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体育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22 17:33:52

当代体育论文

当代体育论文篇(1)

一直以来我国体育与政治的关系密不可分,自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体育始终笼罩在政治光环之下。周恩来总理在1971年接见国家乒乓球队时就曾这样讲:“锦标主义、技术第一完全是资本主义作风,我们不赞成这个。我们主张‘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到了198。年,时任国家体委主任的王猛同志在全国体育工作会议中这样讲:“我们历来重视体育竟赛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即反对不择手段夺锦标和不顾政治影响争胜负的锦标主义,又反对输赢无谓,不努力创造好成绩为国家、体育争取荣誉。”固上述两条历史资料说明了特殊历史时期政治与体育的紧密联系,体育文化发展的方向要符合政治需要是这一时期的历史特征。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人,市场经济的思维开始逐步渗透到民众的思维意识之中,体育娱乐文化开始逐步兴起并呈现去政治化的发展趋向。体育文化的发展开始逐渐向商业化和世俗化转变,商业化和世俗化在体育文化中的呈现并不代表着政治化符号的完全退出,只是呈现政治淡化的倾向。改革开放以后“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思维意识也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以锦标主义为支撑的竟技运动。体育文化的各个层次都被赋予了商业化符号,2008年体育产业全球产值约为400。亿美元,我国的人均体育消费约为100元人民币C }7。经过几年的迅猛发展,到了201年全球体育产业增加值已经达到1500。亿美元,2014年我国人均体育消费已经达到926元人民币Cs}“十二五”期间我国体育产业增加值从274。亿元人民币增长到4736.97亿元,2006年至2013年我国体育赛事经济值从9}.06亿元增长为320.67亿元困。2014年我国的健身休闲产值规模已经达到1272.28亿元,较大规模的健身俱乐部达到了36}。家,体育用品业增加值达到了2418亿元。从宏观上来看,体育已经实现了商业化转型,从微观上来看商业化背景下的个体也实现了与经济利益紧密挂钩。对大部分运动员而言,精神鼓励以及精神荣誉已经变得不再重要,追逐物质利益才是根本。由此体育也已经从精神层面转变为改善生活条件谋取利益的工具。一大批明星运动员成为商品的代言人,大型体育赛事为了赚取商业利润而进行包装和营销等。这一切将体育推升为关涉名利和商业利益的经济活动,今天看来体育商业化已经无从回避。在今天的消费世界里物质、精神以及形象等均成为消费的目标,体育娱乐文化正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消费需要应运而生的。法兰克福学派的学者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将现代社会中的大众文化定义为“文化工业”因。这进一步凸显了现代社会大众文化的“商品化”和“消费化”特征。今天的工业化和市场化背景下体育文化也逐步脱离了其本身具有的精神特征而成为一种商品和消费品,利润和效益则成为体育娱乐文化的主导者。

2 体育文化参与和表达的主题由过去的“精英化”向“世俗化”和“平民化”转变

原本代表精神与身体教育的体育参与主体象征也实现了由“神”向“人”的转变,也就是说体育也在实现世俗化的过程。众所周知古代奥运会与宗教祭祀有着密切的联系,体育活动的发端就具有神性的一面。随着历史的发展,现代奥运会在工业化文明的背景下萌发并走向繁荣。工业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人们开始有较多的闲暇时间参与体育活动,但是体力活动得到解放并不促使人们全部投人到体育参与过程中,而是有相当一部分人利用闲暇时间通过各种媒介观赏体育赛事和文化活动。这在一定程度上营造了现代社会特有的体育娱乐文化场域。网络媒介等现代社会的传播工具促使人们从多角度了解体育活动的参与人群,体育事件和明星的所有行为都成为民众关注的目标。由此彻底改变了传统认知中的体育神圣性,体育参与者也不再具有“神性”的一面,古代体育“神性”的光环在现代多元文化的冲击下逐步走向世俗化。从本质上来讲大众文化原本是精英文化的对立面,是对“低级”、“粗俗”文化的贬称,而现在则成为满足绝大多数人需要的主流文化。

竟技体育刚刚兴起之时所受到的关注并不多,在体育与民间资本相结合进行商业化运作之前包括奥运会在内的世界性的体育赛事均是赔钱的事情,洛杉矶奥运会之后民间资本与奥林匹克运动联姻使奥运会的举办转亏为盈。伴随着体育商业化的进程精英运动员与具体的体育媒介事件都成为民众和社会舆论关注的主体,社会文化的舆论场域始终彰显着精英化的体育精神,普通民众在这个舆论场域中只能扮演“局外人”和“观众”的角色。伴随着社会的变迁,原本处于幕后的“看客”也开始走向体育娱乐的前台,普通民众得以充分享受体育带来的快乐和激情,自媒体时代促使人人都成为媒介和舆论传播的主角。随着体育发展方式的转型,部分精英体育的培养模式也开始逐渐发生转变,诸如丁俊晖、李娜等“举国体制”之外的运动员在国际赛事上崭露头角,原本高不可及的“精英体育”开始逐步走向“平民化”,在现实生活中普通民众向竟技体育发起的挑战比比皆是,帆船航海英雄郭、极限马拉松选手陈盆滨等一次又一次通过自身的表现彰显了英雄壮举。不仅如此,在体育传播媒介的报道主体关注上也呈现了由精英化向平民化的转型,对精英运动员的报道也一改传统的“英雄主义”视角,更多地关注其平民化的一面,在报道内容和播出的时间上也为了迎合广大民众的目味进行调整。一些媒介已经将关注的焦点集中在普通民众,在展示体育参与者生动鲜活的平民化形象的同时其神秘感也消耗殆尽。可以说在社会变迁和大众文化转型的背景下,体育娱乐文化的主题已经从精英文化转向平民化视角,已经从崇高走向普通进而成为人们娱乐的重要载体。

当代体育论文篇(2)

本文作者:高岐冯庆德崔明工作单位:兰州城市学院体育学院

1.科技的进步带来了人的生理功能的衰退和健康水平的下降;增强国民体质的有效措施是增强和广泛推动群众体育的蓬勃发展社会发展进入到自动化、信息化的时代,人在生产中发挥的主要功能是通过以图象、数字、文字等形式表现的信息进行加工而形成操作程序,这就要求劳动者具有从事更为复杂的劳动的能力,信息化时代的特点使得人们从事各种体力劳动的机会和时间大大减少,生产劳动对人产生疲劳的部位已由肢体转向大脑,又从大脑进一步转向高级神经系统,消除神经系统的疲劳,单靠睡眠和营养是远远不够的,而这种安静的伏案状态的脑力劳动所带来的“运动不足”和“肌肉饥饿”,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正常的生物适应性,使人的健康状况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为了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同时也为了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发展,必然要寻找一种有效途径来使自己适应科学进步带来的这种生产方式的变革,大众体育满足了人类对健康的需要,全民健身,全民运动,促进了人的可持续发展,适合社会发展对人的自身发展的需要.由于科技的进步给社会的物质生活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国家、社会、企业和个人愿意投入大量资金,建设体育场地、器材等体育设施,并资助一些职业球队和比赛,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快速发展,增强了人们的体质.可以预料在今后的数年内我国对体育的投资将逐步增加,这样体育科技和体育经济将不断扩大,劳动者的体质将不断得到提高,劳动生产率必将逐步提高,促进人们经济消费结构的变化,从而有助于增加国家的收入,增强经济实力.

2.体育在促进经济发展过程中,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重要的物质保证体育是促进社会的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促进物质文明建设的过程中,体育影响的不是生产过程,而是劳动者本身,即通过从事体育锻炼的人的工作能力,减少因疾病损失的劳动时间,提高劳动者的社会参与意识和积极性来实现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物质生产的经济效率.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讲,劳动者本身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从制造工具、改进工具、掌握和使用生产资料来讲,劳动者是生产力的首要因素和能动因素,使劳动者具有丰富的生产经验,熟练的劳动技能和健壮的体魄是发展社会生产的主要条件.据有关资料报道[1],以适当的科技方式积极从事体育活动可使劳动者工作能力提高10~14%.如果劳动者工作能力提高10%,则劳动生产率相对提高0.5%.由此看来,尽管体育活动不是直接参与的物质生产的活动,但确为提高生产指标创造了一定的前提.劳动者体魄的健壮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它是提高科技进步与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一个重要条件.

3.体育科技与体育产业的发展是发展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社会科技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已使我国的体育社会科学有了长足的进步,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无论发展的规模和速度都必须适应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体育经济是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发展体育和发展经济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体育并不是单纯的消费现象.随着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体育科技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应当作出新的估价.众所周知,有相当一部分体育活动,包括比赛、体育场馆及各种体育设施的开放使用等等,虽不能提供物质产品,却可以向人们提供精神产品,提供劳务,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的需要.运动员及有关人员的付出同样创造了价值,增加了社会财富及国家的收入,这些成果将是国民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正以较快速度从农业的、乡村的、封闭半封闭的传统社会,向工业的、城镇的、开放的现代社会转变.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结构的转型是体育发展的契机,同时要求加快体育工作方式的变革和相应体育服务体系的建立.产业结构的调整进一步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体育消费比重将逐步上升,消费需要向多样化、多层次发展.因此,体育科技的发展对稳定市场,调节供求关系也有重要的作用,毫无疑问,重视加强体育工作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我们应当改变那种把用于体育事业的资金投入看成是一种支出与消费的观念,体育事业的发展必将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体育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4.体育科技的应用研究必然将带来经济的腾飞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体育事业的迅猛发展,体育社会科学将更重视和加强对体育改革与发展中提出的各种重要问题的研究,这是现代社会的迫切需要,也是体育社会科学研究超越传统,实现现代化的要求.经济是影响体育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繁荣的经济可以为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而体育事业的发展又为经济腾飞创造了条件,为发展我国经济提供了更多的产品和服务就业的机会.尤其是体育用品的发展,出现了多行业生产、多渠道销售,使我国体育产业得到了深层次的变革.体育场地、器材、科研及体育产品业已相继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黄金时期.同时由于大型体育活动的举办及利用运动会采用的现代化技术和设施等可促进科学技术、交通、旅游、工商、服装、电讯和新闻出版等行业的发展,增加国民经济收入,使体育事业的迅猛发展,又给我国的经济腾飞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由此可见,现代体育与经济的发展是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科技的进步推动了经济的发展,而经济的发展为现代体育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同时现代体育的发展为人类提供了科学的生活方式而保证了人体的健康水平,可以更好地从事科学研究,来推动科技与经济和现代体育的发展.

