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教师应具备的专业能力汇总十篇

时间:2023-05-31 15:02:11

当代教师应具备的专业能力

当代教师应具备的专业能力篇(1)

一、培养目标确定的职业背景

现代意义上的文秘人才,不仅能够处理好一般范畴内的文秘工作,而且胜任领导交给的诸多临时性的特殊工作。因此,现代意义上的文秘人才,需要具备较高的文化艺术修养和职业道德修养;具备健康良好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职业素质;掌握广博的社会知识并具备较强的应变能力;掌握丰富的生活知识并具有较强的生活能力;具备较为扎实的语言文字的基本功底;具备运用不同手段进行写作的能力,以及其他相关的文字处理能力;具备独立搞好文秘工作尤其是运用办公自动化设备处理办公事务的能力,以及其他相关的能力;具有较强的社会交往、人际应酬和组织协调的能力;具备能够较好管理现代企业、党政团体和其他公共事业的能力;具备对于社会信息和专业信息进行搜集整理、分析归纳、综合运用的能力;具备参与决策、项目策划和具体实施的基本能力;具备应对各种复杂局面和处理突发事故的能力,等等。以上各方面的知识要求、素质要求和能力要求,就是现代文秘工作的职业背景对于文秘人才所提出的具体要求。但就某位个体而言,他不可能同时具备以上各方面的要求,因此就专业的建设者而言,就不能不尽量全面地考虑以上各方面的现实需求。

二、文秘专业培养目标

1.现代文秘人员应具备的素质分析。

对于文秘专业学生来说,具备以下能力将有助于提高就业竞争能力。

(1)良好的思想品德。文秘人员从事的工作任务及性质,决定了如果没有较好的思想品德,就有可能出现泄密等违法行为。

(2)较强的表达能力。表达能力包括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两个方面,即通常说的“能说会写”,它们是从事秘书的工作必备的两大基本技能,是秘书人员思维深度、知识广度、性格和品质的反映。

①书面表达能力。书面文字表达能力即运用文字书面形式反映客观情况、传递信息、表达思想的能力。秘书的书面表达能力主要表现在应用写作能力上,应能写出符合文法、观点正确、内容充实、结构严谨、表达有力、语言流畅的各类应用性文体。

②口头表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是指秘书在管理活动中使用言辞开展有关工作所展示的技能。秘书经常要汇报工作、回答问题、提出建议、传达指示、协调工作、接待来访等,需要具备较强的说话能力,“能说会道”是对秘书的起码要求。

(3)较强的文字处理能力。文字处理是文秘人员的中心工作之一。文秘人员每天需要处理大量的文字资料,所以,文秘文字录入速度快是用人单位首先考虑的条件,也是文秘人员必须具备的素质。文秘人员应当掌握各种汉字输入法,并具有掌握代表发展趋势的新的高效输入法能力。

(4)能熟练地操作现代办公设备并能适应设备的更新。现代化办公设备的使用能力是衡量现代文秘人员技能的一个重要方面。现代办公设备包括计算机文字处理系统,e-mail收发与internet网络浏览器,文件复印机,传真机,等等。

(5)一定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以internet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使许多商务活动(如商品的订购等)正在逐步搬上internet网,过去的信件、传真等已为e-mail所代替,许多商业信息都是通过internet网获得,并通过它进行传递。如没有较强的使用现代信息系统能力,就不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大量的信息,也就不可能为上司当好参谋。

(6)一定的英语水平。英语是商务活动中使用最普遍的外语,所以具有一定的英语水平是商务文秘人员的一项必备素质。英语素质较好的文秘人员企业会优先考虑录用。

2.我部文秘(商务)专业学生培养目标。

我部制订的商务文秘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如下。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和创新精神,具备较强的写作技能和沟通能力,掌握商务活动的基本运作,熟悉各种现代办公设备的使用,能够胜任中小企业办公室工作,协助领导处理商贸事务,为领导决策及实施提供服务的高级技能型秘书人才。这种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充分体现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思想,以学生就业岗位需要之职业能力为核心,以素质为基础,走学、研结合的道路,培养“三动”能力(即动手、动口、动脑能力),强化“三办”技能(即办事、办文、办会的技能),突出商务特色,重视现代科技应用技能的培养,将常规的高职教育方式与传统的“师徒制”教学模式并行,使本专业毕业生有较强的文秘基本素养及商务修养。

(1)具有良好的行为规范、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2)掌握文秘岗位必需和够用的基本理论,包括秘书理论与实务、秘书写作、办公室管理、会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行政管理、会计基础等基础知识。

(3)具备文秘岗位所需基本技能,主要包括文书处理与写作、办公室事务管理、会议组织和服务、处理各类商业性事务等技能。

(4)具备本专业方向的商务技能,主要包括商业经营的基本方法、商务事务处理和商业营销等技能。

学生在具备文秘(商务)专业涵养的同时,还要求拥有资格证书。

必考证书:①秘书(中级)证书;②国家普通话等级测试二级乙等以上成绩。

选考证书:①普通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应用水平考试证书一级或二级;②nvq企业行政管理证书——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与英国伦敦工商会考试局(lccieb)联合推出的面向现代企业行政管理人员的职业资格证书;③办公自动化高级证书;④中(高)级推销员证书;⑤机动车驾驶证。

3.课程设置的特点。

课程设置分四个模块,即公共基础模块、职业基础模块、选修模块和实习模块。公共基础模块即文化课模块,主要对学生进行文化基础训练,着重解决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基础问题;职业基础模块主要是文秘专业的专业课及专业基础课;选修课主要是使学生进一步拓宽知识面,扩大学生的就业面。从课程的类型看,重点是两大类内容,即语言类(中文:现代汉语、秘书口语交际、秘书写作等;外语:秘书英语等),现代文秘类(人力资源管理、常用办公设备使用与管理、秘书理论与实务、企业行政管理实务、信息工作与档案管理、实用会计基础等)。这样使商务文秘专业的毕业生具有较扎实的基础及较宽的专业知识,就业面宽,在就业竞争中具有一定的优势。

三、学部商务文秘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设想

1.文秘专业师资队伍的现状。

我院前身是海南对外贸易学校,是一所中专学校,在2004年7月经海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升格为高职学院,办学时间短,专业教师队伍一直比较薄弱,文秘专业更是如此。目前文秘专业教师队伍中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

改行教师较多。文秘专业的专业课教师大多是由中文专业毕业的教师改行担任,在教学中,语文教师容易照本宣科,理论脱离实际,使文秘专业课虚浮空洞、枯燥无味。专业课教师应当具备的技能不足,且对现代化办公设备了解不多。改行的教师中,文科的教师较多,对以internet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了解偏少,对商务文秘专业理论知识方面有欠缺,对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方面还需下一定的工夫;部分教师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有一定的计算机的操作技能,但对现代化办公设备的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方面的应用,以及多媒体的课件制作与应用等方面还欠火候。我部应在教师学历层次达标的基础上,制订并实施教师的继续教育规划,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鼓励教师获取计算机、秘书等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争取使专业教师成为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综上所述,目前我部的商务文秘专业要进入专业现代化,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是必不可少的。

2.专业师资要求。

文秘专业理论教师除要求有合格的学历外,还需要不断学习高新技术,紧跟时展步伐,将先进的知识与应用技术传授给学生。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文秘专业已成为一个文理结合的交叉学科,所以,商务文秘专业的专业课教师除需具有较强的业务水平外,还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素质。

(1)外语水平。中国的市场经济与国际接轨后,中国将成为面向国际的大市场,所以,外语是未来企业雇用文秘人员的首选条件。因此,文秘专业尤其是我部开设的商务文秘专业的专业现代化建设更应重视学生的外语训练。其中专业课教师的外语水平对学生的外语训练具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文秘专业专业课教师应当具有较高外语水平。

