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文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电影文学杂志 北大期刊

Movie Literature

  • 22-1090/I 国内刊号
  • 0495-5692 国际刊号
  • 0.18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电影文学是长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58年创刊,目前已被上海图书馆馆藏、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长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电影文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学术论坛、新锐视点、电影史料、热片劲评 电影《第十一回》专题、风格与特色、电影剧本

电影文学 2017年第08期杂志 文档列表

电影文学杂志学术论坛
当代中西方电影对国人想象与现实研究4-6

摘要:在当代,中国元素在西方电影中不断增加,成为吸引国人的一个重要方面。摄制于1993年的电影《喜福会》改编自同名小说,反映了在美国的几个中国家庭中的女性形象。由于作者谭恩美自幼在美国生活,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许多误解,其作品中的中国人物形象和他们外在的那些能体现其母国元素的中国符号失去了象征意义,导致电影意义的疲软和缩水。而改编自同名小说的电影《金陵十三钗》,由于其作者严歌苓有着中国的成长经历,张艺谋以此为基础,创造出文化意象丰满的中国人形象,满足了观众对中国人物的想象。

网络大电影对中国电影产业链的积极效应7-9

摘要:当网络发展进入到一个炙热化阶段,人们的观影模式也在不知不觉中悄然发生了改变。网络大电影的出现是中国影视行业、互联网行业及金融行业的综合性延展作用的结果,它的出现预示着中国电影产业发展进入到新阶段。然而需要认清的是,它的获得与提升离不开媒体和行业的支持,尽管还不完善,但它的出现为大电影产业格局的内部建构与外部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更是积极地推动了中国电影产业链的发展,它的出现也势必会为传统电影行业的发展带来颠覆性的改变。

1950年前源于侠文艺的香港电影考10-12

摘要:香港早期武侠电影研究者甚少,而对源于侠文艺的香港武侠电影的研究更少。1935年首映的《火烧阿房宫》是香港第一部武侠电影,也是第一部取材于侠文艺的武侠电影。1905--1950年间的192部香港武侠电影中有115部是改编或者取材于侠文艺的,有着鲜明的特色和独有的发展规律。对香港武侠电影片目及与其相关的侠文艺的整理,是与此相关研究的某础.有一定的文献价值和历史意义。

当代国产电影的都市文化呈现13-15

摘要:进入新时期以来,中国的城市发展日新月异,“全面城市化”已然成为社会结构的核心主题。物质水平发达、世俗意识浓厚的现代都市文化景观,日益被强化为电影表达和展现的空间中心。国产电影开始了新的定位,致力于文化身份转型,都市文化呈现与表达也试图成为中国内部的“我者”,在全球化的潮流中,保持与世界主流电影的同质化。文章从视觉文化、世俗文化、现实拷问三方面,分析当代国产电影的都市文化呈现。

“后喻电影”的青年文化特质与美学趣味16-18

摘要:近年来,电影创作群体的年轻化和主流观众低龄化,为中国电影发展带来新可能、新问题、新现象。具有“抵抗性”和“风格化”的青年亚文化如何成为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多元格局中的重要力量,并以软着陆的方式进入并影响中国电影的文化生态成为电影界的重要课题。本文将在“互联网+电影”大前提下,在以研究青年为主体的中国电影新力量所携带的时代文化特质与美学趣味基础上,以“后喻电影”观念对这一美学和文化现象进行深度挖掘。

英国邪典电影的叙事研究19-21

摘要:邪典电影中的关键词“邪典”翻译自英文单词“cult”,主要是指受到特定群体狂热崇拜的一种类型影片。随着现在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邪典电影的传播更为便利,出现了一批固定的观影群体。本文将在厘清邪典电影主要特点和产生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从发展现状、叙事内容、叙事风格等方面入手,以《洛奇恐怖秀》《两杆大烟枪》《偷拐抢骗》《猜火车》等影片为主要范例,对英国邪典电影的叙事进行研究。

英美科幻影片的视觉表现传统22-24

摘要:电影是视觉影像化最早也最典型的艺术样式,其传播媒介、形式技巧、社会文化所指、意识形态信息及美学价值,都是透过视觉表现的方法、视角和实践得以完成的。英美科幻电影流派尤其注重纯粹的视觉造型艺术,以此确立了自身的特质和倾向性。对此类影片的视觉表现传统做出系统考察、分析评述,无疑是颇具意味的艺术探索。文章从视觉优先、游戏化的影像、视觉的隐喻表意三方面,分析英美科幻影片的视觉表现传统。

欧美电影中人与自然的哲学内潘25-27

摘要:生态文化在欧美电影文化中十分突出,这类影片多将落脚点放在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之上,聚焦于统治和欲望,并以哲学的视角来完成对人类本性的透视。欧美电影用心刻画每一段人类与自然相处的故事,人类需要面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而自然则要接受人类霸道的统治,在相互矛盾与冲突之后剩下的往往是残破不堪的环境和对人类的伤害。这种情节的设定,最终将重点放在了欧美影片的自我反思之上,并努力呼吁人们关注生态,合理规划“生存”之路。

