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建筑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2-11-26 22:16:41

中外建筑论文

中外建筑论文篇(1)

建筑文化是人类历史长河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座建筑物不是无生命的瓦砾砖砌抑或是僵硬的地标。历史建筑可以见证一段历史,现代建筑可以代表现代的审美学和高科技的发展。不同地域的建筑物从侧面反映了不同国家的文化传统。从世界八大奇迹的中国长城,古埃及金字塔再到现代建筑的台北101大楼,无一不体现着建筑业的发展和文化底蕴。

说到建筑的发展史,人类最基本的活动便是衣食住行,其中住就是建筑的体现,早在原始社会,我们的祖先就用树枝,石块等最简单的资源构筑巢穴挡风遮雨,躲避野兽的袭击。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的建筑不再满足于简单的居住要求,建筑的类型日益丰富,建筑技术也不断提高,对高生活品质的追求促使着人们以欣赏或者其他目的建造各样的建筑物。建筑学的形成正式因为人们有意识地创造并美化我们的生活环境,于是有了日新月异的建筑。不同的地域由于文化的差异,生活的环境甚至信仰的不同对建筑美学有着不同的理解,于是才有了各式各样的风格的建筑物,这也正是其魅力所在。

首先来谈谈欧洲建筑,大多数人都能识别到中西建筑物的明显差异。总体来说欧洲建筑的特点便是简洁、线条分明、讲究对称、运用色彩的明暗,鲜淡来对视觉进行冲击.在意态上则使人感到壅容华贵.典雅,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力,欧式建筑的风格具有另人们感到无限向往及产生遐想的力量,这种风格大部分都体现在教堂,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于罗曼式建筑和文艺复兴建筑之间的1140左右诞生法国的哥特式建筑。最能体现其建筑风格的便是教堂像巴黎圣母大教堂、意大利米兰大教堂、德国科隆大教堂、英国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等。在中世纪高峰和晚期盛行于欧洲,发源于十二世纪的法国,持续至十六世纪,哥德式建筑的整体风格为高耸削瘦,以卓越的建筑技艺表现了神秘、哀婉、崇高的强烈情感,对后世其他艺术均有重大影响。哥德式大教堂等无价建筑艺术已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其也成了一门关于主教座堂和教堂的研究。十八世纪,英格兰开始了一连串的哥德复兴,蔓延至十九世纪的欧洲,并持续至二十世纪,主要影响教会与大学建筑。提到哥特式的发源就不得不提同时期的文化背景,在十二之十五世纪,欧洲整体的城市手工业和商业行会相当发达,城市内实行一定程度的民主政体,市民们以极高的热情建造教堂,以此相互争胜来表现自己的城市。另外,当时教堂已不再是纯属宗教性建筑物,它已成为城市公共生活的中心,成为市民大会堂、公共礼堂,甚至可用作市场和剧场。在宗教节日时,教堂往往成为热闹的赛会场地。在哥特式建筑盛行的时期尽管欧洲所有国家都经历过各种风格潮流和反潮流的强烈动汤,而在一系列国家里这种动荡还形成了独立的浓厚的地方传统。欧洲建筑风格另外一个重要代表便是文艺复兴建筑。文艺复兴建筑于15至19世纪起源于意大利,囊括了巴洛克建筑和古典艺术建筑,关于文艺复兴是一场发生在14至16世纪的文化思潮,最早起源于佛罗伦萨,后扩展至欧洲各国。文艺复兴不仅带来了思想上的革新,也给我们带来了一系列富有创意和代表的建筑物。文艺复兴期间的建筑师希望通过建筑物来传达一种对中世纪神权至上的批判和对人道主义的肯定的情感,于是文艺复兴建筑格外讲究秩序和比例,对立面和平面构图极其严谨,如建筑家布拉曼特重新设计修建了圣彼得大教堂,恢复了古代混泥土结构的工程方式。

再来看看东方的建筑,此时大家脑海里第一浮现的应该是长城了吧。的确,长城作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其蜿蜒的路线犹如一条巨龙,盘绕在中华大地之间。长城的修筑始于春秋战国时代,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长城的修建是为抵御不同时期的塞北游牧部落联盟侵袭。万里长城不仅仅是一座独具特色的建筑,更是一个国家的丰富文化内涵的遗产,它记载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残酷,有体现了古人的坚韧的毅力。在中国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孟姜女哭长城。大致

容是孟姜女跋山涉水去寻夫,却发现其丈夫为了建长城而劳累致死,于是在长城边上仰天长哭。故事的真实性已无从考证,但这从侧面反映了在秦朝,有多少平名百姓生活在秦始皇的暴政之下。当我们脚踏长城时,已经无法单纯的从审视一个伟大的建筑的角度去欣赏和感叹其伟大,我们不自觉的将那段历史和其联系在一起,这个时候长城不再是冰冷冷的城墙,他更是一个永久的历史的见证者,同时也是中国人民的勤劳,勇敢,吃苦耐劳的代表。因而用“万里长城永不倒”来象征、比喻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恒存发展,数千年一直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伟大形象。除了这样宏伟的建筑,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建筑也无一不体现了建筑于文化的密不可分。但凡是来北京旅游的,都会想要亲眼看看北京的四合院。四合院,及合院建筑的一种,一个院子四面都建有房屋,四合房屋,中心为院。北京四合院之所以有名,主要在于其建筑构造的独特之处,在中国传统建筑住宅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北京的四合院,院落宽绰疏朗,四面房屋各自独立,彼此之间有走廊连接,起居十分方便。四合院可谓是典型的老北京的代表,由于其建筑的特点,居住在里面的人互相往来十分便利,更促进了邻里感情,我们口中的老北京热情,好客,这其中大部分原因与那个时期的四合院的居住经验密不可分。由于四合院的唯一性,久而久之,大家便把北京和四合院自然而然的联系在了一起。由于中国是一个有多个名族组成的国家,建筑风格上也无一不体现着建筑文化的多元化。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建筑物质财富和建筑精神财富的总和可谓建筑文化。它是人类建筑活动方式和建筑产品的总和,是社会文化中的一个局部层次。具有自己的对象和内涵,建筑文化的本质在于它是环境文化,生存文化,社会文化和历史文化。

说到建筑的发展史,建筑往往在社会文艺发展中往往体现了滞后性,一般是哲学思想和艺术的杂交物。纵观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建筑物,我们不难体会到每个时期的建筑的风格的迥异,如何反应当时人们的观念。

再来看看现代建筑的发展,上海的金茂大厦,台北的101大楼,我们会感慨人类如此非凡的能力,当然这也离不开经济与科技的迅速发展。从这些高楼大厦,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城市甚至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拿最简单的例子,我们去了一个陌生的地方,眼睛最初所触及到的便是那座城市的建筑物,高大宏伟的建筑给我们以一种繁荣昌盛的感觉,错落有致的建筑,给我们以安详和整洁的映像。2008奥运在北京成功的举办,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的不仅仅是精彩的赛事,还有中国建筑师们独特的创新,鸟巢,水立方,都体现了“天人合一”这一思想。将自然与建筑相结合,也越来越成为现代建筑的追求。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也逐渐领会到自然和人类生活的密不可分,建筑师们希望通过将新型材料和原始自然的构造相结合,传达一种自然的理念。

总之,当我们欣赏一座建筑物时,单纯的从其外表去体会其美观是远远不够的,建筑物不是一对没有生命力的石头,水泥,钢材。一座伟大的建筑应该是有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抑或是历史底蕴,这样的建筑物才会引起人们内心深处的共鸣,才称得上是成功的建筑。

参考文献

[1]维基百科

[2]中国建筑网

中外建筑论文篇(2)

2.纯理论知识讲授,容易形成单调感。《中外建筑史》主要是以讲授建筑发展的历史过程为主体,教学方式多以课堂讲授为主,如果单一的按照时间发展顺序来讲授所有知识点容易让学生产生单调感。

