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护士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13 11:04:06

当代护士论文

当代护士论文篇(1)

随着现代医学和护理模式的转变,护士的工作由日常的打针、发药等技能性操作向包括心理护理、护患沟通以及生活护理等在内的更为复杂的创造性活动发展,由此可见,现代护理对护士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1],特别是在当前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环境下,为了给患者提供良好的康复环境,必须要提高和培养护士良好的职业素养,进一步促进现代护理事业的良性发展。

1 提高职业技能

伴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需求越来越高,现代护士必须具备扎实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作为现代护理工作的主要执行者,护士必须了解科室规章制度、各班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熟悉护理记录的书写规范、患者的安全管理、治疗性操作的规范要求、以及日常工作的合理安排,掌握如何正确执行医嘱、危重患者的病情变化如何记录、相关设备设施以及常见急救药品的使用等[2]。

为了提高护士的职业技能,科室要制定具有很强针对性的理论考试和操作项目,理论考核以基础知识及专科知识为主,操作项目根据所需操作安排护士进行实作考试。同时要安排有经验或职业水平高的护士为答疑解惑,扎实理论知识及操作技巧,以此来持续提高理论和操作水。

2 加强服务意识

舒适的修养环境有利于患者身体的康复,因此在营造良好休息环境的基础上,护理人员良好的仪表仪态,热情、主动、耐心、周到的服务态度是提高优质护理服务良好的保证,这有利于加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依赖感,有利于激发患者对生活的热爱,帮助患者克服病痛,增强治疗信心。

护理人员必须要树立“以患者为本”思想,要有“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岗位意识[3],利用其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来为患者提供帮助、照顾、治疗、健康教育等全方位的护理。护理服务社会价值的核心是为人类的健康提供服务,进行健康促进、健康维护[4]。护士要为患者提供个性化护理,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及语言支持,营造一个具有关心、爱心、同情心、责任心的护理文化氛围,通过优质护理服务,使患者感受到亲人般的关心,帮助和优质服务,同时提升了护理工作价值。

3 增强沟通意识

“医学有两件东西可以治病:一是语言,二是药物”[5],可见运用沟通技巧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也是现代护理的重要手段。“以患者为本”的现代护理理念就是要基于患者的需要采取个性化护理,其目的在于如何进行温馨、体现个性化的优质护理服务,增加沟通意识关键在于如何把握合适的沟通时机,做好患者心理护理。“患者和家属的良好心情,是创造和谐护理气氛的基础,是良好护患关系的保证。”[6]

护士与患者间高效的沟通可以调动患者配合治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治疗效果。在日常护理操作中,护士把温馨的服务语言和标准的服务动作恰当运用到与患者的沟通中,可以让患者感受到现代护理优质的服务,消除护患之间距离感;在治疗护理过程中,护士通过与患者之间心与心的沟通,可以了解和掌握患者的要求、病情情况、心理状态并进行综合评估;有利于健康或合理的要求,有助于护士对患者进一步护理服务[7,8]。因此,护士必须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也是现代护理的新要求。

4 培养人文素养

随着现代护理学的发展和转变,护士的人文素养也在影响着护理效果,现代护理的模式已经转变为“以患者为本”,患者是护理工作的主体,为了体现现代护理的优质,护士需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才能更好地满足患者对医疗护理需求多样性[9]。在日常工作中,始终要将人文关怀贯穿于患者护理工作的全过程,实现专业技能和人文关怀的高度结合,是现代护理发展的目标。

培养护士的人文素养,加强日常的人文教育,使之树立正确的医护价值观,远离功利主义的价值观,现代护理中,人文素养是现代护理学护士必须具备的能力,也是现代护理学发展的客观要求[10]。人们对现代护理个性化、多样化的要求表明,更新护士的思想理念,加强人文教育,提高人文素养,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也是现代护理的必然要求。

5 结论

综上所述,现代护理学具有科学性、技术性、服务性、艺术性的特点,因此良好的职业素养是完成护理工作的重要保证。护士优良的职业素养体现在现代护理工作的各个方面,贯穿于日常护理的始终。医院要牢固树立“以患者为本”的优质服务理念,始终以服务患者为目标,必须要求作为现代护理工作执行者的护士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才能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进一步提升医院的服务质量,有助于现代护理工作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树贞.现代护理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0.

[2] 牟旭红. 基于岗位胜任力的新护士培训需求的调查分析.浙江: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3] 黄绪珍. 护士岗位服务意识浅议.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8,14(9):47-48.

[4] 高艳.增强新护士服务意识,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全科护理,2010,8(24):2217-2218.

[5] 阮秋生.论护生语言沟通能力的培养.丽水学院学报,2008,30(3):77-79.

[6] 叶兰英.浅谈护士与住院患者家属沟通的必要性与对策.中国医学伦理学,2012,25(3):321-322.

[7] 沈印荣,刘芳.手术住院患者家属心理需求的调查分析与护理.护理与临床,2005,9(9):845.

当代护士论文篇(2)

关键词 代护理 护理观 医学模式

现代护理概念

现代护理又称整体护理或系统化护理,是以病人为中心,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框架,并且把护理程序系统地、整体地用于临床护理服务和护理管理的工作模式,是护理人员视服务对象为一个功能整体,在进行护理服务时,对服务对象提供生理、心理、社会、环境、文化等方面的全面帮助和照顾。

现代护理工作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1)护理人员对现代护理认知不足:在现代护理实施过程中,由于传统护理观念的束缚,广大护理人员思想观念尚未发生根本转变,对新的医学模式的转变没有引起充分的认识,只是用传统的方法机械地进行治疗与护理,而忽视了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方面的问题,缺乏与病人沟通的技巧。甚至有的人认为现代护理只是一种工作方式的改变,把现代护理看成是病历书写加生活护理,使现代护理的开展受到了很大影响。

董霞调查表明,从护理观认识整体水平来看,认识水平为较好的仅占8.66%,而50.4%认识水平在较差以下。护士普遍对现代护理缺乏全面正确的认识,调查中17.3%的护士认为护理是非独立学科,从属于医疗; 66%护士认为生物学因素是疾病发生的最主要因素;11.4%的护士认为社会环境与人的健康无关。

(2)临床护理工作特点:目前国内有些医院护士严重缺编,加上“重医轻护”思想的存在,致使护士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日夜不停地工作,生活不规律。护理工作相关人际关系错综复杂,表现为护患关系、医护关系以及护护关系等方面,这种高压状态的长期存在,严重损害了护士的身心健康,对护理质量也造成了不良影响,使得护理人员流失严重,队伍稳定性缺乏,这就使得现代护理工作很难实施、深入。而由于传统医学模式及实际工作现状的影响,在临床实践中,仍普遍采用以完成医嘱和生活护理为目标的功能制护理,即按技术操作分工的工作方式,必然导致护士对护理工作的片面认识。调查中52%认为,护理工作任务就是单纯执行医嘱,协助医师诊疗,执行护理常规加生活护理。

