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化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2-08-04 18:37:5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当代文化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当代文化论文

篇(1)

(二)文化的浮嚣。文化的浮嚣确切来说是“选择过的文化”,既不如虚伪文化那样虚假,也不如真正文化那样真实,是介于二者之间的文化。人们在浮嚣的文化中,对所生活的社会没有使命感,道德价值流失。文化不再是精神食粮,而是成为商品。这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指出的商品拜物教中那样,在商品拜物教的基础上,文化成为工业产品并将文化同一化。这种“制造”出来的文化内涵缺乏,以娱乐消遣方式欺骗和愚昧大众,骗取大众的感情,将大众感情转化为货币。此时文化本质已经完全被侵蚀,背离人的个性和本性,一无往日的生命活力。文化的工业化使文化产品成为商品,成为人的异己物。俗文化盛行带来的是文化“无个性”的平面化,人与人之间是利益上的服从关系。文化的实质被扭曲,创造成为生产线,成为批量生产的商品。文化原本的千姿百态变成模板,规范统一。人们逐渐习惯从心里接受固定的文化模式,不能选择,只能接受既成事实的大众文化,放弃挖掘丰富的文化生命,宁可在统一的“文化空气”中呼吸,也不愿穿越自由文化的“真空”。真实的文化被金钱掩埋、隔离、疏远。人们主观上缺少对文化本质的追求,接触的越多,越认为周围的文化离自己越远,陌生感越强,追求文化的思维陷入迷宫之中。文化不是人的本质外现,而是束缚、麻痹大众的强大力量。

(三)道德的失落。物质世界的迅猛发展导致人对物质的需求愈加突出。在文化异化中人成为片面关注物质需要的“经济人”,物质欲急速膨胀,物质享受是唯一的追求,精神文化只是生活的附属品,精神家园逐渐枯萎。在经济和道德两个本应共进的领域发生了两极分化,道德被忽视,日益失落。

人本应是完整的人,是“经济人”和“道德人”的统一存在。因过分关注物质而忽视了道德建设,在道德领域出现了种种本不应该出现的问题。道德世界中道德感性化,主观随意性盛行,道德评价和批判标准丧失。这种现象的发生,可以说也是文化异化的另一种体现。首先,过于强调主观随意性的好恶表达。在社会生活中,只强调个人的感性直观和主观偏好,缺乏理性的思维分析和逻辑表达。在道德世界,理性应成为“主角”,需要毫不留情地放弃经验,克服人的动物性,但当下道德世界的感性成为“主演”。其次,感性主义强调个人是道德主体,是不需要依附社会背景的存在。在感性世界里,人与人之间是孤立的,没有任何联系,人只为自己的利益生活,社会是与己无关的,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虚幻体。而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万事万物是相互联系的,人应是与社会的方方面面紧密相连的。再次,感性主义没有道德评价和判断标准,一切都只凭主观情感判定,标准是个人的喜好。真正的人应以本真的面貌生活,按照人的尺度和理想而奋斗,有着严格的价值评判标准,而不是为所欲为,任意发泄个人的情感,将自己的道德情感置于“冷宫”。

二、文化异化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劳动的异化。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文化异化的原因需从劳动异化的维度寻找。马克思主要通过“异化”“外化”“自我异化”三个基本概念论述早期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异化现象。一是劳动产品与劳动者的异化。劳动产品是人本质对象化的外在表现,本应属于劳动者,是劳动者的结晶。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产品与工人脱离,变成与工人对立的力量。“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产品,作为一种异己存在物,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2]52“工人对自己的劳动的产品的关系就是对一个异己的对象的关系。”[2]52劳动者生产的产品越多,就越穷,就越被统治。二是劳动自身的异化。马克思认为,劳动实质是人本质力量对象化的活动。通过劳动,人们的聪明才智得到体现,并在劳动中感受到创造的幸福和喜悦。但在异化条件下,劳动者在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2]54。三是人的类本质的异化。在马克思看来,劳动是人类区别动物的根本特征,亦是人能动的类生活,本应是自由自觉的活动。但劳动的异化导致人不能确认其类本质,把本应自由自觉的劳动变成生存的手段,劳动的本质特性丧失。四是人和人之间的异化。马克思认为,劳动产品与劳动者的异化、劳动自身的异化、人类本质的异化必将导致人与人之间发生异化,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人的自我异化”。此时工人之间的劳动关系是生疏的,是劳动原有之意以外的。

关于劳动异化问题,还可以从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中找到理论根据。卢卡奇结合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商品拜物教理论总结了自己的“异化理论”———物化。卢卡奇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是物与物的关系,是一种掩盖和埋没真实的虚幻外相。在这种关系下,人的劳动成为不依赖人的客观存在而控制人,和人对立起来。劳动不再是人的本质属性,而是外在与人的异己物,是一种压迫人、控制人的力量。劳动异化和物化的直接结果就是经济异化。经济异化下,人自身的本真丧失,完全服从社会的统治,对社会的批判力和改造力越来越少,社会统治代替了个人批判,失去批判改造能力的人最终成为“单向度的人”。劳动异化之所以如此有“市场”,是因为劳动异化带动了物质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在这方面是有目共睹的,但却导致人们对物质利益的盲目追求,对经济利益的过度狂热,以“经济人”的身份在经济异化的苦海中游荡,逐渐在道德情感和人文关怀等方面危机四伏。从这个层面上看,经济异化是文化异化的直接原因。劳动异化、经济异化、文化异化实则是殊途同归,都是人的本质的异化。

(二)人需要的物质化。文化异化如从人自身分析原因的话,人的需要的扭曲和异化是一个重要“突破口”。人的需要有其自然本性和欲望,但内容和水平还是取决于社会生产,在一定意义上,人的需要就是社会需要。人在劳动生产中生产产品及产品的新需要,新需要又带来新产品,循环往复。人的需要能够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人走向丰富和完善。但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目的变为追逐利润,不再是满足人的需要。“每个人都千方百计地在别人身上唤起新的需要,以便迫使他作出新的牺牲,使他处于一种新的依赖地位,诱使他追求新的享受方式,从而陷入经济上的破产。”[3]132在这种“需要”下,人的本性生活是奇想,是享乐,是物欲。人需要的越多,就越丧失本质,越成为物欲的奴隶。人生产出来的产品并非是个人需要,只是代表人生产出来的产品。丧失了需要的人所从事的劳动不再是为人类服务,而是阻碍人类的进步和发展,成为与人本质背离的生产。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知道物质的富足并不表示人的富足,物质的占有并不表示对人本身的占有,但仍然将物质需求作为自己生存的目的,认为谁拥有的钱多,谁的地位就高,权力就大,就可以奴役他人,习惯把对与错、善与恶、苦与乐通过外在的物质来体现,通过物质控制别人和自己,追求片面的物质利益。例如,结婚本应是爱情的产物,但如今也需要物质体现爱情价值,无房无车的裸婚屈指可数。除了物质,人们不知道去追求什么,不知道有更针对的东西值得人们去追寻。“忙碌是与现实直接同化,为既有的物性化了的东西所占据,自我遗失在现实之中。他不断扩大对物的占有量,但物与他自身的可能性为此所蔽,生命力就不能充分展开。”[4]人们忘记了精神的发展,忘记了生命意义的存在,在物质世界中将自身需要异化,在这种人的需要的异化下,文化异化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三、文化异化的“正负”影响

文化异化是一个复杂的概念,不能用绝对的好与坏进行评价,既有上帝的仁慈,又有魔鬼的残忍。异化并非只是一无是处的“贬义词”,文化异化作为在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对社会的发展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第一,异化是人类发展的必然阶段。人类的发展是一个历史的、渐进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主要阶段:一是自然人阶段。在原始社会,人类是一个不可分离的整体,这个阶段不能也无法产生异化。二是部分人阶段。一部分人发挥自己的本质和力量,创造文明使自己成为人,但是把他人当作自然物来对待,这个阶段人是通过奴役他人,把他人当成纯粹的动物(看似类似奴隶社会,但反思当前亦是如此),这是人类在异化中发展的阶段。三是全是人的阶段。使全人类意识到人不能是物,人是人,人有人的发展,必须摆脱物的状态,赢得自由发展,这是扬弃一切异化的产生阶段。由此可见,作为人类本质力量对象化的文化在发展中发生异化,是人类自身异化的必然反映,亦是人类发展不可跳跃的阶段。第二,文化异化推动了文化发展。异化是人类发展过程中必须经历的状态,全部的人类的活动都是异化和克服异化的活动。社会文化的发展是不断产生、不断克服文化异化的否定之否定的无限循环过程。文化异化是暂时性的过渡阶段,是推动文化发展的一种原始力量,社会文化的历史就是新的文化异化代替旧的文化异化过程。文化异化一旦消失,社会文化就会陷入僵死静止状态。第三,文化异化能够扩大人们之间的文化交流。文化异化条件下文化与人之间是对立的异己关系。此时文化的存在不依赖于人,在外在于人的同时走向了人的对立面。在这种无奈的茫然之下,人们必然会激发内心深处对文化的渴望和向往,有意识地增进个体间的文化交流。以文化交流为目的的人际交往,情感联系将变得更加默契。