二、教学改革思路和方法

针对上几个问题,本人在近年来的《中外建筑史》课堂上尝试采用一些解决方法。首先,想要把所有知识点都讲到基本不太可能实现,因此,在授课过程中有的放矢的选择重难点内容进行较为深入、详细的讲解,把其余内容作为课下辅助阅读理解。这样做的优点是能够解决课时不够的困难,《中国建筑史》、《外国古代建筑史》和《外国近现代建筑史》三部分内容以基本采用5:5:4的分配方式来完成一学期16周的学时安排。其次,在所讲授的重难点知识中,发展时间从公元前3千纪一直贯穿到近现代,其中风格流派、代表人物、典型实例等都极为庞杂,如何能够避免学生产生混淆和错乱是重要任务。我的做法是:在所讲授的每个时期或地区内容中,寻找出一条主线来贯穿整个时间轴,在这条主线上把重要人物或重点实例或事件穿去,使得学生在掌握该部分内容时能够产生联想记忆,由点到线再到面,这样就使得记忆的难点和要点主要是这些重要人物和典型实例。最后,关于纯理论内容的讲授,如何使学生避免产生枯燥和单调的感觉。我的做法是将授课方式多样化、授课内容趣味化。采用讲授、讨论、角色转换等方式来改变单一由教师讲授的做法,使得学生的兴趣大大提高。再来就是增加多种可能使得授课内容更加有趣味性。相关知识点的视频内容、关于某一个知识点的微课教学及互动讨论等都对课程内容的趣味性有所增加。

三、教学改革效果评价

通过在几年的授课实践中,以上这些教学方法的尝试基本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授课内容有选择的删减之后,大大减少了课程任务量,使得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够对建筑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难点内容有较为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对于每一个重难点内容,掌握由重要人物和典型实例所串起的主要发展轴线,使得整个历史阶段的内容有了相对容易的记忆点。以古罗马部分为例,这时期重要建筑类型多样,有庙宇、广场、斗兽场、图书馆、浴场等。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建立的主要发展轴线便是古罗马人对于公共建筑的发展有着很高的热忱。在这条主线之上包含有古罗马时期最为重要的几个建筑实例,有万神庙、大角斗场、古罗马广场群等。对于重要势力的记忆和理解对于学生来说容易很多,这样由点到线再到面的记忆方式效果较好。再来就是教学方式的多样话和趣味性的提高,由于加入了相关内容的视频作为辅助教学内容,使得学生不只是从教师一人视角来了解历史发展过程,而是有了多方的理解和解读,这对于学生来说无疑是增加趣味性的一个好方法。再加上让学生对于近现代的建筑大师的自我解读,更是能够促进学生的个人兴趣度,促使学生自发的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教学效果很好。

中外建筑论文篇(3)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中国古代建筑的木构建筑也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很多建筑理论却未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追根揭底还是存在很多原因的,此篇文章就要谈一谈中国建筑理论缺失的原因。

一、传统文化包袱沉重

传统建筑文化异彩与时代建筑文化格局纵横交错,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努力与文化反思相互交织,形成于不同历史背景下的文化观察和评判坐标在同一时空并存争胜,所有这一切,映现出世界文化视野中的当代中国建筑文化比较研究的多重色彩。中国现代化思想运动的一大特色,在于它始终是从文化层面来探讨中国出路问题。自近代以来的中国建筑领域,也把中国建筑的出路问题归结为如何解决建筑风格问题,停留于从建筑形式、风格的层面去找寻出路。

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国第一代建筑师开始,时代精神和民族情结的十字架就摆在中国建筑文化发展的道路上。中国建筑师这个职业从诞生之日起,就刻刻都在时代精神和传统文化的张力下挣扎,背负着沉重的文化包袱,挣扎着寻求传统文化的时代生长点或者时代文化的传统立足点。这样的传统,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建筑师的创作活动依然是在传统和时代张力下探求文化的时空吻接的又一种努力;贯通着主流建筑师心境的,依然是文化上的两难考虑。正是这种沉重的文化包袱,使我们经常被风格、形式所遮蔽,把寻找中国建筑的“民族风格、时代精神、地方特色”当作中国建筑界的最有价值的追求,却使建筑本应该思考的本体层面的问题长期受到忽视。

二、外来建筑相对强势

长期以来,以西方建筑话语为主的建筑思想一统天下使西方文化成为建筑的主流,当今盛行的全球化更是一个以西方世界的价值观为主体的“话语”领域,在建筑界则表现为建筑文化的国际化。全球化对中国建筑带来的最大影响就是建筑设计领域内国际建筑师的参与。

大量的设计任务被国际建筑师占有,造成了中国建筑在走向全球建筑设计市场中心的同时,中国建筑师却不断地被边缘化。边缘化的结果使越来越多的建筑师面临着更大的市场竞争,在激烈竞争的设计市场中迎合业主可能就是更多建筑师的选择了。与此同时,全球化也使中国的设计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有的西方建筑师为了占领中国市场,为了吸引业主的眼球,也设计出许多造型奇特、夸张的建筑形象来赢得设计任务。为了在这样的竞争中胜出,中国建筑师也纷纷重新陷入形式主义的泥潭。

三、本土建筑理论缺乏

虽然当代中国建筑界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接触西方的后现代主义和现代主义之后的各种建筑理论,西方蓬勃发展的建筑理论和建筑思潮摆在中国建筑学界面前,但却没有认真追溯后现代主义建筑产生的根源、没有吸收其研究问题的方法,没有消化吸收国外建筑学理论的精华。我们自己的建筑实践,又很少有人认识问题的能力能够达到理论的高度,而只能凭个人经验和“感觉”处理问题。对于建筑哲学的思考更是缺乏,而更多的是评论性和套用国外理论介绍设计方案和实际工程的论文,这反映了当代中国建筑界理论的缺乏。当代中国建筑界理论的缺乏,立足本土的理论体系未能形成,这造成我们没有自己的理论指导,只好转求国外。但“形而下”的模仿和形而上学的引进理论成为实践过程中两个相互推动的缺陷一一形而上学的使用来自国外的建筑理论使我们的实践活动表现为缺乏内涵的模仿,这导致适应当代中国特点的建筑学理论没有良好的实践基础,进而造成中国建筑只能遵循实用主义哲学,用功利主义的视角,充塞于我们视野的只能是地域、时代、民族等现实而功利的问题,而无法在本体层面上发现更具普遍意义的建筑基本问题。

四、创作环境仍未完善

伴随着社会开放、经济发展、文化的交流,当代中国建筑的整体创作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建筑泛意识形态思维模式逐渐淡化,精品意识已经觉醒,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获得认同,节约型社会的氛围正在强化,对于建筑的认识也在逐步走向成熟。但相比国外发达国家,我国社会对建筑的关注远远不够,社会整体对建筑的认识有待于提高,特别是在一些中小城市建筑创作环境急待改善。目前,主要存在着以下凡个方面的问题:

中外建筑论文篇(4)

中外建筑史或以此为核心延伸出的相关理论课程,比如,中外建筑艺术史或中外室内设计史,是艺术类院校中环境艺术专业不可或缺的专业理论教学内容。作为一门理论课,又以年代和史实为基础,很容易在学生脑中变为充斥着各种风格与主义,人名与大师的理论名词课。随着当下建筑界对西文理论著作的大量翻译,面对经济发展后更多的本土实践,人们对过往的理解和对当下的反思,使建筑史成为更鲜活的时代映照。就像开放带来的国际化建筑和从传统营建文化中收获的中国式新居并存一样,当下所经历的这些建筑革新终将成为未来的历史,以古建筑、图纸或文字的方式保存。因此,如何调整环境艺术专业的建筑史论教学,既使它更符合大学本科二三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又更契合环境艺术专业的实践性,是教师应当思考的问题。改良方向之一,是在建筑史论具有的理论性、书本化和说服力特点的基础上,使其变得更有趣味性,更贴近生活和具有批判力。

一、环境艺术专业的建筑史论教学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丰富内容在有限课时中的传递

环境艺术专业不同于五年制的建筑学专业,往往将中国建筑史和外国建筑史合并成中外建筑史一门课程,且分配课时不多。这使中外建筑史涵盖的古埃及到包豪斯,夏商遗址到非常建筑1)——这代传千古,遍及八方的广博内容,浓缩在有限时长的教学内。教学既为了传递知识,也为学生在课余时间的自我求索提供方法,丰富内容在有限课时中的传递及延续,是教学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二)理论趣味在艺术教学中的建立

