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修辞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当代修辞学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Contemporary Rhetoric

  • 31-2043/H 国内刊号
  • 1674-8026 国际刊号
  • 1.28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当代修辞学是复旦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2年创刊,目前已被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万方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当代修辞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 纪念陈望道先生诞辰130周、修辞与写作、理论探索

当代修辞学 2010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当代修辞学杂志第二届望道修辞学论坛(一)
从“演员是个动词”说起——“名词动用”和“动词名用”的不对称1-12

摘要:无论是汉语还是英语,现代汉语还是古代汉语,相对而言动词用作名词是一般现象、常规现象,而名词用作动词是特殊现象、修辞现象。名词用作动词,从创新到定型虽然是一个连续统,但还是应该区分创新和定型,区分修辞和语法。创新的名词动用都属于"境迁语",即外延和内涵都随语境的迁移而变迁的词语。名词和动词的不对称用法归根结底是人对事物和动作的认知差异造成的。研究"人类的语言创造能力"不能忽略人的名词动用的创造能力。"区分一般和特殊"这一原则对建立汉语的词类体系也至关重要。

修辞的基础——语义和谐律13-20

摘要:本文旨在说明修辞虽为言语交际中一种创新性的言语活动,也得受到"语义和谐律"的制约。文章在大略介绍"语义和谐律"的基础上,以积极修辞中的比喻和消极修辞中的句式选择为例,说明"语义和谐律"是修辞的基础。至于"语义和谐律"在修辞层面具体如何体现,在写作和语文教学中具体如何运用,有待于进一步探索。文章最后指出,"继承,借鉴,怀疑,假设,探索,求证,循环往复,螺旋式上升",这是任何学科领域科学研究的必由之路,修辞研究也不例外。修辞研究有辉煌的过去,我相信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未来。

《认知语言学导论》、《语法化学说》及《语言类型学与语言共性》出版20-20

摘要:作为"西方语言学经典教材"丛书的《认知语言学导论》、《语法化学说》及《语言类型学与语言共性》已于近期由复旦大学出版社陆续出版。这三本已获广泛认可的著作,不仅可以用作教材,也可以作为语言学的理论著作供研究生和广大教师研读。

华丽转身 迎接新的挑战——第二届望道修辞学论坛述要21-24

摘要:在2008年1月复旦大学中文系、《修辞学习》编辑部、上海市语文学会成功举办首届望道修辞学论坛的基础上,第二届论坛也于2009年11月7日隆重开幕。这天一早,复旦大学雄伟壮丽的光华楼内二百多人的会议大厅便座无虚席,连过道上都挤满了热切的听众;第二天的圆桌专题讨论会上,也呈现出论题展开层层深入、观点交锋气氛热烈的景象,直至暮色降临还是欲罢不能。

论韵律文体学的基本原理25-36

摘要:本文探讨韵律文体学中的几个基本原理,其中包括诗歌的齐整律、话语(散文)的长短律、以及诗歌构成的基本模式。文章在发掘和分析文体原理的同时,提出悬差律的诙谐性,认为不仅汉语里有,其他语言也无所不在。文章最后指出:齐整律、长短律和悬差律是韵律文体学的基本规律,这些规律的揭示与发现,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构建韵律文体学、丰富文艺理论的内容,同时还可以解决文学史上的一些历史悬案。

《陈望道译文集》出版36-36

摘要:陈望道先生不仅是著名的语言学家、修辞学家,同时也是卓有贡献的翻译家。他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到三十年代末,根据当时的社会革命和文化学术发展的需要,进行了大量的翻译工作,刊行了许多译著。《陈望道译文集》(陈光磊、陈振新编录)由复旦大学出版社于2009年10月刊行。

从语体差异到语法差异(上)——以自然会话与影视对白中的把字句、被动结构、光杆动词句、否定反问句为例37-44

摘要:本文以电话谈话、电视情景喜剧《我爱我家》和电影《甲方乙方》、《大腕》为语料,先后考察了把字句、被动结构、光杆动词句、否定反问句等语法现象,特别比较了自然会话与影视对白或文艺口语体的语法差异,说明(口语)语体细分对语法研究有重大意义。

