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发展的几个阶段汇总十篇

时间:2023-08-02 16:38:04

电影发展的几个阶段

电影发展的几个阶段篇(1)

水利水电工程在建设时必须经过策划、设计、施工、投入使用这四个阶段,例如,某项工程的项目立项环节可以划分为三个主要步骤,第一是经过协调形成工程建议书,第二是经过考察形成研究报告,第三是综合各参数数据进行首次设计。不论是地方还是国家的大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其投资规模、工程量以及社会环境影响都是相当广泛的,工程牵扯到的内容非常复杂[2]。例如,葛洲坝、三峡大坝等大型水利工程其项目立项阶段超过十几年,而其工期更是超过了十五年,这样一来,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所需要的可行性报告、设计报告等前期准备工作的时间跨度非常大,立论周期也非常长,那么工程建设所带有的变动性、伸缩性较大。如,工程前期准备工作必须明确工程规模,组建、布点、施工方式、建设周期、建设速度等一系列问题。正是因为组成水利工程的各个阶段具有的变动性非常显著,导致水利水电工程的策划、施工、投产阶段出现重大变更的几率非常大,其影响也是方方面面的,进而形成连锁式多重影响[3]。随着大型水利水电程的建成投入使用,其管理问题越来越受到了社会各方的重视,因此出现了一些规定,但是关于工程建设重大变更问题的一些细节问题并不明确,人们对重大变更的范围、影响、认识等方面还没有达成方向性的共识,越来越多的环境问题不断显现。

2水利水电工程的重大变更要求

2.1重新定位水利水电工程的重大变更什么样的变更属于重大变更,怎样确定工程的变更幅度,怎样明确水利水电变更问题,这些问题都对水利水电工程重大变更问题的界定提出要求。根据《水电工程建设项目重大设计变更的界定(试行)》的相关规定,水利水电建设过程中,在策划阶段、设计阶段涉及到工程规模、建设规格、构建布置、构建形式、设备选型、水电接口、副工程、防洪点以及其他方面的变更都属于重大变更,特别是涉及到安全问题的变动都被列为重大设计变更。例如,有关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变更的文件可分为这样几大类:工程概况以及建设条件、建筑类型、建筑等级、规划准则、建筑物布局、建材属性、水利工程淹没点和工程层次影响等,概括起来为可分为工程属性、功能、人文影响、自然影响等几个方面,涉及到工程建设条件、安全等级、设备构成、水文控制、人口迁移等几个重要因素。水利水电工程的变更影响中,环境影响是最为复杂,也是影响最为重大的一项,其涉及到安全条件、水土、人口等众多项目[4]。

2.2水利水电工程的重大变更要求首先,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相关问题初步得到相应解决,但是有关工程重大变更的要求依旧不够明晰,而出现水利水电工程重大变更时,必须依据有关规定进行合理处理,这就需要明确水利水电工程的重大变更要求,优化处理方案,提高处理效率。根据现有的法律法规,大中小型工程变更所涉及到的环境影响管理条目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一方面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例如,某项水利水电建设工程的建设项目性质、规格、位置、建设工艺、环境保护措施等发生明显变化,相关建设部门必须再一次报批建设项目,其环境影响审批文件得到批准以及法律认可后方可使用。建设单位只有明确了工程变更的属性、变动幅度以及相关变动影响才能更好的设计建筑工程、更好的施工以及监控环境变化。其次,在《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规定》中指出:水利水电工程在立项审批阶段必须保证水土保持方案的质量,如果工程在设计阶段以及实施阶段出现工程位置、规格、性质等方面的重大变动,那么工程设计方案中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治理措施、处理手段等要根据国家水土保持法的相关规定重新审查,再形成工程水土保持方案,及时修整原工程水土保持方案,并且与原方案一同交由原审批部门进行批准。

3水利水电工程重大变更环境影响管理

为了更好的利用水利水电工程,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更加惠及民生,保护环境,水利部门以及环保部门出台了一些政策、法规来控制工程建设所带来的影响,强化风险防范的措施,严格管理环境影响评价,为国家发展添砖加瓦。有关于环保措施、工程变更的相关规定已经提出,但是如何应对变更环境影响并没有具体的实施步骤[5]。近几年来,在环保部门以及工程建设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形成了有关变更环境影响问题的通知,具体指出了工程变更的范围,其所涉及到的内容以及环境敏感问题,共有四大方面,涵盖十余项内容。例如,某项建设工程的变动项目超过三项,这时就建筑部门应该成立专门工作小组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在此基础上形成评价报告。又如,某项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的建设项目变动项目达到两项就要立即填补环境影响评价,得到审批后形成具体的应对文件,根据正确的思想指导处理环境影响管理问题。另外,有关于环境保护措施问题的文件中指出,当工程建设变更而需要环保措施变更时,建设部门要经由行政部门审批使环境影响报告具有付诸实施的可能性,如果报告并没有得到批准,那么有关部门不能在没有授权的情况下做任何更改,而是应该按照环保规定及变更要求进行合理变更。

电影发展的几个阶段篇(2)

动画电影常以夸张且富有艺术感染力的视觉表现形式呈现在观众的面前,这可以称为动画电影的外在吸引力。与此相对的是动画电影的内在吸引力,通常是指电影中的剧情安排和故事内容。视觉的冲击对于观众来讲是震撼与短暂的,而剧情故事的呈现对于观众来讲却是深入与持久的,在评价一部动画电影是否感动到观众、是否成功时,更看重的无疑是影片中剧情内容的设计与时间安排,即内在的吸引力。动画电影的剧情结构都可以大致划分为开始――高潮――结尾三部分,一部通常只有90分钟左右的动画电影,时间的设定则成为剧情设计的限制因素。优秀的动画电影,往往可以利用时间设定的限制,有所侧重地安排剧情内容,进而展现出精彩的剧情安排与设计能力,让观众在观看动画电影时得到充分的内心互动体验,在动画电影所营造的虚拟世界里尽情畅游。所以,研究剧情进展的时间设定规律可以更好的把握动画电影内在吸引力的特性,进而为今后动画电影的设计创作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持。

一、动画电影时间设定研究的可行性

动画电影相对于真人电影而言,它的观众群体是有限的。真人电影也就是广义上的电影,它的观众范围可以覆盖到大部分年龄段,而动画电影,由于其制作形式的和故事内容的限制,吸引的观众范围相对更年轻化一些。而且动画电影的制作周期、资金投入、技术支持等都要比真人电影多,这就使得动画电影的制作数量很低。2010年美国生产动画电影有62部,只占所有影片总量的22%,但是动画电影却以22%的比例占据了最卖座电影份额的50%,这就说明强大的吸引力是动画电影的一个独特和重要的特征。并且从对观看电影的观众(因为某些原因,非自愿观看的观众不在研究范围内)行为研究中可以看到观众对于影片的认同感是各不相同的。例如真人电影《盗梦空间》,有些观众视为经典,有些观众却难以理解其剧情和镜头空间的转换以致中途退场。但是在观看动画电影时这种情况则极其少见,大多数动画电影观众几乎都不容易走神。就像一些评论写的:“……不知道是不是动画片的缘故,3D效果十分好,加上超快节奏和笑点不断,让中途去厕所的朋友‘牺牲’颇大。”①在观看一部动画电影时没有任何类似的说明告诉观众在观看动画电影时应该怎样做,可是在观影中观众却经常会有一些同样的心理及行为反应――影片开始时观众会有期待、疑惑等潜意识心理行为,随着影片时间的发展观众又会逐步进入到电影剧情所构架的虚拟电影世界当中。根据作者本人的研究观察此时观众即便被其他事情干扰,大多数观众的视线还是难以离开动画影片。

