目驱动教学法,不失为解决问题的良策。

一、项目驱动教学法概述

项目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它萌芽于欧洲的劳动教育思想,最早的雏形是18世纪欧洲的工读教育和19世纪美国的合作教育,经过发展,到20世纪中后期逐渐趋于完善,并成为一种重要的理论思想潮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意义构建的主体,而教师也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学生学习构建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和指导者。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媒体,通过意义建构方式获得的。建构既是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又包含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项目驱动教学法正是建立在这一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项目驱动教学法汲取了任务驱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探究教学法的精华,通过真实的或创设模拟的项目情境,根据项目需求来拟定教学任务,并安排相应的教学环节。所设置的项目是由精心设计的任务构成的探究性过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合作学习处理完成项目的任务,在这一过程中学习掌握教学计划内的教学内容。这种方法重视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关联性,便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但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高职商务英语教学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法的必要性

教育部2006年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目前的国内高职英语教育,忽视学生的实践环节,不重视学生学习与实践的统一。高职英语以英语通用能力和岗位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为出发点,根据行业的发展态势与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为依据,外语学习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践性,不像其他课程那样枯燥而抽象。但是传统的按部就班的教学方式很难提起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所以外语教学一直收不到理想的学习效果。如何处理好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协调应用的关系,处理好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把讲授的重点由单纯传授知识转向传授获得知识的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便成为外语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项目驱动教学法使学生身临一定的任务环境中,能有效地将“任务驱动”转化为“兴趣驱动”。让学生明白“学什么”和“如何学”,从而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将项目驱动教学模式应用到英语教学中,优化课堂设计,整合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使学生更易于形成职业理念,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在实践中,师生的角色互换,教师的教是在做,学生的学也是在做,除了在学中做,还得更多地将教结合于学和做中,使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做好应当解决的实际问题。教与学统一在做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体现“学中做、做中学”的理念,实现“教、学、做”的有机统一。

三、运用项目驱动教学法的意义

1、符合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论的论述

“语言游戏”这个概念是《蓝皮书》里提出来的,最初是指“孩子刚开始使用语词时的语言方式”、“语言的原始形式”或“原始语言”,语言的原始形式是和人类其他活动编织在一起的,我们在场景中学会说话,在场景中理解语句的意思。也就是说“语言游戏”就是语言和人类行动的一种交织和结合,人们说出某种语言实际上就是在完成一种生活行为。在《哲学研究》中,维特根斯坦将语言称为“语言游戏”,借此表明语言具有多样性、实践性等特征。“语言游戏”的意义表明:语言存在于现实生活中,语言的意义在于应用,语言的表达形式及其意义取决于人们特定的语言环境,也就是语境。因此,外语教学应当使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和掌握英语。项目驱动教学法是在特定情景设置中进行的课堂教学,为学生创造了接近现实的语言环境,使得学生的英语交际自然化,能够挖掘出每个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它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使学生能够熟练地使用英语进行交流。还使得学生轻松的掌握词语在不同环境中的不同含义,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便于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相互转化

根据知识能否清晰地表述和有效的转移,可以把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隐性知识存在于人的大脑中,是人在长期实践中积累起来的与个人经验密切相关的知识,往往是一些技巧,不易用语言表达,也不易被他人学习。显性知识又称明晰知识、外显知识是指“能明确表达的知识”。最早研究专业知识显性化问题的日本知识管理专家、一桥大学学者野中郁次郎注意到,许多专业和行业中都有许多“知而不能言者众”的、“高度个人化”的隐性知识。野中郁次指出:“现代工业和知识经济的关键就是要从人们的过往经验中发掘隐性知识,以满足人们日益个性化的社会、经济和教育的要求”。教学也是这样一个存贮着大量隐性知识的专业。教师不仅要学习已经格式化、系统化的教育理论和方法,而且要探索和学习处于隐性状态的教师专业知识,并促进教师隐性知识的显性化。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是可以相互转换的。“从显性到显性”的传递模式司空见惯,教师传统的课堂讲授,基本都采用这种模式。“从显性到隐性”的知识传递方式主要发生在显性知识分享和内化的过程中。教师讲解学生接受讲授的内容,这种显性知识就开始内化和隐性化了。“从隐性到隐性”是通过观察、模仿和练习,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就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从隐性到显性”是指系统地整理和清楚地表达隐性知识,将隐性知识置换成别人容易理解的显性知识,使隐性知识能够被分享、凝聚和积淀,即把隐性知识外化成为显性知识。项目驱动教学法可以促进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相互转化,综合运用各种知识传递方式,强化习得。显性的陈述性知识通过教学可以转变为隐性的陈述性知识,而隐性的陈述性知识经过交际使用又可以转变为隐性的程序性知识。通过大量的项目模拟实践,即便于使显性知识转化成学生的隐性知识,又能使输出练习更有效,提高二语习得的水平。