(2)计算机水平。计算机是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主要工具和载体,是现代办公设备的内容之一,也是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主要组成部分。商务文秘专业的教师在计算机应用方面应能够熟练操作windows xp、vista等操作系统;熟练地使用office等现代办公软件;photoshop等图形处理软件及最常用的internet浏览器;熟悉e-mail的发送与接收方法;熟悉网页制作软件的使用。

(3)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使用技能。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是未来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文秘专业的专业课教师也不例外。

3.团队管理科学,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我部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通过认真制订和积极推行相关管理规定,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真正做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在分配机制建设上,按贡献、按能力取酬。通过管理创新,用学术环境吸引人才,用政策激励人才,用事业凝聚人才,促进高层次人才队伍的建设。制订切实可行的政策,努力提高团队成员的学历、职称层次。选派优秀教师参加进修学习,鼓励中青年教师创造条件申报高级职称,建立人才培养跟踪管理制度,全面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教师的培养计划科学合理,中青年教师分期安排攻读硕士研究生。

4.结对帮扶,共同进步。

通过开展新老教师结对帮扶活动,在教学、科研、科技推广、项目咨询等方面给予帮助,形成良好的团队合作氛围,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当代教师应具备的专业能力篇(2)

近十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使我们逐渐树立了能力本位的观念,“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理念在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教学和实践课程的课程体系设置中已经得以逐步贯彻和实施。

室内设计类高职学生在毕业的时候所具备的职业岗位能力是否实用、新颖,受用人单位欢迎,除了取决于该学院专业定位是否准确、实用;专业课程开发的是否经过广泛的行业调研;是否贯彻了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理念,是否深刻的理解了现代教学理念赋予“能力”的新内涵,强调了能力的全面性,是否注重培养学生知识的理解能力、实践操作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往往还取决于具体的实施者——室内设计专业教师所具备的专业知识和创意思维、动手能力以及对现代化表现手法掌握的熟练程度以及所具备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实践经验、取决于专业教师具备的教学组织能力。理想的专业教师是善于在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过程中将自己的经验结合社会的运作方式传授给学生的,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毕业后以最快的速度迈过用人单位设置的“经验”这道门槛。

一、专业教师应该具备快速更新知识的能力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葛鹏仁认为,教育革命主要是思维革命。不论是教授者还是被教授者,其思维都要进入信息时代,以全球化的眼光去选择知识。革命是先进的代替落后的,教育革命必须要有新的知识内容,和新的知识传授形式,具体地说,就是从“内容”到“形式”必须体现社会化、信息化、智慧化、创意化。

高职室内设计教育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其作品的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段不断翻新,教师原先所具备的知识和技能被新知识和新技能替代的频率越来越快,如果专业教师没有快速更新知识和技能的能力,没有新的思维方式,将很快被时代所淘汰。因此,任何专业教师无论具备何种专业职称,都没有资格思想保守墨守成规,都不能忽视高科技、新手法、新技术在高职室内设计教育中的应用。

二、专业教师应该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和人格品质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有什么样的教师就会有什么样的学生。学生在高年级的知识技能学习中常以任课教师为楷模,教师的言传身教尤为重要,教师所具备的综合素质往往影响着学生的一生。要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必须要依靠自身素质好的教师引导。

高职教育随着科技的发展,其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不断翻新,教师原先所具备的知识和技能被新知识和新技能替代的频率越来越快,如果教师没有快速更新知识和技能的能力,没有新的思维方式,将很快被时代所淘汰。因此,任何专业教师无论具备何种专业职称,都没有资格思想保守墨守成规,都不能忽视高科技、新手法、新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所有教师都应该与时俱进,根据时代和职业岗位的需要快速更新知识和提升自我的能力。只有当教师具有了较高的文化素养,有了较高的人格品质,才能以自身的作品和行动感染学生,言传身教的带领学生去学习和实践。

三、专业教师应该具有运用高科技手段表现对象的能力

在科技现代化的今天,专业教师必须要提高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来表现对象的能力,才能胜任现代高职室内设计教学的需要。现代室内设计已经成为艺术与科学结合的复合体,它不断地创造着人们的全新生活。我们生活在这个时代里,学生将来是为现代社会服务,时代要求室内设计专业的学生必须具有运用高科技手段表现对象的能力,而这些能力只有依靠具有熟练运用高科技手段表现对象能力的教师来培养。

四、专业教师要深入企业了解生产的全过程,重视在教学过程中模拟市场运作程序

包豪斯体系强调学生既有动手能力,又有理论素养,强调将学校教育同社会生产挂钩。这一点与当代所提倡的工学结合是一致的。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所实施的“教学工厂”、“教学企业”教学理念,就是在了解工厂或企业运行机制的基础上,引进工厂或企业的真实工作环境进实践教学,或者模拟工厂或企业的运行过程进行教学,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高职室内设计专业的学生们在求职的时候,往往被单位设置的“经验”这道门槛所挡住。高职室内设计教育要依托行业优势拓展办学空间,与媒体、建筑装饰公司、室内设计公司等开展广泛的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尽量多的室内设计实践的空间,这样会使学生眼界大开,能力大增,所学即将来所用,拉近学校与企业的距离,为学生能毕业时能实现零距离上岗创造条件。

五、专业教师应该注意把握行业的最新动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

在科技引领社会发展的今天,室内设计的专业教师应该不断学习并不断积累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时常深入到行业当中熟悉和把握行业的最新动态,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并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将最新的理念、最新的表现手段纳入我们的教学内容之中,以保证所教授的知识和技能是行业急需的内容是新颖的实用的和时尚的,使学生们毕业后能用现代手段为企业服务。

六、专业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高职室内设计专业的专业教师们在教学中绝不能仅仅满足将学生们培养成操作能手,我们的教育教学环节的设计必须还要具有前瞻性,要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的思维训练和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能力训练,使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在毕业的时候是掌握有高等技能的操作能手,随着经验的不断积累,他们当中会有很多人将逐渐成长为有作为的设计师。

综上所述,要提高室内设计教育教学质量,关键是提高室内设计专业教师的职业综合素质和职业综合能力,有职业综合素质和职业综合能力超强的教师们带领,才能为国家培养出当前社会所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当代教师应具备的专业能力篇(3)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5.05.030

Vocational College Professional Teachers' Teaching

Preparation Capability Formation

ZHAN Shanjie, ZHANG Weilei

(Anhui Technical College of Industry and Economy, Hefei, Anhui 230051)

Abstract Prepare teaching abilit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vocational colleges teaching abilities, but also an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the level of professional teacher education directly affects the level of talent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larify vocational colleges teaching preparedness constitute, vocational colleges for personnel training quality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hus, this paper resolves professional vocational colleges teaching preparedness in four dimensions, making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professional teachers themselves ready for the promotion of professional teaching ability can be targeted.