(3)护理人员整体教育水平低下:2000年我国护士总数119万,大专学历护士不足5%,本科学历护士不足1%,研究生学历护士更是凤毛麟角。截至2004年底,我国护士队伍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才达到25.6%。而目前护理学已发展成为现代医学科学体系中综合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知识的、独立的、为人类健康服务的应用学科。护理服务的内涵交汇了专科理论、人文学、社会学以及行为学科,从单纯的治疗与疾病护理发展为保障人类健康,集治疗护理与预防保健于一体的多元化服务。护理领域的演变、服务功能的扩展、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对护理人员自身的素质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然而护理人员在人文社科方面理论基础薄弱,心理、社会和保健知识贫乏,沟通能力较差等。

(4)护理科研专家缺乏:与医学科学相比,护理科研起步晚、水平低。主要原因是由于护理队伍中缺乏既具有临床实践能力,又具备科研能力的复合型高素质的护理人才。高等护理教育曾经为我国护理界造就了一批杰出人才,这些五、六十年代毕业的先辈们,他们工作经验丰富、实干精神强,对我国护理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部分仍肩负重任,承担学科带头人的角色,但由于年龄偏大,精力有限。而另一批学科带头人则是50~60岁之间,毕业于中等护理教育专业,因受基础文化教育、科研意识及对新知识、新理论接受缓慢等因素的影响,在发挥学科带头人作用方面有很大的自身困难。

(5)医院管理者观念转变缓慢:与目前护理管理队伍自身素质、认识水平及知识结构密切相关。目前虽然护理工作虽然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但社会上仍然存在着重医轻护的观点,护士地位仍然较低。部分医院管理者只看重眼前的经济效益和服务质量,对医院护理工作不重视,投资较少,甚至为了减少医院开支,只招聘学历较低的临时护士。管理者必须首先实现观念的转变,才能实施对护士的教育,促进现代护理模式的转变。

参考文献

1尹真宝.简析现代护理理念下护士队伍的建设.黄石理工学院学报,2007,23(1):67-69.

2张嫦莲.现代护理模式下的护士角色. 2006,4(2):50-51.

3成翼娟.整体护理实践.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1.

4王桂生.现代护理学理论基础.出版地:新疆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0:5-6.

5徐明娜,殷素霞,妥莉敏.现代护理发展趋势.护理学杂志,1999,14(5):292-293.

6董炳琨.论护士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中国护理管理,2003,3 (1):13-16.

7王远航,罗巾杰,白兰.浅谈整体护理对护理人员的素质需求.化工劳动保护(工业卫生与职业病分册),1998,19(4):181-182.

8王桂生.现代护理学理论基础.新疆:新疆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0:49-50.

9王桂生.现代基础护理技术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7:421.

10董霞,吴欣娟,田俊英,等.254名护士现代护理观认识现状的调查分析.中华护理杂志,1998, 33(9):533-535.

11徐君利.浅论现代护理的问题与对策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7(1):73-74.

12丁炎明.护理人员现代护理观与基础护理认识现状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分析.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3):56-58.

13郭淑梅,沈树花,曲桂珍.护士职业压力分析与对策.当代护士,2006,7:101-103.

14乔芳,高红梅.临床护士工作压力研究现状.医学临床研究,2004,21(10):1165-1166.

15刘明,邵薇薇.我国护理科研滞后的原因与对策.护士进修杂志,2000,15(9):646-648.

16徐红,杨英华.我国护理科研的障碍与对策.护士进修杂志,1999,14(6):6-7.

17邬贤斌,陶莉.我国护理科研的发展现状与对策.怀化医专学报,2006,5(1):88-90.

18中国护士网.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年),2005,8.

当代护士论文篇(3)

手术室是医院内所有医疗活动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科室,是手术、抢救治疗计划实施的一个主要场所,其工作性质与环境都具有较强的特殊性[1]。资料显示[2],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常见的风险因素为: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医院自身管理问题、环境问题等。本文对当今基层医院手术室护理风险因素做了调查并探讨相应的防范措施,以此提高手术室的护理质量,减少手术室危险事件发生。

1 手术室护理风险因素发生的原因

1.1手术室的人力资源不稳定 近年来,护士流动性大是目前全球面临的共同问讨论题之一,护士离职现象严重, 较高的离职率影响了护理工作的衔接[3]。我院手术室从2008年~2014年离职人员有5名,部分竞聘到上级医院,部分更换职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手术室护理质量持续发展,增加了医院管理成本和人力成本。手术室作为外科手术和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场所, 护士工作繁忙,劳动强度大、持续时间长、工作速度快,经常遇到急重症及复杂手术、抢救等,常处于应激状态下,无论从责任压力还是精神压力都会造成一定的心理性伤害[4]。调查发现[5], 较低的收人、较大的工作压力、专业发展受限及工作环境差是手术室护士离职的主要原因。 因人力资源不稳定将直接导致手术室护理质量下降和风险性增加。

1.2护士工作满意度低 护士工作满意度与护理服务质量、护理队伍稳定及患者满意度有密切关系。不少研究者在该领域作了大量研究,李一明[6]等研究表明,护士满意度为一般水平,刘爱琴[7]等研究结果显示,护士满意度处于较低水平。当前基层医院随着发展手术量不断加大,一般手术室护士与手术床的比例应为3∶1,但目前多数医院达不到这个标准,繁忙的手术任务使护士超负荷的工作,护士工作满意度降低,直接、间接影响护士的工作倦怠感从而增加护理风险性的发生。

1.3绩效考核的运用 绩效考核作为一种现代管理理念,越来越引起医院经营管理层的重视。手术室常为外科系统工作的"瓶颈",其工作质量和效率直接影响到全院及相关科室的床位使用率、平均住院日和床位周转次数等重要工作任务指标的完成[8]。在基层医院中,绝大多数手术室没有进入单独的绩效考核管理模式,仍处于"大锅饭"的分配制度,例如我院手术室护士的绩效与外科护士相同。在医院中手术室护士与同等教育、技术水平的其他医务人员相比,收入处于较低水平,与"三甲"医院同专业护士相比收入也处于较低的水平。导致护士心理上的不平衡,没有充分的积极性和责任心投入工作中。

1.4专科护士的缺乏 随着医学科学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外科技术的飞速发展,学科专业化及微创技术在基层医院手术室的应用,对基层医院手术室护士的专业素质和专科配合技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医院管理者往往存在着着重医轻护思想,在基层医院常见的是送专科医生进行相关手术的进修学习,如关节置换以及腹腔、关节镜、鼻内镜、经皮肾镜等微创手术,而手术护士则因各种原因无法与医生一起系统学习相关手术配合,对台上、台下配合流程,患者术中护理,仪器使用操作、灭菌供应、保养的流程、规范、理念有很大的缺陷。

2 手术室护理风险因素防范措施

2.1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 工作压力源总分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正关系[9]。护理管理者应针对基层手术室存在的问题,进行合理的人力配制,改善工作环境,减轻了工作压力和提高了工作满意度;另一方面人性化管理,加强人文关怀,增加护士心理正能量,帮助新护士确立职业核心价值观,提高职业认同感。