3、“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的直接表现

陶行知先生指出“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事怎么做,就怎么学,就怎么教。”“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教学理论中的精彩一笔,陶先生认为“做”就是教学中的实践环节,只有采用“做”这样的实践环节才能让“教”与“学”合一。陶先生“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对高职院校外语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高职教育重在解决实际问题,教师要灵活变化教学方法,实现“教学做”的合一。除了在学中做,还得更多地将教结合于学和做中,使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做好应当解决的实际问题。项目驱动教学法使学生自觉依据学习目标,寻找相关资料,阅读与分析后,通过小组之间的互动、分析讨论及课堂展示等,建构出个人对于学习内容的系统知识。教师将整个教学过程分为几个阶段,再根据教学计划,设计为若干个项目,每个项目中又可以细分成几个个案例或任务,结合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构建一个以所要完成的项目为主的学习环境,即设计出一定的情境,将大量的信息资源容纳进来,把复杂、枯燥、难以理解的理论知识变为简单、形象、容易接受的技能知识。讲、学、练结合,通过完成每一个任务,使学生理解知识、掌握技能、提高能力。

4、与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相呼应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要探索工学交替、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工学结合作为高职院校主要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取得了相当的成果。项目驱动教学法就是通过教师设计若干项目组,督促学生完成各个阶段性任务,教师进行指导和评价,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因为是带着实践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来学习的,学生的学习方向明确,拓展了学习的广度和深度。实现了理论与实践零距离,学校与职业零距离,学生与岗位零距离。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服务意识,使学生可以很快适应岗位工作,增强了就业竞争力。高职商务英语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法可以防止教学活动成为表面的盲目的行为,避免学生获得肤浅的理解与知识,摆脱教学用脱节的现象。即教给了学生有用的知识,又培养学生了的能力。使学生摆脱了针对某个问题自身的逻辑思路非常清晰,但是无法用英语表达出来,或者即使表达出来了也是以汉语式思维表达的困扰。增加了学生输出的机会,有利于语言意识的发展和语言自动化的形成,使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能够很好地发挥交互与输出的作用。

四、结语

在国内,毕业生一般要经过实习、培训和经验积累,逐渐适应与胜任工作。项目驱动教学法充分体现了职业工作以项目形式组织的本质特点,将课堂拉近职场,教学实践模拟现场操作,使学生可以接触并解决职业工作中可能面临的各项问题,带着实践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来学习新的理论知识,在离校前就完成了技能和经验的积累,实现了就业“零适应期”的人才培养目标。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法,学生的知识面不仅仅局限在课堂的知识传授,更延伸至课堂之外,“授人以渔”,引发学生进行思考,促使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手段,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同时,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意识,培养学生谦虚谨慎的工作态度,爱岗敬业的职业操守。所以在高职院校外语教学中采取项目驱动教学法是值得推广的。

商务英语项目教学法研究:项目驱动教学法在商务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 项目驱动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在高职商务英语教学中引入项目驱动教学法,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与同学的合作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完成一系列任务,解决问题,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这对商务英语教学具有一定的启迪意义。

[关键词] 项目驱动教学法 商务英语教学 运用

现代化的高等职业教育以市场需求和就业为导向,为国家为社会培养高等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商务英语”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目标首先是培养实际使用英语去从事涉外商务活动的能力,也即能够处理商务业务的。高职教育的本质属性是“工学结合”,要突出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教育学家们提出了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理念,结合高职教育特色,教学规律应“以素质为基础,突出能力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为载体,以实训为手段”。因此,高职院教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项目驱动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将实践与理论知识紧密联系起来,知道所学的知识用在什么场合,怎样把高职商务英语“项目驱动”的教学方法运用到实际教学过程设计中来,这应是商务英语教学改革中内涵最丰富、任务最繁重的改革内容。