通过文化异化的概念可以得知,文化异化的实质是文化与人之间的背离状态,是社会中不完满的、病态的文化实践,虽然我们不能否定文化异化所具备的积极意义,但其负面效应也是不容忽视的。第一,人在文化异化中创造性减弱,内在的开放性和批判性丧失。文化异化下文化脱离了人的本意,成为人的外在物和对立面,变成对立的异己力量。人们逐渐陷入一个“文化不适应”状态,对周围出现的种种文化要么无法理解,要么完全吸纳,跟不上文化的发展步伐,不能正确看待文化的多元化发展,产生强烈的文化恐惧。在恐惧心理的支配下,人们的主体地位动摇,创造性减弱,吸收力衰竭。人逐渐被文化奴役,成为俘虏,被文化压迫。第二,造成人们精神世界的荒芜。文化不再是精神食粮,变成精神世界之外的异在物,人成为文化的弃儿。文化工业将文化在社会中变成商业媚俗物,成为无个性的、批量的生产。在文化工业下,人们无法感受文化的生命力,不能得到生命的启示,体验不到文化的愉悦,只能在失落、无助、孤立、空虚的状态下生存。文化与人渐行渐远,成为人类世界的浮华之物。第三,人自我本性的失落和本质丧失。缺少文化熏陶的人已不再是完全的人,失去了人的本质属性和根本依据,降低为商品一样的存在,内在张力僵化,内部生命丧失。在生产活动中人们带有明显的功利主义,生产纽带的构成不再是人的本质,占有成为主要目的。在人与人关系紧张的同时,人和自然之间矛盾突显,难以调和。虽然人与人、人与自然的矛盾不能完全归咎于文化异化,但文化异化却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四、文化异化的克服

由文化异化的正负影响不难发现,文化异化下的世界是一个矛盾突出、混乱不堪的世界,呈现的是一个个无法解决的谜团,合理逻辑下出现了难以克服的二律背反。但在矛盾重重的世界,也蕴含了美好的可能。文化异化的诸多负面影响需要一定的限制条件,不同的维度分析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要理解文化异化的积极意义,亦要实现道德批判,正确看待文化异化的正负作用。在文化异化克服方面,应当将关注点放在如何对待文化异化的立场和态度上。

篇(2)

“核心象征是指一个社会因其文化独特性表现于某种象征物或意象———通过它可以把握一种文化的基本内容。有核心象征的文化空间应区别于一般的文化空间,它具有集中体现价值的符号,并被成员所认知,是共同体的集体意识的基础。”拳种流派无疑是传统武术文化空间的核心象征。通过它不仅能够清晰的窥探武术文化传承的历史脉络,而且可以系统地把握传统武术文化的基本内容,历史地唤醒传统武术文化的集体意识,方便地凸显传统武术文化的特有属性。传统武术在中国文化的影响下,融合了地域文化色彩,形成了众多各具特色的武术流派,并以不同流派的特定拳种作为传播载体,流传社会,深入人们的生活,成为“一种民族化的生活方式”。传统武术拳种流派的分枝发叉,不仅构成了系统认识传统武术的文化脉络,同时也延续了传统武术生生不息的文化血脉。传统武术拳种流派的生成,体现的不仅仅是外在技术风格的不同,更为重要的是受传统文化熏陶的文化演绎和精神充盈。就具体的传统武术的流派而言,无论是体现不同地域特征的“南拳北腿,东枪西棍”,还是体现技术特色的形意拳、八卦掌、螳螂拳、梅花拳,抑或是有着文化差异的以佛教为文化支撑的少林派、以道家为文化支撑的武当派、以道佛兼容为文化支撑的峨眉派等,都以拳种流派的方式传承发展。尽管这些武术拳种流派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但无论是哪一个拳种流派,都不能遮蔽共有的天人合一、顺其自然的文化哲理和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文化精神。就具体的武术门派的拳种而言,如行云流水的太极拳、迅猛简捷的少林拳、舒展大方的长拳等,可能因创拳者个人的修养使然而具有鲜明的套路风格,但都不能脱离共有的修心养性、延年益寿的文化追求和以拳会友、以和为贵的文化心态。可以说,传统武术的拳种流派在体现武术技术多样性的同时,也承载着传统武术的历史、文化、精神,并在其传承的过程中,因历史记忆而形成自己的传说故事;因集体记忆而形成自己的文化个性;因共同践行而形成自己的行为范式,成为传统武术文化延续、传承与发展的核心要素。

1.2武术精神———传统武术文化的核心价值

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是一个民族不屈不挠内在精神的写照和中华文明创造的积淀。中华传统文化,不仅因博大精深而闻名于世,更因是世界上惟一没有中断过的文化而惊艳于世。中华传统文化在其经历的漫长历史岁月中,核心价值如同一根永不间断的红线,一直维系着文化体系的稳定性和内在精神的一贯性,不仅铸就了中华民族不同于他国民族的文化基因,也深深地影响着当下中国人观察现实、指导未来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传统武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特殊与一般的从属关系。传统武术的生存与发展,不仅以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为内核,使之具有传统文化的一般性,同时也凝练出武术精神为其核心价值,使之具有传统文化的特殊性,从而构成不同传统文化门类识别的文化标识。尽管传统武术的拳种林林总总、风格各异,但内敛的武术精神是一致的;尽管传统武术的门派纷争不断、各执一端,但弘扬武术精神的目标追求是相同的。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传统武术从天人相应、道法自然的生态观中汲取的武术和谐精神,完全不同于西方体育所追求的“焚林而田,竭泽而渔”式的对身体的无度开发,这对于竞技体育追求“更快、更高、更强”的发展理念,无疑有重要的警示意义。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中,传统武术自觉担当起精忠报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倡导侠义、爱国的民族精神。习武之人反对追名逐利、见利忘义的工具理性,处处体现着“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精神,这对于当下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积极意义。在人与人的关系中,武术精神践行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自律和与人为善的处世态度,反对争强斗狠、倚强凌弱的竞争意识,倡导对人格的磨练和自我道德的提升。正是由于传统武术远离你来我往、争强好胜的打斗,超越了好勇斗狠、搏杀格斗的实用,才由功利性的技击术提升到传统文化的层次。因而有人由此认为传统武术属于体育,但高于体育。在个人的发展中,武术精神把刚健有为融入“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追求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人生追求,反对碌碌无为、虚度年华的生命消耗。总之,武术精神作为核心价值,根植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华的民族精神,从而使传统武术具有生生不息、历经磨难而不毁的生命力,同时也使传统武术具有代代相传、饱经沧桑而不绝的传承力。

1.3习武之人———传统武术文化的核心主体

人不仅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传承者。从主体与客体之间存在着的认识与被认识、实践与被实践的关系,不难判断人是一切文化的主体。因此,在大文化环境中分化出来的相对独立的文化空间,其主体必然是由人来承担,并通过人自觉、积极的行为,体现各自文化空间特有的核心象征,表达各自文化空间特有的核心价值。文化空间的主体,可分为传承主体和保护主体。“传承主体主要指文化的传承者,保护主体指肩负并且从事保护工作的部门和个人”。传承主体和保护主体共同主导着文化空间的成长过程。传统武术作为相对独立的文化空间,其核心主体是生命不息、习武不止的习武之人。从传统武术文化的贮存和掌握上讲,它的存在不仅有赖于习武之人的历史记忆和集体记忆,也有赖于习武之人掌握的叙事行为和符号解码。传统武术文化属性属于无形的、动态的文化范畴。正是习武之人不离不弃、持之以恒的坚守,保证了传统武术文化的生命力;也正是习武之人闻鸡起舞、躬亲实践的坚持,保持了传统武术文化的鲜活力。从传统武术文化的承载和表现来讲,它的存在有赖于习武之人的精湛技艺和丰富经验。传统武术文化符号的特征,主要体现为具象的身体符号,而不是抽象的文字符号,因此,从符号学的视角,传统武术文化是以习武之人为载体的活体文化,是通过习武之人的演练来展现的动态文化。从传统武术文化的传递和继承来讲,它的存在有赖习武之人师徒相继的传承机制和口手相授的传承方式。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传统武术文化得以代代相传并不断发展,不仅在于习武之人具有一种历史的责任感和时代的使命感,还在于习武之人具有一种文化自觉的守望和文化创新的冲动。传统武术文化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其结束了自生自灭的生存状态,不仅受到法律的强制性保护,也获得国家的政策性支持。相对文化空间传承主体和保护主体,习武之人主要承担文化的传承,属于传承主体;政府更多承担文化的保护,属于保护主体。但我们不能过多地强调和依赖政府的保护作用,而忽略或轻视了习武之人作为传承主体的核心地位。因为习武之人是传统武术文化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既是传统武术文化传承的活的宝库,又是传统武术文化薪火相传的“执炬人”。可以说,没有习武之人的自觉传承,传统武术文化就失去了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自身活力,甚至失去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依据,最终会因文化水土的流失和文化环境的破坏,而导致文化空间的解体或破碎。所以,传统武术文化唯有在传承主体和保护主体的共同呵护下,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提升维持文化空间的张力,充实支撑文化空间的活力,尽快走出被竞技武术边缘化的困境,积极融入当下的体育文化建设。