Key words vocational education; professional teachers; teaching preparation capability

师资队伍建设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教师的教学能力更是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之所在,因而认真分析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构成,是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的需要,也是加快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与内涵发展的需要。当前,对于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构成的探讨日益增多,总体来看,对高职专业教师教学能力的构成及其内涵的研究和探讨尚未形成系统、全面、一致性的研究结论,各种有关专业教师教学能力的构成及内涵的学术研究大多是从宏观维度和一般大学教师角度阐述的居多,而具有实践意义的可操作性的探讨尚不多见。我们认为,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教学主体完成教学任务的能力,可以从教学准备能力,教学组织能力,教学评价能力、教学总结能力和教学创新能力等角度探讨高职院校专业教师教学能力的构成。本文主要探讨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构成当中教学准备能力的构成,具体从教师教学基本功、对教学规范的认知能力、对专业内容的把握能力,行业职业能力等维度解读教学准备能力。

1 现代教育技术背景下的教师教学基本功

教师教学基本功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职业技能,它是教师职业素质的重要体现,也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当前高职院校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新聘任的专业教师不少是普通高校的非师范类应届毕业生,同时还有部分专业教师来源于中职教师转岗以及企业能工巧匠的转任,他们大多没有接受专业和系统的师范类教育,因此加强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基本功培训是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和教学质量提高的一个必要手段。过去所说的教师教学基本功,无非是三字一话(钢笔、毛笔、粉笔字和普通话),随着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和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教师教学基本功的含义越来越广,需要重新认识,现代教育技术背景下的教师教学基本功还应该包括:多媒体的运用能力、专业软件的使用能力、专业实验室的操控能力等。高职新教师入职的第一步是参加教育主管部门及师资培训中心组织的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基本完成了新教师的职业入职教育,但对于专业教师而言,这些培训还远远不够。对于专业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学校应当进行有目标、有分类的培训和训练,择优聘任一些具有丰富教育教学经验的专家型教师作为青年教师的导师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教学基本功的指导。

2 现代教学价值观条件下教学规范的认知和执行能力

教学规范是广大专家学者和教师在工作实践中对教育教学经验的积累,是教学智慧的结晶,是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应遵守的基本规则,是实现教学目标和任务的基本保障,也是各个学校教学监控和管理的基本内容。高等职业教育需要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专业教师除了要掌握高等教育的理论和规范外,还需要掌握职业教育的基本特点与规律。同时,由于生源减少,高等院校数目增加,高职院校学生入学门槛低、文化素质水平参差不齐、生源渠道多样化,课堂教学效率普遍不高。因此,高职专业教师除了需要掌握高等院校常规的教学规范外,还应知晓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学规范。因此,有必要组织高职专业教师参加基于职业教育课堂特点的教学规范研究,促进他们尽快掌握高等职业教育规范和教学方法,早日适应角色转换。对教学规范的研究一方面要借鉴国内外高校经典的教学规范内容,包括高校教师教学应具备的基本教学技能、法律法规、师德规范、教师须知、教学准备、教学工具、教学技巧、教学评价、教学资源、职称评聘等环节,同时还要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以本校专业实际及行业特征为基础,研究具体实践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要与学术型、研究型大学相区分,突出高职院校的特色性,特别是侧重当前高职院校先进教学模式的研究及运用,并加强与行业企业沟通,借鉴制定实习、实训中的教学规范。

当前高职院校教学当中不规范行为时有发生,表现为教师的随意调停课、不能执行教学计划、不批改作业、不认真开展实践教学等。不执行教学规范行为的具体成因包括新教师对教学规范的认知不够,也存在教师明知故犯的情况,极大损害了教师在学生中的公信力。因此有必要从制度、学校、教师本人三个层面提升教师对教学规范的执行能力。

3 通识知识和专业知识的把握能力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强调高职教育的定位是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突出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因此,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应强调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在岗位工作中的针对性和适用性,这就要求高职专业教师不仅具有普通高校教师应具备的教育教学能力、扎实的专业知识与能力,更要有较强的专业实践经验与操作能力。对于专业教师教学能力而言,居核心地位的是教师专业知识。教师专业知识是教师专业地位的根基和行业职业技能成长的基础。高职教师专业能力侧重要求高职教师对学生岗位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既体现高校教师专业能力的共性,又体现职业院校教师的独特个性,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专业知识在教师从事课程教学中占很重要的地位,是教师进行理论指导的基础,专业能力是教师专业实践经历和经验的总结,是提高学生综合职业素质和实现高职院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

3.1 通识知识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要给学生一杯水,其本人得有一桶水,要做到这点,教师除精通本专业的专业知识与行业技能,还要完善知识结构,熟悉与专业知识交叉相关的其他学科知识,同时还需要掌握心理学、教育学、沟通艺术、现代信息技术等通识知识,并把它们内化为自身的专业素质和外在气质,使教师从传统的教学型角色向复合型、技能型、多能型的教师角色转换。通识知识是教师知识结构最基础的知识,是通常意义上的一般科学文化知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网络的发展,对教师的通识知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专业教师做通识知识的要求不但是现代学科交叉的需要,也是高职院校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需要。

3.2 专业理论知识

高职院校培养的高技能人才必具备适度基础理论知识,面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现状,在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同时让学生扎实掌握基本理论知识是关键问题,这就对高职专业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专业教师,首先应该全面地理解和扎实掌握所在专业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学科交叉,了解所教专业课程的前沿水平,预测所教专业的发展变化。日常教学中,能准确、科学地运用专业知识满足学生的理论学习需求,对理论知识的选择要精选与优化,同时结合行业发展不断补充更新讲授内容,保证学生学习的知识是最新的,是行业企业普遍适用的。同时要关注高职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效果,理论知识的讲授能让学生听懂并且愿意听。

3.3 专业实践教学能力

高职教育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主要特点就是实践教学、实习实训占有较大比重。作为高职专业教师,首先要具备本专业(行业)丰富的实践操作经验和相应的岗位能力,知晓对应职业工作流程、岗位职责、技术要求、设备运行,具有相关仪器、设备、工具的使用能力,还应具有对实验、实训、实习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及技术指导能力,具有解决实际操作中疑难问题的能力,具有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在专业学习阶段就基本掌握了本职业(专业)领域的核心技术、主流技术要领所在,掌握熟练的操作技能和分析解决生产技术问题的能力。

4 行业职业能力

4.1 了解行业现状的能力

高职专业教师应积极主动加强与行业企业建立长期的沟通和联系,及时了解相关行业企业现状及人才需求情况,了解所教专业毕业生对口单位的用人标准、岗位职责、工作内容等情况,了解所教专业课程涉及的职业资格及其标准,并能根据经济、科技、行业、职业、环境等方面的发展和变化,及时跟进技术进步和工艺更新,调整更新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保持课程标准与实际生产要求一致,使专业知识活化,并能够在日常教学工作中灵活运用,这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对高职专业教师提出的必然要求,也是高职院校创新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必然要求。

4.2 掌握职业工作过程的能力

高职院校以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为根本任务,这就要求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为此,高职专业教师首先要具有一定的行业(职业)动手能力和解决生产第一线有关技术方面疑难问题的能力,善于把工作岗位及职业工作过程转换为便于学生学习的工作任务及与之相应的学习情境,并能以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熟练的工作技能指导学生的实践操作,使学生能及时全面了解行业工作环境,掌握实践操作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行业建设需要。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学研究项目(2012jyxm741:《双师型教师教学和实践能力提升的研究与实践――以营销策划专业为例》)

参考文献

[1] 范钦珊,等.提高课程教学质量要从教学基本功抓起[J].中国大学教学,2009(17):14-16.

[2] 董新汉,刘振修.专业学院教学规范保障的思考与实践[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0(4):100-101.

[3] 赵坚.论教学规范的习俗化[J].现代教育管理,2009(7):70-72.