2.2实施绩效管理体系 建立富有实效、充分量化、便于操作的的手术室护理人员考核制度。不少研究者在该领域作了大量调查研究,如孙瑞敏[10]等,提高护士的自我约束力及竞争意识 ,使综合素质得以提升。促进护士长的管理工作 ,加强了护理质量控制 ,促进护理质量良性的可持续发展。

2.3有计划的培养专科护士 手术室的专业特色决定了护理人才专业化培养的重要性[11]。有调查显示[12],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使得护士多方面能力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通过专科培训,护士在学、做、教的训练过程中,加强了对理论知识的记忆,提高了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使护理工作的多个环节得到加强。基层医院也要重视专科护士的培养,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专科、特色教学,加强护理专业化骨干的培养,有效提升护理水平和促进专科护理发展。

3 结果

通过实施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在手术室实施绩效管理,有效降低了护士的离职率,提高了护士工作满意度,有计划对手术室护士的专科培训,有效的控制、减少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

4 讨论

安全是护理质量管理的核心,手术室作为高风险的医疗场所之一,手术室的护理质量不仅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还关系到医护人员的工作安全[13]。当今基层医院手术室除了常见的风险因素外,突出的还有人力资源不稳定、护士工作满意度、绩效考核的运用、专科护士的缺乏等,重视手术室护理风险因素,做好防范措施,才能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真正减少手术室安全事件的发生,为手术患者提供安全放心的优质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郑灵.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8):66-67.

[2]田利平.手术室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J].现代养生,2015,08:286.

[3]陈梓姗汕头市护士离职原因调查[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1,1:107.

[4]林红玉,孙永红,崔莉清.肿瘤专科手术室护士心理健康、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现状讨论[J].新疆医学,2012,4:110.

[5]梁姣,王晓娟.手术室护士离职原因的探讨与分析[J].新疆医学,2013,43(02):129-130.

[6]李一明,余红梅,冯荣梅,等.中山大学大型综合医院护士工作满意度调查分析[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9,30(2):110-112.

[7]刘爱琴,骆惠玉,王丁兰.同工同酬对合同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1,30(5):761-762.

[8]闫艳丽,张敏.手术室量化管理考核体系的建立与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5,20(12):55-56.

[9]张瑞雪,张利峰,陈梅仙,等.新入职护士工作压力源与应对方式的调查分析[J].现代临床护理,2015,14(2):9-12.

[10]孙瑞敏,王建英.手术室护士绩效考核方案的进展[J].中国实用医药,2013,8(26):259-261.

当代护士论文篇(4)

护理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病区管理中处于主导地位,护士长是护理管理的主体,提高护士长的素质是改善护理管理的保证,充分利用护理管理技巧是完成高质量护理管理的必要手段[1]。护士长承担着领导者、联系者、陪伴者、监督者、传播者、代言人、科室形象代表、资源调配者、调停者和协调者的角色[2]。护士长如何管理好一个科室,带好一个护理团队,是每一位护士长都面临的一个难题。根据自己多年从事护理及护理管理工作的实践,护士长要加强个人魅力修养,才能促进科室护理队伍建设。要当好一个护士长,在认真履行护士长管理职能的同时,必须加强自身人格魅力的修养,从政治、业务学习,熟练掌握护理技术和专业理论知识,正确处理各种关系等各个方面,有效发挥个人魅力的影响力,带领护理队伍做好护理工作[3]。

本文从护士长适应角色,具备良好的综合文化修养和业务能力,注重人性化管理,注重下属业务素质的提高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护士长应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

护士长作为一个基层护理管理者,不仅是指挥者,更重要的还是团体进步的启动者,这就需要管理者本身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使被领导者信服,从而尊重和服从领导,愿意追随。因此,应把提高自身素质和敬业精神放在首位。从自身做起,树立榜样。处处要以身作则,以善待人,凡事学会换位思考,保持一颗平常心,乐于奉献,以德服人,要求护士掌握的,自己必须先掌握弄懂,要求护士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好做到,只有这样才能赢得科室成员的尊重和喜爱,科室团体才能形成强大凝聚力。

护士长应具有过硬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

护士长要不断学习,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掌握过硬的专业理论和操作技能,精通本专科的业务知识,在工作中善于计划,工作条理性强,对于新开展的医疗技术,及时组织护士学习、加强培训,并指导实施。在困难面前,要与护士同甘苦、共患难。有解决护理工作中疑难问题、棘手问题的能力,是本学科的护理业务带头人、护理专家,使护士从心底佩服,从心理上信服、尊敬、依从、依赖于护士长,从而提高护士长在团队中的威信。

护士长应学会应用激励理论,努力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护士长作为护理管理者,应善于运用激励方法,及时发现护士身上的闪光点,给他们机会和空间表现自己,充分发挥护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于她们的成绩和优点,及时予以肯定表扬,让她们感到自身的价值[4]。对于工作出现的失误,要分析失误原因、制订解决办法和防范措施,护理管理不放松,但批评要注意场合及方式方法,要给护士留面子,以理服人,这样护士才会把你当作贴心人,有话愿意对你讲,在今后的工作中会自觉纠正自己的错误与习惯。同时,护士长还要像长辈一样关注护士的成长,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创造条件鼓励护士参加继续教育学习,帮助制订个人发展目标,不断提升科室整体理论水平。护士长在工作中一定要公平、公正,不能厚此薄彼,要明确每个成员的职责范围和协作方式,避免感情用事、滥用职权,因为这样最易引起护士与护士,护士与护士长之间的矛盾。强化护士间的团队配合,互帮互助,处理问题公平公正,不让护士带着情绪工作,保持团队的和谐氛围,使大家在愉悦的氛围中工作,增加团队的凝聚力。

护士长应注重个人气质的培养

护士长在工作中代表科室的形象,言行举止都会倍受关注。因此,应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保持饱满的工作热情,从自己的语言、交谈、着装等小节上起表率作用。“腹有诗书气自华”,护士长不仅要掌握本专业的理论知识,还应具有多方面的知识,因此,护士长要不断学习,养成读书和阅读医学杂志的习惯,不断更新知识,及时了解现代护理管理理念,医疗、护理最新进展,掌握心理学、时事及年轻人的热门话题,和她们有共同的语言,成为她们心目中的偶像。拉近与年轻人的距离,跟上时代的步伐,提升整个科室的团队凝聚力。

护士长应有敏锐的临床观察力和预见性思维

护士长应深入病区,及时掌握整个病区患者的动态,每班护士的工作情况、掌握重点患者、问题患者的病情及心理情况,及时发现医疗纠纷苗头,予以疏导,协调医患、护患矛盾,努力将纠纷隐患消灭在萌芽中。凡重大抢救必须亲自参与,制订抢救护理方案,进行人员调配,检查完善抢救护理记录,对于临终患者做好临终关怀,平息患者、家属的负性情绪,成为护士的依靠,科室的顶梁柱,从而巩固团队的凝聚力。

科室凝聚力是无形的精神力量,是将每一个科室的成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看不见的纽带。护士长是医院管理工作的基层力量和主力军,医院的发展、科室的建设都离不开护士长的管理工作,护士长只有具有良好的人格魅力,才能调动科室成员自觉的内心动力,使科室成员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提升科室成员之间的融合度,带出一支有高昂士气的护理队伍。因此护士长自身人格魅力,对于科室凝聚力的形成和科室的协调发展至关重要。

人格魅力是指管理者权力以外的品德、才学、业绩、资历和感情等非权力因素的影响力,也就是个人威信。护士长是否具有强大的个人魅力,对于整个团队的凝聚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总之,作为一名当代护士长,在护理管理中,应该做到刚柔相济,将制度刚性与人格魅力的柔性有机结合起来,以个人魅力的柔性促进刚性机制的落实到位,以更加人性化的管理手段来促进护理工作队伍的升华。

参考文献

1 张培.现代护理管理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141-142.