2当代文化空间中传统武术存在方式的意义解读

2.1传统武术扎根民众,是一种生活化的艺术,具有吐故纳新的文化生命力

传统武术源于生活,扎根民众,是一种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又高于日常生活的生活化艺术。“生活艺术化的深层内涵,不在于悦人耳目的声色之美,而在于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因此,传统武术不仅超越了看家护院的实用性,也跨越了攻防格斗的技击性,在注重身体行为美的追求中,更加关注人们意志品质的提升和道德情操的陶冶。传统武术的传承和发展,始终坚持以“德”为先,以“忠”为首的主线,注重品格,强调修养,把伦理道德作为自身文化空间的内在规定性,使传统武术不仅是一种唯美的、形式化的身体艺术,更是一种有传统文化积淀的、有助于为人处世的生活艺术。迈克尔•欧文•琼斯认为,“大部分民间艺术属于普通的日常生活体验,只要有日常生活,就有民间艺术”。传统武术不仅在日常生活中获得“营养”,也伴随着日常生活的绵延推进具有了吐故纳新的生命力。因此,传统武术并非“古董”仅仅存在于过去特定的历史阶段,而是作为鲜活的生活艺术存在于现代的社会生活中。在当代的文化空间中,我们必须根据当下的生活环境、生活内容、生活方式对传统武术进行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使传统武术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从而更好地保持传统武术文化空间的日常性和民间性。在当代文化空间中解读传统武术,必须结合日常生活对传统有新的文化认识。日常生活虽然相对平稳、波澜不惊,但平稳的表象下具有不可遏制的涌动。这决定了传统武术的传统,虽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但并非具有一成不变的固化性。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生活在丰富,传统武术也在吐故纳新中承前启后、延续发展。从历史的角度,传统武术的传统可归结为一个既定的静态体系,是历史发展积累下来的一种文化形态,是对过去一切文化记忆与文化经验的累积、总结与表达。从发展的辩证角度,把传统武术的传统可视为一个待建的动态体系,它既是对历史的总结与超越,更是一个族群核心精神价值的凝聚与具体体现,形成于过去、存在于现在、传递到将来的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具有与当下社会环境相适应、与当下日常生活相结合的求存变化和求新发展。传统武术不仅源自百姓生活,流传于民间市井,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追求中,逐渐凝练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积累与表达,并相对现代体育文化而言,因独特的文化要素和文化内容,逐渐构成了自成体系的文化空间。传统武术传承发展的最典型的案例是太极拳的演变。太极拳产生于“忙时耕田,闲时造拳”的田园生活。它不仅体现了普通百姓强身健体、怡然自得的生存需要,更反映了普通百姓修心养性、享受生活的文化需要。太极拳一经产生,便迅速在有共同生活经历的民众间流传,并在流传过程中因生活境遇的差异和人生经历的不同,产生了太极拳的多种表现形式,即陈氏、杨氏、武氏、吴氏、孙氏等,从而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演绎为直抒胸臆、表达情感的生活艺术。因此,传统武术因为文化共享的大众性和文化认同的平民性,使其不能远离生活和脱离社会,在一个完全封闭、自律的文化空间中传承与发展。在当代文化空间中,一定要把握社会转型、经济转轨的大趋势,抓住文化大繁荣和弘扬传统文化的大机遇,使传统武术的传承发展,积极地回归社会以获得存在的基础;积极地回归大众以获得传承主体;积极地回归生活以获得艺术活力。

2.2传统武术存在的群落化特征,是一个时代的集体记忆,有助于提高人们的文化认同

文化空间不是与外在隔绝的、封闭的空间,而是在文化生态的大环境中,对具有相对独立存在价值的文化类型和文化模式,通过提供特定的背景衬托、必要的条件支撑、必须的场域作用而凸显的空间范式。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看,“人类是一定环境中总生命网的一部分,并与物种群的生成体构成一个生物层的亚社会层,它通常被称作群落。在这个总生命网中引进文化的因素,在生物层上建立起一个文化层。两个层次之间交互作用、交互影响,它们之间存在一种共生关系。这种共生关系不仅影响人类一般的生存和发展,而且也影响文化的产生和形成,并发展为不同的文化类型和文化模式”。因此,对于不同的文化类型和文化模式认识,按文化生态学的观点,要重视以群落为基点的发展特征。如对传统文化中的陶瓷文化、戏曲文化的研究都具有鲜明的群落化特征。同样,在当代文化空间中对传统武术的认识,也应从社会层与文化层的交互作用与共生关系中,把握其存在的群落化特征,从而为文化记忆提供参照,为文化归属提供依据,为文化寻根提供方向。不可否认,在文化全球化的冲击下,其传统文化生存空间遭受到严重的挤压。以西方文化为代表的通俗、流行文化,在时尚、娱乐、消费观念的引领下,迅速成为受人青睐、甘愿追随的大众文化。这对于土生土长的传统文化而言,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挑战。它不仅使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日益退缩,更为严重的是,它会造成人们已经习惯于以“他者”的眼光,审视传统并归结为“旧的、过时的老东西”,认为传统文化不够潮流、不合时宜、不上档次。长此以往,很容易产生在当代的文化空间中,对流行的现代大众文化的认同和亲近,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陌生和疏离。对于传统武术而言,这一现象更为典型和突出。在西方体育文化的强势冲击下,尤其是跆拳道、柔道、瑜伽、搏击项目的引进和扩张,使传统武术的核心象征明显退化,核心价值逐渐失落,核心主体严重萎缩,出现了岌岌可危的生存危机和文化空间破碎的环境危机。但是,我们所处的时代毕竟是文化多元化的时代。吉尔•利波维茨基层说:“我们曾拥有的是尚未完成的现代性,现在到来的是已臻极致的现代性”。在“尚未完成的现代性”时期,我们常常表现为有失偏颇,要么舍己从人、“全盘西化”,要么食古不化、固守传统,使传统与现代处于割裂甚至对立的状态;而进入“已臻极致的现代性”时期,我们摆脱了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更加理性地对待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不仅走出了追求文化认同整体性的误区和文化发展同质性的偏执,更在文化生态的理念下,倡导文化存在的多元性、多样性,追求文化发展的个体性、异质性。尤其自21世纪以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推动了对文化空间本土性、草根性的溯源,使人们对文化原生态的群落特征予以了高度的关注。传统文化的群落化趋势,有助于唤醒人们的集体记忆,强化人们的文化认同。对传统武术而言,文化认同的群落化与多元化让我们看到了多种文化形态繁荣共生的前景,也由此看到了传统武术在现代文化空间中发展的可能性。在民间的文化空间中,以地域文化特色为主的武术群落逐渐复苏,如河南的登封和温县、河北的沧州、山东的菏泽、广东的佛山、湖北的黄梅、广西的桂平等武术之乡不断崛起,彰显着传统武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顽强生命力。各个地域武术群落化发展特征,一方面赋予了在当代文化空间中传统武术存在的特殊性和必要性,另一方面也找回了特定文化群体对传统武术的集体记忆和乡土情结,有利于提升人们对传统武术认同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在都市的文化空间中,传统武术传播的价值取向出现了多元化现象,既有坚持内容与形式都“原汁原味”的“坚守者”,如以拳种命名的武术俱乐部;也有坚持传统的表现形式并结合当下需求改变教学内容的“改良者”,如高档会所的太极拳研习班;还有为适应都市化传播需求对形式与内容都进行大胆革新的“创新者”,如大型晚会中的武术功法表演以及高校开设的传统武术课程等。他们都以群落化的方式,存在于当下的都市文化空间中,并通过文化认同将文化空间中的个体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想像的共同体”。这不仅为传统武术的当代在场提供了“证据”,也为传统武术的都市化传承提供了契机。

2.3“非遗”保护的理论与实践,是当下的文化自觉,保证了传统武术的活态传承

随着文化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深,尊重文化差异、保护民族文化多样性,成为世界文化繁荣的重要内容。积极保护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成为各个民族抵御文化整体性、彰显文化个性的重要方式。文化空间是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基础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极力保护,不仅确立了民族传统文化在当下存在的文化空间,也保证了该文化空间的得以传承、延续的活体性。传统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在相对封闭的农耕文明境遇中,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紧密结合,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的发展态势,并以群落为单元,持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和自成一派的技术风格。然而在现代文化空间中,由于西方体育文化的挤压,竞技武术的强势,传统武术生存的文化空间被不断挤压,致使一些门派拳种成为亟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国务院2006年、2008年、2010年公布的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第一批没有“传统体育”的目录,但在“杂技与竞技”门类下列有6个传统武术拳种;第二批有了专门的“传统体育”分类,并在“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杂技与竞技)”门类下列有14个传统武术拳种;第三批在“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杂技与竞技)”门类下列有7个传统武术拳种。对传统武术门派拳种的“非遗”保护,不仅反映出国家对传统武术这一文化空间的高度重视,也体现着人们对传统体育生态维系的热切期待。把传统武术列入传统体育,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必须立足于文化空间对其展开“原生态”的全方位保护。因为,引入文化空间的概念,就是要强调“对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有形遗产、无形遗产进行整体保护、原地保护、发展中保护和居民自己保护”。基于这种保护理念,一方面,要重视保护传统武术在传统体育乃至传统文化中的文化生态关系,另一方面,要重视保护传统武术在文化空间中的核心象征、核心价值、核心主体,从而使传统武术在当代文化空间中的传承和延续,能按其固有的生存环境、传承方式、文化理念进行,具有一脉相承的内在结构与文化逻辑。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从国家层面展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仅避免了因外来文化的强势所造成的文化替代,也避免了因社会的突然变迁而引发的文化断裂。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下的传统武术,由于明确了传承者和被传承者,使传统武术的保护主体和传承主体,能够按照原生态的模式不断延续,保证了传统武术的活态传承。

篇(3)

在现代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环境下,品牌文化成了世界主流文化。各地人们的经济生活也逐步趋于相似。现代的白领一族、蓝领一族的生活方式,都市的网购生活方式、快餐文化、汽车生活、背包客一族等等,这些围绕在品牌周围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现象是世界各地的共性体现,品牌文化已经深深地烙在人们生活方式和文化现象中。