当然如果对动画电影进行分析,许多人也许会认为这些都是剧情的魅力或是导演与编剧们的功劳,他们通过打造跌宕起伏、滑稽有趣的剧本来吸引观众并抓住观众的内心。(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在本文中所指的剧本只是动画电影方面,而不是电视剧动画和试验动画,后两者并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内)但即便是再优秀的电影剧本也有它的局限性,一部动画电影其剧本通常都要符合90分钟左右的这个时间范围,甚至要为此做出必要的修改与删减。所以如何处理动画电影中时间与影片剧情发展的关系就显得比较微妙了,本文作者认为恰恰是因为这个关系才导致了观看动画电影时观众行为的一致性。

二、动画电影剧情的时间设定规律分析

为了证明动画电影中剧情发展与时间设定规律的微妙关系,本文就以一部由美国梦工场出品的时长1小时37分钟50秒的动画电影《驯龙高手》为研究对象。按照本文的研究内容按将该电影的剧情发展划分了6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故事开始阶段(00:00:33至00:07:30),第二部分是深入展开阶段(00:09:35至00:13:12),第三部分是(00:13:12),第四阶段是故事高潮阶段(00:59:56至01:04:47),第五部分是矛盾解决阶段(01:12:52至01:25:25),第六部分是完结阶段(01:25:25―01:28:52)。

这6个部分是遵循着动画剧本创作的结构设计原理来进行划分的,首先是动画影片的开端设计(时间、地点、人物、背景),其次是动画影片的脉络设计(也就是整体布局),再次是动画影片的矛盾冲突设计,最后是动画影片的结局设计。该划分正是诱导观众行为的关键所在,根据字面意思可以这样理解:在一部动画电影中开始要有故事元素的交代,引导观众进入特定的环境中,接着展开故事脉络并做一些铺垫,然后步入故事冲突阶段,最终矛盾开始爆发,紧接着开始解决矛盾,最后交代影片的结局。下面对《驯龙高手》进行进一步的剖析,观察这部影片中6个部分对应的剧情内容与时间设定。

1.故事开始阶段(约8分钟),对应的电影剧情内容是展现主要人物并交代故事背景,观众的反应是比较有兴致的。在该阶段开始就是紧张的战斗,并且交代了主要矛盾,很能吸引观众。

2.故事深入阶段(约5分钟),对应的电影剧情是开始消灭龙的计划,观众的反应是注意力开始进入到电影中。该阶段为影片接下来的发展作铺垫。

3.矛盾显现阶段(约第13分钟),对应的电影剧情是主角与龙的各种奇遇,观众此时感到影片紧张且有趣,并产生期待。在该阶段影片的脉络逐渐清楚。

4.故事高潮阶段(约6分钟),对应的电影剧情是大家合力对付凶残巨龙,观众不断地产生紧张、好奇等情绪。该阶段是观众情绪化最强烈的阶段,观众内心已经完全与影片形成互动。

5.矛盾解决阶段(约15分钟),对应的电影剧情是与巨龙的战斗并最终获胜,此时观众的神经始终被电影牵引着。该阶段是影片又一个高潮阶段。

6.完结阶段(约4分钟),对应的影片剧情是交代主角的生死,此时观众们紧绷的心终于释怀。该阶段是故事的结尾。

通过分析可以清楚划分影片的6个剧情阶段与时间设定和观众反应的对应关系,这6个情节点对于动画电影观众的吸引力是绝对的。重点在于6个时间点的设定与6个剧情发展阶段在整部影片上的关系就像6个大小不同的圆有节奏地散落在一条直线上。根据时间的长短,圆对应的大小也就不同,时间越长则圆形面积越大。圆的位置就是每一剧情阶段在时间上对应的位置,它们有序地排列着,有疏有密、有弱有强,具有符合艺术美的节奏感。这种排列可以总结如下。

1.动画电影一开场就进入了第一阶段,时间在6到8分钟左右。这时的观众比较有耐心,想看看影片接下来的内容,但这一段时间不会太长。如果在6到8分钟的时间即观众注意力最集中的时间段内影片没有达到第一阶段应该交代的效果,那么观众就要产生无聊的情绪了。

2.紧接着在影片的大约9到14分钟左右就要进入第二阶段,紧接着剧情深入开展,在这一时间段内一定会出现具有决定性作用的角色或是转折性的事件。这时观众会产生疑惑、未知的心里感觉,一般都会比较聚精会神。这短短5分钟左右的时间虽然短,却是重要的过渡阶段。

3.在影片进行到13分钟左右的时候是一个关键的时间点,这时的观众精神高度集中在电影上。因为这一时刻是矛盾出现的阶段,也为后续影片的故事发展确立方向与目标。强调注意的是,第三阶段并不是一个时间段而是一个时间点,因为在大约13分钟之后动画影片的剧情发展便会进入一个具有过渡性质的阶段,也就是继续进行剧情的铺垫和深入发展阶段,直到矛盾不可调和时一并爆发出来。

4.接下来就是影片的高潮阶段了,也是矛盾爆发的阶段。它绝对会出现在影片的59分钟左右,也就是整部影片的2/3处。这时是观众注意力下降比较严重的时间段,而这一阶段的目的就是要再抓回观众的注意力。这个时间段一般为6分钟左右。

5.在1小时12分左右,影片进入到矛盾解决阶段,也是最后一个高潮阶段,这个阶段是解决问题并对结尾进行铺垫的过程。观众在这一时间段通常是憋着一股劲在观看,有内心一直被影片剧情所牵引的感觉。这一阶段一般约有15分钟,不能再多也不能再少,少了感觉不过瘾,多了就会显得拖沓。

6.最后4分钟左右的时间是影片的完结阶段,也是观众最希望看到的故事结局阶段。在该阶段观众的心理活动是最统一、最明显的,因为动画电影在题材上的局限性,影片的结局基本上都是美满的。所以可以发现大多数观众在这一刻的表情或多或少都流露出一丝欣慰与感动。