当代教师应具备的专业能力篇(4)

一、引言

当今中国在世界经济中占据了至关重要的地位,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吸引外资、对外投资等国际贸易活动日益频繁,国家的经济发展急需大量的能灵活英语英语进行诸如国际商务谈判、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商贸活动的人才。面对商务英语人才的紧缺,教育部于2007年批准设立商务英语专业,加大商务英语人才培养力度,自此开设商务英语专业的高校数量逐年增加,截至2015年,全国至少有250所高校创办了商务英语专业。随着商务英语专业的大规模开设,许多高校都面临了各方面的问题,比如说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理念陈旧,硬件设施不到位,但是问题最大的还是有着较高素质的商务英语专业教师的缺乏。商务英语专业教师需要具备深厚的英语功底,较强的授课与科研能力,以及某一领域的商务专业知识及实践能力,目前只有少量教师能达到这一要求。

二、商务英语专业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

商务英语专业是一门商务类专业和英语专业相结合,交叉性较高的学科,而且由于是个比较新的专业,专业办学历史短,还没有形成较为完整的从学士、硕士到博士的培养链,总体来看商务英语专业输出的人才数量有限,尤其是高学历人才,因此在高校普遍存在商务英语专业任课教师不具备商务英语学习背景,或者有商务学习背景英语基本功却不扎实的情况,师资队伍结构十分不合理。陈志海(2010)针对34所高校所做的“商务英语现状调查”,郭乃照等(2011)针对全国33所地方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师的调查,以及孙欣、康海波(2014)针对六所地方院校所做的“地方高校商务英语师资情况调查”,都发现商务英语专业师资队伍存在相似的问题。总结起来,关于商务英语专业教师队伍结构具体有以下几点问题比较突出:教师学历结构不合理:博士稀缺、硕士与学士所占比例较高,缺乏高学历师资;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以青年教师居多,导致教师队伍中教学实践经验不足教师比例较高;教师职称结构不合理:讲师、助教较多,缺乏副教授、教授职称的教师;教师专业背景不合理:大部分教师为语言类专业毕业,有商务类专业学历及商务英语专业学历的教师所占比例极小。

这样的教师结构在商务英语人才培养过程中必然会有许多弊端。王立非,叶兴国等(2015)在《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要点解读》一文中明确提出,商务英语本科专业“旨在培养英语基本功扎实,具有国际视野和人文素养,掌握语言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国际商法)等相关基础理论与知识,熟悉国际商务的通行规则和惯例,具备英语应用能力、商务实践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思辨与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能从事国际商务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试问,结构如此不合理的师资队伍如何能培养出符合国家标准的商务英语人才?商务英语教师应该是具备扎实的英语语言功底,具有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同时精通某一领域的商务专业知识并且拥有一定实践经验的教师。如何让教师拥有这些能力,有很多专家学者都针对这一问题从各个角度提出了解决方案,本文主要集中讨论作为商务英语专业教师的个体应该如何加强自身的发展。

三、商务英语专业教师自身发展的重点

1.明确自身定位。商务英语教师首先应该对自己所授课程的人才培养目标有清楚的认识,并且要认识到其实针对学生制定的培养目标也同样适用于教师本身,要对自身高要求。商务英语教师处在当今这个信息大爆炸,教学理念迅速更新的时代,要认清自身定位。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唯一来源和权威,随着MOOCs在全球范围内的急速推广,有众多明星教师讲授的精品课程可供学生免费学习,这使教师不得不从以教师为中心的讲台上走下来,思考自身在教学活动中角色的转变。许多教师一直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上课满堂灌,学生被动听课,有的教师甚至一个教案可以用几年,没有创新可言,课堂有效性较差,学生能力得不到提高。虽然中国教育界一直以来都在进行从“教师为中心”转变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但一直都停留在喊口号阶段,面对现在新的教育格局,改革的进程终于到了不得不落到实处的阶段。教师应该从以前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开始在教学中成为教学资源的搜集者、分析者、整理者、创造者、提供者,学习方向的指导者,学习策略的传授者,教学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帮助者、监控者,教学效果的评估者。真正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实地的帮助学生建立起自主学习的能力,让他们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都有从根本上的革新,比如MOOCs和翻转课堂的广泛应用,这促使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必须及时更新、与时俱进,教师角色的多元化是现代教师的发展方向,作为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应该加速适应角色转变。

2.提升专业水平。目前很多高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只有较少人数具备商务英语专业的学历,任课教师多为语言类专业毕业(英美文学、英语教育、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翻译),另有一小部分教师专业为商务类(经济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针对部分拥有英语专业本科和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其问题集中在商务知识的缺乏上。而商务类专业教师的问题则集中在英语底子薄弱,不能做到用全英语教授国际贸易、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商务英语专业教师缺乏、教师专业水平不高的现实不容回避,因此已经在从事商务英语专业教学的教师应该加速自身专业发展。在谈商务英语专业水平提升之前,必须要认清作为商务英语教师,英语能力是教师的核心能力,外语基本功的扎实是顺利进行课堂教学、科研、交流的保证。同时汉语基础知识、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知识、人文科学知识、现代教育技术知识这些基本知识都应该是扎实的。对于由商务类专业毕业的教师应该加大语言学习的力度,通过进修英语专业二学位或者是参加英语课程培训,尽量达到专业英语教师的水平,做到能够用流畅的英语进行课程教学。没有商务知识学习背景的老师应主动到本校其他学院或者到别的院校进修商务类专业课程,广泛扩展商务类知识,拥有基本国际商务贸易常识,同时应选择在商务某一领域进行深入学习,如专攻国际贸易实务或单证制作,也可通过考取第二学位的方法来提高专业水平。已具备商务英语专业学历的教师,应该选择继续深造学习,攻读高一级的学位,提升学历水平。

3.培养实践能力。商务英语教师应该是“双师型”教师,一方面在英语教学擅长,另一方面在商务知识上精通,同时应该具备实践能力。但现实中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多数缺乏商务实战经验,究其原因是由于大多数专业教师是在高校学习毕业后直接到学校上岗,开始进行相关教学活动,实践经验就集中在大学阶段的实习上,因此导致在上课的时候讲授知识照本宣科,不能和实际相结合,纸上谈兵,有很大的弊端。EvanFrendo(2012)在一次访谈中提出商务英语教师发展面临的一个挑战是如何让教师去亲历真正的商务工作场景,因为这需要时间和金钱的投入,但教师常常满负荷工作和教学,很难有时间和精力来进行这方面的发展。因此在学校和学院层面应该重视教师的实践能力培养,要尽量提供资金,创造教师在职培训的机会,通过加深和当地企事业单位尤其是专门从事外经贸企事业单位的交流,建立良好互动的关系,尽量和企业建立实践基地,让学生能到第一线观摩实习的同时,教师也有了企业观摩、学习、实践的机会。

教师应该主动要求到企业学习,如果有条件可以到企业挂职,实际到第一线去进行工作,从事自己所授课程相关的工作,积累实战经验,这有助于在教学中切合实际来给学生讲授知识,让学生对于行业真实操作有直观的了解,实践经验更有利于教学能力的提高。同时,教师应该通过学习参加各类从业资格证书考试,如BEC(CambridgeBusinessEnglishCertificate)证书、外贸业务员证、跟单员证、保管员证等,教师一方面能提高自己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可结合自己的考试经验对学生的从业证考试进行指导,让学生获益,让教师作为英语能力+商务知识+实践能力的“双师”能力进一步提高。

4.提高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当今世界大踏步进入了大数据时代,近几年慕课更是快速兴起,让教师们措手不及。慕课即大规模在线开放学习课程,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由来自世界各地顶级教师授课,课程类型异常丰富。因此教师现在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有许多学者都深度讨论了在慕课时代教师身份的转变,及面临的挑战。很多学者认为,在诸多明星教师和课程的挑战下,教师有可能沦为这些教师的助教,甚至会有下岗的危险,前途堪忧。为了应对挑战,教师在提高自己专业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同时要提高自身的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能力。蔡龙权等(2014)提出外语教师应该同时具备“语言能力和在教学中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而外语教师现代信息技术能力的核心则是“对于语言文字及其数据的处理”,同时应该具备课件制作能力,对图片、音频、视频的编辑能力,使用和建立数据库的能力。这对许多英语教师是个巨大的挑战,因为英语教师专业偏文科,部分老师对于现代信息技术有天生的畏惧,觉得学起来非常难,这尤以年龄较长的老师为甚,常常教师使用的电子课件是教材自带的PPT文件,形式较为死板。