1.2各地文化现象以及生活方式的多样性

地域、气候、种族、文化、等因素都直接影响着一个地域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现象,文化现象是人们生活方式的一种反映。比如人们的饮食和着装习惯、行为表达等等,都可称之为文化现象。文化现象多种多样,它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地域的人们某段时期的生存方式、生活习惯,以及价值观念。毫无疑问,不同地域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现象都有着各自的特点。从大的方面来讲,中国人现代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现象是受到传统、历史、自然和现实的影响,不会因为开了几家麦当劳而改变,中国人也不会因为带了瑞士名表而改变文化价值观;同样在美国,也不会因为有了几家中餐厅而改变周围的文化现象。今天世界各地的生活和文化,因为有了差异,才各显特色;因为有了交融,才丰富多彩。例如:中国人生活中讲面子、讲排场,请客吃饭中造成了巨大的浪费;计划生育的国策制造了“小皇帝”和不输在起跑线上的早教和培优之风;由于地域经济差异和城乡社会设施的差异,造成节假日的大量人口迁移,形成了春运现象,这些生活现象都是只有在中国才能产生的。韩国传统泡菜文化,产生了世界著名的密封盒品牌“乐扣乐扣”。北欧国家瑞典的实用生活方式,孕育了宜家“为大多数人创造更加美好的日常生活”这样的品牌。美国地大物博,其城镇民居的居住和生活设施都是分散而铺开的,这使得美国人的日常生活处处都离不开汽车,而生活设施也都围绕汽车生活而设计,比如:汽车餐厅、汽车电影院、汽车旅馆等等,这就是美国的汽车文化。自然界因为生物多样性而美丽,人类社会也因为文化的多元化而丰富。

2当代生活方式与文化现象在设计文化中的解读

关于文化的解释有很多,总的来说,可以概括为“文化是人类文明成果的总和,是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社会成员的个人能力和习惯的综合体”,所以文化具有对科学、宗教、情感、道德等各种精神现象的产生与发展做出指导。而影响人们生活方式和文化现象的社会文化,对设计这个和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起着指导性作用。

2.1传统生活方式和文化现象在当代的显现

由于传统生活方式曾在过去的社会中长期存在,因而它是早已被规范化、习俗化、凝固化,在社会中根深蒂固的生活方式表现出来的文化理念。这使传统的东西有着巨大的能量和顽强的生命力,以致在现代社会中仍有不可低估的影响。现代生活方式中的某些传统生活文化因素,在现代科技定义下应该有全新的理解,不应该是传统的简单复制。文化现象和生活方式对设计的影响,是设计文化内在因素的作用,从而指导产品设计过程的进行。这里讲的“设计文化”具有宽泛的含义,是指“影响产品设计的社会生活方式和文化理念”。哈飞汽车公司和意大利宾尼法利那的汽车公司联合开发的哈飞面包车,就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该车前大灯后边角上翘,神似京剧人物脸谱眼睛,拟人化的前脸造型具有浓厚的东方文化韵味,(图2)此款车一上市就获得很好的市场认可度。我们生活在由文化构筑的社会里,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与精神文明的总和,具有很强的延续性。手表和手机,一个是通讯产品,一个是计时工具。近十年来,这两种产品出现的角色互换,很具有启发性。手机出现之前,手表只是计时工具,随着手机进入人们的生活,手表计时的功能逐步被手机取代,戴手表的人越来越少,那时拥有一部手机也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当手机发展到今天,人人手里都是智能手机,手机已成为一部“便携式电脑”,带手表又开始成为一种时尚,而佩戴一块贵重的手表是身份的象征。科技发展到今天,手机的微型化及手表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一些公司已经开发出能够弯曲戴在手腕上的手表式手机,难道以后手表和手机要合二为一吗?这将是一个有趣的发展趋向,反映出人们对生活文化传承的一种寄托,这种寄托直接反映到物上。反推过来,研究物的设计思维可以深入对文化现象和生活方式的领域探究。

2.2社会文化背景下生活方式的选择

人的生活方式受到条件的必然限制,我们发现这个限制来至于社会文化、经济等等方面。因此,设计文化中应强调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和关系。不同的社会文化,人们有着不同的生活方式的选择。现代中国的社会文化是在中国这片土壤里孕育和传承的,我国国土面积与人口比例严重失衡,所以中国人选择了聚集,多数人口集中在大城市。生活设施、宗教文化、社会机关等配套设施都集中在城市,公共交通的也是以连接各大城市而设计。为此,大多数中国人向往城市生活,人们的工作、学习、居住、购物、休闲等活动都反映出“集中”的特点。集中的好处是对土地面积和空间的最高效率的利用和社会生活的集中解决,但是过渡的集中也带来了交通拥堵、空气污染、治安混乱的问题,过渡的集中也会产生生活压力巨大、社会竞争激烈、人际关系复杂的社会现象,在这样的社会文化中,中国人选择了中庸的处世之道,这便是中国社会文化和生活方式的选择。

2.3设计文化促进品牌的形成与发展

从系统角度讲,品牌也属于文化的范畴,特定的“社会文化”。哈雷摩托,属于美国的全球知名摩托车品牌,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和文化。加大的厚重车轮、高大的摩托车龙头、锃亮的金属装饰、昂贵的价格,决定了哈雷不与普通代步工具威武,比它实用功能更为人所称道的是它的文化性。人们这样描述哈雷摩托“哈雷可谓是一件重金属艺术品。车身够长够大,很多部件由钢铁打造,传统五金手工工艺随处可见。这是设计、制造和使用结合的风格,是技术规格和数据无法描述的,这就是哈雷”。说起哈雷,许多人回想起1969年的那部经典电影《逍遥骑士》里的丹尼斯•霍普和彼得•方达,那两个长发男人的奇装异服让人印象深刻,皮衣皮裤加墨镜,这便是哈雷车主最具代表性的装束。哈雷品牌之所以历经百年而不衰,在与它从造的第一辆车起就潜心致力于创造独立、自由、个性、进取的摩托文化。这是一种生活文化的选择和形成,哈雷文化是经过百年不断地积淀和提纯才有现代的市场影响力。如今,哈雷早已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交通工具,它已成为一个机械和人性融合一体的金属明星,成为精神图腾。而哈雷品牌中的哈雷服装、头盔、啤酒罐、手表、打火机也成为哈雷文化的一部分,受到世界各地哈雷迷的追捧。哈雷只能诞生在美国这样一个资源丰富、地大物博的国度,更主要的原因是美国人拥有多元文化、张扬的性格、开拓的精神等社会文化孕育了哈雷摩托车这个品牌,说到底就是美国文化孕育出的哈雷品牌。

3设计文化指导产品开发与品牌培育

设计文化系统是以人和人所在的整个环境为核心的体系,这个体系更关注人生活的整个环境和生活的方式,克服过去仅对产品本身的研究的设计方式,把产品设计、品牌培育置于设计文化系统中运转。设计文化系统的观点强调,从设计文化系统的角度看待产品设计和品牌建设,能看清事物每一环节之间的关系。产品从预案到定案,从试制到生产再走向市场,从市场到使用者手中再变成废品,走向回收再利用环节,要走过很多程序,有方案的造型和色彩问题;有人机协调、产品与环境的协调问题、有材料的加工与装配问题;产品与社会的协调等问题,这些问题涉及文化、感情、技术、地域等几个方面。在这过程中,经过产品——商品——用品——废品的循环过程,整个过程中对产品设计目标的社会适应性、环境适应性、人机适应性、市场适应性等诸多方面的权衡,生活方式和文化现象的分析研究对设计定位和品牌定位及培育有着积极的意义。品牌既是企业的符号,又是文化的载体,企业透过品牌经营生活方式、意识形态及文化理念。消费者从产品或品牌服务中来感知企业文化,对品牌的认同和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是通过接受其产品品牌与蕴涵在其中的产品文化来实现的。因此,在培育品牌的过程中,必须首先把社会文化现象和生活方式的研究目标定位在用户上,让这个系统的研究成果服务于产品设计和品牌定位。在品牌的创立中植入社会形态和生活文化,会使品牌更具有文化内涵和亲和力。

篇(4)

二、对发展态势的探讨

在视觉表达方式变革的过程中,不论是影视还是平面设计,机会与挑战都是并存的。平面设计无疑是视觉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是对所处时代环境的表达。由透视理论到电子技术,伴随平面设计的发展史的是各种高科技手段的诞生,带给人们感官上的各种感受。当代社会生活几乎与图像密不可分,周宪教授基于此提出了“读图时代”的概念,同时,图像也带出了“眼球经济”这一新概念。在这种状况下,“图文大战”爆发了,总的来说就是当代视觉文化与传统文化认知的对立。在平面设计中,各种先进技术在平面设计实际操作中的运用,导致平面设计越发吸引人们的眼球。图像传达也不再基于实际,在表现过程中,形式也逐渐重于内容,画面也是为丰富人们视觉认知经验而存在。当代的平面设计对传统视觉表达提出了挑战。尤其在“眼球经济”倡导下,视觉消费被提上日程,人们不再排斥视觉享受,现代社会中的人们同样重视视觉追求。另外,当代视觉审美强调为人类提供娱乐性的、重感官的与短效的体验。如,在封面照片或者广告中加入明星因素进行宣传,产生视觉效应,从而对产品进行宣传,这种消费观对人们以往的经验和对事物的辨析力产生了影响。

篇(5)