因此,产生观看动画电影时观众行为上的相似性的原因就在于不同的电影剧情阶段在时间发展中的巧妙安排与设计。需要强调的是,关键不在于6个剧情阶段,而在于6个剧情阶段所处于的影片时间上的顺序与位置,这一切都是以时间来划分的。本文作者认为这并不是某一部动画影片的特例,而是一个较普遍的规律,是能吸引大多数观众的动画影片的时间规律。现在热门的商业动画电影的剧情结构几乎都可以与以上6个时间段相互对应,所以可以证实动画电影中剧情的时间设定规律是普遍存在的。

三、结 语

剧情的时间设定存在的意义就在于观众在观看影片时不自觉地把心理感应调整到了一个时间点,时间点一到就要相应的出现某种心理反应,如果影片的效果没有符合这一时间点,那么观众就不会有相应的反应与感觉,就会造成困惑。就是在正确的时间出现正确的故事,过早或过晚都不行。总之,动画电影中剧情的时间设定对于观众在观看动画电影时的心理行为有着绝对密切的联系。本文虽然总结出一些特点与规律,但由于分析的方法和范围还存在一定的局限,因此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动画电影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在虚拟与现实世界中寻求到了平衡,并通过内在的吸引力升华了动画影片的感染力。而通过本文对动画电影中剧情的时间设定规律研究,则能从另一个角度去认识动画电影中的感染力是如何体现,也为动画电影的创作提供了一个更加理性与科学的理论依据。

注释:

① 苜蓿:《〈马达加斯加3〉,勾起你忘怀的简单的快乐》,《江门日报》,2012年6月29日,http://.cn/c/2012/06/29/09/c_1251546.shtml。

[参考文献]

[1] 彭玲.动画创作与创意[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2] 莫林・弗尼斯.动画概论[M].方丽,李梁,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

电影发展的几个阶段篇(3)

中图分类号:J90 文献标识码:A

电影以其投射在幕布上的光影和传送出来的声音在我们面前展现了一个活灵活现的、神奇而又壮观的世界。这个世界是如此逼真,又是如此虚幻。人们已经习惯于把电影看成是一种“神话故事”。因为,电影的诞生和它飞速发展的历史本身简直就是一个神话故事。哪怕我们是从科学的眼光来看待“电影自身的故事”,它也比最不可思议的神话故事还要不可思议,比最神奇的神话故事还要神奇。电影从诞生之初就是科学技术的产物。电影的历史就是一个长长的虽然坎坷但却不可逆转地走向技术完善和艺术完美的故事。在这一过程中,充满了杰出人物的伟大技术发现和天才的艺术创造。我们必须说,电影创造了比古希腊的《荷马史诗》和中国的《女娲补天》不知要神奇多少倍的现代神话。但是,如果我们在此话锋一转,来讨论电影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革命性意义,我们就必须说,尽管它尚未成为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但是,对它做出某种预期,已经不像过去那么困难了,特别是,考虑到电影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这种前景甚至变得昭然若揭了。

电影数字技术是一个革命性的因而也是一种挑战性的因素,最大的挑战就是对于我们的电影观念和电影概念的挑战,也就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很多人都提到但却并不准备实行的电影的重新定义问题。麦茨在1973年就提出,“我把电影和电视这两样东西看作一种语言;如果非要把它们当作两种不同的语言来对待,那么,人们势必把用机械方法获取影像这一特点分为摄影影像和电子扫描影像”,他的“电影——电视”的定义是:用机械方法获取的多元的活动影像。①不同的语言相互之间存在着超出常识所能想像的非常复杂的逻辑关系,它们之间往往不是逻辑学意义上的排他性关系,而常常是包容关系,在这个意义上,电影包含了电视②。美国学者莫纳科也提出:“到了1980年,情况已经变得很清楚,我们所谓的电影,与我们所熟悉的录像和电视,不再可能截然分开了。时至今日应当把它们看作是一个统一体的组成部分,我们确实需要一个能够包括影片和录像带的新词汇。”③

在这里,我们要郑重提出电影的全新定义:电影是以镜头形式呈现的,可以配有声音效果,并具有画面性质和深度感(或立体感)的活动影像;是一种专门纪录或制作表面现象(现实表象和意识表象)的异质综合性媒介,即以纪录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片段为起点和基础,传递信息,制造效果的媒介。这是一种具有纪录与合成双重属性的媒介。

我们知道,电影和电视的拍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光-化学成像方式,一种是光-电子成像方式,在电子成像方式中又可分为两种:光-模拟成像方式与光-数字成像方式。光-电子-数字成像方式已成涵盖光-化学成像方式和光-电子-模拟成像方式之势,并终将取而代之,这一点虽然已经没有怀疑者了,但是毕竟还要有一个过程。总之,广义的电影是一种双频媒介(video and audio)。按照罗兰·巴特的说法是一种异质性综合媒介系统。

在我们看来,这个定义里面还包含了要求电影进行重新命名的问题。重新定义和重新命名的必然结果是,电影学研究必须大大地拓展自己的学术视野。这就是我们已经说过的电影的新概念与新版图。电影的新概念,必须是电影的本体论概念,正是电影的本体论概念才能产生电影的全新版图、全新新疆域和全新视野。

电影发展的几个阶段篇(4)

Abstract: Electrica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is the key link in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ical energy, electrical engineering quality level not only affects the project itself, but also affects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the electric power industry, so we have to strengthen the quality control of electric engineering research, analyzed the impact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quality elements characteristics and construction around strengthening project quality control action steps. We hope helps the understanding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quality.

Key words: electrical engineering; quality control; measure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2095-2104(2012)12-0020-02

电气工程的建设过程同时也是电气工程质量的形成和确定过程,因而这要求必须严格执行电气工程施工的法律法规和相关的合同规定,确保电气工程的相关质量达到法律和合同的约定要求,确保工程能够正常的发挥作用,实现预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电气工程质量的影响性因素特征

电气工程由于涉及面广,时间跨度长和参与人员众多,因而是一个复杂而综合的过程,这些因素也会从不同方面影响到电气工程的质量,根据笔者的总结,电气工程影响性因素主要具有以下特征:

1. 影响质量的因素多

电气工程作为一项复杂的工程项目,其影响质量的因素种类繁多,具体来说包括原材料的选购及比例调配,施工工艺和工序,设备,施工人员素质和施工过程控制以及施工地区的气候自然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同时由于电气工程的施工周期相对较长,工程周期和工程进度的安排也是重要的影响性因素之一。

2. 工程质量一般呈现出一定的不稳定性

电气工程由于涉及到方方面面的要素,如原材料、设备、气候、人员、施工周期等,而这些要素本身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同时,工程建设各个阶段的任务都不完全一致,因而电气工程质量在建设上呈现出一定的不稳定性,这要求我们一定要时刻关注电气工程建设施工中的每个细节,切实将工程质量管理置于重要地位。

3. 工程质量各个要素之间呈现较强的连贯性

电气工程建设的另一大特征是各要素之间具有很强的连贯性。电气工程施工中的任一要素不合格都会给整个工程带来连锁反应,同时工程质量的欠合格也会对工程施工的进一步开展产生连锁影响,因而搞好电气工程质量管理还必须关注各个要素及其每一个发展阶段。