其实,在当今时代,无论文理,利用计算机及网络搜集信息、整合信息、加工信息,利用电脑软件进行办公及课件制作是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而针对商务英语专业教学还有专业的实训实验室等,教师必须学会使用多媒体设备,高效利用资源,用于辅助教学。在这一方面,学院应该专门组织教师参加现代教育技术方面的培训,可以根据教师的学习能力作出不同层次的要求,部分年龄较长的老教师可以稍微放低要求,但青年教师学习接受能力强,在这方面应该对自己有较高要求。或者,教师针对性的对自己薄弱的环节进行自主学习,比如有些老师具备较好的课件制作能力,但是在筹备微课的时候对于视频制作和网页制作有困难,那就专门针对这两个方面进行学习和加强。教师尽量主动通过多种途径提高自己的现代信息技术水平,提高自己的学习、教学能力。

5.科研与教学实践相结合。高校教师从工作性质上就应该同时具备教学与科研两种能力,部分教师认为教师就应该只专注于教学能力的提高,部分高校也开始建立了新的教师考核模式,将教师分为科研型和教学型两种,那是否教学型教师就不用搞科研了呢?答案必然是否定的。教学型和科研型只是教学和科研所占日常工作比重而已,而并非二选一的关系。在王关富和张海森(2011)针对13所高校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和教师以及从事商务英语相关领域的在职管专业人士的调研中发现,82.3%的受调查者认为商务英语教师的科研能力应该是围绕教学开展科研的能力,即科研应该以“提高学习效果”为目的。由此可见,商务英语教师科研能力尤其是与教学相关的科研能力是教师、学生以及从业认识都认为必须具备的。尤其是目前商务英语专业教师面临本专业办学缺乏既有经验和成熟教学模式的现状,专业的发展需要教师研究出一套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教师应该在教学实践中利用科学的方法对现有的课程设置的科学性、教材编写的系统性、授课模式的有效性等进行论证研究,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方法,真正做到科研和教学、社会实践有机结合,互为补充。

6.建立终身学习观。现在是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随着全球化的进程继续深入,信息更新空前迅速,旧的知识很快被新知识更替,如果没有终身学习的观念和较强的自学能力,教师终将被时代所淘汰。在对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上,明确地提出要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包括自我规划能力、自我决策能力、自我监控能力、自我评价能力(王立非等:2015)。教师不能只单方面要求学生,更应以此为自身目标,紧跟时代培养自身能力。在具体的实施上,要综合使用多种方法,反思自己在专业上的欠缺以及思考自身的发展方向,通过积极参加学校学院组织的教师培训课程,自主搜集相关课程资料,加入网络上的教师论坛,在Coursera等慕课平台和可汗学院等开放课程平台上注册课程等多种途径对薄弱课程进行自主学习,有的放矢的提高自己的能力。在单独学习的基础上,学会与同事结伴和有经验的教师结成老带新关系,进行学习研究,互相交流在学习、教学与科研中遇到的难题,收获的心得,可通过建立备课组集体备课,观摩老教师的课堂,互相听课并互相评课,合作上同一门课程,建立科研团队进行一些教学研究等方式,互通有无、互助互惠、共同进步。在知识日新月异的今天,教师要做到随时关注与专业相关的最新动态和发展,随时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培养自身的能力,一生都不停下学习的脚步。

四、结语

商务英语专业作为一个新兴的交叉型学科,目标在于培养能够用英语进行各种国际商务贸易活动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这对于高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的要求较高,尤其是对教师的要求非常高,而目前高校商务英语教师能力又相对不足。面对这个严峻的问题,一方面需要整个高校教育界共同努力,需要来自学校和学院的支持,但更需要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反思自身不足,认清自己发展方向,树立起终身学习的观念,在教学中做到角色的转变,努力提高专业素质和能力,投入商务实践工作,培养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灵活掌握和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科研能力,努力做到将自身专业知识与教学和科研有机结合起来,使自己成为一个有能力的商务英语专业教师。

参考文献:

[1]蔡龙权,吴维屏.关于把信息技术作为现代外语教师能力构成的思考[J].外语电化教学.2014(1):45-53.

当代教师应具备的专业能力篇(5)

1.掌握信息技术是时代对教师的新要求

时代的推进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已经不再仅仅是为学生建立扎实的知识基础,而是要全面培养学生的素质,于是素质教育便成为教育界最响亮的口号之一。新世纪人才的综合素质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面对突发事件或全新领域的信息保持冷静,作出及时准确判断并快速妥当处理,即对信息的归纳概括并分析判断的能力。如今的社会已经步入了数据的世界,社会发展的标志就是全世界的数据信息共享,学生必须学习掌握信息处理的技能。当今社会的各个学科领域中都要求人才拥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独特的创造性眼光,这就需要教师转变自己固有的仅注重知识传授的教学观念,接受新时期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观念,放手让学生自己寻找正确的答案。教师改变固有的教学观念,在平时的教学生活中构架适应时代潮流的教学内容,充分适应全新的信息技术要求,同时将其运用于教学过程中。这样既培养了顺应时代的全新人才,又利用先进的教学工具进一步充实了教学方法。

学生要熟练应用计算机的各项功能并对信息进行归纳概括、分析处理。当今社会的教师也必须具备这个适应时代要求的能力,拥有该项素质不仅可以传授给学生,同时也可以全面提升教师本身的素质。

2.夯实教育管理和学校文化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虽然教师的自我发展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但鉴于旧有知识包含的价值规律与今天的认识不完全一致、教师的自我分析和反思必然受到自身“惯性”的影响,教师成长如果完全依靠自我的努力而不借助于外在的培训或帮助是非常困难的。教师专业发展离不开外在的指导及外界所提供的更为正规、更为公开的专业发展活动,更离不开良好的学校环境在时间、资源等方面的必要支持。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针对教师的不同发展阶段应当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 例如,当我们的教师成熟度工作的自觉性还不是很高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加大外部刺激的力度,用种种制度来规范我们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而对成熟的教育教学骨干,则可以采用参与式或授权式的管理方式(民主化管理),以尊重教师的专业地位和专业发展方式。教师的晋级、职称评聘中的一些硬性规定等,对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也会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

3.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自主为教师成长注入了生命活力,教育管理和学校文化建设为教师专业发展创设了良好氛围,教育教学专业活动中开展及自我澄清过程则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现实的契机。教师从事教学,就其前提条件而言,除了具备坚实的专业理论和有关教育科学知识以外,还应该具备具有个人特色的教育风格、教学智慧等教育实践性知识,它需要教师不断的积累。相对于教师个人的长期摸索、总结而形成经验,以听课为重要形式的经验积累,研究和借鉴具体而鲜活地存在于身边的他人经验,则显得更为便捷。特别是针对教育改革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教育教学工作,都能够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实践平台。

信息技术时代的来临和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要求教师迅速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时展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承担人才培养重任的教师更应走在时展的前列。信息素养已成为当代教师的必备素质,“富有创造性”应当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前进方向,同时也是学校及教育主管部门对教师专业成长的导向和期望。

当代教师应具备的专业能力篇(6)

关键词 :中职教育 “双师型”教师 培养模式

《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是今后中等职业教育的中心工作,要实现这一任务中职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因此,这对中职学校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中职教师除具备普通教师的基本素质,还要具备所讲授专业相关行业和实际生产人员的职业素质,就是要具备双重素质或融“教师、师傅”为一体,即“双师型”教师。