一、引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方式获得的。建构既是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同时又包含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项目驱动式教学法能更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协作、创新、探索的精神。

项目驱动式教学法,是德国职业教育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大力推行的一种“行为引导式的教学形式”,这种以项目为主体的职业行业为引导的教学方式,是一种通过组织学生参加项目设计(包括模拟项目)、履行和管理,完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它是一种以现代企业的行为为目标,强调对学生综合能力作全面培养的一种教学方式。是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实现零距离上岗的一条很好的学习途径。项目驱动教学法已经形成了“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特征,即以学习为中心,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教师为重心,以职业岗位工作流程为向心,从项目出发,依托专业教学过程,经历工作流程,完成相关工作内容。项目驱动教学法是随着建构主义思潮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 被誉为近年来国内外教育领域最引人注目的革新, 对商务英语教学具有一定的启迪意义。

二、项目驱动式教学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实施的必然性

在国内,项目驱动教学法主要运用于理科类专业的课程,鲜为运用于商务英语类专业课程。然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已成为高职教育的一个基本要求。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的先驱黄炎培长期致力于研究和推行职业教育,曾对职业教育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论述,在论述职业教育的教学原则时,黄炎培主张“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的教学原则。他在《职业教育该怎么样办》一文中论述:“职业教育应做学合一,理论与实习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如果只注重书本知识,而不去实地参加工作,是知而不能行,不知真知。职业教育目的乃在养成实际的、有效的生产能力,欲达此种境地,需手脑并用”。国家对职业教育也提出了若干意见: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基于职业教育的特色,商务英语教学课堂活动应该增添项目执行,把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将教、学、做有机结合起来,将课内课外有机结合起来,以主题为核心,以学生为中心,以应用为导向,采用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拓展学生人生职场语言交际功能,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英语有目的地做事情,这样才能达到商务英语的教学目标,为整个社会和市场,尤其是为企业培养人才。

三、项目驱动式教学在商务英语教学中的组织与实施

1.明确目的,设计项目

项目的内核是语言的“意义输出”。项目通过一系列模拟真实的语境或场景,为学生提供“有意义交际”和实践的机会,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英语语境和得体的用语习惯。教师可通过语言的应用型与语言的认知型来设计项目,各单元的教学任务可通过主题项目体现,主题项目是教学任务完成的驱动力,一切的体现和教学内容都围绕主题项目来设计,整个项目又分成一个个的小项目,每一个教学模块对应主题项目中的每一个项目,当小项目一个一个完成后,总的教学任务也就实现了。

主题项目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人经历、家庭和教育背景、社会环境和学习动机,甚至地理差别。最大程度地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启发诱导,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感悟、体验语言的魅力和所要传输的真实信息,提高教学效能,最终达到教学目标。

2.合作探索,协作完成

主题项目以小组合作和团队形式,开展个性化、自主式的实践性教学活动,任务完成的过程就是学生自我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采用“合作学习教学法”。“合作学习教学法”又称“结构式分组教学模式”,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能力、知识、性别等相关因素,将学生分成小组的形式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小组成员在小组中彼此相互合作,互相激励,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从中建构自己的知识,不仅达成个人绩效,提高学习效果,也完成整个小组的共同目标。其间,学生可以不依赖教师,依据学习目标,独立寻找相关资料,自己阅读与分析后,通过小组之间的互动、分析讨论,从而引申出不同的思考方向,进而建构出个人对于学习内容的系统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项目驱动教学法“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特征,进行角色转换,一是从讲授、灌输,转变为组织、引导;二是从讲台上讲解转变为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交流、讨论、合作学习。项目驱动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必须明确自己所担当的角色,认识到学生的知识不是靠教师的灌输被动接受的,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主动建构起来的。