二、电气工程质量控制的相关环节

电气工程施工和一般工程施工具有一定的共性,同样电气工程施工也要经历施工准备、施工阶段和施工后验收与维护等几个阶段,因而电气工程质量控制也需从以下几点着手:

1. 电气工程施工准备阶段

电气工程施工准备阶段是工程开工施工的前期准备阶段,这一阶段需要做好人、材、物和计划等的准备工作。具体来说,首先要制订周密的和具有可操作性的工程施工计划,绘制科学的符合相关操作标准的施工设计图,同时要对相关设计图的图纸精确掌握,及时发现漏洞和不足并及时的纠正。选择专业素质扎实和认识负责的专业施工队伍,在施工前对相关施工岗位的工作人员业务能力进行考核和评估,规范施工人员的上岗操作标准。此外,还要明确相关原材料和设备的选购及其运输,做到原材料服务于工程施工,服务于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服务于电气工程建设。

2. 电气工程实施阶段

电气工程的施工阶段是电气工程质量控制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要加强电气工程质量管理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① 严格按照工程设计施工图和施工工序进行操作。电气工程设计施工图是经过论证的,符合工程施工目的要求和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设计总方案,因而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应严格遵守设计图纸的要求,规范操作行为。同时施工工序也是经过验证的科学合理的施工步骤,施工人员应严格按照工序的要求规范自身行为。

② 严格控制施工原材料和设备的质量。施工原材料和相关设备的质量对电气工程的质量有着显著的影响。首先,严把电气管材、线盒的质量关,将不合格的原材料排除在施工之前同时加强对施工设备的检修和维护确保相关施工设施在施工期间能够正常稳定的运转。

③ 加强施工工序和施工标准的规范。电气工程的质量控制要严格按照相关施工工序要求和施工标准的规定,不能随意蛮干,如预埋电线管不能敷设在钢筋的外侧,管路在同一处交叉不能超过三条,线管不能并排绑扎在一起等。

3. 电气工程施工后验收与维护阶段

电气工程施工结束后进入验收和维护阶段,这一阶段主要对施工成果进行专业鉴定和评估,重点发现工程本身的不足和缺陷,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意见,当然这些评估和验收一定要做到客观公正,验收和评估的专家构成一定要科学合理,并且与从事的验收具体工作相适应。

三、电气工程质量控制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电气工程对国民经济的正常健康运转有着积极主动的意义,但在实施电气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的同时还要注意的其他方面的因素,具体来说在实施电气工程质量控制的行为时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 处理好质量控制与进度控制的关系

质量控制与进度控制的关联性较强,“没有质量的进度等于没有进度,而一味追求过高的质量标准,会造成工期的延误”因此工程质量应有一个合适的标准,相应的进度应有合理的工期,在工作中应严格质量监理,避免返工和浪费。

2. 处理好质量控制与成本控制的关系

质量控制与成本控制充满了辩证关系,质量控制与投资控制的关系主要体现在,首先对每个分项工程进行质量检验,质量合格才予以签证,承包单位才能以此申报工程计量,并以此作为业主支付工程款的凭证,不经验收合格不予计量,这反映了两者之间最直接的关系;其次,对于处理技术问题,应进行多方案比较,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与业主、承包单位一起寻求最经济合理的技术方案:第三,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积极提出合理化建议,尽量节省工程投资。

参考文献:

【1】李春霞,《浅谈电气工程的质量控制》,载《煤》2006年第5期.

【2】郑自强、王晓蕾,《电厂一电气工程质量控制》,载《质量天地》2003年第9期.

电影发展的几个阶段篇(5)

论文摘要:以计算机、通信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社会、经济等多方面信息化的热潮。在我国,电子政务虽然起点比较低、各地区的电子政务建设发展不平衡,但是可以预测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未来几年将呈现一个良好的发展趋势,信息中心转型步伐将进一步加快,标准规范将不断完善,国内的厂商也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论文关键词:电子政务 发展趋势 通信技术 电子政务是指公共管理部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管理理论,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实现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空间与部门分隔的限制,全方位地实施对社会的管理职能,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的公共服务。 目前,电子政务还处于发展的初期,即使电子政务发展最快的国家,能够做到双向互动处理事务的电子政务项目尚不足30%,能对现有政府形态实施电子政务改造的就更少。因此,电子政务的发展还有一段漫长的路要走;同时,不可否认也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下面笔者试对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历程及发展现状与趋势作一个分析: 一、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历程 (一)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阶段 中国的信息化建设起步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从国家大力推动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开始,电子政务的发展经历了下面四个阶段:办公自动化阶段(准备阶段20世纪80年代—1993年)、“三金工程”阶段(启动阶段1993年3月—1997年4月)、“政府上网工程”阶段(展开阶段1997年4月—2000年10月)、“三网一库”阶段(发展阶段2000年10月至今)。 (二)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特征 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过程基本上是与我国的信息化发展历程同步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我国电子政务起点比较低。这是因为我国总体上的信息化水平不高,因此,我国的电子政务的发展是从办公自动化开始的,20世纪80年代才刚刚起步;而西方国家政府机关的办公自动化早在20世纪的60—70年代就完成了。 2.我国电子政务发展不平衡。由于我国各地的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因此我国的电子政务在发展过程中,则是在中央政府的“推动”和需求的“拉动”下从一些行业管理部门开始的。 3.我国电子政务的目标和出发点更具多样性。由于我国正处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过程中,政府对经济特别是对企业的管理方式要进行彻底的改变,这些变化,必然影响到政府政务的活动,因此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目标更深层次的问题是如何进一步促进政务活动的变革。 二、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现状 2003年底,联合国了对成员国电子政务的测评结果。结果显示,中国在191个成员国中排名第74位。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现状作简要叙述: (一)电子政务基础建设现状: 1.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受到热切和广泛地关注。 2.旅游、经济开发区等重要城市网站点击率明显高于一般地区。 3.东西差距明显,欠发达地区政府上网工程进展缓慢,群众关注率不高。 (二)电子政务市场商机无限,仍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 电子政务领域可谓商机无限,在中国向全面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政府投资的主导作用非常明显,电子政务领域尤其如此。权威人士分析,未来几年内,我国各级政府投资电子政务的总金额预计将达到2000至2500亿元人民币。另外,在第三届中国电子政务技术与应用大会上,业界专家认为当年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投入的资金应该在400亿元左右,这将吸引众多的IT企业群雄争霸。因此可以预计未来几年内,我国电子政务市场将继续保持上升势头。 (

电影发展的几个阶段篇(6)

一、第一个阶段,把电影理所当然的视为一种语言。

自1895年到20世纪60年代电影理论几乎是都惯于将电影看作是一种语言来加以研究,电影史也被人们称为电影语言的发展史,电影理论家更多的是关注电影的制作程序和最后产生的视觉呈现之间的关系,这里的电影语言只不过是电影表现技法和方式的代名词。他们并未从学科的角度对电影进行语言学分析,好像电影天生就是一种语言。

