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建筑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外建筑杂志 部级期刊

Chinese & Overseas Architecture

  • 43-1255/TU 国内刊号
  • 1008-0422 国际刊号
  • 0.55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中外建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信息中心;长沙市住房和城乡建设信息中心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95年创刊,目前已被上海图书馆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外建筑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专题:长沙经典建筑、刊首语、专题:长沙经典建筑_红色建筑篇、专题:长沙经典建筑_历史建筑篇、专题:长沙经典建筑_现代建筑篇、城市设计、建筑设计、建筑史论

中外建筑 2016年第06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外建筑杂志卷首语
闲散聊城市1-1

摘要:长居城市,便能目击爱恨交织的城市变化。回想少不更事时,家母单位院内的童年时光:彼时院墙外是菜地,逢夏日,捕蜻蜓、知了、金龟子等游戏满是自然况味;"锅底水塘"四处可见,虽不便于小儿玩水,每有胆大少年击水其中……一派"南国地理"。

中外建筑杂志视点
中国产业新城运营商评价研究10-13

摘要:目前,新型城镇化已成为推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支撑,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点。产业新城作为"双创"载体和中国经济升级转型的引擎,围绕"产业升级"和"城市升级",将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凡益会客厅第七期“城市生长之城·惑”15-23

摘要:"一座城市不仅是建筑和街道的结合,它有一种灵魂和氛围,即所有钢筋水泥都应为之服务的社会特征"。城市的灵魂蕴藏于城市的发展与变迁当中,每一段城市的发展都塑造了这座城市。我们塑造了城市,城市又在塑造。我们将城市塑造成钢筋铁骨,城市还给我们坚固冷漠。在高楼林立、街市繁荣的背后,城市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让人困惑。正如我们将城市的脉搏梳理得纵横交错,城市还给我们一次次交通堵塞。然而,在城市发展这个问题上,我们面临着很多的疑惑与困惑。本次论坛邀请四名建筑师与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城市发展之"惑"。

中外建筑杂志游踪
印在国旗上的遗迹之美24-28

摘要:太阳在最后紧要关头躲入了一片云彩里,把天空染得通红,再不露面。吴哥窟的黑影耸立在如火一般的霞光里,仿佛在燃烧着时间,佛像沉默的等待着,静寂逐渐弥漫到四周,等待日落西山,暮色大地。小吴哥当年法国生物学家亨利穆奥在原始森林中头一眼看到的,就是这五座高塔,作为头一个被发现的吴哥建筑群,小吴哥当之无愧的被印在了柬埔寨的国旗上。吴哥景区按地域分,有小圈,大圈,外圈之别。在这片广阔的森林里,曾经的信徒国度不知道建造了多少佛寺陵墓,它们曾经辉煌,曾经昂首挺胸的迎接众多信徒,各国使节,群臣和君王,甚至神灵。

中外建筑杂志观点
建筑结构创新研究——扎哈·哈迪德与崔恺设计项目比较与探究29-31

摘要:对比、分析扎哈·哈迪德与崔恺两位风格迥异的大师的经典作品,试图探究二者结构创新的设计根源,以及具体的创作手法。从本土意向到抽象自然,再到更为复杂的设计意图的结构落实和转化,从大师作品中汲取突破结构与空间桎梏的灵感和手法。

黄龙客家古村落民间信仰空间与村落环境的有机融合32-35

摘要:以闽西永定县黄龙村为例,解析客家古村落民间信仰空间与村落环境的有机融合关系。通过对当地资料收集、实地调研、行为观察等方法探讨客家村落内民间信仰空间总体布局特点,挖掘村落内地形、水文、道路等因素与信仰空间点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分布在不同土楼民居中神明空间的共同规律和独特布置。随着时代的发展,村落中具有重要的物质、精神和教育作用的庙宇空间和宗祠建筑正遭到破坏,思考当代如何良好地传承和创新势在必行。

弱体强面:剥离的建筑设计手法36-38

摘要:建筑设计手法是解决设计构思和矛盾的方式或技巧,有着很好的可操作性。论文阐述的手法是在对使用功能和建筑内部空间无影响的基础之上,体现建筑形体整个三维的"面",并重视强化"面"而弱化"形体",使"面"变为建筑设计的主角。"弱体强面"的建筑设计手法是建筑师们在设计过程当中探索出的新型创新技巧。这种建筑设计手法并不单单关注着创新的建筑形式,同时也很好地解决着建筑的组织功能、造型空间和建筑技术应用。

烟台山外廊式建筑的发展演变39-41

摘要:鸦片战争的爆发,使中国进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西方殖民者开始在中国租地建房,而殖民者在中国最早建造的西式建筑便是外廊式建筑。这种适合在热带、亚热带地区的建筑形式同样伴随着殖民者来到中国北方地区。通过本文对烟台山不同时期外廊式建筑的研究,总结出外廊式建筑发展与演变的一般规律。