越来越多的教育理论证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针对浩瀚的理论知识,唯有提高学生的兴趣才能使他们在大学课程的引导下主动获取更多课本以外的东西。艺术教学尤其需要考虑艺术生的特性,他们因习画与动手,往往比普通学生更希望通过图像借由体验的方式来认识事物。常会有学生质疑学习理论的必要性,建筑史论能否从“学以致知”的文化修养转变为“学以致用”的创作宝库,这取决于理论趣味在艺术教学中的建立,这种趣味能使学生将理论知识关联到自己周边的生活,并在知行合一中真正学会思考。

二、针对主要问题展开的教学尝试

辨明主要问题,能帮助教师有的放矢展开教学改良的探索。为了使建筑史论教学在有限学时内变得更具趣味性、生活化和思考力,以下九个方面是对传统理论教学的补充和细致调整。传统建筑史的讲授将中外建筑历史按时间和建筑类别加以论述,重点介绍每个时期和每种建筑类型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并介绍一些有代表性的建筑大师及其设计理论和观点。教学尝试依旧以这种经典模式为基础,但在总体架构、主题引入、讲授形式、现实延伸等各重要环节需加入更多关键性的细节调整。

(一)有限课时问题

针对有限课时问题,最重要的是使理论框架更清晰而生动的呈现在学生面前。既然将中国建筑史和外国建筑史合并为一个课程,那么建筑学界颇具开放性的中西方建筑文化比较问题,可成为整个课程的开端,问题一抛出,即使学生进入批判性思维,转变被动传授的状态。中外建筑史的总体发展特点和各时期风格要点应在分章节讲述前,于学生脑中形成立体框架。在此基础上,总体框架中的重要内容可由教师在课堂详解,而相对次要的内容则由学生课下获取。虽然只是对总体架构重点设计,但在这种前提下展开教学,教师可在有限课时内根据学生要求灵活调整重点内容,又不失给学生课余自学提供纲要。

(1)中西方建筑文化比较。在中西方建筑文化比较中有两个很有意思的大课题,一是中国善用土木营建而西方钟情于石材,二是中国传统建筑在历史延续中的不变和西方建筑发展的善变。若使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开始便意识到这种文化差异,他们便能在今后的具体主题分述中不断怀抱好奇以求验证与解答。另外,建筑师赵辰在《立面的“误会”》中也曾比较过中西建筑立面的态度:中国古建以屋檐面为主立面,而西方以教堂为代表的建筑则以山墙面为主立面。此类比较,深含建筑学未解之谜, 它使建筑史论不再是既定的史实而更具有批判性,这对于正处于怀疑和求索阶段的大学生来说是很好的切入点。

(2)总体理论框架的建立。中国建筑史和外国建筑史可采用不同的总体框架。在上一点明确了中西方建筑文化差异后,对于中国建筑史在时间线上变化不多的情况,宜按类型划分课程的主题,比如:住宅与聚落,宫殿、坛庙、陵墓,还有宗教建筑等;而外国建筑,因在各时代各地区风格迥异,以时间地点来划分则更利于学生了解外国建筑史中朝代更迭、样式迥异的善变性,比如: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中世纪到文艺复兴,古典主义到现代主义等等。同时,在中国建筑史总览中介绍中国古建筑单体的基本构成,以及由单体到院落的丰富组合发展出来的中国建筑多样性;而在外国建筑史的时间线上,则需强调从宗教到世俗的转变,以及建筑从实体到空间的发现。

(二)理论趣味问题

提高环境艺术专业的建筑史论课趣味,既可在教学手段上做文章,比如在静止图像课件之外加入视频媒体,在教师讲课之外增加学生讨论的环节,或是带学生外出参观等等,也应在教学内容的传授中注意更多细节。这些细节将深入到教学过程的引入、外延、语言、图像、构思、巩固等各个方面,以下六点是为总结。

(1)用日常环境作序。每门课程的第一节都是最重要的引导,很多学生会从第一节课的学习感受中直接得出是否会认真学习该课程的判断,课程缺乏细致的引导,就像书籍缺少引人入胜的序言一样。在总体理论框架建立之前,教师不妨将学生从书本引向熟悉的场所——从与他们大学生活关系最密切的校园开始,捕捉那些历史建筑的引子。中南民族大学校园建设依托民族教育的环境,校内不乏参照历史样式的建筑设计。此时,教师可以用轻松的方式,帮助学生逐一认识他们每日穿行路过的校门、石碑、教学楼等等。比如,民大校园的校训墙、南湖园入口、图书馆、美院教学楼等等,它们分别是影壁、牌坊、攒尖屋顶、土楼民居的真实再现(图1)。从学生惊讶的表情中,教师能读懂他们发自内心的认同,原来历史会以新的方式在最普通的日常环境中出现。

(2)加入现代建筑实践。在建筑史论讲述中不时加入现代建筑实践,是融合理论与实际的重要方法,这能使学生看到历史式样在现当代创作中的巧取或错用。比如,国际商业事务所SOM通过对中国古代“高层建筑”古塔的形式演变,创作出上海金茂大厦的外观,这是外籍建筑师巧取中国文化的聪明之举(图2)。但若反观中国本土设计的市政建筑,欧式古典可谓蔚然成风,例如,江西九江高级人民法院,这是当下中国“帝王建筑”下属的政府大楼,却完全照搬欧美古典宫殿的门脸,这究竟是设计师对历史背景的忽视,还是中国新权贵喜好的反映。这些现代建筑的现象都将令学生,即未来的设计师们深思(图3)。用历史反思当下,在现实环境中回顾过去,在历史与当代的互动中,教师为建筑史论注入有活力的当下思考,这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学习建筑史论的意义。

(3)理论语言的生活化。建筑史论中会出现大量专业名词和人物,仅中国传统屋顶的样式就可列出十几种。有些名词被人熟知,易于辨识,比如“斗拱”;有些却显得生僻拗口,比如“墀头”。教师在介绍每一个新的专业称谓时,对新说法的口语化解释非常必要。例如,对中国传统建筑的分类,在李乾朗先生笔下变得如此生动:住宅与聚落,不如说成“众生居所”;宫殿、坛庙、陵墓,不如叫做“帝王国度”,宗教建筑,实则为“神灵殿堂”。在将来,学生也许无法记住中国古建的所有类别,但他们一定会记得在中国悠长的历史中,有给老百姓、给皇族权贵、给已逝先人或仙人们盖的房子和构筑,这足以让他们理解建筑联系人、神、天地的意义。再如,介绍解构主义女性建筑师扎哈·哈迪德,也可借用电影《穿普拉达的女王》中“时尚女魔头”称号,形象且符合年轻人的表达方式。

(4)用图像传达。在图像和文字都能表明观点或陈述事实时,优先选择图像,这既满足多媒体课件宜多图少字的直观阅读需求,也符合艺术教育中艺术生们的专业习惯。例如,为了说明中国建筑史在西方建筑理论中不足称道的地位,不如直接借用英国的弗莱彻在《比较法世界建筑史》中“建筑之树”的图像:中国及日本只不过是西方建筑早期文明的一个次要分支,图像直接传达要点,形象深入人心(图4)。另有一些图像,它的表达趣味能够让人在强烈观感下记忆犹新,也可穿插到教学中。比如,国外艺术类学生为一些著名建筑师所创作的画像,这些脸谱不但捕获了大人物们的标志性神态,又将他们各自的代表性建筑与五官糅杂。因此,当学生想起勒·柯布西耶时,他们会从记忆中搜罗出他的脸谱:一个眼神凝重喜欢戴圆框眼镜的老头,这也是他的建筑杰作朗香教堂的平面图(图5)。

(5)用讲故事的方式。讲故事的方式不仅适用于孩童,也使成人获得更多的学习乐趣。这种方式不仅能将建筑历史上著名建筑师的生平变成人物传记,也能将相关联的知识点隐藏在故事的描述中。在中国近代建筑发展中,梁思成和林徽因是学生们很感兴趣的一对学者伉俪,他们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和理论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是这一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们俩在毕生的研究和田野考察中,与一个个中国“古建之最”萍水相逢:我国最早最完备的建筑学著作《营造法式》,我国现存最大唐代木建筑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我国现存最早木结构建筑山西五台山南禅寺大殿,我国现存最大建筑内塑像的天津蓟县独乐寺观音阁,我国现存最古最完整的木塔应县佛宫寺木塔。这么多建筑之最,由梁林夫妇一生的故事串起,才使这些古书和古建筑的传承与存在显得愈发珍贵,这些“最名”因故事中经历的艰辛和坎坷被更好的铭记。