当代护士论文篇(5)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813-02

随着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和法制的不断完善,人们对健康的需求在不断提高,对护理安全服务质量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同时医疗行业的不断发展与壮大,使护理队伍注入大量的新生力量。而如何培训使其更快、更好、更安全地度过临床适应期,提高其综合素质以保证护理质量则显得尤为重要【1】。五项修炼是学习型组织的核心内容,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彼得.圣吉教授在20世纪80年代初创始,包括自我超越、心智模式、共同愿景、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五项。学习型组织是指合作在一起的一群人,他们的合作方式能让他们不断增强其个人和团体的能力,并创造与他们内心深处的热望所一致的绩效【2】,也是建立在系统动力学基本原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理想的组织,是以共同愿景为基础,以团队学习为特征的扁平化横向网络管理组织系统,其理论和技术具有创新性和可操作性【3】。2012年护理部在新护士岗前集中培训中应用五项修炼理论及技术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

2012年新进护士36人为实验组,其中本科生1人,大专生34人,中专生1人。2011年新进护士35人为对照组,其中本科生2人,大专生32人,中专生1人。2组护士年龄、基础文化、学习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方法

2.1对照组的培训方法 采用传统的培训方法,由护理部指定的老师进行集中授课、操作示范,然后各组分别进行复习、练习,最后由带教老师对新护士进行考试、考核。

2.2实验组的培训方法 实验组的全体新护士为一个班组织,分为6组,每组选出组长,护理部副主任为班主任,设指导老师一名。根据五项修炼理论对新护士进行岗前培训,具体方法如下:

2.2.1 建立共同愿景 根据医院发展需要,建立一个共同愿景就是经过岗前培训后,所有参加培训的护士都能胜任一般工作的岗位。根据培训目标,每组又建立小组共同愿景就是在每次模拟病例培训中向大家展示最完美的学习方案,并在最终小组排名中取得好名次。

2.2.2 自我超越 每名护士围绕共同愿景将模拟病例学习方案及操作流程不断摸索,相互学习,设计出本组最完美的学习方案及操作流程,并展示给大家,从而超越自我。

2.2.3 改善心智模式 运用模拟病例将涉及的理论、操作联系在一起学习,学习前没有标准答案。在学习中需要每组的护士不断梳理、反复推敲,指导老师不断引导,从而形成一个能与临床相结合、真实的集体学习方案。

2.2.4 团队学习 根据每名护士的个性特点、能力、目标情况进行合理分组,将班组织分为6小组,进行资源组合、搭配。每组模拟病例学习、过关由全组完成。所有模拟病例学习由各组完美示范后再由全班护士进行点评,并组织学习、过关。

2.2.5 系统思考 运用系统思考根据医院愿景、个人愿景、个人特点、能力制定培训目标、大纲、思路、方法。运用系统思考将模拟病例所涉及的理论、操作联系在一起进行学习。

2.3评价方法 比较2组护士理论考试、操作考核、临床工作两月后所在科室测评结果、临床工作两年后所在科室测评结果。

2.4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3.2 2组护士临床工作两月后所在科室测评结果比较:通过投票测评显示实验组比对照组在团队合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沟通技巧、整体护理能力方面分别高48.8%、54.44%、40.32%、49.04%,P

3.3 2组护士临床工作两年后所在科室测评结果比较:通过投票测评显示实验组比对照组在团队合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沟通技巧、整体护理能力方面分别高54.44%、54.52%、45.79%、60.15%,P

4讨论

4.1五项修炼理论应用于岗前培训能激发护士的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新护士进入临床,常常感觉理论知识与临床脱节,遇到实际病例也不知道或不想动脑筋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4】。通过改善心智模式、自我超越理论运用,在模拟病例学习中护士要不断提出问题、查阅资料、解决问题。在这样一个求证过程中,激发了护士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具有很强的自我价值体现。【5】

4.2五项修炼理论应用于岗前培训能提高护士沟通技巧,增强团队合作精神。运用五项修炼进行模拟案例学习事先无标准答案,而是以小组为单位,从案例涉及的理论到操作,从学习方案到操作流程的制定,是小组的每名护士各抒己见及通过热烈讨论、不断摸索得出的结果,培养了护士团队合作精神,在此过程中,有助于提高护士的沟通技巧。

4.3五项修炼理论应用于岗前培训能提高护士整体护理能力。整体护理理念是一种综合的、动态的、具有决策和反馈功能的过程,是提高护士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知识和技能等科学素质的方法。【6】系统思考的方法能帮助护士建立整体护理理念,从而提高整体护理能力。

参考文献

[1] 李丹菊.病案情景模拟在新护士岗位技能培训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2010,5(中旬刊):96

[2] 包萧然.第五项修炼实践手册-学习实验室[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05:21-30

[3] 雷鹤,张绍英,张银铃.应用学习型组织理论建立新型护理教研室[J].护理管理杂志,2002,2(3):29

当代护士论文篇(6)

1护士长应具备的素质

1.1政治素质。政治思想素质是一个管理最根本、最重要的部分。一名合格的护士长应该热爱祖国,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有较强的责任感和事业心。热爱护理工作,对工作兢兢业业,认真负责,有良好的护理伦理道德、思想作风、工作作风。能以身作则,严以律己,平等待人,具有优秀品格的护士长会对护士产生巨大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使人产生敬佩感。

1.2身心素质。一名合格的护士长必须是一个健康人,也就是具备强健的体魄、聪慧的头脑、充沛的精力、美好的心境、有序的生活。健康的身体是保证护理工作顺利进行的条件,健康的心理体现在以乐观、开朗的情绪和同情、理解的心态对待工作和病人,重视体格锻炼,热爱生命,热爱运动,张弛有道。

1.3专业素质。护士长的专业水平直接影响着护士的工作能力,护士长应精通本专业知识,了解本专业的新进展,成为学科带头人,练就精湛的技术,要善于学习和掌握应用于临床的一系列新的检查、诊断、治疗和护理方法以及新的医疗、护理设备的应用技术,带领全科加强护理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积极开展护理科学研究。