3.成果展示,评价效果

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正确合理的评价,一方面,是对学生是否完成当前问题的解决方案的过程和结果的评价,另外一方面,是对学生自主学习及合作学习能力的评价。项目完成结果的呈现形式包括:讨论、小短剧、辩论、演讲等形式。成果的展示设计可采用半开放式练习设计,这样可以给学生极大的想象和创造空间与自由,在真实的社会语境中体验语言实践从而思辩性地学习和接受。教师应该对学生的成果给予明确的评价和指导,但这种指导不应妨碍学生交际。评价学生的成果一方面要让学生能学到传统课堂教学中得不到的知识,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自信心,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技能得到不断提高。作为职业院校的教师应不断学习探索新的教学理论,阅读有关教育教学理论书籍,并应用于实践。苏霍姆斯基的教育学说中有一句话:教学应使学生从中产生发现的惊奇、自豪、满足、求知的愉快和创造的欢乐等各种情感体验,从而使学生带着高涨的、活动的情感进行学习和思考,使教学成为一种充满活力和激情的活动。

四、结束语

商务英语属于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ic Purposes),商务英语课程教学强调其实用性。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存在相应的不足,如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容易形成教师“一言堂”的状况;学生实践能力和灵活运用能力较差等。针对种种现状,教师可以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引入项目驱动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多维创造性,变“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为“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教师可让学生通过一系列个人或合作完成的任务,或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 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解决现实中的问题,获取知识和技能。

商务英语项目教学法研究:项目教学法在商务英语函电课程中的应用

【摘 要】目前随着科学技术及生产组织形式对职业教育要求的不断提升,职业教育者更多地采用项目教学法来培养学生的动脑思考和动手实践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及职业能力。本文主要阐述运用项目教学法在商务英语函电课程中的意义及实施过程,以及在实际教学中使用此种方法时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职业教育;项目教学法;商务英语函电

一、项目教学法的内涵及特征

项目教学法最早见于美国教育家凯兹和加拿大教育家查德合著的《项目教学法》一书。德国职业教育也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大力推行“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包括“大脑风暴法”、“卡片展示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引导课文法”、“模拟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等具体方法。其中在职业教育领域中,项目教学法是指通过真实的或创设模拟的项目情境,根据项目需求来拟定教学任务,并相应安排教学环节的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的核心目标是:不再把教师掌握的现有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作为追求的目标,或者说不是简单的让学生按照老师的安排和讲授去得到一个结果,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去寻找得到这个结果的途径,最终得到结果,并进行展示和自我评价。学习的重点在学习过程,并且使他们在这个学习过程中锻炼自身的各种能力。这种方法目前在各类职业院校中都受到了重视并有了一些尝试性的应用。

项目教学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处理一个项目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习掌握教学计划内的教学内容。学生全部或部分独立组织、安排学习行为,解决在处理项目中遇到的困难,这样就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典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其具有以下特征:第一,项目完成过程用于完成一定的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第二,能将某一教学项目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结合起来;第三,学生有独立制定计划并实施的机会,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可以自行组织、安排自己的学习行为;第四,有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第五,学生自己克服、处理在项目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第六,学习结束时,师生共同评价项目工作成果。

二、项目教学法在商务英语函电课程中的意义及应用

商务英语函电是职业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虽然商务英语函电课程涉及相当多的英语知识与国际贸易实务知识,但商务英语函电并不是一门理论课,而是一门技能训练课。

然而,当前商务英语函电教学所使用的教材中的训练内容单调,过于强调理论知识的记忆,没有提供足够的创造性实践空间。在教学中仍然沿用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过于注重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学生难以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教师在教学中过于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很少让学生通过具体商务情景进行操练,难以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效果。而在实际工作中,作为国际贸易从业人员,应既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又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须具备多种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如社会工作能力、调查分析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因此要求学生应通过实践不断获取新知识,提高外贸英语实际应用技能。

针对商务英语函电教学现状,笔者在课程教学中研究运用项目教学法,转变商务英语函电课程传统的教学观念,优化商务英语函电的课堂教学。

1.建立项目任务。建立教学任务是项目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向学生交代项目任务,如建立业务关系、发送报盘、确定支付方式、寄送销售合同等。项目明确以后,由学生通过查询资料等方式了解相关的专业知识,完成前期准备工作。由于学生自己的参与,可提高他们对于学习该课程的兴趣和积极性。学生在这一项目实践过程中会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能力等。