二、国产动漫衍生产品开发中的问题和对文化传播的影响

(一)建立动漫衍生品的品牌意义

动漫作品中塑造的动漫形象是衍生产品开发的源头。从中国动漫出现至今,深入中国人心中的动漫形象是有的。良好的品牌意识需要对动漫形象进行长期的培育。李中秋称,“原来国产的动漫一直都是由国家来做,政府投资,全国性的制作。如《大闹天空》这样的精品,其美术设计由当时中央美院的院长张光宇担任,不可谓不精良。但就是缺乏市场化的环境和手段去运作。”这就是为什么深入人心的动漫形象却没能实实在在地走入人们的生活。品牌意识的建立是动漫衍生产品的重要环节,缺少商业的认同,必然造成动漫明星的冷藏。中国大量的动漫企业每年都在为国外的大制作动画片代工,中国是目前全世界玩具生产大国之一,但面对我国动漫产业的现状,如何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培养本土文化动漫形象,积极运作以动漫形象为衍生品的消费市场,这需要的是系统的规划和对消费市场的培育。确立自身品牌意识,以市场化运作经营动漫相关产品,这是国产动漫发展的必然之路之一。

(二)加强版权保护意识

2001年中国加入WTO之前,国内的创意产业品牌意识模糊,在触及版权问题后,全国范围内展开了版权问题的教育。中国的盗版是让所有创新行业人士头疼的问题,但如果辩证分析它,盗版又扮演了多面角色:一方面盗版占据了原创者的市场份额;另一方面盗版迅速提高了产品的知名度。就像广州原创动力负责人在市面上看到许多连他们都还没有意识到要开发的产品上印有自己产品图案的商品时,他们既生气又有丝丝开心,生气是因为侵犯了其公司的版权,欣喜的是他们发现其产品如此受消费者的欢迎。在这种矛盾下,他们并没有完全单纯地打击盗版,而是顺其自然地发展,将喜洋洋与灰太狼动漫形象授权给盗版商,很好地解决了盗版与版权之间的问题,同时为市场的良性发展提供了借鉴。当代文化艺术是一个硕大的资源宝库,我们应该合理利用,而不是贪婪破坏。

(三)探索中国动漫产业链发展

伴随着政府的政策鼓励,动漫企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急功近利的行为却成为中国动漫公司发展的普遍现象。但“利润最大化”观念并不适合衍生产品的开发路线,动漫衍生产品开发是一种长线开发,必须伴随着有生命有文化的动漫形象生存。“目前国内动漫行业对动漫的认识普遍处在初级阶段,市场投资非常盲目。”金城指出,部分动漫公司管理层在缺乏前期市场调研、缺乏创意投入和策划的条件下,盲目且过渡看重作为动漫产业后期的衍生品开发。动漫产业的运转如同一个有序链条,一环紧扣一环,各个单元组合成了一个合理、完整的产业链。以日本动漫有整套产业模式来看,其基础是漫画,依附漫画原创作品推出传统平面刊物,再接下来,将动漫作品搬上荧幕甚至是屏幕,最后是动漫衍生产品推出以及品牌授权和服务。中国动漫企业很多没有按照日本动漫产业链的有序和合理性布局,产业链环节混乱无序,但对衍生品的开发和授权却急功近利。中国的受众不像日本受众有着全民的漫画情节,如何发展中国的动漫产业链一直是许多专家学者研究的问题,有人称智能手机时代也许会成为中国动漫链形成的一个契机,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动漫产业链将会伴随着移动互联深度发展。

(四)提高衍生产品质量,维护动漫形象权益

衍生产品动漫产业的最后一环,如果动漫内容做不好,衍生产品授权基本无人问津。没有衍生产品的后续支持,卡通形象也会昙花一现,伴随着电视播放的结束,一部投资几百万的动画片就销声匿迹了。所以衍生产品与动漫形象相互呼应,相互成长。目前由于中国盗版猖獗,企业发展急功近利,衍生产品的质量大大受到影响,随着大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身边物品都提出了较高的品质要求,粗略的产品不会给受众留有美好的印象,动漫衍生产品亦是如此。我们反观美国的变形金刚,为什么这个形象能存活这么多年,重要的原因是好的内容加精良质量的衍生产品,在优质衍生产品承载下,动漫形象在几十年后依然以极高的身价出现绝非偶然。这个事实说明优良的动漫产品可以延续动漫形象的寿命,动漫形象存在才有文化传播的可能。

篇(6)

二、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的互动性的依据

企业文化建设早在上世纪初就已经在欧美一些国家出现并实施。但是我国关于构建企业文化被提出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中国企业在进行世界范围内的经济贸易中虽然取得了很大成功,但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企业的品牌效应逐渐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这就迫使企业提高企业在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逐渐的开始学习国外企业的文化建设和先进的管理经验。企业的文化建设就是指企业利用自身的发展理念来提升其管理水平,这是企业文化建设与人力资源管理互动性研究中的主要目的。作为在企业文化中构建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进一步发展企业文化的创新发展形式,既是文化的创造和积淀,又是人力资源的科学发展。目前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文化之间的互动性研究趋势已经愈演愈烈,在企业的自身建设中,文化建设的同时越来越重视企业文化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积极促进重要作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制定时也越来越考虑到文化的差异,逐渐朝着更为人性化的方向发展。

三、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在理论联系

一方面企业文化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使用方法。目前几乎所有企业在进行企业管理中都是建立在企业文化的基础上来对管理制度进行制定。这就凸显了企业文化中所包含的价值观念以及处事准则都是企业在自身发展中所要遵循的,也是企业发展历程中形成的珍贵财富,能够对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发挥重要的导向作用,企业文化中的导向作用能够激励全体员工时刻保持积极地工作劲头,充分发挥人才的创造力,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源泉。另一方面,人力资源管理逐渐向文化管理方向过渡。一般来说,企业的文化主要弘扬的主旋律是人尽其才,艰苦奋斗、大胆创新为企业的更好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人力支持。而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强调的是在企业进行生产活动时要制定出完善的企业发展战略目标以及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规划,来促进企业的发展和人力资源的合理调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压力增大,日常生活中文化和物质的相互渗透,越来越多的企业就开始从企业文化出发,提出构建以企业文化理念为主导的人力资源管理。随着近年来的不断发展,文化管理已经将人力资源管理提升至文化高度,对激发企业员工充分发挥自身创造力起到了巨大作用。

四、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互动性的具体分析

首先,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管理之间的有效互动要有个过程。企业的文化不仅是指导企业发展的理念,更是企业参与贸易竞争的核心资本因素,所以它必然会运用到企业发展的方方面面,相应的,它必然会融入到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去。但是这需要一个相互融合的过程。其次,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管理之间具有一定的共性,所以构建二者之间的互动性机制也是有科学依据的。所以在对二者进行互动性机制构建的研究时,要将静态中的企业文化融入到动态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做到二者的相辅相成,相互影响和促进,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二者之间的互动性结合。最后,无论是企业文化的构建,还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都是为促进企业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获得更好的发展以及企业员工在生产创造中实现自身价值为主要目的。在相同目的中,企业文化主要通过对员工价值观的影响和塑造来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实现自身价值;人力资源管理主要也是通过对企业生产中的具体方法作用于员工。在具体实践中,企业文化是理论指导,人力资源管理是实践指导。二者间的互动性研究是对促进企业文化建设和人力资源管理建设的正确认识。二者能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促进企业的发展。

篇(7)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文化传播的时代,文化传播作为人类存在和发展的表征和特权,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武器和工具。文化传播既改变了人类也改变了世界,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一刻也离不开文化传播。文化传播的关键是媒介文化,它决定着文化传播的速度、内容和范围。所谓煤介文化是指传播者借用传播媒介在实施传播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化总和。它包括“具有多重功能的整个体系、媒介运作方式及其中的符号、意义和价值观,还包括媒介生存于其中的政治、经济、社会结构等多种变数”。它是一种全新的文化,它构成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意识形态,塑造了人们关于自己和他者的观念;它制约着人们的价值观、情感和对世界的理解;它不断地利用高新技术,诉求于市场原则和普遍的非个人化的受众……总而言之,媒介文化把传播和文化凝聚成一个动力学过程,将每一个人裹挟其中。于是,媒介文化变成当代日常生活的仪式和景观。长期以来,由于体制和观念上的原因,人们淡薄了文化传播,更没有媒介文化意识。2003年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发展文化产业以后,人们的文化传播、媒介文化意识不断加强,不仅重视了文化传播的研究,而且也有一些学者对媒介文化的功能、作用、特性进行探讨。但研究文化传播与媒介文化之间的关系这个问题几乎是空白,本文就此进行探讨,旨在更好地促进当今媒介文化产业化的发展。

要弄清当代文化传播与媒介文化的关系,可从当代文化传播与媒介的关系、当代文化的媒介化及媒介文化化等三方面人手。

一、当代文化传播与媒介

文化传播是指“人类特有的各种文化要素的传递扩散和迁移继传现象,是各种文化资源和文化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中的流变、共享、互动和重组,是人类生存符号化和社会化的过程,是传播者的编码和读者的解码互动阐释的过程,是主体间进行文化交往的创造性的精神活动’。一个时代的文化传播的性质和水平,不在乎传播什么,而在于怎样传播,用什么媒介手段进行传播。文化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受到特定媒介的支配,每一种新的传播方式和技术的兴起都会引起文化的变革。

每一种媒介的出现都会给社会和文化造成很大冲击,终于延续成为文化的一种积累。媒介经历了各种形式的变化、演进与共存,在传播文化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文化传播因媒介的发展而得到同步的发展。媒介经历了从单一到综合,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文化传播也就经历了语言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网络传播依次递进和叠加的过程。例如人是文化传播最基本、最原始的媒介,语言传播成为文化传播最初的形态,人的流动则成为文化传播重要媒介。后来人类的祖先开始用图画来表达思想;公元前4000年,古埃及人创造了雕刻文字,公元前3000年,西亚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了楔形文字,文字传播开始成为文化传播的形态。人类造纸技术和印刷技术的普及,使文字媒介得以大量印刷并大量传播,其社会影响更为深广。它使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思想得以广泛传播,从而大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印刷机的发明的确是一次划时代的科技革命,今天的报刊、杂志、书籍无一能离开印刷术,它们在传递、交流着各种不同的文化。接踵而来的是影视形象传播的诞生与通讯技术的巨大突破:从无声电影到有声电影,从黑白到彩色、宽银幕到立体声电影;从电报到有线电话、无线电话、再到太空传播的卫星通信,这些成就造成了电子传播时代的到来。电子媒介的出现,是人类文化传播历史上的一次空前的革命,它极大地改变了文化传播的方式,改变了文化自身的形态,甚至改变了生存于其中的人类生活。