当代体育论文篇(3)

教师的专业发展主要指教师的职后发展,通常指教育管理部门为教师提供新的教育理念、技能和能力的课程、项目、培训及相关活动等。“教育”和“培训”是其核心词汇,而且侧重的是职后教育。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新的教育思想及理念的出现,体育教师面临着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因素,他们在职前教育阶段所接受的师范专业训练内容也面临着诸多的变化与挑战。在教育改革的大框架下,新的教育思想与理念的出现,新的运动项目的普及,新的教学方法的推介,甚至新的教学评价方式的推行,都从客观上要求体育教师加强专业学习与研究,以谋求个人职业中的专业发展与成长。研究的重心开始从“如何教”转向“如何学”,体育教师的专业学习、职业发展、职业培训、学习能力等逐渐成为研究的主题。目前,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主观和客观2个方面。主观方面,部分体育教师自身缺乏专业发展目标,缺乏主动提升自己专业水平的意识,缺乏专业自主探究的研究能力和行为,缺乏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和途径。客观方面的影响因素则主要来自于学校和社会。体育教师在职称评定等方面与其他专业相比处于劣势,以至造成职称层次偏低,这就必然制约着体育教师向更高层次的发展。另外,社会对体育教师的偏见导致其职业认同感低,体育教师的劳动价值在课酬上与其他专业课教师相比明显偏低,在职称评定、考评奖励等方面与其他学科存在的不平等现象,体育教师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打击,导致其专业发展与成长的动力不足。为了提升专业发展水平,提高专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体育教师要加强理论学习与研究,培养终身学习意识,通过有意识地培养和训练,在以下几个方面获得提高。加强学生研究体育教师一般都具备相当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但普遍缺乏学科专业知识以外的其他知识,职业能力不强,不能在专业学习尤其是科学研究方面有效地指导学生。因此,在体育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加强学生研究,是体育教师有效提高技能和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在学生研究方面,体育教师首先要通过继续教育不断充实新知识,调整知识结构,并及时将新的教育理念运用到日常教学中去,从而确定自我发展的方向;其次,体育教师要加强校本研究,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学生的思想、专业兴趣和学习以及对体育教师的专业、职业要求,从而不断调整教学计划和大纲,以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为导向进行授课;再次,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探究性学习,创建一个开放型的课堂,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非智力因素,同时也启发了体育教师的教学改革思路。加强教师文化研究教师文化,属于组织文化的一种。所谓教师文化,是指在一个特定的教师团体内,各成员所共同分享的较深层次的基本假设和信仰,包括思想意识、思维方式和普遍的价值观等几个方面[2]。教师文化主要从教师心理和教师学习两个方面影响其专业发展与成长。体育教师对职业的认识、对自我的评价和对职业的情感等构成了教师文化系统,影响着他们在教学活动中进行理论学习、对教学实践的反思和对教学创新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体育教师的学习是其专业发展的基础,它既可能受到教师文化的促进,也可能受到教师文化的阻碍。因此,我们必须努力创建一个学习型、合作型和开放型的体育教师文化氛围,以此来促进体育教师学习与发展。加强自身科研能力的训练和培养积极参与教研课题研究是体育教师获得专业发展和迅速成长的重要途径。俗话说: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虚。教学与科研是大学的两大重要使命,也是提高教师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体育教师主持或参与教研课题研究,实际上是以科研的思路去重新审视教学中的各种现象与问题,形成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以科研实践指导教学。体育教师在参与科研实践时,在以需求为导向的原则下,注意选题的科学性、创新性和可行性,并将课题研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与自身研究兴趣、专长相结合,与推广应用相结合。由于体育教师的科研能力相对薄弱,且参与科研实践的机会较少,因此,体育教师加强合作研究有利于科研能力的提高及自身优势的发挥。

当代体育论文篇(4)

[作者简介]孙鸿,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讲师,硕士,上海200062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12-0153-04

我国体育文化有着丰富的历史资源,它博大精深,其深厚的思想底蕴,渗透着中国人的生活智慧和人生追求。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中国传统体育如武术、气功、太极拳等也有西方体育不可比拟的优势和长处,其天人合一、群体本位为特征的体育思想。对培养各族人民优良的品质、强健的体魄、规范社会行为和加强民族团结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也应该看到,中国体育文化是建立在个体农业经济为基础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之上;从社会结构上看,中国体育文化是以血缘宗法自然原则与高度统一的社会为背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正是由于这种独特的自然、历史条件,影响和制约了当代体育文化的发展。因此,要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我国体育文化就必须重新建构。笔者认为,其基本路径是:

一、挖掘、整理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使其向科学化、系统化和规范化转换

中国传统体育作为特定社会和农业文明的产物,既有积极的、精华的一面,也有落后的、消极的一面。所以对待传统体育文化要批判地继承,要勇于剔除,勇于抛弃,对于它的民族性精华要勇于吸收,大力利用。要在继承传统体育文化的基础上改革旧有的、落后的成分,要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传统,寻求传统体育中的民族智慧,弘扬优秀的传统养生、娱乐与健身方法以及健康向上、科学合理的优秀文化内涵,并赋予其新时代竞争与奋进的体育精神,使其在广泛开展的基础上走上完善发展的道路,创造出传统文化所缺乏而又为现代体育所必需的新成分、新内涵、新要素。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和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成功举办后,中国社会将更加全面地向世界开放。在这种背景下,进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挖掘整理、综合创新更要树立全球意识和科学态度。一方面在积极引进与消化吸收西方体育文化的同时,要对传统体育文化中的精华进行深入地研究和挖掘,不断赋予这些精华以时代的内容,同时注意更新换代、推陈出新。自觉剔除一些落后的、不符合科学原理对身体有害的甚至带有迷信色彩的体育活动。借鉴现代体育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对一些特色鲜明,健身效果明显的传统体育项目进行加工、整理使之既富有时代性又保持民族特色。比如我国的武术、围棋、龙舟竞渡、中国式摔跤、毽球、风筝等一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要逐步使其朝着科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尤其对那些有可能走向世界的成熟体育项目。如武术、太极拳等,要从长远的战略眼光出发,选准重点,优先发展。此外我们还要加强对中国传统体育项目的竞赛规则进行深入研究,建立健全各种竞赛制度。尤其是武术,以前我们过多地注重套路,向外人炫耀套路的数量,表演的成分过浓,忽略了武术特有的文化内涵和它的竞技性。为此,武术套路应精简,进一步量化武术内容,提高武术套路评分的准确度和透明度,使之逐步规范和统一。并根据国际竞赛公平的原则,制定出符合奥运要求的竞赛规则和评分标准,创建新的世界武术理论与技术体系。只有不断改进创新,武术文化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但从长远的发展来看,武术发展的重点不只是走上奥运舞台,武术走向世界更深刻的意义应是重塑人类的体育价值观念,通过武术交流使世界人民更深刻地认识中国文化,为人类提供一种新的认识工具和价值选择,向全世界人民推广一种独具魅力的中国武术文化。在挖掘、整理的基础上,我们还要下大力气把传统体育项目保存好,发展好,推介好。鲁迅先生说得对:“越是民族的东西,越属于世界。”现阶段我国体育文化要与世界接轨,必须首先重新审视中国传统体育思想的价值所在,在保存好传统体育项目的同时,弘扬其优秀的精华,把传统体育中的互助友爱、包容和谐、自强不息、诚信礼让等思想光大,做到古为今用。同时对中国传统体育进行深入的宣传与研究,通过多种途径,努力将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精华融入到奥林匹克运动中去,并逐渐将条件成熟的体育项目推向奥运会和职业化。参与构建多元一体的世界体育文化新体系,补充与丰富现代体育的内容,从而发展中国体育文化,为未来世界体育文化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二、加强国际交流,组织更多高水平的国际赛事

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交流,中国是世界的中国,在当今这个开放的世界上,不同文化之问的相互交流、影响,甚至融合互补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十分必要的。运动赛事的国际化是时展的需要,中国实行全方位开放,需要打开国门,走向世界,积极举办国际比赛,参与国际比赛,加强国际间的体育交流,促进相互了解。过去,中国缺乏全国性和广大地区性的体育比赛,这些弱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体育的发展和向外传播。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只有在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中,民族文化才能超越自己的局限。只有向世界敞开胸怀,积极接纳一切先进的体育文化,同时又将本国体育文化的精华经过系统整理后向世界输出,融入到世界体育文化发展之中,才能使中华民族日益强盛,才能给中国体育文化增添活力使其不断丰富和发展,成为当代世界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民族的文化必然要属于全人类。发展民族体育文化,应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找出中国传统体育发展的生长点,利用自身的优势,加大普及宣传力度。为了使更多的人对中国体育产生了解和发生兴趣,必须通过各种电视媒体和互联网大力宣传中国传统体育的文化意义和实用价值以及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逐渐扩大其影响。同时充分发挥竞赛杠杆的作用:如与世界运动会接轨,举办全国性的体育大会、民族特色的体育比赛及中国传统体育表演,并吸纳西方人参加,让他们感受到参与其中的乐趣,从而满足更多不同层次人的需要。也可充分利用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全国工人运动会、全国农民运动会等竞赛,宣传、推广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目前从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来分析,武术升奥的可能性最大,为此,中华武术要让奥运会接受,就要加大向外传播的力度,增加世界各族人民了解武术的机会,经常举办世界性和全国性的武术运动会,让全世界人民都知道武术,参与武术。同时多组织武术馆校之间的比赛与交流,只有更多的武术交流,以武会友,才会有更多的人了解武术、了解中国。同时,要设立专门的涉外武术辅导员培训机构,积极主动地向国外推广中华