(6)带着理论知识回想体验。学生在建筑历史的课堂学习后,会对以前熟视无睹的房子产生观察的兴趣。曾有学生在认识了中国古建筑屋顶样式后,很惊讶的发现武汉市街道上很多变电箱的小房子盖着庑殿顶(图6),这种明清时只有皇家和孔子殿堂才能使用的屋顶样式,现在却出现在小巷犄角旮旯的辅助设施上,足见历史变迁中的文化变革。在学生掌握一定知识后,让他们带着这些新知回想亲自走访过的美好建筑:校园、家乡或是他们读书旅行生活过的地方,这种温故知新的方式能用理论知识唤醒过去的体验。比如,可以开展建筑历史课程同乡会,让来自同一省份的学生们共同回想那些熟知亲历过的建成环境,组织成主题汇报,与大家分享。理论唯有在真实的体验中令人信服,古罗马万神庙顶部覆盖直径达40多米的穹顶,记住40多米这一数据并没有多大意义,有意义的事情在于当我们有一天真正置身于万神庙穹顶之下,感受到40多米跨度的众神之力。

三、结论

中外建筑论文篇(5)

建筑理论,历来成为建筑界争论的焦点。建筑理论涵盖哪些内容,在建筑界存在很大争议。研究建筑理论的最高层次是建筑的哲学思想,它是对建筑科学本体性质属性特点的看法观点,是提出建筑理论的指导思想。建筑理论的研究目的,是在建筑哲学思想的指导下,对于建筑科学的认识提出理论原理,并在建筑理论的指导下,研究建筑技术方法,提出技术方法的原则。现就中国特色建筑理论浅谈如下。

1建筑的理论基础

建筑基础理论,结合现行的建筑设计实践,从初级到高级有不同层面,所涉及的问题各有侧重,诸如建筑概论、建筑构图、建筑设计原理、建筑空间等等。总的说来,建筑的基础理论可以分为建筑设计原理和建筑理论两个层次。

1)建筑设计原理,侧重于阐述建筑创作和实践中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大都较为明显突出,内容包括建筑构成、建筑组合、建筑形式构图、空间组织、建筑构架、环境设计、艺术处理、建筑创作等。

2)建筑理论,侧重于建筑深层哲理的探索,是多层面、多角度、多方位的研究和深化,涵盖建筑的群体态势、地理环境、居住建设、不同建筑层次的需求、建筑文化品位的深化、建筑创作思维的阐述、建筑哲理的剖析、建筑机能组织的变化、建筑形象的表现、评论的准则、未来建筑趋势的预测等,涉及多学科交叉内容。

2中国特色建筑理论的哲学思想

2.1城建园林一体化

城市建筑园林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中国传统的建筑学统称为“营造”,它包括建筑城市和园林,几千年来的城市建设都体现着城市建筑园林三位一体的内容,三者的关系十分紧密。

1)城市的选址在大自然中,城市本身具有绿地系统和庭院绿化,城市和园林密不可分;

2)城市的整体由中心区街道院落各个层次的建筑组成;

3)建筑与园林的关系可以用“建筑在园林中,园林在建筑中”来概括。

由此可见,三者的关系是紧密联系的整体。整体性的哲学思想,是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哲学思想。

2.2建筑理论是自然社会相结合的学科

建筑科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门独立学科。过去人们一直将建筑学划分在自然科学范畴内,20世纪80年代末,才提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方向。实际上,建筑科学本身的特点就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结合的学科,城市规划和建设,不仅包括自然科学的内容,也包括社会、经济、人文、管理、安全等社会科学的内容,因此,建筑理论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门学科。

2.3城市不同现代化

中国城市现代化,因地区不同,现代化水平不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指标和发展步骤也不同。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特点,有北京、上海、天津及沿海城市等发达地区,有新乡、成都等中等发达地区,还有甘肃、新疆等不发达地区,对于发达程度不同的地区,应当区别对待,针对不同地区城市现代化特点和发展重点,应确定不同的发展指标和发展步骤,既要重视发展知识经济,还要重视城市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建设和历史文化的保护,更要重视生态节能和环保的建设。各城市的现代化建设要发挥各自的优势,扬长避短,快速发展。

2.4综合效益节俭论

以前说起中国,人们总是很骄傲地用“地大物博”来形容她。但是,随着我国人口急剧增长,我国人均资源明显不足。针对这一特点,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提倡“勤俭建国”的建筑理念。在城市建设时,采用全寿命造价控制,强调综合效益,力争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发展效益的最佳综合效益。

3建筑理论在建筑实践中的应用

建筑理论的发展与建筑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任何理论都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确立其价值和地位。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在我国建筑实践中的应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建筑与生态和谐,注重环保建设

中国的传统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十分和谐,因地取材,因地制宜,这在现在一些自然保护区,如新疆哈纳斯自然保护区的建筑,云南的傣族部落民居等,至今仍保留了这些传统。但是,许多地区的环境却因工业建设时未考虑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致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大气污染、水源污染、资源过度开发、交通拥挤所有这些,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不便,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20世纪80年代,人们意识到环境保护、合理开发资源、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在建设和设计时,重视生态、节能、环保全面考核,从选址、建材、布局、结构形式、空间造型各方面,在建筑的全寿命过程中,走天人合一的道路,充分利用当地自然地理环境,全面考虑生态、环保、节能的要求,注意废气污水处理,重视回收可重复利用的物质,如污水经处理后的再次使用,一些建材的回收使用等,不仅节约了开支,也减少了建筑垃圾造成的环境污染。

3.2重视规划,在建设中体现全局意识

现在,我国的各级城市建设,非常重视规划。在建设时,先给城市定位,确定城市规模,划分建筑区域,再根据建筑类型确定建筑定位,全面考虑建筑在城市中的定位,使城市水电交通等资源能够充分利用,使城市工业、交通、居住、商业、服务、文化、教育和休闲娱乐均衡发展。

3.3重视保护历史文化,在建筑设计和规划中充分考虑建筑与周围历史文物的和谐统一

我国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各地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在建设现代化城市的过程中,既要创建新的建筑空间环境,又要重视各地城市与建筑历史文化的保存,保留和发展地域文化、民族文化,要在研究传统建筑文化的基础上,创造新的建筑文化。既创建新的建筑文化,又要符合当地历史文化、民俗、自然条件,在创新的同时,保持新建筑与历史民俗文化的和谐统一,在建筑设计时,考虑各地民族风情、装修特点及造型手法,使新建筑既有时代风貌,又不失民族特色。

中外建筑论文篇(6)

1建筑表皮的定义

建筑表皮作为建筑理论范畴的概念被关注和研究,其最初的来源是英文中的两个概念:“Surfaceofarchitec.ture”和“skinofarchitecture”。’这两个英文概念,所指虽有交叉,但区别也很明显。一般来说,surface所指较广。可以泛指一切形式的建筑表面的形态;而skin这个概念更强调建筑表皮的功能性和相对独立性,而与建筑主体结构脱离可以被看作是skin这一概念使用的先决条件之一。

所以,可以认为,surface这一概念在很大程度上包含skin这一概念的基本含义。陈志华先生译勒·柯布西耶的《走向新建筑》时将surface翻译为“表面”,“与本文中的(建筑)表皮是同一个概念。本文中所指建筑表皮对应英文中的“surfaceofarchitecture”,并有明确的定义和所指范围。