媒介在促进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世纪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产生和运用使人类文化传播呈现网络传播的态势:“上网”和“在线”使人类真正感受到了信息化和全球化带来的新景观、新档次以及势不可挡的新趋势,网络媒介的虚拟化使当代文化传播形式发生了质的变化。文化传播形式经网络传遍,其性质由点对面的传播变成了点对点的传播。网络媒介加速了全球化和本土化的进程。通过时空分离或时空凝缩,“地球村”应运而生。一方面是本地生活越来越受到远处事件的“远距作用’;另一方面本土化和民族化的意识异常凸显。我们—他者、本土—异邦、民族性—世界性等范畴,不再是抽象的范畴,而是渗透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当代文化传播媒介的出现和发展正在改变着人类生存的社会文化环境及其整个生活世界。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心理和价值观念。

二、当代文化的媒介化

在现代社会,媒介文化最重要的表现形态是文化的媒介化。媒介的渗透是当代社会文化生活中极为重要的现象,技术不断优化、现代化的大众传播媒介负载着各种各样的文化信息,为当代人们构建了媒介信息世界。各种各样的文化样式,无不纷纷利用大众传播文化作为传播的渠道。

事实表明,技术对文化起着双刃剑的作用。一方面,文化工业中的技术因素极大地改变了文化的传播形态和传播效果,媒介化的文化可以打破时空的限制而得到更迅速、更广泛的传播,使远距离的文化传播成为可能。另一方面,文化工业中的复制技术实现了对文化产品的规模化生产,推动了文化的民主化进程。此外,文化工业也带来了需要引起人们关注的事项:一是技术选择的内容由于远离了其原初形态而使文化信息未经解释的本原性丧失。生产技术越是完整的重负、负经验对象,人们就越容易产生错觉,必然构成强制性的意识形态功能。二是文化的媒介化使传播的互动模式变成了线性单向的过程,这在电子媒介中显得尤为突出。有千百万人参与的文化工业再生产过程,总是在无数的地方为满足相同的需要提供标准化的产品。这不仅是文化生产越来越垄断化,而且在技术的支配下,每一个自发的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的公众,都会收到来自机器设备的控制,工具理性又一次战胜了价值理性。三是大众传媒推动了大众文化的迅猛发展,它不但在规模上超过了其他文化形态,而且还以各种“文化暴力”的方式掠夺着其他文化资源。这就造成大众文化对精英文化甚至主导文化的“殖民化”。

技术化生存着的人类在功能上越来越趋于平均化,这种平均化由于削弱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而使其个性变的荡然无存。现代技术对文化主体的侵人,已使文化消费者的想像力渐趋萎缩。文化产品本身,臂如较有代表性的电影、电视,就抑制了观众的主观创造力。当代电影、电视越来越片面强调技术的万能作用,为技术而技术,留给观众的除了视觉的冲击外,脑子里一片空白;影视本身缺乏人文内涵,故事情节苍白,情感空洞,把观众带人了技术主义的泥淖。媒介完全控制了人们的想像力,以至人们不再借助图像进行创造活动。另外,随着技术化在文化工业中的蔓延,各种新的娱乐方式,如歌舞厅、电子游戏厅随处可见。表面上看,似乎是市民大众在塑造大众文化,而实际上是大众文化在不断地生产着市民大众,而人们只能努力使自己适应这些新的消费方式和娱乐方式。于是,文化工业不仅决定着文化商品的生产,而且控制和规范着文化消费者的需求。

然而,技术对文化的渗透越是隐蔽,它的作用反而会越强烈。这在文化观念上表现得最为明显。由于科技的发展.知识与产品迅速更新,这就要求人们的思维及观念必须发生相应的变化,同时也要求人们对世界的基本规定性,对人生的态度及自我认知的方式进行重构。技术对文化的影响和渗透,使价值理性的主体和对象成为虚元。鲍德里亚把当代通过媒介使社会事件无限接近地呈现在人们面前的这种呈现方式,看作是作为人性表现的身体的丧失。由于媒介对每个事件和政治活动的无限接近,政治和权力的秘密性和神秘性完全暴露在大庭广众下,杜会人物不再神秘和深不可测。在他看来,如果身体失去了表现力,失去了空间性力量,也就失去了它与其他身体相区别的东西,那么这个身体就是多余的,最终成为信息传播的障碍。技术对文化与社会生活的渗透,特别是计算机电子技术的发明与使用,使技术概念侵人人的意识和感觉中,造成了工具理性对主体的价值理性的挑战。 网络化的思想及信息操作的清晰度会对社会干扰产生令人忧虑的负面作用,这种对主体价值理性的削弱甚至抛弃所造成的文化生活对网络的服从,势必演绎成一种文化的病态。总之,现代技术对文化的渗透作用不仅不·会停止,反而会愈演愈烈。对此采取视而不见或坚决抵制的做法,对文化的生产、消费和传播均有害。人们当然应该头脑清醒,趋利避害,在文化传播活动中保持二者必要的张力和动态平衡。

文化传播的前期大多是群体对群体的传播,因为个人对个人的文化传播处于较低层面,缺少现代的信息工具和传播方式,而网络传播作为信息高速公路正好填补了人类的这个空缺。从整个社会角度看,网络传播就如同社会运行的神经一样,对人类的交流、交往和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网络在技术上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十分理想的文化交往和沟通的平台,它像一个巨大的信息超市,成为人类大众聚会的广场,使人类的精神家园有了一个新的栖息之地。但与此同时,网络也使人们对传播的内容失去了必要的控制。网络是工具理性的胜利,是技术的胜利。它强调的是形式,忽略的是内容,它用形式颠覆了内容。对此,人们必须引起高度瞥惕。

总之.当代传播媒介是一种社会辐射力很强的文化装置,不仅影响到文化传播的范围、内容及速度,成为文化传播的强大动力,而且当代传播媒介的诸多特点已进入当代文化的深层结构,使当代文化呈现出媒介化的特征。文化的媒介化是“文化与传播同质同构”在当代的突出表现。

三、媒介文化化

传播媒介文化就其实质而言,是媒介的文化价值。媒介本身就是文化的产物,它在文化社会系统中形成了一个亚文化系统,即媒介文化。研究媒介文化,实际上就是研究传播媒介与文化及其变迁之间的关系。媒介文化离不开媒介的存在与发展。威尔泊。施拉姆认为:“媒介就是插入传播过程中,用以扩大并延伸信息传递的工具。”从历史的发展来看,传播媒介文化经历了口语文化、书面文化和印刷文化及电子媒介文化几个阶段。

口语文化是一种民主性的文化,这种文化的传播基于人先天具备的能力,从而使每个人都可享用信息传播所带来的利益。但口语文化在传播过程中易受时间的侵蚀而湮灭,而且它的影响往往局限于某一地域。书面文化使传播成为一种破解和使用符号的技术,这种变化的意义是深远的。“书面语出现是语言脱离了口语传统向世俗权利转变,结果对空间关系的强调超过了时间关系”。书面文化摆脱了方言所造成的文化隔离,扩大了文化交往的范围。电子媒介是书面文化发展的高峰,也是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在电子传播方式中的融合。电子媒介使文化重新通过声音和图像的形式得以传播,从而清除了书面文化的文字符号对大众的限制。不论教育程度的高低,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电子媒介的声音与图像和文化接触。如同口语文化一样,电子媒介从传播方式来看,对使用者没有任何非自然的要求,因而具有真正的平等性和民主性。

传播媒介文化的发展固然与某种特殊的传播技术有关,但归根结底是由社会文化的发展所推动的。文化与媒介文化的关系表现为

1.人类创造了文化,同时也就学会了进行丈化传播

烽火、击鼓是文化传播;驻寄梅花、鱼传尺素,也是文化传播。人类文化并非得自遗传,而是后天学习所得。人类文化的这种后天获得性,乃是文化变迁与发展的基础。文化变迁与发展受到传播的巨大影响。而传播本身是一种文化现象。在世界范围内,变迁是文化的纵向发展,传播是文化的横向发展,两者相结合则是世界传播文化的进步。

2.文化较多依技于传播,没有传播,它将随文化持有者的死亡而消失

没有传播,便没有文化的增值、同化和重构。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戈登限泽认为,在每一个民族的文化中,都有很大的成份是由传播而来的,而这一比例可高达90%。这就是说,对于大多数民族或国家的文化而言,独立创造的文化只有10%。人类正是通过使用、控制传播媒介,才使得文化得以传承、共享、发展、延续下去,从而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变迁和发展。

3.传播嫌介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传播是文化跨时空,冲垮各式各样的社会篱笆,不仅影响着文化的形成,而且影响着文化的变化和发展,从而形成了文化的融合、增值和变迁。

文化融合指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文化经过接触交往后,彼此借鉴、吸收、交融而形成一种新文化的过程。文化融合是传播的结果。这种结果可能是各种文化体系中原有文化要素有的被保存下来,有的被抛弃,有的发生变化,从而形成一种不同于原有文化体系的新文化体系。传播不但是文化融合的前提,也是促进文化融合的重要机制。文化同化是文化融合的主要表现。文化的融合于同化为原有的文化圈补充了新鲜的养分,形成了文化的更新,使得新文化的适应、整合功能进一步增强。