武术,并大量吸收外国友人来华考察学习,为中华武术进入奥运会创造有利条件,为丰富世界体育文化作出更大的贡献。

三、将学校作为弘扬中国体育文化的主阵地

无论是日本还是韩国,在推广体育运动项目的最初,都非常重视学校教学这一环节。学校是体育的摇篮,是原始体育形态走向规范化、科学化、普及化的必由之路。借鉴日本和韩国的成功经验,弘扬中国体育文化,必须改造吸纳传统体育项目的精华,将传统体育纳入到学校体育教学体系中。我们可以从韩国跆拳道的国际化得到启发,跆拳道能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推广普及,与教学有直接的关系。除了为参加世界大赛而成立的国家队外,在中、小学体育课中都开设有跆拳道教学,大多数是以学院、学校、俱乐部等形式进行教学与训练。在教学中除了对运动技术的学习外,道术思想也一并灌输给学生。如此广泛的大众基础正是跆拳道得以广泛传播的原因。

中国传统体育要想有更大的发展空间,首先必须从学校抓起,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开展传统体育文化教育。如今武术项目已经成为我国传统体育的典型代表进入了大、中、小学的体育课堂。为了更好地加强武术教学,就必须从体育的教材和教学内容方面增加武术教学的比重,从师资的培养上加强对中小学武术教师的倾斜,同时教师要把与传统体育项目有关的内容纳入学校体育课程中,使中国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互为补充,使传统体育具有更加持久的生命力。只有中小学生都习武,了解武术的人才能逐渐增多,学生们离开校园,走向社会才会形成良好的人人习武的社会体育文化环境。其次,还要在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中大力推广、普及传统体育项目,动员各种媒体广泛宣传传统体育项目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充分挖掘、整理民族传统体育中具有健身、娱乐、教育性的内容,并加以弘扬,为传统体育寻求新的发展形式。利用2008年奥运会为契机,建立“中国体育节”、“奥林匹克日”,举办体现世界体育文化互补互动的一系列教育活动,使中国传统体育精神在更广的范围内得到普及。只要我们善于找到中西方体育文化的最佳结合点,寻求新的体育发展思想方法,并将其恰到好处地运用于体育教学实践中,就会更有效地发展中国民族体育,提高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知名度,为中华民族传统武术早日登上奥运体坛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高度重视和大力促进中国体育文化的创新

民族文化要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最重要的是要突出文化上的超越、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任何文化都有自己的缺陷,都有自己未能解决的问题,因此,一种文化要不断走向全面,就必须具有开放的气度和创新精神。

民族文化的发展无疑是以继承为主线的,但继承并不排斥超越。我们既要承认传统,又不能守旧。事实上,文化的发展决不只是原有内容的重复和传播,而需要不断有新的创造。文化的兴衰,全在于创新与否,没有创新就没有了发展和生命力,没有创新就等于倒退,就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变化。所以,真正的继承必然是有所超越,而又不失自身传统的特色。民族体育文化要在未来世界体育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不致成为前进发展的阻力,就必须在继承中创新发展。英国作家汤因比在对人类历史上若干强盛文化兴衰过程的调查中发现,凡是依赖已成功的经验应对新的挑战的文化都一一被淘汰了,只有不断更新自身的文化,对新的挑战作出创造性应答的文化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所以,我们要以世界先进体育文化的水准来重新审视并合理超越本民族的文化。既不能脱离自己的历史传统,也不能脱离世界体育文化的轨道,而是走吸收古今中西体育文化之长,创造适应时代需要的新文化的道路。

在创新的同时,中华民族应该有我们的主体文化,应当有自己鲜明的特点,有自己的风格,有自己的文化精品。要保持自己文化上的独立性,并不排斥吸收西方体育文化中有益的成果。实际上,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体育的发展都不可避免地存在对外来民族体育文化的吸收和融合。比如我国篮球运动赛制的改革,就是依据NBA的模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吸收不等于照搬,还必须结合中国球员和中国市场的实际自主创新,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篮球运动模式,CBA才能焕发持久的生命力,才能像NBA一样具有美好的前景。如果一味地引进、模仿只能是缺乏后劲、没有自主性,就永远难以摆脱落后的局面。因此在吸收融合的过程中,我们应根据本民族体育发展的需要,借鉴和学习西方体育文化中最前沿的体育成果。不仅可以移植西方优秀的运动项目,如赛车、马术、网球、棒球、高尔夫球以及休闲体育中的攀岩、滑翔、蹦极、沙滩排球、漂流等项目;而且更要借鉴和吸收西方的体育观念,如竞争观念、自我价值的表现等观念;还要吸收和借鉴西方先进的管理方式,如体育俱乐部制、职业化等,并使之融入本民族的文化之中并加以升华。只有这样,才能不断丰富和发展我国体育文化,使其生生不息、充满活力。同时,在学习和借鉴过程中,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不应该放弃和贬低本民族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哪怕它现在还是一个经济文化并不发达的国家。在中国体育文化发展过程中,还要全面找寻中华民族创新能力的自信,提升我们的文化竞争力。21世纪将是一个依靠创新赢得竞争优势的时代,在坚持独特个性的基础上坚持创新、寻求新的发展,这正是中国体育文化建设的希望、中国体育文化发展的希望!

当代体育论文篇(5)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是指通过一定的方式,在大学生学好专业课的同时,对他们进行文史哲基本知识、艺术基本修养、国内外优秀文化成果的教育,目标是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并通过知识内化,使他们形成相对稳定的文化心理品质。[1]这一概念的提出本身有独特的时代背景,它是在我国高等教育以专业划分的知识传授格局和人文教育的失衡问题越来越突出,并日益影响到人才培养的大背景下提出来的。它企图通过这种方式改变以往大学教育存在的专业口径狭窄、教学内容陈旧、教育模式单一、评价体系偏颇、文化陶冶淡化等问题。它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标;以尊重学生个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它着眼于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提高大学教师的文化素养,提高大学的文化品位与格调。同时强调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促进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共同提高。

通过实施素质教育,将对教育思想观念、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从而重组、整合、优化教育资源与育人过程,在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和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等三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有效地加强大学生的人文修养和文化素质。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过程也是高等学校从更新的角度、更高的层面上注重自身完善与发展的过程,是高校不断凸显办学特色、提高办学水平的过程,是一个从整体上提高学校的精神层次与办学格调的过程。

二、进一步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1. 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物质财富的高速增长,社会对科学技术的极大重视和对物质利益的强烈追求结合在一起,科学教育备受青睐,人文教育开始受到冷落,并随之带来一系列世界性的社会问题。综合分析这些问题,我们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经济社会发展客观上要求建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要求整合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以促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的同步协调发展。

2. 文化素质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切实需要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着单科性院校较多、文理工分家、专业设置过窄、单一的专业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突出、功利导向过重、忽视文化素质教育等问题。研究解决这些问题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

大学文化素质教育是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目的是使我国高等教育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以文化素质教育作为切入点,是高校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形式和有效方式。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以素质教育的思想观念推进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将有助于我们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系列问题,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3. 文化素质教育是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的前提

加强文化素质教育为培养、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打下了坚实的文化基础。可以说,没有较高的文化素质是不可能有较高的道德修养的。文化素质有助于大学生打好文化基础,理解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从深层次上推动专业教育,提高专业教育的质量。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构成了文化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有利于使大学生通过文化知识的学习、文化环境的熏陶、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的锻炼以及人文精神的感染,让学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懂得生命的价值,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提高精神境界。同时,文化素质教育与其他素质教育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从而实现对大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的目的。

4. 文化素质教育有利于进一步弘扬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一种隐形的文化现象。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人文精神的培养和国民素质的提高。文化素质教育解决人的精神世界问题,促使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协调发展,营造、重建人文精神的氛围。智慧是知识与判断的综合。科学的对象是客观世界,它的任务是求真。人文的对象是人类社会,它的任务是求善、求美。求善、求美也必须以科学为基础没有这样一种高尚道德情操和人文素养的养成就难以塑造一个健全的人。

三、我国当前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与不足

1. 人文素质教育主体性、人文性的缺失

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的规定和各学校的经验,目前的文化素质教育方式主要有:开设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规定学生“应知应会”;鼓励学生自学名著名篇;组织第二课堂的讲座、导读、社团等活动,将文化素质教育渗透到专业课程中;建设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改善学校文化氛围等。

许多高校文化素质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由教育行政部门统一指导、统一部署、统一组织,这虽然能在短时间内形成全国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热潮,但是这种热潮的背后却隐藏着各学校领导完成任务式的应付心理。有的学校好大喜功,大作“表面文章”,而不顾学生的自身现状、需求、偏好等实际情况。结果使得老师学生都疲惫不堪,产生厌倦心理。只关注文化素质的外在表现形式,却没有深入考虑文化素质教育如何通过活动形式对学生的精神产生影响的问题。文化素质教育的人本性、主体性变成了一句口号,文化品位和艺术品性的渐进性、人文性和科学精神的沉淀性也根本无从谈起。

2. 学生对素养的渴求与教师能够提供的素养水平之间存在矛盾

目前的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存在着教师的“源”与学生的“流”衔接不畅的问题,一味地强调“流”有活水,却并没有将“源”的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其结果必然导致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间歇性断奶”。教师的文化素质教育理念、知识能力水平跟不上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就不能保证整个循环系统的良性运转;其次是教育开展的外部不连续性,在某些学校文化素质教育变成了“搞形式”的代名词,领导兴致来了或者上级派任务了就大张旗鼓地组织一下,其他时候则形同虚设,缺乏制度保障其开展的连续性,对其实效性也产生了不良影响。

四、改进当前我国文化素质教育发展的对策

1. 贯彻以生为本的原则,充分调动主体参与的积极性

(1)要给学生以充分的选择权,让学生学会选择,让学生有选择自己接受文化素质教育的权利

在旧的教学体制中学生是没有多少选择自由的。学生一入学,专业、课程、教师、学时、顺序、期限等等都被统一规定好,好像生产线上按一个模子批量生产出来的产品一样,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根本没有主动选择的权利。批量生产的标准是严格一致的,而人却是千变万化、各不相同的。因此,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是教育的根本原则,但却长期受到忽视。

文化素质教育当然不能重走老路,应该让学生有更多的权利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课程内容。允许学生根据个性特长进行选择是充分保证发挥个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扬人的潜在能力和优势的最重要的途径。当然,这种选择也是有限度的,这是因为学校的办学还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但学校应尽可能创造条件,保证学生有多次多种选择的权利和条件。一个人在人生关键时刻的选择得当与否,对他的事业成败和终身发展起着重要作用。除了要了解备选专业的各个方面,包括专业领域的各种学习要求、优缺点和发展趋势,还需要对自己个体的优势和不足有透彻的理解,做到“知己知彼”。年轻学生做到这点很不容易。因此学校的教师还要进行必要的帮助和指导。学生在学校有充足的选择和锻炼机会,到社会上就能比较得心应手地面对各种机遇,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