2护士长应具备的角色

2.1领导者。护士长应具备领导的才能和影响他人的能力,带领并指导下属护理人员共同完成护理工作任务,主持病区各种会议,组织护理查房,负责排班,工作中以身作则,以优良的品格,扎实的理论知识,娴熟的专业技能和管理能力,激励护理人员共同完成护理目标。

2.2代表者。在护理行政与业务工作中护士长代表所属单位参加护理部或院方的各种行政和业务会议,接待来访者,履行许多法律、社会性的例行义务。

2.3监督者。护士长监督并审核病区各种护理活动或资料,注意收集各种信息资料,检查护理计划和措施落实情况,维护病区秩序,保证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2.4代言人。作为病区护患的代言人,护士长应维护护理人员的合理权益,代表护理人员与其他医务人员协商处理业务工作,与后勤行政部门协商沟通,代表病人反映其要求,满足病人的健康要求。

2.5传播者。护士长将从外部人员和上级那里获得的信息文件、命令、有关方针政策、规章等向护理人员宣传和传递,同时收集病区各种信息,做到信息准确,渠道畅通。

2.6计划者。护士长规划有关护理业务,制定年度、季度、月计划,提出工作改进方案,协助护理人员制定、修定护理计划及护理人员岗位职责和建议。

2.7资源调配者。护士长负责病区各类资源的分配,有向护理人员提供足够的人、物和护理服务的责任,排班时合理选择人员,科学进行调配,充分发挥人类资源优势,并负责病区各种仪器设备、办公用品的申请、领取与保养、维修及报废等工作。做好各项工作的准备,保证病区医疗护理工作顺利进行。

2.8协调谈判者。病区接纳的病人具有不同的社会背景、文化、个性等,病区发生任何冲突和矛盾,护士长必须与有关部门进行正式或非正式的协商与沟通,不使冲突激化,当病区面临重大意外事件时,护士长应负责采取处理措施和补救行为。

2.9变革者。护士长管理角色的完善,对护理管理改革创新至关重要,护士长要寻求组织内外部环境的机会进变革,制定战略性护理计划,开发新项目,监督某些护理计划和方案的实施,成为有效的管理者。

3护士长应具备的意识

3.1竞争、创新意识。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护理工作中同样如此。随着医疗卫生改革不断深化,要求护士长有远见和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勇于改革、大胆创新。护士长要敢于创新,必须要有分析能力和看问题的远见,敢于打破常规,把握最新的信息,应用现代护理管理模式,应用现代管理的理论和方法,集思广益,最大限度调动护士的积极性,提高护理工作效率。

3.2经营意识。经济管理是护士长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如病区各种物品的领取及使用后的收费、物品器材的监督、妥善处理病人欠费等。医疗市场的竞争将使医疗护理价格市场化,护理工作要结合本科的特点,制定相应的计划与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提高经济效益意识,做到降低成本、合理收费、开源节流、避免浪费。

3.3服务质量意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革,人们对健康的需求逐步提高,从事护理组织和管理工作的护士长必须具备持续发展的服务理念,树立良好的主动服务观念,完善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服务意识,优化服务流程,注重服务质量的细节,以精湛的专业技术,精心、周到的护理,舒适的内外环境,极大限度地满足患者的需求,为患者解除痛苦,提升护理服务质量。

3.4法律意识。随着患者维权意识的增强,医疗纠纷的增多,作为护士长要具备法律意识。要经常学习各种知识,规范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同时加大监管力度,增强责任心,注意自我保护意识,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3.5人才培养意识。为适应现代护理发展的需要,护士长要重视护士的再学习,经常组织开展新业务、新技术的学习,加强护士素质、专业理论、业务技术的培训。采取考核、培训、小讲课、护理查房、业务学习、进修、护士定期轮岗,从而拓宽护士的知识面,使护士的专业知识强化,提高护理水平。护士长应具备培养下级的能力,善于发现并培养人才,不嫉贤妒能,要甘当人梯,培养优秀合格的护士。做到正确选才、合理用才,要当好伯乐,知人善用、善于发现,挖掘每个人的长处。

护士长的特殊岗位,决定了对护士长的特殊要求。随着医疗卫生改革不断深化,要求护士长有远见和创新性的思维方式,优秀的品质,统筹全局的能力。完善的人格魅力是做好护士长工作的前提,具备较强的业务能力和多元化意识才能推动护理工作向前发展,科学的管理方法与和谐的人际关系则是协调顺利完成各项护理工作的根本保证。

参考文献

[1]潘颖丽,杨艳.实施人本管理提升科室核心竞争力-护理管理杂志,2005(09)

当代护士论文篇(7)

【关键词】优质护理;老年卧床患者;满意度;护士素质

据统计,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由于老年人各组织器官的功能衰退,新陈代谢减缓,再加上患有多种慢性疾病,恢复起来病程长、预后差、合并症多[1]。因而导致骨科老年卧床患者的护理内容杂、难度大,要求多。这对临床护理人员和患者家庭都提出了较大的挑战。2010年卫生厅在全国号召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我科于2010年10月在骨科病房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笔者通过对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前后三个月骨科老年卧床患者的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及护士理论、操作成绩和沟通能力、礼貌礼仪方面进行比较,观察对骨科老年卧床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各方面的反应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10年7月~2010年l2月,对骨科60岁以上老年卧床患者及其家属进行问卷调查,要求被调查对象意识清楚,认知能力正常,患者入院后卧床3天以上。共调查病例94例,其中男性60例,女性34例,年60-94岁,平均72岁,其中颈椎手术6例,胸腰椎手术28例,股骨骨折32例,骨盆骨折4例,髌骨骨折5例,胫腓骨骨折13例,踝关节骨折6例。合并高血压的27例,合并心脏病的l6例,合并糖尿病的l5例,合并中风偏瘫后遗症者6例,住院天数12-36天,平均l6天。7-9月43例为对照组,l0-12月51例为实验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治疗、合并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调查方法

1.2.1 问卷调查: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其基本内容源自医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目标手册,结合骨科专科特点进行设计,邀请本院护理专家及骨科专科护师参与测评、修改。调查者由护士长或骨科责任组长担任,调查时机选择患者出院前l-2天。问卷内容包括l0个条目,均为选择题,包括服务态度、健康宣教、专业水平、基础护理、沟通解释5个方面,问卷还设计两个开放性问题:对病房及护理工作的建议,最满意的护士。问卷最后由调查者测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并发症登记。问卷当场发放,当场收回。

1.2.2 护士考核:由护士长和责任组长负责对护士进行每月理论和操作考核,理论试卷围绕骨科及老年患者的护理知识进行出题,每份试卷均由骨科护士长及专科护师审阅、修改,保证每月的考题无雷同,难易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操作考核则采取随机抽签的形式,对骨科病房常用的l6项护理操作进行抽签,每人一项,在病房对患者进行现场操作,评分以“省标”为标准,操作的难易程度、患者病情、配合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l0.0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统计方法为x2检验。

2 结果

2.1 骨科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前后老年卧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及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项目病例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 实施前4387.1539.5 实施后5197.7319.6 注:P