正如亚历山大?阿尔诺所认为的那样“电影是一种画面语言,他有自己的单词、语句措辞、句型变化、省略、规律和文法”②。阿斯特吕克认为电影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就像作家手中的自来水笔,能自由表达思想情感和个人意念,他著名的论断“摄影机等于自来水笔”就是建立在理论之上的。

法国电影理论家马尔丹的《电影语言》则力图使“电影语言”的研究明确化。这本书论述了电影语言与文学、绘画、音乐的联系,以及它在省略、隐喻、象征、蒙太奇、景深、对话、空间、时间等方面的表现。最后马尔丹得出结论,电影是一种能将表层的事件和深层的思想情感准确呈现得极其复杂和丰富多彩的语言。

法国电影理论家让?米特里提出了“电影是一种语言”的命题。尽管电影的单位元素并不像字词那样有约定熟成的含义,但是它的影像确实可以表达思想和情感;当我们在观看电影时,它就像是一门自然语言也在提供着一种思维方式。

二、第二个阶段,考察电影是否可以称为一种语言。

60年代中期,电影理论家们受到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影响,开始非常认真的用学科的标准来衡量电影究竟是不是一种语言。此时,电影语言的研究成为严格意义的语言学,语言学范畴成为建立电影语言系统的依据。

20世纪60 年代中期出现了电影符号学,电影是否是一种语言学的问题才被提了出来。法国克里斯汀?麦茨,意大利的帕索里尼、安贝托?艾克,英国的彼得?沃伦等都是当代最重要的电影符号学家。

对电影进行理性的语言学分析,必须明确语言单位元素和电影单位元素之间的等同或差异之处,辨别电影有无和语言一样的符号化单元和生成性原则,才能确定电影到底是不是一种语言,以及电影和语言究竟在何种程度上相同或者不同。

麦茨在1964 年发表的《电影:语言还是言语?》明确指出电影语言学的存在是完全正当的,它完全可以借助索绪尔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研究方法为依据来研究电影。在这个基础上,麦茨提出了电影语言的四种基本特性:1、电影语言中单位元素的能指和所指之间不像日常语言那样是约定俗成的、任意的,而主要依赖于类似性的编码原则。2、电影语言并不在发出者和接受者间发生直接的双向交流。也就是说,观众并不直接面对电影导演、编剧、演员,而是面对着他们完成的作品。3、电影中也存在着离散单元,但与自然语言不同,单个镜头却像是一段完整的表述,镜头中的人物、风景、色彩、服装、音乐等元素几乎都可以构成独立的符号系统,因此,镜头已经是相当一种组合的结果。大组合段也可以理解为麦茨对电影的一种分节方式,这一特殊分节论说的是有发音效果、能传达出影像的讯息。4、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肖似意指方式,电影的离散性单元的意指作用初看起来是呈连续性的,而不是离散性的,主要原因在于观众在观赏过程中,把电影体验为连续性的,进而得出影像没有第二分节。

70年代后期,克里斯汀?麦茨的《想象的能指:精神分析与电影》在原有符号学的基础上引入精神分析学思想,加入观众学和社会学的研究,使得对电影的本体研究进入了文化研究。

彼得?沃伦在电影语言的研究中接受了麦茨的基本观点,沃伦认为,电影的确是一种语言,因为它有文本,有有意义的话语,但它是一种无语言系统的语言,它不可能追溯出一个先存在的代码。帕索里尼认为电影是建立在一个更宽泛的符号基础上:它包括人的表情符号、相貌、动作以及现实中存在的一切形象符号,这些东西都先于电影而存在,凭人的本能就可以领悟,因此,“作为电影基础的那种语言工具是一种非理性的工具”③。

艾柯在《电影代码的分节方式》中提出了三层分节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成电影影像并表达各种特定含义的可互相包含的十大代码理论。艾柯认为,一部影片中的个别画面可以看成是具有三层分节的一个形象,第一层分节是肖似修辞,第二层分节是肖似记号,第三层分节是意素。同时,他还把诸画面组成的片段看作是同样具有三层分节的由姿势组成的新维度即运动。④

三、第三阶段,使电影成为一种语言的阶段,这是电影语言的成熟阶段。

20世纪末期数字技术进入电影成为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推动力。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数字技术在电影领域得到应用和发展,从而引起电影的载体形式和传输手段的迅速变革。成为一种语言的最基本的条件是,必须具备系统化的单元库,词典是这个单元库存在的标志。这个系统化的单元库必须至少满足四个条件,其单元能够随身携带、随时提取,而且可以反复使用,运用于往返交流。这是语言必须满足的条件。⑤

数字技术进步丰富了电影语言的影像“词汇”,它把人类的梦想和对未来的无限遐想活灵活现呈现在电影屏幕上,丰富了电影的创作元素,使其表现领域和造型手段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拓展。数字化正在迅速改变并完善着电影,并将电影带向一个革命性的全新的时代。

电影发展的几个阶段篇(7)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的颁布,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我国风力发电事业取得了明显的进步,目前已经具备了规模开发和建设大型风力发电场的能力。由于风电项目在运行阶段原材料需用量比较少,运行维护费用比较低,受原材料等市场的影响比较小,但目前风电项目的单位千瓦造价却远高于煤电。如何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风电项目的工程造价,成为当前风电项目建设的重要课题之一。风电项目的建设涉及到许多部门单位和相关政府部门等每个部门对工程造价的控制和管理都是不同的、多方面的。

1、工程各阶段的造价控制与管理风电项目与大多数建设项目基本相同

要经过决策立项阶段、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实施阶段和竣工验收阶段组成。业主在不同的阶段对造价控制角度、方式、方法都是不同的。

决策立项阶段决策立项是选择和决定风力发电工程投资行动方案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对风场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技术经济论证。在风场投资决策过程中,要对风电工程造价进行估算,在此基础上研究是否建设。投资估算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决策的成败,经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投资估算为工程后期的各个阶段设定了最高限,后续各个阶段的工程造价都不能突破这个限定所以这个最高限设定的是否合理是整个风电工程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据有关资料统计分析在项目建设的各阶段中这个阶段投资影响程度最高可达到80%-90%。因此准确、全面地估算风电项目的工程造价是风电项目投资决策阶段造价管理的重要任务,但这个阶段往往是最容易被忽视的阶段。

2、招标阶段

2.1设备招标阶段。一般风电项目设备费占整个工程静态投资的70%-75%所以风机、塔筒等主要设备招标是很重要的环节。招标的主要目的是选择性价比合理的设备所以这就要求业主要对设备选定进行系统、合理的分析编制标书和确定评标原则时要全面地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如风机、塔筒的配套问题等。目前国内2MW以上风力发电机的生产厂家主要是东汽、金风和华锐等几大公司但各厂家同类型风机的塔筒重量却相差很大所以综合考虑选择风机、塔筒达到控制造价的目的。