(2)逐步使学生树立主动学习的态度和能力,不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学习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是保证人的生存、成长和发展的基本能力。小孩子的学习要求和欲望是非常强烈的,好奇和模仿都是这种本能的表现。可惜由于教育(包括家庭、社会和学校)的种种缺陷,随着年龄的增长,多数孩子的求知欲下降了,学习的积极性衰减了,有的甚至视学习为畏途,不愿学习,害怕学习。即使上了大学,也依然难以改变传统的被动受教的习惯。因此,如何培养一个大学生善于思考、勇于思考,并对问题有自己的解决思路,是我们贯彻和提倡文化素质教育的一个切实目标。如果一个大学生对基本的社会问题也无法回答,更缺少对问题的思考,可见这样的教育发展模式是何等畸形的。我们要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允许学生提问题、想问题,只有在这样一种气氛下,才能把人的主体性、积极性大胆地发挥出来。这样的环境才能有利于文化素质教育环境的养成。

2. 在专业学习中弘扬人文精神

人文不是一个空泛的字眼,它在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养成中具有相当的重要作用和意义,也是我们大力发展文化素质教育必须重视的关键一环。

首先,要把人文精神渗透于专业教学当中。人文精神表现在人与自我、与他人、与社会和自然的关系上,反映在人的认识、感情和行为上。科学技术的任务是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是处理人和物之间的关系,如果少了人文精神的渗透,文化素质教育也就犹如空中楼阁。人文精神应该渗透到各种专业课中,包括理工科、农林牧医、甚至社会政治、经济等等。

其次,必须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精品课程建设,以文、史、哲、艺等学科的教师为主要力量,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文化素质教育师资队伍,提高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水平。同时,不断丰富专业教学内容,改革专业教学方式方法,提高专业教师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引导专业教师自觉地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贯穿于专业教育始终,将历史的深刻、艺术的审美、伦理的体验融入日常教学活动之中,激发学生的文化兴趣,引导学生的价值取向,开启学生的智慧心灵,实现专业素质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的有机结合,从源头上解决专业教师文化素质缺乏的困境。

3. 进一步优化校园文化环境

校园文化应当体现出一种精神、风尚、氛围,总体上说,它是校园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2]具体说来,整个学校的管理水平、校风、学风、教风、校史、传统、仪式等等都是校园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这些力量构成一个整体,共同作用于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校园文化不仅仅指单纯的课外活动,它基本的内容可概括为“三育人”,即“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校园文化活动是学生最直接、最容易接触到的文化内容,具有多样性的特征,能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求知欲和为适应复杂的社会生活做准备的心理需要。它以很强的渗透性和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给学生补充了在专业教育中无法得到的营养,促进其获得合理的知识结构,并为他们提供实践的机会,使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真正把知识内化为素质,从而能够真正实现文化素质教育的目的。因此,校园文化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为文化素质教育提供了实施的平台,是保障文化素质教育开展的丰富载体和有效途径。

大学校园文化不是文娱活动的代名词,它应该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大学之为大学,有其不同于其他社会组织的独特气质,主要在于它是一种精神的存在。为此,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在于弘扬大学精神,重塑大学理想。正如德国社会学家克尼斯指出:“理想的本质就在于时刻召唤人们脱离盲目、平淡的日常现实,上升到圆满的观念世界。”[3]大学必然是和理想相联系的,因此就应在内容和形式上提升校园文化的水准,体现出高、雅、活的特点,目的在于求知、求美、求乐。因此,我们在设计校园文化活动时,必须针对大学生存在的问题,针对大学生的内在需要,在充分考虑大学生文化素质的现状及成因的前提下,突出校园文化的人文内涵及综合性和多元性,真正实现文化素质教育的目的。只有将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结合起来,再通过科学的方法才能使校园文化起到切实有效的作用。

总而言之,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只要我们认真研究、积极探索、大胆实践、不断总结经验,就能逐步把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落到实处,为我们的在校大学生创造优良的文化环境。

参考文献:

[1]徐剑波.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J]. 中国高等教育,1999(23):25.

[2]侯长林. 校园文化略论[M]. 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1991:112.

[3]陈秋燕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理性思考. [J]教育评论,2004(4):25.

联合国启动全球图书馆计划

于今年四月正式成立的全球数字图书馆(省略)位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巴黎总部。尽管初始规模尚小,仅包括约1200份档案和专家学者用阿拉伯语、中文、英语、法语、葡萄牙语、西班牙语和俄语等六种语言所作的注释,然而它将规划容纳不计其数的文本、图表和解说,任何国家和图书馆只要愿意都可以尽一份力。

美国国会图书馆馆员詹姆士・比灵顿四年前参与启动了这一项目。他在采访中说,该项目旨在建立一个收集来自全球顶尖图书馆的第一手资料和权威解读、易于导航的网站,并对读者免费。该网站由国会图书馆的一个工作组开发,埃及亚历山大图书馆提供技术支持。这座数字图书馆的主服务器设在华盛顿,但是官员们表示正计划在全世界架设区域服务器。

这个计划目前投入的总额超过1000万美元的开发经费来自民间的捐赠,其中包括谷歌、微软、卡塔尔基金会、沙特的阿卜杜拉国王大学和纽约的卡内基公司。如果要扩容的话,还需要筹措更多的资金。

当代体育论文篇(6)

本文作者:李红工作单位:景德镇陶瓷学院人文社科学院

课余体育锻炼的调查分析本次调查的980名学生中男生615人,女生365人,由表3可知,男生经常参与体育锻炼的人数占总人数的10.8%,女生为6.7%,总共为17.5%。可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体育的认识也随之不断提高,尤其是接受高等教育的高素质的学生参与体育的自觉性有了较大的进步。但是,从表3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江西省高职院校学生中非体育人口占82.5%,其中从不参与体育锻炼的学生占4.5%。因此,要想让每一位学生均成为体育人口,实现终身体育的目标还任重而道远。参与体育锻炼的935名学生中男生587人,女生348人,男生中有316人选择了三大球,排序第一,其中参与度最高的是篮球和足球,而女生选择最多的项目是三小球,参与度最高的是羽毛球,跑步在男、女生选择中均排列第二,跑步简单易行,没有场地器材限制,并且健身效果较好,所以深受大众欢迎。三大球在女生选择中排第6位,因为大球类项目竞争较强烈,并且需要场地器材,相对男生来说,女生性格较内敛,更喜欢柔、缓的运动项目。例如瑜伽,瑜伽在女生选择中排第3位,通过访谈得知,有一半以上选择瑜伽的女生均在瑜伽馆练习瑜伽,尽管是付费的,但她们却乐此不疲,可见瑜伽项目受女生喜爱的程度很高。

江西省高职院校学生锻炼动机主要有强身健体、娱乐、交友、追求美等。由此可以看出,高职学生对体育作用的认识较好,特别是男生615人中有520人参与体育锻炼是为了强身健体,365人为了休闲娱乐;女生365人中有271人选择了强身健体,261人选择了健美塑体,因为女生更加注重外在的美,更追求美,所以希望通过锻炼达到健美塑体的目的。体育消费情况体育消费可分为为实物购买型消费、运动参与型消费、观赏休闲型消费、阅读休闲型消费以及型体育消费。通过调查得知,男生体育消费主要用于购买服装和器材,女生主要用于购买服装及健身。可见,女生比男生用于健身房健身的消费更高,分析其原因,因为女生喜欢舞蹈、瑜伽类项目,而这些项目在健身房均提供完善设施,并有教练指导。从表5还可以看出,男、女生中不参与体育消费的人数较多,均排在第3位,占总人数的21.5%,用于购买体育的消费在男、女生中均排在第5位。学生体育消费金额情况如表7所示,剔除不参与体育消费的211名学生后共计769人,其中年消费额为100-150元的人数最多,男生为192人,女生为100人,占总人数的38%,年消费额200元以上的男生为105人,女生为40人,可见,学生体育消费水平低下,因为学生的经济状况较差,并且学生参与体育消费的积极性不高。影响学生体育锻炼的原因分析几乎每一位学生都知道体育的作用,可为什么不是每一位学生都很积极地去参与体育运动呢?通过调查得知,980名学生中有690人认为影响自己参与体育的最主要原因是没有时间(表7),我们知道,高职院校学生压力大,他们会把更多的时间用于学习。相关研究表明,学生中抑郁和焦虑者多于本科生,可见他们的压力很大。其次,缺乏场地与器材也是影响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重要原因。目前江西省高职院校体育锻炼场所匮乏,难以满足学生需求。另外,980人中有157人对体育不感兴趣,12人认为没有必要花时间锻炼身体,这说明这部分人群对体育的认识不深,没有形成体育的意识,需要高校加强体育教育。

1.江西省高职院校管理者应意识到学生身体状况的严峻性,重视体育教育工作高职院校领导应改变“重技术、轻体育”的观念,把体育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可以体育选修课或体育俱乐部方式对学生开设体育课,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学校应为学生开设多种体育俱乐部,开设学生感兴趣、社会上流行的、时尚的运动项目,以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另外,各院校应加大体育经费投入,保证场馆设施能够满足学生锻炼的需求,并提供体育锻炼指导,以提高其参与的积极性。因此,学校应提高师资队伍建设,成立体育部,加强师资管理,提高体育教育水平。2.可安排讲座,组织各种比赛等方式,努力提高学生的体育认识与意识,促进其体育消费,不断提高体育人口数量,实现终身体育目标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关注身体的健康发育,实施体育锻炼的计划的职责,以加强学生对体育的认识。学校应配合教师开设多种体育俱乐部,安排多种体育讲座,以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吸引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培养学生体育意识,促进学生体育消费,实现终身体育目标。3.成立学生体育协会,努力营造浓厚的体育氛围高职院校体育协会是学生在课余时间锻炼的重要场所。它是体育课时间不足的弥补,更是体育课的延伸,学生可以把课中所学内容用到课外锻炼。因此,学校应大力发挥学生干部、体育尖子生成立各种体育协会,采用多种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加强协会的管理,在充分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基础上,切实保证学生得到有效的锻炼,以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情愉悦,真正实现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五、结语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高职院校应当重视学生的技能培训,但不能忽视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技术水平再高,如果没有健康,高校所做的一切努力均变为徒劳。因此,高职院校应重视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应把学生的体育教育工作提上日程,并且坚持不懈,为国家培养真正全面优秀的可用之材。