项目护理理论成绩护理操作成绩沟通能力礼貌礼仪 实施前75.1489.7478.680.9实施后80.4793.6492.8 96.l2 注:P

3 讨论

3.1 对骨科老年卧床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p

3.2 对骨科老年卧床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p

3.3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可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 我院骨科的低年资护士比例较高,而低年资护士多为80年代独生子女,在“慎独”和“移情”方面比较欠缺,护患沟通能力不强。李湘平等调查结果显示:90.67%的护士认为应加强人际沟通知识、能力的培养,特别是低年资护士缺少社会阅历,临床经验缺失,更有必要对其进行护患沟通技能的培训[6]。彭华等还指出:对不同层次护士的操作合格率调查均显示新毕业护士基础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低,存在常用操作技术不规范、不熟练,应急能力和整体观念欠缺等问题[7]。低年资护士入院后虽已进行护理操作及护士礼仪培训,但培训时间短,实用性不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采用APN模式排班,实行分层次使用护士,由高年资护士与低年资护士搭配为一组工作,高年资护士在护理操作、病情观察、护患沟通、护理礼仪等方面以身作则,并对低年资护士随时进行现场操作示范、指导,加强了教学的效果,达到了实用的培训目的。久而久之对低年资护士有良性引导作用,对高年资护士有刺激激励作用。通过三个月的观察与考核,护士理论、操作成绩较前明显提高(P

4 小结

老年人由于疾病、受伤、手术或其他原因出现活动能力减退时常常被安排卧床休息。不管一个人由于治疗或者被忽视而卧床,身体的各个系统都将会遭受损伤[8]。对骨科老年卧床患者实行优质护理服务,不仅减轻了患者家庭的照护压力,更保证了护理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同时在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过程中,护士们用自己的行动赢得了患者更多尊重和认可,也更激发了护士的职业成就感与自豪感。护士更爱岗敬业,促使护理工作更加“贴近患者贴近临床 贴近社会”,真正创造让“患者满意 社会满意 政府满意”的优质护理服。

参考文献

[1] 王桂玲,吴风坡.浅谈老年骨科病人护理的特殊性.当代医学.2010,2,102-103.

[2] 吴越娣.住院患者及家属对无陪护病房需求的调查分析.当代护士,2011,1:96-97.

[3] Pendergast DR,Fisher NM,Calkins E.Cardiovascular, neuromuscular, and metabolic? alterations with age leading to frailty[J].J Gerontol,1993,48(Speclss):61-67.

[4] Kathy Fletcher.Immobility:Geriatric Self-Learning Module[J].Medsurg Nursing.Pitman:2005,14,(1):35-38.

[5] Lindgren M. Unosson M.Fredrikson M.1mmobility―a ?major risk factor for development of pressurulcers? amonghospitalized patients:a prospective study J].Scandinavian Journal of Caring Sciences,2004,18(1):57-64.

[6] 李湘平,唐莹.护理人员人际沟通知识 态度行为的调查[J].护理学杂志,2005,20(22):19―21.

当代护士论文篇(8)

尽管“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在全社会范围已普遍推行,但在护理实践中,开展人性化照护护理还存在着不尽人意之处。大多数患者观念落后对医院的服务以治好病为原则,对某些低水平的医疗服务感到满足,由此导致护理服务只能在低水平徘徊。再则由于医疗卫生事业经费不足,医院的设施、配置也多从节约经费方面考虑,忽视了患者是否舒适和方便。加之医护人员的责任心、同情心不强,人文服务意识差,使患者心里感到不适,影响了满意度。作为护理队伍中的一员,我们的人性关怀理念更待加强,此外在倡导优质护理的大环境下,我们该如何去体现我们的价值也是我们护理人员该思索的问题。现将人性照护的一些措施进行介绍,以期对提升人性化服务水平有所帮助。

1 营造人性化服务环境

1.1发展现代化医院,创建优美、舒适的就医环境。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医疗卫生资源的需要,许多医院大力实现现代化改造,以医院特有的现代化诊疗环境以及便于患者治疗康复的温馨环境和优质服务所形成的医院文化已成为现代医院的标志。美国学者Fontaine等[4]报道,重症监护病房环境的人性化设计有利于减轻患者的压力,保护患者的免疫功能,促进其恢复健康,满足患者及其家属的需要。

1.2创建方便、温馨的工作流程。实行首问负责制,提供方便、快捷的“一站式服务”,简化工作流程。患者一进入病房主管护士根据其年龄、职业给予亲切而适当的称谓,给予适当的、环境介绍、落实第一顿饭。与患者进行双向交流的服务指导,详细介绍主管医生和护士,并将住院环境、探视陪护制度、饮食、安全等制度逐一为患者及家属进行耐心的介绍。有效的做好入院宣教,对于患者提出的要求,尽快地给予解决和答复。患者出院时叮嘱患者注意身体,协助患者办好相关手续,护送患者至电梯口。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文照护,不仅要在院内实施,还要扩展到患者出院以后[5]。患者出院1w内进行电话随访,关注患者出院后的健康状况。

2 以人为本,推行人性化服务

2.1进行人性化服务理念的教育 在全院进行人文科学以及人性化护理相关的学习,特别注意沟通技巧和心理学的培训,让每个护理人员充分了解护理学发展的趋势,了解人性化护理服务的理念和要求,为在病房开展人性化护理工作打下理论基础[6]。帮助护士建立人性化理念,加强专业理论技能训练,掌握服务患者的技巧,将人性化理念转化为关爱患者的自觉行为,并贯穿于临床护理服务当中[7]。

2.2规范护士行为和语言 从细节着手,集中时间请礼仪老师进行护士的行为和语言培训,要求护士注意礼仪、礼节,仪表整洁、大方、具有良好的修饰和职业特点。

2.3多方面提升护士自身素质 要求护士自觉通过多种途径学习相关知识,训练操作技能,丰富心理学、伦理学、人文科学、专科护理知识,从而在操作规范,沟通技巧,专业知识、服务理念上有进一步的提高。

3 人性化护理管理

人性化管理的对象不仅是患者,只有幸福的员工才有患者满意的医院已逐步成为医院管理者的共识[8]。在维护人的健康方面,护理工作十分重要。但是,现实中护士的地位与医生相去甚远,护士更需要尊重和理解,尤其是护理管理者的尊重和理解。如果护理管理者用过分严格的规章制度督查、控制护理人员,缺少对个人的关爱,不仅会影响个人的自尊,还会增强逆反心理,降低护理服务的工作效率。因此护理管理者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缓解护士各方面的压力,使护士身心健康发展,需要在制度、待遇、文化等各个方面关爱和帮助护士,从各个管理层实施提升护士工作、学习和生活品质的举措,加强员工团队凝聚力建设,使护理人员在辛劳中获得归属感,使大家更好地投入护理服务,形成一种无形的内在动力[4]。

总之,人性化护理内涵不再是“被动而机械地执行医嘱”,它指引护士要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健康,这完全与现代医学模式相符合。将人性照护理论与整体护理相结合,在高品质医疗水平保持不变的状态小,充分保障患者的各项权益,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的需求,能使患者的满意度上升,提高护士的职业形象及自身素质,同时还能树立良好的护理品牌效应。

参考文献:

[1]何晓艳,王淑芳."以人为本"理念在精神科护理中的探索和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4(26):17.