2.组织完成任务。项目教学法的着眼点在“项目”,而项目的选择要以教学内容为依据,以项目教学法的理论为指导思想,设计各阶段项目,将各单元内容重组为阶段项目,让学生在项目实践中理解和掌握处理进出口业务各个环节和一般商务往来函电的技能。教师也可选取其他教材的一些内容,从外贸公司或外企选取适合教学和地区经济特点的实例,以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由于学生的基础不同,学生取得的材料各不相同,所得出的结果更是五花八门,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互帮互学,不但学到了知识,而且对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提高。

3.选择任务模式。在商务英语函电课程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可采取相适宜的教学模式来开展项目教学法,如采用模拟公司法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组,以组为单位模拟成立外贸公司,让学生为自己的公司命名、注册和确立业务范围、设立法人代表、成立董事会等。在此基础上,根据教材内容和项目要求,做成演示文稿,在多媒体教室展示,学生相互评价。这样,学生既进行了相应的外贸模拟实践活动,又熟悉了外贸环节。

在讲解教材中的询价、报价、还盘以及索赔信等内容时,可让学生按照项目任务,撰写相关信函。学生可利用E-mail互相发送信函,并发送给任课教师。如询价信,先由学生自愿介绍自己的作品,然后由其他学生评价,最后由教师修改、评价、总结。

此外,可开设第二课堂,通过多种渠道邀请外企人员到学校演讲,组织学生到外贸公司或外企进行实践,巩固所学知识,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4.实施任务程序。在每一个阶段项目中,教学模式虽不同,但实施的程序基本相同,可分以下三步:第一步,明确项目任务是拓展外贸业务训练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项目,而熟练掌握各个业务环节的英语技能就是阶段项目任务。在每一个阶段项目任务确定后,教师首先实施并完成该项目,以便对项目全面进行了解,更好地指导学生。这样,教师在给学生布置该项目时也能展示具体的成果,使学生有明确的目标和感性认知过程,知道实施该项目要解决哪些问题。

第二步,制定和实施计划。学生明确项目任务后,需参与教学全过程,先收集信息,再分组对项目进行讨论,并写出各自的计划书。制定好计划后,让学生自己克服、处理在项目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新学习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不同阶段的项目,制定、实施计划的时间长短不同。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通,制定、实施计划时间长的项目在课外完成,制定、实施计划时间短的则在课内完成。

商务英语项目教学法研究:传统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在商务英语教学中的效果比较

摘 要:随着岗位对人才素养要求的不断提升,传统教学法已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项目教学法以其灵活的教学方法和内容设计,打破了传统教学法单一、枯燥的教学风格,侧重职场工作情境在教学中的渗透。将传统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在高职商务英语课堂中的教学效果进行比较,探讨项目教学法在知识传递、工作技能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等方面具有的优势,为高职职业能力培养寻求好方法。

关键词:传统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工作能力;职业素养

由于社会对人才岗位能力要求的不断提升,单一的、只注重人才知识水平的岗位标准已经逐步被人才综合职场技能所取代。用人单位不仅仅希望从业人员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更希望人才能具有良好的职场素养和熟练的实践操作技能和学习、沟通能力,以更好地适应工作环境,为单位带来更多的收益。针对这一社会需求变化,作为人才培养实施者的高职院校更应该具备高度的敏感性,将社会需求作为职业教育的风向标,改变教学策略和方法,以真正实现职业教育的目标,培养更多的高级综合职业技能型人才。

一、商务英语课堂教学法的转变

商务英语作为职业教育中的一门专业课程兼具了英语和商务双知识技能教育的特点,将英语作为工作语言,融合商务专业知识,以培养国际商务、外贸人才。传统的商务英语教学注重知识的讲授,教学内容紧密围绕课本知识,学生通过阅读学习英文商务材料的方式了解专业知识。这种教学模式虽然注重了文字细节的知识渗透,但是教学环节单一、过程枯燥,学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面对长篇大段的英文和大量的专业词汇、术语,只与教师进行简单的问答式互动,学习热情大打折扣,学习效果受到影响。此外,课程的考核方式以笔试为主,学生在复习时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缺少案例实践练习,学习能力提升受到限制。用传统讲授式的教学方法所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知识较扎实,文字阅读能力较好,但是语言沟通能力、应变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却缺失严重,造成走入工作岗位后,适应能力差、工作上手慢、协调办事能力低等问题。