当代体育论文篇(7)

本文作者:周咏松张贤松周清明工作单位:乐山师范学院

乐山市社区体育服务体系状况

社区体育组织管理服务现状社区体育的组织管理是社区居民进行安全科学锻炼前提与保障。但是我国体育部门到现在没有出台统一的对社区体育标准化管理的规章制度,并没有把社区体育看做是政府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所有社体体育活动的仍是在由各地政府体育部门的领导下开展体育工作,政府部门是社区体育的组织主体、决策主体。从调查的实际状况来看,市中区的街道办事处或社区居委会虽设有体育办公室或文体办公室,但从对其管理者的访谈情况来看,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帮助体育部门申报社区安装体育器材的信息,以及协助政府对大型体育比赛的组织。从居民的访谈情况来看,他们认为街道办事处或社区居委会对社区体育的组织管理较少,活动基本由小区的体育爱好者组织;甚至有居民不清楚社区体育有没有主管部门。各体育组织一般举办健身活动大多不需要申报,有些甚至从来没有进行申报。综合来社区体育活动基本没有政府参与管理,多数属于群众自娱自乐。居民反映,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后,各社区举办的体育活动较多,社区居委会加大了对社区体育的组织管理。但北京奥运会结束后,社区体育活动便骤减,组织管理也逐渐冷淡。同时,在被调查的7个社区中,有老年人拉丁协会3个,秧歌队2个,腰鼓队3个,冬泳俱乐部1个,太极拳协会2个。除拉丁协会以及冬泳、腰鼓协会,其他各体育协会或健身队并没有在相关部门进行登记注册,都是体育爱好者自己组织,且各体育组织之间是一种松散式的管理在新兴的社区,比如通江社区,现阶段有组织的体育协会还没有建立起来。社区体育活动开展现状根据调查资料显示,在调查的社区活动的组织运行形势主要有三种:第一种为“行政运作”,是社区体育开展大型体育竞赛活动的主要方式;第二种为“自发运作”,是社区开展体育竞赛活动的日常方式;第三种是“共同运作”,是社区开展体育竞赛活动的创新方式[1]。过去乐山市社区体育活动的开展主要依托上级体育领导部门的安排,根据上级的要求以街道或社区为单位组织社区居民参加。这些活动均由社区或街道所在的单位或者大型社区所组织,参加比赛的群众,均为各单位成员,以及公司职员等,其他群众参与较少。因此单位成员把这些活动看做是行政任务,参与热情也不高,活动内容也比较单一以长跑,田赛等竞技为主,不能起到带动社区体育发展的初衷。从2006年开始,乐山市体育局开展了“农村体育示范乡镇”、“农村体育示范村”、“城市体育示范社区”创建活动,创建成功的社区可获得由体育局提供的8件套全民健身路径和一付乒乓球台[2]。体育局以“创建”为抓手,带动城市群众体育组织建设、阵地建设、活动建设、促进各社区体育活动从“数量、质量、规模、形式”四个方面发展。随着乐山建立“双百”城市的契机以及广场体育的深入发展,在调查的每个社区中,体育活动项目已经从单调的晨晚练习、发展到具有一定规模和质量的舞蹈、腰鼓队、太极拳剑等。同时,乐山市体育局开展了“假日体育”“广场体育”系列活动,通过在节假日开展体育竞赛,在中心城区体育中心、音乐广场、阳光广场、乐山广场等组织人员进行拉丁舞、太极拳、健身操等体育活动的免费教学活动,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社区居民的体育兴趣,促进社区居民的身体素质锻炼。通过表二可以看出只要是政府体育部门组织开展的体育活动,参与人数非常踊跃。但是从调查的结果也反映出不乐观的一面,多数居民一周参与的时间也不多,其中每周一次锻炼的人数有170人,达到调查人数的47%,说明各社区的居民还没有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这与政府没有把加强全民健身宣传,有效组织体育活动,创建体育文化作为社区文化建设的一项具体工作落到实处。社区体育经费投入现状我国社区体育的经费来源主要有三个,分别是当地政府拨款、社区自筹资金和社会捐赠。在调查中发现,乐山市社区体育的上级政府部门每年对各社区并未投入专门的体育经费,虽体育局实行了“城市体育示范社区”创建活动,但只是以补充社区体育健身器材为主;政府管理部门也没有从各街道办事处或社区居委会制定专门的活动经费预算,因为街道办或社区居委会每年在有限的经费下,首先必须处理好计划生育、党建、文明创造、劳动就业、民政低保等民生重工作。为此,每当社区体育开展活动的时候,经常遇到经费困难,只能靠区、街道、居委会向居民筹措,以及依靠社区的政府单位以及大型企业进行赞助,或通过协调接受热心团体或个人的赞助,但赞助一般次数少,资金有限,并且多以物质形式出现,作为纪念品、奖品。经费来源极其有限,难以达到开展各项体育活动的要求,使得社区体育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影响。表3显示出,在调查的社区中,只有肖坝嘉州新城社会以及翡翠国际社区对当地的社区体育活动进行大力支持,因为这两个社区人口集中,场地宽大,社区物业鼓励开展各类型的体育活动,各体育活动都可以在社区楼盘内进行。其他社区人口不集中,其场地有限,群众一般到社区的文化广场进行活动,社区组织体育活动很少。在对360名社区居民的问卷调查调查中,有279名居民表示希望在参加社区举办的体育活动或赛事时,活动经费能够由上级政府、街道办事处或者是社区居委会投入。社区体育场地服务设施现状从表4可以看出,被调查的7个社区中:营业性场地有22个,有体育设施的单位有18个,有体育设施的学校有17个,大型体育场馆0个,公益性设施10个,公共练点21个。从调查中了解到,在场地设施建设方面:乐山市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及器材配备主要有3种渠道:第一种为“单位或社区承建商内部投资”;第二种为“政府部门直接投资”;第三种为“公益性体育设施”。学校的体育设施是由政府直接投资;营业性体育活动场所主要由个体承包经营;大型体育活动场馆、公共体育活动场地主要由政府部门投资建设;公益性体育设施来源于乐山市体育局实行的“城市体育示范社区”创建活动的“全民健身路径工程”,创建活动从2006年实行至今,已经有张公桥、泊水街、上河街等3个城市社区创建部级城市体育先进社区社区成功,也获得了由政府提供的8件套全民健身路径和一副乒乓球台。可乐山市市中区剩下的30个社区到目前还没有公益性体育设施。从表4的调查可以看出,在场地设施分布方面:过去的老城区如泊水街等营业性场地设施、有体育设施的单位、公共练点、公益性体育设施分布较均匀;新兴的肖坝社区学校体育设施分布较密集;通江等过去作为刚划归到乐山市范围内的城乡结合地区,体育设施缺口较大,总的看来乐山市的大型体育场馆紧缺,无法满足乐山市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在场地设施被使用方面:单位、社区及学校的体育场地设施一般只针对自己的人员进行开放,也有个别学校从不对外开放;除所在社区的大学周末会对外开放以外,多数中小学的公共体育设施基本不对外开放。公益性设施、公共练点供所有市民全天候自由使用;大型体育场馆除开用于训练、教学以外,以及承包租赁的场馆外,只有部分体育设施供市民享用。在场地设施被维护方面:营业性场地、单位体育设施、学校体育设施、公益性设施及大型体育场馆都有私人或单位部门的管理人员维护;公共练点缺乏专业管理人员的维护,在个别社区健身广场就有健身路径设施被人为损坏或是因常年累月遭受风吹雨淋,基本已经失效,造成很多安全隐患。由表4统计显示,平均每个社区拥有营业性场地3.1个、单位2.5所、学校2.4所、大型体育场馆0所,公益性体育设施1.4处、公共练点3所。从表面看各社区所拥有的社区体育服务设施还能满足群众需要,但是除有体育设施的单位、学校以及营业性体育场地外,群众能够无偿使用的社区体育服务其实很少,毕竟多数锻炼身体的人是中老年人,他们的体育活动经费有限,所以各社区经常出现锻炼群众到商场门口的空地,以及滨河路边的空地进行锻炼,各广场上也由于锻炼的体育组织多,经常产生一些矛盾。健身设施缺少,使用频率高,造成健身器材的损坏也比较严重。因此,面对日益增长的人口数量,以及因其导致的日益紧缩的土地资源,乐山市社区体育活动场地及器材设备相当紧缺,很难满足日益增长的社区居民的体育健身的需求。社区体育指导员服务现状城市社区体育指导员是全民健身的骨干,是体育的宏观政策方针贯彻到群众健身的桥梁。他们主要负责对社会体育管理的宏观指导,政策解读,以及对各个健身协会的指导和监督。他们也是社区体育活动开展的杠杆力量,是在社区体育服务一线的人力资源[3]。2.5.1社区体育指导员管理缺失按照国家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管理,社会体育指导员一般是兼职从事义务体育健身指导,因此在对乐山市的8个社区的调查中发现,社区体育指导员由街道办事处或社区居委会下设的文体办公室的管理人员兼任以及各社区体育组织的负责人担任。不过这部分人一般是在政府组织的大型体育活动中才会参加,活跃在一线的社区体育指导员,一般都是各体育小团体,比如老年拉丁、太极拳的负责人,他们多数是热心体育的退休中老年人。与他们的访谈中得知,很多人并没有接受过体育局正规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没有取得体育局颁发的社会体育指导员证书。因此,他们多数人对健身锻炼的科学性和系统性没有很清晰的认识。社区体育知识宣传现状体育知识宣传服务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是加强社区体育服务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是体育教育、国民体质健康的重要保证。在对泊水街等7个社区的走访中发现,在宣传手段上,由于缺乏资金和设备,各社区基本上以黑板报为主,个别城市体育先进社区会邀请一些社会体育指导员进行体育锻炼和健身方法进行讲座。但是从未利用像电视、网络这类多媒体工具,或是请体育局转接进社区进行讲座;在宣传内容上,各社区的宣传内容基本是上对本社区开展过的文体活动的图片展示,也没有对体育健身知识、体育运动伤害防范,以及《体育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宣传。大部分居民反映,他们对于体育知识以及国家的体育现状的了解大多是凭过去的经验以及朋友之间的交流。居民盲目锻炼、违规健身的现象经常可见。所以乐山市各社区应该加强体育宣传环境的建设,为群众营造一种良好的体育文化知识普及氛围。