篇(8)

二、当代绘画艺术的美学特点

审美中出现了丑。“丑”出现在绘画艺术中是起源于法国的象征主义。艺术家接二连三地高声呼喊,把丑送上了绘画艺术的历史舞台,并且这一观点广泛地影响到很多国家,在文学和艺术领域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在艺术生活中开始出现了丑恶美。在古代绘画艺术中,是种和谐的美,是对美的模拟和仿照。正如周来祥先生概括的“古代朴素的和谐美”,古典绘画艺术的审美特征是努力表现艺术中的魅力,再现生活中的美景。现当代绘画中“丑”的审美形象如蒙克的绘画作品《呐喊》,在这一作品中展现了一个骷髅,骷髅在痛苦地挣扎着,充满了恐惧。作品中描绘的不仅仅是表面的丑陋,同时反映出的是社会的病态和人性的丑恶,这种直观的表达与那种朦胧的诗意是截然不同的。当代绘画艺术抽离了作品中的画面意义。在绘画艺术发展到当代,绘画者对形式的重视远远超过了以前,尤其是印象派的画家们,他们最为强调直观的感受,绘画的是画者瞬间的感受,对于画面的内容不是很重视。而立体派完全颠覆了以前的形式,把正常的形象肢解,然后肆意地重组,根本就谈不上作品画面的意义。在现当代绘画作品中,看到的是作品带给观者的速度美和视觉冲击力,与古典绘画作品中的宁静和和谐是不一样的。现在的绘画艺术重视色彩、形状和作品的材质对观者的影响,作品的内容和画面的意义被剥离开来,没有了内容的意义,形式变得理性化,观者对作品的辨识也变得模糊,使观者的情感受到一定的影响。艺术理解的私有化。只注重艺术家私人的思想意识,缺少一定的内涵。在作品中很难看到深度的影子,没有了历史和对未来的憧憬,同时这也是现当代绘画艺术诗性丧失的原因之一。在作品中,观者感受不到这特有的私人情绪,觉得画家的个人情感过于主观,不能与观者形成共鸣,影响思想情感的沟通。像《风中的新娘》,由于作者在作品中融入了大量的个人元素,观者很难真正地了解画家的意图,看到的只是精神的焦虑和神情的痛苦。这种讽刺直接明了地呈现在了观者的面前,会对观者形成较大的震撼,但是没有了蕴涵的内容,缺少了更深层次的意义。

三、当代绘画艺术诗性的缺失

当代绘画艺术没有了那种徜徉在林中,让人生发出无限的回味和遐想的意境,嗅不到古典绘画艺术中熟悉的味道,出现在人们面前的画面变成了一次次视觉的冲击和心灵的震颤,这惊愕之情在当代绘画艺术作品面前显得竟是合情合理、恰如其分。小便器作为生活用品出现在我们周围,不论怎样,对我们的震颤应该不会多么强烈,即使有着开玩笑的色彩。但当杜尚将其搬到展览馆时,却引发了现当代绘画艺术界的轰动,杜尚仅仅将小便器改名为“泉”,这就使生活用品变成了艺术品。或许我们周围的一切都是上天眼中的艺术品,只是我们被匆忙的社会冲昏了头脑,没有时间去欣赏,久而久之,也就被忽略掉了。从某个角度来说,现当代的绘画艺术可以总结为机械地复制时代,也就是对周围事物的盲目复制和挪用,没有了自己主观的思维与情绪的融入。艺术真正的气质———韵味在现当代的绘画艺术中已经不多见了,甚至有消失殆尽之意。绘画作品中的韵味使作品瞬间有了灵性,就像一座旷古的高山,经过雨水的洗礼,一道道瀑布从悬崖倾泻而下,在这一刻,山中所有的寂寥和空虚顿时成为诗意。犹如中国古典绘画艺术中的绘画意境,几种简单的意象经过画者简单的罗列和修饰,就会在无形中生发出来画中没有的东西,虽说在画中没有实物的展示,但观者真真切切地感觉到了它的存在,并且是清晰的,带有自己感情的东西,这就是意境,也就是绘画作品中的韵味,这种韵味就是“象外之象”的绘画意境,这意境会使观者遐思,产生自己的审美感受。

就像中国的古诗,简单的几个文字经过韵律的编排就会产生无穷的魅力,达到用有限的文字描写丰富的感情的效果,即使传达的感情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但是这感情是由作者所激发的。如元代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简单的曲子是由多种常见的秋天景物组成,几种景物组合成了一幅凄凉的秋天郊外的夕照图。浪迹天涯的游子,牵着一匹马儿,由于长途奔波、劳累,马显得消瘦、疲倦。夕阳中的古道旁,有一条浅浅的小河,河水清澈却有些凛冽,横跨河流的小桥在秋风中瑟缩着,飘满了落叶。桥的尽头一棵近乎干枯的老柳树矗立着,犹如饱经风霜的老者,附近的藤蔓依旧紧紧地缠绕着自己,虽然已经干枯,但是依然可见盛夏时的妖娆。这就是古典绘画艺术中的诗性,《天净沙•秋思》属于诗中的画,用极其简单的言语表达出了丰富的内涵,极为凝练的语言下却包含了巨大的容量,并且意蕴深远,把飘零天涯浪子的思乡情刻画得淋漓尽致。这就是诗中意境的作用,可以生发出巨大的力量,使情境变得鲜活,并且能够无止境地拓展。绘画中也具备这种意境,绘画的线条、色彩通过这些构图的安排,就可以在观者面前呈现富有动态、节奏的画面,或者是由描绘出来的景物联想到没有的景物。在《林泉高致•画意》中郭熙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这就是绘画的诗性,在绘画中能够表达出画者特定的情感和思想,并且可以达到一语生万情的效果。“诗要求画,以自然物状之和谐纳于文字声律;画亦要求诗,以宇宙生生之节奏,人间心灵之呼吸和血脉之流动,托于线条色彩。”绘画有了诗意,也就具备了绘画的韵味,让人产生审美情趣。绘画艺术的诗性是由观者产生的,对作品的感受,这种感受是由画者的绘画艺术刺激产生的,观者观看产生直观的情感召唤,并且乐于观赏。绘画作品对于观赏者来说是一个刺激源,绘画中的诗性是作品的内容的体现,好的作品,可以通过分析作品来汲取艺术诗性的特质。绘画艺术发展到目前,尤其是当代绘画艺术,客观外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审美性质也有了质的改变。

篇(9)

检察文化建设负载了厚重的历史文化,其重要性除了从历史角度来窥视,亦可着眼当前我国的检察事业中。恩格斯认为,“思维着的精神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我国检察文化建设的意义之重是不言而喻的,同样需要创新。某种程度上,其发展进步能够推动法律文化的整体进步,其先进程度也能够影响法律文化的全局。从这一角度来分析,研究当代中国的检察文化着实是法学理论界和检察实务者值得重视的一个课题。

一、当代中国检察文化概述

检察文化的核心是检察权的设置、运作与行使,它的价值属性对检察文化的建设有着重要意义,使得检察文化区别于其它的法律文化。目前通说观点认为检察权是监督权,“每个有权力的人都趋于滥用权力,而且还趋于把权力用至极限,这是一条万古不易的经验。”E.博登海默如是说。检察权既是一种权利,自然会涉及到权利与利益之间的冲突,在这种博弈中,检察文化建设受到怎样的影响?积极的?抑或是消极的?在程序法中最能表现出来。

(一)刑事法律监督和检察文化

刑事法律监督是一个泛化的概念,具体到我国的刑事制度,主要包括侦查监督、审判监督、免于制度、劳动改造、劳动教养等。检察文化建设的蓬勃发展一定意义上取决于检察机关即人民检察院能否正确地行使检察权。检察权是灵活的,刑法的权威性决定了刑事检察权的威慑力是其他法律监督无法企及的,所以,检察权的落实保持适当地张力,才能与检察文化真正融为一体。比如,我国现阶段大力鼓励刑事和解制度的建构,对老弱、怀孕妇女的体恤等等。

(二)民事法律监督和检察文化

民事法律监督是人民检察院代表国家干预民事诉讼,依照法律对人民法院的民事审判活动进行检察监督的活动。民事法律监督的行使,体现了人民检察院检察权的完整性和全面性。有人认为,人民检察院干涉民事诉讼,使得诉讼主体间地位不平等,违背了私法自治原则,损害了审判独立,德国学者耶林在《法律的目的》一书中提到,所有权行使的目的,不应独为个人的利益,同时也为社会的利益。根据利益均衡原理,民事检察权的存在有其合理性。民事检察权的效力主要表现在:检察机关对民事审判活动的监督,人民法院作出的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是否法律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充分、法律关系认定无误、适用法律正确,民事审判活动是否符合法定程序,审判人员在审判活动中有无贪赃枉法、的行为等。所以,我们说,检察权在民事诉讼中占据一席之地是有理论支撑的,检察文化包含此项内容,正说明了建设检察文化始终贯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三)行政法律监督和检察文化

检察事业的发展得益于检察文化作后盾,检察文化简单来说,是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物质文化的总和。那么,行政检察是否也被包含于此呢?答案是肯定的。行政法律法律监督反映了限制公权、保障私权的终极观。“行政权不可能自行运转,而掌权者总要受外界、道德界限的诱惑和基于权力欲的驱动。爱好权力,犹如好色,是一种强烈的动机,对于大多数人的行为所发生的影响往往超过他们自己的想象”。我国一直奉行民主主义,法治国家保障人权,个体的利益得到实现,有利于公共利益的实现,缓解公权与私权之间的矛盾。检察权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权力,仅仅是检察文化中的一粒米。定位于检察文化丰富、独特的内容,检察文化有着顽强的生命力。