本文中的建筑表皮,指的是建筑和建筑的外部空间直接接触的界面,以及其展现出来的形象和构成的方式,或称建筑内外空间界面处的构件及其组合方式的统称。

一般情况下建筑表皮的所指包括除屋顶外建筑所有护部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如特定几何形体造型的建筑屋顶与墙体表现出很强的连续性并难以区分,或为了特定建筑观察角度的需要将屋顶作为建筑的“第五立面”来处理时,也可以将屋顶作为建筑表皮的组成部分。对于以柱廊为代表的灰空间的建筑界面,建筑表皮这个概念含有两个层次的意义。作为界定空间的要素来看,应当将其整体的认为是外部空间和半室外的灰空间之间的建筑界面,也就是说,应整体作为建筑表皮来研究。而针对组成柱廊的单独的构件来说,其构件本身的外表面的处理也属于建筑表皮研究的范畴。也就是说,灰空间建筑界面的建筑表皮处理可以在整体和局部两个层次上加以探讨。

下面通过将建筑表皮这个概念与其它相关和相近的概念的比较,来进一步说明这个概念的特点和研究的范围。

2建筑表皮和建筑外墙

与建筑表皮这个概念直接相关的另一个概念是建筑外墙。除了建筑的屋顶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必然不会属于建筑外墙的概念范围之内以外,两概念的所指对象基本一致。都是建筑的护部分。护部分的构造方式、围合方式、与建筑功能的关系、造型特点处理等方面,是两个概念共同的研究对象。

两个概念之间最明显的区别是在其各自的研究侧重点上。建筑表皮更强调其作为建筑内外空间“界面”的特征。其所具有的特点是通过与建筑的外部空间、以及建筑的功能发生关系的过程中体现的。建筑表皮具有一定的外部形象,而对此外部形象的研究更强调其相对独立的特性。从这个视角出发,结构特征仅仅是影响建筑表皮形式的一种技术要素,而不是这个概念的内涵所涉及到的特点。同样,关于建筑表皮实现的技术手段的研究也是将此类技术手段产生的与和建筑表皮相关的诸要素(如内外空间之间)的关系的改变作为主要研究内容的。而建筑外墙的概念首先强调的是其实体性,即一定材料以一定方式构成的用于分隔建筑内外空间的建筑构件的统称。其首先是作为一个实体、作为一个构件而存在的,其次才是由于它的存在方式的不同形成的不同的特点,以及这个特点对建筑设计的其他要素的影响。

作为构件,相邻建筑的建筑外墙并不存在任何关系;作为界面,在研究建筑表皮和建筑外部空间的关系的时候,相邻建筑的建筑表皮共同构成了建筑外部空间的界面。

由上述可知,建筑表皮和建筑外墙两个概念的所指范围虽有些不同,但大体相当,但其内涵的侧重点有明显的差别。建筑表皮这个概念更强调其界面性和形象性,而建筑外墙更强调其实体性和构件性。

3建筑表皮和建筑立面

这里说的建筑立面(facade),是指建筑的特定的面的外部形象。建筑立面虽然与建筑功能和建筑技术都有一定的关系,但主要是一个建筑美学的问题。从古罗马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开始,建筑立面就是建筑学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范畴。而建筑表皮的研究也涉及到其外部形象,自然也不不可避免地与建筑美学问题有一定的关联。所以,两者的研究范围有一部分重合,历史上关于建筑立面研究已经取得的成果为建筑表皮研究中的外部形象部分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基础和丰富的素材。

但建筑立面这个概念,主要是将建筑的特定的面的外部形象从建筑的其他要素中相对独立出来,用分析的方法,使用形式美学研究的方法,以研究建筑形象的美的规律,如各部分问的比例、尺度、对比和协调等。这些研究,虽然也是建筑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同时更是形式美学研究中的一个分支。而建筑表皮的概念对外部形象的关注,更多地是从类型学的角度出发,较少涉及形式美学问题,而更多强调其外部形象的整体的特点。

另外.建筑立面这个概念首先强调建筑各面之间的不同,然后才是各面之间的联系。而建筑表皮则强调自身的整体性和各面之间的连续性。

4建筑表皮和建筑形象

这里仅仅从概念辨析的角度谈一谈建筑表皮和建筑形象这两个概念的联系和区别。

建筑形象是建筑的外部形式,或称建筑外观,是指人们在外部观察建筑时得到的视觉印象。建筑形象主要取决于建筑体型、建筑表皮以及建筑特殊构件的处理,以及相关的一些其他因素。也就是说,建筑表皮是决定建筑形象的主要因素之一。

在建筑形象这个层次上,建筑表皮表达的是构成建筑护构件的各基本单位之间的组合关系。建筑表皮更多强调“面”的特色,可以被认为是建筑外表面的连续展开。

然而,建筑形象只是建筑表皮的一个方面的属性.建筑表皮同时还有其功能属性、技术属性以及空间界面属性。建筑形象是建筑处理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建筑表皮是建筑内外空间界面处的构件及其组合方式的统称。所以,两个概念的研究范围虽有所交叉,但本质上是有区别的。即使在两个概念有所交叉的研究范围里面,两概念研究的侧重点和研究工具也有明显差别。如形式美学是建筑形象研究最重要的研究工具,而对建筑表皮研究则主要是理论基础和参考工具。

5建筑表皮研究的意义

之所以选择这个题目研究,是因为这个题目既有理论上认识和总结的意义,又具有建筑实践上认识和指导的意义。下面主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次谈谈我对建筑表皮研究的意义的认识。

中外建筑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在本科阶段设计课程中融入现代建筑理论教育的重要性

当今社会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建筑也不例外,代表不同理论的建筑轮番粉墨登场,人们对建筑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建筑的文化性、象征性和作为信息媒介的意义等方面都被提到重要的位置上来,而目前不少院校建筑学的设计课教学还是延续着几十年来的老传统,即使一些学校努力地使建筑设计教学的指导思想有所创新,但若以更高的标准来衡量,比起建筑的迅猛发展进程还是显得滞后许多。另外,现在多数学校对于现代建筑理论的讲解设置于研究生阶段,本科阶段较少涉及,但选择读研的学生毕竟是少数,大多数本科生毕业后直接进入设计单位,大批对现代建筑理论知之甚少或一知半解的“新手”建筑师走上设计岗位,难免出现设计院反映的当下毕业生常见的一些通病:比如设计水平停留在低级阶段,只求功能合理,鲜有创新;方案做的不错,却阐述不清自己设计理念的“哑巴建筑师”;东拼西凑,重仿学,轻创新的“抄袭建筑师”;重形式,轻逻辑的“拼凑建筑师”,还有喜欢玩大师风范,却不解大师作品意义的“假大师”等等。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加强现代建筑理论在设计课程中的拓展。

2 本科阶段设计课程中融入理论教学常见的问题

本科阶段在建筑设计课程教学中加强现代建筑理论教育的常见问题一方面来源于教师,另一方面来源于学生。很多指导教师不重视理论研究,表现为在教学方式上基本上仍沿袭现代功能主义的教学思想,重视功能的解决,缺乏在建筑理论方面对学生思想的引导,加之建筑学的课程比较紧张,课时不足或师资力量的短缺,使得现代建筑理论与设计课程的结合困难重重。另外有些教师自我观念强,其执业生涯中一些定势的设计思维和习惯常常绑架学生对设计的不同认知,使得学生的一些建筑理念束之高阁。

学生的问题主要是部分学生疏于对理论的学习,对建筑理论几乎一无所知,在设计上难以创作出令人满意的作品,还有部分求知欲强的学生也会自主学习一些国外流派的设计手法或先锋理论,但不少建筑理论来源于建筑以外的学科领域或自身异化为艰难而复杂的其他学科,加之“泊来”书籍翻译的水平参差不齐,一些浮于表面,还有一些晦涩难懂,若无人加以引导,难以引起本科阶段的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故多半希望在设计作业中有所创新的学生,也只是“饥不择食”地将当下流行的某个流派的作品生搬硬套地用在自己的设计题目中,求其型而不问其所以然。显然,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毫无益处,容易形成重模仿轻创新,重表不重里的风气。

3 现代建筑理论与设计课程融合的措施

建筑和建筑理论之间不是一个简单的因果关系,建筑理论和建筑本身只有在相互对话中才能繁荣。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学工作,本质上讲是教师对学生想像力的鼓励和对创造力的培养。理想的建筑设计课题应该是一个充满学术活力和纷争的场所,是一个能让建筑设计者们通过设计对话激发灵感的场所,能够让师生从那种活力中共同进步,汲取建筑理论和设计策略的养分。