针对上述情况并结合社会需求,说明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适合培养现代高素质的职场人才,既然用人单位需要的是知识与能力并重的岗位人才,那么调整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才是高职院校真正的发展新趋向。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以强调实践能力培养、充分发掘学生创新潜力的项目教学法应运而生,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和弊端,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项目教学法的特点

项目教学法是通过实施一个项目来完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其特点是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活动中,充分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并通过一系列相连贯的实践活动发掘学生的潜在能力和优势技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项目教学法改变了原有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更加注重了学生项目实践能力的养成。这种改变将传统的知识灌输式教学变成了知识与技能并重的实践式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考虑学生的未来需要和个性特点,围绕学生的认知和基础能力开展教学,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的自信心和主动性,打好教学的主观能动基础。跳出课本的内容限制,将平面的理论知识设计为立体的项目活动,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其对知识的理解、记忆、掌握和操作熟练度,提升了教学效果。将有限的课堂空间延伸为职场工作环境,让学生在模拟仿真的环境中进行实践锻炼,熟悉未来专业职业岗位的工作情境、工作步骤,培养为人处世、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为未来就业打下基础。

项目教学法满足了培养高技能商务人才的需要,以国际商务工作活动为导向,通过任务驱动、案例分析和自主探讨的方式,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完成每一个学习任务,依托专业教学过程实现教学与职业岗位的对接,通过教、学、做一体化真正做到教有所用,学有所长。

三、传统教学法与项目教学法在商务英语实践教学中的效果比较

商务英语课程在打好学生语言基础的同时,强化国际商贸知识和商务业务处理能力,培养学生在未来职场中能够利用英语语言工具完成各项商务任务的能力。为了实现“语言+专业知识”和“知识+能力”的双重教学目标,在实践教学中采用了传统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取得了不同的教学效果,现将两种方法的比较效果总结如下:

(一)知识学习效果比较

传统教学法重在知识的传授,以课本内容为依托,强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通过教师讲解、举例说明和学生反复练习的方式巩固所学知识内容,并结合课前提问和课下复习考查学生的掌握程度。在商务英语课堂上采用传统教学法有利于学生掌握商务概念,学习新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并在阅读课本材料的过程中掌握大量的英语专业词汇,提高了英语阅读能力和一定的写作能力。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被动的学习获取信息,通过背书本的形式记忆知识点,忽略了动手能力的锻炼,学习兴趣受到了干扰,对知识点的记忆和掌握也多限于应付笔试的目的,因此,虽然传统教学法强调了知识的输出,但是由于教学过程单一、枯燥,教学效果只体现了部分语言能力的提升,考核过程缺乏灵活性,导致了学生的知识输入存在“临时性”的缺点。

采用项目教学法的商务英语课堂将每一节的学习内容设计成为一项工作任务,通过教师提出任务、学生分组计划任务、利用收集的信息和知识完成工作任务、分析总结正确结果的过程完成教学目标。项目教学法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所有活动——从查找信息到分工协作、从计划方案到实施与总结——都由学生按其认知和能力水平来完成,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充分利用知识、感受知识、把握知识,通过自身的实践经历加深对知识的记忆,提升了教学效果。以商务接待主题为例,学生在掌握基本接待流程和技巧后,要求根据情境完成一次商务业务洽谈的接待任务,包括接待前的准备、日程设定、电话商谈、接待翻译、汇报总结等环节。由于学生在实践知识的过程中运用了多种语言功能,跳出了传统教学过分依赖阅读能力的局限,充分调动了听、说、读、写、译等多种语言智能,全面、持续性地锻炼了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并强化了特定情境下的口语交流技巧。同时,项目任务的设计和实践中,学生自然而然地引入和运用已学商务知识,如电话沟通、日程写作等,不仅起到了复习和巩固旧知识的作用,也实现了新旧知识的自然过渡和衔接,使得知识和实践统一结合,知识掌握更加扎实。

商务英语项目教学法研究:项目教学法在商务英语课程中的应用

摘要:通过对高职院校国际商务专业商务英语课程的现状分析,介绍了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法在高职院校商务英语课程中的教学设计思路和具体的教学程序,提出该教学法与传统的教学法相比具有很多的优越性,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项目教学;高职;商务英语