一、“双师型”教师概念与内涵

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除具备中职学校教师的基本素质外,还要具备高级工及以上能力,既要求其能进得教室讲理论,也能进得生产车间带徒弟,即“老师+师傅”,俗称“老师傅”。“双师型”教师应涵盖整个中职教育双师型课程教学改革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个体素质。

“双师型”教师内涵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要具备普通教师的应有素质,还要掌握现代职业教育理论知识,以及现代职业教育教学能力。二要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了解本专业发展的趋势和新技术动态,还要有较高的理论研究和教学改革能力。三要熟悉本专业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情况,能从事本专业技术一定的研发和服务工作,并持有相关的职业资格或岗位技能证书。四要具有较强的操作示范、现场解决问题的实践指导能力,能按实践教学要求组织好学生实训、实践技能培养的能力。五要具有一定的生产运行管理能力。学生所掌握的技能最终是在企业生产工作中发挥实效,所以“双师型”教师要有一定的生产运行管控能力,以达到教学、管理“两手硬,两促进”。

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中职学校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重视不够

目前,各中职学校为了全面适应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需要,课程体系改革已全面展开,但不少学校重理论教学轻实践训练、重硬件建设轻师资建设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特别是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上思想重视不够、资金投入不足、培养渠道单一等问题,使“双师型”教师队伍难以适应现代中职教育发展的需求。

2.专业课教师自身认识的局限性,影响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部分专业课教师现代职业教育意识不强,错误地认为教师的工作重点是理论教学,实践是学生工作后的任务。加之学校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激励机制不完善,措施不得力或不到位,使部分教师产生消极思想,从而不重视自身专业实践技能的学习和提高。

3.缺乏统一、规范的“双师型”教师标准认定,阻碍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当前,还有相当多的学校和教师误认为“职称证+职业(行业)资格证”就是“双师型”教师,即唯双证论。教师自身也不再注重实践技能的提高,学校也不再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成效难以取得大的进展。

三、“双师型”教师的认定标准

“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应着力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为切入点,要求“双师型”教师既要能从事本专业理论教学,又要能从事实践技能的指导和管理,还要能承担教科研和技术应用能力,即“老师+师傅”。认定“双师型”教师要从必备条件和能力条件两个方面进行评价和认定,必备条件是指具备中职教师资格、职称、教学工作量、职业资格证等条件;能力条件是指具备企业锻炼经历、技术研发和指导学生实践、教科研业绩等条件。按教师达到必备和能力条件的层次,由教育主管部门将其认定为一级、二级、三级“双师型”教师,颁发“双师型”教师证书,等次可以一次到达最高级,也可以逐级晋升。

四、“双师型”教师培养的途径

1.统一标准,完善中职教育教师培养体系

专业人才需要专业机构培养。国家虽建有专门的职教师资培养院校,但其人才培养模式与普通高校雷同,使得他们不能很快进入工作角色,还需要学校再对其进行岗前业务培训和锻炼。问题是目前还没有统一规范的中职教育“双师型”教师培养标准,这就要求有关主管部门进行顶层设计,制定统一、规范的“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体系,推进“双师型”教师建设,打造符合现代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

2.校企合作,共建中职教育教师培训体系

提高中职“双师型”素质,是推进中职教师队伍建设现实而又紧迫的任务。一是扩大“双师型”教师培训机构的范畴。除了发挥专门的职教师资培训机构和高校作用外,重点要把企业作为“双师型”教师实践培训的主阵地。在培训内容上,要突出培训“双师型”教师的职业素质特点、“双师型”课程体系建设和教材编写、教科研内容,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企业生产管理知识。二是建立中职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轮训制度。中职学校每年安排一定比例的专业教师到相关企业生产一线进行实践训练,使其了解企业生产的组织方式、工艺流程、产业发展等基本情况,掌握所教授课程在实际生产中涉及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和工艺方法,有针对性地提高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

3.专兼结合,优化中职教师的队伍结构

专业课教师不仅要从高等院校毕业生中选拔,更要从行业或企业中吸纳遴选懂技能、会管理的人才。一是改革中职学校人事管理政策,打通行业和企业人员向中职学校流动的路径,促使符合任教资格,有实践工作经历的行家和一线能工巧匠等人才到中职学校任教,真正帮助学校提升教学质量。二是完善兼职教师聘用机制,解决兼职教师的管理问题。鼓励支持中职学校面向行业、企业招聘具备职业教育教师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担任兼职教师,建立健全兼职教师管理机制,促进教师队伍建设。三是拓宽教师来源渠道,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学校要广泛吸引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高技能人才到中职学校兼职或客聘任教,加强中职学校与用工单位的联系,促进中职师资队伍建设。

4.立足自身,深挖“校本培养”的内在潜力

校本培养是基层设计培养方式,中职学校不仅是“双师型”教师发挥的主舞台,更应该是培养“双师型”教师的主阵地。一是加强理论课教师的培养。安排他们到企业生产一线或学校实训基地进行定期实践,了解企业的生产、管理规则和流程,使其在理论教学时能从职业岗位真实情况讲授知识。二是加强实习指导教师的培养。加强对他们的专业理论知识培训,提高理论知识和水平,使其由狭隘的经验型向科教型转变,在实践教学能达到懂理论、会指导的境界。三是加强校企合作,助推青年专业教师成长和进步。推行“学校—企业轮岗工作制”,青年专业教师每年分期分批,定期限在学校、企业间交替工作,促进其教学和实践能力快速进步,为品牌专业建设和学校发展储备人才资源。

参考文献:

当代教师应具备的专业能力篇(7)

音乐教师是音乐的传播者,是学校教育的实施者,“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因此教师应该首先提高自身的修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音乐课的开设目的,不单纯在于技能技巧的训练和培养,而在于音乐的传播和普及,音乐教学的主要任务,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培养人。中小学音乐教育必须抓住最本质、最核心的教育去培养学生感知、理解、评价、鉴赏、表现和创造音乐美的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并使学生在其中受到陶冶和思想教育。这就必须提高教师的素质和修养。

首先,音乐教师应当热爱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并为此而奋斗,同时高尚的人格和人生境界都是作为优秀教师的首要前提,具备全面的素质和修养是从事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同时要有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这是做好教师工作的首要前提。

事实证明,从事任何教学活动,都必须具备全面的素质和修养。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自然应当以全面的素质作为基础,同时,还应当具备较高的音乐素质和全面的音乐修养,教师应在以上的基础上再具体有所侧重。具体的说,音乐教师基础知识结构可分为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

1 文化知识结构和基本素养

音乐教师的文化知识修养普遍比其他学科教师略弱一些,音乐教师应当理性的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广泛的文化知识修养对音乐专业的教学具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其中尤其显得重要的是英语学科和计算机运用知识。

在21世纪的时代现代化程度非常高,若不懂的英语,可能成为时代的聋哑人,电脑、多媒体在教学中运用也是新课程标准中的要求及提高的教学方法。

音乐教师要多思考,思考是人们获得智慧的源泉。做一名音乐教师仅仅思考音乐本身的知识性、技术性问题是不够的,还应常思考与音乐和音乐教育相关的诸多方面的问题。这其中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音乐文化。因为音乐教师的教学对象是具有一定层次文化知识和文化素养的学生。他们往往会站在自身构建的文化视角而非音乐视角上来欣赏和理解音乐。为了我们的学生,为了做好音乐教师的工作,我们应该多思考、勤思考、善思考。思考使我们发现自身的不足,思考使我们有了提高自身的动力,思考使我们变得睿智。我们在欣赏音乐作品时,还要对作品的文化内涵去体验。一部优秀的音乐作品必定有孕育她的土壤,那就是作品后的大文化背景。对音乐作品文化的体验是我们上好音乐课的关键,却也恰恰是被很多音乐教师所忽视的。