要达到理想的教与学的效果,负责设计课程的指导教师应积极加强自身建筑理论修养,只有教师自身对于建筑理论有正确的认识和全面的把握,才不至于在只了解皮毛的状态下,产生对学生的误导。教师在本科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配合设计课的进程,分阶段,分难度地融入现代建筑理论教育,伴随着设计课的深入,以精心组织的讲座形式逐步穿插讲授现代建筑理论的知识。比如:文明主义建筑、隐喻主义建筑观、建筑符号学、建筑现象学、建筑心理学、环境心理学、行为建筑学、建筑类型学、当代西方建筑美学、西方后现代建筑思潮、西方晚期现代建筑思潮、新陈代谢论与共生论、亚历山大模式语言、建筑形态学与结构主义、西方建筑设计方法论、建筑图式思维理论、建筑设计计划论等理论及设计方法。让学生来自直觉的个人思维活动找到理论的支持,对建筑的认知能够透过表层去认知深层次的肌理。

另外,除在设计课前期中穿插建筑理论讲座外,还要鼓励和带领学生去体验建筑,思考和体验行为方式与建筑设计之间的相互影响,从设计合理的行为模式角度出发,进而理性地推演出更符合人们心理和行为模式的空间和路径。设计课程开始的第一阶段除收集必要的设计资料外,应该组织一系列的分阶段的“设计对话”,引导学生针对设计任务进行情景式的设想、讨论 ,初期可以研究人对特定建筑的需求和在特定环境中人的行为, 让学生以发散的思维状态迎接新的设计任务,在一种“融合”、“互动”和“灵活”的讨论中获得一种使精神升华的体验。

具体操作方法可以在初期鼓励学生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寻找和思考设计中应该抓住的主要矛盾和出发点,并准备好在集中讨论中发言,教师与学生一起谈论博物馆设计中需要重视的一些问题,讨论可以从博览类空间的展示方式、观展人员的行为模式及不同展示主题下观众的心理需求出发,也可以从特殊的场地环境、地域文脉多个角度等出发,让学生能打开思路,畅所欲言,并从不同思维模式的讨论中获得启发和新的灵感。还可结合设计类型的难度,在深入到相应的环节后,加入建筑技术、构造和结构方面的讲座,强化学生的设计阶段感,有益于他们形成正确的建筑观,将来走向社会时成为有社会责任感,创新能力强的合格建筑师。

当然,对于设计经验不足的学生来说,建筑理论融合于设计过程需要多次的重复才能变成他们的第二种天性,成为习惯的一部分,只有将复杂的理论融合在一次次由易到难的设计过程中,掌控理论的经验才能够得以积累,个人的由理论指导实践的工作方法也会逐步形成。

4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只有在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探讨、不断改进,才能在教学中提高和完善自己;才能让学生顺利地将课堂知识与实际工作相对接,成为能够适应复杂多变市场的多面手,以适应现今大学生就业趋势,拓宽其自身就业门路。

参考文献

中外建筑论文篇(8)

建筑理论,历来成为建筑界争论的焦点。建筑理论涵盖哪些内容,在建筑界存在很大争议。研究建筑理论的最高层次是建筑的哲学思想,它是对建筑科学本体性质属性特点的看法观点,是提出建筑理论的指导思想。建筑理论的研究目的,是在建筑哲学思想的指导下,对于建筑科学的认识提出理论原理,并在建筑理论的指导下,研究建筑技术方法,提出技术方法的原则。现就中国特色建筑理论浅谈如下。

1建筑的理论基础

建筑基础理论,结合现行的建筑设计实践,从初级到高级有不同层面,所涉及的问题各有侧重,诸如建筑概论、建筑构图、建筑设计原理、建筑空间等等。总的说来,建筑的基础理论可以分为建筑设计原理和建筑理论两个层次。

1)建筑设计原理,侧重于阐述建筑创作和实践中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大都较为明显突出,内容包括建筑构成、建筑组合、建筑形式构图、空间组织、建筑构架、环境设计、艺术处理、建筑创作等。

2)建筑理论,侧重于建筑深层哲理的探索,是多层面、多角度、多方位的研究和深化,涵盖建筑的群体态势、地理环境、居住建设、不同建筑层次的需求、建筑文化品位的深化、建筑创作思维的阐述、建筑哲理的剖析、建筑机能组织的变化、建筑形象的表现、评论的准则、未来建筑趋势的预测等,涉及多学科交叉内容。

2中国特色建筑理论的哲学思想

2.1城建园林一体化

城市建筑园林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中国传统的建筑学统称为“营造”,它包括建筑城市和园林,几千年来的城市建设都体现着城市建筑园林三位一体的内容,三者的关系十分紧密。

1)城市的选址在大自然中,城市本身具有绿地系统和庭院绿化,城市和园林密不可分;

2)城市的整体由中心区街道院落各个层次的建筑组成;

3)建筑与园林的关系可以用“建筑在园林中,园林在建筑中”来概括。

由此可见,三者的关系是紧密联系的整体。整体性的哲学思想,是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哲学思想。

2.2建筑理论是自然社会相结合的学科

建筑科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门独立学科。过去人们一直将建筑学划分在自然科学范畴内,20世纪80年代末,才提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方向。实际上,建筑科学本身的特点就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结合的学科,城市规划和建设,不仅包括自然科学的内容,也包括社会、经济、人文、管理、安全等社会科学的内容,因此,建筑理论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门学科。

2.3城市不同现代化

中国城市现代化,因地区不同,现代化水平不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指标和发展步骤也不同。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特点,有北京、上海、天津及沿海城市等发达地区,有新乡、成都等中等发达地区,还有甘肃、新疆等不发达地区,对于发达程度不同的地区,应当区别对待,针对不同地区城市现代化特点和发展重点,应确定不同的发展指标和发展步骤,既要重视发展知识经济,还要重视城市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建设和历史文化的保护,更要重视生态节能和环保的建设。各城市的现代化建设要发挥各自的优势,扬长避短,快速发展。

2.4综合效益节俭论

以前说起中国,人们总是很骄傲地用“地大物博”来形容她。但是,随着我国人口急剧增长,我国人均资源明显不足。针对这一特点,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提倡“勤俭建国”的建筑理念。在城市建设时,采用全寿命造价控制,强调综合效益,力争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发展效益的最佳综合效益。

3建筑理论在建筑实践中的应用

建筑理论的发展与建筑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任何理论都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确立其价值和地位。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在我国建筑实践中的应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建筑与生态和谐,注重环保建设

中国的传统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十分和谐,因地取材,因地制宜,这在现在一些自然保护区,如新疆哈纳斯自然保护区的建筑,云南的傣族部落民居等,至今仍保留了这些传统。但是,许多地区的环境却因工业建设时未考虑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致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大气污染、水源污染、资源过度开发、交通拥挤所有这些,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不便,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20世纪80年代,人们意识到环境保护、合理开发资源、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在建设和设计时,重视生态、节能、环保全面考核,从选址、建材、布局、结构形式、空间造型各方面,在建筑的全寿命过程中,走天人合一的道路,充分利用当地自然地理环境,全面考虑生态、环保、节能的要求,注意废气污水处理,重视回收可重复利用的物质,如污水经处理后的再次使用,一些建材的回收使用等,不仅节约了开支,也减少了建筑垃圾造成的环境污染。

3.2重视规划,在建设中体现全局意识

现在,我国的各级城市建设,非常重视规划。在建设时,先给城市定位,确定城市规模,划分建筑区域,再根据建筑类型确定建筑定位,全面考虑建筑在城市中的定位,使城市水电交通等资源能够充分利用,使城市工业、交通、居住、商业、服务、文化、教育和休闲娱乐均衡发展。

3.3重视保护历史文化,在建筑设计和规划中充分考虑建筑与周围历史文物的和谐统一

我国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各地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在建设现代化城市的过程中,既要创建新的建筑空间环境,又要重视各地城市与建筑历史文化的保存,保留和发展地域文化、民族文化,要在研究传统建筑文化的基础上,创造新的建筑文化。既创建新的建筑文化,又要符合当地历史文化、民俗、自然条件,在创新的同时,保持新建筑与历史民俗文化的和谐统一,在建筑设计时,考虑各地民族风情、装修特点及造型手法,使新建筑既有时代风貌,又不失民族特色。