[2]魏陶军.经桡动脉路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120例人性化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34):32-34.

[3]王庆华,黄爱华.应用人性照护理论开展"3H"护理教育的体会[J].中华护理教育,2007.7(4):88-90.

[4]FONTAINE D K,BRIGGS L P,SMITH B P.Desig-ning humanistic critical care environments[J].Crit Care Nurs Q,2001,24(3):21-34.

[5]潘杰.论人性化护理服务的实施[J].护理学杂志,2006,2(21):59-61.

当代护士论文篇(9)

摘要:目的:青年护士是护理队伍的主要力量,她们能否健康成长将直接关系到护理事业的发展前途和命运。本文通过走进她们的内心世界,探析青年护士健康成长相关因素,为青年护士健康发展积极创造条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上海仁济医院临床第一线青年护士就职业态度、价值观取向、生活经济状况与需求、对医院及护理管理的参与意识四个方面做了详细的调查。结论:探析青年护士健康发展的相关因素,进行分阶段、有计划、定目标地系统培养,是医学模式的转变与21世纪培养全能护士的需要。关键词:青年护士健康发展探析对策青年时代是人生的关键时期,青年护士是护理队伍的主要力量,她们能否健康成长将直接关系到护理事业的发展前途和命运。因而通过管理者角度用整体观念来探析身体、心理、精神、社会文化等各种因素,走进青年护士内心世界,找出青年护士健康成长相关因素,创造更有利于青年护士健康发展的氛围。1.对象与方法:1.1调查对象2000年10月对全院35岁以下青年护士共546名作为调查对象,其中未婚%,已婚%,调查对象年龄结构。(见表1)表1调查对象年龄结构(n=546)1.2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从价值观取向、职业态度、生活经济状况与需求、对医院及护理管理的参与意识四个方面设计问卷,共有问题21题。发出问卷551张,回收546张,回收率99%,有效率100%。2.结果:2.1价值观方面(见表2、表3)表2有关价值观态度(n=546)结果显示:当问及“希望得到大专文凭的目的”时,有81%的青年护士选择掌握专业知识完善知识结构。有76%的青年护士选择不损害集体利益情况下,同时兼顾个人利益。分别有48%及49%的青年护士选择只求奉献、不求索取,多奉献、少索取及多奉献、多索取。表3不同年龄青年护士人生观态度结果显示:当问及“人生幸福最重要的因素”时,青年护士依次选择是有一个温暖的家,有文化、有知识,收入可观、生活富有,事业成功、受人尊敬。有67%的23岁-27岁青年护士选择有一个温暖的家。2.2职业态度方面(见表4)表4不同年龄青年护士职业态度结果显示:青年护士同时有职业自豪感和危机感,100%的33岁-35岁青年护士有职业危机感。2.3生活、经济状况及需求(见表5)表5生活、经济状况及需求(n=546)结果显示:当问及“最欣赏的生活方式”有48%青年护士选择追求合乎自己兴趣的生活。有79%青年护士不满足现有收入但收支平衡。有69%的青年护士希望党组织在政治上多关心。2.4对医院及护理部的参与意识方面(见表6)表6对医院及护理部的参与意识(n=546)结果显示:77%青年护士认为护士长竞聘形式好。当问及“卫生制度改革对医院造成影响,您对仁济未来可否有信心”时,有86%青年护士表示乐观。[NextPage]3.讨论3.1青年护士将传统价值观念和现代价值意识充分融合。(见表2、3)当今时代的发展使青年护士的价值观念也在发生着变化,传统的价值观念正在逐渐淡化,但她们并未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而是形成了集时代特点和职业特质的新世纪青年女性的价值观念。数据表明,越来越多的青年护士开始关注自己的个人利益和个人价值,追求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奉献与索取的统一,并且认为个人价值与知识层次有关,将掌握专业知识完善知识结构作为提高学历的目的。同时不同年龄的青年护士将人生幸福最重要的因素依次选择是有一个温暖的家,有文化、有知识,事业成功、受人尊敬,特别是23岁-32岁的护士,正处于婚恋阶段,面临新的小家庭生活,而28岁-32岁青年护士,往往孩子年幼需要照顾。如何帮助她们正确处理婚姻恋爱、家庭、工作、三者的关系是此阶段青年护士健康发展的主要任务。3.2青年护士有职业自豪感和危机感并存的现象。(见表4)护理学科的发展,护士社会地位的提高,使青年护士不再为自己的职业自卑。但学科的发展对护士的要求相应提高,学历要求的提高、人事制度的改革、大批外地护士的涌入,使青年护士明显的感到职业危机。特别是33岁-35岁的护士,担心自己只有中专学历可能会被淘汰,危机感明显加重。如何将危机感转化为青年护士健康发展道路上的积极因素成为护理管理者思考的问题。3.3追求个性化精神生活,渴望得到关心理解。(见表5)数据表明:追求合乎自己兴趣的生活是大多数青年护士欣赏的生活方式,虽然不满足现有收入但收支平衡,平时她们关注时事,喜欢时尚,渴望党组织、护理部多给予关心理解。由此说明,护理管理者必须注重青年护士的精神世界,营造适合她们健康发展的心理氛围。3.4青年护士爱院、爱护理,参与管理的意识强。(见表6)青年护士热爱医院、热爱护理,并有较强的参与管理意识。护理管理者应让青年护士感到自己是医院的主人,把个人的发展与医院、护理学科发展紧密相连。4.对策4.1培养青年护士责任意识。强烈的责任感是事业成功的关键,通过组织新护士参观院史展览,开展入党启蒙教育,举办“畅谈梦想”二十岁护士生日晚会,使新护士在从学校走上社会、知识向能力转化的过程中,在思想上加强责任意识,为青年护士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护理管理者要在青年护士中创导温暖的家庭生活与自我发展相结合的人生态度,使她们从沉湎于小家庭的传统女性思想中走出来,担负起对家庭、对病人、对医院、对护理事业的责任。用工作本身吸引青年护士,鼓励青年护士参与病房管理,协助护士长工作。将责任意识贯穿在青年护士成长的全过程,是青年护士实现岗位奉献,岗位成材的关键。4.2激发青年护士竞争意识。在竞争中求发展,满足青年渴望成材的愿望。护理部在人才的选拔和培养上打破“论资排辈”的传统观念,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机制。先挑选一批青年护理骨干,并通过医院、护理部优秀青年擂台赛,使一批优秀青年护士脱颖而出。其中部分青年护士通过护士长竞聘,走上护士长岗位。事业的成功,自身价值的充分体现与肯定,使青年护士在成长过程中,以更饱满的姿态应对护理工作中的各种挑战。4.3引导青年护士的创新意识,提供自由驰骋的空间。青年读书会成为共同学习、相互倾诉的交流空间。5-12天使护理网站是一批年轻护士把护理带入浩翰的internet无限空间。走上讲台宣读论文、申报课题、担任大型健康教育讲座的讲师,又为青年护士提供了锻炼成长的发展空间。引导青年护士的创新意识,及时了解护理前沿动态,增强向新护理领域探索自觉性,为青年护士留有发展空间,迎接挑战,创造未来。4.4强化管理者内部服务意识[2]。青年护士在成长过程中,需要管理者的支持、帮助和正取引导。党组织、护士长定时与青年护士进行有效的心理沟通,重视合理需求。常常有青年护士因贪玩、减肥等原因,养成不良的生活方式,睡眠不足、饮食不规律。管理者应及时给予正确引导。护士长逢年过节给青年护士家属寄贺卡、送祝福,使她们在成长过程中感受到被信任、被尊重、被关心、被理解。5.小结青年护士成长的过程是连续的过程,也是管理者对其进行培养塑造的关键时期。护理管理者必须注重培养的发展性和连续性,进行分阶段、有计划、定目标系统培养。为青年护士健康发展积极创造条件,培养具有知识、技能、爱心的21世纪的新型护理人才。