柏林墙文化对德国电影自由与民主的支撑28-30

摘要:自从德国电影进入到世界电影领域以来,人们便开始审视关于德国影像中所渗透出的“自由”与“民主”问题,并对此进行剖析。在分析研究中发现,德国影像中始终在围绕着柏林墙的倒塌以及两德之间的关系作为“自由”与“民主”的支撑,并从不同角度构建柏林墙文化的同时,总结其在德国影像中所起到的作用,并重新总结出它与德国影像不可分割的关系,从而提出关于德国电影的发展想要获得长远的发展就要寻找到属于自身的有效路径,这也是德国电影创作的新途径。

电影文学杂志新锐视点
桑提亚哥性格中的个人主义特征31-33

摘要:小说《老人与海》的主人公桑提亚哥是海明威武的英雄人物,世界文学史上公认的“硬汉”形象。他的“硬汉”形象也蕴含着典型的西方文化个人主义精神,但是其性格中的个人主义和现实生活中人们所理解的个人主义之间,在内涵、基本特征和对人类社会的作用三个方面存在较大的区别,因此,海明威在塑造桑提亚哥“硬汉”形象的同时也从文学艺术视角阐释了西方文化中个人主义的内涵,反映了西方民主和自由的局限性。

两种电影与当代女性气质34-36

摘要:2014年上映的魔幻电影《玛琳菲森》讲述的尽管还是“睡美人”的故事,但是许多与情节推动、形象塑造密切相关的因素,比如拯救者与被拯救者、公主的气质等已经和20世纪50年代上映的动画片《睡美人》有了很大的差别。这些差别强烈体现了当代社会对女性的一种新认识,艺术作品对当代现实状况的一种新反映:当代女性气质是多样并存的,来自各方面的挑战要求女性成为有能力、有担当的女性。

20世纪中后期奥斯卡影片中的女性形象37-39

摘要:设立于1929年的奥斯卡金像奖又称为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奖,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其中最佳影片奖无疑是最具重量的奖项。本文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选取包括《窈窕淑女》《泰坦尼克号》《沉默的羔羊》在内的突出塑造了独具个性女性形象的奥斯卡最佳影片为例,从女性蜕变者、女性觉醒者、女性拯救者这三个类型化的女性形象着手,解读20世纪中后期奥斯卡影片中令观众耳目一新、记忆深刻的女性形象。

美国电影的自由主义表征40-42

摘要:崇尚自由文化的美国电影,由于将个人主义引入对角色的塑造当中,从而造就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人物形象。这类影片主张开拓与进取,讲究实用和理性,不断传递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备受观众青睐和喜爱。经过时间的沉淀,美国影片在全球已经成为电影产业的一个标杆,其借助奇观化的画面、独特的创作视角和表现手法向全世界展示了带有美式标签的自由主义和开放性思想,并成为其他国家争先效仿的对象,也是我国国产电影需要借鉴与学习的方向之一。

美国电影中的世俗文化43-45

摘要:电影的世俗文化属性及其表现,在美国电影的生产乃至观念结构中,体现得最为充分。美国电影从发轫之初,就将世俗文化纳入其传播接受范围,不断打造具有一定独立性的符号化的世俗影像空间,并迎合大众趣味,将此上升到现代电影表现形态的主导位置。文章从审美系统的娱乐化和话语形态的消费主义,善恶分明的对立和精神迷失的折射,现代性的理想追寻和意象诉求的超越三方面,分析美国电影中的世俗文化。

论美国电影中的“致命女人”形象46-48

摘要:“致命女人”是黑色电影中的类型化女性人物形象,在黑色电影逐渐淡出影坛后,“致命女人”的银幕形象也随之销声匿迹,但在后来崛起的新黑色电影中,“致命女人”又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复归。本文将在从多方面界定“致命女人”这一类型银幕形象的基础上,重点以《双重机密》《体热》等不同时代的影片中的“致命女人”形象为例,从其时代性、独特性、典型性三个层面,对美国电影中的“致命女人”形象进行研究。

“罗生门“”电影艺术的人生百态49-51

摘要:黑泽明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诠释了“罗生门”主题中蕴藏的深刻含义,揭示了人性的弱点。电影《罗生门》设定出直面人性善恶的决策难题,将人生百态囊括在了电影的故事情节当中。故事中的人物各自从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出发,选择了最有利于自己的事件叙述方式,展示了人性的自私、悲哀与不可信赖。这类题材的影片已经成为电影创作中具有普遍意义的符号,承载着电影人对人性中阳光一面的鼓励与赞扬。

英美电影与绅士文化52-54

摘要:绅士精神在西方源远流长,在长达数个世纪的发展中,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形成了一套绅士文化。美国对传统英国社会也有所继承,美国社会对绅士文化也不排斥。自英国滥觞的绅士文化时常见诸英美电影中,电影从不同的角度评判着绅士文化与绅士身份认识,或借助绅士文化表达对某种理想的渴求,而众多绅士形象也丰富着英美电影的形象之林。电影从绅士文化的浅层表征、深层内涵以及绅士文化的新变三方面,分析英美电影中的绅士文化。

英美恐怖电影的宗教原型解读55-57

摘要:自古罗马时代起,基督教就深刻地影响着西方人的人生观与价值观。部分电影人看到了基督教的影响力以及基督教带给人的敬畏心理,将宗教原型、宗教理念引入恐怖电影的创作中来。只有对这些宗教原型进行解读,我们才能有效地把握英美恐怖电影的特色,从而进一步将其与其他地区,拥有其他审美风貌的恐怖电影区分开来。文章从吸血鬼原型、亚当(夏娃)原型、末世原型三方面,解读英美恐怖电影的宗教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