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文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电影文学杂志 北大期刊

Movie Literature

  • 22-1090/I 国内刊号
  • 0495-5692 国际刊号
  • 0.18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电影文学是长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58年创刊,目前已被上海图书馆馆藏、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长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电影文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学术论坛、新锐视点、电影史料、热片劲评 电影《第十一回》专题、风格与特色、电影剧本

电影文学 2010年第07期杂志 文档列表

电影文学杂志博士论坛
国产大片文化精神建构论4-6

摘要:电影虽然始于娱乐,但绝不能止于娱乐,尤其对于占用了众多社会资源的大片来说。就目前国产大片而言,文化意识与精神价值的缺失是一度盛行的弊病,表现在文化祛魅与文化虚妄两方面。国产大片已经到了去蔽与反思之时了。本文拟从文学剧本的需求与文化情怀的观照两个方面来探讨中国国产大片的拯救之路,以期发掘中国国产大片所应具有的文化精神。

中国电影后现代风格形成的文化阐释7-8

摘要:在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的时代大背景下,中国电影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转型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革,逐步形成了具有本土化特色的后现代风格。从文化角度讲,这种风格的形成是国际文化思潮与本土文化语境、电影艺术创作与国民审美文化心理共同作用的结果。

以原生态的名义——新世纪以来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多元呈现(2000—2008)9-11

摘要:进入新世纪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越来越呈现出小成本、精英化的色彩,艺术片所占比重加大。在全球化的冲击下,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以原生态的名义注目于少数民族尚未或较少受现代文明影响的习俗和生活方式,强调对少数民族生活方式本真状态的再现。对原生态的追求往往出自全球一体化背景下的文化危机。全球一体化的可能性引发了人类对多元差异的强烈需求,这种需求以其温和的文化性平衡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场域内的各种权力关系,从而成为当前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主要发展方向。

电影文学杂志新锐视点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少数民族电影叙事结构的分析17-18

摘要:20世纪90年代,中国少数民族电影由于遭受到市场经济和全球化大潮的冲击,一时间呈现出创作数量下滑的趋势,直至1996年后才有所好转。面对全球化和大众化的现实语境,少数民族电影主要朝着主旋律和娱乐化两个方向发展。本文立足于具体的电影文本,在对少数民族电影做出界定的基础上试图运用叙事学理论,通过对叙事结构的具体分析,找寻出这一时期主要运用的两种叙事结构,即因果式线性结构和交织式对比结构,并对其各自特点做一个归纳。

中国农村题材电视剧的三次创作高潮19-20

摘要:中国农村题材电视剧的发展分别于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80年代下半期到90年代上半期、新世纪以来出现了三次创作高潮。第一次创作高潮唱响的是社会政治主旋律,第二次创作高潮在艺术上全面开花,第三次创作高潮走上了产业化发展之路。

中美恐怖片跨文化对比研究21-22

摘要:本文从跨文化的角度对比中美两国的恐怖片发现:中国的恐怖片具有浓厚的教育色彩、以计划为导向、模式单一等特点,而美国的恐怖片则具有商业目的明确、以市场为导向、多元模式等特点。区别的根源在于两国不同的文化:中国恐怖片反映了中国的文化,如儒家思想性、单一性、内在性等特点;美国恐怖片反映了美国文化,如现代性、开放性、多元性等特点。

论述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的差异23-24

摘要:戏剧与影视艺术在本质上讲,都是演员利用自身作为创作材料,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主题思想的一门艺术。戏剧与影视艺术有着不可割舍的血脉关系。从表演艺术本身来看,戏剧与影视的表演方式既有共同之处又有区别,这也是由各自的艺术特性决定的。

镜头语言与心理写实的深化——大后方故事片创作的表象之后25-27

摘要:在大后方故事片创作简单、粗疏的表象之下,已经暗涌着新的洪流。从镜头语言和心理写实的深化两个方面,重新评价大后方故事片创作的成就,指明其为"战后新电影""灵魂的现实主义"的全面到来奠定了坚实的艺术基础。

奥运电影的体育文化特色与精神传播28-29

摘要:奥运会充满了动感与激情,体现了伟大的精神。当电影与奥运结缘,电影便成为承载奥运历史、传播奥运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成为文化、艺术、体育魅力的综合。本文从文化、艺术的角度分析奥运电影的演进、特征、文化历史价值以及它的体育视角、文化特色、精神与感染力,促进奥运电影更好地发扬光大。

科幻电影中关于人类环境保护的警示30-31

摘要:科幻电影的发展具有很长的历史,科幻电影以悲观的未来环境给人们提出了警示。本文分析了科幻电影中人类生存环境危机的警示、关于能源问题的警示以及科技毁坏环境的警示。在科幻电影中这种警示具有让人类反思的积极意义。