中外建筑论文篇(9)

在国外,有一个很深的感触是,国外基本上把建筑学视为文科,至少为一非常特殊的学科,学生的来源也形形色色,不象国内,我们都是绝对的理科学生。从根本上去理解建筑学,它确是一门很特殊的学科,不能简单的定义为介于文理之中。但国外所有的名牌大学都会有这门学科,而中国建筑专业的分布就很怪。著名的北京大学现在有张永和先生主持的建筑研究室,但却没有建筑学的学生。因此从基本出发点来说,中国的建筑教育存在极大的误区。

有多少中国的“知识分子”能知道建筑学和土木工程学的区别?恐怕少的可怜。我有时会费很大的劲去解释,这么多年来,至少解释了几十次了。对于建筑和土木的区别,以及怎样从根本上去理解“建筑学”的含义,那不是三言两语说的清的,也不是我现在力所能及的。

从一个较低的层次上说,一幢建筑上集中了很多的技术要求,也凝聚着审美心理。譬如,结构—— 怎样保证房屋的牢固,设备——供排水,通风及空调,电器设备,物理环境——隔热保温,光学照明,声响,建筑同城市的关系——交通,绿化等等。因此建筑师的工作是给建筑一个大的框架,他要协调这方方面面,试图最好的满足要求。而土木结构师负责的只是建筑结构这一个方面。建筑师是整个工程的LEADER.建筑从无到有,这一步至为关键,也确实最难,最有挑战性。关于这一点,我想大多数的建筑系的学生都会明白。而国内的建筑教育也主要集中在这一层次。所以中国的建筑教育也常培养出画图匠,而出不了建筑大师。

更进一个层次,建筑是人生活的场所,是人们的生活方式的反映。因此,建筑应该反映人的意识(CONSCIOUSNESS), 建筑的主体也是人。可是人的意识非常的复杂,而且深深的烙上时代的印迹。因此建筑,也应该关注社会。故可以简单的表述为,建筑是一定时候的人们的生活方式(LIVING STYLE)。环顾中国的建筑师,能关注到这一层次的非常少,中国的建筑师的作品经不起推敲,没有深度,也与他们缺乏对人生活方式的思考有关。我们听国外的建筑大师的报告,他们会很注重于对时代特征的分析,如日本的黑川纪章,他的共生理论,以及较早时期的新陈代谢理论,都是基于对时代的思考而贯穿于建筑思想。中国的建筑师,缺乏这种思考,他们擅长的是对建筑大师作品具体形式的分析,然后去模仿。高明的模仿和拙劣的对某些片段的肢解,便形成国内这么多“庸俗”的水平不一的建筑。

再往高的层次上说,建筑是社会的缩影,是历史的载体之一。我们现在参观各处名胜古迹,所以常常感慨的原因是,其中的建筑,记录了当时的社会。建筑的魅力,从一定意义上说在于它较为久远的穿梭了时间的隧道,而成为后世景仰的对象。我们在古埃及的金字塔前,在巴黎圣母院前的崇拜,是建筑的无穷魅力所在。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我们的建筑设计,只是在某个时期提供一个栖身之所,而后被推倒,那么建筑的意义丧失了很大一部分。因此,为什么北京的四合院,以及上海的里弄的价值会很高,因为,四合院上体现的是中国封建时代家及住的观念,而上海的里弄是中国近代化过程中城市化,商品化的一种密集的居住方式,它是旧有的家族观念的解体,是吸收外来文化的典型实例。那么中国现在的建筑物所体现的是什么呢?难道是西方所谓现代“国际式”的建筑在中国的翻版?因此,建筑师要有这样的动力,即我的设计要成为历史。当然不是所有的设计都会成为历史,但是这样的观念是促使建筑师更好的思考的基础。我举个例子,现在的中国的小城镇,其建筑水平不去评价,不是对大城市房屋的邯郸学步,就是盲乱的无目的建造。如果哪位建筑师以智慧和执着能思考出一种漂亮的解决方式去引导城镇居民的居住形式,那么很有可能成为历史。所以我听说清华有几位老先生在潜心研究乡土建筑,心里大为佩服。

前面这么罗嗦的说这么多,想说明的是,中国的建筑教育没有从根本上教育未来的建筑师他们的工作的意义在哪里。这可能是一个非常大的悲哀!所以,现在的中国的建筑师,他们的工作不过是从国外的建筑书刊上摘抄一个设计拼凑一个方案,稍微聪明的人,能说几句大话吓唬人,那就能出点名。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中国的建筑教育鄙视建筑理论的思考,甚至片面强调绘图能力的高低,一手好的徒手画是学生能力的基本考核点,整个建筑教育的风气即如此,那么除了培养了画图匠,怎会出建筑大师?

每当我在看一本西方非常有名的建筑历史书——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MODERN ARCHITECTURE: A CRITICAL HISTORY)时,都非常感慨,那些在建筑历史上留名的建筑大师,哪个不是充满对社会的深刻关注,哪个不是深切思考当时的社会?现在的中国建筑学教授们,狠命的往自己腰包里赚钱,他们的研究生们是他们的画图工具,赚钱机器,没有人去思考,没有人有自己的理论体系,哪怕是经得起推敲的理论观点。这反映的是学术上的急功近利,也是整个国内学术界的通病!

上次和我的SUPERVISOR聊天,他也对中国的建筑设计表示担忧。他有点讽刺的指出,中国人,建筑师和老百姓理解的“现代性”(MODERNITY)有点荒唐,最为典型的是某些仿古的街道和城区,实在不伦不类。不是抄几个立面符号就是维护传统,延续文脉!我的SUPERVISOR博士论文研究的是英国巴洛克建筑向新古典主义的转变。他的论文详细论述了培根的哲学思想怎样反映在CHRISTOPHER WREN (圣保罗教堂的设计者)的设计思想上,在如何反映在SHAFTSBURY上,怎样的一种对美的认识、欣赏的转变,论证非常严谨。他说,这才是从根本上认识建筑。

国内的建筑学研究生教育非常容易,写出来的论文随便什么垃圾也可毕业。有的博士论文都不忍目睹。我有时在想,国内的论文最大的毛病在于不强调论证的严密,喜欢说大话,或不加思考的引用。甚至很恶心的一点是,引用的东西不注明出处。这在国外就是剽窃,小小的剽窃即可导致拿不到学位。所以看中国的论文和国外的论文区别很明显,凡是注释特别多的,严格标明引用出处的即为外国学者的论文。这说明什么?说明对待学问的不负责任,存在侥幸心理!

举个例子,日本的建筑师和中国的建筑师,前者的水平高出一大截,同为亚洲的国家,深受儒家学说的影响,日本的建筑师对日本的建筑应该怎样融合于世界,并且保持自己的IDENTITY,其思考的深度要多很多!日本的著名建筑师,人人都有理论上的建树。当今中国的建筑,最缺乏的是理论上的思考。因为理论上的思考,可以使建筑师保持风格的延续,作出积极的探讨,而不是随波逐流。为什么在西方,MIACHAEL FOUCAULT,Martine Heddeger很有名,因为他们从哲学上思考建筑。而中国的建筑系学生,教师绝大部分不知道他们的名字,对迈耶倒是津津乐道,后者的白色派建筑是非常好模仿的。

中国的建筑教育轻视理论及历史,强调画图能力,甚至只强调图面的好看,看起来是注重实践和动手能力,但结果往往是,学生及建筑师的设计理念大而空,而且不知道怎样把它一步步落到实处,所以设计到后来,总欠缺深度,细微处的思考任意为之,最后整个建筑只剩下空壳,不耐看,不耐用,只有大的体量,经不起推敲。所以我会对湖北一设计人员的国家大剧院方案感到好笑,那实在是下下之作。

当然中国的建筑教育跟整个大环境有关,现在的建造活动频繁,建筑师以赚钱为第一,急功近利,自然劣品居多。但这种风气在学校泛滥,在学术界泛滥,那是中国建筑教育的悲哀!

因为,中国的建筑学教育需要的是思考,需要理论上的提高!需要从根本上思考建筑,不再是只制造画图匠!