二、当代中国检察文化的发展现状

人民检察从建设,历经的洗礼,走过艰难曲折的路程,直到2007年9月,人民检察博物馆成立,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始终贯穿“传承检察文化,弘扬检察精神,缅怀先辈功绩,教育检察后人”的检察理念。2010年12月,最高人民检察院下发了《关于加强检察文化建设的意见》。2011年6月22日,中国检察官文学艺术联合会在北京成立,我国检察文化建设朝着良好的方向不断发展。同时,也存在明显的不足,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检察制度执行力落实得不充分,致使环境文化氛围不够浓厚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不同的民族甚至同一民族由于地域不同也会有不同的风俗习惯。这种现象是客观存在的,民族意识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政策的落实,再加上资金不足,难以搭建好的理论学习平台,进而导致有些地方消息闭塞,不能够听到国家层的声音,更谈不上依照正常的程序来实现司法检察公正和普及检察文化理念。另外,特殊的国情决定了我国法律的繁多,立法机关制定了众多的、较为完备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等。制度执行力的不足造成了很多法条僵化,成为了纸面上的法。基层法本来就案件多,很多案件堆积,变成死案。司法检察人员工作中出现了问题,当然有自身业务水平不过关的因素,笔者认为,透过现象看本质,根本上是由于检察文化体制不规范造成的。

(二)检察人员创新学习意识能力不足,检察队伍整体职业素质有待提高

我国的检察人员主要包括检察官和法警。一项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国检察机关检察人员有近20万。然传统的师徒相承的办案模式还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复合创新型检察人才较为匮乏。在具体的办案工作中往往忽略了实质和形式的辩证统一,影响着我国检察文化建设事业的前进脚步。

(三)检察媒体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检察文化具有引导、协调、凝聚、激励作用,要求检察媒体承载沟通政治与法律桥梁的重任,我国的检察媒体显然没有做到这个层次上。报纸、电视,网络,所有可以获得信息的途径能够看到的更多的是“阳光”的政府。法律是政治的晚礼服没错。检察媒体沦为政府统治人民的工具,实在是弊大于利。“绝对的权利导致绝对的腐败。”政治权利过多的妨碍了媒体的话语权利,只会导致公权力的泛滥,使得人民与政府对立。这与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民主主义是相违背的。

三、当代中国检察文化的发展路径选择

(一)坚持三位一体的创新检察文化建设

新时期的检察文化坚持精神、行为、物质三位一体。法律学者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在传统的理论教育中注入新的血液,如此,我国的检察建设呈现出一番欣欣向荣的趋势。创新文化建设可通过多方面的方式来实现,例如,创新体制、创新组织、具体到创新人才等等。出现新情况,新问题的时候,相关部门能够及时做出正确的指引。研究法治框架下的检察文化构建,在多元文化的大视野中,促进检察人员的全面发展,让更多人关注检察文化建设,实为检察文化建设创新的基点。

(二)坚持走公益诉讼之路

美国正义联盟的创建人南艾伦将公益诉讼的结果分为四种:执行法律、适用和解释法律、改革公共机构、激发社会和改革变革。公益诉讼是用新的诉讼方式来满足新的社会要求,把社会总的争议通过司法解决,实现司法能动主义,掌控检察文化的前行方向。下面仅以行政公诉为例来说明。理想的政府,其权力来源于人民。但是政府作为一个“经济人”,公共选择学派、古典政治学家的理论均表明,政府并不是完全的利他主义者,从这个角度来说,检察机关作为完全独立的第三方,站出来评判是非,是有其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的。检察机关的文化建设有其特殊性,定位于人民检察的本质,检察文化理应贴近群众,又司法工作要求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公信力。随着公益诉讼制度的不断完善,检察文化建设因其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必有着顽强的生命力。

(三)坚持公平正义、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之路

检察机关作为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承担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任,所以,检察文化追求的核心价值“公平正义”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一脉相承。除了公平正义外,以人为本是我们建设和谐检察事业要坚持的另一先进理念,也是我们探索检察队伍建设机制的落脚点。坚持公平正义、以人为本,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合理配置检察官名额,完善检察官任职标准,加强检察官上下级间的交流,提升检察官的工资、福利待遇等。其中,最关键的是检察主体要处理好法理与情理的关系。在物欲横流的金钱、权利、女色等诱惑面前,确保检察工作的高效公正运行,不仅要求检察官要有过硬的法律水平,在公共场合注重检察官形象,毕竟检察官的职业,除了受党纪国法的约束外,也有着其自身的特殊性,区别于一般公民的职业,还要求检察官有良好的道德操守,比如说有正义情感,以法人的心态对待所有的当事人,用公平的意识观处理案件,把为人民服务的理念贯穿于自己的工作中。法理和情理从这个意义上说是一致的。随着法理的不断完善,法理和情理的冲突逐渐体现出来,“法不容情”说的就是出现冲突的时候,一方面,“检察官是法律世界的国王,除了法律没有别的上司”,必然要严格遵守法律。另一方面,必须考虑到民意,法律社会学家N.S.蒂玛谢夫把法律看做是“道德和命令的协调”,在任何切实可行的法律体系中,为了确保有效地实现一定的行为模式,有组织的权力必须与群体信念相结合。只有在法理与情理之间寻找到一个支点,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公平正义。

四、结语

当然,当代中国的检察文化建设还处于摸索阶段,立足于制度变迁的潮流势不可挡,坚持建设检察文化建设的美好信条,我们亟需采取行动去缩小社会需要与法律之间“梅因缺口”,从而实现整个社会经济的良好运行。

参考文献

[1] 俞静尧.检察权的利益分析[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261.

[2] [英]伯特兰.罗素.权力论——新社会分析[M].商务印书馆,1991:189.

篇(10)

系统管理是档案管理诸多原理的理论基础,其主要含义是指在档案管理过程中将所有档案管理的工作内容科学地汇聚成一个整体,通过对整体工作内容的划分和整合来实现对档案管理工作内容的有效规划,充分地发挥档案管理过程中每一个工作环节的作用,清除掉档案管理工作中重复和不必要的内容,从而有效地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更进一步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和健康发展。

2.整合分原理和反馈原理

整合分原理和反馈原理是档案管理原则中重要的两项内容。其中整合分原理是指在档案管理的过程中在系统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对档案管理整体的工作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对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进行有序规范地工作划分,安排档案管理工作中各项工作内容的负责人,针对他们不同的职责义务分派不同的资源和权利,制定不同的任务目标,根据这些分项任务的完成来实现对档案管理工作整体任务目标的达成;而档案管理中的反馈原理则是指在档案管理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各个部门对档案管理共同完成目标以及完成的过程进行综合的工作反馈,通过反馈的信息来显示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优缺点,来制定相应的改善措施,进一步完善档案管理工作,促进档案管理工作质量上和效率上的进步。

二、现代化档案管理中档案管理措施

1.加强对档案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

现代化档案管理的工作内容与计算机科技和其它科学技术的应用密不可分,档案工作人员必须加强对相关科学技术以及先进设备的掌握和应用能力,达到能够熟练运用各种科技设备和技术完成档案管理工作的各项内容和目标。对此,档案管理单位和部门应该加强对档案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提升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以及职业素养,矫正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对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以及档案管理工作严肃性的认识,使其能够以对档案管理工作高度负责的态度为基础,以熟练掌握科学技术和先进设备为介质,以档案管理单位和部门分派的任务目标为目标,使用各种档案管理技术完成档案管理工作的内容,对自身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和改进,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为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提升贡献自身的力量。

2.加强对纸质资料的保护

现代化档案管理的主要主体包含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两种,纸质档案相比电子档案来说保存的难度更大,但保存的价值也更高,更具有历史意义。因此,档案管理单位应该加强对纸质资料的保护,首先档案管理单位应该做好纸质资料的数字化录入工作,对纸质资料记载的档案信息实现与电子内容一样的共同保护和管理;其次,档案管理单位应该建立纸质资料的管理条例和保护原则,对纸质资料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安全性、效益性和价值性作出相关的约束和责任,对纸质资料管理过程中的诸多环节做好相应的监控与保护工作,保证纸质资料的任何管理内容都能够有清晰的记录;最后,档案管理单位应该加强纸质资料的保护工作,对能够影响到纸质资料存放过程中的诸多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保证纸质资料存放的安全性。

3.加强电子档案资料的保护

对电子档案资料的保护工作首先应该做好电子档案资料的整理工作,对电子档案的诸多内容进行规划整理,清晰明确的做好电子档案的归档记录;其次应该为电子档案的保存磁盘和光盘做好保护工作,保证其清洁性和实用性,对磁盘和光盘的存放位置应该保证磁盘和光盘各自存放空间的洁净,保证其不会在存取或者使用的过程中发生摩擦和划痕损伤。同时对存放在计算机网络空间上的电子档案资料应该设置好相应的控制密码,拥有更加先进设备的档案管理单位可以采用指纹识别或者眼膜识别的方式来做好电子档案资料的保护工作;最后,档案管理单位应该定期对磁盘和光盘内的电子档案内容进行检查和对照,在保证磁盘光盘储存安全的同时对电子档案的内容进行检查,保证电子档案资料不会在保存的过程中出现质量上的问题。

上一篇: 模范职工之家申报材料 下一篇: 小学毕业班工作计划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