2.2施工招标阶段。一般风电项目建安工程费约占整个风电工程静态投资15%,也是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部分。在这个阶段,业主应该注意的主要是对施工单位的资质要求和施工合同条款的设定方面。施工业绩多、资质高的施工队伍施工经验丰富业主管理起来比较省心、省力但一般条件下报价会相对高一些。

2.3项目实施阶段所有项目的目标都是“工期短、造价低、质量高”,这三者是一个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统一体。因而业主在风场建设时期最重要的是要认真对各种客观因素进行分析正确处理工期、质量和造价的关系,实事求是地制定科学合理的质量、工期、造价等具体目标。

3、风力发电工程造价风力战略管理

风力战略管理理论在发展过程中经过了一个逐步理论深化的过程,在理论的研究和时间应用方面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在这些研究和发展的过程中,共同构成了风力战略管理论中丰富多彩的研究领域。虽然在目前的风力工程造价管理领域之中,并未对这一策略进行系统深化的研究,但是伴随着现目前全球经济的一体化进程不断发展,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的环境所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不断的难题,建设工程的各个专业结构的稳定性都在过程中不断发展,根据最新的规范法规显示,新的工艺和新的项目出现会给建筑工程造价的价格设定稳定带来影响。在目前的急剧变化之中只有不断的适应经济的发展趋势,更好的引导目前国内相关从业人员的定价行为。并以此来赢得风力工程造价管理的长久性和统领优势,所以我们对风力战略管理研究有必要引进更专业的知识进行学习,使得整个建筑工程造价理论能够得到更好、更新颖的发展。

4、工程造价风力战略管理模型的思考

在风力战略管理的理论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在各个不同的研究领域之中涌现出现多种的管理模型。其中个别管理模型都是根据一些狭义不全面的风力战略管理概念来提出的,也就是仅仅围绕如何进行风力战略管理的规划、风力战略管理的实施、风力战略管理的控制和战略修正的老式套路开始的,这些管理模型仅仅只是细节上有所不同,这样的模型虽然在风力战略管理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是从更广泛的意义上的风力战略管理策略来看,这种老式的模型在真正的使用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根据广义的风力战略管理概念,来对某一行业领域实施风力战略管理,需要对该行业领域的整体作为管理对象,这是一个对于行业领域全方位的管理过程。在造价管理进行过程中,应该从造价文化、造价管理机构、从业人员能力以及计价规范这四个方面来认识工程造价领域的风力战略管理。

风力行业领域的管理战略一旦确定之后,它就将成为风力工程造价管理的核心和中枢环节,并且与管理机构等各个环节有了相辅相成的关系。只有根据管理战略来进行部署才能使得管理机构部门制造出更适合当前国情和本地地区实际的办法和政策,规范的原则更具有实际操作性。造价文化能够将造价管理的理论体系作为领域的依托,从业人员能够在过程中充分的发挥自身的专业知识能力。因此,管理战略的制定是工程造价的过程中的核心问题,它对于风力工程造价管理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电影发展的几个阶段篇(8)

一、大众传播媒介产业化发展的原因

对于我国大众传播媒介产业化的问题,目前理论界认为我国媒介可以实现产业化,但对于产业化的程度,理论界尚有争论。有人提出“初步产业化”或“初始产业化”,也有人提出“相对产业化”。

我国媒介产业化的动因有如下几点:

第一,利益组织属性和控制对象属性的互动是大众传播媒介产业化的根本动因

大众传播媒介具有信息组织、利益组织和控制对象三重属性。大众传播媒介产业化的根本动因是利益与控制这二者的互动。即一方强时另一方则会弱化。控制组织的强大,则意味着利益的减少;利益属性的扩大则意味着控制属性的弱化。西方发达国家的大众传播媒介几乎全部实现了产业化,因为人们大多趋向利益属性,弱化控制对象。而在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媒介的控制属性较强,利益属性较弱。因此媒介的产业化仍存在转化的过程。

第二,媒介除了利益和控制属性之外,还有信息属性

从媒介产业的生产过程、媒介产品、媒介产品的价值实现、媒介性能等几个方面来看,媒介产业具有鲜明的信息产业特征,是信息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从生产过程看:传媒业以“信息”为材料,用与信息产业相关的设备和手段,对“信息”进行收集,用技术手段进行整理和加工,再用媒介设备进行储存,通过大众传播媒介进行传输,具有一般信息产品生产过程所具备的基本特征。

(2)从产品角度看:信息是传媒业生产的主要产品。有学者认为传媒业仅仅是信息产业,其实不然。究其本质,传媒业实质上是信息产业当中的知识产业。因为,信息产品的生产过程需要具备一定知识储备的人来萃取信息,必须从海量的信息资源中找到有用的信息,这样生产出的产品才能够满足受众的需求,才能够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

(3)从信息产品具有的价值看:传媒产品价值的大小既取决于初次传播阶段,又取决于其后续的传播阶段。既表现为显性的告知效果,又表现为隐性的文化传承与意识形态的教化效果。

第三,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革命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方式的多元化,受众对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大

在传媒手段日趋多元的信息时代,受众对传媒手段和传媒信息的选择往往有相当的随意性。同时,现代受众群体因受教育程度高,面对大量的信息时已不仅仅是接收者,还成为信息的解读者。受众对信息数量、内容和质量的要求需要大众传播媒介提供更好的、更高质量的媒介商品。就现有科技发展水平而言,报纸、书籍等纸质品是印刷媒体信息产品的优良载体。而电视、广播、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介则是电子媒体的信息产品。针对于报纸、杂志、期刊、视频等具体形式的信息产品,信息的生产过程又形成了一系列具体的环节,而在各环节点上又生产出了对应的其他文化产品。例如:录影带、录音带、DVD、磁带等。甚至还生产出了与之相关的知识性产品、旅游文化产品等等。可见,传媒产业利用先进的传播技术,不仅能实现信息产品的高速流通,还能对受众产生广泛的影响。

二、我国大众传播媒介产业化的发展历程

我国媒介经营的发展已经证明了媒介产业化的趋势。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媒介产业化的规模已经逐步扩大。1992年以后,媒介产业化概念在理论界明确提出来,媒介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一阶段最明显的特征是集团化。它标志着媒介的跨媒体、跨地区、跨行业生产逐渐进入实质性阶段。新闻事业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以党报为核心的报业单位开始出现大量的兼并与整改,大量报业集团开始出现,由此,媒介的产业化趋势也愈加明显。

我国媒介产业化的发展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起步阶段(1978—1983年)。这一阶段的明显特征是“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管理体制的实行和媒介广告经营的恢复,报业市场化开始启动。“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管理体制取代了传统的机关化办报模式,媒介经营开始提上日程。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大型媒介开始运用企业化的运作机制,将自身收入中的一部分用来增加员工的收入和福利,并改善媒介自身的条件。