补充:

上面我写的关于建筑的主要内容在于把建筑的价值(VALUE)和建筑师的责任(DUTY或RESPONSIBILTY)粗略的分为三个层次:

1,综合各种因素(技术,设备,使用功能等等)而产生的一个综合体(COMPLEXITY)

2,介绍或引导新的生活方式或者居住的模式

3,反映时代和社会特征,而成为历史的载体。

这三个层次可以再细分,每个层次包含有不同的等第。

我以为,中国的建筑师集中的主要在第一层次,而中国的建筑教育的悲哀在于竟然没有教导学生第二个层次、第三个层次的涵义。因为整个建筑学术界的急功近利,不强调对生活和社会的感悟,不重视潜心的理论思考,而很大程度的不理解建筑里应该倡导的生活模式及时代反映。反映在建筑师身上,就在于建筑师并不深刻的理解社会及生活,他们的建筑理念或者空洞无物,或者华而不实,或者说,建筑师自己并不清楚自己要表达一种什么样的建筑概念,或者居住方式,因此,中国建筑师的作品往往只剩下大的壳子,或者浮华掠影的立面符号而贯彻不到实处和细微。这难道不是教育的失败?

举个例子,上海的金贸大厦,含有中国的传统意蕴(取意于传统的塔)而不失都市摩天大楼的特征,其室内装修的细微处,你都能感受到中国传统建筑的表达但决不失时代感。美国人(SOM)的设计确实高出一筹。而上海博物馆,其设计师在中国可算名家,意图表达中国的传统文化,整个外形取意于青铜器,或者说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天圆地方,可是在室内设计方面,在布局方面,传统的影子瞬间消失。中庭的大楼梯,其黄橙橙的金属栏杆在我看来是绝大的败笔。因此,建筑师的所理解的建筑理念只是一个空壳,是外形的模拟而已。

中外建筑论文篇(10)

1建筑表皮的定义

建筑表皮作为建筑理论范畴的概念被关注和研究,其最初的来源是英文中的两个概念:“surfaceofarchitec.ture”和“skinofarchitecture”。’这两个英文概念,所指虽有交叉,但区别也很明显。一般来说,surface所指较广。可以泛指一切形式的建筑表面的形态;而skin这个概念更强调建筑表皮的功能性和相对独立性,而与建筑主体结构脱离可以被看作是skin这一概念使用的先决条件之一。

所以,可以认为,surface这一概念在很大程度上包含skin这一概念的基本含义。陈志华先生译勒·柯布西耶的《走向新建筑》时将surface翻译为“表面”,“与本文中的(建筑)表皮是同一个概念。本文中所指建筑表皮对应英文中的“surfaceofarchitecture”,并有明确的定义和所指范围。

本文中的建筑表皮,指的是建筑和建筑的外部空间直接接触的界面,以及其展现出来的形象和构成的方式,或称建筑内外空间界面处的构件及其组合方式的统称。

一般情况下建筑表皮的所指包括除屋顶外建筑所有护部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如特定几何形体造型的建筑屋顶与墙体表现出很强的连续性并难以区分,或为了特定建筑观察角度的需要将屋顶作为建筑的“第五立面”来处理时,也可以将屋顶作为建筑表皮的组成部分。对于以柱廊为代表的灰空间的建筑界面,建筑表皮这个概念含有两个层次的意义。作为界定空间的要素来看,应当将其整体的认为是外部空间和半室外的灰空间之间的建筑界面,也就是说,应整体作为建筑表皮来研究。而针对组成柱廊的单独的构件来说,其构件本身的外表面的处理也属于建筑表皮研究的范畴。也就是说,灰空间建筑界面的建筑表皮处理可以在整体和局部两个层次上加以探讨。

下面通过将建筑表皮这个概念与其它相关和相近的概念的比较,来进一步说明这个概念的特点和研究的范围。

2建筑表皮和建筑外墙

与建筑表皮这个概念直接相关的另一个概念是建筑外墙。除了建筑的屋顶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必然不会属于建筑外墙的概念范围之内以外,两概念的所指对象基本一致。都是建筑的护部分。护部分的构造方式、围合方式、与建筑功能的关系、造型特点处理等方面,是两个概念共同的研究对象。

两个概念之间最明显的区别是在其各自的研究侧重点上。建筑表皮更强调其作为建筑内外空间“界面”的特征。其所具有的特点是通过与建筑的外部空间、以及建筑的功能发生关系的过程中体现的。建筑表皮具有一定的外部形象,而对此外部形象的研究更强调其相对独立的特性。从这个视角出发,结构特征仅仅是影响建筑表皮形式的一种技术要素,而不是这个概念的内涵所涉及到的特点。同样,关于建筑表皮实现的技术手段的研究也是将此类技术手段产生的与和建筑表皮相关的诸要素(如内外空间之间)的关系的改变作为主要研究内容的。而建筑外墙的概念首先强调的是其实体性,即一定材料以一定方式构成的用于分隔建筑内外空间的建筑构件的统称。其首先是作为一个实体、作为一个构件而存在的,其次才是由于它的存在方式的不同形成的不同的特点,以及这个特点对建筑设计的其他要素的影响。

作为构件,相邻建筑的建筑外墙并不存在任何关系;作为界面,在研究建筑表皮和建筑外部空间的关系的时候,相邻建筑的建筑表皮共同构成了建筑外部空间的界面。

由上述可知,建筑表皮和建筑外墙两个概念的所指范围虽有些不同,但大体相当,但其内涵的侧重点有明显的差别。建筑表皮这个概念更强调其界面性和形象性,而建筑外墙更强调其实体性和构件性。

3建筑表皮和建筑立面

这里说的建筑立面(facade),是指建筑的特定的面的外部形象。建筑立面虽然与建筑功能和建筑技术都有一定的关系,但主要是一个建筑美学的问题。从古罗马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开始,建筑立面就是建筑学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范畴。而建筑表皮的研究也涉及到其外部形象,自然也不不可避免地与建筑美学问题有一定的关联。所以,两者的研究范围有一部分重合,历史上关于建筑立面研究已经取得的成果为建筑表皮研究中的外部形象部分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基础和丰富的素材。

但建筑立面这个概念,主要是将建筑的特定的面的外部形象从建筑的其他要素中相对独立出来,用分析的方法,使用形式美学研究的方法,以研究建筑形象的美的规律,如各部分问的比例、尺度、对比和协调等。这些研究,虽然也是建筑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同时更是形式美学研究中的一个分支。而建筑表皮的概念对外部形象的关注,更多地是从类型学的角度出发,较少涉及形式美学问题,而更多强调其外部形象的整体的特点。

另外.建筑立面这个概念首先强调建筑各面之间的不同,然后才是各面之间的联系。而建筑表皮则强调自身的整体性和各面之间的连续性。

4建筑表皮和建筑形象

这里仅仅从概念辨析的角度谈一谈建筑表皮和建筑形象这两个概念的联系和区别。

建筑形象是建筑的外部形式,或称建筑外观,是指人们在外部观察建筑时得到的视觉印象。建筑形象主要取决于建筑体型、建筑表皮以及建筑特殊构件的处理,以及相关的一些其他因素。也就是说,建筑表皮是决定建筑形象的主要因素之一。

在建筑形象这个层次上,建筑表皮表达的是构成建筑护构件的各基本单位之间的组合关系。建筑表皮更多强调“面”的特色,可以被认为是建筑外表面的连续展开。

然而,建筑形象只是建筑表皮的一个方面的属性.建筑表皮同时还有其功能属性、技术属性以及空间界面属性。建筑形象是建筑处理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建筑表皮是建筑内外空间界面处的构件及其组合方式的统称。所以,两个概念的研究范围虽有所交叉,但本质上是有区别的。即使在两个概念有所交叉的研究范围里面,两概念研究的侧重点和研究工具也有明显差别。如形式美学是建筑形象研究最重要的研究工具,而对建筑表皮研究则主要是理论基础和参考工具。

5建筑表皮研究的意义

之所以选择这个题目研究,是因为这个题目既有理论上认识和总结的意义,又具有建筑实践上认识和指导的意义。下面主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次谈谈我对建筑表皮研究的意义的认识。

上一篇: 市场营销专业课程 下一篇: 香水市场调查报告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