一、高职院校国际商务专业商务英语课程的教学现状

高职院校国际商务专业开设的《商务英语》是一门专业必修课,课程通过商务英语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的综合训练,培养学生在实际商务工作中用英语进行沟通的能力。它是一门商务知识和英语语言相结合的交叉课程,是一门专门用途的英语(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简称ESP),不同于普通的大学英语课程。然而,目前多数商务英语课程的授课教师对该课程的定位不准确,缺少职业教育的课程观,大多采取传统语言类课程的讲授法和语法翻译法,同时将商务知识机械地穿插其中,授课模式陈旧,严重忽略了该课程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其结果是学生被动地接受英语语言和商务知识,无法以英语作为工作语言完成实际的商务工作。因此,如何对商务英语课程进行准确的定位,改变教学方法成为所有商务英语授课教师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

项目教学融合了建构主义和实用主义两种学习理论,是通过“项目”的形式来进行教学,是德国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目前已应用于我国高职院校的许多课程。它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结合起来,通过实施一个教学项目来完成教学。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法是指按真实的工作过程来构建项目,然后分解工作过程,将每一个工作过程的环节与知识相联系,最终形成教学模块。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实现技能和知识的一体化。该教学法与传统的教学法相比主要实现了三个转变: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由以课本为中心转变为以项目为中心,由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实际经验为中心,培养了学生的职业能力,使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得以提高。

三、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法在商务英语课程中的具体实施

根据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法的特点,该教学法目前多应用于理工类的学科,在商务英语这类专门用途的英语类课程中应用较少。鉴于商务英语是一门应用于特定行业的技能性课程,在商务英语课程中采用该教学法是可行的,但在设计项目和分解工作过程时需结合学科的特点进行,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可将教学内容安排为:设定项目情景——分析工作过程——确定技能要求——准备导入工作——实施工作任务——知识拓展——项目总结七阶段,具体内容包括:

1.根据企业工作需要设定具体项目,对学生进行分组。

2.学生以小组为组织形式在设定的项目情景下对需要完成的任务进行讨论分析,教师提供指导,较难的项目可由教师确定并分配工作任务。

3.明确完成工作任务需要的相关技能,教师提供两个相关的英语视听说等方面的材料作为例子,并将知识点呈现给学生,对重难点做出讲解。

4.给学生提供一个范例,让学生参考并为工作任务的实施做准备。

5.学生在特定的场景下,通过角色扮演进行模仿或到实习实训场地、企业完成工作任务。

6.通过阅读或更多的训练进行知识拓展。

7.对该项目共同做出总结、对学生进行考核。

以商务英语课程中的项目“商务日常工作Routine Maintains of Business”为例,在分析其工作过程后确定两个工作任务:任务一:Leave Message;任务二:Meeting。在任务一Leave Message教学时课堂的主要教学程序可包括以下步骤:

Step1任务场景介绍,分析任务,教师给出或由学生小组讨论确定具体任务及任务要求(至少2个可供选择),并提供资料。(20分钟)

商务情景:Clare是Baker化妆品生产公司的接线员,接到了SRT公司Taylor的电话,找销售部的Jack,因占线无法接通需要留言,留言内容:Date of Message、Name of caller、New arrangement、Reason for change、Contact number。

教师提供资料:商务活动中英汉电话用语的差异及相关知识,常用的表达方法。

具体任务:把学生分为四组,两组完成Clare的工作任务,两组完成Taylor的任务。

Step2 学生挑选具体任务,以组为单位对任务进行分析讨论,查找资料并练习。(25分钟)

Step3 学生以组为单位,按照职能需要分配个人任务做团队展示。(约30分钟)(此阶段也可在实习实训场地或企业完成)。

Step4 教师与学生团队成员分别打分。(约5分钟)(在实习实训场地或企业完成时,由教师、学生、企业三方进行课程考核,重视企业的评价和考核)。

Step5 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并布置作业,作业内容包含两部分:对所学内容的巩固和新的训练。(10分钟)

四、结 语

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法强调了学生的主动性,改变了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挖掘了学生的潜力,突出了ESP课程的技术要素,改变了传统ESP课程重理论知识轻实践技能、最终导致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的局面。同时,教学内容根据企业的需求设定,内容更新及时,重视学生的职业能力,满足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需求,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上一篇: 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研究 下一篇: 高校商务英语教学研究
相关文章
精选范文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