1979年1月4日,《天津日报》率先刊出了“文革”后中国大陆的第一则报纸的广告,报业市场化拉开了帷幕。1982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广告宣传管理的通知》,1985年国家工商局、广电部和文化部《关于报纸、书刊、电台、电视台经营、刊播广告有关问题的通知》,肯定了媒介单位从事广告和经营的资格。①随后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都开始播出广告。到20世纪80年代,全国广告营业额已经发展到一个多亿,以后每年以40%的速度递增。②全国的媒介几乎都经营广告业务。至此,我国媒介业的广告的商业性经营全面展开。广告业务给媒介带来了丰富的收入和稳定的财源,它不仅成为了媒介的一种盈利手段,更促进了媒介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阶段,多种经营阶段(1984—1991年)。在改革开放之前,甚至包括改革开放初期,媒介的性质一直定位于事业单位和政府的宣传机构。也就是说,媒介是非营利性的,其经济运行所需要的全部资金、设备以及从业人员的工资福利等,完全依靠各级政府的财政拨款,不播放商业广告,基本上不进行节目的买卖。1984年以后,我国的媒介发展开始进入多种经营阶段,在这一阶段,政府分批对媒介进行“断奶”,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照章纳税、财政不给补贴”的新体制,媒介被全面推向市场。报纸在这一时期获得了市场化与产业化的基本权力,即定价权、广告经营权、发行权。报刊社可以委托邮政企业发行,也可以由自己发行或者委托别的合法经营单位发行。中央和地方党政部门主办的报纸由主办部门确定价格,其他各种报纸价格由各报自己确定。报刊社、出版社可根据自身条件、发挥各方面优势,开展国家政策允许的、与本身业务有关的有偿服务和经营活动。

在多种经营阶段,媒介在资源与优势上进行整合,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还可以扩大经营范围,带动相关产业,增加媒介自身的收入。纵观近年来我国媒介的产业化发展,一体化“菜单式”的经营遍布全国各地。国际著名的传媒集团,如新闻集团,迪斯尼集团,除经营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和电影之外,还涉足娱乐与影视城旅游等文化产业,因为这种协同效应可以为公司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突破传媒产业经营范畴,向娱乐产业和文化产业领域发展,求取一种协同效应。目前,我国传媒业也在尝试向更多的领域发展,如中国广播电影电视集团就经营影视城,还拥有酒店等房地产业。

第三阶段,集团化阶段(1992年以后)。随着我国经济领域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媒介经济的迅速发展,媒介企业的“做大”与“做强”已成为我国媒介经济发展的重点。小康社会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对媒介业提出了许多新的更高的要求,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之后,我国将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参与经济全球化,参与国际竞争。

我国的报业、广电产业都经历了集团化的阶段。1996年1月,经同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正式挂牌。1998年,又有5家报社经过新闻出版署的批准而成立。从1998年至今,我国已有近40家报业集团试点单位,最新成立的报业集团是2013年于上海成立的由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和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整合重组的上海报业集团。以上这些报业集团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不断通过科学的管理和资产的重组来扩大集团规模,从而为我国报业产业化的进程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2000年11月,广电总局下发了《关于广播电影电视集团化发展试行工作的原则意见》,确定电子媒体在宣传任务之外,还可以兼营其他相关产业,鼓励我国的广播电影电视集团发展成为多媒体、多渠道、多品种、多层次、多功能的综合性媒介集团”③。在国家政策的有利推动之下,我国广播电视开始了一系列的资源重组和结构调整。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2000年成立的我国第一家跨媒体、跨行业经营的大型传媒集团——湖南广播影视集团。它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广播影视开始正式走向了集团化的道路。除此之外,2001成立的中国广播影视集团是中国最大的媒介集团,该集团是实行企业化管理,经营广播电影电视、互联网络、报刊书籍的综合性新闻传媒集团。

近几年,我国资本市场上出现了新的亮点,即媒介开始与资本市场结合,筹资融资,吸纳社会资金,为自身的经营发展服务。例如1998年湖南电广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在全国传媒行业率先进入资本市场,且资本经营成效突出,被公认为“中国传媒第一股”。“电广媒介”的上市在全国引起轰动,掀起一轮媒体投资的热潮。随后,相继涌现出许多进入资本市场的媒体关联企业。

目前,我国的媒介集团化仍处于发展阶段,许多媒介集团成立公司制后,集团体制、经营机制、报纸质量、广告收入和发行量并未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因此我国的媒介集团在发展中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①邓向阳:《媒介经济学》[M].湖南大学出版社,2006:157

②方汉奇,《十四大以来的中国新闻事业》[J].《郑州大学学报》,1994(2):19

电影发展的几个阶段篇(9)

投影艺术(ProjectionMappingArt,简称PMA),也被称为视频投影艺术,是一种艺术表现手法,其主要形式是将各种不规则形状或结构作为视觉影像投射的载体,因此也被称为结构投影。投影艺术有两个特点,一是强调影像与结构契合的节奏感,二是具有鲜明的音乐节奏,通过音画同步进一步强化画面的视觉张力。基于投影艺术的装置艺术是对传统装置艺术的拓展。采用新媒体手段的装置艺术是在实景装置的基础上,增加一层虚拟的信息(影像、声音),由于装置几何结构的特殊性,虚拟投射的信息更有针对性和空间节奏感,再加上音画的节奏韵律,使现场气氛更富有律动和美感。投影装置艺术同样提供了全新的体验方式,“在装置作者的预谋之下,有意识地诱导观众参与装置作品或关注装置中的影像,结合装置设施,从而实现观众与作品之间的观念连通,形成一种纳观众身体和行为于影像装置的即时体验。”①在过去,电视、电脑和电影屏幕都是平面的、矩形的,而投影艺术彻底改变了这些传统屏幕,实现了对它们的解构与重构。投影艺术的投射载体从舞台、建筑外立面(图1),实物模型(各种几何体),各种产品如Nike的鞋子(图2)和保时捷的汽车等,范围非常广泛。投影艺术载体的多样性非常适合“游击”式的视觉表达,且硬件成本不高(超大体量的户外投影除外),对于从事视觉艺术的人来说,是一个经济而富有魅力的新媒体创作模式。概括起来,投影艺术主要的应用领域包括品牌营销、舞台表演、互动娱乐、主题公园、展览展示和公共艺术。如由墨西哥艺术家为鹿特丹舒乌伯格广场设计的公共艺术《BodyMovies》(图3)就是一个经典案例,“舒乌伯格广场是互动式的,利用投影机投出的大型画面,将舒乌伯格广场变为一个巨大的互动艺术装置作品。”②

二、新媒体投影装置艺术教学案例剖析

一个完整的新媒体装置艺术设计教学应该包括选题、媒介分析、内容创意、内容制作、作品整合、体验反馈等多个环节。限于篇幅,本文选取选题、媒介分析及内容创意三个部分进行详细探讨。