音乐构建电影叙事的方式探析32-33

摘要:在电影中,相对于画面、语言、音响、字幕来说,音乐是惟一具有独立艺术身份的元素。长久以来,电影音乐所彰显的巨大艺术魅力使得人们将目光和注意力几乎完全投向了对其艺术性的考察,而无暇顾及其他。其实,音乐在电影中关于故事情节的构建也具有极为重要的功能。本文就音乐构建电影叙事的方式问题展开深入的讨论,探究并分析了音乐构建电影叙事的方式主要表现在叙事情节、故事时空以及观众心理等三个方面。

电影文学杂志导演评述
“借鲁观张”:张艺谋电影的“后殖民”特征再思考36-37

摘要:以鲁迅作品为坐标来衡量张艺谋的作品,后者的"后殖民"特征就在比较的视阈中豁然显现:对待西方大奖,两人态度截然相反。张艺谋精心设计符合西方人"口味"的"中国想象"图景,鲁迅是站在中国自身的立场来真实描写中国。由于对西方的不同态度,张艺谋的电影过于重视形式,对思想主题的挖掘不够重视,使作品的批判性减弱;鲁迅的创作目的是为了改造国民性,促进民族的自省与自强,作品具有积极的批判性。

拉斯·冯·特里尔影像风格递嬗38-39

摘要:拉斯.冯.特里尔自1984年拍片以来,他的电影作品能够超越民族电影的狭隘意识和传统文化的坚固壁垒,并对电影语言的革新不断进行探索性实验。从"欧洲三部曲"到"金心三部曲"再到"美国三部曲",他经历了迷恋技巧、坚守真实、回归戏剧这三个过程,并自始至终建构一种既风格化又无限真实的独特电影语言。

解析张艺谋电影中的色彩艺术40-41

摘要:张艺谋善用单纯明快与夸张刺激的民间色彩来捕捉观众的视觉点,这种色调风格正是民众表达思想情感最恰当最直接的形式,这种色彩也承载着电影主题下的象征性、寓意性。张艺谋的电影对白都尽可能的简练,大部分情节都选择了用画面表述的形式,用极富感染力的色彩增强电影的视觉效果。色彩在张艺谋的电影作品里不仅是纯粹电影化的造型手段,而且还构成他电影独特的视觉语言形态,色彩艺术由自然呈现达到了艺术塑造。

从《大红灯笼高高挂》看张艺谋电影的“审丑”表达42-43

摘要:张艺谋是擅长用"审丑"揭示主题的导演,而《大红灯笼高高挂》是将这种"审丑"表达用到极致的作品,它的环境设计、人物设置、主题思想无一不体现着丑,但是却也用这些"丑"揭示出了无比深刻的主题。张艺谋电影中的"审丑"表达已经形成为他的特色,即取材于现实、丑衬托美、丑美结合。张艺谋之后的电影创作又回归到审美,但是拍摄的作品却又饱受争议。

电影文学杂志动漫研究
动画技术与艺术的辩证44-46

摘要:《阿凡达》在国内放映后,掀动了呼唤动画技术革命的狂潮。动画的发展与技术的发展紧密相连,一部动画史,其实就是科学技术发展带动动画艺术发展的历史。但《阿凡达》之后,对于技术重要性的强调扶摇直上,甚至有些矫枉过正。这时就尤其需要我们坚守关于艺术的基本信念,技术主义解决不了所有的艺术问题,任何一种艺术形式(包括动画)都有关于艺术和技术的关系探讨,而结果则无一例外:艺术与技术紧密结合才能成就好的作品。

“超真实”符号理论下的动画形象47-48

摘要:动画发展在当今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动画形象是深入研究动画文化的关键切入点,是动画深层文化内涵的载体。用符号理论解读动画文化的视角新颖而独特,在符号系统内,可将动画形象的特点归纳为虚拟性、自生性、组合性、商业性。动画形象的这四个特点需要一个相互契合且有理论深度的解说方式,波德里亚的"超真实"符号理论便呼之欲出。

动画本体研究——基于单线平涂二维动画的视觉构成元素分析49-50

摘要:对单线平涂的研究是深入理解动画艺术本体语言的切入点,文章从解析单线平涂的最小视觉单元入手,理解单线平涂这一艺术风格的语言魅力,并灵活运用这种视觉形式进行多样化的艺术创作。深入分析了图像中轮廓线、形、色块的艺术特性以及这些视觉表现元素之间的依存关系,初步探讨了动画本体构建的基础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