当代护士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430-01

随着“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的开展,为了适应医学科学发展的需要,迫切要求护士长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崇高的道德水准,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有熟练的技术操作,要思想敏捷,具有良好的自制能力和人际关系的交往能力。

护理管理学既属于护理学,又属于管理学的分支学科范围。护理管理是一种行为过程,是护理管理者为了实现管理目标,采用一定的组织形式和方法,指挥、协调和控制被管理者完成预定护理目标的一种活动过程。管理者、被管理者和作用对象构成管理活动的三要素,其中管理者是活动的主体,护士长即为科室和病房护理管理的主体,如何提高护士长的素质和管理能力,改善护理质量是摆在当前医院管理者面前的重要课题。作者参考有关文献结合多年担任护士长的工作经验就护士长应具备的素质、提高护士长素质的途径和方法、护理管理中应注意的技巧探讨如下。

1 护士长应具备的素质

1.1 有崇高的思想境界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要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关心群众疾苦,把“解除病人的痛苦”作为自己最大的愿望,一切要忠实于病人的利益,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具有高度的同情心和敬业奉献精神,对待病人一视同仁,杜绝贪欲厌恶之心,做到自尊、自爱、自强、自重。

1.2 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熟练的技术操作:作为护士长应该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并精通本专业知识,了解本专业的新进展,成为学科带头人,练就精湛的技术,做执行各种操作规程的模范,取得护士在专业知识和护理操作技能方面对护士长的佩服,要善于学习和掌握应用于临床的一系列新的检查、诊断、治疗和护理方法以及新的医疗护理技术的应用。并带领全科加强护理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

1.3 当好护患代言人:护士长首先要关心、爱护、尊重、理解护士,对自己的下属要以诚相待,做护士的知心人,尽量满足下属护理人员的群体利益,代表护理人员与行政后勤部门协商为护理人员争取权益。其次护士长要代表患者的利益,反映患者的要求,与有关人员联系和沟通,为患者解决困难,尽量满足他们的需求。

1.4 要有公关意识,善于处理各种人际关系:护士长既是护理指挥系统的中层骨干力量,又是沟通上下的桥梁,医院护理指挥系统的计划决策均要通过护士长带领护士去贯彻实施,所以护士长要团结在护理部周围,主动争取得到护理部的支持,对护理部下达的各项任务,应结合科室的具体情况进行有效的落实,并及时反馈科室信息及病人的要求,参与修订护理计划。

2 提高护士长素质的途径和方法

2.1 强化培训,增强管理能力:护理管理具有独立性、综合性、科学性和艺术性,可分为护理行政管理、护理业务管理、护理教育管理三部分。实践证明,单凭经验管理是不能适应护理管理发展的,学习是提高素质的主要途径,护士长应以学习护理管理知识及护理专业知识为重点。可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即邀请具有丰富管理经验的护理专家、护士长讲学,进行现身说法,解决护士长在实际工作中碰到的问题和派出去参观学习、参加学术会议、进修等。

2.2 实行护士长任期目标责任制:护士长在任职期间要根据医院、护理部的工作总目标,结合科室工作、护理人员结构、素质等方面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定期对护土长的任职进行考核,了解护士长履行职责、工作质量及管理水平情况,充分发挥护士长的职能作用。采取年度护士长述职,综合科室工作质量达标等管理项目和个人德、能、勤、绩的实际考核,进行本科及全院范围内民主测评,医院考核组进行综合分析,对照考核标准逐个做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的结论,提交院领导审议,从而促使护士长在竞争中思考变革,提高自我,增强护士长队伍的活力。

3 护理管理技巧

3.1 作风民主,宽宏待人:护士长要广泛听取医护人员的意见,及时纠正工作中的失误和偏差;让护士参与病房管理,以增强她们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感。宽宏是在一定质、量、度范围内,不怕她们工作和生活中有缺点和错误,而是捕捉有利时机进行启示、诱导、教育。护士长的作风民主、宽宏待人,能使下属护士产生安全感,大家不必担心“穿小鞋”、“抓辫子”,心情舒畅,有利团结,增加凝聚力。

3.2 公正和公开:作为护士长一定要公正,切不可戴有色眼镜,厚此薄彼,这样最容易引起护士与护士,护士与护士长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越大,其离心力越大,护理工作质量势必受到影响。在护士长有限的权力范围内,可利用的激励资源有工资、奖金、推荐晋升、派出进修(学习)、评选先进等,充分利用这些激励资源,鼓励每位护士实现自己的理想,提高自己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同时要善于发现先进思想和事迹,进行宣传和表彰,以激发护士的工作热情。

3.3 注重护士业务水平的提高:要经常组织开展新业务、新技术的学习,以拓宽知识面。采取考试、考核、以老带新的方法。对不同年资护士,进行不同的培训。毕业1-3年的护士,主要是学好三基训练要求的基本功,巩固在校所学知识,以融会贯通。毕业4-5年的,缺什么,补什么,以自学为主,组织讲座、参加学术活动等。毕业5年以上的,除自学为主外,还应压重担,选送深造等。

3.4 重视护理质量管理:护理工作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是客观存在的,护理管理应以严格的质量控制为根本。要着眼于各要素质量,以统筹全局;具体抓环节质量,重视终末质量,进行质量的反馈控制。反馈内容包括工作的态度、效率和质量,把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并反馈给护士,肯定成绩,表扬优秀,对差的提出纠正方案,达到改进护理工作,提高质量之目的。

总之在临床工作中,通过护士长加强管理,采取预防措施,反复强化,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提高护理人员的思想素质,会让业务水平及护理质量均有明显提高,同时也密切了护患关系。因此护士长在减少护理差错,保证护理工作安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护士长应树立良好的形象去影响和带动护士努力进入角色,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上一篇: 服装国际贸易论文 下一篇: 工厂转正工作计划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