文化知识与音乐教学是息息相通的,例如:音乐的历史发展与历史的车轮同时前进的,音乐的风格流派与历史的年代以及重大事件的发生是密切相关的,这充分的说明了文化知识修养与音乐之间有着紧密相连的关系。

应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革命的理想。有较高的思想道德修养,懂得职业道德,做到教书育人,尽职尽责,要勇于进取勇于创新,虚心好学,独立思考,具有坚韧不拔的精神。要热爱音乐教育事业,具有牢固的专业思想,关心和爱护自己的教育对象,具有培养人才贡献毕生精神。如果我们培养的音乐教师不具备这样的思想素质,即使专业素质好,也很难胜任音乐教育工作,这是在以往的教学中的出的结论。

2 专业知识结构

音乐专业知识有音乐史、音乐欣赏、民族音乐知识和音乐教学理论等学科知识的内容。在教学中音乐教师能娴熟的掌握各专业知识,灵活运用及丰富课堂教学又能大大的提高教师的自我素质。例如:所学知识不巩固,大部分知识很快淡忘,文化知识与专业知识不能紧密相连,缺乏相互联系的学习,最终并不能有效的发挥所学知识的作用,这就好比“竹篮打水一场空”。这样的课堂教学内容含金量并不高。总体来看音乐教师的音乐专业知识结构基本有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2.1 专业精神: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内容之一,又称专业情意、专业道德等。它包括:“专业理想,即教师献身教育事业、爱岗敬业精神等;专业情操,即对教育事业的光荣感与自豪感,以及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认同而产生的责任感和义务感;专业性向,即教师从事教学工作应具有的人格特征,如合作的、有责任心等;专业自我,即教师的职业认同感、满意感等。”只有具有专业精神的教师,才对充分调动自身积极性,努力提高专业才能,积极投身到音乐教育教学活动中。

2.2 专业知识:教师作为一名专业人员,必须具备从事专业工作所要求的普通文化知识、所教学科的专门知识和教育学科知识等方面,对这些知识的掌握应该是融会贯通的。因此,音乐教师应该具备:

首先,应具备一定的理论修养,包括艺术概论,音乐美学理论,美育理论,教育学,心理学理论,音乐教学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科学方法论的基本原理和音乐专业理论。

其次,具备相应的文化素质,只有专业技能缺乏文化修养,对提高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有着不利的影响。因此必须打好知识基础。如总结工作、写论文、总结经验、课堂教学语言规范等,没有语文基础和文学修养是难以胜任的。

再次,应具有音乐专业知识和技能,包括基本乐理,和声学,复调,初步作曲技术,视唱练耳功能,歌唱的技巧,合唱指挥和乐队指挥的能力,键盘乐器应有一定的技巧,合唱指挥和乐队指挥的能力,键盘乐器应有一定的技巧,还应掌握一种选修乐器,中外音乐作品分析和以音乐史,具有开展课外辅导活动的能力和创作能力。

当代教师应具备的专业能力篇(8)

目前教师已被普遍认定为专业技术人员中的一类,现代教师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结构体系和良好的基本素质。

1 高于一般职业的文化知识。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基础学科,因而形象地说,现代语文教师既要做“专家”,又要做“杂家”,对哲学、历史、政治、经济、军事、科技、体育、艺术等领域都要有所涉猎,通晓古今中外、天文地理、自然科学、社会人生等各类知识,同时应有自己较为深入的研究板块,才能在教学实践中游刃有余。此所谓“一桶水”与“一瓢水”的关系。

2 较为精深的专业学科知识。语文姓“语”,应该是不争的事实。现代语文教师要熟练掌握以下专业内容:①比较系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②对语文新课程标准的透彻了解;③对语文教材应熟练掌握;④对与所教学段关联的语文学科的纵深了解,如中学语文教师对小学语文、大学语言文学专业等内容的了解。

3 较为系统的教育理论知识。教育是一门科学,教师作为一个技术职业,必须懂得教育理论知识,从而自觉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指导教育教学实践,如语文教学法、普通教育学、普通心理学等。

4 较为广博的社会知识,特别是现代社会的各种知识。语文姓“语”的同时,不排斥也姓“文”,甚至姓“社”。在积极开展素质教育的今天,语文教师不了解一些当地的社会文化知识、传统文化知识、现代科技常识和现代生活知识,是不能适应社会、时代的需要的。

现代语文教师的基本素质,应该由以下几方面构成。

1 适应社会需要的职业道德素质。在中国,教师这个职业被赋予了其他很多职业所不具备的要求。自古以来,身正为师,德高为范。学校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常常超过家庭教育的影响。尽管社会对学生的影响更加深远,但从每个学生的个体成长来看,人们常常无力改变社会现状,并把更重要的期待落在学校教育上。因此,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高低,常常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严谨治学、谦虚好学的作风,严于自律、为人师表的风范,遵纪守法、依法治教的素质等等,无疑是人们对教师这个职业的高度期待。

2 较高的语文能力素质。要想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本能力,教师首先要很好地掌握,才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这一般包括我们常说的“听、说、读、写”等方面。

3 有别于其他学科的教学能力素质。语文教师除了要具备一般教师的教学能力外,还应具备语文学科特点的教学能力。

4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研能力。钱梦龙先生说:“教学论不是一门纯思辨的学问,它需要沉下心来,长时间的实践、观察、研究、提炼。”教育研究可以促进教师自身素质的不断提升,可以带来教师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5 体现语言工具性的人际沟通素质。现代社会是一个合作性非常强的社会,需要人们有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语文教师讲的是语言运用,当然要求语文教师具备更好的交际能力,并进而上升到对学生的指导层面。

二、现代语文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途径与方法

秋叶的新浪博文曾用“痴性、诗性、知性、灵性、理性”来概括语文教师素养,这形象地抓住了语文教师的学科特性。个人认为,现代语文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可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

1 “职业危机意识”与“职业幸福指数”——语文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一般说,“教师职业危机”多指的是“教师岗位的危机”,也有很多人认识到还存在着教师的“业务素质”危机。语文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不同于普遍意义上的师德建设,它更多体现了对语文教师各方面素养的综合要求。除加强师德培训、建立师德考核机制、树立师德典型等措施外,还要加强语文教师职业的荣誉感,提升语文教师专业素养。

2 “读书”与“读人”——提高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提高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要倡导读书风气,要开展读书交流,要举行“读书与教学”论坛。学校、语文教研组,要给教师开列书单,人文著作、教育基础理论、现代教育方法等等,让语文教师拥有丰厚的文化底蕴。

3 “语文的工具性”与“语文的专业性”——语文教师专业知识构建。作为一门学科,语文不仅是工具性的,也具有其本身的知识系统。语文教师的专业知识构建,首先是语文教师必备的知识板块构建:汉语知识、文学知识、写作知识、教材教法知识等等,还要加上完善的课程理念。

4 “字、书、画”与“听、说、读、写”——语文教师基本功强化训练。普通话l和三笔字,是一名合格教师所应具备的基本功,语文教师往往要求更高;“听、说、读、写”,更是语文教师专业基本功;当然,还包括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

当代教师应具备的专业能力篇(9)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等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对高校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职业院校作为培养应用型技术性人才的主要场所,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也逐渐得到重视。本文就高等职业院校英语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构成进行了探讨。

一、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内涵

从狭义上来看,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是指在信息化理论的指导下,教师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设计、开发、教学、评价和监控的能力。这一能力的核心是将信息化技术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二、高等职业院校英语专业教师的特点

高等职业院校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即目标是实用化,是在完全中等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出一批具有大学知识,而又有一定专业技术和技能的人才,其知识的讲授是以能用为度,实用为本。

高等职业院校的英语专业主要培养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应用型外语人才。目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英语专业教师大都毕业于师范院校,教学理论知识相对扎实。教学实践,特别是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的能力相对欠缺。