加强社区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的措施与方法

重视体育工作完善社区体育管理机制各级领导部门在制定社区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工作计划时,要把社区体育发展作为切实贯彻《体育法》、深入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一项重要工作纳入其中。并把社区体育服务建设作为街道考核指标,纳入到年底考评体系中,政府体育主管部门,应实行“以评促建”的工作思路,加大对社区体育发展评比的支持力度,体育政策研究部门应制定出各自社区的社区体育发展规划,以及体育社团的社区管理办法与规章制度,促进各社区举行社区体育活动的热情,加快公益性体育设施投入,让更多的群众参与到社区体育健身中来。构建社区体育多元化组织管理服务体系对社区所在的体育组织应要求到体育部门下属协会进行注册登记,实施规范化管理,在加强对各社区体育协会监督管理的同时,应建立健全以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为主导,以社区体育协会为核心,以社区体育社团组织、公共晨晚练指导点,以及企业、事业单位的体育协会为基础,以社区体育指导员和体育志愿者为骨干,以社区广大成员为主体,社区内各种体育健身场所为依托的社区体育多元化组织管理体系[4]。整合社区体育资源提高体育设施的利用效率在缺乏体育资金的过程中,各社区体育组织应杜绝“等、靠、要”等思想,多元化筹措社会体育资金。大力鼓励企业、事业单位及个人对社区体育经费或器材设施的捐助和兴办公益性事业;并立足社区,发掘社区体育特色,争取得到社区居民的支持,打造社区体育产业,而后将盈利的经费作为对社区体育反哺。积极争创乐山市“城市体育示范社区”,以获取政府提供的健身器材。充分发挥社区、单位、学校体育资源的整合作用,争取得到当地机关、事业单位、学校的支持,在保证安全以及责任自负的前提下,利用其运动场地及设施。同时,发挥社区居民及体育社团的监督作用,鼓励居民义务维护体育场地设施,提高公共体育设施的使用率和使用效益。社区居委会应在其辖区内修建社区体育活动室或体育服务点,在社区内公园、空置场地和楼群间合理布局简易的体育场地设施,开辟健身场地,使居民就近参加体育健身,使社区体育设施的建设得到真正的落实。重视人才培养,提升社区体育人员能力社区体育人才的短缺是乐山市各个社区存在的重要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要想社区体育能达到长远的发展,必须先把社区体育协会或组织成员送到上级政府体育部门培养,建立定期培训制度,以确保专(兼)职社区体育指导员的社区体育观念、健身知识、健身方法、服务能力及指导能力能够与时俱进,适应社区体育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社区应加强与高校合作,为高校体育专业学生提供实践平台,与学校共建社区体育志愿者小分队,扩充社区体育人才队伍,以此建立健全以社区体育指导员、体育教师、社区体育志愿者为先导的社区体育人才服务体系。建立社区体育信息宣传服务体系各社区应充分利用社区的墙报、展板,坚持以人为本,对健身知识、体育信息、政策法规等的宣传,丰富社区体育服务内容。在此基础上,投入少量经费,购买一部分健身书籍或订阅健康杂志,以帮助社区居民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健身观,了解更详细、更科学、更广泛的健身知识。适当时候,与上级体育部门联系,邀请体育健身专家为群众做现状讲座或者健身实践,使居民能够运用正确的健身知识进行体育活动锻炼,并能自主解决在锻炼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

当代体育论文篇(8)

体育是社会经济文化结构中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在凝结民族团结、展现拼搏精神以及繁荣社会文化等层面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站在历史的维度上审视体育这一既定命题,体育实际上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历来扮演着重要角色,具有悠久的历史,同时逐渐形成了各民族独具特色的体育文化。改革与优化是保证事物实现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体育自然也不例外,在这个过程中,积极审视当代体育发展的路径、矫正体育发展的弊端,是需要高度重视的基本命题。在这个层面上的既有主题研究中,《和谐体育的哲学探究:现代体育的文化哲学批判与构建》一书独具特色,立意之高、叙述之系统是其显著特点,对于我们从哲学的高度上认知和审视当代的体育文化具有积极的帮助,值得相关学者和体育从业者阅读和参阅。

《和谐体育的哲学探究:现代体育的文化哲学批判与构建》一书是2011年由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学术研究性著作,其作者是布特老师。布特老师的学习经历一定意义上与《和谐体育的哲学探究:现代体育的文化哲学批判与构建》一书具有紧密的联系:布特老师20世纪80年代从内蒙古师范大学政教系本科毕業之后,于1994年从内蒙古师范大学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更为重要的是,布特老师于2009年获得北京体育大学的体育管理方向博士研究生学位,这样跨学科的求学经历保证了《和谐体育的哲学探究:现代体育的文化哲学批判与构建》一书的整体研究视野和宏大的立意。而该书是作为中国体育博士文丛之一种而出版发行的,是在作者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改完成的,同时本书的出版得到了天津体育学院学术著作出版基金项目的资助,该书自出版发行以来得到了学界的一致认同和高度赞许,其学术视野和研究的独特性可见一斑。

《和谐体育的哲学探究:现代体育的文化哲学批判与构建》一书,结构宏大而完整,立意高远,致力于从哲学的视野上审视和研究当前语境下的体育和体育文化,立足当代体育发展中切实存在的弊端进行一系列的追问和探究,从哲学的高度探讨了体育与人的辩证关系,提出了“和谐体育文化”和体育伦理这一命题。全书共分为七章:第一章为导论部分,实际上是其博士论文的选题缘起、研究意义以及文献述评、研究思路与方法等内容,这也是一个专题研究所应该具有的基本模式,为以下专题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二章为“现代体育的文化哲学批判”,以审视和批判的角度进行了现代体育和体育文化的剖析工作,主要梳理出了现代体育发展中的三大问题,包括科技异化、道德失范以及制度缺失,以深邃的思考和严峻的现实指出了当下体育存在的弊端,特别是竞技体育中人作为体育主体性的地位已经在逐渐丧失,最为纯洁的道德在体育文化中逐渐被边缘化,兴奋剂等问题长期制约着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这些因素都是现代体育发展中的“不和谐”元素,也是本著作所有探究的出发点和立足点;第三章则回归到作者主张的“和谐体育”这一概念,从理论的历史追溯层面上拷问“核心体育”的历史文化渊源,其中涉及了格伦的生物人类学与兰德曼的文化人类学以及马克思的相关理论,以此论述“和谐体育”的本质及其当代缺失,具有较为厚重的理论元素;第四章即“和谐体育的理论构架”一章中,作者立足“和谐体育”这一核心概念,指出“和谐体育”的逻辑起点是人的生态化,理论体系是体育的人性化,当代主题是和谐和发展,这些概念的提出和界定是针对上述相应的问题而提出的,其整体上的基本理念是一致的,即体育应该回归到其本质属性上来,坚持体育文化中“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第五章为“和谐体育内涵维度”,指出和谐体育的物质维度(绿色、生态)、价值维度(人本、和谐)以及制度维度(自由、创新),基本理念与第四章是一脉相承的,为当代体育特别是其中的竞技体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维度;第六章立足人与体育的辩证关系,探讨“和谐体育”理念与人的全面发展之间的关系,指出“和谐体育”是全面、科学意义上的体育类型,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同时有利于构建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提高国民素质,使读者对“和谐体育”的当代价值有了深入的感知;第七章的安排是一个具有结论意义的内容,整体上概括了著作的核心概念和关键价值理念,同时也展望了主题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方向,对于相关专题研究具有一定的启发引导意义。

整体而言,《和谐体育的哲学探究:现代体育的文化哲学批判与构建》一书依托作者的多学科学习经验,对于现代意义上的体育进行了哲学层面上的审视、剖析研究,全书立意深远、结构完整,是一本质地优良、值得认真学习和广泛借鉴的学术专著。

当代体育论文篇(9)

中图分类号:I20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631(2010)03-0128-02

中国当代文学是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十分重要的专业必修课,它的开设可以让学生了解中国当代文学的历史进程和发展规律,培养学生感知和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学术意识和科研能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与道德情操等等。其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该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同时,当代文学的生态性决定了这门课程的历史现场感,新产生的问题与争议会不断修正先前的研究所得,也会给教学带来种种冲击。

目前,中国当代文学令人堪忧的教学现状已引起学界的关注和反思,所涉范围甚广,其中存在如下几种具有代表性的现象:

其一,课程设置的变动给教学内容的安排增加了难度。最直观的表现就是中国当代文学的课时被删减。按照通行的教学内容,当代文学应包括文学史讲授和文学作品分析两部分,涵盖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四种文体,讲述“十七年文学”、新时期文学乃至九十年代文学等重要的多个文学发展阶段,但一再被删减的课时与如此庞大并不断丰富的教学内容产生了现实矛盾,直接给专业教师安排教学内容增加了难度。以某校为例,按每学期开课18周计算,每周4课时,当代文学的总课时量是72课时。而要以此涵盖60年的当代文学史及其作家作品,显然是有相当难度的,选择哪些内容来讲述及如何安排讲述的详略往往难以操作,可能会造成两种不良做法:一是重前不重后,把十七年文学作为教学重点,对新时期文学简化处理,或者对之后的文学史基本不做阐述或草草带过,使得原本与现实距离非常接近的当代文学“当代”意味有限而历史意味过浓;二是重专题轻文学发展史,当代文学史在每个特定的历史阶段都有重要的文学现象,然而有的老师碍于课时限制,索性放弃对文学历程的总体把握,只对相对来说更重要的专题进行讲述,使得当代文学史发展的规律性被打破,学生上过以后对当代文学只有细节记忆而整体认识缺失。