(一)选题

选题阶段主要确定设计作品所要表达的主题,这一阶段通常是由教师给出一个大致的范围,然后由学生进一步细化,或是进行无主题设计方案。本文列举的案例属于后者,题目要求学生采用投影装置这一表达媒介,主题可自由选择,目的重在训练学生对新媒体的运用。学生在此阶段的首要工作是大量观看、解读各类投影装置艺术作品,以了解投影装置的形式、载体、空间等创作特点,商业类或艺术类的作品都可以是学生研究的对象,然后根据选择的主题进行创作。如案例以“六一儿童节”为主题(图4),创作欢快有趣的投影装置,装置空间可以是户外或室内。

(二)媒介分析

媒介分析是新媒体艺术设计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哪种媒介适合哪种效果的表达,是否与特定的空间吻合,是否容易安装、搬运,包含哪些技术细节,装置造价是否可以接受等,都是需要考量的因素。因为选题要求媒介为投影装置,所以无需再比较各种媒介的优劣。媒介分析的具体内容采用什么样的载体适合主题的表达、体量大小、对投影机功率有何要求、针对所选择的载体在技术上如何实现投影对位、对位软件的选择等。如选择以数个方形盒子堆叠的塔状(图5)为投影载体,盒子的材料为纯白色硬纸板。一方面方形盒子比较简单,容易搭建,成本可控;另一方面,投影控制在盒子上比较容易对位。对位软件是Mac平台上的MadMapper,该软件简单易用,能让设计师把精力集中在投影内容本身的同时,实现较为强大的现场投影效果。图1PMC为伦敦巴特西电厂改造项目设计的大型投影装置

(三)内容创意

电影发展的几个阶段篇(10)

【关键词】电气工程;施工质量;施工阶段;质量控制;控制要点

前言

电能是当前企业生产、居民生活、城市消耗和农村建设中不可替代的能源形势,电能产生、传输、调控和运用都离不开电气工程的支撑作用,电气工程质量的高低不但影响电力传输的效果,而且影响着电力行业的发展,更会对社会进步和和谐有强烈的制约作用。一般来讲,电气工程是指电力企业为了满足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不断提高的电力需要,在科学设计和科学管理的基础上,进行的电力设备和设施的修建和改造工作,电力工程是电力行业和建筑安装行业交叉的结合,是影响电力行业运行质量、工程施工企业效益以及社会电力需求满足的重要施工过程,需要电力企业和全社会加强对电气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工作的重视。电气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根据阶段的不同可以划分:施工准备阶段质量控制;电气工程施工阶段质量控制以及调试和试运行阶段质量控制,电气工程施工企业应该依据上述阶段的划分,结合电力施工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电气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要点,在加强控制和管理工作的基础上,提升电力工程施工的综合效益,拓展电力施工企业和电力行业深入发展的空间,为电力行业实现对创建全面小康社会起到基础和支撑的作用。

1、电力企业电气工程施工准备阶段质量控制的要点

高品质的电力企业电气工程质量需要高素质高水平的施工人员进行高品质的工作,电力企业电气工程施工准备阶段应该提高施工队伍及人员的素质,做好技术的交底工作。电力企业电气工程施工前应该制定有针对性的技术和质量保证体系,保证工程质量的各项技术措施。在电力企业电气工程准备阶段应该对所有的材料和设备进行科学考查和确认,为电力建设工作创造条件。

2、电力企业电气工程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的要点

严格推行电力企业电气工程的规范化操作,编制符合电力企业电气工程实际的规范和工艺标准。电力企业电气工程施工阶段是整个工程主体功能的形成时期,严把电气管材,线盒的质量关,将不合格材料拒之于工程之外,一般采用重型管,必须是阻燃型。每次进材料都应填报审表,经监理审查同意后方能用于工程。为了不影响结构,保证保护层厚度,预埋电线管后方以用于工程,为不影响结构,保证保护层厚度,预埋电线管不能敷设在钢筋的外侧,电力企业电气设备连接不牢,导致砼振捣时接头脱落。所以要特别注意胶水的质量,最好选用与线管同一品牌的胶水,一般都能符合要求,浇注砼时,要求每台输送泵都有电工跟班,及时处理被压坏的线管,线盒。均压环,避雷琏,防雷引下线等对建筑的安全非常重要,是否漏焊,焊接长度及质量是否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每处都要仔细检查,特别是结构转换层,由于柱子主筋调整,防雷引下线容易错焊,漏焊,所以电气工程师要提醒施工人员引起重视,这也是监理检查内容的重点,必须认真检查,确保工程质量。

3、电力企业电气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要点

3.1做好电力设备绝缘保护

在电力企业电气工程材料、设备进场过程中应该做好绝缘检查,电气工程的电线,电缆产品应该有安全认证标志,且应该保证绝缘层完整无损,特别是厚度均匀且规定了绝缘层厚度。

3.2做好电力线路短路的保护

当电力企业电气工程线路发生短路时,电流将增加到正常时的几倍甚至几十倍,因此在电力工程线路中配置配电设备中熔断器以达到短路保护功能,选择具有相应分断能力的熔断器,确保电网的短路后电网的保护效果。

3.3做好电力线路的漏电保护

对于电网应该采用漏电保护器取30毫安/秒作为标准,电网线路的漏电保护器,可以满足触电保护的要求,具有足够的安全性。

3.4做好电力设备接地保护

电力设备接地应该根据不同负荷和用电特点,采用不同的工作接地形式,做好保护电力设备的接地工作,通过重复接地、防雷接地、静电接地和屏蔽接地等方式确保电力网络和电力设备的安全和稳定。

4、电力企业电气工程施工调试阶段质量控制的要点

电力企业电气工程施工调试阶段质量控制主要有:直观法、测量电压法、测量电阻法、强迫闭合法。通过各种手段判断电气工程施工造成的故障。

5、电力企业电气工程试运行阶段质量控制的要点

电气安装工程施工完成后的试运行要负荷电力工程试运行的操作规程,并按操作规程操作。同时在电力工程试运行中要做好记录工作,及时处理运行中出现的问题。电气调试过程中,要注重质量管理,认真做好设备的调试工作,保质保量地完成电力工程施工任务。

结语

综上所述,影响电气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有很多,电气工程质量管理就是要针对各种影响因素对施工和质量的作用,有效控制和协调各因素的效果,实现电气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根据电气工程管理工作的角度和着眼点的不同,可以将影响因素划分为很多种,相对应的管理手段也会纷繁复杂,电力施工企业应该在各种管理手段和方式中做好优化选择工作,做到管理划分的简单化,实现管理控制的有效化。根据电气工程施工时序可以将工程管理合理划分为电气工程施工准备阶段质量控制;电气工程施工阶段质量控制以及电气工程调试和试运行阶段质量控制三个基本时期,电气施工单位应该结合各时期施工的特点,提出电气工程施工的技术要点和质量控制措施,提升电气工程施工管控水平,提高电气工程施工单位的综合效益,促进电力企业和行业未来发展空间的拓展。

参考文献

[1]苑辉.电气工程的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0)

[2]陈振雷.刍议如何做好电气工程各个阶段的施工管理工作[J].科技信息.2009(27)

上一篇: 安全生产技术知识点 下一篇: 高中课程网络教学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