三、高等职业院校英语专业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构成

要提升高等职业院校英语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首先要弄清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构成。

1.高职英语专业教师要有信息化教学意识

在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开展信息化教学,关键在于教师,这是信息化教学的前提。教师不仅要认识到信息化教学的重要性,还要积极主动地在教学中使用信息化技术,打造高效课堂。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师要了解信息化教学的基本理论知识,还要了解国家在信息化教学方面的政策。

2.高职英语专业教师要注重英语学科和信息化技术的整合

高职院校英语专业教师在明确英语学科特点的同时,要将信息化技术与英语学科相融合。将信息化技术贯穿于平时教学的过程中,发挥学生的课堂主导作用。英语专业的课程分为基础课程和实践课程,教师应该根据每门课程的特点,将它的内容恰当地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展现出来。

3.高职英语专业教师要具备信息化教W设计的能力

信息化的教学设计指的是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资源,对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进行科学的设计与安排。它将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课堂教学相结合。高职院校英语专业的教师应具备将语言知识讲授与技能操练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展示给学生的能力。信息化的教学设计能力在英语专业课堂上的呈现主要包括:

(1)教学目标的分析。了解学生的学习主题是分析教学目标的主要原因。主要分析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需要掌握何种具体知识,获取何种能力。

(2)学习情境的设计。学习情境的设计主要表现为学习资源和学习工具的整合。学习资源是一个很复杂的概念,在设计时,教师为了帮助学生充分理解问题,需要向学生提供相关的资源。学习工具是有益于学生查找、获取和处理信息、交流合作的中介。

(3)学习活动的设计。如何设计课堂上学生参与的活动,如何规定学生完成任务的时间、目标等。

4.高职英语专业教师要具备信息化教学资源开发的能力

一旦确定了课堂的信息化教学设计,高职英语专业的教师就要根据信息化的设计方案、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建设。这些教学资源包括:微课、FLASH动画、PPT、课程网站平台等。作为教师应该熟练掌握信息化软件的使用方法,熟悉这些软件的操作,特别是要具备运用这些软件处理英语专业各课程内容的能力。

5.高职英语专业教师要具备运用信息化教学资源的能力

在设计开发完教学资源之后将进入真正的课堂实施阶段,要求高职院校的英语专业教师在进行英语语言技能训练的时候恰当地运用信息化教学资源。将课堂转变为学生为主导的课堂,将自己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

6.高职英语专业教师要具备运用信息化技术进行教学评价的能力

教学评价是依据高职英语专业信息化教学的目标,运用一切可行的评价技术手段对高职英语专业的教学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定、衡量,并予以价值判断的过程。教学评价的实质是给予教学活动价值上的确认,并引导教学活动向预定的目标发展。

信息化教学对学生采取的是过程性评价方式,是一种关注学生课前使用英语信息化平台,课堂上的学习注意力,课后学习效果作业完成情况的全程评价。对教师则是采取建立评价体系的方法,对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学效果、教学手段等多方面进行评价。

当代教师应具备的专业能力篇(10)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0(c)-0217-02

教师专业、知识以及技能等的发展是教师教育和专业化实现的重要方面,教师素质的提高是教师发展得以实现的本质。本文从KSAIBS的角度,从素质教育、基础教育等方面研究教师的素质标准,旨在通过分析明确教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确定科学的,适用于高职教师发展的素质标准,同时提出有效的建议和策略。

1 KSAIBS含义

KSAIBS属于管理学中的一个术语,意思为“可雇佣性”。其中K主要是指专业知识,学科理论以及系统知识等知识内容;S主要是指基本技能、问题解决、决策、规划、组织的领导等技能;A代表的是个体的逻辑推理能力、学习和思维能力以及创造能力等等;I代表的的中介变量,包括个体的品质、职业冬季以及积极性和自我管理等等;Bs表示行为,指个体在选择职业准备中的行为以及择业后的行为等等。

简而言之,KSA表示的就是知识、技能以及能力,而I作为中介变量,是个体的动机以及态度。在I这个中介变量的作用下,KSA的变化能够引起行为的变化,动机、态度等则是连接知识、技能等的桥梁[1]。

2 高职教师应该具备的KSAIBS

同普通高校的教师相比,高职教师同学生之间有着深厚的师徒色彩。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过程中学生受教师品德以及意志等感染,该过程可成为育人的载体。高职教师的理想、情感、行为以及职业道德等都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教师不仅要具备KSAIBS中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要具备较高的素养。

掌握教育规律,了解学生思想和心理。高职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传递相关的专业技能知识,还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传递基础知识。在高职院校中的教师也有一些不是师范院校毕业的,在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理解以及在高职教育中的对教育心理学的实际应用,也有待后天的加强。

与学生沟通的能力。了解学生的前提是教师能够同学生沟通,懂得沟通的方式,用合适的沟通技巧同学生交流。

掌握现代网络技术。网络是现代社会的主要通讯工具,也是教师同学生联系的最为便捷的一种方式。在网络技术的掌握下,教师可以更多更好的掌握学生的思想变化。

就业规划指导技能。高职教师培养技术型人才,为学生就业提供技能学习。因此,教师应该掌握职场的发展趋势,对学生就业提供指导,重视学生的实践学习。

3 高职教师素质标准的构建

基于KSAIBS的高职教师素质标准的构建主要从高职教师的基本素质、专业素质以及职业素质等出发。

3.1 高职教师基本素质标准

高职教师的基本素质品质一般是在生理条件合格的基础上,经过后天的综合素质训练形成的[2]。作为一名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学会享受教育生活带来的乐趣,在育人的基础上还应该有较高的生活质量和乐趣。

首先,教师应该较好的身体素质。身体是知识和道德的载体,只有拥有较好的身体是素质才能够为教学奠定物质基础。身体素质是个体活动具备的能力,是个体在运动以及劳动中体现的各种力量和灵敏等机能。在和高职教师交流中发现,很多高职院校对教师的身体还是十分重视的。因为,在教师编制紧张时,一旦教师生病,学校教师承担的任务就会变得繁重,而且教师的接替工作很不好进行,教学活动就得不到保证。所以,好的身体素质是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基础,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基本条件。作为教师,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包括教师的耐受力、反应力等。

其次,心理素质。教师在承受职业带来的压力的同时,也要面对各种社会压力。只有具备了较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够在教学中发挥潜能。作为一名高职教师,首先要了解和肯定自己,接纳自己存在的不足,保持适当自我肯定。在肯定自己价值的基础上积极的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为高职学生提供更多的专业技能知识。同时,教师还应该对自己有恰当的评价,能够面对现状,扬长避短,自信乐观。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利于教师的生理健康,是其生活和生命质量的保障,有利于教师教学效率的提高和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基于KSAIBS的角度,对教师的心理素质标准可分为以下几种:有优秀的智力和广泛的兴趣;充分的肯定自己;能够同学生、同事、家长等建立和谐的关系;可以适当的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较高的社会适应力。

最后,基础文化知识。因为高职院校教学的对象培养依靠动作技能和经验在生产、服务第一线从事现场工作学生,这些学生在将来的工作中不仅要具备基本的专业技能,而且还有基本的职业素养,要能够全面发展。对于这点,很大程度上需要教师培养。因此教师,在具备普通文化知识的基础上必须具备深厚的基础文化知识,成为一个有着较高精神境界和健全人格的教育者,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人格。首先,教师要满足学生对各方各面的发展的需要;帮助学生客观的认识世界。教师的基础文化素质要求教师要拥有当代科学人文知识、文理知识、多元化知识结构。

3.2 专业素质标准

上一篇: 仓储行业市场调研 下一篇: 优质护理服务亮点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