其二,文学“边缘化”加剧了文学教育的尴尬。在经济的飞速发展与社会的巨大进步面前,不少人享受着优越的物质生活,对纯精神追求不再怀有企盼之心,传统的价值观、人生观受到冲击,文学的边缘化已是不争的事实。在这个消费时代、娱乐世纪,大学生的精神生活甚至出现粗糙化、粗鄙化的危机,对真、善、美的东西越来越失去感觉,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当代文学教育产生了质疑。当询问《百合花》中新媳妇为何会给牺牲的小通讯员缝补衣袖上的破洞,并盖上自己的新被子时,有的学生便认为这表明新媳妇对小通讯员产生爱恋之情;当讲授《拖拉机手与总农艺师》对林震理想的意义、林道静成长道路时,有的学生对理想的理解却停留在毕业后找份好工作;当老师在为文学而激情澎湃时,学生却在疑惑:文学究竟是什么呢?文学在今天这样一个全面商品化的时代还有什么价值呢?甚至还有人认为文学无用,学当代文学更没用。以这样的心理对待当代文学,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文学教育在文学“边缘化”的时代中显得如此尴尬。

其三,文学研究中的争论给教学增添了困扰。当代文学教学与当代文学研究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研究界的成果对教学自然能产生新鲜的触动,能开拓师生的视野,但正在进行的尚无定论的某些争论也会增加教学中的困扰。如“重写文学史”的争论就加重了教材选择的难度。教材的选择是教学的一个棘手问题,当前普遍使用和认可的教材有洪子诚的《中国当代文学史》、陈思和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和朱栋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但有论者认为“这些版本对于一些地方院校的学生来说并不是完全适用”[1](114),还在期待真正适用的教材。吴秀明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写真》,就推出了一种旨在从书写形式上也进行变革、主张多元声音并存的“开放式”写作模式,并已引起了相当的关注。还有些教师根据自己所在学校的情况而自编教材,固然能贴近本校的教学实际,但对它的衡量与评定又缺乏学理标准,使用又相当受限。而近几年的“重写文学史”的讨论产生“去经典化”现象,则进一步加大了教材选择的难度。对当代文学史“重写”的争论,相当程度上是由于对“十七年”、“”历史认识的不确定性、未完成性,而海外学者如李欧梵、王德威对当代文学的研究,同样对大陆的当代文学研究形成了新的冲击波和影响力,他们则更愿意把“当代”安置在“现代性”这样后冷战的西方视野中。当代文学史被历史重释不断地改造、装饰和增添,这势必造成教学中教材选择的难度。

再如如何评价当代文学的问题。如何评价当代文学,成为当下文学研究中最前沿的问题。这场争论源于2009年10月间王蒙肯定“中国文学处在它最好的时候”。当年11月在北京“第二届国际汉学大会”上,对当代文学,德国顾彬贬抑,陈晓明高评,由此引发如何评价中国当代文学的热议,现在讨论还在进行,如《北京文学》今年的第一期到第五期都开设专栏“如何评价当代文学”。又如,如何看待网络文学。网络文学显示出创作量急剧增长,新的小说类型大量涌现,青年读者队伍稳步扩大等特点,学生对此类作品的兴趣远远高于对当代文学作品选的兴趣。这些问题恰恰体现出当代文学学科的当代性,虽尚未纳入文学史教材中,但学生对此亦有关注和疑问,教师则不可不关注,任何简单的回避与泛泛而谈显然不能解决他们的疑惑,任何贬义的否定与评价又只会造成他们学习当代文学的困扰。

当上述情况经常困扰着我们的教学时,我们切身感受到当代文学教学危机的存在。值得庆幸的是,当代文学的教学问题已引起学界的关注和反思,这涉及到学科的性质定位、教学体系、教材编写、教学改革、教学方式、文本阅读等一系列重要问题,有越来越多的学校与教师对解决这些问题、推进当代文学教学改革进行了积极的思考与探索。例如:

以大学为单位的课程改革。北京大学的课程设计贯彻教育的主体性原则,针对学生实际素质和教学理论资源的变化,进行相应的课程结构调整、教育目标调整,具体到教学内容就是要注意“学术”与“人生”的均衡,还有就是在现有条件下,倾向采取小班上课的方式,几十个人最好,便于组织讨论和配合教学的相关活动。南京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与科研突出专业教师的主导作用,它在文学立场、理论追求、整体观念、创新意识方面的创新对其他兄弟院校不无借鉴作用。华东师范大学教学则注重作品,丰富学生的艺术感悟。武汉大学的教学改革特色强调文学审美教育,更注重课外与课堂结合。上海大学中文系确立了以“培养21世纪的堂堂正正的中国人”为本科教育的基本目标,以人文素质培养和通识教育为主导方向,以课程改革为教学改革的核心。

以教师个体为特征的教学探索。在考察大学课程教学问题上,杨洪承教授认为目前当代文学教材滞后,教学与学科发展相矛盾,其根本的原因是来自长期形成的专业课程设置和大学教育的狭隘思路,而新形势下大学教育的多元办学途径,在开放性视野中对当代文学课程设置必然提出多样性要求。朱晓进教授认为该课程不仅要向学生全面、系统而又深入地讲授文学知识,并且要在方法层次上,训练学生掌握文学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学会以历史的眼光来思考和理解文学史上重要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文学思潮、文学流派和一些文学问题;在能力层次上,注意培养他们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2]杨四平教授从“通才”教育的角度考虑,提出要改变过去教学的灌输性和空洞化,必须使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成为审美的、历史的和人生的。谢昭新先生从自己教学体会出发肯定了将作品选和文学史分开来教的好处。陈晓明教授则从教育的意义考虑,认为“现代文学总体上是健全的人格教育,这是通过文本解读、知识的传播和知识分子的理想教育三者结合起来完成的。第一要具备审美能力,是通过文本解读来培养;第二是知识训练,这是从一个学习者变成一个知识分子的过渡;最后完成知识分子的人格教育。这三者是一个统一体,离开任何一个都不健全。[3](174)

这些持续的教学探索,分析了当代文学教育的现状,呼吁对现当代文学教学要有当下性的新思考,其用心则多集中在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强调,对多种教学方法的采用,除此之外,更主要的还是要反观专业教师的内在原因,当代文学教学改革要想产生新的教育范式,关键还是教师的教育观念与教育行为要转变。我们认为,有如下四点值得我们去思考与实践。

第一,就职业伦理而言,专业教师应以传达当代文学的精神与魅力为己任,持守积极的从业态度。在现时的文学教学中,课时的压缩与文学史内容的丰富确实对教师备课造成相当大的压力,甚至出现一些消极教育现象,如搜索现成的教案,进行有限的删减,然后据为己有,或者在课堂上津津乐道于当代文学的“花边新闻”来吸引学生一时的兴趣,放弃对文学精神的正面引导。这些现象的存在,在某种程度上表明当代文学教师的职业伦理到了需强调的时侯了。对当代文学教师来说,当代文学教学不仅仅意味着一份教职而已,它有着独特的现实价值。传达当代文学的精神与魅力,而不是单纯传授当代文学史知识,这应当是专业教师的职责所在,需要我们持守积极的从业态度与道德标准,“需要我们的从业者持守最基本的职业伦理来尽量加以克服,以经典性的文学标准参与新作品的推介,激活教育主体对文学的感觉和感情”,这是一个“基本的朴素的要求,也是对从事这一职业称职与否最高的衡量标准”。有理由相信,专业教师的精神自主与教学原创会对当代文学教学现状有所改观。

第二,就教学追求而言,应坚持独立原创精神。对当代文学课程来说,讲授是主要的教学方法,那么教师良好的教学风范、独立原创性的分析,对学生将会产生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教学实践表明,教师照本宣科地讲授只能令学生生厌,教学只有追求原创精神,才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里的原创,包括独立的教案编写、个性化的阐释与解读、富有启发性的教学设计、独立制作的教学课件等等。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会发现文学教育常识化、理论化的倾向越来越明显,学生对此普遍缺乏关注的耐心,原因就在于其中文学的魅力的缺失,教师应当发挥自己的独立原创精神,用富有个性化的解读来传达当代文学的精神内涵、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同时,还要鼓励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来选择他们感兴趣的作品,表达他们自己的阅读感受。例如可以定期安排读书会,给学生一个月时间读一两本书,撰写读书心得,然后在读书会上发言交流,教师鼓励并适时引导和总结。

第三,就培养目标而言,应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文学素质和能力,甚至是科研意识与科研能力,而不宜局限于文学认知上。从教学实践来看,惟有将文学教育定位为人文教育、审美教育,才能彰显出文学教育在育人方面的独特作用。有论者表示,当代文学课程改革思路就是教学模式由知识传授型课程向素质培养型课程转型,事实也证明,对于当代文学教育来说,传授专业知识是必要的,但并非终极目标,它应该致力于提升受学生的文化修养,并在潜移默化中形理想,在一个精神危机的时代重塑学生真善美的灵魂。当下出现的文学争议现象也期待相关的文学批评的选修课来对学生加以引导,鼓励学生追求创造性发现,在思考中培养他们的科研意识与科研能力。总之,当代文学教学关注点始终在于“文学”,在于素养、在于能力。

同时,文化语境中的当代文化研究对当代文学教学也提供了新的启示,那就是美育的被强调。蔡元培先生说:“人人都有感情,而并非都有伟大而高尚的行为,这由于感情推动力的薄弱。要转弱为强、转薄而厚,有待于陶养。陶养的工具,为美的对象,陶养的作用,叫做美育。”[4]教育除了传授知识,更应该感染生命,现当代文学的现时性、接近性使它更容易引发当代人的心灵共鸣。但是要在教学中实践美育教育,教师主体还需要选择体现“真善美”三义的教学内容和行之有效的讲授策略,这方面已有探索,但对现当代文学中的美育资源多理解为作家传记式经历,似还可再推进。

第四,就技能训练而言,写作训练宜在当代文学教学中给予重视。事实上,写作训练正是着眼于尊重青年学生的主观创造力,它体现在文学体裁写作训练与学术论文写作训练两个层面。文学写作训练培养学生文学形象思维能力以及文学理论思维能力。当前的网络博客写作热会让学生亲身体会到文学写作的乐趣,而学术论文写作训练考量的是把握问题的系统能力,其中融汇了研究、思考、表达三个过程,在学习当代文学课程中,“尝试写研究性的论文,是有利于提高整体能力的综合训练”[5](321)。这样的实践训练会使学生对文学、对文学写作、对文学教学产生一种难能可贵的专业兴趣,切实提升专业技能。对此,我们在自己的教学中进行探索和实践,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们希望在当代文学的教改中,对此引起更多的关注和重视,并把学生所有的与当代文学相关的写作成果都纳入对学生的综合考核之中。

总之,近年来,当代文学教学现状受到了相当集中的关注与讨论,越来越多的专业教师加入进来。但是如果将关注的目光仅仅停留在具体的教学举措上,显然还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们必须要弄清当代文学教育的职责与目标,而这个问题又是和专业教师的教育观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可以说,对这个问题的有效追问、积极探索和努力实践将直接关系到今后当代文学教学改革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杨荣.中国当代文学教学的问题与思考[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9(4).