浪漫音诗——论音乐建筑飞利浦馆的设计意趣42-44

摘要:1958年为布鲁塞尔世界博览会设计的飞利浦馆是一座理性和感性结合的音乐建筑。其外观为双曲抛物面形状,设计灵感来自于泽纳基斯创作的音乐《转化》;其内部展示空间形成了把光线、彩色图像、节奏和声音都组合在一起的有机体,让观者体验到一首与众不同的"电子音诗"。艺术观念、数理逻辑与哲学内涵成为这座建筑创作的源泉,引领我们回味建筑师、工程师和音乐家的创作激情。

地域建筑的文化编码机制研究45-48

摘要:地域文化是一种被集体所共同认可和尊崇的信仰和理念,它可以被分解成自然的和人文的诸多文化因子。因子要素将以功能、含义、结构技术等形式编码于建筑中,经过因子间复杂的相互作用,最终形成具有稳定特性的地域建筑。本文从基本原理入手,尝试总结地域建筑形成的过程及特点,从而为保护与发展地域建筑和地域文化提供理论依据。

全英教学模式在建筑学专业课程中的应用初探49-50

摘要:全英教学已成为各大高校教学改革不可抗拒的趋势。本文结合建筑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对建筑技术科学类专业课程进行全英教学模式改革的意义、可能遇到的困难及应对策略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为此类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古城开发与保护背景下的“人”的因素——以商丘古城为例51-54

摘要:随着古城开发与保护热情的高涨,越来越多的古城迎来了重获新生的机会。但是,当前社会对古城商业开发过大或者一味"修旧如旧",我们应该对古城居民即"人"的因素更加重视。这里就当前古城开发保护当中的普遍问题结合商丘古城的实例,列取了比较典型的十一个方面的问题及解决建议,最后给出了个人的关于古城建设方面的更加人性化的五点展望。

中小型航站楼的地域性设计探索——以嘉峪关、敦煌、庆阳航站楼为例55-58

摘要:地域性作为当今全球化背景下地区建筑的属性之一,是航站楼建筑特色设计的重要方向。文章从分析地域性建筑概念、理论及特征入手,探索了航站楼的布局构型、功能空间、材质形态、结构建造的地域性塑造。契合地域性自然、人文、技术经济之要素,以嘉峪关、敦煌、庆阳航站楼实践为例,提出中小型航站楼地域性设计的理念、思路与方法。将地域性设计方法总结为:建筑原型提取与转译、文化符号隐喻与表达、地域元素抽象与模仿,以期为地域性建筑设计提供方法借鉴。

浪石古村落建筑及装饰艺术解析59-60

摘要:乡土建筑是中国建筑遗产中不可分割的部分,浪石古村落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形成了极具地域特色的耕读文化建筑环境,是人文形态与建筑文化及装饰艺术的高度结合,是耕读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相互交融,而蕴含在建筑及装饰艺术中的人文精神,是当今世界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

商业建筑入口空间设计方法分析61-62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人们对建筑功能要求越来越多,除了具备冬暖夏凉、遮风挡雨等基本功能之外,还要在安全可靠性、经济性、耗能等方面有所突破,从而尽量满足人们的需求。商业建筑入口空间既是消费者进出商店的重要通道,也是对城市空间和商业建筑内部空间的过渡,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在商业建筑入口空间设计方面,一定要在了解其基本特征的基础上,采用恰当的设计方法,从而达到人们的要求。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63-64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品味的提升,也逐渐提高了环境艺术设计的要求,通常情况下,良好设计可以改变周边生活环境,让人产生和谐之感。近年来,"混沌之美"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应用越来越多,但很多人并不了解何为"混沌之美",这就需要对其进行解读,以便实现理想化设计。

再谈室内设计如何与建筑相融合65-67

摘要:所谓建筑设计既是指在建筑物建造前,设计师结合建筑物具体需求将施工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和方法进行拟定,并借助图纸和文件制定成具体方案,以此来作为建筑施工过程中的主要依据。而室内设计是指结合建筑物外部环境、具体用途及其它相关因素对建筑物室内进行设计,以便于能够满足人们精神和物质上的需求。本文在此针对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分别进行介绍,指出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并针对两者的互相融合提出一定措施,主要目的在于为同行提供一定借鉴作用,以便于在工作中能够准确把握建筑精髓,从而呈现出优质的建筑效果。

对外国古代建筑史教材编写的一点建议68-70

摘要:本文通过列举外国古代建筑史课程中使用的两本基本教材《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叶以前》和《外国建筑历史图说》一些地方存在的差异,提出几点教材编写修正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