基于认知语言学的“认知修辞学”——从认知语言学与修辞学的兼容、互补看认知修辞学的可行性45-55

摘要:我国几位著名学者语重心长地指出了当前汉语修辞研究中所面临的方法老化,缺乏新理论等问题,主张深入挖掘、研究语言学理论,且强调要与国际接轨。本文依据此思路,论述了认知语言学(包括构式语法)与修辞研究在学理上、内容上和方法上都有较大的重叠性和互补性,可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尝试在前者的理论框架中建构认知修辞学,并佐以具体案例分析作说明。

从构式理论、三层语法看辞格构式的生成56-66

摘要:本文假设零度构式是一个语义透明的同构结构体,包括语篇层、情态层和句法层三个不同质的层面,其中的句法层是句子构式表达真值命题的层面,情态层是表达言者对命题的主观性的层面,语篇层是将句子与句子连接成为更大言语单位的层面。就功能而言,辞格构式除了表达零度构式的命题功能、语用功能、语篇功能之外,还表达零度构式所无、辞格构式所有的修辞功能、美学功能 就形式而言,辞格构式应在一个或多个层面表现出与零度构式的不同,即对句法层面、情态层面、语篇层面之一或多个层面的偏离。

语形辞格的象似性研究67-74

摘要:本文从象似性理论的角度对语形辞格进行了全面分析。语形辞格的象似性分为直接象似性和语符象似性,直接象似性就是语形辞格的特殊形式和其意义之间存在直接关联。语符象似性则包含了语形象似性、关系象似性、语义象似性三个层面,其中语形象似性是手段,关系象似性是心理机制,语义象似性是结果。通过这些象似性的讨论,可以明确语形辞格的修辞形式和修辞意义并解释其修辞效果的来源。最后,本文还对利用象似性理论来解释语形辞格的研究途径作了方法论的说明。

网络语“杯具”及衍生词句的认知研究75-79

摘要:网络语"杯具"一词源自"悲剧"。经考证,我们认为网络词语"杯具"及其衍生词句产生的顺序是:"悲剧"→"杯具"→"杯具"语句→"杯具"衍生词→"杯具"衍生词语句。"杯具"及衍生词句的产生机制依次为:谐音双关、隐喻、仿词造义、隐喻。

基于认知的考察:“交通肇事罪”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80-83

摘要:认知语言学的一个基本观点是,人的语言能力是认知能力的一部分。将认知语言学有关范畴、事件框架的研究方法及基本观点应用于"交通肇事罪"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辨析研究中所得到的结论显示了认知语言学研究方法应用在法律语言学研究中的巨大潜能。

“新世纪修辞学书系”第三辑问世83-83

摘要:由宗廷虎、陈光磊、冯广艺主编的"新世纪修辞学书系"第三辑3本专著,已于2009年年末由山东文艺出版社推出。其中包括:(一)宗廷虎、李金苓的《中国集句史》,30万字。作者把集句视作"引用辞格发展到极致"的产物,对我国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常用修辞现象——集句,从先秦至当代,

思想的自由是无限的,语言的自由是有限的——“法律思想与法律语言”研讨会述要84-86

摘要:2009年11月15日,由中国行为法学会法律语言研究会主办、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法律语言研究所承办、德恒律师事务所协办的"法律思想与法律语言"研讨会暨中国行为法学会法律语言研究会2009年年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

抬头又见王晓湘——中国现代修辞学史中一桩公案之发掘87-90

摘要:现代修辞学史对王易的修辞学著作评价过高。王易涉嫌抄袭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已是学界共知的一个负面样本,今人不应该忘记这桩历史公案,王易抄袭案对今人在如何借鉴和吸收国外理论方面仍有一定的警示作用。

西方修辞学史的雄辩叙事重构——评刘亚猛新著《西方修辞学史》91-95

摘要:《西方修辞学史》(2008,简称《史》)是刘亚猛教授继其广受好评(姚小平,2005 汪建峰,2005 凌婷,2008)的《追求象征的力量》(2004,简称《象征》)后推出的又一部修辞学力著,是迄今第一部用汉语独立撰写的西方修辞学通史。该著作系统阐述了从古希腊罗马、中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