[2] 朱晓进.略论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课程教学中的历史意识[J].江海学刊,2006(3).

当代体育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0)07/08-0021-03

1993年发表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把“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一切文明成果,勇于创新,敢于试验,不断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确定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主要原则之一。“人类社会一切文明成果”,当然包括中西方文化中的一切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当前,如何更好地吸收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文明成果,以促进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如何正确对待人类社会一切文明成果,这不是一个新问题。自近代以来,我们一直在这方面进行探索和尝试,积累了丰富经验。当然,也有许多失败的教训。以学前教育为例。我国的学前教育自创建以来,一直受外国教育思想的影响。学前教育工作者首先借鉴甚至在某种程度上移植了东邻日本的学前教育建制、模式及观念。杜威来华讲学后,学前教育工作者又开始学习欧美的学前教育思想。在新中国成立后的较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全面学习前苏联的学前教育理论,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形成了具有浓厚苏联色彩的学前教育思想体系。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建设面临重重困难,缺少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当时只有前苏联这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经验可供借鉴,因此当时以前苏联为师是必然的选择。前苏联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学前教育理论主要源自凯洛夫、乌申斯基、克鲁普斯卡娅、马卡连柯、维果茨基等人的学说,这些学说对当时我国学前教育思想体系的建立、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幼儿园及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教材建设等方面产生了重大影响。当时我们形成的一些有关学前教育的基本观点,如强调教育在儿童发展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强调系统知识对儿童智能发展的影响,主张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学前教育,采用分科教育模式,重视集体教育等,直到现在依然深刻影响着我国的学前教育实践。

改革开放后,对传统教育思想的继承、反思和超越,对国外教育理论的引进、吸收和改造等,推动着我国学前教育思想体系迅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我国学前教育工作者一方面重新审视传统的幼教理论,另一方面又不断引进与吸收国外的先进教育思想。到了20世纪90年代,国际间的学术交流日益频繁,大量先进的儿童心理学理论、教育学理论不断涌现并被我国学前教育工作者引进,从而对我国学前教育思想体系的构建产生了很大影响。例如,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等,都对我国学前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纵观我国学前教育变革与发展的历史,对西方先进理论的引进、吸收和改造一直是我们作出的一项重要努力。我们的先辈曾为此付出过种种努力。例如,在杜威的教育思想影响中国之时,陶行知、陈鹤琴等人试图在杜威学说的基础上构建有我们自己民族特色的学前教育理论,并积极开展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学前教育实践。时至今日,我们仍然强调重视西方的先进教育思想,吸收外来理论的精髓,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学前教育思想体系。应该说,无论是构建学前教育思想体系,还是开展学前教育实践,重视吸收西方学前教育的理论精髓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学前教育的变革与发展。

事实上,中国教育与世界教育的交流并不深入,我们对世界文化的了解也不够深入。凭着以往处理中国文化与外来文化关系的经验,我们秉承着“洋为中用”的信条,“以中国人民的实际需要为基础,批判地吸收外国文化”。〔1〕然而,如何“批判地吸收”一直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即使是目前我们处在大众传媒高度发达的时代,好像与世界各国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了,学习与引入国外先进理论越来越便利了,但是如何鉴别、吸收和批判依然是我们在推进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最具挑战性的问题之一。

表面上看,我国的学前教育界一直热热闹闹,各种西方先进教育理论不断被引进。今天学蒙台梭利教育法,一大批蒙台梭利实验幼儿园应运而生;明天学瑞吉欧,主题网络式课程遍及大江南北……然而,近年来我们在引入西方先进教育理论时大多只学表面形式,而非内容精髓。在长时间与国外先进教育思想隔绝之后,突然接触到如潮水般涌来的各种教育理论,我们难免会有眼花缭乱之感。在没办法全面消化吸收的情况下,在对待各种教育理论时,许多理论研究者和实践工作者开始强调理论的实际效用,对似乎没有实际效用的理论则加以排斥或批判。例如,在引进蒙台梭利教育法时,大多只强调引进和开发蒙台梭利教具,通过举办一两次培训班来教会教师如何使用蒙台梭利教具,随后就大面积开展所谓的蒙台梭利教育实践,却对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实质不求甚解。可以说,我们在“洋为中用”上陷入了片面追求功利目的、只学表面形式的误区。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我们缺乏真正了解世界的内在动机,对世界文化难以作深入的分析与讨论;另一方面是我们深受功利主义思想影响,根据自己的一时价值取向随意“剪裁”国外教育理论,对外来理论只作形式借鉴而非本质学习。事实上,这不仅无助于更好地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反而让自己对外来文化的曲解误读暴露无遗。

任何一种先进的儿童教育理论都根植于自己的文化土壤。即使是再时新的教育理论,如果仔细考察,也能找到它承继的源头。片面强调理论的实际效用,是对理论本身的误读。真正的教育理论不只是一份实践操作指南,更是一份精神引领。理论要体现现实与时代的需要,但并不意味着要围绕时下的问题打转。理论应该站得更高,要站在现实问题之上,有利于人们思考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从而更有利于人们把握现实问题的脉络。正如刘铁芳所说,“理论研究与实际密切结合的同时还应保持适当的距离,有距离才可能有宽广的视界,才可能既入于实际又出于实际,既能深入其中又可超越其上……真正的理论植根于实际又高于实际,既有鲜明的现实性与时代性,又有对现实与时代的超越性和理想性”。〔2〕面对根植于西方文明的各种教育理论,如果我们站在自己的立场,把它简化为具体的操作模式,那么此理论已经不是原来的理论了。何况,不是所有理论都可以被直接转化为实践操作模式的,有些理论本身只是一种教育精神。比如对儿童的理解、对教育的理解、对集体教学的理解等就属于观念、思想层面的理论,不可能被具化成标准化的操作模式。

因此,对待理论,特别是对待一些根植于西方文化土壤的幼教理论,研究者迫切需要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提高对理论的接受能力,以便在将国外先进理论应用于我国学前教育实践时能最大限度地保留理论的原有精髓。

在当今我国学前教育的变革与发展过程中,我们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是在引入各种国外理论的同时如何在传统与现代、历史与未来、理想与现实、科学与人文、东方与西方、借鉴与创新之间寻找构建中国当代学前教育思想体系的立足点。我们尤其不要疲于应付各种现实问题,而忽视了对理论本身的深入理解。

本着这样的态度,笔者认为,我们目前最重要的不是简单地去排斥或接受某种西方的先进教育理论,而是需要补上最重要的一课,即循着西方近现代儿童教育理论的发展轨迹,找到我们文化中应有的对待儿童的基本立场。

在西方,教育的变革与发展是以“人的发现”为前提,以“儿童的发现”为开端的。从卢梭1762年发表《爱弥儿》开始,200多年来,儿童被当作独立的不同于成人的个体被充分认识,儿童教育思想逐渐成为现代教育思想的内核。循着这一理论发展轨迹,我们在学前教育变革与发展的过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反思我们对待儿童的立场和态度。

长期以来,中国的文化是将儿童当作成人或“小大人”来对待的,认为儿童是为未来、为成人生活的。很多时候,儿童与成人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儿童被鼓励像成人一样做事,像成人一样说话。“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口号逼迫着儿童迅速成长。儿童仓促地走进了成人社会,在儿童的能力与成人的愿望发生冲突的时候,充斥着灌输、劝导、威胁和训斥的“物化教育”随之而来。可见,在我国学前教育变革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在我们的文化和教育中确立正确的童年观念,进而接受儿童中心论的思想。“儿童中心论的立场,是儿童教育思想现代化过程中的主线和基本立场,如同自然科学一样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不接受这一立场,中国儿童教育理论研究就无法与人类的儿童教育思想宝库相对接,就无法从这一宝库中获得珍贵的思想资源进行教育的现代化建设。”〔3〕这是我们幼教工作者共同面临的重大而艰巨的任务。这个立场一天不确立,我们在对待国外先进教育理论时就很难持有正确的态度。

在此基础上,我们还需要培育引入国外先进教育理论的肥沃土壤。一方面,我国的学前教育理论工作者既要自觉扩展自己的理论视野,向相邻学科乃至全部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学习,同时也需要致力于提高实践工作者的理论素养,提高他们积极接纳、吸收先进理论的意识和能力,使他们免于成为被动的行为模式的模仿者,而是在提高理论素养的过程中能主动、积极地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另一方面,我们需要建立起学前教育学科的基础理论体系,在学习世界上一切优秀理论的基础上,通过文化继承与创新,形成属于学前教育学科的理论话语体系,以便在我国的文化界、教育界大声地发出我们的声音。

虽然我们一直致力于在推进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中尝试建立体现时代精神、民族特色、现代科学水平、与世界同步的当代中国学前教育思想体系,但是当前我们依然需要重新审视已有的认识成果,继续处理好中国文化与外来文化、文化继承和文化创新间的关系,从而使我国的学前教育思想体系构建从主要依靠模仿和引进走向扎根于本土化实践的生成与创新之路。

参考文献:

〔1〕.选集(一卷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984.

〔2〕刘铁芳.守望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83.

〔3〕庞丽娟.中国教育改革三十年:学前教育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18.

On the Introduction of Foreign Theories and Reforms and Development of Preschool Education in China

Hou Limin

上一篇: 成本管理研究论文 下一篇: 社会道德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